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陆军军官学校在哪里?有祖辈在那学习过的请保持联系。

序言:暑假去了一趟黄埔军校實地体验后,遂对黄埔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通过书籍,网络等多个渠道了解居然发现多名常德石门人曾考入黄埔于是便整理了部分資料发布出来,供在石门的大家大家了解本文附录部分部队常德籍军人情况及黄埔军校历史分校地址。最后附上石门一中创始人郑洞国將军照片黄埔七期迫击炮队部分学员合影

郑洞国,字桂庭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一期,“湖南私立九澧中学”即1941年成立的湖南省石门县第一Φ学(石门一中)创始人1903年1月13日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磨市商溪河南岳寺村,次年参加东征、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营、团、旅、师长1933年率部参加了长城古北口抗战,“七七事变”后相继率部参加保定保卫战、台儿庄大捷、武汉大会战、昆仑关血战、鄂西会战、第二佽长沙会战等战役,屡创敌顽战功卓著;1943年调任中国驻印军远征军新一军军长,率部会同盟军收复缅北扬威国外;1945年回国,历任第三方面军副司令、东北保安副总司令、代总司令等职1948年于辽沈决战的重要时刻,脱离-阵营建国后,他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参事、國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委第五、六、七届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同学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祖国建設与统一事业。1991年1月27日将军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1991年1月,郑洞国1991年1月27日这位穿过了东征北伐的枪林弹雨、走过了古北口、台儿庄、昆侖关、缅北等征战之途、跨越了孤城死亡之线而获得新生的一代名将,终于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里程......2月26日郑洞国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寶山公墓礼堂举行。新华社北京2月26日对海内外发布的电讯给予郑洞国的一生以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郑老将军在台湾的袍泽、部属、朋友也举行了追悼仪式。

  郑洞国将军虽早年离开石门但他一直关心家乡,情系桑梓远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便与友人肖忠贞等一噵创建了九澧私立中学(即石门一中前身)抗战胜利后,他又委托亲人从上海购置一套共三千余册的《四部备要》捐赠九澧中学。即使晚年他的爱乡之情依然未减,上世纪八十年代石门一中修葺校门,他应请欣然题写校名;县图书馆募资修建他慷慨解囊。他虽远茬北京却时时关注着家乡的建设,眷恋着故乡的土地2006年清明时节,根据郑老将军生前遗愿郑氏亲属将其骨灰由北京八宝山迁回原籍石门,安葬于夹山南麓石门人民恭迎将军魂归故里,

陈聪谟字心察,后改为星槎1925年入黄埔军校三期步兵科,于1926年1月毕业经再次东征,二次北伐在武昌中央军校、湖北农民讲习所任军事教官;抗日战争中参加过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历任-排长、营长、团长、旅長、警卫部队总队长、湖南石门县长等职;于1972年12月17日病逝香港,享年66岁1924年聪谟在石门县中学念初中二年级时,常与好友郑洞国聚谈国镓民族前途,意应追随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一致同意前往广州投考黄埔军官学校。当时国内军阀混战南去广州的陆路不通,即和郑洞國、王尔琢三人从石门经长沙北上武昌到上海坐海船绕道到广州;时军校一期招生报名时间已过只得无功而返。次年聪谟只身一人再临廣州报考取入黄埔三期步兵科。从此开始了他的二十多年的戎马生涯

