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蚜虫黄蚜虫打什么药?

病毒性是心的主要疾病主要由煙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感染引起,传播媒介为蚜虫它主要发生在苗期。由于或毒源不同感染后常出现两种症状,一种是畸形马賽克型另一种是坏死斑型。感染该病后荚果少,不饱满发芽率低。

只有综合才能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预防是主要措施。选择抗疒品种一般来说,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抗病性强播种前清除播种前残留的植物和杂草,避免连作及时拔除病株,焚烧或深埋手触摸病株后及时消毒,防止人为传播疾病定期在田间喷洒一般树木保护用品进行消毒灭菌,以减少病菌的滋生应注意培育壮苗,施用充足的基肥加强肥水管理,多施磷钾肥培育健壮植物,在炎热干燥的季节经常浇水以降低发病率。防治蚜虫和覆盖银灰色遮光或悬掛银灰色条在苗期驱赶蚜虫,或用黄板诱捕和杀灭蚜虫注意及时用药防治蚜虫。在病害早期利用寄主植物的抗病机制和病原菌的毒性變异原理,选择一般的树木保护剂+植物细胞免疫因子来控制植物生理病害和传染病的传播

本文由樱田通原创首发投稿,内容仅供参考学習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图片来源图虫创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都知道瓜果易患病毒性其中南瓜蚜虫、南瓜蚜虫、冬瓜、南瓜蚜虫、丝瓜和苦瓜更为严重。这些瓜菜的病毒病分布广泛可以传播,严重影响瓜菜的质量和产量降低農民的经济效益。瓜果蔬菜病毒病的症状是什么如何传播?我们怎样才能防止它呢

三.果蔬中诱发病毒病的条件

、干旱、强光等气候条件下,蚜虫等病媒生物数量大非抗病多,带菌率高期易发病,田间管理粗放等适宜病毒性疾病高温、干旱和强光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蚜虫的发育、繁殖和迁移,有利于病毒的繁殖和传播也降低了植物的抗病性。病毒性疾病在这种天气条件下很容易发生如野外管理不善和疾病加重。

此外种植的瓜菜品种不抗病,种子携带率高生长期处于易发病期,再次遇到不利气候时缺水、缺肥、杂草众多,附菦有茄科、十字花科蔬菜等有毒植物时病害严重。

四、瓜果蔬菜病毒病防治

根据瓜菜病毒病发生所需的条件和传播方式针对不同病毒囷不同瓜菜品种采取综合措施,有效防控病毒病

1、选择抗病毒疾病的优良品种。

播种前用10%磷酸三钠浸泡种子20分钟然后清洗、催芽、播種;将种子浸泡在5c温水中40分钟或在恒温箱中70度热处理干燥种子3天。

春季早期育苗使植物在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进入抗病生长期它应该在秋季晚上播出,以避免高温和昆虫迁徙及病毒传播的时期

4、及时控制药物传播媒介。

黄色的木板用来诱捕蚜虫和粉虱而蓝色的木板用来誘捕蓟马。在野外银灰色塑料薄膜覆盖或悬挂银灰色薄膜条可以用来避免蚜虫。在夏季和秋季昆虫网可以用来隔离蚜虫、粉虱和蓟马,用于在保护区育苗或栽培可以选择持效期长、内吸收强的药物,以防治蚜虫、粉虱和蓟马减少毒性传播。例如在移栽前2-3天喷洒苗床具有较好的防止毒性传播的效果。

5、做好现场管理工作

遮阳网用于在夏天和秋天给保护区遮阳和降温。施用足量有机肥适时增施化肥,多施磷钾肥适时适量浇水,加强中耕在操作中,健康的植物之后应该是患病的植物早期患病的植物应该尽快移除。接触患病植粅的手和农具应该用肥皂水清洗和消毒

在发病初期,可在上喷洒400-500倍的20%病毒A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的1.5%冰之灵乳剂、200倍的蘑菇蛋白聚糖水溶液或300-500倍嘚2%氨基少精胺水溶液为了增强植物抗性,预防、减缓或减少病毒病的发生上述制剂也可根据说明在苗期喷洒。

}

枯萎病又称萎蔫病、蔓割病是┅种世界性瓜类土传病害,常可造成全田毁灭

(1)症状识别本病在苗期、伸蔓期至结果期都可发生,以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为发病高峰果实开始成熟时病害又趋稳定。其典型症状是萎蔫幼苗发病,子叶萎蔫或全株枯萎呈猝倒状。开花结果后发病病株叶片逐渐萎蔫,呈缺水状中午更为明显,早晚尚能恢复数天后整株叶片呈褐色腐烂,稍缢缩茎基部纵裂,裂口处有时溢出琥珀色胶状物将病茎縱剖,可见维管束呈黄褐色在潮湿环境下,病部表面常产生白色及粉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

(2)发病规律该病由真菌侵染所致病原菌可在土壤中、病残体上、未经腐熟的肥料中及种子上越冬。病原菌可在土壤中存活5年左右可借种子带菌进行传播。病原菌从南瓜蚜虫根部侵入危害根部受伤或有线虫危害的伤口有助病原菌侵染。

气温在24~28益、相对湿度大90%时易发病土壤偏酸,土质黏重地势低洼,田间管理粗放偏施氮肥及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秧苗老化大水浇灌或土壤过分干旱,连作有线虫危害,都可加重枯萎病的发生

种子处悝:播种前采用温汤浸种,在55~60益水中浸种20分钟;用药液浸种40%甲醛150倍液浸种30分钟,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或80%抗菌剂“402”2000倍液浸种2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待播;药剂拌种,以干种子重量的0.2%~0.3%的敌克松粉剂拌种;种子包衣

实行轮作:与非葫芦科作物进行5姩以上的轮作,也可实行水旱田轮作瓜田应尽量选择中性或微碱性的沙壤土。

盂土壤处理:土壤深翻晒垡重茬田采用移沟法对阴阳土進行交换。酸性土壤可施用生石灰或喷洒石灰水有枯萎病史的田块,播前用多菌灵、敌克松等杀菌剂喷洒瓜沟或将药土施入播种穴进荇土壤消毒。

育苗土应选用非菜地、非瓜田土加肥料配成营养土。最好采用营养钵育苗苗成活率高。

榆药剂防治:发病初期药液灌根用25%苯来特可湿性粉剂,或10%双效灵2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倍液,或40%瓜枯宁1000倍液或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抗生素“120”

200倍液或用敌克松与面粉按1.20配成糊状,涂病株茎基部均有一定的防病作用。

交叉保护法:这是一种新型的防病技术是在寄主上接种一个致病力弱的菌株,由该菌株与致病力强的菌株的拮抗作用使得致病力强的菌株在侵染植株时降低或丧失致病力。

白粉病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较重的病害俗称白毛病、粉霉病。在我国南方和北方不论是温室、大棚还是露地栽培均有发生,多发生在结瓜期及成熟期病害一旦发生,常发展迅速若不能及时防治,会导致瓜叶焦黄致使果实早期生长缓慢,植株早衰严重影响瓜的品质和产量。

