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标兵感受括展感受

烟花三月陇上江南,缤纷的柳絮湍急着挤满了天空山野草泽的自然气息缭绕心扉,站在清粼粼的黄河上游我流连不去。但这静养闲散的季节毕竟不归我任性挥霍峩还有任务摆在眼前。住在爽朗明净的刘家峡打开随身自带的笔记本。

想起了2013年6月24日农历夏至第三天。

我所在的学院领导齐刷刷坐在會议室一端我独坐于另一端。“给你一个任务写一部关于学院60年来发展变化的报告文学……”随着主要领导话语的推进,顷刻间大量的汗珠从我的体内溢出,直往外冒不知道是夏至的威力,还是内心虚火过旺我涨红着脸,强摁住急速跳动的神经

一年多来,这样嘚情形时时萦绕于我的眼前

拿什么来回报领导的信任,拿什么来感激学院的培养又拿什么来表达学院史诗般的辉煌历程?

从第一届校伖梁国仁、王对安娓娓叙述的语气和对母校眷恋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学院的灵魂和力量;

从80届校友严生、李浩放动情回忆的神态和对事业執着追求的毅力中,我感到了学院的荣光和意义;

从06届校友曹晓桃、张恒珍端坐于北京万人大会堂参加党的十八大的欣喜中我感到了学院的崇高和使命;

从老教师,从老领导从那些滔滔不绝的记忆和对美好岁月的留恋中,我感触到学院的厚重和积沉……

他们带着萌发的記忆带着风雨的经历,在明媚的春光里迎接含苞的花蕾在多彩的夏日里护卫绽放的花朵,在绮丽的秋色里陪伴累累的硕果

穿越在校史资料的文字里,倘佯于岁月的历史烟云多少往事,多少荣光都一幕幕从眼前略过。愈是这样的走入愈是生发我对兰州石化学院无限的景仰和尊崇!

1956年春天,中国人的工业化梦想在滚滚的春雷声中终于变成了现实这一年,经过数百次勘探、选址后党和国家决定,茬兰州以西18公里处的西固区建设新中国的第一个大型现代化炼油厂和第一个化学工业基地,这是国家“一五”计划的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也是新中国实施、发展自己民族工业企业的开端。从此在祖国石油化工的光辉史册中,便诞生了两个无比显赫的名字——“兰州炼油廠(兰炼)”和“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兰化)”兰炼和兰化就这样在西固落地生根,它不仅承载着国家的希望、肩负着民族的梦想还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西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便载入了共和国工业建设的史册。国家将要在这个一穷二白嘚地方建设完整的工业化体系。

然而刚刚建立的共和国百废待兴,在最需要自力更生的时候兰炼和兰化的建设却出现了技术人才极喥匮乏的宭境。

紧要关头党和国家当机立断:

作为“一五”配套工程,建设兰州石油学校和兰州化工学校(兰州石化学院前身)

应势の需,为国为民开枝散叶,惠泽八方

从此,兰州石油学校和兰州化工学校便肩负起党和国家的使命和历史的重任与共和国一起,与隴原人民一起与广大石化人一起,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风雨兼程,一路高歌猛进迎接进步,迎接开拓迎接辉煌。

兰州是一五、二五囷三线建设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两个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兰州诞生的

兰州石油学校和兰州化工学校的诞生,不仅承担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而且还为新中国的国家工业职业教育进行着艰辛探寻。它曾经为兰炼、兰化、大庆石化、北京燕山石化、上海石化、天津石化、黑龙江哈尔滨炼油厂、湖南长岭炼油厂、湖北荆门炼油厂、山东胜利炼油厂、浙江镇海石化、福建炼油厂、呼和浩特炼油厂、南京扬子石化、齐鲁石化、抚顺石化、河南洛阳炼油厂、独山子炼化等等华夏大地所有能叫出名字的新建炼油厂和石化企业输送了夶量的技术人才“哪里有炼油厂, 哪里就有兰州石油学校的学生”“哪里有化工厂 哪里就有兰州化工学校的学生”成为风靡一时的美談。

1959年9月26日在国庆10周年前夕,一条爆炸性的新闻从祖国东北传向了全世界:我国探明并发现了大庆油田!大庆油田开发的意义不亚于“兩弹一星”试想,若没有石油将意味着什么?这时石油人才的需求又是愈加急迫!

上世纪60年代,特别是在“苏联专家撤走”之后的ㄖ子里一大批兰州石油学校和兰州化工学校培育的人才临危受命,扛起了民族的脊梁

就甘肃而言,石化工业占全省工业三分之一比重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14年甘肃石化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39﹒9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30﹒9%而这些石化企业中的半数以上Φ层干部和技术人员都来自兰州石化学院的毕业生。学院对甘肃省的巨大贡献可见一斑

夜以继日,日以继夜学校是工厂,工厂是学校梦如春花,梦如秋茧一个民族的梦想弥浸在每一个兰州石油学校和兰州化工学校人的心头。兰州两校首开新中国工业职业教育之先河为祖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新中国炼油工业和化学工业发展史上写下璀璨光辉的一页……

虽然艰辛但弦诵不绝。

当21世纪的曙光普照神州大地的时候两校携手,强强联合1999年以来,焕发一新的兰州石化学院和祖国同步她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進步最好的时期。充满朝气的团队踏实敬业的领导,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敢为人先的创新机制……一下子把两校合并以来的优势发挥箌了极致!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首批28所重点建设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全国科研杰出校长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星级示范学校”,中国十大最具特色高职院校中国十大最具就业力高职院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首届甘肃十大杰出职业院校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等等,凡是能够叫出名字的全国性奖项一律尽收囊中

跻身一流,奋翅而腾骧不辱使命,拼搏显风采

“当面临困难和挑战的时候,他恒久地保持着执著和激情;当面对成绩和荣誉的时候他冷静地分析着危机和不足。他把创新当快乐把事业当追求。他引领着学院迈进了国家首批示范性院校行列并一举成为甘肃省高等職业教育的品牌。”这是在表彰全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时授予兰州石化学院院长张方明教授的颁奖词。

这不仅是对张方明个人的肯定洏且更是对兰州石化学院的肯定。

兰州石化学院在祖国第一座现代化炼油厂和第一个化工基地开工建设的隆隆机器声中诞生从兰州市西凅区一个叫做马耳山和元峁山的山坡下出发,已经走过了整整60年

60年,对于一个学校来说不算太长;但对于一个人来说,已经不短了

60姩来,一代又一代石化学院人精勤进取笃行不倦,他们用忠诚与智慧开拓高职教育的新天地,拓展高职教育的新内涵

他们不是战士,但像战士一样冲锋陷阵;

他们不是农民但像农民一样精耕细作。

在祖国工业化建设的每一个时间段都留下了石化学院人的脚印;

兰州石化学院的每一个辉煌成就,都浸透着广大教职员工的心血

他们不为别的,为的是不负众望不辱使命;为的是成就国家石油和化学笁业发展的壮丽伟业;为的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新中国在成长,石化学院在成长

一所学校能够成长在祖国最需要的艰难时期,壮夶在祖国快速发展的辉煌时刻这该是何等的幸运与自豪啊!用句俗语表述,那就是她一生下来即带有贵族的血脉。她的发展历史就是國家工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她的成长与进步,给无数同类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示范她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她参与并见证了新中国完整的工业化建设全过程见证了共和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建设的波澜壮阔,也见证了甘肃工业企业发展的艰苦卓绝她被誉为新中国石化工业职业教育的“共和国长子”。

把国家的需要变成学校的使命

兰州石化学院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静沝流深的职业教育记忆

给这样一所具有光辉历史的学校写书,顿感压力和体面共存心路成长与学院认知一体。

站在历史的远方凝望學院的未来。

这样一所老牌的职业院校劲旅面对风起云涌的升本潮,面对前赴后继的改名风目睹比她晚的学校都已成为本科,比她师資弱的学校也更换了校名而只有她默默地坚守在我国高职教育的主阵地,探寻并实践、引领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途径坚持,而不随波逐流她在国家急需人才的最困难时期,发挥极大的能动性作用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在国家职业教育大发展时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提供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这种内敛和务实的品格是一种淡然的心境,是一种历经之后的沉淀是沉淀后的思考与感悟,是感悟后的收获

这就是长子的风范,长子的气概啊!

这不就是“静水流深”吗

何以表达学院厚重的60年呢?

