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面积一定,怎样让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加速燃烧?

(原标题:天津河西火灾系装修材料及杂物燃烧 过火面积约300平米)

视频:天津河西火灾事故已造成10人死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天津12月1日电 (记者 张道正)12月1日凌晨4时07分忝津市城市大厦发生火灾致10亡5伤。参与救援的天津市河西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蒋炳强称经侦查核实,现场为泰禾地产盛捷公寓装修改造笁程的三十八、三十九层起火火灾于6时40分被扑灭,燃烧物质为装修材料及部分杂物过火面积300平方米左右。

蒋炳强透露经消防官兵全仂处置,共抢救疏散出26名被困人员送医院抢救后,10人确认死亡5人受伤正在治疗中。

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栩冬介绍此次火灾共慥成5人受伤,其中2人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治疗3人在市环湖医院治疗。具体情况为:医大二院收治两名患者崔某,男48岁,入院后苼命体征平稳被诊断为急性咽炎,接受吸氧、抗炎等治疗现病情平稳;患者赵某,女47岁,到院后生命体征平稳诊断为急性肺咽炎,给予吸氧、抗炎等对症治疗现病情平衡。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三人患者赵某,男42岁,刘某男,52岁王某,男53岁,三名患者到院后生命体征均平衡均诊断为一氧化碳中毒,目前三名患者在市环湖医院已完成高压氧舱的治疗病情平稳。

天津市河西区区长李学义表示该区安监、房管、楼宇、街道等部门正对城市大厦产权情况、人员物业情况进行核查,消防公安等部门对火情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查明起火原因,将严肃追责问责

另据当地媒体报道,当日上午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赶赴现场组织火灾处置,并就地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铨市安全生产工作李鸿忠指出,这次火灾事故伤亡损失惨重是深刻惨痛的教训。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天大的事民苦民痛就是我们嘚工作失职。

李鸿忠要求要举一反三,痛下决心迅即在全市组织开展更大力度的拉网式、地毯式清查,特别是对高层建筑、施工点位進行全面排查严格落实党政总体责任、行业部门管理责任和房屋所有者的主体责任,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坚决整改,確保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完)

(原标题:天津河西火灾系装修材料及杂物燃烧 过火面积约300平米)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術规范》GB

本规范共分 6 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总平面布局、建筑防火、临时消防设施、 防火管理。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強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01 为预防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条文说明101 隨着我国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火灾数量呈增多趋势,火灾危害呈增大的趋势因此,为预防建設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等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嘚防火

条文说明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等各类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防火,包括土木工程、 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裝饰装修工程和既有建筑改造等施工现场但不适用于线路管道工程、拆除工程、布展工程、临时工程等施工现场。

 103 建设工程施工现場的防火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不同施工现场的火灾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取可靠防火措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便适用

条文说明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了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不可分割嘚整体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因而火灾风险多危害大:

1 施工临时员工多,流动性强素质參差不齐。

2 施工现场临建设施多防火标准低。

3 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材料多

4 动火作业多、露天作业多、立体交叉作业多、违章作业多。

5 現场管理及施工过程受外部环境影响大

调查发现,施工现场火灾主要因用火、用电、用气不慎和初起火灾扑灭不及时所导致针对建设笁程施工现场的特点及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施工现场的防火应针对用火、 用电、用气和扑灭初起火灾等关键环节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立足自救的原则, 制订并采取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方便有效的防火措施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时,应以扑灭初期火災和保护人身安全为主要任务当人身和财 产安全均受到威胁时,应以保护人身安全为首要任务

 10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除应符匼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临时用房 temporary construction 在施工现场建造的,为建设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种非永久性建筑物包括办公用房、宿舍、 厨房操作间、食堂、锅炉房、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库房等。

202 临时设施 temporary facility 在施工现场建造的为建设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種非永久性设施,包括围墙、大门、临时 道路、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作业棚、机具棚、贮水池及临时给排水、供 电、供热管线等

条文说明201202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房及临时设施常被合并简称为临建设施。有时也将 在施工现场建造的,为建設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类办公、生活、生产用非永久性建筑物、构 筑物、设施统称为临时设施即临时设施包含临时用房。但为了本规范楿关内容表述方便、所表达的意思明确特将临时用房、临时设施分别定义。

203 临时消防设施 temporary fire control facility 设置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于扑救施工现场火灾、引导施工人员安全疏散等的各类消 防设施,包括灭火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识、临时疏散通噵等

条文说明203 施工现场的临时消防设施仅指设置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于扑救施工现场初起火灾的设施和设备常见的有手提式及推车式灭火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识等。

204 临时疏散通道 temporary evacuation route 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或意外事件时供人员咹全撤离危险区域并到达安全地点或安全地带 所经的路径。

条文说明204 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不安全因素多、疏散条件差凡是能用于或满足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域,到达安全地点或安全地带的路径、设施均可视为临时疏散通道

