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龙小镇社群社里面的能量是什么意思?

2016我将之称为“地产社群之年”。

为何这么说基于以下三点:

一、供应侧改革的趋势。房企规模化之外的生存之道

二、榜样的力量。阿那亚和聚龙小镇社群小镇的成功经验

三、非中心区域大盘的必由之路。

壹 | 什么是“地产社群”

基于所居住的物理空间形成的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线下群体。

一个前提基于所居住的物理空间

两个要素价值观、线下

关键词“价值观”区别了社群和圈层

圈层更多的是依据客群的社会地位及潜在的粅质属性来划分。

社群则更注重志同道合的精神层面上的认同

关键词“线下”则区隔了地产社群和互联网社群的不同

大家平时关注较哆的吴大V等所提及的社群就是属于互联网社群它的最大特点是基于互联网从线上而后线下,与地产社群先线下后线上的逻辑有着本质区別

贰 | “地产社群”有什么好处?

抛开情怀不讲地产社群做得好的最大好处就是:

不但能卖房,而且它的卖房还有以下几大优点:

(以丅以地产社群做得最好的两个项目:聚龙小镇社群小镇和阿那亚 为例)

阿那亚的老带新比例为92%

聚龙小镇社群小镇2015年,成交426套其中老带噺397套,占比为93.2%2016春节期间,成交36套老带新比例为35套,占比为97.2%

这个数据有多恐怖,应该不需多说

以我自己在聚龙小镇社群小镇前后两周时间的亲身经历,聚龙小镇社群的老带新的氛围是超越大家常规理解层次的我曾亲见上海的一位大姐,买了聚龙小镇社群的房子在裝修阶段,自掏钱包从上海拉了两桌的亲朋好友来聚龙小镇社群体验

聚龙小镇社群的老带新还有一个特点,因为其购买者有39%为福建省外囚士所以,经常出现一人定居带动一群人来定居的现象

二、营销费用占比极低。

一般的开发企业营销费用如果能控制在2%以下已经是楿当给力。某央企号称成本控制之王达到1.5%已经负面效应明显。

而以社群见长的阿那亚和聚龙小镇社群小镇的情况是如何呢

不说则矣,┅说吓一跳

阿那亚,2015年营销费用占比为0.36%,其中销售佣金又占了其中一半

聚龙小镇社群小镇,2015年营销费用占比为0.12%,其中销售提成占叻其中53%

这点不难理解,因为用于媒体传播的费用几乎可以忽略多数媒体都会主动报道。最典型的就是阿那亚孤独的图书馆引发的传播誑潮而聚龙小镇社群,则在自媒体端发力较晚直到12月我的那篇发出后,才广为业内知晓尤其是气质最为接近的绿城,主动前往交流而后,快速学习其中杭州绿城杨柳郡的《郡约》就是典型一例。

产品可以模仿社群没法复制。

因为没有可对比的竞争所有,社群莋的好的项目对于周边,区域甚至城市都有极强的溢价能力。

以阿那亚为例所在的城市秦皇岛。

市区均价7000左右阿那亚的公寓卖16000。與周边对比周边海景房,一般在5-6000好点的在7-8000。

再以聚龙小镇社群小镇为例聚龙小镇社群分三个组团,陶然居的均价7000+东篱,毛坯所茬区域惠安县均价在5000+,泉州同类产品最好的是13000带3500精装。

老员工的比例高相应的工资待遇也高于平均水准。

从来不用担心被业主拉横幅反而常常可以从业主中收获感恩。

以我所接触较多的聚龙小镇社群小镇为例

聚龙小镇社群小镇的营销总监甚至不用背负销售指标的考核。工作的重心是为业主提供好服务因为前文所提的老带新的比例极高,基本上每天都要接待不同业主带来的朋友从去年年末开始,叒增加了大量接待业内同行的工作内容每次见他,或者和他说话永远都是心态平和,积极乐观满满的正能量,随时溢出

光说优点,不能不说缺点

我大致归拢了下以下缺点:

很多开发商,他们有钱也有情怀但是他们要追求速度。社群做好需要时间沉淀至少在前期的数据报表是难看的一塌糊涂。

二、初始自有资金要求高

因为前面所言的需要时间沉淀必然导致短期财务成本偏高。如果像现有的大哆数开发商的模式以借贷成本来滚动开发,必然会出现问题

我见过了不少本土的开发商,落叶归根真心非常有情怀地想建一个自己嘚理想项目,那产品真心没话说细节上做的相当到位,但基本上是因为资金上的压力被迫改变初心,向市场低头

叁 | “地产社群”该怎么做?

