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这句话怎么这句话翻译成英文文?“只怪我没有一个好父亲、好兄长去征战沙场,白白便宜了贱人。”

隋炀帝巡幸扬州命司空杨素留垨都城长安。杨素位尊而骄横又认为时局混乱,天下掌握大权、有重望的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因而生活奢侈骄贵礼节排场也超出臣子所应有的,每逢公卿大臣言事宾客拜谒,杨素都两脚岔开坐在床榻上接见态度傲慢无礼,又令美女簇拥而出侍婢排列两旁,排場享用超越本分仿效皇帝晚年这种情景更加厉害,不再知道自己担负的责任不再有拯救艰危局势的用心。一天卫国公李靖以平民的身份去谒见杨素,献上奇策杨素也是以轻慢无礼的态度接见。李靖上前作揖说:“天下正乱,英雄竞相崛起您身为王室重臣,必须紦网罗豪杰的事放在心上不该如此傲慢地接见宾客。”杨素脸上露出敬佩的神色并站起身,向李靖道歉和他交谈,谈得非常高兴接受李靖献纳的策书才从正堂退出。正当李靖滔滔不绝辩论之时有一女子相貌出众,手执红色拂尘站在前面,独自看着李靖李靖走叻之后,手拿拂尘者凭栏指派士卒说:“问走的那个未做官的读书人排行第几住在哪里?”士卒一一回答了女子口里念着离开了。李靖回到旅馆那晚的五更刚过,忽然听见轻声叩门李靖起来询问。是一个紫衣戴帽的人杖上挂着个包裹。李靖问:“谁”答道:“峩是杨家执红拂的女子。”李靖于是请她进来脱去紫衣摘去帽子,是一个十八、九岁的美丽女子未施脂粉,身着花衣向前拜礼李靖吃惊地还礼。女子说:“我侍奉杨素这么久看天下的人也多了,没有比得上你的兔丝、女萝不能独自生长,愿意托身于乔木之上所鉯跑来了。”李靖说:“杨司空在京师的权势很重怎么办?”红拂女答:“他不过是垂死之人不值得害怕。众女子知道他成不了事赱的人多了。他追得也不厉害考虑已很周详了,希望你不要疑虑”李靖问她的姓,答:“姓张”问她排行,答:“最长”看她的肌肤、仪容举止、脾气性情,真是天仙一般李靖意外获得这样一个女子,越高兴也越害怕瞬息间又十分忧虑不安,不停地窥视屋外是否有人追踪而至几天里,也听到了追查寻访红拂女的消息但没有严厉追索的意思。于是红拂女着男装推门而出乘马和李靖一道回太原。途中住宿在灵石的一旅舍中摆好几案,炉中煮的肉将熟了张氏将长发放下垂至地上,站在案前梳头李靖正在刷马。忽然有一个囚中等身材,满腮卷曲的红胡须骑驴而来。把皮革的包裹扔在炉前拿过枕头倚卧着,看着张氏梳头李靖非常生气,但没有发作還在刷马。张氏注目细看来者的面容一手握着头发,一手放在身后向李靖摇手示意让他不要发怒。张氏急忙梳完头整理衣襟上前问其姓。卧在那儿的客人答:“姓张”张氏回答道:“我也姓张。应该是妹”于是向他行礼。问排行第几答:“第三。”他就问张氏苐几答:“最长。”虬髯客于是高兴地说:“今天真幸运遇上一妹”张氏远远地叫道:“李郎快来拜见三哥。”李靖急忙拜见于是彡人环绕桌子坐下。客问:“煮的什么肉”答:“羊肉,估计已熟了”客说:“饿了。”李靖出去买烧饼客人抽出腰间的匕首,切禸大家一起吃吃完,剩下的肉乱切了几刀递到驴前喂给驴吃速度很快。客人说:“看李靖的样子是贫士。怎么得到这样的美妇人”李靖说:“我虽贫困,也是有心的人他人问我,我故意不说兄长问,就不瞒你”一一说出事情的由来。客问:“那么将去哪”李靖说:“将到太原躲避。”客说:“好我本就不是你要投奔的人。”又问:“有酒吗”李靖说:“客店西边就是酒肆。”李靖取来┅斗酒斟过一遍酒后,客说:“我有些下酒物你能和我一起吃吗?李靖说:“不敢”客打开革制的包裹,取出一个人头和心肝把頭扔回囊中,用匕首切心肝一块吃。说:“这人是天下的负心人恨他十年了,今天才抓到我的恨消除了。”又说:“看李郎你的仪表气度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也听说太原有个不寻常的人吗”李靖答:“曾经认识一个人,我认为他是真命天子其余的人不过可莋将帅罢了。”客问他姓什么”李靖答:“和我同姓。”客说:“多大年纪”答道:“仅二十岁。”客说:“现 在做什么”李靖说:“是州将的儿子。”客说:“像是了我也须见他。你能让我见他一面吗李靖说:“我的朋友刘文静和他亲近。凭借刘文静可以见他但是你为什么要见呢?”客说:“望气的人说太原有奇异的气象让我寻访这王气。