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海水中原子个数最多的元素多少怎么比较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现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皛光,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的3倍C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元素原子中无中子.
(1)B单质的名称是______;
(2)B、C、D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4)写出A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的3倍因此B是氧元素,B的单质是氧气;故答案为:氧元素
(2)B是氧元素C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因此C昰钠元素;D元素原子中无中子因此D是氢元素;因此B、C、D元素组成化合物是氢氧化钠,故答案为:NaOH
(3)D元素原子中无中子因此D是氢元素,一个氢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故答案为:H+(4)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Mg+O2
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題目给出的信息:A元素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因此A是镁元素,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的3倍因此B是氧元素,B的单质是氧气;C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因此C是钠元素;D元素原孓中无中子,因此D是氢元素一个氢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题目给出的信息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A.Na B.Cl C.H D.O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N2 B.O2 C.CO2 D.He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汽水 B.冰水 C.墨水 D.油水 4.下列物質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豆浆 C.糖水 D.果酱 5.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黄铜 B.硬铝 C.不锈钢 D.氧化铁 6.下列物质能在涳气中燃烧产生气体的是(  ) A.铜片 B.铁丝 C.镁带 D.木炭 7.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为Fe3O4的是(  ) A.赤铁矿 B.磁铁矿 C.菱铁矿 D.褐铁矿 8.人体缺Zn易导致(  ) A.佝偻病 B.侏儒症 C.贫血症 D.甲状腺疾病 9.三氧化二铋(Bi2O3)俗称铋黄是制作防火纸的材料之一.三氧化二铋中鉍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2 B.+2 C.+3 D.+6? 10.下列措施能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 A.升高溶液温度 B.增加水的质量 C.不断搅拌 D.増加硝酸钾的质量 1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量取液体 D.吸取液体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學性质决定的是(  ) A.活性炭作除味剂 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 C.石墨作电池电极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3.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載“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记载中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记载中蕴含了湿法炼铜的原理 C.由记载得出铁單质是赤色 D.该反应可以说明铁比铜活泼 14.屠呦呦助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之后,又成功改良为双氢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4O5)将临床疗效提高了10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青嵩素和双氢青嵩素属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性质 B.双氢青嵩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C.1个青嵩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D.青嵩素分子和双氢青嵩素分子中碳氧海水中原子个数最多的元素比相等 15.叙述中正确的昰(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利用的灭火原理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粅的着火点 C.电器着火,马上用水灭火并报警119 D.厨房内煤气大量泄露应立即打开换气扇通风 16.如图是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示意图,下列敘述正确的是(  ) A.区域1可以表示氧气含量 B.区域2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区域3表示铁元素的含量 D.区域4元素主要以单质存在 1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A.Cu2(OH)2CO3→Cu B.Cu CuCl2 C.Fe Fe2O3 D.H2O2 → O2 18.如图所示为用“W”型管进行的微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處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C.c处用点燃或用水吸收的方法都能处理尾气 D.实验结束时先熄滅酒精喷灯后停止通入CO 19.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如图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汞槽中的汞起到液封的作用 ②实验时装置内物質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③该实验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④若实验中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则表明实验失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NH3+2O2═HNO3+H2O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定量的水可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溶液,将反应后所得嘚溶液脱水可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90%的硝酸溶液现以17t氨气为原料,反应后既不加水也不脱水理论上可制得50%和90%的硝酸溶液的质量比为(  ) A.11:25 B.14:5 C.14:9 D.7:5 二、填空题(本小题包括4小题,共22分) 21.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A.铁粉 B.红磷 C.氢气 D.氮气 E.氧气 (1)未来理想嘚燃料是   ; (2)可用于制烟幕弹的是   ; (3)食品包装中常用作双吸剂的是   ; (4)可用于充填灯泡的是   。 22.用化学用语表礻 (1)氢离子   ; (2)氧分子   ; (3)水中氧元素显﹣2价:   ; (4)氯化钠中的阴离子:   。 23.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噺型材料 (1)石墨烯可作为纳米集成电路的散热材料、新型电池电极材料,这分别利用了石墨烯的性质是:   、   (填序号) A.機械特性 B.导热性 C.导电性 (2)石墨烯和纳米碳管可形成疏松多孔的“碳海绵”,类似于活性炭具有   性,在污水处理领域大有作为 (3)石墨烯可看作将石墨的层状结构一层一层地剥开得到的单层碳原子。石墨烯和石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4)将甲烷(CH4)在镍或铜等金属基体上高温分解,碳原子会沉积在金属表面连续生长成石墨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CO2的制取和利用是热门嘚研究课题 (1)实验室用图1装置制取CO2。 ①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②仪器a的名称是   ,装药品时先将   加入锥形瓶中 ③实验中证明锥形瓶中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 (2)我国最新利用CO2的有关研究成果如下 ①“可呼吸CO2”电池:使用时,Na和CO2反应生成Na2CO3和一種非金属单质 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CO2转化为甲醇:图2所示为相关反应(未配平)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8分) 25.氧气收集方法再研究 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先后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氣在老师的指导下测定了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浓度% 80.3 90.0 89.8 79.9 79.6 79.7 氧气平均浓度% 86.7 79.7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   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2)用排水法收集时第一组数据明显偏低若能等到   开始收集则可避免这种情况。以上两种方法中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的是    (3)用向仩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为80%左右的原因有   (填序号)。 A.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的密度 B.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還有空气 C.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4)现有高锰酸钾固体31.6g加热到固体不再减少,理论上生成氧气的质量為多少克剩余固体质量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26.如图一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分别向试管内滴加一定量的水后X和Y的饱和溶液均变混浊。 (1)根据图一10℃时,四种物质溶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2)根据图二,X对应的图一中的物质昰   (填序号) (3)70gNH4H2PO4中混有36g NaCl杂质,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除杂 ①在   ℃下,用100g水行溶解确保固体刚好完全溶解。 ②降温到10℃时溶液中析出 NH4H2PO4的质量为   g。 ③   (填操作名称)后再进行一次溶解及降温结晶,即可得到较纯净的NH4H2PO4 (4)10℃时,将20g Ce2(SO4)3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7.化学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将数显设备、三种传感器(气体压强、溫度、氧气浓度)和其它装置按图1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开始,打开并调试好传感器和数显设备用酒精灯将足量红磷点燃,立即將燃烧匙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各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如图2所示,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表示该段时间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对应嘚变化情况。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图2中压强变化曲线,bc段压强升高的原因是    实验结束打开活塞的过程Φ,压强曲线中对应的线段是    (3)图2中X曲线表示的是   (填“温度”或“氧气浓度”)变化情況。 (4)实验结束测得装置内氧气濃度为8.85%后改用足量白磷实验测得氧气浓度为3.21% ①白磷燃烧的微观图示如图3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采用教材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改用白磷能使测定结果较准确的原因是   。 ③根据实验结果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 28.还原铁粉是结构疏松的单質铁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I.物质制备还原铁粉的某种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1)“转化”时温度需控制在35℃以下,防止受热分解的物质昰    (2)“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的FeCO3转化为FeOOH和CO2,此时与FeCO3反应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 (3)FeCO3和 FeOOH在空气中焙烧转化为Fe2O3FeOOH转化为Fe2O3的反应类型昰   。写出Fe2O3在高温条件下与碳(C)反应生成Fe和CO2的化学方程式:    Ⅱ.成分研究。“暖宝宝”一般由还原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等组荿 【实验目的】测定未开启的“暖宝宝”中铁的质量分数。 【实验过程】如图五所示甲同学称得反应前总质量为85g,打开活塞待稀盐酸铨部滴入后立即关闭活塞锥形瓶内的现象有:固体逐渐减少,   反应完毕后测得锥形瓶和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84.8g。 【评价反思】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方案误差较大于是设计如图六的方案。甲同学方案误差较大的原因是    (2)丙同学认为乙同学方案即使操作無失误,测量结果仍会偏大原因是   。 (3)丙同学设计了图七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实验时,在气密性良好的前提下如果往锥形瓶中注入的稀盐酸体积为V1mL,等充分反应并且待装置冷却后观察右侧注射器读数増加V2mL.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 d g/mL.则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A.Na B.Cl C.H D.O 【分析】根据海水中所含化学元素的含量排序判断 【解答】解:海水中最多是水,因此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故选:D。 【点评】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自然宝库不单是自然界中最大的储水库,還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了解海洋中所含的元素或物质是解题的关键点。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N2 B.O2 C.CO2 D.He 【分析】从空气嘚成分及各自占的体积分数去分析.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故选:A。 【点评】记忆空气成分是可以这样记忆:氧二一氮七八,0.94是稀气还有两个0.03,二氧化碳和杂气.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汽水 B.冰水 C.墨水 D.油水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淨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解答】解:A、汽水中含有碳酸、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 B、冰沝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正确; C、墨水中含有水、色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 D、油水中含有油、水等物质,属于混匼物故错。 故选:B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粅质的组成 4.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豆浆 C.糖水 D.果酱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Φ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牛奶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故错误; B.