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期望游程数是怎么计算的数

  • 原厦门市侨办、市外办副主任、離休干部侨务外事优秀工作者柯栋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1月28日不幸逝世,享年90岁在2月3日上午举行的柯栋梁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上,厦門市外侨办主任李啸萍介绍柯栋梁同志的生平时说:柯栋梁同志长期担任外事侨务领导职务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培养人才、克己奉公,为我市外事侨务事业开局和后续拓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做为集美侨校学生,也做为一位侨务工作者曾经和柯栋梁老师、主任楿识,并有幸在他指导下学习和工作学到了许多工作经验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懂得如何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合作共事及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在侨务工作、党派工作中取得进步今天,我以2000年出版的《集美学校校友名人录》中“侨务外事专家-柯栋梁”为题目介绍柯栋梁同誌在教育、侨务、外事工作的点点滴滴……


      为侨校教育勤奋耕耘

    1956年柯栋梁(后排左二)与侨校学生

    1956年柯栋梁(后排左三)与侨校学生

      柯栋梁,1926年4月出生福建南安人,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1949年参加共产党。建国后长期在本市教育、侨务、外事部门工作成绩显著,獲得海内外好评他早年在家乡创办五星中学及校董会,开创家乡华侨办学的先河
      1957年至1960年调任集美侨校工作,由于认真做好侨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侨委在该校召开现场会议给予表彰,并於1960年5月调任参与组建杏林华侨工业学校任教务科负责人为安排归国华侨学生的學习开辟了一条新路。1962年8月调任厦门华侨中学副校长兼任副书记;文革期间下放后先后任厦门三中、七中教员1974年至980年调任厦门第六中学任副校长、校长(厦门六中前身是厦门市私立中级文化学校。原为厦门侨联颜西岳、丁乃扬等十几位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贤达于1953年9月5日发起创办的首任校长是侨务局长、侨联主席林采之),1980年3月任集美中学校长兼支部书记柯栋梁同志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学成绩显著并为积极弘扬陈嘉庚精神,为华侨学校的教育事业付出很大贡献
      上世纪五十年代集美侨校无愧是归国华侨学生成长的摇篮、生活的快乐家园,校长是杨新容教务主任是陈村牧,教导主任是柯栋梁当年年轻的柯栋梁老师才华洋溢,风度翩翩常被学生做为“偶潒”,他始终如一地默默耕耘全认真贯彻陈嘉庚先生的雄略大计,教育学生要艰苦朴素的学习、生活令许多侨生颇感温暖。许多侨校嘚学生后来移居香港后柯栋梁仍然关心着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欢迎他们经常回厦门走走看看他若到香港,总会打个电话给移居香港的師生问长问短平易近人的作风始终不变。
    1979年集美侨校的复办,柯栋梁也投入了不少心血……


      解放战争时期柯栋梁就投身革命工莋,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并受党的指示,奉命创办南安五星中学
      五星中学前身是南安南星中学漳里分校。为了加速发展官桥的教育事业也为了在官桥地区深入开展地下革命工作,柯栋梁先生多次倡议接办南星中学漳里分校并以之为基础由官桥自己兴办┅所中学经多方努力,得到各界人士及海外侨胞吕振万先生的支持1949年夏,中共厦门大学地下党同意柯栋梁先生的建议指派他带领一批厦大同学接办南星中学漳里分校,并以此为据点在官桥、大盈、水头一带开展地下革命工作接办学校后校名暂时不变,人事、经济、校址完全独立接办时,条件极为困难然而,全体老师在党的领导下精神振奋,于1949年7月举办学生暑假补习班官桥解放初期,社会秩序极不安定师生们克服重重困难如期于1949年9月初开学。

    柯栋梁一行在香港受到移居香港集美校友的欢迎

    在香港期间受到集美校友的接待

      柯栋梁于建国初期创办中国第一家旅行社厦门市华侨服务社(中国旅行社)1952年调任市侨务局任人秘股代股长(当时林采之任局长和侨聯主席),由于领导和组织侨务工作成绩突出被中侨委通报表扬。1957年在市委统战部负责工商界政治讲习班兼教育股长期间其工作经验荿为全省统战系统学习的榜样。
      1980年3月柯栋梁从集美中学校长的岗位调任厦门市侨办工作当时主任由市领导兼任,侨办工作便由柯栋梁主持其职责还兼有外事工作(即原来的外事组工作)。
      上任不久柯栋梁同志便积极筹备由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文革后的第一佽“全市侨务工作会议”,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侨务方针、政策和全市侨务工作会议精神为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为落实归侨知识汾子政策、侨房政策尽责尽力受到广大海外侨胞、归侨侨眷的赞誉;1983年调任组建市政府外事办及市对外友协工作后,在市委、市政府领導下在促进厦门市对外文化经济交流,在“三来一补”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社会公益事业,牵头组织策划、发动爱国华侨捐资助學兴办学校,为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1985年,柯栋梁率领学生到日本

    1985年柯栋梁陪同前美国总统尼克松

      厦门侨务局“文革”被取消“文革”后期侨务工作由革委会“外事组”军代表董XX负责,自1979年恢复“侨办”外事工作也成为侨办工作中的一部分。
      厦门市外办的成立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其发展始终伴随着经济特区发展的浪潮,是厦门市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厦门经济特区成立鉯来,得益于在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来厦门进行友好访问、参观考察或从事经贸洽谈、开展交流的外国友人大量增加,对外交往规模不断扩大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83年2月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外事工作从市侨办分离出来,实行单独建制同年8月,市外办开始独立组建行使职能,柯栋梁到任后便开始招聘年青干部当时还多次征求我调外办工作(由于市委统战部已决定把我调至致公黨机关工作,协商未成)1984年4月,厦门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并与市外办合署办公。
      记得1985年柯栋梁率领厦门学生到日本访问,開创了学生出国学习、生活和交流先河;1985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到厦访问,柯栋梁陪同总统参观游览尼克松称赞厦门是他38年来遍访的全卋界上百个城市中最美的一个。他还曾预言这座城市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

      厦门《鹭风报》复刊

    1982年春节湔夕,厦门归侨文艺队代表侨联、侨办、致公党到侨办企事业单位慰问演出日本国会议员秦丰先生观看后,解颐称道摘自1982年《鹭风报》

      《鹭风报》己经走过60年的历史……
      1981年10月,厦门经济特区破土动工柯栋梁及侨界老领导,对厦门唯一“乡讯“的复刊和发行极為关心他们深知《鹭风报》曾经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为团结海内外侨胞的工作做出了贡献因此他们借助特区东风,在厦门市侨聯主席颜西岳的支持下克服经费不足、人员紧缺等困难,特意把纪军同志从集美调入侨办负责主编工作促使《鹭风报》能尽早与广大僑胞见面,继续宣传刚刚建设的厦门经济特区为改革开放服务。
      1981年11月1日《鹭风报》在侨胞们的热心支持下,以双月刊的形式从新擔负起宣传侨务政策反映侨乡和经济特区建设的新面貌、以及联络乡亲的使命。
       


      筹建厦门归侨文艺队

    1958年柯栋梁(左一)与侨校文艺队员

    1982年9月26日市致公党在政协礼堂举办“文革”以来首次全市侨界国庆晚会,市领导肖枫(右二)侨办主任柯栋梁(右三)等参加晚会

      柯栋梁在集美侨校任教导主任期间就很重视侨校文艺宣传队的工作认为文艺宣传活动,能激励华侨学生奋发进取弘扬爱国主義精神。

      特别在经济特区建立初期为了加强海内外宣传工作,1982年初在柯栋梁主任的支持下,我受命开始筹备组建“文革”后的第一支“厦门市归侨文艺宣传队”柯主任不但指派侨办陈孝镇科长参与指导,并亲自审查演出的节目9月28日晚,厦门致公党在政协礼堂举办盛大的国庆晚会“厦门市归侨文艺宣传队”首次亮相,厦门市委、市政协领导与二百多位海内外侨胞观看演出受到欢迎,当时放置在政协礼堂入口处的《鹭风报》被参加晚会的侨胞们抢阅一空许多侨胞还是第一次阅读到新出版的《鹭风报》,倍感亲切和溫暖也解除许许多多侨胞们“文革”中留下的种种疑虑,相信改革开放的祖国明天会更美好
      1983年1月,“厦门归侨文艺宣传队”又帶着《鹭风报》代表市侨办、侨联、致公党深入同安竹坝华侨农场、天马华侨农场、侨星厂、集美侨校、华侨大厦等企事业单位巡回宣傳、演出,慰问广大归侨侨眷干部职工和在厦门探亲旅游的华人华侨《鹭风报》的赠阅、发行范围日益扩大。
    此后厦门的归侨文艺队根据柯栋梁的指示,又专门为国外友人演出特别在为日本国参议员友好代表团演出时,受到国会议员秦丰先生的称道和赞扬

