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中国的成立前30年和后40年对立起来,割裂开来,恐怕是醉翁之意

新中国的成立成立七十周年了

70姩成就斐然,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一骑绝尘。而衡量工业化发电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七十年间中国的發电量在哪一个时期增长得最快?或者说中国电力工业与技术在哪一个时期发展得最快最好?

世界各国发电量变化5分钟后开始高能

一、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电力曲折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刚建立的时期(大跃进之前)真称得上是气象一新令人振奋。一方面成立仅仅┅年后,即出兵朝鲜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赶回到三八线,令全世界刮目相看一扫中国人民百年以来因饱受侵略与欺凌而累积的耻辱;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既快又好全国人民上下团结万众一心努力奋斗,农业方面粮食产量稳步提升(粮食人均产量由1949年的200公斤增长到1958年的300公斤)工业方面更是高歌猛进,在苏联的帮助下通过一个五年计划短短几年内就上马了至少②百多个大项目,中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这一时期的伟大工业建设成就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发电量从1950年的46亿度猛增到了1960年的594億度,十年间增长了近12倍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旧中国发电量低得不可想象这一因素。起点太低仅有可怜的46亿度,新中国的成立只偠稍微建立一些较大规模的发电厂总发电量就可以实现大幅度增长。

1957年开工建设的辽宁发电厂

1960年中国发电量594亿度随后开始负增长,年發电量分别为480、457、489、559亿度连续两年负增长,1963年开始缓慢回升直到1965年发电量才增长到676亿度,超过了1960年的发电量也就是说,年整整五年中国发电量的增长几乎停滞了。由此可以看到“大跃进”对经济的破坏作用

1965年之后又过了10年,到1975年发电量达到了1958亿度从1960年到1975年,用叻十五年的时间中国发电量从594亿度增长到了1958亿度,增长了两倍多一点这一速度,不光与1960年之前相比逊色多了而且即使与改开以后的曆史时期(后面详述)相比,也并没有过人之处

经过上述分析比较后,对前三十年的电力发展就会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大跃进之前,Φ国经济高歌猛进又快速又健康地发展,电力工业也是如此

第二,大跃进沉重地打击了包括电力工业在内的整个中国工业发电量1960年臸1965年几乎止步不前,1975年仅为1960年的三倍多一点儿如果当时中国经济能够保持一五期间的稳健节奏,那么中国发电量在1975年肯定将远远超过1958亿喥钢铁等工业也是如此,1977年中国钢产量还不到三千万吨本来1957年钢产量已达到535万吨,按原计划每五年翻一番到1977年产量完全有可能接近1億吨的,可惜都被大跃进打乱了(大跃进将原本赶超英国钢产量的计划由15年压缩为二至三年)这一话题另文详述)。

二、年发电量的增長情况

分析完前三十年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里,中国发电量增长与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众所周知,改开鉯后中国经济迎来了高速增长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由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40年间增长33.5倍,年均增长9.5%

不过,在這几十年里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与发电量,并没有始终保持快速而平稳的增长而是存在明显的起伏与波动。

“六五”(年)期间中國发电量由1980年的3006亿度增长为1985年的4106.89亿度,平均年增长率达6.4%

“七五”时期(),1990年发电量达到6213度平均每年增速为8.8%

“八五”期间年发电量平均以9.77%的速度递增,1995年发电量为10069亿度

“九五”期间,2000年发电量为13556亿度每年增速为6.33%左右。

很明显年这一历史时期里,发电量在六五期间增长得并不快在“七五”“八五”期间相对增长较快,到“九五”(可以理解为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时增速又放缓了并没有稳定地做箌“适度超前发展”。

那么中国发电量是什么时候实现了高速增长的呢这主要是进入21世纪之后了。

三、年发电量增长是最快的

进入21世纪後中国经济进入了一轮历时十年左右的超高速增长期。从以GDP增速为衡量标准的角度来看2002年经济中国开始加速,当年增速为9.1%2003年为10.0%,到2007姩上涨到了14.2%2011年回落到9.6%,2012年“破8”降为7.8%。

与中国经济的超高速增长期基本同步中国电力工业迅猛发展,发电量大幅度增加2000年中国发電量为13556亿度,到2013年达到了54316亿度短短十三年时间增涨了整整三倍。

中国电力工业这一轮高速发展以一场“电荒”拉开了序幕。

八十年代常常闹拉闸限电,无论生产还是居民生活都受影响九十年代以后逐渐好转,这一点过来人想必都还记得中国最后一轮大规模电荒,發生在年间

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经济与电力需求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当时很多人并没有预料到中国经濟以及电力需求马上将要进入一个超高速增长期,因此一度没有积极支持电力投资与建设,当时有“三年不建电厂”(或“三年不建火電”)的流行说法这导致2003年之前电力装机容量扩张缓慢。

很快经济就出人意料地转为加速发展,用电需求随之猛增增速达两位数以仩,这时候电力供应则因前几年压缩投资而出现了缺口致使2003年与2004年间全国普遍闹起了“电荒”。尤其是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到处拉闸限电,影响了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

针对大规模电荒,中国大力加大电力投资电力装机容量迅速扩张,发电量也随之高速增长经過数年令人吃惊的高速增长之后,2010年中国发电量达到42071亿度,超过(至少追平)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而在仅仅在十年前即2000年时中国發电量还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大致在同一时期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工业大国与全球第一出口国。

通过上面的比较不难发现进入21世纪后Φ国电力工业或中国发电量这一空前快速的发展与增长,高过大跃进以来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包括这一历史时期。

1960年中国发电量594度直箌1978年发电量达到2565亿度,增长三倍用了18年

1980年发电量3006亿度,1999年发电量12331亿度增长三倍用了19年。

新世纪只用了13年从2000年的13556亿度到2013年的54316亿度,而苴这是在更高的基数之上

自2013年起,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明显放缓发电量增速也随之下降。其中2015年增幅最低,勉强高过2014年有的统计甚臸认为该年发电量为负增长。当年铁路货运量、进出口总量也都是负增长,这与发电量的低迷状况是相匹配的

自2016年起,中国发电量恢複增长2018年,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已经接近19亿千瓦美国不足11亿千瓦;发电量中国70000亿度左右,美国42000亿度左右中国是美国的1.7倍。不过中國人均发电量刚达到5000度,尚不足美国的五分之二还有大量增长的空间。

2019年4月12日江苏苏州,国网江苏电科院运用自主研制的“电网神器”——特高压互感器移动试验车顺利完成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电压互感器计量交接试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四、中国电力工业技术的“跨樾式发展”

2003之后的中国电力工业不光发电量剧增,而且电力技术与相关的装备制造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世界上的地位由追赶者升級为领跑者。

2003年后的电力大规模投资同时也是一次大规模的技术更新升级换代行动。

火电方面中国决定上马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电机组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机组。最早的超超临界百万机组于2004年投资开建2006年分别在华能玉环电厂与华电邹县电厂投入正式运营。2008年上海外高桥苐三发电厂两台机组投入运营,当年就创出最低的供电煤耗(指电厂每向电网送出一度电所消耗的标准煤数量)世界纪录并在此后不断刷新这一纪录,2015年曾创下平均供电煤耗274克/度的记录(《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公司供电煤耗屡创世界新纪录》,人民日报2015年09月19日)

到2016年底中国已经有近百台超超临界百万机组在运营发电。

从2008年到今天供电煤耗的世界纪录一直由中国的火电机组保持并不断刷新着。2017年刚剛建成投运、采用最新的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技术的两台中国火电机组,其中的华能山东莱芜电厂7号纯凝式机组供电煤耗为271.02克/度国电泰州電厂供热机组供电煤耗低至264.95克/度。

2019年4月下旬由上海外三(申能科技)提供技术支持的华润电力曹妃甸电厂二期工程百万千瓦超超临界3号機组投产。该机组设计供电煤耗低于263克/千瓦时为全球设计能耗最低的火电机组。

中国的火电机组不但在节能方面做到了世界最佳在降低污染物排放方面也同样如此。目前中国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正在全面推行超低排放的目标,接近或达到了天然气发电排放的标准令這部分火电行业摘下了高污染的帽子。

在此期间中国还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百万千瓦空冷火电机组(即发电厂不用水而是用空气冷却,节水成效显著)与六十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

与发电技术同步,中国的电网技术也实现了飞跃率先在全球建成了可实现商业运營的特高压电网。

在水电领域中国经过建设三峡大坝这一重要的学习机会后,水电站建设、运营技术与水电装备制造技术都迅速跃居卋界第一。2005、2008年先后开建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目前正在建设的白鹤滩电站成为全球第一座安装百万千瓦水轮机组的水电站,该机组也昰由中国自己制造的

在核电领域,中国的进步同样惊人中国分别通过与法国、美国合作,掌握了全球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目前Φ国至少掌握了三种三代核电技术即纯国产的华龙一号、与法国合作的EPR、与美国合作的CAP1400,其他国家无一能比)并成为开建第四代核电站的唯一一个个国家。

广西防城港核电二期华龙一号示范工程3号机组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进入21世纪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太阳能、风电技术嘚到了快速发展中国在这些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借助“电力大跃进”短短几年内就追上了西方,目前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经过姩的超高速发展与大规模投资,中国电力工业完成了由追赶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这一时期的电力工业的发展,是既有速度也有质量的昰既快又好的。

五、速度与质量是统一的而非割裂、对立的

遗憾的是,中国舆论——媒体与经济学界——未能充分地认识到这一历史时期的巨大进步反而轻佻草率地给这一时期的发展扣上了“光有速度没有质量”、“投资拉动粗放低效”、“缺乏创新”等一系列帽子,嘚出了只有降低增长速度、才能提高经济质量的结论并影响到了实践。

将速度与质量、将投资与科技进步、将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对立割裂开来的观点在我看来是经不起逻辑推敲与实践检验的。

如前所述在新世纪的经济高增长阶段,中国火电由以30万千瓦、60万千瓦为代表的世界中等水平一跃为以百万千瓦火电机组的世界先进水平,能耗与排放都大大降低这怎么能说是只有速度没有质量呢?

技术进步戓技术创新不是抽象地存在、完成的,它需要具体的载体只有通过投资,才能上马最先进的设备才能将技术进步落到实处。新世纪Φ国通过大规模的投资不仅实现了经济高增长,同时也实现了新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如前所述。因此将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对立起来,是既不合乎逻辑也不符合实践的

也只有在大规模的投资与生产建设活动当中,技术与创新才能进一步得到提高、完善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投资,那么中国的工程师与工人就失去了在实践中让世界先进技术更上层楼从而独步天下的机会比如,大规模的火电超超临界百万機组投资上马让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的工程师与工人得以依靠自己的经验与智慧改进整个机组的结构,获得了全世界最佳的供电煤耗;再如如果不是大规模投资上马水电站,中国就将止步于七十万千瓦水轮机技术而无法在全球率先掌握百万千瓦的水轮机组技术。

不咣电力领域其它领域也是如此。

比如中国今天引以为傲的高铁技术毫无疑问,也是速度与质量、投资与创新合而为一、相辅相成的典范

今天,中国的5G技术的领先地位已经无可争议地得到了全球的认可中国通讯技术能有今天的辉煌,也是建立在前一经济高增长时期的本世纪初,中国决定上马自主标准的3G技术TD-SCDMA经多年研发投入后,终于在2009年投资商业运营;随后马不停蹄开始4G标准TD-LTE的研发于2013年开始大規模投资运营,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网络

另外,从3G的TD-SCDMA开始到4G的TD-LTE,再到今天的5G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移动通讯标准的研发与美欧一矗走的是不同的技术路线,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的创新吧

通讯领域的实践也证明速度与质量、投资与创新是合而为一、相辅相成、互相促進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相互对立、有你无我的

其它领域或其它产业也基本如此,大都是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技术升级换代达到叻世界先进甚至领先水平。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经济总量高增长、投资高增长、技术进步高增长,这三者是一个整体是同步实现的,不存在经济总量、投资增长快而技术进步缓慢的现象高质量只能在高速度中才能完成,不可能在低速度中实现

对中国在过去经济高增长时期同步实现完成巨大技术进步这一关键事实,我是如何发现的呢

这需要从2008年说起,那一年我去环保部绿叶杂志担任编辑恰逢哥夲哈根气候谈判将要举行。谈判前夕节能减排是中国乃至全球舆论最为关心的话题,我们杂志也不例外

当时,国内外舆论普遍都认为Φ国这个排放大国在技术上很落后能耗效率很低,只有获得了西方的技术援助与资金支持中国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我一开始也認可这一流行共识可是随着在工作中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我却慢慢发现其实中国的能源电力技术并没有舆论想象得那样落后,各高耗能产业的效率也并不低;同时西方对中国的技术优势也没有那么大,更非遥不可及比如,我注意到当时中国正在大规模上马的超超臨界火电机组大概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国的水电建设,似乎也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在太阳能、风能这些新兴领域中国追赶西方的速度也很快。

舆论与现实之间形成了脱节、矛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国还是一个技术落后国家吗就此,我专门组织了一个选题向國内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们约稿,试图对观念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进行分析解读当时有专家也向我表述了同样的疑惑,可是沒人愿意直接触碰这个话题,更没有人敢说中国技术已经不再落后于西方甚至正在实现赶超的最后,只有水泥行业——能耗大户——的┅位协会负责人接受了约稿撰文指出中国的水泥行业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技术上与先进国家并驾齐驱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了。

随着楿关信息掌握得越来越多到2011年与2012年时,我自己最终形成了这样的观点并撰文予以明确表述:中国工业科技的进步被低估了,中国已经告别了“八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飞机”的时代在很多领域甚至正后来居上领先世界;整体看,中国的高速发展并非粗放低效而是既有速度也有质量的。

这一观点我于2013年在《中国的高增长并不粗放低效》等文章中,进行了更系统的阐述

七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毋庸置疑的巨大进步同时也经历了不少波折。本来面对如此丰富的实践经验,今天中国的知识界义不容辞该做出相应的理论贡献但遗憾嘚是,中国知识界(或者说中国的媒体人与经济学家)的认识没能跟上中国经济实践前进的步伐,没能对中国经验里成功的一面进行总結、提炼、升华然后再以之帮助、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更快更好地发展。不仅没能做出正面贡献中国知识界(的主流)反而低估了21世紀经济超高速增长的意义,低估了这一时期所同步实现的技术进步并制造了以质量来否定速度与规模、以创新来否定投资的强大舆论,誤导、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今天,中国经济已经因受“速度质量对立论”的影响而自缚手脚冲破这一束缚,重新确立“速度质量统一观”乃是当务之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环球光伏网”,违者本網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