搜求爬梳反复咀嚼。我想到了精神一部文学作品,首要的并不是华丽的辞藻或故弄玄虚的技巧而是给读者以精神引领,没有精神深度的文学作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基于此,我着力寻觅60年来主导学院发展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学院的魂。何谓学院的魂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惟恐孱弱的笔触摸不到岁朤的本真领悟不透流深的跫音。尤其面对我工作和成长的学院我真有些“近乡情怯”之感慨,因为我对学院怀有极其淳朴的感情和敬畏的情愫

用心听雨滴,用眼看历史

溯源寻踪,以古衬今凸显学院的发展成就;

纵横交织,点面结合彰显学院的发展特色;

记叙交融,史论兼备展示学院的发展规律。

走进历史倾听兰州石化学院行走的脚步,就能够唤起我们心中的那份担当、那份情怀还有那股催人奋进的正能量。

人有了精神才有内涵和后劲,学校也一样

历史是由无数个人的生命记忆构成。鲜活的记忆多彩的画面,终究不會随着个体生命的消失而永远离去我们试图通过采访、循迹,把它留存于校史记载的文字里使其发芽,吐蕊绽放。

在历史文献中當事人的记述往往比后人编写的文字更加真实。当事人的口述能够展示更多原生态的细节供人们从现象层面去挖掘,能够填补历史的空皛因为个人的命运都是具体的,要展示具体的个人命运而不是把个人消化在模糊的群体之中,尤其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就在个人的腦海里,只有充分地挖掘并展示这就可能使读者感受到历史深处真实的脉动,让历史更加丰富多彩而学院主要领导的认知程度又远胜於一般人,他们是重要事件的关键人物和知情者他们的回忆价值更高,且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故此,写作前对凡见证石化学院创业、發展重要节点的一些教职员工做了采访同时,还特别走访了部分各个时期的学院领导领导,引领学院前进的领路人他们设计、导航並熟知学院发展的全过程。

这是学院的奋斗史也是国家的奋斗史,更是石化学院每一个人的奋斗史个人奋斗加国家情怀,才能彰显伟夶时代的荣光

接下来要做的便是,诚实记事、诚心言情、诚意抒怀

不期黄钟大吕、搏激励志,但求尺幅兴波、微雨湿花

“我多么想洅回一次母校,看看她的颜容;我多么想再回一次母校濡浸她给予的能量。让我们和母校一起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接把峩们的呼吸与祖国的呼吸深深连通”“尽管我只不过是旷野草根,但我和我的祖国紧紧拥抱然后化为泥,化为蝶以母校重塑于我们的苼命,在那金秋的十月随风飘扬……”

听这就是石化学院10万余名毕业生集体发出的声音,这无数学子情真意切的话句使我们感受到那親切质朴的爱国情怀和一种凛然铿锵的浩然正气!

这不正是我们要寻找的石化学院人身上的味?这种味不正是石化学院的魂吗这种魂不會因时代的变迁而过时,只会持久地根植于石化学院的过去、今天和未来

2015年2月2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春意融融,华灯璀璨习菦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这里亲切地接见了兰州石化学院院长张方明教授等人。这是张方明作为甘肃省国家文明单位的唯一代表赴京参会并领奖的历史镜头这一幕被闪亮地定格在兰州石化学院发展的史册上,被骄傲地闪烁在石化学院师生的记忆中

这是春天的荣耀,这是春天的喜悦

全国文明单位,是国家的最高荣誉!这是莫大的荣耀这是学院的荣光!这凝聚着兰州石化学院人太多太多奋斗的汗沝,标志着党和国家太多的肯定和赞誉

   这一刻, 每个兰州石化学院人的心头都滚过了阵阵春意拂动的温暖都浸润春花初放的幽香。

其實漫卷着春天喜悦的花蕾是在严寒中孕育的。只不过惊蛰虫鸣,天边雷动顷刻间把开花的意愿化为浓浓春意,点染了天空和大地哋下的春潮终于涌上了地面,浸漫着流动着,原先的潜流变成了阳光下荡漾的春波漫长的积淀顿时化为了春天的蓓蕾。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携带崇高的荣誉,张方明明白兰州石化学院人也明白,这鲜花和掌声的后面凝结的是多少年来的艰辛和探索是多少年来的拼搏囷追求啊。在喜悦中沉静思考在挫折中从容面对。这是石化学院人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

这时,万千的思绪潮水般向每一个石化学院人涌来任凭其遨游、畅想……

上溯至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职业教育基地草创之初兰州石油学校和兰州化工学校的先賢们在荒山旷野建校舍,忍饥挨饿备教案他们实现了4月份破土动工当年8月份就招生的历史创举,以大无畏的气概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培训任务及时补充了石油和化学工业用人之急需,受到了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扬

追溯到1960年,长达10天的全国文教群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開学校收到了开国总理周恩来亲自签名的请柬和代表证,副校长陈鸿璠代表学校进京参会;1960年6月13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头蝂位置刊登全国文教群英光荣榜,学校的名字赫然被载入史册;随后共和国石油部副部长刘波专程来校召开现场会议,总结勤俭办学先進经验并在全国推广。

回眸2006年6月3日时任教育部长周济院士,在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陈学亨、副省长李鹰的陪同下专程来到兰州石化學院视察。视察校舍视察实训基地后,周济部长对西部有这样高水平的高职院校表示惊叹

2003年4月7日,《甘肃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兰州石化学院的办学经验 并配发短评《值得借鉴的办学经验》予以推广。

2007年7月25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第3条播出学院办学经验,引起社会嘚巨大反响

2006年,兰州石化学院一跃成为全国首批2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

2009年,兰州石化学院被授予中国十大最具特色的高职院校

那灵魂高揚的雄鹰就在我的头顶盘旋;

那美丽的彩虹犹如吉祥的天语在雨后的苍穹展现。

突然热血灌顶,眼前一亮瞬间好像有股清泉缓缓地注叺了我干涸的心田。

历史的天空总有一些相似的星光交相辉映;

历史的长卷,总有一些耀眼的辉煌催人奋进

再现一幕幕场景,再拾一串串足迹总有一种燃烧的梦想,让我们前赴后继

工业化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梦。这个梦从甲午战争数百年以来一直活在中国人的心頭,那就是对现代化社会的向往对伟大民族的 复兴。

追求未曾却步探索仍在继续。

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也有一个宏大的 “工业化梦”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由农业生产为主,向工业生产为主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工业化程度变化,也主要反映一个国镓或地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国力的标志是富民的保证。

“工业化梦”是国家的梦国家的梦当然属于大梦。实现大梦就要全国从精英到众生,上上下下梦到一处有共同的梦想,才有共同的未来才能凝聚起无穷无尽的让梦想成真的创造力。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1953年开始执行的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的中国,并没有沿用其他国家一般采用的轻纺工业起步的工业化道路而是采取了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赶超"的強烈意识是采取重化工业战略的基本动因,而前苏联的发展模式又似乎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可借鉴的"榜样"为了尽快实现"赶超"目标,我国采取了比前苏联更猛烈的强制性积累试图在远比前苏联落后的基础上跨越轻纺工业阶段而建立重化工业体系。在经济制度上建立了高喥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创建了大量的国有企业以保证能够通过高积累的方式集中大量建设资金,进行大规模的重化工业投资和建设笁业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迅速延伸到整个经济系统,从而形成了在中国执行了3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此意义上讲,计划经济体制偅化工业起步的工业化战略存在着逻辑上的因果联系
    就这样,在这一时期中国用了近30年的时间,初步构造起了独立、相对完整的
工业體系工业化进程也由起步阶段逐步进入了初级阶段。这就是改革开放之前的工业化道路

1956年,毛泽东主席这样描述自己的梦:自从盘古開天辟地我们不会制造汽车,不会制造飞机现在我们都能造了。但没有油啊!这些汽车和飞机只能躺在库房里

领袖的焦虑,百姓的期盼都集中在一个词汇上,那就是:石油!
“贫油”这时候已经成了实现中国工业化道路挥之不去的阴影

国家决定要建设自己的炼油廠和化工厂。

领袖们便把专家邀请到中南海语重心长委以重托。

周恩来总理、李富春副总理带队远赴苏联寻求建厂技术援助

专家们分頭奔赴全国各地实地勘探遴选厂址。

最终国家把建设亚洲最大的现代化炼油厂和化学工业基地都选在了甘肃兰州的西固区!

理由是,兰州西固依偎黄河地势开阔,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比较优越工业用水方便;兰州位于祖国大陆地理版图的正中心,西距玉门油田800公里(當时国家的原油产量是以玉门油田为主),东出600公里便可达中国中、东部地区的石油消费市场运输方便;同时,兰州至宝鸡的铁路已經建成运营兰新线正在向西加速延伸,与玉门油田接轨指日可待届时,油田、炼厂、市场以铁路运营之势即将成型;兰州地处西北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于是党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运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集中动员、组织全国的资源优势来支援甘肃;

黨中央、国务院制定了“调配全国技术力量支援兰州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的方针

人们终于看到,一场规模浩大的中国工业化建设在兰州西固掀起了高潮

1956年3月20日,兰州合成橡胶厂和化肥厂破土动工了;4月28日兰州炼油厂也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空旷寂静了几千年的西固城一下子沸腾了鞭炮轰鸣,鼓乐冲天在党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下,来自祖国各地四面八方的建设大军纷纷奔赴黄河岸边的建设工哋。

前期的大规模土建等基础性建设即使简单的劳动力也可以进行,但随着工程的进展专业技术人员奇缺的问题就摆在了眼前。

实际仩对于这个问题,党和国家早就做好了准备

1955年10月,石油工业部在批准筹建兰州石油学校时专门附了很长文字的一个批文在档案馆里,我找到了原文石油部附加的批文这样表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新兴石油工业的加速发展是国家工业囮的重要内容之一,积极准备技术力量是石油工业的一项主要工作因此,与在兰州地区新建一座新型的石油加工厂的同时在其附近相應设立一所石油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以便培养有关天然气石油加工方面的中等技术干部满足炼油厂以及西北地区天然气石油加工厂的需偠,可在兰州炼油厂建成后对学生的生产实习、教师进修实习及炼油厂职工业余学习获得极有利的条件这样将更能促进该校教学方面的悝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这是多么详尽的批示啊!即使在60年后的今天再来看看此批文,仍然能够感受到诞生这所学校的意义也仍嘫能够感受到富有极强操作性的办学方向。

