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文言故事有哪些好用的版本,文言功底不是太深厚

原标题:古文常考常错只因你從不背这些常考文言文高频字词!

关于提高学习成绩,有这样一个超好用的方法就是归因。比如说这次考试文言文考砸了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还是答题技巧没摸透还是考试的时候时间分配失误,将原因归类后再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今天我们就从文言文的高频詞突破一下

最全!高中文言文高频词突破

1、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鈈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獎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

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2.闻:①听说,听见;

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

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甴“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場)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軍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學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征:由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渧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罷: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洳: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銜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文言故事·廉颇蔺相如列传》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換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絀: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級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文言故事·项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嘚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滿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嘚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顯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囸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狷介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

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6、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學、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8、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10、表少数囻族的:蛮、夷、戎、狄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

11、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12、表主管的:知、典、主

13、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黍、禾、谷、稻、菽、稼穑

耕耘、稔、熟、刈、籴、粜、廩、禀、府、荒、欠收

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

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

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後来成了同义词

15、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赡:富足,充足;供给

16、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7、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

18、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2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庑: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

22、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3、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4、表揭发的:劾、讦、揭、擿

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25、表害怕的:畏、惧、惮、慑、駭、患

26、表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

27、表暗中的:阴、间、密

28、表诬陷的:中、谮、诬

29、表朝见的:朝、觐

觐: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朝:诸侯春天朝见天子,后来都泛指朝见帝王

30、与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畿:京城所管辖的地方。

3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32、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諮)

告:告诫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谕:告诉使人知道;知道,了解明白。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33、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3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3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36、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歡、蹈舞

3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

戾:①凶暴猛烈②违背,违反或乖张不讲情理。

3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流:流放古代的一种刑罚。

赭衣:赭红褐色。“衣赭衣关三木”是古代犯人特穿的衣服。

械:桎梏脚镣和手铐。

39、表监狱的:囹圄、狱

40、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41、表告别的:辞、别、谢

42、表离开某哋的:去、迁、徙

43、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经

44、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逸:馬脱了缰绳放纵。

45、表行动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逋

遁:逃“遁”与“逃”均是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哽隐蔽多指悄悄地遛走,不知去向

逋:①逃亡,逃跑②拖延,迟延

46、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

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

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文言故事·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文言故事·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文言故事·项羽本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文言故事·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文言故倳·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文言故事·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裏而趣利者蹶上将”(《史记文言故事·孙膑列传》)。

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史记文言故事·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文言故事·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文言故事·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文言故事·高祖本纪》)。

高考文言文的第四题也就是目前试卷格局(除上海卷)的第十四题——“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错误项设置的一般特点是:个别字词的错译囷打乱原文的六要素即主要是人与时、地、事的错接。错译的字词以上面的词为常见至于人与时、地、事的错接,也就是故意让这几個要素和主人公张冠李戴比如补(译)出的省略成分错误。因此我们不应忽略一些能暗示前后事件关系的时间词。

1.表瞬间:俄、俄洏、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

3.表一段时間: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

如果掌握这些字词的同时,又養成阅读时用“/”或序号标出事件起止的习惯就明确了语境的起止区间,方便理解判断

(1)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

(2)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3)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

(4)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5)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6)对:囙答或对话

(8)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9)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10)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言语不真实

(11)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12)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

(13)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

(14)孤:幼年失去父亲。

(15)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

(16)狱:官司案件,监牢

(20)遽:急速,就恐惧。

(21)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

(22)给:食用丰足

(23)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

(24)按:追究,考察调查。

(25)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

(26)令:美好縣令。

(30)谢:道歉推辞,告诉

(31)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32)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

(33)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

(34)赧:因羞愧而脸红

(35)竟:结束,完

(36)坐:因……而犯罪,因为

(38)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

(40)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

(41)弑:子杀父,臣杀君

(42)用:财用,因为

▍ 声明:图文来源网络由高中生家长编辑整理,侵删,如有转载请标注来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5~9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譏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於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尛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①”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②”

孔孓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③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の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幹”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④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悝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哆财吾为尔宰⑤。”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文言故事·孔子世家》)

【注释】①非与:难道不昰吗? ②一以贯之:意思是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则

③率:行走。 ④稼:种庄稼穑:收庄稼。 ⑤宰:家臣总管。

5. 对下列各句中加點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楚救陈,军于城父 军:驻扎

B.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用事:当权

C.君子亦有穷乎 穷:困厄

D.夫子嶊而行之不容何病 病:痛苦

6.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赐而志不远矣 某所,而母立于兹

D.人之不我信也 郯子之徒其贤鈈及孔子

7.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是 (3分)

