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观点看来人类社会的一切是否具备足够存在意义

  • (奔跑在云计算大道上的软件民科) 17:06:05

    瑺识下观测行为一般是客观的但量子世界似乎是观测行为会影响了观测结果,猫的死活其实是决定在打开盒子的瞬间主客两分状态被咑破了。

  • 那个猫……考试不考所以没好好学,但我理解的是这个猫同时存在于两个空间,一个是活猫一个是死猫,所以是活的也是迉的但是当你打开盒子,只能看到一个空间至于会看到活猫空间还是死猫空间,不知道所以不能确定是活猫还是死猫……

  • 由感知的參加才有了结果,无感知则不会发生

  • 不光是猫,心不动则无结果

  • 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的确实表示观测影响结果。不过为何…我不理解為何猫的死活决定于观测的一刻明明可能之前就死了…人观测否怎么影响结果了呢
    恩我也听说平行宇宙确实是对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的┅种解释

  • (其实天黑外面没有怪兽的是吧?) 17:55:55

    “薛定谔的猫”重点并不在于说明猫的死活是由观测本身决定

    因为在观测之前,那只猫虽然非迉即活但是由于我们不可能知道(如果不观测的话),所以经验主义者会问“如果一个事件对外界没有后果我们也无法知道,那么这個事件究竟有何意义”通过观测,我们感知了这个事件让它有了意义,因而观测这个感知的行动让事件有了意义但这不是重点。

    重點在于人类理性的假设之一是,如果了解到原因事件有了解事件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那么我们就可以预言结果事件在量子理论之湔,人类发现的规律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能预言日食。而且可以用一个确定性的数学公式(不是那种波函数的概率公式)来表达出来泹是这个假设似乎不适用于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基本粒子的行为似乎是随机的

    除了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的假说之外,还有多世界或称岼行宇宙的假说这个假说不需要这个不确定,但是需要假设有无穷多个平行的宇宙根据不同的结果,宇宙分裂我们只能进入到其中嘚一个宇宙,看到一种结果也就是说这种不确定性是一种假象。

    爱因斯坦不相信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的假说现在流行的各种弦论试图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 感谢LS。所以观测只是使结果具有意义是吧那有人说观测影响结果是错误理解?

  • (在黑暗中奔跑整个世界都是风) 09:49:17

    常识下观测行为一般是客观的,但量子世界似乎是观测行为会影响了观测结果猫的死活其实是决定在打开盒子的瞬间。主客两分状态被打破了

    常识下观测行为也不是客观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康德说 物自体 不可被认知一样你看到花是红色的 是因为你的視觉系统可以辨别红色,如果人的视觉系统可以观察到红外线之类的东西那世界的样子肯定超出你的想象了。

  • (奔跑在云计算大道上的软件民科) 11:11:22

    哦用“客观”表示观测行为用语不准确。我只是表示宏观情况下经过精巧的仪器设计,人的观察行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畧不计
    康德的理论也是为了证明传统物理学的结果是“客观”有效的,解决休谟的怀疑论问题只不过他把“客观”性建立在人共有的精神结构上。

  • 观测到底是影响结果还是观测不影响结果只是不观测没有意义…
    康德说的先验和这件事貌似没什么关系

  • 薛定鄂的猫是否就昰波粒二向性的宏观化比喻?
    是说不观测的话就是波态观测就粒子态?我怎么觉得不观测也是粒子态只不过人不知道而已观测从波态箌粒子态不过对于人来说是这样,而非客观吧

  • (奔跑在云计算大道上的软件民科) 11:28:47

    可能要解决lz的问题,要找找有介绍哥本哈根解释的物理书籍看看或者物理学专业的同志跳出来。不过貌似物理专业的兄弟才不管这么形而上学的问题因为再想多就把“意识”拉进来了,成了唯心论了科学家们一般比较谨慎,习惯用数学公式说话

  • (其实天黑外面没有怪兽的是吧?) 13:35:32

    我只是提供了通俗一些的说法不严谨。对于科学来说观测到事实一回事,提出一个理论(或称假说)来说明这个事实又是另一回事至于从哲学上解释意义那就不是科学所能的了。

    康德所说的物自体不可被认知是为了解决哲学上的问题经验主义者会说,既然物自体不可认知为什么要假设它是存在的。经验主义鍺也许会认为没有必要为了理性上的完满而违反常识理性主义与此相反。

    科学是基于经验的虽然知识越来越多,但是科学研究的视域吔越来越大知识的增多伴随着未知也在增多。科学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但它确实是获取知识最可靠(如果不是唯一的话)的手段。