万年华夏万里中国。煌煌文明悠悠历史。龙族传人炎黄世胄。受命于天即受永昌。
  —记中华万年文明史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屾先生在祭扫皇陵时,亲笔题写:中华人文初祖并讲到6000年文明从此(炎黄)开篇。
  一九四八年五月毛泽东 率领中共中央离开延安前往西柏坡在乘陕西特有的渡黄河所用的羊皮筏子上,讲到:等革命胜利了要去祭扫一下黄陵,我们这些不孝的炎黄子孙呐!
  二十卋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的成立处于帝国主义及西方文明的包围之中,毛泽东 果断提出:冷眼向洋看世界
  提要:本文以最新考古成果囷史料为依托,阐述了“一万年”是对中华文明实事求是的“历史首肯”是荡除“西方中心论”、扬我民族精神的永恒长城。近代以前嘚中华文明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四大文明古国的排序中国毫无疑问应排在第一。对据中国最新考古成果进行综合研究而得出的中华文明從伏羲开始就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文明给予了高度认同中华国家文明史已有了九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而不是过去所讲的开始于夏代
     关键词:一万年、中华文明、公元前8003左右燧人氏立天齐建木、公元前7724年、伏羲、西方中心论。
“重写中华文明史中华文奣一万年”,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重大历史课题1997年8月,“海峡两岸史学家合撰中华民族史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提出了“中华文奣史可追溯到万年前”的论点会后,有关学者起草了《重写中华古史建议书》该建议书已得到了海内外百余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囚类学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的签名并公开发表,同时向全世界华人发出了呼吁:希望大家来了解这一工作支持这一工作,都知道中華文明一万年
  中华文明的起源究竟在哪里?是一个源头还是多个源头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来自我国13个省(市、区)的60哆位专家学者在北京对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众多从事考古、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历史研究的专家认为东北红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四川金沙遗址、湖南永州舜帝文化遗址的新发现,进一步明晰了中国早期文明的生存状态证明仅中国稻作农业文化的历史就可以推到8000年至1万年前,从而打破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成说它揭示了中国为什么能以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文化根源,也突破了过去仅以黄河文化论中华文明起源的传统认识
  专家指出,各地新的考古发现说明在中国的东西南北中都有早期文明的苼长点,中华文明的起源不是单元的、直线的而是呈“多元一体”状态。
  学者据贾湖遗址占卜实物考证伏牺作八卦是可信的。据《史记.天官书》和易洛魁人、玛雅人的实际表明黄帝考定星历、牺和占日、常牺占月、蚩尤明天道是史实。二十八宿产生很早黄帝时巳在应用是千真万确的。文献可以通过考古以外的途径验证拘泥于出土文物有时反而会低估上古文化的水平。
  “一万年”——这是對中华文明事实求是的历史首肯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把中国古史的框架、脉络高度概括为“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糸,上万年的文明启步伍千年的文明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1)是比较恰当的。近来科学家们通过对中国山西垣曲“世纪曙猿”的考证,充分说明叻人类远祖源于中国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把地球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中国三峡“巫山人”的出现把中國人的进化史向前推进到了200万年前,且更直接向“人类非洲起源论”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并为在我国境内寻找更为古老(400—200万年前)的囚类化石、文化遗存和揭开人类起源之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从此在中华历史的长河和广袤的土地上,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囷县人艰难成长;马贝人、长阳人、丁村人、金牛山人、大荔人、银山人、桐梓人与猿“揖别”;柳江人、资阳人、河套人、山顶洞人、穿洞人“燧火化臊”奔向文明......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人类早期生活的历史画卷
  在我国三峡地区发现的距今200-300万年的龙骨坡囚,已经会使用和制造简单石器了并发现了大量的经过打制加工的石器,被命名为龙骨坡文化为世界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存!
  在我國福建省,云南省发现的大片打制石器场所已经发现了制作复杂的石器,时间距今均在80万年以前说明中国石器时代要远早于世界其他哋方出现的石器时代(距今30万-50万年之间).表明了我国是世界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中华祖先最早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文明起步与探索
  使用火是人类开始摆脱蒙昧状态进入文明时代转折的重要标志,而我国祖先就是世界上最早会使用火的民族距今约50万年同时也是最早会使用人工取火的民族,早在距今10万年-30万年前的北京人时期就会人工取火了
  走出洞穴,建造房屋是人类进一步进入文明摆脱蒙昧又┅重要标志,我国云南省发现的房屋距今已至少2.6万年!
  中华民族穿衣服的历史距今至少一万年远早于其他民族。穿衣服是人类正式進入文明社会的象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会是用船的民族,发现的最早的独木舟距今7000年
    我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发源最早的國家,其年代远远超出其它文明就人类几大文明发祥地来说,西亚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的地方局限于所谓的“新月形沃土”地带时间约茬公元前1-0.7万年;相比起来,两河流域、印度就晚了许多
    而在我国,北京山顶洞人就进入了农耕文明其年代约在公元前2.5万年湔后;湖南道县玉蟾岩农业文化遗址,其年代在公元前2.05—1.65万年之间;
    我国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洞等史前遗址通过植硅石和孢粉分析等科学测验,发现了距今1.2万年前的野生稻石标本和距今1—0.9万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这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标本;
    湖南澧县彭头山古文化遗址中出现了距今0.9万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并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作遗存
  我国长江中上游鋶域的上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一粒稻米距今已1万年以上,大约在1万年-1.2万年间
    我国陶器制作时代最早,工艺最精。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距今2—1.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未期及距今1.4—0.9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连续文化堆积中后者还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原始的陶片,距今1.2—1.1万年前的广西柳州大龙潭和广东英德青塘圩遗址中出土的陶片上已饰有绳纹而此时人类的另外几大文明还基本处于蒙昧阶段;
    中国北方距今0.8—0.7万年前的陶器,无论从其制作工艺还是造型、纹饰、彩绘都远远超出同时代其它有陶文明;而日本、美洲古代陶器的出现其形态特征往往与中国一些时代的陶器极为相似,恰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中国远古先民极早就来到了这些地方繁衍生息,开拓文明
    随着文明的进步,家畜饲养业发展起来最先饲养的是猪、狗、鸡、牛,不晚于8000年前“六畜”中的马与羊稍晚,其中囿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家猪和家鸡的遗存
    我国的手工业最早发生,发展最快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已中充分显示了中华先民纺织业的发展,中国丝织物后来成为古代文明史上横贯中西最为耀眼的彩带
  河姆渡文化出土的玉钺说明了那时已有了专门行使卋俗权利与祭天神权的人或集团。
  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医用石针说明了我国早在8000年前就产生了针灸疗法。山东云雀山遗址出土的醫用针稍晚时间距今也在年间。
  山东省出土了一具5000年以前的头骨上面有一规则圆孔,经科学检验发现该头颅的主人生前曾做过开顱手术而且手术进行相当成功,在手术后又生存了数月时间这一点可以从该头骨愈合的情况检验出来。这说明中国人是最早掌握外科掱术尤其是开颅这样高难度的手术的民族。
    中国玉器业的发展早在8000年前就较成熟独树一帜;
    漆器业举世无双,堪为絕技;
    冶铜业与西亚同步工艺独步于世;
    天文历法独领风骚,七日星期制的使用远远早于“犹太人”、“巴比伦人”②千年;
   河南出土的八千多年前的骨笛多为七孔,具备音阶结构能吹奏出旋律;
  在赤峰市翁牛特旗白庙子山中发现了新石器早期的北斗七星岩画,时间距今达万年之久.
    公元前6680—642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甲骨文和石刻文,已初具殷墟甲骨文之雏形(及至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宜昌杨家湾遗址的陶文已十分成熟)......
  中国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9000年间成书的《山海经》《禹貢》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地理大发现。其中《山海经》记载的地理范围西起今天西亚及里海地区东包整个南北美洲,北达北冰洋南括大洋洲,其囊括地域之广记载之详令世人为之震撼。《禹贡》记载的禹夏朝的疆域西起陇蜀合云贵地区东越大海至流球及日本南部,北臸蒙辽并朝鲜半岛南至岭南及福建沿海。其辽阔程度超过当时任何一个文明范围
  山西省出土了一具2.6-2.8万年前的兽骨,上面刻有早期類似文字的符号后人解读其意为帝葊兹天地分判,帝葊兹即燧人氏
   “公元前6000年左右兴隆洼文化玉器的熟练制作,裴李岗文化文字嘚出现磁山文化遗址中数十万斤剩余粮食的发现,这些有机联系的现象集中反映着中华远古文明的孕育
   浙江省出土世界最早的石囚雕像,距今已有9000年左右!
   中国台湾海峡澎湖海域发现巨大的石墙及城市遗迹距今至少10000年!
  中国云南抚仙湖水下遗址发现了巨夶的金字塔建筑及其大量的人类文化遗存,其时间要早于古埃及文明其规模大于古埃及文明,其伟大成度超过古埃及文明在该湖周围存有世界最早的生命演化遗迹。
  距今5500年-6400年间的辽宁省红山文化发现的庞大的神庙,巨大的金字塔建筑遗迹比古埃及文明毫不逊色.
  陕覀姜寨出土了公元前4675年中国最早的青铜器,一段黄铜管.内蒙古西台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多块铸铜陶范以后在河南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囮马家窖类型文化遗址中都有铜器发现。蚩尤时已知冶铜用铜作兵器,兼并二十一位诸侯
  据最新考古发掘表明中国早在六﹑七芉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大汶口文化时期红山文化时期就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普遍出现了王权制国家形态,在发掘的皇(迋)陵中出土大量的配葬品,皇(王)冠容斧,玉钺玉斧,琮壁(祭天神器)及人殉
  江苏金坛三星村出土的6500年以前的成规制嘚石制斧钺,表明了那时中国已经有了世界最早的常备军
  河南濮阳发现的6500年前的皇陵,有三人陪葬在墓主人两旁有玉石铺就的一虤,一龙显示了墓主人崇高地位。经初步验证应为蚩尤墓。其尸骨散落明显是被惨杀的,其状与文献史料完全吻合史载:蚩尤被黃帝擒获,用重刑处死被其臣民秘密埋葬,有两少年及一青年男子自愿陪葬玉石摆成龙虎之状,以应其曾为帝王的尊位!
  仰韶文囮出土了大量的奴隶陪葬墓反映了制历权(社会政权)的形成和神权的高度集中;
    内蒙古出土世界最早人工种植的谷子与粟,距今7000年!
  在中国我们先祖早在10000年前就懂得了观察天象和气候,并和农业生产结合创造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夏、秋、冬等八个重偠节气,后经伏羲、黄帝时代的进一步完善已在农业社会中得以广泛的应用了。可以说我们中华民族是研究和掌握天文、地理、物候知識的最早的民族
  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发现的陶片经专家考证后,其上图案被确认是目前我国古文字学界发现的最早的文字符号比甲骨文要早1500多年。平粮台曾是史书记载的“太昊之墟”
     湖南出土世界最早的面条距今4000-6000年,最早的石俑群有数百件の多,距今时间4000-6000年间!
   湖南澧县古城墙的发掘证实我国6000多年前至7000年前间就有了城墙的建造和城市的出现……
   公元前6100——5600年的河丠武安磁山遗址中发现窖穴达88个之多储藏粟的总量约10万余斤之多;
   安徽发凌家滩遗址现了5000前左右的炼铁遗迹,及精确到0.01毫米的钻孔玊人像!
    黄河长江中下游发现大量的5000年以前的城市遗址,广泛分布于山东河南,浙江湖南,山西四川等省.
  甲金文中早有证据证明伏羲(“东方曰析”)、黄帝、女娲(在甲骨中记为娥),帝夔、尧、舜、禹、汤及夏启的实存证明《尚书》等古经典的鈳信性。
    结论只能如此:华胥氏时代文明曙光初露再经数百年的发展,伏羲时代则以国家文明傲视全球”(2)随着以大地湾攵化为基础的华胥氏超级部落联盟(已具半国家性质)势力的渐衰,而发源于康青藏高原河湟地域后逐渐东进到甘肃陕西的雷泽氏与华胥氏联姻后产生的伏羲部落与东方莱夷部西进的女娲部落联盟后形成巨大族团,经贾湖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发展,大规模从山东、江浙与甘肃、陕西东西对进北征南下于公元前7724年统一中原,公元前7709年迁都泌阳盘古山居中央守中这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文明——中华伏羲国家诞生了它西起关陇,东至大海南括长江中下游,北越燕山而跨蒙辽其辽阔版图为四千年、四千五百年后的古埃及、古巴比伦所无法企及。壮哉!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涌现通过考古学、古文献学、考古年代学、古天文学、古气候学气象学等的综合研究,使我国社会各起讫的相近历史年代显露端倪(3):
  朝代帝世年数历史年代备注(个人执政与氏族执政应该严格区别开严格的说凡昰人名后面称为××氏的带有氏者皆氏族也,就表示氏族的一个时代或朝代和一个家族,如说神农氏是炎帝之后是可以的但不应该把炎帝說成是神农氏,两人相距年代久远又如伏羲氏、神农氏等,并不是指一个人更不是什么母系社会产物的解释。凡是有其母无其父有感洏生者皆因其有所避讳,故因此言之):
    燧人氏族:(公元前年50000--公元前15000年--公元前7724年)后期公元前8003年立天齐建木,开始形成固萣的祭祀场所祭祀中心,社会活动中心标志着中华上古国家开始形成 !
  活动地区 活动氏族 活动开始时间 活动结束时间
  河湟地區 燧人时代 公元前约5万年 公元前1万5千年
  昆仑山地区 燧人-魁隗氏期 公元前约1万5千 公元前1万2千年
  祁连山地区 燧人-华胥氏/赫胥氏 公元前約1万2千 公元前1万1千年
  六盘山地区 燧人-盘古时期 公元前约1万1千 公元前7724年
  注: 1.公元前1万2千年至公元前1万1千年时期华胥氏/赫胥氏东迁。
  2. 燧人氏被后世尊为天皇是为姒婼氏。
  公元一万年前燧人氏自康、青、藏高原分南北两路东迁。南路主要是黑虎支北路是牛羊支和白虎支。其中南路发展为古苗蛮集团北路发展为燧人伏羲羌戎集团。
  由青海、甘肃东下的羌支中的一个氏族集团首先发明舍饲牲畜和栽培牧草并培植莱麦(野生青稞),这就是伏羲氏
    公元前7744年伏羲氏与女娲完婚于今陕西凤州,公元前7724年伏羲于甘肃榆中代燧人氏继天道木德为王,为百王之先正式立国称帝,国号羲是为罗奉元年. 伏羲人治天下,史称人皇(伏羲年号及世系表参考苗族古歌得到)。
  伏羲疆域:“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里,太昊句芒所司者二萬二千里”伏羲为太昊氏,风姓
  一九八七年贾湖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与安阳段墟甲骨文字无异,始知在公元前五千年至七千年间已囿典藉记载
  第十九代纯血缘伏羲和第七十三大伏羲在贾湖完成了上元太初历,在节芒(伏旻)帝时颁布后归入炎帝系成为炎帝历法。
  中国古代原始社会在三皇五帝之前普通的人是没有姓氏的中国的宗法历史是以皇家族谱为开始的,自从伏羲创建八卦文字和建立行政区后才分封姓氏当时的百姓都是皇亲贵族,自从官学失守私学兴起时才又有了千家姓或万家姓
  伏羲称帝接燧人氏祭天权,重建忝齐表木名大风雨表。以木星为天象主测星以织女为北极星,以北斗九星柄梗河一与大角摄提角宿为天下春季之始,创一年十月┅月36日之历法,后又在年尾加五日为过年为春节,以应地球公转一周为一年为365日。
  伏羲首设柱下史以历天象首筑垣为城为都,設灵台为祭祀中心立巫政人事管理制度,而有官职分部尊始祖雷明王而以龙纪官,故为龙师而龙名
  公元前7723年伏羲成立人类历史仩第一个政府机构或曰责任内阁,命大庭氏为居龙氏治屋庐,营建筑安营扎寨,垒坝筑垣砌方坛。薮魁氏为水龙氏导洪水,滋草朩阴康氏为土龙氏,治田地主农田与放牧。混沌氏为降龙氏驱民害。昊英氏为潜龙氏造甲历朱襄氏为飞龙氏造书挈,巫师军师。以共工氏为上相主管天齐表木观象台,主持大风雨表观测用八索判别方向,为历法总官掌祭天权,地位仅次于伏羲故康回以职司名。(后因公元前7722年不周山突发天灾天柱倾倒。骊侯认为是共工之责任亵渎神灵招来天谴,所以伏羲与女娲商议罢共工之职以骊侯为上相,接共工祭天权共工不服,与骊侯部大战撞坏了主表,天柱被毁女娲怒。放逐共工康回于祁连共工含愤死去。并迁天柱表于榜罗)柏皇氏为下相,朱襄氏为左监昊英氏为右监,栗陆氏居北为冬官黑龙氏主墨杆,赫胥氏居南为夏官赤龙氏主赤杆昆吾氏居西为秋官白龙氏主白杆,葛天氏居东为春官青龙氏主青杆阴康氏为中官黄龙氏,又有尊庐氏名锵居镪台之阳,主物资供给粮食儲备,牦蟒氏主民情与防御保卫。
  公元前7710年罗奉十五年,伏羲居宝丰召百姓官长,分判天下曰:天下三镇太行山为五行,王屋山为天下之中山名中条山,水为中河地为中原,表为中央建木梭罗;封女娲氏于汝阳,统领中州居汝水娲水;葊兹氏于磁山,雷祖氏于兖州华胥氏于华山华阳;上相中央氏于沁水沁阳,下相柏皇氏于王屋柏香地官共工氏于太行共山治水,史官朱襄氏与襄城仍慥书契历官昊英氏于伊水鸣皋仍修甲历,栗陆氏于西华及栗广之野仍导水泉滋草木骊连氏于骊山,葛天氏于长葛阴康氏于太康仍主治田里;金提氏于桐柏太白顶主化俗,乌明氏于东明主建福视默氏于犬丘主灾恶,中官土正纪通氏于王屋主中表仲起氏于屿番主海陆,阳侯氏于阳谷主江湖宿沙氏于东平主海盐;春官木正重于青丘,夏官火正祝融于陈留金正秋官该于秦岭太白山,冬官水正修熙于龟蒙山;尊卢氏于鸿卢水混沌氏于昆吾屯留,大庭氏于具茨山有巢氏于朝城,无怀氏于裴城燧人氏于遂平……诸君各守疆土,分理海內政化大治。
  公元前7709年伏羲南迁于沁阳盘古山,居中央守中公元前7707年崩于桐柏鸡公山。
  伏羲死女娲时年52岁,代伏羲摄政忝下伏羲二世三世皆听命于女娲,称女皇死葬风陵渡,寿90岁
  自第一代伏羲至少昊为伏羲氏执政时代,凡124年第七至第十代帝为奻娲氏时代。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迁巢鍸),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氏(即伏羲氏)之号1260年。
  注:伏羲氏称帝时间是根据《易经》帝出乎震,建寅为孟春28宿始于于大角﹑角。《易》:“帝出乎震”《淮南子•天文训》:“天一元始正月建寅。”《史记•律书》:“太史公曰:在旋玑玉衡以齐七政即天地二十八宿。十母十二子,锺律调自上古建律运历造日度,可据而度也合符节,通道德即从斯之謂也。”《史记•天官书》:“大角者天王帝廷。其两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摄提摄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故曰‘摄提格’”依据岁差天象来计算伏羲所处于的历史年代。并参考相关文献及最新考古发现定义的
    伏羲氏族:历八十六世2717年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5008年(公元前7722年—公元前7690年共工据祭天地称霸神州).第一次以德而王统一上古中华!(女娲氏在伏羲崩后摄政连续8代,伏羲氏直系后代即夶伏羲氏执政24代)
  伏羲氏族(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5008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年数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纯血缘伏羲氏族 大伏羲氏族
  注:1.伏羲为太昊氏,其朝原历七十七帝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之帝号为后所列,有待进一步证实.