(1)症状识别此病主要侵染叶片、叶柄茎蔓也常受害,果实受害较少发病初期叶片的正面或背面長出小圆形白色粉状霉点,不久逐渐扩大成较大的白色粉状霉斑以后蔓延到叶柄和茎蔓甚至嫩果上,严重时整个植株叶片被白色粉状霉層所覆盖叶发黄变褐,质地变脆发病后期有时白粉层中出现散生或堆生的有性世代的闭囊壳,先为黄色后变成黑褐色的小粒点

(2)发病規律该病由真菌侵染所致,病原菌可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在温室南瓜蚜虫上越冬。病原菌借气流、雨水、农事操作等进行传播

棚室消蝳:定植前5~7天,每亩棚室用硫黄粉500克与1000克干锯木屑混匀后,分装在几个塑料袋或花盆内分放在棚室内,在傍晚时分密闭棚膜点燃熏蒸,第2天揭膜放风熏蒸时,棚室内气温最好维持在20益左右架竿等物也可放在棚室内同时消毒。

小苏打防治:发病初期可用0.2%小苏打溶液进行喷雾,每隔7~9天喷1次每亩每次喷药液75千克。

盂生物防治:用农抗“120”2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每亩每次喷药液75千克

榆药剂防治:初发病时,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5%硫黄胶悬剂500倍液或20%敌菌酮胶悬剂600倍液,或40%敌硫酮可濕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7~9天喷1次,连喷2~3次每亩每次喷药液75千克。

烟剂防治:每亩每次用10%百菌清烟剂300~400克或粉锈宁烟剂300克,在初发病時进行熏蒸

病毒病又称花叶病,凡是种植瓜类作物的地区几乎都有发生

(1)症状识别侵染葫芦科植物的病毒有10多种,由病原种类不同所致症状也有差异。主要有花叶型、皱缩型、黄化型和坏死型、复合侵染混合型等花叶型植株生长发育差,首先在植株顶端叶片产生深浅綠色相间的斑驳花叶叶片变小卷缩,畸形对产量有一定影响。皱缩型植株叶片皱缩,呈疱斑严重时伴随有蕨叶、小叶和鸡爪叶等畸形叶发生。坏死型和混合型植株的叶片沿叶脉产生淡褐色的坏死,叶柄和瓜蔓上产生铁锈色坏死斑驳常使叶片焦枯,蔓扭曲蔓节間缩短,植株矮化果实受害变小,畸形植株早衰死亡,甚至绝收

(2)发病特征该病由病毒侵染所致,因病毒的种类较多越冬地点也较複杂,有的病毒可在多年生杂草和越冬蔬菜上越冬有的病毒可在种子或土壤中越冬。借助蚜虫或白粉虱传毒也可靠摩擦进行传毒。

天氣干旱、蚜虫发生严重时发病重。温室白粉虱发生多病毒病重。田间杂草多不能及时除草,水分供应不足植株长势衰弱,发病重田间管理粗放,人为传播都可加重病害的发生。

种子处理:种子干热消毒用干热恒温箱先以40益处理24小时,再在18益下处理2~3天可减轻種子带毒率。

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用清水洗净后再播种,可使种子表面携带的病毒失去活性

培育无病苗:选用无病土作床土,施鼡完全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并严防蚜虫和白粉虱进入苗床危害幼苗和传毒。

盂防治传毒害虫:积极防治蚜虫和白粉虱定植前对幼苗进荇1次喷药防治,做到幼苗带药定植

榆加强栽培管理:及早铲除田间地头的杂草,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量增施磷、钾肥,及时浇水防圵干旱,结瓜后应带肥浇水

防止人为传播:及早拔除病株,放入塑料编织袋内带到棚室外深埋手摸病株后应用肥皂洗手,再进行农事操作

病株和健株应分别管理。

喷药防治: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1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10天喷1佽,连喷2~3次每亩每次喷药液50~60千克。

对病毒病目前尚无有效的化学药剂用防治,一般采用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种子消毒和消灭蚜蟲、白粉虱是防止传毒的关键措施。有条件的地方苗期可用S52弱毒疫苗接种。

疫霉病简称疫病俗称死秧病。发病后病株很快萎蔫死亡對南瓜蚜虫的生产威胁很大,田间高温高湿易发病尤其是大雨或暴雨后,或浇水过量或排水不良,会带来惨重的损失

(1)症状识别疫霉疒病菌以侵害瓜根颈部为主,还可侵染叶、茎和果实根颈部发病初期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展茎基呈软腐状,有时长达10厘米以上植株萎蔫青枯死亡,维管束不变色有时在主根中下部发病,产生类似症状病部腐烂,地上部青枯叶片染病时则生暗绿色沝渍状斑点,扩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大型黄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全叶腐烂,干燥时病斑极易破裂严重时,叶柄、瓜蔓也可受害症状與根颈部相似。果实染病后生暗绿色近圆形水渍状病斑潮湿时病斑凹陷腐烂,长出一层稀疏的白色霉状物

(2)发病规律该病由真菌侵染所致,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原菌借助风、雨传播。条件适宜时仅3~4天时间发病部位又会出现新的病原菌,进行再侵染

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5~37益,最适为28~30益旬平均气温在23益时田间瓜蔓开始发病,高湿(相对湿度85%以上)是病害流行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北方地区6~7月間有雷阵雨,雨后疫霉病大流行

南方地区,疫霉病在5月中下旬及6月上旬为发病高峰当气温升高、瓜生长需水量大时,若以大水漫灌、串灌畦面被水淹,疫霉病就会大发生;若浇水次数多低洼处有积水且不能及时排出,不仅对瓜的生长不利而且有利病原菌的传播和侵染,用渠水灌溉比用井水灌溉发病重

瓜地连作,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作基肥或是追施化肥时伤根严重,常会导致疫霉病发生而合理轮作,选择沙壤土种瓜发病就轻。

严格选地:选择5年以上未种过甜瓜、南瓜蚜虫、黄瓜、西瓜的地块以沙壤土或新荒地为好,并做到秋季深翻减少越冬菌源。

种子进行消毒: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分钟左右捞出洗净后播种。

盂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土地整平。灌水沟适当加深采用地膜种植,以促进瓜的生长发育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作基肥,合理追施化肥避免伤根,最好使用叶面喷施法或在水沟内撒施化肥

榆合理灌水:在有条件的地方,瓜地最好浇井水尽量不浇渠水,浇水的水位应随著植株的生长和温度的增高而逐渐降低瓜根颈部不能被淹,不能浸泡在水中切忌串灌、浸灌,更不能水淹瓜蔓炎热的夏季应在早晚澆水,浇水次数的多少应根据土质、地下水位和气温的不同而异原则是苗期少浇,开花至膨大期适当灌水灌水的水位以瓜沟的2/3为宜,瓜沟内如有积水应及时排除

清洁田园:对病残体、病秧、病叶、病瓜要及时清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

药剂防治:根据预报,在病害即将发生时可施用化学药剂灌根或喷雾。用5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350倍液每株灌药0.25升,隔7~10天1次药剂应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霜霉病俗称跑马干、黑毛病,是南瓜蚜虫生产中的重要病害特别是在保护地内,温湿度适宜时仅半个月时間就可造成叶片干枯,产量下降甚至绝收。

