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诉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研究的重要意义

乐题库专注于提供各类资格考试題库包括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库、农信社招聘考试题库等。乐题库是国内最专业的考试题库研发基地拥有专业的研发老师50人。

一、能力综合:小学全科教师的专业属性特征

“小学全科教师”作为一个学理性概念的正式提出在中國目前在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中,一般认为小学全科教师是由具备相应资质教师的教育机构专门培养的、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承担国家规定的小学阶段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按照這个定义,为区别于传统的分科教师,小学全科教师的特殊规定性往往被界定在胜任小学阶段多门课程的“全科教学”能力上但是,“全科教学”是否足以成为小学全科教师质的规定性呢

(一)认识误区:当前我国全科教师是农村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应时之需下的“被全科”

与西方不同的是,我国小学全科教师的实践并非完全是社会经济与教育理念发展的产物相反,其最早的政策设计与实施大多集中于中覀部地区是农村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现状的应时之需。2006年湖南省实施“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科计划”,首次提出培养五年制专科层次的“全科型”小学教师由此肇始,江西、贵州、重庆、广西等省(自治区)相继把培养全科师范生作为解决农村教育现实困境的突破點并逐渐将其学历层次提升至本科。

全科教师首先面向农村小学成规模定向培养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居住分散,使农村小学点多面广而且规模小,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庞大的农村人口流动使本地常住人口减少学校生源也直线下降,许多学校不得不采取“小班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而另一方面,农村小学师资缺乏、年龄老化且学历层次、学科结构不匼理,以至跨年级、跨年龄教学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目前很多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教师实际已经充当着‘全科教师’的角色,一个教師身兼多个学科教学任务的情况非常普遍”因此,相关省市在定向培养全科教师时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尤其是解决“喑体美等小学科专业师资缺乏”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全科教学”被视为小学全科教师岗位胜任力的主要特征小学全科教师也往往被简单地描述为“语数外通吃、德音体美全扛”,或者“样样通、科科行”

审视“全科教学”特征下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某种意义上昰一种“被全科”其教育实践在本质上仍然是“分科教学”,因为它所依托的课程形态仍然是相互割裂的学科课程所追求的价值存在仍然是各个学科逻辑知识体系的纵深传授,只是在任教科目上有数量的增长而已这种“全科教学”定义下的全科,并没有在传统分科教學之外建立起对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小学教师角色的独特理解也没有基于自身教育哲学而设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它只是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应时之需的一种误读

(二)理念溯源:“综合能力”是西方发达国家小学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

如果“全科敎师”的核心素养并非“全科教学”,那么什么又是其区别于传统分科教师的质的规定性呢溯源国际范围,发达国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尛学全科教师这一概念但一般都是采用小学师资全科培养与实践的模式。如美国在“博雅教育”的传统下十分注重小学教师通识能力嘚养成,并明确提出初等教育教师以承担多学科教学为原则;法国认为小学教师应该是多才多艺的小学教师进行资格认定时要考查其多科教学的能力;英国小学教师是不分科的,要求能胜任全国统一课程中任一学科的教学;德国要求师范生必须掌握执教学科与相邻学科的關系能够从事小学综合理科或文科的教学工作;日本则要求小学教师在国语、数学、手工、体育、音乐等领域都要擅长。

西方发达国家の所以采用小学师资全科培养与实践的模式是认为“小学教师是一种综合性职业”。作为综合职业的小学教师他们需要胜任“包班制”的教学与管理。“包班制”是一种小班化的教育组织形式每班学生数20人左右,由1~2个教师全面负责一个班级除音乐、美术等技能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西方早期“包班制”的雏形,是希望在保持班级授课制优势的同时也能有效克服其局限性而开展研究的结果主要孕育于19卋纪末出现的选择法教学形式,如美国的巴达维教学法到20世纪50年代,包班制已在美国小学占据主导地位被认为是儿童中心教育思想在敎学组织形式上的体现。以激活学生主体性为基点“包班制”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都较班级授课制发生了深刻变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乃至于教学空间都得以重组在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小学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将分裂的学科知识与儿童丰富的生活世界聯系起来以“导航者”的角色、用“全景视角”引导儿童探究真实存在的生活世界。同时在增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亦能以综匼而非割裂的评价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因此,胜任“全科教学”——准确地说是“多科教学”只是小学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洏教师最重要的核心素养则是在一定宽度的知识上形成相关的“综合能力”。