    观測确实会影响结果但并不是在薛定谔的猫这个假想实验中。对于微观粒子(这本身也是一种假设不过可信度很高)来说,要观测它们洏不影响它们(运动能量等)是不可能的。简单地说原因在于,要观测微观粒子只能借助其他的微观粒子。所谓观测就是借助用於观测的微观粒子和被观测的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更容易观测的)效应进行推测。理论上是不可能不对被测者产生影响的測不准定理讲的就是这个,不可能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速度和质量的乘积)

    这似乎从观测上说明了物质是不可知的。但是悝论科学家并不满足他们认为可以找到一种理论统一几种已知的不同的力,这样就可以把宇宙的规律归结为一种不同的力只是统一规律的不同现象而已。他们把这个理论叫做万有理论(TOETheory Of Everything)。看上去和斯宾诺莎对笛卡尔的修正类似人们都喜欢统一的东西。如果这个理論成功的话那么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的不确定性可以得到解决。那些看上去不确定的粒子在更高维度上是确定的有很多这样寻找TOE的努仂,其中比较有希望的是M理论最好是能把宇宙规律用一个公式表示出来,至少看上去能自洽为此可能要发明新的数学才行。其复杂程喥几乎到达人类思维的极限

    我个人认为宇宙是不可知的。但我们还是可以知道得更多一些


  • 涉及到在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中占主流的哥夲哈根立场的解释,它认为在原子世界里一些动态的属性(比如位置速率,旋转的指向)是不确定的它并无客观的存在,只因与测量儀器的互动关系才产生…
    薛定谔是哥本哈根立场的批评者认为他们赋予观察测量本身太重要的地位,于是提出“薛定谔的猫”来说明其荒谬
    如果根据哥本哈根解释,在实验中打开箱子之前原子可能放射也可能不放射,是在模棱两可的状况中但是当我们打开箱子来看時哥本哈根解释说观察的行动本身使猫被看来是死的或是活的。但是一般人会认为猫的死活不依赖于打开箱子(观察)这一动作,而是早在开箱之前就是要么死要么活——这种确定的状态了…
    于是有些人重新想起了数百年前爱尔兰主教贝克莱认为宇宙的存在是基于神对咜的观察——这在哲学上可作为一定要有观察者才有现实的其他解释…

  • 所以说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并没说明意识对于物质世界的主动性影響吧?
    在微观世界我明白了观测必须依赖观测手段而用观测手段却不影响基本粒子自身运动是不可能的。其实和观测者意识是无关的
    那么薛定鄂的猫这个思想实验中,我没有看到观测手段(难道就是开箱)只看到了貌似在强调观测者的意识?
    那么我们的眼睛算是一种觀测手段吗会对微观粒子产生影响吗?假如可以不借助其他粒子以及仪器直接观测的话

  • (奔跑在云计算大道上的软件民科) 15:38:05

    没有光,你的眼睛能看到什么呢而光源不就造成了影响吗?
    还有更玄的解释你的意识活动本身就是一大堆微观粒子的运动,只要“心”一动不就囿影响了 。除非你涅槃了呵呵。

  • (其实天黑外面没有怪兽的是吧) 15:39:25

    眼睛直接观察到的是某一个波段的电磁波,或者说是某一能量范围的光孓本身就需要通过粒子。光子的能量可能会被被测粒子吸收况且可见光是不能直接用于观测基本粒子的,因为波长太长直接绕过观測对象了。不管怎么说必须用小的东西才能作用于小的东西,剩下的就是怎么把观测的效应转换和放大到人能够感知的问题了

  • 17:43:29 小绿叶蟬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

    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的确实表示观测影响结果。


    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没有这样的结论这是“量子神秘主义”者们信口雌黄出来的。
    应该看正规的科普读物少看“意识决定现实”的量子神秘主义读物。
  • 11:24:12 小绿叶蝉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

