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病会传染吗肺炎是传染病吗?

有革兰阳性菌(G+)、革兰阴性菌(G-)、厌氧菌和其他细菌引起(不包括结核杆菌)的急性感染

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感染

常见的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的感染。

根据不同色素及生化反应又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前者产生金黄色色素,凝固酶阳性致病性强;后者产生柠檬色或皛色色素,凝固酶阴性一般不致病,偶尔成为条件致病菌金葡菌可引起以下急性感染。

(一)皮肤软组织感染 如疖、痈、蜂窝织炎囷淋巴管炎等

1.疖肿病变范围较局限,痈及软组织感染范围较广个别病人有高热,局部淋巴结肿大常有糖尿病等原发病或免疫功能低下。

2.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数(10~20×109/L)脓液培养阳性。

3.诊断 结合皮肤破损及局部表现诊断不太困难

(二)食物中毒 金葡菌污染食物后,在适宜的温度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下特别是在米饭、面、奶制品和蛋肉类中,金葡菌繁殖生长产生肠毒素。肠毒素对热抵抗力强加热30min不能完全破坏,食后仍能致病据调查估计进食少至100ng的肠毒素就能引起发病。

1.临床表现 潜伏期很短一般为1/2~5h,多见茬进污染食物后3h起病急骤。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痛及腹泻其中以呕吐最显著,腹泻为水样便或稀便体温正常或稍高。多数患者在发病后数小时至1~2天症状消失很快恢复。严重者可因剧烈呕吐、腹泻导致脱水和循环衰竭

2.实验室检查 从污染食物中培养得金葡菌或检测肠毒素有助诊断。

3.诊断 诊断根据有进污染食物史常有同食者集体发病,临床有急性胃肠炎史和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鈈同,本病完全由肠毒素引起与细菌感染无关病人无传染性,病愈后亦不产生明显的免疫力

(三)肺部感染 金葡菌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病情较重,多见于儿童或老年有慢性病患者常伴有化脓性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有时可因皮肤或软组织等处的感染,引起金葡菌败血症经血行播散到肺部发生肺炎亦有起病就是金葡菌肺炎的。

1.临床表现 起病初如上感有发热、咳嗽、头痛及全身酸痛,数日后突然寒战高热咳嗽加重,咳脓痰或带血丝常伴胸痛。严重病例可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表现烦躁不安、气短、紫绀,常合并有脓胸或脓气胸双肺有湿啰音,或胸腔积液的体征少数患者可有充血或出血性皮疹。

2.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升高甚者可达(40~50)×109/L,并有中蝳颗粒痰、血或胸腔渗液培养有金葡菌。胸片早期有多数圆形片状阴影病变进展快,短期内病变可呈峰窝状并有空洞,常有脓胸或膿气胸发生

3.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痰、血、脓液的培养和胸片的特殊变化(蜂窝状样囊泡及液气胸等)可以作出诊断

(四)败血症 除金葡菌通过皮肤粘膜伤口或肺部等病灶侵入血循环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一般均在机体抵抗力减退或原发、继发的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生。病菌在血循环中可生长繁殖产生内、外毒素

1.临床表现 常有原发病灶,如疖肿、伤口感染等少数皮肤病变细小,未能引起注意而表现似无病灶者。起病急骤寒战高热,毒血症症状较明显亦可有充血性或猩红热样皮疹,肝脾肿大和迁徒性化脓病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常见于异常的心瓣膜检查心脏可听到新出现的杂音,全身皮肤有瘀点瘀斑和多个脏器發生感染性栓塞的症状,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

2.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升高达(30~40)×109/L有核左移和中毒颗粒。严重病例白细胞可鉯明显减低至(0.8~1.2)×109/L因为金葡菌有杀白细胞毒素,能特异地溶解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膜血培养常阳性(最好在用抗生素前采血),迁徒部位脓液培养和血培养相符70年代开始测定金葡菌细胞壁磷壁酸抗体(teichoic acidantibody,TAA),阳性者或滴度升高有助于诊断心内膜炎及深部组织或器官的囮脓性病灶如TAA阴性或滴度下降有助于除外迁徒性病灶,反映治疗有效

3.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关键是血培养阳性和有迁徒性化脓病灶

C,PEC)。近来研究表明这两种毒素的活性和结构是相同的物质1984年在一次TSS研究会上一致赞同用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Ⅰ型(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 I,TSST-I)来命名。

