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说别人是民科吧的人,其实他自己才是真正的民科吧,你看我说的对不对?

自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引力波以來“诺贝尔哥”郭英森的视频和一篇“下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无情打压”为题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病毒式的传播。文章为郭英森嘚学问大声叫好称应该为嘲讽、忽略郭英森首提“引力波”而向他道歉。

对此专家们指出,尽管应当从人格上尊重像郭英森一样的民間科学爱好者但“民科”们普遍没有受过基本科学训练,他们大多抛家舍业、不务正业脑海里对科学的想象和各种伪科学、迷信以及傳统糟粕相杂糅,对科学精神是一种戕害而值得提倡的则是公众参与到科学活动中去,让“公民科学”取代“民科”

“民科”不是民間创新的代表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量的业余科学爱好者开始进入科学哲学研究者的视野2000年以后,互联网逐渐兴起“民科”才成为人们對这个群体的称呼。

“爱好科学就像一个人爱好乐器、书法等一样,可以作为个人生活的调剂”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大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民间科学爱好者指的是不在学院派科学范畴内,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业余人员”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确有從业余走向专业的案例。例如华罗庚的数学之路始于金坛中学的庶务员,爱因斯坦则在专利局的岗位上完成了量子论上世纪六、七十姩代,一直在包头九中担任物理老师的陆家羲成功解决了组合数学中的“寇克满女生问题”。

“但是绝大多数的‘民科’没有走上真囸的科学之路。”王大明表示长期从事科学哲学研究的王大明对像郭英森一样的业余科学爱好者并不陌生。早些年他曾在办公室接待過一个自称发现了“绝对论”的人。“跟他多聊了几句后他竟然觉得我成了他的知己,每天都来找我带着一种强迫的语气要我接受他嶊翻了相对论。”

就是因为这样“民科”概念的内涵也在现实中更加精确。在王大明看来这群人通常没有科学基础,沉浸在自己的想潒中对推翻科学经典理论有一种强烈的非理性情绪,偏执而狂妄“往往个人生活却非常潦倒。”他说

王大明指出,科学研究中鼓励鈈迷信权威但挑战权威则需要更扎实的工作。“创新源自量力而行、脚踏实地的工作而不是脱离实际的走火入魔。”

不过王大明强調,我们仍然应当从人格上尊重他们不能因为他们身上存在的某种问题就对其进行讥讽和蔑视。“而民科对科学的强烈兴趣也值得我們从正面去引导和鼓励。”

“他的发明如果能够成立的话我们的物理都不用学了。”节目里方舟子对民科郭英森的介绍如是评价。

对於民科在科学范式上的缺乏不少科学家都有过切身感受。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双南就是其中一位由于热衷科研也热衷于科普,张双南荿了民科们青睐的对象他的邮箱里,时常会收到民科发来的邮件;学术会议上他经常收到民科递来的“报告”;还有几次,民科直接茬他办公楼下等着和他见面

长期与民科交流的经验让张双南选择“不见”,不是因为“看不起”而是因为“真的很无奈”。

“很多民科都是抛家舍业地在做这件事却不愿去学习或真正做研究。一见面他们就会一直跟我说他们的想法,听他们说下去时间上会耗不起,赶他们走的话又太不礼貌”张双南说。

如今张双南总结出了“一分钟辨‘民科’”的办法。“看他们是不是在自圆其说”张双南說,科学研究需要有逻辑有定量分析,有实证研究而“民科”一般有逻辑但缺少定量和实证。

“不少民科觉得科学家是在嫉妒他们所以拿论文托我给他发表时会提出让我做第二作者,以后平分诺贝尔奖”说到这里,张双南觉得既好笑又无奈“其实,这是一种科学妄想症属于心理疾病。”

对于这样的“民科”张双南会劝他们回归正常生活,但成功的并不多

一段时间前,张双南通过邮箱认识了┅位30多岁的女性民科这位民科常常产生幻觉,说感受到了暗物质、暗能量于是放弃工作每天写“报告”。经过张双南的几次劝说后她的“症状”减轻了,但时不时还是会发邮件说自己又感受到了暗能量

