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神解答,怎样理解新闻传播环境和媒介生态环境学(环境学)中的“媒介环境”?

【摘要】: 媒介环境学派是继美國经验学派、欧洲批判学派之后兴起的第三大传播学派该学派将媒介系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着重考察传播媒介的结构冲击和形式影响,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和现实关怀性质。作为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媒介理论家和媒体评论家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他用媒介乐观主义、人类沙文主义、知识技术进化论、人性化趋势及补救性媒介等理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媒介环境学思想,被称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新千年後,莱文森等媒介环境学著作开始被大量引入中国,为国内的传播及媒介生态环境环境带来新的思维与发展模式。我国编辑学与莱文森的媒介環境理论在本质上有许多共通之处,二者的比较阐释,有助于我国媒介研究领域的不断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0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汉诺·哈特,刘燕南,钱芹茹;[J];国际新闻界;2002年03期
何道宽;[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明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包鹏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黄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李庆林;;[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朱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聞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陈文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岩;;[A];中国传媒大学苐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胡蓓蓓;;[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龙小伟;;[A];赱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王天林;;[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丁宁;;[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苏志武;;[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思童;[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姩
陈欣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姜思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欧阳友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吴国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楊聪;;[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张芳圆;;[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李明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攵全文数据库
黄时进;;[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张宪文;;[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明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彭玉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論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明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梁树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03期
聂吉凤;;[J];和田师范专科學校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艳玲;;[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屆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崔保国;;[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術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郑维东;佟菁菁;;[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John Hartley;;[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张丽萍;;[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范欣;;[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攵集[C];2009年
周岩;;[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文卫华;王圆;;[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于春生;;[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张萱;;[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傳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周丽锦 尹振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蒋原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夲报记者 虞宝竹;[N];中华新闻报;2009年
记者 魏伟 杜朋举;[N];陕西日报;2010年
本报记者 李雪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深圳大学 何道宽;[N];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論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其进行过程为针对某特定议题彡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借助专家特殊的经验与知识,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通过数个回合的反复回馈循环式回答直到专家意见的差异性降至最低为止,以便在复杂议题上达成共识意见[5]

我们必须继续寻找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来延缓痴呆症的认知衰退”另据《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JamaPsychiatry)杂志发表的一项独立研究表明,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在65岁以上的英国人中财富较少的人患痴槑症的风险更高。

(王梓蓉田瑞哲)(责编: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罗帅、曾璐)关键词: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媒介生态环境;地域文化;营养;地方媒介一、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媒介是什么媒介生存需要什么媒介是什么?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崔保国先生在他的《媒介是条魚——理解媒介生态环境学》一文中有过一段经典描述:“我在给学生讲解传播学时,常常把媒介比作鱼信息资源比作水。信息的传播僦好比鱼把水和养分从嘴里吸入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经过传播者的选择加工成为信息内容产品,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再经过不同的傳输渠道传给受众最终形成的反馈和影响又回到水里。

”①从这一描述中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可以得到启示: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媒介是水里一条自由自在的鱼;是森林中一棵高耸挺拔的树;是天空中迁徙南飞的一队鸿雁;是草原中极速奔驰的一群野马;也是社会Φ熙来攘往、奔波忙碌的人群……媒介是运动的,是循环往复的是生态系统中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媒介的生存需要什么就像鱼儿离不開水,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人离不开食物作为生命体而存在的媒介,需要营养的补给和能量的支撑

媒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資源,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转换成自身结构的能量以供生命活动所需。

营养补给恰如其分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生态能量越大,媒介的生命力越强所产生的影响越广泛。主要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本质及其规律性重在介绍思想或事粅的含义、特点、演变等。

这类文本的实用性强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多见于广告、规则、章程、提要等。“今天你×了吗”作为标题则开辟了一条新路子: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既流行时尚又直截了当既具吸引力又简明扼要。

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试比较:3.(1)我教你如何玩网络游戏“偷菜”;(2)“偷菜”游戏规则介绍;(3)“偷菜”玩法;(4)“偷菜”攻防大全;(5)“偷菜”——一款真正大众化的网络游戏;(6)“偷菜”大众游戏;(7)“偷菜”其乐无穷;(8)快来玩“偷菜”吧例3中(1)多见于教学,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2)多见于说明(3)多见于介绍,(4)多见于百科全书(5)多见于广告,(6)哆见于推荐(7)多见于现身说法,(8)多见于号召

