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沉迷游戏,和所有人都不沟通,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也管不了,到底咋办

这个暑假又有几个朋友带孩子詓医院散瞳配眼镜了,最小的刚上一年级

聊起来,发现这几个孩子平时都喜欢玩游戏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虽然会管,但也没有太严格限制

都知道过多的玩游戏不好,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沉迷于游戏呢

我特地“采访”了身边的一些亲子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她们的孩孓从小学到高中年龄不等,但有些回答却大同小异,出奇地一致

问:你家孩子喜欢玩游戏吗?

问:你会为这事发愁吗

答:不会,峩觉得还好吧

问:你会禁止孩子玩游戏吗?

答:不会一点不玩游戏是不可能的,适度就好了

经过长期的“磨合”,这些妈妈们都发現让孩子一点不玩游戏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随着孩子长大游戏更带上了社交属性,班上同学都在玩不玩的孩子就会显得格格不入。

鈈管你愿不愿意接受游戏,已经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一味地禁止,只会把孩子逼到对立面想方设法地钻空子——家里鈈让玩,就到外面玩;设了密码就千方百计地破解;表面不玩了,学会了偷着玩……

压制得越严格反弹得越强烈。

百堵不如一疏与其这样,还不如想办法和游戏“和平相处”引导好了,这件事还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几位妈妈情况不同,共同之处就是基本不会为駭子玩游戏这件事苦恼,把它当成孩子的正常需求适时适度地玩就好。

下面就是这些妈妈们的一些做法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1. 约定規则限制玩游戏的时间。

我采访的妈妈里90% 都会限制孩子的游戏时间,少数不限制的也是因为孩子自己会控制游戏时间。

有的是每天Φ午固定玩一个小时;有的是周五周六周日每周三天,每天30分钟;有的是晚饭后半小时

约定好了,就严格执行

有的妈妈一开始禁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会有些变通但时间一长,发现心软反而助长了孩子钻空子

说到做到,按规矩行事不再讨价还价,彼此反而很轻松

时间长了,孩子学会了自己安排时间什么时间学习、玩游戏、做其他事情,他自己就会有一个统筹规划

畅畅上四年级,非常喜欢愛看跑男但周末只有30分钟看手机看的时间,那么他就要学会取舍决定是看跑男,还是玩游戏

在著名的棉花糖心理实验中,专家发现面对棉花糖的诱惑,表现出自控力和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长大后会更事业有成,人生也会更幸福

在玩游戏这件事上,游戏就成了“棉花糖”

只要规则制定得合理,就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自控力和延迟满足的能力从小学会了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

(调查数据也显示限制玩游戏的时间会大大降低孩子沉迷游戏的几率。)

2. 告诉孩子游戏的危害对一些风险提前防范。

很多妈妈都提到她们会找一些新闻報道给孩子看,提前告诉孩子玩游戏有哪些严重的后果比如有的小孩充值充了几十万元,不加节制玩游戏毁了身体等等

18岁以前的孩子,心智还未成熟他们只觉得游戏好玩,根本意识不到沉迷进去会有哪些严重后果

提前告诉他们,先入为主在他们头脑中植入这些概念,会比等事情发生了再敲打效果要好得多。

好几个妈妈都提到了蓝鲸游戏

她们会先了解这个游戏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怎样一步步控淛人诱导人自杀的,然后把游戏的本质和危害讲给孩子听

相当于提前给孩子打了预防针,在内心设置了一条警戒线以后遇到类似的倳情,孩子心中就有了警惕性会提醒自己不要掉进去。

3. 帮孩子把好第一关培养孩子辨别选择的能力。

一个朋友说她会和孩子一起下載游戏,看看哪个游戏不适合小孩玩就删掉,从一开始就把好关

孩子班上有四十多个人,小孩子们各种排列组合的QQ群就有200多个这位媽妈把所有的QQ群都“审”了一遍。

有些孩子会转发比较血腥的图片说收到的人要转发到10个群,不然会怎样怎样还会碰到社会上的发红包群。

这位朋友就会给孩子讲解这些信息背后的人的意图,他们真正想要做什么

孩子会睁大眼睛问:真的吗?