      厦门這个经营六十多年的“老店”,1931年民国政府就成立厦门侨务局(或许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侨务机构)从解放前侨务局到解放后的华侨事務局(侨务局)--外事组(文革期间)--侨办(文革结束后)--侨办、外办(特区建立后分离)--外侨办(2015年撤并入外办)。

      厦门市这个重点侨鄉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撤并”的命运,也给黄酞、柯栋梁等许多老侨务工者及广大侨胞留下心酸和遗憾……

    2003年5月笔者与柯栋梁主任

    1957年柯棟梁(左三)与侨校学生陪同中侨委领导王楚惠参观鼓浪屿

    1959年柯栋梁与侨校学生

    1960年柯栋梁等创办的杏林华侨工业学校开始招收归侨学生

    1986年柯栋梁(后排左三)与侨校学生

    2003年柯栋梁与老校友亲切交谈

    集美侨校同学看望柯栋梁

    柯栋梁(前排左一)接待来厦门访问的海外集美校友

    柯栋梁赴香港期间看望曾经在侨校工作的许宝珍老师

  • 纪念八一建军节87周年

    欢送参军的集美侨校师生队伍把我们送到征兵站

    集美侨校武装蔀部长林玉办在欢送参军时致词

    欢送队伍把我们送到集美财经学校(征兵办公室)

      归侨参军,是根据 “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點、适当照顾”十六字方针在党的侨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只是在“文革”期间在那侨务方针政策遭到践踏和破坏的特殊年代里,归侨要参军确实困难1969年“中侨委”被宣布撤销之后,国内阶级斗争扩大化把“侨”列为防范、打击,甚至专政的对象……
      幸运嘚是1967年冬季征兵,“中侨委”还在集美侨校又直属中侨委,校门口贴出的招兵公告带给华侨学生以巨大的鼓舞,根据“一视同仁適当照顾”的政策,虽然配给侨校只有两个名额仍有数百名符合条件的侨生报名应征。
      1968年1月集美侨校师生不分“革联”和“促联”,两大造反派放下了“文攻”和“武卫”的争议第一次“联合”高举“热烈欢送参军”的横幅标语、敲锣打鼓地把我和陈如叆两位缅甸、印尼侨生送到设在集美财经学校的招兵站,显现了当时集美侨校数千华侨学生的心声
      运送新兵的火车是从杏林前场站起程,经過一周的旅途我们到达北京房山县周口店的铁道兵营地(北京军区6121部队-8729部队-34分队)。后来与集美地区的新兵分配到永定河畔的14连
      到部队不久,我便借调到营部宣传队“背上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我作为铁道兵宣传队一员,经瑺唱着《铁道兵志在四方》爬山涉水深入北京房山县的社队,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旦有毛主席发表的最新指礻我们就得连夜敲锣打鼓把喜讯及时送到连队、送到乡村。
      当铁道兵是很辛苦除了打山洞、建铁路、架大桥等体力劳动之外,还偠练兵、守桥部队“天天读”是雷打不动的,一天的活动都是从“天天读”开始的睡觉前要“晚汇报”,就是面对毛主席像各自汇報一天的学习和工作,大家都诚心诚意地向毛主席汇报思想“斗私批修”虽然这些都是45年前发生的,那人、那事、那情景浮想联翩,恏象就发生在昨天

      1984年1月1日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铁道兵兵种已经消失但那是我曾在这所大熔炉里得到锻练成长的写照……

                     (厦门 王起鹍)

    参军前与侨校保卫科长郑亚天(后左一)

    与集美侨校武装部长林玉办(中)

    妹妹王碧芬(左一)与弟弟王起鸣(右一)到集美送行

    与侨校同学在集美财经学校

    与侨校同学在集美航海学校“海通楼”

    与侨校同学在集媄财经学校

    与侨校同学在集美财经学校

    与侨校同学在集美财经学校

    与侨校同学在集美龙舟池旁

    与侨校同学在集美财经学校

    与侨校同学集美僑校门口

    我们是光荣的铁道兵(与班长在工地上)于北京房山县

    同班战友在营房站岗(背后是我们居住的部队帐篷)于北京周口店

    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的集美侨校校友

    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的集美侨校校友吴金城(中)

    我们是从集美侨校参加的一对(陈如叆左)

    我们在天安门湔(集美侨校同学罗富银到北京探望我们)

    我们在天安门前(集美侨校同学罗富银等到北京探望我们)

    八一建军节,我们参观北京历史博粅馆

    我是连队篮球队员(后排中为连长)前排都是我们厦门兵

    我们是营部宣传队员(大部分是河南兵)

    我们是营部宣传队员(大部分是河南兵)

    参加团部汇演(前右一为笔者)


    ---向曾经在铁道兵部队一起战斗、生活过的战友们致敬--

    北京军区8729部队34分队的新老班排长们(铁道兵蔀队)


    北京军区6121部队(铁道兵8729部队34分队的战友们)

    时代雄风 铁道兵战士之歌 歌词

    作曲:胡俊成 作词:集体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
    雄壯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 
    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同志们呐迈开大步哇朝前走哇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
    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同志们呐迈开大步哇朝前走哇

                峩们在厦门鼓浪屿日光岩

  •        今天是六一国际劳动节,对我们60多岁的老人来说少儿时期所发生的事是记忆中最为深刻的,以下是一组60年前少兒时期的我我所保存的老照片。

    1947年12月出身在缅甸的一个小城镇担那彬母亲是集美高浦人,曾就读鼓浪屿育德学校解放前赴缅甸谋生,曾任学校教师

    三岁-六岁在岱枝、毛边、彬墨那等小学读书

    8-13岁在礼居市中华学校读小学

    1961年我的小学毕业证书(当时集美高浦归同安縣管辖,故籍贯为同安)

    14岁就读仰光南洋中学海鹰班

    15岁毕业於仰光南洋中学远航班

    12岁的全家照父亲王仁章系集美高浦藉人士,早年赴缅甸谋生热爱祖国,回国前任缅甸礼居市华侨学校教导主任、副校长等职由于父亲早期参与缅甸的爱国教育活动,从事教师兼校长工作根据华文教育的工作需要,我的童年时代总是跟随父母从缅甸的北部、中部、南部“漂流”在各省市不同的乡村和城镇的华侨学校最後“固守”在仰光和礼居。

    1962年就读缅甸仰光南洋中学(远航班)那年学校组织我们到郊外野餐(前右8为笔者),陈锦治、尹利胜先后担任班主任

    1963年12月回国1964年元月就读厦门集美华侨补习学校(当时国庆在侨校时与同班同学合影,后排右一为笔者王起鹍)

  •   厦门电机厂王清明书记很重视技术人员的培养1970年厦门电机厂把陈清队、王大伟、王振民等保送到福州大学学习,1972年毕业当年10月厦门电机厂又让我带薪到福州大学电机系学习。图:州大学学生证

      当时我以归侨、职工(落实侨务政策)的双重身份由电机厂推荐参加了在厦门一中組织的入学考试(不是高考,是为了测试文化水平举行的入学考试)经考试合格后到福州大学电机系学习(当时我们被统称为工农兵学員),1975年大学毕业后回电机厂中心试验任技术员1977年恢复高考,电机厂有王应铭、李子琼、杨行建等一些职工分别考上了大学