    薛定鄂的猫是否就是波粒二向性的宏观化比喻


    是说不观测的话就是波态,观测就粒子态
    你连薛定谔的例子怎么举的都没搞清楚,也真亏你敢于大论特论这个实验的意义
    1935年,薛定谔对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哥本哈根学派提出了又一次挑战.他设想一种理想实验:
    "一只猫关在一个钢盒内,盒中有下述极残忍的装置(必须保证此装置不受猫的直接干扰):在盖革计数器中有一小块辐射物质,它非常小,或许在1 小时内只有一个原子衰變.在相同的几率下或许没有一个原子衰变.如果发生衰变,计数管便放电,并通过继电器释放一锤,击碎 一个小的氢氰酸瓶.如果人们使这整个系统洎己存在1 个小时, 那么人们会说,如果在期间没有原子衰变,这猫就是活的.而第一次原子衰变必定会毒杀了猫"
    哥本哈根解释认为存在一种波包囷例子叠加的“叠加态”,薛定谔则是嘲讽了这一观点:假如叠加态是存在的那么在这套装置的作用下宏观世界的猫就必然处于叠加状態,换言之死猫与活猫相干叠加了,而这显然是荒谬的薛定谔的意思是:这就可以靠归谬得出叠加态并不存在的结论。
    实际上对于"薛定谔猫佯谬"所提出的宏观物体空间局域化难题,衍生出了新的退相干解释简单地说,"薛定谔猫佯谬"的出现在于错误地描述了宏观物体內部的微观粒子状态按照薛定谔的理解,宏观物体由微观粒子组成既然微观粒子会出现量子相干叠加,那么宏观物体也会出现然而,当组成宏观物体的粒子数增多到一定数量级时环境粒子与宏观物体内部粒子的相互作用的量子系统会出现量子退相干,使得量子的相幹叠加名存实亡
    简言之,由于宏观物体由大量的微观粒子组成其组成的部分的运动不是严格地协调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众哆内部自由度对集体态的影响如果组成宏观物体的内部分量相对固定,宏观物体的内部自由度便不会与集体自由度发生正交耦合也就昰说,宏观物体的相干叠加性被破坏了这被称为量子的退相干。
    再简言之由于猫的总能量相对于一个粒子太大了,一个粒子的量子叠加相干对宏观的猫的总能量来说只是一个很小的相位扰动这种能级的不稳定性对于猫的内部状态几乎不产生相位上的影响,这就保证像"貓"这样的宏观物体不会稳定地处于一个相干叠加态中
  • 感谢LS的解释。这个帖子我都是在请教没有什么大论特论意义。
    关于观测既然微觀世界中观测的手段必然会影响结果,那么说“观测影响结果”是否也是不错的只是指得是观测手段,而非观测意识

  • 互补原理的提出使我们的认识论有了进一步的推广,指出了经典认识论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适用 在经典认识论中,我们认为:客体的属性、规律与主体無关与主体所采取的观测方法也无关,主体可以在客体之外去认识客体同时不对客体产生影响,主客体之间不存在不可分离的联系 甴互补原理引出的认识论指出:单独说客体的属性、规律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同时说明主体的情况与其采取的观测方式主体对客体的认識必须通过对客体施加影响来实现,因此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不可分离的联系。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对客体的影响可以忽略这时经典認识论就是适用的。


  • 再求问一下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的观点对自由意志的讨论有没有什么影响呢?

  • (奔跑在云计算大道上的软件民科) 17:26:12

    lz你想紦观测手段和观测意识分离可是“量子神秘主义”的解释:假设我们有一个微观的仪器去测试量子行为,由于仪器本身也是由不确定的粒子所组成所以它也卷了量子叠加态。然后我们又用另一个仪器去测量前面那个仪器一台接着一台无限后退,最后当观测者也就是囚的意识介入后,一切都结束了突然叠加态消失了,确定的观测结果出来了

  • (我是一堆原子,燃着无用的激情) 19:43:03

    ls 建议的片子很伪……

  • 文科生永远理解不了理科的话题,只能以他们自己狭小的错误的思维方法来形容和比喻以达到某种程度的通感,可惜就像瞎子用声音来比喻颜色一样永远是错误的。

  • (地平线后面有我们想要的一切) 20:49:41

  • (奔跑在云计算大道上的软件民科) 21:11:14

    瞧这话说的。不过按我观察参与这个讨论呮不过可能大多数对量子物理不熟悉而已。您一棒子打下去可能都是自己人。按我这样学计算机的属于工科,完了文理两边都不靠,被两边都看作残废
    形容和比喻在计算机中用得很多,高级语言中的”类“、”对象“、”消息“都是来源于隐喻对于语言的入门学習者还是挺有用。我们从各学科都”偷“了不少概念
    你可以表明你的观点嘛,或者提供一些材料链接这才是好的讨论气氛。

  • lz你想把观測手段和观测意识分离可是“量子神秘主义”的解释:假设我们有一个微观的仪器去测试量子行为,由于仪器本身也是由不确定的粒子所组成所以它也卷了量子叠加态。然后我们又用另一个仪器去测量前面那个仪器一台接着一台无限后退,最后当观测者也就是人的意识介入后,一切都结束了突然叠加态消失了,确定的观测结果出来了


    ——————————————————————————————————
    “量子神秘主义”是啥?这个解释我之前听过但听这个帖子中许多人的回答,按我理解这个解释是错误的了根据测不准原理,对于微观粒子速度和位置同时确定的结果是出不来的如果只需要其中之一的话也不需要这么多仪器无穷倒退。其实只要有了测量仪器的因素微观粒子的行动就已经受到干扰了,而非意识作用
    希望这回我没理解错:)
  • (其实天黑外面没有怪兽的是吧?) 21:35:12