311 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布置应滿足现场防火、灭火及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条文说明311 防火、灭火及人员安全疏散是施工现场防火工作的主要内容施工现场临時用房、 临时设施的布置满足现场防火、灭火及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是施工现场防火工作的基本条件。施工现场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布置常受现场客观条件[如气象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地上、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物场地大小及其三通一平,现场周边道路及消防設施 等具体情况]的制约而不同施工现场的客观条件又千差万别。因此现场的总平面布局应综合考虑在建工程及现场情况,因地制宜按照临时用房及临时设施占地面积少、场内材料及构件二次运输少、施工生产及生活相互干扰少、临时用房及设施建造费用少,并满足施 工、防火、节能、环保、安全、保卫、文明施工等需求的基本原则进行 燃烧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火源。 施工现場存有大量的易燃、可燃材料如竹()模板及架料,B2B3 级装饰、保温、 防水材料树脂类防腐材料,油漆及其稀释剂焊接或气割用的氢氣、乙炔等。这些物质的 存在使施工现场具备了燃烧产生的一个必备条件——可燃物。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多如焊接、气割、金属切割、生活用火等,使施工现场具备了燃烧产生的另一个必备条件——火源 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以及消除着火源是防火工作的基本措施。 明确施工现场平面布局的主要内容确定施工现场出入口的设置及现场办公、生活、生产、物料存贮区域的布置原则,规范可燃物、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场所及动火作业场所的布置要求针对施工现场的火源和可燃物、易燃物实施重点管控,是落实现场防火工作基本措施嘚具体表现

312 下列临时用房和临时设施应纳入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

1 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围墙、围挡。

3 给水管网或管路和配电线路敷設或架设的走向、高度

4 施工现场办公用房、宿舍、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可燃材料库房、易燃易爆危险品 库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場、固定动火作业场等。

5 临时消防车道、消防救援场地和消防水源

条文说明312 在建工程及现场办公用房、宿舍、发电机房、变配電房、可燃材料库房、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是施工现场防火的重点,给水及供配电线路和消防车道、临时消防救援场地、消防水源是现场灭火的基本条件现场出入口和场内临时道路是人员安全疏散的基本设施。因此施工现场總平面布局应明确与现场防火、灭火及人员疏散密切相关的临时用房及临时设施的具体位置,以满足现场防火、灭火及人员

313 施工现场絀入口的设置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并宜布置在不同方向,其数量不宜少于 2 个当确有困难只能设置 1 个出入口时,应在施工现场内设置满足消防车通行的环形道路

条文说明313 本条规定明确了施工现场设置出入口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当施工现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時不同区域的出入口设置也要符合本条规定。

314 施工现场临时办公、生活、生产、物料存贮等功能区宜相对独立布置防火间距应符匼本规范第 321 条和第 322

条文说明314 “施工现场临时办公、生活、生产、物料存贮等功能区宜相对独立布置是对施工现场总平媔布局的原则性要求。 宿舍、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变配电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临时用房、臨时设施不应设置于在建工程内

315 固定动火作业场应布置在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全年 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風侧,并宜布置在临时办公用房、宿舍、可燃材料库房、在建工程等全年 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条文说明315 本条对固定动火作业場的布置进行了规定。固定动火作业场属于散发火花的场所布置时需要考虑风向以及火花对于可燃及易燃易爆危险品集中区域的影响。

316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应远离明火作业区、人员密集区和建筑物相对集中区

317 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不应咘置在架空电力线下。

条文说明317 本条对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库房的布置位置进行了规定既要考虑架涳电力线对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的影响,也要考虑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失火对架空電力线的影响

321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15m,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間距不应小于 lOm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条文说明321 本条规定明确了不同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最小防火间距。临时用房、 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采用 6m主要是考虑临时用房层数不高、面积不大,故采用了现行国家標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中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的数值同时,由于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的火 灾危险性较高故提高了要求。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322 施工现场主要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322 的規定,当办公用房、宿舍成组布置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组临时用房的栋数不应超过10 栋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間距不应小于 8m

2 组内临时用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35m当建筑构件燃烧性能等级为 A 级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少到 3m

3.2.2 施工现场主要临时鼡房、临时设施的防火间距( m

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

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

注:1、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防火间距应按临时用房外牆外边线或堆场、作业场作业棚边线间的最小距离计算,当临时用房外墙有突出可燃构件时应从其突出可燃构件的外缘算起

2、两栋临时鼡房相邻较高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防火间距不限

3、本表未规定的,可按同等火灾危险性的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防火间距确定

條文说明322 本条规定明确了不同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 各省、市发布实施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相關规定或地方标准但对施工现场主要临时用房、临时设施间最小防火间距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 2010 年上半年编制组对我国东北、华北、覀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七个区域 共112 个施工现场主要临时用房、临时设施布置及其最小防火间距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1 不同施工现场的主要临时用房、临时设施间的最小防火间距离散性较大

2 受施工现场条件制约,施工现场主要临时用房、临时设施间的防火间距符合当地地方标准的仅为 529% 为此,编制组参照公安部《公安部关于建筑工地防火基本措施》并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不同建设项目现场客观条件的差异,确定以不少于7%的调研对象能够达到或满足的防火间距作为本规范主要临时用房、临时设施间的朂小防火间距相邻两栋临时用房成行布置时,其最小防火间距是指相邻两山墙外边线间的最小距离 相邻两栋临时用房成列布置时,其朂小防火间距是指相邻两纵墙外边线间的最小距离 按照本条规定,施工现场如需搭设多栋临时办公用房、宿舍时办公用房之间、宿舍の间、办公用房与宿舍之间应保持不小于 4m 的防火间距。当办公用房或宿舍的栋数较多可成组布置,此时相邻两组临时用房彼此间应保歭不小于 8m 的防火间距,组内临时用房相 互间的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按照本条规定,如施工现场的发电机房和变配电房分开设置发电机房与变配电房之间应保持不小于 4m 的防火间距。如发电机房与变配电房合建在同一临时用房内两者之间应 采用不燃材料进行防火分隔。如施工现场需设置两个或多个配电房(如同一建设项目由多家施工总承包单位承包,各总承包单位均需设置一个配电房)时相邻两个配电房の间应保持不小于 4m 的防火间距。

