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干熄焦烘炉升温曲线作用的温风干燥阶段,主管理温度升的过快应(D)。

原标题:干熄焦停产检修步骤

1.1降溫所需的工具材料准备齐全

1.2熟悉年修降温曲线、记录表

1.3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红外线测温仪等。

1.4低压安全照明灯

1.5检查锅炉各处的膨胀指礻器完好无损、刻度清晰。

2.1得到将停工的通知后关闭主蒸汽切断阀及旁通阀停止外供蒸汽并通知汽轮机工。

2.2干熄焦主体开始降负荷操作既逐渐减小排焦量,减小循环风量并在计划停炉时间前将干熄炉内的料位降到斜道下方约0.5~1m。

2.3在降低负荷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的事項

2.3.1及时与焦炉联系,避免应联系不及时而影响焦炭产量

2.3.2降负荷要在8小时内缓慢进行,不可对排焦量和循环风量作大幅度的增减

2.3.3降负荷時,必须先降排焦量后降循环风量

2.3.4及时通知除盐水站注意供水量。

2.3.5注意对锅炉系统的控制(包括除氧器及锅炉本体系统)当自动控制鈈能进行时改用手动进行控制。

3.1降温以T5为准每小时在曲线的相应位置记录一次,当出现偏差时要及时进行调整。

3.2降温、降压幅度:

3.3在排焦过程中认真监视排焦温度,保证排焦温度在200℃以下

4.1各部人孔附近温度达到30℃左右, T5达50℃左右。

4.2一次除尘器顶部取样孔抽取的循环气體进行检测,以达到如下数据为合格

5.1当干熄槽料位到斜道上方约0.5~1m(以雷达料位计显示为准),停止排焦此时将中央风道入口挡板開度设定为90%,周边风道入口挡板开度设定为30%

5.2联系电气人员解除循环风机与锅炉的相关连锁保护装置。

5.3开始降温操作:1000℃--450℃(第一阶段)

5.3.1將空气导入中栓全部关闭(但要根据循环系统内部气体成分及锅炉的入口温度决定中栓的开启)

5.3.3循环气体旁通阀根据具体降温情况调节开喥

5.3.4根据降温速度逐步将循环风机出、入口、排出装置处充氮阀打开1~2个。

5.3.5当改变氮气充入量时预存段压力也随着变化,此时应及时进荇调节

5.3.6根据降温速度逐步开启炉顶放散阀,调整循环风量(此时应以最小风量运行)

5.3.7当降温速度过快时,即T5>18℃/h时可采用如下方法调控。

5.3.7.1缓慢降低循环风量

5.3.7.2减少氮气充入量。

5.3.8当降温速度过慢时即T5<18℃/h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调控

5.3.8.1缓慢提高循环风量。

5.3.8.2增加氮气充入量

5.4随著蒸发量的减少,锅炉系统各运行设备、控制方式也要进行相应调整随着锅炉入口温度的降低,主蒸汽及压力也随之降低此时可将主蒸汽压力调节阀全部打开,使用主蒸汽放散阀控制汽包压力

5.5为避免温度降低过快,将减温水调节阀手动全部关闭若发现减温器前后蒸汽温度相差较大,则手动将其前手动阀全部关闭

5.6降温、降压速度与升温、升压速度相同,即汽包内饱和水汽温度下降速度不得超过55℃/h

5.7當锅炉不须连续补水,应停止除氧器运行既逐渐降低除氧器压力、温度,降温幅度以10℃/h为准直到低压蒸汽自动调节阀手动全部关闭,の后关闭其前手动阀

5.8确认干熄炉内的焦炭是否全部熄灭,确认时间:当T5达到450℃左右时,现场手动将炉盖打开进行查看

此时继续充入氮气,当T5降至350℃左右时再停止充入氮气向系统内导入空气进行冷却降温(在进行此步操作前必须确认系统内部焦炭完全熄灭)。在导入空气進行冷却降温操作的一小时内必须密切注意冷却段及预存段温度的变化,以防止干熄炉内的焦炭再次燃烧一旦发生焦炭再次燃烧现象,应停止空气导入迅速充入氮气,待焦炭完全熄灭后转为导入空气进行冷却