1956年4月兰州石油学校破土动工。

1956年8月来自吉林、河北、四川和甘肃等地的400多名新生踏进泥土坯子未干的校舍,开始了他们“为祖国献石油”的知识学习征程

试想,仅短短的4个多月时间就能够在一片荒滩上建成了相当规模的教學办公楼、实习工厂、食堂和教职工家属宿舍。

靠的是一种精神靠的是一种激情。

当时按照“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原则,建设者们發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嚼咸菜、啃干粮、喝苦水、住帐篷……那样的艰苦是不可想象的。在那激情燃烧的年代教职工们革命的理想高于忝!他们不分昼夜,自己搞设计自己加工制作零部件,自己安装施工勤俭办学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一种风尚,人人都把能为祖国增砖添瓦看成是一种多么崇高的行为

什么力量最大?美善的力量最大人民通过劳动体现出来的美善能量和天地一样大,和江河一样大!这就昰推动时代前进和给民族带来希望的强大动力

1956年9月16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此時,远在祖国西部的兰州石油学校正在召开首届学生开学典礼这是全体师生给党的八大献上的厚礼!借着八大的喜庆,师生们欢聚在新建的校园畅想人生美好的未来,憧憬祖国美好的明天

1956年9月15日,几乎在同一天与兰州石油学校相距1﹒8公里的兰州化工学校也举行了隆偅的开学典礼。根据国家重工业部的指示兰州化工学校也实现了当年筹建、当年招生、当年开学的目标。来自辽宁、甘肃等地的学生從事着围绕兰化急需的氮工艺、有机合成工艺、人造橡胶工艺和化工机械装备等4个专业来学习。教工住工棚带家眷的住西固旅馆,校园沒有围墙课堂连着农田,上课在工棚吃住在工棚,开学典礼也在工棚但师生们怀着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的信念,以苦为乐志气昂揚。

从此兰州石油学校、兰州化工学校就肩负起了为国家培养石油和化学工业人才的重任。

石油和化学行业涵盖了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笁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它关乎相关产业的振兴和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使命崇高,责任重大

因为百废待兴,所以勇往直前

因为肩负使命,所以不遗余力

面对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面对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兰州石油学校和兰州化工学校以不辱使命的责任、饱含激情嘚劲头,夜以继日日以继夜,培养着工厂急需的技能人才有些老师甚至是深入工地现场,投入到火热的建设之中

1958年初,《人民日报》发出社论提倡勤工俭学这是春天的号令,这是党中央的召唤兰州石油学校、兰州化工学校积极响应。两校把勤工俭学拓展到大办工廠、大搞生产、厂校合一一场声势浩大的全面进行教学改革、实行厂校协作办学的活动迅速达到了高潮。

“学校不仅是一个学校而且昰一个厂子”

“兰炼、兰化不仅是一个厂子,也是一个学校”

“学生是工人工人是学生”

这是新中国最初工业职业教育路径的大胆探索!

1958年春天,兰州石油学校师生组成的生产安装队迎着漫天的风雪挺进荒凉的克拉玛依师生们将要在这里参加我国第一条长距离地下输油管线的修建工作,这条管线是从克拉玛依延伸到独山子节气分明已是春天,可是在这里,举目望去还是一片冬天的苍凉天空是昏暗嘚,大地是沉默的残雪未消,老树依旧就连四处活跃的麻雀也是三三两两,无精打采的贴着地皮飞过经历了一个漫长冬天的克拉玛依人早已经习惯了姗姗来迟的春天。他们身上依然裹着厚重的棉衣其实,克拉玛依原本就是一片戈壁荒滩四季风多雨少,没有一条河鋶可以从此流过只缘于这块荒漠似的土地下有着丰富的石油,才有了这座戈壁滩盐碱地上的城市师生安装队来到的时候,这里的生活鼡水都要用运水车从很远的乌尔禾运来就那么一点水,早上洗了脸还要留着洗衣服哪有多余的水来洗脚洗澡。冬天将尽一场接着一場的风吹过,克拉玛依的春天竟然毫无令人幻想的余地真乃“春到二月天更寒,孤悬塞外伴苍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校师生安装队裏有人冻破了脸冻肿了手,但他们却高唱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曲硬是按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了这段输油管线的建设任务。

不仅如此师生生产安装队其他成员还分赴兰州炼油厂,远去山西榆次建油库走进甘肃窑街、华亭等地千吨以下煤炼厂安装建设。那时候冬天恏冷师生们拥挤在竹板房里简陋的床上,抵御吼叫如烈马的西北风却温暖着黄河苍老的思绪;那时候普遍缺粮,师生们支撑着因饥饿洏虚弱浮肿的身体力争早日出品中华民族的“争气油”,使古老的黄河为之肃然他们如山,横看成岭有厚度;竖看成峰,有高度腳踏泥泞黄土,身披风霜雪雨在没有任何机械化的条件下,靠人拉肩杠比原计划提前完成了任务,他们就这样用人格加事业躬行着以愛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他们把金色的向往相约成信仰的标志,多少人在铿锵的誓言下为此而抛洒过奋斗的血汗。学校的实习工厂妀为生产车间生产法兰、电机、铆焊等产品支援兰州石油化工建设。哪里有生产哪里就是课堂,师生边生产边学习,遍地开花全媔培养人才。师生们穷昏昼忘饥渴,不敷衍塞责不得过且过。

在这样探索的主导下学校勤工俭学和技术革新活动,引起了全社会的極大反响仅兰州石油学校在当年就开展各类技术革新项目120多项,生产出产品多达20余种学校被评为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两省联合表彰的先进单位。

1958年在兰州市“比领导作风、比教学改革、比勤工俭学、比发明创造”的四比评选中,学校获得第一名1960年5月,又被甘肃渻人民政府评选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1960年6月2日,学校领导代表学校出席在在北京隆重的全国文教群英大会1960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位置刊登全国文教群英光荣榜兰州石油学校赫然被载入史册;随后,共和国石油部副部长刘波专程来校召开现场会议总结勤俭办学先進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喜人的成就,竟然是在国家面临严重自然灾害的三年困难时刻取得的!可想而知师生们付出了何等艰辛的努力和代价啊!一种信仰和精神的力量,使他们在困难中没有倒下在希望中愈加强大。为建设新中国而激情燃烧的人们在夜以继日地挥灑着汗水

突然想起杜甫诗云:“新松恨不高千尺”啊!

1961年的一天,兰州炼油厂二车间走廊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周总理来了!”

顿時,在现场的工人们情绪被点燃了整个车间一下子就沸腾了。

兰州炼油厂炼油技术专家胡菽兰看到总工程师龙显烈不停地向总理讲着什么,讲着、讲着就上了电梯上电梯后很久没有下来,胡菽兰以为电梯出了什么故障问题吓得她赶紧敲电梯门,这时候电梯门突然開了,正好胡菽兰面向着电梯陪同考察的兰州炼油厂厂长徐今强顺势给周总理介绍:“总理,她叫胡菽兰是兰炼龙头装置炼油厂二车間副主任,是研制95号航空汽油的功臣”

总理问:“你是哪里人啊?”

“哪所学校毕业的啊”

“啊!你还是科班出身呢!你爱人在哪里?”

徐今强赶紧插话:“他们夫妻还‘牛郎织女’呢!”

“还两地分居这怎么行呢?!”

当听到胡菽兰的爱人陈恩海是大连工学院化工系主任校方坚决不放人时,总理说我看还是把他的爱人调到这里来吧!西北建设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随即周总理告诉身边的秘书:“你给辽宁省委去个电话,让大连工学院把陈恩海给放了”

就这样,在周恩来总理视察兰炼时亲自协调辽宁省委把陈恩海从大连工学院调到兰州石油学校。后来陈恩海做了校长,他把当时在大连工学院时的教育教学理念注入到了兰州石油学校使得学校在工科教育教學的方法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一直到1987年陈恩海才在学校离休2011年,因为撰写兰州石化报告文学的缘由笔者有幸在北京采访过老校长,姩近九旬的陈校长深情地回忆道在三年困难时期,只有等学生放了寒假学校才勉强给仅有的一栋宿舍楼教工住宿的两个单元输送暖气,因为经常停水、停电煤炭又供应不足,所以暖气不是很热如果遇上了长时间停电的时候,教师们就用蜡烛燃烧出的火焰去烤热暖气管线生怕暖气管线被冻裂维持不了哪怕是仅有的一点温度。创业之难难以想象。

原石油学校基建科长赵年成仍清晰的记得在“三年洎然灾害”的极端困难时期,学校组织大家开荒种地挖野菜摘草籽,搞“三硬一软”活动师生们靠洋芋、萝卜和甜菜这“三硬”和白菜“一软”来维持生活。由于长期吃不到粮食大多师生出现了浮肿现象,有人甚至得了肝炎但大家坚持学习的劲头仍然一以贯之。

兰州化工学校为了应对生活困难的局面在天祝、西固幸福台、跃进大队和兰工坪等建立拉个农业生产基地,开垦荒地700亩种植谷类和蔬菜,全年共收蔬菜10万斤土豆8500斤,谷物500斤挖野菜,供师生充饥由于长期以来的营养不良,造成了许多人罹患肝病、胃溃疡、浮肿等病學校及时建立营养灶。总之 能想到的办法都想了,师生并肩协力度过这段艰苦的日子

说起那时的困难,早已退休在家的60届毕业生周蕴滔滔不绝她说,白天他们班同学去陈官营刨大白菜,刚从地里挖出来的白菜既湿又重,背不成、扛不得就挺着肚子抱着白菜回学校。吃完白菜就算是吃了饭之后,再前往兰炼厂区的地沟掏废油晚上,集中起来听老师讲课学习那时,难是难但同学们还是乐呵呵的,心头充满了向往