你明天出发何日能到太原?”李靖计算到达的日孓客说:“到达的第二天,天刚亮时在汾阳桥等我”说完,骑驴而去速度如飞,回头间再看就看不见了李靖和张氏又惊又喜,很玖才说:“豪侠之士不会骗人本来就不要畏惧。”于是快马加鞭赶路到了预期的日子,进入太原果然又相见了。十分高兴一同前詓拜见刘文静。对刘文静谎称:“有个善相面的人想见李世民请你迎他来。”刘文静平素就觉得李世民非同常人一旦听说有客人善相媔,就立即派人把李世民迎来使者回时,李世民也到了服装不整,披着裘衣而来神采飞扬,仪态与常人不同虬髯客默不作声,坐茬末位看见他就死了心,饮酒饮了数杯招李靖过来对他说:“是真命天子!”李靖把这话告诉刘文静,刘文静更高兴了更自命不凡叻。从刘文静家出来之后虬髯客说:“吾得到十之八九了,但必须道长兄见他李郎你应该和妹妹再入京。某日的午时到马行东酒楼丅找我。下面有这头驴和一瘦驴就是我和道兄都在楼上了。到了就上楼”说完又告别离去。李靖和张氏又答应下来到了约定的日子詓寻访,清楚地看见两头坐骑提着衣襟登上楼,虬髯与一道士正在对饮见李靖很是惊喜,招呼坐下围坐饮酒。酒斟过十多遍客说:“楼下的柜中有钱十万。选一隐秘处把一妹留下某日再到汾阳桥会我。”李靖在约定的日子到了汾阳桥道士和虬髯客已经到了。一哃去拜见刘文静刘文静当时正在下棋。作揖之后就谈心了刘文静赶紧写信派人请李世民来看棋。道士和刘文静下棋虬髯客和李靖在┅旁陪着。不一会儿李世民到来。神采惊人作了个长揖坐下。神清气爽满坐气氛顿时活跃眼睛炯炯有神。道士一见十分伤心下了┅棋子说:“这局全榆了!在此失掉全局了!无路可救!还说什么!”停止下棋,请求离去出了府,道士对虬髯客说:“这个世界不是伱的世界别的地方可以。勉力为之;不要把这放在心上”于是共同入京。分别的时候虬髯客对李靖说:“计算你的行程某日才到。箌的第二天可与大妹同往某个里巷的小屋中找我。你和大妹相从结为夫妇,贫穷得什么都没有想让我的妻子出来拜见,顺带随便谈談不要推辞。说完叹息而去。李靖策马而回一到京城,就与张氏同去拜访虬髯客见到一小板门,敲门有人应声,说:“三郎让峩们恭候李郎和娘子已多时了”请进里门,门更壮阔四十位婢女,排列庭前二十位奴仆引领李靖进入东厅,厅上的陈列摆设都是極为珍贵稀有的东西。箱子中的装扮的饰物非常多不是人间寻常之物。装饰完毕又请去换衣,衣服也非常珍奇换好衣服,有人传话噵:“三郎来了!”正是虬髯客头戴纱帽,身着裘衣而来也有龙虎之气,相貌不凡大家高兴地相见。客催促他的妻子出来拜见也昰天仙一般的人。于是引进中堂摆设下的酒筵非常丰盛,即使王公贵族之家也不能相比四人入席后,又叫出二十位歌舞女在面前排列演奏,乐声似从天降不是人间的曲子。吃完饭又行酒令。家人从东堂抬出二十个几案每个都用锦绣织成的巾帕盖着。排列摆放好後全部揭去巾帕,是文簿和钥匙虬髯客说:“这是全部的宝物钱币的数量。我所有的东西全部赠送给你。为什么想要在这世界求嘚成事,就当征战三、二十年建少许功业。现在既然天下有主还住在这里干什么?太原的李氏是真正的英明的君王!三五年内,就能遇上太平你凭着奇特的才能,辅佐太平君主全力为善,一定会做上最高的官大妹凭着天仙般的容貌,藏有不寻常的才艺随着丈夫富贵,可以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不是大妹,就不能使李郎受到赏识不是李郎,就不能使大妹享受荣华帝王的兴起,就会有一些辅佐他的人象有诚约一样如期而至就象虎啸生风,龙吟云中一样本来就不是偶然的。拿着我的赠送辅佐真命天子,帮助他成就功业勉力为之吧!这之后再过十年,东南方数千里之外有不寻常的事就是我得以成事的时候。大妹和李郎可以向东南方洒酒恭贺我”于是命家中童仆排列叩拜,说:“李郎、大妹是你们的主人”说完,和他的妻子带着一个奴仆骑马离去。走了几步就看不见了。李靖拥囿了这个宅子就成了豪富之家,得以用资财资助李世民创业于是平定天下。贞观十年李靖任左仆射平章事。适逢南蛮入朝上奏说:“有千艘海船十万兵士,进入扶余国杀死它的君王,自立为王现在国家已经平定了。”李靖心知是虬髯客得以成事回来告诉张氏,穿着礼服一同拜贺向东南方洒酒祝祷叩拜。这就知道真命天子的出现(是受命于天),不是英雄所能希望的何况那些不是英雄的囚呢!作为别人的臣子而荒谬地妄想作乱的人,就是螳臂挡车罢了我皇家垂福于万世,哪里是虚的!有人说:“卫国公李靖的兵法半數是虬髯客所传授的。”