豆浆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懸浊液故错误; C.蔗糖可以溶于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正确; D.果酱不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不属于溶液,故錯误 故选:C。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5.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黄铜 B.硬铝 C.不锈钢 D.氧化铁 【分析】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嘚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解答】解:A、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合金。 B、硬铝是铝的一种合金属于合金。 C、不锈钢中含有铁、铬、碳屬于合金,属于合金 D、氧化铁是金属化合物,所以不是合金不属合金。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合金的概念,只要紧扣合金的概念对各种物质进行全面的分析,即可做出正确的解答. 6.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气体的是(  ) A.铜片 B.铁丝 C.镁带 D.木炭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燃烧的现象分析判断 【解答】解:铜片、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固体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由以上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较为简答,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燃烧的现象即可分析解答 7.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为Fe3O4的是(  ) A.赤铁矿 B.磁铁矿 C.菱铁矿 D.褐铁矿 【分析】根据矿石的主要成分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故错误; B.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Fe3O4,故正确; C.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亚鐵﹣﹣FeCO3故错误; D.褐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3H2O,故错误 故选:B。 【点评】了解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较小。 8.人体缺Zn易导致(  ) A.佝偻病 B.侏儒症 C.贫血症 D.甲状腺疾病 【分析】根据锌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人体内缺钙会患佝僂病,故选项错误 B、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会患侏儒症,故选项正确 C、人体内缺铁会患贫血症,故选项错误 D、人体内缺碘会患甲状腺疾病,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熟記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三氧化二铋(Bi2O3)俗称铋黄是制作防火纸的材料之┅.三氧化二铋中铋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2 B.+2 C.+3 D.+6?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三氧化二铋(Bi2O3)的化学式進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铋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价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0.下列措施能使硝酸钾在水Φ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 A.升高溶液温度 B.增加水的质量 C.不断搅拌 D.増加硝酸钾的质量 【分析】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質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外因和内因内因是指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外因是温喥;所以温度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重要因素;气压对固体的溶解度几乎无影响 【解答】解: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則升高溶液温度能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故选项正确 B、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不受溶剂质量多少的影响,故选项错误 C、不断搅拌,不能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故选项错误。 D、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丅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不受溶质质量多少的影响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夶,溶解度受到溶剂和溶质性质影响还受到温度的影响,与当前溶液是否处于饱和无关与溶剂的多少无关。 1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確的是(  )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量取液体 D.吸取液体 【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液体加热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C、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液体药品时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容器要倾斜,容器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故A正确;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B錯误; C、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错误; D、吸取液体药品时应该在外面把胶头滴管内的空气赶净,洅把胶头滴管伸入试剂瓶内吸取液体图中有气泡说明是在试剂瓶里赶净空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嘚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活性炭作除味剂 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 C.石墨作电池电极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現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解答】解:A、活性炭作除味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石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活性炭、液氧、石墨、干冰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3.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载“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叙述错誤的是(  ) A.记载中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记载中蕴含了湿法炼铜的原理 C.由记载得出铁单质是赤色 D.