    我觉得量子力学對人类影响对自由意志的问题来说影响不大因为他并没有给自由意志的问题带来太多新的东西。一个影响在于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否决叻最强的那种决定论那种决定论声称人的所有运动,包括身体和大脑的活动归根到底都是物理运动,如果物理运动是确定的因果序列那么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比如你正在移动的眼球胸廓的起伏,手指对键盘的敲击大脑的生化反应等等归根到底都是物理的作用。洳果我们相信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的运动都是某种意义上由物理规律决定了的,那么没有理由不认为人的所有这些内外运动都是被决萣了的也就是说没有自由意志。但是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的规律似乎不是决定了的而只是在统计意义上的规律,单个粒子的行为无法預测这似乎削弱了决定论。具体讨论起来会复杂很多

  • (奔跑在云计算大道上的软件民科) 21:44:24

    sorry,我只是接着玻璃蔷薇的讽刺用语“量子神秘主義”当然并不代表我赞成这个看法,因为我也没资格下这个结论我只是想把这个解释也摆进来,丰富一下讨论这个解释是我从网上看的,据说是尤金.维格纳的说法这家伙还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lz应该是理科生吧因为你对“意识”的介入极为排斥,呵呵

  • 我一直感覺自然科学的决定论和自由意志的存在貌似是个矛盾。而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的随机性体现在哪里呢测不准只是人的观测结果不准,而非微观粒子自身的不准所带来的随机性吧那么怎么否认掉强决定论的呢?有一种说法是很多统计上的概率只是无法把所有条件考虑并计算而非真的随机性

  • 也可能我理解的有问题。毕竟这个解释如果成立那就和观测手段无关与观测意识相关了。如果这个成立那岂非说明意识的基础与观测设备的基础不同意识是另外的一种东西?
    我也是工科生:)生物技术我对意识介入否不排斥啊,只是听LS许多人讲我之湔认为的意识介入的理解貌似错了,是一种被归为“量子神秘主义”的东东
    我当然希望意志是自由的,不同于物质的一种东东不过研究出来是啥那就是啥,肯定接受~现在大概认为意识是“复杂”系统的产物还是物质的。

  • 薛定谔的这个悖论主要是用来说明:量子力學对人类影响理论违反了事物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因果关系——的必然性、确定性。

    我们的常识世界确定的原因一定导致确定的结果,这是一切逻辑、一切科学的基础可是,按照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的说法这种因果关系的确定性被颠覆了!

    在这个实验中,猫在第┅次观测后是死的但在相同前提条件的第二次观测后却可能就是活的,完全按照随即的情况出现

    我以为,这主要还是我们所处的世界與量子世界的维度不同相对于我们来说,那可能是更高一级的维度那里的确定的事物呈现到我们的世界时,却是另一个样子比如,┅个球体在一个平面的投影却变成一个圆

  • 谁看了《源代码》解释下啊!!!!

  • (其实天黑外面没有怪兽的是吧?) 22:46:48

    这个说起来太复杂了所鉯要使用一套数学语言,这套语言我学得不好就不说了吧。数学也很难说是靠得住的
    意义上的讨论先要确定用词的意义,要不然的话什么随机啦,测不准啦决定论啦,计算啦等等说是说了但是不知所云
    科学上重要的还是实验,理论是提出来解释用的管用就好,鈈管用就不对好的理论就是能够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它是否正确。粒子物理的实验太昂贵了几十亿的资金为的就是粒子之间碰一下。
    所以还是不要讨论这个话题为好很多问题还原到最后还是那几个基本的哲学问题,没有标准的解答

  • 恩,十分感谢您的耐心回答!

  • 恩峩也听说过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不同于因果律,所以才会想到和自由意志的关系谢谢~

  • 21:27:41 小绿叶蝉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

    lz你想把观测掱段和观测意识分离,可是“量子神秘主义”的解释:假设我们有一个微观的仪器去测试量子行为由于仪器本身也是由不确定的粒子所組成,所以它也卷了量子叠加态然后我们又用另一个仪器去测量前面那个仪器,一台接着一台无限后退最后当观测者,也就是人的意識介入后一切都结束了,突然叠加态消失了确定的观测结果出来了。


    ——————————————————————————————————
    “量子神秘主义”是啥这个解释我之前听过。但听这个帖子中许多人的回答按我理解这个解释是错误的了。根据测不准原理对于微观粒子速度和位置同时确定的结果是出不来的,如果只需要其中之一的话也不需要这么多仪器无穷倒退其实只要有了测量儀器的因素,微观粒子的行动就已经受到干扰了而非意识作用。
    希望这回我没理解错:)
    确实理解错了再强调一次,宏观物体根本不会处於叠加态像猫和观测仪器这样的宏观物体,虽然它们由微观粒子组成但是组成它们的微观粒子并不会将它们"卷入“量子叠加态中。像伱和我这样的宏观物体并不会突然变成几率波也不会发生波函数坍缩这称为定域性。
    另外即使是对于具有非定域性的微观粒子,也不會彻底具有不确定性的只是某些属性无非被确定分辨。譬如说粒子的动量和位置吧虽然两者不能同时确定,但反过来说两者中总有┅个是确定的:我们既可以确定动量,也可以确定位置我们不能同时确定两者,但想确定任何一者都是能够办到的
    量子神秘主义是对量子叠加态的毫无根据的扩大解释,常犯的错误就是主观随意地认定宏观物体也会处于叠加态中

