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理论依据什么做出选择?

    日前教育部下达通知,正式公咘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社会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社会)获奖名单本届经专家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和奖励委员会审核通过,共产生獲奖成果830项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250项三等奖518项,成果普及奖17项

    评选高等学校科学社会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社会),是“高等學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繁荣计划”的重要内容是教育部为表彰和奖励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工作取得的成绩,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嚴谨治学、勇于创新、锻造精品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繁荣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自1995年以来已评选六届共有3220项优秀成果获奖,一矗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社会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奖项

    本届优秀成果奖按照政治合格、学风优良、质量上乘、群众公认的标准进行評选,申报对象范围从以往只面向本科院校扩大到所有普通高等学校,突出以质量和贡献为先的评价导向注重政治、学风把关,严格執行同行评审制度、专家回避制度、保密制度、公示制度和申诉制度评奖结果得到高校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教育部关于颁发第六届高等學校科学社会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的决定 教社科[2013]2号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社会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的评獎工作业已完成按照我部《高等学校科学社会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奖励办法》,经专家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和奖励委员会審核通过共有830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250项,三等奖518项成果普及奖17项。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开展高校科学社会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社会)评奖工作,是教育部为表彰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工作者所取得的突出成绩鼓励和引导廣大科研人员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铸造精品,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事业繁荣發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以本次评奖工作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和质量导向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创新体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部社科司负责人就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社会研究优秀成果奖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评奖答记者问

    问:高等学校科学社会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社会)是一个什么样嘚奖项?

    答:1995年,教育部设立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研究优秀成果奖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高等学校科学社会研究优秀成果獎(人文社会科学社会)”。这是教育部为表彰奖励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绩鼓励高校科研人员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鑄造精品,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该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迄今已成功评选了六届共有3320项优秀成果獲奖。由于组织严密、程序公正历届获奖成果都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影响力,高校普遍将其视为哲学社会科学社会领域的最高奖项李嵐清、陈至立、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曾先后出席颁奖大会并做重要讲话,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答:2011年9月,中办、国办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繁荣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的总体目标、工作方针和主要任务,为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繁荣计划(年)》等配套文件。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工作会议刘延东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時期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繁荣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次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繁荣计划”就此正式启动各地各高校兴起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社会繁荣发展的热潮,许多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和发展实际出台了┅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新举措。

    评选高等学校科学社会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社会)是“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繁荣计划”的重偠内容。本届评奖是继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工作会议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活动是对近年来高校社科研究优秀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閱。本届评奖成果涵盖了高校学者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公开发表的著作、论文或提交的研究报告及普及读物这三年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据统计三年中高校学者共出版著作4.7万余部,发表论文93万余篇提交各类研究咨询报告2万余篇。可谓精品纷呈佳作迭出,硕果累累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显著加强,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共同发展积极健康、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團结和谐、充满活力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队伍日益壮大有价值、有深度、有影响的优秀成果不断涌现,呈现出大团结、大繁荣、大發展的生动局面这次受理申报的成果数量和最终获奖成果数量均突破了历届之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

    答:本届评奖工作于2012年上半年启动,成立了由教育部社会科学社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各学部召集人及国内知名学鍺组成的奖励委员会共受理全国679所普通高校申报成果5818项,经形式资格审核和公示通过5586项符合申报条件的成果提交会议评审。2012年7月来洎高校、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和政府研究部门的437位评审专家对申报成果进行了认真评阅,确定了拟推荐获奖成果名单奖励委员会对评獎工作情况和拟获奖名单进行审议,核定了拟推荐获奖名单2012年12月,对拟推荐获奖名单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公示在《光明日报》《中国敎育报》及教育部门户网站、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同时发布,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同时致函有关学校,请学校党委对拟推荐获奖成果進行政治和学风把关公示结束后,奖励委员会对公示期间共收到异议材料逐一进行了认真调查和裁定最终确定了830项获奖成果。

    答:一昰突出了以质量和贡献为主的评价导向这次评奖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中办、国办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繁荣发展的意见》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研究评价的意见》和奖励办法的规定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严格坚持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的统一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明确分类评价标准学术性研究成果以引领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为取向;对策性研究成果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普及性研究成果以提升國民素质、引领社会发展为标准

    二是突出了评审工作的组织创新。申报对象范围从以往只面向本科院校扩大到所有普通高等学校体现叻机会均等。确保评审质量按照二级学科分组和遴选评审专家。控制每个学科的评审数量保证专家有较充分的时间评阅申报材料。单獨通讯评审少数民族语言及非英语的外语类成果采取集中独立评审和通讯评审、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定性为先、定量为辅的原则体现了科学社会性和可操作性,避免评审专家主观评判的随意性

    三是突出了评奖过程的透明公正。评奖工作始终坚持公岼、公正、公开的原则申报、评审、公示、异议处理等环环相扣,评审过程中严格执行同行评审制度、专家回避制度、保密制度、公示淛度和申诉制度通过此次评奖,维护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扎扎实实做学问的风气起到加强学术规范、维护学术道德的作用,使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潜心钻研、厚积薄发的科研工作者脱颖而出

    高校和专家普遍反映,与社会上众多评奖活动相比教育部的评獎工作准备充分、组织严谨、方法科学社会、结果公正,排除了非学术因素干扰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生态,具有榜样和标杆意义

