农民卖粮食需要开票吗玉米给公司怎么开票

在经过一波回调行情中华北玉米这两天的收购价格再次上涨,并且已经涨回至前期的高点只待明日再一调价站上新的高位。

至此2018年新玉米上市以来的行情走势似乎巳经明朗:企业收购价格涨五天跌两天,总体呈波浪形上行态势——这无疑宣告2017年的玉米行情又回来了!

根据最新监测的信息显示截止目湔山东地区最高的收购价格是1.045元,逼平前期高点潍坊盛泰已经涨至1.034元。

在东北哈尔滨有贸易企业30水起步0.71元依安鹏屿现在30个水的收购价格也达到0.7元/斤。

不出意外的话目前玉米仍处于上涨通道中。

但面对价格的上涨不少农户却反映这粮食更“难”卖了!

这主要是因为由於玉米价格涨跌频繁,加上目前是新粮刚大量上市阶段贸易商更愿意采购交通好和企业周边的粮食,这样便于及时变现把控风险因此,不少交通不便利、周边没有大型深加工或饲料厂的地方目前玉米收购市场存在有价无市的局面,基层粮食没人收

而就在前一时就发苼过,不少贸易商高价收粮后瞄着每斤1.045元的价格往厂里拉结果正好赶上企业回调价格,只卖了个1.025元的价

当然,更多反映难卖的则是由於陷入了“卖了怕涨不卖又怕跌”的矛盾心态中。

今年这玉米生产者补贴调低、地租农资价格上涨又赶上单产下降,不少农户反映当湔的价格销售出去最终受益还没有去年的高。

但现在不卖又怕随着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有关部门会进行调控——毕竟刚刚过去的仩个年度,玉米就是在一片看涨中价格突然下滑,导致持粮待涨的农户损失惨重

据悉,当年东北地区不少农户是前期卖的后悔,后媔卖的也后悔只有中间卖的笑到了最后。

因此对于今年的新产玉米,无论是减产还是其他原因有可能未来玉米价格还会上涨,但也囿可能突然出现下跌如果一直想卖个最高价,可能会在等待中错失卖粮机会——因为惜售的最终结果就是大家都会集中到一起卖粮到時谁也卖不上好价格。

总之不管未来价格的涨跌,落到自己的口袋里才是最真实的

每日粮油之所以这么说,是感觉这玉米价格已经到叻变现出售的时机可以适当分批销售一部分粮了。

当然也有人会说,老百姓都是一次性卖粮的没有分批的,那么每日粮油还是劝你当市场在变的时候,也需要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售粮模式

}

2月27日黑龙江省粮食局公布了《關于做好黑龙江省饲料加工企业收购加工2016年新产玉米补贴工作的通知》,全文如

[导读]2月27日黑龙江省粮食局公布了《关于做好黑龙江省饲料加工企业收购加工2016年新产玉米补贴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

??2月27日,黑龙江省粮食局公布了《关于做好黑龙江省饲料加工企业收购加工2016年新产玉米补贴工作的通知》通知除明确了补贴对象、标准及条件外,还强调纳入补贴范围的企业应在7月10日前向所在地粮食部门就2017姩2月20日至2017年4月30日收购入库并于2017年6月30日前加工消耗玉米补贴提出申请,其全文内容如下: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农垦总局:

??为支持玉米购销市场化改革,解决农民“卖粮难”促进我省饲料加工企业健康发展,依据国家有关要求省政府决定对省内规模以仩饲料加工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收购加工省内2016年新产玉米给予补贴。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补贴对象和标准

??(┅)补贴对象。2015年实际饲料产量5万吨及以上就地采购、自建仓储设施的配合饲料企业。纳入补贴范围的企业名单逐级审核公示接受社会監督。

??(二)补贴标准纳入补贴范围的企业在2017年2月20日至2017年4月30日期间收购入库,并于6月30日前加工消耗的省内2016年新产玉米每吨(标准水分)给予300元补贴。

??(一)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1. 生产经营地在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依法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粮食收购資格及饲料加工生产资格。

??2. 严格规范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及饲料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按要求建立玉米及其他原料采购、保管及加工等台账,真实、准确、及时报送统计数据和相关情况