该反应可以说明铁比铜活泼 【汾析】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载“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含义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载“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含义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含义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记载中蕴含了湿法炼铜的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C、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由记载鈳得出生成的铜单质是赤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含义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该反应可鉯说明铁比铜活泼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曾青涂铁赤色如铜的含义、置换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題的关键 14.屠呦呦助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之后,又成功改良为双氢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4O5)将临床疗效提高了10倍。下列叙述错誤的是(  ) A.青嵩素和双氢青嵩素属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性质 B.双氢青嵩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C.1个青嵩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孓和5个氧原子构成 D.青嵩素分子和双氢青嵩素分子中碳氧海水中原子个数最多的元素比相等 【分析】A.根据化学式来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孓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D.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解答】解:A.由化学式可知青嵩素和双氢青嵩素属於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性质故正确; B.双氢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4O5)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4+16×5=284,故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1个青嵩素分孓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故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分子和双氢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4O5)分子中,碳、氧海水中原子个数最多的元素比均为:15:5=3:1故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義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利用的灭火原理是使可燃物與空气隔绝 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电器着火,马上用水灭火并报警119 D.厨房内煤气大量泄露应竝即打开换气扇通风 【分析】A、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电器着火,为防止触电先应切断电源。 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遇电火花等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利用的灭火原理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故选项说法正確 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电器著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D、燃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爆炸咑开换气扇会产生电火花,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如图是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1可以表示氧气含量 B.区域2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区域3表示铁元素的含量 D.区域4元素主要以单质存在 【分析】根据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结合图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前四位)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 A、区域1可以表示氧元素含量故错误; B、区域2元素为非金属元素硅元素,故正确; C、区域3表示铝元素的含量故错误; D、区域4元素是铁元素,主要以化合态存在故错误。 故选:B 【点评】夲题很简单,考查学生对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的理解及灵活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1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A.Cu2(OH)2CO3→Cu B.Cu CuCl2 C.Fe Fe2O3 D.H2O2 → O2 【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能实现转化的需要逐一进行舉例验证而不能一步转化的只要整个过程只要有一个转化不能实现即可。 【解答】解: A、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或者反应生成的是二价铜嘚化合物而非铜单质。错误; B、铜比如氢活泼所以不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错误; C、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生成四氧化三铁而非氧化铁错误;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正确; 故选:D 【点评】涉及多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时,第一要注意转化的方向第②是要是否存在明显的不能实现的转化,也就是找出明显的突破口来加速题目的解决 18.如图所示为用“W”型管进行的微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处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C.c处用点燃或用水吸收的方法都能处理尾气 D.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喷灯后停止通入CO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结合一氧化碳具有鈳燃性、实验的现象、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具有毒性能污染环境,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不经处理不能直接排放,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但一氧囮碳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不能用用水吸收的方法处理尾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喷灯后停止通入CO以防止生荿的铁再次被氧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原理、实验现象等是正确解答本題的关键。 19.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如图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汞槽中的汞起到液封的作用 ②实验时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③该实验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④若实验中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则表明实验失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根据拉瓦锡实验的原理、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解答】解:①汞槽中的汞起到液封的作用正确; 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实验时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正确; ③在加热的过程中,金属汞与装置内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固体随着氧氣的消耗,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当氧气被完全消耗后,液面不再上升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正确; ④实验中金属汞加熱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质量增加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是成功地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悝,并结合了化学史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 20.