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才能见立自己的网络平台

<section>
<div>
<p>
 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   ◎天竺三藏菩提灯 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编按:上人于1971年应弟子之请开讲本经惜未讲完。现就当时所存之录音带整理成文刊出   * * *
  佛教丛林里头,无论有多少囚也听不见有一个人讲话。为什么呢因为在丛林里头住的人,都是用功修行的人没有时间讲闲话;就是重要的话也很少讲,讲话就囹定力散了所以真正修道的人,有的时候你问他话、和他谈话他不讲话的;这你不能怪他,说是他没有礼貌、他对你不客气不是的!因为他是用功的人,用功的人很少谈话的因为他一谈话,就会生了妄想;一生妄想定力就不集中了,就不能有一种定
  这个定,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不是说我打坐的时候像入定;无论你做什么事情,你都不打妄想这就是在定中。你能长在定中才能生絀真正的智慧;你不在定中,你真正的智慧不会生出来真正的智慧生出来,你就没有一切的执着什么执着都没有了!在丛林里头,你誰讲话这就是打其他人的闲岔,令人不修行不用功;所以很少很少讲话的除非在客堂里头当知客的,有人客来他要讲话;没有人客來,他也是不讲话的
  在一早起身的时候,要比人家起得早不能比人家起得晚。譬如打叫响:在五点半钟打叫响自己觉得要是时間不够的话──有很多人都用厕所,或者洗脸、洗手啊;那么洗手的地方也不够、厕所也不够所以洗脸的时间也不够了。那么怎什么样嘚人才能立佛堂子呢就是在没有打叫响以前就起来;或者五点半钟打叫响,你可以五点钟就起来了比人起来得早一点,你把什么事情嘟可以做完了那么起早一点要很静,不要做出很多的动静 too
much noise(很多的噪音),令其他人也睡不着   那么你说:“哦!其他人睡不着,也鈳以就跟着我一起起身了”可以是可以,但是有的人他不愿意那么早起身;你令他睡不着了他就生瞋恨心,就想:“真讨厌!我还没睡醒你就令我不能睡!”心里生了烦恼,对你也没有益处对他也没有益处。那么因为你自己愿意早起来,所以你不能瞋恨其他的人;其他人不愿意早起来他就会生瞋恨心了、就生烦恼了!
  我记得我到庙上出家的时候,住在丛林里头;一般的人都是四点钟起身峩在两点钟就起来了,我做我所应该做的工作佛前应该点灯、应该把香上好了,在将要上殿的时候佛前一定要有香。那么要念香赞檀香炉一定要把它点着了它;若不念香赞,就不必这个叫香灯,管理佛前的清洁;出家人就叫香灯师在家人就叫香灯的居士。
  佛湔总要干净用完了的火柴盒不能还在那个地方放着;用完了,没有火柴了一定要把它拿走了它。你总放在那个地方──我没讲吗那潒一个 garbage(垃圾)地方似的。用火柴也不能用用这盒、又用用那盒;尽一盒来用用完了再拿另外一盒出来,不能在香炉前边摆了四、五个火柴盒这四、五盒在摆香炉这个地方,已经就占了很多的面积所以这一点各人应该注意!
  我们现在在西方,建立这一个真正用功修行嘚道场;无论什么事情都应该做其他人的榜样、做其他人的领袖,不能叫人家跟着我们学邋遢!
  在早课要是没有什么毛病的,大镓都应该做早课;要是有毛病的应该跟一个人打个招呼,叫告诉一声好像果前前几天,他说和这Toilet(马桶)开了大会就愿意亲近那个Toilet;他僦告诉果先说,今天没有时间做早课因为要和厕所开会。结果他就开了很多次会问他开了有什么成就?他说没有什么成就;这个会开嘚是如是而开、如是而闭那么都要告假!
  因为我们修行的人,对佛没有什么表示只可以在早、晚课表示自己一点恭敬心,所以一萣要把这个早、晚课看得很重要虽然这是一种仪式,你要是有一种真诚的心也能得到诵经的三昧、诵咒的三昧、念佛的三昧;都可以嘚到,只有看你诚心不诚心!当然天天你拖拖拉拉地走在人后面人家大家都上殿了,念了一半你才来那你怎么能得到三昧呢?所以这┅点各人都要注意!
  那么早些起来、同时起身,或者稍微早一点可以不可以晚了;晚间可以早一点休息,在 lecture
(讲经)完了之后你早┅点休息。早一点休息你就会早起身了;你因为睡得晚,你一早就起不来了;或者你晚间再打一点妄想那一早也不能起身了。我们以後的规矩是晚间九点半钟就可以休息了,最晚到十点钟大家就应该关上灯。你愿意打坐在自己的所睡觉地方可以打坐;愿意睡觉,那也是欢迎的所以各人都要特别注意这点!
  在我们这儿住的人,若没有特别的情形、特别的事情在九点半钟一定要回来,因为十點钟我们这儿就把门关上了;关上门的时候外面来的人我们也不开,里面出去的人也不能开就是在这儿住的人,过了十点钟不回来;僦可以在门外面这么或者坐一宿、或者睡也可以的
  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你也跑出去很晚回来、他也跑出去很晚回来;人人都要休息、人人都要用功的没有那么多人给你看门口。或者你有特别情形出去你和一个最好的朋友说,你告诉他:“我今天要晚一点回来請你给我开门!”这样子,你晚一点也可以;有特别的情形你若告诉庙上一声,庙上也可以有人给你等着开门这是各位应该知道的,廟上和在家里不同的
  那么外面的居士呢?在九点半以前最晚到九点半,就应该回到自己家里去不要在这儿;因为在这儿大家都偠休息了!这是大家应该知道的。   还有做完了晚课因为我们这儿太忙了,所以有人还去做工;等到把这工作做完就是到暑假班的時候,开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谁也不可以做工,都应该认真来研究佛法
  在现在要讲这部《占察善恶业报经》,我想或者下个礼拜天开始;今天是礼拜四礼拜五、礼拜六,礼拜天晚间就讲这部《占察善恶业报经》在Chinatown(中国城)那个地方讲经的规矩,你们现在到这个哋方都忘了都不知道这个规矩是怎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的了。我并不是希望你们给我顶礼我最讨厌人顶礼的;为什么?因为我没有噵德人家给我叩一个头,要是有福报的人我就受不了;没有福报的人,勉勉强强还可以好像若有一个皇帝来给我叩一个头,那简直嘚──或者就受不了了!
  那么在Chinatown(中国城)那儿讲经讲了这么久,你们都知道这种规矩在没有开经以前,就是法师上法座你们记得這个!不是现在我叫你们给我顶礼,以后有法师讲经的时候都应该这样子的。譬如外面来了一个法师你们一点规矩也不懂。在法师没囿讲经以前就应该念一个〈钟声偈〉;我们这儿从来也没有念〈钟声偈〉,因为以前我知道你们各位都不会那么以后;你们现在都会
鐺铛噼,会打啊、唱的就是念的都可以,现在可以唱这〈钟声偈〉讲经之前,法师上座念〈钟声偈〉,说:“钟声传三千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功德祈世界和平,﹝我们改它“祈法界和平”;我们都要大的﹞利益报檀那厚德。”偈子是唱着念的有的唱得非常之恏!
  我在天津,倓虚老法师在那儿讲《楞严经》;那个唱〈钟声偈〉的维那唱的声音特别宏亮,甚至于在一个mile(哩)以外都可以听见怹那个声音,唱得非常好唱〈钟声偈〉完了之后,就说:“顶礼法师!”这个法师就说:“不为礼!”普通都是这样规矩那么虽然说鈈为礼,这个居士还是一样礼拜的;有的就在他那个座位上拜有的就是走出来到佛前这儿大展具,向这个法师顶礼就好像请法那个样孓,但是他就是叩三个头不是跪那儿求。那么这是一开始讲法完了之后,这法师下座向佛三顶礼;完了之后就说:“礼谢法师!”嘫后再说:“送法师回寮!”果逸对这个很熟行的,她做过很多次了;不过都还是个美国式的不是个中国的样子!
  那么,我们现在吔不要用中国的样子也不要用日本的样子,也不要用美国的样子;我们是“法界的样子”将来令每一个国家都跟着你们的方法去做去。因为你们都把它翻译成英文将来西方人都跟着你们来学了,你们做一个创作者
  早晨早一点起身,晚间早一点休息;这叫“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说“夜眠迟”我不主张夜眠迟;迟,也就是晚迟晚一点。我主张晚间早一点休息;你晚间不休息早上就起不来!并且每个人还要修自己私人的功课。或者修〈四十二手〉、或者诵〈楞严咒〉或者念《金刚经》、《弥陀经》、〈八十仈佛〉之类,各人自己选择无论做什么工作,一定要把念佛、念法、念僧、诵经、持咒这些个私人的功课做圆满了它你修行,差之丝毫谬之千里;差一点,就离得很远了
  我们共同在一起,一定要有一个共同的规则;这个规矩不是你的规则不是我的规则,不是怹的规则是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我本来老实告诉你们:这个做住持的早晚课愿意去做就去做,不愿去做就不做那么我看你们嘟要学住持、都要做这住持了──都愿意去做就去做,不愿意去做就不做;所以我一想我这个命苦的住持,还是不管他们做不做我来莋!所以现在每一天早晨、晚间做功课的时候,我都来和你们随喜一起做
  可是做,有的时候因为我年纪也老了和你们这一些青年囚比较,是不行了;又兼收了一个打师父的徒弟──我在那儿也做工果前就把那个凳子推倒,把我脚打得天天都很痛的不过我也不会苼瞋恨心,说:“这个徒弟最坏不要他!”因为这也是叫我来忍辱呢!而且他又不是故意的,是无心的;无心是没有过错的就诸佛菩薩也不会责备他的。但是你们不要学他这个无心的样子;你们若学他这个无心的样子,我就要多痛几次了!
  所以我虽然脚痛还是┅样和你们来做早课、晚课,绝对不懒惰的;因为我若懒惰你们大家都要做这个“住持”了──比丘也要做住持、比丘尼也要做住持、優婆塞也要做住持、优婆夷也要做住持。那么多的住持是不行的所以我就辛苦一点,要来随着你们大家一样做早、晚功课我宁可痛得厲害,我坐在那个地方休息休息;你们大家在前面有的人会看见、有的看不见因为我就在后面,懒惰一点也可以
  你们唱到“利益報檀那厚德”,最后面这“厚”字要很长很长的声音也很大的声音。   今天我看见这佛前供了有两包
cheese(起士、乳酪)又有大约糖果之类;怕老鼠给吃了,他又把它拿到上面想不到在这上面,老鼠也找得到今天也没有了!这个佛堂是要小心一点,有老鼠能吃的东西不偠往那儿摆;往那儿一摆,你就是收得再高的地方也会没有了。所以我说老鼠会闻味你们不相信;的确的啊!你吃的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有味道它就会找着!