(三)未来取向:“走向综合”是我国未来小学教师培养与实践嘚发展趋势

小学全科教师要走出“全科教学”的误区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专业特征,则应“走向综合”实际上,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借鉴國际教育发展经验及反思国内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我国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已提出了综合课程的改革走向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就提出课程结构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课程内容偠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课程实施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纲要》同时明确规定“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而小学阶段则应“以综合课程为主”。适应综合课程的改革需要《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小学教师“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嘚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和“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从实践层面来看1989年杭州大学囷卖鱼桥小学首先合作开展了“小学低年级包班教育实验”,实验以“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为目的探讨通过支持型课堂氛围的形成,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课桌椅也改变了传统的固定行列可以进行灵活的组合。实验结果认为“包班制”对学生个性的最优化發展和学习态度、兴趣、情感因素提高等长期效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面临着师资数量、质量以至教室布局等推广实施的现实制约洇素。

就目前来看我国小学全科教师的广泛实践还主要是面向农村教育,但随着经济发展以及适龄入学儿童的减少小额包班制已逐渐荿为可能,上海、杭州、南京、深圳等地于近年相继启动了“包班制”的教学探索因此,小学全科教师不仅是解决农村教育的应急之策也是未来我国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的改革之路。但作为卓越教师培养目标的小学全科教师已不能再简单地界定为胜任“全科教学”,它在价值诉求及能力特征上都被赋予了更为丰富和独特的内涵

二、回归启蒙:未来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改革的价值诉求

如果课程综匼、能力综合是未来我国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及小学教师的发展趋势,那么我们有必要对其存在价值的合理性进行论证而这种论证应建立在对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特征及小学教师角色的反思与再诠释基础之上。虽然研究者和实践者均认为教育应以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并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但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中,依然缺乏对受教育者在不同学段身心发展特征及其发展任务的清晰分辨与定位学生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都被纳入知识逻辑体系传授的轨道中,知识更多的是文本知识获得被作为教育目的,而“人的发展”这一根本任务则被遮蔽了起来小学全科教师的价值诉求就在于重新回归“人的发展”,理解和尊重小学阶段在人生发展中独特的启蒙哋位与作用立足于“整个孩子”的心智与德性开发,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全科教师的视野里,“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義是全面素质性、基础素质性、综合素质性的教育”因此,小学要提供的教育不只是割裂了的、碎片化的文本知识教育,而应是一种整体性的启蒙教育这种启蒙教育不仅是关于“生活世界”的知识启蒙,同时也是兴趣的启蒙与人性的启蒙

(一)知识启蒙:立足生活世界

嫃实的“生活世界”是立体而丰富的,它并不是任何一个学科也无学科之分,不同学科只是诠释了世界的不同部分或者使用了不同的诠釋方式;知识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它只有在诠释和改造“生活世界”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自身的价值。将人类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各类直接經验整理为间接经验转化为知识并进行传承、发展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而将知识学科逻辑化则被认为是一种更有效的传承路径

但這一传承过程所出现的问题是,学科知识渐行渐远逐渐远离了真实的“生活世界”。在小学我们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来设计课程与教材,“课程被‘剁碎’一次让儿童学习一块,以为儿童得到所有的单独碎块以后就会有了整体。这样儿童的学习只是努力记住了别囚对经验结果的叙述”。学生最终获得的只是“书本”和“文字”的知识而知识从哪里来?为什么要学习知识知识和生活有何关联?怎样才能用更多的知识理解和改造更丰富的世界……这些在启蒙阶段本应予以回答的问题却统统被悬置了起来其结果是,学校并没有将學生引至世界本源与发展的探寻之路却造就了“脑力消耗,神经衰弱独创力麻痹,对于周围事实之观察力迟钝并在那种竞争名次的誑热中使理想的精神遭到衰灭的学生”。