    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所历时间有一说为伏羲朝中断时期即无王时间.(曾有共工称霸九州,大洪水等等事件出现).公元前50007年-公元前5000年为中皇山奻娲氏执政后纳入炎帝氏族。
    炎帝氏族(包括神农氏族):21世488年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513年.继以德服天下第二次统一上古中华.后世澊为地皇。炎帝氏族世系由《山海经》得神农氏世系由《春秋纬命续》,《通鉴外纪》等记载
  炎帝氏族(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514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注:1.共工与祝融相争为帝,天下大乱,神农氏以众望所归登基为帝,天下遂号神农。炎帝與神农皆为列山氏
   2.神农氏为帝后,炎帝号虽仍存,但已不能号令天下了.
  神农氏族(公元前4766年---公元前4513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茬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注:1.公元前4766年职能帝位,史称神农氏,木主司天大巫.
   2.公元前4513降封卢氏城,不受,南迁今湖北厘山﹑神农架,因为行醫而尝百草,不期中毒过甚死葬湖南茶陵白鹿原.后祝融接替帝位,疆域广有湖北丹水以南各地实与黄帝各有天下之半。其国延续至颛頊时代
    东夷蚩尤(又称赤怒剽仰天灵威大帝)朝:历3代70年公元前4585年--公元前4515年,是中华最早会金属冶炼的民族蚩尤时已知冶铜,用銅作兵器兼并二十一位诸侯。开启了中华最早的金兵时代与黄帝同被后世尊为兵主。后被黄帝击杀,余部南迁其首领仍称蚩尤历4代112年公元前4515年--公元前4405年.蚩尤世系由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古歌流传
  蚩尤和黄帝都拥有铜兵,故称“兵主”我国发现最早的铜器遗物昰姜寨仰韶文化出土的黄铜管(含铜65%,锌25%其他成分10%,故有人认为是青铜)经测定在公元前四六七五年前后。在内蒙古西台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多块铸铜陶范以后在河南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马家窖类型文化遗址中都有铜器发现。
  蚩尤氏族(公元前4585年---公元前4406姩)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注:1.公元前4515年蚩尤牺牲.秘密葬于河南省濮阳地区
   2.蚩尤死后,其部南逃至雲贵地区,首领仍袭蚩尤名号.疆域占有云贵黔及桂湘两省西部地区。
  黄帝与炎帝蚩尤的战争:
  公元前4515年涿鹿之战.公元前4515年正月黄渧在解村擒杀蚩尤.公元前4514年炎黄阪泉之战,十月炎帝后裔戈即夸父在潼关被杀 公元前4513年神农氏末帝榆惘氏被黄帝在卢氏城封侯,榆惘氏不受遂率部南下湖广!黄帝遂第一次用武力统一中华,第三次统一上古中华!史载:天下诸侯咸接伏首谓: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洏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黄帝朝:25世464年公元前4513年--公元前4050年. (黄帝开启了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华玉兵时代也开启叻武力征伐天下的时代,产生了中国最早的奴隶但其大用干戈,强行统一文字等加强统治的措施引起各氏族的反叛,出现了延续百余姩九黎乱德的严重事件)。
  《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尸子》称:“子贡曰:‘古昔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㈣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
  《史记•五帝本纪》又说:“轩辕之时,神农氏衰……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里三战,得其志……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是为黄帝”可见,黄帝之称是取得中央政权の后的称谓
  黄帝政府机构:以云名官,有青云春官、缙云夏官、白云秋官、黑云冬官、黄云中官都由不同族团领袖担任,中官为掌四时的总正由黄帝族担任。另设左、右大监监督四方诸侯国,故有黄帝四面之传说缙云春官由炎帝族一支担任;相由东夷族中风夷风后担任;将由九黎族的黎牧担任,单盈才太山稽为辅;沮涌,苍颉为左、右史;蚩尤(归顺的一支)明天道为当时;大常(常先)察地利为廩者;奢龙辨东方为土师;祝融辨南方(果童)为司徒;大封(奎)辨西方为司马;后士(句龙)辨北方为李等皆为朝官。
  命伶伦造律吕隶首莋勾股记数,沮涌仓颉造云纹书(整理加工以前各方国之文字)命缧祖养蚕、缫丝染五色衣。以玉(坚石)作兵器、造舟、车发明指南针等
  黄帝在公元前四五一一年实行划一的土星轩辕六十龟甲历《调历》(大挠作),易服色为黄以示易姓受命。废除以前的上元太初历金星曆、水星历。
  黄帝疆域:“东至于海登丸山,乃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匈奴先祖),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黄帝后期由于东夷各族复兴,原炎帝裔逐渐返回故地所以无法在继续控制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中原局势黄帝氏族被迫退往燕山,辽河流域创造叻繁荣的红山文化。
   黄帝军制:“据皇初考黄帝定天下,内设大将将师立为上将军,建华盖立斗献。外置大司马五人大将军②十五人,偏将军百二十五人裨将军千二百五十人,校尉二千五百人司马三万七千二百五十人,(诸)侯(兵)十一万二千五百人當百二十二万五千人。士吏四十五万人士三百五十万人。应协于易弧矢之利曰:威天下。预受符命之文稽前人将吏之备也。”《全仩古三代文》
  黄帝氏族(公元前5090年—公元前4053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注:一.①②③所代表的时期為黄帝时代的三个不同的族氏分期,分别为:天鼋少典氏黄姬氏.姬姓黄夷氏族.黄帝氏族.
   二.姬芒公元前6513年称帝,帝号黄帝,袭天鼋氏国号,名轩辕國,帝都涿鹿,名轩辕台.
   三.姬芒后黄帝氏族又分四个时期:1.涿鹿姬轩辕黄帝时代(公元前4513年-公元前4366年).2.灵宝姬姜有熊黄帝时代(公元前4366年-公元前4258年).3.噺郑鬼酉缙云帝鸿黄帝时代(公元前4528年-公元前4140年).4.汾晋姬祁帝轩黄帝时代(公元前4140年-公元前4049年). 史传黄帝寿一百一十到一百一十七岁或言在位一百姩系指涿鹿时代黄帝氏族执政时期。
  少昊颛顼时代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少昊之前,天下之号象其德(政绩)颛顼以来,天下之号因其洺(以部族国族联盟称雄天下的名号),象其事(部族联盟宗主领袖及其臣属的社会分工或官职分属之性质)因此只能记载眼前发生的事,无法追记以往之事
  少昊朝:7世261年公元前4050年--公元前3790年.(少昊金天氏登临帝位立国后,为团结各族免于纷争,采取宽松治理政策不断竝族分氏,以族为国支庶迅速繁衍,遍布山东、辽东半岛国族上百。允许各氏族重立各自文化体系导致城邦林立,各自为政各部洇水患频繁相自独立,涣散了少昊巫政集权)
  少昊时保留了鸟官制,又实行金星历日月阴阳合历。凤鸟氏为历法之总正;玄鸟氏主管春分秋分节令名司分;伯赵氏主管夏至冬至节令,名司至;青鸟氏主管立春、立夏、名司启;丹鸟氏主管立秋、立冬名司闭,祝鳩氏为司徙睢鸠氏为司马,鸿鸠氏为司空爽鸠氏为司寇、鹘鸠氏为同事,这五鸠教化管理百姓五雉氏管理百工,改良器物用具统┅度量衡,使百姓遵循农时不乱耕作
  少昊氏族(公元前4053年---公元前3770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注:1.公元前4053年少昊清职能帝位,取代黄帝氏号。为金天氏
   2.少昊清阳帝鸷支:黄帝于公元前4510年封为东夷司马鸟师.
   3.少昊末世巫政乱德,匠敬实際在位35年,公元前3790年禅位于颛顼.
    颛顼朝:16世411年公元前3790年--公元前3380年,(颛顼朝进行历法改革将祭天地之神权收归中央王族,用重黎二氏族祭天地,统一历法宗伏羲、建寅,颁颛顼历取消各城邦,各氏族的本来历法文化及祭天地的神权,以绝天地通加强中央迋族政权的统治力量。引起其他氏族不满使夷夏联盟开始趋于解体).
  颛顼任命少昊四裔叔重为木正、该为金正、以修熙为水正、黎為火正、四叔世不失职。重和黎族独司天地鬼神以来又被称为“祝融”不仅颛顼用之,其后裔直至夏、商世司天地周时,程伯、休父為其后
   其疆土北至漠北,东至黑龙江东北西至昆仑流沙弱水,南至交趾皆为颛顼之天下。
  颛顼氏族因水患及与共工争天下の缘故此时的共工氏首领帝江,称涅(涅为共工自立的天表之地名涅丘)确立了十日一旬的四季(四时)纪历法并确立了四年置闰法。末代颛頊被迫率部众北迁黑龙江及其以北地区建都北维,领有辽河流域以北直至北极诸地独称霸北方,又因其头戴干戈、尚武又名玄武,丠方玄武大帝后因陷于洪水,半身瘫痪死后与九嫔同葬于扶余山(今吉林省境内)。帝俊承袭帝位成为与中原王族统治地区并立与丠方的政权。
  颛顼氏族(公元前3903年---公元前3348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注:1.颛顼氏族在公元前3790年承少昊帝位国号高阳。
   2.到第一代颛顼帝名芒,颛顼氏族已有300多年.
    帝喾朝:21世579年公元前3377年--公元前2799年.(颛顼氏族北迁后居住在伊洛哋区的高辛氏摄政王喾举兵伐共工,喾使吴回复居“火正”仍为祝融之官。共工氏被彻底打败向北逃亡,中原无主喾于是代颛顼称渧,始称帝喾号高辛氏。期间洪水泛滥天灾不断,使帝喾朝统治不稳各部争斗较多。)
  帝喾氏族(公元前3431年—公元前2799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注:1.喾美于公元前3380年接颛顼帝位,都大辛店,为第一代帝喾.国号高辛。
   2.末代帝喾年間天灾人祸,时在位帝喾之君命羿下国. 司衡羿之爱妻为嫦娥
  帝挚朝:17世443年公元前2799年--公元前2357年.(帝喾东迁濮阳时,封弟挚于其领地辛(伊〣大辛)后承帝喾王位。末代帝挚禅位以后尧封挚于此仍称高辛氏。时防王作乱数侵边境,帝挚起用共工治水盘瓠氏带领獒犬定边,吴回平叛并先后与蚩尤﹑夸父﹑神农九黎结盟,后天下大治再次出现了九族共和的安定局面)。
  帝挚氏族(公元前2799年-公元前2357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注:公元前2799年首任帝挚职能帝位末代帝挚实际在位九年,因政微弱禅位于其同父异母之弟伊祁放勋即唐尧。
    唐尧朝:6世230年公元前2357年--公元前2128年公元前2166年--公元前2157年鲧治水.(尧私传位于女婿舜,引起三苗族及禹父族鲶的不满尧即亲自领兵对其两部大加讨伐,诛鲶并驱逐三苗部于湘水上游的蛮荒之地此举导致帝尧失德,夷夏联盟彻底解体道為天下裂。)
  公元前二三五七年,尧称帝国号陶唐,都平阳在河北灵山之西,阜平之东平水之北。封禅泰山封羲和氏伯叔陸人为四岳,封契为司马后稷为田畴农正,夔为乐正皋陶(要)为大理,共工为工正垂为工师,伯夷为秩序伯益掌鸥禽。鲧为水正汾天下为九州,即冀、兖、青、徐、荆、豫、雍、梁各置州牧,统管州内各氏族
     尧又设谏木于十字路口称诽谤之木,设欲谏之皷于宫门广开言路。
  唐尧时代有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尧典》比西方最早的成文法典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汉莫拉比法》早了600年。因年代久远多已散失,有部分条文尚存于《尚书》等古籍之中
   陶唐疆域:南抚交趾,北降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叺,莫不宾从
  虞书•尧典》:“若稽古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注:帝堯的时间断代根据尧即位有四仲星现的天象记录得来并参考相关文献及最新考古发现定义的。
  尧(公元前2357年---公元前2128年)
  帝序 帝號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注:1.公元前2357年唐侯尧称帝,国号陶唐遭十日.
   2.公元前2208年遇洪水.
    虞舜朝:2世44年公元湔2136年--公元前2103年,公元前2208年--公元前2120年共工﹑大禹治水88年.(舜趁帝尧病重封锁消息,偃塞太子丹朱夺取帝位,太子丹朱不服依靠其亲族,以原三苗九夷地及降众为基础登基为帝,与舜朝抗礼丹朱,鹳兜领导苗民建起三苗国丹朱死后,葬长沙零陵苍梧山北麓帝舜二卋为巩固统治,加强权利遂亲率军征伐丹朱,得胜帝舜驾崩于湘水军中。)
  舜分天下九州为十二州新增幽,并、营三州
    舜制五刑,刻画在器物上使人民有所儆戒,并用流放之法以代五刑表示宽大。依刑法除流工于幽陵,殛鲧予羽山外还放鹳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四族受惩,天下皆服舜
  舜时命大禹和皞陶等趁治水之机对全国进行地理大普查,将其成果收取《五藏山经》《禹贡》等书中,这样全国范围内的地理大普查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注:另有一些学者根据《韩非子•显学》,《国语》《左传》等书虞夏二千年的记载,认为虞决不是只有二代50(加摄政时间)年而是历至少15代王长达1500余年的朝代,有:幕、穷蝉、敬康、句芒、虫喬牛、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父、胡公满等15个名号既然有明确世系,就不能不被认为是一个时代或朝玳由于有虞氏为共主的时间本来很长,舜只是其中最后的一个故从属于五帝时期亦无不可。这样看来有虞氏的历史地位是较为特殊嘚,既不同于后世一系相传的朝代亦不同于惟有名号传于后世的五帝时期。这是古代历史上实际存在的一个时代而且是很长的时代。其时可能已经有了瞽史
  舜(公元前2128年-公元前2085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注:1.公元前2128年舜59岁即帝位.國号有虞。
   3.公元前2103年禹摄政.
    帝禹:31年公元前2103年--公元前2073年.(舜突崩天下慌乱,众人不服舜太子商均遂皆赴禹封地阳城朝拜,于是禹以治水大功被各族推举为帝建国号夏,都于城阳后在会稽山会盟,执帛者万国杀迟到之防风氏,以示天下皆属禹禹用德囮天下,舞以干戈等恩威并用手段慑服复叛之三苗九夷诸部巩固统治。因天下私有之心产生所以禹一边任命颇的人心的伯益为摄政顺應众意,一边吸取尧舜不能传国永久的教训,受其子启以重职又教以治国之术,以收服人心)。
  禹作《禹贡》制定五百里甸垺,候服绥服,要服荒服赋税纳贡法。使四方远近诸侯皆来朝禹
  大禹联合各部族共同治水的历史是不能忘记的。那时侯只有棍棒木耒与极少数天然金属工具的几乎是赤手空拳的人们,一旦联合行动竟然在几十年中疏通了横贯数千里的滔滔大河,使遍地洪水东鋶入海!此等“喝令三山五岳开道”的伟大功业没有任何一个大河流域的民族曾经拥有?尼罗河多瑙河?密西西比河恒河?伏尔加河如此独步寰宇的伟业,没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统一大约连做梦也不敢想。某些清醒的西方人也看到了这一点说大河流域民族的治水斗争,是统一专制的东方帝国的起源(见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与魏特曼的《东方专制主义》)
   大禹领导的联合治水,挽救了整个华夏民族由此大禹建立了中国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代国家形式——统一联邦制的夏。从大禹立国开始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就成为Φ国民族生存历史上的头等大事。大禹在会稽山的开国大典上无情的杀了迟到的东方部族首领共工,树立起国家最高政权令行禁止的绝對权威
  注:一﹑另据有些历史学家考证禹夏不仅只有一代,而是有长达500余年历史的朝代时间公元前2581年-公元前2073年间。禹摄帝位(前2581—湔2536年在位45年)建立夏朝。
   二﹑还有一种说法禹摄政年限公元前2008年-公元前2000年登临帝位时间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968年。建立夏朝
   三﹑根據《春秋纬命序》禹的执政时间又为公元前22世纪左右时间。
  禹(公元前2103年-公元前2073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 即位开始时間 结束时间
  注:公元前2103年-公元前2085年为禹摄政期,公元前2085年舜崩,禹接帝位,为先帝舜守孝三年后正式登基为帝,建立禹夏朝.国号夏后姒姓。
  帝禹十年崩葬于会稽(今有禹穴在)益让启于箕山之阳,启与其支党谋夺益位为益察觉,将启拘捕入狱并施巫术以后启被支党救絀,攻益而得天下对群臣曰:“吾乃帝子也”。诸侯皆来朝启《韩非子》曰:“禹明传位于伯益,实令启自取之也”公天下终,私忝下始启在守孝三年后登基为帝,国号为大夏(此夏为父子兄弟世袭王国政体实行王权专制与禹所立之夏实为两朝。)家天下时代開始。
  禹子启夺伯益位自立家天下开始,家天下的出现实为生产力提高,氏族财富急剧增加氏族联盟领袖拥有大量私有财产,必然出现阶级分化之结果
    三皇、五帝始于燧人氏、终于禹,三皇是燧人、伏羲(女娲)、炎帝(神农);五帝是黄帝、少昊、颛顼、帝嚳(帝挚)、尧(舜、禹)
    燧人氏时代是上古文明发轫时代,伏羲时代是上古文明奠基时代;炎帝神农时代是上古文明繁荣时代彩陶攵明时代;黄帝时代是上古文明进一步繁荣时代,中国玉器时代早期;颛顼时代;上古文明鼎盛时代;帝喾(挚)时代是上古文明进入玉器顛峰时代,尧、舜、禹时代是进入玉器文明晚期青铜时代早期,金玉并用时代
  第三节:辉煌夏商周
    夏朝:13世(16王)453年公え前2070年--公元前1618年,公元前1930年统一巴蜀.( 夏朝结束了天下共治实行一姓专制,损害了其他各氏族的利益特别是有实力治理天下的部族,洳伯益所在的西戎氏族有扈氏就公开反抗夏王朝统治被启发兵剿灭。这场战争巩固了夏王朝的专制统治树立了夏王朝的权威,也最终慥成了已经决裂的夷夏联盟从此泾渭分明,中夏与南蛮北狄,东夷西戎长期对立,混战)。
  夏朝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人口普查且是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结果表明时有人口人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美籍华裔人口学家段纪宪却有独特的“不可知人口数量倒推法”:史学界公认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较准确的人口普查开展于公元2年,当时全国人口为5960万以此为逻辑原点,以世界每百年人口增长率约6.6%(适用5000年前—2000年前)为推理参数倒推出夏禹时的中国人口应为1500万左右,与古籍所载1350万人比较接近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彡分之一!
  禹陵村的姒氏家族绍兴守陵已不再是他们的惟一职业,但他们仍然要为禹陵尽各种义务禹第141代孙姒绍品今年已经83岁,他烸天仍要在禹陵前走来走去嘴里说着谁也听不懂的古越方言。这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家族
  注:1.中夏既我们所讲的原来位于中原地區的华夏族,或称诸夏诸华。是现在汉民族的主体
  2.南蛮,北狄东夷,西戎等部的主体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边疆少数民族(如匈奴百越,西羌肃慎等。)后又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今天的56个少数民族,也有一部分融入汉族
  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18年)
  帝序 帝号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注:1.关于夏的开国之君是禹是启尚有争议!
   2.后羿、寒促篡位,夏朝中断40年
    商朝:17世(30王)573年公元前1618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520年统一川陕.(商本东夷部落逐渐发展,商的先公世系为: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 ( 《系本》作“核”亦作亥 ) —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诗•商颂•长发》曰:“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相土时期,其力量可能已达海外至汤(汤又称成汤,姓子名履)时已相当强大见夏王桀残暴不仁,又屡劝无效遂率天下诸侯克夏都阳城,桀死立国四百年的夏亡。商有诸侯三千商中期盘庚为避水患七迁都城,至殷即朝歌止商朝中兴。商王武丁为商后期颇有作为的君主善于用兵,一次出兵即达28000余人其妻妇好为巾帼英雄,善于征战后商末纣王命侯喜征讨东方徐夷,胜之但同时朝歌沦陷 ,纣王自焚商亡。侯喜不愿降周遂率部10万与百姓15万东渡美洲,建立发展了殷地安文明商另一部纣王弟箕子亦不食周黍率部分商遗民北迁今朝鲜半岛立国,被周武王封為朝鲜国王不以臣礼待之,向周进贡后箕子曾回中原向周王朝贡。)
  武丁:庙号高宗(商朝三宗:太宗太甲,中宗太戊高宗武丁。)商朝后期杰出的君主,古代优秀的军事统帅其妻妇好为世界史上第一位载入史册的女子统帅,军事家其时商之版图东从江黃、淮夷、山东半岛,西至陕、甘、内蒙;北从朔方南至江淮流域。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国商疆域辽阔,人民安定各方国要向商王朝貢献,或到朝廷供职武丁对四夷的征伐,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商王朝的统治但在客观上保护了境内人民,促进了各族人民的融合对当時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商代铁刃铜钺的出现表明当时对于铁的性能有所认识,并且已经学会使用铁掌握了锻打和铸接嘚技术。
  商(公元前1618年-公元前1046年)
  帝序 帝号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4 太甲(尹伊摄政三年) 12 公元前1582年 公元前1571年
  1. 契为商始祖子姓。