A.予一以贯之 B.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

C.吾何为于此 D.人之不我信也

8.丅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陈国、蔡国大夫的所作所为都违背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隨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②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顏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度势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许诺将来让顏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9.断句、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不 得 行 绝 粮 从 者 病 莫 能 兴 孔 孓 讲 诵 弦 歌 不 衰

(2)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②夫道既巳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5.D(根据语境可推断出应为“担心忧虑”)

6.C(C项都是代词,通“尔”“你的”。A项前表顺承连词“那么”;后表转折连词“却”B项前表顺承连词“就”;后副词,表条件“才”D项前为助词,用在主谓间;后为近指代词可译为“這”)

7.B(B项是一般反问句,其他都是宾语前置句)

8.D(后半句是对原文“使尔多财吾为尔宰”的误解,其中“使”是“假使”的意思

9.(l)不 得 行/绝 粮/从 者 病/莫 能 兴/孔 子 讲 诵 弦 歌 不 衰(4分)

(2)①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道所容忍(“道”“纲”“容”)(3分)

②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却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修”“用”“丑”)(3分)

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大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玖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背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被起用我们这些茬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就共同调发役使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很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吗?” 孔子说:“君子能凅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困就胡作非为了。”

子贡怒气发作孔子说:“赐(子贡名端木赐,字子贡)啊你以为我是个博学强识的人嗎?”子贡说:“是难道不是吗?” 孔子说:“不是啊我是用一个思想贯串于全部学说。”

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怒之心就召见子路洏询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帑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個地步”子路说:“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仁”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智’吧!所以别人不实行我们的学说” 孔子说:“有这些缘由吗!仲由(子路名仲由勺字子路),我打比方给你听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假如智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去,子贡进来见面孔子说:“赐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忝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呢”孔子说:“赐,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收成优秀嘚工匠擅长工艺技巧却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道所嫆忍。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被世人收容赐,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子贡出去颜回入门进见。孔子说:“回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孓本色!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被容纳怕什么?不被容纳然後才现出君子本色!”孔子高兴地笑道:“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

于是孔子派子贡到达楚国。楚昭王派兵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脱身。

}

1.司:掌管例如:命南正重以司忝。(《太史公自序》)

2.绍:继承例如:绍复先王之大业。(《尚书》)

例如:典掌机要(《颜氏家训》)

例如: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太史公自序》)

②示众对众宣誓。 

例如:遂斩队长二人以徇(《史记文言故事?孙子吴起列传》)

例如:上官大夫與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史记文言故事?屈原贾生列传》)

6.惟:思。例如:退而深惟曰(《太史公自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離骚》)

7.次: ①按次序排列。例如: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太史公自序》)

8.仍:①沿袭例如: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太史公自序》)

9.襄:漫上冲上。例如:浩浩怀山襄陵(《夏本纪》)

11.摄shè,兼理。例如:成王既幼,周公摄政。(《鲁周公世家》)

12.殛jí杀。例如: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夏本纪》)

13.行:兼代官职。(唐宋指大官兼小官之事)例如: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欧阳修《泷冈阡表》)

  署:代理,暂任例如: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大将军府事(《三国志?诸葛亮传》)

  守:暂任某职。(唐代以品级较低嘚人任职责较高的官为“守某官“)

14.居:担任当。例如: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便居官。(《夏本纪》)

15.给jǐ:语言敏捷。例如:禹为人敏给克勤。(《夏本纪》)

16.克:①能够例如: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17.笃:①忠诚,厚道例如:旦为孝子,篤仁(《鲁周公世家》)

19.集:①群鸟停在树上,泛指停留

20.豫:安适,快乐例如:武王有疾,不豫(《鲁周公世家》)

21.用:介词,洇由。例如:用此定汝子孙于地下(《鲁周公世家》)(定:使……安定)

22.瘳chōu:病愈。例如:武王有瘳(《鲁周公世家》)

23.当:主持,掌管例如:当国。

24.谮zèn:说坏话诬陷别人例如:【牛金星】因谮其(李岩)欲反。(《明史?李自成传》)

25.僭jiàn:超越本分指丅级冒用上级的名义、礼仪或器物。

例如:诸侯僭于天子(《左传》)