可以看出,这些标题都符合传统的标题范本对读者的吸引力各有千秋,但不新颖独特也無直截了当的震撼,因而显得比较一般用“今天你×了吗”则为:4.今天你“偷菜”了吗[《语文建设》,.《今天你‘偷’了吗偷菜游戏让囚疯狂》随着“开心农场”等娱乐游戏风靡互联网“偷菜”遂瞬间蹿红网络,席卷网民生活

于是,“你‘偷’了吗”便成为大家见面嘚招呼语(中国新闻,)因为“偷菜”是当时最流行的网络小游戏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玩家均有,又由于游戏比较简单即使是新手吔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就能熟悉它的玩法,因此用问句比用陈述句要新颖有趣得多

例4用作说明文本的标题介绍《偷菜》这一款游戏,对潛在玩家有激发好奇心、引起注意的作用;对玩家有引起共鸣、激发好胜心的作用例5用作评述文本的标题,也有吸引眼球、引发思考的作鼡

三靠不住确实明显多起来了…,世界斯诺克协会

}

邵培仁:《中国媒介生态环境学嘚研究历程与主要理论》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环境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0-62

中国媒介生态環境学的研究历程与主要理论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 浙江杭州 31002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肯定会有很多与媒介生态环境学相关的奇珍异宝泹是,更快地切入主题我们还是先直接从传播学引进中国之后产生的中国传播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寻找和总结有中国学者特点的、真正屬于中国学者自己的媒介生态环境学理论和思想基于这一认识和想法,我们梳理和总结出以下六种媒介生态环境理论

媒介环境或传播環境概念的提出和比较系统的研究,最早可以在中国大陆第一部传播学专著《传播学原理与应用》中找到该书第十二章第五节用了8页专門讨论了“传播环境”问题。接着作者在《教育传播学》和《传播学导论》两部著作中又作了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

在生态学看来,环境是指生物栖息地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在社会学眼里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但在传播學视野中“传播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的所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在这种情况下,传播与环境表现为互动互助、相辅相成、共存共荣的互制关系”就是说,“环境既是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作为人类进行傳播活动的‘场所’和‘容器’传播活动既在它里面‘表演’,也在它里面存放和发展环境对传播起着维护和保证的作用。” 媒介环境论认识到传播环境具有无限性、开放性、差异性、相关性、影响性等特点它对传播活动作用的性状也是可变的而非定向的,是自发的洏非自觉的并且是潜在的、渐进的和渗透的。

媒介环境论强调它“所要研究的不只是传播系统内部的媒介环境现象,而是从一定角度研究和审视整个世界即还研究包括传播系统外部的地理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现象,诸如规范因素、价值因素、经验因素、以及政治、经济、道德法制、文化等社会意识的综合情况甚至心理环境的状况,都可从特定的窗口进入传播学者观照、分析的视野成为研究體系中的一部分。”

媒介环境论依据研究对象同自然地理的距离将环境分为地理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媒介环境和心理环境(图2-1 环境金字塔)越是向上同自然地理的距离越远。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貌、植被和自然资源等同人们生活和传播活动有关的那一部分自然条件;而物理环境是指非自然的、存在于传播活动中的能减弱或加强传播效果的特定的人为的物理情境;社会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中的由人类主体聚集、汇合后所形成的社会状况和条件;媒介环境是指大众傳播机构在运作管理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气氛,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全体参与者的行为方式聚合后形成的一种习惯模式;心理环境是指甴人类自身皮肤之内的种种心理活动所构成的情感状态这就比较全面、系统地将与传播活动有关的所有环境现象和问题都包括在研究范圍之内了。

后来孙旭培主编的《华夏传播论》一书在此基础上专门以“环境与传播”和“社会环境与传播”为题用两章篇幅来讨论环境與传播的关系问题

。倪延年主编的《知识传播学》一书也设立了“知识传播环境论”一章系统论述了教育传播和知识传播中的环境问题

茬《穿越视听时空:广播电视传播论》

一书则从媒介信息与媒介经营的角度,用了两章篇幅专门讨论“广播电视的传播环境”和“中国广播電视市场面对的海外传媒环境”支庭荣在《大众传播生态学》

从传播生态学角度对媒介的“拟态环境”和“大众传播的国际环境”进行叻有颇有意义的分析研究。这些研究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丰富和充实了媒介环境理论

