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字在说文解字解说特点中是怎么解说的?

1. 许慎于公元100年(东汉和帝永元十②年)开始编著《说文解字解说特点》历经21年著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纯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上曰“五经无双许叔重”。……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解说特點》十四篇,皆传于世

——《后汉书·儒林·许慎传》

许慎认为:“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其子许冲在《献书表》中说:“慎博问通人考之于逵(许慎恩师贾逵),作《说文解字解说特点》六书群经之诂,皆训其意”

——摘编自《说文解字解说特点·叙》

材料二  在当时由于有些经师随意解经,产生了“是非无正巧说邪辟,使天下学者疑”的恶果而《說文解字解说特点》却能起到“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旨”的作用

——《朱绍侯文集·字圣许慎》

《说文解字解说特点》是我國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它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媔貌比较系统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

}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说文解字解说特点》日部70个字的考察,阐释了《说文解字解说特点》的解说体例,并从造字法和字义两个角度将日部字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对日部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剖析,考察了日部字的编排情况,以便更好地解读《说文解字解说特点》
}

中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东汉许慎撰。正文14卷,另有叙目1卷收字9353个,又重文(古文、籀文异体字)1163个,解说133441字,首创部首编排法,按汉字形体偏旁结构分为540部。以通行小篆为主体,列古攵、籀文等异体字为重文每字均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分析字形,诠解字义,辩识音调。书中保留大量古文字资料,对研究甲骨、金石等古文字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后代研究《说文解字解说特点》的著作很多,以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解说特点注》最为精审

  1. 书名。东汉许慎撰三十卷,为我国第一部有系统分析字形及考究字源的字书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列五百四十部,首创部首编排法字体以小篆为主,收录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列古文、籀文等异体为重文,共计一千一百六十三字每字下的解释大抵先说字义,次忣形体构造及读音依据六书解说文字。晚近注家以清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最为精博简称为「说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说文解字解说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