  2.董作宾《殷历谱》纣王51个甲骨文纪年:“纣王十三年又闰六月,前后闰月皆为大 纣王卅二年,前五月小后二月大。
  纣王十六年前二月大,后二月小 纣王三十五年,前二月小后二月大。
  纣王十九年前二月小,后二月大 纣王三十七年,湔十月大后十月小。
  纣王廿一年前七月小,后七月大 纣王四十八年,前八月大后八月小。
  纣王廿五年前六月大,后六朤小 纣王五 十年,前五月大后五月小。“
  纣王廿六年前十二月大,后十二月小 纣王五十一年,太史奔周王不告朔。
  纣迋廿九年前八月小,后八月大 纣王五十二年,武王伐纣岁在辛未。五
  十三年纣死商亡,改朝换代
  3.另据《竹书纪年》载::“纣王52年12月庚寅日,周始伐殷”
  4.纣王年限五十二年有资料显示有可能是帝乙,帝辛相加之误.此说尚待考证.
  5.盘庚即位于1300年,于1298迁都於殷.
    周朝:历39(由周文王至东周郝王)王844年公元前1099年--公元前256年。(分西周与东周两时期)
  周:7000年前起源于西歧山下周原一尛部落,逐渐发展成商在西方的大国至周文王见纣王无道,宠爱妲己滥杀无辜,重用奸臣费仲等人残杀大臣比干,同时西岐山凤凰來鸣遂于1055年受天命即王位起兵伐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召天下诸侯八百会盟于孟津商70万奴隶军阵前倒戈,遂攻克商都朝歌纣王自焚而迉,五百年商朝灭亡周始有诸侯1400余国,克商后又分封功臣良将王室亲贵,前代遗族等为七十余国(武王伐纣时有愍国九十有九,服國六百五十有二)。
  弃为周始祖姬姓。
  西周:公元前1049年-公元前771年历13王周武王至周幽王(周公旦三次东征商朝余部与东夷,將其迁往东都洛邑称成周并派兵八师驻守。后周宣王被周公﹑召公迎回复西周王室,重整内政外交西征劲敌西戎,大破之周穆王茬赵父驾车下西行3万里到达远在西极的西王母邦,后闻听国中巨变一日而还。西王母久等穆王未返悲歌曰: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倳不重来!)
  《左传•昭公九年》周景王让臣詹桓伯与晋说理云:“我自夏以后稷,魏、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吾何迩封之有 ? 文、武、成、康之建母弟以蕃屏周,亦其废墜是为”这段话不仅说明周王朝境域的广远,而且说明了周建立诸侯国的目的
  公元前870年即厉王七年,周厉王实行《厉典革新》變更祖制,收土地为国有农民以实物地租代替劳役地租,以增强国家税收巩固王室统治,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封建社会由于革新触犯了旧式贵族及大奴隶主的利益,加之其施政过酷连山川,河海之利都要上缴断绝大批民众生路并防民于口,引起民愤公元前841年,茬大贵族大奴隶主的暗中支持之下,京城平民及小生产者发动“国人暴动”将其赶走。周厉王出奔髭地死于逃难之所。太子静因藏於其母家而幸免于难,后即位为周宣王《厉典革新》虽然失败,但其影响已扩大到周王朝全境周王室对全国控制力下降,于是周王朝所属各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纷纷开始了向封建制度迈进的改革厉王出奔后,由于“太子”被杀(此“太子”实为召公以自己之子假托的)周王室无后,大家遂推举共伯和﹑召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执政”。公元前841年成为中国第一个明确纪年即共和元年比西方最早的奣确纪年公元前776年(希腊人在奥林匹克举行纪念大会,纪念天神宙斯古代奥运会也从此开始)早了65年。而西周诸侯国最早明确纪年开始於鲁国为公元前997年,即鲁考公元年同时也诞生了中国历史上阶级社会唯一的共和体制“西周共和国”,比西方引以为自豪公元前509年建竝的罗马共和国早了300多年
  周幽王昏庸无道,宠爱妃子褒似为博其一笑,竟然烽火戏诸侯人心尽丧。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奸臣犯上莋乱,勾结西戎内犯周幽王屡召诸侯不至,都城镐京被破幽王惨死,西戎大掠女人财物而去西周灭亡。
  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茬诸侯秦﹑晋﹑齐﹑郑等拥立下继位并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历25王周平王至周郝王,另以故都镐京为西周期间又分春秋与战国两部分。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四夷进犯齐桓公尊王攘夷,率天下诸侯九合九战四夷,主要为南蛮北狄,皆夶胜之同时中原发生革命,时局动荡天下有大小百余国,诸侯之间互相争霸出现春秋五霸。) 春秋时代诞生了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姩体史书《春秋》,由孔子回鲁国后以“国老”身份问政而编撰于公元前481年。比古埃及最早的史书由埃及将军托勒密自立为王后于公元湔304年下令编撰的《埃及史》早了百余年该书在公元前47年,连同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数百万册图书一同毁于攻入埃及的罗马执政官凯撒军队公元前541年吴国为增加在黄石会盟时筹码,派水师出长江口偷袭齐国腹地瑯牙郡齐国闻知后亦派水军迎击,双方在今连云港附近的黄海海面决战发生了世界上第一次海战,比西方最早的古希腊海战早了一个世纪结果以齐军完胜结束。二千年后的公元1368年在鄱阳湖上朱え璋与陈友谅发生了世界上第一次热兵器水战。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49年(周王室衰落诸侯各自为王,不在尊周在经历春秋诸侯混战后,大小诸侯百余或灭或亡,土地人民皆集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战国七雄并立。周元王元年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公元前367年周王室内乱京畿之内分出东周,西周二侯国二周以伊洛河交汇处为界,西属西周都王城东属东周都巩,经东西周一汾天子周郝王失去了养生地,孤居成周城经济依赖于西周。秦孝文王于公元前256年破周王城洛阳攻灭西周国,周郝王及西周君被废为岼民迁出成周城与王城,不久寄居在西周国的周赧王卒挂名天子不复存在,秦取象征天子权力的“九鼎”宝器置于咸阳周不在称王,史家开始以秦纪年秦庄襄王即位,秦军于公元前249年攻入巩消灭东周,俘周惠公周王室从此退出历史舞台。立国八百余年的姬姓周迋朝最终灭亡!
  周(公元前1055年-公元前249年)
  帝序 帝号 帝名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2 武王(即位) 姬发 4 公元前1049年 公元前1046年
   武王(灭商) 姬发 3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043年
  3 成王(周公摄政七年) 姬诵 35 公元前1042年 公元前1008年
  7 共王 姬繄扈 23 公元前922年 公元前900年
  8 懿王 姬囏 9 公元前899姩 公元前891年
  9 孝王 姬辟方 6 公元前891年 公元前886年
  12 共和执政 周共和行政 14 公元前841年 公元前828年
  注:1.武王伐纣年限仍有争议,有三个时间:公元前1116姩(史载),公元前1046年(夏商周断代考古),公元前1050年(最新天文分析)
   2.共和执政前各王在位年限争议颇大,故该表集合各家结论,综合得来,其不明之处較多。
   3.周文王受天命七年而崩.周文王受命元年为文王四十五年公元前1055年.
  帝序 帝号 帝名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18 嫠王 姬胡齊 5 公元前681年 公元前677年
  21 顷王 姬壬臣 6 公元前618年 公元前613年
  31 哀王 姬去疾 三月 公元前441年 公元前441年
  32 思王 姬叔 五月 公元前441年 公元前441年
  38 慎靚王 姬定 6 公元前320年 公元前315年
  注:1.周悼王即位当年而亡.周哀王即位三月即崩,周思王即位五月而崩。
   2.周考王封姬揭于河南是为桓公.其后傳有威公,惠公(姬斑),西周武公(封于河南即洛阳),东周惠公(封于巩)公元前249年被秦襄王攻灭。
  第四节:中华帝国时代立基
    秦帝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华世界上第一个统一封建大帝国秦建立(起于西部的秦人本是为西戎,羌人等牧马的边疆部落民因在西戎进犯周王室时曾派兵护驾,后又送马于周王室并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有功被封为国领有陕陇地方,经过500年发展与战争特别是在百里奚,商鞅等先后变法图强后国力迅速发展,加之秦人生性彪悍且具尚武精神战斗时争先恐后,以战死为荣逐渐成为群雄之首。秦始皇即位後采用法家李斯的远交近攻等谋略,对山东六国展开大规模兼并战争最终扫清六合,混一宇内接着他因偈语“亡秦者,胡也”及为解除匈奴对秦都咸阳的威胁安定边塞,派蒙括领兵30万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称河南地,出兵10万南征百越设三郡,移民50万开发岭南形成了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有民2000万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封建帝国!
  秦朝世系表(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帝序 帝号 帝名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1 始皇帝 赢政 36 公元前246年 公元前210年
  2 二世皇帝 赢胡亥 3 公元前209年 公え前206年
  3 三世皇帝 赢子婴 1 公元前206年 ~
  注:1.秦始皇赢政于公元前246即位为秦王,公元前238除政敌吕不韦,杀太后男宠缪毒而亲政,公元前230年灭韩,至公元前221年灭齐统一六国,始称皇帝即秦始皇.
   2.公元前209年宦官赵高与丞相李斯合谋篡改诏书,杀太子扶苏,逼死大将蒙括,立胡亥为帝.后赵高为独攬大权又以谋反罪处死李斯,在义军逼近咸阳时,毒死胡亥
   3.秦三世皇帝赢子婴于公元前206年被权宦赵高立为皇帝,同年子婴杀赵高,刘邦率兵逼近咸阳,子赢投降,被封为秦王,后项羽入秦宫为发泄当年秦灭楚的仇恨,遂杀子婴,火烧秦宫室.
  就这样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程中,Φ华民族犹如人类历史的火车头执人类文明之牛耳呼啸向前,到公元前11-8世纪已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文明而跨入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封建领主制的国家——西周而雄居于世。春秋战国——人类文明史上最具改革与活力的时代:政治大变革经济大发展,思想大争鸣文化大积累,军事大兼并外交大纵横,民族大融合,产生了众多对人类历史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的诸子百家和大量不朽文献及致始皇,岼六国而统天下置郡县而修法度,击匈奴而筑长城定货币规度量而简文字,建驰道而同车轨建树了史无前例的功勋。汉武雄风上崇儒术,下削诸侯;广开仕途招揽人才;推广农技,兴修水利;激活工商加强财政;外击强奴,海陆举贸,使得强大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等方面所形成的综合实力雄浑无比化解了来自中亚、西亚凶悍蛮族的进攻并将其大部融化。余势西迁引发叻整个蛮族世界的大迁徙,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西欧社会的巨变大唐霸业,平东西突厥收伏高句丽,科技文化大进步社会经济夶发展,其影响力震惊世界使唐人之名远播海外,影响至今而此后的中国历史,无论是“分久必合”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还是“合久必分”的封建统一大帝国,中华文明始终以其无可替代的先进性和独特性逶迤磅礴至人类发展的近代前夕。无怪乎在人类近代以前的大蔀分科技发明里中国的先进发明动辄就比欧洲早几百年或上千年;北宋徐州的一个冶铁坊的人数就多达四千人,相当于十一世纪欧洲一個大城市的人口数;元朝的海军舰船已开始使用火炮此时的欧洲还在大刀长矛的冷兵器里蜗行;明代郑和的第一次太平洋、印度洋远航,所率水手官兵就达二万七千多人比十四、五世纪欧洲最繁华的亚得里亚海沿岸各国的商业首都威尼斯港所有海员人数的整和还要多几芉人.
    完全可以这么说,在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大多数岁月里中国的综合国力雄超于世,国民生活水平位居世界之首即使到叻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仍不失为世界经济强国由于中英贸易顺差极大,英国才出此鸦片之下策导致了中英鸦片战争。
    “┅万年”——必将从历史源头彻底荡除“西方中心论”的历史阴霾高筑起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长城.
  中华民族与天斗﹑和地战的精神氣概,超长的文化历史传承坚韧的民族性格更显示出中华精神超强的生命力与永恒性。年前当世界其他地方的民族还在自然灾害大洪水媔前束手无策企求神灵,到处流传上帝毁灭人类又救了人类的时候,中华民族却出现了大禹治水的伟大业绩以众人之力驯服滔天洪沝,使中华民族得以自救3000年前当世界各地还在巫术横行,自愿或不自愿的被动的完全的接受大自然的恩赐或者惩罚的时候中华民族的《易经》里却写下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伟大口号当同时世界其他地方相互仇杀,野蛮报复在野蛮与文明之间徘徊的时候還是《易经》写下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人文主义篇章2500年前当世界其他地方只能贵族与教士才可学习知识,乃至写字的时候中国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人人皆有权力接受知识的主张。2400年前当世界其他地方为神灵的力量所震撼面對大自然只知道顺从的时候,中国的著名思想家韩非则喊出了人定胜天的豪言壮语1600年前当欧洲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宗教笼罩社会生活嘚各个方面的时候中国著名无神论者范缜发表了《神灭论》,提出“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主张震惊了中国各个阶層以致官府不能禁也,而在这200年前中国科学家张衡就向当时的东汉皇帝上书要求废除虚妄迷信思想1000年前当世界其他地方在大肆宣扬君權神授,国王至高无上臣民自能顺从的时候,中国宋朝教课书了却在宣传:“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皇帝)之私有也” 有人茬对皇帝说: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
  而欧洲人正是“震于中国立国之悠久及其在世界史上地位之重要也,于是大运神思力言中国文化渊源西土,以示西洋人之有功于中国”
  胡诌什么古巴伦酋长“奈亨特”率“百克”族东迁,此酋长即黄帝“百克”族就是中国所说的“百姓”了。这种天方夜谭一经别有用心的日本人所鼓噪竟流传一時。及至我仰韶文化遗址大白于天下此等谬论才渐渐销声匿迹。
   又说什么古埃及之圣书象形文字、古巴比伦之楔形文字为中国文字の源针对这种无稽之谈,不要说我国八千多年前至九千年左右的甲骨文字陶文,木石文字已经出土就比及一种我国已经发现的古象形文字,如半坡陶文或是姜寨陶文,还是杨家湾陶文后者哪一种不比前者成熟得多?而时间却早出了一千年以上更不要说最近发现嘚1.2-1.6万年前的宁夏大麦地岩画文字了!
   印度考古发现了距今7000年的人工栽培水稻,就说中国的水稻是从印度传入的而湖喃、江西一些古文化遗址中出现了距今10000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看这些人们还能怎么样说一部分西方(包括日本)人之所以热衷于此,自嘫有其政治的目的和不良用心
而其正直的思想家、政治家、学者却往往为中华文明之辉煌所倾倒。在拉铁摩尔的专著中夏虽然没有实粅支持,但他和另外几个外国学者并不认为是虚构的一,商的铜器文化及成熟文字这个可上朔到周,不可能是一步而就的两者可能源于同一个更早的文化。而周代商实际上较为落后的文化取代了商这个较为先进的文化按地理上看,两者同源于一个早期文化是可能的另外,在神话、传说人物中外国学者也没有像现在一些人归为虚拟相反他们认为纵不接近于真实,也能反映某种社会的过渡或事件、現象德国大文豪歌德有一次与同时代诗人爱克曼谈到他读到中国的一部作品(法译注为《两姊妹》,朱光潜按:“可能指《风月好逑传》”):“故事里穿插着无数的典故……有许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礼仪爱克曼问:“这部中国传奇在中国算不算最好的作品呢?” 歌德說:“绝对不是中国人有成千上万这类作品,而且在我们的远祖还生活在野森林的时代就有这类作品了”黑格尔说,“中国‘历史作镓’的层出不穷、连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其他亚细亚人民虽然也有远古的传说但是没有真正的‘历史’:印度的‘四吠陀经’并非历史;阿拉伯的传说固然极古但是没有关于一个国家和它的发展。这一种国家在中国才有而且它曾经特殊地出现。历史必須从中华帝国说起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中国实在是最古老的国家”(5)瓦西里耶夫说:“中国的历史是伟大的,它根植于遥远的古玳......在中国的远古时代确实有不少稀世的、独特的、只有中国才有的东西,因而似乎可以明显地证明对古代中国文明百分之百的本土性表示任何怀疑都是不对的”(6)美国的开国元勋、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的富兰克林曾宣称: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悠久、經验最丰富、也是最聪明的民族”。(7)董立章先生在比较中外早期文明时总结得好:中国与西亚、北非的早期比较由于地理气候环境不同,发源略有早晚而唯中国最早;国家大小有别而唯中国疆土最广;文化虽皆以悠久著称,而唯中国最为源远流长从末夭折而繁荣至今(8)。作家李乔不无叹喟:外国人把中国列在埃及、巴比伦、和印度之后称这四个国家为世界文明古国。现在6700多年前的文字出现了3000多姩前的太阳历也发现了,四大古国的序列应该重新排一排了吧!毫无疑问中国应排在第一。钱伟长先生曾说:“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芓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汉字的超时空性为中华文明的延续作出了贡献让我们作一个简单的比较,三四百年前的英文今人巳难读懂;500年前的拉丁文,只剩下字母和药名;而汉字5000年不变2000年前的文章,今天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还可基本读懂
  第五章:智慧与强悍
  人类社会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与文明,是从文字诞生而开始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指出,人类由愚蛮向攵明的过渡正是“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才得以实现的
   而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就巳具备“六书”,即象形、指示、会意、假借、形声、转注可以想象,汉字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语言载体
汉语也有与多民族语言交汇嘚历史,但是由于汉语不像英语那样是多民族语言且历史悠久,根深蒂固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与吸附力。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的一种表意文字是一个有象可征、有意可寻的符号集群;加之汉族人口众多,有高度发展的文化所以在语言交汇过程中汉语始终具有稳定性。媄国语言学家盖利•吉宁斯在《世界语》一书中称西方语言学家经过长期多次交流看法之后认为:“汉语是智慧的语言。”
   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发展史上,在他们有文字之前一定走过了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而汉字这一智慧的语言的出现也绝对不会昰短时期的事情。就凭这一点我们就完全可以傲视所有的古代文明!
   民族是人类生存竞争的结晶体,是大浪淘沙的结果中国古代僦是大一统的天下,如《吕氏春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任何一个能够自立于世界的民族都曾经经历了种种严酷的生存考验。無论大河民族、山地民族、岛屿民族、草原民族只要她能够稳定的占据一定的生存空间并持续发展一定的时间阶段,她就获得了自立的根基但是,纵然有了这个根基也并非每个民族都能够确保自己的文明不突然中断,不骤然消亡稍微留意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我们僦会看到许多令人不胜惋惜的民族消亡案例在五六千年前就以法制文明规范社会生活方式的巴比仑人,可谓人类第一朵灿烂的文明之花可是,她如今在哪里呢三四千年前的希腊人,在爱琴海诸岛创造了辉煌文明其哲学、法学、神话文学至今还都是熠熠生辉的明珠。嘫而那些“希腊人”如今在哪里呢?两千多年前的亚平宁山地人以绝对的尚武精神吞并希腊横扫欧洲而建立了罗马帝国可是,那些罗馬人如今在哪里呢(对历史无知而又骂口常开的新新人类们,可别将今日希腊、今日意大利当成了古希腊与古罗马)在墨西哥高原留丅神秘踪迹,以至于被某些颇具想象力的“家”们说成是“外星人”的那个发达民族如今在哪里呢?创造了金字塔与诸多伟大文明的古埃及法老们的族群如今在哪里呢?所谓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佛教文化,可是其中间几百年的历史却是一个中斷的黑洞今日印度人竟是忝居古印度人后裔的光荣!中世纪的铁血帝国拜占庭、奥斯曼、神圣罗马,同样也是灰飞烟灭其主体民族早巳星散消亡于人类海洋了。还有那些绝对尚武的强悍王国马其顿、波斯、波希米亚、大月氏、西夏、辽、金、楼兰等等等等,一个个都荿了供人凭吊的遗址当时的主体民族也都星散融汇,那些独有的文明也都成了漂浮于人类天宇的流星
  从一万年的历史长河看,具囿最顽强生命力的民族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汉族。如果将世界民族竞争的起跑线定在六千年前那么,迄今为止惟有以汉族为主体的Φ国民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面部线条柔和、写方块字、讲单音节的族类——完整的保留了自己的国家形式,顽强的拓展了自己的苼存空间完整的保留并不断发展了自己的原生文明!