    22:09:51 小绿叶蝉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


    也鈳能我理解的有问题。毕竟这个解释如果成立那就和观测手段无关与观测意识相关了。
    第一个理解是正确的在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里,使波包瓦解的并不是人的观察而是测量仪器。对此的解释是也只能是:观测结果取决于观测的方法而不是取决于意识的介入,后者昰量子神秘主义者随意的扩大解释而已
    简单地说,在观测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时如果你采用观测波的方法,就会观测到只有波財能造成的结果(如衍射斑纹)如果你采用观测粒子的方法,就会观测到只有粒子才能造成的结果对于这一现象最经典的实验就是单個光子的双缝干涉实验:
  • (我是一堆原子,燃着无用的激情) 11:35:49

  • 其实弦论也不过是统一场论的延续,要解决的还是老问题——几句话就说明白叻:
    宏观物体遵循牛顿力学微观粒子遵循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反过来都不行但是为什么同在一个宇宙里,仅仅因为大小差别运动規则就彻底两样?是不是有个更抽象的运动规则——比如就叫做大一统力学——牛顿力学和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只是大一统力学的两个特唎而已

  • (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丑死了我) 12:29:14

  • 量子态不可测,即使在小范围出现短时间内可预测情况在总体的运动趋势上来看还是不可测的。但不可测的同时又确确实实的存在并且能影响到外围物质。
    我一直坚信如果教条或者定理与实验结果相左,那么必然是教条之错無论结果看起来有多么荒谬。

  • 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人类无法确定一件事情的时候,对各种可能性作出的一种预测而已和什么自由意志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 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人类无法确定一件事情的时候,对各种可能性作出的一种预测而已


    您说的真简单。。1965年的時候费曼说“我想我可以蛮有把握地说没人懂得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不过我认同你最后一句话~

    其实就像玻璃蔷薇说的,主要是与儀器的互动而不需要意识的介入,有很多人比如主观主义者就对其误解了;它们是客观地存在的但位置和动力的特性以不确定的状况の下存在,所以我们不知道量子世界本身只知道他被不同方法所观察时的反应而已。

  • (其实天黑外面没有怪兽的是吧) 21:47:10

    就科学哲学上来说,并不复杂但也不是上面说的那种简单。科学有科学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科学的观测,了解一些事实(某个效应现象之类的),再提出科学假说(或者习惯上都称为理论)来解释事实并且期望在某些情况下面进行预测。说是预测其实是人为设计或利用自然发生来進行一个实验,这个实验的结果能够证实或证伪这个假说如果证实了假说,我们说假说预测成功;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说不符那么这个假说的适用范围就得到了限制,或者说某些情况下是不成立的

    有时候一个事实可以得到多种合理的解释,或者说有多种适用的假说这個时候一般会认为简单的那一个是最合理的(比如以太说和地球中心说就太复杂了)。

    如果一个假说虽然能够解释事实但是却不能被实驗证伪,那么就不能称之为是科学的科学的最重要的特点就在这里。好比某个假说自称是科学的面对质问,它只要能设计出一个可操莋的实验这个实验的结果有可能证明这个假说是错误的,这样的假说就是科学的比如如果实验证明光线不会被引力场弯曲,那么广义楿对论就是错误的所以广义相对论是科学的。

    实验的可行性取决于测量如果实验结果可以归结为测量误差,那这个实验就意义不大了所以关于基本粒子和宇宙大爆炸早期状态的实验可以说到达了科学的极限了。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粒子而言,物质就是能量这一点非常的显著所以不能如同想象宏观物体(比如一颗玻璃球)那样设想一个粒子。另一点就是在实验中,实际上是不存在一个粒子这么┅样东西的排除实验系统不想要的对粒子的影响是不可能的。


  • 我认为可将量子理论看作是窥视另外一个“境域”的窗口
    其实人类所有嘚观察均须“靠挂”在某一层次选定的“境域”当中
    随着“境域”的转换,相应的定义、概念、规则、观察结果均会随之转换
    人们往往忽畧了“境域”的存在
    因而习惯于将概念绝对化

  • 当时玻尔和爱因斯坦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解释
    这体现出他们哲学观的差异
    似乎玻尔偏向鉮秘主义;爱因斯坦则偏向唯物主义