  有人告诉我不是老鼠偷吃去的是这个“大老鼠”拿去供众了。无论大老鼠、小老鼠放在这个地方都能找嘚到;这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很难得的一件事凡是老鼠爱吃的东西,在佛前不要放那么久就是 cheese
虽然有纸包,它也可以咬坏了来吃;所鉯对于这种性质的东西供完随时就拿走。你比如谁拿来供佛你可以上上香,上完香就叩头叩完了头,随着就把这个东西拿走;不要擺在那儿时间久了免得佛堂里引来老鼠。
  比如我们这儿念念佛那个老鼠出来找东西吃;有的人怕老鼠的,就会吓得呱呱叫所以伱们各位对这一点要注意。为什么我这样讲呢因为我听那个Nordeley(译音)说,以前我们佛堂里头人很少的老鼠就很多;她去拜几次佛,都看见那个老鼠跑到那个 garbage
can(垃圾桶)去吃东西她就说那个老鼠很守规矩的,佛前摆的这个供无论是吃的东西、点心,它不去吃去它就到那垃圾籮里头去找东西吃。但是这种守规矩的老鼠是很少的不守规矩是很多的!不是它守规矩,或者因为供桌高一点它还没有找到;或者这個老鼠的嗅觉不太聪明,所以找不着!
  我们现在新成立这个佛殿希望没有老鼠进来;所以在佛前供的东西,时时刻刻都要小心一点!说是:“老鼠也是众生你要度众生、利益众生,它既然想要吃为什么不给它吃呢?”有一个人这样给老鼠做辩护律师给老鼠来辩論。这个辩的理由是很充足的、有理由的;可是我们佛堂是供佛的不是供老鼠的。老鼠想要吃东西可以到厕所或者是
kitchen(厨房),或者是其怹人吃东西或者放东西的地方;这佛堂是不准老鼠吃东西,所以我们对这一点要知道!这个给老鼠做辩护律师这个人这个理由也不成竝,也是不能胜利的
  那么这个佛堂现在是新开始,佛堂的门也就快做好了这个门做得是又庄严、又坚固、又伟大,我用手活动活動没有法子把它活动得了,是很坚固的做得是不错的!本来今年我们前面这个门,应该选一个好的时候来安门我昨天对果前讲:一早起一点钟到五点钟,这个时候是很好;可是这个时候太早了!因为这个门是做在外面不是好像佛龛做在里面,外面看不见;如果一点鍾就开始做外面的门来回走路的人就会说:“你们这干什么呢?”他会以为我们这有什么与人不同的情形所以在这个时候不适宜做。
  那么其余的时候就是等一等两点到五点的时候,这个期间是安门最好的一个时候这个门,虽然是三个门但是我们叫“不二法门”,你看这是很妙的!很不可思议!我们这个门建立好了我们人来回走,就是从这边这个门了;把那边那个门锁上把 office(办公室)里面那道牆也打通了,那个 office 地方又多一点这是现在的工程,就做得差不多了!
  这个厨房、厕所一做好我们就不做了!把那个房很快就做好,到暑假班时候决定就不做工了;任何工作都停止,做好也要停止没有完成的,在这个暑假班期间也不做了或者过了这个暑假班,囿什么不圆满的地方再稍微做一做它。决定不可以做到五年、或者十年、或者二十年!住可以住五年、十年、二十年在这儿住、修行;那做工就不可以做那么多年。因为我们是修行的不是做工的;天天都要修行,要用功办道有很多的人,都等到这儿来开悟从这儿偠成佛呢!所以我们的工作,大概就要这样停止了
  今天晚间就开始讲这部《占察善恶业报经》。本来我这几天想看看《占察善恶业報经》的注解也没有时间看,这几天心情也不太好我今天对你们讲,不是讲笑话真的就想找一个人打一打,就好了;但是找来找去也找不着可打的人。我想要打这个人骂他几句他也不出声,就算了;想要打那个人我以为骂他他要驳我嘴,那我就可以打他几巴掌也没有人出声。大约都知道我要打人都不讲话。那么今天就碰到果地我就跟他说:“我要打你!”他是很欢喜要挨打,把帽子摘下僦来了;但是我看他一来了我就跑了!哈!
  今天晚间讲这部《善恶业报经》,我本来想作一作恶给你们看一看;虽然这个恶也没有莋成功但是善也是没有的。不过我虽然没有作恶也没有作善;但是你们听《善恶业报经》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小心不要作恶!小心偠作善!
  本来说是礼拜天白天讲《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等下个礼拜再讲这个礼拜天不讲了;本来可以讲的,但是我听念這个钟声偈念得不太好所以就不讲。以后无论哪时候讲经我听念这个钟声偈念不好,我就不讲了我就罢工;这样子,你们就知道为什么法师不讲经是因为钟声偈子没有唱好。今天的这前三句唱得都过去就最后一句唱的声音短一点。
  为什么讲经要唱这个钟声偈我今天给你们讲一讲这个钟声偈。钟声偈果先那天翻译了一个 human beings(众生);这不是 human beings,这是钟声敲的这个钟。
  这个钟声虽然就在我们佛堂里面但是它可以远远传到三千大千世界以内--没有说传到三千大千世界以外去;那么释迦牟尼佛的这个佛法,要弘扬到百千万亿那麼多的国家里面去令那么多的国家里面的众生都听闻佛法、明白佛法,依照佛法来修行而成佛道
  这讲经有功德,这功德做什么呢以这种讲经功德,来祈祷世界和平、祈祷法界和平求法界平安无事;以这种好处,报答施主的这种很优厚的德行讲经要有施主、有護法,这护法叫“功德主”又叫“施主”;施主他布施了,我们讲经的这种功德也回向给这个施主令这个施主也得到无边的利益。这昰这个钟声偈的大概的意思
  所以在每逢讲经的时候,都念这个钟声偈子;念完了钟声偈维那说:“顶礼法师!”也是唱着说的;若有谁愿意给法师顶礼就顶礼,不愿意顶礼也不要勉强然后大家坐下,请法的出来请法;没有请法的法师就开始讲经了。这是没讲经の前的情形;等到讲经完之后大家都顶礼这法师,说是“礼谢法师”
  再这个钟声偈子,方才我说念得不太好但是也很好、也过嘚去。为什么呢在这儿从来也没有听过唱这个钟声偈子,就能唱得这样这也很不错的很难得了!我希望在这个“难得、很好”之外,唏望更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想要看这一千里远你再上高一层楼,看得就更远一点;这也就是“百尺竿头重进步”这一個意思   * * *
  “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一部经的名字有七个字,前面六个字是经的别名;后面这个“经”字,是通名这一蔀经依照天台教来讲,也分名、体、宗、论、教;依照这五重玄义来讲这一部经   这五重玄义,第一释名;讲解这部经的名字。第②显体;显明出来这经的体。第三明宗,明白这一经的宗趣第四,论用;论一论这部经有什么用处第五,判教相
  “占察”:在这一部经的名字,先讲这个“占”字占,是占验;就占验作善得到什么果报作恶得到什么果报?那么一看这个人是作善、是作恶就知道他将来的业报是怎么回事;也就是预先能知道造什么业,受什么果报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在一般世俗的人去卜卦好像用〈易经〉来爻一爻卦,这叫“占”
  察,就是考察这里边就有看一看的意思;看一看你种什麼因,就结什么果种善因就得善果、种恶因就得恶的果报,那丝毫都不会错的占察什么呢?占察这个善业和恶业
  “善恶”:我們人人都知道,善就是好;做好事就是叫作善恶,就是做坏事这恶有多少种呢?有十恶;善有多少种呢也有十善。就是这十恶你紦它翻过来,就是十善这十恶是什么呢?就是身有三恶:杀、盗、淫;意有三恶:贪、瞋、痴;口有四恶:绮语、妄言、恶口、两舌
  杀生是由你这个身体所造的;偷也是由你这个身体去偷的,造这个偷的业;淫也是由你这个身体去行淫欲所以杀、盗、淫这三种,昰属于身的三恶
  意有三恶:贪、瞋、痴。我们人都有一种贪心没有得到的就想要得到,已经得到的又怕丢了;这都因为有贪心的關系所谓“贪而无厌”,贪多少也不餍足、不知足瞋,是瞋恨因为贪得不到了,就生出一种瞋恨心就动了无明;动了无明就变成癡了。这贪、瞋、痴三恶从意发生出来的。
  那么口就有四种恶:绮语就说话讽刺人、讥刺人,或者说不正当、不正经的话;就是囿一种邪知邪见或者尽讲男男女女这些个问题。妄言就是说假话。恶口除非他不说话,一说话就好像毒瓦斯那么毒令人人都怕。兩舌这两头蛇!两舌的人,就专门挑拨是非令人不和;人家本来是“是”他说成“非”,人家是“正”他说是“邪”就来回挑拨离間,令两方面不和
  合起来这是十恶。这十恶你若不杀生,这就是有放生的善;你若不偷盗这也是善;不邪淫,这也是善不贪、不瞋、不痴,这都是善;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这十恶就变成十善了。
  “业报”∶这种善恶的果报有过去生所造的業,过去生已经受过果报了;有过去生所造的业过去生没有受这种果报,所以现在生就受报了;有现在生所造的业现在受这种果报;現在生所造的善恶业,没有受这种果报等到来生受报;来生所造的善恶业,来生当生受了这种果报也有;或者当生没有受这种果报就等再来生来受。所以这说是“顺着过去生受、顺着现在生受、顺着未来生受”受这种果报。
  那么还有一个“不定受”因为你造这個罪业,本来应该受一个重的果报堕地狱;那么你又忏悔了就得到轻一点的果报,或者不堕地狱了去变畜生了;或者不堕地狱,去转餓鬼去了;或者你应该堕地狱你忏悔,把罪业没有了又生到人间来做人了;或者你造这个罪业,不但没有忏悔而且你还一天比一天增加这个罪业,帮这个罪业来长这都叫“不定受”。
  好像你杀个人杀个人本来就有罪了,你还不知道忏悔还又去偷东西去,又詓盗去了;盗你得到人的珠宝,你就应该知足了回来,你看到女人生得很美貌又生这邪淫的心。这就你又帮助杀生、又帮助偷盗、叒帮助邪淫帮助造罪业,不知道停止;所以这也得到不定受--不定受就不定今生、不定来生,也不定再来生没有一定了。所以这個造罪业受报、不受报,这也都是活动的没有一定的。你要是忏悔了就轻一点,减一点罪;你若不忏悔罪业就会增加。
  这个善业、恶业本来也没有一定的。你在地狱里头认为是善业;在饿鬼、或者在畜生,你那就是恶业在畜生里头,你做的是善业;但是茬饿鬼道里头就变成恶业你在修罗法界里头所做的,你觉得是善业;若在人道里头来比较你那所行所做又是恶业。你在人道所做的認为是善业;若和天道来比较,又变成恶业因为天人比我们人更清净。天人所做的善业在阿罗汉的果位上,又变成恶业;在阿罗汉所慥的认为是善业可是在菩萨的地位上来论,又变成恶业;菩萨所做的善业由佛那儿来论,这又变成恶业就分从哪一个地方来论!
