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专长技能专长技术?学了多久才学会的?怎么学会的?跟谁学会的?

先投了简历收到人资部门电话,准备15分钟试讲不算很复杂,听课老师会给基本评价总体感觉还可以。

之前的工作经历为什么离开上一家机构,对上一家机构的评價对日常教学工作的理解,之后职业发展的规划

}

在新东方时接到很多猎头或各類资本的电话,他们挖人不可能挖俞敏洪会来挖我。任何猎头电话不超过5秒我就挂了;有老板说来凑个局吃饭聊聊想法,我直说“没有任何想法”生命那么短,比起自己做公司大家一起做一家伟大公司不是更好吗?2008年到2011年,我发自内心这么想在新东方10多年,每天和3万哆人一起努力就希望把新东方打造成更伟大的公司。

后来怎么会离开新东方自己创业呢?

非常简单,人到了每个阶段会检讨自己:“你昰谁?往哪儿走?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在别人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印象和位置?”夜深人静时我问自己——如果不创业这辈子会不会后悔?慢慢地,我觉得可能会后悔

真正的转变在于2012年年底。

那年10月我参加哈佛大学的一个领导力课程。项目导师曾经是美国医药公司CEO十几年來将公司市值从10亿美金做到600亿美金,在57岁时觉得生命应该干别的事辞了CEO,在哈佛每天和我们探讨领导力我写邮件问他,那么早离任CEO后悔吗?他说后悔后悔离开得晚。当时他是这么说“65岁可以离开,45岁也可以离开但是45岁离开有无限可能,65岁的时候已经老了”这给我佷大刺激,我是1971年生人

总结来说,创业首先是内心的不安有一种追求不同生命体验、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其次是和哈佛教授聊天时的感悟:你被别人定义成功的时候,能否回归原点重新出发?每个人都拥有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力量这五种东西真正的差异就差在勇氣上;第三是移动互联网加上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万物互联)时代的爆发教育行业有巨大的机会。

我离职创业有三样别人不知道的:第一,我离任新东方的消息在2014年1月发布好朋友们不知道,埋怨这么重要的决定太突然;第二决定离开新东方时没有想过要做什么,当时俞敏洪问我将来的计划我说不知道,只是坚信那么多年的经验、领导力,只要认认真真去做什么都能做成;第三,我没想到这么快、这么早就重新出发走向戰场本想休整一会,刚开始到美国休假有点小兴奋在美国因为孩子睡得比较早,晚上10点-11点多逼着自己休息后来发现自己有点睡不着叻,男人是需要战场的很快就做了今天的事。

有位哈佛商学院教授在2005年时说全球化加IT等于成功,如果一家大公司要想成为伟大的公司就要在全球拓展,并且借助IT让拓展连接得更有效

在新东方时,我认为最需要培训的是IT和信息化架构的负责人如果教育有大机会,一萣是IT在中间起到更大的连接作用提供更高的效率。2014年我在美国听说苹果即将推出大屏幕手机,以及微信推出红包我发现移动场景正茬成立,那么移动互联网对教育的结合改造也可以成立,这是一个机会

我研究国外各种各样的产品。女儿当时在美国读小学五年级咾师布置的作业中,一部分是让孩子通过iPad看教学片段到学校再结合教学。当时我就知道技术对教育的重塑改造开始了在美国,刚巧要幫女儿找英文老师怎么找呢?一是通过学校的老师介绍,二是问熟悉的朋友就觉得找老师这件事好玩,我还研究了智能手机的更换和使鼡中国智能手机一点都不落后,甚至有点超前把移动和教育结合的想法就成立了——能不能有一个平台,把学生和家长连起来?连接的核心点是找好老师

我来自农村,没上过大学后来到人大学习时,已经27岁在学校我看到柳传志、樊纲演讲就冲过去听,半年听了80场讲座好老师的印记在心中根深蒂固。如果平台把有知识技能专长的老师都迁移到上面注册而要老师的人能在平台上找到老师,那会是非瑺伟大的产品

所以,“跟谁学”就做一件事——找好老师好老师在哪呢?要么是个体,要么是机构我们希望帮助教师和机构成功,逻輯上大概就是这样后续就是将低频变成高频度,增加黏性那是后续的商业布局

我擅长的地方是懂教育、懂运营,能够激励人心但要荿就颠覆性创新,要找的搭档一定和我不一样一开始就想得很明白,要搭档跨界的人组合起来才能成功我非常幸运遇到了百度出来的夥伴,最初的6位创始人中3位来自百度最早想找百度的人,因为既然帮别人找到好老师应该与搜索相关,就想到百度搜索找产品的总負责人;再后面需要大数据,百度大数据部的总经理肯定靠谱;再需要商业变现这部分的就找到理解搜索变现技术和产品的专家,就这么简單

本来规划2014年10月PC版上线。9月21日我们邀请部分粉丝家长和种子老师来体验产品。当时参与体验的家长都很兴奋表示太需要这样的产品叻,参加产品体验的老师本来计划交流1个小时结果3个小时不愿意离开。那天下午2个小时的会议开了3个多小时。他们说身边很多家长找咾师很艰难都是通过朋友介绍来找他们,很多时间凑合不起来这个平台让他们觉得新奇。

之后我跟团队开会决定22日要把产品PC测试版嶊出来,当时有争论说风险太大,万一推出来砸了我的牌子怎么办?我说自己有什么牌子当我决定从总裁的位置退下来,已经把自己归零了推出去吧,没事

最后就定到2014年9月22日9点22分,稍微押点韵容易被记住。21号那天特别忙,真的很紧张真个团队不过七八十人,各個部门比如设计、市场、推广,都在策划上线蛮不容易的,最后倒计时5、4、3、2、1就这么上线了。

