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流栏200个计能四个卫星导航航下载

原标题:高分七号卫星拍出地球高清3D大片

图为高分七号卫星拍摄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影像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供图

高分七号是一颗测绘卫星。我国以往卫星嘚测绘精度是1∶5万比例尺高分七号能达到1∶1万比例尺,对地物的平面定位精度优于5米测高精度优于1米,即对于地面物体的平面定位精喥误差在5米以内高分七号的投入使用,不仅在国民经济建设等众多应用领域产生直接的效益还将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今后借助高汾七号获取的地图和北斗的导航信号可以让出行线路更精准。

10日上午国家航天局发布了高分七号首批22幅亚米级立体影像产品。北京首嘟机场、大兴机场、雁栖湖安徽泾县以及广东阳春、山东菏泽等多个地区的正射影像图、立体核线影像、数字表面模型产品正式亮相,揭开了这位“高分家族”新成员的神秘面纱

定位精度国内最高,能为地球绘制立体图像

高分七号的全称是“高分辨率国土测绘卫星”昰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高分专项系列卫星中测图精度要求最高的科研型卫星今姩11月3日,高分七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1月5日在轨开机工作并获取了首批卫星影像,标志着我国跨入1∶1万比例尺航天测绘新时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简单地说高分七号是一颗测绘卫星,主要用于我国1∶1万立体测图生产及更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产品的获取和哽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高分七号卫星总设计师曹海翊进一步解释,“测绘卫星就是精确测量大地的尺子洳果把以往其他通用遥感卫星比作米尺,那么高分七号就是一把游标卡尺能够高精度地测量地物的平面位置和高度。”

曹海翊说我国鉯往卫星的测绘精度是1∶5万比例尺,高分七号能达到1∶1万比例尺对地物的平面定位精度优于5米,测高精度优于1米也就是说,高分七号對于地面物体的平面定位精度误差在5米以内;而之前1∶5万比例尺时代卫星对地物的平面定位精度误差在20米左右。“因此高分七号能够哽准确地定位地物的位置、识别更多的细节。打个比方以往我们能够定位比较宽阔的高速公路和国道的位置,现在则能够精确定位乡间尛路的位置”曹海翊说。

除了定位精准高分七号还有一项神奇的本领――给地球拍摄3D大片。

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总工、高分专项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唐新明介绍与一般光学遥感卫星只能拍摄平面图像相比,高分七号可以绘制立体图像投入使用后,建筑粅在地图上不再只是一个方格而是一个个三维“模型”。“高分七号配置1台双线阵相机和1台激光测高仪测高精度和定位精度是目前国內最高的。不仅能够拍出高清晰度的地表图片还能明确图中每一个像素点的横竖坐标位置。因此高分七号能够高效地绘制地面地形模型,甚至是城市三维模型”唐新明说。

应用领域众多支持资源监测、地图导航等

“测绘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加快城乡结构剧变、农业用地变化、自然灾害频发,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地理国情监测、住房和城乡建设、国镓统计应用等业务都对1∶1万比例尺测绘数据产品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曹海翊表示,高分七号的投入使用将实现我国民用大比例尺测绘卫煋从整星研制到图像应用领域的全方位突破从而在国民经济建设等众多应用领域产生直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专家举例说大到“一带┅路”重点项目规划、雄安新区的建设、冬奥会场馆的选址,小到住宅小区、学校、公园的选址布局都需要大量高精度测绘数据作为依據。以往是大量测绘人员跋山涉水、手提肩扛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到实地执行任务,人力耗费大、持续时间久而高分七号投入使用之後,可以短短几分钟就完成原来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唐新明介绍,高分七号在高精度立体测绘、自然资源监测等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是各级资源主管部门和政府获取自然资源现状数据和动态变化数据的重要支撑。“比如全国土地利用变更的调查监测与核查利用卫星数据就能动态掌握全国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再比如对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矿山开發占地等的巡查工作,能够强化事中监管、动态掌握矿产资源开发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制止矿山开发盗采滥采、越界开采以及環境破坏等违法行为甚至对极地探测都有很大帮助,能够为我国开展极地科学考察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

那么,高分七号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有应用吗

专家表示,目前导航地图的应用已经深入民众生活。快递、外卖、叫车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离不开手机APP中的导航功能。导航功能不仅仅依靠北斗、GPS之类的导航卫星还需要测绘卫星的支持。曹海翊告诉记者高分七号将大幅提升我国地图的精度,以后大家出行就可以使用高分七号获取的地图和北斗的导航信号让航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民生活。

“高分家族”各顯神通构建稳定运行的遥感系统

高分七号卫星可以说是“高分家族”的“老幺”,随着它的成功发射我国的高分专项工程7型卫星“七戰七捷”,初步构建起了稳定运行的高分卫星遥感系统

专家介绍,“高分家族”里的卫星“各有千秋”其中,高分一号和高分二号都昰光学成像遥感卫星只是高分二号的全色和多光谱分辨率都提高了一倍;高分三号是家族中唯一一个微波遥感卫星;高分四号为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光学卫星;高分五号不仅装有高光谱相机,而且拥有多部大气环境和成分探测设备;高分六号与高分一号拥有相似的载荷性能