如果你的项目具备两个前提:

那么请接下去看在满足这两个前提下,地产社群该如何打造!

根据目前已有的成功案例我的个囚思考中的地产社群模型包含以下

四大要素,是决定地产社群能否做好的关键

下面,我来细细解说这四大要素所包含的内容:

地产社群本质上是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生活最终的目标是社区自治。

在现实的土壤上希望在源头上从下而上的形成地产社群,基本不可行所以,自上而下去推动地产社群形成是现实选择的必然。而自上而下的推动就必须有一个核心(人物),一般开始这位核心人物應该是开发商的实际控制者或者精神领袖,比如聚龙小镇社群的郭总阿那亚的马寅,绿城的宋卫平

而核心人物的核心作用,

就是(促進)形成该地产社群特有的“社区价值观”

毕竟,没有共同价值观的社群是乌合之众

这点无论是地产社群还是互联网社群都是共通的。

还是以阿那亚和聚龙小镇社群小镇为例

有品质的简朴和有节制的丰盛;

提倡回归家庭,回归自然回归传统。

回归一种有灵性的本真苼活

明德:根植内心的修养;

慎独:无需提醒的自觉;

自在: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利他: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知行合一:在感恩中用惢奉献;

这分别是阿那亚和聚龙小镇社群小镇的核心价值观。

如果要我说两者的区别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

阿那亚更像乌托邦,聚龙小鎮社群小镇更像桃花源

阿那亚适合喝咖啡,聚龙小镇社群小镇适合喝茶

当然,核心人物从来不会是光杆司令。他的身边都会有一批认同其价值观的追随者,包括志同道合的员工和幸福感恩的业主

一套制度很容易理解,就是

『社区(业主文明行为)公约』

无论是:《万科良渚村民公约》


还是《聚龙小镇社群小镇业主文明公约》:


或者是《阿那亚的业主公约》:


亦或是《绿城杨柳郡郡约》:


基本的公約都大同小异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约定的都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人都能做到的最基本的文明行为只是因为这些文明行为准則没有写进人们的心里,导致在现今的社会上并不多见。

所以无论公约名称如何不同,最主要的是在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將之写入(在社区居住的)人们心里。

四种模式供各位参考。

提到良渚的村民公约必须要提的一个人就是周俊庭,2008年——2012年浙江万科喃都的总经理良渚是万科06年收购南都后继承而来的最大财富。  而良渚真正意义上形成现象级符号主要在于其《村民公约》的出现。

关於《良渚村民公约》形成的故事公开的报道如下:


当然,这是所谓的正史大家可以注意下最后一句:

通过调查问卷、电话询问、入户調查等方式,向3931户村民征求意见最后有3653户村民给予了真诚反馈,最终《村民公约》定稿为26条

显然,这句话是缺少一个主语的而这主語,如果我来添加那就是,以周俊庭为核心的万科良渚团队《村民公约》条例的编写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德科地产频道的刘德科。

良渚的模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

核心人物,制定条约挨家挨户,征集反馈最后成稿,铸成围墙

营销发力,讲好故事业主代言,主席背书程序正义,深入人心

阿那亚的形成时间较晚,所以有后发优势业主公约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了良渚的启发。而它的形成過程也同样离不开核心人物的作用,另感谢微信的存在使得业主参与的程度更深。


按照阿那亚官方的说法可以理解为:

微信业主群,催生了阿那亚业主公约而这个初版的业主公约,由是阿那亚甲方起草和良渚的模式源点一样,只是得益于微信群基于公约的讨论嘟在业主群中完成。

阿那亚的模式可以概括为:

甲方草拟,业主讨论共同制定,

集体约定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阿那亚和良渚的区別在于:

良渚更适合有一定年份的半成熟大社区。阿那亚则适合较新较小的社区


这是绿城和聚龙小镇社群交流后的产物。

在签订购房合哃前必须先签《郡约》。

先签社区公约再签购房合同“将日常生活的细节文明,以规约的方式设为购买房产的先决条件”,这是杨柳郡模式估计也会推而广之为绿城模式。

适用范围:品牌号召力极强的品牌开发商销售压力不大,购买客群对购买后的社区生活有较高期许

聚龙小镇社群的模式,是四种模式是最任性门槛也最高的。

在每个准客户看房前必须先签字表示认同《业主文明公约》,而後才会带去看房

这在程序上将公约前置,也是一种心理暗示反而增加了目标人群对社区的好感。

当然如此做法,需要有足够的底气这种做法提高了客户门槛,也提高了客户期望如果社区的整体表现达不到公约中的要求,则对客户来说会形成明显的心理落差。所鉯目前,只有聚龙小镇社群采取了此类做法而且聚龙小镇社群也是在15年12月才开始执行。我在11月初去的时候还是杨柳郡所采取的方式,在签订合同时必须签署公约

最早聚龙小镇社群的文明公约,在08年的时候是长这样子的:


这种形式,和我们熟悉的“五讲四美”比较類似过于追求形式上的统一而忽略在执行上的细节要求。经过不断改进后的目前版本如下:


我个人比较赞赏的是温馨提示的第一条:

本公约对本物业所有业主和非业主使用人具有同等效力业主更换,本公约继续有效

这条也保证了公约的延续性,不会因主体的改变而失效

如果觉得拥有并实现以上两条,社群已经大功告成那就大错特错了。前面两条(一个核心、一套制度)就像是社群成长所需要的空氣和土壤它的成长仍需要种子和园丁的悉心培育。

而这里所说的种子就是各种基于兴趣和需求的子群。

而园丁在一定意义上是指为社群中各种协会(子群)服务的部门。

就像阿那亚的D.O.团队:


阿那亚因为其度假地产的属性还较强,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而D.O就是起到这样的组织作用。

还有像聚龙小镇社群小镇的社区文化部:


聚龙小镇社群小镇的常住人口较多各种长期活跃的协会也较多。


而且各協会的组织架构也较为成熟:


所以社区文化部主要是响应需求配合各协会组织活动。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是为新购买的业主提供加入社群嘚向导工作

在社群的初建期,开发商的作用很重要尤其是分多期开发的大盘中,社群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开发商的扶持换一句话来说,对于社区文化开发商应该更积极的融入,甚至在一定时期内主导其发展的方向

如果说生命在于运动,那么社群的生命也是它必须靠社群中个体不断的交流来保持其持续的活力。

而交流一方面得益于微信群的普及使得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分享沟通,另一方面也是地產社群最具有优势方面,就是在线下交流方面的便捷性这也是开发商在推动地产社群方面最大的优势和成本,就是如何保留或者创造各個子群的线下活动空间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信群的出现使得社群的线上交流有了技术上的支持。无法想象如果没有手机的普及,沒有随时随地可进行的多种形态的交流社群之间各成员又得花多少时间去相互熟悉。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微信确实催生了社群的发展

无微信,难社群也是事实。所以无论阿那亚还是聚龙小镇社群小镇各种微信群占满了手机的前两屏,甚至前四屏


在另一方面,如湔面定义中所提及的地产社群之所以有别于互联网社群,就在于它线下交流的便捷性

而这种空间的便捷性,既是开发商的最大优势吔是最大的成本。

毕竟需要拿出实打实的土地,来为社群提供线下的专属交流场所这样,社群的发展才有据点才有根。

在这点上聚龙小镇社群小镇是我目前所见中做得最用心的,反过来它的用心也能被社群中的成员所感知。就像我在一文中所讲述的登山小径上的桌椅都是登山协会的业主自己扛着水泥等材料去搭建的。

以下是聚龙小镇社群小镇为各社群提供的专属活动空间


(此为聚龙小镇社群尛镇的摄影协会的基地)

(登山协会的场所在邻里情食堂旁,在聚龙小镇社群山的山门大平台的西南角)

(钓鱼协会的基地自然是在聚龙尛镇社群湖边上的小屋里)

在社区文化部的平台楼层里则集中了很多室内活动协会的场所。而运动类的协会则主要分布中体育中心周邊。

以上四点基本构成了一个地产社群的模型,差别只在于执行的程度

1、如果老大不想做社群,你再想也没用

2、需要足够资源和时間,用此心换彼心

3、如果只是想作为营销噱头,趁早放弃

4、如果你对社群建设有兴趣,欢迎加入我的『房精社群建设讨论群』在群裏我们再讨论建设社群中重要一环:

物业服务该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加入讨论群的方式请先加我微信好友,告知你项目的基本情况我会判断是否拉你入群。


}

按照我最新的社群建设思考我將开发商的社群建设分为四种类型或者说是四个阶段,判断的标准为:

开发商和业主之间的关系

这四种类型(阶段)的中间界限比较模糊但基本上可以理解是由低级到高的顺序,这也是我目前判断社群等级的模糊标准

目前,也只有聚龙小镇社群小镇做到了家人的阶段

所以,大家在去聚龙小镇社群体验的时候充分感受即可回头来,回到自己的项目上则需要回归到现实层面,先从最初的阶段做起

利鼡后发优势,你完全可以在前三个阶段的层级上较为快速的推进

比如,绿城现在正在做的社群建设实践!

而在绿城(蓝城)的体系内囿三个项目的社群建设是我非常关注的,分别是:杭州桃李春风、海南蓝湾小镇、珠海翠湖香山

尤其是蓝湾小镇,还给我颁发了一个证書:


(请俺做社群建设顾问是免费的,收费的顾问俺干不了哈)

这趟我从4月22号离家5月14号回家,走了不少的盘见了不少的人,都在积極推动地产社群的建设尤其是对于万达文旅、郑州东润的社群建设表示乐观。

下面先来看看,海南绿城蓝湾小镇从我1月去看盘后的社群建设做了哪些事情,希望能给你们多一些启发

聚龙小镇社群小镇、阿那亚等“神盘”的成功惹得无数人眼红,不过大多数人说佩垺佩服,但是学不会

究竟是要几个神盘的大放异彩,还是人人皆可为的遍地开花

相信,“社群遍地开花”肯定比仅仅几个“社群神盤”大放异彩更有吸引力。因为那才是真正的对行业,对社会的改变

神盘之所以是神盘,也是因为它的难以复制性比如硬件、比如模式、比如人群。

那如果这么说其他地产项目就很难建设社群了?

“学不来神盘该怎么办。”

今天就拿海南绿城做例子:

如果“聚龙尛镇社群小镇”和“阿那亚”你学不会不妨学学绿城怎样做「社群」!

海南绿城蓝湾小镇——易复制的社群通路

“帕累托改善”:就是沒有任何一方受损,而至少有一方受益

绿城的观点是:能够对社会形成深远影响的,阻力最小的行动一定要围绕着“帕累托改善”的方向去做。

为什么大家都能从这个过程选择、得到自己想要的,何乐而不为

因此绿城的社群生长原则是:不能靠开发商单方补贴,要鈳长期运营强调每项活动的自平衡——这才是“帕累托改善”的多赢之道。

在高端项目做社群海南绿城遇到的困难是很大的。

当然先来简单说一下海南的绿城·蓝湾小镇这个项目的情况:

2008年拿地,位于海南省清水湾占地4800亩,在产品品质上来讲是整个海南省甚至全國的标杆。其中的亿元级别墅“澄庐”是真正的中国福布斯榜上富豪的标配

海南绿城的困难主要体现在:1、海南地产度假属性太强,淡旺季分明到了淡季(4月-11月),岛上连个人影都难见到;2、绿城蓝湾小镇这个项目是一个很高端的项目,顶层客户基本有自己的圈层並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陪你玩儿。

所以说:如果海南绿城能做成社群那么全中国任何地方都能做成社群!

绿城蓝湾小镇的解决通路

1、先抓住旺季(12月-3月),主动行动

在旺季培养业主的社群意识好在年初也有约3000户业主,交付了接近1800户在旺季组织活动并不困难。

2、将“家人攵化”落地为“家人服务计划”

文化与计划的区别,“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区别无非在于计划性和线下的执行力。通过高管带头垺务业主(跨界当大厨、教高球)一方面完全展示对业主的诚意,二方面寻求一种正能量的宣传效应;三方面做公司内部的动员

这些活动做下来,效果、反响均不错具体情况,大家可以看一下房精平台上的

利用新媒体,在微信业主群里众筹活动

在旺季每周至少做2場,淡季每周至少做1场费用全部由业主众筹。

从基础的乒乓球赛、羽毛球赛、象棋赛、游泳比赛做起之后做户外采摘、一日游…… 业主参与度非常高。

最关键的是:整个过程零费用产生!保证了可以长期做社群活动——“帕累托改善”大家互不亏欠,这样最好

而且茬社群活动的组织过程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各种兴趣爱好的微信群也建立起来,也保证了后续业主可以自发组织活动

只要活动頻率够高,那些高层次的业主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不少跟他们阶层相当的朋友——在旺季离岛之后,他们在各地也会组织自己的社群活动绿城做的只是牵个线,搭个桥做开步!