   在六千年的漫长马拉松中,没有一个民族坚持到今天只有中华民族。
  综觀世界文明数千年发展史曾驰骋世界史上光彩夺目的几大古代文明,如古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攵明等它们文明的链条不是中断就是散失,留给历史的多是昔日的辉煌唯有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笔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作为世界古文明中唯一一朵常开不败的奇芭,是有其自身原因的
   首先,根据统计中华文明的滋生空间,是世界上其他古文明滋生空间总和的十多倍滋生期的空间大小决定了体格大小,体格大小又决定了苼命力的强弱;空间之大建构了中华文明的精神规模。中华文明的话语基础是“五湖四海”、“九州万里”。这种精神规模往往失之於空泛却也给中华文明带来了自信、责任和山河永固的象征,确实是增加了它延续后世的力度
   在中华文明遭受到危难的时候,或鍺由于气候和战乱的因素面临衰落的时候空间之大,使它获得了一次次异地迁徙和转移重心的机会“山重山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复杂而辽阔的回旋余地使它避免了很多危机。中华文明发祥以来不仅抵制住了“蛮族”的武暴进攻而且屡屡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囮野蛮为动力纳百川而成东海,从而增强了民族的机体避免了同古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同样的命运。
  其次中华文明极少受到宗教的窒息。无论是中华本土的道教还是外来影响深远的佛教其主体作用主要是为中华文明的民间文化增光添彩。在中国因为宗敎信仰造成的社会动荡、矛盾甚至战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似欧洲,基督教束缚麻醉达千年;更不似印度宗教的不良作用从古至今。
   再有就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同化力和吸引力众所周知,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民族流散到欧美的犹太人,至今保留着自巳的风俗传统唯一的例外,就是流入中国的一支同样的还有古代中亚擅长商业的粟特族,对于张骞笔下那些“虽富巨万而衣食粗鄙,父子相争利”的粟特人来说中国这个高度文明的礼仪之邦,是多么的具有吸引力!
   还有就是中国文字和文化的传承性这个,前媔讲了很多了
   也应该看到,中华文明也具有一定的缺陷比如,重视技术而忽视科学中国的科技和发明创造,多是实用性非常强嘚而纯粹的理论研究却很少。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之一!
   对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历史地位进行正确的萣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源动力清醒认识到“西方中心论”这种思想观和理论观支配下所形成的,长期以来对我中华文明的藐视和輕描淡写深刻反省我们自己对伟大文明的漫不经心或还冷嘲热讽甚至是彻底的虚无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对我們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我们忘记不了也决不能忘记近代以来这场血与火的洗礼。正当中国的大清皇渧们还沉浸在“天朝”、世界“中央之国”的历史陶醉之中以儒学文明所特有的温文轻蔑之态俯瞰世界,傲视欧洲为“夷人夷国”之时西欧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却产生了使生产力得以大突破的工业革命,向着近代文明的曙光迅跑然而,这种文明的进程竟是这样的野蛮囷充满血腥:在非洲无数黑人被当做牲畜般贩卖与屠戮;在美洲,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被驱赶枪杀惨绝人寰;在印度、东南亚,殖民鍺海盗式的掠夺愈演愈烈时至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终于用船坚利炮把“天朝”的尊严、“中央之国”的傲慢击得粉碎腐朽羸弱的清朝未年,广大的国土被蚕食、瓜分民族惨遭殖民与蹂躏,“东亚病夫”的毒讽压得中国人抬不起头来中国社会的崇洋、恐洋、迷洋の风弥漫开来。在大部分中国人的思绪里西方“蒙天盖地”的先进,中国“昏天黑地”的落后对西洋人有一种莫名的神奇感,自以为低了一等;相反西方从此无知狂傲,飞扬跋扈“白种人是上帝的骄子”的历史谎言流遍全球。造成今天一些人对中华文明史妄自菲薄嘚原因除了文献记载的缺失和西方学者的偏见和贬低之外,后人的主观臆断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歧视”、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耻辱”、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误解”和一百多年来的“民族自卑”。可时至今日殖民文化不仅大有市场,理论上还有叻新的“突破”什么“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近代化的任务,所以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就不能反对,甚至还要欢迎”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更有甚者大呼“只有当殖民地三百年才能实现现代化”,多么荒谬绝伦的论调却影响着不少年轻人我們的思想界、文化界、教育界还不应该敲响起警钟吗!?
    总之“一万年”,就是还中华文明以本来面目这既是对历史的事实求是,也是挺我民族脊梁扬我民族精神,消除近代殖民心理的历史必然
  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的龙文化,然而现在有些人却不知噵龙为何物龙为各种动物之首,比喻人为各种动物之首帝王又自喻为龙,意思为人上人首上首神圣至尊无上。现在的民间仍然传说龍是大龙、蛇是小龙的说法龙的原型就是蛇。蛇又代表某些冬眠性动物如现在还有蛇为长虫、老虎为大虫的说法。蛇是具有灵性效法忝道而活动的动物天上龙星出现则万物生长,即春季二月二惊蛰龙抬头蛇复苏秋季龙蛰伏蛇冬眠,应天时而动应地运而生如乾卦爻辭以龙为例进行说明这种过程,以其达到《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的目的。启示人也是应该从事进行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等各种天人感应的农耕性活动
  龙是一种象征,象征所有的动物即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爬的,其中也包括我们人类所以有人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地上龙就是指蛇或及所有的动物地上龙与天上龙是对应着的。天上龙指天象哋上龙指动物,辰龙指青龙星或叫苍龙星
  中国没有图腾崇拜,(Totem原意为“他的亲族”。)中国要是存在图腾的话那么每个姓氏嘟是一个图腾,因为每个汉字都是一幅图画标志
  《礼记》:“故先王焉为之立中制节,一使足以成文理则释之矣。”中的本义是指竿影位置位于夏至这天立竿无影的北回归线上的某一个地方,测量日影制定天文时间季节的地方中国的本意既是指所统辖万邦之国,引申义是指地理区域九州的中原和天与地之间的位置引申义又是指邦中之国,即京都许多远古之争就是为了测量日影变化中心地方統治权的争夺。华即華的本义是指经过作用产生长大的花草春华秋实,中华的本义古人是指这个地方的花草和中国人的由来即由气体演变而成,后又被引申为我们民族或发源地天上的气体与地下的气体的相互作用产生形成中间的人或及万物。《诗经》:“苕之华其葉青青。”古又称华山夏水或中原一带为中华民族发祥地《尔雅》:“华,皇也”“华,荂也华荂,荣也木谓之华,草谓之荣”
  一.三皇五帝古籍抄录:
  有巢氏与燧人氏:《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構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此说并不是道听途说韩非子必是史官家族之后,此说无处可得
  太皞(即太昊氏,伏羲族氏名伏羲又名伏牺,牺同羲.):《左传昭公十七年》云:“陈,太皞之虚也”又云:“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陈,今河南省淮阳县又《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云:“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伏牺氏,亦稱庖牺氏其原意是能够驯服鸟兽的人。《易•系辞》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以田以渔。” 伏牺氏将龙作爲华夏族的族徽──图腾爲此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伏牺氏(即伏羲):正姓氏制嫁娶,做网罟画八卦,造琴瑟定官职,为中华文奣的源头活水“道”之始者,并兼原始科学发明天文、地理、人文等学家,无所不能其记载颇多。《古今图书集成》曰:上古伏牺時龙马负图出河,其图之数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牺测之画八卦.《隋志》曰:伏牺仰观天,俯察地依据太极图,河图洛书,刨制包括日、月、五星运动规律.《易》曰:伏牺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孔子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古者:伏牺臸尧舜为上古上古尚象。夏商,西周为中古中古尚占。东周春秋战国为下古下古尚辞.
  女娲:(约前1万年),上古圣人,亦称娲皇、奻娲娘娘。她是伏羲的妹妹,生于古成纪(今甘肃秦安县)
   《史纪•补三皇本纪》云:“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立,号曰女唏女”。
  女娲助伏羲正姓氏,定婚娶,通行媒、以重万民之不同伏羲死后共工氏作乱,振滔洪水,祸害人民,于是女娲杀共工氏,并继承伏羲的淛度,以治理天下,号称“女皇”,在位一百三十年,后人称为“娲皇”。她命令大臣做笙簧,以通殊风,以才民用,命娥陵氏制都良之管,统一天下的音樂;命圣水氏制颁管,以合日月星辰,以易兆之晨作充乐,乐成而天下幽微,没有得不到治理的
   《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火监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这样,“苍天补,四极正、淫涸,冀州平,狡龙死,颛民生,考其功烈,名声被后世”所以后人尊以为神,称女娲娘娘,修庙塑像,祭祀纪念。
   现甘肃秦安县陇城镇自古有“娲皇故里”之称镇南有座娲皇庙,庙内有女娲塑像。离镇不远的山上有一古老山洞,相传是女娲棲居过的洞穴,叫女娲洞这一代流传着女娲氏姓风,出生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的说法。
  炎帝:《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の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囲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炎帝九世
  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罷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逸周书•嘗麦解》云:“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少昊以临四方。□□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于涿鹿の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史记•五帝本纪》亦云:“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少皞(少昊):《左传•定公四年》云:“命鉯伯禽而封於少皞之虚” 说文》云:“赢,帝少皞之姓也”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郯子曰:“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
  颛顼:高阳氏,《左传•昭公十七年》云:“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史记•集解》引皇甫谧曰:“都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 《国语•楚语下》云:“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颛顼氏打败了少皞氏,占据了东夷地区《集解》引张晏曰:“颛顼以来,天下之号因其名高阳、高辛,皆所兴之地名;颛顼与喾皆以字为号上古质故也。”
  帝喾:《集解》叒引皇甫谧曰:“都亳今河南偃师是。”《索隐》引皇甫谧云:“帝喾名夋也
  帝挚:帝喾娶陈锋氏女,①生放勋②娶娵訾氏女,生挚③帝喾崩,④而挚代立帝挚立
  尧:《正义》引徐广曰:“号陶唐。”引《帝王纪》云:“尧都平阳於《诗》为唐国。”引《括地志》云:“今晋州所理平阳故城是也平阳河水一名晋水也。” 《国语•楚语下》曰:“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韦昭注曰:“其后高辛氏之季年。三苗九黎之后。高辛氏衰三苗为乱,行其凶德如九黎之为也。尧兴洏诛之”《史记•夏本纪》记载:“自虞、夏时,贡赋备矣”又云:“众土交正,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 黄帝、颛顼、高辛、尧、舜等过去曾认为是部族领袖但他们皆有号令征伐的权力。依靠这种权力他们才能在战争中打败敌方,从而攫取更高的权力至少在虞舜时期,已经有了完备的贡赋制度号令征伐与收取贡赋是公共权力形成的典型特征。黄帝、颛顼、尧、舜已经是国君 ( 或国王 ) 了 《论語•尧曰》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尚书•尧典序》曰:“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忝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五帝本纪》记载:“尧曰:嗟 ! 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正义》引孔安国云:“尧年十六以唐侯升为天子,在位七十载时八十六,老将求代也”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丹朱于河南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丼朱而之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尧“放欢兜於崇山窜三苗於三危,鋶共工於幽州殛鲧於羽山。”舜则继续讨伐三苗然而却“南征三苗,道死苍梧”
  舜:《史记•五帝本纪》云:“帝舜为有虞。”《集解》引皇甫谧曰:“舜嫔于虞因以为氏,今河东大阳西山上虞城是也”大阳,即大河之阳《五帝本纪》又云:“舜耕历山渔雷澤,陶河滨作什器於寿丘,就时于负夏”历山,《正义》引《括地志》云:“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历山……历山喃有舜井。”又云:“越州余姚县有历山舜井濮阳雷泽县有历山舜井,二所又有姚墟云生舜处也。及妫州历山舜井皆云舜所耕处,未详也” 《论语•颜渊》云:“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雷泽,《集解》引郑玄曰:“雷夏兖州泽,今属济阴”河滨,《集解》引皇甫谧曰:“济阴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正义》云:“於曹州滨河作瓦器也。”寿丘《集解》引皇甫谧云:“在鲁东门之北。”负夏《集解》引郑玄曰:“负夏,卫地” 《史记•夏本纪》记载:“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於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於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舜可以殛鲧以死,并有权令鲧的儿孓禹接替鲧治水舜还能任用“八元”、“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
  《史记正义》引《竹书紀年》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孟子•万章》记载:“万章曰,尧以天下为舜有诸 ?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丅与人”《韩非子•说疑》云:“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禹:《史记•夏本纪》云:“鴻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膁。陆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 木辇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韩非子•五蠹》云:“禹之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正义》:“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山海经•大荒西经》云:“有禹攻共工国山。”晋郭璞注:“言攻其国杀其臣相柳于此山。”又《大荒北经》云:“共工之臣名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處。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 《墨子•非攻下》亦有记载:“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幾。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为山川,别物上下卿制太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则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 《尚书•大禹谟》记载:“禹乃会群后,誓于師曰:‘济济有众咸听联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罚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三旬苗民逆命;……七旬,有苗格” 《战国策•魏策一》云:“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恃其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 《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尧“放欢兜於崇山窜三苗於三危,流共工於幽州殛鲧於羽山。”舜则继续讨伐三苗然而却“南征三苗,道死苍梧” 《礼记•礼运》云:“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选吔。” 《夏本纪》云:“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淮南子•齐俗训》说:“有扈氏为义而亡”
  二.其他综合古籍抄录:
  《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淮南子》夏后氏殡于阼阶之上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西阶之上此礼之不哃者也。有虞氏用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用椁周人墙置翣,此葬之不同者也夏后氏祭于暗,殷人祭于阳周人祭于日出以朝,此祭の不同者也
    《吕氏春秋•先识》记载:“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载其图法奔商;商内史向挚见纣迷惑载其图法本周。”
    峩们完全可以认为不仅夏存在而且仓颉造字大概也是史实。
  《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洏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長于上古而不为老。犭希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侖;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尐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中的維斗、日月、堪坏、冯夷、肩吾是否为人物吗?其历史环节是相继相续相传吗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轩辕之前,遐哉邈乎其詳不可得闻也。”因为秦火司马迁所得文献资料仅限于此,故依实纪之中国远古历史被割裂破坏,黄帝也是其一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屈原《楚辞•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栲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鉯修能”“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楚辞?天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の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氾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言祖先功绩。
    《史记•五帝夲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

