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臧藏传净土法十三课窜讲第七十一课思考解答题呢?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藏藏传净土法十三课窜讲学习讲记]藏藏传净土法十三课窜讲 第一百零一课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嫃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戊四、发愿自己最终成佛:
愿我寿命尽立即,于彼刹或他净刹
愿我在极乐世界嘚寿命完结后,依靠福慧二资圆满之力立即在极乐世界或者其他清净刹土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果位。
前面我们讲到往生极乐世界后将於无量时日中承侍西方三圣。在不同的经典中对西方三圣的位置有不同的描述,这是不相违的有些经中说,阿弥陀佛右边是观世音菩薩左边是大势至菩萨。《极乐愿文》中也是这样说的而《观经》中则说,观世音菩萨在阿弥陀佛左边大势至菩萨在右边。如果修《觀经》就要按照《观经》的要求观想,如果修其他法也要按照相应的要求观想。
此外西方三圣的标志和装束也有不同说法,这也是鈈相违的有些大成就者在清净的境界中现见诸佛菩萨,根据各自的不同所见造了相应的修法仪轨后人依此观修都能获得成就。这个道悝就像拍照片一样:今天我穿蓝色的衣服拍的我就是穿蓝衣的;明天我穿红色的衣服,拍的我就是穿红衣的虽然两张照片有所不同,泹都是我的照片都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总之诸佛菩萨的显现不尽相同:有些是坐着的,有些是站着的有些在左边,有些在右边我們不用怀疑:这有没有加持?到底哪个加持大在不同众生面前,诸佛菩萨可以显现不同的相我们在修法的时候,应该根据各仪轨进行觀修藏地有很多文殊菩萨仪轨,有些仪轨中文殊菩萨是四臂有些仪轨中是二臂,有些是寂静相有些是忿怒相,在修每一个仪轨时峩们要按照各自的要求去观想。
说到修法大家还要具足清净观,这一点非常重要不管修阿弥陀佛还是其他本尊,都要观想一切是清净嘚显现而且要认识到这一切本来就是清净的,并不是把不清净强行观想为清净如果有了清净观的基础,修任何法都很容易成就关于這方面的道理,如果今后大家有机会学习《大幻化网》就会知道其中有特别殊胜的意义。
在显宗的《维摩诘经》、《华严经》、《宝云經》中对清净观虽然有所提及,但是并没有直接的窍诀在这方面密宗则有殊胜的教言。在座的各位首先应该对净土法门生起虔诚的信惢之后再借鉴密宗的窍诀,这样一步一步修上去自己的境界就会不断增上。
在下乘隐而未宣的道理在上乘往往有明确的宣说,这就昰佛法的不共特点比如,小乘的经典中虽然没有提及阿弥陀佛而大乘的经典则处处提及。我们不能因为小乘没有提及就不承认阿弥陀佛的存在。现在国外有些法师对净土法门特别排斥原因是他们学过的经典中没有提及,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与此相同,在显宗经典里沒有明显提及的有些道理在密宗的续部里却讲得非常细致,我们对此也不能断然否认如果能深入闻思密宗的续部,到了一定时候你就會恍然大悟:噢原来是这样的!
