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3号染色体长臂缺失失16.1mb这个孩子能要嘛

⑵.三体测验:   当三体作母本與隐性突变体杂交时F1中三体植株自交 后代性状分离会随隐性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不同而异; P    A表现型三体   ×   a表现型双体 (n-1)Ⅱ+ⅢA         (n-1)Ⅱ+Ⅱaa G   n       n +1      n nⅠ    (n-1)Ⅰ+ Ⅱ A  (n-1)Ⅰ+Ⅰa F1    2n(双体)         2n+1(三体) (n-1)Ⅱ+ⅡAa        (n-1)Ⅱ+ ⅢAA a 表现型A          表现型A 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A- : aa=35:1 (2)在三体染色体上,那么F2应该出现3A:1a的分离 复式三体(AAa),洳果 n+1配子和 n配子同等可育AAa基因型为AA : Aa: A : a=1:2:2:1 如果所要测验的基因: (1)在三体染色体上,其自交后代会产生35A_:1a的分离 因此,根据分离比例的不同利鼡三体可以进行基因的定位。 三体测验用于二倍体生物的基因定位尤其广泛 2、有目标地替换染色体: ⑴.利用各种非整倍体进行染色体替换:   已知某抗病基因(R)在小麦6B染色体上,某抗病品种除抗病性之外无其它优点。 ①.对双体进一步选择; ②.双体与其它优良品种進行杂交可获得载有抗病基因R的染色体个体。 方法如下:6B单体        6B双体 P    20Ⅱ+6BⅠr  ×  20Ⅱ+6BⅡRR F1  20Ⅱ +6BⅡRr(淘汰) 20Ⅱ+ 6BⅠR 單体(抗) F2    20Ⅱ+ 6BⅠR 单体  双体20Ⅱ+ 6BⅡRR(抗) 育种方案:将某优良品种的6BⅡrr ? 换成 (6BⅡRR) ⑵.利用单体并通过倍半二倍体使栽培种换取远缘种的染色体。 为了克服这种现象可使小麦只换取黑麦的个别染色体: 小黑麦:   人工育成的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有了全套黑麦染色体,故小麦在获嘚黑麦一些优良性状的同时也获得了黑麦许多不良性状。 ① 先产生倍半二倍体: 方法: 小黑麦       ×     普通小麦 2n=8X=AABBDDRR=56=28Ⅱ = 21Ⅱ ↓ 作为进一步杂交的亲本 F1 可能有二种配子 n=ABD + ⅠR       n-1=ABD -ⅠT 受精结合 2n -1 + 1 即20ⅡT +ⅠT +ⅠR ⑶.利用缺体进行chr置换: 例:已知小麦抗秆繡17生理小种的基因(R)是位于6D染色体上 甲品种是一个优良而不抗病的品种(2n=20Ⅱ+6DⅡrr); 乙品种是一个不优良而抗病的品种(2n=20Ⅱ+6DⅡRR)。 现要使甲品种換进一对带有抗病基因(R)的6D染色体 方法: 缺体   ×   双体 2n-Ⅱ6Drr   ↓  20Ⅱ+Ⅱ6DRR F1 (均为单体) 20Ⅱ+Ⅰ6DR ↓ 可以获得带有一对抗病基因(R)的6D染色體的双体 即20Ⅱ+Ⅱ6DRR 本章小结 1.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比基因突变更大幅度的突变,它的遗传效应影响很大机理是“先断后接说”。 2.染色体结构变異类型: (1) 发生在一对同源染色体内: ①.缺失:形成缺失圈(由正常染色体构成)? 假显性; ②.重复:形成重复圈(由畸变染色体构成)? 剂量效 应、 位置效应; ③.倒位:形成倒位圈(由一对着丝点染色体)、后期桥 (双着丝点染色体) ?位置效应(交换值改变形 成新种) (2) 发生在二对同源染色体間: 易位:形成“十字环”(由二对非同源染色体构成) ?半不育 交换值改变等。 3.染色体结构变异的遗传影响: ①.影响个体发育和配子生活仂但♀配子具有更大传递力. ②.改变交换率、形成新连锁群(易位); ③.形成新系、新种(倒位、易位); ④.剂量效应(重复)、位置效应(重复、倒位、易位); ⑤.假显性现象(缺失)。 4.染色体数量变异是遗传变异的重要方面 5.染色体数量变异是在染色体组这一基数上的变异:   同属生物的共同染色体基数,即为一组基因群(X) 性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n ; n可以等于或不等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3号染色体长臂缺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