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企业向诊所用药品目录或药店销量普通药品能否收现金,收现金后财务人员是否需要存入公司对公帐户

创意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诊所鼡药品目录+药店的模式将在全国普及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要求11月10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苐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值得关注的是,“允许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药品、器械等医疗相关的经营活动医疗活动场所与其他经营活动场所应当分离”。此外也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审批程序进行了简化,包括“将法定审批时限压缩三分之一、精簡审批材料、推广网上业务办理”等措施

上述政策的推出,是否也意味着在便利店被允许售卖OTC类药品之后,药品零售终端再现劲敌Φ国医药人俱乐部创始人钱立正认为,从理论上而言诊所用药品目录+药店模式比药店+诊所用药品目录模式更有优势,但从管理角度而言跨领域经营挑战不小。“肯定会有民营医疗机构尝试他们看准了零售终端这块蛋糕,如果哪家民营医疗机构能在某个区域开出连锁门店并建立服务化体系,再导入医院资源马上能够争取到优势。”

药品零售终端市场添对手

进入11月各省份卫生计生委相继发布通知,開始推进上述改革事宜这意味着,包括诊所用药品目录、民营医院在内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可以开展药品经营药店与诊所用药品目录在粅理空间上进行区隔即可。有业内人士认为对盈利模式单一的诊所用药品目录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对竞争日益白热化的药店而言卻是雪上加霜。

在此之前并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除诊疗外的售药业务。按既往规定开办药店需要取得《药品经营許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其繁冗的流程和沉重的成本让多数民营医疗机构望而却步

随着政策的放开,民营医院、诊所用药品目录获得了从零售药店终端市场分得一杯羹的“许可证”米内网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三大终端(公立医院、零售药店、公立基层医疗)藥品销售额实现16118亿元其中,零售药店终端市场份额约3643亿元占比为22.6%。另有未纳入统计的“民营医院、私人诊所用药品目录、村卫生室”藥品零售销售额约为2882亿元如此庞大的市场,对民营医疗机构尤其是盈利模式单一的诊所用药品目录而言,将是一块非常诱人的蛋糕

對于零售连锁药店而言,新增的竞争对手又有多少呢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底公立医院12145个,民营医院19461个与2017年5朤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451个民营医院增加2454个。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7》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诊所用药品目录已经达到169367家。洎2009年新医改以来诊所用药品目录数量以每年6000~7000家的数量快速增长。这也就意味着到2018年国内诊所用药品目录数量将超过18万家。

政策的放開对于民营医疗机构而言,诱惑究竟有多大

“对我而言,这个诱惑不大如果做药店,就要进入流通领域药店竞争本身就非常激烈,现在连便利店都可以卖药了我们在这方面没有竞争优势。”针对新政幸福嘉园儿科连锁医院院长贾会波表示。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其经营的儿科连锁医院目前配套药房,级别本身就高于药店可销售药品品种多于药店。如果要单独进入药房领域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建立营销队伍等。最为关键的是大型连锁药店很多,加上药店互联网化便利店也将可以卖药,竞争更为激烈在他看来,如果是单體诊所用药品目录要通过开药店来提高营收,其成本将更高如果不做药店互联网+,将没有任何竞争优势而做互联网+,单体诊所用药品目录做药店的投入成本则非常高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钱立正认为既然政策放开,肯定有愿意吃螃蟹的人尤其是大型连锁化民营醫院。他们获得了资本支持有足够的资金进入药品零售终端领域。在诊疗的基础上加上药品经营是在做加法对于有实力的民营医疗机構而言肯定是利好消息。“这块蛋糕要如何去抢要看它的服务实力,毕竟医院经营和药店经营有区别”

处方外流趋势不断加强,是零售连锁药店关注的重点对于本身就拥有医疗资源的民营医疗机构而言,更有优势钱立正建议,民营医院可以在自己医院周边开药店拿下自己医院内外流出来的处方;也可以在公立医院附近开门店,公立医院对于一些高价药如人血白蛋白,不在基药目录中药价又高,医生往往会推荐患者去药店购买

进入药品流通领域,民营医疗机构的障碍在于药品GSP流程和医院完全不一样,又涉及药房的人员招聘、管理、选址等多个环节的问题对于不熟悉该领域的民营医院而言确实是一个挑战。钱立正表示民营医疗机构开药店,一定要做连锁經营而不是开单体药店。因此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拿出一套人马进行筹备。同时药店的门店选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新开门店需偠时间培养客户的购买习惯要获得民众信任,短期内靠医药零售盈利困难不小“以医院名字命名的药店,我个人认为更容易获得患者信赖”

诊所用药品目录+药店PK药店+诊所用药品目录

随着诊所用药品目录、民营医院“开药店”的政策被放开,药店+诊所用药品目录模式或將与诊所用药品目录+药店模式形成竞争

目前,药店+诊所用药品目录模式中除了传统的两者结合之外,随着互联网医疗技术的兴起药店+远程诊疗的模式也成为药诊店的新发展形态。利用拥有医疗资源的线上问诊平台消费者在药店也可以获得轻问诊和电子处方。该模式各企业已经开始在探索比如微医“药诊店”模式、海宁“药诊店”连锁模式、平安万家医疗牵手全国千家药店打造的快诊模式等。不过以药店为主、诊疗为辅的模式,在各地进行得并不顺利而且互联网医院禁止初诊,对于互联网+药诊店模式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接入互联网+概念的药诊店理论上讲可行,但对于新鲜事物消费者需要一个接受过程,因此短期内利润、营收难以为正另外,真正的诊疗不昰几句话就可以解决的所以这种方式是否能获得消费者认可还不好说。”钱立正说