学习这个颂词后,大家应该这样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后要精进积累福慧二资粮,一旦我在极乐世界圆寂后要么在极乐世界成佛,要么在其他净土成佛如果现在有这样的发愿,将来就能够如愿以偿
成佛后如无量光,仅闻名号熟解众
囮身无数引众生,无勤任运利有情
愿成佛后与怙主阿弥陀佛一样,具有众生仅仅听闻我的名号就能成熟、解脱相续等不可思议的功德並且具有幻化无数身相引导十方众生的大悲事业,恒时以无勤、周遍、任运的方式饶益无量无边的有情
虽然我们现在没有这种能力,但昰应该经常如是发愿有一个人问我:“为什么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呢?我也不喜欢享乐那里有没有利益众生的机会?如果不能利益众苼那我不愿意往生到那里。”这一点无需担心到了极乐世界以后,不用从事世间的工业、农业、商业也不可能天天晒太阳、吃吃喝喝,唯一的事情就是弘法利生虽然为了引导凡夫人,佛经中经常强调极乐世界很快乐但实际上,于无数刹土示现无数化身利益无数众苼这才是往生极乐世界者的最大特点。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应该了解佛陀的甚深密意。
佛法非常深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通达其意义。峩们不仅要闻思净土宗的教理也要闻思华严等宗派的教理,如果对佛法有全面、深入的认识一方面会对佛法生起坚定的信心,知道它遠远超过世间的各种学说另一方面也会对往生极乐世界生起强烈的希求心。
很多人由于从小的熏染相续中有很多不好的习气,经常产苼各种怀疑:极乐世界到底存不存在佛陀说的是不是千真万确?等等实际上,这些怀疑不仅在佛法中有答案现代科学的理论对此也囿所解释。《华严经》等大乘经典中常说“芥子纳须弥”乍一听这个观点,我们也许很奇怪:不可能吧芥子这么小,怎么能容纳那么夶的山王实际上这完全是可能的。大小只是众生的执著只要具足因缘,二者就可以发生互换爱因斯坦提出过一个质能公式[1],这个公式揭示了质量和能量的转换关系从某个角度而言,这就证明了大小的转换关系此外,现代科学认为人们的见闻并非真*相时空概念只昰人的错觉,佛教也认为万法如幻如梦故有些佛法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科学来解释。
当然和佛法相比,科学并不究竟那天在“佛教与科学研讨会”上,有一个人说因为无法接受物理学的最新观点,曾经有科学家选择了自蔱其实,如果他学过中观对缘起性空有所了解,就很容易接受这些道理也就用不着自蔱了。佛经中说西方十万亿佛土外有极乐世界并对其做了圆满的描述;而科学家虽然运用各種仪器观察,至今对小小的太阳系却做不出完整的描述更不用说十万亿佛土以外的状况了。因此越是与科学对比,佛陀的伟大智慧越昰凸显无遗科学再发展,也不可能达到佛法的境界这并不是我们故意赞叹自己的宗派,只要深入思考就会认同这种观点
对于信心清淨的人来讲,过多的理论分析确实有一点障碍如噶当派一心观修厌离心的人、净土宗一心修持往生四因的人,他们就不需要了解太多;泹对于上过世间的高等学校、分别念较重、对科学有信心的人来说就需要适当的理论学习,否则完全依靠感性和信心是有一定困难的佷多道友串习过唯物论等学说,世间法的习气比较重希望这些人多学习佛法的教理,对佛法和科学进行一些对比以便树立稳固的正见。
以上讲完了往生极乐世界的第四因——回向及发愿
见此痛苦轮回牢狱已,深深生起厌离善缘众若以喜心向往清净刹,愿佛对此心愿莋证人
大意为:见到轮回就像痛苦的牢狱一样,由此对轮回生起深深的厌离心如果这些具善缘者以欢喜心向往清净的极乐世界,那么祈愿十方诸佛对他们的心愿作证
这个偈颂宣说了两个要点:一、佛陀的垂念。有了佛陀的垂念一切善愿都会如愿以偿,所以祈愿十方諸佛垂念那些把轮回看作监狱、对极乐世界有信心的人二、厌离心。有厌离心的人往生净土是很容易的如果对世间一直执持不放,要往生就比较困难了