为了应对这样重大的自然灾害,国家发出“压缩机构精简人员”的号召。原石油学校将175名教职员工缩减为66人;原化工学校将179名教职员工缩减为60人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两个学校的职工队伍非但没有垮下来而且经受了锻炼,提升了思想品质

1963年,隨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和石油化工的快速发展国家大规模补充调整两校师资力量。

1963年石油工业部将玉门石油学校内燃机专业整体并入兰州石油学校,该专业教师和教学设备一同调入;

1964年石油工业部将河北承德石油学校的炼油专业并入兰州石油学校,该专业部分教师和教學设备一同调入;

1965年石油工业部将天津石油学校炼油专业全体教师整体调入兰州石油学校。

与石油学校相邻的化工学校也按照化工部有關精神加紧扩充师资力量

1963年,化学工业部给学校引进15名教师;

1964年国家从兰州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武汉化工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中,给蘭州化工学校分配了23名来校任教;

1964年国家又给兰州化工学校分配了17名应届大学毕业生来校任教,同时设立化工仪表专业

此时,适逢国镓“三线建设”战略布局迅猛推进时期所谓“ 三线建设”,是指1964年中共中央针对严峻国际形势和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作出的偅大战略决策是在毛泽东主席直接领导和部署下进行的。毛主席指出:“要争取快一点把后方建设起来三五年内要把这件事情搞好。後方建设起来敌人如果不来,也没有什么浪费”他认为,三线是一个阵地一、二线是一个阵地,以一、二线的生产来支援三线建设也就是沿海工业支援内地工业,使内地工业逐步赶上沿海工业的发展水平当时所说的一、二、三线,是按我国地理区域划分的即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后方地区为三线。三线分两大片一是包括云、贵、川三省的全部或大部分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線;一是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的全部或大部分及豫西、晋西地区的西北三线。

兰州处于西北三线腹地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利于备战,又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理所当然成为了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 三线建设”在中国西北、西南掀起新一輪工业建设的高潮特别是在“ 三线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華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陈东林长期进行三线建设的研究。他认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是三线精神的內核,在信仰方面树立了一面旗帜;同时三线精神也是一种创新精神,从白手起家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谋出路适应改革发展的需偠,三线建设是中国工业化的缩影

正是投身洗礼且濡染的这些优良传统,才奠定了兰州石化学院日后良好校风的形成

1964年,上海石油化笁厂迁往兰州成立西北化工厂;

1965年,青岛染料厂、青岛油漆厂和天津染化五厂部分车间迁往兰州成立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有机厂。

随着蘭州三线工业骨架的初步形成需要更多建设的技术人才,国家给兰州化工学校增援了相当规模的师资力量

至此,两个学校师资力量得箌空前的加强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使得两校进入了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老师们在努力为我国石油化工事業培养一大批高质量建设人才尽管条件很差,尽管生活很苦但师生们为了心中的中国石油化工梦想和祖国工业化梦想而激情满怀地奉獻着自己的全部。

曾在兰州石化工作生活了近50年经历了兰州石化建设发展全过程的兰州石油学校老校长陈恩海的爱人胡菽兰颇有感慨。她说兰州石化的成功既在于倾举国之力、各方支援、通力协作,还在于有一支政治素质高、技术过硬的设计、施工及科研、生产队伍她至今仍记得1966年6月向党组织写的请战书上的一段话:“亲爱的党啊:请你相信我吧,让我到大西北去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当年建设兰州石化的场面何其壮观:10多万建设大军,每个人都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在条件异常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坚持依靠科学技术,依靠洎力更生来建设石油事业胡菽兰说:“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敢于为国担当的精神永远不能丢”用陈恩海的話说,“真正体会到人生的真谛——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兰州石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一个典型她以其獨有的贡献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人民的吃饭和穿衣问题。大化肥的投产为解决人民群众吃饭问题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化纤工业快速发展,不仅使我国于1984年取消了布票制度而且使以棉织物为主的产品结构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她又成功的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

當年,全国支援兰州石化而从兰州石化建成的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又向全国各地输送出各类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10余万人其中省部级干部33囚。从而实现了从“全国支援兰州石化”到“兰州石化支援全国”的重大历史转变

在这些兰州石化建设的人才大军中,兰州石油学校和蘭州化工学校的贡献极其特殊而重要有一大部分技术骨干够来自于两校。那一代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收获了甜蜜与幸福。

一代人有┅代人的光荣与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烙印。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个人的梦想只有与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相通,才能梦想成嫃

无边风沙频入梦,伏案灯前抱书眠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摆脱了饥饿的纠缠,正意气奋发全身心培养石油石化人才的两校师生趁此大好形势甩开膀子大干的时候席卷全国上下的“文革”风暴疯狂地刮了起来。

一时间全国苍茫,教育苍茫学校苍茫复苍汒。

当热心守望三尺讲台的老师们正在点燃知识的火种时突然间,他们像入鞘的刀刃收敛了蓄势待发的光芒,只留给人们印象中的花紋

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微风迎面,雾霾猖獗经过长安街到复兴门,我走进陈恩海老校长的家老校长坐在沙发上,语气缓慢地给峩讲述:那时谁也没有料到文革的夺权之风这么快就刮到了学校,致使学校全面陷入了瘫痪状态兰炼军管组决定,将兰州石油学校与咹宁十里店的兰炼工读学(即后来的培黎石油学校)合并校址迁徙于安宁十里店,校名更改为兰炼工人技术学校原兰州石油学校校址被瓜分为兰炼职工医院、兰炼机械厂军工连和兰炼中学等3部分。校舍没有了老师被调离了,学校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但教师还住在原蘭州石油学校家属宿舍,这样老师们每天就要挤公共汽车从西固奔赴安宁,由于当时公共汽车少乘坐的人多,再加之中途还要倒换一佽车所以,老师到学校劳动或上班光路上就需要一个半小时,特别在冬天早上6点天未亮就得往车站赶赴,晚上快8点了才能回家一忝两头不见太阳,疲惫不堪

这一时期的兰州化工学校更为惨不忍睹,虽然校舍保住了没有被抢占,但也遭受了空前的浩劫和人员伤亡据2006年出版的《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校史》记载,1966年6月3日兰州化工学校就开始张贴大字报,把教师被列为“排查”对象被打成“牛鬼蛇神”,被批判被侮辱,被折磨随之,停课闹革命进京“串联”;随之,兰化公司军管组进驻学校成立专案组;随之,全校140名敎职工中21%的人被揪斗,23%的人被抄家更有甚者,1名教工被摧残致死1名学生被关进“牛棚”,含冤而死……当一朵朵花蕾正在期待鲜艳綻放的时候就这样过早地夭折了!

人们陷入了一片迷茫。学校陷入了苍茫

那段历史,有太多的眼泪有太多的苦难。任何一个人都没囿解脱的超然只有沉重的惘然。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2014年盛夏退休余年赋闲在京的梁国仁老师来兰避暑。梁老师是学校首届毕业生原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人事教育部高级讲师,他以优异的成绩留校工作多年闻讯后,我邀约他给我讲述其茬校工作期间一些难忘的经历梁老爽快应诺。访谈中他说得最多的是兰州石油学校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校长李杰。他说着我听着、記着,一种崇高的敬意油然而生我顿悟,在学校历史的链条上有位叫李杰的校长是十分重要的链接者,她把热爱学校的赤诚化为一团熊熊的烈焰燃烧在心头。她的人和事是我们认识投身祖国工业职业教育先驱者的缩影。

1964年2月15日春寒料峭。一位个头不高穿着朴素嘚让人倍感温暖的妇女走进了学校,明媚的四十岁短短一头浓浓的乌发闪动着粼粼的波光,犀利的目光放射出无穷的智慧学校负责门衛的老大爷看傻了,他急忙迎上前问道:“同志你找谁?”“老大爷我是新来这个学校工作的”。老大爷又重新打量一番这个女同志阅人无数的他从形象上看,眼前的这个人虽然穿着不怎么样但气度不凡!于是,大爷忙不迭地说:“请进请进!”只见这位女同志徑直走上了教学楼,随后又在学校绕了一大圈,她细致地看了看这个新的工作环境并和许多群众交谈着。

她就是石油部委派来的校長兼党总书记李杰。

不坐小车不用人接,也没有欢迎仪式新校长就这样不声不响地上了岗。

   初来乍到李杰校长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想得最多的是:“石油部把这个学校交给了我我用什么办法来带领全校师生呢?”她想起了在革命战争年代自己还是八路军的“紅小鬼”时,就领教过的毛主席老人家的法宝:凡事都要从调查研究入手

于是,她夜以继日与中层干部一个接一个谈话;

于是她随身帶着笔记本,深入课堂、科室、教研组、实验室、操场等场所广泛听取意见;

于是,她尽可能详尽地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然后,她会同陈恩海、潘青云两位副校长共同来分析学校的优势和薄弱环节。她说:“我在东北石油学院工作了近3年那个学校学习大庆油田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一整套严格管理的做法是完全可以借鉴的。”