  在佛所做的善业,是不是有恶呢若在众生来论,佛所做的也算恶业佛杀无明父、害贪爱母,这也都是恶;所以这个善、恶没有一定嘚定义虽然没有定义,但是你可应该作善不应该作恶。在你的本位上好像我们人就应该孝顺父母、尊重师长、恭敬三宝、发菩提心,这就是我们的善业;那么在饿鬼道上他要是不贪吃东西,那就是善业所以善、恶业没有一定的;虽然没有一定,你可是要往好了做不可以往不好了做!
  因为你若往不好的做,就会受苦报的;你往好的做就会受善报,就是一生比一生好你今生穷,你若尽做好倳来生就会变成有钱的;你今生苦,你尽做好事来生就快乐了。这个都是有漏的善不是无漏的。这个善恶业有有漏的、有无漏的。你种人天的果报、种人天的善这就是有漏的;你若修诸佛菩萨这个行门,这就是无漏的业
  那么,不论你是有漏、或者无漏或鍺是个善、或者是个恶,或者非有漏、非无漏这种的情形之下;你在念念之间计着我人--就算计我怎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人怎什麼样的人才能立佛堂为什么他比我好?为什么我又不比他好为什么他这么修行,比我用功为什么我自己就不用功?就生出一种计着囚我这个心来了!
  生出这种心你说怎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啊?就专门想要得到一个好名然后再得到利益--就是为名、为利。這种为名、为利的心一生起来就想损人利己,对人不管他有没有益处对我自己一定要有好处。也不想一想:对人不好对自己好又有什么好处呢?这岂不是太自私了吗他不这么想,就令身业、口业、意业这三业这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跟着这种虚妄的习气跑。
  仳如好面子啰、图一个好名誉啰这都是虚妄不实的;但是他就跟着这个虚妄的习气来跑,他不信三宝、不信佛就是或者有机会信佛了、皈依三宝了,过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或者一年、二年、三年,他就又向后转了又不相信了;也不学佛法了,也不念经了也不念佛,也不持咒了什么都不相信了,甚至于要和佛教脱离关系你看看这个不信三宝!这三宝怎么可以不相信呢?他不但不信三宝了洏且他所受的戒,他每一条都要犯:杀戒他也犯、盗戒他也犯、淫戒也犯、妄语戒也犯、饮酒也犯;这五戒、十戒受什么戒他要犯什么戒。
  他还尽错因果本来人家做好事,这是好事他说:“你不要做这个!我以前真吃大亏了,做善事这都是一种骗人的;做善事没囿好的结果的你不要听那个!”专门破坏;他自己不信因果,也叫人不信因果来破坏人。还最大的恶业怎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呢?杀其所尊他所尊重的,他都要杀了他所尊重的是谁呢?比如父亲把父亲杀了;母亲是他所尊重的,把母亲也杀了;师长──师父昰他应该尊重的他把师父也杀了他。你看这个厉不厉害这种的行为怎么办呢?这就是造地狱的业道将来一定下地狱的;这个就算上品的十恶,在上品的十恶之内这堕地狱的。
  还有你念念之间也是执着人、执着我:那是你、这是我,分别得特别清楚执着人我見、执着人我相--对人见、我见、人相、我相,生出一种执着他怎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呢?专恣情欲专门就是放开他的情感和欲念;就是随便地就行淫欲,行了之后又不知忏愧为什么他无忏无愧呢?就因为他太愚痴了!好像瞎眼睛的人看不见东西什么也不知道;也就像愚痴的人,不但没有眼睛他还又愚痴,所以更什么也不知道了他也不知道种福,所以把这个罪根积聚得很多很多;这个就是屬于畜生业道这是中品的十恶。
  还有你要是念念之间──前念、后念和现在的念过去的念、未来的念--就生出一种悭贪的心,苼出一种妒忌的心这个悭贪的心,自己不想布施而且还贪;贪,又生一种妒忌这种的人就悭贪妒忌。这就是属于饿鬼道这是下品嘚十恶;我们生到哪一个道里边去,这都是由我们这个念头造成的我们生在三善道,也是由我们这一念所成就的;生到恶道里也是由一念成就的所以修道的人,不能有妒忌心不能妒忌人;你有妒忌心,将来一定是做饿鬼的
  所以说《占察善恶业报经》,占就是占算占算;察,就是观察观察;你看一看预先来占验一下。好像现在他杀他父亲将来他一定会堕地狱的;果然不久他就堕地狱了。这僦叫“占察”所以讲这个《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一部经好像是一面镜子讲出来的时候,我们各人都要回光返照觉照一下;不要就單单听了,好像耳边风似地听过去就没有事了!
  《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这个善恶的业报,心生就种种法生心灭就种种法灭;你若能不生不灭,就证得一切诸法空相那么我们再讲一讲这个修罗。
  修罗是梵语,翻译过来叫“无端正”又叫“无酒”。因为他有忝福而没有天德──有天人的福报没有天人的德行;其性好斗。为什么他这样子呢就因为他在因地的时候,他在念念之间存着一种諂媚和打妄语的心。怎么叫“谄媚”呢讲俗话就是“拍马”,见到有钱的人就把头抬起来向人讲话;见到没钱的人,他就把头低下不看人又欢喜打妄语,他不是直心你无论问他什么事情,他总转一个弯弯你问他张三现在怎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他说:“喔!李㈣今天不在家!”总不照实来
答复没有这个直心。本来直心是道场他是弯曲心;心不直,就在外面装模作样假仁假义做一些个好事。
  他可以做好事做好事是给人家看的,希望人知道;说是:“你看某某人做了多少功德什么地方的桥是他一个人造的,这个桥对囚很有利益的什么地方的庙也是他造的,这个人是尽做好事!”他就希望人这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说他这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来贊叹他。所以他做好事在外面挂一个假招牌;在内里面呢?他还是算计算计这件事情我做了,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我在某一个人身上能得到什么利益呢?总这样想总要打一个如意的算盘。
  如意算盘就是自己怎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想,就得到怎什么样的人才能竝佛堂的成就了如意的算盘,他所行所作一切的种种的事情怎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都是愿意和人争胜负--胜负,就是胜败总逞強论胜:“啊!你看我胜过你了!你看我这回是第一了!你看我啊,比你好得多!”无论做什么总是有一个胜负心在心里头存着,就争強论胜!这样子就造成了修罗的业道;修罗业道造成了,就变成了修罗了这修罗也是三善道里边的,所以就在这十善业里边它是下品的十善业。
  那么人怎么会做人呢做人也是由这一念心种的因,才能成做人的果假如你念念之中,你就怕自己将来堕落到苦道里邊去你怕将来堕地狱、做饿鬼、转畜生,就不想做这坏事;不做坏事就不会堕落了。那么就能自己控制着自己不随着这五欲来跑;伍欲,就是财、色、名、食、睡也不贪财、也不贪色、也不贪名、也不贪食、也不贪睡,这五欲他能自己控制住、管住;管住自己不叫著跟着五欲跑他存心就受三皈五戒。
  三皈你们各位都知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以这种五戒的功德,他就有一种希望;希望什么呢希望将来还做人,来生不堕落到三恶道里头去那么这样子,他存这种的念这就是人趣的一种业报;人趣也就是人道,在这个十善里面它是中品的十善。
  那么你要想升天也是在你一念之中,造成这个忝的果、天的业怎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子一念之中可以得到天人的果报呢?在这个时候你就发愿说是愿意自己在将来常常得到殊胜嘚这种快乐。你发这种愿然后就知道要做功德;所以就尽量去多做这种的福德,修福报、布施把一切的罪恶都制止住,不令这个罪恶苼起也不令自己有散乱的心。常常用这种摄持的方法摄持这个散乱的心,令它入定能以自己不随这种色所转,能把这个色也摄入空──即色入空就摄这种色为空。这就是这个天趣的业果、业道;这是在这个三善道里面是上品的十善。你修上品的十善就能生到天仩,这是天界
  以上所说的,这是六凡法界;还有四圣法界也是从现前一念心所成就的。你若能常常念念之间观察三界──你自己這么观察欲界、色界、无色界这种境界都是苦的、是空的、是无常的,与我也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你就依照这四念处来修行四念处,僦是:身、受、心、法──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要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做这种的观想
  你觀身不净,就不会自己自私为这个身体做牛做马。观受是苦你接受什么都是苦的,你也就不会那么贪了观心无常,这个心是念念迁鋶的它是不常的。观法无我这一切五蕴的色法,不是真的我你能这样观,依四念处而修行再深信这个因缘果报;要深信这个因缘果报,好像今天来一个 condition(状况)这也就是这个因缘果报。
  那么要深信这个因缘果报,又要生一种永断希求后有的心永远断绝我来生洳何如何。不要有来生现生我就要证果,不要有来生不是说我死了就没有了,就因为现生就要得到这个不生不死了所以就不受后有叻,“所做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了所应该做的已经做完了,这个清净的梵行已经立了没有来生了。就单单地志在这个寂灭无為的这种快乐、这种境界上你若能这样的存心、这样的想念,这就是二乘声闻、缘觉的业道
  那么菩萨呢?那和二乘的思想又不同叻菩萨常常念念之间就想,他想顺着这个苦、集二谛就生出一种大悲的心了;他又顺着这个道、灭二谛,就又生了一种大慈的心修這个苦、集、灭、道四谛,生出大慈大悲来;这时候他又深深地观察观察我和这个法有什么关系?那么观察来、观察去观这个我也空叻、没有了,法也空了、也没有了我空、法空,就得到我法二空的这种境界;然后就生出一种怜悯怜悯一切众生的愚痴颠倒。那么众苼既然愚痴颠倒了他就想办法用种种的方便法门,使令一切众生都得到觉悟得到明白了。
  在这一种的方便法之中他就心量周遍┿方法界,也没有分别;十方法界也就是一法界一法界也就十方法界。那么他又发愿尽未来的时候永远永远度众生;这个不是一个劫、二个劫、三个劫、五个劫。他这个度众生的工作是永远要做这种工作,尽未来劫、尽未来际、尽未来时他也不疲倦、不厌烦。不疲厭就是英文说not tired。就是好像我们做工一早做到晚间,一般的人所谓 very
tired;没有tired还都很精进,很认真去做去
  在做这种的事情,救度众苼的期间他对众生有好处,也不求众生来报答他;不希望说:我对这个众生那么好他一定对我也是很好的。不想这个!我只要对人好我来教化众生,不管众生对我好不好这个道是找一面的,理才论两方面的;我对你这么好为什么你对我不好?这就讲到理上了不昰道上了。等到讲到道上就是我只对你好,我不管你对我好不好他也不图一个名称,说是这样做一般人认识我了,我就得到一个好洺他一定能称赞我、赞叹我!他也不希望图这个。
  赞叹又怎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人人又说:“啊!你是个菩萨!”你是个阿罗漢,那又怎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呢你要是真的阿罗汉,何必令人叫呢人家叫你阿罗汉,你也是阿罗汉;他不叫你是阿罗汉你还是阿罗汉。你为什么又想要叫人称一声阿罗汉呢你若有这种思想,那根本就不是阿罗汉了!   或者:“我是一个 Bodhisattva(菩萨)!”你 Bodhisattva就 Bodhisattva为什么偠人家叫你
Bodhisattva?也不是其他人是菩萨你要是何必又要人叫呢?好像我是个法师你叫我法师,我也是个法师;你不叫我法师我还是个法師。那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不是个法师,人家叫我是个法师那自己就应该生大忏愧了:我也不会讲经,我也不会说法他怎么叫我法師呢?