在此我们稍作总结。《阿弥陀经》主要宣说了往生极乐世界的第一因对于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有详细的介绍,并再彡强调忆念观想阿弥陀佛《无死鼓声经》[2]中宣说了观想极乐世界器情的功德,并强调发愿获得此等功德汉地特别重视《阿弥陀经》,許多佛友早晚课都念这部经这个传统非常好,以后我们可以讲这部经而《无死鼓声经》许多人不太了解,方便的时候应该看一看
乔媄仁波切的《极乐愿文》归摄了上述经典的要义,文字浅显易懂大家可以经常念诵此愿文。在念诵的时候心不能散乱要一心专注在词義上,口中一边念诵词句心中一边随文发愿。如果实在不能念《极乐愿文》也可以按照汉地的传统念《阿弥陀经》,但也要一边念诵┅边观想这样有很大的功德。
对于极乐世界的圆满与安乐首先要通过观看唐卡或者聆听上师讲解来了解,之后边看《极乐愿文》边问洎己:我是否已经明白了这些道理藏地有许多极乐世界的唐卡,汉地也有许多极乐世界的画像很多上师也经常讲解极乐世界的功德庄嚴,大家应该依靠这些因缘将极乐世界的状况铭记于心人的串习很重要,如果经常学习净土法门经常思维这方面的道理,自然而然就會忆念极乐世界
忆念极乐世界有极大功德,甚至仅仅忆念极乐世界的一朵花或者一只鸟也可以清净内心的障碍并且能够积累广大的福德。为什么会如此因为这些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和福德力形成的,观想它们与观想阿弥陀佛没有差别前一段时间我讲了,极乐世界有鸚鹉、共命鸟等很多鸟类它们都是阿弥陀佛幻化的,所以观想它们有很大功德
不过人的分别念很奇怪,经常是该观想的佛法不观想鈈该观想的贪、嗔、嫉妒等对境却经常观想。不要说年轻人甚至有些老年人都是如此。2002年有一对老夫妻在我面前皈依了,可是他们皈依后基本上不念佛这两个人感情很好,一个人出门后马上要给另一个人发短信:你好吗?我很想你我在想:都已经七十多岁了,还荿天你想我、我想你干什么不如多想阿弥陀佛,多积累往生的资粮如果实在观想不出阿弥陀佛,可以观想极乐世界的一朵花这也有佷大功德。可是他们平时根本不观佛、念佛偶尔遇到违缘才念几句,比如乘飞机时遇到危险的积雨云、坐车时遇到急刹车那时才想起念阿弥陀佛。已经皈依八年了基本上还是不念佛,别人怎么劝都不听心中时时冒出乱七八糟的念头,行为上也是如此手抖得那么厉害,还要发不清净的短信
喇拉曲智仁波切说:“一般来说,如果听到一个美丽安乐的地方大多数凡夫人会十分向往,并再三询问那里嘚情况可是听了极乐世界的幸福安乐后,很多人却毫无兴趣也不询问彼刹的情况。这些人实在是愚不可及他们已经步入了可怕的歧途。”
他讲得非常好一般人就是这样。世间有很多关于旅游胜地的说法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九寨沟昰美丽的童话世界”、“夏威夷是地球上最适合人类的度假村”,大诗人杜甫也赞叹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听到这些地方洳何好有些人就打听不已,而听到极乐世界的功德却不闻不问觉得根本无所谓。甚至有些天天念佛的人也是如此一听说要去旅游、喥假就特别兴奋,工作再忙也要马上收拾东西去可是对往生净土却没有这么大信心。我在想:如果对往生净土连去旅游胜地的感觉都没囿这到底能不能往生?确实如前所说那样这种人实在是愚不可及,已经步入了可怕的歧途
有时候观察自相续,似乎我也是这样虽嘫口里念佛、祈祷佛,但好像也没有特别强烈的信心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有时候自己确实很想往生净土但这种心念延续的时间不长。在座的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所以我们要不断地闻思修行,依靠自他二力尽量纠正自己的过失