5.9.1将干熄炉顶放散阀全部打开。

5.9.2手动将炉盖打开

5.9.3将锅炉入ロ处的紧急放散阀全部打开。

5.9.4打开一次除尘器两侧及灰斗中部的2个人孔盖并将内部砌体全部拆除(当打开人孔时要对内部气体成分进行汾析)。

5.9.5当降温速度过快时即T5>10℃/h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调控

5.9.5.1缓慢降低循环风量。

5.9.5.2减少空气导入量

5.9.6当降温速度过慢时,即T5<10℃/h时可采用鉯下方法调控。

5.9.6.1缓慢提高循环风量

5.9.6.2增加空气导入量。

5.9.7锅炉系统继续降温、降压并进行如下操作

5.9.7.1当上水量很小时,T6低于锅炉补水温度时可用套水作业向锅炉上水。

5.9.7.2当系统压力低于0.2MPa后注意各点疏水排放,以保持蒸汽的流动及避免系统内部积水腐蚀

5.9.7.3预存段保持正压,约60~80Pa当T5降至300℃左右时,打开锅炉底部人孔(开度要适时调整)用通风机通风。此后根据降温速度从下往上逐步打开锅炉所有人孔

5.10最终降温操作:250℃--50℃ , 大量导入空气进行系统冷却

5.10.1将二次除尘器人孔及上部的防爆口全部打开

5.10.2预存段压力调节阀全部关闭。

5.10.3空气导入阀全部咑开

5.10.4逐步打开各个观察孔。各部人孔附近温度达到30℃、T5达到50℃左右时进行气体成分检测,合格后降温结束,停循环风机

5.10.5将锅炉、幹熄炉、排出装置、除尘等各处人孔全部打开。

5.10.6全部设备停止运转后2小时停止各机组的冷却水供应。(冷却水停止后要密切注视机组各轴温度的升高情况,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并作好记录。当发现温度异常升高的情况时要及时开启冷却水,直到温度不在上升为止)

6.1茬降温的全过程中要力求作到全系统均衡降温。即T2、T3、T4、T5同步降温以减少因温差过大对耐火砌体的破坏。

6.2随着循环气体温度的降低及风量的增加要密切注意循环风机电机的电流值,避免电机发生过电流

6.3 进入循环系统内部前,对气体成分进行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7、降温后检修前的工作(负责人:张永明、姚国庆)

7.1氮气总阀处上盲板以免氮气漏入系统中,造成人身伤害

7.2联系各检修专业人员对检修設备拉闸断电,交于检修人员检修

7.3关闭水封槽上水阀门,停止向水封供水

7.4锅炉本体及管道、给水预热器、除氧器内水放净,并充氮保護交检修人员检修。

8、降温过程中需检修人员配合的工作(操作人员应了解)

8.1第一日降温前将各连锁解除(负责人:吴正忠)

8.2第三日檢修人员将一、二次除尘器各处人孔螺栓松动,热修人员将一次除尘器处2个人孔的砌体拆除(负责人:张永明)

8.3第三~第四日检修人员將锅炉各处人孔螺栓松动。(负责人:张永明)

第五部分:干熄炉年修后开工方案

干熄焦年修后的烘炉方案采用先温风干燥再煤气烘炉嘚方法。

(一)前提条件:(负责人:陈福海

1、干熄焦炉窑检修结束炉内检修用工器具拆除完毕。

2、干熄焦机械设备检修结束单体試车、联动试车结束。

3、开工方案、烘炉曲线制订完毕

4、电气、仪表已恢复正常状态。

5、氮气、炉水等动力源能保证正常

(二)开工湔准备检查及分工:

1、升温所需的工具材料,齐全(总负责:陈福海

1)年修升温曲线记录表(负责人:陈福海

2)便携式CO、氧气報警仪,安全防护用品(负责人:王成)

3)手锤、扳手、管钳等工具(负责人:姚国庆)

2、开工前的检查工作(总负责:凌家发)

1)鍋炉各处膨胀指示器完好、刻度清晰;

2)升温方案、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到班组,认真组织学习;

3)检修配合人员对升温期间分工奣确;

4)除盐水供水正常;

5)环境除尘系统正常;

6)仪表、电气控制正常

1)负责人:(刘子达)

2)检查内容和标准:炉墙完整,严密;各孔门、防爆门完整无缺、严密关严;水冷壁管、过热器管、省煤器管等外形无损坏现象内部清洁;各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附件位置正确,严密畅通;无积灰及杂物、脚手架已拆除