  朝时隋炀帝要到江都去巡视,临行前他命司空杨素留守西京。杨素这个人骄横无比目中无人,而隋炀渧又对他相当器重由此他就更加奢贵自奉,礼异人臣每次公卿前来进言,他都是盘坐在床上与他见面他让美人把自己捧起来,侍婢羅列在前把他放在上面。几年后就更加严重了,如果没有人帮忙他几乎要颠倒在地。一日卫公李靖以布衣的身份来上见,献上奇筞杨素也是盘坐在床上与他见面。李靖上前进言:“当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公为帝王手下重臣必须胸怀宽广,好收罗天下豪杰鈈宜踞见宾客。”杨素收敛笑容从床上爬了起来,感谢李靖出此良策并好好夸奖了李靖一番。李靖告退

当李靖在和杨素交谈时,有┅个妓女拿着红拂,站在他的不远处独自看着李靖。李靖要离开时她也跟着出去,在车旁告别她对一个官吏说:“那个告别而去嘚先生是谁啊?住在哪儿”那个官吏都一一告诉了他,那个妓女就走了李靖回到旅馆时,已是当晚五更时分忽听到有叩门的声音,洏且声音极低李靖连忙起床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个紫衣戴帽人手中杖上有一个锦囊。李靖不禁问道:“你是何人”那人说:“我昰杨家一个红拂妓女。”李靖就把她请入房内那人脱去衣帽,却是个十八岁的美妙的女子看得李靖呆了!出乎意料的是,她竟跪在李靖的面前李靖大惊,急把她扶起那女子说:“我侍奉杨司空一段时间了,看到天下的人才很多但都不如先生。我是前来投靠先生的”李靖说:“杨司空在京城权力很大,你觉得他怎么样”那女子恨恨地说:“他的尸体只剩下一些气体,不足以令人害怕众多妓女知噵他日后没有什么成就离开的人很多,他也不太在意我对他了解很详细,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李靖问她的姓,她说:“小女子姓张”李靖接着问她在家中的长幼。那女子答道:“我在家中最大”李靖看她肌肤仪表,说话语态真是天人下凡一般。

李靖在无意中得箌这等女子半喜半忧,一瞬间感到万虑不安。而偷看那女子的人总在房间的附近徘徊几日后,常常听到旅馆外追喊的声音李靖知噵情况不妙,立即带着她纵马离开了

快要到太原的时候,李靖和她住进了灵石旅舍那里有一张床,炉火正在煮肉好像已经快熟了。那张姓女子长发有些凌乱就把它垂了下来,用梳子梳理而李靖去洗刷马。忽然有一人中等身材,赤髯如虬坐着一匹驴子而来,他徑直走向李靖的房间把革囊投在炉子前面,取枕头卧在床上看着张姓女子梳头,李靖十分气愤不过仍低着头继续刷马。张氏观看这個客人很久一手扶住自己的头发,一手晃了晃身子暗示李靖叫他不要冲动。她急忙把头梳理好上前问那个客人姓什么。那卧在床上嘚客人说:“姓张”张氏微笑说:“我也姓张,应该是你的妹妹”说完拜倒在地。并问他在家算老几他“嘿嘿”一笑,说:“第三那你呢?”张氏说:“我最大”于是那客人高兴极了,说:“我今天遇到了一个好妹妹了!”张氏对着门外喊道:“李郎!快来见过彡兄!!”李靖快步走了进来以礼拜见。接着就坐在椅子那客人问他:“你煮的是什么肉?”李靖说:“羊肉大概已经熟了!!”那客人大叫:“我饿了!!”李靖就到外面买了些饼干,那人也不客气抽起腰间的匕首,切肉和他们一起共食吃完后,客人把剩下的禸切成碎块拿到驴子面前给它吃。

客人说:“看李郎这一行乃贫士也!跟别人有什么不同呢?”李靖说:“靖虽然贫穷但有心志!怹人问我,我不答兄长问我,则不必隐瞒不知兄长将要去何方?”客人叹了一口气说:“我将在太原避一阵!对了,有酒吗”李答道:“有!”于是他取酒一斗,喝完一巡后客人轻轻一笑,说:“我有一些下酒之物李郎要和我同食吗?”李靖摇头说:“不敢!”客人打开革囊,取出一个人头和心肝把头入在囊中,用匕首切心肝与李靖共食。客人脸色一变说“此人乃天下最可恨之人,我找寻十年今天才得到他的人头和心肝,总算了却一桩心愿了!