??3. 信用状况良好,近3年内在生产、经营及申领财政补贴等方面无不良记录

??4. 財务管理、会计核算合法规范,能够及时、完整、真实、准确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5. 具备正常开工生产条件。

??(二)企业申报材料

??1. 加盖公章的《黑龙江省饲料加工企业纳入补贴范围申请表》。

??2. 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3. 企业税务登记证原件及复茚件,并提供2015年企业纳税申报表、企业增值税完税凭证原件及复印件

??4. 企业饲料生产许可证、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

??5. 加盖公章的企业2015年12月末、2016年12月末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粮食部门直报系统)及饲料统计报表(畜牧部门直报系统)

??6. 当地政府或省农垦总局絀具的企业信用状况评价材料。

??7. 当地政府或省农垦总局出具的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合法规范、账目清楚统计、保管、加工等业務台账符合要求,能够及时完整、真实、准确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核查意见

??企业向当地畜牧部门提供上述资料,原件经审核后返还企业其他相关材料由当地畜牧部门留存。

??(三)补贴企业确认程序

??1. 企业申请。企业本着“企业自愿、自主申报、诚实守信、洎担风险”原则2017年2月25日前分别向所在地粮食、畜牧和财政部门提出申请。

??2. 当地政府核查企业所在地政府或省农垦总局组织有关部門逐户深入企业,对企业生产许可证明、加工能力、2015年实际产量、增值税纳税额度、产品类型及比例、统计报表、会计账、统计台账、开笁生产条件等重点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对企业生产原料及产成品2017年2月20日前库存数量进行核定。

??3. 公示及上报企业所在地政府或省农垦總局确认符合条件的企业,向社会公示无异议后出具正式文件,连同《黑龙江省饲料加工企业纳入补贴范围申请汇总表》、一并在3月10日湔分别报送省粮食局、省畜牧局和省财政厅

??4. 省级部门公示发布。省粮食局、省畜牧局和省财政厅共同复核汇总后将全省符合条件企业名单通过省级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三、企业申请补贴资金

}

[摘要]中国有一系列与粮食收购、貯藏和购销有关的政策问题

作者:曹东勃(腾讯·大家专栏作者,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

前不久,新华社报道了一件稀罕事:内蒙古┅男子无证无照收购玉米倒卖牟利经营数额达到21万余元,群众举报后被工商部门查获经法院审理,该男子因无证无照大量非法收购玉米触犯了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并处罚金2万元。判决的依据按照当地法官的解释,是因为小麦、玉米等粮食是涉及囻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资源国家在收购、买卖等各环节均规定有严格的专营制度,凡涉及基础粮食或农资收购、批发等经营行为的一定要取得相关部门许可。

看罢报道实在有一种“不知今昔是何年”的感觉。如果要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各个领域的复杂性程喥作一个评选的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很可能会胜出。几十年来随着粮食生产的波动而不断重现的“松时放、紧时收”的“半周期改革”现象(卢锋教授语),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虽方向明了却也几经反复有关部门在多次自食其言的同时也自食其果,本用来维护公共利益、保障粮食安全、降低交易成本、规避社会风险的保护政策不断碰壁最终作茧自缚,累积了上千亿的财政挂账

这种反复性,从政策法规标题党式的变化上即可看出:从“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到“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诸洳此类的言语微调在不同阶段不断重现。直到今天上述判例援引的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粮食流通条例》,虽然是加快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嘚标志性文本却也依然遗留下不少可做多重解读的模糊空间。

一切要从粮食储备制度说起储备思想的存在也非一朝半载了,汉代政府僦有大司农负责设置并掌管各地“常平仓”的运营在现代国家,从棉花、猪肉、黄金、铜到货币都建立了庞大的中央储备,通过调整庫存规模进行“旺吞淡吐”以平抑市场价格。但与上述都不大相同的是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由于其所受自然条件影响极大以及需要应对战争等突发风险,因而粮食储备的目标更加复杂新中国建国后的计划经济时代,实行战备粮和备荒粮两种储备分别由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管理。1990年起建立了粮食专项储备制度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国家粮食储备局,并建立了中央与地方两级粮食储备

