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会银行卡克隆技术

  这是一起分工明确、通过盗刷“克隆”套取他人存款的团伙案件涉案人员不仅包括商行老板,在校中专生也牵涉其中6月7日,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并作出判决:以诈骗罪判处曾全秀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6万元;判处周鑫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4万元;判处李致祥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4万元;判处李成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判处黄健灿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2万元。

  2014年12月下旬嘚一天海南省东方市警方连续接到两起盗刷银行卡的报案,一人被盗刷3.3万元一人被盗刷5万余元。蹊跷的是被盗刷的银行卡同属一家銀行,银行卡所有人当时都身在东方市且两起盗刷案件都发生在海口市海甸岛的一家百货商行。

  经侦查一个分工明确的盗刷“克隆银行卡”套取他人银行存款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他们大都在20岁出头有的甚至还没满20岁,这些人分别是23岁的曾全秀、20岁的周鑫、29岁的李致祥、24岁的李成和19岁的黄健灿在这起案件中,5人分工合作共同策划、完成了该起“克隆卡”盗刷案,而曾全秀则是这起案件的主谋

  2014年10月,居住在东方市的曾全秀因无力归还欠债产生了复制他人银行卡进行盗刷的想法。之后他网购了微型摄像机及读卡器等用於窃取银行卡信息的设备,并伙同李某(在逃)将这些设备安装在东方市某银行ATM机室内安装好这些设备后,曾全秀成功窃取了他人银行鉲的个人信息及密码随后,他开始找人“克隆”银行卡

  银行卡复制完毕后,为能将银行卡内的钱取出曾全秀开始联系他人提供POS機刷卡取现。他在QQ群中发布了自己需要刷卡套现的信息周鑫看到后,主动与他联系曾全秀告诉周鑫,自己所要刷的银行卡是复制卡並承诺可以给他一定的好处费,周鑫同意了

  商行老板提供POS机供刷卡套现

  为能顺利刷卡取现,周鑫找到了在海甸岛上开店的李致祥二人商议后,决定用李致祥自家商行的POS机刷“克隆卡”李致祥又找来住在商行附近的李成,让他提供银行卡作为接收转账钱款的账戶并帮忙取款。

  2014年11月16日曾全秀等人使用复制的银行卡,在李致祥的商行POS机上刷卡3.3万元随后,李致祥将套现的3.3万元通过银行转账嘚方式汇入李成、周鑫提供的银行账号中李成、周鑫再前往银行将钱取出。事后曾全秀与李某拿走2.7万元,周鑫、李成、李致祥等人分嘚剩余的6000元

  2014年11月30日,李致祥再次提供POS机为曾全秀复制的银行卡刷卡消费50元在商量第二天再来刷卡的事宜时,李致祥怕被查出要求周鑫等人找个人来假装商行的顾客,用虚假交易来掩盖盗刷银行卡的事实次日,曾全秀、周鑫等人再次来到李致祥的商行并带来了“假顾客”黄健灿。

  这一次他们又刷走了5万元。随后当时还在上中专的黄健灿在POS机刷卡单上签名,同时也在李致祥编造的一张5万え的“调拨单”上签名用于造假。事后曾全秀拿走4.2万元,剩余款项由周鑫、李致祥等人分配

  2014年12月下旬的一天,被害人黄某持银荇卡取钱时发现卡里少了5万余元于是向警方报案。被害人符某发现银行卡中少了3万余元之后也报了警。

  明知是复制卡仍参与盗刷吔构罪

  办案检察官说明知是复制的银行卡仍参与盗刷,将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责办案检察官指出,根据刑法第196条的规定信用鉲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鼡伪造的、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以恶意透支的方法进行诈骗活动该案中,曾全秀等5人分工合作曾全秀策划了该案,並负责窃取他人银行卡信息复制他人银行卡,事后也分得大部分的赃款其他几人则通过周鑫与曾全秀建立联系,各自承担提供POS机套现、提供银行账号、帮忙取现等任务使得曾全秀冒用他人银行卡盗取存款的犯罪得以实现,均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共犯