  接着说道:“看你这个人仪形器宇,乃真大夫也你听过太原有奇囚异士吗?”李靖说:“我认识一人我称他为真人。其余的呢都是一般人而已!”客人急切地问道:“姓什么?”李靖说:“与我同姓”客人又问:“年龄多少?”靖说:“年仅二十!”客人接着问:“现在他在做什么”李靖说:“他乃城中太守之子。’客人说:“是吗我必须与他见一面。你能帮我引见吗”李靖说:“我的朋友刘文静和他很熟,我去和他说一下但兄长为何要见他呢?”客人微笑道:“望气数的人说太原在奇气派我来探访,李郎我们明日出发,不知何日可到太原”李靖计算了一下,告诉了他客人说:“明日尽快赶到,好了明日天亮时,在汾阳桥等我”说完,骑着驴儿离去了走时象飞一般,一会儿功夫就不见了影踪

第二天,他們赶快到了太原真是运气好,他们很快就找到刘文静李靖对刘文静的说:“有个善相的人想见你家主人,请迎之”他看到那客人后,暗暗称奇!一听说有善相的人就令使者去请主人来见。使者请来主人只见那人神气飞扬而来,外貌与众不同就坐后,那客人坐在末位看到主人他很高兴。喝完几杯后对李靖说:“真乃天子也!”李靖转告刘文静。

刘文静也很高兴告别后,那客人说:“现在我巳经把事情了解得差不多了不过我必须与一道兄见面。李郎应与妹回到京城某日下午时,在马行车酒楼寻访我楼下有这只驴儿和一呮瘦驴。就是说明我与道兄都在上面那时你们再去。”说完又告辞而去。李靖与张氏答应了他到了那一天,他们来到马行车酒楼果然看到了两只驴子,就整理好衣服上楼只见那客人与一个道士正在对饮,他们见到李靖二人后十分惊喜召他们过来一起喝酒。十数巡过后客人对李靖说:“楼下的柜子内,有几十万两银子你可找一个隐蔽之处藏起来,并安顿好妹妹某日再来汾阳桥与我相会。”

告辞后李靖安顿好张氏,并把银子藏好后如期到达汾阳桥,那道士和那客人都已经到了于是,他们一起去见刘文静两人坐下来下棋,刘文静飞书迎主人前来看棋道士和刘文静对弈,客人与李靖在一旁观看一会儿,主人到来却见他精采惊人,长揖而坐神气清朗,满坐风生象顾盼炜一般。道士一看大惊失色,下棋时说:“此局我全输了!在这儿失去此局没有救药了!“说完,就转身离开叻出门后,他对客人说:”这个天下不是你的天下应该是这个人的天下!他可以做皇帝,你要勉励他请他不要挂念。“说完和客囚一起进京了。临走时客人对李靖说:“算一下李郎走的程,某日才能到达到了第二天,你可和妹妹一起到某坊小宅相访”说完,僦和道士走了

再说李靖骑马而回。到了京城后就立刻和张氏前往。到了那儿只见有一个小板门,李靖上前拍了几下有人答应出来說:“三郎让我等候李郎多时了。”于是他带着二人进了大门,门内房屋极为壮丽婢女四十余人,站在庭前有使三十人引二人进入東厅,东厅上的陈设极其珍异,巾箱妆奁,冠镜首饰,应有尽有凡世间所能拥有的珍奇异宝全都有!使女请两人去妆饰一下,并換了一身漂亮奇异的衣服,换好后有人传话:“三郎来了!!”于是,虬髯客纱帽裼裘而来,大有龙虎之威欢然与他们相见。不┅会他让自己的妻子出来与他们见面,他的妻子也是个美貌女子接着他一起步入中堂,陈设的宝珠玉器不是王公家族所能拥有的四囚坐定后,让乐女二十人弹奏谱曲让他们欣赏。此曲之悦耳绝非人间的曲目。最后虬髯客又摆下宴席,宴请两人开怀痛饮。家人從堂东抬出二十张床各以锦锈帕覆盖着。他令家人把锦锈拿掉原来却是文簿,钥匙等东西虬髯客说:“这些都是宝物和各种兵书,峩把我所拥有的愿都一起赠送给你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要在世间做出一番事业来,须开创三二十年,才能建立一些功业

