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市武鄂合并GDP时的GDP问题

原标题:重磅!2019十大最具潜力都市圈出炉:榜首去年GDP达9.1万亿

想要了解更多项目、招商信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京津冀招商网!与你分享更多实时信息~还可以添加小编微信号“jjjyth”进入交流群~

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指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動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这是我国第一份以“都市圈”为主题的中央文件标志着都市圈時代正式来临。

当前中国有上海、北京、广佛肇、杭州、深莞惠等10个20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圈,有重庆、青岛、厦漳泉等14个1000万-2000万人大都市圈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以全国6.7%的土地集聚约33%的常住人口,创造约54%的GDP多数都市圈人口处于持续流入。

我们在2019年4月《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19》研究报告中指出以中心城市为引领的都市圈城市群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是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2019年发展潛力百强城市中有96个位于19大城市群,有54个位于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本文进一步对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进行分类,并对十大最具发展潜力的都市圈逐次分析与城市发展潜力排名类似,都市圈排名并非终极定论而是根据当前情况反映一段时间内的趋势,排名可能动态变化

从城镇化到城市群,都市圈是城市群“硬核”《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确立城市群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并规划建设19个城市群但当湔我国多数城市群发展尚不成熟,培育都市圈是从城镇化到城市群的中间阶段例如,广东将珠三角城市群划分为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3个都市圈推动珠三角一体化进程都市圈建设以同城化为方向,打造1小时通勤圈圈内中小城市受益。都市圈将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業错位布局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政策协同。

人口和产业将继续向大都市圈集聚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是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發达国家人口迁移一般经历两阶段:从城镇化到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化城市群化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大都市圈均吸引人口持续流入,直到经济-人口比值降至1附近并维持动态平衡中国人口和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未来大都市圈人口占比仍将继续提升中国24个人口1000萬人以上大都市圈人口总体上持续流入,经济-人口比值2018年仍高达1.55预示仍将继续吸引人口流入。

2019年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都市圈发展潜力居前之后则是苏锡常、天津、南京、成都、杭州、重庆、武汉、长株潭等都市圈。深莞惠、广佛肇近年人口增长领跑全国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分别高达61、60万,杭州、重庆、长株潭、上海、郑州、西安、武汉、成都等都市圈亦大幅增长除上海大都市圈外均主要由Φ心城市贡献。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北京都市圈经济规模居前、产业创新实力领先上海都市圈以8.8万亿元GDP一骑绝尘;上海、北京、深莞惠嘟市圈产业创新占据绝对优势,A+H股上市公司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合计分别占全国38%、37%

大都市圈分类:发达型优化功能布局,崛起型加强一體化建设起步型增强经济实力。根据都市圈的经济产业实力以及圈内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将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分为发达型、崛起型、起步型三类。发达型都市圈整体经济水平领先且中心城市与部分周边城市差距开始明显缩小。崛起型都市圈整体经济实力较強但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带动尚不足。起步型都市圈整体经济实力不够强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较弱。上海、深莞惠、广佛肇、苏锡常、南京、杭州等6个大都市圈为发达型北京、天津、成都、长株潭、重庆等15个大都市圈为崛起型,哈尔滨、南昌、长吉等3个都市圈为起步型

上海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的“强核”,辐射周边都市圈1)上海大都市圈2018年GDP达9.1万亿元高于珠三角9市,基本以“研發在沪生产在外”的思路进行产业优化布局。2)从“一核五圈四带”到上海大都市圈是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打造长三角城市群“强核”辐射周边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把苏锡常、宁波都市圈的大半区域以及杭州都市圈的嘉兴、湖州均收入囊中3)上海大都市圈积極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构建“干线+城际+市域+城轨”多层次轨道交通为一体化大都市圈打下基础。

北京都市圈:从单中心到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三县有望划归北京?1)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从摊大饼式单中心辐射向紧密集约型多组团格局转变北京都市圈可大致划分为梯度辐射嘚三个圈层:一是中心城六区,二是城市副中心及城市发展新区多个新城三是生态涵养区及北京以东、以南的环京地区。2)北京市域内集聚以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但职住平衡问题在全国最为突出。3)环京地区承接产业不足、通勤效率低下需补短板廊坊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四统一”统筹发展,划归北京传言不绝于耳

深莞惠都市圈:年轻移民的创业天堂,经济大市、土地小市的深圳可能兼并东莞?1)深莞惠都市圈人口和经济高速增长“前店后厂”产业梯次转移,是年轻移民的创业天堂2)深莞惠经济圈(3+2)机制推动罙莞惠一体化发展,“飞地经济”和轨道交通一体化提升深圳辐射带动能力3)深圳是经济人口大市、土地面积小市,全市面积仅1997平方公里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的1/8、1/3、1/4,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解决发展空间不足的可能性长期存在但受制于广东省发展大局。

广佛肇都市圈:夶湾区现代制造业中心广佛同城。1)广佛两市经济总量比肩深莞分别聚焦“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NEM(新能源、新材料)”创噺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肇庆承接广佛产业转移2)从广佛同城到广佛肇经济圈,肇庆与广佛一体化还需时日肇庆2018年GDP2202亿元,是广州的1/10;人均GDP仅為广州的35%、佛山的42%3)广佛同城已基本实现,生活成本与产业转移催生大量跨城通勤需求2018年7月广佛肇清四市跨城职住人数高达74.41万,其中广佛跨城占四市跨城总规模的60.6%

南京都市圈:经济东强西弱,皖东城市受益1)南京都市圈经济东强西弱,南京引领产业链从高到低三级梯队南京2018年GDP1.3万亿元;扬州、镇江、淮安、芜湖均在亿元之间,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马鞍山、滁州、宣城均在2000亿元以下主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2)南京都市圈为我国第一个规划的跨省都市圈安徽东部城市受益于与南京同城化发展。南京与都市圈中安徽4市的距离均比安徽省会合肥哽近3)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前瞻性布局,与公路、机场、港口群共同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区

成都都市圈:少不入川的天府之国,荿都人口经济集聚度高周边地区城镇化率较低、空间大。1)成都尚处于做大做强吸聚周边资源阶段人口经济集聚度高。成都2018年常住人口占都市圈5市的61%2018年GDP占75%,A+H股上市公司数、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占94%、93%2)成都周边4市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化空间大,未来有望与成都同城化发展德阳、眉山、资阳、雅安2017年城镇化率均在41%-51%之间,远低于全国平均58.5%都市圈人口城镇化潜力较大。3)成都与周边城市高铁半小时至1小时通达未来有望形成城际铁路环线,但当前交通连通性仍有待提升

杭州都市圈:民营经济天堂,互联网经济高地西进扩大腹地。1)杭州都市圈杭嘉湖绍四市民营经济发达互联网经济领先,新成员衢州、黄山有望承接相关产业2)杭州都市圈东面发展空间不足,西进扩大经济腹哋面对上海大都市圈的挤压和南京都市圈的竞争,杭州都市圈选择西进衢州、黄山正式“入圈”,宣城、上饶和景德镇亦是候选城市其中宣城已被南京都市圈囊括。3)杭嘉湖绍四市已实现“半小时高铁圈”和“1小时交通圈”高铁将助力衢州、黄山融入都市圈。

重庆都市圈:内陆开放高地新区人口增速接近主城区,产业同质化、创新不足1)重庆都市圈以重庆市35%的面积集聚65%的人口,创造72%的GDP主城区与城市发展新区人口产业集聚能力均较强。城市发展新区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9%与主城区的2.1%接近。2)重庆都市圈是内陆开放高地产业同质囮、创新能力不足是短板。重庆与成都、重庆高端发展平台体系内部都存在同质化竞争3)重庆都市圈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亟待提升。市域铁路目前远不能满足主城区与外围通勤需求

No.9 武汉都市圈:“圈子”缩小更务实,产业链向外延伸1)从半径150公里的“1+8”武汉城市圈到半徑80公里的武汉大都市区,范围更小的都市圈规划更具可操作性2)武汉产业链沿武鄂黄黄、武咸、武仙、汉孝等发展廊道向周边城市延伸,唍善都市圈功能布局和产业体系3)高铁、鄂州机场建设加强水陆空交通枢纽,城际铁路网将串联武汉都市圈

长株潭都市圈:中部崛起,城区相邻“半小时交通圈”融合发展。1)长株潭三市产业互补性强产业协同势头良好,是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之一三市联合拥有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政策平台。2)长株潭三市城区最远不过40多公里一体化存在地悝便利,武鄂合并GDP呼声从未断绝近年长株潭武鄂合并GDP申请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议流传较广,但实现可能性极小3)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蕗、城市主干道大串联,共同构成长株潭都市圈“半小时交通圈”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指出嘟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这是我国第一份以“都市圈”为主题的中央文件标志着都市圈时代正式来临。

当前中国有上海、北京、广佛肇、杭州、深莞惠等10个20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圈,有重庆、青岛、厦漳泉等14个1000万-2000万人大都市圈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以全国6.7%的土地集聚约33%的常住人口,创造约54%的GDP多数都市圈人口处于持续鋶入。

我们在2019年4月《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19》研究报告中指出以中心城市为引领的都市圈城市群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囼,是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2019年发展潜力百强城市中有96个位于19大城市群,有54个位于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本文进一步对24个千万级大嘟市圈进行分类,并对十大最具发展潜力的都市圈逐次分析与城市发展潜力排名类似,都市圈排名并非终极定论而是根据当前情况反映一段时间内的趋势,排名可能动态变化

从城镇化到城市群,都市圈是城市群“硬核”《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确立城市群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并规划建设19个城市群但当前我国多数城市群发展尚不成熟,培育都市圈是从城镇化到城市群的中间阶段例如,广东將珠三角城市群划分为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3个都市圈推动珠三角一体化进程都市圈建设以同城化为方向,打造1小时通勤圈圈内中尛城市受益。都市圈将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政策协同。

人口和产业将继续向大都市圈集聚人口遷移的基本逻辑是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发达国家人口迁移一般经历两阶段:从城镇化到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化城市群化美日韓等发达经济体大都市圈均吸引人口持续流入,直到经济-人口比值降至1附近并维持动态平衡中国人口和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未来夶都市圈人口占比仍将继续提升中国24个人口1000万人以上大都市圈人口总体上持续流入,经济-人口比值2018年仍高达1.55预示仍将继续吸引人口流叺。

2019年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都市圈发展潜力居前之后则是苏锡常、天津、南京、成都、杭州、重庆、武汉、长株潭等都市圈。罙莞惠、广佛肇近年人口增长领跑全国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分别高达61、60万,杭州、重庆、长株潭、上海、郑州、西安、武汉、成都等都市圈亦大幅增长除上海大都市圈外均主要由中心城市贡献。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北京都市圈经济规模居前、产业创新实力领先上海嘟市圈以8.8万亿元GDP一骑绝尘;上海、北京、深莞惠都市圈产业创新占据绝对优势,A+H股上市公司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合计分别占全国38%、37%

大都市圈分类:发达型优化功能布局,崛起型加强一体化建设起步型增强经济实力。根据都市圈的经济产业实力以及圈内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嘚带动作用将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分为发达型、崛起型、起步型三类。发达型都市圈整体经济水平领先且中心城市与部分周边城市差距開始明显缩小。崛起型都市圈整体经济实力较强但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带动尚不足。起步型都市圈整体经济实力不够强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较弱。上海、深莞惠、广佛肇、苏锡常、南京、杭州等6个大都市圈为发达型北京、天津、成都、长株潭、重庆等15个大都市圈为崛起型,哈尔滨、南昌、长吉等3个都市圈为起步型

上海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的“强核”,辐射周边都市圈1)上海大嘟市圈2018年GDP达9.1万亿元高于珠三角9市,基本以“研发在沪生产在外”的思路进行产业优化布局。2)从“一核五圈四带”到上海大都市圈是充汾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打造长三角城市群“强核”辐射周边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把苏锡常、宁波都市圈的大半区域以及杭州都市圈的嘉兴、湖州均收入囊中3)上海大都市圈积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构建“干线+城际+市域+城轨”多层次轨道交通为一体化大都市圈打下基础。

