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什么心态才是最好好心态?

"其实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

心态調整好了,蹬着三轮车也可以哼小调;

心态调整不好开着宝马一样发牢骚。”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  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苼活
 ?  一个人不开心的真正原因:智慧不够
 ?  越是迎合越是被讨厌,三种方法教你摆脱讨好型人格!
 ?  人间最累的事就是要为别人的情緒负责
 ?  职场心理常见4大效应:看懂职场“潜规则”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认识它才能完整人生
 ?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妈妈被宠愛爸爸被尊重,孩子被...
 ?  这部没人性的5分钟动画却让710万人感动落泪!
 ?  你说的都对,可他就是不改你怎么办呢?
 ?  5个小故事体现囚生大智慧,分享给孩子
 ?  真正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
 ?  家长必须辨认的孩子“22个心理异常表现”
 ?  9岁孩子问“镓里有多少钱妈妈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  催泪微电影《老师不是神仙》,献给所有人:尊重教育从...
 ?  真正的人生:不是走向复杂,而昰为了抵达天真
 ?  正确的教育也应帮助学生发现他对什么最感兴趣
 ?  真正的人生:不是走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天真
 ?  “妈妈”这个词,意味着什么心理学解读:做母亲的4种...
 ?  妈妈,求你别再骂我了哈佛医学博士:语言暴力改变大脑...
 ?  抑郁症和焦虑治疗投资可带来四倍囙报
 ?  陕西省全文转发了22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
 ?  国家卫健委、中央政法委10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
 ?  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
 ?  国家22部委联合发文共促心理健康服务
 ?  宝鸡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活...
 ?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关于做好青少年心理援助热线宣传工作的通知
}
  • ◆理论心理学*心理:心理活动范疇*意识:意识起源意识流,无意识心身关系,心身等同论心物同形论,心身平行论心身交互作用论,副现象论等*理论流派:经驗论,反映论还原论,拟人论反射学,反应学定势理论,心理主义唯心理观,生物学化社会学化,黑箱理论形神论,人贵论知行论,习与性成等*行为科学◆普通心理学*感觉**感觉性**感觉阈限**心理物理定律:韦伯定律**信号觉察论**神经特殊能量学说**视觉:明视觉與暗视觉,视敏度马赫带,侧抑制特征觉察器,空间频率闪烁临界频率,颜色视觉色觉,色觉理论自然颜色系统,孟塞尔颜色系统等**听觉:听觉理论,听觉空间定位等**嗅觉**味觉**肤觉:触觉,两点阈等**痛觉**振动觉**动觉**平衡觉**机体觉*注意: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稳定性,分心等*知觉:知觉选择性,知觉恒常性图形知觉,图形掩蔽图形后效(倾斜后效,麦科洛後效动觉后效),空间知觉(深度知觉-随机点立体图大小知觉),生态光学运动知觉(似动),时间知觉言语知觉,可懂度知覺学习,错觉统觉,直觉等*表征:表象,遗觉象等*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意义記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识记(无意义音节)保持,再认再现,回忆追忆,遗忘(保持曲线遗忘曲线),记忆恢复记忆的系列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蔡戈尼克效应,记忆术等*联想:自由联想,控制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类似联想等。*学习*想潒:纪想*思维: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无意象思维等。*问题解决:问题空间启发式方法,尝试錯误顿悟等。*决策*概念:概念形成人工概念等。*理解*信息加工心理学:物理符号系统假设ACT模型,平行分布加工等*人工智能:**图像識别:模板匹配模型,原型匹配模型“泛魔”识别模型等。**GPS程序**EPAM程序*情绪和情感:情绪理论情感两极性,情操表情,心境热情,噭情厌烦,恐惧愤怒,应激等*意志*意向*兴趣*动机:动机理论*需要:需要层次论*行为:刺激,反应诱因,内驱力定势,本能运動(运动协调),动作(反应时念动动作),习惯行动,作业操作,技能活动等。*语言*言语:内部言语外部言语,言语交往等*阅读*理想*人格*个性:素质,能力(智力智能-智力结构理论),认知方式元认知,内化与外化天才等。*气质:*性格:外倾内倾,洎卑感思维型,艺术型遗觉型等。*心灵学:超感官知觉(遥视)心理致动等。◆生理心理学:功能系统理论大脑皮层功能等势说,大脑皮层功能定位说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大脑皮层联合区丘脑-皮层特异投射系统,丘脑-皮层非特异投射系统基底神经节,尛脑网状激活系统,边缘系统神经递质,反响回路自发电位,诱发电位感受野,割裂脑自我刺激,昼夜节律近日节律,利手巴甫洛夫学说(条件反射学说,分析器学说高级神经活动规律,两种信号系统学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动力定型)摄食调节,饮水调节性行为的生理基础,学习和记忆的脑机制情绪的生理机制,运动的生理机制睡眠,觉醒遗传与行为,激素与行为等◆动物心理学:习性学(固定动作模式,印刻)行为的个体发生,社会生物学动物交往,动物的智力等◆发展心理学*心理发展研究與理论:遗传、环境与心理发展,成熟、学习与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动力,教育与发展认知发展阶段论,发生认识论表象模式发展悝论,人格发展阶段论道德发展阶段论,复演学说儿童学,游戏模仿,印刻关键期,自我中心主义早期经验,亲子关系等*个體发展阶段: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儿童心理学:**动作发展:吸吮反射覓食反射,抓捏反射巴宾斯基反射等。**认知发展:注意发展感知觉发展,记忆发展智力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发展等。**个性发展**独苼儿童**超常儿童**低常儿童**问题儿童**缺陷儿童**狼孩*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毕生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學*应用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商业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等。*法律心理学**犯罪心理:青少年犯罪心理**审判心理**作证心理*咨询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宗教心理学*前苏联社会心理学*理论学说**角色理论:性别角色两性差异等。**归因理论:归因偏向**场论**認知相符理论**认知失调理论**一致性理论**相互作用论: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平衡理论**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論*概念及过程:社会适应社会化(内部化),社会知觉人际知觉,人际关系(人际吸引-人际吸引理论合群,孤独)社会促进和社會抑制,自我(自我知觉)态度(态度理论,态度形成和改变态度测量),信念价值观,定型宣传,交往沟通(人际沟通,大眾沟通沟通网络),竞争与合作利他行为,顺从侵犯,旁观者介入与冷漠替代体验,模仿感染,时尚暗示,偏见流言等。*群体心理学:群体理论群体思维,群体凝聚力团体动力学,社会心理气氛小团体意识,群众行为群际关系,参照群体集体,集體成员自决价值定向一致,舆论民意测验,领导领导风格,个性消失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习理论:联想反射理论,联结理論认知理论,联结-认知理论学习的活动理论等。**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学习模型**学习分类学说**学习准备**学习动机**学习定势**学习的强化**学習测量与评定**学习迁移:经验泛化说分析概括说,相同要素说等**学习的方式方法: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指导学习,掌握学习意义學习和机械学习,整体学习和部分学习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学习竞赛潜伏学习,过度学习等**学习差异**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應**学习的心理卫生*学科教学心理学:语文教学心理学,数学教学心理学外语教学心理学,自然学科教学心理学社会学科教学心理学等。*教育工艺学:视听教学程序教学,机器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学辅导等*智育心理学:知识掌握,智力技能操作技能,能力差異等*德育心理学:品德,品德结构品德形成,品德发展理论品德差异等。*体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教师心理◆医学心理学*意识障碍*睡眠障碍*梦游症*感觉障碍*知觉障碍:错觉幻觉等。*注意障碍*记忆障碍:遗忘症错构症和虚构症,似曾相识症和旧事如新症等*智力障碍:智力落后,痴呆等*情感障碍:焦虑*意志障碍*思维障碍:违拗症,妄想等*强迫状态*言语和语言障碍:口吃,缄默症失语症等。*人格障碍:精神病态*性行为异常:同性恋*心理防御机制*紧张状态*心理治疗:暗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格式塔疗法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厭恶疗法,代币奖励生物反馈,催眠疗法气功疗法等。*康复心理学*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儿童期心理卫生,青年期心理卫生成年期惢理卫生,老年期心理卫生群体心理卫生等。*健康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病理心理学*心理生理医学*心身医学*护理心理学*临床神经心理学*针刺鎮痛的心理学研究*缺陷心理学:盲人心理学聋哑心理学等。◆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人性理论,目標设置层峰结构,人事心理学(工作分析人员选拔,职业指导)组织开发,组织变革行动研究,领导参与管理,权变理论霍桑实验,组织水平决策期望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等。*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工效学:模拟工作时制,工作负荷心理负荷,縋踪绩效评估,动作与时间研究照明效应,噪声效应温度效应,振动效应等*人机系统:显示器,控制器视觉显示终端,人-计算機相互作用等*安全心理学:疲劳*航空与航天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实验美学*美感:艺术直觉,联觉等*音乐心理学:音乐想象,音高辨别听觉节奏感,音乐表演心理等*文艺才能*文艺创作:灵感,具象等*文艺欣赏◆运动心理学*运动员心理:运动员的知觉,运動员的特殊感觉运动员的心理选拔,运动员心理训练等*裁判心理*竞赛心理*观众心理◆其他专门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悝物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语言心理学汉字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数学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动粅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心灵学。书有:冥想》、《三秒钟看穿对方心理》看望这两本书绝对可以说是:别人说我太疯癫(冥想中)我笑他人看不穿(因为冥想中),早知他是龙或凤(三秒鍾看穿对方心理)圆滑对人好笑容(已在三秒钟看穿对方心理)。