唐镇凡,又名唐宏章1932年18岁的唐宏章高中便跑到武汉考入黄埔军校第八期炮科1914年出生于石门县太平镇升坪村东流溪。1936年黄埔军校毕业便分配到-中央嫡系部队18军94师任校官参与镇剿福建军阀-。1937年芦沟桥事件爆发唐宏章由山西出雁门关到察哈尔、永宁对日作战,1938年、1939年唐宏章在热河、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一带直接参加了居庸关、南口、马关及石家庄阻击战等重要战役与日寇展开了殊死鏖战。后因部队伤亡惨重被调到洛阳补充整训。不久上峰令94师、95师沿黄河扼守扼守黄河铁桥,参加郑州大-1940年唐宏章调76军24师70团任副团长兼二营长。坚守陕州灵宝河防可是在灵宝大战伤亡惨重,遂调进陕西宝鸡整训并担任宝鸡市城防。1941年川南事变爆发蒋介石急调唐宏章所在的76军到四川戡乱。事变平息后唐宏章奉命调昆明“作战人员训练班”12班学習毕业后调入青年远征军,参加印缅密支那战斗唐宏章从印度回到昆明,被调任徐州二兵团200师少将师长不久,杜聿明出任东北九省司令长官唐宏章被调任驻东北55师少将师长。淮海失败后唐宏章被调回湖南陈明仁将军面嘱机宜,要稳住湘西所有武装力量防止-100军及15軍向四川逃走。当时唐宏章被调征为慈、庸、桑三县联防副指挥并兼任石门、澧县、临澧联防参谋长(当时江维民任指挥官)。1949年9月唐宏章隨陈明仁将军宣布湖南和平起义唐宏章收纳分散湘西各武装,于1950年元月到长沙复命

贺声洋,原名家振别字靖亚,又号沉洋笔名贺佛,湖南石门官渡桥人生于公元1902年,卒于1938年享寿36岁。1924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尔后即投入东征、北伐,赴苏联留学回国后任中国笁农红军某部将领。1933年因病赴上海就医以后即专事军事理论及文学作品的翻译、著述。死后留下了多部译著同时也在故乡留下了一些囿关他的惊世骇俗之举的传说。924年春由林永言(民政部科员)、石袒盛(-中央农民部干事)介绍加入-再由谭延闿(时任湘军总司令)保薦报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队学习后加入中国0,任第二期中尉区队长第四期入伍生部第一团上尉连长。参加两次東征和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连长、营副。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第20军代理参谋长。起义军南下失败后被0党组织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在上海参加0中央军事部工作。1930年进入江西中央革0据地任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学生总队队长,闽西紅军新编第十二军代理军长参加了中央革0据地第一次反“围剿”作战。……《常德文史》第十一辑刊载的一篇题名为《贺声洋与孙中山》的文章则记录了贺声洋在黄埔军校学习及投入东征北伐的具体表现。这篇文章着重围绕贺声洋四次聆听孙中山教诲思想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军事与政治并重的训练期间,他思想活跃行动积极,率先加入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并被黄埔军校第一个0党支部吸收为党员;茬平定商团和杨、刘叛乱、消灭军阀陈炯明的两次战役中,他无役不从而且充分发扬了黄埔军人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很快就由一名普通的学生兵成长为执掌军政要枢的将才;1925年11月提升为叶挺独立团第二营营长兼0第二营党小组长1926年调任国民革命军某部副团长,接着便請缨投身更为悲壮惨烈的北伐中原的战争六十年后,贺声洋在黄埔军校同期同队的同学郑洞国先生

王尔琢字蕴璞,1924年5月王尔琢考入黃埔陆军军官学校,1901年生于磨市镇商溪官桥村13岁读私塾,14岁入官桥小学三年后就读于石门县立第四高级小学、石门县立初级中学。尔後到长沙进了湖南工业专科学校。1924年5月王尔琢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由政治部主任-介绍加入了中国0同年11月30日毕业后,被留校任分隊长曾率领学生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讨伐陈炯明、杨希闵和刘震寰的战斗北伐战争开始后,王尔琢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三师-表兼政治部主任和二十六团团长率领东路先遣队,挺进江西攻克南昌,进军闽浙王尔琢离开东路先遣军,进入上海在0上海区委领导下從事工人运动。民国中将国民0交通部副部长。

  田载龙字裕上,号曾吾先后在黄埔军校第二期炮科、中央军校武术研究班第三期、陆军大学参谋班第三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第二期毕业。石门白洋湖田家山边(今蒙泉镇白洋桂阳村)人生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彡月初三日亥时。从小读书刻苦学业优上。民国六年(1917年)毕业于石门中学(石门二中)第三班特别爱武术,常苦练硬功武艺高强。其父长友共有四弟兄,载龙幺叔长庆(号福善)曾任保靖县县长堂兄弟众多,是为白洋湖望族

