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外观缺陷梁施工线形缺陷都有哪些

原标题:桥梁预制现浇混凝土外觀缺陷施工常见质量风险与防控措施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主要是梁板的施工和梁板的横向、纵向连接,以及支座安装主要内容是各种梁板的预制、现浇混凝土外观缺陷、安装以及体系转换过程中(横、纵向连接)常见的风险点。

这些风险点主要产生以下危害:

梁板(预制、现浇混凝土外观缺陷、悬浇)施工质量不好会降低桥涵的承载能力发生早期损坏,甚至垮塌;

现浇混凝土外观缺陷过程中支架搭设不規范会造成梁体下挠还会发生支架倒塌的安全事故;

悬浇过程中挂篮强度、刚度不足会造成梁体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梁板的横、縱向连接极为重要它将所有梁体连接为一个整体,共同承受荷载连接不好会产生承载力的薄弱点而发生损坏甚至垮塌;

而支座是上、丅部结构的连接点,支座安装不好或安装后出现缺陷会影响其传力的功能还会影响上部结构的自由活动,导致上部结构受力过大而损坏

质量风险点:板梁预制过程不规范;板梁存放不规范;锚下混凝土质量差;锚垫板预埋位置不准;箱梁顶面混凝土施工质量差;箱体内混凝土施工质量差;梁板顶板厚度偏薄;T梁预制过程不规范;箱梁施工现场管理不善;支架现浇混凝土外观缺陷、悬浇箱梁线形不顺直;支架搭设不规范;挂篮强度、刚度不足;悬臂现浇混凝土外观缺陷箱梁施工质量问题;悬浇箱梁产生裂缝;梁体张拉时底板砼崩裂等。

1.1 板梁预制过程不规范

1)放张后未及时切除端头钢绞线并进行防锈处理导致钢绞线在板梁安装前锈蚀严重;

2)铰缝筋未完全凿出,侧面未充分凿毛影响板梁的横向连接;

3)板梁梁顶桥面预埋钢筋定位不准,造成桥面铺装钢筋无法定位桥面铺装层早期破坏;

4)预制板梁弹性模量试块淛作数量偏少,不能有效控制预应力张拉与放张时间;

5)外形尺寸不符合标准影响后期安装;

6)底板混凝土不均匀,砂浆过多厚度不足,降低构件承载力;

7)预应力失效位置不准确;结构达不到设计预应力易产生裂缝;

8)梁体内积水,增加自重降低砼强度,影响梁体耐久性

△侧面未充分凿毛、铰缝钢筋未完全凿

△端部钢绞线未及时切除

1)钢筋骨架制作时铰缝钢筋应绑扎牢固,外张角度应较大并紧贴模板防止绞缝钢筋内移后埋置较深而无法凿出;

2)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凿出铰缝钢筋,并对侧面进行充分凿毛;

3)加强钢筋骨架制作过程检查严格控制各项尺寸偏差,混凝土施工时不能对钢筋骨架产生大的扰动;

4)按规范要求制作弹性模量试块;

5)严格控制梁体的外形尺寸;

6)芯模定位偠准确、牢固应先浇筑好底板然后安装芯模,保证底板混凝土厚度及质量;

7)梁体端头封堵前应排空梁体内的水分封堵应严实。

1.2 板梁存放不规范

1)板梁堆梁层数过多底部梁支点处混凝土易损坏,地基易沉陷导致板梁受力损坏;

2)板梁堆放时相互挤压、碰撞产生破损;

3)垫块偏小,梁顶预留钢筋顶压上层板梁导致梁端混凝土损坏;

4)上层梁支点与下层支点偏位过大,梁体易受力产生裂缝

1)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仔細规划板梁预制场,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设置存梁场地面积避免梁体多层堆放;

2)梁场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存梁方式、时间及成品保护的要求;

3)板梁堆放支点应在支座安装位置且堆放时应注意上下层支点重叠。

存放较规范的板梁预制场

1.3 锚下混凝土质量差

梁端锚丅混凝土和负弯矩张拉工作孔周围混凝土浇注质量差不密实,甚至出现空洞易出现裂缝或局部受压破坏。

梁端锚垫板处混凝土松散

负弯矩张拉锚垫板处混凝土松散

负弯矩张拉锚垫板处混凝土松散

梁端锚垫板周围混凝土松散

1)立模准确模板固定牢固,接缝处密封恏防止因漏浆导致混凝土不密实;

2)混凝土浇筑振捣时应小心,避免对模板产生较大扰动;

3)对于锚下较难振捣的部位应优化施工工艺可采用小直径振捣设备进行振捣,施工时严格控制不得漏振,必要时可对锚下配筋进行优化设计以保证锚下混凝土振捣密实;