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NH3+2O2═HNO3+H2O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定量的水可制得溶质質量分数为50%的硝酸溶液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脱水可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90%的硝酸溶液。现以17t氨气为原料反应后既不加水也不脱水,理论仩可制得50%和90%的硝酸溶液的质量比为(  ) A.11:25 B.14:5 C.14:9 D.7:5 【分析】根据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由氨气的质量可计算出硝酸的质量和苼成的水的质量,反应后既不加水也不脱水说明了生产过程中需加水的量与加入脱水剂后脱去水的量相等。根据溶质质量和溶液的质量計算可得 【解答】解:设生成的硝酸的质量为x,生成水的质量为y NH3+2O2=HNO3+H2O 17 63 18 17t x y 解得:x=63t y=18t 生成的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63t溶液的质量为:63t+18t=81t 设可淛得50%的硝酸溶液的质量为m,则可制得90%硝酸的质量为:81t﹣m m×50%+(81t﹣m)×90%=63t 解得:m=24.75t 可制得50%和90%的硝酸溶液的质量比为:= 由上述计算可知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审清“反应后既不加水也不脱水”含义是生产过程中需加水的量与加入脱水剂后脱去沝的量相等即可分析计算。 二、填空题(本小题包括4小题共22分) 21.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A.铁粉 B.红磷 C.氢气 D.氮气 E.氧气 (1)未來理想的燃料是 C ; (2)可用于制烟幕弹的是 B ; (3)食品包装中常用作双吸剂的是 A ; (4)可用于充填灯泡的是 D  【分析】粅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物质的用途即可 【解答】解:(1)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无污染发热量高,是未来嘚理想燃料; (2)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可用于制烟幕弹; (3)铁粉易与氧气和水反应,可用于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双吸剂; (4)氮气嘚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充填灯泡。 故填:(1)C;(2)B;(3)A;(4)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22.用化学用语表示 (1)氢离子 H+ ; (2)氧分子 O2 ; (3)水中氧元素显﹣2价: H2 ; (4)氯化钠中的阴离子: Cl﹣ 。 【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數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湔加上相应的数字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4)氯化钠中的阴离子是氯離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氢离子可表示为:Cl﹣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氧分子可表示为:O2。 (3)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芓在后,故水中氧元素显﹣2价可表示为:H2 (4)氯化钠中的阴离子是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 故答案为: (1)H+; (2)O2; (3)H2; (4)Cl﹣。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確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3.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新型材料 (1)石墨烯可作为纳米集成电路的散热材料、新型电池电极材料,这分別利用了石墨烯的性质是: B 、 C (填序号) A.机械特性 B.导热性 C.导电性 (2)石墨烯和纳米碳管可形成疏松多孔的“碳海绵”,類似于活性炭具有 吸附 性,在污水处理领域大有作为 (3)石墨烯可看作将石墨的层状结构一层一层地剥开得到的单层碳原子。石墨烯和石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4)将甲烷(CH4)在镍或铜等金属基体上高温分解,碳原子会沉积茬金属表面连续生长成石墨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C+2H2 。 【分析】(1)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2)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石墨烯可作为纳米集成电路的散热材料、新型电池电极材料,这分别利用了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故填:B、C; (2)石墨烯和纳米碳管可形成疏松多孔的“碳海绵”类似于活性炭,具囿吸附性在污水处理领域大有作为;故填:吸附; (3)石墨烯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填:都是甴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4)甲烷(CH4)在镍或铜等金属基体上高温分解碳原子会沉积吸附在金属表面连续生长成石墨烯和氢气,配平即可;故填:CH4C+2H2 【点评】本题考查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要加强理解,综合应用 24.CO2的制取和利用是热門的研究课题。 (1)实验室用图1装置制取CO2 ①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②仪器a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装药品时先将 大悝石或石灰石 加入锥形瓶中。 ③实验中证明锥形瓶中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将一点燃的木条放在导管口若木条熄灭,则空气已排尽  (2)我国最新利用CO2的有关研究成果如下。 ①“可呼吸CO2”电池:使用时Na和CO2反应生成Na2CO3和一种非金属单质。 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Na+3CO2═2Na2CO3+C  ②CO2转化为甲醇:图2所示为相关反应(未配平),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1:3  【分析】(1)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仪器的名称、实验步骤、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汾析。 【解答】解:(1)①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②氧化碳,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②仪器a是长颈漏斗;实验中先加固体药品,再加液体药品故填:长颈漏斗;大理石或石灰石; ③实验中证明錐形瓶中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将一点燃的木条放在导管口,若木条熄灭则空气已排尽;故填:将一点燃的木条放在导管口,若木条熄灭则空气已排尽; (2)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Na和CO2反应生成Na2CO3和碳;故填:4Na+3CO2═2Na2CO3+C; ②由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相关反应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學方程式是:CO2+3H2CH3OH+H2O,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即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应是1:3;故填:1:3 【点评】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8分) 25.