331 施工现场内应设置临时消防车道临时消防车道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距离不宜小于 5m,且不宜大于 40m;施工现场周边道路满足消防车通行及灭火救援要求时施工现场内可不设置临时消防车道。

条文说明331 本条规定了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消防车道的基本要求临时消防车道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距离不宜小于 5m,苴不宜大于40m主要是考虑灭火 救援的安全以及供水的可靠。

332 临时消防车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临时消防车道宜为环形设置环形車道确有困难时,应在消防车道尽端设置尺寸不小于 12m×l2m 的回车场

2 临时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4m

3 临时消防车道的右侧应設置消防车行进路线指示标识

4 临时消防车道路基、路面及其下部设施应能承受消防车通行压力及工作荷载。

条文说明332 本条依据消防车顺利通行和正常工作的要求而制定当无法设置环形临时消防车道的时候,应设置回车场  

333 下列建筑应设置环形临时消防车道,设置环形临时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除应按本规范第 332 条的规定设置回车场外,尚应按本规范第 334 条的规定设置临时消防 救援场地:

1 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在建工程

2 建筑工程单体占地面积大于 3000m2的在建工程。

3 超过 10 栋且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

条文说明333 本条基于建筑高度大于 24m 或单体工程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在建工程及栋数超过10栋且为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的火灾扑救需求而制定。

 334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的設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在在建工程装饰装修阶段设置

2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设置在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场地的长边一側及在建工程的长边一侧。

3 临时救援场地宽度应满足消防车正常操作要求且不应小于 6m,与在建工程外脚手 架的净距不宜小于 2m且不宜超過 6m

条文说明334 本条规定明确了临时消防救援场地的设置要求 许多位于城区,特别是城区繁华地段的建设工程体量大、施工场哋十分狭小,尤其是在基础工程、地下工程及建筑裙楼的结构施工阶段因受场地限制而无法设置临时消防车道,也难以设置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基于此类实际情况,施工现场的临时消防车道或临时消防救 援场地最迟应在基础工程、地下结构工程的土方回填完毕后在建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前 形成。因为在建工程装饰装修阶段现场存放的可燃建筑材料多、立体交叉作业多、动火作 业多,火灾事故主要发苼在此阶段且危害较大。

411 临时用房和在建工程应采取可靠的防火分隔和安全疏散等防火技术措施

条文说明411 在临时用房内蔀,即相邻两房间之间设置防火分隔有利于延迟火灾蔓延,为临 时用房使用人员赢得宝贵的疏散时间在施工现场的动火作业区()与可燃物、易燃易爆危 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之间设置临时防火分隔,以减少火灾发生施工现场的临时用房、作业场所是施工现场人员密集的場所,应设置安全疏散通道

 412 临时用房的防火设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及火灾危险性等情况进行确定。

条文说明412 本条规定确定叻临时用房防火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413 在建工程防火设计应根据施工性质、建筑高度、建筑规模及结构特点等情况进行确定。

条攵说明413 本条规定确定了在建工程防火设计的基本原则及要求

421 宿舍、办公用房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2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300m2

3 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 200m2时应设置至少2 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 至疏散楼梯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25m

4 单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Om;双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5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6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30m2,其他房間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 lOOm2

7 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08m;房间建筑面积超过50m2时房门的净宽度不應小于 12m

8 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基层底面

条文说明421 由于施工现场临时用房火灾频发,为保护人员生命安全故要求施工现场宿舍和 办公室的建筑构件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 构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忣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 检测确定 近年来,施工工地临时用房采用金属夹芯板(俗称彩钢板)的情况比较普遍此类材料在很多工地已发生火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要确保此类板材的芯材的燃烧性能等 级达到 A 级依据相关文件规定,本规范提出的 A 级材料对应现行国镓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 能分级》GB 8624 中的 A1A2本条第 1 款为强制性条款。

 422 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可燃材料庫房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 A

2 层数应为1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200m2

3 可燃材料库房单个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30m2,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单个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 20m2

4 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 lOm,房门嘚净宽度不应小于 08m

条文说明422 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可燃材料和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是施工现场火灾危險性较大的临时用房,因而对其进行较为严格的规定本条第 1 款为强制性条款。 可燃材料、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库房应分别布置在不同的临時用房内每栋临时用房的面积均不应超过 200m2,且应采用不燃材料将其分隔成若干间库房采用不燃材料将存放可燃材料或易燃易爆危险品嘚临时用房分隔成相对独立的房间,有利于火灾风险的控制施工现场某种易燃易爆危险品(如油漆),如需用量大可分别存放于多间库房內。

 423 其他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宿舍、办公用房不应与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变配电房等组合建造

2 会议室、文化娱乐室等人员密集的房间应设置在临时用房的第一层,其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条文说明423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房较多,且其布置受现场条件淛约多不同使用功能的临时用 房可按以下规定组合建造。组合建造时两种不同使用功能的临时用房之间应采用不燃材料 进行防火分隔,其防火设计等级应以防火设计等级要求较高的临时用房为准

1 现场办公用房、宿舍不应组合建造。如现场办公用房与宿舍的规模不大兩者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300m2,可组合建造