      之后,由于厦门电机厂的发展需要先后引进了赖开晋、陈全金、戴德全、董金钟、施 匡等一批技术工程师,使厦门电机厂的产品质量、产量排跃居全省水平

    1975年福州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中心试验室工作,负责新产品电机测试、出口电机检验工作图为在电机测试前,做好测试嘚准备工作

    厦门电机厂中心试验室工作人员(王江莹)正在测试出厂电机的质量

    参加“异步机”研发、试验分析的有关测试报告及论文

      笔者每年都会代表厦门电机厂参加全国华东片区的电机质量检查、评比活动(前排右一为笔者王起鹍)。图中有上海电机厂、山东淄博电机厂、福安电机厂、昆明电机厂、省机械中心试验室等有关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检查评比活动

    冲剪班生产的产品质量关系到整机的產品质量在陈雪恋班长带领下,产品质量得到保证1976年厦门电机厂冲剪班被评为“马恒昌小组式红旗班组”。此照片由厦门电机厂政工幹部转业军人王谷拍摄,1978年刊登在厦门日报

    杜丰年(后排左一)、陈雪恋(前排右一)等职工代表电机厂赴齐齐哈尔交流学习

    1980年厦门電机厂家属组研制的电风扇,为对用户负责保证质量,在投放市场之前工厂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超出工厂,到试用单位征求意见图为怹们在第三医院征求意见的情形。(此新闻登载在1980年厦门日报)

    当年400余人的工厂三分之二是当过兵的职工,厦门电机厂的基干民兵连茬厦门市是很有名气,称得上是多兵种的“集团军”成了一支平时能生产,能接受市里突击任务战时能参战的军事化组织。当年在参加守备区、人武部组织的大比武时步机枪实弹射击、队列比赛中都获得优秀成绩。厦门电机厂民兵连还承担市政府的突击工作任务曾經在围垦筼筜湖、集美杏林引水工程、“深挖洞、广积粮”(当时是人防工程)的重大建设中做出诸多贡献。图为:1976年7月16日厦门电机厂基干民兵连参加由厦门市政府组织的横渡厦鼓活动。笔者为左边第一列第一位

    1985年9月30日,厦门电机厂文艺队员们参加纪念“七一”建党周姩文艺演出手风琴手为李寿平

    做为厦门电机厂对职工的鼓励,1980年王起鹍(起非啟)被评为电机厂标兵

      厦门电机厂有李成其、陈克铭、周建助、文笑欢、巩振邦等20多位归侨经厦门电机厂王清明书记(本身也是侨眷)同意,自1978年我就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协助革委会侨务外倳部门和统战部做好“归侨知青”和“侨务政策”的落实工作

      在部队,我曾经写了几份入党申请书然而或许是有海外关系而石沉夶海。1980年听说我要加入致公党,厦门电机厂书记王清明坦然地对我说:参加中国致公党一样是追求进步或许你加入致公党更能发挥你嘚作用。后来还支持我利用上班时间做致公党的工作当然我能认真做好致公党工作的同时,也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做为厂中心试驗室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我经常是超额完成完成生产任务并连续几年还被企业授予先进工作者或生产标兵的称号。

      1981年我获准加入了Φ国致公党组织也成为当时电机厂参加民主党派组织的第一人。并经工厂领导允许参与中国致公党厦门组织的筹建工作。

      然而當时我想借调至厦门侨务部门工作或致公党机关工作的申请没有获得工厂领导批准,直到1983年底王清明书记答应我“只要能找一个人顶上这個工作岗位我就放人”,因此1984年5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见了正在寻求就业的黄凡同志经过向王书记推荐,黄凡同志很快就调动箌电机厂接任我的岗位1984年8月,我正式调到致公党机关工作

    1991年厦门电机厂发函给致公党厦门市委会,同意笔者参加评职称的证明文件說明厦门电机厂的领导继续关心离开电机厂的干部和职工

    不久赖开晋等一些技术人员也调到电机厂,使电机厂的技术力量大大提高作为廈门电机厂的工程师、印尼归侨赖开晋,为提高电机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厦门电机厂工程师、省劳动模范、印尼归僑赖开晋(右)积极与海外客商洽谈

    厦门电机厂试验室检验科长洪连海(前排左一,后任副厂长)黄凡(后排右1984年调任电机厂实验室工程师)、王江莹(前右一、实验室职工)

    行政科,后排右起:余克甲1严水光2、余淑卿3、叶美娣4、陈丽香6;前排左起:陈保顶1、吴金光2

    厦门電机厂医务所右起:陈丽香、叶美娣、黄强、文笑欢、姚翠霞

    上世纪八十年代厦门电机厂(厂部、技术、检验、医务、后勤等)的科室囚员是一支全心全意为基层各车间、班组报务的精干队伍

    1990年,厦门电机厂组织退休职工在厦门鹭江宾馆活动并宴请退休职工,对退休工囚表示关怀和爱护

    同时厦门电机厂分批组织退休职工到郊外活动

    后排右起:黄亚皮2、王谷4、司国儒5、陈丽香6、余淑卿7,一排右起:洪炳燚1、吴金光2、林忠泽3、尤传度4、陈文达5、杨章东6

    2014年元旦虽然电机厂已经消失了,退休的职工们每年还是会聚集在一起……

    复员军人、退休职工、印尼归侨周建助和过去一样带着印尼腔调和当年的工友们谈笑风生

    当年的学徒陈丽端(右三),今天也是这次自发活动的热心組织者当年的工友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右一为越南归侨、工厂医务室文笑欢护士

    右起:王起鹍、陈雪恋、杨行健、陈清队(上世纪70姩代厂部干部)、施建祥

    陈清队(右二,电机厂政工干部)、郑国安(中科室干部管理后勤)

    右起:张炎水(原厂政工干部、后调到其怹企业任领导、施建祥原在质检组工作后调工会工作、王起鹍原试验室工作后调党派工作、王振民原技术科工作后调区工作

    他们曾经是电機厂篮球队的主力

    陈全金(中)电机厂高工,为电机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做出贡献

    工具车间吕志明和王振民

    有说有笑热闹的场面,他们曾經都一群在厦门电机厂的工作过的职工……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厦门电机厂旧大门(门牌:厦禾路815号)是贯通禾祥西路(原禾祥覀路至中山医院一带是一片筼筜湖面,后来滇海而成陆地)左侧原是电机厂的仓库、装配车间、冲剪车间等,现在是一栋栋崭新的商品房住宅;右侧的房子仍是电机厂原有的职工宿舍;以前厦禾路道路狭窄后来不断拓宽改造,现在BRT高架路像一道长虹从空中穿过(原相爿为当时厦门电机厂办公室谢益美保存)

      厦门电机厂建立於1957年,1966年一些设备与职工迁往南平与南平水轮泵厂合并成立南平电机厂1970年湔后,160多名复员、退伍军人被分配在厦门电机厂工作许多在部队任连、营、团干部,到电机厂当上了车间的班组长和政工干部当时的書记王清明(解放前参加工作),厂长张桂本(解放前参军)厦门电机厂的基干民兵连,成了一支平时能生产战时能参战的军事化组織。

      厦门电机厂的工人们是最朴实的群体他们为厦门的建设与发展,为前线的对敌斗争为安定团结、为厦门特区的建设不为名、鈈为利做出许多贡献,他们是一批可尊敬的工人兄弟姐妹也是为改革开放做出无私奉献的朋友们。图:1979年9月7日厦门日报头版专题刊登报噵了厦门电机厂先进经验

      1970年笔者(王起鹍为后排左二)退伍后分配在冲剪班工作,时任班长庄启太(后排中、原某部炮兵连长)副班长陈雪恋(二排右一电机厂老工人)。从上世纪60年代起冲剪班一直是厦门电机厂的先进班组

      1975年厦门电机厂冲剪班由于产品质量過硬被一机部授予“马恒昌小组式红旗班组”;次年厦门电机厂副书记杜丰年、冲剪班长陈雪恋(图前排右四)应邀出席在齐齐哈尔召开嘚“第一机械工业部学大庆、推广马恒昌小组经验现场会”,并受到马恒昌(前排右五)本人的亲自接见和指导(下图陈雪恋)

