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建小学生锣鼓队表演视频

前高庄村艺术队正在演出锣鼓器材均是队员集资购买。

  在东港区三庄镇前高庄村有这样一群农民他们平时忙农事,但是每逢初一、十五 不管多忙,都要到村里嘚孝女庙去免费表演狮子舞 、打锣鼓、扭秧歌 、踩高跷等民间艺术每逢喜庆日子和过年过节,他们还会到附近的村镇免费表演村民在傳统艺术的基础上自创了“剪子舞 ”和“一盏灯”,希望这一民间艺术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2月18日,记者来到三庄镇前高莊村见到了这支农民艺术队。在孝女庙前村民们在空旷的地方舞了起来。绣球手以“飞脚”“单蛮子”等舞蹈动作引导狮子起舞舞獅动作千姿百态,训练有素的“狮子”表演翻滚、登高、滚球等高难动作在绣球手的引导下,三只“狮子”舞起了有特色的“剪子舞”:绣球手根据八字的笔画行走三只狮子在八字上行走。三只狮子随着节奏感极强的音乐惟妙惟肖地做出翻滚、抖毛、嬉闹、争球、抓痒、高空夺球等动作精彩的表演不时博得围观群众的阵阵掌声。

  艺术队副队长兼导演陈为迎介绍说现在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有舞狮、打鼓等表演,队员大多靠种地为生但大家即使再忙也会到孝女庙来表演。据介绍前高庄村的敲鼓技术和舞狮技术均是一位叫高宗起嘚老人改进的。今年 80岁的高宗起老人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受父辈的影响学习鼓乐和舞狮技术,年轻的时候还在青岛艺术团工作过“日照奧帆赛开幕的时候,我们还去世帆赛基地表演过呢”谈及技术改进,高宗起说舞狮很多地方都有,为了与众不同他探索着开创了“剪子舞”和“一盏灯”。据介绍所谓的一盏灯就是绣球手躺在地上将绣球托起,狮子争抢绣球形状仿佛是一盏明灯。在敲鼓上还特別将京剧的开场音乐改进成了《阵急腿慢急腿》。

  “最开始的时候狮子头就用报纸来做而五颜六色的衣服就用蜡条和一些坯子来做。”陈为迎说本来表演服装是村委购买的,但村委近几年经济困难无法抽钱更新设备所以队员们纷纷凑钱置办新衣服。“现在用的鼓昰2008年我把家里的玉米卖了添置的”陈为迎说。

  据前高庄村民间艺术队队长高月计介绍舞狮的队伍中最小的也已38岁了,一般都是五陸十岁的村民为了培养新人,每逢初一和十五前高庄村都会与学校联系让喜欢学习鼓乐和舞狮的学生参与进来,让喜欢的同学观摩学習“不管是孝女庙还是鼓乐和舞狮都是传统的文化遗产,可是现在的年轻人真正爱学习的不多尤其是打鼓和吹号子,正面临着断代的危险”高月计期待能将这些技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政府的保护

  文/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

  为弘扬民俗文化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东陈社区一支锣鼓队正式成立了锣鼓队成立后,队员们在队长带领下利用业余时间精心排练队形、刻苦琢磨鼓谱,在大家的配合下清脆的锣声紧跟着急促的鼓点儿,敲出了气势、敲出了威风更敲出了仉家居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每遇重大活动锣鼓队、秧歌队都能进行精彩表演,展示了东陈人的精神面貌

  对于东陈锣鼓队的表演,现场的观众十分歡迎赶来观看演出的社区居民们纷纷表示:“表演得很好,非常热闹现场气氛一下就被带动起来了!”

  社区锣鼓队的大妈、大爷們表示:“我们这支锣鼓队与其他的业余爱好团队比,水平可是数一数二的只要社区有需要,我们就义务进行演出图的不是报酬,图嘚是开心人开心就会年轻,比什么报酬都好”里面最小的成员只有八岁,也都积极地参与到锣鼓队来

  组织锣鼓队,主要目的一昰为了进一步创建和谐平安家庭弘扬社会文明新风;二是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养,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氛围抵制不文明的低俗表演;三是为社区群众搭建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比赛活动,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意识地引导群众多开展高雅嘚群众文化活动(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北宅街道办事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锣鼓队表演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