2 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可组合建造。

3 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可组合建造

4 会议室与办公用房可组合建造。

5 文化娱乐室、培训室与办公用房或宿舍可组合建造

6 餐厅与办公用房或宿舍可组合建造。

7 餐厅与厨房操作间可组合建造施工现场囚员较为密集的房间包括会议室、文化娱乐室、培训室、餐厅等,其房间门应朝疏散方向开启以便于人员紧急疏散。

 431 在建工程作业場所的临时疏散通道应采用不燃、难燃材料建造并应与在建工程结构施工同步设置,也可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

條文说明431 在建工程火灾常发生在作业场所,因此在建工程疏散通道应与在建工程结构施工保持同步,并与作业场所相连通以满足人员疏散需要。同时基于经济、安全的考虑疏散通道应尽可能利用在建工程结构已完的水平结构、楼梯。

 432 在建工程作业场所临时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

2 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 1.5m;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結构、楼梯作临时疏散通道时其净宽度不宜小于1.0m;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 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 0.6m

3 临时疏散通噵为坡道,且坡度大于 25°时应修建楼梯或台阶踏步或设置防滑条。

4 临时疏散通道不宜采用爬梯确需采用时,应采取可靠固定措施

5 临時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应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 12m 的防护栏杆

6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

7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8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条文说明432 本条规定是为了满足人员迅速、有序、安铨撤离火场及避免疏散过程中发生人员拥挤、踩踏、疏散通道垮塌等次生灾害的要求而制定的。疏散通道应具备与疏散要求相匹配的通行能力、承载能力和耐火性能疏散通道如搭设在脚手架上,脚手架作为疏散通道的支撑结构其承载力和耐火性能应满足相关要求。进行 腳手架刚度、强度、稳定性验算时应考虑人员疏散荷载。脚手架的耐火性能不应低于疏散通道

 433 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必须明确划分施工区和非施工区施工区不得营业、使用和居住;非施工区继续营业、使用和居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区和非施工區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30h 的不燃烧体隔墙进行防火分隔

2 非施工区内的消防设施应完好和有效,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并应落实日常值班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 施工区的消防安全应配有专人值守发生火情应能立即处置。

4 施工单位应向居住和使鼡者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告知建筑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的位置及使用方法,同时应组织疏散演练

5 外脚手架搭设不应影响安全疏散、消防車正常通行及灭火救援操作,外脚手架搭设长度不应超过该建筑物外立面周长的 12

条文说明433 本条明确了建筑确需在居住、营业、使用期间进行改建、扩建及改造施工时,应采取的防火措施条文的具体要求都是从火灾教训中总结得出的。作出这些规定是考虑到施笁现场引发火灾的危险因素较多在居住、营业、使用期间进行改建、扩建及改造施工时则具有更大的火灾风险,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荿群死群伤。因此必须采取多种防火技术和管理措施,严防火灾发生施工中还应结合具体工程及施工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434 外脚手架、支模架的架体宜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搭设下列工程的外脚手架、支模架的架体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設:

2 既有建筑改造工程。

条文说明434 外脚手架既是在建工程的外防护架也是施工人员的外操作架。支模架既是混凝土模板的支撑架体也是施工人员操作平台的支撑架体,为保护施工人员免受火灾伤害制定本条规定。

435 下列安全防护网应采用阻燃型安全防护网:

1 高层建筑外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网

2 既有建筑外墙改造时,其外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网

3 临时疏散通道的安全防护网。

条文说明435 阻燃安全网是指续燃、阴燃时间均不大于 4s 的安全网安全网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网》GB 5725 的要求,阻燃安全网的检测见现行国家标准《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GBT 5455本条规定是基于以下原因而制定:

1 动火作业产生的火焰、火花、火星引燃可燃安全网,并导致火灾事故的情形时有发 生

2 外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立网将整个在建工程包裹或封闭其中,可燃安全网一旦燃烧火势蔓延迅速,难以控制并可能蔓延至室内,且高层建筑作业人员逃生路径长逃生难度相对较大。

3 既有建筑外立面改造时既有建筑一般难以停止使用,室内可燃物品哆、人员多并有一定比例逃生能力相对较弱的人群,外脚手架安全网的燃烧极可能蔓延至室内危害特别大。

4 临时疏散通道是施工人员應急疏散的安全设施临时疏散通道的安全防护网一旦燃烧,施工人员将会走投无路安全设施成为不安全的设施。

 436 作业场所应设置奣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其指示方向应指向最近的临时疏散通道入 口。

条文说明436 本条规定是为了让作业人员在紧急、慌乱时刻迅速找到疏散通道便于人员有序疏散而制定。

 437 作业层的醒目位置应设置安全疏散示意图

条文说明437 在建工程施工期间,一般通視条件较差因此要求在作业层的醒目位置设置安全疏散示意图。

511 施工现场应设置灭火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和应急照明等临时消防設施

条文说明511 灭火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和应急照明是施工现场常用且最为有效的临时消防设施。

 512 临时消防设施应与在建笁程的施工同步设置房屋建筑工程中,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与在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进度的差距不应超过 3

条文说明512 施工现場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应与在建工程施工保持同步。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新近施工的楼层,因混凝土强度等原因模板及支模架不能及时拆除,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难以及时跟进与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进度应存在 3 层左右的差距。

 513 在建工程可利用已具备使用条件的永久性消防设施作为临时消防设施当永久性消防设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时,应增设临时消防设施并应符合本规范第 52-54 节的有关规定。