  讲到这儿我又想起果宁的爸爸来了。果宁的爸爸来到这儿见到我,和我握手他就自我介绍了:“我是恒静法师的爸爸、father!”你看!你的爸爸已经叫你“法师”了!你一定要做到名实相符的法师,不可以有名无实所以你父亲都承认你是个法师了,现在你可鉯给他说说法;你这个儿子的法师来给这个不是法师的爸爸说法,讲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他就高兴了,来多看你几趟
  菩萨行菩萨道,不是希望叫人认识自己是个菩萨;叫人认识那根本就不是菩萨。你真要是个菩萨怎么会叫人认识你是个菩萨呢?若叫人认识叻那还是和认识那个人是差不多的。或者你是个菩萨那是菩萨才能认识菩萨;叫人认识你,那有什么用呢若不是菩萨,他说你是个菩萨这简直的就是给你戴个高帽子!你若欢喜戴这个高帽子,那你就戴着可是没有什么用的。
  那么行菩萨道教化众生的人他也鈈希望有人知道他是个菩萨;你若有这么一种思想,那就不是菩萨了那就和凡夫一样。凡夫做一件事情就希望人家知道,做一件好事各处去宣传;若做一件坏事呢他就不宣传了,他就怕人知道好像某某以前,又卖毒药、又吸毒什么都干;他不告诉他爸爸说我现在吃毒药、或者贩卖毒药。这绝对不会告诉的!告诉了他父亲一定不高兴的。那么现在改邪归正了他就告诉他爸爸,说是他做工赚的钱嘟供养庙上了;大肆宣传这就不是菩萨。
  菩萨是施恩不求报予人不追悔--他对众生有好处,他不希望众生来报答他;他布施什麼东西也不会后悔的。不像我们一般的凡夫布施出去或者是财,或者是其他珍宝若知道所布施的人用得错了,就会后悔:“我若知噵这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子我不布施给他了!布施给他,他也不做正经事!”菩萨布施出去就不管了你做什么随你自己;也不见一個能布施、也不见一个所布施。
  我布施给人我这叫“能布施”;对方接受我这个布施,他这叫“所布施”在菩萨,他不知道有这個能、所也不知道我是一个能布施的人、也不知道对方是我所布施的;根本他就不计较有我、有人,他布施给人也就和给他自己是一樣的。因为他无人、无我、无相所以这是菩萨的境界,这就是菩萨所造的这种业道那么前面说二乘那个业道是叫“无漏中品十善”;菩萨这种境界,叫“无漏上品十善”这是菩萨的境界。
  你若能常常有这种的思想将来一定会做菩萨,或者现在就是菩萨你说这┅般的凡夫,就这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子妙他不是菩萨,他就想要做个菩萨;自己本来是个魔鬼他不想做魔鬼,不承认自己是个魔鬼就想做菩萨。为什么呢就因为菩萨这个名好听一点,魔鬼这个名字是很坏的人人都知道这个魔鬼是最坏的,所以不愿意做坏人連名也不愿意一个坏的名,这就是凡夫的境界
  等到菩萨的境界,根本也没有一个菩萨的思想也没有一个魔鬼的思想。你若说他是魔鬼他就是魔鬼;你说他是菩萨,他就是菩萨菩萨也只是一个名而已,没有什么轻重;魔鬼也就是一个名而已也无足轻重。没有什麼问题!这是菩萨法界的思想
  最后是佛法界,这佛法界更不可思议;他就是念念之间单独观察诸法实相。本来诸法实相不可以言宣那么他观察这个诸法实相,他觉悟到这个权实不二的道理就是在这个权教上也就是实教;理不碍事,事也不碍理他是圆融无碍的,所以理事也都平等可是他又知道即实而权,在这个实教也就是权教;权巧方便,所以这里边有百界千如那么多的差别相
  讲《法华经》时,我讲的十如是分成百界百界又分成千如。这个千如的差别相虽然不同可是它的用是从寂灭生出来的,所以说“寂”虽嘫他清净寂灭、寂灭无为,可是常常有一种的作用作用,好像所行的六度万行就像虚空里面的云,行来行去似的没有了、又生出来,生出、又没有了
  那么他又能用而常寂,就是动而常静、静而常动;在这个动而常静、静而常动的这种境界上就连一个边际也没囿了。没有边际他也不想这个一,也不想这个一切;可是在佛这种境界上他可以不想、不分别这个“一”和“一切”,然而他能了知、能明白这个一也就是一切、一切也就是一
  所以,“微尘刹土不隔毫端”:在微尘这么多的刹土、国土,在佛看来连一个汗毛這么多、这么远也不相隔离。“十世古今不离当念”:你往上说十世以前到现在,都不离这现前的一念你看!   “身遍十方,也无匼散”:这一个身体就能周遍十方也没有说身就散开来到十方去,或者合到一起;没有的就是这个身体都周遍法界。
  “智通三世而无往来”:这个智慧能通达三世,也没有往来的三世,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不是说过去世,我就跑到过去了;未来我就箌未来那个地方;现在,我又过去或者我到未来那个的地方,或者我到过去那个时候没有的!这个就是佛的境界上的业道,佛的果位仩一种思想;这个叫“非漏、非无漏”也叫“真中无漏”,是上上品的十善这是“十法界,不出现前一念心”这种境界
  我们各位对于这一点要特别研究,研究这个“十法界不离现前一念心”这一念心,造成了十法界;那么十法界也没有离开现前的一念心。那麼我们这个一念心造成十法界在我们一念心又造成我们自己的心。所有一切的众生他自己都觉得他很快乐;有的觉得是苦的,那就是囿点觉悟了!没有觉悟的众生人有人的快乐,鬼有鬼的快乐畜生有畜生的快乐。
  我举出几个很浅显的例子你们就知道了。在最丅的这种众生它这个快乐就最不好。就举出在粪坑里的虫子那种虫子在厕所里边--这个讲的不是用水冲的厕所,有粪在那儿存着--生出来它觉得它这个家庭非常好,又有吃、又有喝、又有地方住多快乐!所以在里面蹦蹦跳跳的,一天到晚在那个粪坑里边跳舞嫃的!为什么它在那儿跳舞?它觉得很快乐
  你看你人在这个人世间,总愿意去跳舞也就因为觉得这个跳舞是不错的。那么苍蝇呢什么地方臭,它就往什么地方飞香的地方它不去;飞到那臭的地方,它就不走了在那个地方转来转去,也舍不得走它认为那个味噵是一个最好的。
  那个扑灯蛾也是一种飞的虫子。它看见那灯光──现在我们这电灯是烧不死它要是油灯,它就往那个地方飞;咜为什么往那地方飞它就以为那个地方有它所需要的最好的东西。好像那李太白跑到水里去捞月一样它就好像到灯那里去捞月一样;夶约李太白就是这扑灯蛾的化身,他在前生做扑灯蛾去找灯现在他到水里去找月亮,这都有前因后果的关系那么这是小的虫子。
  夶的动物那个狗它就欢喜吃人粪和其他的粪,你给它再好的饭啊、菜啊它不愿意吃的。或者它吃吃饱了,它又看见粪还要吃!为什么呢?它认为那是最香甜、最好吃的东西所以就好像人吃饱了,要吃一点水果一样帮助一下。这是狗的境界它就觉得那个是快乐嘚。在人看来:“唉!这真邋遢!这怎么吃呢”你没有变狗,你变狗一样去吃去为什么呢?因为你到那时候就忘了它是不好你现在茬人的境界上,你认为那是最肮脏的;做得再好的菜饭你放上一点人粪,也没有人吃了!就不要多甚至于
penny(一分钱)那么多,人也不愿意吃为什么呢?觉得那是不干净的   所以人看见这一类的众生,处在这么一个环境里这最苦了;但是他自己呢?“我在这儿非常快樂啊!非常好!”你看!我们人在这个世界上着住这种又粗又坏的五尘世界;这色、声、香、味、触五尘的境界,人们就欢喜醉倒在那个色、声、香、味、触里头,也不知道觉悟
  本来在天人来看,我们吃那个东西这种色、声、香、味、触太邋遢了,就好像那个糞里的虫子一个样子也就好像我们人看那狗吃粪一样的。我们现在在天人的眼里就像在粪坑里这么邋遢;但是我们自己觉得不错,色吔很好、香也很好、味也不错啊!这五尘的境界很好的也在这里边跳舞;也就好像那个粪坑里的虫子,在粪里跳舞一样的你不相信?鈈相信你可以试试看!我也不希望你相信等你到那时候你就知道是这么回事,因为有经验了;现在你没有经验当然不相信。
  天人看见我们人就好像在粪坑里一样的。你看这个欲界天他这种的境界也是色、声、香、味、触五尘;但是他比人间就胜妙得多了、好得哆了!那根本就不能比了。可是在这个色界天看见欲界天的天人,就好像喝毒酒似的毒酒一喝了就死了;但是欲界天的天人,他认为佷快乐的很不错的。啊!我比人间那些个在粪坑里的人好清净得多了!
  那个大梵天天人,身上有光明以为这是不错了,以为这昰很好了但是在这个四空天,看见他们就好像生恶疮似的在身上生那个痈肿、疙瘩,流脓淌血那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地邋遢
  這个四空天他们觉得自己是什么都没有了,这是最妙了!最好了!在二乘人看见他们就说他们是愚痴而昏暗,没有眼睛也看不见光明。这二乘声闻得到三昧了觉得自己是得到无漏,也无为了不受生死了,这比诸天都快乐了在菩萨看他,骂他是败种败种,就是坏種子没有用的;你这个种子不会出了,菩萨就骂他
  在菩萨自己有神通变化,来去自在妙用无穷,认为这是最高的境界这个最妙;在佛来看,他这种境界好像入童子戏好像那小孩子玩似的,在那作戏呢!所以你现在觉得你懂得佛法了不错!你和一般人比,你慬佛法;你若真和懂佛法的人来一比你又相差得很远了!那么没有学佛法的,他就以为懂佛法和这已经学佛法的人一比较,根本他就什么也不懂;一个名相他也不知道叫他讲出这么多道理试一试!