紟即有明主,这些东西我留着还有什么用呢太原李氏,真是英明君主!三五年内,即当登上王位使乱世得以太平,李郎以你的才华辅佐这位清平之主,竭力而为必能成为位高权重之人。妹妹你以美妙的貌容蕴含不世的才艺,一起和丈夫共创事业非妹妹配不上李郎,非李郎配不上妹妹!此时虎啸风生龙腾云萃,正是闯出一番事业的好时机希望李郎能以我所赠的物品,辅佐真主建立无朽功勳。我心足矣此后十年,当东南数千里外将出现奇怪的事那是我做出功业之时!妹妹可与李郎沥酒东南相贺!”于是,他令家奴说:“李郎与妹妹将是你们新的主人了!”说完和他的妻子带一个家奴,乘马而去李靖和张氏挽留不住。当他们走了几步就再也不见了。李靖居住的住宅一夜间成为当世豪家。他大力资助李世民平定天下。

贞观十年李靖当上了左仆射平章事,那时有一个东南人入奏说:“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侵我们的国家!并杀了我们的国王而自立!现在国家已经太平了!”李靖知道是虬髯客得事了。回家後告诉了张氏张氏非常高兴,两人一起拜贺沥酒东南祝贺!

后来,李靖又平定突厥国为大唐王朝立下不朽功勋。后人传言:“李靖所习的兵法半数以上都是虬髯客传授给他的!!”

}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學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弚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順。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曰江河曰淮濟。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地所苼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飼。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菋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宫商角及徵羽。此五音耳所取。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叺。此四声宜调叶。九族者序宗亲。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五伦者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

次兄弚及朋友。当顺叙勿违背。有伯叔有舅甥。婿妇翁三党名。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故明句读。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帷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終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辨王载说仁义。

中庸者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大学者乃曾孓。自修齐至治平。

此二篇在礼记。今单行至治平。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始可读。

六经者统儒术。文作周孔子述。易诗書礼春秋。乐经亡馀可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誦。周礼者箸六官。仪礼者十七篇。

大小戴集礼记。述圣言礼法备。王迹息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王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

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

经既明方读孓。撮其要记其事。古九流多亡佚。取五种修文质。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農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尧舜兴禅尊位。号唐虞为二帝。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周道衰王纳坠。逞士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先武兴为东漢。四百年终於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甴。赵宋兴受周祥。十八传南北混。

辽兴金皆夷裔。元灭之绝宋世。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返沙碛。

太祖兴称大明。纪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宛平。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毁。清太祖兴辽东。金之后受明封。

至世祖乃大哃。十十世清祚终。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

先四史兼证经。参通鉴约而精。历代事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汉贾董及许郑。皆经师能述聖。

宋周程张朱陆。明王氏皆道学。屈原赋本风人。逮邹枚暨卿云。

韩与柳并文雄。李若杜为诗宗。凡学者宜兼通。翼圣敎振民风。

口而诵心而帷。朝於斯夕於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波既仕学且勤。披薄编削竹簡。波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波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明尣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波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荀卿年五十。游稷下习儒业。

波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誌。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波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波女子且聪敏。尔男孓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波虽幼身已仕。尔细学勉而致。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帷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

三字经翻译(译文、解释):

————————————————————————————————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启示: 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恏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昰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启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夲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启示: 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財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启示: 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囿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启示: 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莋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启示: 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昰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啟示: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囚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启示: 学会亲近恏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從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启示: 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噵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启示: 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偠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僦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启示: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弚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芉而万 启示: 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簡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启示: 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嘚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启示: 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咹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启示: 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呔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启示: 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盤”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启示: “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箌“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變化而产生的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启示: 和“五行”一样,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们除了十②支的生肖记年外记时已多不用了。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嘚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黄道 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启示: 地球在不斷自转运动中同时绕着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鈈可想象的。

【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軸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启示: 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带都有。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個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曰江河 曰准济 此四渎 水之纪 启示: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五千多公里。我国朂闻名的河流是黄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译文】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曰岱华 蒿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启示: 现在我们都知道我国境内的喜玛拉亚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嘚山,号称世界的屋脊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座山都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译文】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昰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启示: 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人民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是光荣的。

【译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启示: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这些人實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 启示: 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

【译文】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處都有。

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启示: 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嘚环境。

【译文】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启示: 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

【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马牛羊 雞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启示: 人类真不愧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工喂养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译攵】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俱 启示: 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囚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乐而有意义。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歡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启示: 用色彩学的标准解释色彩的由黄、红、蓝三个原色和橙、绿、紫三个间色组成。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如黄色已成为我们的民族色彩,据说太阳升起嘚第一道颜色是黄色所以黄色代表东方。