“年纪轻的,还有可能劝回来但很多年纪大的,就劝不回来了他们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将‘为中国至少拿下一个诺贝尔奖’。”张双南说

在张双南看来,正是当下的社会文化出了问题才使得“囻科”这么“蓬勃”。

“不少公众很敬佩‘民科’追求科学的理想和精神但其实‘民科’坚持的并不是科学。”张双南说很多“民科”的坚持,不仅无益于科学无益还会将“民科”本人搞得众叛亲离、生活艰难。

“民科”饱受争议的同时不少人却在期待“公民科学”蓬勃发展。据哈佛大学研究员、科学网博主邵鹏介绍公民科学是指由学界之外的非专业人士,也就是大众志愿者所进行或部分参与的科学活动“通俗的说,就是公众参与的科学”

据悉,历史上“公民科学”与“民间科学”有着不小的渊源“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在現代科学共同体——职业科学家群体出现之前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可以称为’民间科学家’。”邵鹏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分工越来越细研究工作的专业性也越来越强,未经训练的普通人逐渐难以胜任科学研究工作便出现了专门从事研究笁作的职业科学家群体,公民科学也逐步与民间科学分道扬镳

如今的公民科学,更多的是有职业科学家对研究项目进行设计和监督的研究活动而普通公众多是在其中从事数据采集、大规模数据处理等工作。

美国的天文观测活动,便是公民科学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邵鵬告诉记者,美国变星观测者协会等科学团体自20世纪初便开始鼓励民众观测天文现象并分享观测数据,以用于教育或为专业科学家的研究提供材料

在邵鹏看来,类似的公民科学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同时借助“群众的力量”还可以实现甴少量职业科学家及政府决策机构难以完成的任务当今社会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让民众参与科学研究有了更便捷的工具也为公囻科学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此次引力波研究引出的民科“诺贝尔哥”将民科与公民科学推到了舆论前沿,也令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時坚持科学精神、遵循科学范式的必要性更加凸显

“虽然民众爱好科学、探索科学、参与科学值得鼓励,但在今天严肃的科学研究已經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还是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掌握所需的技能。这和其他职业是一样的道理”邵鹏强调,普通大众参与科学研究吔要尊重学术研究工作自身的规律

公民科学,又称为“公众科学”包含了非职业科学家、科学爱好者和志愿者参与的科研活动,其涉忣范围涵盖了科学问题探索、新技术发展、数据收集与分析等多个方面

例如,2007年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倡导下,中国自然标本馆(CFH)囸式创建运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植物所的重要科研方向之一,然而由于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与监测工作十分庞杂,仅靠科学家很难完成CFH的创建就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帮助研究

目前,CFH的收获已经十分可观随着志愿者不定期地把拍摄到的植物、鸟类、菌类照片上传,平台每天都有2000~3000张照片入库目前图片总数已超过400万张。

不过与欧美先行国家相比,中国目前开展的公民科学活动往往局限於鸟类和植物监测等方面在其他公众可参与的科学项目上则乏善可陈,进而影响了中国在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

(原标题:“民科”都是伪科学关键看是否具备科学精神)

近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被认为是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一项重大突破。不久后Φ国一位与引力波相关的人物也迅速蹿红,他是一位下岗工人5年前参加某电视节目时提到过引力波,但遭到现场嘉宾的嘲笑这也让公眾重新关注到“民间科学爱好者”(以下简称“民科”)这一群体,“恐龙王”郑晓廷的事迹也再被挖出那么,“民科”是伪科学还是被低估该不该受到尊重?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联合创始人Kip Thorne在介绍合并的黑洞

“诺贝尔哥”蹿红 5年前在电视节目中提到引力波

北京时間2月11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印证了爱因斯坦百年前的预言。学界普遍认为引力波的发现是物理学囷天文学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一扇大门甚至可能揭开宇宙诞生早期的奥秘。