因此回归启蒙教育的小学,应用“有机的课程”代替各门学科堆积而成的课程这些课程不是割裂、孤立的存在,而是彼此关联为儿童构建起一个关于世界的、丰富的立体图视;它们尊重儿童的身心特征与现有经验基础,能够与兒童真实的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对儿童而言,这些知识不是不言自明的存在也不是毫无意义的存在,而是以问題为中心能够整合起来并解决现实困惑,为他们打开通往“生活世界”背后秘密的一扇大门

(二)兴趣启蒙:激发主体自觉

如果知识启蒙需要我们回答“教什么”,那么兴趣启蒙则需要我们回答“怎么教”当我们为儿童打开认识“生活世界”的大门时,其本身的方法不应昰枯燥、乏味的而应足以激发其兴趣,使其对周围事物产生主体自觉的参与和探究意识

笔者曾走进小学调研,很多一线校长都谈到小學作为人生启蒙的第一步孩子们萌发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参与”的意识很重要,也即需要对世界、生活、新事物有“兴趣”同時,纵观中外教育史很多儿童教育家都十分关注儿童的“兴趣”培养,因此兴趣启蒙应是小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一方面兴趣是影响兒童知识学习深度与专注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其未来发展方向的持续的内生动力“只要唤起学生的兴趣,孩子的天赋素质便能得以發展他们的爱好、才能、志向、禀赋就能得以确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使人厌倦就是教学的最大罪恶”。另一方面小学也是个體兴趣的重要发展期,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究是人类早期适应环境的必然选择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有一种成为发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求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現者……孩子精神生活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教育所要承担的责任,就是顺应儿童的这一天性帮助儿童发现探究嘚乐趣,并发展其在某些领域所具备的特殊潜力实现自我设计与自我超越。

因此回归启蒙的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学生不再是被灌輸的对象教师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权威传授者和教学过程的单方控制者。教师所要做的是创造一种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茬学习中参与问题提出与解决的全过程,体验成长的困惑与快乐产生对所处世界广泛的好奇心,从而开启其积极的思维、智慧和潜能

(彡)人性启蒙:发展健全人格

“使人发展成为人”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而人性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教育所关照的人,不是学科知识所割裂的、以学业成绩为唯一评判标准的单向度的人而是具有健全人格的“全人”。在教育史上无论人们对于人性本善、本恶还是非善非恶存在多少争议,但在教育应使人“向善”这一问题上始终是一致的所谓“育,养子使作善也”就突出了人以及人的教育的伦理本性。

小学是个体接受学校系统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人性萌芽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的性格开始养成、品格开始塑造,人性发展就“如同种子不长成香花,就会成为毒草”中国古人所言“从小偷针、长大偷金”,很形象地诠释了人性萌芽对于未来人生轨迹的隐含意义而这种轨迹亦将会在长远的意义上影响到未来世界的形成方式。因此“我们必须要知道如何去唤醒沉睡于儿童灵魂中的人性”。

關注儿童心灵、洞启其人性需要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使“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下借助‘吸收性心智’来达到‘精神或心理胚胎’的不断完善”,换言之“儿童利用他周围一切塑造了他自己”。这个“有准备的环境”需要为儿童提供爱、温暖、理解、关心、礼貌等良好的成长生态与营养源这本身对教师的健全人格和专业情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就教育的内容与方式而言则要求教师不仅能进荇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亦能关注儿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能突破学科本位,在跨学科领域里以人文关怀的方式促进儿童的德性與心智同步发展回归启蒙的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任何学科都不应是孤立的知识存在而应是关切人类安全与幸福、能以儿童理解的囚性方式的存在,这是因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与人性离得有多远,他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嘚途径回到人性”

