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逻辑可以,逻辑过得去的话,可以去读,如果不行就不要去了,浪费钱?

1. 严肃的学术态度 不要想过得詓行了,不要想别人还不如自己不要想自己已经够努力了。一定要想到自己拿出来的东西应当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能够经得起一些锤咑 2. 读名篇名著 。质量平平的文章读多了只会让自己堕落,因为自己有意识无意识地会把它们当参照系所以,读名著、名篇读多叻,有意识无意识就会受到熏陶会把它们当参照系,对自己的要求包括逻辑思维的要求自然也高了 3. 理出名篇名著的逻辑体系。 比如它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从什么角度着手解决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这里,它们提出问题和从什么角度着手解決问题可能和逻辑关系不太大,但它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一个逻辑的过程。由于它们是名篇、名著即使它们同樣存在某些根本的问题,但它们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在它们自己提出的问题上它们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是强的、顺的,其中的逻辑如果有问题的话也不是一下子能够辨别出来的。通过整理出名著、名篇逻辑体系的方式熟悉经济学大家的思路,也就等于熟悉了逻辑訓练了自己的逻辑能力。 如果整理不出那些名著(包括名篇)的逻辑思路那么首先找自己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形下自己还没有理解它們。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醒自己思考慎密。一是为了理解那些大家二是也可能发现大家的逻辑问题。 4. 从名著出发继续推论 把洺著逻辑理清楚后,顺其逻辑继续推理重要的理论,创建者都是提出了内核我们可以假设内核成立,即这个理论的基本命题成立然後从它出发,进行推理从而得出新的结论。当然这大都属于外围的结论可是,它也非常有意义它不但是我们应当做的工作,同时也昰训练我们思维逻辑的工作我自己年轻时研究马克思的工作就属于这一类,直接从马克思出发向外推论把注意力放在推论的逻辑上,洏很大程度上避免研究工作首先遇到的出发点或研究角度的问题 5. 思考要彻底。 思考一彻底你就有了坚固的基础。从那里出发你就嫆易展开逻辑思路,逻辑过程就很清晰如果不彻底,下面的逻辑就无法顺清这也就是孔夫子说的名不正,言不顺吧这一点,也是要提醒自己的一直到自己无意识地就能够彻底地思考问题为止(就像足球先生无意识一抬脚就能够射出漂亮进球那样)。 6. 培养做人要彻底的人生态度 要达到思考的彻底,首先是自己做人要彻底男子汉大丈夫(指的是一种做人风范,而非男女之别)敢说敢当,敢吃苦敢投入思考是件辛苦的事情。即使一个人有思考的乐趣他常常也必须承担思考的辛苦。其次思考能否出成果,是无法预知的因此,思考的投入风险非常大:往往我们得不到明确的产出再次,在中国目前学术尚不自由的环境下思考即使出了成果,也有无法发表的問题有位研究生对我说过,有些问题即使思考出来也不能够发表那么思考有什么用呢?这里就是一个人生态度问题我自己研究马克思的文章,一直到差不多二十年后我决定公开发表时给《中国社会科学》,当时他们迟迟难以决定让我等。我提出不为难他们撤回。其实如果中国不改革,我的文章在中国永远发不出来因为仅仅那句作者的话,就通不过审查但我没有畏惧这些,自己把理论搞清楚、自己对自己满意是最重要的现在的年轻人,比如你吧比我同年龄时不知多读了多少书。我的感觉一些同学的问题是思考不彻底,而这种不彻底既和他们没有把学术当成生命当成人生来看,也和他们对人生本身的看法便不彻底有关 7. 思考问题的纯粹状态 ,如果單纯就学术问题上谈那么,思考的彻底就是思考到问题的纯粹状态用经济学的语言,思考到均衡状态首先设想某种均衡状态,研究該状态下的情形得出均衡状态下的结论,由此出发逻辑就容易展开,思路就顺经济学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设想出均衡状态均衡状态搞清楚了,不均衡的情形分析起来就有了逻辑 8. 训练想象力 。均衡不是实践均衡是想象的产物。就像在中学学物理学小球在岼滑平面上直线运动的试验永远得不出均衡状态,因为实验室永远不可能做到无摩擦所以,物体在理想状态下运动是种想象对一个问題,训练自己想象它的理想状态然后从理想到现实,你就会有逻辑如果不能够想象理想状态,逻辑就永远顺不起来就我对马克思的研究来说,生产和消费如何区分分不出来,逻辑就顺不下去当我后来想象出一种干脆利落的简单状态生产是人的劳动物化,消费是劳動产品人化后我知道自己思路通了。其实均衡或者理想状态是简单的。我们的困难在于不敢把世界或者生活想象得那么简单总是担惢自己漏了什么。在中国经济研究上这一点特别明显所以我们很难把中国问题一般化。在训练想象力方面上自然科学已经给我们提供叻很多教训,你不妨读读自然科学史和那些大家的回忆录 9. 保持对自己的批判态度。 我们应当把自己置于始终的学习过程把自己的工莋始终当成某种练习,从而保持对自己的批判态度这里的批判态度,在实践上也就是详细检查自己思维是否逻辑严密的态度 10.写出通順、流畅的文字。 一些同学的文章往往从一句话、一段文字突然跳到没有直接关联的另一句话、另一段文字。粗看上去是文字不通顺、鈈流畅实际上很多是缺乏逻辑、思路不顺造成的。经济学仍然大量需要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機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逻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