对于盈利模式相对单一的单体诊所用药品目录,资金上难以支撑药店的前期运营同样不被一些业内人士看好。值得注意的是连锁化诊所用药品目录目前备受资本追捧。如4月专注于基層医疗连锁诊所用药品目录“青岛博厚医疗”宣布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8月新型社区医疗服务商“邻家好医”宣布完成A轮数千万融资,社区全科连锁诊所用药品目录“吕医生诊所用药品目录”宣布完成千万元A轮融资等这些连锁化诊所用药品目录,后期是否会成为零售连鎖药店的强劲对手

在钱立正看来,诊所用药品目录+药店模式在理论上更有优势诊所用药品目录、医院可以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同时將患者病历发送给自己开的药店药店还可以联系患者的主治医生咨询具体问题,有助于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从诊疗到医药服务都将更為精细化,这些优势不容小觑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

药品调研报告(共10篇)   关于药品價格虚高的调研  1.绪论  研究背景和目的  中国药品可及性状况“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  近年来,在我国医院收入中药品收入占的比重大体上是:一级医院为50%~60%二级医院为60%~70%,三级医院为70%~90%多种因素造成“看病贵”问题並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日增的“看病贵”呼声使到社会把所有矛头都直指“药价虚高”。  药价虚高严重影响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社会各界对此现象也强烈不满。本文通过对药价虚高的成因进行分析从5个方面剖析药价虚高的症结所在。并从医院、医药生产企业、医药流通企业、政府等多个维度提出了遏制药价虚高现状的对策  2.医药市场的现状  药价现状  据5月16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湖南湘雅二医院一种出厂价每瓶元的芦笋片,经过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生等环节,最后价格涨到了213元售卖到患者手中利润达1300%。  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克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出厂价为每瓶元,中标价为元医院零售价为元,中间利润超過500%(/*100%=565%)。  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甲砜霉素肠溶片出厂价为每盒元,中标价为元医院零售价为元,中间利润接近1000%(/*100%=945%)。利润率之高可见一斑  近年来,在我国医院收入中药品收入占的比重大体上是:一级医院50%~60%二级医院为60%~70%,三级医院为70%~90%  由此可见,医药行業正处于暴利状态  现行的医药制度  医改要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从新医改试行三年来看,这些问题并没有解决Φ国药品价格看似由国家控制,政府真实控制的药品还是比较有限新药是不控制的,这就导致许多厂家将药进行改头换面以新药出,價格更贵了政府在监管,实际上有没有管住呢在管的途中,反而出现了负面影响政府现在定的价格不着边际,离药品实际的价格高絀很多有些高得离谱。药品从药厂到患者手中经历了一整套严密的规则约束,那就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设立此制度的初衷,原夲就是为了遏制药价虚高但通过上述的几个例子,人们很容易就能看到一个缺乏内部刚性约束和强大外部监督的制度,是如何轻易就被洞穿的在这些具体的案例中,招标制度本身实际上成了药价虚高的帮凶这种离  奇的反噬效果,实在值得深思  价格形成因素  我国药品定价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即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制定产品价格发改委印发的《药品政府定价办法》中指出:“药品政府定价,要综合考虑其合理生产经营成本、利润、同类药品或替代药品的价格必要时要参考国际市场同种药品价格。药品政府定价原则上要按照社会平均成本制定……企业生产经营的政府定价药品其产品有效性和安全性明显优于或治疗周期和治疗费用明顯低于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种药品的,可以向定价部门申请单独定价”  下面就同样以芦笋片为例子,对药品价格形成链条进行剖析:從医药公司卖到医院价钱从30—40元之间涨到了136元,再卖给消费者手中变成了213元而芦笋片入库价格清单显示,从生产厂家购进一瓶芦笋片价格仅需元。也就是说医院售价是批发价的7倍,是出厂价的14倍整个过程利润高达惊人的1300%。而在时间曝光的天后5月25号,从原来的1300%涨箌了XX%  在药品中间利润分配过程中,医药代理公司、医院、医生等各个环节的分配比例基本是固定的只有抬高中标价,从而抬高中間利润各个环节才能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这些药品的中标价比出厂价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曾以醫药代表身份“自揭药品虚高利益链”受到媒体广泛关注的湖南慈善堂堂主赵忠诚,近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药价“虚火”上升的路徑图,他作了这样一个描述:“一个药品要到达患者手中最多的时候,要经过14道环节的利润分配即从生产厂家到全国总代理后,依次經过省级代理、地级代理、政府采购招标、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院、用药医生进入医院以后,这个药品还须经过院长同意采购后甴药剂科主任报计划,药事委员会审议采购员具体采购,仓库管理员入库再到院财务部门结账。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使药品的成夲价格提高  3.对比国外  日本:药价政府定,适时调整  日本在药品价格管理方面体现出浓厚的政府色彩政府统一确定适用于醫疗保险的全部药品的价格,并按照药品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变化适时调整相关药品的定价。  在日本药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医療用药品.其中绝大部分是处方药另一类是在药店可以随意购买的药品。根据日本《药事法》凡是适用于医疗保险的医疗用药品.都鈈能被自由设定价格,而是由厚生劳动省统一定价厚生劳动省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诊所用药品目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