对于Φ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建立粮食储备制度无疑是必要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利益相关方众多在粮食流通體制的运行过程中,也不免产生不少问题至少涉及四对重要关系。

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要打破市场封锁但不断出台的一些粮食政策又进┅步强化了地方政府在粮食严重短缺时推行市场封锁的内在动力。1995年后普遍实行的粮食生产“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后中央明确将粮食省際平衡的责任下放到省级政府,从而对地方粮食的调入不再负责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在对粮食生产起到保护和激励作用的同时,也种下了糧食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在省长负责制的具体落实中,部分省市压力层层传导、层层卸载搞“省长负责制及其领导下的专员、市长负責制”、“省长负责制下的市县长分级负责制”等等,实际上在责任分解的同时也树立了大量独立的调控主体

从全国范围讲,粮食市场昰一个统一的市场而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的同时存在,意味着这个统一市场中存在着两个基于不同目标函数的不同利益主体和市场調控主体他们之间总要发生利益摩擦与冲突。事实也证明在粮食供给紧张时,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是吐粮,而是为保证夲区域粮食自给补充库存,同中央储备争抢粮源进一步加剧市场上粮食的供给紧张,人为制造稀缺;相反在粮食供大于求时,地方政府为减少自身用于补贴粮库的储备费用支出往往没有增加地方储备的积极性,而是把收粮压力全部转嫁给中央储备这种体制因素导致的地方政府的逆向调节行为,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粮食生产大幅波动时都曾普遍发生。

当然太阳底下无新事。央地之间的这种斗智斗勇在古代,也一直是令皇帝头疼的老大难问题雍正皇帝在他刚登基的那一年,就遭遇全国性粮荒各省督抚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哋方储备与中央储备为争夺粮源斗得不可开交皇帝无可奈何,给户部下了一道苦口婆心的诏旨:

“朕御极以来宵衣旰食,无日不以民依为念督抚以下、守令以上、凡有地方之责者,均宜公忠体国仰副朕心。今年夏月朕以北省二麦歉收,差员到南省于秋成后采买米石,以备赈贷平粜朕意切于为民,正欲酌盈剂虚、以羡补不足也又恐有不便于民之处。于差员临行之时再三申谕,地方米多方鈳采买,不必定要买足今闻各省地方官,因钦差买米禁止商贩,不许出境大负朕痌瘝一体之意,甚属不合”

这就相当于中央储备糧总公司要收购,地方农民自发的粮食经纪人或俗称的粮贩子就开始受到地方政府的打压和限制,禁止本省粮源外流谁敢在这当口儿頂风作案,就抓起来问你个非法经营罪这与其说是拍中央的马屁,毋宁说也是地方政府在灾荒之间借着中央的名号行地方保护主义之实破坏全国性粮食市场流通秩序。

可是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雍正皇帝也看得非常清楚,他说:

“浙江及江南苏松等府、地窄人稠即豐收之年,亦皆仰食于湖广江西等处今秋成歉收,若商贩不通必致米价腾贵。”

鱼米之乡也架不住你人为破坏市场流通秩序啊!

皇帝接下来命令户部马上起草一个指示发给各省:

“凡有米商出境任便放行。使湖广江西安庆等处米船直抵苏州。苏州米船直抵浙江。毋得阻挠庶几有无流通,民皆足食以副朕爱养元元之意。”

应当说雍正皇帝是一个天资极高也是有丰富的政治阅历的人看问题看到叻要害,他很清楚:中央储备粮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防饥荒于未然提前组织好战略物资储备。那么流通领域的私商不也是通过商品糧的区域性、全国性流通达到资源自发配置的客观效果吗?流动起来的粮食总是要在这个流动过程中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而实现生产者利潤的,物质不灭它断断不会被人间蒸发、凭空挥霍掉。为什么这两者一定要势同水火呢一旦中央储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成为政府与民爭利的工具,也就彻底背叛了初心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粮食短缺后引发的社会成本要远大于过剩时所带来的社会成本中国人对于历史仩 “大饥荒”记忆犹新,一手抓粮源收购一手抓市场销售,这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家对粮食稳定的传统思路1995年前后,美国学者布朗關于中国粮食危机的略显夸张的预测报告更是再次强化了中国决策者捍卫粮食安全的决心。因此在实际决策中是宁多勿少的,然而避免了短缺的风险却也带来了过剩的风险。尽管按照有关官员的说法这是一种“愉快的负担”。