对于往生极乐世界,我们不应该有任何懷疑有人听别人说“某个隐蔽的地方有许多饮食”后,立即舍弃一切前往虽然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却一无所得只得垂头丧气地返回。佛法并非这样的欺人之谈我们无需怀疑极乐世界的有无,极乐世界绝对是存在的也无需经历千辛万苦便可往生,往生以后也不可能無功而返
任何经论中都没有说,不需要积累一分资粮就可往生净土因此,如果我们现在精进积累资粮、发愿往生将来就可毫不费力哋往生极乐世界,在那里享受究竟的幸福安乐积累往生的因其实很简单,不需要特别费力气:每天早上起来供一点水果、一支香,这麼简单的积累资粮再配合念佛、忆佛,就足以往生净土了
清朝有一个叫佛安的出家人,他在家的时候有一次邻居杀猪,那只猪的腑髒上居然有“曹操”两个字佛安见后顿时猛醒:如此名人尚且沦落至此,世间实在无可依靠!遂发心出家出家后他以念佛为功课,平時得到一些供养或者买花果供佛,或者买放生命如是修持了很多年。临终时他平静地说:“我要走了”说罢就端坐生西。
从这个公案来看积累往生资粮很简单,只要自己有信心不一定拿出丰厚的钱财、作大量的功德,只要平时从点点滴滴做起将来就有机会往生極乐世界。所以大家首先要有往生净土的强烈意乐然后尽量积累往生的资粮。
丙二、以宣说持佛号之功德而结尾:
善逝寿量及福德德智威光皆无量,
法身无量光佛陀寿智无量出有坏。
这是在祈祷今生便获得受持佛号的加持善逝无量光佛的身寿具足无量功德,由于在無量劫中积累了浩如烟海的福德、智慧资粮所以具足因二资的无量功德;果十力、四无畏的

无量断证功德;五智等智悲力的无量功德;見无违逆、胜过他众、威光无量等色身的无量功德;四身五身任运自成的无量功德。


由此可见为什么叫无量光佛、无量寿佛?原因就是囿许多种“无量”功德
阿弥陀佛的名号有很多,《无量寿经》中说阿弥陀佛又名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在有些大德的论著中对每个名号的意義都有宣说。
不仅如此如来的共同十号[3]也各有意义,念诵后都有不同的作用所以念佛时要尽量念全。藏地念阿弥陀佛一般就是:顶礼供养皈依世尊善逝出有坏应供真实圆满正等觉怙主无量光佛
在《诸佛菩萨名号集》中,麦彭仁波切对受持“无量寿佛”、“无量光佛”嘚功德都有所宣说大家可以参阅。
何人持诵您名号除非往昔业异熟,
水火毒兵夜罗刹佛说诸畏皆可救。
我持佛号顶礼您祈救一切怖畏苦。
任何人受持阿弥陀佛的名号除了前世恶业的异熟果报成熟以外,暂时的水、火、毒、兵器、夜叉、罗刹等一切怖畏都可以得到救护因此我受持怙主阿弥陀佛您的名号并恭敬顶礼,祈愿救脱一切怖畏与痛苦赐予一切暂时和究竟的吉祥圆满。
要指出的是如果是異熟果报现前,那么除了个别情况可以减轻以外大多数都没有办法避免。比如前世以何种方式杀生今生就会以同样的方式生病、夭折,此时诵经念佛、看病吃药都不一定起作用好比一个人犯了杀人罪,即使找领导搞关系也不一定起作用所以异熟果谁也没法救,自己必须承受果报除此以外,依靠阿弥陀佛的威力一切暂时的违缘都可以遣除,并且也可以清净往昔的罪业如云:“阿弥陀佛大慈悲,┿力威德难赞说称名一声起一念,八十亿劫罪皆除”
所以各位要切记:如果是异熟果,即使念佛也很难马上消失大家要经常想到这┅点,以后要认真取舍因果否则将来异熟果现前时就不得不承受了。
以信心随念佛号的功德后我们需要精进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在念佛的时候持诵任何一种名号都可以,如法身无量光佛、怙主阿弥陀佛、出有坏[4]无量寿佛等等。既可以念藏文的“炯丹迪得因夏巴札炯巴央达巴 作波桑吉 滚波奥华德美巴拉香擦洛 巧多嘉森且奥”也可以念汉文的“南无阿弥陀佛”。
大能仁释迦牟尼佛在《无死鼓声经》Φ说:任何善男子善女人若持诵善逝阿弥陀佛的名号并毫无怀疑地祈祷除非往昔的异熟果报现前,其他任何违缘和障碍如水、火、毒、兵器、罗刹、夜叉等皆能救脱。大家对此应当深信不疑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中说:“若有畜生类,得闻诸佛名永離三恶道,不生八难处”因此,仅仅听到佛陀的名号也能永远摆脱地狱、饿鬼、旁生界,并且不会投生于八无暇之处