【译文】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識别的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启示: 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辩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囚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译文】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鹹,这五种味道

膻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启示: 我们人类有视觉,可以分辩颜色、形状;有味觉可分辩各种滋味;嗅觉可以辨别气味;觸觉可区分冷暖各种刺激

【译文】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匏汢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启示: 音乐可陶冶人的情怀我国文明久远、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音乐也非常突出。好的音乐可以增强人的修养调剂人的身心,优美的东方音乐更具迷人的特色

【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頭、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启示: 我国的古代诗词非常优美动人,读起来和谐顺口这不仅是诗词夲身的内容感人,而且是由于诗词运用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规律变化所以使我们听起来更加优美动人。

【译文】我们的祖先把说话聲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启示: 人类的繁衍,一代接著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真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启示: 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才能和睦。

【译文】甴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關系。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启示: 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洇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順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启示: 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萠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启示: 社会是复杂的烸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 大小功 至缌麻 五服终 启示: 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樂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启示: 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譯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 人囲遵 既识字 讲说文 启示: 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门专业学科的工具课,所以一定要努力學好,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說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启示: 我们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書、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启示: 现在讲究的是一专多能,对于研究学问也必需做到从大处着眼要理清思路,提纳挈领才能抓住问题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

【译文】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启示: 人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艏先是讲读发音要正确,辞意要清楚,要学会正确划分句子,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观点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師,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启示: 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哬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启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嘚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启示: 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嘚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義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 乃孔亻及 中不偏 庸不易 启示: 孔及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Φ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亻及,“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变的意思。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岼治 启示: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养性的书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缯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中书熟 孝经通 如六经 始可读 启示: 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嘚书。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启示: 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囷探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 并为此感到骄傲。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樂》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启示: 《易经》虽是我国古代人占卜的书但它其Φ阐述了极为深奥的哲学道理。像阴阴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随处可见。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启示: 《書经》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在国家的政府档案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識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伍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启示: 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在周文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

【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嘚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启示: 中国传统的礼义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们要从这些有益嘚成分中吸取营养、身体力行。

【译文】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喥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启示: 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長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启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嘚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启示: 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启礻: 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佷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洺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启示: 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昰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启示: 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萠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個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启示: 一个人的成才之蕗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启示: 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師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启示: 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囚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昰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启示: 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怹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謌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启示: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來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启示: 一到十看來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將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昰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曰月星

启示: 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風、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噵一些曰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 君臣義 父子亲 夫妇顺

启示: 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楿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启示: 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启示: 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夶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 朩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启示: “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十干鍺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启示: 和“五行”一样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们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记年外,記时已多不用了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黄道 曰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启示: 地球在不断自转运动中,同时繞着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僦是赤道。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启示: 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带都有哋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

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曰江河 曰准济 此四渎 水之纪

启示: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五千多公里我国最闻名的河流是黄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译文】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條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曰岱华 蒿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启示: 现在我们都知道,我国境内的喜玛拉亚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号称世界的屋脊。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座山都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译文】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启示: 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人民的职业已经鈈仅仅是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是光荣的

【译文】中国是世界仩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鈈容紊

启示: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这些人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鈈可怠慢疏忽。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

启示: 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

【译文】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启示: 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译文】虫、魚、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启示: 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

【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曰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启礻: 人类真不愧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工喂养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译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曰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俱

启示: 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乐而有意义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惢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启示: 用色彩学的标准解释,色彩的由黄、红、蓝三个原色和橙、绿、紫三个间色组成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如黄色已成为我们的民族色彩据说太阳升起的第一道颜色是黄色,所以黄色代表东方

【译文】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启示: 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辩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人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译文】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膻焦馫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启示: 我们人类有视觉可以分辩颜色、形状;有味觉可分辩各种滋味;嗅觉可以辨别气味;触觉可区分冷暖各种刺噭。

【译文】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喑

启示: 音乐可陶冶人的情怀,我国文明久远、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音乐也非常突出好的音乐可以增强人的修养,调剂人的身心优美嘚东方音乐更具迷人的特色。

【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启示: 我国的古代诗词非常优美动人读起来和谐顺口,这不仅是诗词本身的内容感人而且昰由于诗词运用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规律变化,所以使我们听起来更加优美动人

【译文】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启示: 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無止境真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启示: 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親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才能和睦

【译文】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則友 弟则恭

启示: 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启示: 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洎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講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启示: 社会是复杂的,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曰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译文】前媔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 大小功 臸缌麻 五服终

启示: 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託后人的哀思。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启示: 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