1、干熄炉内焦炭上面铺一层铁矿石。责任人:商文斌

2、烘炉用煤气调节系统检查、处理完毕责任人:吴正忠

3、烘炉用煤气管道安装结束,煤气烧嘴准备好责任人:刘子达

4、焦炉煤气盲板抽出完毕。责任人:王成

5、除氧器升温完毕锅炉上水到正常液位。责任人:姚国庆

6、所有人孔安装完毕阀门状态检查确认完毕。责任人:姚国庆

1)温度控制鉯年修升温曲线为准进行每小时记录各部位数据一次。升温过程中温风干燥期间,升温过程先以控制T2为准通过控制T2间接调节T5温度;T2溫度上升不变后保持,直接调节T5温度;换煤气烘炉后直接控制T5温度

2)升温速度及控制要求:温风干燥:常温~100℃,T2为≤17.5℃/天(3.5天);煤氣烘炉:100℃~650℃为≤95℃/天(5.7天)650℃~800℃每小时7.5℃(0.8天);800℃以后装红焦,升温不超过每小时30℃需注意兼顾气体成分。

整个烘炉作业所需要嘚时间大约为17天

*温风烘炉时以T2为主要管理温度,烘炉升温作业以T5为主要管理温度(煤气烘炉)

2、升温操作(总负责:陈福海

第一步:冷焦造型(负责人:商文斌)

1)从冷却段人孔,装入部分铁矿石

需要车辆倒运,人工、机械配合铁矿石盖住焦炭)

第二步:温风幹燥(负责人:陈福海

非常用放散(预存室放散阀)

预存室压力调节阀、旁通阀

开循环风机调整循环风量达到45000Nm3/h。

打开干熄炉炉盖利鼡耐热蝶阀调节预存段压力,使其保持在40Pa以上

利用紧急放散阀调整吸入的空气量,以保持炉内气体压力的平衡

调整低压蒸汽手动阀的開度,根据升温曲线开始温风干燥。

随着低压蒸汽的吹入锅炉的压力逐渐升高,应对锅炉进行如下调整

①、当汽包压力升至0.2MPa时,保歭锅炉内部蒸汽的流动

②、汽包压力升至0.2MPa时,冲洗汽包水位计并校对水位计指示的正确性。

③、当压力升至0.2-0.3MPa时通知热工人员冲洗仪表管道,并检查各处管垫、焊口等有无泄露

④、当汽包压力升至0.3-0.4MPa时,依次对锅炉下部联箱进行放水

⑤、当汽包压力升至0.4MPa时,通知检修囚员对各处法兰、人孔、手孔的螺栓进行热紧固,此时应保持气压稳定

⑥、锅炉的升温、升压参照(锅炉启动升温升压曲线 温风干燥鼡)曲线进行,不可过快

6、根据升温要求,逐步调整蒸汽量和循环风量

第三步:煤气烘炉(负责人:陈福海

T5温度达到100℃以上时即鈳温风干燥作业结束,可进行煤气烘炉作业在进行煤气烘炉前要做以下几件工作:

1. 温风干燥结束后的工作

确保每班及时对煤气管道疏水┅次。

为防止干熄炉各部位温度降低及保持汽包压力低压蒸汽继续吹入。

装入炉盖关闭水封槽的水要保持流通。

拆除紧急气体放散阀仩的临时盖板关闭紧急放散阀,水封槽充水

一次除尘器冷却套管进水。

除氧器给水泵、锅炉给水泵、除氧循环泵随时可启动状态并啟动相关电气联锁。

外置省煤气给水预热器进水。

加药装置取样装置投入正常运行状态。

锅炉给水系统、减温水系统的阀门按规定开閉

1SH、2SH疏水阀微开,确保蒸汽流通

①O2浓度计;②点火棒;③燃烧器空气导入调节装置。

b. 煤气管道N2置换防爆试验合格。

c. 循环风机启动有關各项准备工作完

a. 启动循环风机,将风量调整到最小风量

d. 煤气烘炉升温标准

e 为防止铺在干熄炉底部焦炭燃烧应严格控制各点温度。

在現场监视燃烧器情况以防止熄火

④T3T4温度上升过快——适量增加循环风量,采用拉长火焰加热以减少辐射热(在烘炉后期可调整风机出ロ挡板的开度)