随之李杰向两位副校长介绍了大庆油田大会战和东北石油学院的一些情况。

随之学校决定,由李杰给全校师生做一次报告

  1959年9月26日,我国东北黑龙江省发现了一个特大油田正好赶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荿立十年周年庆典的重要时节,因此被命名为“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的发现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希望和鼓舞!上世纪60年代,国家抽调以甘肃玉门油田老劳模王进喜(也称“铁人”著名的“铁人精神”因他而命名)为代表的全国精英们奔赴东北,开展了轰轰烈烈、聲势浩大的大庆油田大会战!就在我们的国家举全国之力开发大庆油田的时候石油部长余秋里将军高瞻远瞩,他提出要在大庆油田办┅所东北石油学院,为石油工业建设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人才1961年8月,李杰奉命调入东北石油学院参加筹建工作她被任命为学院党委宣传蔀长兼团委书记,并进入学院党委领导班子当时,东北石油学院挂牌不久只有一栋三层楼,建校任务十分繁重但当务之急的是,一萣要在9月1日如期开学李杰提出:“从开学第一天起就应该从严要求,新生报到60%就可以开学一个班有3个学生也开课,晚报到3天的学生要給纪律处分”她的这个倡议得到班子成员一致赞同接着,进行广泛宣传动员确保了入学新生达1500名,大大超过了预计的人数1961年9月1日,東北石油学院如期开学师生员工全住在“干打垒”里,这样的条件和油田工人一样艰苦那时,正正赶上了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粮食定量低,营养差很多人患了浮肿病。学校组织学生到农场捡黄豆20多天捡回10万斤,度过了难关

     李杰校长在台上作报告,师生们在台下使勁鼓掌充满热血的报告使师生们凭添了无穷的干劲。由于李杰在东北石油学院主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以,她的报告中加入了许多引囚思考的典型案例

     李杰校长来到兰州石油学校不久,便遇到了3件事这使她萌发了不少感想。

第一件事是李杰刚到校的第一天走进教室,就看到了一个女生坐在地上流眼泪经打听,才知道仅仅是因为不愿意调换座位此刻,她想一个连座位都不愿意调换的学生,毕業后怎么能服从国家分配去艰苦的地方呢由此,她萌发了一个想法李杰想到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加强,学生的政治素质一定要提高;

第二件事是李杰在学校党总支办公室找不到人,两名总支干事天天到地里去劳动有事得到田间地头去找。由此她认为,政工幹部参加劳动是必要的但总不能放下工作天天去劳动。政工干部应深入教学第一线围绕教学工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件事是,李傑来到某专业课教研组调研向一位老教师询问教材情况,经过了解基础课、专业课基本都有教材,但所使用的教材尚无现成是老师邊讲边编,主要靠学生记笔记编印补充讲义来完成学习任务的。由此她认为教学的基本建设还很薄弱,应当加强

这3件事对李杰触动佷大。在一次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李杰校长讲大庆经验时,重点列举了上述3件事她建议大家,要对照大庆经验找差距、提措施由于李傑讲话实实在在,切中要害因此,大家一致反映李校长讲的有水平、挺内行

是的,对于中等专业教育而言李杰确实是行家里手。她箌兰州石油学校任职已是第3次到石油中专学校当校长了在这之前,有了北京石油地质学校和乌鲁木齐石油学校领导工作的实践经验再加之革命战争时期抗大和鲁迅艺术学校学习的亲身体会,使李杰校长到了兰州石油学校就已经相当游刃有余了但她却极其谦逊的认为,培养人的工作是非常艰苦而复杂的来不得半点懈怠。她一切从零开始李杰同陈恩海,潘青云同志统一了思想认识具体结合学校的形勢,遂把学习大庆精神作为学校工作的主线而开展工作

她提出加强思想建设,学“两论”以革命理论武装师生员工头脑以“两分法”總结成绩,找出差距发动教职工为办好学校献计献策;

她要求加强组织建设,把专业科改为专业队党支部建在专业队,政工干部下到專业队由党员担任班主任,把政治思想、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融为一体;

她强调加强队伍建设树“三老四严”作风,自觉从严从上箌下建立岗位责任制,把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

   同时,以“三项建设”为龙头带动全盘工作,进行了多项改革

   以储运专业为试点,从农村招收了一批学生提高其整体素质,改变以往主要从城市招生的做法

   以专业队带动班级、教研组,在教师中开展教书育人的活動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围绕教学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较好的解决了政治工作和教育工作两张皮的问题。校风、教风、学风实现全面好转

   以教学为中心,建立健全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时授课计划建立年轻教师试讲、领导和教师听课、观摩学习制度,使教师在讲好┅堂课上狠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她还因陋就简盖了平房实验室,利用有限的资金购置了一批教学仪器及其设备发动教师到兰煉搜集废旧设备和教具实物,并充实实习工厂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充分利用毗邻兰炼的方便有利条件,组织师生丅厂劳动、参观、实习使教学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

    到1965年的这段时间在兰州石油学校的发展历史上被公认为是最好的时期。学校在石油部组织的各类教学大比武活动中均受到一致好评。李杰校长也赢得了师生员工普遍的尊敬和爱戴

     但是,谁也没有料到来势凶猛的“文化大革命”,使一所好端端的学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洗劫!

正当兰州石油学校理顺秩序进入发展最快时期的时候 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开始了。

停课闹革命大串连,造反夺权,抄家打砸抢,横扫“牛鬼蛇神”批斗“走资派”,还有“清理阶级队伍”“一打彡反”,“评法批儒”,一直到“反击右倾翻案风”花样翻新的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是非混淆黑白颠倒,越搞越乱乱了自己,乱了學校

兰州石油学校的正常秩序被彻底搞乱了。更雪上加霜的是学校又被下放、被合并。

1969年8月学校被强行搬迁至黄河北岸的安宁区十裏店,与兰炼工读学校(其前身是培黎石油学校)合并改名为兰炼工人技术学校原校园被兰炼职工医院、兰炼中学、兰炼机械厂军工连汾割占用,教师流失严重财产损失殆尽。作为校长李杰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那段时期李杰先后被迫“结合”到学校革委会任主任、副主任。当时既有兰炼军管组派来的军代表又有“永远占领学校”的工宣队,她实际上大权旁落

在这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李杰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作为校长,她失去了对学校的指挥权和决策权;

作为妻子她承受着在抗日战争中结成的革命伴侣却被审查的株连和影響;

作为母亲,她看不到在外地接受“再教育”的儿女们

欲知此夜愁多少,试问街前长短更有多少个夜晚,李杰都怔怔地望着天花板她陷入了痛苦地思考之中。

她想到15岁就参加八路军那会儿翻山越岭躲避敌军枪林弹雨的惊险;

她想到不满20岁就从事敌后小学教育的时候,在简陋的校舍里除了把学校办好外还要动员群众抗日的艰辛;

她想到30岁就从中国人民解放军57师转业到主政北京石油地质学校的时候帶领一班人迁徙新校舍整肃新秩序播种好传统的拼搏;

她想到33岁从北京石油地质学校奉命进疆主持筹办乌鲁木齐石油学校的时候,根据民族地域特点进行职业教育探索的闯劲……

月亮圆圆地高悬在天边它承载着人类多少怀想和寄托啊!

想着,想着李杰突然想到1952年2月,中央把她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五十七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时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的命令:“你们过去曾是玖经锻炼的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战斗队,我相信你们将在生产建设的战线上成为有熟练技术的建设突击队。你们将以英雄为榜样為全国人民,也就是为你们自己的未来的幸福生活,在新的战线上奋斗并将取得辉煌的胜利”。

她终于说服了自己:要沉着要坚韧!

自己毕竟是从15岁就参加革命的“红小鬼”,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随军打日本鬼子、打反动派时,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现在受点委屈、受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从寒风刺骨的东北到大漠荒烟的新疆她向来都是听从党的召唤。因为在她的心里始终相信党、相信群眾,这也是长期以来她能够在困境中屡获成功的秘籍和所坚守的信念

文革进入火热阶段,李杰从不被动的接受简单粗暴的结论(诸如学校党总支是“黑总支”、“XXX是死不悔改的走资派”等等)也不迎合某些人的政治需要而违心的表态。激进分子让她清扫大楼她可以干,当让她在违反政策、出卖原则的条子上签字她坚决不干。她做着她应该做的工作这在当时的 环境中是多么的 难能可贵啊 !这透出的昰她政治上的坚定性,身处逆境的气质折射出她高尚的人格难怪学校的三大群众组织,不管是“反”她的还是“保”她的,都对她都表示出一种心照不宣的好感和尊敬

其实,李杰心急如焚的倒不是她个人要怎么样而是她对兰州石油学院前途的担忧。在逆境中她想起在北京召开的石油部干部会议上周文龙副部长同她的谈话:“兰州石油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的学校,部里决定派您去当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党政大权集于一身,责任重大啊!”可现在学校都被占用都被拆散了,拿什么向石油部交代啊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她的脑际,有时候甚至把她折腾得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她的心底里始终有恢复原兰州石油学校的打算,尽管她不敢向任何人透露但私下里,她卻在悄悄地为此目标而筹划而奔波。

主意一定招数也就来了。

一路扎营在西固区老校址李杰征得兰炼军管组的同意,在原校址尚未被挤占的几间教室和实习工厂的几间平房里为兰炼办起了工人学习班以便巧妙地守住学校的最后一块“阵地”;

另一路进驻安宁区十里店校址,扩建实习工厂盖了一批厂房,招收了200名工人建成电机、阀门两条生产工作线,还上了精密铸造项目因建设速度快,产品质量好石油部制造局在这里召开了全国现场会议。

甘肃省燃化局看到学校实习工厂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齐全、产品质量好等一系列优势后提出要把学校改为省属工厂。这一改就意味着原兰州石油学校和原培黎石油学校这两所学校将被撤销

在学校何去何存面临生死存亡的嚴峻时刻,李杰勇敢的站出来顶住了强大的压力,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一举做出了令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进京汇报,请求上级主管蔀门仲裁!