(1)症状识别本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先出现水渍状黄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黄褐色不规则多角形病斑。在潮湿环境下在病斑背面长有灰黑色霉层。该病一般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发展发病重时,病斑连接成片病田植株一片枯黄,似火烧一样瓜瘦小,含糖量降低

(2)发病规律该病由真菌侵染所致,病原菌可随季风或雨水从南向北传播吔可从保护地传播到露地,再由露地传回保护地形成周年发病。

棚室内气温在15~22益、相对湿度大83%时易发病。

叶面有水滴或水膜的时间达2~6尛时时病原菌极易侵染叶片,形成病斑当天气多雨、多露、多雾、阴雨天和晴天交替出现时,发病早而重棚室内昼夜温差大,湿度高夜间易结露水;或种植过密,缺乏肥料浇水偏多,通风不良时均可加重病害发生。

选用抗病品种:这些品种有日升、碧玉、小贝囷京绿栗、京银栗等

栽培防病:选择地势高、土质肥沃的沙壤土地块种瓜,施足基肥追施磷、钾肥。在生长前期适当控水结瓜后严禁大水漫灌,并注意排除田间积水及时整枝打杈,保持株间通风良好

盂营养防治:对长势较差的瓜秧,可进行根外追肥如喷施宝、葉面宝、光合肥、抗旱剂、增产菌等,也可试用0.15千克尿素加0.5千克红糖或白糖兑水50升,早上喷叶面和叶背每5天1次,可增强植株抗病性

榆药剂防治:喷药必须及时、周到和均匀,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根据历年发病时间,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搞好预报要求在发病前7天左右即开始喷药保护。常用药剂有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初发病时在晴天上午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喷3~4次,每亩每次喷药液50~70千克上述杀菌剂应轮换使用,以免产生忼药性阴雨天时不宜进行喷雾防治。

(1)症状识别发病初期叶片开始出现圆形水渍状褪绿斑以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多角形的褐色斑,直徑1~2毫米周围有褪绿晕圈。

(2)发病规律细菌性叶枯病属细菌性病害病菌不易在土壤中存活,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传播蔓延此病在我国的东丠、内蒙古等地有所发生,设施内发病比露地重

种子处理:采种时选无病植株的种子留种,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用55益温水浸种15汾钟,或用40%甲醛(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1.5小时或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0.5~1小时,或用100万单位的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浸种处理完后冲洗干净再催芽播种。

轮作:加强2年以上轮作和育苗土不能带病菌等管理

盂药剂防治:可用农用链霉素(10万单位1支加水10千克)喷雾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DT(琥胶硫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农药喷雾,7~10天喷1次连续喷3~5次。还可用细菌灵片、福美双、百菌通、甲霜铜、波尔多液、代森锌等药剂喷雾防治另外还可用10%乙滴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或10%脂铜粉尘剂发病前或发病期间喷粉防治,每亩用药约0.85千克7天左右喷1次。

(1)症状识别本病主要危害果实被害的果实多从开败的花上开始腐烂,并长出淡灰褐色霉层然后向幼果上蔓延,使幼果變软、腐烂被害的果实轻者生长停止,烂去果尖重者整果烂掉。叶片上发病时大多以落下的病花为中心扩展,形成大型近圆形病斑表面着生少量灰色霉层。烂花烂果脱落时附着在茎蔓上可引起茎蔓变褐、腐烂。

(2)发病规律灰霉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喜较低的温度和較高的湿度,发病适温为20益左右相对湿度在90%以上,当气温高30益或低4益、相对湿度在90%以下时不易发病北方等地春季阴雨天多,气温偏低時易发病南方3月中旬以后,当气温在10~15益和多雨时病害发展迅速

病菌最易从植株的伤口、萎蔫的花瓣、衰弱和枯死的组织侵入。病菌在疒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翌年可随气流、水溅和田间农事操作传播蔓延。

栽培措施和保护地内环境控制:设施内注意通风排湿使相对湿喥控制在85%以下,白天温度控制在26~30益以减少病害的发生。采用高畦地膜覆盖栽培灌暗水,有条件的可采用滴灌不漫灌浇水,防止田间楿对湿度过大设施内提高温度达33益,可抑制病菌产生日常管理中要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和黄叶,并随时深埋或烧掉换茬时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

药剂防治:可用多菌灵、代森锌、百菌清、甲基托布津、扑海因、抗霉威、福美双、速克灵等农药喷雾防治还可用百菌清烟剂、速克灵烟剂熏烟防治,也可用杀霉灵粉尘剂、灭克粉尘剂、百菌清粉尘剂等喷粉防治

(1)症状识别在苗期和成株上均可发病。孓叶期发病在叶边缘出现黄褐色半圆形病斑,稍凹陷成株发病时,叶片上出现水渍状病斑并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棕褐色病斑,外圈有┅圈黄晕斑典型病斑直径10~15毫米,病斑多时连片成为不规则的斑块相对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橘红色黏质物,干燥时病斑中部有时出现星狀破裂或脱落穿孔甚至叶片干枯死亡。叶柄或茎上的病斑常凹陷表面有时有粉红色小点,病斑由淡黄色变为褐色或灰色病斑如蔓延臸茎的一圈,茎蔓即枯死瓜染病初期呈淡绿色水渍状斑点,很快变成黑褐色并不断扩大且凹陷,中部颜色较深上部有许多小黑点,濕度大时病斑呈蛙肉状,后期病斑表面产生粉红色黏稠物常开裂,病果弯曲变形

(2)发病规律炭疽病是真菌性病害。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圍较大在10~30益均可发病,病菌在8益以下、30益以上停止生长24益最适病菌生长。相对湿度大时发病严重特别是在95%以上时,发展迅速相对濕度小54%时不发病。

病菌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附着在种子表面,田间架材和设施可带菌

种子消毒:将种子用50~55益温水浸种15分钟,戓用40%甲醛(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50%代森铵5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冰醋酸100倍液浸种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催芽。

栽培措施:育苗时紸意床土的卫生和消毒可用多菌灵消毒床土,并用百菌清烟剂熏育苗用的温室及农具和架材等;培育壮苗提高幼苗的抗病性;栽培中哆施磷、钾肥,经常进行叶面施肥增强植株抗性;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株,换茬时要清除残茬;发病重的地块要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

盂药劑防治:可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炭疽福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双效灵300倍液等,每7~10天喷洒1次连噴3~4次,各种药剂可轮替使用还可用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2%武夷菌素150~200倍液喷洒进行生物防治。另外在保护设施内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5%克霉靈粉尘剂,或12%克炭灵粉尘剂进行喷粉防治效果更好;也可用45%的百菌清烟剂熏蒸。

(1)症状识别猝倒病俗称卡脖子、小脚瘟等子叶期幼苗最噫染病,初染病时在茎下部靠近地面处出现水渍状病斑很快变成黄褐色,当病斑蔓延到整个茎的周围时茎基部变成细线状,常常是子葉还未凋落苗就出现成片倒状而死亡

湿度大时病株附近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

(2)发病规律猝倒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生长的适宜地温为15~16益,温度高30益受到抑制适宜发病的地温为10益。育苗期出现低温、高湿时易发病猝倒病病菌可在有机质多的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营腐生生活,并可存活多年它是猝倒病发生的主要侵染源。病菌靠土壤中水分的流动、农具及堆肥等传播蔓延育苗设施内通风不良,阴、雨、雪忝又不揭覆盖物使幼苗养分消耗过多,生长弱幼苗过幼嫩时,易发生猝倒病苗床灌水后积水处或棚顶滴水处,常最先出现发病中心3片真叶后发病较少。猝倒病是冬春季育苗期较易发生的病害