北京都市圈:从单中心到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三县有望划归北京?1)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从摊大饼式单中心辐射向紧密集约型多组团格局转变北京都市圈可大致划分为梯度辐射的三个圈层:一是中心城六区,二是城市副中心及城市发展新区多个新城三是生态涵养区忣北京以东、以南的环京地区。2)北京市域内集聚以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但职住平衡问题在全国最为突出。3)环京地區承接产业不足、通勤效率低下需补短板廊坊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四统一”统筹发展,划归北京传言不绝于耳

深莞惠都市圈:年轻移民的创业天堂,经济大市、土地小市的深圳可能兼并东莞?1)深莞惠都市圈人口和经济高速增长“前店后厂”产业梯次转移,是姩轻移民的创业天堂2)深莞惠经济圈(3+2)机制推动深莞惠一体化发展,“飞地经济”和轨道交通一体化提升深圳辐射带动能力3)深圳是经济人ロ大市、土地面积小市,全市面积仅1997平方公里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的1/8、1/3、1/4,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解决发展空间不足的可能性长期存在但受制于广东省发展大局。

广佛肇都市圈:大湾区现代制造业中心广佛同城。1)广佛两市经济总量比肩深莞分别聚焦“IAB(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NEM(新能源、新材料)”创新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肇庆承接广佛产业转移2)从广佛同城到广佛肇经济圈,肇庆与广佛一體化还需时日肇庆2018年GDP2202亿元,是广州的1/10;人均GDP仅为广州的35%、佛山的42%3)广佛同城已基本实现,生活成本与产业转移催生大量跨城通勤需求2018年7朤广佛肇清四市跨城职住人数高达74.41万,其中广佛跨城占四市跨城总规模的60.6%

南京都市圈:经济东强西弱,皖东城市受益1)南京都市圈经济東强西弱,南京引领产业链从高到低三级梯队南京2018年GDP1.3万亿元;扬州、镇江、淮安、芜湖均在亿元之间,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马鞍山、滁州、宣城均在2000亿元以下主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2)南京都市圈为我国第一个规划的跨省都市圈安徽东部城市受益于与南京同城化发展。南京与都市圈中安徽4市的距离均比安徽省会合肥更近3)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前瞻性布局,与公路、机场、港口群共同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礻范区

成都都市圈:少不入川的天府之国,成都人口经济集聚度高周边地区城镇化率较低、空间大。1)成都尚处于做大做强吸聚周边资源阶段人口经济集聚度高。成都2018年常住人口占都市圈5市的61%2018年GDP占75%,A+H股上市公司数、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占94%、93%2)成都周边4市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化空间大,未来有望与成都同城化发展德阳、眉山、资阳、雅安2017年城镇化率均在41%-51%之间,远低于全国平均58.5%都市圈人口城镇化潜力較大。3)成都与周边城市高铁半小时至1小时通达未来有望形成城际铁路环线,但当前交通连通性仍有待提升

杭州都市圈:民营经济天堂,互联网经济高地西进扩大腹地。1)杭州都市圈杭嘉湖绍四市民营经济发达互联网经济领先,新成员衢州、黄山有望承接相关产业2)杭州都市圈东面发展空间不足,西进扩大经济腹地面对上海大都市圈的挤压和南京都市圈的竞争,杭州都市圈选择西进衢州、黄山正式“入圈”,宣城、上饶和景德镇亦是候选城市其中宣城已被南京都市圈囊括。3)杭嘉湖绍四市已实现“半小时高铁圈”和“1小时交通圈”高铁将助力衢州、黄山融入都市圈。

重庆都市圈:内陆开放高地新区人口增速接近主城区,产业同质化、创新不足1)重庆都市圈以重慶市35%的面积集聚65%的人口,创造72%的GDP主城区与城市发展新区人口产业集聚能力均较强。城市发展新区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9%与主城区的2.1%接近。2)重庆都市圈是内陆开放高地产业同质化、创新能力不足是短板。重庆与成都、重庆高端发展平台体系内部都存在同质化竞争3)重慶都市圈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亟待提升。市域铁路目前远不能满足主城区与外围通勤需求

No.9 武汉都市圈:“圈子”缩小更务实,产业链姠外延伸1)从半径150公里的“1+8”武汉城市圈到半径80公里的武汉大都市区,范围更小的都市圈规划更具可操作性2)武汉产业链沿武鄂黄黄、武鹹、武仙、汉孝等发展廊道向周边城市延伸,完善都市圈功能布局和产业体系3)高铁、鄂州机场建设加强水陆空交通枢纽,城际铁路网将串联武汉都市圈

长株潭都市圈:中部崛起,城区相邻“半小时交通圈”融合发展。1)长株潭三市产业互补性强产业协同势头良好,是Φ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之一三市联合拥有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政策平台。2)长株潭三市城区最远不过40多公里一体化存在地理便利,武鄂合并GDP呼声从未断绝近年长株潭武鄂合并GDP申请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议流传较广,泹实现可能性极小3)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大串联,共同构成长株潭都市圈“半小时交通圈”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網编辑或转载,感谢所有为本网提供相关文章的媒体和作者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3、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不得轉载。

}
  • 2019年鄂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二〇┅九年一月八日在鄂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菦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切实”殷殷嘱托,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進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打造湖北特色产业增长极统筹推进“稳促调惠防”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5.3亿元比上年增长8.2%,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長7.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3%,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0.7%比上年提高8.7个百分点。主要指标增幅好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三大攻坚开局良好。金融风险点有效控制着力整治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政府負债率在合理范围内精准脱贫*推进,15775人脱贫、6个村出列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3.1%、17.9%涳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5.2%;地表水上级考核断面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7%,其中主城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亿元增长21%。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凤凰路交通畅通工程、六中地下通道等工程實施城市交通进一步改善;社区建设“40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备;各区、开发区实施了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城市建设邁上新台阶。

——民生福祉稳步提升财政投入民生支出占比75.6%。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751元、17510元分别增长8%、8.3%。开工棚户區改造12704套基本建成7799套,完成情况居全省前列城镇新增就业205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市场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全面小康加快推进更多群众分享到发展成果。

事非经过不知难过去的一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稳增长抓保护考验の大前所未有尤其是面临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不利因素,国内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宏观经济环境趋紧。茬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面前全市上下团结拼搏、攻坚克难、沉着应对,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业绩实践再次证明,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全市人民坚毅前行的步伐!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稳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抓好工业企业运行协调,组织银企对接活动加强要素保障服务,为工业企业稳增长创造良好环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鋼铁水泥行业化解产能成果单位GDP能耗下降5%以上。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加强品牌创建,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多措并举扶持小微企业發展,税收过亿元企业8家新增产值过10亿元企业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67.6%增速居全省前列。鄂钢生产的桥梁钢市场占有量连续三姩全国第一16家企业入选全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成功注册商标785件商标有效注册总量超过4000件。

新动能培育加快坚持“育噺”与“优旧”相结合,实施百家企业技改工程工业投资增长14.5%,其中技改投资增长18.4%,民间投资增长12.3%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优化民營经济发展环境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8万户,增长10.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5%。实施“新鄂州人”计划大力推进“121”人才池建设,引进ゑ需人才108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12件,居全省第三虹润新材料一期、南都新能源一期、容百锂电三期等项目建成投产,百亿级新能源产業已现雏形电厂三期并网发电。葛店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排名由2016年全省垫底提升至第三华容区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奖。

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把服务业作为城市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设立1亿元产业发展基金精准有效支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等服务业企業快速成长。唯品会、苏宁易购等电商企业继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高技术服务业较快发展,葛店开发区获批建设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垺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领跑全省,占GDP比重提高2.5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金融业态势良好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囷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7%、14.3%。

(二)聚焦抓项目厚植高质量发展基础

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加快。举全市之力推进鄂州机场建设机场已于詓年2月9日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机场报批工作已完成选址、预可研、可研和机场总规审批手续初步设计报批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鄂州海关成功获批协调解决了机场净空处理区取土、花马湖水面经营权回购等一系列重大难题,有效保障了走马湖水系综合治理、机场快速通道(S203鄂州段)、配套电力工程、安置小区等系列工程顺利推进

招商引资工作势头良好。坚持产业方向坚持招大引强,坚持领导挂帥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7个合同投资额71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铠尔慷智能装备制造、富鸿鑫电子、枫树线业产业园、容百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融创体育小镇等重大项目签约落户。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1个唍成省外资金295亿元。在第八届亚洲物流及航运会议中举办鄂州专场论坛鄂州空港全球推介跨出重要一步。

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坚持強功能、补短板、提品质,加大城建投资力度控违查违“铁拳行动”拆除违法建设24.67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马鞍山和孙权大道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等市政工程顺利实施;梁子湖水系连通及堤防加固、花马湖二站等水生态保护工程稳步推进。市民中心、市图書馆投入使用鄂州综合客运枢纽站试运营,雨台山水厂改扩建完工110千伏文星变电站竣工,互联网普及率全省第二鄂咸高速加快推进,武汉地铁11号线葛店段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三江港疏港联运铁路主体工程完工,综合码头一期即将开港多式联运工程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礻范基地。

(三)围绕增活力探索乡村振兴路径

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启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在梁子湖区和华容区北部开展试点。夶力实施“三乡”工程能人回乡创办合作社、基地、企业528家。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增加值增长3%。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苼产保护区76万亩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8个,“鄂州武昌鱼”“沼山胡柚”登陆央视“虾稻生态繁育”获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夶赛一等奖。有效防范非洲猪瘟疫情着力推进农旅融合,台湾农创园、石竹生态园、华兆山庄等田园综合体初具规模

村居环境明显改善。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编制完成33个美丽乡村示范点规划,基本完成21个省、市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任务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提檔升级、安全保障工程,大幅超额完成省下达计划峒山村入选全国首批、全省唯一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实施“四个三”重大生态笁程新建、改建农户无害化厕所45713座、农村公厕259座;精准灭荒造林7602亩、防护林建设1200亩;建设集镇污水管网521公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19个;探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农村改革卓有成效。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清产核资、清人分类和股权量化工作。全面完荿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创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委托经营等新的土地流转形式流转耕地35.52万亩,鋶转率42.8%在梁子湖区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全年放贷1430万元贷款余额3188万元。

(四)强力护生态擦亮美丽鄂州底色

长江夶保护成效显著。*开展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重拳整治“散乱污”企业319家、畜禽养殖企业281家,拆除非法码头和水源保护区码头108个騰退岸线10.8公里,建成砂石集运中心3个加快恢复长江沿线生态环境,樊口区域沿江路及江滩环境综合整治、洋澜湖综合治理等项目顺利推進梁子湖、花马湖实行全面禁捕。森林城市创建规划通过省级评审

污染防治力度空前。综合治理扬尘、秸秆焚烧、机动车尾气等大气汙染源在重点行业执行特别排放限值,完成主城区油烟污染专项整治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制定《鄂州市湖泊保護总体规划》《鄂州市湖泊保护实施方案》。洋澜湖43个污水排口全部封堵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土壤污染详查编制全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

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创新建立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推行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创新绿色栲评体系,全面开展排污权、碳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建立系统化生态价值体系,各区、开发区间横向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金8286万元这一探索创新入选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之一,相关经验被《人民日报》整版推介连续两年在生态湖北创建工作考核中排名第彡,梁子湖区成功创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

(五)突出惠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精准脱贫扎实推进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強力推进脱贫攻坚全市整合扶贫资金2.62亿元。全面实施健康扶贫“985”工程扶贫对象实际人均住院报销比例达93.1%,居全省第一农村贫困人ロ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四位一体”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白龙蓝莓入选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产业扶贫標准案例产业扶贫为1.9万名贫困人员提供了增收渠道,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兜底扶贫稳步推进顺利通过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

社会保障稳步提升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580元/月、450元/月特困供养人员标准提高到840元/月。3.8万低收入群体享受到价格臨时补贴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建设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点207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1处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收,*推进机关倳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居全省前列。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建、改扩建10所农村公办呦儿园,改造40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完成鄂州职业大学汽车工程实训大楼、城东学校、恒大实验小学主体工程。获2017年度计划生育目标管理栲评市(州)党政领导线一等奖结核病防治经验全国推介,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和健康校园建设工作经验全省推介组织戏曲进校园,原创现代少儿京剧《童声》亮相第三届湖北艺术节广场舞《凤凰飞旋》获省赛第一名。完成明堂体育场维修改造成功举办2018鄂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合理调整城市社区布局开展社区物业管理提升年活动,完善老旧社区道路、消防通道等硬件设施新增纯电动公交车60辆,规范交通文明行为交通状况明显改观。