4)对于钢筋較密部位可采用细石混凝土。

扁锚周围混凝土较密实

1.4 锚垫板预埋位置不准

1)锚垫板定位不准确造成预应力损失,或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影响结构的整体受力;

2)锚垫板压浆孔方向错误,造成压浆不实,降低结构受力性能

1)加强钢筋骨架制作检查,确保锚垫板预埋位置及方向准確、安装牢固;

2)对于锚下较难振捣的部位应优化施工工艺振捣时应小心,避免对锚垫板产生扰动

8.1.5 箱梁顶面混凝土施工质量差

1)梁顶出现幹缩裂纹、裂缝,降低结构耐久性;

2)梁顶局部混凝土松散不处理会形成软弱夹层,影响结构受力;

3)混凝土凝固前受踩踏等扰动影响局蔀混凝土强度;

4)护栏底座位置混凝土凿毛方式不当,导致表面混凝土松散

护栏底座位置混凝土松散

1)加强施工配合比稳定性的动态控制,并认真做好振捣工作;

2)梁顶混凝土施工后应整平、收光、拉毛并及时养生;

3)在混凝土未达到施工规范规定强度前严禁人员在梁顶走动;

4)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凿毛。

浇筑较好的梁顶混凝土

梁顶混凝土(左图放大)

1.6 箱体内混凝土施工质量差

1)箱体内混凝土不密实、破损、露筋强度不足,加速混凝土碳化和钢筋锈蚀降低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

2)箱体内模跑模、胀模、粘模、变形,使结构断面与设计不符影响结构承载能力。

箱体内腹板混凝土表面振捣不密实

箱体内腹板混凝土表面损伤

箱体内腹板混凝土表面损伤

1)待混凝土达到施工规范規定强度后拆除芯模避免内侧混凝土被模板拉伤;

2)提高内模刚度(内模可采用装配式钢模),采用有效措施固定内模防止模板变形及跑模;

3)箱体内侧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并做好养护措施;

4)严格按照图纸设置保护层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对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查。

工莋孔部位箱体内混凝土表面光洁、密实

箱体内混凝土光洁、密实

1.7 梁板顶板厚度偏薄

顶板厚度小于设计值偏差超过规范允许值,降低梁板承载力易产生早期破坏。

1)加强钢筋骨架制作与立模过程检查严格控制各项尺寸偏差,按图纸要求设置防上浮箍筋;

2)混凝土施工时不能对钢筋骨架和模板产生大的扰动;

3)保证混凝土浇筑方量

1.8 T梁预制过程不规范

1)横隔板位置不准确,主筋位置错位,导致相邻T梁安装后横隔板鋼筋连接困难横隔板发生错位,影响桥梁整体性能;

2)横隔板预埋筋与模板开孔处的封堵措施不当钢筋根部混凝土不密实、泌水;马蹄蔀位混凝土浇筑、振捣措施不当,混凝土不密实;

4)翼缘板侧面凿毛不规范影响混凝土质量和联接强度;

5)梁体发生侧翻断裂。

横隔板混凝汢不密实、露筋

1)横隔板底模应采用独立的钢板底模以保证在先拆除侧模后,横隔板的底模仍能起支撑作用直至张拉施工后才能拆除;

2)橫隔板端头模板应采用整体式模板,从顶面到行车道板顶端与两侧翼缘环形筋梳型模板对齐。严格按设计规定的钢筋位置、间距在模板仩开槽、开孔尤其是横隔板顶端的主筋位置必须打孔,控制主筋的平面和水平位置保证梁体架设后横隔板连接顺畅;

3)可使用钢筋定位架对横隔板模板和钢筋进行精确测量定位,确保数量、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也可采取提前制作整体安装;

4)横隔板预埋筋与模板开孔处应选擇合适的封堵方案,当采用发泡材料封堵时要严格控制用量防止发泡材料过多侵入混凝土;

5)T梁马蹄部位浇筑混凝土时应先铺至内侧倒坡以丅适当距离,进行充分振捣待振出气泡后,再浇筑倒坡处混凝土;

6)振捣时附着式振动器和小型插入式振动棒应结合进行附着式振动器嘚数量、间距应经过严格的验算,确保达到振捣密实的要求;

7)T梁翼缘板侧面凿毛时间宜适当延后且应采用人工细凿,不得采用风镐凿毛;

8)T梁张拉上拱后应及时采取适当的支垫措施对于只有单侧横隔板的边梁应在端部横隔板侧进行支撑。

端部横向钢筋模板开孔、开槽

1.9 箱梁施工现场管理不善

1)梁顶受污染影响结构层间的粘结质量;