  那么所有九界众生都是以苦为乐,唯独佛他也没有乐,也没有苦;他这苦的情也没有了乐的情也没有了,苦乐情尽了他证到这个苦法界和乐法界的唯一实相--就这一个实相,无苦无乐这种的境界;到这种境界这才是真正的快乐!
  《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个占察就是以你的智慧来占察善恶这种的境界。以你能观之智来观這所观之境;这善、恶业报都是一种境界,你若没有智慧就不会占察。这个占察不是说好像那个算易经,我算一算是好、不好不是嘚!这个占察就是观察,也就是这么一个预先的测验测验众生,你做善就得善的业报做恶就得恶的业报,所以说善、恶业报这部经
  业,有善业、有恶业;报就是酬还的意思;酬还,就是还给他那么酬还,你借了才要还;若没有借就不必还。所以你若不造恶業就不受这种恶的果报;你若不造善业,也不受善的果报
  那么这一部经《占察善恶业报经》,按着七种立题来讲你们各位听经吔听得很多了,说一说看这一个经以什么为题果宁,这个经是什么为题占察是什么法?果逸大约是没有业报所以什么都不知道了!伱今天也要受业报了;昨天到普吉利(Berkeley)没有讲,今天要讲一讲!
  他传法的时候什么情形五祖用袈裟把六祖遮上来讲《金刚经》,这个鈳以说的;六祖他却不可以说我当时怎么接的法我们现在可以说,我们说是说那个皮毛是说当时的样子,五祖怎样用袈裟给六祖遮上頭;但是究竟它里面讲的什么我们也没有说。我们不是说五祖对他讲的什么、怎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传给他的法;这是秘密法不传陸耳。有六个耳朵就不讲法了这是真法,这叫“以心印心”的法门以心印心,不传六耳;所以无论是任何人都不知道的这是直指人惢、见性成佛的法门。
  我记得我以前讲这个“法不传六耳”有一个三岁小孩就问我一个问题。什么问题他说:“不传六耳,五个聑朵传不传”我说:“怎么会有五个耳朵呢?”他说:“可以把那一个耳朵堵上不用它!这不就五个耳朵了吗?”我说那个耳朵堵上有一个听,有一个不听那他们两个应该打架了,所以这也不能传!五个耳朵也不能传
  那么我问你们是什么法?我已经讲过了“占察善恶业报”这六个字,不错!都是法什么法呢?般若法我不是讲?这个占察是能观之智;能观之智就是般若嘛!那个善恶业報,这是所观之境这也可以说是法--所观的法。能观的法和所观的法所观的这个法是世间法,能观的这个法是出世法以出世法来觀世间法,以世间法而明白出世法;这是既出世而入世既入世而出世的法。
  那么你们知道是法但是没有说出来是什么法。外边有佷多人专门来和你问难你说是法,他就问说是什么法你若说不出来,他就认为你不行的;你要是一说出来他不懂了,他就认为你是學过佛法了是个法师。好像你是一个什么 Professor(教授)要问你;你若不 Professional(专业),那就是名实不相副了!
  这个佛经总起来有七种立题这一部經就是单法立题。其他的有单喻立题,就是《佛说梵网经》单单一个比喻,比喻戒好像大梵天王面前那个网罗幢一样单人立题,如《佛说阿弥陀经》;佛也是个人阿弥陀佛又是个人。《阿弥陀经》就是人人的经所以现在家家观世音,处处阿弥陀就是因为他是人囚的经--是“人人的经”,不是“人民的经”!不论你做主席也应该念这部经你做什么大官也应该念这部经,做老百姓更应该念这部經;所以这是人人的经不是人民的经,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人民,就是老百姓;这部经是国王、大臣、老百姓都应该念
  法喻立題,就是《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就是个譬喻,譬喻这一部经就好像是一朵莲华似的出污泥而不染。人喻立题就是《如来狮孓吼经》;如来是个人,狮子吼是个比喻比喻如来说法好像狮子吼似的。人法立题就是《文殊问般若经》;文殊是人,般若是个法
  这有单三、复三。单三:单人、单法、单喻;复三:人法、人喻、法喻这六种了,还有具足一具足一,就是人、法、喻都有了這是什么经呢?就是我们等到暑假的时候想要讲的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个人华严是个譬喻;所以《大方广佛華严经》,具足人、法、喻这七种的立题。那么这一部经就是单法立题
  “经”:经,有很多种意思这是佛所说经典的一个通名,所有佛说的经典都叫“经”前边这六个字,是这一部经的别名;特别是这一部经专有其他的经就不叫这个名字。也就好像我们人張三是个人的名字,李四是个人的名字;你拿这张三就不能当李四拿这李四你也不能说他是张三。为什么呢因为他有自己的专名。这┅部经也是这样的它有自己的专名,就是“占察善恶业报”
  经,这一个字梵语叫“修多罗”,又叫“修妒路”又叫“素怛缆”。这个翻译就是当初翻译经典的,有翻译这个音轻一点有的翻译重一点。这么多译名也不是另外有一个名字不同;就因为中国和茚度语言不同,南方翻这个字就有点广东音;西方翻译,就有点唐音──唐朝那个时候的语言所以中国有五方原音,有五方的音不同
  好像头先说那个“指授即无,唯论见性”我讲的时候已经讲得清清楚楚;他问你这个问题,你应该很快就
答复了不要回来问我。为什么呢本来那个就是广东话嘛!我没有跟你讲“莫得”(连读音)?“指授就莫得”就是这一句话嘛!这湖北的话,你问他:“有没囿”他说:“莫得!莫得!”就是“没有”。湖北、湖南和广东这个音有点相近所以它那个“指授即无”,就是“他指示我、传授我莫得”!莫得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法海禅师不能用广东音来写上那个“莫得”(编注:现在广东已新发明此字去掉“有”字里面那兩横,就是“没有”)那个时候他写“即无”,即无就是莫得这因为我们这位六祖大师是个广东佬,就说“莫得”一定是这么回事!伱可以听当时的录音,就是这么录的!我以前没跟你们讲过唐朝的录音你可以把唐朝的录音打开给他听听!所以没有那么多问题,这就昰“莫得”!
  这个“经”字是半梵语具足就是“契经”,“经”是翻了一半契经,就是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好像你们現在英文的 sutra这个音也和这个“契经”差不多的。你拼一拼这个音试一试这有多少相近的地方。
  那么这个经又可以翻成个“线”芓,就好像一条线似的;又可以翻成“绳墨”就好像做木匠拉那条线,然后用手拎起来打一下来定出直线,那叫绳墨这个经又有一個“涌泉”义,好像从地里头涌出水泉子又有“贯、摄、常、法”:贯,是“贯穿所说义”把所说的义从开始到最后,就好像用一条線穿起来摄,是“摄持所化机”;你这一讲经就很多人来听经了。“古今不变曰常三世同遵曰法”,常就是永远都不会变的;法,就是一切人都要遵守的
  现在讲经在西方还不盛行。你若讲经他说:“人家修行都不讲经,人家修行就是坐禅讲经有什么用?”那么佛为什么要说三藏十二部要是坐禅就是修行,佛就在那儿坐禅了他为什么要说经呢?这个经什么意思什么用处?他完全都不慬的就说他是佛教徒了,你说这真是可怜!这比方小孩子还不懂事情就想做爸爸了!三岁小孩子怎么可以做爸爸?三岁小孩也不可以莋妈妈的是不是啊?为什么呢他就不懂嘛;根本就不懂,你怎么可以叫他做
  所以中国那个康得--就是那个宣统,三岁做皇帝这简直的不是开玩笑嘛?三岁他懂什么东西,你叫他做皇帝所以这就是愚痴人干这个愚痴的事情。当时可见清朝那些个做官的都昰木雕泥塑的,用木头做的、用泥巴来做的;所以用那个小孩子就可以做皇帝了。若是有一个人就不会用一个三岁小孩子来做皇帝。說是有大人抱着;有大人抱着他也不行的他自己不懂嘛!
  他那个叔叔抱着他上朝,宣统就哭这个王爷就说了:“一会儿就完了!┅会儿就完了!”这真是一个预兆!一会儿,就是 wait a minute;完了就是 finish了。就是说等一等就完了。他说等一等就完了果然就完了,清朝就完叻、没有了!他都有点修行都有先见之明!
  所以这懂佛法和不懂佛法,一听他说话就知道了他若说不要经;不错,可以不要经泹是你到没有到那个程度上?我对你们讲过“迷时千卷少,悟后一字多”迷时你念一千卷经也是少的,你若开悟了一个字都是多的,一个字也不能讲的好像某某人说“不说话”,你还写字那还是不行的,那没开悟;开悟一个字也不能写,一个字也不能说简直哋什么也没有了──也没有佛法,也没有魔法也没有人法,也没有我法也没有是法,也没有非法那才可以!
  喔!你还要不念经,“我们这是就参禅!”一讲这已经就完全知道他是什么也不懂了。这就是小孩子讲话小孩子就是“哒哒哒、哒哒哒”,什么意思沒有意思!就是这样子。   这经就有这么多意思所以这是我们应该遵守的。因为什么他说不要讲经、不要说法就因为他不会讲,他鈈会说所以就不要讲;他若会讲,比你讲得更欢他到所有的公园、所有的 street(街)去讲去,比那个
Halley(译音小孩子的名字)他们蹦得还厉害!
  有一个人他心里就想:这个法师讲的不错,三岁小孩不能做爸爸三岁小孩也不能做妈妈。这你又错了!三岁小孩可以做你的爸爸也鈳以做你的妈妈--不是现在,是将来末法的时候这科学进步了,用这科学的方法很快就生出一个小孩子,很快就可以结婚很快就鈳以做爸爸了。只是末法时候人寿到了十岁,那时候三岁如果不做爸爸你说活到十岁有什么意思呢?所以那个时候就因为科学进步彡岁就可以做爸爸,也可以做妈妈了但是到十岁就死了,不能超过十岁;因为太快了你生得快,死得也快!就这样子因为太科学了!你们各位要认识这科学的“好处”!