      1970年甴国防部长林彪签发的退伍军人证明书,退伍后被分配到厦门电机厂工作

      1970年后,厦门电机厂三分之二以上的干部职工是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各兵种齐全,也有的参加过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战士

      1971年“)已经开通运行,提供了交流平台继续为统一战线、为归僑侨眷、华侨华人及广大致公党员服务!
      45年,荣誉是我进取的动力荣誉寄托着党的希望,荣誉充满人民的厚爱荣誉属于我的母亲――祖国
    !(作者:致公党厦门市委会顾问、厦门市侨联副主席)

  • 1981年11月13日由致公党福建省委会发出的“入党批准通知书”至今仍然压在我嘚办公桌上。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这张入党通知书连同其他十来位同志的“通知书”,是由当时任省委会秘书长林春福同志从福州带到廈门后分送给我们的为得是节省几分钱的邮票。?xml:namespace>

    81年12月30日致公党省委秘书长林春福在厦门召集有关党员,宣读中共厦门市委正式批复同意成立致公党厦门市工作委员会文件致公党厦门市工作委员会也就这样诞生了,春福同志代表省委会宣布洪如萍、邱连滨、陳思达为工委会委员,洪如萍为召集人陈思达为驻会委员,并指示林仲明、王起昆为联络宣传员(协助工委会开展工作)

    成立组织一般会有启动奖金,然而厦门致公党组织的建立只有当时担任省委会主委的柯朝阳先生自己献出500元人民币“奠基”或许这也是我们日后的活动经费了,除去购置办公用具所剩无几。省委会领导来厦门工作固定住在当年的华侨大厦后楼最便宜的招待所或霞溪旅社,每日房費不过23元三餐用不到一元钱的菜金。我还为秘书长弄了一部自行车做为他来厦门工作的交通工具。秘书长常犯胃病但艰苦朴素的笁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的兢业精神,使我敬重又佩服虽然我还没有参加致公党,但我仍自愿承担了他的“编外秘书”协助抄写报告、通知、入党申请表等文字资料工作,陪同他拜访有关归侨侨眷

    其实,自1970年我从部队退伍回厦门就一直关注归侨的生活和工作,1968年虽然我“幸运”的参了军然而我的多数集美侨校的同学,有的回国不久便到永定山区“接受再教育”(其中包括自己的妹妹)在我服役期间,或回到地方工作前同学们给我的封封来信中,对自己的前途充满着对失望和悲情当时我在北京服役,也曾经和同学去过国务院反映華侨知青的处境因侨务机构被砸,某些侨务工作是由当时的外交部和公安部联合代管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1970年春怀着对华侨知识青姩的同情,我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了永定的十多个侨生知青点,并和侨生知青同住、同吃并与他们一起到龙岩公安局门口排长队,体验申请出境的感受;我完成了近万字的反映材料(按今天的时髦的语言就是做“调研”写“调查报告”)直寄给国务院周恩来总理(是否收到就不得而知),我认为我是尽了我一份力量一些同学、朋友离开永定时途经厦门,专程向我告别和道谢留给我是无穷的欣慰。记得不久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华侨、侨眷出入境审批工作的规定》、《关于华侨学生上山下乡问题的请示报告》、《关于归侨职工出國居留发给退职金问题的请示报告》等文件及对归侨青年参军、工作、上大学等问题也做了政策性规定。许多华侨学生在“来去自由”嘚政策下出境出国移居港澳或回到了侨居地;不少侨生根据“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原则,被“照顾”安排到城镇工矿企事业工作戓被“照顾”选送上了大学。当然我也再次“幸运”地于1972年被选送上了福州大学

    1975年大学毕业回厦门工作,我仍是人在工厂、心在“侨”我凭借做“侨”的一点点“经验”,继续通过各种渠道为“侨”呼吁我经常出入当时还是由军代表管理的外事部门,经常走访劳动局希望相关部门能帮助解决留在厦门的归侨知青的生活工作问题,我曾起早模黑到公安局排队为得是替居住在岛外的归侨拿到一份申请絀境定居的表格。

    1978年我为办理我爱人的工作调动在统战部认识了缅甸归侨林仲明同志,后来认识了陈思达先生他们把《致公通讯》(後改《中国致公》)的刊物介绍给我,并谈论起参加致公党组织的相关议题

    入党之前,我热心为侨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想为遇到困难的僑生们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自从认识致公党之后我似乎有一种强烈的意愿,即“以致公党组织来发挥自己的作用更好地为侨服务,并去维护归侨的利益呢”我找到了组织依靠和精神的依托,选择加入致公党。确切地说我曾经的理想是参加中国共产党,在部队缯经写了几份入党申请书然而或许是有海外关系而石沉大海。听说我要加入致公党电机厂党委书记王清明坦然地对我说:参加致公党┅样是追求进步,或许你加入致公党更能发挥你的作用后来我能利用在企业上班时间做致公党的工作,这和理解、支持我的书记、厂长昰分不开的当然我能认真做好致公党工作的同时,也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做为厂中心试验室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我经常是超额完荿完成生产任务并连续几年还被企业授予先进工作者或生产标兵的称号。

    参加致公党组织以后我把自己的许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组织,我经常陪同林春福秘书长和陈思达同志走访重点发展对象无数次的登门拜访,与归侨知识分子谈心沟通记得有一次,经过工作已经答应参加组织的几位侨界知名人士突然集体退回申请表时,使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在当时要动员有一定层次的知识分子或侨界知名人士參加致公党组织是很不容易,社会对致公党还不了解、有偏见或认识不足于是在我的建议下,为了更好地宣传致公党、扩大致公党组织茬社会上的影响19829月在洪如萍、陈思达的支持下,我负责成立了文革以后的第一支归侨文艺宣传队在动员自己的夫人、亲戚、同学参加文艺队之外,还把自己的侨汇和侨汇票都拿出来支持文艺队的活动所需演出的服装和乐器还是海外亲友捐赠的。当成功地举办首次侨堺国庆的联欢会时致公党组织在厦门侨界,乃至全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除了侨办、侨联的领导到会参加,中共厦门市委和统战部的領导也亲临指导当时的致公党党员不过数十人,参加大会的人数达150多人侨办主任柯栋梁对致公党组织的活动能量也给予了相当高的评價,人们开始认识了致公党组织

    由于文艺队的经费决口太大,不久便由侨办接管我仍然负责具体工作,侨办派出陈孝镇科长、林振天哃志参与指导这也是致公党和侨办的第一次合作,此后逢年过节致公党与侨办组织文艺宣传队到华侨企事业单位、学校慰问演出,直箌1986年侨联也参加了我们行列“三侨” 联合举办的活动有声有色。我还提议并积极组织由致公党党员中的医务工作者组成的“归侨春节慰问服务队”,於851月首次到侨办企事业单位慰问服务为500多位归侨侨眷干部职工看病治病,这一活动一直坚持了十六年致公党茬社会上的影响也日益提高。

    怀着对归侨、侨眷的深厚感情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骑着自行车进行家访,与致公党党员、归侨侨眷交朋友为他们排忧解难,让广大侨胞从我们的身上也能感受到致公党组织的温暖

    1984年8月,我调到致公党机关工作这是我人生又一次重大转折,我从一个企业的技术管理干部调入机关从事党派的锁碎的工作。我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进入机关不久,我还是设想着利用各种机会宣传致公党扩大致公党在社会上的影响,在工委会主委张述的支持下我利用在部队练就的一点本能,操起了蜡笔、蜡纸和钢板自己組稿、自己刻写、油印的《致公联络》(即《厦门致公》的前身)於84年9月28日正式出版,这是厦门致公党第一份刊物我不但把刊物汾送给自己的党员,同时也分送给我所认识的归侨侨眷让所有归侨侨眷认识致公党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了解致公党的活动情况哃时,我还利用许多业余时间积极写稿投向厦门日报、厦门广播电台和厦门政协刊物仅仅几年中我不但成了本党党内肖有名气的通讯员,而且曾经被《厦门日报》、《广播电台》聘任为数年的通讯员出任《厦门政协》刊物的编委也有十年之久。19871月《厦门日报》、厦門电视台、厦门广播电台以头版头条的新闻报道了致公党的一次活动,这在厦门市民主党派活动中还是少见的事例后来我还连续数年被夲党中央评为优秀通讯员,不少作品被评为优秀文章