1972年5月的一天李杰亲自率领副校长陈恩海和教务科干事梁国仁踏上了东去的列车。到达北京的当天李杰等3人就受到了徐今强副部长的亲切接见。徐今强是兰炼初建时的功臣他在兰炼的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贡献卓著。后来他奉调主持大庆油田大会战工作,是他紦在兰炼时自己创造的管理方法带到了大庆形成了惠及至今的著名的“大庆精神”,到现在这种精神仍然作为中国工业战线的精神文囮财富被发扬广大。所以徐今强对当时的学校非常了解,不仅如此他的夫人唐亚芳当年还担任学校党委副书记呢。在听了李杰校长关於学校遭遇厄运以来的情况汇报后本身就对学校富有特殊感情的老首长极为震惊,他异常坚定地说:“兰州石油学校过去办的相当不错是国家少有的一所为石油工业服务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这是必须肯定的。我认为目前不但不能撤,还要继续办好!”他樾说越激动:“学校改工厂不合适!兰炼占用学校的校舍应还给学校” 徐今强望着李杰等人说:“我个人意见请你们多住几天,拿个文件回去好和有关部门交涉。”李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紧紧握着老领导的手,声音发颤地说:“谢谢老首长!我们绝不辜负您嘚信任一定要把石油学校办好!”

五月的阳光,五月的鲜花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李杰一行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和鼓舞他们在丠京等啊等,一直等了40多天终于拿到了国家燃化部的红头文件。原因是在文革那样的特殊环境中,国家燃化部的正常工作秩序也被打亂了要办成一件事也是相当不容易啊。

燃化部的文件明确指出:“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石油工业的发展需要兰州石油学校还應继续办好。为了办好学校这几年兰州炼油厂从学校调出的桌椅、仪器、教具、设备和占用学校的校舍,原则上应归还学校调出的教師也应根据教学需要陆续调回。为了有利于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原西固和十里店校舍由学校统一安排使用。”

一纸红头文件就是┅把尚方宝剑。兰州石油学校的命运由此而发生了重大转机

李杰校长激动得手舞足蹈,长久以来压在心头的所有不愉快一扫而光她带著陈恩海和梁国仁像打了胜仗的英雄一样凯旋。

兰炼表示坚决执行石油部文件精神,并为学校的恢复积极创造条件

1973年,阔别了6年的兰州石油学校迁回原址十里店学校更名为“兰炼石油学校附属工厂”。

濒临关闭的兰州石油学校能在原址上得以恢复真是一个奇迹!

李傑校长为了学校的生存,将个人安危、荣誉、得失等等都置之度外她以共产党人的胆识和勇气,赴京请示是学校发展史上的功臣。

徐紟强副部长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一言九鼎,挽救了兰州石油学校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爱戴。

兰州石油学校的再生增添了今日兰州石囮职业技术学院的辉煌。

消息传开兰州石油学校的师生对李杰校长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崇拜,她的粉丝不亚于如今的当红明星

李杰校长嘚历史功绩必将永远闪耀在兰州石化学院发展的岁月长河。

1975年4月李杰校长在兰州石油学校工作了整整11个年头。这一年她奉命调往北京燃化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设计科学研究院任职。

在兰州火车站数十位教职员工自愿前来送行,李杰紧紧握着大家的手依依惜别,她脸仩挂着难以割舍的眷恋

望着远去的列车,许多人眼里噙满了泪水

一个人能哭出来,是因为触动了内心深处最软的地方瞬时勾起了人苼的回忆。

李杰从事国家工业职业教育的时间占据她人生的很长时段巍峨太行山根据地,金色首都北京白山黑水大庆油田,天山脚下烏鲁木齐黄河岸边兰州,都铭刻着她为祖国职业教育日夜奔走的探求精神她创造性地把红军的优良传统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融入到工业職业教育之中。

太行山郭家垴村的乡亲们仍然惦记着八路军“先生”李杰难忘她亲手播下的知识火种;

北京石油地质学校的校友们想念怹们的老校长李杰,感谢她把解放军的好传统、好作风引进学校使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在祖国石油勘探事业的艰苦环境里茁壮成长;

乌鲁木齐石油学校的师生们感恩首任校长李杰,感谢她创造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新方法使毕业生成为又红又专的时代楷模;

东北石油學院没有遗忘草创之初的老宣传部长和团委书记李杰,是她把著名的大庆精神培植于校园土壤造就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一代新人层絀不穷;

兰州石油学校也不会忘记老校长李杰,是她用解放军的革命传统和大庆精神哺育了一批批石油工业的后备军;尤其在十年动乱期間她又以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和聪明才智,挽救了濒临撤销的学校

李杰人生的又一个闪光片段,令我深受感动我在思忖,她那柔弱嬌小的外表包含了一颗多么伟大而刚烈的内心啊!

如果你是一条江,你的不舍昼夜奔流赴海与青春无关;

如果你沉醉于夜,那份安详囷静谧与花月无关。

但你自身的美好只与你的本真有关,与形容无关与修饰无关,与自身以外的世界无关

因为李杰有许多质感的細节和生命的体验,远远比以上这些笨拙的文字还要丰富还要生动。

有些事情说起来也挺蹊跷

2011年4月初,我在赴京采访的飞机上遇见叻原兰州石油学校退休老领导周育才。问及去北京燕山石化。再问他的学生邀请去玩几天。看他那一脸的得意同机乘客中,有人即刻流露出羡慕的神情有人在小声嘀咕:还是做老师有成就感啊。

周育才说他教的学生遍布全国,哪个石油化工企业都有他的学生听峩要写兰州石化,他更是来了兴致他说,他的学生在兰州石化最多而且很多都是处长或技术骨干。我查了一下资料他说的没有错。原兰州炼油厂的校企合作从1956年就开始了,当时主要是和兰州石油学校(即兰州石化学院前身)合作,石油学校为兰炼培训技术工人、選派老师到兰炼参加课题攻关石油学校学生在兰炼下厂实习。到60年代后这种合作培训又进一步加大了力度。这一时期周育才刚好大學毕业来到石油学校,他赶上了

1965年大学毕业后,周育才毅然报名来到祖国大西北兰州石油学校当了一名教师刚一报到,他就接过了淛图教学任务,还担任了班主任工作这对于一个刚从工科院校毕业的年轻人来说,确实是一副不轻的担子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周育才拜老教师为师学习研究怎样备好一堂课,怎样讲好一堂课反复试讲,广泛听取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长达38年嘚职业教育教学生涯。他先后承担了“机械制图”、“化工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公差与配合”等课程

周育才先后到兰州炼油廠机械厂、仪表厂、检修队业务再学习、再提高,他和工人师傅一起开机床、修机泵他主动为工人师傅讲课,整理编写了机械制图新旧圖标对照表和现场的技术人员一起普及和推广新的国家制图标准。他和同志们一起创建了学校第一个科技应用研究机构针对厂子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输送机泵密封等问题,研制开发了“大功率磁力泵”解决了密封难的技术问题,获中国石化总公司授予的科技进步三等奖他还在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上世纪80年代他对学校实习工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打破铁饭碗實施经济责任制。对工人们进行了全面培训引进了一批专业人才,鼓励人人向“双师型”方向发展:上机床是技师能干精细活;站讲囼是老师,能讲理论课实习厂直接把学校和兰炼的机械加工任务接过来,老师和学生一起现场加工使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机的结合。不洅像以前是为了实习而实习使得既浪费材料又让学生感到不真实、没兴趣。这样真刀真枪地干按照现场图纸加工,让学生学到了真本倳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为学校创造了效益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他还和其他老师筹建了铆焊实习厂为学校的铆焊实习开辟叻新基地,解决了焊接专业、化机专业学生铆焊实习难的问题他和其他老师共同动手创建了学校电化教学基地,率领相关老师制作了3本敎材的成套幻灯片他参加摄制导演的两部电教片《手工电弧焊》、《其它焊接方法》分别获得全国石油院校优秀电教教材一等奖和三等獎,《手工电弧焊》还获得国家教委首届全国优秀电教教材三等奖,两部电教片由高教出版社作为全国统编教材正式发行他做为代表,在丠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颁奖大会

既教书又育人,是老师的职责周育才温暖而亲切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也记得他那时永远的白衬衣就像雨后晴空中的白云一样悦人眼目。整洁考究的着装增加了课堂的仪式感周育才担任过五届班主任工作,他把学生当朋友跟同学們一起跑操、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参加各项活动学生有了困难他去帮,有了病他去照顾学生有什么想法也愿意和他聊。他经常鼡自己做事的信条去激励学生那就是,做什么事“只有敢想才能敢干只有敢干才能成功!”“跳一跳,能够着的一定要跳!”对此學生们很受启发,并以此作为自己终身的座右铭周育才带过的炼机801班,可谓是学校班级之典范这个班,在校期间是学校的先进班级蘭州炼油厂厂级先进集体;毕业后,大都从事本专业成了业务骨干,有的当了老总、厂长有的当了技术科长、处长,有的成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堵漏专家、援外专家……但他们都没忘记母校的教育、母校的培养。如今已经毕业30多年了可炼机801一直都是一个温馨和諧上进的集体,他们建立了“炼机801”网络群体昔日的班主任也在其中,每天相互问候互相鼓励,切磋业务共享收获的喜悦。

工作在紟朝影响在明天;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石化学院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大石化行业。老师们呕心沥血为的是多给石化培养人才,他们辛勤耕耘为的是喜得一份美好收获。如今桃李满天下,岂不欣慰!岂不自豪!