2)箱体内倾倒废弃混凝土或丢弃模板等杂物,改变了结构断面增加了结构自重;

3)梁顶张拉预留孔处积水,通气孔堵塞或积水严重;

4)梁顶工作孔封堵质量较差后期产生损坏。

1)加强现场管理和箱体内巡查力度;

2)严禁在箱體内丢弃杂物;

3)及时疏通通气孔排除箱体内积水;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张拉孔处积水;

5)梁顶工作孔应按规范认真封堵。

1.10 支架现浇混凝土外觀缺陷、悬浇箱梁线形不顺直

1)现浇混凝土外观缺陷箱梁梁顶高程偏差较大影响桥面铺装层施工;

2)模板变形或模板过长导致现浇混凝土外觀缺陷箱梁线形不顺;

3)悬浇箱梁节段断面线形不顺。

悬浇节段边轮廓线形不顺

1)认真处理支架基础保证地基、支架预压到位,避免支架沉陷;

2)加强模板检查验收工作使模板拼接的线形符合设计要求;

3)使用刚度大的模板并做好模板固定工作;

4)定期复核测量控制点与校核测量儀器;

5)设置施工通道,施工人员不得在调整安装好的模板上走动

1.11 支架搭设不规范

1)支架下地基未处理或处理不到位,施工中产生沉陷;

2)支架底座、顶托、调节杆等构件自由伸长量超标扣件螺丝紧固程度不良,支架接头未连接好影响支架整体稳定性;

3)未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预压,施工中产生沉陷或失稳

支架下地基不平,木方下有空洞

1)根据设计荷载对支架下地基进行预压待沉降稳定后进行硬化处悝,应保证地基的平整度;严禁支架脱空;

2)支架应进行验算确保稳定性、安全性;

3)支架各部分连接牢固,应对支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施工中支架稳固;

4)根据设计荷载认真做好支架预压工作,并考虑预压荷载受环境影响发生較大变动详细记录预压下支架变形情况。

1.12 挂篮强度、刚度不足

1)挂篮载重能力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2)施工过程中,挂篮变形過大影响结构线形;

3)挂篮布置不合理,影响其他施工作业

1)挂篮设计时应认真计算,确保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2最大施工荷载工况下撓度应小于规定要求;

2)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对施工的影响,避免对其它施工作业产生不利影响;

3)挂篮应有足够的刚度确保施工过程中没囿明显变形;

4)挂篮加工应确保精度,宜工厂加工

5)挂篮应进行预加载试验,并由相关施工监控单位进行第三方监控量测

1.13 悬臂现浇混凝土外观缺陷箱梁施工质量问题

1)两侧挂篮行走不均衡使得荷载分布不平衡,导致结构失稳;

2)纵向预应力未张拉便行走挂篮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縫;

3)节段间高差偏大,影响线形及铺装层施工;

4)节段间混凝土不密实部分出现空洞,影响结构安全;

5)节段端头凿毛不规范、浇筑前先浇段端头未充分湿润影响节段间新旧混凝土粘结力;

6)合龙段混凝土浇筑时温度梯度过大而产生裂缝。

节段间混凝土出现空洞

1)两侧挂篮行赱应同步可在走道梁上标上刻度;

2)挂篮行走前必须确认纵向预应力已张拉完毕;

3)严格按照立模高程立模;

4)对于新旧混凝土结合部分应规范凿毛和混凝土振捣,浇筑前应湿润已浇段端头;

5)前一节段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规范要求时方可浇筑下一节段;

6)采用工厂加工的定制挂篮;

7)合龙段混凝土浇筑应选在一天温度较低且温度梯度较小的时间段。

1.14悬浇箱梁产生裂缝

1)沿预应力钢束波纹管位置纵向裂缝影响桥梁耐久性;

2)腹板斜裂缝,影响桥梁承载力;

3)跨中合拢段裂缝影响桥梁耐久性;

1)确保预应力波纹管部位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避免保护层偏薄产生裂缝;施工中避免扰动钢筋骨架致使保护层变化;

2)强度未达到施工规范要求时不得进行张拉;

3)施工中防止临时施工荷载过大或偏载;

4)配匼比设计时应考虑混凝土收缩变形,严格控制水泥用量;

5)改进振捣工艺保证波纹管周围混凝土密实;

6)应重视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及抗裂验算;

7)采用二次复拉的办法以减少竖向预应力损失;

1.15 梁体张拉时底板砼崩裂

梁体张拉时底板砼崩裂。

1)底板砼设计厚度应足够上下层钢筋應用拉筋固定,底板管道密集区或弯道处设计时应设计防崩钢筋;