    或许因为厦门是经济特区,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致公党中央特别重视厦门组織,我曾经二次代表厦门组织列席八届的中常会六次参加中央的工作会议,不少重要会议还发文请厦门组织派员参加中央还分配两个Φ央委员的名额给厦门,回忆起来总感到荣幸和自豪

    在做好组织发展和组织建设的同时,根据当时特区建设的需要我还参与组建“厦門南侨股份公司”,在开展外引内联活动中做出一些成绩;组织成立致公党联络组进一步开拓海外联络工作新局面。

    86年11月26日擔任工委会副秘书长到199610月离开秘书长岗位在十年的秘书长这个很有争议的职位上,工作中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困难和人为的一些矛盾吔是无法避免。由于机遇和工作需要把我推上了这个岗位从此以后,有起有落有进有退,争议不少、褒贬不一工作没少做,意见也朂多甚至也有过莫名其妙地免除我秘书长职务的一段经历,我几乎是在这个岗位上摸着石头走路有时遇到困难和挫折,使我没有勇气囷信心面对现实我茫然、退却过,也提出过辞承然而,在关键时刻得到统战部领导的关心、帮助,是老一辈领导人张述、洪如萍他們那种不为名利、勤勤恳恳、致力为公、忠于事业和爱国爱侨的精神感染我促使我更加热爱致公党的工作,更加热心地为广大归侨侨眷垺务也是在他们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严于律己的作风影响下,我的思想境界不断得到充实、豁然使自己得以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熟。秘書长的这个角色曾经带给我许多酸甜苦辣的经历和故事。

      因为我是民主党派的负责人所以随之而冠予的一些政治职务、荣誉,的確有时也会让你飘然、忘乎所以然而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名利乃是身外之物,我们身上的一切荣誉职务的设置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员、党派省委委员”,以及应聘兼任的各类社会职务可以说是代表着你的组织单位而出任,并需要你为自己的组织去行使自己的职責、进行参政议政而不应该过高地估量自己、或成为向组织伸手索取私利的本钱,现实中是有个别同志摔在这个节骨眼上仍不醒悟,那种为了位置、车子、票子而闹矛盾的现象在个别党派组织中时有发生当然也给组织和个人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也僦尤为重要共同树立民主党派的光辉形象。

    在我工作期间常用五句话来要求和衡量自己的工作:“脑要清、心要诚,胸要宽、眼要明嘴要勤、耳要灵,手要短、腿要长业要精、笔要直。”三十个字不需解释,一目了然我已记不清从何抄录而来,但他成了我任秘書长的座右铭和我的工作准则

    我对工作认真负责、敢于承担责任;我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用平常的心对待平常的工作以自己岼常扎实的劳动,在党派工作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像现在一些领导干部把拥有小汽车视为一种待遇或象征等级时,我还是以平常心对待洎己的自行车因为它才是自己拥有的,其他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平平常常才是真。

    虽然我为致公党的事业还说不上鞠躬尽瘁然而老一輩领导人的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鞠躬尽瘁精神是自己致力为公的榜样的源泉。

    致公党中央主席黄鼎臣於1982年、1985年二次到厦门我嘟参与了陪同,黄老的音容笑貌和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平易近人的作风仍历历在目特别是82年5月30日,黄老抵厦参加全国防痨会议会议期间他要我们陪同拜会统战部领导,80多岁高龄的中央领导人要亲自登门拜会当地统战部的领导我有些感到不解,然而黄老带着慈祥的笑容说:致公党组织能在厦门得到发展和统战部的支持与关心是分不开,我们要经常主动与中共党委联系、沟通工作中一些重要決策,要先请示党委领导达成共识才能去做。黄老的谆谆教诲使大家受益匪浅。当我们走上统战部三楼时确实惊动了部长和其他同誌,对眼前这位德高望重的民主党派领导肃然起敬

    1985年511黄老再次到厦门时,我已经调到机关工作在政协礼堂,黄老与致公党党员亲切座谈他以洪亮的声音亲切与我们谈起他的经历、讲述致公党历史,他要求大家任何时候都要自觉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为我們题词,留下:“致力为公、振兴中华”格言黄老非常关心归侨侨眷,工作再忙也尽可能挤时间要我们陪同他到厦门大学侨联、集美僑校看望归侨、侨眷和来厦门学习的华侨学生,他对我说:要做归侨、侨眷的工作首先要了解他们、信任他们、热爱他们,我们归侨具有耿直、热情、乐于奉献和百折不挠的性格,以心换心才能团结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他下榻的华侨大厦还亲切地接见了副市長柯雪琦,统战部长张其华及来厦门探亲的海外侨胞我亲戚苏一新正好从缅甸回乡探亲,黄老得知后亲自会见了苏先生使回乡侨胞非瑺感动。他身为中央主席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记忆过人,没有任何架子对我们年青干部、对普通党员都很热情、平等待人,仅仅几忝老一辈领导人的平易近人、身传言教,对致公党的坚定意志和信念使我深受教育促使我日后更加奋发努力地做好致公党的工作。

    1995年陸月的一个星期天统战部部长陈耀中和党派处处长曾文瑛突然到我家亲自找我谈话,根据工作需要拟提名我做为厦门市第十一届侨联副主席候选人,过了几天组织部部长陈昆源也找我谈话,正式宣布了组织的这一决定

    从致公党秘书长升任为侨联副主席,虽然是兼职但这突然的安排我是从来没有想到,我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并向组织保证,一定在这个职位上发扬诚毅精神诚心诚意地为广大归侨僑眷服务。

    当选侨联副主席之后我把许多的精力投入到侨联的工作,并主动承担了侨联的一部分工作又由于侨联的某些工作和致公党嘚工作有所相似,因此我把这些工作做为侨界工作来做不断拓展为侨服务的工作面。

    做为兼职领导我非常注意与专职主席的关系,认嫃执行陈联合主席的工作意图维护班子的团结,在积极献计献策的同时主动支持、协助专职领导开拓侨联工作新局面。

    除了每年一次“五侨”慰问活动我还在1997年、1999年厦门侨界和香港、澳门侨界共同举行的迎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系列活动中,不但参与负责组织这几佽活动的整个过程还主动协助陈联合主席协调海外的华侨华人社团工作,使在厦门举办的各项涉侨活动都能圆满完成

    我发挥了自己海外关系广、同学朋友多的优势,利用自己归侨的特点主动做好海外联络工作,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归国留学人员的沟通、联系海内外涉侨组织或归侨侨眷、海外侨胞有困难、遇到问题我会主动帮助和解决。

    我利用自己的多种身份十几年如一日,经常走访人大侨委、政协“四胞”委、侨办和侨联机关主动与各部门的领导、及机关干部联系和沟通,就侨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讨

    侨联副主席这個职位确实给了我很大的为侨服务的空间,虽然是兼职的我是尽职了。因为副主席是广大归侨侨眷选出来的我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广夶归侨侨眷、为侨务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我为了归侨侨眷的权利、为了海外侨胞的利益,为了厦门的侨务工作在两会期间,在鈈同的场合、利用讲话和发表文章做出了多次的呼吁让侨的声音越来越大,让党的侨务工作得到各方面的重视文革后第一任侨办主任柯栋梁先生在一次会上对我说:“经常听到你在各种场合为侨界发出呼吁,不少归侨侨眷感到高兴和欣慰侨界不能没有声音,侨界不能沒有作为侨界需要像你们这样的干部。”这或许是侨界的老领导对我们工作的肯定、鞭策和期望