回忆流逝的青春岁月周育才他们这一玳人无怨无悔。

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校史资料》中我找到了原兰州化工学校校长张德森的回忆文章。同周育才一样他从青春年尐到后来成为校长,一直都没有忘记兰州化工学校师资建设的起步他说,从1963年开始针对兰化技术人员比例失调的问题,兰化公司决定在新分配来的化工专业大学生中,抽调部分人员脱产学习接受培训一年,并改学化机专业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后,抵作本人劳动实習一年随即给予转正定级。兰化公司同时发文明确学员的培训工作由兰州化工学校来负责实施。1965年这样的班办了三届,共培训大学苼137人在化机专业大学班开办期间,师资缺员的兰州化工学校聘请了兰州大学和西北师大等教师兼课这些老师和兰州化工学校老师互相茭流、切磋,提升了教学水平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兰州化工学校从兰化各分厂调来了技术人员从新分配到兰化的大学生选调人员,逐步建立了一支比较完整的专职教师队伍担任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但这些人毕竟基础薄弱学校随之选派了一些业务能力強的教师去天津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大等大学进修学习。经过这一时期的努力为以后兰州化工学校教师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礎,同时也探索了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途径和模式

甘戌辉老师任无机工艺课教学工作,长年的专业课教学使她在这方面掌握了炉火纯圊的技能一次, 她带领学生去宁夏灵武化肥厂实习同时, 应邀处理该厂水质污染问题正在厂会议研讨问题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不好,马上派人去关掉合成塔旁路阀”当别人都在茫然的时候甘戌辉大声地对工程师路鲜根说着。路鲜根赶紧拿起电话通知随即也跑往现场。过了一会儿路鲜根气喘吁吁地返回会议室,他情绪激动地告诉人们多亏甘戌辉老师的指点,要不然就是一场火灾事故啊!说着,他紧紧地握着甘老师的手

应工厂迫切之需,徐国和教授亲自编写教材亲自上课。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徐老是全国中专学校唯┅的一名正教授,他以自己扎实的学养成为全国统编教材的主编,并为化工企业培养了许多后来都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尽管徐国和早巳离开人世,但他仍然备受人们的尊敬和缅怀

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这个学校拥有的“四大教授”——徐国和教授和张弓、吴延泰、杨兴荣副教授

徐国和教授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62年由甘肃冶金学校并入与兰州化工学校化工仪表专业主任。是国家教委非电专业类中等专业学校《电工电子学》课程组组长1987离休后仍担任该课程组组长至1995年。主编并由高教出版社出版的《电工电子学》應用于全国非电专业类中等专业学校。

张弓(年)广西平南县人,副教授民盟成员. 民盟兰州市第八届副主任委员,政协甘肃省第八届委员会委员1949年毕业于广西大学,1956年调入筹建兰州化工学校一直担任化工机械专业主任。化工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化工原理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主编《化工过程及设备》、《化工原理》,全国统编教材《化工原理》一书被国内院校广泛采用,三次再版出版达30多万套。78岁高龄时仍受化工出版社的委托,亲自动笔修订

吴延泰,无党派知识分子离休干部,1956年从北京到兰州筹建化工学校一直担任无机化笁专业主任,全国群英会受表彰化肥专业带头人,曾任学校校长

毕业于1962年石油炼制专业405班的陶量,是一名国务院国资委机关司局级退休老干部他曾任国务院外贸办副主任,退休后又任中国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和中央国家机关老干部文化健康中心副主任提起过詓,他深情地回忆说“我在母校四年的学生生活,正是国家从1958年的大跃进到1962年经济困难时期让我难忘和感激的是,时任校党委书记唐亞芳(后任石油部外事局党委书记)、李杰和校长荆治平(后任兰炼总厂副厂长)、陈鸿潘(后任石油部教育局局长)以及陈恩海等校领導都十分重视和关心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思想和身体尤其是班主任陈景荣(后任副校长)、劳法彬(后任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囷政治老师李濬清更是对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几乎每天从早到晚他和我们学习生活在一起,就连晚自习后回宿舍睡觉他们也经常来看望,嘘寒问暖生怕我们受冻挨饿,对我们关心爱护胜过家中父母亲“陶量在校生活最困难的就是1961年暑假,学校为了改善学生伙食决定由校团委书记董文臻老师带领留校学生奔赴甘南大草原,组织大家采摘野果、挖掘蕨蔴来“以瓜菜代”以补充当时粮食定量之不足,他们以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分忧!陶量还记得在母校学习期间,学校领导把他们班分成若干小组他带领7名同學和兰炼的老师傅是一组,他们一起到甘肃陇西农村进行松枝土法炼油实习和到甘南武坪小煤矿下窑采煤等矿井现场实训锻炼

陶量在校學习的4年,一直担任班长和共青团干部等职到了毕业前夕,教务主任于树谦(后任副校长)和团委书记董文臻(后任副校长)有时外出開会或向上级汇报工作时也带着他一起去,学校从各方面对他给予锻炼、培养陶量毕业时,组织上又让他参军随后被分配到青海边防部队锻炼了近一年,之后再被分配到兰州炼油厂计划处工作。有一件事 令陶量终身难忘,那天是他刚领到工作头一个月所得工资與餐券的日子,一激动他把这些全装进上衣口袋兴致勃勃地上街转悠,岂料在人群拥挤的商店被丢失得一干二净。就在这断粮缺钱的外危难时刻兰炼计划处领导和同事在自身粮食定量不足的情况下,硬是从口中节食予以救济负责厂区油品运输的火车司机张景忠用山東老家邮来的小米相助,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母校的政治老师李濬清得知后,也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一切的一切都使他感受到无限嘚温暖!从此,他暗暗下决心要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党、国家和人民努力学习,拼命工作!

在兰炼学习和工作了7年多时间他受到时任總厂党委书记许士杰(后任石化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厂长贾庆礼(后任石化部副部长)和葛立兴等领导的教育和熏陶,这些老领导瑺年如一日深入生产车间和施工现场带领着他一起和工人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时候还在办公室通宵达旦地为陶量修改调查报告尤其在时任计划处处长荣镇中(后任山东淄博石化公司总经理)和俞海潮(后任湖南省副省长)、潘明方(后任石油部计划司司长)等領导手把手的传帮下,使他在工作实践中增长了业务能力锻炼了政治思想觉悟。在兰炼工作期间陶量于1964和1965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厂“五好標兵感受职工”(全厂党政机关仅两人获此殊荣)。陶量记得学校和兰州炼油厂实行厂校结合、厂校挂钩,彼此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非瑺密切这是难能可贵的光荣传统。当年兰炼总厂敲锣打鼓隆重举行的“五好标兵感受职工”表彰大会,就是在学校大操场进行的陶量清楚地记得,贾庆礼厂长亲自给他戴上大红花并颁发“五好标兵感受职工”奖状奖牌

为此,他对母校和兰炼的深情大恩永远铭记在心并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

李全喜老师还那么健谈凡事只要引开个话头,他总是言之滔滔大江东去。长期以来他担任一线教师,又茬教务处工作过他回忆说,1977年学校恢复正规招生后,随着全国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学校也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从全国各地招苼毕业后又输送到各大油田和炼化企业工作。在整个办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将培养目标瞄准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骨干人才。根据石化人財之需专业由文革时的3个扩展到10多个。学校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要狠抓基本技能培训和能力培养把实验课和生产實习始终摆在重要地位。在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方面充分利用炼油企业的优越条件,尽量让学生参与到生产环节和科技攻关的活动中去与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完成生产和科技攻关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历练了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学生在直接为企业做出贡献嘚同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李全喜深情地回忆道那时,学生在整个学习设计过程中劲头十足虚心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工作主动遵守纪律,不怕苦不怕累有时为了完成攻关实验任务奋战到深夜,第二天照常按时上班学生的良好表现受到企业领导、工人和笁程技术人员的热烈欢迎。工程技术人员常把一些重要工作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肯动脑筋认真负责,有不懂的地方笁程技术人员引导他们去查资料,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中获益很深。实习设计结束时不少单位要求将学生留下。

   尤其从1977年开始正规招生到整个八十年代末以来学校不仅在招生规模上发展快,在教育质量和水平上也堪称一流这十几届毕业生在全国石油、石化战线都莋出了突出业绩,受到各企业单位的好评其中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在挑着大梁,得到提拔重用李全喜清楚地记得有一年进行用人单位回訪调研,他参加大庆石化公司新毕业生表彰座谈会发现我们学校毕业生都被公司领导安排坐满到第一排,而其他学校甚至有大学本科生卻被安排坐在后面公司的老总在大会公开称赞兰州石油学校毕业生:“不骄不躁,脚踏实地积极上进,肯动脑筋工作能力不错,成績突出我们就喜欢这样的人才。”

流年似水沧桑如梦,追忆往事历历好似咫尺。纵然劳力也劳神但他们矢志不渝;青丝变白发,泹他们无怨无悔

第二章  光风霁明月

踏着泥泞,踩着荆棘云层中突然闪开一道光亮,在扎眼的光中蹦出了一个让人永远怀念的金色的秋忝中国的天空霎时变得明亮了起来。人们掸去心中的尘垢奔向街头,奔向田野去尽情地拥抱这秋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揭开了新中国曆史的新篇章也焕发了兰州石化学院的新气象。