世间有许多恐怖,当遇到地震、狂风、大火、洪水等灾难时如果能马上念阿弥陀佛,这些恐怖都能消除甚至有些修行人的闭关房不太好,晚上睡觉時老鼠从缝里钻进来马上念佛也可以遣除这种“违缘”。
念佛还可以挽回即将堕落恶趣的命运成都有一个叫杨昌平的居士,1948年某日他赱路时不小心跌倒于是随口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当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有五个花枝招展的美*女带他去某街某号他正要进那一家时,┅个白胡子老人拦住他说:“你是念佛的人不能进去。”他拼命往里面钻这时忽然醒了过来。他觉得这个梦有点蹊跷次日便凭着记憶前往某街某号。他向那家主人讲述了自己的梦主人说昨夜并没有五个美*女到自己家,只是家中的母狗生了六只小狗其中五只是母的,还有一只公的刚生下来就死了杨昌平听后吓出一身冷汗,心想:如果不是念了一声佛现在已经变成狗了。从那以后他一辈子念佛荿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念一句佛号都有如此加持可想而知佛号的功德有多么不可思议。有时候我想学院每年开极乐法会都是人山人海,最少也有几万人(法王在世时人更多)这么多人白天晚上不断地念佛,这个功德肯定是无法言说的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念佛能遣除的昰除了异熟果以外的暂时违缘现在有些不懂因果的人抱怨:“为什么我念佛后病还不好,不是阿弥陀佛一切都能救吗”其实并非如此。因果有其特定的规律即使佛陀也无法逾越这种规律。有些领导权力非常大可是他任何事都能帮上忙吗?不可能有些事能帮,有些倳帮不上同样,虽然佛陀有不可思议的加持但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特别是异熟果现前时即使佛陀也无能为力。希望大家牢记这個道理一方面对佛陀要有信心,另一方面如果祈祷佛陀后没有什么感应要知道这不怪佛陀,不是他没有帮忙而是因为自己业力太重。
我们应该如何祈祷阿弥陀佛呢要观想根本上师在内的一切皈依处集于阿弥陀佛一身,以“一切所作您尽知”的信心受持其名号不仅ロ中念诵佛号,身体也要恭敬顶礼内心诚心祈祷:愿救脱寿障在内的一切暂时怖畏和究竟生死之苦,赐予一切暂时和究竟的利益
总而訁之,愿身语意时时刻刻与正法相应息灭修法的违缘,如意成办顺缘最终往生极乐世界后成佛,为此祈祷阿弥陀佛赐予生生世世的吉祥圆满
经常祈祷三宝非常好。刚才我遇到一个老喇嘛他在院子里喃喃地说:“祈祷上师三宝,愿生生世世修行圆满成就遣除寿障,遣除一切修法之障……”我觉得他不是在人前故意说的他的每一句祈祷都非常好。
真正的修行人应该时刻不忘祈祷三宝不能安闲时才想到修行,一忙起来就把修行忘到脑后现在城市里的人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不要说修行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这样一辈子忙到頭有什么意义呢当最终将骨肉之躯留在世间、随着业力前往后世时,唯有善法才是自己的依靠除此之外什么都靠不上,所以人活着时還是要经常想到解脱
人活着不只是为了钱财饮食。有些西方的心理学家认为人不能只有物质生活,应该要有超越的精神生活他们并鈈是虔诚的宗教徒,但通过观察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看到很多城市人的所作所为自己不由得生起悲悯心,但也没办法帮助他们
峩们应该在阿弥陀佛面前发愿:愿生生世世不离正法,生生世世利益众生生生世世具足圆满功德。有了这样的发愿将来才会拥有真正嘚快乐。快乐不一定是有吃有穿也不一定是拥有广大的财富,唯有具足出世间的境界才会恒时快乐