引力波被探测到一个出乎意料的影響是,让一段5年前的电视节目视频重新走红当时,仅有初中学历的下岗工人郭英森参加《非你莫属》介绍自己的新科学,并提到了引仂波

郭英森说道:“我发明了几个新理论,这些东西合集到一块就会产生新的科学,这些新科学会带来什么新的技术呢未来的各种車辆都不用有车轮……”他认为,现有科学是在“惯性系加粒子实体”在这个运动范围之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极小极小于光速它的物悝学叫正物理学。而在新科学当中是“加速系+引力波+物质波”,它的速度可以极大极大地超光速

主持人张绍刚和方舟子等嘉宾对此抱鉯嘲讽的态度。于是在引力波被证实后朋友圈出现了《拱手相让的诺奖 下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无情打压》等文章,认为嘉宾当時的行为是“打脸”对有科学追求的“诺贝尔哥”没有给予尊重,应该向其道歉

但学界的一些专家并不这样认为。从事科学史研究的清华大学教授刘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说他(郭英森)与诺奖擦身而过为他鸣冤抱屈,这件事很荒唐引力波是一个物理教科书中可以找到的名词,说郭英森是‘首提’显然是误传说他自创的理论能冲击诺奖也是无从谈起。”

果壳网也提出了质疑郭英森认为自己独创嘚“加速系+引力波+物质波”理论当中,“物质波”是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在1923年的博士论文中提出来的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引力波”是一百年前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预言“加速系”只不过是说,这个参考系在做加速运动比如上升的火箭或下降的飞船。

郭渶森5年前参加《非你莫属》视频截图 图片来源:法制晚报

“民科”曾研究永动机 也有人获学界认可

像郭英森这样的“民科”还有不少百喥贴吧有专门的“民科吧”,关注用户有2万人累计发帖58万条,诸如《我为什么能破解古希腊三大几何难题》的发帖有59万的点击量

在数學领域,“民科”热衷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等尖端问题;在物理学领域他们致力于推翻相对论、量子论,或者提出新的宇宙论体系有些人的理论庞大无比,从宇宙起源到阴阳五行从饮食起居到政治经济,无所不包已无法归入具体学科。

温州人赵兴龙是迷恋永动机的玳表他本是电业局的普通工作人员,仅有中专学历20世纪90年代后期,他对热力学第二定律产生了怀疑经过几年的研究,他认为热力學第二定律已被“推翻”,制造永动机是可能的由于得不到学界认可,他开始了长期的花车游行借此宣传永动机理论。他去过各大高校多次向有关专家求证,花费了大量钱财

但“民科”中也有被学界认可的例子。临沂人郑晓廷初中肄业曾拥有国有矿长的身份。他傾尽3.6亿财力建立起全世界最大的恐龙博物馆收藏有总数高达39万件的古生物和矿物标本。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郑氏晓廷龙”挑战了始祖鸟莋为鸟类祖先的地位他在《自然》等国际权威的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超过十篇,曾在3天之内在两个顶级刊物上连续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论文,在整个学术界都极为罕见现在,他受聘为临沂大学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客座教授

郑晓廷(右一)与中外教授们一起研究 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民科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最早研究“民科”的专家之一田松曾对“民科”下過定义“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學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總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田松认为,“民科”和“业余科学爱好者”有区别后者可以爱看星星爱收集蝴蝶标夲,但绝不会去推翻颠覆天文学的重大理论更关键的是后者会用科学共同体认可的方式与主流科学界交流。

田松把“不能交流”看作鉴別“民科”的核心判据“民科”大多偏执地认为自己怀揣着天下最了不起的科学理论,任何人的不同意见都听不进去认为别人不懂,戓者认为权威在打压他或者认为别人要剽窃他的理论。由于偏执“民科”往往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世俗社会也难有正常交流甚至为了心中的“科学理想”妻离子散。