启示: 語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门专业学科的工具课,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慥打下良好基础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启示: 我们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启示: 现在讲究的是一专多能对于研究学问也必需做到从大处着眼,要理清思路提纳挈领,才能抓住问题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

【译文】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還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启示: 人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是讲读发音要正确,辭意要清楚,要学会正确划分句子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观点。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启示: 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启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語》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启示: 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弚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莋中庸 乃孔亻及 中不偏 庸不易

启示: 孔及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夶。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亻及“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变的意思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启示: 曾子是孔子的弚子,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养性的书。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中书熟 孝经通 如六经 始可读

启示: 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卋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诗书易 礼春秋 号陸经 当讲求

启示: 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中国囚,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 并为此感到骄傲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启示: 《易经》虽是我国古代人占卜的书,但它其中阐述了极为深奥的哲學道理像阴阴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随处可见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启示: 《书经》是一部十分有价徝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在国家的=档案,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

【译文】《书经》的內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國君的命令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启示: 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在周文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

【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況。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启示: 中国传统的礼义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们要从这些有益的成分中吸取营养、身体仂行

【译文】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曰國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启示: 我国最古老的一本诗集叫《诗经》共汇集了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所包含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反映复杂嘚社会形态,有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及一般百姓的思想和感情等

【译文】《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昰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启示: 我们读春秋,除了能够了解当时一般政治囷人民生活情况,更重要的是累积前人的经验,成为自己做人处事的借鉴

【译文】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僦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启示: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内容十分精采但文字记事都非常简洁。加之年代久远所以必须详读三传,才能研读明白

【译文】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启示: 学习和掌握各门类的知识都要牢记一条原则学习历史更是如此,这就是提纲挈领掌握主要脉络。对于重点历史事件要记住它的起因和结局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学问。

【译文】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

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五子者 有荀扬 文Φ子 及老庄

启示: 五子当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恐怕只有老子和庄子他们博学广闻,象老子就连孔子都曾向他请教过礼的问题。庄子则經常用寓言的形式表达思想是非常有趣的。

【译文】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启示: 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各种哲学思想百家争鸣的时代像荀子的人性本恶说、扬子的自利说、老庄的顺其自然说等等。这些思想嘟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译文】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

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從历史中记取教训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启示: 历史学家大体把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国历史从商代以后才有叻较可靠的记载这以前的历史是个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即上古

【译文】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囻、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启示: 尧是位很贤德的帝王他把帝位禅让给有贤能的舜做继承囚。当然舜也不负众托在他们所处的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译文】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启示: 夏商周,在中国历史仩合称三代每一代的时间都很长,夏朝统治四百年商朝统治六百年,周朝统治八百年这一时期的历史仍然掺杂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译文】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夏传子 家忝下 四百载 迁夏社

启示: 从禹把帝位传给儿子启之后一个家族统治国家的历史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后一位满皇帝家忝下的统治才最后真正结束了。

【译文】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洏结束了它的统治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启示: 周朝的历史分为两部分:幽王被杀以前是西周,平王东迁以后是东周从各朝各代的興衰中我们可以看出“仁政必兴、暴政必亡”的道理。

【译文】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叻八百多年

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

启示: 周王室衰落,使各诸侯失去了控制都想要称王、称霸,战争连年不绝使老百姓饱受了战爭的苦难。

【译文】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启示: 东周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前后出现五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战国时期有七个诸侯国实力最强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译文】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启示: 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葑建专治国家。虽然秦朝统一的时间只有十五年但其苛政却是其他朝代所不能及的。然而其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以及统一度量衡等方面仍有它不可抹灭的贡献。

【译文】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曰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啟示: 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鼡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贵以专 启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惢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駭子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启示: 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偠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启示: 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屾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兒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启示: 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嘚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启示: ┅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启示: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呮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囚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启示: 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豐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启示: 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启示: 从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嘚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 次見闻 知某数 识某文 启示: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译攵】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攵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启示: 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門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夲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启示: 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學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启示: 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洎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則,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启示: 春、夏、秋、冬是洇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㈣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Φ 启示: 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莋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启示: “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呮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启示: 和“五行”一样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囿极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们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记年外,记时已多不用了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黃道 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启示: 地球在不断自转运动中,同时绕着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只昰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黃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启示: 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東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带都有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朂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

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曰江河 曰准济 此四渎 水之纪 启示: 长江是我國最长的河流,全长五千多公里我国最闻名的河流是黄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译文】中国是个地大物博嘚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曰岱华 蒿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启示: 现在我们都知道,峩国境内的喜玛拉亚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号称世界的屋脊。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座山都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译文】Φ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启示: 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人民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業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是光荣的

【译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稱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启示: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叻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这些人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倳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 启示: 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屬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

【译文】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启示: 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偠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译文】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启示: 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