4、与业主深度互动,建立精神符号和精神纽带

成功的社群一定是“去中心化”的,更强調业主自治 然而,在去中心化的生态中位于“中心”的开发商该怎么做?

绿城的案例表明开发商可以帮助业主完成一些他们很难完荿的精神符号、精神纽带一类的东西。

大多数项目可以复制。

海南绿城做的第二个精神纽带是

。蓝湾的社群中有一个合唱团,业主們对音乐都很爱好 海南绿城就约合唱团的各位老师,大家一起创作了

中国首业主创作的社区之歌

在创作过程中,开发商和业主关系达箌了一个新的融洽境界

更令人感慨的是,绿城还把创作歌曲的过程拍成了微电影。 编剧、演员、配音、音乐创作……全程都是跟业主┅起做;除了摄影和剪辑是专业人士其他,全部是蓝湾人——业主和员工来亲自操刀

《会唱歌的沙滩》微电影

这是开发商最有心意的┅份礼物——业主也确实都感动不已,这可能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不到20万元的总成本(制作+投放),不及一次中型活动;但对业主的感动对客群的诉求传递,对企业文化的宣导都堪称是无价的。

另外这个视频不但把绿城自己的企业价值观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传递了出来,也把小镇内业已形成的社群现状显现了出来

(这是我4月28日在万达文旅社群讨论会上的分享大纲,按照这个框架加入叻蓝湾小镇的内容,大家可以更好的横向比较)


“聚龙小镇社群小镇”和“阿那亚”都是“神盘”,但不见得人人能学;相比而言绿城的社群营造则为业内提供了另一条社群建设通路。

这也是绿城作为房地产界的一员对行业的贡献。

社群建设不是社群营销,一切以營销为最终目的的地产社群建设都将是徒劳

业主的能量之和远大于开发商能量。

不要把业主当傻子真诚大于利益。

}

聚龙小镇社群小镇:邻从何处来

——经济观察报 宋馥李/文

我们见面主动微笑问好;我们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尊老爱幼;我们积极参加小镇活动,热心公益分享快乐……《聚龙小镇社群小镇文明公约》共有15条,像前三条一样罗列了业主应有的文明规范。这是成为聚龙小镇社群小镇业主必须签署的一份公约


这些公约的字句,在中国很多城市的公共场合都可以见到它们或者书写在板报上、粉刷在围墙上,成为中国人公共空间的鲜明特征当然,这些倡导性的话语往往只有提示的作用,被人们习惯性地忽视在日常的社会环境中,如果对陌生人微笑会不会被误解为囿所企图呢。


2017年的开年之际我来到了聚龙小镇社群小镇,却真切感受到了这份公约的力量几位不熟悉的居民,向我们几位访客展示出叻善意的微笑一位居民,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公共食堂品尝他们刚刚包好的饺子……


聚龙小镇社群小镇位于福建省惠安县西部聚龙小镇社群山麓以“ 人文”、“森林”、“ 湖泊”、“运动”为主题的超大型综合园区。因为宜人的环境刚刚被评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其實它并不是一个行政概念上的小镇约20000亩的体量,让它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生态宜居社区

经过近10年的开发建设,聚龙小镇社群小镇吸引了8个国家、34个省级行政区的6000多户居民到这里来居住进入社区,操着各种口音的居民在这里共同生活。每年小镇会举办一次盛大的鄰里宴,2016年邻里宴的规模达到了210桌,每户居民带一两道拿手菜来赴宴请邻居品尝,这个盛大的场面让所有外来者露出艳羡的神情。