改进育苗条件和方法:加强苗期温湿度管理,预防猝倒病的发生育苗应選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块做苗床,施入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可采用快速育苗、营养土育苗、营养钵育苗、无土育苗等相结合的方法,防止猝倒病的发生和蔓延种子要消毒。育苗期间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增强幼苗的抗病能力。幼苗开始出土后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湿度,及时中耕培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育苗期间苗床温度控制在20~30益,地温保持在16益以上出苗后尽可能少浇水,必须浇水时宜选择晴天进行忌大水漫灌。在连阴雨等天气时要注意揭去不透明覆盖物育苗中在温度保证的情况下要坚持中午前后进行短时间通风換气,如果温度过低无法进行通风时可采取临时加温的方法,提高保护设施内的温度再进行通风换气。

床土消毒:最好选择无病的新汢作床土沿用旧土时,可用甲霜灵、代森锰锌、多菌灵等药剂消毒药剂消毒可用浇底水的方式,在底水浇后基本渗入时喷灌到育苗畦戓育苗钵中或将农药与细土拌匀,当底水浇好水渗下后将药土撒在畦面上,播种后也用药土覆盖

盂药剂防治:苗床未发病前用多菌靈、百菌清等药剂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可喷洒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25%瑞毒铜可濕性粉剂1200倍液,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或直接用药液浇灌尽快清除病苗和周围的病土,在病部灌藥

(1)症状识别本病危害叶片和花轴。叶斑圆形至近圆形或不定形叶缘黑褐色,病健部交界处呈湿润状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密生小黑点,嚴重时叶斑融合致叶片局部枯死。花轴或花染病后呈黑色湿润状或呈黑褐色腐烂。

(2)发病规律本病病菌属半知菌类真菌以分生孢子器戓菌丝体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春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雨水溅射传播。该病华南地区始见5月后的高温多湿季节北方哆见8~9月份。高温多湿的天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地势低洼或株间通透性差发病重。

加强田间管理:避免在低洼地种植注意改善株间通透性。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40%甲基硫菌灵·硫黄悬浮剂6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注意喷匀喷足,隔10~15天1次连续喷2~3次,最后一次施药在收获前15天完成

叶螨属蛛形纲真螨目叶螨科,叒称红蜘蛛俗称火龙。

危害瓜类的叶螨有好几种

朱砂叶螨:雌螨体长0.48~0.55毫米,宽0.35毫米体型椭圆,体色常随寄主而异基本色调为锈红銫或深红色,体背两侧有长条块状黑斑2对雄螨体长0.35毫米,宽0.19毫米近菱形,头胸部前端近圆形腹部末端稍尖,体色比雌螨淡卵圆球形,直径约0.13毫米初产时无色透明,渐变淡黄孵化前微红。幼螨足3对体近圆形,初孵出时身体透明取食后变暗绿色,蜕皮后变第1若蟎再蜕皮为第2若螨,足4对第2若螨蜕皮后为成螨。

二点叶螨:雌螨体长0.53毫米宽0.32毫米,体色淡黄色或黄绿色体躯两侧各有一黑斑,越冬滞育的雌螨橙红色雄螨体长0.36毫米,宽0.19毫米体色淡黄色或黄绿色。

盂截形叶螨:雌螨体长0.52毫米宽0.31毫米,体深红色足和颚体白色,體侧有黑斑雄螨体长0.36毫米,宽0.19毫米

榆土耳其斯坦叶螨:雌螨体长0.54毫米,宽0.26毫米黄绿色。雄螨体长0.33毫米

(2)发生规律叶螨每年发生10~20代,主要以雌虫过冬在10月份迁至杂草、作物的枯枝落叶和土缝中越冬。在南方气温高的地方冬季在杂草、绿肥上仍可取食,并不断繁殖春季温度6益时,即可出蛰危害温度上升到10益以上时,开始大量繁殖一般3~4月份先在杂草和其他寄主作物上取食,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迁入瓜田先危害植株叶片,然后向上蔓延借爬行、风力、流水、农业机具等传播。叶螨发育最适温度为25~29益最适相对湿度为35%~55%,故少雨干燥季节和地区危害严重夏秋多雨对其有抑制作用。

农业防治:进行轮作冬前铲除田内外杂草,翻耕土壤减少成虫越冬数量。早期在基蔀叶危害时可摘除老叶销毁。合理施肥使瓜苗茁壮。药剂防治:苗期结合治蚜虫用50%久效磷涂茎,杀螨剂种类比较多可根据田间叶蟎的发生情况选用。

在叶螨发生初期可以使用杀卵、幼螨、若螨效果好的药剂,如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或50%阿波罗5000倍液。

在叶螨发生量较大時可使用对卵、幼螨、若螨和成螨效果好的药剂如20%双甲脒乳油倍液,或20%牵牛星乳油倍液在有其他害虫同时发生需要兼治时,可用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或10%虫螨灵4000倍液防治。在喷药时应注意喷布叶片背面、枝蔓嫩梢、花器及幼瓜等均匀周到。

(1)形态特征东方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成虫体长30~35毫米,灰褐色全身密生细毛。触角丝状黄褐色。前胸背板呈卵形背面中央具一个明显凹陷的长心形坑斑。前翅鳞片状覆盖腹部达一半,雄虫前翅具发音器后翅卷缩如尾状,超过腹末端尾须细长。前足发达为开掘足,腿节内侧外缘缺刻不明显成蟲、若虫在地下咬食种子、幼芽,或将幼苗根部咬成乱麻状蝼蛄活动时在土表穿行产生许多隧道,致使苗土分离使苗失水干枯而死,慥成缺苗断垄在棚室内,气温高蝼蛄活动早,幼苗集中时受害重

(2)发生规律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2年发生1代,在江西、四川等以南地區1年1代均以成虫和若虫在土中40~60厘米深处越冬。4~5月是危害严重期春季由棚室苗床温度较高,床土疏松有机质多,利蝼蛄活动危害较早而重。8~10月危害秋播南瓜蚜虫为秋季危害期。晚9~11时为东方蝼蛄活动取食高峰期苗床和菜田灌水后活动更甚。

东方蝼蛄具较强的趋光性、趋化性、趋粪性、喜温性初孵化若虫有群集性。每头雌虫产卵60~100粒喜把卵产在低洼潮湿的地区,一般卵产在土下25~30厘米的卵室中东方螻蛄一年在土中活动规律,分为越冬休眠、苏醒危害、越夏繁殖危害和秋播作物暴食危害等4个时期

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尤其是马粪肥要充分腐熟,否则能招引大量蝼蛄进入苗床危害幼苗。

灯光诱杀:在有电源的地方可以采用

盂毒谷、毒饵诱杀:将麦麸、豆饼、棉籽饼戓玉米碎粒等5千克炒香,或将5千克谷子、秕谷子煮至半熟稍晾干,然后用90%晶体敌百虫30倍液0.15千克拌匀加适量水,拌潮为度每亩施用1.5~2.5千克;也可用40%乐果乳油10倍液或其他杀虫剂拌制毒饵。毒饵可直接均匀施土表或随播种、定植施播种沟或定植穴内,已发生蝼蛄危害时可施隧道内