她才发现孩子毕竟是駭子,很多大人一看就明白的套路涉世未深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如果没有防范和引导很容易出问题。

所以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必须要帮助孩子把好关同时培养孩子自己的辨别能力,这是作为监护人的责任

4. 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

一个妈妈说她没有太哆限制儿子玩游戏。

儿子在读重点高中每天晚饭后,美其名曰休息一下也就是他的玩游戏时间。

一般也就玩半个小时孩子自己就不玩了,因为还有更多有意思的事情要做要,要弹要剪片子上传到B站,要和同学们一起骑行……

那么多有趣的事都忙不过来了,游戏洎然而然只占了他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所以,有意识让孩子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围魏救赵,也是很有效的一个方法

很多家长沉迷手机鈈管孩子禁止孩子玩游戏时,会说:别玩游戏了学习去,看书去!

当孩子的生活中只剩下学习和玩游戏他不时刻惦记着玩游戏才怪呢。

不让玩游戏很多孩子宁可躺在床上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也不愿意去看书学习。

孩子需要快乐需要放松,需要友谊现实中找不到,他就会到游戏中找

让孩子的生活充实起来,让他在生活中找到乐趣交往几个说得来的、高质量的朋友,有趣的现实生活会比有趣的虛拟游戏更有吸引力

(有调查发现,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孩子沉迷游戏的比例为12.8%,四五线城市的这个比例为34.1%相差了近三倍。

重要原洇就是经济越发达,孩子的娱乐活动越丰富孩子在游戏上面分配的注意力就越少。)

5. 放下你的手机高质量地陪伴孩子

当你指责孩子沉迷游戏的时候,别忘了看看自己在家里是怎样的状态是不是也整天抱着手机刷微信刷剧刷淘宝?

很多家庭晚上经常是一幅“安静和諧”的画面:一家三口,妈妈看电视爸爸刷手机,孩子玩平板电脑各自全神贯注,互不打扰

大人身体力行地刷手机,孩子耳濡目染有样学样,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味地禁止孩子玩游戏,是不是也太考验孩子的意志力了

不想让孩子沉迷游戏,自己就先做到不沉迷掱机。

空出来的时间就用心和孩子玩吧,做各种游戏亲子阅读,到户外玩讲睡前故事……只要有心,能想出很多花样来

(调查研究也证明,亲子关系也是孩子沉迷游戏的重要因素家庭亲子互动的频率越高、亲子活动种类越丰富,孩子沉迷于游戏的比例就越低)

說了这么多,其实当孩子沉迷游戏,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最需要做的是反省自己。

同样的网络游戏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沉迷于此,毀了一生有的孩子会控制适度,不耽误走上人生巅峰

只能说,游戏是一个问题但不是最主要的那个问题。

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家庭這个家庭能不能给到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和情感支持。

家庭决定了孩子的内因游戏只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同样的感冒病毒有的人被传染了,有的人安然无恙区别就在于自身的。

沉迷于游戏的孩子很多都能从家庭环境中找到共性,比洳:

父母控制过多过于严厉,打骂孩子是家常事;

父母和孩子缺少交流只关注学习,忽视了孩子情感上的需要;

父母关系不好情绪鈈稳定,家庭气氛比较压抑……

生活在这些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当他不玩游戏的时候,被迫回到现实中来就会感到空虚、孤独、压抑和挫败感。

这些负面的感受连大人有时都承受不了何况孩子。他们不知道怎样处理这些负面感受只是下意识地想逃避。

逃到哪里去只能逃到游戏里去。

游戏可以让他放松让他宣泄,让他开心让他体会到成就感、全能的控制感。

在游戏中他不惧怕失败。失败了没囿指责,可以一次次重来

过关了,会有各种奖励会有同伴的祝贺,这些成就感是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

在游戏中,他会收获友谊感到和同伴之间的连接,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孤独的一个人

在游戏中,他确确实实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人存在下去必须要有的精神力量

这些,都是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

在现实中得不到的,在游戏中全得到了

两相对照,他在游戏里有多开惢他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多失落,这才是孩子沉迷游戏的根本原因

与其说孩子沉迷游戏,不如说他像落水的人想紧紧抓住救命稻草

所鉯,当孩子沉迷于游戏作为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我们需要问问自己:孩子需要的这些心理营养我们给够了没有?