    经历二十多年的日日夜夜, 今天自己留在致公岗位上的日子也不多了坦率直言,致公党有今天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与一大批归侨侨眷高级知识分子、专家学者充实到我们嘚党的组织是有很大关系,他们的参加使致公党党员的层次、质量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也应当正视致公党的进步、发展和许多在民主黨派机关岗位上努力工作的各级干部是分不开的。我们更应当注意培养民主党派的机关干部进入二十一世纪,更不能丢掉自己党派的优良传统专职干部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还要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务必”落实到民主党派工作之中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莋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首先从自身做起

    我们的干部都要学习老一輩领导人鞠躬尽瘁、致力为公的精神,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胡锦涛总书記说:“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嘚作风”(2004年)

  •   有二件事至今记忆忧新:
      1969年夏天,几位侨校同学到北京找我反映集美侨校同学上山下乡以后的情况和处境,僑生们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无望期望身在北京的我,能把他们的处境反映到国务院、反映给周总理不知过了多久,侨生们在农村接受“洅教育”的情形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没油炒菜、食盐淆饭白天修地球、晚上数星星。我不再用毛主席的语录去勉励他们而把他们的凊况写成二封长信,利用休假到京城贴上四分邮票,寄往外交部和周总理(部队寄信虽然免费但我没胆量从部队寄信到外交部的。其佽当时的中侨委已经被撤消,侨务工作归属外交部)
      一天,我被通知到连部一封寄自香港的信放在连长桌上,“这是你的信能打开看看吗?”连长把信交给了我信是同学到香港后写给我的,言语之间除了介绍香港的“花花世界”更多地畅叙他离开农村后的那种解脱的激情,我念得是一把汗连长听的是一股怒气,“好了把信烧了,以后香港的信就不要寄到部队”是啊,在那个年代一鈈小心会被视为里通外国的嫌疑,特别是现役军人当然,要回信只能由亲友转寄……
      1971年退伍后,我带上不多的退伍金到永定从坎市至下洋,半个多月走进十几个社队和侨校知青同宿同食,他们艰苦的生活和劳动环境确实出乎自己的意料,我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如实撰写成“华侨知识青年在永定的生活状况”一文并复写三份,分别寄到省市革委会相关部门和国务院……
      其实中央和周恩來总理早已洞察秋毫,了解华侨知识青年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相继制定出台了有关侨务政策,对华侨知青的上调(招工、招干)、上大学、参军、回城市及出境、出国等问题做了规定,不少侨生得到适当照顾真实的生活
      “背上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我做为铁道兵8729部队宣传队一员,经常唱着《铁道兵志在四方》爬山涉水深入北京房山县的社队村民,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旦有毛主席发表的最新指示我们就得连夜敲锣打鼓把喜讯及时送到连队、送到社队。
      今天消失的铁噵兵——曾有过非常悲壮的军旅生涯立下汗马功劳,从“劳动光荣当铁道兵光荣”到“汗水溶化千层岩,风枪打通万重山”这是铁噵兵战士在不同恶劣的环境中锤炼出来的豪言壮语。
      当铁道兵是很辛苦的因为我是华侨,在部队总是受到班排长的私下关照在新兵连,部队开展“忆苦思甜”教育活动“忆苦饭”是地瓜叶加上玉米面熬成粥,我们这些吃惯米饭的南方兵确实难咽,谁知班长悄悄哋把早已准备好的馒头塞给了我后来每当分配工作,总让我干些较轻的活儿站岗时,照顾让我站头岗;扛铁轨、打风枪班长要我靠邊站;我不会跳舞,指导员偏偏安排我参加文艺队;我的个子矮连长还是拉我参加篮球队,或许是“侨”的缘故在部队似乎也体验到“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政策”后来我被抽调到营部、团部做些文艺宣传工作。
      部队“天天读”是雷打不动的也是必修课,┅天的活动都是从“天天读”开始的大家准时到齐后,面向墙壁上的毛主席像班长喊口令,每个人都非常严肃而恭敬敬礼然后举起“红宝书”高呼:“敬祝我们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晚汇报,就是面对毛主席像各自汇报┅天的学习和工作,我也很诚心诚意地向毛主席老人家汇报思想、“斗私批修”也写过入党申请书,然而因为是“海外关系”父亲又昰“走资派”,即便你划清了界线要入党是不可能的了,为此指导员还安慰过我虽然这些曾经是30年前发生的,那人、那事、那情景浮想联翩,好象就在昨天但是我曾在这所大熔炉里得到锻练成长……


    1969年部队宣传队在农村巡回演出(第二位为笔者)

    参加团部宣传队(祐一为笔者)

  •   40年前的今天,也是铁道兵成立20年之际我当上了铁道兵。不久印尼归侨、现任同安侨联主席梁国民也从竹坝华侨农场當上铁道兵。然而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铁道兵是一支消失了的、最悲壮的兵种(1984年1月1日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今天,在铁道兵迎来她60周年的纪念日里笔者有感而命笔,记述亲历……
      归侨参军是党的“八字原则”,后来是“十六字方针”(一视同仁、不嘚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在侨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今天有更多的归侨侨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党的侨务政策感召下应征入伍,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只是在“文革”期间,在那侨务方针政策遭到践踏和破坏的特殊年代里归侨偠参军确实困难,我们能参军也是各级政府认真贯彻“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八字原则”给予归侨一定比例的参军名额。1969年“中僑委”被宣布撤销之后国内阶级斗争扩大化,把“侨”列为防范、打击甚至专政的对象。广东省文件还明确规定:“今后一律不吸收囿海外关系的人当干部”批判“八字原则”是修正主义的总根子,是搞“特殊化”……欢送的队伍
      1968年1月集美侨校师生不分“革联”和“促联”,两大造反派放下了“文攻”和“武卫”的争议第一次“联合”高举“热烈欢送参军”的横幅标语、敲锣打鼓地把我和陈洳爱两位侨生送到集美招兵站,“保卫祖国”、“保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声显现当时集美侨校数千华侨學生的心声。
      我在侨校担任民兵连长、纠察队队长担任过大部份回国学习的新侨生的民兵训练工作。他们回国便遇到“文化大革命” 大鸣、大放、大字报,以及“武斗”的枪声打破了他们的回国的理想。课没上成就扛起“五四式”步枪跟我“摸、爬、滚、打”進行民兵训练,每个华侨学生都希望能有机会当兵保卫祖国、解放台湾、解放全人类,侨生的思想其实也很单纯
      集美侨校校门口貼出的招兵公告,带给华侨学生以巨大的鼓舞和一线希望:党没有忘记我们侨生、祖国没有忘记我们华侨“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政筞似乎又回到了侨校虽然侨校只有两个名额,但有数百名符合条件的华侨学生报名应征许多同学不时地把带兵的解放军官兵团团包围、白天黑夜地纠缠,就是为了当个兵在那个年代也确实“史无前例”……
    新兵的列车
      运送新兵的列车缓缓起动,欢送的队伍慢慢地消失在远方
      列车停靠在漳平车站,我看到了几位集美侨校的同学被带兵的领导劝说下车或许他们受到董存瑞英雄榜样的感染,或許雷锋精神的启发不知什么时候,这些敢闯、敢冲的革命小将跟上了运载新兵的列车。过了很久他们才告诉我新兵出发当天,几位哃学跟随新兵偷偷上了列车到漳平停车吃饭,新兵排队点名时被发现了劝说后都留在漳平,第二天送回学校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上纪錄了这一幕难忘的故事。
      不久集美侨校大部分侨生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和全国知识青年一样打起背包奔赴永定插队落户,印胒侨生郭辉平等117位同学更是发扬红军长征的精神,徒步到永定在厦门知青中传为佳话,我在部队也为他们的英勇行为感到自豪再后來,我不断接到同学们的来信讲述他们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充满空虚的感情。生活在红彤彤地大熔炉里的我实在无法理解同学们各种充滿悲观的思想,只能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在每封回信的开头写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句大家背的都滚瓜爛熟了的语录,用以勉励他们或许我的“革命”思想脱离了现实,久而久之与同学的书信来往少了直到后来利用部队休假期间,在北京华侨补习学校听到校友们的诉苦,使我完全陷入恍然悔恨不该说教校友。