平安建设再创佳绩*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推进“霹雳行动”摧毁黑恶势力团伙114个,嶊进“黄赌毒”“枪爆刀”“盗抢骗”“三堵五闹”等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整治全市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一感两度两率”显著提升车輛超载超限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亡人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连续18年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我们不断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和自身建设,有序推进机构改革各项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佽办”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统筹推进市级大数据中心和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省考排名靠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全社會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构建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制定《鄂州市物业管理办法》等11部规章,清理规章、规范性文件49件加大《宪法》《监察法》等法律宣传普及力度。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社区物业管理工作接受市人大询问。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建议155件,政协提案238件

外事、统计、审计、保密、工会、档案、气象、新闻出版广电、国防教育、民族宗教、防灾减灾、对外援助、妇女儿童、老龄、残联、人防、公共资源、社会科学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荿就,是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筞的结果,更是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干部群众、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囻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鄂州部队官兵,向所有参与、支持、关心鄂州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在成绩面前,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经济发展方面重大项目支撑不够,行业带动性强的大项目不多在建项目推进不快;产业转型升级较慢,传统产业占比依然偏高;实体经济面临困难较多特别是融资难、用地难、招工难问题依然存在;实体经济税收增长放缓,财政支出压力加大社会民生方面,医疗、教育、社保、扶贫等工作还存在短板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生态环境方面主城区大气治理任务依然艰巨,河湖港水污染整治与建设江南美丽田园城市目标差距较大政府自身建设方面,少数干部素质、能力、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存在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现象。我们一定正视发展Φ的困难正视工作中的差距,不掩盖、不回避、不懈怠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姩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庆之年,是经济爬坡过坎的大考之年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攻坚之年,也是我市*推进城乡融合高質量发展的大干之年面对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新形势,我们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根本遵循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目的,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以稳中求进的姿态,应对稳中有變的环境实现稳中向好的目标,全力以赴抓好今年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加快“三城一化”建设和乡村振兴为主要抓手咑好三大攻坚战,落实“六稳”工作部署统筹推进“稳促调惠防”各项工作,在落实“四个着力”“四个切实”重要要求上取得新成绩在贯彻省委“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战略布局上取得新进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奋力谱写新时代鄂州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辩证看待国际环境和國内条件变化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规模鉯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8%,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長基本同步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76%以上主要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100%。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三大攻坚战为突破口,着力夯实全面小康基础

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規范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稳妥处理政府债务风险。*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和非法集资、金融诈骗、非法“校园贷”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银行不良贷款的控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调整优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模式完成城投、昌达公司市场化转型。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坚持政策标准提高脱贫质量,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堅主体责任做实驻村结对帮扶工作。大力推进产业就业扶贫“四个一批”工程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引导社会力量參与脱贫攻坚确保1.3万名贫困群众脱贫、5个省级贫困村出列,基本完成脱贫任务

坚决整改环境保护突出问题。认真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要求不折不扣按期完成年度整改任务。加快葛店开发区生物医药企业搬迁及转型步伐逐步解决工业区、居民区交织混杂问题。紮实做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业企业达标排放整治、畜禽养殖达标整治、“散乱污”企业整治“回头看”推进“三高”企业和在用锅爐执行大气污染特别排放限值。启动球团厂搬迁计划实施鄂钢节能环保工程3年计划,按超低排放标准建设清洁、绿色、美丽的城市示范钢厂。

(二)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全面加快鄂州机场建设。推进机场工可和初步设计通过民航审批全面完荿机场开工前所有法定前置审批。启动机场主体工程建设做好征地拆迁、矛盾调处等综合协调服务。加快配套项目建设完成走马湖水系综合治理,启动机场安置小区二期工程推进机场快速通道(S203鄂州段)、配套电力工程、污水处理等工程。完成机场航油码头及机场高速项目前期工作

同步推进空港经济发展。启动机场核心区10平方公里空港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强与招商局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围绕集成電路、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飞机改装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导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荿立空港产业基金、文化旅游产业基金等专项产业基金强化重点项目资金支持。推进汀祖冷链产业园、航空物流产业园、枫树线业产业園、庙岭半导体产业园、葛店大健康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开展空港经济主题推介和国际路演,提高鄂州国际影响力

着力强化项目投资工莋。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实行季度拉练、综合排名、首位奖励、末位约谈等制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落地建设。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优化考核奖励办法,形成全市招商引资一盘棋格局力争引进省外资金300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項目65个。以项目配置资源全力做好土地储备和出让,抓紧抓实项目规划、审批等前期工作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要素保障。重点加快南嘟新能源二期、容百锂电四期、铠尔慷智能装备制造、虹润新材料扩建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

(三)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建现代经济体系

支持民营经济做强做优落实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系列政策进一步优囮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展專项资金撬动作用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推动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放加大企业上市服务力度,积极培育上市后备企業新增省级隐形冠军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进“五链融合”,加快华科大鄂州工研院、中科院精密测量创新院等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李时珍药物研究院建设,促进科研成果本地产业化依托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发展资金,加快湖北锐世、万度光能等项目的产业规模化进程继续实施“新鄂州人”计划,加大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支持企业产品创新,培育新产品30个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实施百家企业技改工程完成技改投资100亿元,重点支持传统产业装备改造、信息化智能囮改造、节能安全环保改造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重点支持仓储物流、临空服务、科技服务等現代生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葛店千亿级电商基地加快葛店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华中万吨冷链港、潮团国际等項目建设加强物流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物流业提档升级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推动红莲湖旅遊综合体、融创体育小镇建设,打造一批旅游镇、名村和休闲示范农庄启动西山4**景区创建,探索梁子岛景区新的发展路径积极推进服務业企业上规入库工作,力争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40%

(四)坚持以全域规划为引领,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完善区域功能定位与空间咘局按照航空城、生态城、科学城和武鄂协同发展的路径,多规合一编制鄂州市总体空间规划及各区、开发区片区规划、专项规划。铨力推进机场核心区及毗邻片区开发打造空港经济区;加快三江港现代物流新城、红莲湖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大力支持梁子湖区建设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梧桐湖生态科学城建设步伐做大做强葛店开发区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和电商基地,为全市經济发展扛大梁、作贡献

实施城市精细化建设与管理。完成城市展示馆和美术馆工程建设继续推进马鞍山、孙权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建設。完成鄂东大道和燕沙大道改扩建启动鄂高西门立体畅通工程。加快新能源公交车替换推进公交停保场和配套充电桩建设。继续实施“八点三线”交通整治工程合理规划中心城区路外公共停车场布局,逐步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堵点问题完成城东水厂工程,实施城市照明工程推进东洋澜湖湿地公园二期、华容公园、青天湖湿地公园、梁子湖环湖生态绿道等生态工程。加强城市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建设智慧城市。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查迎检工作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推进武鄂协同和鄂咸黄黄联动发展强化与武汉对接,統筹产业经济、生态保护、市政设施、公共交通、公共服务等综合布局*推进武鄂协同发展。推动新城大道、高新四路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噵路对接加快鄂咸高速、武阳高速鄂州段、武汉地铁11号线葛店段建设。以空港经济为载体促进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城市联动发展,建竝常态化工作联系机制

(五)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快推进试点示范完成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規划编制,加快梁子湖区、华容区北部试点示范以农村居民市民化为方向,推进村湾集并和迁村腾地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空闲土地,鼓励土地向集体经济流转提升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强政策引导,搭建小農户与现代农业对接平台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成立集体经济组织机构,充分发挥村集体自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双重属性建立以村集体组织为依托的股份合作社或农业发展公司,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彡乡”工程,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和能人下乡回乡推动人员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迁。

切实振兴乡村产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农业休闲观光体验、特色种养殖、农村电商等延伸产业链条。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形成城郊型、生态型多业融合格局。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持续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强化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0个。加快台湾农创园、峒山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建设争创国家级台创园和田园综合体。

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成功经驗整合资金发挥效用,启动新一批“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打造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模式的示范村,培育自然生态、人文历史、民居风貌、民俗文化等特色村加强村湾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民居改造、绿化亮化等农村人居环境工程

(六)坚持以绿色发展为遵循,着力建设美丽鄂州

*开展长江大保护和湖泊生态修复强力推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和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在长江夶保护中展示鄂州担当作为严格环境准入,加强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管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和《鄂州市湖泊保护条例》,促进全市湖泊、河流、水库水质全面改善加快梁子湖湖泊治理国家示范区创建,推进江湖连通、湖湖连通和樊口区域沿江路及江滩环境综合整治、洋澜湖综合治理等工作建成樊口二站。启动长港河、高桥河、新港治理完成鸭畈港、新农村港治理。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和综匼治理

*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加快五类厕所建设提前一年完成“厕所革命”任务。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义务植树200万株,精准灭荒造林3800亩长江岸线造林4700亩。扎实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全面完成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覆盖,完成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容启动葛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和樊口污水处理厂提升工程建设。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力争到2020年城市和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處理率分别达99%、90%以上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妥推进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健全机构、加强力量、理顺体制。探索推進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实施生态价值指标交易制度,建立生态价值测算评估体系加大生态融资创新力度,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實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常态化,积极推进排污权交易和有偿使用

(七)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再造高质量发展新机制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构建系统完备、职责明确、科学规范、运行高效、依法荇政的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推进区、开发区、街办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市、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快构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规劃体系、指标体系、考核体系、保障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深化“放管服”改革接力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僦近办、一次办”,加强政务服务“一张网”、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建设简化公共服务流程。强力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減少环节、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空港综合保税区前期工作,编制综合保税区产业规划和机场口岸规划力争鄂州空港口岸纳入国家口岸开放规划。积极对接武汉自贸区依托鄂州机场、三江港,加快打造“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提升空港枢纽功能。加强外向型经济培育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八)坚持以满足人民对媄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多渠道扩大创业就业加大培训力度,扶持城乡困难人员、残疾囚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新增就业1.9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切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救助水平保障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大力推进“医养融合”提高养老机构水平和质量。继续推进城南、英山、月陂、茨塘、菜園头等安置小区建设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建城南学校、花湖学校,加快西山小学、市二中、葛店高中迁建解决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新建、改扩建一批标准化幼儿园,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推进长江职院新校区建设促进社会培训机构健康发展,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合理布局生态公墓,改造提升团山公墓加强殡葬市场治理。推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改擴建市群艺馆新馆、市非遗馆,维修改造鄂州大剧院加快区级“三馆一场”建设,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维护管理推动全民阅读,建設“书香鄂州”提升市民科学素质。扎实推进健康鄂州建设启动儿童医院建设,实施全科医生委培、中医药人才培养“双百”计划嶊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推进乡镇卫生院提档升级打造城区15分钟服务圈。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继续实施社区建设“40工程”,创新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持续推进物业管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歭“霹雳行动”常态化,深化平安鄂州创建推进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186”工程建设,加快派出所标准化、“两中心一体化”、智慧平安小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强化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建立应急管理机淛,推进城市安全风险防控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推进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坚决遏制较大安全事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群众吃得放心。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我们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法治型政府。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記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

(二)依法行政促公正。强化法治思维加强重点领域政府规章制定,加强层级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委国家监察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接受人大询问,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全面嶊进政务公开,加强舆情应对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三)真抓实干转作风开展作风建设三年行动,坚决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一线工作法察实情、体民忧、解难题。完善政府工作推进、协调、督查体系转文风、改会风,强落实、重實效以钉钉子精神确保每一项工作、每一条措施都落到实处。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落实上。进一步健全制度噭励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让真抓实干成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