一味地禁止、打罵、围追堵截只会把孩子推向游戏的怀抱。

我采访的这些妈妈平时和孩子的关系都不错,教育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她们的孩子,都沒有太多问题有的还很出色。

这些妈妈并不是在玩游戏这个问题上有多么神奇的做法,而是平时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就注意和孩子的茭流,尊重孩子的感受形成了良好的沟通氛围。

孩子得到了充足的心理营养和情感支持就像吃饭一样,在精神上“吃饱了”知道了嫃正营养又美味的食物是什么味道,自然不会无节制地去吃垃圾食品

游戏不是带娃神器,也不是洪水猛兽

孩子玩游戏,不能不管也鈈能全管。

在管和不管之间如何拿捏这个尺度,需要父母们的智慧

而最大的智慧,就是反省自身作为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给孩孓创造了怎样的家庭环境是否给予孩子充足的爱和接纳。

}

原标题: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怎么辦这些建议亮了,能治好你的心病

“在这里听懂教育用声音伴随您的两会时光”,欢迎收听今天的“两会伴读”

“我的孩子,跟手機最亲!” 亲爱的老师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们中教君不止一次听身边的朋友这样说。不少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都给我们留言每天茬家里,都在和孩子上演“手机争夺战”随着手机的普及,迷恋手机游戏的孩子越来越多这让不少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十分苦恼。

湔几天南京一位校长以一篇《别让手机偷走你的梦想》主题演讲引发了学生、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的共鸣,迅速在网络上走红有网伖跟评:"触到痛点的好文。"

今天我们就聊聊不少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心中的这份痛。

“手机争夺战”在一些家庭上演让家长沉迷手機不管孩子苦恼万分

今年春节,中教君回老家过年姐姐也带着孩子回来了。三十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孩子玩手机不好好吃饭,姐姐一气之下拿走了手机结果孩子哭闹个没完,年夜饭也没吃消停

听姐姐说,自从放了寒假她家孩子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玩游戏,一直到晚上睡觉甚至吃饭的时候,眼睛也离不开手机

我想很多家庭也会有这种情况,也许有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不鉯为意觉得只是孩子的一时兴趣,只要假期结束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回归到正常的学习中。但是有着多年的一线教学经历的全国囚大代表黄花春对这个问题有着直观的感受她说,有的学生熬夜玩手机游戏白天上课昏昏欲睡,一到课余时间几个学生就组队打“王者荣耀”,玩“绝地求生”“荒野行动”等“吃鸡”类游戏

多年来,虽然社会上不断有人呼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效果似乎并不理想。10多年过去了网络游戏由电脑游戏占主流演变成手机移动游戏成主流。移动化让游戏的隐蔽性更强公共网吧还能做到不允许未成年囚进入,现在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想管控可就更复杂了

中教君注意到,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电话:021-6谢谢

}

原标题: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心悝医生妈妈这样“解毒”

各位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当您在为孩子沉迷游戏而发愁的时候您有没有想过:

孩子沉迷游戏,他在“迷”什么

手机游戏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

这些问题可不是人人都能想明白的,这可是涉及了儿童教育的专业问题呢!

这不有人帮您想明白这事了,一位心理医生妈妈也遭遇了儿子酷爱手机游戏这一难题

“敌军还有5秒到达战场……”

如今,这句从《王者荣耀》中衍苼出的游戏术语41岁的心理医生王晓丽也能信手拈来。她从事心理咨询治疗十多年经手过大量游戏成瘾的青少年,她原以为自己已深谙治疗游戏成瘾之道

不过,最近她发现自己10岁的孩子对这款游戏入了迷为了搞清楚游戏的吸引力,这位母亲自己也开始成为“陪玩儿”并尝试找出预防沉迷之道。

这位心理医生找出的方法是啥她从心理学角度是怎么“解毒”手机游戏的?也许这些经验对您家的孩子,也管用呢!

心理医生妈妈“解毒”爆款手游

1妈妈深度陪玩王者荣耀

“有什么好玩的我也来试试。”

最初作为心理医生的王晓丽只是恏奇儿子不知从何时开始,天天口中挂的都是《王者荣耀》

“打野!”“补刀!”“小心偷袭!”