或用4%敌马粉剂与新鲜马粪按1.5拌成毒粪,撒施蝼蛄隧道内或挖坑放入毒粪,上覆土每亩施毒粪5千克。

美洲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斑潜蝇有很多种,可危害瓜类的主要是几种多食性斑潜蝇目前在我国危害较重的除美洲斑潜蝇外还有南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等。

(1)形态特征卵长0.2~0.3毫米宽0.1~0.15毫米,椭圆形1龄幼虫几乎透明,2龄幼虫黄色至橙黄色3龄老熟虫约3毫米,是2龄幼虫的4~5倍成虫体长2~2.5毫米,中胸背板亮黑色头部包括触角和颜面为鲜黄色,复眼后缘黑色触角第3节小圆,有明显的小毛丛中胸侧片以黄色为主,有大小不定的黑色区域腹侧片大部分为一大黑三角区域覆盖,但此区总有一黄色宽边中胸背板每侧有背中鬃4根,中鬃排列不规则足基节和腿节鲜黄色,脛节和跗节较黑前足黄褐色,后足黑褐色腹部大部分黑色,各背板的边缘有宽窄不等的黄色边翅腋瓣黄色,但边缘及缘毛黑色翅長1.3~1.7毫米。蛹为围蛹浅橘黄色。后气门着生锥形突上每侧有3个指突,中间指突较短

(2)发生规律此虫对温度变化较敏感,喜暖怕冷温度29~30益时适合其生长发育,30益以上死亡增加春末夏初,气温上升生长速度加快,危害加重夏季完成一世代需15天左右。以夏秋季危害最重冬春季较轻,遇35益以上温度持续约1周时生长发育受抑制田间幼虫有自然死亡现象,也有寄生蜂寄生5~10月份为发生盛期,在此期间出现2個高峰期第1次5月上旬至8月上旬,第2次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第2次为最高峰。

成虫在上午9~11时、下午14~16时活动力较强卵孵化和成虫羽化大都在此阶段。成虫羽化后当天开始交尾,翌日即可产卵卵多产在叶片背面,每只雌虫产卵400~500粒产卵时刺伤叶片,将卵产叶肉中成虫多在刺伤处吸取植株叶片的汁液危害,在叶片上造成近圆形刻点状凹陷成虫寿命10~15天。

农业防治:与抗虫作物套种美洲斑潜蝇对苦瓜、苋菜囷烟草危害较轻,田间可与这些作物套种能够减轻危害。

早春及时清除田间和地边杂草及寄主老叶发现被害叶片及早摘除并集中烧毁。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株老叶高温堆肥或集中烧毁,可降低虫口密度

生物防治:美洲斑潜蝇寄生蜂种类较多,主要有姬小蜂科的釉姬小蜂、新釉姬小蜂、无釉姬小蜂、羽角姬小蜂等

一般情况下寄生率可达20%左右、不施药时寄生率更高,有的田块可达60%以上

盂物理防治:利鼡成虫趋黄色的习性,用黄色粘蝇纸、黄盘、黄板诱杀

榆药剂防治:首先要做好田间监测,可以定期作田间调查发现每3片叶子有1头幼蟲或蛹,或180片叶中有25头幼虫或蛹就是施药时期。掌握准确的防治适期及时用药,是经济有效的方法

常用药剂有1.8%阿维菌素乳油倍液,1%滅虫灵乳油2000倍液40%绿菜宝乳油倍液,或25%功夫乳油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600倍液幼虫有早晚爬到叶面上活动的习性,傍晚和早上打药效果好

蚜虫又称蜜虫、油虫、腻虫、蚁虫、油汗等,是蔬菜生产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重的一种害虫也是最难防治的害蟲之一。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2.6毫米分有翅和无翅两种类型。体色因种类不同和季节变化有黄色、黄绿色、灰绿色、墨绿色、红褐色等类型。头部较小腹部较大,呈椭圆球状

(2)发生规律在露地南瓜蚜虫上,一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即5~6月和9~10月,平均气温在23~27益、相对湿度在75%~85%时繁殖最快,危害最重由保护地面积逐年扩大,保护地内温度及湿度条件又适合蚜虫生存所以形成保护地到露地,又从露地迁回保护地嘚周年危害方式

成蚜和幼蚜群集在植株嫩叶及生长点处,吸食植物汁液受害部位出现褪绿小点,使叶片卷曲变黄重者枯萎,造成植株全身失水营养不良,生长缓慢甚至枯死。蚜虫还可分泌出一种蜜露阻碍植株的正常生长,诱发煤污病更为严重的是蚜虫是多种蔬菜病毒病的传毒媒介,导致病毒病发生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清洁田园:在早春杂草萌发之际喷洒除草剂灭除田间、地边的杂草。喃瓜蚜虫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田间的残枝败叶及杂草,深埋或烧掉

培育无蚜虫壮苗:在育苗期就要采取各种措施,避免受到蚜虫危害囿条件时,可以采用带药定植的方式来防蚜

盂棚室内灭蚜:在棚室内定植前,每亩先用10%杀瓜蚜烟剂300~350克或22%敌敌畏烟剂500克,在傍晚时分密閉棚膜进行熏蒸也可在花盆内盛上锯木屑、稻草等物,再洒上敌敌畏用几个烧红的煤球点燃,进行熏蒸每亩棚室需用80%敌敌畏乳油0.25~0.4千克,第2天早上通风然后再定植。

榆驱避蚜虫:利用银灰色薄膜驱避蚜虫

地膜覆盖:按铺地膜要求,整好菜地用银灰膜代替地膜进行覆盖,然后定植

小拱棚法:可用银灰膜代替普通膜覆盖小拱棚,或在小拱棚上拉银灰膜条

遮阳网法:可用银灰色遮阳网覆盖。

诱杀法:可用长1米、宽0.2米的纤维板或硬纸板先涂一层黄色广告色或黄色油漆,待干后再涂一层有黏性的黄色机油把此板插到田间,高出作物39~60厘米每亩地插32~34块,每隔7~10天重涂一层机油

药剂防治:常用的药剂有很多。

有机磷类杀虫剂:可用80%敌敌畏乳油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戓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2000倍液。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可用2.5%功夫乳油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倍液。

复配杀虫剂:可用20%菊·马乳油2000倍液或25%乐·氰乳油1500倍液,或60%敌·马乳油1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30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2000倍液

上述藥剂,可在蚜虫初发生时喷雾防治每亩每次喷药液50~75千克,酌情防治2~3次

金针虫属鞘翅目叩甲科,成虫叫叩头虫主要种类有沟金针虫、細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和宽背金针虫4种,其中以前两种分布较广危害也较重。

沟金针虫:卵近椭圆形乳白色,长约0.7毫米幼虫体长20~30毫米,宽3~4毫米体扁平,金黄色由胸背至第10腹节的背面正中有一细纵沟,尾节背面有近圆形的凹陷两侧隆起,有3对锯齿状突起成虫體长14~18毫米,宽4~5毫米深褐色,全体密生暗褐色细毛前胸背板呈半球形隆起,宽大长密布刻点,中央有微细纵沟后缘角稍向后方突出。蛹细长纺锤形长19~22毫米,初为淡绿色后变褐色。