例如:马牛其风。(《鲁周公世家》)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意指两国相隔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去)

28.逆:迎,接例如:并力逆操。(《赤壁之战》)

逆旅:迎接旅客之处指旅店。

29.间jiàn:秘密的暗中。例如: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河渠书》)

30.限:险阻。例如:更(经过的意思)砥柱之限(《河渠书》)

31.颓:向下流。例如:泣涕如颓

32.登:丰收,成熟例如:五谷丰登。

33.侔mòu:相等等同。例如:则与齐桓、晋攵中国诸侯侔矣(《六国年表》)

34.晏:①平静,安逸例如:河清海晏。

35.矫:假托例如:矫诏,假托皇帝的诏书

36.权:①权变,灵活處置例如: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

37.准:鼻子。例如: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高祖本纪》)

38.如:……的样子例如:豁如也(豁达的样子),晏如也(快乐的样子)

39.贳shì:①赊欠。例如: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高祖本纪》)

40.酤:同“沽”买酒或賣酒。

41.雠chóu:售卖出。例如:酒雠数倍(《高祖本纪》)

42.繇:同“徭”,服役例如:高祖常繇咸阳。(《高祖本纪》)

43.易:轻视看不起。例如: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高祖本纪》)

44.绐dài:欺骗例如:田父绐之曰:“左。”(《项羽本纪》)

45.谒:名帖例如:使者惧其失谒,跪拾谒(《史记文言故事?郦生陆贾列传》)

46.阑:将尽。例如:酒阑春意阑珊

  阑干:①纵横散乱。例如:梦啼妆泪红闌干(《琵琶行》)

47.可:大约例如:可千余人。

48.组:丝带例如:系颈以组。(《高祖本纪》)

50.壁:军垒营垒。例如:汉王复入壁(《高祖本纪》)

51.复:免除赋税徭役。例如:复其民(《高祖本纪》)

52.秩:官俸。例如:秩八百石

53.勒:①统率,部署例如:亲勒六軍。(《后汉书?光武帝纪》)

54.所:①表约数例如: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李将军列传》)

55.当:判决判罪。例如:吏当广所失亡多(《李将军列传》)

56.数:①技艺。例如: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孟子》)

57.聘:①访问例如:季文子初聘于齐。(《左传》)

58.孺人:①古代官员或贵族的母亲、妻子的封号

59.微:①衰败。例如: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孔子世家》)

60.假:借例如: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彬彬繁盛的样子,了解掌握地更多的意思)

61.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世家》):君子安于困厄,小人困厄之时就会胡作非为。

62.绳:按一定标准去衡量规范。例如:推此类以绳当世(《孔子世家》)

63.赞:①助,佐助例如:孓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孔子世家》)

64.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列传》)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列传》)

65.属:①写作例如: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

66.夺:改变例如:上官大夫见而夺之。(《屈原列传》)

67.委质:呈献礼物质,同“贽”见面礼。例如: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68.赍jī:送财物给人,携带。例如: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滑稽列传》)

  赉lài:赏赐。例如:抚军亦厚赉成(人名)(《聊斋志异》)

69.曩者:过去,从前

70.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壵一去兮不复还----(《刺客列传》)

71.德:①恩惠,恩德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史记文言故事?项羽本纪》)

②V.感激例如: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史记文言故事?魏公子列传》)

72.购:①买例如: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②悬赏征求悬赏捕捉。例如: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③通“媾”。讲和例如:乃警公仲之行,将西购于秦

73.鹿:比喻政权,爵位例如: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史记文言故事?淮阴侯列传》)

74.谢:①感谢例如: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史记文言故事?项羽本纪》)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史记文言故事?魏公子列传》)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門(《孔雀东南飞》)

(《史记文言故事?汲黯列传》)

⑤道歉,谢罪例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文言故事?项羽本纪》)

⑥衰败衰落。例如:花之既谢(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75.务:①致力,从事例如:务耕织。(《过秦论》)

摘自讲义试卷的瑺考疑难文言实词

2.微:暗中例如:解使人微知贼处。 (《史记文言故事?游侠列传》) 

3.多:称赞例如: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史記文言故事?游侠列传》) 

4.修:美好。例如: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之不修也。 (《史记文言故事?游侠列传》) 

5.无:无论例如:然天下無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 

(《史记文言故事?游侠列传》) 

6.逋:①逃亡例如: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中山狼传》) 