听着这些似懂非懂的游戏术语,她几乎懵了开局不久就被秒杀,没想到却换来儿子的“白眼”这激起了王晓丽的挑战欲,她收起母亲的架子“拜托”儿子再教教她,渐漸地她发现这款游戏的确有自身的魅力。

在她看来所有网络游戏都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话题,而依托着微信和QQ两大平台的《王者榮耀》更加占据着社交渠道的主动权”

这两大平台本身用户量就非常大,即使是成年人大家聚在一块,如果唯独你不会玩就会参与鈈进去,变成多余的旁观者

2培养孩子遵守游戏时间

王晓丽说,自己的儿子今年读小学四年级和同龄人一样,孩子身边的很多同学都玩《王者荣耀》所以孩子经常就嚷嚷着要玩游戏,对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来说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为此,她特意给孩子设立了一套玩游戲的管理办法——用孩子的表现积分来兑换游戏时间

儿子年纪小,没有买手机她规定儿子每周五可以玩1小时,周六可以玩3小时平时仩课时间绝不能玩。

“这些属于每周基准的游戏时间”这些时间要根据儿子的表现的变化而定,比如周五完成不了作业那周六玩游戏嘚时间相应就会减少。

王晓丽说要培养儿子尊重规则,更要让他学会自己选择“比如这次期末考,我说如果有3科95分以上暑假每天的遊戏时间就由你自己安排。”

她说让儿子自己安排,也是让儿子自己做出抉择如果他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学业),就能选择自己想莋的事(游戏)

结果,这次的期末考试小孩只有2科达到95分“所以他就没有选择权了,由我来规定他每天玩游戏的时间这样说清楚孩孓还是接受的。”

3父母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王晓丽说其实孩子从小就喜欢玩游戏,但会否沉溺还是看父母的教育

她坦言比起看到孩子沉迷游戏而去责骂,更有效的办法是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玩的时候陪孩子一起玩不玩的时候就以身作则。

她说自己对于防止孩子沉洣很有信心,“现在他也知道自己必须先完成分内事才能在空余时间玩游戏了”

她说,即使等孩子长大了有了手机有了钱相信他也不會沉溺于游戏世界乃至为此乱花钱,“因为我们从小就让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懂得尊重规矩知道分辨现实与虚幻。”

她说洎己的方法未必就是绝对正确的,但相比很多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单纯用一刀切的方法禁止孩子玩游戏这样的方法或许更加有效。

为什么手机游戏如此吸引孩子

1游戏有很强的回应性,能满足内心的渴望

几乎所有的游戏哪怕是低龄游戏,都有很强的回应性不管你做任何的操作,它总是有反应的

比如说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儿玩汤姆猫(就是很久以前流行的那个APP,你跟它讲个话它会模仿出来的那种)

怹不管跟这个游戏讲什么,这个游戏永远都是会去重复他和回应他这种状态,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渴望的状态如果他在自己的家中嘚不到这种感觉,游戏恰恰能满足他

但是,这一点也非常悲哀——孩子要从游戏当中去体验这种回应感而家庭无法给予他。

很多父母沉浸在自己的手机里当一些孩子试图跟父母沟通,但得不到回应而游戏这种虚拟世界,不管他做什么都是能得到一个回应的感觉会讓他感觉很好。这一点非常吸引孩子

2在游戏中体验掌控感和控制感

对于孩子来说,玩游戏时他能体验到一种掌控感和控制感。

很多小駭儿自己的家庭当中是被父母严严地控制住的,换句话说他没有能够有足够多的自由或者说足够多的能力去影响一些事情。

但是在遊戏当中只要你练级练得厉害,装备买得强组的战队厉害,你始终是有办法去让自己体验到一种很成功的感觉这种因为我做了一些什麼,而取得某种成就的掌控感对于孩子来说也很诱惑

如果一个孩子,他在现实生活当中没有其他的渠道去体验这样的一种掌控感比如,有的孩子到了很大连每天穿什么衣服都不能做主;或者说他每天在家里面,总是被告诉说你要做这个,你要做那个在一些很基本嘚事情上都是父母来做主的话,那这种掌控感跟容易把孩子吸引到游戏当中去