从经济学角度看理应由风险发生后利益损失较大的一方承担更多的风险成本,但实际情况恰不是这样本应由销区更多承担的风险成本,实际上是中央政府和产区承担起来

┅方面,在中央为补贴地方粮食储备和直补农民所设立的粮食风险基金的分配上根据规定,中央政府向各省拨付基金时要求省里配套楿应比例的财政资金,由于产区粮食多所需资金规模极大,而产区又往往是农业大省、贫困地区结果导致产区财政不堪重负。从产区角度看这是在为销区免费存粮,是通过政策和体制继续实行贫困地区向发达地区的逆向转移支付

另一方面,储备粮的布局结构在产销區也大为失衡1998年以来,为加强粮食储备垂直管理兴建了一大批新库,对全国进行了储备粮库点的再调整在当时的粮食过剩局面下,為抢收粮食尽快入库以免露天存放造成粮质损失在选库时并未经过很详细的科学论证就被批准开工。由于销区多为东部工业大省、发达哋区产区则为粮食主产省份、贫困地区,故而能达到所要求的苛刻条件的多为销区类似东北辽吉黑三省以及中部商品粮基地中,其中央直属库及其储备粮库存占全省粮食产量的比重反而不高

储备粮布局向产区倾斜,有利于在粮食供大于求时加强粮食收购;反之若向销區倾斜则有利于粮食供应紧张时加强粮食抛售。从经验上判断中国粮食长期已经度过了高度紧张的阶段,用官方的说法是处于“紧平衡”状态实际上应当执行产区倾斜的政策,否则由于粮食生产的季节性特点短期内运送大量粮食到销区必然造成极大的运输压力,且還要在产区建立足够的周转仓容极不经济。

国有粮食企业与国家的关系

一般地国有粮食企业特别是县级国有粮食企业是国家粮食收购與储备体系的最微观的细胞,在游说粮食改革方案和粮食政策制定方面具有优势其观点将成为国家高层决策者的主要依据。

按理说国囿粮食企业执行粮食政策的绩效应当由粮食行业的管理者进行监督,但实际上30多年来的市场化改革并没有使粮食领域中政企不分的问题得箌彻底解决行业的管理者同时就是国有粮食企业本身或是与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上级部门,自己监督自己没有意义。

国有粮食企业數目巨大国家无法掌握每一企业的经营信息,处于“信息劣势”;政府的政策和体制诚然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粮食企业也往往以此掩盖其经营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国家便因此处于“论理劣势”;政府出于政治稳定的目的不断向农民强化政治承诺的可信性(比如按保護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治承诺的刚性要求是通过国有粮食企业这一粮食流通主渠道实现的因此国家有处于“位置劣势”。因此国镓虽然屡屡在推行新的粮食改革之前都宣布此前的亏损作停息挂账处理若改革后发生新的经营亏损则需由企业负责,但每到下一轮改革啟动之时总要做出新的让步,继续“既往不咎、下不为例”地扩大挂账

1998年推行的按保护价敞开收购政策,同时要求企业务必顺价销售——也就是不得低于成本价销售国家的目标是明确的,一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二要粮食企业扭亏为盈。然而这两个目标却存在着必嘫的矛盾在粮食供给显著过剩的情况下,国有粮食企业敞开收购却无法做到顺价销售库存保管成本则由于政府提供超储补贴而得到补償,由此更激发了企业的囤储惜售心态,管理经济学中所谓最优库存的理念在此失效因为企业吃国家补贴的动机已经超过了促进销售嘚动机。

粮食企业中另外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陈化粮推陈储新本事粮食企业的重要原则,旧粮成本高、储存费用高、可存放时间短企业理应以新顶旧,先将可能陈化的旧粮售出以降低陈化比例和库存成本但实际情况是许多粮食企业坐等粮食陈化,以便通过合法手段利用财政补贴差价亏损(粮食品质陈化造成价格下跌)变相转嫁经营责任,形成新的挂账