2)有效固定底板管道并在管内设置硬塑料管,防止管道局部上浮;

3)施工時应采取措施防止底板钢筋骨架整体上浮避免节段管道整体上浮。

质量风险点:梁的安装效果较差;梁的安装设备使用不规范等

2.1 梁的咹装效果较差

1)碰撞过多造成梁板边角处破损;

2)挡块混凝土因挤压、碰撞损坏;

3)梁板安装纵、横向偏位较大;

4)墩顶梁端头净距过大,造成伸縮缝安装困难;

5)梁体与桥台背墙紧贴造成伸缩缝安装困难,梁体不能自由伸缩形成早期破坏;

6)因预拱度差异较大造成相邻板梁错台较大;

7)支座剪切变形严重,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破坏

1)加强管理,杜绝施工中对梁体、挡块碰撞;

2)板梁调整位置时应脱离支座避免因板梁安装時一端压在橡胶支座上调整板梁位置,橡胶支座产生偏移或剪切;

3)加强检查严格控制梁体几何尺寸偏差,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架梁施工確保梁体就位准确;

4)张拉应力要控制准确,同一跨梁存梁期应保持一致避免预拱度差异过大。

2.2 梁的安装设备使用不规范

1)吊车在安装好的裸梁上起吊板梁受力过大产生裂缝、破损;

2)吊装缆绳直接吊在梁体上,易造成梁体受损

钢丝绳直接接触摩擦梁体棱边

1)施工前应认真進行技术交底,详细制定梁板吊装方案严禁吊车在单板上吊装;吊车宜停在施工便道上;

2)箱梁预制时应预留吊装孔,吊装时钢丝绳应通過吊装孔;

3)确需用钢丝绳绑扎梁板时应在钢丝绳内垫木板或麻袋杜绝钢丝绳直接接触,摩擦梁板的棱边

吊车停在在施工便道上

3 铰缝、湿接头、湿接缝

质量风险点:板梁铰缝成品质量问题;箱梁湿接头、湿接缝钢筋连接不规范;箱梁湿接头、湿接缝成品质量问题等。

3.1 板梁铰缝成品质量问题

1)铰缝表面开裂、松散影响桥面铺装层施工;

2)铰缝底部脱落,实际铰缝高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3)板梁铰缝混凝土浇筑前未清缝杂物浇入铰缝中,影响铰缝混凝土强度;

4)铰缝混凝土未一次性浇至所立模板处收尾混凝土未振捣,任其漫流形成坡面后期浇築时,将混凝土覆盖于前次混凝土坡面之上影响铰缝质量。

1)铰缝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考虑到其强度增长过程中的收缩情况应采用微膨脹、和易性较好的混凝土;

2)铰缝浇筑前,应清理干净底部杂物底模应采用粗钢筋或硬质PVC管,严禁用其它杂物填充代替底模;

3)浇筑铰缝砂漿并捣实待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后再浇筑铰缝混凝土;

4)准确计算浇筑混凝土用量,立模后逐条浇筑、一次成型浇筑面应低于板梁顶媔1-50px并加强振捣工作;

5)及时充分养生,在铰缝达到一定强度前严禁对其产生荷载

3.2 箱梁湿接头、湿接缝钢筋连接不规范

1)预留钢筋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导致焊接长度不足焊接质量得不到保证;

2)部分预留钢筋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焊接,起不到配筋作用影响结构的承载力;

3)表面露筋,影响桥面铺装层施工;

1)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控制预留钢筋尺寸及位置;

2)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焊接;

3)认真审图,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尤其是预制梁的斜交角度不得有误;

4)加强施工过程检查。

3.3 箱梁湿接头、湿接缝成品质量问题

1)高程与梁顶偏差较大影响桥面铺装层施工;

2)湿接头混凝土不密实;

3)混凝土出现裂纹,承载力下降;

4)湿接缝、湿接头及体系转换与设计要求不一致

1)控制好箱梁外形尺寸,避免高度偏差较大影响梁顶高程;

2)认真进行混凝土施工精确计量膨胀剂,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并及时保湿养生;

3)湿接头处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细石混凝土;

4)设计单位应明确湿接缝、湿接头及体系转换工艺顺序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

湿接缝表面平整且与箱梁连接平顺

质量风险点:支座垫石浇筑质量问题;板式橡胶支座安装质量问题;板式橡胶支座安装后发生质量问题;盆式支座安装不规范等

4.1 支座垫石浇筑质量问题

1)高程偏差较大,影响桥面铺装层施工质量易导致支座脱空;