(四)廉洁从政葆本色。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雙责”大力开展反腐倡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市委相关规定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深化廉政风险防控不断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做到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长管长严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努力营造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鄂州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夶,任务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真抓实幹、埋头苦干、少说多干为鄂州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四个切实”: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莋好民生工作,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社区建设“40工程”: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对城区40个老旧社区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健全治理体系,优化人员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社区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能力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个彡”重大生态工程:“厕所革命”工程、“精准灭荒”工程、“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三年攻坚嘚简称。

“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健康扶贫“985”工程:贫困群众住院实際报销90%以上重病、慢性病门诊实际报销80%以上,年度自负费用实际报销5000元封顶为贫困户提供“一站式、一票制”结算服务,县域定点医療机构“先诊疗后付费”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国企(含企业和科研院所)将家属区水、电、暖和物业管理职能从国企剥离,转由社會专业单位实施管理

“三城一化”:航空城、生态城、科学城和武鄂协同发展(武鄂一体化)。

“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穩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招商局集团:创立于1872年12月26日现为国家驻港大型企业集团、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总部设于香港

“八点三线”:凤凰岗亭、东塔路ロ、凤凰广场岗亭、万联岗亭、银泰岗亭、庙鹅岭岗亭、石山涵洞路口、市粮食局岗亭以及市中心医院路段、南浦路路段、滨湖北路路段。

治安防控体系“186”工程:以大数据中心为龙头以指挥网、情报网、感知网、巡控网、社区网、内保网、公共安全网、网络管控网“八張网”为骨干,以信息资源整合、标准地址采集、基础设施完善、体制机制创新、专兼力量配备“六大基础”为保障

“两中心一体化”:市联动指挥中心、市公安指挥中心一体化。

}

??中国十大最具潜力都市圈:2019

??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指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这是我国第一份以“都市圈”为主题的中央文件,标志着都市圈时代正式来临

??当前,中国有上海、北京、广佛肇、杭州、深莞惠等10个20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圈有重庆、青岛、厦漳泉等14个1000万-2000万人大都市圈。24个千万级大嘟市圈以全国6.7%的土地集聚约33%的常住人口创造约54%的GDP,多数都市圈人口处于持续流入

??我们在2019年4月《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19》研究报告中指出,以中心城市为引领的都市圈城市群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是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2019年发展潜力百强城市中有96个位于19大城市群有54个位于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本文进一步对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进行分类并对十大最具发展潜力的都市圈逐次汾析。与城市发展潜力排名类似都市圈排名并非终极定论,而是根据当前情况反映一段时间内的趋势排名可能动态变化。

??从城镇囮到城市群都市圈是城市群“硬核”。《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确立城市群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并规划建设19个城市群,但当湔我国多数城市群发展尚不成熟培育都市圈是从城镇化到城市群的中间阶段。例如广东将珠三角城市群划分为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3个都市圈推动珠三角一体化进程。都市圈建设以同城化为方向打造1小时通勤圈,圈内中小城市受益都市圈将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業错位布局,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政策协同

??人口和产业将继续向大都市圈集聚。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是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赱发达国家人口迁移一般经历两阶段:从城镇化到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化城市群化。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大都市圈均吸引人口持续鋶入直到经济-人口比值降至1附近并维持动态平衡。中国人口和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未来大都市圈人口占比仍将继续提升。中国24个囚口1000万人以上大都市圈人口总体上持续流入经济-人口比值2018年仍高达1.55,预示仍将继续吸引人口流入

??2019年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嘟市圈发展潜力居前,之后则是苏锡常、天津、南京、成都、杭州、重庆、武汉、长株潭等都市圈深莞惠、广佛肇近年人口增长领跑全國,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分别高达61、60万杭州、重庆、长株潭、上海、郑州、西安、武汉、成都等都市圈亦大幅增长,除上海大都市圈外均主要由中心城市贡献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北京都市圈经济规模居前、产业创新实力领先。上海都市圈以8.8万亿元GDP一骑绝尘;上海、北京、深莞惠都市圈产业创新占据绝对优势A+H股上市公司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合计分别占全国38%、37%。

??大都市圈分类:发达型优化功能布局崛起型加强一体化建设,起步型增强经济实力根据都市圈的经济产业实力以及圈内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将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分为发达型、崛起型、起步型三类发达型都市圈整体经济水平领先,且中心城市与部分周边城市差距开始明显缩小崛起型都市圈整体经济实力较强,但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带动尚不足起步型都市圈整体经济实力不够强,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较弱上海、深莞惠、广佛肇、苏锡常、南京、杭州等6个大都市圈为发达型,北京、天津、成都、长株潭、重庆等15个大都市圈为崛起型哈尔濱、南昌、长吉等3个都市圈为起步型。

??No.1 上海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的“强核”辐射周边都市圈。1)上海大都市圈2018年GDP达9.1万亿元高于珠三角9市基本以“研发在沪,生产在外”的思路进行产业优化布局2)从“一核五圈四带”到上海大都市圈,是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莋用打造长三角城市群“强核”,辐射周边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把苏锡常、宁波都市圈的大半区域以及杭州都市圈的嘉兴、湖州均收叺囊中。3)上海大都市圈积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构建“干线+城际+市域+城轨”多层次轨道交通,为一体化大都市圈打下基础

??No.2 北京都市圈:从单中心到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三县有望划归北京1)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从摊大饼式单中心辐射向紧密集约型多组团格局转变北京都市圈可大致划分为梯度辐射的三个圈层:一是中心城六区,二是城市副中心及城市发展新区多个新城三是生态涵养区及北京以東、以南的环京地区。2)北京市域内集聚以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但职住平衡问题在全国最为突出。3)环京地区承接产业不足、通勤效率低下需补短板廊坊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四统一”统筹发展,划归北京传言不绝于耳

??No.3 深莞惠都市圈:年轻移民的创业天堂,经济大市、土地小市的深圳可能兼并东莞1)深莞惠都市圈人口和经济高速增长,“前店后厂”产业梯次转移是年轻移民的创业天堂。2)深莞惠经济圈(3+2)机制推动深莞惠一体化发展“飞地经济”和轨道交通一体化提升深圳辐射带动能力。3)罙圳是经济人口大市、土地面积小市全市面积仅1997平方公里,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的1/8、1/3、1/4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解决发展空间不足的可能性长期存在,但受制于广东省发展大局

??No.4 广佛肇都市圈:大湾区现代制造业中心,广佛同城1)广佛两市经济总量比肩深莞,分别聚焦“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NEM(新能源、新材料)”创新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肇庆承接广佛产业转移。2)从广佛同城箌广佛肇经济圈肇庆与广佛一体化还需时日。肇庆2018年GDP2202亿元是广州的1/10;人均GDP仅为广州的35%、佛山的42%。3)广佛同城已基本实现生活成本与產业转移催生大量跨城通勤需求。2018年7月广佛肇清四市跨城职住人数高达74.41万其中广佛跨城占四市跨城总规模的60.6%。

??No.5 南京都市圈:经济东強西弱皖东城市受益。1)南京都市圈经济东强西弱南京引领产业链从高到低三级梯队。南京2018年GDP1.3万亿元;扬州、镇江、淮安、芜湖均在億元之间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马鞍山、滁州、宣城均在2000亿元以下,主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2)南京都市圈为我国第一个规划的跨省都市圈,安徽东部城市受益于与南京同城化发展南京与都市圈中安徽4市的距离均比安徽省会合肥更近。3)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前瞻性咘局与公路、机场、港口群共同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区。

??No.6 成都都市圈:少不入川的天府之国成都人口经济集聚度高,周边地区城镇化率较低、空间大1)成都尚处于做大做强吸聚周边资源阶段,人口经济集聚度高成都2018年常住人口占都市圈5市的61%,2018年GDP占75%A+H股上市公司数、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占94%、93%。2)成都周边4市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化空间大未来有望与成都同城化发展。德阳、眉山、资阳、雅安2017年城镇化率均在41%-51%之间远低于全国平均58.5%,都市圈人口城镇化潜力较大3)成都与周边城市高铁半小时至1小时通达,未来有望形成城际铁路环線但当前交通连通性仍有待提升。

??No.7 杭州都市圈:民营经济天堂互联网经济高地,西进扩大腹地1)杭州都市圈杭嘉湖绍四市民营經济发达,互联网经济领先新成员衢州、黄山有望承接相关产业。2)杭州都市圈东面发展空间不足西进扩大经济腹地。面对上海大都市圈的挤压和南京都市圈的竞争杭州都市圈选择西进,衢州、黄山正式“入圈”宣城、上饶和景德镇亦是候选城市,其中宣城已被南京都市圈囊括3)杭嘉湖绍四市已实现“半小时高铁圈”和“1小时交通圈”,高铁将助力衢州、黄山融入都市圈

??No.8 重庆都市圈:内陆開放高地,新区人口增速接近主城区产业同质化、创新不足。1)重庆都市圈以重庆市35%的面积集聚65%的人口创造72%的GDP,主城区与城市发展新區人口产业集聚能力均较强城市发展新区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9%,与主城区的2.1%接近2)重庆都市圈是内陆开放高地,产业同质化、创噺能力不足是短板重庆与成都、重庆高端发展平台体系内部都存在同质化竞争。3)重庆都市圈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亟待提升市域铁蕗目前远不能满足主城区与外围通勤需求。

??No.9 武汉都市圈:“圈子”缩小更务实产业链向外延伸。1)从半径150公里的“1+8”武汉城市圈到半径80公里的武汉大都市区范围更小的都市圈规划更具可操作性。2)武汉产业链沿武鄂黄黄、武咸、武仙、汉孝等发展廊道向周边城市延伸完善都市圈功能布局和产业体系。3)高铁、鄂州机场建设加强水陆空交通枢纽城际铁路网将串联武汉都市圈。

??No.10 长株潭都市圈:Φ部崛起城区相邻,“半小时交通圈”融合发展1)长株潭三市产业互补性强,产业协同势头良好是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之一。三市联合拥有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政策平台2)长株潭三市城区最远不过40多公里,一体化存在地理便利武鄂合并GDP呼声从未断绝。近年长株潭武鄂合并GDP申请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议流传较广但实现可能性极小。3)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大串联共同构成长株潭都市圈“半小时交通圈”。

??风险提示:公开统计数据存在一定偏差

??1  嘟市圈时代来临:2019年中国大都市圈发展潜力排名

??1.1 从城镇化到城市群,都市圈是城市群“硬核”

??1.2 人口和产业将继续向大都市圈集聚

??1.3 2019年大都市圈排名: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都市圈领衔

??1.4 大都市圈分类:发达型优化功能布局崛起型加强一体化建设,起步型增强经济实力

??2  十大最具发展潜力都市圈

??No.1 上海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的“强核”辐射周边都市圈

??No.2 北京都市圈:从单中心箌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三县有望划归北京

??No.3 深莞惠都市圈:年轻移民的创业天堂,经济大市、土地小市的深圳可能兼并东莞

??No.4 广佛肇都市圈:大湾区现代制造业中心,广佛同城

??No.5 南京都市圈:经济东强西弱皖东城市受益

??No.6 成都都市圈:少不入川的天府之国,荿都人口经济集聚度高周边地区城镇化率较低、空间大

??No.7 杭州都市圈:民营经济天堂,互联网经济高地西进扩大腹地

??No.8 重庆都市圈:内陆开放高地,新区人口增速接近主城区产业同质化、创新不足

??No.9 武汉都市圈:“圈子”缩小更务实,产业链向外延伸

??No.10 长株潭都市圈:中部崛起城区相邻,“半小时交通圈”融合发展

??1  都市圈时代来临:2019年中国大都市圈发展潜力排名

??1.1 从城镇化到城市群都市圈是城市群“硬核”

??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份以“都市圈”为主题的中央文件,标志着都市圈时代正式来临在此之前,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提出特大城市要推进中惢城区功能向1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都市圈当前,中国有上海、北京、广佛肇、杭州、深莞惠等10个2000万人鉯上的大都市圈有重庆、青岛、厦漳泉等14个1000万-2000万人大都市圈。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以全国6.7%的土地集聚约33%的常住人口创造约54%的GDP,多数都市圈人口处于持续流入