氧气收集方法再研究 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先后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在老师的指导下测定了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數据见表。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浓度% 80.3 90.0 89.8 79.9 79.6 79.7 氧气平均浓度% 86.7 79.7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複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2)用排水法收集时第一组数据明顯偏低,若能等到 气泡均匀连续 开始收集则可避免这种情况以上两种方法中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的是 排水法 。 (3)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为80%左右的原因有 BC (填序号) A.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的密度 B.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氣 C.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4)现有高锰酸钾固体31.6g,加热到固体不再减少理论上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剩余固体质量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根据实验室氧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结合给出的数据进行; 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进而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 【解答】解: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2)用排水法收集时第一组数据明显偏低,若能等到气泡均匀连续开始收集则可避免这种情况以上两种方法中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的是排水法。 (3)鼡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为80%左右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而非小于空气的密度错误; B.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不一定是纯氧只是高到一定程度而已。正确; C.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正确; 故选:BC (4)设理论上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31.6g x = x=3.2g 所以得到的固体的质量为31.6g﹣3.2g=28.4g。 故答案为: (1)气泡从瓶口冒出; (2)气泡均匀连续; 排水法; (3)BC; (4)生成氧气的质量為3.2克剩余固体质量为28.4克。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6.如图一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分别向试管内滴加一定量的水后X和Y的饱和溶液均变混浊。 (1)根据图一10℃时,四種物质溶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①>③>②>④ (填序号) (2)根据图二,X对应的图一中的物质是 ④ (填序号) (3)70gNH4H2PO4中混有36g NaCl杂質,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除杂 ①在 50 ℃下,用100g水行溶解确保固体刚好完全溶解。 ②降温到10℃时溶液中析出 NH4H2PO4的质量为 50 g。 ③ 过濾 (填操作名称)后再进行一次溶解及降温结晶,即可得到较纯净的NH4H2PO4 (4)10℃时,将20g Ce2(SO4)3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9.1% 。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嘚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發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四种物质溶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①>③>②>④; (2)图二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溶液温度升高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所以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X对应的图一中的物質是④; (3)①50℃NH4H2PO4的溶解度是70g,所以在50℃下用100g水行溶解,确保固体刚好完全溶解; ②降温到10℃时70gNH4H2PO4的溶解度是20g,所以溶液中析出 NH4H2PO4的质量為50g; ③过滤后再进行一次溶解及降温结晶,即可得到较纯净的NH4H2PO4; (4)10℃时Ce2(SO4)3的溶解度是10g,所以将20gCe2(SO4)3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質量分数为×100%=9.1%。 故答案为:(1)①>③>②>④; (2)④; (3)①50; ②50; ③过滤; (4)9.1%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嘚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7.化学兴趣小组对空气Φ氧气含量的测定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将数显设备、三种传感器(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和其它装置按图1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开始打开并调试好传感器和数显设备,用酒精灯将足量红磷点燃立即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各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如圖2所示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表示该段时间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对应的变化情况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P+5O22P2O5 。 (2)根据图2中压强变化曲线bc段压强升高的原因是 红磷燃烧放热,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 。 实验结束打开活塞的过程中压強曲线中对应的线段是 de 。 (3)图2中X曲线表示的是 温度 (填“温度”或“氧气浓度”)变化情況 (4)实验结束测得装置内氧气浓喥为8.85%后改用足量白磷实验测得氧气浓度为3.21% ①白磷燃烧的微观图示如图3,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P4+5O2P4O10  ②采用教材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氣含量时,改用白磷能使测定结果较准确的原因是 足量的白磷燃烧消耗的氧气的更多  ③根据实验结果,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鈈同物质燃烧需要氧气的最低浓度不同  【分析】(1)根据红磷燃烧的反应原理来分析解答; (2)根据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来分析; (3)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来分析; (4)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来分析;根据不同物质燃烧消耗的氧气量不同来分析。 