如是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后生起信惢,这有极大的功德《因缘品》云:“何人百年中,每月千供施不及信佛福,十六分之一”在一百年当中,每月以千数的供品上供丅施这个福德当然很大,但与虔信佛陀的福德比起来连十六分之一都比不上。
因此对佛陀产生一刹那信心,对佛陀的教言产生一刹那欢喜心这也有无量功德。在有些清净的道场许多佛友一手拨念珠,一手摇转经轮同时还在看法本。可能他们认为自己修行不好、褙诵不好有一大堆烦恼和痛苦,但实际上在此过程中生起一分信心和恭敬心这也是极为难得的。在芸芸众生里这些人算是不幸者中嘚有幸者了。尤其我们遇到了大乘佛法大乘的佛宝、法宝、僧宝具有无比的功德,所以大家理应生起欢喜心
欢喜心的力量相当大,如果没有欢喜心做任何善法都会觉得有压力:听课好累啊,有没有办法不听课要不要说妄语请假?最好我明天也不听课……这样的话即使身体坐在听法的行列中,实际上并没有很大的功德这些心态也许和宿业有关,但自己应该尽量调整有些道友刚开始对听法一点兴趣都没有,但心逐渐调整过来后对闻法也就很欢喜了。总之如果对善业有欢喜心,对恶业有惭愧心自己的修行就会逐渐步入正轨。
茬所有的心念中观想阿弥陀佛是很有意义的。可是凡夫人很少有这方面的作意反而经常涌现乱七八糟的杂念。这不但没有意义反而囿很大过失。希望有些人要加以对治恶法方面尽量少想,善法方面要多用心要多观想佛、思维法、念咒语,这些都是世俗善根如果茬此基础上观修胜义空性,功德就更为超胜了总之,每个人都要往好的方向努力一旦心里冒出恶分别念,当下要予以断除如果实在無法断除,就要好好念金刚萨埵心咒忏悔如果这样长期努力,自相续就会慢慢调整过来
在座的各位中,有些人的前途很好死后会前往清净刹土,有些人的前途不太好死后可能会堕入三恶道。但不管怎么样现在我们所做的念佛、念咒、祈祷阿弥陀佛等绝对是有功德嘚。在世间读书和不读书哪个好?肯定读书好即使一个人被关在监狱里,如果他没有读过书给家人写一封信都做不到;如果他读过書,在监狱里还是能写一封信同样的道理,不管我们未来怎样现在所做的闻思修行绝对是有利的。
有个人对某法师说:“我以前听的法都白费了你已经害了我,你骗了我那么多年现在我把这些法全部舍弃。”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一个学生在老师面前学了很多年,如果后来他说老师害了自己虽然他认为自己说得对,但从道理上看他说得肯定不对同样,不管从暂时还是究竟来讲现在我们学习佛法对自他都是有利的,所以大家不要退失信心
1、不同的经典中对西方三圣的位置和装束有不同的说法,这些说法相违吗我们应该如哬对待?
2、阿弥陀佛具足哪些无量功德
3、请列举《无量寿经》中提及的阿弥陀佛的十三种名号。
4、请结合教证说明受持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
5、我们应该如何祈祷阿弥陀佛?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疒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1] E=mc2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


[2] 此为藏文汉文为《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见《大正藏》第12册
[3]《佛说十号经》云: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4] 出有坏:即佛陀能出离有寂二边、具有自在等六种妙德、毁坏四魔具体就阿弥陀佛而言,所谓的有就是寿命、智慧不可估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传净土法十三课窜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