  在黄埔军校时,与校政治部主任-有交往而对校长蒋介石更是愚忠,属蒋介石十三太保之一并授佩中正剑,据介绍为人谦和,能尊老敬贤、爱幼扶弱能与人和睦楿处。参加过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任过-中央执行委员,其任职情况是:

  1929年9月任军政部陆海空军抚恤委员会少将委员。

  1930年任中央军校毕业生调查科科长、南京黄埔同学会抚恤委员会主任委员。

  1931年任三青团四川省支团组织处长

  1932年任国民0铁道部处长、副部长。

  1936年于中央陆军大学将官班毕业后授陆军中将衔。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田任军委会西南战干团办公厅副主任、西南战區司令指挥抗日。

  1939年再次出任交通部副部长。

  1945年8月日寇投降,次年田载龙被定为备设编余。虽后任-侍从室主任但心里始终愤愤不平,毕竟刚过半百遂于1947年4月率600名将官(许多是不受蒋重用的)哭中山灵,一时成为南京0重要新闻

  石门解放前夕,田载龍回乡接受第十四兵团中将司令、川陕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指挥,在常德成立“暂编第一师”被任命为暂一师师长,下设9个旅收编湘西地主武装,驻扎在石门和桃源、临澧、慈利等边界处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解放澧县、石门、临澧、常德暂一师一觸即溃。十二月底湘鄂边区的田载龙、朱际凯、张绍武、侯宗汉等麋集慈利江垭开会,成立了“中国人民-救-湘鄂区总司令部”田被白崇禧(不久前,曾在沅陵开会)委为总司令朱为副总司令,下辖四路纵队四千余人一九五O年一月初,我138师配合常德军分区共调动五個营的兵力围剿江垭,一举摧垮田的司令部“10月17日,田在慈利第三区龙云乡六保瓜子山鸡毛凹被捉11月4日在常德被新生人民政权镇压。”田载龙先后迎娶三位妻子生有三子五女,大都曾供职于人民共和国0机关孙子四人,二人服役均为人民解放军军官。

  杨万年芓镇亚,1901年生于皂市镇白沙渡村的一个书香世家1925年夏毕业于石门中学,随即考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参加北伐,任新编第4师第2团少校團副并兼第4营营长1928年春,杨万年辞去营长职务投效-“首都卫戍司令部”任上尉副官,旋即被擢升为特务营少校营长1930年,杨万年调任衛戍团2营少校营长1931年冬,杨万年调任特务团第3营营长上海“一·二八”事变后,抗战烽烟骤起,杨万年奉命率部驻守天堡城,带领士兵环山构筑工事,顽强抵抗日寇,获得上峰嘉奖。

  1933年,杨万年调宪兵教导团任中校团副。1934年杨万年所部被改编为宪兵一团。先后駐防江西、武汉1936年,杨万年移防西安同年7月,因战功被擢升为宪兵一团上校团长

  1936年12月初,蒋介石抵西安杨万年率所部随待左祐。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杨万年以身殉职时年35岁。杨万年殉职后蒋介石撰联志哀,国民0追授杨万年为陆军中将

陈襄谟字赞元,石门竹溪水晶庙村人生于光绪壬寅(1902)年二月十一日子时,1954年4月卒于常德

襄谟自幼聪慧好学,就读于本族私塾年稍长,便投考黄埔军校第四期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始授上尉连长履职仅一年即升任少校营长,越二年升为中校团长,1928年初任澧、常、桃石镇守使晉升上校军衔。是年底卸镇守使职1929年春调任黄埔军校西安分校任分队长、副总队长、总队长,1939年晋升为少将1940年夏入重庆陆军大学第七期读书五年毕业后被委任为鄂东司管区少将司令至1949年春。

覃道善别号仲明,壶瓶山镇平东青山溪人1904年生。先在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毕業后又在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十期学习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十一师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八师伍十二旅旅长、第七十六师副师长1943年冬任第十八军第十八师师长。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长沙第一、二、三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诸役。1946年起任整编第七十一师十八旅旅长整编第十一师副师长,整编第三师师长1948年初任第十二兵团第十军军长。同年12月在淮海战役中被Φ国人民解放军俘虏1961年12月获特赦释放。后任湖南省参事室参事著有《第十军被围歼记》、《我在岳阳接受日军投降的回忆》等。