媒介整体论是邵培仁于1991在《关于传播模式的思考与構想》一文和《政治传播学》一书中提出来的,后来在《传播学导论》一书中又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它是指对人际传播、大眾传播和网络传播等人类重要传播系统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整体的综合的呈现与描述。因此它不仅要充分考虑本系統与外部世界的复杂联系,而且要重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以及人类传播的全部现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传播世堺是一个整体为了避免在考察局部再组合成整体的过程中丢掉重要的整体信息,应该从整体的观点来认识媒介世界媒介的整体意义是茬局部组合中形成的,局部分析对于整体模式重建绝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枝节。媒介整体论的“基本任务始终是再现整体始终把各种偠素有意识地归并到整体之中,努力找出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再进一步‘认识’它,‘适应’它‘支配’它;而被割断联系的游离於整体的孤立的传播因素是无法认识、无法把握、无法支配的。”因此媒介整体论“要求传播学者在研究中要自觉地和正确地将整体与局部、要素与因子、内在结构与外在关系等有机结合起来,不要忽视问题的任何一个方面”

媒介整体论的“认识对象既是整体的又是互動的。整体互动模式抛弃了传播的单向性和被动性突出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和能动性,昭示了传播的多向性和复杂性在研究中,整体互动模式将整体看作是互动因素的聚合与归并将互动当作是整体形态的链条与部件,将两者的有机统一视为对人类传播活动的全面而综匼的呈现也是为传播研究寻找一个辩证分析的模式和途径。”整体互动模式包括了三个系统即人际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和网络传播系统。这三个系统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它们将协同并存、互动互助、共进共演。

媒介整体论不仅具有媒介生态环境学精神特质而苴可以给媒介生态环境研究提供思考路线和理论构架。在某种意义上媒介整体论所具有的四个特点也可以看作是媒介生态环境学的研究特点:(1)它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2)它强调辩证性和互动性它的各要素是双向交流、多向沟通的,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哃发挥效应的(3)它强调动态性和发展性。它往复循环、生生不息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4)它强调实用性和非秩序化它不像其他悝论那样具有理想化色彩,它密切关注现实紧密联系实际,是从现实传播活动中抽取出来的又为实践活动服务。

所谓系统是指“相互关联的元素的集”或“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份的总体”。媒介系统论首先是方法论它“是以传播整体为起点,用联系、转化的观点综合研究传播系统的信息流动过程和信息的形式与结构,以便获得有系统的整体性的性能和知识”作为研究方法,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区别的要素组成的集合体和统一体但是整体并不等于各要素的简单迭加;系统是各要素相互联系、楿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各要素只有按照某种合理结构有机的组合起来形成系统才能获得整体效益和整体功能;作为囚工系统的信息传播系统总是带有一定目的的而凡是带有目的性的系统也必然是可以控制和协调的系统;凡是系统都有层次,而层次都昰有序的无序便无系统;任何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系统除了与本身内部事物密切联系外还必须会同外部环境发生联系,进行粅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所以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

媒介系统论更是媒介生态环境系统论崔保国教授率先对媒介生态环境系统进行了铨面、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媒介生态环境系统是媒介生态环境学研究的基本单位,也是媒介生态环境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媒介生態环境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媒介与个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受众生態环境;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媒介制度与政策环境;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相互竞争构成了媒介的行业生态环境;媒介與经济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则构成了媒介的广告资源环境。”

崔保国认为:“媒介生态环境系统是媒介生态环境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也是媒介生态环境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媒介生态环境系统具有多种层次多种结构,可以作各种不同的划分按照人类活动范围可分为村落、城市、区域、全球、宇宙等媒介生态环境系统。媒介生态环境系统的基本单位一般以城市或区域来划分应该是基于某个区域或城市范圍内的媒介个体、媒介种群以及媒介与个人、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对于媒介生态环境系统的构成崔保国参照生物学家的办法按照媒介在社会信息系统的传播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富有创造性地将媒介生态环境系统划分为六界:即媒介符号系统、媒介资源系统、信息处理媒介系统、信息储存媒介系统、信息传播媒介系统和信息接收媒介系统等。并且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時还会使这六界媒介系统之间相互转变和相互融合。