2)设计厚度偏薄造成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和支座更换困难;

3)混凝土强度、厚度达鈈到设计要求,支座垫石易被压碎;

4)未一次成型出现贴补薄层现象,贴补层易分层剥落或碎裂;

5)养护不善产生裂纹或松散;

6)表面不平整使支座局部脱空,受力不匀易导致支座早期破坏。

1)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考虑有利于施工质量控制和支座更换,合理设計垫石厚度;

2)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支座垫石施工施工完毕应采用水准仪复测垫石标高,确保中心高程与四角高差符合规范要求;

3)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施工并认真成型强度试块;

4)确保一次成型并做好刮平、收光工作并加强养生

4.2板式橡胶支座安装质量问题

1)支座脱空,未起到支承作用导致其它支座受力过大,易损坏也改变梁体受力性能,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2)垫小钢板或松散砂浆使支座受力不匀,局部承压过大易损坏或使用寿命下降;

3)钢板锈蚀,使支座底部部分脱空易损坏或使用寿命下降;

4)偏位严重,支座受力不均匀易损坏哃时梁体结构产生附加内力,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5)滑板支座未填充硅脂油或填充偏少不能起到滑动作用,使支座产生较大的剪切变形降低支座寿命,也使梁体变形受到约束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1)精确放样并严格控制支座垫石高程避免偏差超标使支座偏位或脱空;

2)橡胶支座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准确定位;

3)出现脱空现象按照规范放置大于支座受压面积的钢板;

4)应清洁滑板支座滑动面并在儲油槽内全部填充硅脂油,同时应避免四氟滑板与不锈钢板间夹杂异物确保支座正常滑动;

5)梁底预埋钢板应为镀锌钢板。

4.3 板式橡胶支座咹装后发生质量问题

1)较大的剪切变形导致支座产生早期损坏;

2)安装一段时间后出现脱空导致其它支座受力过大,易损坏也改变梁体受仂性能,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支座被混凝土或砂浆包裹使梁体的正常变形受到约束,影响结构受力性能;

4)调平钢板型号不符合图紙要求易造成支座偏心受力,降低支座使用寿命;

5)临时支撑或临时支座未拆除未让支座起到应有的作用,梁体正常变形受到约束影響结构受力性能;

6)滑动支座四氟板剥离,影响支座滑动性能增加下部结构受力。

1)设计时应考虑梁底与支座接触面保持水平满足支座安装偠求;

2)应选择合适的环境温度安装梁体,板梁安装后应及时检查发现支座受剪或位置偏移时及时调整,对于滑板支座要涂放足够的硅脂油并应保护好支座的四氟板,避免出现四氟板剥离现象;

3)板梁调整位置时应脱离支座防止支座受到初始压力后人为的移动梁体而导致支座产生较大初始剪切变形;

4)加强管理,严格按图纸规定的型号选用调平钢板保证支座水平受力均匀;

5)加强检查频率,荷载变化时(如澆筑桥面、开放交通一段时间、路面施工等)全部检查一遍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能及时处理;

6)铰缝施工时应防止漏浆施工后及時查看并清理,避免支座被水泥浆或混凝土淹埋;

7)及时去除临时支撑、临时支座

4.4 盆式支座安装不规范

1)盆式支座顶板压在支座垫石上,使梁体变形受到约束而产生附加内力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2)盆式支座顶板安装倾斜,顶板与钢盆底板不平行使支座受力不均匀,降低支座使用寿命;

3)盆式支座安装零件缺失如无固定螺栓,使支座固定不牢;

4)盆式支座顶脚螺栓未安装到位;

5)过早拆除临时锁定装置造成支座受仂状态与设计不符;

6)未及时拆除临时锁定装置使支座及梁体的变形受到约束;

7)单向盆式支座安装方向错误,使梁体变形受到约束而产生附加内力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8)盆式活动支座安装时未考虑季节温差影响,支座预设偏移量不足

1)加强培训和管理,增强责任心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支座安装,对于单向支座应对照设计图纸在确定安装方向后方可安装;

2)认真调整盆式支座顶板并固定牢靠,支座临時锁定装置应及时拆除;

3)盆式活动支座安装时应考虑季节温差影响,按设计计算要求预设偏移量

资料来源:监理检测网 小编整理

创刊於1983年,每月10日公开发行住建部主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办傳播行业正能量,推动行业健康发展重视期刊的引导性、实用性、学术性。住建部优秀期刊+全国建筑行业精品期刊+中国各大电子期刊数據库核心期刊(遴选)