细胸金针虫:卵圆形乳白色。幼虫体长约23毫米宽约1.3毫米,圆筒形淡黄色,有光澤尾节呈圆锥形,尖端为红褐色小突起背面近前缘两侧各有褐色圆斑1个,并有4条褐色纵纹成虫体长8~9毫米,宽约2.5毫米体暗褐色,密被黑褐色短毛并有光泽,头胸部黑褐色前胸背板略带圆形,长大宽后缘角伸向后方,翅鞘上有9条纵列的点刻

蛹黄色,长8~9毫米

沟金针虫:大部分地区3年完成1代,以成虫和幼虫在土中越冬因生活历期较长,幼虫发育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老熟幼虫8月份开始在土壤13~20厘米深处化蛹蛹期16~20天,9月份羽化不出土,当年越冬翌年4月份飞出交尾产卵土中,4月下旬幼虫陆续孵化后危害植物根部及种子。茬幼虫生活期中每年3月份起上升危害,以春秋季危害最重夏季高温时或多雨时潜入较深土层。

细胸金针虫:一般2年发生1代在土中钻動很快,以成虫和幼虫在土下20~40厘米处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成虫开始活动,4月中下旬在10厘米土温平均达15.6益、气温13益左右时是活动盛期,6月Φ旬是末期

成虫昼伏夜出,略具趋光性对腐烂发酵气味有趋性,常群集在烂草堆下幼虫较耐低温,危害时间长本种适生偏碱和潮濕黏重的土壤中,对土壤水分有较强的适应性春雨多的年份幼虫危害加重。

农业防治:秋季深耕细耙夏季翻耕曝晒,产卵和化蛹期中耕除草将卵或蛹翻至土表曝晒致死。对细胸金针虫在田边畦埂堆放杂草(加入少量杀虫剂)可诱引成虫潜入,翌日在草堆下捕捉

物理防治:沟金针虫成虫有趋光性,可在地边安装黑光灯下设一个大型漏斗,坐入纱笼中将成虫引进杀死。

金针虫成虫对糖醋液有较强趋性可配制成红糖5份、醋20份、水80份的糖醋液放入容器中,晚上放置田间早上盖起来。

盂化学防治:调查测报虫口密度在春季种瓜前,金針虫越冬后上升到表土10厘米左右时挖土调查,每块地取2~4个点每点挖土0.25平方米,10厘米深用筛子筛土,检查金针虫幼虫数量每平方米囿3~5头时,即应用药剂防治

药剂拌种: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硫磷乳油或50%对硫磷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等按药.水.种子=1.100.1000拌种,或用瓜类种衣剂1.50.600包种在暗处将种子放在塑料布上,撒上药水拌和均匀拌后闷2~3小时,干后播种

毒土:用50%辛硫磷乳油,或25%对硫磷胶囊缓释剂或40%甲基异硫磷乳油等药,按药.水.细土为1.50.200的比例拌匀后在种瓜或移栽时施入穴中。或用3%甲基异硫磷颗粒剂拌入细土撒入穴中。对大田莋物可在耕地时用5%辛硫磷颗粒剂,或3%甲基异硫磷颗粒剂每亩2~3千克,拌细土撒入地面翻耕入土,或顺垄撒施

灌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灌苗床后再播种。

以上药剂还可兼治其他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等。

幼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呈灰白斑,3龄后吐丝将叶或嫩梢缀合匿居其中取食,致使叶片穿孔或缺刻严重时仅留叶脉。幼虫常蛀入瓜内影响产量和质量。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毫米翅展25毫米,头、胸黑銫腹部白色,但第1、7、8节黑色末端具黄褐色毛丛。前、后翅白色透明略带紫色,前翅前缘和外缘、后翅外缘呈黑色宽带卵扁平,橢圆形淡黄色,表面有网纹末龄幼虫体长23~26毫米,头部、前胸背板淡褐色胸腹部草绿色,亚背线呈2条较宽的乳白色纵带气门黑色。蛹长约14毫米深褐色,头部光整尖瘦翅端达第6腹节。

(2)发生规律在广东年发生6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枯叶或表土越冬,翌年4月底羽化5月呦虫危害,7~9月发生数量多世代重叠,危害严重11月后进入越冬期。成虫夜间活动稍有趋光性,雌蛾产卵叶背散产或几粒在一起,每頭雌螟可产300~400粒卵期5~7天,幼虫期9~16天共4龄蛹期6~9天,成虫寿命6~14天

(3)防治技术提倡采用防虫网防治瓜绢螟兼治黄守瓜,及时清理瓜地消灭藏匿枯藤落叶中的虫蛹。提倡用螟黄赤眼蜂防治瓜绢螟此外在幼虫发生初期,及时摘除卷叶置天敌保护器中,使寄生蜂等天敌飞回瓜田Φ近些年瓜绢螟在南方周而复始不断发生,菜农用药不当致瓜绢螟对常用农药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应引起注意药剂防治掌握在种群主体处在1~3龄时,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氯氰菊酯(阿锐克)乳油1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乐斯夲)乳油1000倍液或1%阿维菌素(农哈哈)乳油2000倍液,或6%烟百素2000倍液

(1)形态特征形如蜘蛛,体型较小体色红色。红蜘蛛以成螨和若螨危害植株叶爿受害后形成枯黄色至红色细斑,严重时全株叶片干枯植株早衰落叶,结瓜期缩短一般先危害植株下部叶片,然后逐渐向上蔓延

(2)发苼规律红蜘蛛每年发生10~20代,北方地区以雌螨在土缝中越冬温室中可长期进行取食活动和繁殖。每个雌螨可产卵50~110粒卵多产在叶片背面。溫度在10益以上即可繁殖而卵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5益时卵期为13天20益时为6天,24益时为3~4天29益时只需2~3天。

红蜘蛛为孤雌生殖最适生育溫度为25~30益,最低温度为7.7益相对湿度超过70%时不利繁殖,所以常在高温干旱时发生严重

栽培措施:合理灌水,避免过干

药剂防治:要在發生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药剂可用73%克螨特1000倍液或25%灭螨锰1200倍液,或20%复方浏阳霉素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次左右喷药的重点是植株上部,尤其是幼嫩的叶背和嫩茎对田间发病重的地方加大喷药量。

(1)形态特征成虫、幼虫均可危害成虫危害是用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內产卵,使瓜表皮受到伤害在刺伤处常常出现白色的胶状物,并下陷、畸形果实变硬、变苦。幼虫孵化后即在瓜内蛀食危害瓜受害嘚部分初期变黄、发软,后期全部腐烂、发臭并脱落。

南瓜蚜虫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成虫体长11~12毫米,翅展16~17毫米体黄褐色,有金属光澤小盾片黄色,前翅透明亚前缘脉、翅尖和臀脉有暗色斑纹,腹部第2节和第3节背面各有一个黑色横纹其中第3节横纹与第3节至尾端中間的黑色纵纹形成“T”字形,在“T”字形纹两侧各有黑色短横纹2个卵细长,长径约1毫米乳白色,一端尖细且略向内弯曲。幼虫蛆形乳白色,老熟时体长10~12毫米头端尖细,仅有1对黑色口钩蛹体长6~7毫米,黄褐色尾端有2个小突起,突起间有一黑点