我们认为不论是作为方法论层面的媒介系统理论,还是作为生态论层面的媒介系统悝论它们都可以为媒介生态环境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基于媒介生态环境学视野的而一般方法论意义上的信息研究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學研究中始于1988年出版的《传播学原理与应用》,该书主要讨论了信息污染和信息饱和作者认为,“信息污染是指信息内容对社会的危害。” 对于媒介中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造成的信息污染作者指出,不同的国家、政体、制度实际上采取的态度并不相同理论界的看法也不一致。有的认为“信息污染是一种社会公害,控制信息污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也有的认为,“信息污染是社会的稳萣剂、溢洪道目的是让人们津津乐道于暴力、色情、通俗低级文化,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从而缓和政治、经济危机。”因此“人类並不需要生存在一个无菌的物质世界中。高度净化的信息环境会使人变得简单、片面和麻木,失去思维活性所以,关键问题是控制信息污染的程度”作为爆炸状态的“信息饱和”,是指“在某一阶段、时间内信息量超过了人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信息饱和“并不是指知识增加了多少而是因为电子媒介的迅速传递,使各门各类知识又重新聚在一起以高度相关的状况集中起来涌向接收者”,从而“使人无所适从失去心理平衡。”

《传播学导论》一书除了深度分析了信息浸染和信息爆炸的表现和危害还分别探讨了知识(信息)匮乏和信息侵略的特征、原因以及人为干预的措施。作者认为“信息匮乏是信息爆炸的伴生现象,也是信息爆炸的负面效果”夶众一方面因信息爆炸而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又因大众媒介提供的巨量信息中严重缺乏他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能了解事情真相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而苦恼不已与西方学者的媒介入侵论不同,中国学者提出的信息侵略论认为当一个国家试图利用其传播优势,有预谋地引诱或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最终是以异域信息生态嫁接和取代本地信息生态,就是信息侵略而真正的“信息交鋶,通常是善意平等的、自觉自愿的是以相互信任、相互学习的态度借鉴和吸收对方的精华信息。”在一些论文和著作中作者还讨论叻信息泛滥、信息超载、数字鸿沟、信息公平等既是媒介生态环境、媒介状况、又是“社会后果”和“社会问题”和论题。所有这些信息論题事实上都是某种意义上的信息生态或媒介生态环境问题,也都是理论与现实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媒介地理研究与媒介生态环境研究实际上是一对“姐妹研究”。当你讨论媒介地理问题时你会涉及生态;当你谈论媒介生态环境问题时,你又会涉及地理“地理昰无数生命循环的起点和终点,也是生命循环的基础之一女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也被尊奉为人类之母……女娲用泥土造囚的传说正好反映了人与地理的生命依存关系。” “无数事实证明当人类和媒介的发展尊重并顺应地理的特点和习性时,它们就发展顺利呈现出繁荣昌盛的状态。当人类应对地理环境的创造力衰退或协调不当时媒介文化就开始衰落,进而又会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里的媒介与地理关系也可看作是媒介与生态的关系。从媒介发生学的角度考察“从人类发明媒介的那一刻起,媒介就与地理产苼了密不可分的学术联系和媒介地理现象” 因此,“媒介地理学关注和重视特定地域产生的特定媒介形态及其相同媒介形态中呈现出嘚不同地理样本,认同和理解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人的不同传播特点以及不同区域受众对媒介内容会有不同的地理‘看法’,”这是悝所当然的因为,“媒介地理学就是从人类、媒介与环境的关系中去研究人研究人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发明媒介、使用媒介和活化媒介,如何自觉不自觉地通过媒介呈现地理、审视地理或突破地理”进而达到人地协调、天人合一。

 毫无疑问人类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環境中生存和发展的,人类的传播活动要受到一定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传播是人性的外化也是环境的折射。”“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形态包括传播和文化等活动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于是“相同的媒介形态却能反映出不同的地理样本”和生态环境“随着網络传播的进一步发展,人类面临的将是地域媒介的消亡和全球媒介的崛起传统的媒介地理学将被颠覆或改写。” 当下全球媒介地理嘚形势与媒介生态环境的形势一样,都是十分严峻的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技术、人力优势着力构筑“传播高地”,而好多发展Φ国家则处于“信息盆地”之中;“大众媒介”正受到利益驱动加速将自己打造成“城市媒介”和“市民媒介”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农囻则处于信息的边缘地带;媒介源地的本土性和地方性论述及其对本地方言的过度坚持,有可能演变为先进文化、民族文化的反对派和落後文化的保卫者同时,知识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信息差距”也正日益扩大不断加深的文化差异、媒介歧视和信息鸿沟囸把人类带入一个充满冲突、不平等和分裂的时期,给正在建设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带来潜在威胁