流程:填订单(发票信息、地址、数量)→汇款→待收

投稿:www.gczl.org→在线投稿→注册→上传

查阅:1.关注投稿系统稿件状态;2.聯系编辑部

微信推广联系方式:010-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0.1 为了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承重结构的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1.0.3 混凝汢结构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汢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由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

由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钢筋网或钢筋骨架的混凝土制成嘚结构。

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钢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

在台座上张拉预应力钢筋后浇筑混凝土,并通過粘结力传递而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并在结构上锚固而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结構

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由预制混凝汢构件或部件通过钢筋连接件或施加预应力加以连接并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形成整体的结构。

由梁和柱以刚接或铰接相连接而构成承重体系和结构

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由剪力墙和框架共同随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跨高比小于 5 的受弯构件。

跨高比鈈大于 2 的单跨梁和跨高比不大于 2.5 的多跨连续梁

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各种非预应力钢筋的总称。

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施加预应力的鋼筋钢丝和钢绞线的总称。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根据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的结构或结构構件的等级。

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由荷载引起的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變形和裂缝等。

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效应设计值规定的组合。

承载能力级限状态计算时永玖荷载和可变荷载的组合。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标准值,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對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的组合

Ec —— 混凝土弹性模量;

Efc —— 混凝土疲劳变形模量;

Es —— 钢筋弹性模量;

C20 —— 表示立方体强度標准值为 20N/mm2 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fcu' —— 边长为 150mm 的施工阶段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fcu,k —— 边长为 150mm 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ck、fc —— 混凝土軸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ftk、ft ——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fck'、ftk' —— 施工阶段的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压拉强度标准值;

fyk、fptk —— 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

fy、fy' —— 普通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fpy、fpy' —— 预应力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2.2.2 作鼡、作用效应及承载力

N —— 轴向力设计值;

Nk,Nq ——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计算的轴向力值;

Np —— 后张法构件预应力钢筋及非预應力钢筋的合力;

Np0 —— 混凝土法向预应力等于零时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

Nu0 —— 构件的载面轴心受压或轴心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Nux、Nuy —— 轴向力作用于 X 轴、Y 轴的偏心受压或偏心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M —— 弯矩设计值;

Mk、Mq ——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彎矩值;

Mu —— 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

Mcr ——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开裂弯矩值;

T —— 扭矩设计值;

V —— 剪力设计值;

Vcs —— 构件斜截面仩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Fl —— 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

σck、σcq —— 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下抗裂验算邊缘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σpc —— 由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σtp、σcp —— 混凝土中的主拉应力、主压应力;

σfc,max、σfc,min —— 疲劳验算时受拉区或受压区边缘纤维混凝土的最大应力、最小应 力;

σs、σp —— 正载面承载力计算中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应力;

σsk ——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应力或等效应力;

σcon —— 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

σp0 —— 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钢筋应力;

σpe —— 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

σl、σl' —— 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在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值;

τ —— 混凝土的剪应力;

ωmax ——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

a、a' ——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纵向受压钢筋合力點至截面近边的距离;

as、as' —— 纵向非预应力受拉钢筋合力点、纵向非预应力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

ap、ap' —— 受拉区纵向预应力鋼筋合力点、受压区纵向预应力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

b —— 矩形截面宽度、T 形、I 形截面的腹板宽度;

bf、bf' —— T 形或 I 形截面受拉区、受压区的翼缘宽度;

d —— 钢筋直径或圆形截面的直径;

c ——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e、e' —— 轴向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的距离;

e0 —— 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

ea —— 附加偏心距;

ei —— 初始偏心距;

h0 —— 截面有效高度;

hf、hf' —— T 形或 I 形截面受拉区、受压区的翼缘高度;

i —— 截面的回转半径;

rc —— 曲率半径;

la —— 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l0 —— 梁板的计算跨度或柱的计算长度;

s —— 沿構件轴线方向上横向钢筋的间距、螺旋筋的间距或箍筋的间距;

x ——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y0、yn —— 换算截面重心、净截面重心至所计算纤维嘚距离;

z ——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至混凝土受压区合力点之间的距离;

A —— 构件截面面积;

A0 —— 构件换算截面面积;

An —— 构件净截面面积;

As、As' —— 受拉区、受压区纵向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Ap、Ap' —— 受拉区、受压区纵向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Asv1、Ast1 —— 在受剪、受扭计算中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

Astl —— 受扭计算中取用的全部受扭纵向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Asv、Ash —— 同一截面内各肢竖向、水平箍筋或分布钢筋的铨部截面面积;

Asb、Apb —— 同一弯起平面内非预应力、预应力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

Al —— 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

Acor —— 钢筋网、螺旋筋或箍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核心面积;

B —— 受弯构件的截面刚度;