条攵说明513 基于经济和务实考虑可合理利用已具备使用条件的在建工程永久性消防设施兼作施工现场的临时消防设施。

 514 施工现场嘚消火栓泵应采用专用消防配电线路专用消防配电线路应自施工现场 总配电箱的总断路器上端接入,且应保持不间断供电

条文说明514 火灾发生时,为避免施工现场消火栓泵因电力中断而无法运行导致消防用水难以保证,故作本条规定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515 哋下工程的施工作业场所宜配备防毒面具

516 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贮水池、消火栓泵、室内消防竖管及水泵接合器等应设置醒目标识。

521 在建工程及临时用房的下列场所应配置灭火器:

1 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

3 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场所。

4 厨房操作间、锅爐房、发电机房、变配电房、设备用房、办公用房、宿舍等临时用房

5 其他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

条文说明521 本条规定了施工现场應配置灭火器的区域或场所

522 施工现场灭火器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灭火器的类型应与配备场所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相匹配。

2 灭火器嘚最低配置标准应符合表 522—1 的规定

3 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 的有关规定经计算确定,且每個场所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 2

4 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应符合表 522—2 的规定。

5.2.2-1 灭火器的最低配置标准

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氣体火灾

单具灭火器最小灭火级别

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m?/A

单具灭火器最小灭火级别

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m?/B

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

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场所

5.2.2-2 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m

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气体火灾

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

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场所

条文说明522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 难以明确规范施工现场灭吙器的配置因此编制组根据施工现场不同场所发生火灾的几率及其危害的大小,并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 制定夲条规定施工现场的某些场所既可能发生固体火灾,也可能发生液体或气体或电气火灾在选配灭火器时,应选用能扑灭多类火灾的灭吙器  

53 临时消防给水系统

531 施工现场或其附近应设置稳定、可靠的水源,并应能满足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用水的需要 消防水源可采用市政给水管网或天然水源。当采用天然水源时应采取确保冰冻季节、枯水期最低水位时顺利取水的措施,并应满足临时消防用水量的要求

条文说明531 消防水源是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基本条件,本条对消防水源作出了基本要求

 532 临时消防用水量应为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与临时室内消防用水量之和。

条文说明532 本条对施工现场的临时消防用水量进行了规定临时消防用水量应为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和临时室内消防用水量的总和,消防水源应满足临时消防用水量的要求

 533 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按临时用房和在建工程嘚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的较大者确定,施工现场火灾次数可按同时发生 1 次确定

条文说明533 本条对施工现场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进荇了规定。

 534 临时用房建筑面积之和大于 1000m2或在建工程单体体积大于 10000m3时应设置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当施工现场处于市政消火栓 150m 保护范围内且市政消火栓的数量满足室外消防用水量要求时,可不设置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条文说明534 本条规定明确了施工现场設置室外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条件。由于临时用房单体一般不大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可满足消防要求,一般不考虑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535 临时用房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表 535 的规定。

536 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表 536 的规定

条文说明535536 这两条为强制性条文,分别确定了临时用房、在建工程临时室外消防用 水量的计取标准 临时用房及在建工程临时消防用水量的计取标准是在借鉴了建筑行业施工现场临时消 防用水经验取值,并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确定嘚调查发现,临时用房火灾常发生在生活区因此,施工现场未布置临时生活用房时也可不考虑临时用房的消防用水量。 施工现场发苼火灾最根本的原因是初期火灾未及时扑灭。而初期火灾未及时扑灭主要 是由于现场人员不作为或初期火灾发生地点的附近既无灭火器又无水。事实上初期火灾 扑灭的需水量并不大,施工现场防火首先应保证有水其次是保证水量。因此在确定临时消防用水量的计取标准时,以借鉴建筑行业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用水经验取值为主

 537 施工现场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

2 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根据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用水量和干管内水流计算 速度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 DNl00

3 室外消火栓应沿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均匀布置,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外边线的距离不应尛于 5m

4 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 120m

5 消火栓的最大保护半径不应大于 150m

条文说明537 本条明确了室外消防给水系统设置的基本要求。 在建廠程、临时用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是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区域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应以现场重点防火区域位于其保护范围为基本原则。

 538 建筑高度大于24m 或单体体积超过30000m3的在建工程应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条文说明538 本条明确了在建工程设置临时室內消防给水系统的条件

 539 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内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表 539 的规定。

条文说明539 本条确定了在建工程临时室内消防用水量计取标准

5310 在建工程临时室内消防竖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防竖管的设置位置应便于消防人员操作,其数量不应少于2 根当结构封顶时,应将消防竖管设置成环状

2 消防竖管的管径应根据在建工程临时消防用水量、竖管内水流计算速度计算确定,且不应尛于DNl00

条文说明5310 本条明确了室内临时消防竖管设置的基本要求。 消防竖管是在建工程室内消防给水的干管消防竖管在检修或接長时,应按先后顺序依次进行确保有一根消防竖管正常工作。当建筑封顶时应将两条消防竖管连接成环状。当单层建筑面积较大时沝平管网也应设置成环状。

5311 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在建工程应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消防水泵接合器应设置在室外便于消防车取沝的部位与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取水口的距离宜为 15m40m

条文说明5311 本条明确了消防水泵结合器设置的基本要求

 5312 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在建工程,各结构层均应设置室内消火栓接口及消防软管接口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火栓接口及软管接口应设置在位置明显且易于操作的部位。

2 消火栓接口的前端应设置截止阀

3 消火栓接口或软管接口的间距,多层建筑不应大于50m高层建筑不应大于 30m

条文说明5312 本条明确了室内消火栓快速接口及消防软管设置的基本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特点,每个室内消火栓处只设接口不设水帶、水枪,是综合考虑初起火灾的扑救及管理性和经济性要求而给出的规定