※煤气烘炉时可能发生突然熄火的情况,一定不能立即点火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循环风机要大风量运行加大炉顶放散量,30分钟后在常用放散口取样做爆发试验合格后可再点火。

g. 当汽包压力与低压蒸汽压力相同时可关闭低压蒸汽

h. 当锅炉入口温度达到500℃时,锅炉给水锅炉压力放散调节阀可投入自动控制状态。

i. 蒸汽温度达到350℃时减温器要投用。

中央开50%周边开50%

炉顶水封槽 连续进水满鋶

紧急放散阀水封槽进水满流

炉顶放散阀水封槽进水满流

一、二次除尘器格式排灰阀 停止

1、 煤气烘炉结束后,停煤气拆除煤气烧嘴,封幹熄炉人孔

2、 进行循环气体系统内部的气体置换,充入氮气使氧含量降低到5%以下。(约需2小时)

3、 手动关闭干熄炉炉盖关闭耐热蝶閥,投用预存段压力调节阀将压力设定为-30Pa。

4、 调节气体循环风机入口档板控制循环风量最小约在26000Nm3/h左右。

5、 依次开启除氧器给水泵、锅爐给水泵控制除氧器及汽包水位。

6、 将给水预热器内充满水

7、 给水、炉内加药装置及各取样器处于随时可以投用状态。

8、 提前与焦炉聯系待系统内氧含量小于5%时,手动投入第一炉红焦开始按照升温曲线升温。

9、 升温过程中当温升出现偏差时,应及时采取调节循环風量及排焦量的方法进行校正

10、 T6温度达到650℃,可以开始导入空气时调整打开空气导入中栓。

11、 随着T6温度的上升锅炉系统也应进行楿应的调整,逐步投入正常运行状态

⑴、随着不断地装焦,T6温度不断上升锅炉汽温、汽压、蒸发量不断上升。

⑵、在锅炉开始上水的哃时:开启给水加药装置;除氧器开始升温

⑶、除氧器升温速度严格控制在10℃/h以内。

⑷、锅炉汽压调节采用进行自动调节

⑸、当各参數达到额定值、蒸发量达到40t/h后,依次投入各自动调节装置运行

⑹、投入各汽水取样装置运行。

⑺、开启炉内加药泵并根据水质化验结果,调节好加药量

⑻、待系统全部正常后,联系调度恢复各连锁保护装置

⑼、联系调度、动力部开始对主蒸汽管道进行暖管,准备送汽

⑽、接厂动力部通知后,向外供汽

本文适用本平台“免责声明”详情回复“免责声明”查询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

1.1降温所需的工具材料准备齐全

1.2熟悉年修降温曲线、记录表

1.3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红外线测温仪等。

1.4低压安全照明灯

1.5检查锅炉各处的膨胀指示器完好无损、刻度清晰。

2.1得箌将停工的通知后关闭主蒸汽切断阀及旁通阀停止外供蒸汽并通知汽轮机工。

2.2干熄焦主体开始降负荷操作既逐渐减小排焦量,减小循環风量并在计划停炉时间前将干熄炉内的料位降到斜道下方约0.5~1m。

2.3在降低负荷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的事项

2.3.1及时与焦炉联系,避免应联系不及时而影响焦炭产量

2.3.2降负荷要在8小时内缓慢进行,不可对排焦量和循环风量作大幅度的增减

2.3.3降负荷时,必须先降排焦量后降循环風量

2.3.4及时通知除盐水站注意供水量。

2.3.5注意对锅炉系统的控制(包括除氧器及锅炉本体系统)当自动控制不能进行时改用手动进行控制。

3.1降温以T5为准每小时在曲线的相应位置记录一次,当出现偏差时要及时进行调整。

3.2降温、降压幅度:

3.3在排焦过程中认真监视排焦温喥,保证排焦温度在200℃以下

4.1各部人孔附近温度达到30℃左右, T5达50℃左右。

4.2一次除尘器顶部取样孔抽取的循环气体进行检测,以达到如下数據为合格

5.1当干熄槽料位到斜道上方约0.5~1m(以雷达料位计显示为准),停止排焦此时将中央风道入口挡板开度设定为90%,周边风道入口挡板开度设定为30%

5.2联系电气人员解除循环风机与锅炉的相关连锁保护装置。

5.3开始降温操作:1000℃--450℃(第一阶段)

5.3.1将空气导入中栓全部关闭(但偠根据循环系统内部气体成分及锅炉的入口温度决定中栓的开启)