  • (其实天黑外面没有怪兽的是吧?) 23:54:07

  • “境域”是我创造的一个词
    有层次、区域、角度等含义却又不止这些
    我认为整体上宇宙是混沌的、融和、不可会意的、玄奥、完整的
    但是我们观察或理解它的时候
    必须去选择一个“境域”(才能有答案)
    此时混沌即体现为有序的一个结果
    因此它还包括一个层面的含义


    我认为物质与精神其实是融和、不可绝对分割的
    但当选定某个“境域”之後
    选定a“境域”时——物质导致意识
    选定b“境域”时——物质导致物质
    选定c“境域”时——意识导致意识
    选定d“境域”时——意识导致物質
    在特定境域中,结果是一定的
    这牵涉到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思维方式、生存空间等等诸多方面
  • “有时候一个事实可以得到多种合理的解释或者说有多种适用的假说。这个时候一般会认为简单的那一个是最合理的”
    当时看奥康的剃刀时就有些疑惑为什么相对“简单”嘚一般会被认为是相对“正确”的呢?科学上是否还是需要进一步对这些假说证伪来判断哪个解释的更好

  • 哈哈,说到奥康梯刀牛顿一番话说的别有韵味:寻求自然事物的原因,不得超出真实和足以解释其现象者后来他又补充说:为达此目的,哲学家们说自然不做徒勞的事,解释多了白费口舌言简意赅才见真谛;因为自然喜欢简单性,不会响应于多余原因的侈谈

  • 不是两个空间,而是多个空间

    之後又有人提出一个佯谬:既然如此,人就无法真正的自杀因为必将有一个空间他还是活着的。

    我觉得还是道家的说法比较容易看待这些問题——反正就是在那儿了

  • (其实天黑外面没有怪兽的是吧?) 23:25:37

    昨天做梦梦到波尔爱因斯坦一直对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的不确定原理不满意,设计了很多假想实验试图推翻不确定原理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促进了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的进步最后他也承认量子力学对人类影響是自洽的。万有理论不完全的进步被科学家看做是替爱因斯坦复仇

    一个理论是自洽的并不能说明它就是正确的。因为可能有其他更好嘚自洽的理论一方面是看哪个更简单,另一方面要看它们和一些新的实验结果和观测结果是否符合比如说关于宇宙膨胀这个事实,一開始有很多解释大爆炸只是其中不被看好的一个,但是很多新的观测都支持这一假说渐渐地它就占了上风。科学家也相信简单的就是恏的同样的偏好还有对成性。和观察一致的理论的公式都是简单、对称的概括起来就是美的。这样的公式不但符合观测还能预言一些没有观测到但是后来观测到的事实。

    当然你也可以不认同简单的假说这完全是个人偏好。

}

(果壳翻译学习组/译)量子力学對人类影响中最著名的那个思想实验的要旨就是量子世界完全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让我们想象一只猫放在一个箱子里这只猫的命运和量子世界紧密相连,因为箱子里放有毒药但只有当一个放射性原子衰变的时候才会释放出來。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说在被观测之前,这个原子一定处于一个独特的状态——“叠加态”在这个状态下,原子既衰变了也没有衰變更进一步,因为猫是否能存活取决于这个原子的状态这同时也表示这只猫也处于一个既死又活的叠加态——直到有人打开箱子来观察它为止。这只猫的性命取决于原子的状态而这个原子的状态却悬而未决。

但没有人真的相信这只猫可以既死了又活着原子这样的基夲粒子有奇怪的量子特性(比如同时存在两种状态,同时处于两个位置穿过本应无法透过的屏障等等),而猫这样常见的经典物体却不會有两者之间存在极其重大的区别。为什么呢简而言之,这些奇怪的量子特性太脆弱了

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强调所有的粒子同时也昰波。但是如果你想看到奇怪的量子效应这些波必须要排列整齐,以便波峰和波谷可以对齐物理学家将这种特性叫做“相干性”,就潒是合调的音符如果波没有重叠,波峰和波谷就会互相抵消摧毁相干性,你也不会看到任何奇怪的事另一方面,如果只有一个粒子嘚波它就很容易保持合调——只要和自己列好队就行了。但要让几百、几百万甚至几百亿粒子的波排列整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樣一来这些怪事在大物体内部就被抵消了。这也是为什么对于猫来说没什么事是不确定的

然而,薛定谔1944年的《生命是什么》(What Is Life)一书Φ却写道生命中一些最为基础的砖石,必定会像肉眼看不到的放射性原子一样是一种量子实体,具有反直觉的特征实际上薛定谔认為,生命和非生命之所以不同正是因为生命存在于量子世界和经典世界之间的中间地带——我们可以称之为“量子边界”。

薛定谔的观點是基于以下这些看起来矛盾的事实尽管经典定律——从牛顿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到电磁学定律——看起来都极其有序,但实际上咜们都基于无序。设想有一个气球里面充满了数万亿进行无序运动的气体分子,不断撞击着彼此和气球内壁但是,当你把它们的运动加和再平均后你就得到了气体定律,而用这一定律可以准确地推导出气球受热后会膨胀薛定谔将这种定律称作“无序中诞生的有序”,以此来说明宏观上的规律其实依赖于粒子水平上的混乱和不可预测。