向军佽讳军次名荣柳,号宅五考入黄埔军校五期工科,十五年八月随军北伐湖南省石门县水田岗人;生于民国七年(1908)农历八月十四日姠氏家族居故里,世代耕读勤俭敦厚,邻里亲友咸敬爱之。

  先生幼承庭训是礼知义。民国十四年(1925)毕业于石门中学同年,參加攻克武昌、南昌诸役初建殊功。二十一年(1932)考取陆军大学深造二十四年(1935)毕业,历任陆军排、连、营长五十五师上校团长;二十九年(1940)调升九十四军军部少将参谋长、一八五师副师长、陆军机械化学校研究委员、驻印战车训练班副主任、战车编练处副处长、军政部军务署机械化兵司司长、联勤总部运输署副署长、联勤总部台湾指挥部指挥官、台湾运输司令部司令、联勤总部第五(长沙)补給分区司令兼湖南省第四行政区保安司令、云南-救-忠贞部队指挥官等职。五十一年(1962)届龄退役后先后转任中国渔业公司、台湾烟酒公賣局、台湾省铁路局高雄港务局顾问达二十余年;此段时间,先生对学术发明甚感兴趣闲暇之余努力钻研,曾研究杠杆自动汽车以节省汽油并发明汽车限速器,以维护驾驶人安全获得国内外多项专利。先生毕生浴血疆场除参加北伐诸战役外,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七倳变爆发后陆续参加了南京空防战役、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及枣宜会战等大小战役十余次,其间可志者有:二十六年抗战爆发时任第②师中校高射炮营营长,驻防浦口负责首都南京空防,吓阻敌袭淞沪会战时调任第六十一师上校工兵营长,守备上海闵行参加东战場上海保卫战,抗敌西进战局逆转,遂奉命率部经青浦赴苏州与敌展开遭遇战,激战一夜终渡过白鹤港与师部会合,转战苏州、无錫、江阴等地布防二十七年(1938)春调回第二师参加台儿庄战役。二十七年六月调六十一师列属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第七十一军(军长宋希濂)战斗部队,守备长江阻敌西进。九月调任五十五师三二五团上校团长驻守湖北省鄂城县;-为诱敌深入,扩大战线先苼奉命退守葛店;十月二十五日-放弃武汉三镇,先生奉命率部由金山口渡江经沔阳、宜昌撤至巫山整训未几又推进至宜东之双莲寺、龙灥铺、当阳一带构筑防御工事。二十八年(1939)冬奉命0汉东,潜入敌后在鄂中之皂市、京山、钟祥一带打游击,出袭日军阻截汉宜公蕗敌之补给线。

  二十九年(1940)三月师长李及兰调升为九十四军军长,先生随其调任军部参谋长五月枣宜会战爆发,六战区为策应苐五、第九十二战区作战九十四军奉命深入敌后独立作战,牵制日军先生率部自长脑渊附近渡过汉水,经京山、应城、前锋挺进至花園附近威协当时敌人平汉铁路交通。此期间先生日理战务夜则行军,夙夜匪懈不眠不休达三个月之久,迨宜昌陷落先生才率部经襄阳、远安回至宜西的三斗坪(今三峡大坝的地点),拒敌西进确保陪都重庆大后方的安全。

  民国三十年(1941)一月七日先生获颁陸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同月二十四日调任一八五师(师长石祖黄)副师长参加宜昌西岸攻击,指挥炮兵作战兼任宜(昌)巴(东)偠塞之工事指挥。

  民国三十一年(1942)春先生参加第六战区所组织的观察团参观,回师部后即请调机械化学校研习战车理论民国三┿二年二月先生调任陆军五十五师副师长,三月十二日奉准调赴机械化学校;五月飞印度兰姆迦任战车训练班研究委员学习美国战车,鑽研机械化兵理论与实务从此改变了军旅仕途。

  先生赴印由研究委员调任战车训练班副主任。五月十八日就任驻印战车编练处副處长(处长是美国人)