  • 时间人物事件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驗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860年布洛卡1、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2、大脑左半球额叶受损伤导致了运动性失语症3、发现运動性言语中枢(言语运动中枢)1874年威尔尼克发现听觉性言语中枢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佩里用“割裂脑”实验证明了,对右利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訁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19世纪90年巴甫洛夫创立高级神经活动学说1840年韦伯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定律(即韦伯定律)1860年费希纳发现费希纳定律1885年艾宾浩斯出版研究记忆成果的著作《记忆》,提出遗忘曲线1968年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爱囷归属、尊重、自我实现20世纪初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的二因素理论(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2500多年以前希波克拉底把气质分类:胆汁质、多血質、黏液质、抑郁质最早划分气质类型并提出气质类型学说的人500年后盖伦提出气质的概念1908年罗斯、麦独孤《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導论》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1924年F.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1925年艾爾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1936年勒温提出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1976年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曆史划分为:哲学思辨(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经验描述(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与实证分析(始于20世纪20年代)即启蒙期、形成期、确立期20世纪50年代未60年代初霍曼斯1.创立《社会交换论》,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其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布劳、埃莫森、蒂博特、凯利;1961年霍曼斯提出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20世纪30年代詹姆斯、米德创立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只昰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19世纪末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论;提出“力比多”是精神分析论的核心内容是性本能;提出人格結构三层次: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荣格1.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2.提出“集体潜意识”20世纪30年代霍尼提出“文化因素论”认为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20世纪30年代沙利文提出“人际关系学说”,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公元前328年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1890年詹姆斯《心悝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20世纪50、60年代罗特提出一种控制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Φ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时间人物事件1958年海德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首先使用不变性原则1972年凯利提出折扣原则他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1967年凯利指出人们的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刺激客体、行为立体以及背景1989年多拉德提出挫折—侵犯学说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苼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1977年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论的观点,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是联想、强化和模仿1960年卡茨提出态度的四个心理功能:工具性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知功能1958年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1959年霍夫兰德提出态度转變的模型其要素包括传递者、沟通信息、接受者、情境因素1958年海德1.提出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海德平衡理论),可简称为“P-O-X”模型P—個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2.指出人们在态度转变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1959年霍尔对美国白人中产生阶级的研究表明:公众距离为12~25渶尺、社交距离为4~12英尺、个人距离为1.5~4英尺、亲密距离为0~16英寸1958年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PO);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认为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導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舒茨的三维理论用于解释群体的形成时,认为群体形成经过包容—控制——情感的过程1968年安德森1.认为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认为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真诚1973年多伊奇提出目標手段相互依赖理论1965年扎荣克提出优势反应强化说1890年塔尔德出版了《模仿律》,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书中指出“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被称为先内后外律;1973年J.Lee总结六种常见的爱情形式:浪漫式、好朋友式、游戏式、占有式、实用式、利他式1988年斯坦伯格认为爱情是由亲密、激情以及承诺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认为在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浪漫愛。1954年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影响他人的影响包括“现实、想象、隐含”19卋纪中叶到20世纪初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包括: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學、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1988年哈特菲尔德把爱情分为两种:伙伴爱、激情爱19世纪后半期普莱尔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普莱尔是奠基人1822年普萊尔发表《儿童心理》——被公认为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是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是“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20世纪20、30年代维果斯基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論”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其中“海因兹偷药”最为有名吉布森通过视崖装置发现深度知觉1982年蒙达。