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米水深用微孔增氧机安装视频合理吗,应该用一点五千瓦的好还是2.2千瓦的,十亩的长型鱼池

频道报道随着渔业产业结构不斷优化和升级,行业经过三十余年高速发展中国养殖业在转型升级和丰富水产品供应的同时,大部份终端养殖户的养殖水平还处于低级階段饲料价格和鱼价也起伏不定,导致部分养殖户抗风险力较差尤其在北方,养殖品种普遍单一以养殖鲤鱼为主,鱼价好有盈利魚价差就难赚钱。且养鱼是个复杂的过程必须在水、种、饵、密、混、轮、防、管每个环节都做好,才能让养殖出更高的效益今天,筆者就以本年度市场上一些好的养殖模式为例为广大养殖户推荐优秀养殖盈利模式供参考。

  一、2016年北方市场优秀养殖盈利模式

  1、鲤草鲫混养模式(鲤、鲫为主)

  以宝坻区黄庄乡刘旭栋池塘2016年实际养殖情况为例:

  2、鲤草鲫混养模式(鲤鱼为主)

  以丰南區老王庄王井加池塘2016年实际养殖情况为例:

  3、鲤草鲫混养套虾模式

  以西青区小孙庄韩振军池塘2016年实际养殖情况为例:

  4、2017年建議新增草鲫混养模式

  1、饲料选择:结合不同的放养模式根据主养鱼的放养情况,以专用料为主按照浮料搭配沉料来使用,确保鱼類赶早上市多出热水鱼,赶早好价格

  2、饲料使用:20亩以上的鱼塘可使用通威风送投料机,参照不同的水温、不同的规格遵循少吃哆餐的原则每餐让70%-80%的鱼类吃饱即可。

  1、投饵区以外:50亩以下的水面按照5亩配置1台3千瓦的叶轮增氧机50亩以上的按照10亩配置1台3千瓦的葉轮增氧机;

  2、投饵区:配置水车式增氧机3千瓦的2台和2.2千瓦的微孔增氧机安装视频一台;

  3、开启原则:结合3开2不开的原则,投料湔30分钟到投料后30分钟全程开启水车式增氧机和微孔增氧机安装视频晴天中午开启叶轮式增氧机2-3小时,特殊情况灵活开启

}

为何吉米的养殖场没有发生过EMS、桃拉病只是今年有些塘有白便?

为何吉米的土塘亩产量可以达到3000斤而珠三角1000斤往往已经顶塘?

走出国门国内外对比7月24-29日,海大集团對虾养殖技术专家组到马来西亚参加APA(亚太水产养殖展览会)并到东马的沙巴州参观学习主要参观了一个海南华侨吉米的养殖场,是我所见過的最漂亮和风水极佳的养殖场是由他的父亲在二十年前先开发了几个虾塘,然后不断发展到目前已发展到了1300亩。三个养殖场的规模多年保持高的养殖成功率和养殖效益,可以说是马来西亚对虾养殖的代表对于国内的养殖会有很大的启发。于是我试着进行一个简单嘚剖析和思考因了解的信息还不够详细,也许会有不少不足的地方希望来个抛砖引玉吧。

为何吉米的养殖场没有发生过EMS、桃拉病只昰今年有些塘有白便?

吉米反映他们这里没有EMS,也没有桃拉病毒病,只有这几年有时候出现虾苗慢大现象和今年出现过少量白便为何吉米这里病害少?根据发病的三元理论虾发病是由病原和抗病力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环境(水和底)是影响病原和抗病力的主要洇素

比如桃拉病毒,不论国内外好多年前的虾苗都是SPF,正规的苗种公司是SPF这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虾苗在出场前也确实测不到桃拉病蝳,但为何国内桃拉在2010年以前一直频发应该就是放苗以后受到后天的感染。因为国外对虾苗出苗时各种检测是非常严格的由政府监管,检测各种病毒检出则为不合格,不会出苗;而国内则没有规定养殖户也没有这种意识或没有这些条件去做。那么就有可能市场上出嘚苗还是有不少携带各种病原的虾苗最后这些苗发病了,然后作为传染源传给那些本来没发病的虾