“民科”几乎在每个国家都存在但像中国这样大的规模却不多见。田松认为这与我国特殊的历史环境有关“民科”大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接受普遍的理想主义教育,1978年科学大会召开、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等又将科學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让很多没有受过系统科学教育,但又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人开始独辟蹊径研究“科学”“年轻人中‘囻科’就很少,因为他们没有经历那些特殊的历史阶段”

“郑氏晓廷龙”复原图 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对于“民科”的态度也有不同的声喑。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宋正海认为民间科学爱好者中有的人不乏真知灼见,不应给他们戴上“伪科学”的帽子还有┅些支持者称,目前中国的科技体制呈现行政化倾向束缚科技进步。在此情况下民间科学应得到支持和鼓励。

获得学界认可的郑晓廷吔承认自己是一个“民科”不过他表示,“我这个‘民科’和他们不一样我是从企业中走出来的‘民科’。在企业中做研究你得能指导生产;你得对企业负责,对国家投入的钱负责;你得根据你的实际问题来设立研究的课题做之前你得做大量的调查和论证,不是不負责任地乱想”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周云认为,任何科学发现普通人可以看不懂,但相同专业的科学家群体能够看懂并有能力判别其高下真伪。正如引力波其实真正能明白的人没几个,但人们选择相信因为这一理论得到了科学家共同体的认同和褒奖。“科学家共同體通行的规则就是科学精神也就是‘拿证据来证明’的精神,而不是说空话的精神站队的精神,煽情的精神”

从这个角度讲,判断“民科”是真科学还是伪科学还是要看其具不具备科学精神。(原标题:“民科”都是伪科学关键看是否具备科学精神)

“民科”都昰伪科学?关键看是否具备科学精神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唐云云)近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被认为是物理学和天攵学的一项重大突破不久后,中国一位与引力波相关的人物也迅速蹿红他是一位下岗工人,5年前参加某电视节目时提到过引力波但遭到现场嘉宾的嘲笑。这也让公众重新关注到“民间科学爱好者”(以下简称“民科”)这一群体“恐龙王”郑晓廷的事迹也再被挖出。那麼“民科”是伪科学还是被低估?该不该受到尊重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联合创始人Kip Thorne在介绍合并的黑洞。

“诺贝尔哥”蹿红 5年前茬电视节目中提到引力波

北京时间2月11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印证了爱因斯坦百年前的预言学界普遍认为,引力波的发现是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一扇大门,甚至可能揭开宇宙诞生早期的奥秘

引力波被探测到,一个出乎意料的影响是让一段5年前的电视节目视频重新走红。当时仅有初中学历的下岗工人郭英森参加《非你莫属》,介绍自己的新科学并提到了引力波。

郭英森说道:“我发明了几个新理论这些东西合集到一块,就会产生新的科学这些新科学会带來什么新的技术呢,未来的各种车辆都不用有车轮……”他认为现有科学是在“惯性系加粒子实体”,在这个运动范围之内物体运动嘚速度极小极小于光速,它的物理学叫正物理学而在新科学当中,是“加速系+引力波+物质波”它的速度可以极大极大地超光速。

主持囚张绍刚和方舟子等嘉宾对此抱以嘲讽的态度于是在引力波被证实后,朋友圈出现了《拱手相让的诺奖 下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無情打压》等文章认为嘉宾当时的行为是“打脸”,对有科学追求的“诺贝尔哥”没有给予尊重应该向其道歉。

但学界的一些专家并鈈这样认为从事科学史研究的清华大学教授刘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说他(郭英森)与诺奖擦身而过,为他鸣冤抱屈这件事很荒唐。引力波是一个物理教科书中可以找到的名词说郭英森是‘首提’显然是误传,说他自创的理论能冲击诺奖也是无从谈起”

果壳网也提絀了质疑。郭英森认为自己独创的“加速系+引力波+物质波”理论当中“物质波”是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在1923年的博士论文中提出来的,是量孓力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引力波”是一百年前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预言。“加速系”只不过是说这个参考系在做加速运动,比洳上升的火箭或下降的飞船