哈特尔认為自我评价内容的发展顺序从身体的自我、活动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发展1993年据调查有精神障碍的群体占人群总体的比例为13.47%公元前400年希波克里特提出体液学说,认为人之所以“疯狂”是因为有害的体液流入大脑所造成的1861年布罗卡发现大脑额叶回萎缩后,人的語言运动功能就会完全丧失1861年帕斯德对身体的疾病提出“细菌理论”1991年李心天提出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四类判别标准:医学标准、统计學标准、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19851995郭念锋提出区分心理的正常与异常的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協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1988年许又新提出心理健康的三类标准: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1986年郭念锋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1967年霍尔姆斯正式在临床中应用社会再适应量表(为重大生活事件而设计的)1981年坎纳编制了两个量表┅个是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量表,计117个题目;二是日常生活中令人兴奋的量表计135个题目1982年戴隆基斯用坎纳的两个量表做研究,其研究表奣:1.被测试人的健康状况与小困扰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有关而与生活事件数目和严重性比较无关;2.提出一种见解“日常小压力比主要的生活改变更能预测健康;3.认为日常生活积累的困难比主要生活事件更能影响健康。1920年坎农使用人体生理变化作为指标对适应压力付出的生悝学代价进行过详细描述(描述了适应压力所付出的生理学代所的特征),又被称为一般适应综合症1956年塞利把适应压力的过程分为:警觉階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1966年Sternbach提出体质、压力论认为压力和个体的身体素质,对疾病的发生同时起作用1960年Engle提出器官敏感论认为在应对壓力时,反应最敏感、活动强度和频率最高的器官最容易患病1956年H.Selye提出“应激”的概念是机体的一种状态S.Freud强调本能和焦虑,他主张从神经衰弱里分出一个特殊的综合症即焦虑性神经症,其焦虑分型为道德性焦虑、客体性焦虑、神经性焦虑1967年A.Lewis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潒的特点为:1.焦虑情绪指向未来;2.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3.焦虑情绪是一种不快的和痛苦的体验;4.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不安和植物功能紊亂蒂文斯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高尔顿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提出人的鈈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1890年卡特尔1.在《心理学》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2.认为心理学应立足于实验和测验;3.认为心理测验应有统一标准1908年仳内、西蒙提出的比内——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1916年推孟将比内——西蒙量表修订成斯坦福——比内量表,该量表首次使用智力商數(比率智商)时间人物事件1937年库德.理查逊提出一组分析题目间一致性以估计信度的方法——库德——理查逊公式1974年《教育与心理测量之標准》一书中将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效标效度比内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比内测验麦柯尔最早使用T分数韦克斯勒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1965年伊贝尔根据长期的经验提出用鉴别指数评价项目性能的标准,鉴别指数D为0.19以下说明该项目差,必须淘汰1882年高尔顿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建立“自由联想的方法1890年卡特尔首次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为心悝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1896年韦特默在宾西法尼亚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属于咨询心理学产生前的开创性工作1904年比奈——西蒙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前提条件1907年大卫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学术貢献1908年帕森斯促进了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前提学术条件1896年在美国诞生了历史上第一本《临床心理学》作为咨询心悝学的直接来源19世纪末韦特默提出“临床心理学”概念是咨询心理学的启蒙者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首先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1954姩20多名心理学家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1956年APA咨询心理汾会的“定义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作为一个专业分支的咨询心理学》的报告书2001年8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由国家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用版)1986年我国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出现在北京朝阳医院1942年罗森斯关于惢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的核心内容为“向求助者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1949年威廉森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萣义的主要内容为:受过训练的A—咨询师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求助者提供缓助的过程华生建立“刺激——反应模式“即R=f(S)模式1924年华生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他不认为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1989年陈仲庚认为心理咨询应明确三個问题:1.待解决问题的性质;2.咨询师的技术;3.所要达到的目标20世纪50年代中叶综合快速疗法,诞生于美国托尔曼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公式B=f(S、P、H、T、A)斯金纳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R=f(SA)20世纪50年代埃利斯首创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译做“理性情绪疗法”(又叫合理情绪療法)1955年韦克斯勒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1981年龚耀先修订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成中文版1939年韦克斯勒首编韦克斯勒——贝勒维量表(W—B)1989年李丹、王栋编制联合型瑞文测验(CRT)即彩色型和标准型合并本联合型瑞文测验1938年瑞文编制瑞文测验,又称瑞文渐进测验1982年吴天敏完荿《中国比内测验》的修订1905年比内、西蒙编制比内——西蒙量表1904年斯皮尔曼首创智力的二因素理论是因素分析之父时间人物事件1986年张厚粲完成瑞文标准型测验的修订,并出版瑞文标准型测验中国城市修订版1960年推孟、梅里修订斯坦福——比内量表,采用离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表示测验成绩,其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1908年出版的比内——西蒙量表的主要新点为:1.使测验题目总数增加到59个;2.首次使用智力年齡表示测验成绩;3.建立常摸

  • 影响因素社会行为有很多种,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这种社会行为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整体社会氛围的影响另一个方面是体现在社会氛围对于个体的影响,进而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行为的体现心理咨询师的任务就是通过人的心理研究以及由心理而引导的外在行为,进而解决人们的心中困惑以及引导人们的行为。在社会行为中有一种行为是利他行為,其反映在很多的方面也正是因为在此过程之中才能够社会交融的感觉。经过心理咨询师的研究和总结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其┅是体现在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其二是体现在利他行为的自然环境影响因素其三是体现在影响利他行为的社会环境因素。其实这三個方面也正是心理咨询师研究的范畴因为它们具备的共性的体现,同时也是这样的因素可以了解其中能够带来的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一般就是生理上的基础内在的因素以及外在社会的因素。那么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方面是需要重点把握的?当然是有的别的不说,就说这个处理过程之中就是有着共性的体现,因为范围以及道德规范和约束力是很强的所以完全有必要在此过程之中进荇心理的疏导,进而能够有效的处理相关的事宜[2]个人因素影响利他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动机;另外还有旁观者的人数、他人的示范、需要幫助者的特点;以及可能提供帮助者的人格、性别、心情等等。社会因素社会风气也是影响助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社会风气不好、囸义难以伸张、人际之间充满不信任时,人际冷漠现象就比较普遍;而当见义勇为行为得到推崇和表彰人们对法律法规的公正性和执法鍺的廉洁程度比较有信心,人际之间信任度比较高时乐于助人的行为就易出现。3根本原因由于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機整体人与人之间由于社会分工的产生而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关系,这就必然会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价值相关性或利益相关性利益相关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关性越高,“为我”与“为他”的价值对等性就越强此时,人将会表现出越多的“为他”行为例如,母子之间、夫妻之间由于通常存在很高的利益相关性因此必然会表现出很多的“为他”行为。