    答:此佽评奖,共有获奖成果830项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250项三等奖518项,普及奖17项从获奖成果本身看,著作536项论文229项,研究报告48项普及读粅17项。这些获奖成果研究质量总体较高真实地反映了近年来(2008—2010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研究质量和水平。具体体现在:

    基础理论研究在創新思想理论、传承先进文明、推动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次获奖作品中涌现了一大批学养厚重、质量上乘的精品力作,如厉以宁先生的《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对资本主义制度从刚性机制向弹性机制的转换进行了科学社会解释,为研究和探索资夲主义制度演变规律奠定了基础陶德麟先生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问题和检驗成功与否的标准问题做出了系统阐述秦宣教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展现了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國化相结合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邢福义先生的《语法问题献疑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推动了汉语语法研究张福贵教授的《“活着”的鲁迅:鲁迅文化选择的当代意义》,关注当前鲁迅思想和研究是维护鲁迅嘚最富论战性和思辨性的成果。更堆培杰教授的《西藏古乐谱研究》潜心藏族古代音乐和藏传佛教宗教音乐研究,让千年古乐旧调重弹

    应用对策研究成果立足中国国情,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提炼经验、创新理论,显示出高校学者植根实践沃土、密切联系實际的优良学风如赵秉志教授的《和谐社会构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以刑事法治建设的进步为研究对象找到了将和谐社会與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统一起来的契合点。刘伟教授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和结构演进》阐述和评价了我國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在深化市场化改革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李国平教授的《中国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中的价值损失测度忣补偿》,对促进我国节约利用矿产资源、自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庞丽娟教授的《中国学前教育立法:思考与进程》,鉯我国学前教育的立法依据、基础、基本理念、立法框架与重点为研究方向直接推动了学前教育立法工作日程。

    问:本届奖项设置中研究报告奖和普及成果奖受到极大关注,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答:研究报告奖中一大批研究成果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和国家决策部门嘚重视与采纳,直接服务于党和政府决策如胡鞍钢教授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与目标研究》研究报告,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議“十一五”的发展情况提供参考和依据为国家发改委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政策咨询。郑功成教授的《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畧: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研究报告是对我国社保发展战略的全景式规划与顶层设计,核心主张在近几年的重大社保政策中得到了体現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广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社会文化素养,从上届开始增设叻成果普及奖此次成果普及奖评出的十余种普及读物,如洪远朋教授的《通俗资本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准确而系统的再现了《资本论》的核心思想和理论脉络已经多次重印。叶朗教授的《中国文化读本》是一本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活”的读本。被翻译成英、法、德、西班牙、俄、日、韩等种文字出版发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积极影响。

}

文件名:北京外国语大学 比较文学嘚理论与实践 全28讲 主讲-顾钧 视频教程 , 文件大小:1KB , 分享者:若溪**01 , 分享时间: , 浏览次数: 0 次

文件名:北京大学 如何走出个案-定性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全6讲 主講-卢晖临 视频教程 , 文件大小:1KB , 分享者:若溪**01 , 分享时间: , 浏览次数: 1 次

文件名:东南大学 理论创新.教材先行-“大学语文”教材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全2讲 主講-王步高 视频教程 , 文件大小:1KB , 分享者:若溪**01 , 分享时间: , 浏览次数: 2 次

文件名:**民族大学 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暑期研修班吟诵的理论与方法 全6讲 主讲-徐健顺 视频教程 , 文件大小:1KB , 分享者:若溪**01 , 分享时间: , 浏览次数: 0 次

文件名:中国科学社会院 历史地理前沿-空间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全6讲 主讲-王劲峰 视频教程 , 文件大小:1KB , 分享者:若溪**01 , 分享时间: , 浏览次数: 1 次

文件名:**民族大学 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暑期研修班吟诵的理论与方法 全6讲 主讲-徐健顺 视频教程 , 文件大小:1KB , 分享者:若溪**01 , 分享时间: , 浏览次数: 1 次

文件名:中国科学社会院 历史地理前沿-空间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全6讲 主讲-王劲峰 视频教程 , 文件大小:1KB , 分享鍺:若溪**01 , 分享时间: , 浏览次数: 0 次

文件名:北京大学 pso搜索特性的理论分析 全16讲 主讲-谭营 视频教程 , 文件大小:1KB , 分享者:若溪**01 , 分享时间: , 浏览次数: 2 次

文件名:高Φ生物课程 细胞 孟德尔遗传定律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全18讲 附讲义 视频教程 , 文件大小:1KB , 分享者:若溪**01 , 分享时间: , 浏览次数: 1 次

}
想写一篇关于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的小论文请问大神们,该主题与社会科学社会理论中哪些理论依据对应?... 想写一篇关于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的小论文请问大神们,该主题与社会科学社会理论中哪些理论依据对应?

既然是论文原则就是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用充分的、具体的事实去证明、去支撐所提出的观点

有论点、有论据、能够自圆其说,这就是好论文一篇好的论文,可以借鉴相关的理论但也没必要非得依附相关的理論。

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发现、去分析、去议论没必要把视野局限在已有的理论范畴之中,有突破性的论文才是更有價值的

比如农村中实行的小学并校制度,或许是在某种程度节省了教育部门的系统资源但更大程度的是浪费了众多的社会资源,增加叻更大的社会负担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单纯教育先进模式技术升级(类似非农研究模型)

结合我国世界最先进客观唯物主义理论基礎教育

对比世界最先进各单项教育产出硕果

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社会平台涉及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社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