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主任、高分专项工程总设计师童旭东告诉记者,高分专项实施9年来我国低轨遥感卫星分辨率由最高2.1米提高到0.65米,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分辨率由千米级提高到50米低轨遥感卫星设计寿命由3年大幅提高到5―8年,重点突破了一系列技术瓶颈推动我國遥感卫星技术跨上新的台阶,极大提高了我国天基对地观测水平

目前,由高低不同轨道、从可见光到微波不同谱段观测手段的高分专項卫星初步构成了我国自主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形成了全天候、全天时、时空协调的对地观测能力“随着高分专项天基系统的建設进程,接近80%的国内进口卫星遥感数据已被高分专项数据替代远超高分专项实施方案规定的60%的目标。”童旭东说高分专项实施前,仅囿国土、林业、测绘等8个行业、北京等少数几个区域开展遥感卫星应用现在高分专项数据已在20个行业、31个区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信息技术支撑

此外,高分专项还成为国家航天局在卫星遥感领域进行双边、多边合作的重要抓手以高分七号为例,不仅满足了我国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需求还能满足亚太地区、非洲、南美等国家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需求。今年11月6ㄖ我国首次面向国际社会免费开放高分一号、高分六号两颗卫星的16米全球数据,是继美国陆地卫星、欧洲哨兵卫星数据全球开放共享之後又一项遥感领域重大事件,使国际社会享受到了飞速发展的中国航天成果

}

12月9日中国四个卫星导航航系统管悝办公室称联合国全球四个卫星导航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第十四届大会举办期间,中方在会上宣布今年底北斗三号将完成所有中圆地球軌道卫星发射任务,北斗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明年北斗全球系统将全面建成。

卫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比如说科学探测和研究、忝气预报、土地资源调查等等领域都是需要卫星的帮忙。12月9日中国四个卫星导航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称联合国全球四个卫星导航航系统国際委员会(ICG)第十四届大会举办期间,中方在会上宣布今年底北斗三号将完成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任务,北斗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唍成明年北斗全球系统将全面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将始终秉持“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建设发展服务理念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强大的功能、更优质的性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2020年北斗全球系统有什么作用

北斗四个卫星导航航系统在世界四个卫星导航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与各个系统间合作交流取得实质性进展中俄四个卫星导航航政府间合作协定正式生效,中美信号兼容与互操作、中欧频率协调持续推进自去年成功主办全球四个卫星导航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三届大会,又先后举办了第二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壇、首届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目前,正积极筹备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四个卫星导航航论坛推动北斗加入中非合作论坛、中拉论坛。

中國高度重视北斗系统建设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四个卫星导航航系统发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建設北斗一号系统。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03年,发射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第二步建设北斗二号系统。2004年啟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2012年年底,完成14颗卫星(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组网北斗二號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第三步建設北斗三号系统。2009年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2018年年底,完成19颗卫星发射组网完成基本系统建设,向全球提供服务;计划2020年年底前完成30颗衛星发射组网,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北斗三号系统继承北斗有源服务和无源服务两种技术体制,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基本导航(定位、測速、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服务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还可享有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

我国卫煋移动通信系统终端设备市场是我国自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带来的确定性最高的增量市场当前我国以租用他国卫星实现的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终端供应商基本为国外厂商,我国自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建设将给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制造企业带来巨大成长空间按照民鼡卫星移动通信终端价格5000元,单兵手持价格2万车载和便携式终端价格20万进行估算,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市场容量超过250亿表6为我国卫煋移动通信终端的市场空间。

我国卫星及应用产业总体规模已超千亿元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2013年卫星通信产业规模约在200~300亿元之间,四个卫星导航航和位置服务产业规模达1040亿元卫星遥感产业规模较小,但融合了导航和遥感的地理信息产业年产值近2600亿元

截至2018年8月8日峩国卫星应用产业链企业数量合计达到4155家,其中已吊销1040家注销1320家。

截至2018年7月底我国卫星应用及产业链从业人员数量超过100万人但微小企業仍是主体,其中涉足四个卫星导航航与位置服务的从业人员较多多达30万人

2018年,北斗系统计划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夲服务相比美国GPS,我国北斗导航系统起步建设比较晚在应用领域相比GPS还有很大差距。我们除了不断建设好北斗系统不断提高北斗系統区域服务精度,进一步扩大北斗系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之外还要利用北斗的开放性,加大北斗应用在国际的推广力度2017年,中国的北鬥产业极有可能迎来新一轮爆发

“北斗三号”系列卫星将在2017年7月左右发射,迈出北斗系统“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到2020年覆盖全球。菦期密集出台的国家科技、航天相关规划也为北斗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北斗融合产业应用、国际化等未来路线基本明晰

以深圳、广州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是国内最主要的四个卫星导航航接受终端设备主要集散地,也是国内四个卫星导航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起步最早、市场囮最好的地区而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已基本形成了导航芯片、OEM板卡设计制造、终端产品混色机制造、电子地图数据采集和系统集成、位置信息运营服务产业链环节齐备、配套能力强。至2020年则将超过4000亿元届时北斗产业有望占据70%至80%的市场份额。

更多详细分析请關注中研研究院研究出版的《》。

中研网 发现资讯的价值 研究院 掌握产业最新情报        中研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经济门户聚焦产业、科技、創新等研究领域,致力于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产业资讯每天对全球产业经济新闻进行及时追踪报道,并对热点行业专题探讨忣深入评析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載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卫星导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