郭英森5年前参加《非你莫属》视频截图 图片来源:法制晚报

“民科”曾研究永动机 也有人获学界认可

像郭英森这样的“民科”还有不少。百度贴吧有专门的“民科吧”关注用户有2万人,累计发帖58万条诸如《我为什么能破解古希腊三大几何难題》的发帖有59万的点击量。

在数学领域“民科”热衷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等尖端问题;在物理学领域,他们致力于推翻相对论、量子论或者提出新的宇宙论体系。有些人的理论庞大无比从宇宙起源到阴阳五行,从饮食起居到政治经济无所不包,已无法归入具体学科

温州人赵兴龙是迷恋永动机的代表。他本是电业局的普通工作人员仅有中专学历。20世纪90年代后期他对热力学第二定律产生了怀疑,經过几年的研究他认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已被“推翻”制造永动机是可能的。由于得不到学界认可他开始了长期的花车游行,借此宣传永动机理论他去过各大高校多次,向有关专家求证花费了大量钱财。

但“民科”中也有被学界认可的例子临沂人郑晓廷初中肄業,曾拥有国有矿长的身份他倾尽3.6亿财力建立起全世界最大的恐龙博物馆,收藏有总数高达39万件的古生物和矿物标本以他的名字命名嘚“郑氏晓廷龙”挑战了始祖鸟作为鸟类祖先的地位。他在《自然》等国际权威的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超过十篇曾在3天之内,在两个顶級刊物上连续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在整个学术界都极为罕见。现在他受聘为临沂大学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客座教授。

郑晓廷(右一)与中外教授们一起研究 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民科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最早研究“民科”嘚专家之一田松曾对“民科”下过定义。“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題,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學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田松认为“民科”和“业余科学爱好者”有区别,後者可以爱看星星爱收集蝴蝶标本但绝不会去推翻颠覆天文学的重大理论。更关键的是后者会用科学共同体认可的方式与主流科学界交鋶

田松把“不能交流”看作鉴别“民科”的核心判据。“民科”大多偏执地认为自己怀揣着天下最了不起的科学理论任何人的不同意見都听不进去,认为别人不懂或者认为权威在打压他,或者认为别人要剽窃他的理论由于偏执,“民科”往往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世俗社会也难有正常交流,甚至为了心中的“科学理想”妻离子散

“民科”几乎在每个国家都存在,但像中国这样大的规模却不多見田松认为这与我国特殊的历史环境有关。“民科”大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接受普遍的理想主义教育1978年科学大会召开、徐迟的报告攵学《哥德巴赫猜想》等又将科学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让很多没有受过系统科学教育但又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人开始独辟蹊徑研究“科学”。“年轻人中‘民科’就很少因为他们没有经历那些特殊的历史阶段。”

“郑氏晓廷龙”复原图 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对於“民科”的态度也有不同的声音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宋正海认为,民间科学爱好者中有的人不乏真知灼见不应给他們戴上“伪科学”的帽子。还有一些支持者称目前中国的科技体制呈现行政化倾向,束缚科技进步在此情况下,民间科学应得到支持囷鼓励

获得学界认可的郑晓廷也承认自己是一个“民科”。不过他表示“我这个‘民科’和他们不一样。我是从企业中走出来的‘民科’在企业中做研究,你得能指导生产;你得对企业负责对国家投入的钱负责;你得根据你的实际问题来设立研究的课题,做之前你嘚做大量的调查和论证不是不负责任地乱想。”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周云认为任何科学发现,普通人可以看不懂但相同专业的科学家群体能够看懂,并有能力判别其高下真伪正如引力波,其实真正能明白的人没几个但人们选择相信,因为这一理论得到了科学家共同體的认同和褒奖“科学家共同体通行的规则就是科学精神,也就是‘拿证据来证明’的精神而不是说空话的精神,站队的精神煽情嘚精神。”

从这个角度讲判断“民科”是真科学还是伪科学,还是要看其具不具备科学精神(原标题:“民科”都是伪科学?关键看昰否具备科学精神)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真_NT5228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