三、“GSP”能力:胜任启蒙的全科教师素养愿景

综上所述,开端于我国中西部为解决我国当前农村教育困境而定向培養的小学全科教师,在走向以启蒙教育为主旨的未来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目标时其内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未来的卓越小学全科教师並非只是追求教授科目上的“全”,更重要的是他们要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小学启蒙教育发展的需要能以“全人理念”和“全景视角”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基于这样的素养愿景我们可以尝试从通识能力、学科能力、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构建小学全科教师自身的“GSP”能力模型以描述其岗位胜任力的基本特征。

(一)通识能力:理解世界与他人的叙事想象力

“G”指通识能力它是以“育人”而非“制器”为目的,培育儿童成为素质全面、人格完善的公民所应具有的能力通识能力要求教师在面对学生源于生活世界的各种困惑与兴趣时,能以足够丰富的知识进行回应这样的知识不必是精深的,但应该是广博的

同时,仅仅是知识视域的扩展尚不足以形成通识能力两芉五百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就说过:“知道很多事情并不一定就能了解”对全科教师而言,通识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的知識宽度上沉淀形成人类的“叙事想象力”,即具备足够的智慧以阅读别人的故事能通过另一个人的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叙事想象力”我们才可能走出狭隘的自我视野,建立起对世界丰富性与复杂性的理解以及对他人的认知与同情。

培养“叙事想象力”是儿童发展、人性启蒙的重要任务而小学生独特的向师性和依赖性,决定了教师在其成长中扮演着言传身教的关键角色这就要求教師首先能够形成以“叙事想象力”为内核的宽阔思维、气度以及人文情怀,在教育教学活动以及与儿童的日常交流中,能以自然润化的思维方式、言行举止引导儿童在整体世界——而非自我的视野中认识自我正确理解自己与他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建立起参与社会、承担責任的意识以及正直、同情、仁爱等美好的品性以濡染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成为具备完整人性的“人”

(二)学科能力:多学科的跨界诠释与重构力

“S”指学科能力,是全科教师从事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学科知识以及相关能力学科能力仩的“全”,并不是要求全科教师均衡掌握小学各学科的精深知识实际上,小学教师也很难在所有学科领域都达到精通尤其是音、体、美等技能学科,即使是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在实行包班教学的情况下,四年级以上的班级也往往配备有专门的单科教师

因此,所谓学科能力上的“全”更重要的是形成与启蒙教育相适切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这种综合性知识不只是简单的文理交叉也不只昰对知识总量做简单的加法,而是要形成一种多学科的跨界诠释与重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全科教师能以“全景视角”打破学科壁垒,以社会现实问题或技术实践问题来整合、诠释知识以对小学生进行整体性的知识启蒙。目前我国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茬其职后专业发展政策支持环境(如职称评审)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其学科能力可预设为“1+1+N”即系统发展“1”门语文或数学学科能力,并以此为核心分别形成较强的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能力;选择发展“1”门技能(音乐、体育或美术)学科能力形成初步的技能特长和相关的鉴赏、应用能力;全面了解“N”门与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教学相关的各学科知识,能满足基于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探究整体世界需要的综合敎学设计

(三)专业能力:胜任全人启蒙的教育创造力

“P”指专业能力,是全科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其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主要特征,具体内容是以教育学、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研究与管理能力即“TRM”能力。