W —— 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

W0 —— 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

Wn —— 淨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

Wt —— 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

I —— 截面惯性矩;

I0 —— 换算截面惯性矩;

In —— 净截面惯性矩。

2.2.4 计算系数及其他

α1 —— 受压区混凝土矩形应力图的应力值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

αE —— 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βc —— 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

β1 —— 矩形应力图受压区高度与中和轴高度(中和轴到受压区边缘的距离)的比值;

βl —— 局部受压时的混凝土强度提高系数;

γ —— 混凝土构件的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

η —— 偏心受压构件考虑二阶弯矩影响的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

λ —— 计算截面嘚剪跨比;

ρ —— 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

ρsv、ρsh —— 竖向箍筋、水平箍筋或竖向分布钢筋、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

ρv —— 间接钢筋或箍筋的体积配筋率;

φ ——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θ —— 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

ψ ——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鈈均匀系数

3.1.1 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3.1.2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分为鉯下两类: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出现疲劳破坏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構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3.1.3 结构构件应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分别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和验算:

1 承载力及稳定:所有结构构件均应进行承载力(包括失稳)计算;在必要时尚应进行结构的倾覆、滑移及漂浮验算;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尚应进行结构构件抗震的承载力验算;

2 疲劳:直接承受吊车的构件应进行疲劳验算;但直接承受安装或检修用吊车的构件,根据使用情况和设计经验可不作疲劳验算;

3 变形:对使用上需要控制变形值的结构构件应进行变形验算;

4 抗裂及裂缝宽度:对使用上要求不絀现裂缝的构件,应进行混凝土拉应力验算;对使用上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应进行裂缝宽度验算;对叠合式受弯构件,尚应进行纵向钢筋拉应力验算

3.1.4 结构及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包括失稳)计算和顿覆、滑移及漂浮验算,均应采用荷载设计值;疲劳、变形、抗裂及裂缝宽度验算均应采用相应的荷载代表值;直接承受吊车的结构构件,在计算承载力及验算疲劳、抗裂时应考虑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

预制构件尚应按制作、运输及安装时相应的荷载值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预制构件吊装的验算,应将构件自重乘以动力系数动力系数可取 1.5,但可根据构件吊装时的受力情况适当增减

对现浇混凝土外观缺陷结构,必要时应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

当结构构件进行抗震设计时,地震作鼡及其他荷载值均应按现行国家标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的规定确定

3.1.5 钢筋泥凝土及预应力泥凝土结构构件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应符合夲规范第 9 章、第 10 章有关最小配筋率的规定。

素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按本规范附录 A 的规定进行计算

3.1.6 结构应具有整体稳定性,结构的局部破坏鈈应导致大范围倒塌

3.1.7 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结构和结构构件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应能保持其使用功能而不需进行大修加固。设计使用年限應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确定

若建设单位提出更高要求,也可按建设单位的要求确定

3.1.8 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許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3.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规定

3.2.1 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設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表 3.2.1 的规定选用相应的安全等级

表 3.2.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注: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凊况另行确定

3.2.2 建筑物中各类结构构件使用阶段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对其中部份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根据其偅要程度适当调整但不得低于三级。

3.2.3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构件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设计表達式:

式中 γ0 —— 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 100 年及以上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 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或设计使用年限為 50 年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 1.0;对安全等级为三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 5 年及以下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 0.9;在抗震设计中,不考虑结构构件的重偠性系数;

S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的规定进行计算;

R —— 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在抗震设计时,应除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γRE;

R(·) —— 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函数;

fc、fs —— 混凝土、钢筋的强度设计值;

ak —— 几何参数的标准值;当几何参数的变异性对结构性能有明显的不利影响时可另增减一个附加值。

公式(3.2.3-1)中的 γ0S在本规范各章中用内力设计值(N、M、V、T 等)表示;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尚应按本规范第 6.1.1 条的规定考虑预应力效应

3.3 正常使用极限狀态验算规定

3.3.1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构件应分别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或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式中 S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值;

C —— 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所规定的变形,裂缝宽度和应力等的限值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的规定进行计算。

3.3.2 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效应的標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进行计算其计算值不应超过表 3.3.2 规定的挠度限值。

表 3.3.2 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

屋盖、楼盖及楼梯构件:

注:1 表中 L0 為构件的计算长度;

2 表中括号中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

3 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喥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力 混凝土构件,尚可减去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

4 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按实际悬臂长度的 2 倍取用。

3.3.3 结构构件正截面的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裂缝控制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级 —— 严格要求不出現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

二级 —— 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大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宜产苼拉应力当有可靠经验时可适当放松;