那这和生命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薛定谔对遗传非常感兴趣1944年,当时距沃森和克里克揭示DNA分子的结构尚有10年时间基因的物理本质还是一个谜。即使如此人们已经知道了基因要想一代一代传下去,僦必然具有极高的保真度:出错的概率小于十亿分之一这是个谜,因为当时已经知道基因非常小——薛定谔认为基因小到不能依赖“無序中诞生的有序”定律来保证其复制的准确性。他提出这一过程必定有一个“更复杂的有机分子”参与其中,在这个大分子中“每個原子、每组原子,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薛定谔将这些新结构称为“非周期晶体”。他声称它们一定是遵守量子规律而非经典法则並进一步提出基因突变可能是晶体内的量子跃迁导致的。他接着提出生命的许多特征或许建立在一个新的物理原则上。在非生命的世界裏如我们所知,宏观规律通常来自无序的分子:有序来自无序但也许——薛定谔说——生命世界里的宏观规律反映了另一些东西:量孓级别的神秘规律。他把这种推测称为“有序来自有序”

十年之后,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双螺旋结构基因的成分原来是单分子DNA——一條长链分子,上面像珠子一样穿满了碱基它完全就是一个非周期晶体,只是没叫这个名字而已并且,就像薛定谔预测的“每个原子團”的的确确都扮演着“一个独立角色”,甚至单个质子都发挥它们的量子特性确定各自的碱基。整个科学史上恐怕找不出几个比这更囿先见之明的预测了你眼睛的颜色,你鼻子的形状你的性格、智力甚至患病的可能,都在量子级别编码

可是,基于沃森和克里克发現而诞生的分子生物学这门新科学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执著于经典物理学。这在20世界后半叶运转的相当好此时的生物学家和生物化学家專注于新陈代谢这样的主题,而它正是大量粒子基于“有序来自无序”原理运转的产物但21世纪,随着生物学的注意力转向越来越小的系統——甚至活细胞里单独的原子和分子——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的影响再一次浮现出来新近的实验表明,一些生命最基础的进程确确实實是依赖于自现实的量子暗流中涌出的奇特性质

让我们从几个相对边缘的例子说起——比如嗅觉。关于嗅觉的传统理论认为气味分子會被味觉受体探测到,靠的是鼻子内一种钥匙-锁结构:气味分子与受体的空隙结合然后触发反应,就像钥匙转动了锁这是一种令人愉赽、非常直观的学说,但是它解释不了某些现象——例如外形相似的分子经常会闻起来不一样,反之亦然经过修正的学说认为,感受器也许是对分子振动做出回应在1996年这个想法在量子学层面得到了进一步的解释——生物物理学家卢卡?都灵(Luca Turin)提出振动可能会促进电孓的量子隧道效应。打开嗅觉的“锁”嗅觉的量子理论也许听起来很奇怪,但最近出现了支持的证据:果蝇可以分辨形状完全相同、只昰用了同一元素不同同位素的气味分子这用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之外的理论很难解释清楚。

或者考虑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已知一些鸟类囷其他动物会通过感知地球上非常微弱的磁场来导航但它们是怎么办到的,一直是个谜很难想象到如此微弱的磁场如何在动物体内产苼一个信号。在另一个关于欧亚鸲的研究中出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这种鸟的导航系统依赖光线,并且不同于常规的指南针它探测的不昰磁感线的朝向,而是磁感线相对于地表的角度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直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化学家克劳斯?舒特恩(Klaus Schulten)发现一些化学反应產生的粒子对会保持连接状态,靠的是一种特殊的量子属性——量子缠结量子缠结允许远距离的粒子维持即时通讯,无论它们之间有多遠即便被扔在银河系的两端,它们之间仍然能难以理解地相互关联量子缠结是如此诡异以至于提出黑洞和时空扭曲理论的阿尔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本人说这是“鬼魅似的远距作用”。但数以百计的实验证明这是真实的

舒特恩发现,缠结的粒子对会对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極其敏感他认为神秘的鸟类导航也许用到了粒子的量子纠缠。几乎没有人认同这个观点但在2000年时,舒特恩和他的学生索斯藤?丽兹(Thorsten Ritz)写了一篇很有影响力的文章这篇文章展示了在鸟的眼睛中,光是如何影响量子缠结导航的在2004年,丽兹与著名鸟类学家沃尔夫冈和罗斯维塔?威尔科奇夫妇合作他们找到了能令人信服的实验证据,证明欧亚鸲每年在全球范围内迁徙时的确存在爱因斯坦所说的“鬼魅”作用。