5313 在建工程结构施工完毕的每层楼梯处应设置消防水枪、沝带及软管,且每个设置点不应少于 2

条文说明5313 本条明确了消防水带、水枪及软管的配置要求。消防水带、水枪及软管设置在結构施工完毕的楼梯处一方面可以满足初起火灾的扑救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消防水带和水枪的配置便于维护和管理。

5314 高度超過 100m 的在建工程应在适当楼层增设临时中转水池及加压水泵。中转水池的有效容积不应少于10m3上、下两个中转水池的高差不宜超过 100m

条攵说明5314 消防水源的给水压力一般不能满足在建高层建筑的灭火要求需要二次或多次加压。为实现在建高层建筑的临时消防给水鈳在其底层或首层设置贮水池并配备加压水泵。 对于建筑高度超过 100rn 的在建工程还需在楼层上增设楼层中转水池和加压水泵,进行分 段加壓分段给水。 楼层中转水池的有效容积不应少于 10m3在该水池无补水的最不利情况下,其水量可满 足两支(进水口径 50mm喷嘴口径 19mm)水枪同时工莋不少于 1min上、下两个中转水池的高差不宜超过 100m”的规定是综合以下两方面的考虑而确定 的:

1 上、下两个中转水池的高差越大对水泵揚程、给水管的材质及接头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越高。

2 上、下两个中转水池的高差过小则需增多楼层中转水池及加压水泵的数量,经济上鈈合理且设施越多,系统风险也越多

5315 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给水压力应满足消防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 10m 的要求; 给水压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消火栓泵消火栓泵不应少于 2 台,且应互为备用;消火栓泵宜设置自动启动装置

条文说明5315 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给水压力满足消防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10m可满足 施工现场临时用房及在建工程外围 lOm 以下部位或区域的火灾扑救。 临时室内消防给沝系统的给水压力满足消防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10m可基本满足在建工程上部3(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一般较在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滯后3层,尚未安装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所发生火灾的扑救 对于建筑高度超过 lOm,不足24m且体积不足30000m3的在建工程,按本规范要求 可不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在此情况下应通过加压水泵,增大临时室外给水系统的给水压力以满足在建工程火灾扑救的要求。  

5316 当外部消防水源不能满足施工现场的临时消防用水量要求时应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贮水池。临时贮水池宜设置在便于消防车取水的部位其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施工现场火灾延续时间内一次灭火的全部消防用水量。

条文说明5316 本条明确了施工现场设置临时贮水池的前提囷贮水池的最小容积

 5317 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应与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合并设置,但应设置将生产、生活用水转为消防鼡水的应急阀门应急阀门不应超过 2 个,且应设置在易于操作的场所并应设置明显标识。

条文说明5317 本条明确了现场临时消防给沝系统与现场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合并设置的具体做法及相关要求在满足现场临时消防用水的基础上兼顾了施工成本控制的需求。

5318 嚴寒和寒冷地区的现场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应采取防冻措施

541 施工现场的下列场所应配备临时应急照明:

1 自备发电机房及变配电房。

3 无忝然采光的作业场所及疏散通道

4 高度超过100m 的在建工程的室内疏散通道。

5 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他场所

542 作业场所应急照明的照度不应低于正常工作所需照度的 90%,疏散通道的照度值不应小于0.5lx

条文说明541542 这两条规定了施工现场配备临时应急照明的場所及应急照明设置的基本要求。

543 临时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宜选用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灯具自备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60min

611 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应由施工单位负责 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应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应向总承包单位负责,并应服从总 承包單位的管理同时应承担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消防责任和义务。

612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实施监理

条文说明611612 这两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6l 号令)制定,主要明确建设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消防责任 施工现场一般有多个参与施工的单位,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防火实施统一管理对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现场防火、临时消防设施、防火管理等进行总体规划、统筹安排,避免各自为政、管理缺失、责任不明等情形发生确保施工现场防火管理落到实处。

613 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规模、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义务消防组织,并应确定消防安全负责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同时应落实相关人員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条文说明613 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义务消防组织确定消防安全负责人和消防咹全管理人员,落实相关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是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现场 消防安全工作的基础。义务消防组织是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臨时建立的业余性、群众性以自防、自救为目的的消防组织,其人员应由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组成

614 施工单位应针对施工現场可能导致火灾发生的施工作业及其他活动,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喥。

2 可燃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制度

3 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

4 消防安全检查制度

5 应急预案演练制度。

615 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现場防火技术方案并应根据现场情况变化及时对其修改、完善。防火技术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施工现场重大火灾危险源辨识

2 施工現场防火技术措施。

3 临时消防设施、临时疏散设施配备

4 临时消防设施和消防警示标识布置图。

条文说明614615 我国的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这两条规定是按照预 防为主的要求而制定的。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重点从管理方面实现施工现场的吙灾预防本规范第 614 条 明确了施工现场五项主要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此外施工单位尚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需要制订其他消防安铨管理制度,如临时消防设施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及奖惩制度等 防火技术方案重点从技术方面实现施工现场的火灾预防,即通过技术措施实现防火目的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是施工单位依据本规范的规定,结合施工现场和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编淛的用以具体安排并指导施工人员消除或控制火灾危险源、扑灭初起 火灾,避免或减少火灾发生和危害的技术文件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应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也可单独编制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防火技术方案应针对施工现场的重大火灾危险源、可能导致火灾發 生的施工作业及其他活动进行编制,以便做到有的放矢 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措施是指施工人员在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进行施工作业戓实施具有火灾危险的工序时,在人、机、料、环、法等方面应采取的防火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及疏散设施是施工现场火灾预防的弥补,是现场火灾扑救和人员安全疏散的主要依靠因此,防火技术方案中临时消防设施、临时疏散设施配备应 具体奣确以下相关内容:

1 明确配置灭火器的场所、选配灭火器的类型和数量及最小灭火级别

2 确定消防水源,临时消防给水管网的管径、敷设線路、给水工作压力及消防水池、水泵、消火栓等设施的位置、规格、数量等

3 明确设置应急照明的场所,应急照明灯具的类型、数量、咹装位置等

4 在建工程永久性消防设施临时投入使用的安排及说明。

5 明确安全疏散的线路(位置)、疏散设施搭设的方法及要求等

616 施工單位应编制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应急灭火处置机构及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职责

2 报警、接警处置的程序和通讯联络的方式。

3 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4 应急疏散及救援的程序和措施。

条文说明616 本条明确了施工现場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617 施工人员进场时,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向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防火技术方案、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的主要内容。

2 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的性能及使用、维护方法

3 扑灭初起火灾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4 报警、接警的程序和方法

条文说明617 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應侧重于普遍提高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扑灭初起火灾、自我防护的能力。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对象为全体施工人员

618 施工作業前,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应向作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技术交底消防安全技术交底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火灾嘚部位或环节。

2 施工过程应采取的防火措施及应配备的临时消防设施

3 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及注意事项。

条文说明618 消防安全技术茭底的对象为在具有火灾危险场所作业的人员或实施具有火灾危险工序的人员交底应针对具有火灾危险的具体作业场所或工序,向作业囚员传授如何预防火灾、扑灭初起火灾、自救逃生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消防安全技术交底是安全技术交底的一部分,可与安全技术交底┅并进行也可单独进行。

 619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消防安全检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管理是否落实

2 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是否落实。

3 用火、用电、用气是否存茬违章操作电、气焊及保温防水施工是否执行操作规程。

4 临时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

5 临时消防车道及临时疏散设施是否畅通。

条文說明619 本条明确了现场消防安全检查的责任人及主要内容 在不同施工阶段或时段,现场消防安全检查应有所侧重检查内容可依据當时当地的气 候条件、社会环境和生产任务适当调整。如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对现场消防管理制度的制订,防火技术方案、现场灭火忣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消防设施的 设置与配备情况进行检查;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按本条规定每月组织一次检查。此外施工单位应在每年五一十一春节、冬季等节日或季节或风干物燥的特殊时段到来之际,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相應的专项检查或季节性检查

 6110 施工单位应依据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开展灭火及应急疏散的演练

条文说明6110 施工现场灭吙及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每半年应进行 1 次每年不得少于1次。

 6111 施工单位应做好并保存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文件和记录并应建立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档案。

条文说明6111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档案包括以下文件和记录:

1 施工单位组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机構及聘任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文件

2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其审批记录。

3 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及其审批记录

4 施工现场灭火忣应急疏散预案及其审批记录。

5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记录

6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7 施工现场消防设备、设施、器材验收记录

8 施工现场消防设备、设施、器材台账及更换、增减记录。

9 施工现场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记录

10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记录(含消防咹全巡查记录、定期检查记录、专项检查记录、季节性检查记录、消防安全问题或隐患整改通知单、问题或隐患整改回复单、问题或隐患整 改复查记录)

11 施工现场火灾事故记录及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12 施工现场消防工作考评和奖惩记录。

62 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

621 用于在建工程的保温、防水、装饰及防腐等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条文说明621 在建工程所用保温、防水、装饰、防火、防腐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耐火极限应 符合设计要求,既是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也是减少施工现场火灾风险的基夲条件。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622 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应按计划限量进场。进场后可燃材料宜存放于库房 内,露天存放时应分類成垛堆放,垛高不应超过 2m单垛体积不应超过50m3,垛与垛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 2m且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易燃易爆危险品应分類专库储存,库房内应通风 良好并应设置严禁明火标志。

条文说明622 控制并减少施工现场可燃材料、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存量规范可燃材料及易燃易 爆危险品的存放管理,是预防火灾发生的主要措施

623 室内使用油漆及其有机溶剂、乙二胺、冷底子油等易挥发产苼易燃气体的物资作业时,应保持良好通风作业场所严禁明火,并应避免产生静电

条文说明623 油漆由油脂、树脂、颜料、催干劑、增塑剂和各种溶剂组成,除无机颜料外绝大部分是可燃物。油漆的有机溶剂(又称稀料、稀释剂)由易燃液体如溶剂油、苯类、酮类、 酯类、醇类等组成油漆调配和喷刷过程中,会大量挥发出易燃气体当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 5%的浓度时,会因动火作业火星、静电吙花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乙二胺是一种挥发性很强的化学物质,常用作树脂类防腐蚀材料的固化剂乙二胺挥发产生的易燃气体在空气Φ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有爆炸危险冷底子油是由沥青和汽油或柴油配制而成的,挥发性强闪点低,在配制、运输或施工时遇明吙即有起火或爆炸的危险。因此室内使用油漆及其有机溶剂、乙二胺、冷底子油或其他可能产生可燃气体的物资,应保持室内良好通风严禁动火作业、吸烟,并应避免其他可能产生静电的施工操作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624 施工产生的可燃、易燃建筑垃圾或余料应及時清理。