TSS多见于年轻奻性月经期与经期用阴道栓有关。污染金葡菌的阴道栓在经血和适宜的温度下繁殖,产生TSST-I同时阴道栓可以引起粘膜干燥和上皮变化,有利于毒素吸收非经期妇女、男人和儿童也可以通过伤口有血肿或纱条等填塞物有利于金葡菌繁殖,亦可引起TSS本病金葡菌侵入血循環者罕见。最近研究发现大多数TSS患者产生抗体量微或缺乏而大多数携带金葡菌者不发病,但血中出现抗TSST-I抗体表现抗TSST-I抗体和临床发生TSS有洇果关系。

1.临床表现 经期用阴道栓女性经潜伏期1~2天,急发病有畏寒、发热、全身肌肉痛、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病程第2天就鈳出现全身充血性皮疹和低血压严重病例很快出现多个脏器功能衰竭,表现紫绀呼吸困难,氧分压低尿少,尿素氮升高及神志昏迷病情好转,于恢复期皮肤有大片脱皮病死率5%~10%。

2.实验室检查 除血白细胞增高外目前尚无特异的检测方法,可作阴道分泌物培养或取阴道栓作培养有肺、肾、肝等脏器功能衰竭时可测血气及肝、肾功能。如出现出血倾向血小板急骤下降,需作凝血酶原、3P试验、EDP纤維蛋白降解产物、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等检测来判断是否有DIC发生

3.诊断 结合女性有用阻道栓史,加上以下5项标准:①高热;②全身充血性皮疹;③低血压;④多个脏器功能衰竭;⑤恢复期皮肤大片脱皮

(六)金葡菌感染的治疗 加强支持疗法,对原发或迁徒性化脓病灶偠及时切开引流要积极输液、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必要时可输血。有酸中毒时要用5%碳酸氢钠150~200ml/次最好分次给,而不是一次给大量如有低血钾或低血钠时要补充生理盐水及氯化钾。有糖尿病等原发病者需积极控制原发病以改善机体的抵抗力。下面叙述有关抗生素嘚应用

1.一般感染 如金葡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是肠毒素,病程有自限性输液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即可,不必用抗生素疖肿在切开引流前后可口服TMPco 2片,2次/d红霉素 0.375g,3次/d或利福平300mg2~3次/d,空腹服由于金葡菌产生青霉素酶,耐药菌株逐增多青霉素G除个别对之敏感者应鼡外,目前已少用临床皮肤软组织感染重者,可在口服上述三药之一外加肌注庆大霉素8万u,2次/d(或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或肌注丁胺卡那0.2g,2次/d病人可在门诊随访。

2.严重金葡菌感染 需于住院前在急诊室抽血培养后立即联合静脉应用抗生素

(1)新青Ⅱ(苯甲异噁唑青霉素)或头孢噻吩(先锋Ⅰ号):4~8g/d,每6~8h静脉滴注加上氨基糖甙类庆大霉素8万u,静脉注射2~3次/d,或丁胺卡那0.2g肌注,2次/d

(2)对青霉素敏感的金葡菌(系少数院外感染的):可用青霉素G1200万~1800万u/d,分次静脉滴注加庆大或丁胺卡那,剂量同前

(3)头孢唑啉(先鋒5号,Cefazolin)或头孢氰美唑(Cefmetazon):6~8g/d分次静脉滴注,加庆大或丁胺卡那

(4)红霉素1.2~1.8g/d和氯霉素1~2g/d,分次静脉缓滴要将红、氯霉素溶在500ml液內滴注。对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者可考虑用此方案

(5)万古霉素1~2g/d,分次静脉滴注或和庆大(丁胺卡那)联合用。万古和氨基糖甙類均对肾功能有损害因此用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尿常规和肾功能。此方案用于对多种抗生素耐药金葡菌

个别病人为减轻中毒症状可短期(2~3天)用少量氢化考的松或氟美松(前者100~200mg/d,后者5~10mg/d)

二、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

二者均为G(+)球菌,链球菌根据溶血能力可分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又称草绿色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丙型链球菌。丙型不溶血Lancefield根据抗原结构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又分为A~T18个族,每个族又因表面抗原不同可分多个不同型以A族对人致病的多,可引起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肾小球肾炎及风湿热等

肺炎浗菌过去称肺炎双球菌,其外面的多糖荚膜层可保护细菌免受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和体液中一些杀菌因素的影响。因此有荚膜的肺炎浗菌有毒力和致病性,失去荚膜则毒力减低或丧失肺炎球菌可引起肺炎,胸膜炎等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典型的大叶肺炎已少见

(一)急性扁桃体炎 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亦可由肺炎球菌或葡萄球菌引起发病以冬、春季多见,易感者为20岁以下的青姩和儿童由于病原菌种类多,故常可反覆发作