5.3.3循环气体旁通阀根据具体降温情况调节开度

5.3.4根据降温速度逐步将循环風机出、入口、排出装置处充氮阀打开1~2个。

5.3.5当改变氮气充入量时预存段压力也随着变化,此时应及时进行调节

5.3.6根据降温速度逐步开啟炉顶放散阀,调整循环风量(此时应以最小风量运行)

5.3.7当降温速度过快时,即T5>18℃/h时可采用如下方法调控。

5.3.7.1缓慢降低循环风量

5.3.7.2减少氮气充入量。

5.3.8当降温速度过慢时即T5<18℃/h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调控

5.3.8.1缓慢提高循环风量。

5.3.8.2增加氮气充入量

5.4随着蒸发量的减少,锅炉系统各運行设备、控制方式也要进行相应调整随着锅炉入口温度的降低,主蒸汽及压力也随之降低此时可将主蒸汽压力调节阀全部打开,使鼡主蒸汽放散阀控制汽包压力

5.5为避免温度降低过快,将减温水调节阀手动全部关闭若发现减温器前后蒸汽温度相差较大,则手动将其湔手动阀全部关闭

5.6降温、降压速度与升温、升压速度相同,即汽包内饱和水汽温度下降速度不得超过55℃/h

5.7当锅炉不须连续补水,应停止除氧器运行既逐渐降低除氧器压力、温度,降温幅度以10℃/h为准直到低压蒸汽自动调节阀手动全部关闭,之后关闭其前手动阀

5.8确认干熄炉内的焦炭是否全部熄灭,确认时间:当T5达到450℃左右时,现场手动将炉盖打开进行查看

此时继续充入氮气,当T5降至350℃左右时再停止充入氮气向系统内导入空气进行冷却降温(在进行此步操作前必须确认系统内部焦炭完全熄灭)。在导入空气进行冷却降温操作的一小时内必须密切注意冷却段及预存段温度的变化,以防止干熄炉内的焦炭再次燃烧一旦发生焦炭再次燃烧现象,应停止空气导入迅速充入氮气,待焦炭完全熄灭后转为导入空气进行冷却

5.9.1将干熄炉顶放散阀全部打开。

5.9.2手动将炉盖打开

5.9.3将锅炉入口处的紧急放散阀全部打开。

5.9.4咑开一次除尘器两侧及灰斗中部的2个人孔盖并将内部砌体全部拆除(当打开人孔时要对内部气体成分进行分析)。

5.9.5当降温速度过快时即T5>10℃/h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调控

5.9.5.1缓慢降低循环风量。

5.9.5.2减少空气导入量

5.9.6当降温速度过慢时,即T5<10℃/h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调控。

5.9.6.1缓慢提高循环風量

5.9.6.2增加空气导入量。

5.9.7锅炉系统继续降温、降压并进行如下操作

5.9.7.1当上水量很小时,T6低于锅炉补水温度时可用套水作业向锅炉上水。

5.9.7.2當系统压力低于0.2MPa后注意各点疏水排放,以保持蒸汽的流动及避免系统内部积水腐蚀

5.9.7.3预存段保持正压,约60~80Pa当T5降至300℃左右时,打开锅爐底部人孔(开度要适时调整)用通风机通风。此后根据降温速度从下往上逐步打开锅炉所有人孔

5.10最终降温操作:250℃--50℃ , 大量导入空氣进行系统冷却

5.10.1将二次除尘器人孔及上部的防爆口全部打开

5.10.2预存段压力调节阀全部关闭。

5.10.3空气导入阀全部打开

5.10.4逐步打开各个观察孔。各部人孔附近温度达到30℃、T5达到50℃左右时进行气体成分检测,合格后降温结束,停循环风机

5.10.5将锅炉、干熄炉、排出装置、除尘等各處人孔全部打开。

5.10.6全部设备停止运转后2小时停止各机组的冷却水供应。(冷却水停止后要密切注视机组各轴温度的升高情况,每半小時检查一次并作好记录。当发现温度异常升高的情况时要及时开启冷却水,直到温度不在上升为止)

6.1在降温的全过程中要力求作到铨系统均衡降温。即T2、T3、T4、T5同步降温以减少因温差过大对耐火砌体的破坏。

6.2随着循环气体温度的降低及风量的增加要密切注意循环风機电机的电流值,避免电机发生过电流

6.3 进入循环系统内部前,对气体成分进行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7、降温后检修前的工作(负责人:张永明、姚国庆)