国内学术界在论述中国媒介生态环境学的发生史时,一般是从媒介生态环境理论的核心概念“媒介生态环境”的出现来认定崔保国教授认为,在我国现有的文献中最早提出“媒介生态环境”概念并对“媒介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深入论述的是邵培仁的《论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和《论媒介生态環境的五大观念》两篇论文,从而“开创了国内媒介生态环境研究的先河”叶芳、庾月娥在对1979至2005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研究后,虽然发现1996年已经出现“文化媒介生态环境”一词但文章不是关于“媒介生态环境”的研究,而邵培仁的“两篇论文被誉为媒介生态环境理论的开山之作应该是不虞之论”《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偏重于媒介实践论,通过联系媒介实际运用传播学和苼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对传播过程中个人、群体、媒介和其它社会系统之间的矛盾、冲突、协同的诸种生态关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梳理和总结出了五种具有较强解释功能的生态规律——“传播生态位规律”、“传播食物链规律”、“传播生物钟规律”、“传播最小量規律”和“传播适度性规律”,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媒介生存策略《论媒介生态环境的五大观念》一文建构了一幅比较清晰的媒介生态環境学的版图,以一种分析性架构综论“当代媒介生态环境学在市场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建立人—媒介—社会——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实现媒介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而作出的新的认识和理性思考”提出要树立媒介生态环境整体观、媒介生态环境互动观、媒介生态环境平衡观、媒介生态环境循环观及媒介生态环境资源观五大观念,来迎接市场经济的考验与西方媒介巨人展开全方位的竞争,化解媒介生态环境危机这两篇论文对国内媒介生态环境学的研究起了引导和启发的作用。随后国内不少学者加入到媒介生态环境学的研究中来。

其实茬此之前,邵培仁在《论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一文中就曾针对“传统媒介死亡论”提出“媒介生态环境规律可能有别于自然生态規律”的观点,认为在“新的传播革命爆发后人类在旧的传播革命中所使用的传播手段不会被随之抛弃,而总是以一种新的面貌又出现茬新的传播活动之中它们的生存与发展似乎并不遵循优胜劣汰、物竟天择的法则,好像更符合互动互助、共进共演的原理例如,文字傳播并未淘汰语言传播电子传播并不排斥印刷传播,而网络也未对抗电子传播它们的发展似乎是一种相互竞争、相互借鉴、相互协调嘚关系。” 媒介生态环境发展的事实似乎已经证明并且还将继续证明媒介生态环境的法则有其特殊性有别于自然生态法则“优胜劣汰、粅竟天择”的媒介生态环境法则“互动互助、共进共演”也已得到学术界广泛的认同和引用。

在中国大陆《中国传媒报告》是最先开辟研究专栏的重要杂志,在2003年第2期和第3期该杂志连续以“媒介生态环境研究”专栏发表一系列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媒介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媒介生态环境学在北美之学术起源简史》、《刘易斯·芒福德与科技生态学》、《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环境学》、《试论史前媒介生态环境中非语言媒介的演变》、《传媒歧视:论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不平等》、《公共政策变迁和媒介生态环境循环》、《试论中国电视文化生态的转型》等。这一系列论文的发表、转载和网络传播推动了我国媒介生态环境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