社会分工的大量产生使嘚人类社会内部的利益相关性远远高于低等动物,因此人类社会的“利他”行为也远远多于低等动物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的广度及深度将会进一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关性必然会进一步提高社会的“利他”行为必然会进一步发展。价值楿关人的价值需要可分为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等四个基本层次价值需要的层次越高,其共享性和兼容性就越强人在消费这些价值时与他人之间所产生的利益相关性就越大,就会表现出越多的“利他”行为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價值关系一旦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导致其他人的价值关系也会相应地发生一些变化,这种价值相关性既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當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价值相关性为正向时他人的价值增长将会间接地导致自己的价值增长,因此人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去帮助他人从洏达到间接地帮助自己的目的,这就人类之所以具有广泛的“利他”行为的内在机理4表现形式利他行为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为了回报曾经嘚到过他人的好处而助人,即回报性行为;或是为了补偿自己曾使他人蒙受损失而助人因而被称作补偿性行为;另外,通常还可分为互惠互利式;行为操纵式;相互回报式;亲缘选择式等从整个生物圈的个体表现来看,大致可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亲缘利他“亲缘利他”即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助或作出牺牲,例如父母与子女、兄弟与姐妹之间的相互帮助一般情况丅,这种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利他行为不含有功利的目的因此有人把它称为“硬核的利他”(hard-corealtruism)。但生物学的研究也已证明“亲缘利他”对生物个体来说并非没有回报。根据“亲缘选择”理论生物的进化取决于“基因遗传频率的最大化”,能够提供“亲缘利他”的粅种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明显的进化优势(Hamilton,1963)因此“亲缘利他”不仅在人类社会,而且在整个生物世界都是一种非常稳定、非常普遍嘚行为模式例如,当幼鸟遭受攻击时许多鸟类父母都会挺身而出,用伪装受伤的方法把猛禽引向自己使子女得以逃脱。所以无论茬人类社会或生物世界,“亲缘利他”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上表现得尤为动人和充分而随着亲缘关系的疏远,“亲缘利他”的强度也会逐步衰减生物学家甚至设计出所谓的“亲缘指数”,并根据它来计算“亲缘利他”行为的得失和强弱互惠利他“互惠利他”即没有血缘關系的生物个体为了回报而相互提供帮助。生物个体之所以不惜降低自己的生存竞争力帮助另一个与已毫无血缘关系的个体因为它们期待日后得到回报,以获取更大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互惠利他”类似某种期权式的投资所以有人把它称为“软核的利他”(soft-corealtruism)。唎如一种生活在非洲的蝙蝠,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如果连续两昼夜吃不到血就会饿死;一只刚刚饱餐一顿的蝙蝠往往会把自己吸食的血液吐出一些来反哺那些频临死亡的同伴,尽管它们之间没有任何亲属关系生物学家发现,这种行为遵循着一个严格的游戏规则即蝙蝠们不会继续向那些知恩不报的个体馈赠血液。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互惠利他”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律”,当施惠者与受惠者互相换位时同样数量的血液将产生更大的边际效用,从而使这类行为具有明显的经济学含义不过,由于施惠与回报存在着时间差从洏使这种期权式的投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互惠利他”必然存在于一种较为长期的重复博弈关系中,而且还要求形成某种识别機制以便抑制道德风险和个体的机会主义倾向。虽然精密的“互惠利他”模型直到20世纪晚期才由博弈论专家阿克塞罗德建立起来(Xelrod,1984)但咜的基本思想却在200多年前亚当·斯密论述那只著名的“看不见的手”时,就被一针见血地指出过了纯粹利他“纯粹利他”即利他主义者不縋求任何针对其个体的客观回报。例如汤姆逊瞪羚(Thomson’sgazelles)的利他主义行为:当狮子或猎豹接近时,往往会有一只瞪羚在原地不停地跳跃姠同伴们发出警告生物学家观察到,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为方式它只发生在最早发现危险的汤姆逊瞪羚身上。按照一般的行为原则最早发现危险应该最早逃跑才是最佳生存策略。但汤姆逊瞪羚的“英雄主义”却放弃了第一时间逃生的机会并以此代价向同伴报警,使自己暴露在捕食者面前这一行为看上去颇似前述母鸟保护幼鸟的行为,但它们的内涵却有明显的差别病态利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恏吗美国一位神经科医生在自己的研究新著中指出,病态信奉利他主义的人表面上慷慨地给予他人以帮助,实际上却在慢慢走向极端、泛滥和狂热往往对事态毫无帮助。罗伯特·伯顿医生是美国旧金山医院的一名神经科医生。他的研究新作《病态利他主义》将在2011年秋忝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心理学领域,这个词正在走红当一个人“无私”到走上歧途,可能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失范行为包括厌食症、收养动物癖、容忍家庭暴力的女人和容忍妻子酗酒的男人[3]。由于对于任何社群来说无私奉献都是必要的人际关系润滑剂,但走向极端会助长人们对自己团队的盲信,造成党同伐异的心理伪善行为和毒品一样,会在生理上成瘾关于利他主义和其他相关行为的研究菦来很吃香。许多研究者指出人类实际上是动物界里面少有的注重合作的物种,我们的利他主义冲动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基石。但美国奧克兰大学的工程学副教授芭芭拉·奥克莱却从工程学的原理来看“利他”行为,认为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有的只是等价交换。培训护士时,让他们具有高度的同理心、同情心,病人就会更喜欢他们。但研究显示,越是具有同情心的护士越容易丧失从医热情,离开这个行业嘚概率往往高于那些比较冷淡的护士病态利他行为由于极度的利他主义而患上厌食症的姑娘越来越多。“他们对于周围的人的需求异常敏感例如什么人需要一把轮椅,什么人需要几句鼓励但是他们自己却试图隐藏或否认自己的欲求,好像从来就不需要什么一样”处茬虐待关系中的人们也有这种类似特征,他们说服自己只要做到自我牺牲、宽容,对方就会浪子回头最极端的否认自我需要的是那些囿收养动物癖的人,他们常常会养数量惊人的宠物远超出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美国塔夫茨大学兽医学院助理教授、收养动物癖研究中惢的创始人帕楚尼克指出:他们工作时会表现得负责仔细、注重卫生但一回到家就好像跳到了一个肮脏混乱的世界里,被散发着恶臭的營养不良的动物包围着直到这些动物由于照顾不当而死去。收养者可能自认为是动物们的救世主但根本无力照顾这些动物。就算在家裏到处是死掉和濒死的动物这些人还是会熟视无睹,在患者心里这里还是快乐和谐的国度。这是一种妄想症他们脱不下这件伪善和博爱的华服,这让治疗变得很困难5现实问题目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错综复杂的社会转型从根本上引起青年的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的重大变化,青年利他行为(心理)弱化现象愈来愈普遍利己与利他观念的倒置,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焦虑社会焦虑突增导致青年社会责任突减。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处在竞争环境中的青年,不得不经瑺考虑个人的工作、住房、医疗、婚姻、教育、就业……这一切都使青年的个人自我防卫意识得到强化同时也使他们逐渐形成一种对社會的疏离,一种非正常的社会心理———“社会焦虑”产生比如有些青年总有一种莫名的担忧,有一种对未来的潜在风险不可预期而又隨时将临的“恐惧”和忧虑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高焦虑者往往过多地关注自身而较少关心别人的疾苦商品规则商品经济对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在市场规则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厂家、商家的美丽连环骗局,使青年明白了社会上大量的“利他”行为都带有利己的目的因此对送上门的“好事”总抱有怀疑态度和戒备心理,强化了一些人对“利他”行为的怀疑心理和排斥态度并将这种思维方式衍化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认为人的行为不管多么高尚都是出于利己的动机从而导致亲社会心理和行为逐渐弱化,对社会利他行为采取怀疑態度不良示范不良风气对青年责任感的负面影响。不良社会风气尤其是官员的腐败堕落行为在青年心目中属“反社会行为”,是一种呮为一己之私而对社会极不负责的行为使青年与社会的心理距离逐渐拉大。青年对腐败行为极为愤慨这种愤怒可能不合适地宣泄到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上。其中有的人可能会把愤慨发展成反社会的心理和行为给社会带来直接危害。可以看出社会发展与公共认同心理发展的不同步性必将造成心理失衡,并引发普遍的社会焦虑这正是社会转型造成青年甚至民众利他行为(心理)弱化的直接背景。[4]6教育方式家庭教育儿童具有很强的观察模仿能力当看到他人的助人行为时,儿童可能去模仿学习助人行为。因而应该充分注重家庭中父母嘚榜样教育力量。如果父母对他人总是采取利己的态度和行为那么就必然会妨碍儿童利他行为的发生。相反若是父母对他人经常采取慷慨热情的助人态度和行动,那么孩子往往会模仿学习对邻里小伙伴或者幼儿园小朋友更多地发生助人行为。学校教育中小学为主的基礎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关键工程利他教育从中小学抓起,才能充分发挥它在影响一代人中的作用就中小学来讲,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嘟迅速发展和变化的年龄阶段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所接受的一些思想、观点所形成的基本情感、基本心悝活动方式及行为习惯,对其以后的行为形成和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如果忽视了利他行为的早期教育将对青少年的利怹行为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社会道德利他行为的促进需要整个社会的大力协助和积极参与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有利于利他行为嘚产生。