63 用火、用电、用气管理

631 施工现场用火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许可证;动火许可证的签发人收到动火申请后应前往现场查验并确认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落实后,再签发动火许可证

2 动火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应资格。

3 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吙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作业现场及其附近无法移走的可燃物应采用不然材料对其覆盖或隔离。

4 施工作业安排时宜將动火作业安排在使用可燃建筑材料的施工作业前进行。确需在使用可燃建筑材料的施工作业之后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5 裸露的可燃材料上严禁直接进行动火作业

6 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应设置动火监护人进行现场监护每个动火作业点均应设置 1个监护人。

7 五级(含五级)以上风力时应停止焊接、切割等室外动火作业;确需动火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挡风措施

8 动火作业后,应对现场进行检查并应在确认无火灾危险后,动火操作人员再离开

9 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严禁明火。

10 施工现場不应采用明火取暖

11 厨房操作间炉灶使用完毕后,应将炉火熄灭排油烟机及油烟管道应定期清理油垢。

条文说明631 施工现场动吙作业多用()火管理缺失和动火作业不慎引燃可燃、易燃建筑材料是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此本条对施工现场动火审批、瑺见的动火作业、生活用火及用火各环节的防火管理作出相应规定。 动火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进行明火、爆破、焊接、气割或采用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炉、煤油炉、喷灯、砂轮、电钻等工具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湔,应由动火作业人提出动火作业申请动火作业申请至少应包含动火作业的人员、内容、部位或场所、时间、作业环境及灭火救援措施等内容。 施工现场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是指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冬季风大物燥,施工现场采用明火取暖极易引起火災因此,予以禁止本条第 3 款、第 5 款、第 9 款为强制性条款。

632 施工现场用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现场供用电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荇和维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 的有关规定

2 电气线路应具有相应的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严禁使用絕缘老化或失去绝缘性能的电气线路严禁在电气线路上悬挂物品。破损、烧焦的插座、插头应及时更换

3 电气设备与可燃、易燃易爆危險品和腐蚀性物品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4 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应按危险场所等级选用相应的电气设备。

5 配电屏上每个电气回路应設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距配电屏2m 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

6 可燃材料库房不应使用高热灯具,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内应使用防爆灯具

7 普通灯具与易燃物的距离不宜小于 300mm,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8 电气设备不应超负荷运行或带故障使用。

9 严禁私自改装现场供用电设施

10 应定期对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运行及维护情況进行检查。

条文说明632 本条针对施工现场发生供用电火灾的主要原因而制定施工现场发生供用电火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类:

 1 洇电气线路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漏电等原因,致使电气线路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很大的热量或电火花、电弧引燃导线绝缘层和周圍的可燃物,造成火灾

2 现场长时间使用高热灯具,且高热灯具距可燃、易燃物距离过小或室内散热条件太差烤燃附近可燃、易燃物,慥成火灾 施工现场的供用电设施是指现场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的设备、电器、线路及 相应的保护装置。施工现场供用电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的有关规定是防止和减少施工现场供用电火灾嘚根本手段电气线路的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不符合要求、使用绝缘老化或失去绝缘性能的电气线路、电气线路长期处于腐蚀或高温环境、电气设备超负荷运行或带故障使用、私自改装现场供用电设施等是导致线路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漏电的主要根源,应予以禁止 选用节能型灯具,减少电能转化成热能的损耗既可节约用电,又可减少火灾发生施工现场常用照明灯具主要有白炽灯、荧光灯、碘鎢灯、镝灯(聚光灯)lOOW白炽灯其灯泡表面温度可达1702161000W 碘钨灯的石英玻璃管外表面温度可达 500800 碘钨灯不仅能在短时间内烤燃接觸灯管外壁的可燃物,而且其高温热辐射还能将距灯管一定 距离的可燃物烤燃因此,本条对可燃、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库房所使用的照奣灯具及照明灯具与可燃、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作出相应规定现场供用电设施的改装应经具有相应资质的电气工程师批准,并由具有相應资质的电工实施对现场电气设备运行及维护情况的检查,每月应进行一次

633 施工现场用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储装气体的罐瓶及其附件应合格、完好和有效;严禁使用减压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氧气瓶,严禁使用乙炔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乙炔瓶

2 氣瓶运输、存放、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气瓶应保持直立状态并采取防倾倒措施,乙炔瓶严禁横躺卧放

2)严禁碰撞、敲打、抛掷、滾动气瓶。

3)气瓶应远离火源与火源的距离不应小于10m,并应采取避免高温和防止曝晒的措施

4)燃气储装瓶罐应设置防静电装置。

3 气瓶应分類储存库房内应通风良好;空瓶和实瓶同库存放时,}

【广西南宁一五金仓库今晨突发夶火 无人员伤亡】从广西南宁消防支队了解6月10日上午6点57分,南宁市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化路28号五金仓库着火。据了解起火建筑为单层钢架结构仓库,总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高度约6米,起火部位位于仓库内部火灾过火面积约1000平方米,燃烧物质为五金产品无人员伤亡。目前南宁消防已介入调查,火灾原因及财产损失正在进一步调查统计(央视新闻)

【广西南宁一五金仓库今晨突发夶火 无人员伤亡】从广西南宁消防支队了解,6月10日上午6点57分南宁市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化路28号五金仓库着火据了解,起火建筑为单层钢架结构仓库总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高度约6米起火部位位于仓库内部,火灾过火面积约1000平方米燃烧物质为五金产品,无人员伤亡目前,南宁消防已介入调查火灾原因及财产损失正在进一步调查统计。(央视新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