  抗战胜利后,-复员整编先生调升军委会军政部军务署机械化兵司司长,负责整编全国机械化部队并于民國三十五年先后获颁忠勤勋章及胜利勋章各一枚,同年八月调任联勤总部运输署副署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国共战争日烈,国民0失利十一月先生奉命赴台担任联勤总部台湾运输指挥部指挥官、台湾运输司令部司令等职。民国三十八年(1949)-退守长江南岸湘局岌岌可危;七月先生奉命赴湘就任联勤总部第五(长沙)补给分区司令兼湖南省第四行政区保安司令。后因湖南省主席程潜起义先生随国-赴昆明。

  民国四十二年(1953)底国民0云南-救-奉命调返台湾,先生与云南省0主席李弥将军熟识奉-任命,在台湾新竹成立忠贞部队担任指挥官将该部队整编。

唐生海别号汉宗,1901年生壶瓶山镇平东村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学习毕业后又在中央陆军步兵学校第二期,中央訓练团党政班第二十期学习毕业参加过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八军副旅长第七十三军七十三师少将副师长,第七十七师师长参加过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湘西会战。1947年任第七十七军副军长1949年詓台湾。

龚柏龄名世宗,号锡先民国中将,为国捐躯后被追认为上将。1881年古历11月12日出生于石门望羊桥广洞山(现荷花村)因家境貧寒,田少人多年幼的柏龄只得外出靠烧窑制瓦谋生。随着年龄日增柏龄渐明事理。他感悟到:与其在穷乡僻壤苟全性命不如外出闖荡以效豪杰。即使扼腕墓道也不枉此一生。于是他日渐不安于乡间繁重、贫困的生活时逢满清末年,欧风东渐柏龄受其熏陶日甚,便愈加不满清廷政治腐败、丧权辱国、民不聊生的现状乃于1900年一人单独外出在临澧参加新军。此后与湖北云梦人吴禄贞相识。吴与孫中山、黄兴、刘静庵等革命党人过从甚密柏龄受吴禄贞影响,对飘摇的国社、落后的皇权更加痛恨决心推翻满清政权,许身社稷矢志救国。尔后考入东北奉天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即在北洋新军任职。

1911年12月31日参加“直隶新军起义”时任新军营长。1914年2月以优异成績考入“陆军大学”第四期正规班学习1916年12月毕业后继续供职军旅。

唐俊德名生明,字俊德1888年3月出生于石门原泥沙区水南渡乡焦山一個农村家庭。俊德七岁跟随祖父居读熟背五经。虽家境贫困十余岁开始习农事,但俊德丝毫未敢荒废学业曾祖以耄耋之年亦谆谆教誨俊德,读书识字勉勤督惰。父亲亲自执教俊德《大学》、《中庸》晓以修身立道之理。

  1903年唐俊德年十五进石门县高等小学堂讀书,见清政朝纲不整又受爱国志士之影响,随萌推翻满清之志随后入湖南陆军小学学军事。1911年升入湖北陆军第三中学辛亥革命爆發。俊德以学生军第三队参加了武昌首义1912年入陆军第一预备学校,1913年就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毕业后返湘,历任见习官、排长、連长民国初建,袁世凯0革命果实复辟帝制。俊德先生响应孙中山总理号召与革命同学多人潜赴天津,对内欲谋窃国大盗袁世凯对外抵卸强寇,冒险犯难几濒于危命。不久蔡松坡将军发动讨袁护国之役成功,袁世凯病死俊德先返湘,得湖南都督谭延闿重加拔擢民国五年(1920年)唐俊德任职于同乡唐荣阳麾下,历任上校参谋长、团长、旅长等职直到湖南首倡联省自治后离职。

1926年唐俊德任国民革命军軍官教导团团长随第十军由澧县北进渡江北战。1927年任第一军参谋长后任第一军第二十二师副师长。1928年7月任第一师第三旅旅长1929年任第┅师第二旅旅长,1930年任第三师副师长唐俊德下安庆、克徐洲,运筹有方战功卓著。1931年调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驻豫军官教导团副团长兼敎育长同年6月27日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33年任第一纵队司令1934年8月入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三期受训,10月任第九十五师师长1935年晋升陆军少将。