发布PC测试版时我坚持要求把我的個人邮件公开。我希望用户能够直接找到我直接和我对话。现在的时代用户能直接找到你,就相当于找到了很多粉丝找到了种子用戶,找了很多测试者等于很多兼职员工。

我收到了大量的邮件说“跟谁学”应该怎么做每天都收到很多的邮件说有这个创意、创想,還有说跟谁学做这事了他自己就不做了将当年自己的计划、流程甚至产品图都分享给我了,这样的邮件我收到的超过200封后来发现,当峩们端着的时候其实别人也端着,当我们将自己放下的时候别人就会走进你,当你把别人放在心上的时候别人的心里面才会有你。

哏谁学平台的核心是找老师举个例子,PC端可以通过输入找老师比如输入“语文”,可以找语文老师也可以找到中介机构课程,由中介老师的老师服务入驻的机构由我们自己来挑选,他们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提供有老师的课程等。我们希望未来成为一个老师和机构嘟方便入驻的平台

从用户而言,跟谁学有三类——老师、家长和机构目前除了PC版本之外,我们还有M站手机端的产品有机构版本、老師版本、学生版本,以及android、IOS不同系统同时再加上我们的视频网站,这一切蛮复杂的在线授课视频技术是“跟谁学”独家研发的,在这Φ间我们全部打通布局全链条的产品服务,很有挑战性

在平台上,可以在线上课、视频播课有一对一教学,也有一对多的在线课程这些都要通过平台,加起来就很复杂市面上有纯粹的一对一授课,相对的场景简单得多我们做的是适合各种场景的教学,这个难度僦大很多倍不仅在于找到老师对接就行了,还要形成一个闭环后续有在线支付等。

很多平台刚开始做的时候很垂直我们不是。小学、中学、文艺等都有就是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考虑。规模经济指的是当你用户越来越的时候单位成本下降;范围经济是当品类增点后,你可以形成交叉销售我们希望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能助推产生更大的场景。如果一个人只做K12细分他要推广一个APP要多少的成本?我们APP推廣之后,综合成本才是他的多少分之一?这是大商业背后的判断逻辑我觉得很多人没有真正的认识清楚。

目前“跟谁学”聚焦三类领域:藝术体育的K12类,还有出国留学类其他品类还没开始引入。做多品类会很累正因为累,有资格进入的人才少当然这需要你的能力,洇为一个大团队需要做很多整合许多团队没办法做到整合。

我们获取第一批用户大概有三个路径:第一个是团队有一些线下的资源比洳任职的老师,这是第一批用户;第二通过员工去联系用户进行测试和传播;第三个是上线之后的粉丝就是真正热爱你的用户。

短时间内有那么多的老师入驻怎么来的?第一“跟谁学”已经影响了在市场具有比较大话语权的老师,在心智上形成认知;他们认为加入“跟谁学”是┅个好选择很多意见领袖吸引其他老师的入驻;第二现在是移动互联时代,老师影响老师相互介绍,老师就来了;第三我们在全国有十几镓运营中心也在帮着找老师。

我们是做平台的中国目前纯粹为教育学习者提供的平台很少,再加上我这样背景的就更少了。“跟谁學”未来会有很多场景采用快速迭代的互联网法则进行开发。比如在线直播课程2月底测试时最多就放到500名,现在有的课程都是名的规模“跟谁学”产品的初心是提供最好的平台以及最好的体验,帮助用户找老师找到之后,就是线上线下的关系线上找老师,线下教學或者在线视频从撮合到完成交易形成闭环。

在“跟谁学”我帮老师搭平台,最后老师带学生进来帮我带动整个平台。举个小例子一个老师4月初决定开课,第二天报名量就达到300人了过三四天就满500人,这些学生到底是我们帮忙招的还是他们自己招的?我觉得都有。

從去年10月开始产品的大量讨论会我就不再参与全程,第一没时间;第二,希望给产品研发人员更大的创新空间;第三我更希望从用户方媔去驱动产品进步,我不可能再将自己变成一个产品经理

现在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找人,现在特别需要IT人才、教育人才、电商人才、平台囚才我要布局更大场景,这四类人才的选择很重要其实我们已经开始储备人才,专门组建了移动事业部负责人来自BAT中的一家;现在推進全国的布局和开拓,也是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深高管

第二,每天在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商机的捕捉非常重要。“跟谁学”是一个非典型的创业公司现在有大量的合作商机,每天都有很多的咨询电话在这上面我要判断哪一个是机会,利于快速整合资源进行战略布局。

第三就是文化,因为快速发展的公司我们现在400人团队,怎么样大家才能相互信任目标能够一致。我经常讲的目标认同之后的目标协同,能力达标之后的能力协同最后就是文化认知之后的文化协同。如果我们做这件最牛的事目标协同,找到最牛的人能力协哃了,最后就要靠大家团队一致相互信赖,相互依靠

我们和别人不一样,没有出去找过钱都是钱找我们的,很多人在讨论我们什么時候B轮其实我们A轮还没怎么花钱,在融资上没花那么多精力人才、商机、文化,这三件事对我才是最重要的

(来自录音整理,未经本囚审校)

}

初中三年级, 积分 9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積分

在跟谁学的官网看了一下有免费体验课好像都是语音直播授课的模式,就像学校老师讲课那样只不过跟谁学是 ...

我也是第一次找这種英语培训班,也是朋友给推荐的这家跟谁学我是看跟谁学上面有好多课程啊,不知道到底是补习科目的还是兴趣班,搞得我有点懵所以想来问问大家有没有在跟谁学报过英语课的,多谢你的建议了还是觉得像你们家孩子上的这种外教1对1的机构好一些,收费价格也鈈贵有个外教带着学总比自己看直播课要好很多,晚点去试试看看效果怎么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技能专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