2、病原潜伏和交叉感染

马来西亚海岸线很长,面对着太平洋水交换率非常高,而养殖不密集养殖环境相对独立,自净能力很强所以病原几乎不会有残留。而在国内则剛好相反水交换率很差,经常这个塘排水别的塘把这些水进塘,养殖密集经过多年养殖后,各种病原就潜伏下来一旦出现一些如氣候变差等诱因激发就会爆发出来,再传染给邻近的池塘很容易形成区域性的病害爆发。

前面两点是吉米所在的马来西亚天然具备的优勢这是他养虾成功的先天优势,但是他之所以养得比很多当地人更好原因则是他对底质重视度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吉米一年养两造虾每造虾结束后,他对塘底都要进行严格的处理

第一步:把虾卖掉后,然后把水排干重新进海水,进到的水淹过所有塘底为止;

第二步:放一些野杂的罗非鱼进去目的是吃掉上造虾残留的污泥;

第三步:泼EM菌进去,目的是用菌来分解塘底的有机物进一步改良底部,洳下图整个过程十多天时间,然后把水排出去

第四步:晒塘底几天,等干之后用挖土机把底部所有的污泥推到一起然后继续晒塘。洳下图:图中那两堆就是用推土机把塘底的污泥推起来的由于晒的时间很长,草都长得很高了


第五步:把那些污泥用车运走,再用推汢机把塘底和四周平整好如图:
第六步:进水前使用生石灰和白云石粉共每亩200斤泼撒在塘底。如图:
通过这六步把所有上造虾残留的囿机物去掉,好处是基本不存在病原残留问题相当于拿新塘开始养虾。而新塘第一年养虾成功率非常高在国内很多人也是深有体会,峩觉得这是吉米连续20年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

反观国内大部分是上造虾养过后简单晒几天塘,塘底的有机物没有得到充分氧化和分解给丅造虾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和隐患。即使部分有推搪和洗塘塘底的状况好很多,但和新塘比还是远远不及一个塘如果连续养两年,塘底嘚状态就会非常差病害会增加,产量逐年下降

我听说顺德有一帮养户每年养虾成功率和产量都要远高于其他客户,我觉得原因是顺德常年都是养鱼为主,养虾非常少这帮养户一般一个塘养两年就换没养过虾的塘,这样做:一是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二是减少了病原。湖北湖南等地这几年才开始养南美白对虾可以借鉴顺德养户的这种做法。

吉米对水体的弧菌也是严格控制的总弧菌控制在500个每毫升,每隔10天检测一次;如果超标就加强换水和多放Em菌来抑制在国内也有很多养户有定期监测弧菌,问题就是当我们检测发现已经超标洅想降下去就很难了。因为我们的养殖环境存在先天的不足: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塘底很恶劣,溶氧不足这些都是弧菌喜欢的环境和条件。

即使通过一些消毒剂之类的手段把弧菌降下去但是弧菌的特点就是只要条件合适,每十几分钟繁殖一代不超过一天就可能又超标叻。国内很多养户奇怪为何一个塘消毒后虾当天或第二天反而发病原因就在此。吉米能把弧菌控制得那么好是来自综合的优势:苗种和塘底的病原本来已经控制在很低的水平水源也没有什么病原,而且在养殖过程中底质处理彻底溶氧充足,藻相稳定保持了一个良好嘚不适合弧菌繁殖生长的环境,这才是从根源上来控制弧菌

上述这几点可以看出吉米对病原的控制是很到位的,从而大大降低了发病几率

抗病力方面我们所说的“壮虾”这一方面,吉米做得很简单他就最重视一点:就是虾不要抽筋和白身。他认为抽筋和白身是钙镁不足引起的所以他对钙镁浓度有很高的要求:在进入养殖中期之后,钙的浓度要在300ppm以上镁离子的浓度在800ppm以上。下图是每个塘钙镁检测数據:


它的操作是当钙镁浓度低时就会使用1000目的白云石粉(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碳酸镁)同时还使用氯化镁来提高,一个塘(9亩左右)一慥虾共使用白云石粉2吨氯化镁300斤;如果发现虾有抽筋白身现象,则拌喂氯化镁占饲料比例2%,3天后观察效果不明显再增加比例。&nbsp

如图:图片里的那两条虾就是抽筋的虾有这种情况就会加强钙镁。当天抛网了三个塘唯独这个塘个别有抽筋现象。这虾二十来条的规格


反观国内这点和国内有较大的差异,国内壮虾有两个条件最重要的是肝好及肠道健康;其次才到壳硬(活力好)。为何吉米这里对虾肝嘚重视度比国内低那么多我觉得主要原因是由于虾苗本身及环境那边虾肝能保持很好的状态,而国内各种条件不好造成虾肝很容易变差,从而使抗病力下降

在壮虾上,国内的先天差唯有用后天来弥补了,所以我们在清缯期的调肝全程的护肠是非常有必要的。正因為国内把虾肝排在壮虾第一位很多养户对排第二的硬壳这一块(本质是钙镁等矿物质的浓度)就没那么重视了,其实在珠三角等淡化哋区的矿物质严重不足,虾因矿物质不足而导致的些壳不够硬消耗能量过多而引起用于抗病的能量下降,都是容易让虾发病所以淡化哋区必须足够重视补充钙镁。

为何吉米的土塘亩产量可以达到3000斤而珠三角1000斤往往已经顶塘?

养殖在解决了病害问题后接着就要面临承載量的问题了,也就是能养到多少产量和多达规格的问题当水质指标不符合虾正常生长的时候,虾就无法养下去往往最终是氨氮、亚鹽和溶氧这三个指标成为限制承载量的关键因素。

氨氮和亚盐超标的本质原因是一样的都是氮循环受阻引起的。每天投喂的饲料给虾吃掉后部分的蛋白质并没有被消化随着粪便的排出,氮的积累越来越多如果处理不掉,氨氮和亚盐就超标就会导致虾中毒而无法再养丅去,被迫卖虾

一个塘随着投喂量越来越多,塘底的有机物如果没有清理掉就是越来越大的耗氧库。一个池塘耗氧最大的就是底部原因在于那些沉积于底部虾粪便和死藻的这些有机物被活菌分解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当塘底氧气很低的时候虾开始吃料减慢,塘底各种有毒物质增加虾无法养下去。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两者为何差距那么大

吉米那里是高盐度的水,珠三角是低盐度的水已经注定叻珠三角很怕亚盐,因为高盐度的水里氯离子浓度高能够代替氧气跟亚硝酸根结合,从而避免了虾因亚盐高而导致血液缺氧的情况所鉯盐度高的地方无需去关注亚盐这个问题,但低盐度的塘如果盐度低于千分之五0.3ppm的亚盐就能让虾中毒而死亡,也就注定了低盐度的塘产量有限而高盐度的产量则有很大的空间。

一个塘的有机物越少承载量就越大,产量空间就越大吉米通过排污,换水以及大量使用EM菌三种方法尽可能地去掉有机物,另外通过分批抓虾也减轻了压力配备足够的增氧机,使用自动投饵机通过这些综合的措施来提高产量。

一般一个塘(9亩)配4台1.5千瓦的水车在塘的最外围内围配16台0.75千瓦的水车,平均一亩2千瓦这样配置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将水转动起來把各种有机物集中到塘中间,再用抽水泵将这些有机物抽出去去除有机物的效果好。二是保证足够的溶氧高溶氧除了避免产生各種还原性的毒素,如氨氮、硫化氢等还能保持虾体各种机能的正常发挥,保证虾的正常生长如图:


使用自动系统来控制抽水泵,2千瓦咗右的抽水泵每隔5分钟抽污20秒,因为配置的水车够看到塘底除了中央不到一亩的面积有较高的污泥,其它地方都很干净如图:这是幹塘后的塘,只有中间会有较多的污泥说明排污效果是不错。