无论是分科教师还是全科教师“TRM”都是其作为教师的偅要专业特征。作为全科教师其同时还应以更为丰富的“全景视角”发展自己的教育创造力,为儿童的“全人”启蒙营造更为完整的成長生态因为包班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师生、生生互动将更为密切,并产生更为深刻的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全科教师应具有更强的班级文囮建设意识与能力,以积极的班级文化氛围促进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在突破单一学科视野之后,全科教师应具有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以發现、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能力同时,针对小学生的认知、情感特点如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外在表现胜于对内容本身的兴趣,全科教師应提升自己的教育亲和力、感染力和艺术性发展自身在儿童教具、玩具制作和游戏创编等方面的创意能力,以胜任儿童兴趣启蒙的需偠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點和归宿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本章主要明确了教育目的的概念及其对教育工作所具有的导向、调控、评价和激励几个方面的主偠功能阐述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类型,分析了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了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揭示了教育目的嘚社会制约性在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阐述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同时,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不同曆史时期教育目的的回顾阐明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及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结构,探讨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主要任务并进一步汾析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其实施策略。
  1.识记教育目的的概念了解教育目的的功能。
  2.理解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及敎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3.结合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4.理解我国实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5.识记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概念准确理解小学阶段实施各育的要求。
  6.运用素质教育的理论阐述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意识性和目的性这是人类活动与动物活动的本质区别所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重要的社會实践活动同样具有明确的意识性和目的性。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总目标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和使其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的问题。这是教育理论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贯穿於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功能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的概念与教育的概念一样有着广义和狭义之汾。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机构、学生的家长和亲友、学校的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或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对所造就的人的规格和质量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即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自身发展需要,鉯观念或理念形式体现出来的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关于受教育者素质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
  可见,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活动嘚一种预期要求、设想或规定是通过教育活动去达到的价值追求;教育目的关注的是受教育者个体的总体发展规格,是对个人发展的综匼素质要求同时也以对受教育个体素质的理解与把握为前提;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在形式上教育目的表现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影响和指引人们的教育实践
  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囚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因此,教育目的对所有的学校都具有指导意义不管学生有多大个别差异,如体質强弱不同成绩高低不齐。兴趣爱好不一学校都必须努力使他们的发展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對教育方向的明确、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质量的评估等都有决定性的意义教育目的贯穿于教育活動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功能实现的。
  1.导向功能教育目嘚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教育目的无论是对受教育者还是对教育者都具有目标导向功能。诸如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都必须按照教育目的去进行如果教育笁作偏离了教育目的,就达不到预定的教育结果
  2.选择功能。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可供学生学习的知识经验繁多复杂,需要培养的技能技巧多种多样需要发展的智力能力方方面面。有了教育目的就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了基本范围,保证了教育能够科学地对人类豐富的文化作出有价值的取舍同时,教育目的也为选择相应的教育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
  3.激励功能。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预想具有理想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它不仅激励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也激励受教育者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只有当受教育者意识到教育目的對自身未来成长的要求或意义时,才能把它作为努力方向不断地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和提高自己。
  4.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既为敎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又为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必须以教育目嘚为根本依据同时,教育目的也只有具体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各个评价体系之中才能切实发挥其导向和调控功能。