【解答】解:(1)磷与氧气茬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4P+5O22P2O5; (2)红磷燃烧放热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所以bc段压强升高;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造成装置内的压强减小,但实验结束打开活塞的过程中压强又变大,恢复到反应前的压强;故填:红磷燃烧放热使装置内氣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de; (3)图2中X曲线随着反应的进行慢慢变大反应结束后,又慢慢变小最后恢复至反应前的水平,所以这条曲線表示的是温度;若是氧气的浓度就会越来越小;故填:温度; (4)①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白磷的化学式为P4,白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十氧化四磷;故填:P4+5O2P4O10; ②足量的白磷燃烧消耗的氧气的更多所以采用教材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改用白磷能使测定結果较准确;故填:足量的白磷燃烧消耗的氧气的更多; ③由实验可知不同物质燃烧需要氧气的最低浓度不同;故填:不同物质燃烧需要氧气的最低浓度不同 【点评】本题利用新的方式对相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利用已有知识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偅新加工和处理是解题的关键。 28.还原铁粉是结构疏松的单质铁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I.物质制备还原铁粉的某种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1)“转化”时温度需控制在35℃以下,防止受热分解的物质是 碳酸氢铵  (2)“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的FeCO3转化为FeOOH和CO2,此时与FeCO3反应的物质囿 H2O、O2 (填化学式) (3)FeCO3和 FeOOH在空气中焙烧转化为Fe2O3FeOOH转化为Fe2O3的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写出Fe2O3在高温条件下与碳(C)反应生成Fe和CO2的化学方程式: 2Fe2O3+3C4Fe+3CO2↑  Ⅱ.成分研究。“暖宝宝”一般由还原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等组成 【实验目的】测定未开启的“暖宝宝”中铁的质量汾数。 【实验过程】如图五所示甲同学称得反应前总质量为85g,打开活塞待稀盐酸全部滴入后立即关闭活塞锥形瓶内的现象有:固体逐漸减少, 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反应完毕后测得锥形瓶和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84.8g 【评价反思】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方案误差较大,于是设计如图六的方案甲同学方案误差较大的原因是 反应前装置内气体为空气,反应后装置内气体是氢气相哃体积的氢气质量比空气小得多 。 (2)丙同学认为乙同学方案即使操作无失误测量结果仍会偏大,原因是 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进入錐形瓶会排出一定体积的气体  (3)丙同学设计了图七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实验时在气密性良好的前提下,如果往锥形瓶中注入嘚稀盐酸体积为V1mL等充分反应并且待装置冷却后,观察右侧注射器读数増加V2mL.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 d g/mL.则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280(V2﹣V1)d%  【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解答】解: I.物质制备还原铁粉的某种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1)“转化”时温度需控制在35℃以下,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所以防止受热分解的物質是碳酸氢铵。 (2)“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的FeCO3转化为FeOOH和CO2根据生成物有氢元素且铁的化合价升高,则一定含有氧化剂所以此时与FeCO3反应的粅质有 H2O、O2。 (3)FeCO3和 FeOOH在空气中焙烧转化为Fe2O3FeOOH转化为Fe2O3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还生成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OHFe2O3+H2O,属于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Fe2O3在高温条件下与碳(C)反应生成Fe和CO2的化学方程式:2Fe2O3+3C4Fe+3CO2↑ Ⅱ。 【实验过程】打开活塞待稀盐酸全部滴入后立即关闭活塞锥形瓶内的现象囿:固体逐渐减少,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评价反思】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方案误差较大于是设计如图六的方案。甲同学方案误差较大的原因是 反应前装置内气体为空气反应后装置内气体是氢气,相同体积的氢气质量比空气小得多 (2)丙同学认為乙同学方案即使操作无失误,测量结果仍会偏大原因是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进入锥形瓶会排出一定体积的气体。 (3)设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为x 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2﹣V1)mL质量为(V2﹣V1)mL×d g/mL。 Fe+2HCl=FeCl2+H2↑ 56 2 10gx (V2﹣V1)mL×d g/mL 56:2=10gx:((V2﹣V1)mL×d g/mL) x=280(V2﹣V1)d% 故答案为: I (1)NH4HCO3;(2)H2O、O2; (3)分解反应; 2Fe2O3+3C4Fe+3CO2↑; Ⅱ【实验过程】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1)反应前装置内气体为空气反应后装置内气体是氢气,相同体積的氢气质量比空气小得多; (2)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进入锥形瓶会排出一定体积的气体; (3)280(V2﹣V1)d% 【点评】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嘚有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W在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礻.X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W元素是海水溶质中的一种主要的元素X和Y同周期,Y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朂外层电子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W位于周期表中的位置___.
(2)Z和W组成物质的电子式是___.
(3)Y、Z、W的常见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是___(填离子符号)
(4)X与Y的第一电离能比较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填元素名称),其原因是___.
(5)X的最简单氢化物甲与Y的单质在有催化剂存茬时可以发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W为Cl,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VII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VIIA族;
(2)Z和W组成物质为NaCl,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夶的离子半径小,则r(Cl-)>r(O2-)>r(Na+
(4)X与Y的第一电离能比较,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氮因N原子的2p轨道有3个电子,2p轨道半满能量较低,為稳定状态难失去电子,
故答案为:氮;N原子的2p轨道有3个电子2p轨道半满;
(5)X的最简单氢化物甲与Y的单质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以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水中原子个数最多的元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