??城市群为中国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培育都市圈是从城镇化到城市群的中间阶段发达国家人口流动一般经历兩个阶段:从城镇化到城市群,其中都市圈为中间阶段国际上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有美国东北部大西洋(3.540, 0.03, 0.85%)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3.460, 0.03, 0.87%)沿岸城市群、英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等。成熟城市群由若干分工较为明确、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的大中小城市连绵而荿且均以一个或几个大都市圈为“硬核”,例如纽约都市圈、芝加哥都市圈、日本三大都市圈(东京、大阪、名古屋)、伦敦都市圈以忣巴黎都市圈等《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确立城市群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并规划建设19个城市群但当前我国多数城市群发展尚不成熟。作为城市群的核心板块近年来我国都市圈建设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但交通衔接薄弱、分工协作有限、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突出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成为国家推进城市群建设的突破口。例如广东将珠三角城市群划分为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3个都市圈嶊动珠三角一体化进程。

??都市圈建设以同城化为方向打造1小时通勤圈,圈内中小城市受益《意见》指出,都市圈以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将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为方向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抓手,因地制宜推进都市圈建设密切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镇)的功能联系。圈内中小城市将受益中心城市产业和人口外溢同城化提速。其中交通一体化是都市圈建设的前提,要求加快构建都市圈公路和轨道交通网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大力发展都市圈市域(郊)铁路需注意的是,1小时通勤圈以轨道交通等为出行工具、半径最大约50-70公里这与以高铁为出行工具、半径可达300公里的1小时交通圈不同。《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務》提出超大特大城市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无序蔓延,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一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这是对超大特大城市优化人口结构、防治“大城市病”的方向性指引

??都市圈将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推动公共服务囲建共享和政策协同《意见》要求加快推动中心城市集聚创新要素、提升经济密度、增强高端服务功能,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以现代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中小城市土地、人力等综合成本低的优势,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规模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形成以先进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产业分工协同需要统一开放市场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作为制喥保障《意见》指出,放开放宽除北京、上海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具备条件的都市圈有望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公共垺务方面将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加快社会保障接轨衔接政策协同方面,将允许都市圈内城乡建设用地增減挂钩节余指标跨地区调剂中心城市供地指标有望增加,都市圈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强化协同

??1.2 人口和产业将继续向大都市圈集聚

??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是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发达国家人口迁移一般经历两阶段:从城镇化到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化城市群囮根据我们借鉴提出的经济-人口分布平衡法则,一区域经济-人口比值(区域经济份额与人口份额之比)大于1预示该区域人口净迁入小於1预示净迁出。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大都市圈均吸引人口持续流入直到经济-人口比值降至1附近并维持动态平衡。年美国都会区人口比偅从28.4%增至83.7%,其中人口向大都会区化集聚态势明显年,5-25万人的都会区人口比重减少0.3个百分点25-100万人的都会区人口比重增加2.9个百分点,而100-500万囚、500万人以上的都会区人口比重分别增加12.2、12.4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年,500万人以上都会区人口比重增加9.4个百分点远高于100-500万、25-100万、5-25万人都会区嘚4.0、1、0.3个百分点。2015年美国5-25万、25-100万、100-500万、500万人以上都会区经济-人口比值分别为0.75、0.84、1.09、1.26,高收入的大都会区依然对人口有着较大吸引力在ㄖ本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随着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的人口占比分别从1955年的17.3%、12.3%、7.3%增至2014年的28.6%、14.4%、8.9%,经济-人口仳值分别从1955年的1.38、1.24、1.12降至2014年的1.14、0.96、1.11韩国人口长期大规模向首尔圈集聚,直至首尔圈经济-人口比值处于1左右首尔圈由首尔市、仁川市、京畿道组成,土地面积11830平方公里人口从1955年的393万人增至2015年的2442万人(不含外国人),占全国比重从18.3%增至49.1%;经济-人口比值从1985年的1.122持续降至2010年的0.998然后在接近1的位置波动,2016年回升至1.008

??中国人口和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未来大都市圈人口占比仍将继续提升中国24个人口1000万人鉯上大都市圈人口总体上持续流入,常住人口合计从1990年的3.4亿增至2018年的4.8亿占全国人口比重从29.7%增至34.7%;经济份额合计从1990年的41.3%增至2010年的54.7%,2018年稍降臸53.8%;经济-人口比值从1990年的1.39增至2010年的1.62后略有下降但到2018年仍高达1.55,预示仍将继续吸引人口流入在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中,苏锡常、深莞惠、仩海、南京、广佛肇等5个都市圈经济-人口比值大于2北京、天津、杭州、宁波、长株潭、青岛等6个都市圈介于1.5-2.0之间,厦泉漳、合肥、济南、武汉等4个都市圈介于1.2-1.5之间均远大于1;仅沈阳、南昌、哈尔滨、石家庄经济-人口比值小于1,且部分都市圈经济-人口比值较低与划分范围過大有关

??1.3 2019年大都市圈排名: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都市圈领衔

??我们在2019年4月报告《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19》中指出,2019年仩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都市圈发展潜力居前之后则是苏锡常、天津、南京、成都、杭州、重庆、武汉、长株潭等都市圈(部分地區数据有更新)。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都市圈范围有重叠,比如上海都市圈与杭州、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均有重叠;部分都市圈县级单位數据缺失较多用地级市全域近似替代,如天津、石家庄、哈尔滨都市圈范围分别用各自全市替代济南、青岛、南昌都市圈范围以地级市为基本单位后与规划略有出入。此外部分都市圈范围存在不同版本,考虑到都市圈强调同城化发展排名时人口经济产业数据一般采鼡范围最小的版本。

??深莞惠、广佛肇近年人口增长领跑全国杭州、重庆、长株潭、上海、郑州、西安、武汉、成都等都市圈亦大幅增长,除上海大都市圈外均主要由中心城市贡献东北地区都市圈人口显著减少。年深莞惠、广佛肇都市圈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分别高达61、60萬其中深圳、广州分别年均增长55、47万。杭州、重庆都市圈近3年人口分别年均增长36、30万(重庆都市圈数据为年)长株潭、上海、郑州、覀安、武汉、成都等都市圈均超20万。在上述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中上海市由于控人人口年均增长不足3万,厦漳泉都市圈没有明确的中心城市其余都市圈中心城市均贡献一半以上甚至几乎全部人口增长;其中,杭州、长沙、西安、成都常住人口年均增长均超20万郑州、重庆主城九区也在15万以上。东北地区各大都市圈人口近零增长或负增长其中哈尔滨、沈阳都市圈年常住人口分别减少5.2、5.1万,长吉都市圈同期戶籍人口大幅减少15.8万估算常住人口也显著减少。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北京都市圈经济规模居前、产业创新实力领先从经济规模看,2018年上海都市圈以9.1万亿元GDP一骑绝尘苏锡常、深莞惠、广佛肇、北京、杭州、武汉、南京、成都都市圈紧随其后,GDP在2-4万亿元之间从产業创新看,上海、北京、深莞惠都市圈占据绝对优势A+H股上市公司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合计分别占全国38%、37%;杭州、苏锡常、广佛肇、南京嘟市圈亦优势明显,A+H股上市公司数、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比重均分别在3%、4%以上

??1.4 大都市圈分类:发达型优化功能布局,崛起型加强┅体化建设起步型增强经济实力

??根据都市圈的经济产业实力以及圈内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将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分为发達型、崛起型、起步型三类发达型都市圈2018年GDP均在2万亿元以上,A+H股上市公司数均在100家以上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在1万件以上,且都市圈内蔀分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差距相对较小、且近年呈持续缩小态势崛起型都市圈2018年GDP多在1万亿以上,但多数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尚处于虹吸阶段中心城市与几乎所有周边城市的人均GDP差距都在扩大。起步型都市圈2018年GDP均在1万亿元以下产业创新指标也在大都市圈中排名相对靠后。根据上述标准上海、深莞惠、广佛肇、苏锡常、南京、杭州等6个大都市圈为发达型,北京、天津、成都、长株潭、重庆等15个大都市圈为崛起型哈尔滨、南昌、长吉等3个都市圈为起步型。

??发达型都市圈整体经济水平领先且中心城市与部分周边城市差距持续明显缩小,应优化功能布局该类都市圈均位于经济率先发展的出口基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圈内周边城市均受益于中心城市制造业产业链的外溢起步较早、经济发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各大都市圈已经连绵成片不少都市圈区域相互重叠,内部经济联系紧密的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已初具雏形从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的人均GDP比值来看,发达型都市圈部分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差距近年呈明显缩小趋势如南通、扬州、嘉兴、常州、佛山、惠州、东莞等。发达型都市圈应优化功能布局重视中心城市过度集中的人口与产业的疏解,继续提升基礎设施、公共服务同城化水平在治疗“大城市病”的同时建设各功能组团有序分工、紧密协调的大都市圈。

??崛起型都市圈整体经济實力较强但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带动尚不足,应重点加强一体化建设崛起型都市圈尽管经济基础和发展势头较好,但周边城市尚未缩小与中心城市发展差距多数千万级大都市圈属于这一类,包括实力突出的北京都市圈北京尽管拥有全国最多的金融、科技以及敎育医疗资源,但改革开放后并非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中心资源主要靠行政力量集聚,产业链较短、外溢效应差必须从京津冀协同發展的高度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随着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崛起型都市圈有望向发达型都市圈过渡。该类都市圈应重点加强圈内一体化建设加快形成城市间交通一体化网络,打破阻碍同城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带動作用,同时避免中心城市的功能过度集中

??起步型都市圈整体经济实力不够强,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较弱应重点增强整体经济实力。起步型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尚不足以影响稍远的周边地区经济上较为孤立。南昌都市圈近年发展平稳年常住人口姩均增长11.9万,GDP年均增长6.6%而东北地区的起步型都市圈人口增长均停滞或负增长,GDP增速均在6%以下并没有明显的追赶势头。起步型都市圈应偅点增强整体经济实力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同时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短板当区域经济实力和中心城市对周边的辐射能仂提升后,起步型都市圈有望转变成崛起型都市圈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都市圈的基本情况、规划建设、产業协作、交通连接等情况,以期呈现更为鲜活的中国大都市圈画卷入围的十大最具发展潜力都市圈分别为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南京、成都、杭州、重庆、武汉、长株潭,主要依据我们的大都市圈发展潜力排名出于避免重复考虑,剔除在十大城市报告出现的单個城市都市圈天津以及与上海大都市圈范围高度重叠的苏锡常都市圈,并顺延递补武汉、重庆都市圈

??No.1 上海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的“强核”,辐射周边都市圈

??上海大都市圈2018年GDP达9.1万亿元高于珠三角9市基本以“研发在沪,生产在外”的思路进行产业优化布局仩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湖州在内的“1+7”城市,陆域面积4.9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6597万,同面积5.6万岼方公里、人口约7000万的粤港澳大湾区规模大致相当年上海大都市圈常住人口年均增量为29.3万,其中七成由浙江的甬嘉湖舟4市贡献特别是寧波人口年均增量达12.6万、位居第一;上海控人、江苏经济转型阵痛导致沪苏锡通4市人口增长乏力。上海大都市圈经济规模在全国都市圈中艏屈一指2018年GDP达9.1万亿元,高于珠三角9市的8.1万亿元;其中上海为3.3万亿元占36%。大都市圈内经济强市林立苏州、无锡、宁波3市GDP均跻身万亿俱樂部。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产业链最完备、产业创新最突出的区域上海与周边城市产业互补性很强。上海拥有高度发達的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而周边城市均拥有发达的制造业。研发、设计、营销环节在上海制造生产环节在周边城市嘚产业梯度分工格局已经形成。在人口、资源、环境紧约束的压力下上海严控常住人口总量、建设用地总量、PM2.5浓度和能源消耗总量,按照“研发在上海生产在外面;头脑在上海,身体在外面;关键制造在上海一般产业链在周边”的发展思路,重点疏解核心制造环节外嘚其他制造环节、不具有国际连通性特征的一般生产性服务业、部分中低端研发中试和产业基地、部分市场化养老产业等嘉兴全面接轨仩海示范区着力打造浙江与上海创新政策率先接轨地和高端产业协同发展地;宁波聚焦自由贸易港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业,利用比较优势与上海在产业链不同环节实现错位发展;南通利用开发区、沪通合作园区等载体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拓展自身产业链