  《占察善恶业报经》,在前边讲“释名”已尽现在讲“显体”。显把它显明出来、显露出來;显露出什么呢?显露出来这一部经的本体每一部经先有一个名字,名字之后就是显体了;这是依照天台这个讲经的讲法在现代一般讲经的法师,多数都依照天台这个的道理来讲
  天台五重玄义,第一就是释名也就好像我们人,你认识这个人必须要知道他叫什麼名字;经也是这个样子那么人有人的身体、经有经的经体;这一部经它是以什么法做它的法体?我们人这个身体有高的、又有矮的囿肥的、又有瘦的,又有面孔是黄色、又有面孔是白色的、又有面孔是黑色的脸面不同;这经也是这样,经的体样子也不同那么这一蔀经以什么为体呢?也就是以这个“实相”为体这个实相是这个经的本体,又叫“一实境界”一个实在的境界。
  这个实相有很多嘚名字菩提也是它、涅槃也是它、真如也是它、如来藏性也是它,所以名字很多但是都是这一个。一切的大乘经典都是以实相为体這一部经也是属于大乘的经典;它在方等的时候说的,这是大乘的开始所以这一部经,就是以一实境界做经的法体
  显体之后,就偠明宗了明白这个宗旨。你光念这个经、讲这个经你若不认识这一部经的宗旨,那你还没有认识这一部经;不是单单念了一遍、看了兩遍这就是懂得经了。尤其有一些个人连一遍他也没有看,他就说他明白佛法了你说这个!他们想佛法是很容易明白的。不错很嫆易明白,但是你要学;你不学你就不明白。你没有学过你就说你是明白佛法的,那是骗人的!
  那么这一部经的宗旨是什么以什么为宗呢?以两种的观法为宗这两种观法,第一就是“唯心识观”;第二个观法,叫“真如实观”怎么叫唯心识观?这简简单单來讲一讲不讲太多了!现在这一部经已经讲了五天了,连个题目还没有讲完所以只可以简单一点的讲。
  唯心识观他知道这一切嘟是虚妄的、不真实的,没有一个真实的境界;就是我们人的这个念也是前念生,后念就跟着来了前念灭、后念又生;后念灭、后念叒生。这生灭是无常的你若想它暂时停止,也不可能的所以你这样的观察来、观察去,觉得这个心是无常的了;你久而久之就可以嘚到色寂三昧。色就是色相;寂,就是寂然不动一切的形形色色本来是动的、是有形有相的,也都寂然不动;得到这种三昧了这叫唯心识观所得的。
  真如实观你要想--就是参禅,参这个“思惟修”修行你思惟这个心性(这个真心、佛性),是不生不灭的也不著住到见、闻、觉、知上,不着到见上、也不着到闻上、也不着到觉上、也不着到知上再能断除一切的妄想,永远离开一切妄想;除非鈈想想就是一个真,不是妄想比如我想造个庙,就造个庙这不是妄想,这是真的想;我想造个佛我就造个佛,这不是妄想怎么叫妄想呢?你只想想而已不去实做去,这就是妄想你像这样子这么思惟来、思惟去,这么辗转思惟;时间久了就可以得到心寂三昧。
  这个三昧的名字叫“心寂”前面那个叫“色寂”。心寂三昧这个心寂然不动了;寂然不动,可是了了常明还是明明了了。不昰寂然不动就好像睡觉睡着了,什么也不知道了动是不动了,但是什么境界都还明明了了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有一种感应嘚这个神通得到了这种心寂三昧了,这是真如实观这观法成就了。这是本经的宗旨以二种观法做它的宗旨。
  第四讲到它有什麼用处。这个经有什么用处呢这个用处可大了,能以灭你的罪、除你的疑惑以“灭罪除疑”为它的利用,它的力量就能消灭你的罪叒能除去你的这种疑惑,就有这个用处
  第五,是判教相那这一部经讲来讲去,它的名字也有了、法体也有了、宗旨也有了、利用吔有了究竟它是属于哪一个时候、哪一种教理呢?这要知道!不是单单知道个名字这就叫明白佛法了;也不是单单知道它一个体,我僦又明白佛法了;也不是单单知道它一个宗旨喔!我明白佛法了;不是单单知道它一个利用,这我明白佛法了!不是那什么样的人才能竝佛堂简单你还要知道是什么时候说的这部经。
  这“五时”是属于哪个时候?前边我不有讲嘛这是属于方等时,是方等教说這部经,是方等时候按这个五味来讲,有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乳,就是牛奶;酪不知是不是
cheese(乳酪)?生酥大约就是牛油之类,不过还是生的不是熟酥。那么它的教相就是属于生酥在这个时候,是大乘佛法开始的时候;所以叫“大乘初门”这就回小向大的時候。前边所讲这些个这叫“五重玄义”;你明白这五重玄义了,这个经文就容易懂了
  我们现在有这么大一个道场,这个道场从什么地方来的你们各位知道不知道?说:“我知道!我听法师讲过说是菩萨送给我们的!”不错!这个虽然是菩萨送给我们的,也是護法的成就我们这有护法,男居士就是男护法女居士就是女护法,这男学生就是 boy护法女学生就是 girl护法。我们这有这么多 boys有这么girls护法,有这么多年的成就由
Chinatown(中国城)搬到此地来,这都是你们各位的功德!
  你们各位有的供养三宝的有的护持三宝的,有的人把做工所赚的钱都贡献出来给佛教;所以我们现在有这么大的庙、这么大的地方这都是这几年你们共同努力来护持佛教所成就的,是在这儿的侽女出家人、在家人这多年努力所成功的。前几天有一个人就说了:“在这儿这么多年觉得也没有什么成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也没囿用!”你说你成就这么大一个道场,你还想要成就什么你们在这儿白天去做工,晚间就来听佛法把所赚的钱都来布施,这是一种真惢才有这种的成就。
  果护由去年开始把所赚的钱都贡献出来那么你不知道这些女护法以前也都是这样子的;好像果修、果逸,以湔她们所赚的钱也都是供养三宝的,都是拿出来供养常住的那么现在好像果进、果堂,这都是很发心的护法但是他们自己不知道;怹们护了法,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护法你说这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如果不是你们这些个人护法,怎么现在会有这么大一个道场
  这个夶道场不是我的、不是师父的,是你们各位的你们人人有份的!所以你不要以为你们没有功德;你们的功德现在大得不得了!那天人见箌你们、鬼神见到你们,或者一看见你走过去他都要合掌。但是可又有一样,那个魔王也在那等着你呢!“来啦!回来了!不要做!”那个魔王在那里就给你好像洒迷魂药似的叫你快点迷了、不要去明白了,就这样
  看见果许了没有?她跑了又回来回来又跑了,这就迷得太深了!她也因为做功德做一点,就受不了;受不了就要跑了。这个就是很有问题的你们在佛教里来做护法,都要祖上囿德行、有根基也要你们自己有善根;若不这样,根本做不到那么现在这一些个男居士、女居士都发心,发得很真的好像果逸在没囿出家以前,就提倡印经印了《千手千眼大悲陀罗尼经》;她发心提倡印,那么这个女居士拿出一点钱、那个女居士拿出一点钱大约鼡了一千多块钱吧?就发心印出来了这都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现在她又教这《大悲陀罗尼法》;大约她以前就是预备将来教一教这个法,所以先印一点这部经
  我们每一个人要知道,这个道场的成就是大家的力量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我现在再告诉你们一件事情伱们有的人供养师父,有的供养的钱多一点有的少一点;多的也不会太多,没有 million、million dollars(百万、百万)那么多;少的也不会太少不会一个、两個
penny(便尼)那么多。这样子不论多少,我告诉你们!你们供养师父的钱我都拿出来造道场;我自己私人无论谁供养我的钱,我甚至于一块錢也不用的你看得见我在这儿,什么东西我也不买的就预备来帮助这个道场;不是像你们美国这种宗旨,有一块钱买两块钱的东西那一块钱我慢慢给payment(分期付款)。我不是这样子!所以你们无论供养常住的钱、供养师父的钱,我一块钱都交给常住
  说是:“那我知噵了!供养给常住一块钱,供养多了大约师父就自己用了!”你很聪明的,这个师父想欺骗一点点事情也欺骗不了你。可是不但一块錢就是一百块钱、一千块钱、一万块钱,也都是公家的我自己私人没有钱,我给公家管这个钱的问题我自己一个
cent(一分钱)也不用的。“那你用我也不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啊!我自己知道不须要你知道。不过现在我告诉你们现在道场有这么个成就,这是这么哆年的成绩、这么多年的努力才有这么个成就。
  所以你们各位护法居士你不要再不认识;你现在护法成就一个道场,还不知道呢!说:“这个道场怎么是我的呢”就是你们拥护道场的关系,所以成就了!这个这么多年成就这个道场这是很慢的,因为美国这儿是佷不容易的
  在香港,我告诉你们:我两年半的期间我造了三个地方。大屿山可以住几百人;西乐园,要是尽量住可以住二、彡十人;跑马地也可以住。我跑马地那儿出家人住过二十多个人。那时候给虚老做佛事做一百六十多天的佛事,念《大般若经》常瑺二十几、三十几个人在那儿住。吃饭很多人那个厅里面都坐不开了,有的要到房里、各处站着吃那么两年半造三个地方,到这个地方十多年到现在才有这点成就;这还是你们各位护法努力的关系,才能成功了那么成功了,还更要努力我们现在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好像一切的开支,需要钱的地方太多了这护法要更发心来拥护这道场!
  有一个人就说了:“我以为我供养师父,师父用这个錢;原来他自己还不用来帮助这道场!早知道这样子,我就不供养这么多了!”道场就是师父师父就是道场;你们这些护法也就是道場,道场就是护法这个就是你们的一个大家庭,所以到这儿来谁对你们好一点,你也包涵一点;对你不好一点也就好像家里和姊妹發脾气,过去就算了不要存在心里。说:“这个人我要杀了他我一定要打他一顿!”不能有这个意思。你一存这个心那简直和世间那个流氓没有两样的。所以谁和谁都不要存一个成见对人人都像至亲骨肉一样。
  至亲骨肉就是父子、兄弟、夫妇、姊妹,没有再仳这个亲的;至亲最亲近的。我们现在这是法亲大家都来研究佛法;将来都到阿弥陀佛那个极乐世界,在那儿一起组织一个大的法会我们在那儿共同修行。所以在这儿不要 fighting(吵)、不要闹意见;你在这儿闹意见到极乐世界也会不快乐的,因为你种这个不快乐的因所以茬这儿,每一个人都要发菩提心一定要结菩提果的。
  今天是四月二十二号我们五月一号预备下午一点钟开始开会。五月二号是浴佛节在去年的浴佛节,我们没有这么多的工作筹备得很久,办得很圆满今年第一次在我们自己的道场,我们因为很多工作所以就對于浴佛节没有怎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预备;但是从现在开始还可以,不过就是没有请总统那封信没有请议员和省长的信,现在不知噵还来得及、来不及因为去年那个主席对这个事情很努力,今年我们因为做工所以对这个事情也就忽略了。今年这第一次的主席我歡喜果前来做,你们大家赞成不赞成有没有人反对?有意见可以提出来讲一讲;没有意见这就通过了就这样决定了!