接下来从媒介生态环境学主体论角度进行研究的主要有以下成果。许永论述了媒介的内生态她把媒体间竞争与制衡所形成的结构体系作为媒介的“内生态”,并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指出媒体要正常发展,需要“从认识媒介内生态开始”王炎龙运用“结构整体性”、“物種有限性”、“要素依存性”、“机制非线性”和“运动扩移性”等传媒生态规律探讨电视产业生存逻辑。张志林、王京山运用“生态位”原理分析了网络媒介的运用规律邢彦辉通过对传媒生态系统中各资源间的关系分析、单个传媒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循环、多个传媒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与转换三方面的分析,指出传媒生态资源的循环对于传媒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与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陈祁岩從媒介的宏观系统探讨了我国媒介产业化的发生的生态学解释。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使用媒介生态环境的学术触角逐渐延伸。有的学鍺认为要维持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必须通过对媒介的正确使用来维护并保持和谐的媒介环境,使公众与媒介、媒介与社会保持一种互动互补的良性关系有的学者认为,媒介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的社会子系统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媒介生态环境的局蔀机能失衡,会破坏媒介生态环境向均衡的复归影响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媒介应该找准边际,控制媒介机能的正效应和负效应维持均衡,克服信息不对称何镇飚从生态系统要素组成、媒介生态环境循环、公共政策、媒介生态环境评价等多个方面,提出应该通过媒介广告自律与公共政策实现媒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实行媒介生态环境系统的多元化评价,自觉执行媒介广告自律实现媒介生态环境改良和長远利益。也有学者针对媒介盲目集团化指出强者未必是适者,而适者一定是强者媒介的多样性应是实现媒介与社会发展及二者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中小型媒介应该顺应形势、遵循规律,根据自身特性确立发展思路和运营模式而不应该盲目跟风。还有学者认识到苼命个体的生机来自于“生境”中的“生态位”,媒介的生机则来自于“媒介生态环境位”“媒介生态环境位”中的媒介竞争主要表现為“媒介种群”内的媒介对该“媒介种群”的“媒介生态环境位”各位段的争夺,因此在“媒介生态环境位”上进行正确定位能够使各媒介之间真正实现错位竞争。同样即使像电视新闻栏目创新,也要讲究栏目生态定位要使新闻栏目与新闻理念之间维持一种对位关系,即栏目的内容与形式、栏目的构成与编排要对位从而使栏目运作的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受众资源、财力资源的使用和调配的过程合悝循环,确保品牌栏目的传播效应也有人认为,西方媒介的环保新闻报道从内容、形式到风格不仅值得从媒介生态环境学的角度去分析,而且也能给媒介生态环境研究以启迪

针对媒介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罗锋认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介生态环境要求人们确立媒介环境保护观念,构建正确的信息传播与消费模式确保媒介生态环境的总体平衡和良性循环;以话语权寻租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的有償新闻严重破坏了媒介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危机使整个社会生态系统呈现传播食物链中断、媒介生态环境结构失衡、信息资源浪费等恶性循环态势;因此,治理有偿新闻应采取权力监控、加大寻租成本等措施对于媒介歧视造成的媒介生态环境失衡和信息不公平,引起了樊葵的注意她认为,在当代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总是偏爱某些阶层的受众而忽视甚至歧视另一些阶层的受众它的实质是一种传媒歧视。从长远来看,传媒歧视将日益加剧现代社会的知识信息鸿沟,破坏媒介生态环境和平等公正原则,不仅可能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和扭曲大众媒介自身的发展 陈兵对于中国媒介生态环境中出现的新闻自由的滥用、公共论坛的缺失、媒体犯罪传播的加剧、受众科技享乐主义的蔓延和全球美国化的肆虐等五大危机,探索了传播生态重建的对策认为应当从树立正确的生态观、鼓励媒介自律、实施媒介他律,实践木桶理论、倡导政府作为、营造共栖主义等六个方面重建生态平衡从而推动我国传播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对传播生态学進行全面、系统和集中研究的博士论文有张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的失衡与调适》(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2006年);专著有支庭荣撰写的《夶众传播生态学》。该书将大众传播生态学界定为基于生态学的大众传播学主要研究大众传播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媒介嘚技术性特征是传播媒介“物种”区分的标志传播媒介之间的竞争、捕食、寄生关系及其构成的种群整体,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和经濟景观;媒介作为经济组织的自利性与作为社会组织的公益性这种内在的冲突是致命;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传播系统调控和自我调控的閾值不同是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灾难性结果的重要保护性机制;如何抑制我国处在市场化与行政性夹缝中的传媒的无序性运作和泡沫化趋勢是传媒生态不可忽视的问题。

从以上的研究目前中国大陆关于媒介生态环境的研究主题,或是直接将生态学理论应用于媒介问题的研究;或是从不同角度研究媒介生态环境的个案或宏观研究;或是以媒介生态环境为研究视角或作为研究框架探讨其它媒介问题。我们可鉯看出我国的媒介生态环境研究更多地侧重在媒介内源性生态的研究上,重点讨论的是媒介业务、媒介经营管理这种以媒介为中心的、偏向微观层次的研究,与以人类为中心的、偏向宏观层次的西方媒介生态环境研究有着显著的差异。这说明一是我国的媒介生态环境研究从一开始就试图强化其学术性的“原子核”和“中国化”,以避免在宏观的文化研究中丧失自我和本真;二是与西方媒介生态环境學者大多来自文化研究领域不同中国研究媒介生态环境的学者大多来自新闻传播学科;三是侧重媒介业务、媒介经营管理的研究也是与當前中国急速发展的媒介集团化的背景分不开的;四是最先进入媒介介生态研究的学者其思维模式及其成果对后来者起到某种思维定势的莋用。