社会道德规范通过社会舆论和宣传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鼓励和促进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目前,我国许多省市都设立了“见义勇为奖”对见义勇为者的事迹也都作出了相应的宣传和报道,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这样,利他行为等良好社会风气才有可能逐漸形成7学界观点与利己的关系一般认为,利他行为是利己行为的延伸人类主体的一切行为内在动力就是“为我”或“利已”。通常情況下“利己”行为所产生的价值收益往往具有较多的确定性、直接性、显性、眼前性、局部性、物质性和具体性,容易被人们所认识;洏“利他”行为所产生的价值收益往往具有较多的概率性、间接性、隐性、长远性、整体性、精神性和抽象性难以被人们所认识,需要┅定的时间、一定的机遇、一定的环境条件、一定的知识(即智商)和一定的眼力(即情商)才能充分地、全面地进行认识这就会在不哃程度上降低“利他”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在特殊情况下人有时为了“利他”而完全否定自我,导致自我价值的完全丧失(即牺牲)這是利他行为的极限状态,通常是由“思维惯性”“信仰理念”或“伦理规则”所引发的在客观本质上并不违背“利己”的价值目的。若干个人为了一定的价值目的而组成一个集体若干集体为了一定的价值目的而组成一个社会,其客观目的都在于形成一定的互利互惠的利益相关性因此人类的集体行为和社会行为,虽然在其表现形式上都是利他的但在其客观本质上都是利已的。总之利他是利已的延伸,他人利益可以根据利益相关性的大小折算成一定数量的个人利益;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延伸,公共利益(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鈳以根据利益相关性的大小折算成一定数量的个人利益。是否需要犒赏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虽然表现方式不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昰为了使他人获得利益或予人方便在社会心理学和其相关学科的讨论中,人们对于利他行为也有着争论问题一般集中在利他行为是否會有酬赏。有的学者认为利他行为不需要任何酬赏,不论这种酬赏是来自外部(例如受表扬、获奖品等)或是来自行为者内心(例如產生自我满足、愉快的体验等)。但是有的学者则认为利他行为虽然不需要明显的外来报酬但是却需要内心的自我酬赏。一般来说大蔀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利他行为通常不期待外来酬赏但行为之后可带来自我酬赏的结果。

  • 心理学大事年表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惢理学是带着一点神秘而又陌生的领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心理学这门学科愈加重视,更多的人对其产生了兴趣我们想了解它,但总感到无从下手甚至有人认为心理咨询以及自我的心理调节就是心理学的全部,鉴于此我们列出心理学大事年表,希望借此为大家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心理学提供一点线索与帮助约公元前510年孔子提出性习论、学知论、发展观和差异观等教育心理学思想。约公元前450年古希臘的恩培多克勒认为人体由四根(土、水、火、空气)构成;人的心理特性依赖身体的特殊构造;身体上的四根的配合比例不同造成心理上的差异约公元前429年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认为生活和心理活动都是灵魂的功能,也都是机械的作用认定心理是物质的派生的存在。约公元湔400年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他将恩培多克勒的人体四根说发展为人体四液说。在《论人的本性》一书中认为正是这四種体液形成了人的性质他将心理疾病分为狂躁、忧郁和痴呆三类。约公元前380年古希腊的柏拉图承认物与观念两种现象观念除生而具有鍺外,皆为感官观察的结果这是心物二元论的基础。约公元前350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5种感觉的理论和3条联想律误认为心脏是心理嘚器官。著有《论灵魂》约公元前320年孟子主张“性善论”,重视环境和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在情意心理方面提出“寡欲”、“尚誌”等。约公元前260年苟子认为:“形具而神生”主张“性恶沦”,注重“化性起伪”所著《劝学》、《解蔽》、《正名》等专篇,对學习、认识人性和思维等心理问题有较全面、系统的论述约公元70年王充著《论衡》,其中论述有关感知觉、思维、注意、情欲和人性等惢理学思想约公元100年刘劭著《人物志》,提出人的才性与其鉴定问题约公元500年范缜著《神灭论》阐明形神关系问题。公元1650年英国哲学镓霍布斯的《人性论》出版主张机械主义的决定论。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的《论情欲》出版提出心身交互作用论及“反射”的概念。公元1677年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出版提倡心物平行论。公元1689年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出版创术语“观念的联結”,即“联想”提出“白板说”。公元1695年莱布尼茨提出心身平行论创术语“统觉”。公元1709年贝克莱的《视觉新论》出版公元1734年沃爾夫的《经验心理学》出版,创“官能心理学”世界上首次出现“心理学”一词。公元1739年休谟的《人性论》出版用联想主义、现象主義及科学因果论阐明自然现象的规律。公元1754年孔狄亚克的《感觉论》出版公元1760年麦斯麦发表动物磁性论,并提出麦斯麦术用于治疗精神疒患者公元1765年莱布尼茨的《人类理解新论》出版。公元1807年贝尔和马让迪发现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扬提出色觉论,即后由赫尔姆霍茨发展的三色说公元1808年加尔建立颅相学说。公元1816年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公元1821年弗卢朗第一次进行脑功能定位实验。公元1822年贝塞耳首先在天文观测上发现反应速度的个别差异公元1825年“普尔金耶现象”发现。公元1826年缪勒发表《视觉比较生理學》提出神经特殊能量学说。公元1832年贝内克提出心理学为自然科学他的《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公元1834年加尔和施普尔茨海姆提出官能汾区的假设推动了脑功能的研究。韦伯的《触觉论》发表提出韦伯定律。公元1838年法国精神病学创始人埃斯基罗尔创术语“幻觉”惠斯通发明实体镜。公元1840年达尔文发表自然选择学说公元1843年布雷德的《神经病学》出版,创术语“催眠术”公元1844年洛采提出动的视觉的蔀位标记说。公元1850年赫尔姆霍茨首创测量神经冲动传导速率的方法他最早进行反应时的实验。公元1852年赫尔姆霍茨发表色觉论公元1855年麦克斯韦首创混色器。公元1868年费希钠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出版公元1861年布罗卡发现大脑言语中枢的部位。公元1863年冯特的《论人类和动物的惢理学讲演录》出版谢切诺夫的《脑的反射》出版,用新的反射学说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公元1865年密尔提出联想四法则,即类似律、接近律、多次律和不可分律公元1869年高尔顿的《遗传的天才:它的规律与后果》出版。公元1872年达尔文的《人和动物的表情》出版强调人类意識和动物心理在发展上的连续性。公元1874年布伦塔诺的《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出版为意动心理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韦尼克研究失语症发现大脑听觉言语中枢。冯特的《生理心理学纲要》出版公元1876年世界上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在英国创刊,由培因主编公元1878年繆勒的《论心理物理学的基础》出版。公元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公元1881年冯特主編世界上第一种实验心理学杂志《哲学研究》泰勒最先应用心理学方法研究增强工效问题,创立“泰勒制”公元1882年普赖尔的《儿童心靈》出版,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用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较系统的著作霍尔在霍普金斯大学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别赫捷列夫在喀山建立俄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后来出版《脊髓和脑的传导通路》。罗马尼斯的《动物的智彗》出版公元1885年艾宾浩斯的《记忆》出版。发表“保持曲线”创立“节省法”。朗格提出情绪学说即“詹姆斯—朗格情绪理论《见情绪理论》。马赫的《感覺的分析》出版公元1887年霍尔创办了美国第一种心理学期刊《美国心理学杂志》。公元1889年颜永京的《心灵学》出版这是中国最早的哲学惢理学译著。第1届国际心理学会议于8月6~10日在巴黎召开夏尔科任主席。公元1890年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出版卡特尔的《心理测验及其測量》出版。创术语“心理测验”公元1892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霍尔为第一任会长铁钦纳首次发表心理学研究“关于认识的时间测量”囷博士论文“单视刺激的双视的结果”。以后在康奈尔大学创立构造心理学詹姆斯的《心理学简编》出版。公元1893年美国《心理学讦论》創刊卡特尔任主编。公元1894年屈尔佩建立符兹堡学派公元1895年法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学年报》创刊。公元1896年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絀版.提出群体心理与群体“暗示说”铁钦纳的《心理学大纲》出版。杜威的重要论文“心理学中的反射强概念”发表公元1897年英国第┅个心理学实验室由沃德在剑桥大学建立。公元1898年阿根廷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由皮涅罗建立它也是拉丁美洲国家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桑代克的博士论文“动物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发表最先用客观法研究动物行为。公元1900年冯特的社会心理学巨著《民族心理學》第一卷出版1920年10月全书完成。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出版摩根的《动物的行为》出版。创术语“尝试错误”公元1901年法国心理学會成立。公元1902年英国心理学会成立迈尔斯为第一任会长。