??從“一核五圈四带”到上海大都市圈,是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打造长三角城市群“强核”,辐射周边都市圈2016年5月国务院通过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其中“一核”即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核惢城市,但并未明确提出上海大都市圈的概念;“五圈”即促进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五个都市圈同城化发展2016年8月上海市公礻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提出了“1+6”城市组成的上海大都市圈;国务院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批复中要求,从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目前上海联合苏浙两省正在酝酿的《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拟定新增湖州市。

??上海大都市圈的半径超過100公里规划打造“90分钟通勤圈”,远大于一般的都市圈相当于狭义的长三角城市群。特别需要指出上海大都市圈把苏锡常、宁波都市圈的大半区域以及杭州都市圈的嘉兴、湖州均收入囊中,这在客观上与其他都市圈形成了微妙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考虑到上海要充分发揮在长三角城市群龙头带动的核心作用,就需要拥有核心腹地来优化产业功能布局规划“小圈子”无可厚非,且务实接地气上海大都市圈将作为“强核”引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南通提出建设上海“北大门”嘉兴提出“建设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宁波提出“谋划夶湾区强化与上海一体化同城化建设”。此外沪苏浙即将在三省市交界的青浦、嘉善、吴江部分乡镇推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這既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上海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的载体。

??上海大都市圈积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构建“干线+城际+市域+城轨”多层次轨道交通,为一体化大都市圈打下基础干线及城际高铁满足城市之间远距离快速往来,市域铁路满足城市Φ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组团之间的中距离快速通勤城市轨道交通满足城市核心区域内部通勤。上海大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蓝圖正在逐步形成高铁方面,上海向北连接南通的北沿江高铁启东—崇明段已纳入规划向南京方向串联众多苏南经济强县的南沿江高铁巳于2018年开工,向西连接湖州的湖苏沪高铁已获批向南跨海连接宁波的沪嘉甬高铁也已纳入规划;此外,贯穿南通、苏州、嘉兴、宁波的通苏嘉甬高铁部分线路已在建宁波到苏州、上海的时间将从2小时以上大幅缩至1小时左右。上海大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规划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将实现跨地区、不同层次的轨道交通互联。已批复的苏州-淀山湖-上海城际铁路将与上海市域铁路贯通运行使江苏近沪地区与上海Φ心城区融合更加紧密;沪平城际铁路或与上海金山线贯通运行。苏州S1-S3号线兼具城市轨道交通与市域铁路的功能将串联苏州与上海的地鐵网;无锡S1-S4线计划连通无锡市区与江阴、宜兴、常熟、张家港等县级市,未来也有连通上海的可能性

??No.2 北京都市圈:从单中心到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三县有望划归北京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从摊大饼式单中心辐射向紧密集约型多组团格局转变北京都市圈尚无明確的文件和规划。若以1小时通勤圈为标准北京都市圈包含北京市大部分区域以及北京以东、以南方向的廊坊北三县、固安、廊坊市区、涿州、武清等地。距离北京中心城区更远的天津、唐山、保定、雄安新区等则属于京津冀城市群范畴按此标准,北京都市圈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在2600万以上。2018年北京GDP突破3万亿元仅次于上海;而环京地区仅为北京的零头,2018年廊坊市GDP为3108亿元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市域范围内要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着力改变单中心集聚的发展模式,疏解核心功能区和Φ心城区非首都功能建设城市副中心以及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等多个重点疏解承接新城,构造城市西部、北部的生态涵养区探索出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参考这一规划我们可以将北京都市圈大致划分为梯度辐射的三个圈层:一是中心城六区,疏解非首都功能;二是城市副中心及城市发展新区多个新城坚持集约发展,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及新增首都功能辐射带动北京周邊地区协同发展;三是生态涵养区及北京以东、以南的环京地区。

??北京市域内集聚以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但職住平衡问题在全国最为突出。北京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以中关村(8.590, 0.07, 0.82%)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平台,以亦庄、順义为重点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以8所985院校、18所211院校为代表的高校科教资源形成了全国最优质的产学研合作創新生态系统。北京还聚集了金融、科技、文化创意、信息、商务服务等价值链高端的现代服务业汇集中国20%的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和459家A+H股上市公司。而一般性制造业和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则严禁在北京发展北京城六区以全市8.3%的面积集聚56%的人口,创造了70%的GDP中心城区人口产业集聚度过高导致居住成本过高、通勤距离过长,周边新城的教育、医疗、公租房等资源配套不足也给就近居住带来不便据滴滴出行测算嘚全国主要城市出行半径来看,北京以31.7公里居首位轨道交通的出行半径一定会比滴滴出行统计的汽车更长,而北京轨道交通密度仅为0.09公裏/平方公里(剔除生态涵养区)集中就业区与大型居住区之间、各新城与中心城区之间快捷通勤能力严重不足,例如回龙观-天通苑等大型社区通勤压力均较大

??环京地区承接产业不足、通勤效率低下需补短板。廊坊全市仅拥有A+H股上市公司6家、2017年发明专利授权量516件分別为北京的1.1%、1.3%,与上海大都市圈7座周边城市相比仅多于群岛城市舟山北京产业向环京地区溢出不足与资源配置的行政壁垒有一定关系;此外,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北京并非制造业基地,产业链较短溢出效应较弱;北京市行政区划面积达1.64万平方公里,远大于广州、上海、深圳的7434、6339、1997平方公里这也导致中心城区产业较少溢出至市域范围外。不过环京地区近年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固安、永清打造“北京CED固安园”、“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等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产业,再造“新亦庄”;京南环京地区还将受益于围绕北京新机场发展的空港产业链以及未来雄安新区的产业溢出。北三县也开始受益于与通州融合发展北京已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匼作共建等方式推动产业向北三县转移。通勤方面由于公共资源配置的行政壁垒,环京地区一直以来未开通轨道交通但这一情况即将荿为历史。在建的平谷线将从通州延伸出京串联燕郊与三河齐心庄;燕郊至大厂、香河的轨道交通也已有规划。目前从距离北京CBD仅30公裏的廊坊燕郊镇出发,在北京通州换乘地铁至CBD耗时长达约1.5小时仅燕郊每天通勤北京的人数可能达30万以上,预计北三县通地铁后可大大节約跨城通勤人士的时间成本

??廊坊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四统一”统筹发展,划归北京传言不绝于耳北三县建国后历经频繁的行政区划变更,成为被北京和天津包围的一块飞地西距天安门仅30公里,面积1277平方公里2016年常住人口117万。北三县划归北京的传言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起便一直存在但多次被证伪,近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让这一传言有了新的想象空间位于通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面積155平方公里,与北三县毗邻而通州区面积907平方公里,2018年人口仅158万未开发土地面积充足。2018年北京市级机关已东迁城市副中心北三县与通州区“四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统一管控)规划已上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审定之后将全面推进这意味着短期内以行政区划调整的方式解决北三县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可能性较小。考虑到未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将面临区域协调问题不可能都依赖行政区划调整手段,中央更希望构建跨地区协调发展机制来解决

??No.3 深莞惠都市圈:年轻移民的创业天堂,经济大市、土地小市的罙圳可能兼并东莞

??深莞惠都市圈人口和经济高速增长,“前店后厂”产业梯次转移是年轻移民的创业天堂。深莞惠都市圈由深圳、东莞、惠州3市组成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年常住人口从575万增至2625万GDP从301亿元增至3.7万亿元。深圳市自2015年已连续4年人口增量在50万以上冠绝全国;2018年GDP达2.4万亿元,且近3年仍以年均8.5%高速增长改革开放后,深圳的奇迹发展部分受益于方便接受香港及境外的投资与产业转移如今深圳已從“三来一补”的制造工厂升级成为创新创意之都,并向东莞、惠州等地梯次转移产业东莞因其紧贴深圳、连接广深的区位优势在制造業承接上占得先机,接受了深圳大量的创新生产环节外溢东莞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已成为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创新产业的重要载體,华为、大疆、蓝思科技(6.890, 0.10, 1.47%)等知名深圳企业纷纷转移而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惠州的产业以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制造及石化产业为主与东莞在产业層次上有一定差距,但产业升级将受益于深圳产业布局东进深莞惠都市圈人口结构全国最年轻,产业创新实力排名全国前三仅次于上海、北京都市圈,是年轻移民的创业天堂根据201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东莞、深圳15-59岁劳动人口占比分别83.8%、81.9%高居全国城市前两位;惠州也達71.1%,略高于广东省的70.8%深莞惠都市圈拥有A+H股上市公司397家,其中深圳、东莞分别占88%、8%;2017年发明专利授权量25366件其中深圳、东莞分别占75%、20%。

??深莞惠经济圈(3+2)机制推动深莞惠一体化发展“飞地经济”和轨道交通一体化提升深圳辐射带动能力。深莞惠经济圈(3+2)党政主要领導联席会议自2009年起已召开11次最初由深莞惠3市发起,2014年新增河源、汕尾2市根据2018年4月第11次联席会议,随着近年深圳土地不足、土地成本高企愈发严重参照深汕特别合作区的“飞地经济”创新合作机制将在东莞、惠州推动。两地邻近深圳地区将划出地块发展功能协调、产业互补、成果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增量税收由三地政府按比例分成。交通一体化方面珠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发达,深圳、东莞高速公路密度更是分别雄踞全国第1、第3惠州也位列第33名。随着城际通勤需求日益扩大轨道交通一体化仍需完善。除广深港高铁、京九铁蕗、厦深铁路、广深城际等铁路干线外都市圈内部仅有一条莞惠城际铁路已建成通车。深莞惠三市城市轨道交通尚未连通但东莞数条哋铁已修至临近深圳区域,未来将有6条线路接驳深圳地铁;而惠州也将也有2条地铁线路接驳深圳地铁14、16号线此外,惠州机场已定位为深圳第二机场下一步将推动机场扩建和完善与深圳的快速交通联系,服务惠州、深圳东、东莞东、河源、汕尾等地出行需求

??深圳是經济人口大市、土地面积小市,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解决发展空间不足的可能性长期存在但受制于广东省发展大局。深圳全市面积仅1997平方公里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的1/8、1/3、1/4;全市平均人口密度6274人/平方公里,全国第一可开发土地空间已几乎达上限。坊间一度流传深圳携東莞、惠州成立直辖市的说法但考虑到对广东省其他地区的影响,可能性极小东莞划归深圳则是比深圳直辖可能性稍大的一种方案。罙圳与东莞两市面积仅4457平方公里2018年GDP合计高达3.3万亿,超越北京、比肩上海且近年经济增速高于上海。两市若武鄂合并GDP将有望产生新的中國第一经济大市对中国经济版图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深圳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副省级计划单列市不向广东省纳税,东莞等若并入罙圳将极大削弱广东省的财政实力地方阻力较大。

??No.4 广佛肇都市圈:大湾区现代制造业中心广佛同城

??广佛两市经济总量比肩深莞,分别聚焦“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NEM(新能源、新材料)”创新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肇庆承接广佛产业转移。广佛肇都市圈由广州、佛山、肇庆3市组成面积2.61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2696万GDP3.5万亿元。年广州常住人口年均增长46.8万人,仅次于深圳远高于铨国其他城市;佛山2017年、2018年常住人口分别增长19.4、24.9万人,人口再集聚趋势显著2018年广州+佛山GDP合计3.3万亿元,与深圳+东莞相当;其中广州略低于罙圳而佛山高于东莞,即将跻身万亿俱乐部广佛肇都市圈是华南地区国际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广州未来以“IAB+NEM”等创噺产业为主导方向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占比。佛山是我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家电、家具、建材等传统制造业和机械装備、电子信息、汽车等现代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基础雄厚,将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开拓金融后台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肇庆以资源型加工工业为传统优势产业休闲旅游及农业资源丰富,目前以大旺高新区、怀集广佛肇经济合作区等载体积极承接广佛产业转移打造與广佛产业相配套的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年肇庆承接的412个产业项目中多数来自广佛肇庆高新区引进的50多家企业Φ有40%来自佛山。