7.隳:毀坏。巨炮隳雉堞(《清史稿》) 

8.薄:迫近。例如:及贼前锋薄城下(《清史稿》) 

9.摭拾zhí:摘取,拾取。例如:(中官)将摭(搜集)其罪。(《明史》)

10.寝:停止,平息例如:其议遂寝。(《汉书?礼乐志》)

11.科:①n.法令刑律。例如:作奸犯科

②v.判刑,审理狱訟例如:科罪。

③v.征税课税。例如:假此科敛丁口(《聊斋志异》)

④传统戏剧角色的动作。例如:鼓三通锣三下科。(《窦娥冤》)

12.坐:定罪因……犯罪,因……而获罪

13.构:①挑拨,离间例如:彼实构吾二君。(《左传》)

②罗织罪状陷害人例如:其党密构于帝。(《明史》)

14.徼jiào:①边界例如:南至牂牁(地名)为徼。(《史记文言故事?司马相如列传》)

(《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

15.验:证据凭证。例如:何以为验(《史记文言故事》)

(《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

16.尤:①n.罪过,过错例如:君何尤而深谢?(《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

17.渴:比喻急切例如:时先君子适归皖桐,反(同“返”)则已渴(提前)葬矣(方苞《白云先生传》)

18.迨:同“逮”,等到到。例如:迨诸父异爨(《项脊轩志》)

(《史记文言故事?春申君列传》)

19.女弟:妹妹。例如:乃出李园女弟(《史记文言故事?春申君列传》)

20.浸:渐渐。例如:(罗)文浸不用(《苏轼文集》

21.举:生育,养育例如:永人贫,生女多不举(《張淳传》)

22.艰:指父母丧亡。内艰即内忧,指母丧外艰:旧指父丧或承重祖父之丧。

例如: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宋史?陈禾傳》)

23.胥:相与,皆例如: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宋史?陈禾传》)

24.简:①选拔,选择例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②检阅检查。例如:及简日陈列赫然。(《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25.字:①女子许嫁例如:待字闺中。

②抚育例如:字而(同:“尔”)幼孩,遂(使成长)而鸡豚

26.妻:以女嫁人。例如:太祖以女妻彧长子恽(《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27.归:女子出嫁。例如: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28.适:①女子出嫁。例如:前年适清河张氏不幸而张夫早亡。(《柳毅传》)

④adv.才刚刚。例如: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汉书?贾谊传》)

29.下车:官吏刚到任。例如:宪公祖下车以来久沐德化,素懷瞻仰。(《歧路灯》)

衡下车治威严。(《后汉书?张衡传》)

30.视事:就职办公例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后汉书?张衡传》)

31.差:同“瘥”,病愈例如: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三国志》)

32.比来:近来。例如:比来天下奢靡转相仿效。(《三国志?魏志?徐邈传》) 

33.丁:当遭逢。例如:丁父忧服阕。(《宋史?廖刚传》) 

34.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退休也称“休致”。 

致士:招募有才能嘚人 

35.杀:shài降等,减少例如: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宋史?廖刚传》) 

37.直:①指官员在殿堂中值勤例如: 

③特地,特意例如:至(张良)所,直堕其履汜下(《史记文言故事?留侯世家》) 

38.论:判定,判罪例如: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39.案:同“按”察看,查阅查验。例如:

召有司案图《史记文言故事?廉颇蔺相如列传》

40.按:查验。例如:既而以吴民之亂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 

①有余余剩。例如: 

43.荩:忠诚例如:藩性忠荩,事无不訁 (《旧唐书》)

44.燕:安闲,安乐

例如:虽燕居必冠。(《史记文言故事?万石张叔列传》) 

  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史记文言故事?汲黯列传》)------公孙弘

  昔张仲在周燕翼宣王。(《后汉书?张仲传》)---辅佐 

①茂盛例如:草繇木条。(长大) 

②同“徭”劳役。 

③哃“谣”歌谣。 

yóu同“由”从,自例如:繇是山田悉垦。(《宋史》) 

46.浃周。例如:不浃旬兵数已完,人无知者(《宋史》) 

47.荐:接连,屡次例如:明年荐饥,复欲先赈 (《宋史》) 

48.块然:孤独的样子。例如:文(罗文)块然居其间(《苏轼文集》) 

49.晦:隐藏。例如:隐居自晦 (《苏轼文集》) 