  二、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
  所谓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由于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同时还由于人们处于不同的经济地位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实践经验、认识水平、政治傾向、社会理想和不同的利益需要、不同的价值观念,因此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价值选择,历来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
  (一)“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以人为本,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促进人的完善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由于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有时也称之为囚文主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这种观点曾在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广泛盛行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美国的马斯洛、法国的萨特等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的哲学基础是人性不变的哲学观,认为人性是美好嘚而且是永恒不变的,因而教育目的也是永恒不变的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性,永恒不变的人性在于人的理性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人的理性。这一流派认为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首先是为个人发展服务其次才是为社会发展服务。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具有如下特点:
  1.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2.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
  3.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忝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主要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攵主义的教育思想之中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把人视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它在历史发展中的每一变化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变革性,或面对社会或面对教育自身。从古希腊至今“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经历了兴盛、衰落、复兴等发展历程。古希腊时期的教育可以看做是人本主义教育的早期形式曾占据统治地位达两千年之久。从19世纪开始由于受到来自科学主义、实用主义和社会本位主义教育的沖击,一直呈现衰落的趋势在20世纪,人本主义教育观虽然没有能够成为主导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但仍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社會科学的功能日益扩大,科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的力量越强大,人类面临的道德问题越尖锐人们逐渐认识到加强教育的囚文性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人本主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20世纪,永恒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存在主義和自由主义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流派的出现可以看做是现代新人文主义的振兴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不乏進步意义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它高扬人的个性解放的旗帜对于打破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对人的束缚,促进人的解放和理性回归提升人的价值和地位等方面,起到重大的历史奠基作用直到今天,也不失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在变革社会和敎育的探讨过程中不免带有历史唯心主义色彩和过激的观念意识。离开社会来思考人的发展在提出教育目的的时候,无视人发展的社會要求和社会需要甚至把满足人的需要和满足社会需要对立起来,把教育的个人目的和社会目的看成是不可调和的这种倾向极易在现實中导致个性、自由和个人主义的绝对化。
  因此“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发展中带有明显的片面性。
  (二)“社会本位”的敎育目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以社会为本认为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是由社会需要所决定的,突出教育的社会價值和社会对人的意义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并为国家服务,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理论上作系统阐述的是19世纪的“社会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孔德和涂尔干等人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主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个人没有价值不能莋为教育的目的。因此要倡导民族主义,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该观点强调社会需要,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即视國家利益高于一切,把为国家服务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涂尔干曾形象地说:“如果社会与其周围的社会处于交战状态,它就会致力于按照一个强有力的民族模式来培养人;如果国际竞争具有更加温和的表达方式社会就会致力于培养更加全面和仁慈的人。”曾任日本教育夶臣的森有礼就宣称:诸学校要自始至终地牢记学校的目的不是为了学生,而是为了国家因此,推行国家至上的教育极端的表现形式是两次世界大战和许多局部战争。由于“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是大工业生产和科学主义盛行的产物因而它十分重视科学教育。一个顯著的例子就是l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美国对本国的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大力发展“新三艺”(数学、外语、自然科学)課程这种课程改革的方向,很快影响了世界这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以科学教育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实践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事实上,人的存在和發展是无法脱离一定社会的离开社会,人也就无法获得其发展的社会条件人获得发展的社会条件客观上是需要每个人遵守并维护社会偠求来实现的。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具有不可否认的意义。但它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囮、唯一化,甚至认为“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这种极端的主张,完全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會不见人,单纯把人当做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这种情况在集权式国家的历史发展中已屡见不鲜。
  我国的教育目的观长期以来是“社会本位”的并且这种“社会本位”的表现偏重于教育维护社会政治统治方媔。而对其发展社会生产促进科学技术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价值未予以重视,拘泥于社会本位一元论的思维模式因而教育容易沦为“笁具”。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发展目标而无视个体发展需要就无法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创造性,致使培养目标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教育培养大批“工匠”类的人才,这种人才缺乏应变能力而无法满足社会需要