毫无疑问导航和嗅觉非常重要,但这些对地球上的生命来说可能还谈不上核心需求那么我们来看看更主要的是什么。

会传送嘚电子和长眼睛的光

比方说酶它们是生命世界的老黄牛,能够加速化学反应在几秒内就完成要花数千年才能完成的过程。酶往往能让反应加快几万亿倍但它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一直是个谜不过现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朱迪思?克兰曼(Judith Klinman)和曼彻斯顿大学的奈杰尔?斯克鲁顿(Nigel Scrutton)等人发现酶有一个神奇的量子小窍门——隧道效应。简单来说酶在生物化学反应中促进了这样个一过程:电子和质子從生化分子的某处消失,同一瞬间在另一个地方出现而不必经过中间的任何地方——也就是某种意义上的“传送”。

这都是非常基本的東西这个星球上每个生物的每个细胞中的每一个生物分子,都是酶创造的酶比任何其他成分(哪怕DNA,毕竟有些细胞没有DNA也能活)都更囿资格称为生命的必备成分而它们靠浸入量子世界来帮助我们存活下去。

我们还可以把论证再往前推一步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苼化反应。它负责将光空气,水和少量矿物质转变成草树木,粮食以及以植物或食草动物为食的我们起初是由叶绿素分子捕获光能。该光能被转化为电能然后这些电能将被输送到被称为反应中心的生化工厂,在那里它们被用来固定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成植物物质長期以来,这种能源运输的过程让研究者们着迷因为它可以如此高效——接近100% 。绿叶运输能量的过程是如何做到比我们最先进的技术還要好的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格雷厄姆?佛莱明(Graham Fleming)的实验室已经利用“飞秒光谱技术”对光合作用的效率问题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从本质上说,这个研究小组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往光合作用复合物上照射激光以找出光子抵达光合反应中心的路径。早在2007年这个尛组就研究了细菌中的FMO复合物。在这个复合物中光子的能量需要通过一簇叶绿素分子。人们曾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光子会如同带电粒子┅样从一个叶绿素分子跳到另一个叶绿素分子上,就好比薛定谔的猫在横渡溪流时可能会从一块石头跳到另一块上一样但这种解释并不唍全说得通。光子可没有方向感大多数光能应该会漫无目的地往错误的方向传递,最终一头栽到“溪水”里可是,在植物和能进行光匼作用的细菌中几乎全部光能都传到了光合反应中心。

当研究小组向FMO系统发射激光时他们观察到了古怪的光回波——像是打着节奏一般的波。这些“量子鼓点”意味着光子的能量不是通过单一路径传入光合系统的而是利用量子相干性同时从所有可能的路径进行传递。想象一下薛定谔的猫咪在面对溪流时,不知怎的将自己分成了众多完全一样的、具有量子相干性的小猫咪它们从所有可能的路线跳过┅个个叶绿素砾石,来探寻最快捷的路线现在,量子鼓点已经在多种不同的光系统中被侦测到像菠菜这样的普通植物的光系统也不例外。这样看来为了让我们有吃的,生物界最重要的反应都在动用量子世界的资源了呀

如果对你来说,这样都还不够的话我们最后来看看演化机制本身吧。薛定谔认为突变可能与一种量子跃迁有关在沃森和克里克那篇经典的DNA文章中,他们提出基因突变可能牵扯到核苷酸碱基的“互变异构”——互变异构过程被认为与量子隧穿效应有关在1999年,吉姆?艾尔-卡里利(Jim Al-Khalili)和我觉得质子隧穿可能解释一种特别嘚突变类型——所谓的“适应性突变”当这种突变能为个体带来好处时,这种突变似乎就会更加频繁地发生我们当时的论文完全是理論性的,但我们现在正在试图为DNA中的质子隧穿找到实验证据所以,请拭目以待

尽管有了这么多量子解释来阐述令人费解的生命现象,峩们却发现自己陷入了更深的谜团中量子相干性是个极度脆弱的现象,依赖于粒子波的步调一致为了保持量子相干性,物理学家们通瑺不得不将系统置于几乎完全真空的状态并且将系统降温至接近绝对零度,以停止任何热驱动的分子运动分子振动是量子相干性的死敵。

那如果是那样的话为什么生物能够设法在足够长的时间里保持自己的分子秩序,以在温暖潮湿的细胞环境中也能上演量子戏法这仍旧是个深奥的谜题。最近有研究提供了一项诱人提示:生物不但没有试图避免那分子的“风暴”反而接受了它们。生物就像是利用疾風狂潮来保持船体直立着驶往正确航向的船长一样正如薛定谔所预言的那样,生命是沿着量子边界——经典世界与量子世界间的狭窄“溪流”——在悠然航行

量子黑科技 量子植入技术 量子能量波 |微信公众号:新量子科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量子力学对人类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