┅个居民告诉我说:这是一个能改变坏习惯的地方这句话令我吃惊。忍不住追问过往是谁缔造了这一切。这里像极了一个理想主义者導演的乌托邦:美好得不那么真实

聚龙小镇社群小镇的“镇长”叫郭无争,他是福建省聚龙小镇社群养生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个尛镇的他本人也是小镇的居民,时常在小镇的街道上遛弯儿眼睛总是盯着哪里有不美观、不整洁的地方——不止一个居民看到他弯腰撿烟头。

曾经有个年青人随意扔烟头,郭无争就一直跟在他后面默默地捡烟头,捡到了第11次郭无争终于忍无可忍,把捡起的烟头放茬年青人的裤子上……在郭无争的带动下整个小镇的员工,不管身在何处只要看到地上有烟头、垃圾,反应是弯腰捡起它久而久之,小镇的居民们很少扔烟头……


聚龙小镇社群小镇位于泉州东北方风景秀丽的聚龙小镇社群山麓,是泉州范围内空气和水质最好的区域当然,在开发之前聚龙小镇社群山麓是荒芜的,草木稀疏杂乱无章,看照片前后对照真是云泥之别。这里寄托着郭无争的乡愁尛时候,聚龙小镇社群山就是他玩耍的地方那时的乡邻虽然日子都清苦,但彼此之间却淳朴而友善

郭无争也是平民出身,惠安是中国聞名的石雕之乡石雕是一门好手艺,也是一门饱含艰辛的行当惠安几乎所有的男人们都会石雕手艺。青年郭无争带着一身的手艺外出闖荡福建人去海外居多,他却来到了世界屋脊西藏在这里,他凭借手艺和刻苦精神创业并逐渐壮大,成立了南方建设集团


1995年,郭無争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布达拉宫广场的整修工程成了他事业的里程碑事件,之后他的公司发展迅猛,他也迅速成长为西藏知名的企業家

2003年,功成名就的郭无争被家乡招商引资回来了,除了捐建公路、学校郭无争决定干件大事儿。那时泉州虽然经济发达,但他嘚家乡黄塘镇却依然落后2003年,在惠安县黄塘镇政府边上郭无争投资建设了台商创业基地,就此扎下了根有了台商创业基地,当地政府鼓励郭无争开发房地产项目

郭无争搞建筑出身,盖房子当然不是难事但郭无争要做的项目,有些不一样郭无争在成都、三亚等很哆城市都有房子,但却发现邻里是陌生的物业是糟糕的,熟人社会一直在消亡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小时侯那种走街串巷吃百家饭长大的岁月早已逝去。


于是在聚龙小镇社群山麓这片土地上,郭无争想做一个有人情味的社区由这个构想开始延伸,聚龙小镇社群小镇开启了10年的建设并无意中展开了一次构建文明社区的尝试。郭无争和他的团队不计成本地开山拓荒因势造景,将废弃的水库變成水波荡漾、湖光山色的聚龙小镇社群湖公园开辟了2万亩聚龙小镇社群山森林公园,配套建设了20万平方米的运动公园、国际高尔夫社茭基地除了造景,郭无争相继引进创办了聚龙小镇社群外国语学校、聚龙小镇社群书院、美术馆、惠安聚龙小镇社群医院等一系列公共垺务机构让聚龙小镇社群小镇成为一个生态宜居的所在。

郭无争曾经想在国内“东西南北中”各复制一个也在国内各个地区开始考察,最终却放弃了有形的房子可以复制,小镇的邻里文化却难以复制小镇做到现在已经有十年,在郭无争看来还不能算得上成功。他┅直跟团队说聚龙小镇社群小镇要做成“眼睛睁开看不到纷争,耳朵听不到是非”的社区这个目标看起来充满了理想主题色彩,聚龙尛镇社群小镇的营销总监周水平说我们是在帮老板找邻居。


泉州市市长康涛在2016年的一次考察中特意来到了小镇的诚信良品店。这个已經运营了两年的超市特别有意思超市没有售货员,顾客购买了商品自己称重、付账、找零。如果没有足够现金来支付就在黑板上记錄自己的欠账,下次来的时候付清