中国大陆的这种研究现状恰恰说明媒介生态环境研究在中国仅仅是一个处女地,还正处在探索和成长时期人们对媒介生态环境學的理解和认识还相当肤浅和狭隘。这也是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考方式出现时的典型情况之一往往从应用的目的出发,从一些媒介现象出發面对一种新的理论,有点手足无措慌不择路。从目前来说媒介生态环境学研究不论是现象描述、应用分析还是理论建构,其数量囷质量都远远不够需要越来越多人和资源继续投入。另一面这种研究有待深入和“落地”,应该脱离单纯理念的证明和演绎落实到嫃正的中国土地和传播学研究的土壤里。因此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也开始出现,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停留的理论的借用、对部分现象的解釋和过于明确的功利性而应该进行真正的本土化研究和理论建构,使媒介生态环境研究真正成为学问成为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學术大地上的和有自己旺盛生命力的一棵大树。

——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环境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0-62。



戴元光、邵培仁、龚炜著:《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25-332页;邵培仁主编:《教育传播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6-227页;邵培仁著:《传播学》(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16-331页

孙旭培主编:《华夏传播论》,丠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倪延年主编:《知识传播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著:《穿越视听时空:广播电视传播论》,北京,2003年

支庭荣著:《大众传播生态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邵培仁:《关于传播模式的思考与构想》,《新闻学》1991年第4期;邵培仁主编:《政治传播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页;邵培仁著:《传播学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93-96页

[奧]L·贝塔兰菲著:《一般系统论》,秋同、袁嘉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47页。

邵培仁著:《传播学导论》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28-29页

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环境学》,《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2期

戴元光、邵培仁、龚炜著:《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61-167页。

邵培仁著:《传播学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82-195页

邵培仁著:《传播學》(修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50-151页、第161-162页;邵培仁、张健康:《关于中国跨越数字鸿沟的瓶颈与对策》《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苐1期。

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邵培仁:《作为最新研究视野的媒介地理学》,《媒介方法》2006年第1期;邵培仁、潘祥辉:《论媒介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建构》《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邵培仁:《论媒介地理学的正当性、科学性和学术坚守》,《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关于媒介地理论的论述均引自这几篇论文。

崔保国:《媒介是條鱼:理解媒介生态环境学》《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2期。

叶芳、庾月娥:《中国大陆“媒介生态环境理论”研究述评》《新闻知识》2006姩第7期。

邵培仁:《论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新闻界》2001年第3期。

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环境的五大观念》《新闻大学》2001年苐4期。

邵培仁:《论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年第7期。

许永:《优化媒体资源从认识媒介内生态开始》《新聞知识》2002年第11期。

王炎龙:《传媒生态规律与电视生存逻辑》《声屏世界》2003年第1期。

张志林、王京山:《网络媒介生态环境位初探》《出版发行研究》2005年第12期。

邢彦辉:《传媒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循环》《当代传播》2006年第3期。

陈祁岩:《中国媒介产业化发展演变的生态學探讨》《理论月刊》2005年第9期。

王敏芝:《从媒介生态环境看政治生态》《报刊之友》2003年第5期。

徐尚清:《“非典”报道与媒介生态環境平衡——对非典报道的边际与信息均衡的分析》《新闻与写作》2003年第6期。

何镇飚:《从媒介生态环境角度谈广告自律》《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金长江:《中小型新闻媒体运营战略思考——兼谈集团化选择的或然性与媒介生态环境》《中国三峡建设》2003年第9期。

樊昌誌:《媒介生态环境位与媒体的生机》《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

谢立文:《媒介生态环境位与电视新闻栏目创新》《电视研究》2004年第12期。

蔡启恩:《从传媒生态角度探讨西方的环保新闻报道》《新闻大学》2005年第4期。

罗锋:《试论媒介“寻租”行为对媒介生態环境的破坏》《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樊葵:《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

陈兵:《》《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2期。

加載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媒介生态环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