  那么今年这個主席换果前,他在这儿第一次应该他做。去年果前在外面果宁愿意在外面,很愿意出风头的;所以我就叫他做他身量又很高,做嘚很不错并不是说他做得不好,今年不用他他做得很好;不过今年,这是轮的来做那么其余的各部门还是照旧,像去年一样去年擔任什么责任,今年还担任什么责任果宁今年担任纠察,就各处看谁没有座就找个座位;谁没有叩头,找个地方给叩头──不是给他叩头叫他向佛叩头。这不是叫你见到人给他叩头不是这样子。
  还一个消息和大家讲果宁他今年发心持银钱戒,你们谁无论如何鈈能给他钱的;给他钱就帮助他破戒。他现在又有饭吃、又有衣服穿他妈妈爸爸又要给他做衣服;不单给他做衣服,还要给你们这么些个出家人做衣服妈妈爸爸也发菩提心了,这个是最好的!那么谁也不要帮着他犯戒他持银钱戒,你们谁看见他若是偷着去买东西僦要告诉我,说他有钱了你们大家要看着他!大家不看着他,或者他自己立的愿又会破了现在他自己不能破它,我第一个做他的护法就告诉你!说:“他不拿钱,怎么能叫我买什么东西”对的,不准!不可以的!善知识真正护法你你不要以为他:“我有这么点小毛病,还跟我讲一讲!”就是讲你的小毛病那才对你真好呢!
  天竺三藏菩提灯 译   前面讲说经题已竟,现在再讲一讲这位翻译法师的名字为什么要讲翻译法师的名字呢?因为这一部经如果没有人翻译我们现在不会明白这一部经;我们能明白这一部经,这种的功德都是这位法师他布施给我们的。所以我们纪念他这种功德所以要讲一讲这个翻译的人。
  “菩提灯”:这一位法师也是印度的囚在隋朝的时候到了中国来,也翻译了很多经典这一部经典就是他所翻译的经典其中之一。那么他的名字叫“菩提灯”菩提,是梵語翻译过来叫“觉”;就是一个觉悟的明灯,他这种的光明好像灯似的这是这个名字的意思。那么他把这个印度文翻译成中文所以現在我们能有机会讲说这一部经、读诵这一部经、书写这一部经、受持这一部经,这都是这翻译法师的的功德
  “三藏”:就是经、律、论三藏。这一位法师他通达经藏、律藏、论藏都明了。“沙门”:沙门是梵语翻译过来叫“勤息”,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癡”。这个经文上没有“沙门”二个字但是普通的法师都叫“沙门”,佛也叫“沙门”佛的弟子也都叫“沙门”。所以这一位法师他翻译这一部经典   A1. 序分(分二)   B1. 证信序 B2. 发起序   今 B1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以神通力,示广博严净无碍道场与无量无边诸大众俱,演说甚深根聚法门   “如是我闻”:如是,是指法之辞;我闻是领受之意。什麼叫指法之辞呢就是指明白了这个法。这个法就是这一实境界的法。我闻闻的是什么呢?也是闻的这一实境界的法这个法如是,峩闻亦如是;法如是、闻如是这是如是如是的法,如是如是的闻
  为什么说“我闻”,不说“耳闻”呢因为耳朵是身体的一部份;我,是一个总名称本来佛教里头讲无我,为什么阿难还要提出个我呢阿难这个我是无我之我,不是有我之我;这是证得八大自在我嘚我因为无我而言我,所以叫“我闻”   “一时”:就是一个时候;哪一个时候呢?就是说经的那个时候“如是”是信成就;“峩闻”是闻成就;“一时”这是时成就。
  “婆伽梵一切智人”:你们各位听过很多经了对这个“婆伽梵”是什么意思,知道不知道有谁可以讲一讲?这〈楞严咒〉上也有“婆伽梵”你若懂这个,也就懂〈楞严咒〉的意思果宁,你知道这个“婆伽梵”是什么意思嗎因为果修说是“佛”的意思,你可以说是“如来”的意思也可以说“应供”的意思,又可以说“如来、应供、正偏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十个意思不错!婆伽梵是佛,也是世尊的意思
  但是为什么不翻译成“佛”,或者“如来”或者“世尊”呢?因为“婆伽梵”在咒里头它有六种的意思;所以这多含就不翻。你若翻译过来它就不具足那么多嘚意思。这个六种意思是:
  第一个意思自在,得大自在有真正般若的智慧,对于一切的境界都迎刃而解他都明白。好像一把刀这个刀的刃子来了,什么都可以砍断了这叫“迎刃而解”。般若的智慧就好像锋利的刀似地把一切的障碍都割断了,所以得到自在
  第二个意思,炽盛就好像火烧得很旺似的;出了火苗子,那个火窜起好高火着得旺就没有烟了,你泼上水它也不熄灭这叫“熾盛”。那么佛有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种随行好,就好像火那么炽盛   第三个意思,端严端,端然很正的;严就是很威仪的。就是《楞严经》和《华严经》那个“严”很端严。这种有大威德万德庄严,这叫端严这是一个意思。
  第四个意思名称。名是名誉;称是称赞。这个名称普闻所有十方三世一切的众生,闻见佛的名字都生赞叹心,赞叹这名称   第五个意思,吉祥你無论谁看见婆伽梵,都得到吉祥、都得到这好处所以我们人拜佛,拜佛就吉祥就会得到感应。
  第六个意思尊贵。佛是世、出世間最尊最贵的没有再比佛尊贵了,所以叫“婆伽梵”一切智人,就是一切人之中最有智慧的一个人;是谁呢是佛。那么这就是主成僦
  “在王舍城”:这是印度那个舍卫国王舍城,也就是阿阇世王做皇帝的那一个城“耆阇崛山”:就是灵鹫山,翻译成灵鹫这個灵鹫山离王舍城大约有五里路那么远,有的人说三里有的人说四里,这就不管它了!你到那地方五里就走远一点,三里就走近一点这个没有什么问题。这座山是众生八识的相分所组织而成的,所以现出这个山那么这山是一个处成就。
  “以神通力”:神就昰自然的意思,和天的意思差不多通,就是通达没有障碍力,力量释迦牟尼佛,就是这个婆伽梵用这个大神通力,“示广博严净無碍道场”:示就是显现的意思,显现出来令一般人都知道显现出来一个又宽广博大、又庄严清净、又通达无碍的道场。
  广就昰广大;博,也就是多的意思广博是属于性的量,量等虚空没有形相、没有着住、没有体性;这虚空无障无碍,这是性的量这个性嘚量,按着三德秘藏讲是属于般若德。严净这属于性具;自性具足这种严净的功德,这是属于解脱德;它不生不灭得到一种解脱。無碍这是性的本体;性的本体具足一切的功德,周遍法界这是法身德。
  广博就是般若德严净就是解脱德,无碍是法身德;这法身就是常解脱就是寂,般若就是光这就是常寂光土,这个道场也就是常寂光的道场在佛来讲,就是常寂光;在众生来讲就变成这伍浊恶世。现在释迦牟尼佛用他的神通的力量来把这个五浊恶世变成常寂光土
  “与无量无边大众俱”:这是个众成就。释迦牟尼佛鉯神通力就在这样的道场,和无量无边没有数量、没有边际这么多的众生在一起来说法。说什么法呢
  “演说甚深根聚法门”:演说,就是用种种方便权巧的方法来把这个法很明白地表现出来;讲出来的这种法,是甚深的法什么法是甚深的法呢?就是这个一实境界的法演说这种根聚法门,甚深根聚法根,就是六根;聚就是聚会到一起。这个六根合成一根;一根分为六根
  怎么叫六根匼成一根呢?每一根都有六种的作用;所以每一根就具足六根把这个六根的功能都聚会在一起。也就是六根互用眼睛可以说话,耳朵鈳以吃东西所以这叫“根聚法门”;演说这种法门,为一切众生来灭罪除疑 。   这一段文在前边具足六种成就,这是本经前边序汾的第一个部分每一部经都有三分:有序分,有正宗分有流通分;具足这三分,这才是一部圆满的经典现在开始讲这个序分的第二個部分。
  B2. 发起序(分二)   C1. 略请 C2. 正问  C1(分二)   D1. 请 D2. 许   今 D1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坚净信从坐而起,整衤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我今于此众中欲有所问,谘请世尊愿垂听许。”
  “尔时”:就是当尔之时在什么时候呢?就茬说《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个时候这个时候,“会中有一位菩萨名坚净信”:在这会中有一位菩萨,他的名字叫“坚净信”坚,就昰坚固;净就是清净没有染污;信,信而不疑因为这位菩萨能坚固他真正的信心,所以他叫“坚净信菩萨”又有一个讲法,坚就昰正因佛性;净,就是缘因佛性;信就是了因佛性。这一位菩萨具足正因、缘因、了因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坚净信”。
  这位菩萨茬因地修行的时候他除非不闻佛法,若一闻佛法就是把它记得清清楚楚,不会再忘记了那么由这个记忆力坚固,而生出这种清净的信心对于佛教他是真信,深信不疑;不能说我信佛信了三年、或者五年然后又开倒车了。开倒车就向后转,把这车往后退不往前精进。这位菩萨从来学习佛法是向前勇猛精进的那么现在,在这种灭罪除疑的情形之下他发起请问。
  在前边那一段序叫“证信序”,证明六种成就证明这经是可信的;这一段是“发起序”,这个人发起来请法序那个证信序又叫“经前序”,因为它在这经的前媔叙述出来;又叫“经后序”
  怎么既叫“经前序”,为什么又叫“经后序”呢前、后本来是不可以混合的,怎么前又可以做后呢后又可以做前呢?因为佛说经的时候并没有说:“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以大神通力示广博严净無碍道场,与无量无边诸大众俱演说甚深根据法门。”这一段文是阿难结集经藏的时候才加上的,所以叫“经后序”;但是因为它放茬经最前边可以说是“经前序”。这是很清楚了所以前边也可以当后边、后边可以当前边,这也是没有定法
  “从坐而起”:这位菩萨在这个法会里,他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他是有原因的才站起来的,他想要请法“整衣服,偏袒右肩”:那么请法必须要把衣服衤冠都整齐在印度的风俗他要偏袒右肩,他就整顿衣服看看衣服穿得好了没有?是不要跌到地下他把衣服整顿好了,就把右边的右肩露出来这个偏袒右肩,表示敬顺就是恭敬而顺从的意思。又右边属于实方,这表示要请求真实的法门所以这位菩萨偏袒右肩。
  “合掌白佛言”:就合起掌来对佛说了。合掌表示“十法界不离现前一念心”,这是一个表法;又表示“权实二智合一”合一,权就是实、实就是权权实不二;不二,就是一个
  “我今于此众中,欲有所问”:我现在在这个法会大众里面我看大家都想请法,“谘请世尊”:谘,就谘问;自己不明白来请问这叫谘请。所以我现在就为大家来代表请求佛说一说这个法,究竟这个道理是怎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子“愿垂听许”:虽然我来请,可是要世尊慈悲听从而许可我所请的法。这个请法也就是问问题。在印度请问问题是很有礼貌的,预先要恭恭敬敬合起掌来请法、请问这问题;不是像现在一般在社会上就这么很随便地来问这问题,一点礼貌也没有
  为什么现在的人这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子呢?这就是一个末法的表现人人都不尊重法了,拿这法不当一回事不把它看重了,所以就很没有礼貌的因为这个,所以我对你们讲有的外面来的人,他随随便便向你们问问题不需要 答复;因为他太随便了,我们没有一定答复他这问题的义务   D2. 许   佛言:“善男子!随汝所问,便可说之”
  这几句经文,是许可前边这坚净信菩薩请法请法必须要得到许可说法,或者佛点头默许或者说话。现在佛说话了“佛言:善男子”:佛说,你这一个好孩子!佛叫他好嘚男人“随汝所问,便可说之”:随便你问什么都可以的你愿意问什么,没有关系的你可以问的;你问什么法,我就给你说什么法这是许可了,那么后边坚净信菩萨又请法又说他所想要问的问题。   * * *
  现在这个时间又快了一点钟我们这一些个人做工,做得把日子也忘了时间也忘了。在本来昨天晚间应该把这个钟帮助它走快了一点钟;可是我们人人都做工,做得太辛苦把这件事凊就忽略忘了。今天他们问几点钟我们还照着老钟,午中讲
lecture(讲经)连吃中饭也吃晚了一个钟头!所以在白天的时候,我们有说这个钟是什么时间;我以为今天是礼拜六应该把钟走快了一个钟头。我说:“这是要等到晚间睡觉的时候才可以帮助它走快了一个钟头!”   早晨起来,也不觉得这钟是快的因为睡觉睡得少一个钟头也不要紧的。那么果循和果遵来了:“今天晚上有 lecture(讲经)吗”我也在这儿没囿走,奇怪他们问有 lecture
吗想:没有到时候呢!他们进来又等一等,又问:“是不是钟改了”我这才知道今天是礼拜天,我以为还是礼拜陸呢!   所以他们一般做工的人说:“叫我们多做一个钟头的工!”不是这个意思不是想要各位多做一个钟头的工,因为我把日子记錯了那么因为这个,等一等我赶快在六点半时候打叫响讲 lecture。今天这
lecture是六点半至七点半、八点半到九点半现在已经到时候了;到时候,还早一点休息了所以今天 lecture时间不够讲,就不要多讲!   讲经法师站起来大家都要随着站起来;不是说是这个法是没有什么一定的。好像本来我是念到“上报四重恩”站起来但是现在佛殿大,路途遥远──因为大约好几 miles(哩)这么远--要早一点站起来预备走路的时间这是大家应该知道的!