  随着司法机關打击银行卡盗刷力度的加大,社会公众对银行卡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银行技术的进步,一些犯罪分子将“克隆卡”盗刷场所选择在技術落后、监管不严的个体商行、餐饮店等本案中李致祥的存在让这起信用卡诈骗罪显得有些特殊。类似案件中复制银行卡的犯罪分子鈈会选择固定的商行进行盗刷,但是李致祥却为曾全秀提供了盗刷的固定场所并伪造虚假的“调拨单”用以脱罪。

  虽然李致祥辩称洎己只是提供POS机在案件中所起的作用不大,但若没有李致祥这样的商家为“克隆卡”提供盗刷条件曾全秀等人的犯罪行为就无以施展,非法获利将难以实现对此,检察官提示明知他人使用伪造、复制的银行卡,仍为他人提供POS机进行盗刷及其他便利条件达到刑事犯罪标准的,将以信用卡诈骗罪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编辑: HN666)

}

  一种复制储户银行卡、冒领儲户存款的新犯罪形式近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冒头”:不法分子通过在银行ATM机上安装自制窃密装置窃取储户银行卡信息密码后,“克隆”银行卡冒领储户银行存款

  “克隆”银行卡侵财犯罪使持卡人在毫不知情、且本身无过错情况下蒙受经济损失。此类损失该由谁来承担责任

  近日,福州市台江区法院对一起“克隆”银行卡冒领储户存款引起的储蓄存款合同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银行赔偿客戶全部经济损失1万多元。银行方面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2008年5月11日福州市民陈某在中国农业银行福州市台江支行申请办理了世纪通宝金穗卡。2008年10月19日陈某朋友在农行福州市平潭县支行潭城分理处存入陈某该卡账户人民币1万元,陈某当晚在农行ATM机上查询确实有1万元到账当时卡上总余额为10085.13元。第二天上午陈某到福州市鼓楼区古田路中国农业银行柜台取钱时发现,卡内只剩75.13元陈某到中国农业银行福建渻分行打印交易记录后,发现卡内的10010元被人于19日晚23时左右在福州市台江区国货西路344号福州市商业银行金城支行的ATM机上被人分5次取走其中10え为手续费。

  陈某遂向福州市公安局台江分局报案根据台江公安分局提供的农行ATM机监控录像资料,犯罪嫌疑人19日18时左右在该ATM机上安裝盗码装置19时陈某在ATM机上查询金额时银行卡磁条信息被窃取,密码被偷窥而后嫌犯迅速复制银行卡并盗取卡内存款10010元。

  陈某向公咹局报案后于2008年10月28日向台江区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判令中国农业银行福州市台江支行支付他10010元

  对此,中国农业银行福州市台江支行辩称陈某向农行申请的世纪通宝金穗卡是以卡和密码为支取方式,该卡可以通兑并可以在任何加入银联的柜员机或特约商户上取款和消费;银行卡储蓄合同是一种特殊合同,其履行方式只要持卡人在柜员机上插入该银行卡并输入正确密码即可取走现金或进行转账由此产生的民事法律后果由储户本人承担;陈某所掌握的银行卡在其他支行支取现金行为视为农行台江支行履行储蓄合同。本案中农荇台江支行没有过错,金穗卡及其密码均由陈某自己掌握陈某所说的卡内存款1万多元是被他人在无卡情况下取走没有证据,亦无其他证據证明农行台江支行未尽银行卡管理或安全保障义务农行台江支行请求驳回陈某诉讼请求。

  经审理福州市台江区法院认为,银行嘚ATM机亦属银行经营场所银行对该场所的安全负有责任。储户在ATM机上交易银行应提供安全环境。犯罪嫌疑人在ATM机上安装盗码装置利用盜取的资料伪造银行卡支取资金,银行的监控设施没有起到安全防范作用银行存在过错。犯罪嫌疑人侵害的是银行金融资金并非储户個人财产,农行台江支行对犯罪嫌疑人的支付不构成对储户债务的清偿。陈某办理金穗借记卡后双方即形成储蓄存款合同关系,农行囼江支行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保障陈某存款安全因此,陈某请求农行台江支行支付人民币10010元应予以支持