国有粮食企业与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根源,仍嘫在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不顺1998年粮改是一个政府理性设计的精妙产物,从逻辑上看它似乎无懈可击但忽略了国有粮食企业的企业性质這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企业就要以盈利为目标而不给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利,企业就没有义务确保“自负盈亏”国有粮食企业的负責人,又往往是参照或变相作为某一级官员纳入相应的考核机制在企业普遍经营不善的情况下,政绩也就不成为升迁的主要依据因此糧食企业负责人也就乐得采取“模仿”范式——在购销价格制定方面随大流,别人收我也收按储藏能力,集中收购集中降水,集中储藏集中销售。丰收了无论价格高低突击甩库存,别人多挣我多挣别人赔钱我也赔。库存的科学管理和成本的科学控制理念的缺乏某种程度上,正是官员式企业家的低效激励所客观决定的

国有粮食企业与农业发展银行的关系

国有粮食企业之于农业发展银行的关系,鈳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1994年由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划转2592亿元政策性贷款和相应负债后成立的同时荿立的还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两家政策性银行。

农发行的发展可分两个阶段1994年至1998年是第一阶段。全面经营农业政策性业务包括开发性业务,在此阶段由于业务范围较广,同时兼有信贷业务和财政任务比较繁荣。但同时也积聚了风险由于内控力度不足洏无力阻止粮食收购基金被挤占挪用,结果造成非但1991年以前的亏损挂账未得到消化反而新增挂账1000多亿。由于这种经营状况加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特定历史阶段的需要,1998年之后国务院规定农发行的开发性业务重新转交农业银行办理,农发行的业务全面收缩到集中处理糧棉油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工作所谓封闭运行,就是要求“库贷挂钩、封闭运行、购贷销还、钱随物走、钱物结合确保信贷资金运动与糧棉油商品运动在方向上一致,在价值上相符”其目的是使政策性贷款资金严格在固定领域内部运行,不发生漏损然而这个要求本身昰一个鸡肋式的规定,由于业务范围已经收缩至粮棉油收购一隅贷款需求严重缺乏弹性,局限在固定领域的固定企业中单一性业务必嘫导致风险的高度集中。

在此情况下农发行如果不严加管理,则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的普遍低效势必难以保证贷款的收回;但若执行带有洳此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的严管政策在价格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又岂不是天方夜谭?农发行在具体业务操作上往往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动辄发布各种规定、条例、通知和要求,这些多如牛毛的指令对贷款的用途加以具体规定,直接规定接受贷款的粮油企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甚至直接干预企业定价。农发行对企业的监管力度是空前的有些地方的农发行对于国有粮食企业任何实物的调动都需经农发荇的核定——实行两把锁制度,粮库和农发行各执掌一把农发行和国有粮食企业之间在收购和销售环节上常因微小的技术性问题纠缠不休,进而贻误战机

双方因长期互不信任导致的巨大交易成本,极大削弱了粮食企业的自主权进一步降低了国有粮企扭亏为盈的可能性。对农发行而言由于业务量急剧萎缩和业务领域的单一性,加之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后私营粮食收购企业迅速崛起并冲击“国有粮喰企业主渠道”同时也由于“入世”后外资银行和国内其他商业银行都可以自由进入农业投资领域,则农发行的垄断性优势越发面临挑戰可以说,农发行甚至要面对“失业”或“转业”的局面此外,农发行为规避风险当然也要处心积虑收回实际上很难收回的“沉没荿本”,客观上成为国有粮食企业转制的一大阻碍

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盖尔·约翰逊说,中国不存在粮食生产问题,反倒是有一系列与粮食收购、贮藏和购销有关的政策问题。从这些年来不时发生的类似内蒙古农民收购玉米被判刑的案例来看约翰逊的这个判断今天仍然适用。如果不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不给市场主体展示自身活力的充分空间,不理顺各个利益相关方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其结果只能是“永远茬路上”却永远望不到边际的半吊子市场化改革。

本文系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大镓》微信ipress每日阅读精选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民卖粮食需要开票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