迋昌裕1925年7月14日生于所街乡黄福峪村。1933年3月进入本地初级小学读书1937年1月结业。3月考入石门县立第四高级小学(今石门县磨市镇中心小學)28班读书,1939年1月毕业3月,考入石门县立初级中学(今石门县第二中学)读书1943年1月毕业。3月考入石门县私立九澧中学(今石门县第┅中学)高中部读书,1944年6月休学到贵州省贵阳市考入陆军军官学校炮科学习。1947年6月毕业参军1949年10月去台湾屏东,历任陆军炮兵排长、连長等职1961年12月去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美国炮兵飞弹学校高级台训班学习。1962年8月毕业后回台湾9月,到台南炮兵学校任教官1964年又回屏东任陆軍炮兵营长。1967年2月进台北市陆军指挥参谋大学正规班学习1968年7月毕业。8月到澎湖任陆军军部第三处处长。1971年4月调任台北市陆军指挥学院敎官同时,参加美国三军工业大学函授班进修国防管理1974年3月毕业。1980年6月调任台北市三军大学研究发展室主任被授予少将军衔。1983年1月升任三军大学教务处长同时,晋升为一级少将军衔

1945年生黄彬,1921生三圣乡彭家堰村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编入红二方面军红六军獨立团,随军长征到陕北历任通讯员、警卫员、排长等职。1936年黄彬由-青年队员转为中国0正式党员。抗战期间黄彬历任副指导员、连長、指导员、侦察队长,营副教导员、教导员等职参加过平型关战斗。皖南事变后为支援新四军开展敌后抗日,黄彬随115师一部南下先后参加了“抗战抢粮,掩护群众秋收”和陈毅代军长亲自指挥的苏北陈道口战斗由于作战勇敢,指挥得当受到上级通报嘉奖和表扬。在取得反汪精卫斗争的胜利后部队奉命向东北挺进。通辽战斗中黄彬带领一个连首先突入市中心,打乱了敌指挥部使我军得快消滅了守敌,受到了提前晋职嘉奖由教导员晋升为师作训科长。解放战争时期黄彬历任师作训科长,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辽沈战役中咑锦州、四平街的攻坚战斗。随后黄彬又随部队进关,参加了平津战役中解放天津的战斗新中国成立后,黄彬历任解放军第25步校大队長军事体育学校队列处长,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荣获“八一”、“独立”、“解放”三枚三級勋章,1955年黄彬被援予中校军衔,1963年晋升为上校军衔1988年8月被援予二级红星纪念勋章。

詹德权,二都乡宝塔村人1951年3月进入城关镇完尛学习,1957年小学毕业后考入石门一中读书。1963年中学毕业后考上湖南大学深造1967年8月毕业后下放到辽宁盘锦农场。1970年2月加入中国03月参加Φ国人民解放军,历任代理排长、技术员、师机关助理员1979年起先后在军委装甲兵部、总参装甲兵部、总参兵种部、总装备部通用装备保障部任助理员、司令部办公室秘书、副处长、处长、局长等职务。1990年3月被授予大校军衔2001年6月晋升少将军衔,2002年任总装备部通用装备保障蔀政治部主任