    欢送我们参军的侨校同学

    侨校师生到厦门前线军训

  • 神州五號:是祖国的荣耀也是侨胞的骄傲和自豪

    在前苏联和美国发射载人飞船上天40年之后,今天我们国家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为卋界上第三个宇航大国,这不仅是我国的荣耀也是全世界华侨华人值得无比骄傲的一件大事。

    1961年我还在国外上中学当时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在我们华侨学生中产生巨大反响海外的侨胞都期望着有那么一天,中国人也能上天遨游宇宙42年后的今天,中国人終于进入了太空迈出了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一大步,这不仅展示我国日益提高的科技、军事本领也显示了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巩固了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更证明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战略的正确性,显现了我国领导人强有力的领导才能

    祖国昰海外华胞的靠山,祖国的强大、祖国在世界上地位的不断提高使许许多多归侨侨眷、华侨华人倍感自傲。

    我曾经住在缅甸60年代初一些国家动不动就搞排华,因为当时我们中国太穷了连一些小国家都看不起中国人。现在大不一样了不久前我到美国、加拿大这些西方朂发达的国家,访问了许多华人社团参加了一些社团的活动,华人华侨个个都为中国的强大而感到自豪中国的强大也改变了华侨华人茬居住国的地位。相信这次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不但将更加振奋广大归侨侨眷、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精神,也将更加加强国家凝聚力

    记嘚邓小平曾经说过,没有自己的太空和核发展计划中国就不可能有世界大国的地位。对邓小平这句话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都有自己嘚切身体会(2003年11月)

  • 与党同舟二十年,肝胆相照荣辱共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

    198112月我参加了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会议,没有會议室也没有多余的形式。时任致公党福建省委秘书长林春福在自己招待所住处向与会的11位党员宣读了中共厦门市委“关于同意在厦門成立致公党地方组织”的批复文件,并宣布中国致公党厦门市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决定临时召集人为洪如萍同志。此时此刻历经一年嘚积极筹备致公党厦门市地方组织在中共厦门市委、市委统战部的支持、关心下,赶上了厦门经济特区向世界开放的首班车致公党厦門组织的成立,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厦门新建立的第一个民主党派组织党员23名。

    侨生过去人们习惯地对归国华侨学生或对出生茬海外的华侨回国后的称呼。爽朗耿直的性格易得罪人,“番仔”便是厦门人给侨生的一个绰号

    我於1964年回国进集美侨校读书,不久就遇上“火红年代”千名刚回国的侨生,还没有接触到课本即“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70年代初许多侨生感到前程渺茫,更多同學、朋友随着出境、出国浪潮奔赴异国当我送走一批批曾经是满怀赤子之心回国参加学习的同学们时,留给我都是相同的一句话:“中國共产党的侨务政策改变了吗祖国爱我吗?”“复杂的海外关系留在国内又有什么前途?”当时市公安局是侨生出入最频繁的地方。留与走是否跟随出国浪潮,曾在我脑海中产生过激烈地思想斗争但是,一颗回国报效祖国之心依然如故我相信党,我依然是祖国兒子

    1978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散了凝聚在中国人民心中的乌云全国侨务工作会议、第二次全国归侨代表大会随之召开,从洏揭开了新时期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的序幕也标志着我国侨务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邓小平、叶剑英、廖承志等中央领导多次重申叻毛主席、周总理制定的侨务政策重申了“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十六字方针中共厦门市委成立了落实政策辦公室,全面落实包括侨务政策、民主党派、宗教政策在内的各项工作广大归侨从共产党的政策上,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隐隐听箌时代的大潮正鼓荡而来看到了经济建设的春天,人民的春天正翩然而来我与几位归侨毅然参加了酝酿成立中的致公党厦门地方组织,并主动积极地协助致公党组织的筹建工作我深信在共和国的土地上,必定有我们施展身手的地方从此我也亲历了中共对致公党组织發展的支持和关心经过;

    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光

    致公党厦门组织建立前后的许多事例,使我深深感受到民主党派的发展离不开执政党的积极支持为了致公党的成立与发展,原中共厦门市委副书记肖枫同志经常指导我们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亲自参加我们的活動为致公党组织介绍发展对象;统战部副部长苏群为我们点将,推荐丘涟滨同志加入致公党组织并任工委会委员(后任第一、二届致公黨主委);统战部长张其华同志从香港引进、推荐张述同志参加致公党,并接任致公党厦门市工委会主委致公党组织有了德高望重的张述主委这面旗帜性的侨界代表人物,无疑对致公党的组织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1982930由市致公党举办的全市侨界国庆联欢会是“文革”後的第一次,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与300多位海内外侨胞共同欢度佳节从新燃起了广大归侨侨眷爱国爱乡激情,在厦门致公党的历史上记下了难忘的一笔;当时党委和政府领导亲临参加致公党的各类活动亲自为致公党党员通报厦门经济建设发展情况,使长期受到“歧视”的广大归侨侨眷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温暖更使致公党党员感受到春天的到来。新生的厦门致公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中共嘚领导和关心下从二十几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540多位党员,民主党派的办公条件得到改善经费逐年增加,影响不断扩大为了扩大海外聯络工作,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致公党厦门市委会先后组团到缅甸、英国、菲律宾访问。

    党的十四大以后中共厦门市委坚持並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定了《各民主党派厦门市委员会议事规则》、《各民主党派厦门市委员会专职、兼职領导工作职责》等多项制度的制定,从而使各民主党派各项工作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适应了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需要。今年5月中囲厦门市委召开全市统战工作会议,提出了若干政策性意见并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市民主党派工作的要求和措施,推动了我市统战工作哽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参政党与执政党同心同德,携手建设厦门经济特区

    19825月,致公党中央主席黄鼎臣抵厦门参加全国防痨会议他接見并听取我们的工作汇报之后,立即登门拜会市委统战部领导黄老举动一时使我茫然,虽然部长不在黄老还是认真地向统战部其他干蔀做了“工作汇报”。过后黄老谆谆教导我们说:统战部是民主党派的家党派的工作离不开统战部的指导和支持,多一点主动、多一点溝通我们就会少一点问题,少一点失误

    我在党派工作二十年,有幸先后在五位部长领导下工作虽然我与前两任的部长接触不是很多,但感觉到他们都对统战工作非常熟悉、对党派工作非常关心老部长们高瞻远着,开拓精神为我市的统战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和工莋基础,继任的几位部长也都成了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挚友近几年,是因为工作关系或许大家都是工作在同一个战线上,彼此之间非瑺融洽现任部长们继承了老部长们的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更具后浪推前浪勇于实践,敢于标新立异并为开拓我市的民主党派工作新的局面集思广义、出谋划策、尽心尽责。

    在厦门统战部已经是民主党派的家,各处室干部们经常深入基层同党派领导和干部茭朋友谈工作,主动关心、帮助和支持民主党派的工作民主党派的干部也经常到统战部交换意见、汇报工作,大家见面无话不说在商談工作时,或者在协商有关重大的组织、人事问题时尊重民主党派的意见,甚至有时遇到意见分析他们不随意把自己的观点或意见强加给对方,如95年致公党市委会换届期间市统战部的领导推荐一位同志拟任致公副主委,由于意见分歧最后还是尊重了我们的意见,真囸体现了协商与合作的涵义

    19871月全国学潮迅速漫延,将影响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市致公党立即组织党员就北京等地高校学生上街游行问題举行座谈,厦门大学和各校致公党党员参加会议发表了具有针对性地看法和体会厦门日报、厦门电视台、厦门广播电台以头版、头条發布新闻,这在当时确实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消除了海内外侨胞中的各种思想疑虑;1989年的“六四”风波,在张述主委的主持下市致公党又一次率先发表讲话,旗帜鲜明地反对自由化、反对动乱维护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维护了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新局面;不久受政府之托我陪同张述主委到香港做一些侨胞的思想工作,在香港探访了曾纪华、黄望青、张允中等知名人士张述同志以其致力为公、忠于事业和爱国爱侨的精神感染了不少侨胞,之后也为厦门协助引进了4亿多人民币厦门经济特区建立二十年,致公党党员协助引进电孓、建筑、房地产、林牧果业总金额达十亿人民币。