(2)发生规律在我国,喃瓜蚜虫实蝇主要发生在南方一年发生3~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但在冬季温暖的晴天偶尔可见成虫。第1代发生在4~5月危害早南瓜蚜虫;第2玳发生在6~7月,主要危害冬瓜及南瓜蚜虫;第3代发生在8~9月危害冬瓜及秋南瓜蚜虫,其中以第1代和第2代危害严重

成虫一般在上午羽化,白忝活动对糖醋有趋性。飞翔力强以晴天上午9~11时和下午5~7时最为活跃,此时交尾产卵最盛成虫多产卵在幼瓜的基部,产卵孔处常流出白銫胶状物质将其封住。在一个瓜上可见到几个产卵孔每一孔有几粒到数十粒卵,卵期一般4天左右幼虫孵化后即在瓜上危害,严重时┅个瓜上有数头或数十头幼虫有时瓜内卵粒未孵化,但成虫刺伤处凹陷使瓜畸形,俗称“缩骨”老熟幼虫善弹跳,多数个体在化蛹湔从瓜中钻出弹跳落地,入土化蛹一般在土深2~5厘米处化蛹。在盛夏季节蛹期约为3天成虫寿命长短与取食的食物有关,在蜜源植物丰富时长达25天以上而在不给食的条件下维持2~7天。

毒饵诱杀:利用醋液发酵物质引诱成虫如用醋3份,水100份加少许敌百虫,或用香蕉皮或雜粮糊等也可

将配好的毒饵直接涂瓜棚上或涂在纸片上挂棚下,可诱杀大量成虫

清理田园:及时摘除病叶,并集中处理;若有烂瓜落哋应在地面喷洒杀虫剂,防止蛹羽化

盂保护幼瓜:在成虫发生盛期前将幼瓜套袋,避免成虫产卵

榆药剂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戓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倍液或灭杀毙6000倍液喷雾。

温室白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俗称小白虫、小白蛾。

(1)形态特征卵长0.22~0.26毫米長椭圆形,有卵柄长约0.02毫米,初产时淡绿色覆有蜡粉,孵化前呈黑色

若虫长卵圆形,扁平淡黄绿色,体表具有长短不齐的蜡质丝狀突起共3龄。伪蛹实际上是第4龄若虫,长0.7~0.8毫米椭圆形,黑色无刺,体背有11对蜡质刚毛状突起成虫体长1~1.5毫米,淡黄色翅面覆盖皛色蜡粉,翅端半圆形

(2)发生规律在北方温室条件下,每年可发生10多代世代重叠。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越冬只能在温室内越冬或继续繁殖危害,无滞育或休眠现象翌年春季移栽时传带,或成虫迁飞出温室成为露地瓜菜的虫源。在露地白粉虱春末夏初数量上升,夏季高温多雨时虫口有所下降秋季迅速上升至高峰,10月中下旬以后逐步进入温室

雌虫一生可产卵150~300粒,且存活率高经1代后,种群数量激增是严重危害的主要原因。在南方夏季气温在30益以上时卵、幼虫死亡率高,成虫寿命短产卵少,故一般发生较少

白粉虱以两性生殖为主,孤雌生殖的后代为雄性成虫飞翔力较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忌白色、银灰色。喜群集嫩叶背面危害产卵卵多散产在叶背,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初孵若虫在叶背短距离爬行,用口针插入叶组织中即开始固定危害直至成虫羽化。因为成虫有选择嫩葉产卵的习性故植株上部嫩叶处为新产卵,越往下虫龄越大

培育无虫苗:育苗前彻底清除苗房中的残株、杂草,通风口设尼龙纱网防止外来虫源。温室、大棚周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让瓜地远离温室和拱棚。

药剂防治:在白粉虱发生初期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戓2.5%天王星,或2.5%功夫或2.5%敌杀死,或20%速灭丁乳油2000倍液;或50%二嗪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对成虫、若虫、卵均有效

盂生物防治:人工繁殖麗蚜小蜂,当保护地蔬菜上的白粉虱成虫平均在0.5~1头/株时释放丽蚜小蜂“黑蛹”3~5头/株,每隔10天左右放1次共放蜂3~4次,寄生率可达75%以上控淛效果良好。

榆黄板诱杀:白粉虱成虫有趋黄色的习性放置长1米、宽0.1米的橙黄色硬纸板,涂上橙黄色油漆上罩塑料膜,再涂1层10号机油加少量黄油放置行间,每亩放30~40个当粘满虫或尘土时,重新涂上述物质

(三)无公害栽培农药使用技术

1.无公害栽培农药使用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农药无公害使用、控制农药污染的基本对策和重要指导思想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应用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害的目的

农药无公害使用过程中,要把病虫草害与有益生物、作物作为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来考虑这些物种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如果孤立地考虑病虫害其他因子必将出現副作用而对人类构成影响。因此在综合防治中不仅要考虑当前的经济利益,还要考虑长远的利益

(1)农业防治法农业防治是利用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根据农田环境与病虫害间的关系有目的地改变某些因子,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以达到保护作物和环境的目的。农業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础在病虫害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有耕作轮作、清理田园、精耕细作、选用抗病虫品种、培育壮苗、肥水管理和控制作物生长条件等

(2)生物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病毒治虫、以菌治菌、以病毒治病毒、使用生物源农药、利用生物技术等。

生物防治具有安全、不污染环境、能改善农业生态系统质量等优点符合无污染产品生产的要求,是综合防治应加强嘚方面

(3)化学防治方法在目前的南瓜蚜虫生产和技术水平下,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在一般情况下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组荿部分。化学防治的优点是成功率高尤其在病虫害达到或超过经济阈值时,化学防治是最好的应急措施;化学农药防治对象广泛使用靈活方便;化学农药是人工合成的产品,便大量生产收益费用比率较高。化学农药的缺陷是大量使用会增强病虫的抗性对农田生态系統的组成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无污染蔬菜的生产中需特别强调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的重要作用,有效控制化学防治优先使用生物源农药,合理、科学地使用化学农药

目前,蔬菜生产上常用的化学防治包括诱导剂、增抗剂、刺激素、复方微肥、保护膜等还包括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4)物理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有:人工捕杀、糖浆诱杀、灯光诱杀害虫;人工机械锄草人工去除病叶、病株;灰色薄膜、银膜避蚜,黄板诱蚜;高温杀菌高温处理种子、种苗,高温闷棚灭菌;减少操作接触感染;人工调节小气候

2.农药无公害使用技術

南瓜蚜虫病虫害防治措施,目前仍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绝大多数药剂对人、畜是有害的,因此病虫害防治与无污染、无公害及人体健康有一定的矛盾。因此污染和公害是绝对的,无污染、无公害只是相对的即所说的无污染、无公害产品多数是低污染、低公害产品。

为了适应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需求控制农药污染是生产无公害产品的重要措施,从无污染产品安全性出发掌握农药无公害使用技术昰农药无公害科学合理使用的关键。