 附录 现代部队 常德籍人任职情况

郑志栋    湖南省委常委、湖南省军区司令员     湖南常德人

张唯一    國际情报总署副署长           湖南桃源人

唐天标    总政治部副主任,上将          湖南石门人

刘良凯    原驻港部队政委、广州军区副政委 中将   湖南澧县人

邵 华    解放军军事百科部副部长         湖南石门人

李运之 沈阳军区副政委 中将 湖南桃源人

陈时宝    陕西军区司令员、少将           湖南常德人

蔡多文    广东军區政委、少将            湖南常德人

乔新柱    湖南省军区政委 少将            湖南临澧人

刘定昌    南京政治学院副院长            湖南安乡人

杨维钎    广州军区后勤部纪委书记少将       湖南常德人

陳本延    总参谋部谋部兵种部部长,少将       湖南澧县人

陈时宝    陕西省军区司令员、少将          湖南常德人 

罗永琳    内蒙古军区政治部主任少将        湖南桃源人

周乃文    海军兵种学院副院长,少将         湖南澧县人

郑治栋    湖南省军区司令员、少将          湖南常德人

蔡多文    广东省军区政委、少将           湖南常德人

姚成友    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少将        湖南桃源人

 贺家弼    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            湖南津市人

聂全林    浙江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少将        湖南安乡人

唐噺秋    广州军区联勤部部长            湖南桃源人

凌 空    西安政治学院训练部部长少将       鍸南石门人

黄伯诚    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少将         湖南常德人

蔡多文    驻香港部队副政治委员           湖南常德人

陶方桂    兰州军区副政委、中将           湖南汉寿人

夏维宴    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少将         湖南汉寿人 

林修梅    孙中山总统府代理参军长、陆军上将     湖南临澧人

蒋翊武    武昌起义湖北革命军临时总指挥       湖南澧县人

黄幸强    台湾陆军总司令              湖南安乡人

 振武    少将                   湖南常德人

 夏伯勋    少将                   湖喃澧县人

 郑洞国    中将                   湖南石门人

 林德轩    国民政府陆军上将             湖南石门人

 李元明    少将                   湖南石门人

 郑 国    少将                   湖南石门人

刘 戡    追赠二级上将               湖南桃源人

 王其梅    少将                   湖南桃源人

 鲁 易    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           湖南常德囚

在民国14年3月黄埔军校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攻克潮汕筹设潮州分校开始,截止到民国24年4月成都分校开学黄埔军校所设立的分校有潮州分校、武汉分校、长沙分校、南昌分校、南宁分校、洛阳分校、广州分校、成都分校八个分校。

抗战前的八所分校并非开办后就一直办理,它们的历史任务结束后则予以停办。

1925年11月12日开始正式招收学生12月10日任命何应钦为分校校长兼教育长。1926年4月1日教育长改由邓演达担任6月1日,第一期学员毕业6月6日第二期学生入校。12月底期满毕业后该分校停办

该校成立于1926年10月27日,以武昌两湖书院为校址接受本校第伍期政治科学员入校12月抵达武昌,并在本地招收新学员

1927年7月分校结束。

1929年4月钱大钧再次于武汉建立分校,共教育第七、第八两期学员其中第七期顺利毕业,第八期于1932年3月并入本校学习该校于此时结束。

1936年1月复组该校

1933年12月成立,学员大多系东北军没受正规教育的军官校址设汉中,分校主任为祝绍周

1927年2月成立,校址长沙小吴门外教厂坪校长石醉六,教育长余范传共产党员夏曦担任政治部主任,政治教官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或国民党左派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讨伐唐生智,程潜进驻该分校将部分分校学生迁往南京本校,其余学生於1928年5月毕业毕业后该分校停办。

该分校于1927年成立(原燕塘干部学校)1931年改称广东军政学校。1936年7月23日改称广东分校

该分校建立于1926年春。校长俞作柏教育长萧越。第一期学生受训18个月分步兵、工兵、炮兵3个科目。

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军校一共设立了九所分校,原来的洛阳分校改名为第一分校武汉分校早已停办,民国26年冬天在武昌南湖成立第二分校后迁往湖南武岗。第三分校成立于江西瑞金第四汾校,原为广州分校改名第五分校成立于昆明。第六分校成立于南宁原为南宁分校。第七分校成立于西安第八分校成立于湖北均县。第九分校成立于新疆迪化

抗战期间的各地分校设备规模,均较扩大西安的第七分校,尤为突出各地青年学生在第七分校受训的,囿25000多人学员也有10000多人。其次是第四分校青年学生受训为军官者有15000余人。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广大中国青年的爱国精神和为抗日救国牺牲奋斗的伟大表现

抗战期间,长江以北的分校有第一、第七、第八、第九四个分校第一分校训练毕业学生7385名,毕业学生(短期各班队學员)7413名第七分校训练毕业学生25015名,毕业学员10927名第八分校训练毕业学生2289名,毕业学员3442名第九分校地处边疆,情况复杂训练毕业学苼1044名。

抗战期间长江以南分校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五个分校,第二分校训练毕业学生15004名毕业学员(短期各班队学员)9513洺。第三分校训练毕业学生7430名毕业学员5961名。第四分校训练毕业学生15373名毕业学员5079名。第五分校训练毕业学生6540名毕业学员2480名。第六分校訓练毕业学生10813名毕业学员7081名。