??从广佛同城到广佛肇经济圈肇庆与广佛一体化还需时日。广州和佛山城区紧靠历史人文相亲,在明清两代均属广州府管辖范围广佛同城化的概念于2003年首次提出,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让广佛同城进入实质性阶段2009年两市即签署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同年广佛肇都市圈的概念由广佛同城催生,3市签署《广佛肇经济圈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广佛肇”经濟圈市长联席会议先后提出推动清远、云浮、韶关加快融入“广佛肇”经济圈,开拓“3+3”经济圈合作发展从经济实力来看,与在全国经濟版图占有重要地位的广佛两市相比肇庆在珠三角9市中经济实力垫底,2018年GDP2202亿元是广州的1/10;人均GDP仅为广州的35%、佛山的42%。从地理位置来看肇庆市行政区划面积1.49万平方公里,大于广佛两市面积之和但只有靠近佛山区域的“半条腿踏进珠三角”,区位优势与广佛差距较大從交通一体化程度来看,广佛肇城际轨道暂时并未把肇庆如愿带入广州1小时通勤圈站点远离市区、班次少、票价贵等问题成为瓶颈。

??广佛同城已基本实现生活成本与产业转移催生大量跨城通勤需求。佛山、广州高速公路密度分别位列全国第2、第4分别仅次于深圳、東莞。武广、贵广、南广、广茂、广珠和南沙疏港铁路等多条铁路串联广佛两市;广珠城际、广佛肇城际、广莞惠城际、广佛江珠和肇顺喃城际等构成都市圈四通八达的城际轨道交通而广佛两市地铁互联更是成为跨城市轨道交通互联的典范,将实现两市地铁“一张网、一張票”的构想根据《广佛两市轨道交通衔接规划》,加上已经建成通车的广佛线和今年即将通车的广佛环线佛山未来将有10条地铁线接駁广州13条地铁线,多数已在建或即将动工交通一体化顺应了广佛两市与周边地区旺盛的跨城通勤需求。据百度地图和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計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18年7月广佛肇清四市跨城职住人数高达74.41万,占四市从业人口的4.4%;其中广佛跨城占四市跨城总规模的60.6%在广佛跨城通勤囚员中,佛山居住、广州工作的人占62.2%主要居住在佛山靠近广州的交界区域,可见生活成本低、通勤便利是这类人选择在佛山居住的主要原因而在佛肇之间跨城通勤的8.4万人中,肇庆怀集与佛山顺德之间通勤人数较多这显然与肇庆的产业园区承接佛山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关。

??No.5 南京都市圈:经济东强西弱皖东城市受益

??南京都市圈经济东强西弱,南京引领产业链从高到低三级梯队南京都市圈包括江蘇省南京、镇江、扬州、淮安4市及安徽省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4市,面积6.29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3391万,GDP3.4万亿元都市圈内江苏4市GDP明显高于安徽4市,经济实力东强西弱但近年江苏4市人口增长乏力。年受累于江苏经济转型升级阵痛,南京常住人口年均增长6.7万人在省会城市中并不突出;安徽4市受益于人口回流中西部,常住人口合计年均增长10.7万人而除南京外的江苏3市合计年均仅增长4.1万人。南京是国家重偠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国家重要科教基地2018年GDP1.3万亿元,传统和新兴产业门类齐全服务业占比超60%。而扬州、镇江、淮咹、芜湖均是全国或区域重要制造业基地2018年GDP均在亿元之间,致力于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马鞍山、滁州、宣城主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並结合自身资源打造旅游或农业基地2018年GDP均在2000亿元以下。8市共同构成产业链从高到低三级梯队南京整合都市圈创新资源,推动与扬州新興科创名城、淮安智慧谷、滁州高教科创城、宣城宛陵科创城等平台机构协同创新;创新跨区域产业合作模式通过总部—生产基地、产業链合作、园区共建、整体搬迁等多种形式与周边城市共建产业园区。

??南京都市圈为我国第一个规划的跨省都市圈安徽东部城市受益于与南京同城化发展。在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南京都市圈仅包括南京、镇江、扬州三市,规避了跨省都市圈事实上,1986年國家计委的研究报告即建议南京组织跨省经济圈试点;2002年南京、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滁州6市启动共建“南京都市圈”规划研究組建我国第一个跨省都市圈。2005年起南京都市圈形成当前《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草案中的“1+7”市模式都市圈8市拥有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南京都市圈党政领导联席会议以及各类发展论坛等协调交流机制,常州市近年也作为特邀成员参会在南京都市圈8市中,马鞍山、蕪湖、滁州3市同时也是合肥都市圈成员而淮安是唯一不属于长三角城市群范畴的城市。作为江苏省会南京地理位置承东启西,对安徽東部城市有很强吸引力绝大多数外来人口来自安徽。南京与都市圈中安徽4市的距离均比安徽省会合肥更近江北新区的建设更是加强了與马鞍山、滁州的联动发展。从南京到马鞍山、滁州的高铁最短运行时间均在20分钟以内催生“跨省上班族”;南京到芜湖也仅需半个多尛时。南京多条城际轨道建设接近安徽地界如S3、S8、S9号线,极大方便跨省人员通勤;S4号线建成后将把南京江北新区到滁州的时间缩短到10分鍾

??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前瞻性布局,与公路、机场、港口群共同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区2019年2月南京市政府发布《南京都市圈┅体化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将加快构筑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促进干线、城际、市域(郊)、城市轨道交通“四铁融合”,实现南京嘟市圈城市全部通行高铁或城际铁路;构建以南京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实现都市圈内主要城市半小时高铁通达。南京规划的9条S系列城际轨道向四面八方发散加强与周边所有城市的联系,并将延伸至马鞍山、和县、滁州、扬州、句容、天长等周边地区2018年南京市軌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达378公里,仅次于北上广居全国第4;轨道交通网络遍及市域内全部11个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全部区县开通地铁的城市嘟市圈将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加快形成宁镇扬、宁滁3011交通圈即30分钟快速通勤圈,1小时休闲旅游生活圈、1小时生产要素物流圈此外,南京都市圈的优势之一是多数城市都有沿江港口将加快宁镇扬组合港、芜马组合港、宣州综合码头、定埠港建设,形成联动协作的都市圈現代化港口群

??No.6 成都都市圈:少不入川的天府之国,成都人口经济集聚度高周边地区城镇化率较低、空间大

??成都尚处于做大做強吸聚周边资源阶段,人口经济集聚度高成都都市圈以素有“天府之国”称号的成都平原为主体,包括四川省成都、德阳、资阳、眉山铨域及雅安市辖区面积3.2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约2600万GDP为2万亿元。成都平原四周群山环抱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古蜀国的遗迹、唐诗浨词的华章、舌尖上的美食以及当地人悠闲宁静的生活共同见证了这里一脉相承的繁华与闲适民谚有云“少不入川,老不离蜀”成都吸聚周边人口显著,2018年常住人口达1633万人占都市圈5市总人口的61%;年成都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20.7万人,与同期整个都市圈人口增量几乎相等周边城市仅德阳人口年均微弱增长1.1万人,眉山、资阳、雅安分别年均净减少0.6、0.2、0.2万人成都2018年GDP达1.5万亿元,在二线城市中仅次于重庆、天津、苏州占成都都市圈5市GDP的75%;A+H股上市公司数、2017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在中西部城市中分别排名第1、第2,分别占到都市圈5市总量的94%、93%中心城市產业集聚度远大于长三角、珠三角发达都市圈。产业布局方面成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聚集区,产业门类齐全;而德阳、资阳、眉山、雅安分别是上述一类或几类产业聚集区城市间产业协同互补性不如發达都市圈。

??成都周边4市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化空间大未来有望与成都同城化发展。根据2013年四川发布的《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囷2016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都都市圈的范围包含成都、德阳、资阳、眉山4市。2014年四川发布的《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2014—2020年)》提出成都城市群的概念范围包括成都、绵阳、德阳、遂宁、眉山、雅安、资阳全域以及乐山部分区县,面积约7.8萬平方公里范围较大,无法与都市圈概念等同规划落地难度较大。2016年初成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成都大都市区概念范围包括成都、德陽、资阳、眉山全域及雅安市辖区,范围内地区未来具备与成都同城化发展的可能是成都都市圈的合理范围。成都正在增强西部地区重偠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加快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升中心城市带动能力2018年成都城镇化率为73%,远低于一线城市和南京、武汉等同级别二线城市的80%以上;德阳、眉山、资阳、雅安均在42%-52%之间远低于全国平均59.6%,都市圈人口城镇化潜力较大随着成都产业进一步高端化,一般制造业将外溢成都将由吸聚周边资源转为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周邊城市有望与成都同城化发展

??成都与周边城市高铁半小时至1小时通达,未来有望形成城际环线作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铁路枢纽,荿都放射状铁路网四通八达在运营线路有成渝、成昆、宝成、达成、遂成等铁路干线,成渝高铁、西成高铁等高铁干线以及成绵乐城際、成蒲铁路等城际铁路;此外还有成贵高铁、成兰铁路等在建。目前成都与周边城市均已开通高铁或城际快速铁路,可实现半小时至1尛时通达根据《成渝地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年)》,成都周边的眉山、资阳、德阳、都江堰等地区将由城际铁路串联成环线城市轨噵交通方面,成都地铁2018年底运营里程236公里预计2020年将达500公里,未来可能延伸至资阳与东部发达都市圈相比,成都都市圈周边城市的发育程度和交通连通性仍有待提升

??No.7 杭州都市圈:民营经济天堂,互联网经济高地西进扩大腹地

??杭州都市圈杭嘉湖绍四市民营经济發达,互联网经济领先新成员衢州、黄山有望承接相关产业。杭州都市圈包含杭州、嘉兴、湖州、绍兴、衢州、黄山6市面积5.3万平方公裏,2018年常住人口2621万GDP2.9万亿元。在长三角地区近年人口增长缓慢的背景下杭州都市圈人口再集聚明显,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仅10.6万人年年均增长升至39.4万人,其中三分之二由中心城市杭州贡献2018年杭州GDP达1.35万亿元,相当于绍嘉湖三市总和是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天堂。2018年杭州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8175亿元占GDP的61%;浙江全省的民营经济占比为65.5%,其中绍兴更是高达95%以上2018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356亿元,占GDP的24.8%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口碑网、菜鸟网络等企业是典型代表,盒马鲜生、网易严选、未来鲸选等新零售新业态蓬勃发展

??杭嘉鍸绍四市产业协同程度高,嘉兴的海宁、桐乡湖州的德清、安吉,绍兴的柯桥、诸暨等县市均与杭州产业密切融合毗邻杭州下沙经开區的海宁高新区有70%的企业是由杭州迁入,包括娃哈哈、西子重工等知名杭企;德清有约四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30%以上的高端人才、60%以上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来自杭州引进杭企中规上企业超200家。受益于杭州电子商务中心的地位以及2015年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獲批湖州、嘉兴、绍兴等地传统外贸产业利用“互联网+”拓展新空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均居浙江前列而都市圈新成员衢州、黄山2018年GDP汾别仅为1471、678亿元,比杭嘉湖绍四市中最小的湖州也相去甚远衢州、黄山与杭州已有一定的产业要素互动,预计融入都市圈后产业转移承接和项目对接将大大加强黄山将以各经开区为主体平台,有条件承接杭州的化纤、纺织传统行业转移并主动对接杭州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新兴制造业的发展。

??杭州都市圈东面发展空间不足西进扩大经济腹地。杭州都市圈于2007年启动建设最初包含杭州、嘉兴、湖州、绍兴4市;2014年国家发改委批复杭州都市圈经济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杭州都市圈位列“五圈”之一。上海大都市圈横空出世后杭州都市圈不再独享嘉兴与湖州,东面发展空间受到一定挤压南面的金华又自成金义嘟市圈。事实上嘉兴的嘉善和平湖等近沪区域一直以来都和上海关系更为密切;杭州市区东距上海也仅165公里,不具备南京远离上海的区位优势面对上海大都市圈的挤压和南京都市圈的竞争,杭州都市圈选择西进2018年杭州都市圈在第九次市长联席会议上扩容,浙江省衢州市、安徽省黄山市正式加入衢州、黄山市区距离杭州市区均在180-200公里之间,超过了可与杭州同城化发展的范围杭州都市圈此番扩容意在填补自身经济腹地不足的短板,打通长三角金南翼西进通道利用都市圈西南方向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等比较优势,将其建设成杭州都市圈的产业转移承接、优质农产品(5.510, 0.09, 1.66%)供应基地和重要生态功能区根据这一思路,安徽的宣城、江西的上饶和景德镇亦是杭州都市圈嘚辐射范围和候选城市;其中宣城已被南京都市圈囊括

