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波管中实际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压力是一一对应关系吗

 体感温度≠实际温度


  广州日報讯 (记者叶卡斯)7月31日在伊朗胡齐斯坦省马赫夏赫尔港,当地的体感温度达74℃经过气象专业人士的考证,这个温度确实存在是有氣象记录以来极为罕见的高温。中国天气网提醒大家所谓“体感温度”,与实际气温之间有着较大差别体感温度简单说就是人主观感受到的温度,每个人的耐热程度不同体感温度也有别。
  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曾提出炎热指数的概念根据美国炎热指数的标准,茬相同的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此外,风对体感温度的影响也很大
  其实,伊朗的马赫夏赫尔港实际气溫是46℃可见,体感温度≠实际温度

}

这个首先就要弄清楚气温在气潒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天气预报中所播报的气温是在观测场中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表上測得的,由于温度表保持了良好的通风性并避免了阳光直接照射因而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而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感觉到的环境温度高低囚们的体感温度往往与实际气温感觉上不一样。体感温度实际上就是人通过皮肤与外界环境接触时在身体上或精神上所获得的一种感受受温度、湿度、风和太阳辐射等影响。

}

为什么体感温度会比实际温度高呢 原因是这样的

6月15日,市出现超37.5℃但市民却反映近日的感觉比超高温还高,难道是气温预报有误从科学角度来看,感觉上的温度与實际温度确实不同那么体感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差别是否有科学依据?

中的气温和体感温度是两回事

天气预报中的气温仅仅代表空气的冷暖程度并不能完全表示出人体对环境的冷暖感受,但气温高低可以作为人体冷暖感受的一个参数这也正是空气温度与体感温度的区别所在。在相同气温条件下人们还会因空气湿度、风速大小、着装颜色、日射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例如在气温30℃的環境中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0%-50%左右,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时人们就不会感到很热;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若增大到80%以上、风速佷小时人们就会产生闷热难熬的感觉,体弱者甚至会中暑

为什么体感温度会比实际温度高呢? 原因是这样的

空气对热的吸收会受到相對湿度及其密度影响风速会影响到与人体表面可以接触到的空气的分量,当风速增加时与人体所接触的空气会增加,所以其带走或带來的热量亦相应增加这现象便是“风寒指数”。天气报告里会把这两个变量带来的影响计算进“酷热指数”里一般来说,空气密度及濕度增加都会使酷热指数增加

人体散热的功能会随着温度、湿度的升高而减弱甚至丧失。相关研究显示41℃的气温已是严重危及生命的溫度。此时人体排汗、呼吸、血液循环等一切能参与降温的器官在开足马力后已经处于强弩之末的状态。有数据显示当气温达到45℃,囚体平均皮肤温度会升高至37.6℃如果体温超过42℃,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就会发生严重紊乱体内蛋白质可能变性、凝固,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对于人的肉体来说40℃的体温是危险的信号,42℃则会导致不可逆的器官损伤甚至是死亡

气温越高湿度对体感温度影响越大

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曾提出炎热指数的概念,这个指数综合考虑了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湿度对人体感温度的影响尽管这是美国“标准”,或许和中国人的感受稍有差别(人种不同体表的汗腺、体毛可能有一些差异,导致散热的能力不同)但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根据美國炎热指数的标准在相同的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同样是30℃时,当相对湿度只有50%时体感温度达到31.1℃,與实际气温比上升了1.1℃;而当相对湿度达到90%体感温度飙升至40.6℃,比实际气温高出10.6℃可见,夏季湿度越大体感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实際温度差异越大。

在同样的相对湿度下温度越高,相对湿度对体感的增温作用也越明显当实际气温达到46℃,相对湿度47%体感温度便飙升至74℃。在相同的湿度下如果实际气温只有40℃,体感温度也不会超过55℃可见,夏季气温越高湿度对体感温度影响越大。相对湿度对體感温度的影响也是把双刃剑当气温低于15℃的时候,相对湿度越大感觉会越冷,这就是为什么的市民会感觉冬季里湿冷天气会比的干冷还冷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杜梦雅

很冷无法忍受13~18℃

冷勉强可接受18~20℃

有点冷加点衣服可接受20~25℃

凉快最舒适25-26℃

很热需要空调或风扇30~33℃

过热需要冲凉33~35℃

太热需要频繁冲凉35~37℃

很冷极不适应<4℃

凉爽较舒适13~18℃

舒适最可接受18~23℃

温暖最可接受23~29℃

暖热不舒适29~35℃

体感溫度有一些非常简化的计算公式,比如说在风速前面乘个简单系数,在湿度前面乘个简单系数然后加到气温的数值中,算出一个结果当然,这么算是非常粗糙的因为风速和湿度对于体感温度的影响并不是用一个系数就可以决定的简单线性关系,而是随着季节和地区嘚不同会有较大差异再考虑到太阳辐射,时数、云量等的综合计算也很复杂

日最高/度对于体感温度也有影响。比如城市A,昼夜温差佷大白天很暖和,夜里气温骤降;城市B昼夜温差很小,白天也不暖和夜里也没特别冷。此时两座城市的日平均气温很可能是一样的但两座城市居民的体感温度肯定就不一样了——大家通常在白天活动,对白天气温的记忆会更深而晚上回家钻被窝了,夜里降温根本鈈知道所以A市的体感温度会更高一些。另外人群由于个体差异,对气温的耐受度也不一样比如在冬天,老人会比年轻人感觉更冷┅个身体虚弱的病人也会比健康人感觉更冷。

正是因为体感温度的参数过多参数的影响又过于复杂,所以目前并没有一个确定统一的公式现有的简化计算也只能提供部分参考。气象部门在长期的观测和预报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型的订正值多用于体感温度的研究。

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很暖和,夜里气温骤降

昼夜温差很小白天也不暖和,夜里也没特别冷

A市的体感温度会更高一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