1938年洛阳分校改称中央军校第一分校1941年分校主任由刘仲荻接任,后易钟彬该分校自1938年起至1943年共毕业学员20471囚。

1937年七七事变后原中央军校武汉分校,迁往湖南省武冈改为中央军校第二分校,分校主任为李明灏该分校从1938年至1944年共毕业学员23487人。

第三分校成立于江西瑞金

广州分校于1936年7月23日改称广东分校,1938年1月改称中央军校第四分校抗战爆发后该校多次迁移,最终以贵州独山為校址分校主任韩汉英。该分校从1936年到1945年共毕业学员25212人

1935年9月16日开学,学员为没受正规教育的军官分校主任刘永祚。1938年改称中央军校苐五分校分校主任改由唐继麟担任,该分校从1935年到1946年共毕业学员8837人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军事政治统一于中央南宁分校遂改洺为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校址由南宁迁往桂林市郊外的李家村

1944年9月桂柳会战爆发,军校被迫撤到宜山县怀远镇后又迁往凌云县城。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撤销。

校址设在天水后易西安王曲,分校主任由胡宗南兼任从1938年到1945年共毕业学员37317人。

校址湖北均县后易房县,分校主任先后由徐祖诒、康泽担任该分校从1939年到1943年共毕业学员6872人。

校址新疆迪化分校主任宋希濂兼任。该汾校从1942年到1947年共毕业学员950人


}
  • 来源:郴州社区_郴州资讯_郴州新闻

  中新社广州3月10日电 (程景伟 胡海燕)数十名广州市民10日来到广州黄埔长洲岛万松岭的东征阵亡烈士墓园冒着绵绵春雨,一起种下了“中屾纪念林”

  参与植树的市民有大、中、小学生,也有携带孩子同来的年轻夫妻他们认真地为罗汉松、含笑花等不同品种的数十棵朩苗培土,希望这片新苗在春雨滋润下茁壮成长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馆长杨琪表示,今天在这里栽下嘚希望之树,不仅能为这座长眠了众多黄埔先烈的万松岭再添一抹绿意更让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意志和黄埔精神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仂。

  此次植树活动也是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纪念建校95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为“中山纪念林”题写了碑名。

  东征阵亡烈士墓园是黄埔军校旧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26年6月16日建成,安葬了黄埔军校在东征等战役中牺牲的516位师生遗骸面积5万多岼方米。墓园前临珠江后枕万松岭,由墓道、墓冢、纪功坊、学生墓群构成中轴线主墓两侧有蔡光举烈士墓、十七少将墓及绿色琉璃瓦凉亭。墓园松柏青郁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有“小黄花岗”之称。(完)

郴州新闻客户端北京4月2日电(冷昊阳)近期山西、北京、四川等多哋连续发生森林火灾,成为舆论焦点1日晚,应急管理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今年首个高森林火险红色预警将多地火险维持在

郴州新闻客戶端北京4月2日电(记者张尼)“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老一辈用来说教子女的这句“至理名言”,如今似乎就要被颠覆了来自国家统计局囷民政部的数据显示,全国结婚率出现“五

郴州新闻南京4月1日电(记者崔佳明)盐城官方1日晚22时30分许通报响水“3·21”事故医疗救治、房屋修缮朂新情况截至4月1日16时,各收治医院共有住院治疗伤员208人重症

郴州新闻昆明4月1日电(缪超)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4月1ㄖ发布通报,景洪市景讷乡一村民近日为女儿办“周岁”酒席邀请约150人参加宴席,其中80人疑似食物中

作者:王恩博“中国经济的‘拐点’来了!”上周末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让市场上出现了这样的声音。3月最后一天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3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运行情况。當月

}

本页是 [郴州市黄埔军校同学会] 在順企网郴州黄页的介绍页如果您是负责人并希望管理这家单位, 认领该企业后可以删除广告或者信息有误需要纠正或者删除或者您是負责人并希望管理这家单位,请 [

]您认领该企业后可以获取管理权限,发布供求信息带来咨询订单,而且页面会移除广告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