(1)农药无公害概念及用药原则农药公害是指使用农药给农业生产系统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副效应表现为突出性、系统性、连锁性的异常反应。具体内容包括:有毒农药在生产、运输、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对接触者和非靶标苼物产生的直接毒害;存在农产品和环境中的残留物对人类健康、生命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农药对有害生物持久的高选择以及对洎然控制因素的抑制等可导致有害生物的再猖獗和抗药性进一步加大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加速使用频率和新品种替换造成恶性循环。

農药无公害在蔬菜上主要是指使蔬菜清洁、鲜嫩;有毒、有害的物质含量低人体安全度用标准的科学的方法使用农药,在目前的条件下蔬菜生产还离不开化学农药,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严格、准确、适量”的原则

(2)严格选择农药品种,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我國目前农业生产上常有的农药单剂近百种蔬菜生产上常用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就达40多种。瓜类生产应有选择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这些农药有:

杀虫剂:阿维菌素系列,除虫菊酯类植物提取物类,昆虫激素类少数有机磷农药(敌百虫、辛硫磷、農地乐)以及其他的农药如杀虫双、吡虫啉等。

杀菌剂:多菌灵、托布津、加瑞农、克露、大生、波尔多液等

盂除草剂:乙草胺、都尔等。

在南瓜蚜虫生产中严格禁止使用甲胺磷、呋喃丹、杀虫啉、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甲基1605、除草醚等农药。

南瓜蚜虫体内农药残留量與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时间的长短关系密切间隔期短,则农药残留量多反之则少。因此生产者一定要严格掌握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一般生物农药为3~5天有机磷农药为7~10天,杀菌剂除百菌清、多菌灵要求14天以上外其余均为7~10天。

(3)讲究防治策略准确把握防治适期,对症下药任何病虫害在田间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病虫的消长规律,讲究防治策略准确把握防治适期,准确选用适宜的农药囿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防治红蜘蛛应掌握在点片发生阶段;夜蛾类害虫的防治应在傍晚时间进行,因为白天它们都躲在地下施药对它們几乎没有效果,傍晚它们出来危害作物时施药则防效显着;病毒病与苗期蚜虫有关,只要防治好苗期蚜虫病毒病的发生率就能明显降低。同时根据病虫在田间的发生情况,准确选择施药的方式十分重要如能挑治的决不普治,能局部处理的决不要普遍用药

(4)适量、茭替、科学用药适量用药是科学用药的重要手段。在一些生产者中存在着某些用药误区他们认为用药量越多,杀虫或治病效果就越好其实这样不但增加了成本,且防效不理想因此,什么样的病虫害用什么药,用多少剂量都应严格掌握,否则不但治不好病还会产苼很大的副作用。

农药一定要交替使用以增强药效,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有些菜农喜欢一种农药反复使用,这样会使该病虫害逐步形成抗性使化学防治效果日渐下降。克服和延缓抗药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而且要注意选择没有交互性忼性的药剂。如某种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可以停止使用若干年,然后再启用如需要混配农药的,应现配现用在混用前需查“混用适否查对表”,如代森锌可与敌百虫、敌敌畏混用但不可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硫酸铜等混用。

3.农药无公害混合使用技术

将2种或2种以上鈈同类型或含有不同有效成分的农药制剂混配在一起称作农药的混用。合理地混用农药可以提高功效,扩大使用范围或者兼治几种有害生物减少用药量,降低毒性有时还可以减缓有害生物对药剂的抗性,或防治对药剂已产生抗性的有害生物因此,农药的混用是农藥无公害使用的重要技术之一

(1)农药混用要遵循的原则

不影响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农药有效成分的生物特性或化学结构是生物活性的基础,混用时不应让有效成分发生生物或化学的变化

不破坏药剂的物理性状:药剂混用时,要防止因物理性状变化而降低药效甚至产生药害。如果混合后发生乳剂破坏、可湿性粉剂悬浮率降低甚至出现有效成分结晶析出,药液中出现分层、絮结、沉淀等都不能混用。

盂藥效配合合理具有增效作用:混合药剂对同一有害生物的药效与组成该混剂的各药剂单用的药效之和大体相等时,称加合作用;前者药效显着小后者时称拮抗作用;前者药效明显大后者时称增效作用增效作用是农药混用的重要目的,只有科学的混配才能达到增效作用甴此可见,具有增效作用的农药合理混用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成本防治已对单剂产生抗药性的有害生物或减缓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恢复某些老农药品种的实用价值为新农药品种开拓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榆减少毒性和残留活性:农药无公害使用中非常重视农药的毒性囷残留问题只允许有针对性地限量使用中等毒性的农药。在实践中如果在必须使用中等毒性的农药时,把它与低毒或低残留的农药混鼡则是非常可取的。因为混用降低了毒性或残留较高的有效成分的用量或浓度降低了用药时产生中毒的危害,减少农药在植物中的残留量

(2)农药混合使用技术

杀虫剂的混合使用:遇碱性物质容易分解失效的杀虫剂,不能与碱性药物混用否则会降低药效,甚至完全失效还可能引起植物药害。如敌敌畏等有机磷杀虫剂西维因、速灭威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在碱性条件下都易分解失效所以不能与碱性农药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代森铵以及碱性物质如肥皂、石灰、洗衣粉、氨水等混合施用。

混合后产生絮结或大量沉淀的杀虫剂型不能相互混合

如有机磷等可湿性粉剂混用时,悬浮率会降低影响药效,故应慎重混用

生物源杀虫剂与其他药剂混用后其生物活性降低時也不能混合。如白僵菌、杀螟杆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杀虫剂的有效成分是菌类在防治害虫时不能与化学杀菌剂以及抗生素类药剂混鼡,否则会杀死有效菌类

混合后有明显增效作用和降低毒性的杀虫剂可以混用。

如中等毒性的敌敌畏与低毒的敌百虫混用不仅能发挥各自的特点,还能降低其毒性又如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杀虫剂与化学杀虫剂混用,比单剂药效好杀虫速度快。一些菊酯类杀虫劑与某些有机磷杀虫剂混用除有增效作用外,还可解决菊酯类农药成本高的问题并能减缓菊酯类诱发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

杀菌剂混匼使用技术:遇碱遇酸易分解的杀菌剂不能与碱性或酸性药剂混用。如二硫代氨基甲酸类杀菌剂不能与碱性药剂混用否则会产生复杂嘚化学变化,破坏有效成分又如多抗霉素不能与酸性或碱性药剂混用,抗霉菌素120、春雷霉素不能与碱性药剂混用

混用后具有明显增效莋用或降低毒性或减少残留量的药剂可以混用。如拌种灵为内吸性杀菌剂单用时不够安全,它与低毒的保护性杀菌剂福美双混用不仅防治对象更广泛了,还减轻了药害降低了毒性。又如井冈霉素与杀菌剂混用也能起到增效作用。

农药是一类生物毒药如何作用有害苼物,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最有效地控制病虫的危害与有害生物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并同生物的行为和习性有关每一種生物都会有薄弱环节,容易遭受外界因子的袭击和干扰而使其生命的延续受到威胁。因此在无公害生产中,一定要掌握关键的用药時机提高药效,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降低残留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瓜蚜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