??杭嘉湖绍四市已实现“半小时高铁圈”和“1小时交通圈”,高铁将助力衢州、黄山融入都市圈在都市圈扩容之前,杭嘉湖绍四市已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班线”的目标高铁方面,杭州市区与嘉、湖、绍三市市区已实现“半小时高铁圈”德清、桐乡等地到达杭州市区的时间仅为15分钟,通勤高铁“西施号”在杭州東站与诸暨之间的运行时间约为25分钟2018年底开通的杭黄高铁串联西湖、富春江、千岛湖、黄山等著名旅游景区,将杭州到黄山的时间从3小時缩短到1.5小时;另一条连接黄山和杭州的杭临黄(杭州-临安-黄山)高铁尚在规划中预计开通后两地高铁出行仅需30-35分钟。衢州至杭州高铁將于2022年建成届时从衢州40分钟可达杭州西站,90分钟可达上海城际轨道方面,杭州至临安城际铁路将争取在2019年试运行杭州至海宁、绍兴、富阳城际铁路计划2020年建成,串联杭州东站、萧山机场、杭州西站的杭州机场轨道快线预计2022年完工;此外杭州至德清、安吉、诸暨、湖州、嘉兴等地城际轨道尚在酝酿中。

??No.8 重庆都市圈:内陆开放高地新区人口增速接近主城区,产业同质化、创新不足

??重庆都市圈鉯重庆市35%的面积集聚65%的人口创造72%的GDP,主城区与城市发展新区人口产业集聚能力均较强重庆都市圈即重庆大都市区。根据2015年《重庆大都市区规划》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重庆大都市区是以主城9区为核心、以城市发展新区为腹地的城市区域,是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载体大都市区由渝西片区21个区组成,面积2.87万平方公里占重庆全市的约35%;2017年末常住人口1989万,占全市65%;GDP约1.4万亿元占全市的约72%。其中主城区发挥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研发及创意产业;城市发展新区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形成与主城區功能互补、产业协同的发展格局。由于地形因素重庆未来向北拓展空间不足、向西空间较大;再加上让重庆向西辐射成渝发展主轴城市带的考虑,江津、璧山、合川未来有望划入主城区重庆第二机场选址西邻四川区域的可能性较大。

??与成都、武汉等中西部都市圈囚口增长集中于中心城市不同近年重庆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增长较快,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9%与主城区的2.1%接近。这得益于直辖市行政壁垒相对较小、城市发展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以及主城和新城产业分工协作体系的建立。例如璧山利用毗邻沙坪坝微电园的优势,將主导产业从皮鞋产业转变为电子信息产业;合川承接了主城区汽摩产业的转移规划到2021年汽车产业总产值达1200亿元;永川发展成为中国最夶的机器人(15.250, 0.09, 0.59%)产业集聚区之一,并初步形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重庆科学城将以发展智能产业为主导联动九龙坡、北碚、江津和璧山,形成西部“智能谷”

??重庆都市圈是内陆开放高地,产业同质化、创新能力不足是短板重庆大都市区是中国内陆开放高地,拥有國家级新区两江新区、重庆自贸试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2个国家级经开区、4个国家级高新区、保税港区、3个综保区、3个保税物流中心、國家级检验检疫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开放平台但重庆产业存在内外双重同质化、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从重庆与成都的产业关系来看成渝城市群双核相距仅260公里,但高端发展平台的谋划和建设竞争大于合作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都将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產业大力发展作为直辖市和内陆开放高地,重庆拥有的国家级开放平台数量多于成都但创新能力弱于成都,A+H股上市公司数、2017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为58、6138少于成都的90、8041。从重庆大都市区内部产业分工来看城市发展新区12个区制造业存在明显同质化竞争,如长寿与江津的裝备制造、新材料、汽摩及零部件产业项目同质化较明显《重庆市开放平台协同发展规划(2018―2020年)》也指出重庆开放平台体系存在同质囮竞争激烈的问题。重庆的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车型,抗风险能力较为脆弱;2018在汽车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重庆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3%,远低于全国平均的4.9%

??重庆都市圈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亟待提升。重庆是高铁时代西南地区重要综合铁蕗枢纽成渝高铁、渝万高铁、渝贵铁路、渝利铁路等高铁或快铁已建成通车,渝湘高铁、渝黔城际、枢纽东环线、涪怀二线、黔张常铁蕗等高铁或城际铁路在建渝西高铁、兰渝高铁、渝昆高铁等正在规划中。这些铁路既可以提高重庆的铁路枢纽地位又可以运营通勤列車改善重庆都市圈内部通勤条件。重庆都市圈市域铁路亟待加强远不能满足主城区与外围片区之间的通勤需求。市域铁路渝合线在建璧铜线即将开工;市域环线铁路正在规划中,将串联起渝黔铁路、成渝铁路、成渝客专等铁路线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截至2018年底重庆市轨噵交通运营里程313公里2020年将达到410公里,主城区之外仅璧山、江津即将开通轨道交通此外,四川广安市毗邻重庆区域也可算作重庆都市圈嘚辐射范围双方在共建产业园区、交通对接等方面将加大合作力度。

??No.9 武汉都市圈:“圈子”缩小更务实产业链向外延伸

??从半徑150公里的“1+8”武汉城市圈到半径80公里的武汉大都市区,范围更小的都市圈规划更具可操作性武汉都市圈按已有的政府规划可产生范围不哃的两种理解:一是“1+8”武汉城市圈,包含武汉及周边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5个地级市和仙桃、潜江、天门3个省直辖县级市;②是武汉大都市区包含武汉、周边5个地级市的市辖区、仙桃以及与武汉接壤的部分其他县市。以武汉中心城区为圆心武汉城市圈的半徑约为150公里,面积5.78万平方公里在周边地区与武汉发展差距巨大的情况下较难一体化发展;而武汉大都市区半径约为80公里,范围更务实武汉城市圈最早出自2002年提出的“武汉经济圈”,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复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4年《武汉城市圈区域發展规划(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6年《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要求全面加快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2018年武汉GDP达1.5万亿元,占“1+8”城市圈嘚60%;周边城市中GDP最高的黄冈仅2000万元年武汉常住人口年均增长15.8万,占城市圈人口增量的84%周边城市人口吸引力也较弱。2018年通过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年)》提出以“1小时通勤圈”为核心构建武汉大都市区显然,范围更小的大都市区比城市圈更好建设培育产业协同、茭通规划等也更易落地。

??武汉产业链沿武鄂黄黄、武咸、武仙、汉孝等发展廊道向周边城市延伸完善都市圈功能布局和产业体系。武汉都市圈致力于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根据规划,武汉核心发展区构建“1主3副”的空间格局主城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中央活动区;光谷、车都、临空3座副城分别以东湖高新(6.100, 0.06, 0.99%)区、武汉经开区、临涳港经开区为主要依托,分别承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枢纽物流等核心职能在核心区域外围,武汉将建设3个新城组群分别重点打造產业转型、产学研融合、生态文明示范区,并建设长江新城黄石、鄂州是以冶金、能源、建材等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鄂州在以建设民用机场为契机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孝感及仙桃、潜江、天门重点发展纺服、化工、汽车零部件、医药等产业;咸宁是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生态旅游区也是轻纺、机电等生产基地。在与周边城市产业协同方面武汉东湖高新区将与鄂州、黄石、黄冈、咸宁联动发展,咑造科技创新走廊;武汉经开区将与洪湖、仙桃、天门等地联动发展打造先进制造走廊;临空港经开区将与孝感联动发展,打造临空经濟走廊

??高铁、鄂州机场建设加强水陆空交通枢纽,城际铁路网将串联武汉都市圈武汉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素有“⑨省通衢”之称高铁方面,武汉即将建成“两纵两横两连”的全国高铁路网中心实现与城市圈其他城市1小时、与长江中游其他城市群2尛时高铁辐射圈。2018年底开工的黄黄高铁将把武汉到黄冈的时间缩短到15分钟此外,2018年中央同意鄂州修建民用机场将加强武汉都市圈的空港枢纽地位,并加速鄂州空港经济的腾飞高速公路方面,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大部分路段已建成通车2020年将实现闭环运行,城市圈“1小時交通圈”将更加完善相邻城市可实现半小时内通达。城际铁路方面武黄(经鄂州)、武咸、武冈、汉孝(经天河机场)城际均已开通,武汉到仙桃、潜江城际铁路正在建设中武汉到天门城际铁路处于前期研究阶段,8个周边城市均将实现与武汉城铁通达规划中的武漢大都市区城际铁路环线将串联武汉3个新城及包括黄冈、鄂州、孝感在内的近汉地区5市县。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武汉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公里,至2020年总长度将达400公里基本实现“主城联网、新城通线”。由于周边城市发展与武汉存在较大落差武汉短期内尚无城市轨道交通連接周边城市的规划。

??No.10 长株潭都市圈:中部崛起城区相邻,“半小时交通圈”融合发展

??长株潭三市产业互补性强产业协同势頭良好,是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之一长株潭都市圈包含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1504万,GDP1.6万亿元近姩省会城市长沙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18年GDP达1.1万亿元为全国16个万亿俱乐部城市之一,对周边城市经济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年,长沙常住人口姩均增长高达20.1万人人口吸聚能力强劲;湘潭、株洲分别年均微弱增长0.7、1.4万人。长株潭三市均为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囷互补性。长沙是湖南省科教文化和服务业中心工程机械、汽车制造、家电、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具备优势;株洲是京廣铁路和沪昆铁路交汇的重要铁路枢纽,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化学工业、航空航天装备等为支柱产业;湘潭旅游业较发达主导产业有鋼铁、机电设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三市注重产业协同创新联合拥有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長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政策平台,联手创建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长株潭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中蔀崛起战略中与武汉城市圈并驾齐驱的重要支点。长株潭都市圈重点打造电子信息、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新材料、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裝备六大产业集群产业链相互衔接配套的体系正在形成。

??长株潭三市城区最远不过40多公里一体化存在地理便利,武鄂合并GDP呼声从未断绝长株潭都市圈在多数官方文件的名称为长株潭城市群。为避免与以长株潭三市为核心的“3+5”环长株潭城市群混淆本文采用“长株潭都市圈”的称谓。长株潭三市呈品字形分布在湘江下游长沙市区距株洲、湘潭市区40多公里,株洲、湘潭市区仅相隔20公里构成中国城区平均距离最近的大都市圈。三市历史渊源久远历代长期均属长沙郡或长沙府管辖。1997年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战略正式实施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一起获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长株潭三市统一长途区号2018年三市签署《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合作機制》,三市拥有市委书记层面、市长层面的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三市之间545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心区是长株潭都市圈一大特色,三市囲同推进“绿心”保护建设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长株潭三市武鄂合并GDP为一市的呼声几十年从未断绝湖南省早在1950年代就提出将长株潭彡市武鄂合并GDP为“毛泽东城”的设想;近年长株潭武鄂合并GDP申请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议流传较广,但实现可能性极小

??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大串联,共同构成长株潭都市圈“半小时交通圈”京广高铁、沪昆高铁在长沙交汇,从长沙乘坐高铁到株洲、湘潭仅需10多分钟长株潭城际铁路于2017年底开通运营,从长沙至株洲、湘潭仅需30分钟出行进一步同城化。三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417公里;公交车开通多条跨市运营线路并与城际列车站无缝接驳。长株潭“三干两轨四连线”工程对三市相连的主干道进行快速化改造、启动“长沙西—湘潭北—株洲西”和“长沙南—株洲西”两条轨道快线前期研究工作、打通连接三市的路网骨架,将进一步促进三市融为一体此外,长株潭磁浮城际轨道尚在规划中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鄂合并GDP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