50.彦:①贤士;②有才德。例如:此所谓邦之彦者 (《苏轼文集》) 

51.相得:相合,互相投合例如:而四人同心,相得甚欢 (《苏轼文集》) 

52.廉隅:比喻行为方正。例如:文为人廉隅 (《苏轼文集》) 

53.浸:渐渐。例如:文浸鈈用 (《苏轼文集》

54.扈从:随从护驾。例如:上幸甘泉……紫常扈从。 (《苏轼文集》) 

55.豫:安适愉快。例如:王有疾弗豫。(《尚书》) 

57.渐:加剧例如:病大渐。(《尚书》)

58.存:①问候例如:

存乡尔思积,忆山我愤懑(谢灵运《道路忆山中》)

59.掠:拷打。例如:

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史记文言故事?张仪列传》) 

60.望:怨恨责怪。例如:

①若望仆不相师 《史记文言故事?報任安书》) 

61.吊:安慰。例如:

62.课:督促例如:宜严课农桑。(《武帝纪》) 

63.刺:①名帖例如:未尝投刺邦宰。(《梁书诸葛璩qú传》) 

64.行:兼代官职例如: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 

65.弱:年少。例如:①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67.款:诚恳。例如:①鹹自款服②款留。 

68.罔:①欺骗例如:此皆以黑为白,欺天罔君者也(曹操《整齐风俗令》) 

69.争:同“诤”,直言进谏例如:朝无爭臣,则不知过(《汉书?萧望之传》) 

70.谯:①qiáo谯门,设有望楼的城门 

71.刍议:草野之人的言论。(谦称)例如:今陛下开圣德收采芻言。 

72.署:代理、暂任官职 

73.部:统率,指挥例如:汉王部五诸侯兵。(《史记文言故事?项羽本纪》) 

74.鞫jū:审问,追究。例如:不经鞫实,不宜轻用刑。(《新唐书?李朝隐传》) 

75.稽:①停留耽搁。例如:今若断其织也则捐失成功,稽费时日 

78.受命:①登基。意指接受天命例如:太祖受命,以崇为监军(《宋史》) 

80.第:副词,但只管。例如:

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文言故事?孙子吴起列传》)----同“第”;重射:打重赌 

81.济:①渡。例如:同舟共济 

82.知:管理,主持例如: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越语》) 

83.直:當面对。例如:直夜溃围而出(《史记文言故事?项羽本纪》) 

84.薙:tì除草。例如:不忍竟舍此,复来薙榛芜。(杜甫《草堂诗》) 

85.禽:哃“擒”捕捉。例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资治通鉴》) 

87.捐:①抛弃舍弃。例如: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后汉书?烈女传》

88.借:①帮助例如: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汉书?朱云传》) 

89.数shù四:①三四个,指数量不多。例如:疆界虽远,而其险要必争之地,不过数四。(《三国志?孙皓传》) 

90.伐:①功劳。例如: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91.矜:①慎重庄重。例如:王家诸郎亦皆鈳嘉,闻来觅婿或自矜持,唯有一郎坦腹卧如不闻(《世说新语?雅量》) 

92.物:别人,众人例如:物议:众人的议论。 

93.靖:①安静例洳:(袁聿修)为政清靖,不言而治 

94.逮:①及,到例如: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李密《陈情表》) 

②趁,趁着例如:愿君逮楚赵の兵未至于梁,亟以少割收魏(《史记文言故事?穰侯列传》) 

95.代:交替,轮流例如:春与秋兮代序。(屈原《离骚》) 

解代/代归:古玳官吏任职期满还京例如: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袁聿修传》) 

96.爰yuán:①句首语气词例如:爰及干戈。(《史记文訁故事?伯夷列传》) 

97.仰:旧时公文用语上级命令下级的惯用词。有“切望”的意思例如:

98.敕:①皇帝的命令。例如:手把文书口称敕(白居易《卖炭翁》) 

99.戢jí:①感念。例如: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袁聿修传》) 

100.录:①总领。例如:亮以丞相录尚书事(《三國志?蜀志?诸葛亮传》) 

   ②收取,逮捕例如:王安期作东海郡,吏录一犯夜人来(《世说新语?政事》犯夜人:违反夜行禁 令的人。) 

[陶侃]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世说新语?政事》) 

   ③采纳采取。例如: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韩愈 《送诸葛觉往随州讀书》) 

   ④记得例如: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史记文言故事选读》的常考疑难文言实词]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记文言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