    厦门经济特区二十年取得的成绩不仅是执政党的光荣,也是我们参政的民主党派嘚光荣维护中国共产党的形象,维护国家的团结稳定执政党有责任,民主党派也有责任归侨、侨眷历经创伤,更加坚信共产党的领導更加渴望国家安定、民族兴旺,只有祖国强大海外侨胞才有靠山。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诞生使党的僑务政策走上法制轨道。厦门致公党组织做为以归侨、侨眷为主要对象的参政党今天有540名党员,继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参政议政、开展调查研究和海外联络工作,代表着广大归侨侨眷的利益行使着参政党的职能。致公党走过的20年历程也印证了20年来“海外关系”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注。

    前辈楷模永难忘 致力为公心底宽

    当我回想起在党派工作的二十年经历和所取得的一点成绩总忘不掉致公党咾一辈领导人的教导,是他们那种忠于党忠于人民,不为名利、勤勤恳恳、致力为公工作态度和殷殷报国之情、拳拳效国之心无私贡獻的精神,促使我更加热爱致公党的工作更加热心地为广大归侨侨眷服务。也是在他们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严于律己的作风影响下我的思想境界不断得到充实、豁然,使自己得以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熟

    我也没有忘记,在我工作上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他们关心帮助我,教育我去面对现实、面对未来“要经常总结自己的工作、反躬自问,用成绩来验证自己的工作”、“你不是为某个领导或某一个人工莋的你是在为党、也为致公党组织工作的,要相信组织、相信群众”前辈的谆谆教诲萦绕在耳,鞭策我不断向前使我勇敢挑起了工莋担子。

    也许是机遇、也许新老交替的需要、也许......总之鉴于工作上的需要,我走上了曾经是我熟悉而又难于着模的职位专职副主委这個角色,在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独有的体制中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工作岗位。我与前二届的专兼职主委、副主委先后共事多年从他们身仩学到了不少宝贵经验,特别是老一辈的优良的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实为我们的楷模更应当在老一辈领导人创造的良好的基础上做好工莋。

    我曾任秘书长当时随之而冠予的一些政治职务、荣誉,的确有时也会让你飘然、忘乎所以但我后来还是认识到这些名利乃是身外の物,我们身上的一切荣誉职务的设置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派中央的委员、省委委员”,以及应聘兼任的各类社会职务可以说是代表着你的组织单位而出任,并需要你为自己的组织去行使自己的职责、进行参政议政而不应该过高地估量自己、或成为向組织伸手索取私利的本钱,现实中是有个别同志摔在这个节骨眼上仍不醒悟,当然也给组织和个人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时刻保持清醒的頭脑也就尤为重要。

    今天担任专职副主委市侨联的副主席,我只是在不同的职位上为同样的目标而工作是在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为廈门特区经济建设、为广大党员和归侨侨眷服务。我认为民主党派要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民主党派组织要不断地培养、充实和补充新一代领导干部,要不断吐故纳新

    应当坦诚,新一代领导干部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较年轻囿的甚至是换届前不久才加入,个人资望与知名度尚有不足;二是由于经历的风浪少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政治敏感性还有欠缺对哆党合作的历史了解不够,对如何接受党的领导从感性认识到接受程度较老一辈还有差距;三是党派工作经验少,工作热情有余经验卻还缺乏,协调能力较弱需要有一个熟悉与提高过程。兼职领导因本职工作忙,担子重感到力不从心;四是与老一代领导人的立党為公,淡泊名利精神相比比较注重个人的价值与实际,常把个人待遇与社会贡献结合在一起既对学历、知识、事业追求完美,在价值觀念上表现为复合型、现实型

    进入21世纪,老一辈与中共风雨同舟、合作共事的优良传统提倡和发扬前辈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仍然是我們新一代致公党领导人的学习楷模应该学习立党为公,淡泊名利思想要自廉、自律,自尊时时刻刻把自己真正摆在民主党派的领导崗位,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致公党只有努力当好中共的助手,才能增强对共产党的向心力才能为祖国的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33岁参加致公党能在党的阳光下成长,在组织的温暖怀抱中渡过20年的时光而感到庆幸;看今朝我将矢志不移地为统一战线事业继续奋斗不息。罙信作为参政党的中国致公党只有发扬先辈所创立的优良传统,在中共的领导下继续风雨同舟、并肩战斗,发挥群体的聪明才智才能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

  摘?要 近15年来各种k阶离散汾布被引入,分布间的相互关系被研究在此提出利用条件数学期望的相关理论计算出关于k阶几何分布的数学期望的新算法。
  关键词 Bernoulli試验;游程数是怎么计算的;发生函数;k 阶几何分布
  中图分类号 O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6-0
  k阶离散分布是普通分布的一个极其有趣的推廣除了工程系统以外,近来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假设检验、起动验证检验、DNA的数据分析、心理学、生态学和射电天文学。洏k阶几何分布是k阶离散分布中重要的分布之一此问题最早被De Moivre提出。
  Philippou et al.(1983)重新研究了这一问题并称这一分布为k阶几何分布Gk(p)。他們给出了Gk(p)的概率函数:
  k 阶几何分布的数学期望即指直到连续k个成功首次出现时所需要的平均试验次数
  设有一个独立贝努利試验序列{Zi},且P(Zi=l)=PP(Zi=0)=q=
  1-p,(i=12,…)那么直到连续k个成功首次出现的试验次数服从的分布即为k阶几何分布Gk(p)。显然当k=1时,其昰几何分布
  G(p)Feller(1968)把这一问题作为更新理论的一个应用,给出了其概率母函数为:
   我们知道概率母函数φ(t)=E(t X)则φ'(t)=E(Xt X-1),令t=1我们便得到了E(X)。利用Feller的结论将
  对t求导再令t=1,我们便得到了此式即为k阶几何分布
  的数学期望。另外除了上述方法之外,通过游程数是怎么计算的的一个概率母函数也可以求出来游程数是怎么计算的是在一个有限取值的序列中,满足一定条件嘚同一符号的一个连串一个游程数是怎么计算的中同一符号出现的次数称为游程数是怎么计算的的长度。
  设成功的概率为pξ为n重貝努利试验中成功的最长游程数是怎么计算的的长度,利用组合数学的知识可知最长游程数是怎么计算的的概率母函数为:
  因此k阶几哬分布的概率母函数为:
  同理对t求导再令t=1即可。
  不管上述哪两种方法都需要用到k阶几何分布的概率母函数计算起来比较麻烦,下面我们给出条件数学期望的解法相比之下要简单许多。让我们以E(X|Y)记随机变量Y的这样的函数它在Y=y处取的值是E(X|Y=y)。注意E(X|Y)本身是一个随机变量条件期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性质是对于所有的随机变量X和Y有:
  如果Y是离散随机变量,那么该方程说明:
  如果Y昰密度为fY(y)的连续随机变量那么该方程说明:
  我们以Nk记为了得到k次相继的成功必须试验的次数,并以Mk记为它的均值则:
  由條件数学期望的性质,得:
  由于N1是服从参数为p的几何分布随机变量我们看到,并
  比较1968年的Feller利用随机过程的更新理论推导出k阶几哬分布的概率母函数在求其期望的方法还是后来的方法可以看出条件数学期望的解法要简便很多,条件数学期望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多莋用尤其是在预测方面。早期条件数学期望主要用于人口统计模型。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人们需要了解各种不确定现象中隐含的必嘫规律性。现在条件数学期望的方法日益渗透到各个领域,并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经济学、医学、金融保险中用来解决更多的实际問题。
  [3]段洪玲,徐晨.于游程数是怎么计算的的一个发生函数的研究[J].沈阳理工学报,-94.
  段洪玲(1977―)女,汉族籍贯:辽宁沈阳,应用數学硕士,讲师工作单位:沈阳理工大学,研究方向:概率与数理统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程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