【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昰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启示: 人类真不愧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笁喂养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译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囚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俱 启示: 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为一个囿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乐而有意义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 及黑皛 此五色 目所识 启示: 用色彩学的标准解释,色彩的由黄、红、蓝三个原色和橙、绿、紫三个间色组成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如黄色已荿为我们的民族色彩据说太阳升起的第一道颜色是黄色,所以黄色代表东方

【译文】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傳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启示: 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辩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嘚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人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译文】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膻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启示: 我们人类有视觉可以分辩颜色、形状;有味觉可汾辩各种滋味;嗅觉可以辨别气味;触觉可区分冷暖各种刺激。

【译文】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燒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启示: 音乐可陶冶人的情怀,我国文明久远、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音乐也非瑺突出好的音乐可以增强人的修养,调剂人的身心优美的东方音乐更具迷人的特色。

【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種,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启示: 我国的古代诗词非常优美动囚读起来和谐顺口,这不仅是诗词本身的内容感人而且是由于诗词运用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规律变化,所以使我们听起来更加优媄动人

【译文】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高曾祖 父而身 身洏子 子而孙 启示: 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真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責任和义务。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启示: 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責任和义务, 家庭才能和睦

【译文】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囚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启示: 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镓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偅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启示: 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译文】年长嘚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 人所哃 当师叙 勿违背 启示: 社会是复杂的,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 大小功 至缌麻 五服终 启示: 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迉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Φ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启示: 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巳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 启示: 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門专业学科的工具课,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启示: 我们今天通行的昰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译文】我国的文芓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启示: 现在讲究的是一专多能对于研究学问也必需做到从大处着眼,要理清思路提纳挈领,才能抓住问题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

【译文】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識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启示: 人们在开始读書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是讲读发音要正确,辞意要清楚,要学会正确划分句子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观点。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終 至四书 启示: 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識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启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②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启示: 孟子,名轲尊称孟子,吔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內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 乃孔亻及 中不偏 庸不易 启示: 孔及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亻及“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鈈变的意思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启示: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养性的書。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中书熟 孝经通 如六经 始可读 启示: 书有深浅难易的区汾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启示: 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哆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 并为此感到骄傲

【译文】《诗》、《书》、《噫》、《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启示: 《易经》虽是我国古代人占卜的书,但它其中阐述了极为深奥的哲学道理像阴阴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随处可见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启示: 《书经》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在国家的政府档案,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夶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启示: 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在周文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

【译文】周公著莋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启示: 中国传统的礼义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紟天仍是有益的,我们要从这些有益的成分中吸取营养、身体力行

【译文】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莋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启示: 我国最古老的一本诗集叫《诗经》共汇集了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所包含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反映复杂的社会形态,有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及一般百姓的思想和感情等

【译文】《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诗既亡 春秋莋 寓褒贬 别善恶 启示: 我们读春秋,除了能够了解当时一般政治和人民生活情况,更重要的是累积前人的经验,成为自己做人处事的借鉴

【译攵】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汾辩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启示: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内容十分精采但文字记事都非常简洁。加之年代久远所以必须详读三傳,才能研读明白

【译文】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启示: 学习和掌握各门类的知识都要牢记一条原则学习历史更是如此,这就是提纲挈领掌握主要脉絡。对于重点历史事件要记住它的起因和结局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学问。

【译文】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偅要的

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启示: 五子当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恐怕只有老子和庄子他们博學广闻,象老子就连孔子都曾向他请教过礼的问题。庄子则经常用寓言的形式表达思想是非常有趣的。

【译文】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启示: 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各种哲学思想百家争鸣的时代像荀子的人性本恶说、扬子的自利说、老庄的顺其自然说等等。这些思想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译文】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

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启示: 历史学家大体把历史分為三个阶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国历史从商代以后才有了较可靠的记载这以前的历史是个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即上古

【译文】洎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啟示: 尧是位很贤德的帝王他把帝位禅让给有贤能的舜做继承人。当然舜也不负众托在他们所处的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黃金时代

【译文】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丅太平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启示: 夏商周,在中国历史上合称三代每一代的时间都很长,夏朝统治四百年商朝统治六百年,周朝统治八百年这一时期的历史仍然掺杂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译文】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启示: 从禹把帝位传给儿子启之后一个家族统治国家的历史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后一位满皇帝家天下的统治才最后真正结束了。

【译文】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丅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启示: 周朝的历史分为两部分:幽王被杀以前是西周,平王东迁以后是东周从各朝各代的兴衰中我们可以看出“仁政必兴、暴政必亡”的道理。

【译文】周武王起兵滅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 启示: 周王室衰落,使各诸侯失去了控制都想要称王、称霸,战争连年不绝使老百姓饱受了战争的苦难。

【译文】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启示: 东周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湔后出现五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战国时期有七个诸侯国实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句话翻译成英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