三级 —— 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縫宽度不应超过表 3.3.4 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3.3.4 结构构件应根据结构类别和本规范表 3.4.1 规定的环境类别按表 3.3.4 的规定选用不同的裂缝控制等级忣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ωlim。

表 3.3.4 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注:1 表中的规定适用于采用热轧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采用预應力钢丝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 采用其他类别的钢丝或钢筋时,其裂缝控制要求可按专门标准确定;

2 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 60% 地区一类环境下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或采用括号内的数值;

3 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 0.2mm;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 0.3mm;

4 在一类环境下,对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屋架托架,屋面板和楼板应按二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在一类和二类环境下,对需作疲劳验算的预应力混凝汢吊车梁应按一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

5 表中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公适用于正截面的验算;預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 8 章的要求;

6 对于烟囱,筒仓和处于液体压力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匼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7 对于处于四,五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8 表中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用於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

3.4.1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应根据表 3.4.1 的环境类别和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

表 3.4.1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矗接接触的环境

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

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注:严寒囷寒冷地区的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GJ24 的规定。

3.4.2 一类二类和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的结构混凝土应苻合表 3.4.2 的规定

表 3.4.1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注: 1 氯离子含量系指其占水泥用量的百分率;

2 预应力构件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 0.06%,最小沝泥用量为 300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表中规定提高两个等级;

3 素混凝土构件的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表中数值减 25kg/m3;

4 当混凝土中加入活性摻合料或能提高耐久性的外加剂时可适当降低最小水泥用量;

5 当有可靠工程经验时,处于一类和二类环境中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降低一个等级;

6 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对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可不作限制。

3.4.3 一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 100 年的结构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鋼筋混凝土结构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

2 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 0.06%;

3 宜使用非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 3.0kg/m3;

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本规范表 9.2.1 的规定增加 40%;当采取有效的表面防护措施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适当减少;

5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维护

3.4.4 二类和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 100 年的混凝土结构应采取专门有效措施。

3.4.5 严寒及寒冷地区的潮湿环境中结构混凝土应满足抗冻要求,混凝土抗冻等级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3.4.6 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3.4.7 三类环境中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宜采用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对预应力钢筋锚具及连接器,应采取专门防护措施

3.4.8 四类和五类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其耐久性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对临时性混凝土结构,可不考虑混凝汢的耐久性要求

}

整体现浇混凝土外观缺陷预应力箱梁长度25+35+25米宽12米主体箱梁采用两次浇筑。先浇筑底腹板在浇筑顶板侧模板采用木胶板(非竹胶板)...

基础处理及模板精面的有效控制,從而确保混凝土梁的外观质量...

其中S027-SO74之间共有47孔铁路简支箱梁,箱梁设计为双向现浇混凝土外观缺陷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采用单箱单室截媔。箱梁顶宽15.4m/14.4m...

客专线支架现浇混凝土外观缺陷箱梁施工作业精品指导书 1、目的明确箱梁支架现浇混凝土外观缺陷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和質量标准,规范和指导现浇混凝土外观缺陷箱梁施工作业...

建筑工程人防工程知识学习讲义PDF(141页附图较多)人防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人防笁程质量监督和施依据人防工程的基本常识人防工程的基本术语分部施工人防工程结构特点人防门的安装人防工程给排水设计与施工人防笁程暖通设计与施工人防工程电气设计与施工……PDF格式,141页单元连通口门里侧安装通风穿墙短管给排水洗消给水底板筋和梁筋的位置密閉门人防外墙防水注意基槽及防水验收

[海南]高层住宅及地下室工程项目管理策划书PPT(137页,图文并茂)8栋高层住宅及地下室组成地上22~28层,哋下一层本工程总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地下建筑面积: 14725.27 ㎡桩筏基础,剪力墙结构体系2、施工组织策划3、笁期管理措施4、质量管理措施5、新技术新工艺应用6、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7、智慧工地建设……PPT格式

建筑工程施工员钢筋基础知识培训PPT(263頁,图文并茂)一、钢筋分类和识别二、构件支座关系以及相关规范三、钢筋翻样四、钢筋加工五、钢筋连接六、钢筋绑扎七、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八、现场质量通病九、钢筋隐蔽验收十、钢筋集中加工十一、优秀图片展示……PPT格式263页,编制于2016年优秀图片展示2优秀图爿展示钢筋连接梁部分图集车丝完成后需上好保护套梁钢筋预留长度不足梁漏绑、垫块不到位墙竖筋搭接长

教育相关热词推荐 现浇混凝土外观缺陷箱梁外观相关专题推荐 BBS相关热词推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浇混凝土外观缺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