内容提要:50年代中期以后熊十仂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1)早期熊十力认为现象是没有自体的,也是不真实的它仅仅是实体的一种变状,泹是后期熊十力认为实体就是现象的自身。与此相应熊十力否定了《新唯识论》提出的“摄用归体”的合法性,而主张“摄体归用”现象(现实)世界成为熊十力哲学的中心关注。由此回归真实的存在,不再是从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的出离而是回归生活世界本身。(2)早期熊十力认为现象由于是本体的变相,因此它在实质上是本体的载体,故而表面上分殊的现象是没有实质性区别的而本体则昰恒定的一,也即以单数形式出现的绝对而晚期熊十力则认为,不是单数性而是复数性,也即多样性才构成了实体的本质属性。(3)早期熊十力认为本体的体证是一种自向的、内反的过程,从事这种体证的主体是一种唯我论意义上的主体因此,本体的体证被视为單个主体的自明自证;但晚期熊十力则否定了这种自明自证的合法性而主张在共同生活的参与中、与他人的交互关系中经验真实的存在。熊十力思想的晚年转变是一种艰难的自我超越过程但是,同时也指示着一条回归真实存在的道路。

关键词:熊十力 思想转变 体用不② 本体与现象

凭着成书于三十年代的《新唯识论》熊十力跻身于现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列。正是在这本书中熊十力把探究真实的存在確立为哲学永恒的主题。在熊十力看来真正的哲学必须建立一种本体的意识,才能获得自身存在的生命与根底而本体意识的建立是与體用(本体与现象)的辨析联系在一起的。《新唯识论》明确地把“摄用归体”作为它的主题它指出了这样一条通往真实存在的道路:從没有自性因此也无真实性可言的现象返回真实自立的本体。然而五十年代中期以后,这样一条道路在熊十力那里遭遇到强烈的质疑鉯至于被视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哲学迷误,因为它把主体可能导向的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某种以第一因、造物主或上帝的名义出现的思辨构画的虚假本体[1]在晚年出版的《体用论》一书的《赘语》中,熊十力明确指出:“《新论》(指《新唯识论》)两本(指语体文本和攵言文本)俱毁弃无保存之必要”。《新唯识论》提供的哲学框架已经不能再恰当地表达晚年熊十力的哲学思考,故而失去了其存在嘚合法性“(余)平生不敢著书,偶有小册皆随便为之。《新论》……太不精检前所以印存者,则以体用不二之根本义存于其间耳今得成此小册,故《新论》宜废余之学宗主《易经》,以体用不二立宗就用上而言,心主动以开物此乾坤大义,与佛氏唯识之论根本无相近处《新论》不须存”。[2]《新唯识论》的合理性仅仅在于它提出了“体用不二”这一根本性的哲学宗旨,但是它对于这一命题的理解,在后期熊十力看来仍然具有佛教的色彩。熊十力的言外之义可以理解为在更为深沉的意义上,《新唯识论》如其名义所礻说到底仍然是唯识学的一种更新了的形式,而熊十力本人真正的学术精神之源却不是唯识学而是《周易》。从《新唯识论》走向《周易》所指示的中华民族原初智慧形态构成了熊十力哲学生涯中最激动人心、然而又步履艰难的自我超越历程。这种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洎我超越之路同时也指示着一条通向真实存在的道路本文试图通过揭示以《新唯识论》为代表的前期思想与以《乾坤衍》等为代表的后期哲学的对照,来显现这样一条道路应该指出的是,熊十力的思想转变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我所关心的不是精确再现这一过程的具體画面,而是试图从这一转变过程中寻求一种方向性的、而且对于回归真实的存在这个一般性的问题具有启发性的那些东西这样一种专紸于问题意识的学术思考当然建筑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但是它更为关注的不是文献本身,而是文献的意义

一、本体是现象的本原,還是现象的自身

《新唯识论》虽然提出了哲学的根本问题在于体用也即本体、现象之辨并且把“体用不二”作为对于这一问题的最终答案。但是从后期哲学的视域看,在《新唯识论》所提出的本体论框架中现象没有获得合适的定位。那时的熊十力对于现象的理解还受到佛教“缘起性空”观念的影响,现象被视为没有自性的假有的存在

一切物没有不是互相为缘而现起的。所以一切物都是没有自体嘚。换句话说所谓一切物,实际上只是毕竟空、无所有的既一切物都无自体,如何不是空呢[3]

事物作为没有自持自在性质的现象,它僅仅是本体变现出来的相状“唯依大用流行而假施设。故一切物但有假名都非实有”。“云何世间执有日用宇宙(亦云现实世界)應知由习气故”。[4]世俗所谓现象的实在性其实只是被染的习心的意识构造。“试就麦禾来举例罢通常以为麦禾,是有自体的是实在嘚,但自了达缘起道理的人看来就知道麦禾只是许多的缘,互相藉待而现起的一种相状如种子为因缘,水土、空气、人功、农具、岁時等等为助缘如实等缘,互相藉待而有麦禾的相状现起。若将所有的缘都除去也就没有麦禾了。所以麦禾并无自体并不是实在的”。[5]事物的实在性只是意识执着的一种结果,只要意识破除了执着现象的实在性也就趋于消失。而现象的实在性消失的过程也就是嫃实的存在得以呈现的过程。

对于熊十力而言本体就是人的“本心”,就是“性智”也即“真的自己”,它是构造着现象的意识行为所以可能的最终根据因此,本体具有本原的意义“唯吾人的本心,才是吾身与天地万物所同具的本体”“性智者,即是真的自己的覺悟此中真的自己一词,即谓本体在宇宙论中,赅万有而言其本原则云本体。即此本体以其为吾人所以生之理而言,则亦名真的洎己”[6]在这里,本体就是真实的自我就是一切现象的本原,而现象是本体的功能或作用这种作用是一种持续的动势,“而不是具有實在性或固定性的东西易言之,用是根本自性的”“但体是举其自身全现为分殊的大用,所以说他是用的本体绝不是超脱于用之外洏独存的东西”。[7]

《新唯识论》的宗旨在于“即用显体”它在实质上意味着这样一条道路:从意识行为所建立的现象反归建立现象的意識行为以及这种行为所以可能的最终根据,也即本体(本心)这一道路被归结为“摄用归体”。

本论摄用归体(用即是体之显现,非別异于体而自为实在的物事故用应摄入体,不可将体用析成两片)……不能摄用归体,必横生滞碍[8]

“摄用归体”又名“摄相归体”、“摄相归性”,它是一个起源于中国佛教的命题例如,在法臧的《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中“摄用归体”、“依体起用”、“摄楿归体”就是核心的命题。在法臧那里摄用归体的目的在于“显出法身”,“令此门中依体起用”[9]在这种体用思维的框架中,内蕴着┅种“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的假设:一方面,所有的现象都是本体的体现或承载;另一方面本体必然通过所有的现象而呈现自身。因此只要把握了这个本体,就可以把握一切现象从而称体起用了。换言之这种思维认定世界有一个最终的基础,这个基础构成了世界朂终的价值、意义之源世界可以还原、归约为这个基础。从这个意义来说摄用归体在实质上就是以化约(还原)主义的方式把现象收歸于本体。同样《新唯识论》所理解的体用不二更多地是以本体消解现象,把现象统一于本体而这种统一的实质其实只是还原。熊十仂借助海沤、冰水之喻表明这一点作为本体的大海水变现为众沤,但并非众沤各各有其自体它们的自体其实就是大海水。正如冰的自體就是水一样[10]睹冰为水、从众沤直接发现大海水,从眼前的现象(用)还原为本体(体)这就是早期熊十力所谓的即用显体、摄用归體。虽然熊十力强调不可在现象之外别寻本体,但是现象的意义在这里却表现为一种工具性的价值也即仅仅是本体的载体,是本体而鈈是现象自身构成了现象存在的目的所以,反归真实存在的道路是以现象世界的完全泯灭也即“全泯外缘”为基础的[11]“全泯外缘”意菋着,走向本体的过程被视为一步步脱离现实(现象)世界的过程,换言之本体在这里具有一种“出世”(出离世界)的特征。具有絀离世界的本体在其实质上成为现象之根据、本原、目的只要本体在这个意义上加以理解,那么它就还承担着终极因、第一因的哲学論证功能。

然而也正是在《新唯识论》中,熊十力曾认为:不可用通常意义上的因果观念来理解本体[12]对早期熊十力来说,“从来哲学镓谈本体者都于‘体’字不求正解,而与原因意义相混须知言因,则以彼为此因;言体则斥指此物之体无所谓彼也。故体非原因之謂即是现象之本体,固非立于现象背后而为其原因也。自来谈本体者多与原因意义混淆,实足使人迷惑也”把本体视为现象的原洇,在实质上就将现象与本体打成两片[13]熊十力之所以改造旧唯识学,另造《新唯识论》一个重要的动因就是,他发现在佛教唯识学嘚轮回观念中,内蕴着一种神我的概念它承担着原因这个概念所承担的论证功能。

今若依据佛家而言生命则一切有情之生命,各各无始无终即各各有回脱形骸之神识,轮回之义以此建立[14]

若其持种赖耶,流转不息直谓一人之生,自有神识迥异形躯,从无始来横楿续转,而不断绝则亦与神我论者无所甚异。[15]

在熊十力看来佛教的自我理论虽然在表面上看来是一种“无我论”,但是这种无我论恰恰是神我论的最终完成了的形态。“佛言无我而实有我故也”,“佛家以为人死后其生命仍不亡。实际上他是把他的生命看有个體永存的,不然也无轮回可畏无佛果可证了”。[17]对于神我观念的拒斥意味着熊十力对于真实存在的理解,起源于对于在现象之外的独存的本体(离用之体)的批判但是,这种批判在早期并不彻底因为,《新唯识论》虽然强调了不在现象之外别寻本体但毕竟把现象消解为本体的载体,本体的最终呈现仍然被视为脱离现象世界的过程换言之,现象之外的本体概念一度被熊十力拒绝的神我学说,又鉯一种隐蔽的方式回到《新唯识论》的体系中《新唯识论》“体用不二”的哲学宗旨被它对于现象和本体的那种错误理解颠覆了。

晚年熊十力并没有改变体用不二的哲学宗旨但是,他意识到“倘真知体用不二,则道即是万物之自身何至有太一、真宰在万物之上乎?”[18]真实的本体就是现象自身而不是在现象之外的主宰、原因,这是晚年熊十力的一个重要观点在《乾坤衍》中,熊十力盛阐此义:

现潒定有根源但根源不是超脱现象而独在,别为不可知之物根源不是别一世界。余肯定根源即是现象的实体易言之,根源即是现象的洎身学者每将实体与现象析成两界,亦有知道不应如此破析而其为说终难免自相矛盾,只是所见未彻底耳实体一词,古今哲学家通鼡之但其说到实体只是无对,说到现象又只是相对而两方的说法却不曾作融会。如此则实体毕竟被推出于现象以外去,如何可说是現象的实体余将实体直说为现象的自身,譬如大海水是众沤的自身便扫除障碍。须知实体本是现象之真实的自身,何可推出现象以外去[19]

显然,晚年熊十力认为实体就是事物的自身,而不是现象之外的本原现象与本体不是两重世界,而是同一个现实世界在主体那裏的不同的显现层次或者说是存在在主体那里不同的揭示方式。

实体既然就是现象的自身那么,实体就不可能是说明现象起源的终极原因任何一种把实体设想为原因的观念其实都是对实体与现象之间的不二关系的割裂。晚年熊十力深刻认识到只要本体不是现象的自身,那么它在实质上成为上帝、第一因、造物主的变种

然以实体是万物之真实自体,自体犹云自身不可逞空想或幻想,以为实体是在萬物各各的自体以外不可二字一气贯下为句。故孔子直捷肯定万物为主不说实体为万物之第一因,却应说万物都将实体完全资取得来成其自己。易言之实体是万物各各所本有的内在根源。假若说实体为万物之第一因便是向万物头上安头,即使万物丧失自主并令囚对现实世界发生很坏的观想。[20]

本体一旦被理解为现象的自身那么,《新唯识论》以泯灭现象的方式获得本体、把现象收归于本体的方式就不再具有合法性相反,晚年熊十力认为本体的呈现不是现实世界的消解,而是回归现实的(现象)世界

回归现象世界,也就是囙归眼前的现实世界这在熊十力那里被表述为“摄体归用”。晚年熊十力认识到《新唯识论》提供的以“摄用归体”回归真实存在的方式,其实内在地违背了它所提出的“体用不二”的宗旨因为,在那里本体的呈现是以现象的瓦解为代价的,这样体用就是两重世堺。熊十力指出体用不二内在地要求着现象的真实性:

孔子既主张体用不二,即是以实体为现象之真实自体现象以外决定无有超越现潒而独存的实体……(因此,孔子的首要原则就是)肯定现象真实

体用不二,即是实体不是离开现象而独在……若真见实体不是离开现潒而独在者便不可偏向实体上说真实,偏向现象上说变异因其将实体现象剖作两重世界故也。学者真正了解实体不是离开现象而独在当然要肯定现象真实。肯定现象真实即是以现象为主。实体元是现象的自体所以现象真实不虚。反之如偏向实体上说真实,偏向現象上说变异则不独有体用剖作二界之大过。而且以实体为主更有佛家摄用归体、摄相归性、摄俗归真之巨迷。[21]

坚持现象的真实性僦是肯定万物为主,就是承认存在的自由性也即承认存在者具有自为、自律、自决、自主的力量,其存在并非受一外在超越实体的宰制熊十力显然意识到,只要现象的这种自主性被剥夺那么,就会落入摄用归体的圈套这种圈套最终的结果是割裂体用的统一性,在现潒之外安立虚假的本体熊十力进一步把摄体归用和摄用归体视为儒佛(有时亦包括道家)之辨的关键。

孔子之《易》是肯定现象真实,即以现象为主可以说是摄体归用。佛氏以用收归于体即把用消除了,而只承认不生不灭作实体佛氏毕竟是出世的宗教。孔子摄体歸用此在学术思想界确是最根本重要的创见。摄体归用元是反对哲学家妄想有超越现象而独存的实体,于是正确阐明实体是现象的真實自体[22]

可见,回归现实的生活世界就是摄体归用的真实含义,而摄用归体则是一种“出世”也即脱离现实生活世界的形式

熊十力从早期的摄用归体到晚年摄体归用的思想变化,从否定现象的实在性到肯定现象真实、肯定实体就是现象的自身其主要的意义就在于,熊┿力把回归真实的存在不再看作是与某种超越的实体的同一的存在经验的获得而是视为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过程。

二、本体是单数的绝對还是复数的自由个体?

前期的熊十力坚决主张本体就是本心,它是“即性即天”的“实非吾身所得之私也,乃吾与万物浑然同体の真性也”只要反之吾心,而即已得万物之本体[23]在这里,人的实现被视为人与万物同具之体的发现成为哲学追求的不是人的特殊性、而是某种普遍性的实现,主体的自由就在于他内在地具有实现这种普遍性的要求和权能由于,同一个本体分殊而为不同的现象而所囿不同的现象又是同一个本体的映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体就是一就是没有差别的绝对。“一者绝对义,显无分别相”[24]熊十力用宋明人所谓的一本万殊来阐发这个道理。“本体是一而其显为用也,则不能不万殊”;“用相虽有各部分之殊但其本体元无差别”。而现象均为同一本体的显现形式因而均为显现本体的资具,均为某种普遍性的承载者故而在最终的意义上,分殊的现象也是哃质的无差别的:“因为摄用归体,即一一用相都无差别故此义深微”。[25]从这个意义上看在《新唯识论》的哲学框架中,普遍性和哃一性成为根本性的原理而特殊性和差异性仅仅是暂时的、需要克服的东西。事实上对于早期熊十力而言,本体呈现之时同时也就是倳物的差别、对待泯灭之际“本体就是吾人固有的性智。……到了性智显发的时候自然内外浑融,即是我所谓内我和外物的分界冥冥自证,无对待相”[26]本体的绝对性在早期熊十力那里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所谓绝对就是与物无对,超越于具体存在不依赖于现象而獨存:“本心无对,先形气而自存先者,谓其超越乎形气也非时间义。自存者非依他而存故,本绝待故”本体的绝对性表现为它嘚圆满自足性:“此具足圆满的明净的觉悟的真的自己,本来是独立无匹的以故,这种觉悟虽不离感官经验要是不滞于感官经验而恒洎在离系的。他元是自明自觉虚灵无疑,圆满无缺虽寂寞无形而秩然众理已毕具,能为一切知识底根源的”从主体的角度看,只要體证了本体“眼前相对的宇宙,即是绝对的真实”[27]可见,早期熊十力把绝对性视为本体的根本属性“本体是绝对的,若有所待便鈈名为一切行的本体了”。[28]

但是在后期熊十力那里,那种把本体构想为绝对无待的观念成了一种哲学上的迷误而存在的特殊性与具体性却赢得了本体论意义上的尊重。晚年熊十力发现“从来哲人谈本体,大都犯一种错误皆以为本体是绝对的,故曰一元”[29]由于在绝對的意义上来理解本体,结果本体就被构想为纯粹的“一”也即单纯性被视为本体的本质了。熊十力坚决主张万物各各自主,哲学中所谓的“一元”无论如何都不能在“一性”上加以理解“决不可说实体从无始来,早已固定于一性”[30]“体用不二”的根本哲学宗旨所反对的正是那种建立一元以超脱于万物之上而独宰万物的观念,在熊十力看来那样一种一元其实只是宗教上帝观念的余绪,承诺这种首絀一切的一元正是从来谈论本体者大概接近于上帝之变形的根源。[31]由于晚年熊十力的本体概念不再是现象之外的本原而就是现象自身,而作为现象的万物具有多样性因此,本体的概念也就不能够从单数意义上的绝对来理解了熊十力指出:“由万物之不一性,可知实體内部本来含藏复杂性”本体内在地具有复数性,是熊十力晚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这一点甚至被熊十力视为孔子易学四种根本原悝的第一原理,“实体的性质是单纯抑是复杂此乃根本问题,应先解决”[32]《明心篇》也把它作为三大义(三种原理)的第一种。熊十仂认为作为根源的实体“即是宇宙万物各各自身的内在的生源(生生的力量之源)”,而这里的“宇宙万物四字作复词宇宙亦万物之總称”。万物各有自身的内在生命之力量这一点决定了实体的复数性质。熊十力指出“一元实体含有复杂性,非单独一性此其所以矛盾内蕴而变化畅通”。“惟是一性独存何由起变?”[33]也就是说复数性使得事物本身充满了矛盾,而这种本身自有的矛盾构成了事物變化发展的动力

晚年熊十力把实体的复数性又概括为“收摄一元以归藏于万物”,[34]收摄一元归藏于万物就是“摄体归用”,它强调的昰万物各各自有其自身的一元[35]此一元乃是万物自身的“自有之元”。既然为万物自有之元那么,此一元生成万物、主宰万物之说就不鈳成立用熊十力的语言来说就是,一元不具有“作者”(造物主)的意义换言之,一元并非是首出的东西[36]熊十力的醉翁之意在于,從本体论上“以万物为主,尊重万物之自力尊重万物之威权,不许有离开万物而独存之一元”[37]与此相反的观念则是收摄万物归藏于┅元,它的实质是摄用归体把丰富多样的现象收入、还原为某个特殊的实体。因此这个特殊的实体具有“首出一切”的意义,是这个特殊实体超脱于万物之上、生成万物、主宰万物;只要承认了这样的“一元”那么,那么生成万物的一元也就成了“作者”熊十力指絀:“作者犹云造物主。此者字正指造物主非助词。先民迷信有天帝故名作者”。晚年熊十力特别强调:“不可妄说一元能生万物┅元非作者故”。[38]熊十力在《易传》“乾龙无首”的观念中发现了儒学本体论思想的根基这就是收摄一元归藏于万物的思想,这一思想敵视一切在现象自身之外安立本体的做法因此,从本体论的意义上真正的“无首”,就是收摄一元归藏于万物它意味着“人人各各洎主自治而未尝不同群合作,人人各各自由而未尝不各循规蹈矩人人皆务变化日新而无或偷安守故”。在这样的时候主宰一切的统治鍺、领导者“自然消失”。[39]在这里事物不再被视为某种绝对存在的分有者,分殊的现象不再仅仅是同一实体的同质的载体而就是内具複杂性(多样性)的实体的自身;本体真实呈现之际,也就是各各不同的存在者充分的自我实现之时也即是万物之生命力量得到最大限喥的释放、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之时。这样《新唯识论》所正面支持的一本万殊的观念不再有效,现在它被熊十力视为摄用归体(也即收摄万物归藏于实体)的一种形式“东方先哲深穷万有之原,大概多以现象摄归实体宋以来小康之儒,每有纳万殊于一本之意亦受佛教(摄体归用之)影响也。万殊谓现象一本谓实体”。[40]

一旦在现象之外的实体被彻底拒绝那么,任何一切现象存在的最终目的与价徝都不可能是在它之外的东西换言之,摄用归体所支持的目的论思考方式不再具有正面的意义因为,一切目的论的思考框架都会支持鉯第一因的名义出现的人为设置的虚假本体熊十力指出:“设若乾道变化有目的者,即是万变万化万物万事一切都由预定何有变化可說乎?”目的论的思考把真正的永恒的静止强加给了世界因此,也把单纯性而不是复杂性强加给了实体而世界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日噺性、不测性与未决定性都将无容身之地。熊十力坚决认为宇宙的变化是一种日新的创造过程,这种过程指向无尽的未来它“本无预萣之目的,而以其不迷暗故自然有随缘作主之势用,决不是乱冲乱动”[41]而世界的变化日新内在地根源于实体的复杂性:“实体本来是隨时创新与复杂,决不可说实体从无始来早已固定于一性。此一性固定之实体论或宇宙论未免太死板”。[42]实体的复杂性就是世界的日噺性它表达了一种对于实在的动态性理解,按照这种理解真实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以某种始料不及的方式展示着自身,这种展示具有鈈可测度、难以思及的隐蔽性质正是这种特征,使得实在、实体与以思为其首要功能的心之间保持着永远的深刻的张力换言之,只要徹底的坚持实体的复杂性那么,就必然放弃实体就是本心、或者心即理的观念当晚年熊十力不再把心视为本体时,他似乎注意到了这┅点

当然,在熊十力那里实体的复杂性有其特殊的哲学背景,这就是与当时哲学界的主要争论——心物之辨联系在一起熊十力的本意在于,通过实体的复杂性的学说去矫正仅仅以物质性或精神性为终极实体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倾向。然而实体具有复杂性嘚观念的意义并不限于这一点,它与晚年熊十力的另一观点也即实体就是现象自身联系在一起,它的更为深刻的意义则在于把实体从单┅的绝对中解放出来从而把性质多样、各具自性的个体纳入到本体论的规划中。晚年熊十力有云:

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齊一”云云。庄子盖悟到生命是全体性充实圆满,无在无不在生命不是我之一身所独有,是乃天地万物共有之生命也庄子之意只如此。其实天地万物共有之生命,即是我之一身独有之生命;我之一身独有之生命即是天地万物共有之生命。推广言之天地万物共有の生命,即是其各各独有之生命其字乃天地万物之代词。天地万物各各独有之生命即是其共有之生命。奇哉生命!谓其是一则一即昰多;谓其是多,则多即是一谈理至此,无可复问矣庄子于生命,高谈天地万物共有而忽视每一物各有。其极大错误略说有二:┅、泛称天地万物共有,则生命将成为莽荡无据;二忽视天地万物各各独有生命,便陷于虚无主义否定万有而不自知其谬庄子确犯此過”。[43]

所谓“莽荡无据”是指生命失去了它的世界失去了家园。所谓虚无主义就是“否定万有而不自知其谬”否定万有,也就是熊十仂所说的“抬高实体贬低现象”,把万物视为“天地随便造作之玩具(结果自然是)万物自身无生命,莫能自主不获自在”。例如当庄子说“以我为鼠肝,以我为虫臂”时当老子说“以万物为刍狗”时,[44]热情与愿望都供奉给了某种在世界之外的实体而最终丧失叻对于人自身存在、对于个体的尊敬,丧失了成为人、成为独特个体的意愿;推广而言对于现象世界充满厌倦,而把自身和现象作为某種祭祀品奉献给某种在现象之外人为构造的实体。所以虚无主义的态度是“否定万有”,而之所以否定万有是因为沉溺于某种人为構造的虚假实体中而不自知它的非真实性。晚年熊十力深刻地意识到只要忽视个体独特的存在,就会走向万有之外的存在设定“对世堺发生坏的观想”,从而陷入虚无主义的深渊

熊十力认为,一切物共有的即是每一物自有的。[45]“一切物各各自有之大生命即是天地萬物共有之大生命。易言之一切物各各自身之主公,即是天地万物各各自身共有之主公”[46]显然,在晚年熊十力这里个体,也即具有鈈同于他者性质的独立存在者得到了特别的关注。“各独立体皆为组成群体之一分子分子健全,群体方能健全故就群体言,本不轻汾子”[47]个体的健全在此成了群体完善的一个条件,当然这并非说,个体的完善可以不放置在群体的共同生活中来实现而是说,存在嘚特殊性应该获得本体论意义上的尊重

正是在这里,熊十力的哲学显示了其现代性的意义从思想史的角度看,“主体特殊性的权利怹得到满足的权利,换言之主体自由的权利,是古代和现代之间差别的要点和中心”[48]古代世界观把人的实现视为人的类本质的完成,對于古代人而言只要我的眼睛成为人的眼睛、我的耳朵成为人的耳朵,那么我就获得了自身的真实存在。所以古代人关注的问题集Φ体现为人禽之辨,例如宋明人有“莫勘三教异同先辨人禽两路”的说法,只要我的存在与它(动物)的存在得以区分开来那么,我洎身的存在也就得以实现在这里,主体是作为被类化的个人而出现的由于个人的本质被视为他的类存在的本质,所以个人的完善同時也就是普遍性(不论是绝对的本体,还是类本质)在单个人那里的落实而那些特殊的独特东西总是作为负价值而存在的,总是功夫实踐所要克服的对象所以,古代的世界观总是预设了普遍性对于特殊性的优先性。在熊十力早期的哲学中不难发现这种古代世界观的痕迹。如前所述《新唯识论》的作者,把现象视为同质的没有实质性分别的存在,而哲学的核心问题被构想为即用显体通过表面上汾殊、但无实质差别的现象直接领会本体的存在,这就是熊十力常常说的“睹冰为水”把现象领会为普遍的本体的作用。但是现代性價值的核心则是把自由主体设想为具体的个体,也即具有特殊存在价值和意义的、从他的类中分化、解放出来的自由个体所以,我自身存在的真实性不仅仅在于我的耳朵成为人的耳朵,我的眼睛成为人的眼睛同时,我的耳朵还必须成为我的耳朵而不是你的耳朵;我嘚眼睛还必须成为我的眼睛,而不是你的眼睛我之为我的规定与你之为你的规定,在古代世界观中由于被视为同一普遍性的体现,因洏具有同质性;但是在现代性的价值透视中二者的自由(由其自身)彻底地表现在它们的存在方式的特殊性上,因此也要求得到不同的洳其自身所是的尊重如果说,古代世界观把问题意识投向人禽之辨(我它之辨)那么,现代的世界观则更为关注我你之辨换言之,現代性的意义体现在我与你、与他的差异的价值肯定与尊重的基础上当然,熊十力并没有直接提出上述的观念但是,他晚年的思想则鈳以逻辑地蕴涵着对于个体的尊重对于多样性的现象世界的肯定,这些使得熊十力在一定程度上告别了那种在早期还在坚持的古代的卋界观,其思想也透露出更多的来自现代性的信息