7.1氮气总阀处上盲板以免氮气漏入系统中,造成人身伤害

7.2联系各检修专业人员对检修设备拉闸断电,交于检修人员檢修

7.3关闭水封槽上水阀门,停止向水封供水

7.4锅炉本体及管道、给水预热器、除氧器内水放净,并充氮保护交检修人员检修。

8、降温過程中需检修人员配合的工作(操作人员应了解)

8.1第一日降温前将各连锁解除(负责人:吴正忠)

8.2第三日检修人员将一、二次除尘器各處人孔螺栓松动,热修人员将一次除尘器处2个人孔的砌体拆除(负责人:张永明)

8.3第三~第四日检修人员将锅炉各处人孔螺栓松动。(負责人:张永明)

第五部分:干熄炉年修后开工方案

干熄焦年修后的烘炉方案采用先温风干燥再煤气烘炉的方法。

(一)前提条件:(負责人:陈福海)

1、干熄焦炉窑检修结束炉内检修用工器具拆除完毕。

2、干熄焦机械设备检修结束单体试车、联动试车结束。

3、开工方案、烘炉曲线制订完毕

4、电气、仪表已恢复正常状态。

5、氮气、炉水等动力源能保证正常

(二)开工前准备检查及分工:

1、升温所需的工具材料,齐全(总负责:陈福海)

(1)年修升温曲线记录表(负责人:陈福海)

(2)便携式CO、氧气报警仪,安全防护用品(负责囚:王成)

(3)手锤、扳手、管钳等工具(负责人:姚国庆)

2、开工前的检查工作(总负责:凌家发)

(1)锅炉各处膨胀指示器完好、刻度清晰;

(2)升温方案、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到班组,认真组织学习;

(3)检修配合人员对升温期间分工明确;

(4)除盐水供水正常;

(5)环境除尘系统正常;

(6)仪表、电气控制正常

(1)负责人:(刘子达)

(2)检查内容和标准:炉墙完整,严密;各孔门、防爆门完整无缺、严密关严;水冷壁管、过热器管、省煤器管等外形无损坏现象内部清洁;各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附件位置正确,严密畅通;无積灰及杂物、脚手架已拆除

1、干熄炉内焦炭上面铺一层铁矿石。责任人:商文斌

2、烘炉用煤气调节系统检查、处理完毕责任人:吴正忠

3、烘炉用煤气管道安装结束,煤气烧嘴准备好责任人:刘子达

4、焦炉煤气盲板抽出完毕。责任人:王成

5、除氧器升温完毕锅炉上水箌正常液位。责任人:姚国庆

6、所有人孔安装完毕阀门状态检查确认完毕。责任人:姚国庆

(1)温度控制以年修升温曲线为准进行每尛时记录各部位数据一次。升温过程中温风干燥期间,升温过程先以控制T2为准通过控制T2间接调节T5温度;T2温度上升不变后保持,直接调節T5温度;换煤气烘炉后直接控制T5温度

(2)升温速度及控制要求:温风干燥:常温~100℃,T2为≤17.5℃/天(3.5天);煤气烘炉:100℃~650℃为≤95℃/天(5.7天)650℃~800℃每小时7.5℃(0.8天);800℃以后装红焦,升温不超过每小时30℃需注意兼顾气体成分。

整个烘炉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大约为17天

*温风烘炉时鉯T2为主要管理温度,烘炉升温作业以T5为主要管理温度(煤气烘炉)

2、升温操作(总负责:陈福海)

第一步:冷焦造型(负责人:商文斌)

(1)从冷却段人孔,装入部分铁矿石

(需要车辆倒运,人工、机械配合铁矿石盖住焦炭)

第二步:温风干燥(负责人:陈福海)

非常鼡放散(预存室放散阀)
预存室压力调节阀、旁通阀

开循环风机调整循环风量达到45000Nm3/h。

打开干熄炉炉盖利用耐热蝶阀调节预存段压力,使其保持在40Pa以上

利用紧急放散阀调整吸入的空气量,以保持炉内气体压力的平衡

调整低压蒸汽手动阀的开度,根据升温曲线开始温風干燥。

随着低压蒸汽的吹入锅炉的压力逐渐升高,应对锅炉进行如下调整

①、当汽包压力升至0.2MPa时,保持锅炉内部蒸汽的流动

②、汽包压力升至0.2MPa时,冲洗汽包水位计并校对水位计指示的正确性。

③、当压力升至0.2-0.3MPa时通知热工人员冲洗仪表管道,并检查各处管垫、焊ロ等有无泄露

④、当汽包压力升至0.3-0.4MPa时,依次对锅炉下部联箱进行放水

⑤、当汽包压力升至0.4MPa时,通知检修人员对各处法兰、人孔、手孔的螺栓进行热紧固,此时应保持气压稳定

⑥、锅炉的升温、升压参照(锅炉启动升温升压曲线 温风干燥用)曲线进行,不可过快

6、根据升温要求,逐步调整蒸汽量和循环风量

第三步:煤气烘炉(负责人:陈福海)

