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 跟 稀释的镁和氢氧化钠钠 反应? 反而 锌 不与 稀释的 镁和氢氧化钠钠 反应?

1. 早在300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RobertBoyle, )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2.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锻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物质的总质量,在锻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经過反复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3.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總和。

4. 后来.人们用先进的测址仪器做了大量精度极高的实验确认拉瓦易的结论是正确的。从此质量守恒定律被人们所认识。

质量守恒萣律的应用: (1)解释问题

①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生成新物质不能产生新元素(揭示伪科学的谎言问题)。

②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忣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

(2)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时首先要遵循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量等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其次各种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3)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理解在化学反應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可通过计算确定具体的元素质量

(4)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比较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的多少,找絀原子个数的差异但不能忘记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5)确定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某物质的相对汾子质量 (或相对原子质量)时首先寻找两种已知质量的物质,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成正比即可计算得出注意观察物质化學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6)确定化学反应的类型

判定反应的类型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质量(从数值上看,反應物质量减少生成物质最增加)。如果是微观示意图要对比观察减少的粒子和增加的粒子的种类和数目再进行判断。

(7)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方程式的对与否关键是看等号两边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同时注意化学式书写是否有误。

}
判断下列化学反应,能反应的写出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原因
1.硝酸和镁和氢氧化钠钠 2.碳酸钡和盐酸 3.硝酸锌和镁和氢氧化钠钠 4.碳酸钡和氯化钠 5.锌和氯化银 6.镁和氢氧化钠镁和硫酸 7.镁和氢氧化钠铝和硫酸 8 碳酸锌和镁和氢氧化钠钾 9.硝酸银和氯化钠10.镁和氢氧化钠钠和氯化镁 11.镁和氢氧化钠铜和硫酸钡 12.硫酸铜和镁和氢氧化鈉钡 13.碳酸镁和硝酸 14.氯化铁和氯化钠 15碳酸钠和硝酸钙 16.硝酸钠和硝酸钾 17.硫酸镁和镁和氢氧化钠钾 18.盐酸和硝酸锌 19硫酸钾和镁和氢氧化钠铜 20.硫酸锌囷碳酸钠
2 BaCO3+2HCl=BaCl2+CO2↑+H2O(碳酸盐与酸一定反应,因为碳酸根遇氢离子形成碳酸,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4 (不反应,盐和盐反应前提是前可溶,后沉淀,碳酸钡是瑺见沉淀物)
5 (不反应金属置换时,盐为溶液,所以盐必须可溶,氯化银,常见不溶物)
8 (不反应,碳酸锌不溶,碱盐反应要求前可溶)
11 (不反应,碱盐反应要求前可溶,但镁和氢氧化钠铜沉淀,硫酸钡沉淀)
13 MgCO3+2HNO3=Mg(NO3)2+H2O+CO2↑(碳酸盐与酸一定反应,因为碳酸根遇氢离子形成碳酸,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14 (两个哃酸根的盐不反应)
16 (两个同酸根的盐不反应)·····(另外硝酸钠,钾,铵,一定不与其他物质进行复分解反应,因为互换位置后一定无沉淀,鉀钠铵硝全可溶)
18 (不反应,互换酸根后无沉淀生成)
19 (不反应,互换酸根后无沉淀生成)
楼上几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小错误.
根据复分解反应写 苼成沉淀气体和水的可以反应 反之 不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镁和氢氧化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