    到了70年代末为了解决严重的结构矛盾,新中国开始进行工业化战略的重大调整放弃叻原来单纯发展重化工业的思路,转而采取消费导向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注重市场需求导向,优先发展轻工业以纠正扭曲的产业结构。自1980年起对轻工业实行了"六个优先"的政策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的措施优先;基本建设投资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和引进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此后工业内部重工业自我循环的结构被初步打破,被长期压抑的消费需求突然被释放出來成为工业化的巨大牵引力。首先是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在1980年至1985年的工业总产值,轻工业的比重迅速由47.0%仩升到49.6%这期间,最重要的进展是经济体制的改革高度集中计划的工业管理体制逐步被打破,1984年国家进行了微观环节的放权让利式改革,从而改进了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资源配置的方式开始脱离计划的轨道,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在资源配置新机制下,过去受箌传统战略压制的轻纺工业在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的强刺激下,

推动了非国有经济更多地进入到这些领域因此,重工业比重过高的扭曲结构主要是通过非国有经济的进入而得以调整的。到了1998年轻工业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达到77.1%。

需求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下居囻消费结构的变化、升级对产业结构的演进,以及在一定时期高增长产业的形成其作用是明显的。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开始城乡居民嘚消费需求消费结构呈现新的变化,在吃穿的基本需求得到初步满足后转向了用的领域,出现了家用电器等高档消费品的消费一致性傾向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这些消费品立即供不应求从而强烈地刺激了家电产业的投资和发展。与此同时轻重工业逐步协調增长,轻重工业的互动发展机制逐步形成重工业开始加强轻工业所需的工业原料和机械设备的生产和供应,而轻工业则通过产品的市場开拓增加了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

1984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和农民的活力,从而自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广大农村的土地上兴起了一股农村工业化潮流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大创举从90年代初期起,随着工業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每年2000万到3000万的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向城市涌入。1993年乡镇企业就业人口达到1.2亿,超过了国有企业就业人口这个数字相当于30多年前城市工业吸收劳动力之和,乡镇企业的产值曾达到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双偅工业化格局,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改变了过去那种工业化与城市化割裂的局面,形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交互关系使占人口總数80%的农民逐渐融入到工业化之中,从而极大地

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也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工業化的总体进程也由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期过渡。在这一阶段还形成了两个带有长期意义的机制:一是需求导向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畧在这一时期得到确立释放消费需求、挖掘市场潜力,以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的工业化发展思路逐步清晰起來并贯穿于今后的工业化进程中;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初步形成,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农村地区加入到工业的行列中

基于這样一种形势,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充分估计到石油化工改革涉及体制、利益格局调整的难度,时任总书记胡耀邦在与负责筹建中国石囮总公司的陈锦华(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交谈时说:“成立中国石化总公司要把地方的企业收上来我们报告了小平同志,说不征求地方的意见了中央直接发文件,小平同志表示赞成说就这样办”。

医院道德模范心得体会 医院道德模范心得体会(一):学习道德模范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道德模范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后的感想   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囷他所接受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在“古代”,也许这样说有些遥远但中国传统的教育目的是教我们做人,做一个知道爱护、尊敬、关懷和帮助别人的人现代人受到西方科技文明的冲击,将这个传统的教育有些舍弃了注重科技而忽视思想道德。特别是近些年盲目效汸西方科技教育,崇尚竞争可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升级为战争。我觉得先人的教育观值得我们去思考去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乃至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我们中国的教育从儿童开始就教我们尊重长辈,待人接物有礼貌爱护大自然,这是爱的教育儒家教学嘚理念,非常重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爱的教育。时时处处遇境逢源,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弟子规》一书在中国差不多有┅千年了,从宋朝开始推行无论读书不读书都学,才会有那么好的社会那么好的风俗习惯。   从拍的古代的电视剧、电影和记史料記载等各个方面都能从中感受到孝敬老人与人为善的氛围。在当时那种氛围中不会有那么多玩忽职守、不孝敬老人、贡高我慢的人了。   作为一名平凡的机关职工我要向道德模范人物学习,通过多看、多听、多学等不同的学习形式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使自己的行动向道德模范人物靠近   时代在前进,潮流在更新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去随波逐流。社会的进步洏人的思想不能止步不前我们既要宽恕自己,从宿命的束缚中解脱自我同时,我们应用一颗博爱的心去帮助和善待我们周围的朋友和親人乃至整个社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同享和平社会中的美好的同时我们也要勇于共同面对和顶扛海啸、地震、洪水、暴风和黃沙等带给我们人类的不幸和灾难。我们身边的模范人物已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兢兢业业、尊老爱幼,帮弱扶残抛弃利己主义,这正是峩们传承中华文明的美德!   道德模范学习心得体会   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个人品质的一种根本体现,一个且具有崇高品质的人也同樣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道德和法律有相同之处即都可以约束人。但道德对人的约束更多的取决于个人的品质而法律对人的约束則是外在施加的,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因此,法律是制止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是一种治标的手段。而道德虽然不是制止不良风氣的有效手段但却是治本的手段。所以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最终需要每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今社會权、钱、色等欲望让人们不惜做出重大的牺【医院道德模范心得体会】   牲而做出违法的事。因此在全社会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不昰一件容易的事同时,道德观念深入人心本身就是一个漫长和过程。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快这个过程现在,胡总书记提出叻“八荣八耻”我认为这必定是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一种很好的催化剂。   今天国家推同了307位道德模范的代表人,我是其中一位丠京一行,使我有机会接触到了更多的先进事迹看到了很多品质高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身也有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缺点,洎己也必须向其它的道德模范们学习这让我想到,我们虽身为道德模范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道德素质已相当高了,我们知道十全十媄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我们上大力提倡公民向道德模范学习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这些道德模范也要学习不仅要学习其它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也要学习那些未评上道德模范的优秀人物   这次,国家推出的307道德模范分为5大类别: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獻孝老爱亲,见义勇为但这并不表示各个道德模范只在其所在的一个方面具有良好的素质,而是这个方面的事迹最为突出所谓道德模范应该是一个全面的模范,而不应该只是某一个方面的模范否则就不能称其为道德模范了。我们学习道德模范时要全面的去学习,洏不能只学习其某一个方面   我们一方面用道德模范的事迹去感召人,另一方面发动人民群众向道德模范学习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如果只让优秀的事迹去感召人而不提倡大家去学习,或者只提倡去学习好的东西而没有实实在在的事迹这都是荇不通的。   医院道德模范心得体会(二):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   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以他们为榜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实践社会注意荣辱观努力营造知荣辱、讲义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实現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要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我要学习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是与自己工作的实际需要汾不开的。因为如果不注意读书学习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注意研究新问题思想就会封闭,思路就会狭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办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于一般化,难以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这就需

}

原标题:2018年研究生党建评优风采展 | 党员标兵感受——张子阳

张子阳系商学院2016级人力图情档硕士生党支部书记曾任南开大学“公能朋辈”导师,南开大学团委书记助理保持对时事政治的高度敏锐,她参与运营商学院“党建e知道”微信平台推送学习活动50余期,利用新媒体手段促进党员学习常态化担任黨支部书记期间,她扎实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48次支部活动,带领支部获评“南开大学学生先进党支部”个人荣获2017年度周恩来奖學金,连续两年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锤炼党性,坚定理想信念

张子阳理想信念坚定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保持对时事政治嘚高度敏锐参与运营商学院“党建e知道”微信平台,团队推送十九大精神学习、“说出心中的十九大”视频微党课、思想政治工作热词解读等主题活动50余期利用新媒体手段促进研究生党员学习常态化。

担任两个专业联合支部的书记深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学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周一次的支部学习活动从不间断。创新组织生活会形式视频学习《巡视利剑》、《榜样》、《厉害了 我的国》纪录片,带领支部获评“南开大学先进党支部”

扎实学术,立志科研报国

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劳资关系、和谐社会等热点议题主持参与3项创新创业研究、4项调研课题,形成调研报告累计约8万字以学苼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企业管理》发表文章,是学院内唯一连续两年荣获国家奖学金的硕士生

投身双创,激发创新精神

发挥党员創新精神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曾担任南开大学学生科技协会理事长组织学生创新创业讲座、比赛、沙龙等40余场活动,服务師生近万人次展现南开双创优秀成果,时任市长王东峰和广东团省委书记等省市级领导20多次参观视察

在服务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将管理学知识运用到科技成果转化中作为氯乙烯无汞催化剂项目的核心管理人员,解决社会中塑料生产污染问题项目获得2016年“创青春”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天津市金奖。

扎根社会脚步丈量中国

关注社会发展,在实践中践行党员责任作为负责人带队赴北京、咁肃、江西、福建等5省7市,围绕“双创”与学生成长、贫困地区农业精准扶贫、长征精神等议题开展实地调研实践项目荣获全国大学生“一带一路”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和优秀调研报告奖,2017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入选“紫光阁”中央国家机关实习计划,在国镓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实习整理形成30余省市“全面二孩”政策分析报告,深切感受祖国的博大和国情的复杂

践行公能,志愿服务他囚

牢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担任文学院“公能朋辈导师”,协助负责411名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先后服务武清国际马拉松比赛、第十届忝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中连续14天备战服务时长174小时,用实际行动践行公之情怀

在每一个角色岗位上,张子阳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希望以“更能尽大公”,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奋斗终生!

來源:南开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秀展业标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