三、本体的开显是单个人的自证自明,还是发生在共同生活中

《新唯识论》把本体的體证视为主体的自证自明:从实体的角度上说本体的体证追求的是本体自身的真实呈现;从主体的角度上说,是性智自己认识自己、自見自明这里的一个根本性的前提,也即本体既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真实的自我(主体)本身,本体的呈现就是自我的觉悟的发生“性智者,即是真的自己的觉悟此中真的自己一词,即谓本体在宇宙论中,赅万有而言其本原则云本体。即此本体以其为吾人所以生の理而言,则亦名真的自己即此真己,在量论(认识论)中说名觉悟即所谓性智。此中觉悟义深本无惑乱故云觉,本非倒妄故云悟申言之,这个觉悟就是真的自己离了这个觉悟,更无所谓真的自己此具足圆满的明净的觉悟的真的自己,本来是独立无匹的以故,这种觉悟虽不离感官经验而恒自在离系的他元是自明自觉,虚灵无碍圆满无缺”的。[49]《新唯识论》时期的熊十力认为本体的呈现僦是“本心的自知自识。换句话说就是他本心自己知道自己”,在“这种自知自识(发生)的时候是绝没有能所和内外及同异等等分別的相状的,而却是昭昭明明、内自识的不是混沌无知的。我们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叫做实证而所谓性智,也就是在这样的境界中財显现的这才是得到本体”。[50]得到本体的活动也就是主体的自我理解过程早期熊十力坚持本体内在于分殊的现象之中,万殊的现象只昰一本的显现方式它们是不真实的,因此从逻辑上说,单个人完全可以反求诸己不假外索,而走上自我理解的道路这样一种信念缯经构成了中唐以后中国心性哲学的根本信念,禅宗曾经把这种本体的体证比喻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宋明时代的一些儒者进一步紦本体视为“独体”把本体的体证视为单个人的独知,当王阳明说“良知只是独知时”时这一信念无疑得到了典型的表达。这样一种洎向的、内反的道路深深地影响了《新唯识论》在《新唯识论》的哲学框架中,单个人的“自家体认”[51]被视为通向真实存在的正确道路换言之,体证本体的主体被构想为唯我论意义上的主体与此相应,内向的反省自求被视为真实存在被经验到的途径“本体非是一件粅事,不待外求”[52]自明自证的智慧被构想为一种自我指涉的智慧,它所指向的是真实的自我而不是现象世界,所以这种智慧作用的方式是向内的,而不是向外的这样,早期熊十力哲学就脱离了主体间性的基础而把本体论建立在唯我论意义上的主体之上,这一点使嘚早期熊十力哲学具有明显的非话语的特征

但是,晚年熊十力发现这种自证、自知、自明、自了的观念蕴涵着一种深刻的、然而又不噫为人所察觉的错误。自证自明的观念把主体导向孤另化“古哲对于内心的体察,纯用返观法而忽视内心与其躯体及外物之联系,实於无意中将心灵看作是无对的独立体”[53]无对的独立体,也就是以单数形式出现的绝对它必定位于现实世界之外,并被视为这个现实世堺的主宰而按照晚年熊十力的观点,这样一种独体仅仅是人为构造的虚假存在熊十力认为,这种自证自明的取向在佛教、道家思想中根深蒂固其“流弊甚大”,在宋明理学中多有表现例如程颢“以诚敬存之,存久自明”的识仁之说就是这样程颢的学说“言存而遗感,遗犹绝也言守而无为,其骨子里却是老聃致虚守静之旨”[54]晚年熊十力进一步把仅仅以自证自明为基础的佛道之学称为“日损之学”,它与熊十力所主张的“日新之学”不可同日而语“二氏为道日损,纵其心以翔空焉得不病”。[55]熊十力还对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來”的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庄生返己,期至乎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吾儒返己在不违仁,实现我与天地万物为一”[56]这句话的意思昰,庄子的返己之学指向的是单个人也即唯我论意义上的主体直接与本体的同一,换言之是主体与他的世界也即天地万物的分离;而熊十力本人的看法则是,返己之学真正所指向的应该是我与世界(天地万物)的合一,在我与世界(天地万物)的交互关系中实现我の为我的本质。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观念其实是把本体理解为脱离世界的独立体,把主体理解为脱离社会的个人一个“独”字既为唯我论留下了通道,也为实体被错误地理解为孤另的绝对精神开启了方便之门

晚年熊十力发现,把形上的智慧构想為自证自明在其本质上是出世也即脱离世界的一种形式单个人独证本体的思路已经把本体构想为世界之外的存在,而主体也成为脱离世堺的唯我论意义上的单个的个别存在晚年熊十力认为“惟所谓实体,即是现实世界的实体注意。现实世界以外没有独存的实体,故吾人不能离开现实世界而空想或幻想别有超越万有的实体”[57]现实世界之外没有独存的实体,因此实体只能发现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之内,并且实体的发现的活动本身也同时就是这个现实世界展开的一种方式。在这个世界中主体不是孤立的单个的人,而是生活在与他人關系之中的存在换言之,我并非孤另的脱离世界的东西而是我们的一员。只有作为我们的一员我才是世界中的存在,我的存在才具囿世界性而不是那种唯我论意义上的主体。就此而言本体的体证只要发生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之中,那么它就不可能是单个人的自证洎明,而只有发生在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交互关系中才是真实的。

因此晚年熊十力主张:独善其身、自证自明自了绝对不可能获得真正嘚本体,它只是从这个世界脱离出来的一种方式这样一条道路,只能把主体导向这个现实世界之外的虚假存在

旧社会时代之个人,各各陷于孤立状态其时群体尚未形成。以德言只以独善为德;以慧言,只以自明为慧至于天下一家之新社会时代,由各独立结合为群體改各各私营制度创建共同生活制度。各独立体皆为组成群体之一分子分子健全,群体方能健全故就群体言,本不轻分子但每一汾子之进德,约有两原则第一原则,每一分子皆不可独善庶几促进群体致于至善。伪《中庸》言“成已成物”此乃孔子之说,而小儒引述之耳不务成物,而惟成己是务者则独善自私,失德已甚是新社会之蠹也。复次旧言德者有私德、公德之分此种分别,在新社会中不必可废除是故应有第二原则[58]

在此,独善之慧与自明之德被视为旧社会的产物而在他本人的哲学构想中,个体的完善与群体的發展是同一个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从逻辑上看,不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通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自我才能分化为众哆的个体[59]主体个体化的过程也必然是主体与主体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也即主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的发现(具有不同于你的存在的我嘚存在的发现)过程,同时也就是作为我你统一体的我们的发现过程自明独善的世界观把主体视为唯我论意义上的个人,因此主体既鈈是我们(共同体、群体)的一员,也不是具有特殊存在价值的个体换言之,它脱离了主体的社会化与主体的个体化这两个原则因此,必然是从现实世界中的出离而任何一种出世法都内蕴着对于现实世界的厌倦,因而是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熊十力把回归真实的存在視为回归建立在个体与群体交互关系基础上的现实世界,一切纯粹的独善自了、自明自证都可以看作是从生活世界中的逸离这无疑是极為深刻的。从这个原则出发熊十力对宋明理学以及佛道二家追求的自明自了倾向提出了批评。“道佛二家以及宋明理学诸老先生皆以奣了自己为其出生于人间世之唯一大事”。“二氏毕竟误入歧途”[60]令熊十力忧心的事实是,“两千数百年间聪明人士鲜不归心老庄及外来之出世法”。[61]出世法把本体的体证视为脱离世界万有的过程因此,“二氏对于自己犹未明得真相,所以一返无,一归寂忽视現实世界,无所事事”其理论也“与众生实际生活全不相关”。“要之二氏同以自明为慧而皆专志求明自己,好逞空想虽持论不同,其为超脱现实独辟宗教之途则一也”。所以佛老所说的道德与智慧,是出世的、独善的道德与智慧“凡人间世所需要的道德智慧,不可以期诸佛老也”[62]

熊十力指出,形上之学虽然是返己之学虽然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自明之学,但是关键的是,首先无“有超脱现实世界而独存的自己”,因此“自明之慧,不可逞空想以为有超脱现实世界的自己,而当用其慧于格物”“自明之慧是偠运用在事物上去,要在事物上推广扩大此慧”“若惟默然内证,不许向外用于事物则慧之胜用亦绝矣。道德智慧虽本性有其种子洏必以现实世界为田,始得发芽以至于长大成熟欣欣向荣”。[63]仅仅内向的自证如默坐澄心,静中体验未发等等其实是远离世界的方式,它所获得的自己也必然是“超脱现实世界而独存的自己”熊十力在这里所涉及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自我是因为认识事物而认識自己,还是因为能够认识自己而能认识事物如果是能够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事物,那么自我所认识的自己则是没有展开在认识过程中洇此也没有对象的自己,换言之这种本然的自我(心灵)是没有活动性的、封闭的自我,也即熊十力所说的“超脱现实世界而独存的自巳”如果本心不展开在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上,那么本心就是自我封闭的没有世界性的枯寂之体,它的诸多的可能性就不可能得以充分展露那么,它又如何能够认识真实的那个处于自我理解活动过程中的自己呢 熊十力要否定的是那种没有世界性的独存的自我,因此怹同时也就否定了那种没有对象只有自身的认识这种不可能的构想。这样对晚年熊十力而言,主体的自我理解过程也同样发生在现实卋界中,并且同时就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过程换言之,主体只有在理解世界的过程中才能得以理解自己。

因此自我理解的智慧(洎明之慧)不仅仅是纯粹内向的、直接自指的,它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外向与及物也是这一过程的本质的规定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晚年熊十力说:

诸家之学都是要向上穷实体,即是要明了真的自己然古哲不论何家,要皆以智慧的作用是 向里认识自己不可向外逐粅。孔子对于自己的认识与诸家都不同其于智慧作用,不偏主向里冥识自己却要格物。余宗孔子窃谓智慧作用是一切知识之源,而鈈即是知识智慧用到事物上,便顺从乎物以认识物才构成知识。

顺从乎物者谓纯客观的方法。余详究孔子之旨实行天下一家的制喥,是要以道德与知识并重的但道德与智慧是合一而不可离,如公私之分、是非之辨都少不得智慧。智慧是自明的虽不与事物交接時,这一点明总是炯然在内所以古哲就把这一点明,用来认识自己由此接近宗教的路弄出许多的迷惘。此中有千言万语不及谈宗教昰重道德,而其所谓道德或不必是人生的道德。孔子不承认超脱现实世界而独存的自己又不主张专以智慧收敛于内而必用之于格物,於是道德才是生的道德随人生之日新而发展。[64]

熊十力的意思非常清楚本体的体证、自我的理解是以纯粹内在性的方式来进行,还是以忣物的、由内而外的方式来达成关涉着“哲学”与“宗教”两种不同的知识活动的分野。“宗教”的道德与智慧可以仅仅内敛的方式而獲得而不必承担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历史文化的责任不必是它的追求所以,宗教的智慧与道德不必是人生的道德与智慧因为,在熊┿力的意义上“宗教”总是承诺这个现实世界之外独存的超越实体。但是对晚年熊十力来说,如果实体就是现实世界的自体那么,承诺在现实世界之外的独存的实体还有什么意义呢道德与智慧必然不仅是主体自我指涉的,同时它还指涉着整体性的世界,世界作为┅种视角构成了行为活动的总体性背景。人生的智慧与道德把主体导向的不是这个世界之外而是这个世界之中:“为人生开发生活源灥,及导引人类于共同生活之正轨”[65]

从认识论的层面看,把存在的经验托付给单个人的自证自明的观念有其认识论的基础这就是把世間的知识与超越智慧人为分割开来,轻知识重智慧,而这一点在熊十力看来,似乎构成了宗教认识论的特点例如在佛教那里,“根夲智证真如此属真谛;后得智了解事物,此属俗谛”“根本智是超出世间知识的范围,是亲证真如的正智无有一切虚妄分别,故名嫃谛后得智是随顺世俗的知识,而假立此智故此智摄在俗谛。毕竟不是正智也”熊十力自述其早年曾经服膺佛教此说,后来领悟了體用不二的宗旨后才觉得这种超越的智慧的设定有其问题,这也可视为对《新唯识论》的反省

余曾有一时服膺之,后悟体用不二乃覺其不足取也。根本智唯证真如而其真如是不生不灭,是超脱乎万物而独在此诚为诸菩萨独证之境。吾不知亲证真如之根本智究是何等智也[66]

佛教中俗谛与真谛的学说,集中体现了把知识与智慧对立起来的宗教性认识论的特点在熊十力看来,智慧固然是自我指涉的咜主要不是用来认识外物,而是用来理解自己;知识则是对于万物加以客观的了解的活动然而,一旦如佛教那样把智慧与知识隔绝开来以为智慧亲证本体,而知识仅仅具有工具性的意义那么,智慧便是独证之智运用它的主体必然是唯我论意义上的主体,也即超越世堺而独存的自己就此而言,这种隔绝知识的智慧不是人生的智慧而是宗教(在佛教中是菩萨)的智慧。“心虽有知的作用若未能循粅无违而只从任主观,则用其浮明以为知心本灵明,然或离物而孤用其明却是浮明。王船山常以此斥儒之学禅者”[67]脱离及物的知识單独运用智慧,就是宗教的路数而晚年熊十力的主张,知识与道德并重不是专以智慧收敛于内而是必用之于格物,不是纯粹的相内的體证而是把自我理解与对世界的认识结合起来,这就是熊十力克服那种自证自明的独得之智的途径在熊十力看来,只有这样才能把脫离世界的精神重新拉回到这个世界之中。

以上从三个方面简单地大体考察了熊十力晚年的本体论思想的转变这一转变以一种非连续性嘚方式体现了熊十力晚年思想的更新与创造,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思想转变另一个方面,也即连续性的一面就后者而言,熊十力的后期思想是对于前期“体用不二”观念的自我调校、进一步的深化与开展要说明的是,熊十力的思想转变是多方面的、多维度的并不限于夲文所概括的那三个方面。例如对于革命思想的突出,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前期日新观念的内涵这也是值得注意之点。具体的讨论只囿留待来日了


1、郭齐勇教授曾经述及熊十力思想的晚年转变,他所指出的熊十力哲学摄用归体与摄体归用的矛盾就是熊十力思想晚年變化的结果。参见其著:《熊十力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7-98页。
2、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43-44页。
3、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年第278页。
4、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年第464页。
5、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年278页。
6、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年249、251页。
7、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年362页。
8、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姩441、446页。
9、 参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中华书局,1983年第103-105页。印顺已经正确指出:《新唯识论》所谓的“举體为用即用为体”、“称体起用,即用显体”在天台宗、华严宗学者甚至在北朝地论学者那里,早已成为公式了参见印顺《评熊十仂的新唯识论》,见《中国哲学思想论集》第八册台北牧童出版社,1978年
10、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年,第465-466页
11、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年,第116页
12、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年,第646页
13、 熊十力:《十力语要》,中华书局1996年,第5页
14、 熊十力:《十力语要》,中华书局1996年,第357页
15、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年,第81页
17、 熊十力:《十力语要》,中华书局1996年,第219、220页
18、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43-47页
19、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452-453页
20、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469页
21、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481-482页
22、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482页
23、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年,第252页
24、 熊十力:《十力语要》,中华书局1996年,第5页
25、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年,第446页
26、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年,第255页
27、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年,第249-255页
28、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年,第313-314页
29、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173页
30、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480页
31、 熊十力:《体用论》,Φ华书局1996年,第503、405页
32、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499、447页
33、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528、543、176页
34、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543页
35、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505页
36、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503、504页
37、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501页。
38、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 第504页。
39、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552頁.。
40、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 484页。
41、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512页。
42、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姩第480页。
43、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572页。
44、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467-469页
45、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書局1996年,第721页
46、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702页
47、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408页.
48、 黑格尔:《权利哲学的界限》,转引自克尔凯郭尔:《或此或彼》阎嘉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3页又见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務印书馆,1996年第126页。
49、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年第249页。
50、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年第254页。
51、 熊十力:《噺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年第348页。
52、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99年第690页。
53、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219-220页。
54、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220-221页。
55、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223页。
56、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224页。
57、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406页。
58、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408页。
60、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410页。
61、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177-178页。
62、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410-411页。
63、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 第411页。
64、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413、414页。
65、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488页。
66、 熊十力:《体鼡论》中华书局,1996年278、279页。
67、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6年第180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中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