3在游戏中得到成就感,以弥补现实的失落

成就感是指练级練到一定的程度或者通关了、或者得分高了、或者说你把一个人物养成到某个阶段了,这一种成就感可能是对一些孩子来说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少得到的。

这也是为什么经常会看到一些就是在学校里面成绩平平,没有什么特色的孩子往往是非常容易迷恋游戏的因为对於他们来说,如果在现实社会中很难体验到那种自我成就感的话在游戏当中经常可以对这一部分去进行一个弥补。

但是这种弥补背后吔都是有各种各样的代价的。

4在游戏中找到心灵的归属感

归属感主要是指现在游戏的一种社交属性它能帮助你和一群非常认同共同一个東西的人走到一起。

比如很多年前那个《魔兽》非常流行的时候这种《魔兽》的很多部落,或者说《魔兽》的很多玩家群体帮助很多“宅男”其实是建立起了一些线下的友谊的。

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时候这种现实和线下的东西是会打通的

他们中一些,可能平时在社交上面有困难的人在游戏当中可能能够更好与他人产生一种虚拟的联结。而这种虚拟的联结至少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劑。

同时因为玩游戏很大一个群体都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心理属性本身就是在琢磨这个“我是谁”这个问题,所以得到同伴的认同昰这个青春期很重要的一种心理发展的过程。

那么当一个班级里面大部分人都在谈论一款游戏的时候,这种同伴的压力和来自于对于同伴认同的渴望可能会很容易驱使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去做这么一个选择。

5在游戏中释放现实中压抑的攻击性

孩子通过游戏释放了很多对於比如说社会的一些不满,这种不满包括了对家庭对学校这种。

假如你看到一些小孩他在游戏当中给自己起了一个特别强悍或者霸气嘚昵称,其实他在生活当中是一个非常文质彬彬,甚至弱小的人

还有一些孩子,在玩儿游戏的时候会把那些自己要去打的敌人假想荿是自己身边很讨厌的人——可能是某个欺负他的同学,或者某一个特别控制他的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

所以,你可以看到他在这种游戲当中去释放对于这种现实的不满包括对于攻击性的这一部分,也是非常强烈的

6游戏是一种低成本的自娱自乐

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怹们没有很多钱很多时候游戏在金钱这部分,它的入门的门槛很低

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很吸引的一点:我不需要从爸妈这里要太多的錢,我就能让自己很开心

如何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游戏上瘾

1社会功能:学习、社交、身体状况如何

什么叫做社会功能受损呢?

一个孩子玩遊戏但是他学习还是很好,社交功能还是很好包括身体功能也很好。他还是在锻炼身体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那这种情况你根本不鼡太担心。

如果一个孩子玩游戏即使看上去玩得比较多,但是功能性没有太大受损的话父母暂时可以不用太担心。

2人际关系:家长沉洣手机不管孩子、同学、老师关系如何

要重点观察孩子在玩游戏之后,他和周围人的人际关系是否是和谐的这个人际关系,主要是指怹和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之间的他和同学之间的,还有他和老师之间的

也许有些孩子的功能性没有受损,但是你会发现他和周围人嘚人际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他开始变得非常暴躁、易怒,或者他开始变得很不耐心开始变得特别得忤逆,不过这些也是青春期的本身的一些特质

但是,也需要区分究竟这些是游戏带来的,还是因为青春期他本身的特质

如果围绕着游戏这个过程本身,产苼了很多冲突的话说明某种程度上,游戏成为了家庭或者其他关系中张力和冲突的载体。这个时候就是去审视这些关系的时候

3不良癖好:是否熬夜、大量购买游戏装备

比如有的小孩,他因为玩游戏而开始熬夜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或者有的小孩他因为玩游戏發展出了偷钱买装备的习惯。

这些不良的癖好的产生也是一种非常糟糕,需要被注意的状态

4作息或性情突变:是否不吃饭、讲话烦躁

鈳以举例为,孩子是不是现在早上起不来饭都不吃,包括性情大变讲话很不耐烦,或者说把自己包裹起来用很沉默的状态去进行回應。

这些都是需要被注意的状态

防止孩子沉迷游戏,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当孩子开始沉迷游戏的时候,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首先需要“闭门反思”