当T5温度达到100℃以上时即可温风干燥作业结束,可进行煤气烘炉作业在进行煤气烘炉前要做以下几件工作:

1. 温风干燥结束后的工作

确保每班及时对煤气管道疏水一次。

为防止干熄炉各部位温喥降低及保持汽包压力低压蒸汽继续吹入。

装入炉盖关闭水封槽的水要保持流通。

拆除紧急气体放散阀上的临时盖板关闭紧急放散閥,水封槽充水

一次除尘器冷却套管进水。

除氧器给水泵、锅炉给水泵、除氧循环泵随时可启动状态并启动相关电气联锁。

外置省煤氣给水预热器进水。

加药装置取样装置投入正常运行状态。

锅炉给水系统、减温水系统的阀门按规定开闭

1SH、2SH疏水阀微开,确保蒸汽鋶通

①O2浓度计;②点火棒;③燃烧器空气导入调节装置。

b. 煤气管道N2置换防爆试验合格。

c. 循环风机启动有关各项准备工作完

a. 启动循环風机,将风量调整到最小风量

d. 煤气烘炉升温标准

e 为防止铺在干熄炉底部焦炭燃烧应严格控制各点温度。

在现场监视燃烧器情况以防止熄火

④T3T4温度上升过快——适量增加循环风量,采用拉长火焰加热以减少辐射热(在烘炉后期可调整风机出口挡板的开度)

※煤气烘炉时鈳能发生突然熄火的情况,一定不能立即点火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循环风机要大风量运行加大炉顶放散量,30分钟后在常用放散口取樣做爆发试验合格后可再点火。

g. 当汽包压力与低压蒸汽压力相同时可关闭低压蒸汽

h. 当锅炉入口温度达到500℃时,锅炉给水锅炉压力放散调节阀可投入自动控制状态。

i. 蒸汽温度达到350℃时减温器要投用。

中央开50%周边开50%
炉顶水封槽 连续进水满流
紧急放散阀水封槽进水满流
爐顶放散阀水封槽进水满流
一、二次除尘器格式排灰阀 停止

1、 煤气烘炉结束后,停煤气拆除煤气烧嘴,封干熄炉人孔

2、 进行循环气体系统内部的气体置换,充入氮气使氧含量降低到5%以下。(约需2小时)

3、 手动关闭干熄炉炉盖关闭耐热蝶阀,投用预存段压力调节阀將压力设定为-30Pa。

4、 调节气体循环风机入口档板控制循环风量最小约在26000Nm3/h左右。

5、 依次开启除氧器给水泵、锅炉给水泵控制除氧器及汽包沝位。

6、 将给水预热器内充满水

7、 给水、炉内加药装置及各取样器处于随时可以投用状态。

8、 提前与焦炉联系待系统内氧含量小于5%时,手动投入第一炉红焦开始按照升温曲线升温。

9、 升温过程中当温升出现偏差时,应及时采取调节循环风量及排焦量的方法进行校正

10、 当T6温度达到650℃,可以开始导入空气时调整打开空气导入中栓。

11、 随着T6温度的上升锅炉系统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逐步投入正常运荇状态

⑴、随着不断地装焦,T6温度不断上升锅炉汽温、汽压、蒸发量不断上升。

⑵、在锅炉开始上水的同时:开启给水加药装置;除氧器开始升温

⑶、除氧器升温速度严格控制在10℃/h以内。

⑷、锅炉汽压调节采用进行自动调节

⑸、当各参数达到额定值、蒸发量达到40t/h后,依次投入各自动调节装置运行

⑹、投入各汽水取样装置运行。

⑺、开启炉内加药泵并根据水质化验结果,调节好加药量

⑻、待系統全部正常后,联系调度恢复各连锁保护装置

⑼、联系调度、动力部开始对主蒸汽管道进行暖管,准备送汽

⑽、接厂动力部通知后,姠外供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熄焦烘炉升温曲线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