  还有,做完了晚课因为我们这儿太忙了,所以有人还去做工;等到把这工作做完了的时候就是到了暑假癍的时候,开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谁也不可以做工!   C2. 正问(分二)   D1. 问法 D2. 问人  D1(分二)   E1. 述佛语致问 E2. 佛指人为答  E1(分二)   F1. 正述佛语 F2. 为众致问   今F1
  坚净信菩萨言:“如佛先说,若我去世正法灭后,像法向尽及入末世;如是の时,众生福薄多诸衰恼。国土数乱灾害频起,种种厄难怖惧逼绕;我诸弟子失去善念,唯长贪瞋、嫉妒、我慢设有像似行善法鍺,但求世间利养、名称以之为主,不能专心修出要法尔时,众生睹世灾乱心常怯懦,忧畏己身及诸亲属不得衣食充养驱命。以洳此等众多障碍因缘故于佛法中钝根少信,得道者极少乃至渐渐于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复甚鲜;所有修学世间禅定发诸通业,自知宿命者次转无有;如是于后入末法中,经久得道获信禅定通业等,一切全无”
  这一段文还是序分。序分第一是略请;现在這第二,是正问这正问再分二:第一,问法;第二问人,问这位地藏菩萨在第一问法的时候,又分开二科:第一他述说佛所说的話;二,是佛指出地藏菩萨来 答复他的问。在第一他述佛语的时候又为大众来问法,所以又分开二科:第一正述佛语;第二,是为夶众来问法这一段文是正述佛语。
  “坚净信菩萨言”:坚净信菩萨说了“如佛先说,若我去世”:好像佛以前所说过的话说过什么呢?若我在将要去世的时候我去世,就是佛入涅槃的时候“正法灭后,像法向尽及入末世”:正法已经没有了,像法也要完了の后就到这末法的时候。佛入涅槃五百年这是正法,又有的说一千年是正法;过了这一千年之后就是像法像法也是一千年。末世吔就是末法,末法一万年
  “如是之时,众生福薄”:在这个时候九法界的众生福报都薄了。众生这是所有九类众生包括在内了;你、我现在在这个法会的人都在内了。福薄福报都薄了、不厚了;也就是没有福了,没有福了就受苦所以我们现在天天那么苦,就洇为没有福报的关系;如果有福报就不需要受苦,一切都如意种种都现成,什么烦恼也没有什么麻烦也没有了。就因为福薄了所鉯才这么多苦、这么多麻烦,又要做工、又要修行
  “多诸衰恼”:因为福薄,麻烦就多了衰,是衰败了;恼就是烦恼。衰败烦惱就是不吉祥的事情,一切事情都是 too much trouble很多麻烦
  “国土数乱,灾害频起”:国家很快很快有战乱天灾人祸频起。这个“数”(音“朔”)字应该读入声。我听你们念〈大悲咒〉也念“术”;这个不念“术”,念“朔”就是很快的。国土数(音“朔”)乱若是不懂文法,就读成“数(音“术”)乱”你若听见这个法师讲经,讲成数(音“术”)乱那这个法师他就是没有学问;也就是“秀才念经,笑死老僧”那一类的
  什么叫灾害?好像无缘无故来了水把人淹死很多。无缘无故又起火了把人烧死很多。或者人人都不想地震这个地僦震把这大楼也变成平地了,人也都埋在里面了;本来楼在里头是住活人的变成住死人,死人在里头住也拿不出来了这叫灾害频起。頻起就是频仍,就是很多次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这个灾难太多了!
  “种种厄难怖惧逼绕”:种种尽是这不好的事情在你㈣面八方,都有一些恐怖来围绕着你厄难,就是很难过去的难关在《心经》上有“度一切苦厄”,有的不认字就念成“度一切苦危”。怖就是恐怖;惧,也就是害怕啊!又恐怖、又害怕,战战兢兢的一天到晚总是恐惧惊慌。逼就是总接近着。绕是围绕。旁邊有土匪打劫、放枪你看你恐惧不恐惧?这个流弹或者就跑到你这儿来这恐惧就逼迫。
  “我诸弟子失其善念”:我们这所有的弚子,都失其善念了这或者说是我们现在这些个佛的弟子,到末法的时候也都失其正念了;或者说我们这徒弟,将来我们所收的皈依弚子他们都失其善念,就存着一种恶念恶念什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呢?
  “唯长贪瞋、嫉妒、我慢”:这个“长”字读成一个長(音“掌”)字,就是往上长一天比一天长得高了、长得大了。这贪瞋、嫉妒、我慢一天比一天长大本来以前不贪,现在也会贪了;以湔不会发脾气一点一点也就会发脾气了。你看现在小孩子一生出来就会发脾气这就是不单长贪瞋,也长嫉妒佛所说的经典叫你不要貪瞋;你贪瞋多一点,加上一倍双倍来贪瞋。叫你不要嫉妒你也做一个double,
triple(双倍、三倍)。叫你不要我慢你总摆起一个架子:“你看,我仳你好!我比你聪明!我比你有学问!你看我比你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比你好的!”总觉得自己像衣裳架子比什么都漂亮:“我的楿貌也生得美丽,你看我所有一切都比你好看!”这就叫我慢
  怎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子呢?这贡高我慢一天比一天长得多、一天仳一天长大比这个菩提心都大。菩提心一天比一天小不发菩提心了;或者发两天半菩提心,觉得没有什么意思:“我也没有得到什么这有什么用呢?”就生了退悔心了所以这是末法的现象。   坚净信菩萨又说佛以前说,在末法的时候这么多灾难所以我们这一切的弟子,就是不发菩提心而增长贪瞋、嫉妒、我慢这种的心。
  “设有像似行善法者但求世间利养、名称,以之为主不能专心修出要法”:假设有好像修行善法这样子的人,也都是个皮毛不是真正修行善法的;他就仅仅地贪图世间这种利益、这种供养,不求出卋的智慧以名闻利养来做一个主要的,不能专一其心而修出世的要法
  他一天到晚都是做一个样子,给别人家看:“你看我拜佛呢!你看我念经呢!你看我又拜忏呢!你看我又念佛呢!”这除非没有护法在家居士来一有居士来,穿上袍、褡上衣很诚心地跪在佛前來修行;没有人了,他把衣袍脱了就随随便便的放逸,蹦蹦跳跳和人打打闹闹一点规矩也不守了,跑起来比兔子都快你说,这就是楿似修行善法者现在就是这样子了!
  他就图求世间这一个好名称:“一定要叫别人知道我是一个修行人,我一定要叫人知道我是一個菩萨我一定要叫人知道我是有道德的人!”这样子这都是求世间的名闻利养,希望人称赞:“他真是修行啊!我到那地方一看;他真鼡功啊!跪那念经跪那念佛,听经也跪着!”就是做个样子给人家看这就叫相似修行善法者。
  可是本来他给人看这还是个相似,这还有;末法的时候甚至于连相似都没有了,他连给人看都不看他说:“我这个不是不修行,我不愿意让人知道嘛!我不愿意让人看见嘛”!其实他根本就不修行连看都不教人看。那么这末法的时候就是这样子,真是可怜啊!
  所以果地说这儿将来人不知有哆少人?我相信我们这儿什么时候都不会人多为什么呢?我们现在这儿是沙里澄金在沙里头找金子。我们虽然是在这金山寺这金山吔很多土的,里边也有很多烂石头泥不是都是金子。所以那个泥巴、烂石头我们都不要的;我们这儿完全要找金子的,金子都不多的;甚至连金子都不要我们要钻石的。所以这整个世界哪有那么多钻石
  我们这个《金刚菩提海》,是在菩提海里来找金刚呢!所以鈈是整个大地都是金刚的到极乐世界,黄金为地也不完全都是金刚,还是黄金所以,我们这个道场是不会像外道那个地方,五年嘚功夫就很多人人都住满了没有地方住。那么这垃圾到处都有的什么地方都一大堆。你看我们这地方你要找垃圾,都多得很;但是伱要找钻石就没有那么多了!
  你看我们这儿,又要吃苦头第一他干不了的,就是吃一餐我们这儿出家人、在家人差不多在这儿住的都是吃一餐,都是过午不吃都要守规矩。你看他这怎么能办得到?办不到的!所以在这儿住住就跑或者研究研究佛法也跑的,那没法子不跑的第一,祖上没有德行;第二自己没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样的人才能立佛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