每天再补充水位因为海水的质量很好,有沟直接引到养殖场然后用泵抽到养殖场的进水渠道,就可以直接进水无需消毒。

珠三角的条件无法做到排污和换水那么该怎么去污呢?目前只能去改底了改底主要用有益菌和氧化改底两种方法,但是大家必须清楚用产品只能缓解底部的恶化,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我发现珠三角产量高的几乎嘟是改底做得相对好的塘,可以说土塘出现顶塘就是底部恶化了到无法再承载那么多虾了珠三角可以采用蓄水池和中央抽污来加强。

吉米的经验是:60天以内保持透明度在50厘米以上即不要浓水虾基本上都不会发病。平时使用EM菌来稳定藻相买高浓度EM菌回来,再通过两级扩培才用到塘里每五天左右放一次,每次每亩使用40到60升如果水浓起来,就加大换水每天换三分之一的水,连换三天吉米也反映:水濃会引起白便,但很容易处理拌服一些活菌,加强换水一般一周就完全恢复正常。如图:这是放苗十几天的水很漂亮的黄绿色。


吉米稳定藻相用EM菌的做法其实跟我们用全家桶是一样的因为他可以大量换水,所以可以把水浓这个问题控制住珠三角只能通过养水全加桶来控制,难度就要高很多所以我一直强调要从前期就开始用,而且在清缯后尽量用吨桶加大用量和频率,用足够数量的有益菌来分解和消耗有机物如图:这是用来扩培的EM菌,下面的桶拿来室内扩培一次然后在塘头再用这种桶扩培后就使用。

一般规格到33条左右用地籠或网抓走一部分这样给剩下的虾腾出了空间,而且投喂量下降了底部和藻相更好控制,剩下的虾就能养到大规格这点在国内大部汾养户都有做,大家也清楚其中的道理

使用自动投饵机。如图:


30天以内使用人工投喂30天以后开始用自动投饵机。投喂时间从早上七点箌晚上七点每隔五分钟喷一次,每次一到两分钟结果是饲料系数1.7,养殖周期140天左右饲料蛋白后期使用35,前期使用37的自动投饵机的恏处是因为每次喷少量的料,一到水里很快被虾吃掉饲料里的营养几乎没流失,而人工投喂虾要吃完料要一个钟以上这一个钟里饲料會流失很多营养。这样既避免了浪费也减轻了对塘底和水体的污染。

不过吉米坦言他用自动投饵机控制还不够好饲料系数应该能更低,我也觉得有道理因为2015年我去过泰国,饲料蛋白也是37规格也差不多,使用自动投饵机的饲料系数是1.3要比人工投喂低。另外我觉得吉米这里这么好的条件如果使用更高蛋白的饲料饲料系数会更低,水体污染会减少也可以做到养殖周期更短,从而降低成本国内那些塘数多的建议采用自动投饵机,因为国外使用非常普遍效果不错。

其实我最佩服吉米的地方是他的管理。大场要养得好七分靠管理,三分靠技术很多大场养不好的原因不是技术不行,而是管理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养的塘数比较少时,成功率和产量嘟不错而扩大养殖面积之后反而赚钱更少了。原因就是当养殖面积扩大之后精力分散了,管理没有以前那么精细了吉米的管理做到叻分工明确,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工人人数多,劳动强度不大所以能做到技术方案执行到位,及时发现问题其中有个场七十多个塘,由一人专门负责调水(拥有几十年的养殖经验)两人专门负责检查料台和控制投喂量(经验也是非常丰富),由两人专门测水泼药叒由专人负责,有个专业的电工所以每个环节都能做得很细。

养虾成功背后的原因都是很接近的而失败却是多种多样,成功的原因必萣是控制住了病原和保持良好的抗病力而养殖环境的不同造成各种不同的结果,最终无非就是水、底和虾这三个环节要最好吉米的成功是各个因素都好,成功是必然的当然,如果能在其中一个环节做到极致虾也能成功养出来,有的人只调水有的人只改底,有的人呮控菌有的人只保持抗病力,也都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但是,如果要保证较高的成功率还是需要综合地去做。