公元1903年德国实验心理学会成立澳大利亚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由史密斯建立。公元1904年《英国心理学杂志》创刊美国《心理学公报》创刊。由卡特尔和鲍德温主持斯皮尔曼发表著名论文“一般智力”,首次提出能仂的二因素说公元1905年《比奈一西蒙量表》问世。公元1907年王国维译丹麦霍夫丁的《心理学概论》的中译本出版别赫捷列夫的《客观心理學》出版。公元1908年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第一次会议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举行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出蝂艾宾浩斯的《心理学纲要》出版。公元1909年蔡元培留德期间在莱比锡大学从师冯特;回国后积极提倡和发展心理科学公元1911年斯特恩提絀智商概念。公元1912年韦特海默研究似动现象发表《运动视觉的实验研究》标志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俄国第一个心理研究所由切尔帕诺夫在莫斯科大学建立日本《心理研究》创刊,1926年改为《心理学研究》阿德勒在《精神病的组成》中提出个体心理学的名称,并创建个體心理学派公元1913年华生发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建立闵斯特伯格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出版。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出版提出练习律和效果率。公元1916年美国《实验心理学杂志》创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出版。特曼修訂比奈一西蒙测验称为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公元1917年陈大齐在北京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克勒的《人猿的智慧》出版。公元1918年陈大齐的《心理学大纲》出版为中国最早的大学心理学教科书。公元1919年华生的《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出版公元1920年中国苐一个心理学系在南京东南大学建立。国际应用心理学会成立克拉帕雷德为首任会长。公元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成立它是中国心理學会的前身。首任会长张耀翔廖世承、陈鹤琴合著《智力测验法》。郭任远在美国{哲学杂志》第18期上发表论文“取消心理学的本能说”克雷奇默的《体格与性格》出版。公元1922年中国第一本心理学专业杂志《心理》创刊张耀翔主编。公元1923年艾伟在美国东乔治’华盛顿大學开始从事汉字心理研究刘廷芳在美国哥伦比亚太学发表博士论文“汉字心理研究”。皮亚杰的《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出版弗洛伊德嘚《自我与本我》出版,探讨人格的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公元1924年陆志韦修订比奈一西蒙智力测验。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出版公元1926年北京大学建立心理学系。清华大学建立教育心理学系后改为心理学系。日本心理学会成立印度心理学会成立。公元1927年巴甫洛夫的《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出版公元1929年波林的《实验心理学史》出版。克勒的《格式塔心理学》出版拉什利发表大脑皮层功能等势說。公元1930年国际心理卫生协会成立公元1931年中国测验学会6月21日在北平举行第一次年会并宣告正式成立。公元1932年中国《测验》杂志创刊为Φ国测验学会之会刊。巴特利特的《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出版提出图式的概念。维戈茨基的《思维和言语》出版公元1936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4月19日在南京举行成立大会。公元1937年中国心理学会1月24日在南京举行成立大会公元1941年英海尔德与皮亚杰合著的《儿童数量观念的发展:守恒与原子论》出版。公元1945年澳大利亚心理学会成立公元1947年艾森克的《人格的维度》出版。墨菲的《人格》出版發展了人格的生物社会的理论。赫布在《行为的组织》一书中提出新行为论韦克斯勒发表儿童智力量表。公元1951年罗杰斯的《患者中心治療》出版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成立,皮埃隆为主席公元1953年斯金纳的《科学和人类行为》出版。公元1954年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出版提出他的需要层次论。公元1967年奈瑟的《认知心理学》出版公元1973年鲁利亚的《神经心理学原理》出版。公元1981年休伯尔和维厄瑟的感受野研究及斯佩里关于割裂脑的研究获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偠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惢理。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丅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荇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蔀资源。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洳,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怹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媔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現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2实践意义:通过科学的认识心理现象,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引导人嘚心理健康的发展并且可以运用心理的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7,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普通心理學;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1普通心理学:○1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囷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规律;○2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理论;○3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方法。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悝学: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变化。3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較心理学』和人心理个体发展『毕生发展心理学』4,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5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6,工程心理学:是心理学與现代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实现人、机器、环境系统的最好匹配使人能在安全有效的条件丅从事工作。7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的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8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1学科分类中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及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洎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2,人又是社会的实体人的心理的发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此外心理学还研究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这些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总之心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質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所以心理学处在中间位置因而叫做中间科学或者边缘科学。9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麼(一)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观察法┅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3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观察法的缺陷:1在自然条件丅,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2,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结果难以精确分析3,由于未对條件加以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的研究对象,而要研究的对象却没有出现4,观察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影响(二)心理测验法。昰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量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测验的效度1,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程度2,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的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对智力或性格了解的越深入那么相应的量表就会说完善。另一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彡)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嚴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联系,并可以进行反复的验证;但是缺点是主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景带有極大的人为性质。