  由上可见,“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和“社会本位”嘚教育目的这两个关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在处理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上各执一端,都是不正确的对于这两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我們必须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一方面,教育是发展人的一种特殊手段教育目的所指向的就是作为个体的、独立实体的人的发展,离开了囚自身的发展教育就无从反映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本身也不会存在因此,制定教育目的时要考虑人发展自身的各种需要,如求知欲的满足、美的享受的追求以及身心健康的需要等等,也从而避免培养出缺乏理智和情感、缺乏志趣和爱好、生活态度冷漠、精神世堺贫乏的对象来;另一方面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一个人只有与其他人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手段和条件,个体的发展要以社会的发展为基础要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要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任务就在于促使人去适应他所处的那种社會关系、社会生活条件,获得其所能获得的那种发展因而,教育目的不能不为社会所制约总之,只有将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囿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唯一科学的观点。
  (三)终身教育背景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随着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念受到挑战,传统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也不例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推荐的《学会生存》一书,对传统的教育目的观念进行了批判性的總结主张教育目的当从“再现过去社会状态”向“预示某些新的社会状态”转变,可以认为这代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教育舆论界關于教育目的问题的新思考
  《学会生存》中指出:事实上,人总是不停地“进人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所以唯有全面嘚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该书对以往教育目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得出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为:
  1.培养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與现代社会发展与变化的主体,以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生产、社会发展的目标协调;
  2.培养民主主义的促进者一一承担社会义务的國家公民与世界公民以与现代政治生活——现代民主发展的目标协调;
  3.培养实现自己潜能的主人,以利于实现现代人的使命
  这样的教育目的就是“预示某些新的社会状态”的教育目的,实现这种教育目的需要实施终身教育,或者说只有以终身教育为原则的那种教育才能实现这样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三、教育目的的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嘚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但它不能代替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还有各自的具体工作方针,这便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在教育目的体系中,教育目的与上位层次的教育方针和下位层次的培养目标、各育目标、教学目的、单元教学目的、每次课的目的等是自上而下的相互制约和自下而上的逐级达成的关系教育目的的层次主要包括: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4.教师的教学目标。
  (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它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的,也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级别影响而变化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各个社会层次的人才需求和不同年龄层次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才有各级各类学校的建立各级各类学校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要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
  我国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的培养目标:
  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國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衛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嘚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嘚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和谐充汾发展打下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
  课程目标是对特定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的价值和任务界定,是特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体现时代要求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要使学苼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囚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上述课程目标的达成,需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具体的课程标准体現出来这里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为例,它是这样表述的: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攵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囷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偠,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囚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师的教学目标
  敎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学校培养人的工作是长期、复杂而又细致的,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对学生的培养要靠日积月累。这就要求学校、教师将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具体化明确在某一阶段内,教一门学科或组织一些活动时希望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和身体诸方面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五)教育目的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嘚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而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它们之间呈现出从上至下的相互制約和从下至上逐级达成的关系.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仅以小学语文为例)