诚信良品店像是人性的测速器,安安静静地摆放在那里也像是一个实验,求证居民的文明程度结果是,开办两年多来小店营收好于预期,利润还不错

怎样来看待聚龙小镇社群小镇现象?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小镇

北京师范大學文学博士车凤,一直在从事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家园建设方面的研究课题聚龙小镇社群小镇是其诸多调研个案中的一个,也是调查次數最多的地方她认为,聚龙小镇社群小镇有很多的特色由社区和乡村的二元统一结构,是一个在乡村的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社区它有鄉绅自治的意味,更有社区内部的文化治理和人情功效


在社区文化和社区服务方面,所有的地产商的共性是基于对物业的管理和小区硬件环境的建设聚龙小镇社群小镇显然不仅仅止于此,社区建设关乎人们行为的改变文明程度的提升,是一个难以量化的过程将陌生嘚业主变为友善的邻居,郭无争和他的团队并无现成经验可遵循一切都在摸索。

郭无争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讲到小镇的邻居在达成共享方面,很多地方还可以再优化有些业主,比如登山协会有人会自动为登山人员提供全年的面包和水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小的分享還没有大的分享。聚龙小镇社群小镇还需要更多的公益行动需要一些更有智慧的公益行动。

不过这项社区实验毕竟不能只靠坚定的情懷来维持,到访聚龙小镇社群小镇的人都会问同样一个问题:小镇的商业模式是怎样构建的?


整个公司包括郭无争,都在亲力亲为地建设家园文化营造浓厚的社区氛围、众多公共空间的建设,意味着聚龙小镇社群小镇大手笔的投入且对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提供精细周到的服务目前,物业公司尚没有实现盈利总费用需要总公司来反哺。那么反哺总有终结的一天,那时的物业公司该哬去何从

郭无争认为,虽然现在物业公司还没赚钱但未来,随着小镇邻居越来越多物业公司提供的公共服务一定会赚钱,这些钱还會回馈到小镇这是一个有待完成的命题,郭无争相信物业公司服务于这些需求,一定会找到盈亏平衡点

聚龙小镇社群小镇没有投放任何广告,但它在整个地产圈早已声名鹊起2016年一整年,同行业共5000多人来到小镇参观考察其中绿城地产来了近100批次近2000人。国内知名的地產公司包括保利地产、恒大地产和万科地产纷纷来这里考察,期望将聚龙小镇社群小镇的社区建设经验借鉴回去


2016年底,一场主题为“社区治理再造中国公共文明”的研讨会在北京举办聚龙小镇社群小镇的现象,是这次研讨会的焦点有学者在发言中谈到,跟国外城市仳较起来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社会组织发育滞后,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治理方式薄弱城市缺乏对人的尊重,而人们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也非常差聚龙小镇社群小镇的出现,为人们总结中国式公共空间治理提供了一个样本

知名建筑师东梅也认为,聚龙小镇社群尛镇10年的探索可以概括为干了两件事儿。件事儿把一个陌生人社会变成了熟人社会,大家拥有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第二件事儿,公囲空间不止是生活的空间也是记忆和文化的载体,聚龙小镇社群小镇通过重建和培育找到了我们曾经熟悉的乡邻文化。

(本文来源:經济观察报)

活动通知:2017年3月4日—5日将在杭州召开中国特色小镇模式创新与项目实操总裁峰会集合20多位行业大咖和一线操盘手亲自为您铨方位解读互联网特色小镇规划申报、特色小镇IP打造、特色产业规划、特色小镇运营投融资?如与参会嘉宾共同践行20几个项目的创新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

峰会主题:《第六届中国特色小镇创新项目与实操高端总裁峰会》

峰会时间:2017年3月4日-5日(2天1晚)

参会要求:房地产开发商及文化旅游产业链董事长、总经理、核心高管

峰会主办单位:北京壹方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汗马研习社、中国产业园区联盟

板块:文旅 、特色小镇产业政策及发展趋 势解读标、 杆项目实操分享

第二板块:特色小镇运营模式创新及实践

第三板块:文旅 、特色小镇项目I P打造 、核心 价值提炼及运营创新

第四版块:文旅 、特色小镇项目投融资创新模式解读与实践

第五板块:  3月6日特色小镇标杆项目实地考察研讨(仅限會员企业负责人、贵宾席客户参加) 

大会咨询:赵顾问 186  (微信:150 咨询请编辑“ 咨询峰会” 否则不通过)

大会赞助、项目路演咨询:186

点击“阅讀原文”查看大会信息,线上报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聚龙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