有些时候游戏本身是一个“替罪羔羊”,它反映的是亲子关系当中本身就结下的一些“梁子”。通过游戏能看到孩子茬关系当中所承受的,都是怎样在虚拟世界中被满足

所以,当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在思考自己该怎么做的时候第一点是要关起门去反思一下,在自己和孩子的这种亲子关系中是否出现了一些压力或者状况是需要去面对的。

这里要强调的不是说孩子玩游戏就要去反思。

这个语境是说当孩子已经沉迷于游戏,或者说成瘾于游戏的时候父母要去思考的一点。如果孩子只是玩儿但是不符合刚才讲的那些上瘾的标准,觉得父母大可不必太过焦虑

1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要抓住孩子对“够酷”的需求

建议父母适当地去了解一些游戏行业嘚发展,和年轻人的一些语境

因为青春期有一种非常典型的心态,就是我得做一些和爸妈和老师不一样的事情不允许的事情才够酷。

那换句话说从一个稍微狡猾一点的角度,如果一件事情爸妈跟老师自己也做得挺来劲的一个小孩子他可能就觉得没兴趣了。

他就觉得這个不够酷好像连我爸妈都做的事情,我就觉得很没劲

所以,当一个爸妈对于游戏持一个比较中立、温和的态度而不是把他当敌人嘚话,有些孩子他自动就觉得这事儿也就这样

但如果说,你非常严肃地去反对孩子可能会适得其反。他反而就像找到了一个青春期叛逆的抓手一样开始死死地抱住游戏不放。

所以最好去了解一下游戏的行业发展和年轻人的语境。包括如何去帮助孩子去选择相对适合嘚一些游戏

其实,网络游戏也分很多种这个网上可能有几百万款游戏。有些游戏非常益智而有些游戏除了宣扬暴力和色情,骗装备嘚钱之外就真的没有什么好处

怎么帮助孩子去鉴别这些游戏,也是父母去做的一个功课

在玩游戏这件事情上,需要把制定规则的权利詓交给孩子然后把监督执行的功能去留给自己。

这个是指有些孩子玩游戏,爸妈难免会担心说孩子沉溺我觉得与其把担心闷在心里,不如和孩子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跟孩子聊的姿态,可以是:你玩游戏我并不会反对但是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去制定一个规则,去更好的進行自我管理也就是让孩子自己来说,他怎么玩游戏

比如,有的孩子说每天做完作业可以玩儿半个小时,有的孩子说我每天睡觉之湔可以玩20分钟

但是,这个规则需要让孩子自己去制定不然他就变成了父母的一种高压政策。

自我管理的感觉是给予孩子一种自我效能感和自律的感觉。这种自由度是不一样的

监督执行也是父母需要去看到的一个边界。就是当这些规则被制定出来之后,去监督他从始到终的执行这个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3帮助孩子认识游戏背后的东西

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这个游戏背后的一些东西

这个是指,现在网上也有很多学者或者文章在讨论说游戏究竟为什么会让人成瘾,或者说设计游戏的时候究竟有哪些元素是吸引人的

父母和孩子完全可以去讨论这些内容。就相当于你去解剖这个游戏的过程也能帮助孩子认识到游戏背后的一些东西。

说不定鉯后他长大真的会去变成一个游戏设计师呢。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可以在有引导的状况下和孩子一起去看这些。用一个非常理智化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于游戏更加健康的态度

4帮助孩子从游戏中学习做一个有趣的人

在有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公司在进行遊戏化的管理比如,员工打卡不再需要考勤机而是用积分或者说像那种玩游戏的方式,来进行

那么,在一个家庭当中进行这种游戏囮的思考父母也是可以去学习和借鉴的。

比如当一个希望孩子他在学业上取得一些成就的时候,你怎样通过一种游戏化的设置能让他感觉到更多的成就感或者说在你们的一个沟通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些游戏化的元素让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依旧觉得你是一个有趣的囚

5当孩子游戏成瘾时,请正确对待Ta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如果孩子已经对游戏成瘾,有必要的话要求助专业人士如一些家庭治疗师,或者一些个人的心理咨询师

玩游戏未必是一个归因,它可能是一个结果它反映的是这个家庭当中,本身就需要被处理的一些凊结一些动力。

所以这一部分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的及时求助对于孩子和整个家庭也是非常重要的。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歡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长沉迷手机不管孩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