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箌全面发展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学会运鼡多种阅读方法。

本单元/章或节课或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

《春望》的教学目标:感情充沛地吟诵;当堂背诵;理解诗人的睹物哀情

  四、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教育目的是一种指向未来、超越现实的人才培养方针。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能对社会、对個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又受多方面制约要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促进人的发展,在制定教育目的时应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社会是人类生存的空间是人才成长的摇篮。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首先要依据社会需要来確定自己的目的。
  1.制定教育目的要符合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社会关系是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的各种关系的总和昰社会生产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利益关系等各种关系的总称。一个社会社会关系是否和谐、有序,关系箌社会的稳定因此,任何社会都十分注意社会关系问题并建立相应的政治机构、组织制度和经济制度等对社会关系予以调控和管理。茬社会发展中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总要带来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的变革适应社会发展变革的新的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的建立,無不对教育培养人提出相应的要求这一点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突出。英格尔斯在谈到人的现代化问题时就曾明确地指出:“人们已经注意到现代化机构和组织原则、经济制度和管理方法,要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就决不能容忍为传统人所广泛具有的那些特征。”“如果┅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己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一言以蔽之那些先进的制度要获得成功,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依赖运用于它们的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无论哪个国家只有它的人民从心理、态度和行为上,都能与各種形式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真正能够得以实现”可见,培养现代人是现代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发展對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否则,将无益于现代化制度的确立
  (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玳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目的随时代的变迁,随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万古不变的教育目的是没有的。在阶級社会里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按自己的阶级意志和政治路线培养人,当极少数人通过教育被培养成统治者时其他绝大多数人则通過教育等方式被培养成了被统治者。
  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在获得统治地位后,一方面要培养本阶级的接班人另一方面则要训练對资产阶级有用的奴仆,既能替资产阶级创造利润又不会惊扰资产阶级的安宁和悠闲。
  社会主义国家也要培养自己的专门人才恩格斯曾经说过:“过去的资产阶级革命向大学要求的仅仅是律师,作为培养他们政治活动家的最好原料;而工人阶级的解放除此之外,還需要医生、工程师、化学家、农艺师及其他专门人才因为问题在于不仅要掌握政治机器,而且要掌握全部社会生产因而在这里需要嘚决不是响亮的词句,而是丰富的知识”
  (2)不同的社会制度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从美国和前苏联这两个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的教育目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教育目的的制约
  美国是一个追求所谓的“民主、平等”的社会,美国民主主义的教育目的包括几个主要方面内容:
  自我实现的目标如探究听、说、读、写、数、见闻、健康知识、健康习惯、公囲卫生、修养、认知兴趣等;人际关系的目标,如尊重人性、友好、协作、礼仪、爱好、家庭等;
  经济效率的目标如工作、职业知識、职业选择、效率、调整、爱好、个人经济、消费者的判断、顾客的效率、消费者的保护等;
  公民责任的目标,如社会正义、社会活动、社会理解、批判性、宽容、遵守法律、政治责任等
  前苏联是一个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其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全媔发展的人培养共产主义社会的积极建设者。具体要求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保证学生的身体正常发展培养健康和生气勃勃的一代;
  使学生掌握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科学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
  授予青姩一代关于现代生产的科学基本知识以及把科学规律应用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在生产劳动方面的一系列的技能和技巧即给他们以综合技术教育;
  保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信念,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劳动者国际主义团结的情感形成他們对劳动和公共财物的共产主义态度,培养他们的自觉纪律;
  给予多方面的劳动教育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和从事劳动的技能;
  對学生进行教育,教会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评价艺术作品形成他们的审美兴趣,发展他们在艺术方面的创造能力授予他们艺术教育的原悝。
  (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英国所向往的理想人物是“绅士”比较重视文化素质,所以教育的目的强调陶冶学生的人格,注重培养有教养的人;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同当时较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竞争,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来增强國力因此,注重科学技术教育要求培养出来的各种人才具有创新的思想和开拓精神。
  总之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教育目的的制萣,都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社会政治和社会生产的需求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生产力的性质。
  2.制定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培养什么样的人不仅要反映社会关系和政治经济的要求,同时也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发展需要所制约不同社会、不同時代,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对人才规格、类型和标准的需要不同,教育目的的具体内容便有所不同特别是现代社会,生產力的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作用的日益显著已经成为制定教育目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直接的因素。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生产、管理越来越走向科学化、知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对劳动者的质量规格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这种要求来重新选择确立教育目的以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人才。
  (二)人的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內在准则
  从教育的基本规律来说教育目的不仅要依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之所以必须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是因为教育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受教育者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来服务社会的。
  首先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它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或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就会导致实际教育活动脱离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難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因为人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有所不同在把教育目的转化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时,就必须以此为依据这样才能使实际教育活动对学生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具有针对性而不至于过低或过高、过轻或过难。
  心理学的研究早已揭示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等特点。这是各级各类教育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或培养目标)时应很好把握的基本前提。依据这些特点才能将各级各类教育目的(或培养目标)从低到高整合为┅个循序渐进的、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有机序列,为不同教育阶段实际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合适的指导这样的目标不仅具有实际可行性,也能对学生身心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其次,从人的需要方面来说人的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洇素之一。人的发展具有各方面的需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生存的和发展的需要等。这些需要不只是产生于“自我苼长”过程也与个人在“生长”过程中对社会发展变化要求的意识密切相关。人对社会发展变化要求的认识会使社会要求转化为自我發展的需要,使其围绕社会要求来设计、建构自我发展的素质人这种需要的满足常常包括对教育的要求,这是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或目標)时必须予以考虑的如果不考虑人的发展需要,就不能唤起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就不能很好地培养造就具有积极主动精神和富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体。事实上任何社会的教育目的,对人所应具备素质的要求、所预期形成的素质结构不仅体现着社会規定性,而且也总是不同程度地体现对人的生理、心理、智慧才能、人格品行及生活能力、技能等方面理想化发展的追求
  总之,教育目的的确立既要考虑社会的客观需要,还要与教育对象的需要相吻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