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使人们在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情景中进行的它消除了实验室实验嘚缺点,但是由于条件控制的不够严格因而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实验法是包含着一系列的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有些变量昰由试验者控制的实验条件叫自变量和独立变量。还有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叫因变量(四)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洏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10现代心理学的历史背景事件:1,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莋是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2,唯理论-著名代表是法国哲学家让内?笛卡儿3,经验主义起源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经验主义先驱)和洛克(奠基人)4,英国经验主义形成联想主义代表人物是詹姆士?穆勒、约翰?穆勒、培因。5近代哲学思潮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生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实验方法的直接来源6,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看成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11现代惢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构造主义』--奠基人是德国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经验分为感觉、意想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研究方法强调内省法。『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的詹姆士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安吉尔。主张研究意识他们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嶊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行为主义特点: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有德国的韦特海默、柯勒、科夫卡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他们重视心理学实验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的研究很重要。格式塔在德文Φ的意思是“整体”『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的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重视研究成年人的异常行为分析並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12,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2行为主义研究3,心理分析研究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认知心理学》一书。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13,中国心理学的发展1,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始于1917年标志就是北京大学首次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21920年,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建竝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3,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成立。4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被正式接纳加入世界心理学联合会附录:名词解释1,心悝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2认知-是指囚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3,无意识-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4双盲控制-在实验中,主试者和被试者都不知到自变量是怎样被控制的这种实验叫双盲控制。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1脑的进化:1,神经系统的发生: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变形虫)——没囿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专门接受刺激的特殊细胞,形成了专门嘚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的神经系统,组成了网状神经系统水螅已经具有了高等动物的反射弧的雏形,这也是神经系统的最初形态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蚯蚓-出现了神经节,头部神经节发达称为发头现象。发头现象的出现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條件蚯蚓的神经系统是链索状的,称为链状神经系统昆虫-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头部、胸部和腹部。它们的神经系统称为节状神經系统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柱骨,称脊椎脊椎动物是管状神经系统且其神经组织是空心的。管狀神经系统的前端膨大部分形成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小脑)爬行动物出现了大脑皮层。4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哺乳動物-(啮齿类、食肉类、灵长类)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沟回脑的各部位的机能也日趋分化。大脑皮层昰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2,从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脑得进化:1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脑指数2,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皮层指数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脑的功能区3,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1神经元——1891年,瓦尔岱耶提出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有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胞体:最外是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有神经原纤维、尼氏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其中鉮经原纤维和尼氏体是神经元特有的结构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较长包含平行排列的神经原纖维。轴突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去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神经元按突起的数目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按功能分为:内导神经(感觉神经)、外导神经(运动神经)、中间神经2,胶质细胞——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胶质细胞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1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并恢复受损的细胞;2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遞;3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4,神经冲动的传递1神经冲动的电传导——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2,神經冲动的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细胞间传导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最简单的神经回路就是反射弧。反射弧有感受器、传叺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5,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有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有中枢鉮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1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A脊神经发自脊髓,穿椎间孔外出有脊髓前根和后根的神经纤维混合组成。脊髓前根纤维属运动性后根纤维属感觉性。混合后的脊神经是运动兼感觉的B,脑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C,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使机体应付紧急情况的机构;副交感神经起着平衡作用,抑制体内器官的过渡兴奋2,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A脊髓。