珠海容川几年前就总结叻养虾的技术主线稳水(稳定藻相)、壮虾(保肝护肠、硬壳)、改底增氧、控制弧菌四条主线。如果这四个环节做好自然成绩会好佷多,使用方案和产品不要盲目必须是围绕这四个环节来做,否则成本多了虾还养不好。今年用养水全加桶基本就能达到稳水干拌蝦多宝能有效地控制弧菌,蚌毒灵散能很好地条好肝脏及海大三宝保持虾良好的抗病力养底力士能较好地改底及202或粒粒氧保持高溶氧,這样养虾就变得比较简单和有效目前执行到位的养户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市场,这在各区域都已有不少赚大钱的数据出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大家从中能够更加理解养虾成功的各要素从而提高养虾的技术和成绩。

}

原标题:只要注意这6点鳜鱼标苗不成功都难!清塘、培水、放苗等环节!

最近几年鳜鱼养殖模式很火,但要想养好鳜鱼卖大钱还得从“娃娃”抓起。今天就为大家分享鳜鱼高效健康的标苗模式!

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场所建鳜鱼标苗塘以壤土底质、淤泥10-20cm或新开挖的池塘较为理想。面积以4-6亩水深1.5米左右为宜。

放苗前十天彻底清塘每亩使用生石灰100公斤加茶麸30公斤,不仅可以有效清除掉池塘有害的细菌、寄生虫等而且可以源源不断给水体提供钙镁、粗蛋白、氨基酸等营养源,避免水体波动太大放鱼苗出现大面积应激死亡。

先把池沝加到60-80厘米使用有机酸500ML每亩解毒一次,配合生物肥50公斤每亩+EM+培饵氧吧将水体浮游动植物培育起来然后逐渐加水到100厘米;此时要检查水質氨氮、亚盐、早晚pH、总碱度80以上最好,试水正常后即可放入300-400万鲮花每亩隔三天再放入300-400万鲮花每亩,可使用粉料搭配EM发酵麦皮、玉米粉等投喂

鲮鱼花入塘5天以后,即可放入鳜鱼苗(1.5厘米)每一亩塘放入鳜鱼苗4万尾左右,鳜鱼苗下塘前每一方水使用三宝蛋氨酸碘5克+粗盐5公斤药浴浸泡2-5分钟下塘后当天使用泼洒姜150克+三宝高稳VC200克每亩提高鱼苗抵抗力,下塘后第二天每亩使用三宝蛋氨酸碘50克+纤灭100克消毒防虫

烸天检查水质情况,包含氨氮、亚盐、早晚pH、总碱度根据水质情况,每五天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谨防水质超标、早晚pH值波动太大、鱼苗应激死亡 。

若亚硝酸盐、氨氮高可用光合菌、乳酸菌、EM等调节同时晚上10点以后每亩使用粒粒氧300-500克;PH值早晚波动大,傍晚高于9.0以上可用乳酸菌、小苏打5公斤每亩来调节

每三天检查一次鱼体,避免车轮虫、指环虫、斜管虫等出现爆发性繁殖

3.每5天定期内服1次预防

按每亩水面計纤灭1包/亩+三黄散1包/亩于傍晚6时后混合适量玉米粉或发酵料半干湿状沿池边撒洒

池塘安装3台1.5千瓦以上增氧机,再配合一台0.75千瓦涌浪机保持24小时都有一台增氧机打开,曝气增氧促进水体流动。

每天给饵料鱼补充10-15公斤粉料配合发酵料最佳同时每天早晚至少巡塘一次,并檢查鳜鱼苗的生长情况和塘内是否有充足的饵料鱼若发现塘内饵料鱼不足,就应立即补充足始终保证池塘内饵料鱼的数量是桂花鱼数量的4倍以上。一般饵料鱼苗是桂花苗全长的40%~60%最佳

鳜鱼苗放苗半个月以后长到4-5公分时既可以上市出售。

更多鳜鱼精养高产养殖技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孔增氧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