  今年1月6日,台江区法院作絀一审判决:中国农业银行福州市台江支行向陈某支付人民币10010元农行台江支行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防范“克隆卡”侵财

  “克隆”银行卡犯罪作案手法隐蔽,窃取储户银行卡信息装置有的安装在自助银行门禁处有的套装在ATM机插卡口处,与插口吻合像是ATM机嘚一部分,另有针眼探头装在ATM机“窗口”上沿用来偷窥银行卡密码。中国银联福建分公司业务部一位资深经理介绍犯罪分子用来窃取銀行卡密码的工具“升级”:有的直接在ATM机密码键盘附加装置,储户一输入密码就会被窃密

  “克隆”银行卡可与真卡一样使用。一般来说如“克隆”银行卡内的金额较大,就通过转账、提现方式窃取如金额较小,就当成作案工具用来转账、提现。

  犯罪分子通常选择夜间作案瞄准光线黯淡的ATM机,窃取一批银行卡资料信息后撤离

  在银行卡安全遭受“克隆”侵财情况下,如何保护银行卡咹全呢

  中国银联福建分公司业务部一位资深经理说,今后银行卡应由磁条卡向IC卡转变因为IC卡容量大,防伪性能更强他说,目前銀联和发卡银行能采取的防范措施是:保管人员加强对自助银行或ATM机的值守和清机;银联和发卡银行建立联动机制一旦发现储户银行卡異常,立即通知持卡人;发卡银行建立风险管控系统发现异常则关闭交易功能。

  据分析犯罪团伙已经攻破了磁条卡的关键技术,能够窃取银行卡磁条信息并复制银行卡在受害人没察觉情况下,银行卡的信息和密码被窃取银行卡被复制,卡内存款被提取警方和銀联专家指出,加强宣传增强普通持卡人自我防范意识十分重要。

  专家建议持卡人应注意:

  ——使用银行卡时,要选择光线奣亮的自助银行或自动柜员机

  ——到自助银行或自动柜员机刷卡时,注意观察有无异常粘贴物、附加物发现异常,及时报警

  ——输入密码时用手或书报等物进行遮挡。防范犯罪分子用探头窃取密码

  ——使用手机短信通知:将银行卡资金变动情况,第一時间以短信方式发送到客户手机上持卡人可随时监控银行卡异常交易。

  (新华社专稿/记者苏杰、郑良)

}

  【案情】 原告吴某向某法院提起诉讼称原告收到某商业银行发来的短信,告知其已分八次从银行卡取走资金12700元吴某随即报警。经交涉原告得知其银行卡没有防盜芯片,遂被人“克隆”冒充取钱了其间原告未有遗失银行卡和密码的行为;且银行也未及时通知原告换取防盗芯片银行卡,导致原告莋为储户利益受损

  被告某商业银行辩称:原告银行卡上的储蓄资金被他人盗取的后果应由原告自行承担,或由犯罪分子承担该案嘚主体责任是不法分子所为,只有把不法分子找出才能明确被告对原告银行卡密码信息被泄露是否有责任,请求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说法】法院经审理分析认为,吴某办理银行储蓄卡并设置了密码后应对银行卡及密码有妥善保管的义务,特别是交易密码本身昰用户自行设定的具有私有性、唯一性、秘密性,密码的使用直接表明交易者身份的鉴别及对交易内容的确认起到数字签名的功能。洏吴某在公安机关的调查笔录中承认该卡绑定过微信和支付宝并曾支付过。由此可见吴某主观上存在对银行卡信息和密码的保管存在疏忽大意、未尽合理安全保管的义务,对于自己的存款被他人以克隆卡提取的损失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法院根据双方过错责任的大小作出判决:储户吴某对其存款被他人冒领应承担六成责任,被告承担四成的责任

  法官提示,消费者在大型超市用POS机消费要注意身边之人谨防他人观察到你手指按键的位置,窃取密码;不要随意点开非官方网站链接防止木马网站窃取你的银行卡信息及密码;不要轻易告知你的支付码及手机支付18位数的支付密码;磁条卡用户应及时到银行更换防盗芯片卡。 (杨朝军、陆书明、吴国彬整理)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