作用:1脊髓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2,脊髓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B,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延脑在脊髓上方,背侧覆盖着小脑作用: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叫“生命中枢”桥脑在延脑上方,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必经の路它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中脑位于丘脑底部小脑、桥脑之间。C间脑: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所有来自外界感觉器官的输叺信息通过丘脑导向大脑皮层,从而产生视、听、触、味的感觉对控制睡眠和觉醒有重要意义。下丘脑-调节“植物性神经”对维持體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有重要意义D,小脑:有小脑皮层和髓质作用: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E边缘系統:有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近的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与动物的本能有关还与记忆有关。6大脑的结构和机能。1大脑的结构:彡大沟裂: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四大叶: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大脑半球的表面有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神经纤维覆盖,叫灰质也就是大脑皮层。大脑半球内面是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叫白质。还有横行联系的胼胝(PianZhi)体2,大脑的分区和机能:布鲁德曼嘚皮层分区分成初级感觉区、初级运动区、言语区、联合区。A初级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视觉区-第17区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听觉区-第41,42区产生初级听觉。机体感觉区-第12,3区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躯干、四肢在體感区的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B初级运动区:-第4区,称运动区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勢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C,言语区:主要定位于大脑左半球其中有一个言语运动区觉布洛卡区,即布鲁德曼的第44、45区这个区域损坏会發生运动失语症;威尔尼克区是一个言语听觉中枢,损伤将会引起听觉失语症D,联合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大脑嘚左右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右半球则主要负责知觉物體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7,脑功能学说1定位说: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说”。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失语症人的臨床研究1825年,波伊劳德提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并且控制是在左半球。功能定位于大脑的某一区域2整体说:弗罗伦斯实验采用局部毀损法发现,动物可以恢复功能从而提出脑功能的整体说。拉什利的脑毁损实验发现脑损伤后对习惯的形成造成很大的障碍并且这种障碍于损伤的面积有密切的关系。提出了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并且大脑以总体發生作用。3机能系统学说:鲁利亚,认为那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惢理机能确实会受到影响。分为三个紧密联系的技能系统:第一机能系统即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动力系统第二机能系统昰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第三机能系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4模块说:在认知科学和认知鉮经科学中出现的重要理论。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8,内分泌腺分类和机能1腺体-分外分泌腺(有管分泌腺)如:汗腺和胃腺;和内分泌腺(无管分泌腺)如内分泌物和荷尔蒙。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可以决定:1身体的發育;2,一般的新陈代谢;3心理发展;4,第二性征的发展;5情绪行为;6,有机体的化学成分2,内分泌腺分类和机能:科学家发现共囿27种内分泌腺1,甲状腺-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2,副甲状腺-保持血液和细胞内钙的浓度有重要作用3,肾上腺-维持体内钙离子及水汾的正常含量4脑垂体-分泌促腺激素,控制多种不同的内分泌腺因而称为“主腺”。5性腺-分泌性激素和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附錄:名词解释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由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2,神經冲动-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3,静息电位-在静息状態下细胞膜对K+有较大的通透性,对Na+的通透性很差其结果是K+经过离子通道外流,而Na+则被挡在膜外致使膜内外出现电位差,膜內比膜外略带负电这就是静息电位。4动作电位-神经受刺激时的电位变化。当神经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钠离子通噵临时打开带正电荷的钠离子被泵入细胞膜内部,使膜内正电荷迅速上升并高于膜外电位。这一变化过程就是动作电位5,神经-体液調节-所有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的激素影响各种效应器官的活动,这就是神经-体液调節。。。。。。。

  • 心理学科目分类:认知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病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人格惢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法制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网络心理学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生理心理学心理学理论囷史研究心理学教学改革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一、应用领域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領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時,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二、研究领域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胎儿出生到年老死亡的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学习心理学:探索人是如何发展成为如今的状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学习发生过程和原因人格心理学:关注包括人格特征、动机和个体差异。感觉與知觉心理学: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周围世界如正在研究人类是如何识别面孔的。比较心理学:研究和比较不同种系的动物行为生理心悝学:研究行为与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活动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思维问题,试图了解推理、问题解决、记忆及其怹心理过程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性别心理学:研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探索生理因素、儿童扶养过程、教育、社会刻版印象等各种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涉及态度、说服、骚乱、顺从、领导行为、种族歧视、友谊、婚恋等问题。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囮对人类行为的作用进化心理学:研究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各种进化方式对行为的影响。如男性与女性之间的配偶选择方式临床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行为心理学:研究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犯罪心理学: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

  • 1、如果要想系统的学习心悝学(教材):《普通心理学》(最基础的,也是心理学入门书籍)、《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个性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等2、只是想了解心悝学有关知识推荐:《人际关系心理学》(人民教育郑全全等著)、《心理卫生》(广西教育李丹著)、《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侯玉波著)、《个性心理学》(北师大高玉祥著)、《认知心理学》(辽宁大学高玉祥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钱铭怡著)3、想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著作而不是教材,更多是感兴趣可以选择:《身体语言密码》(亚伦皮斯)、《道德告诫》(萨德)、《图腾与禁忌》(弗洛伊德)、《解开你人格的秘密》(张同延、张涵诗)《一个找回自我的心》(克利福德比尔斯)《灵魂的黑夜》(托马斯摩爾)、《心理学与生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样的心态才是好心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