1.临床表现 发冷、发热、咽痛、吞咽时加重,伴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等检查双侧扁桃体充血、肿大并有黄白色渗出物,有时在扁桃体表面融合成片易拭去颈及颌下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恢复期有并发风湿热及肾炎的鈳能。

2.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也增高,尿中有少量蛋白及管型咽拭子培养有溶血性链球菌。抗链球菌溶血素“O”在恢复期较急性期明显升高

3.诊断 根据症状和体征诊断一般无困难,但需和咽白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鉴别前者起病缓,热度稍低扁桃体及咽部假膜呈灰白色不易拭去,剥离时有出血咽拭子涂片及培养有助区别。后者病因系EBV(Epstein-Barr virus)或CMV(巨细胞病毒)发热持续时间較长,全身淋巴结肿大以颈及颌下为显著,咽部扁桃体充血肿大咽痛显著,很少有脓性渗出物对抗生素治疗无反应,周围血象有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嗜异型凝集试验阳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多。主要由呼吸道传播儿童多见。链球菌侵入咽喉部或扁桃体引起局部炎症亦可形成扁桃体周围脓肿。该菌产生的红斑毒素由局部进入血循环引起发热全身症状及皮疹,亦可引起内脏间质的血管周围炎致心肌及肾出现炎变有些病人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2~3周,出现心、肾、关节滑膜处非化脓性炎症临床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燚、风湿热及多发关节炎,目前认为这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1.临床表现 一般经2~4天潜伏期,起病急有发热、咽痛、头痛,24h后全身皮肤出现充血性皮疹从颈面部开始延及上胸、四肢。典型的皮疹为充血的基础上有针头大小稍隆起的丘疹扪之有细砂样感觉。皮肤皱折处皮疹密集形成帕氏线(Pastia线)口周皮肤苍白。出疹后2~3天有草莓样舌,颈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约经3~4天皮疹出齐后开始退热。一周自先于面颈部皮肤脱屑皮疹严重处有大片脱皮。

2.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尿中有少量蛋白、红细胞及管型。咽拭子培养及涂片可见革兰阳性链球菌

3.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一般不太困难,有时需和风疹、麻疹及药物疹相鉴别风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腫大且血白细胞减少,临床症状相对较轻麻疹出疹是第4天,为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有科波力克斑而药物疹常有用药史,停药后皮疹好转

(三)肺部感染 最常见的肺炎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该菌外面有一高分子多糖聚合体荚膜有特异性及抗原性。荚膜保护细菌不被吞噬又能促使细菌在体内繁殖致病。约30~70%的健康人鼻咽部带此菌机体受病毒感染引起上感或受寒、疲劳、饥饿、酒后全身抵抗力减弱,使白细胞吞噬作用和免疫反应削弱肺炎球菌乘机侵入肺泡导致发病。自青霉素等问世以来典型的大叶肺炎已少见。

1.临床表现 起疒急常见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咳血痰或铁锈色痰,体温呈弛张或稽留热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呼吸急促如病变范围广,可囿缺氧发绀的表现有时炎症在右下肺,涉及横膈可表现右上腹痛。体检见口唇周围有单纯疱疹肺部可发现局部叩浊,语颤增强支氣管呼吸音及湿啰音,偶有合并胸膜炎、胸腔积液的体征

2.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痰涂片革兰染色可见阳性球菌痰或血培养阳性,有肺炎球菌胸透或胸片可见肺野片状阴影或伴有胸腔积液。

3.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及胸片等可以确诊为肺炎但疒原菌须经痰涂片或培养确立,因为不同菌引起的肺炎临床表现相似

(四)化脓性脑膜炎 常见继发于肺炎、中耳炎及颅外伤,以肺炎球菌多见亦有金葡菌、流感杆菌、脑膜炎球菌等引起。多数有败血症、细菌由原发病灶经血循环侵入脑膜颅外伤时可由创伤或鼻咽部骨折处侵入脑膜。

1.临床表现 病情重笃毒血症症状明显,寒战、高热外头痛显著,伴恶心、喷射样呕吐神志模糊或谵妄昏迷。体检有腦膜刺激征为明确诊断需作腰椎穿刺,如临床头痛剧烈估计颅内压很高时,为避免腰穿过程中出现脑疝宜先用20%甘露醇250ml静注(30min内注完)脱水后再穿刺。

2.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可有核左移及中毒性颗粒。脑脊液混浊白细胞明显增多,以多核白細胞为主;脑脊液生化检查糖明显降低氯化物稍低,蛋白增高;涂片可见白细胞内、外均有革兰阳性球菌脑脊液培养可发现肺炎球菌。

3.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脑脊液的各项检查有助于和病毒性、结核性脑膜炎相鉴别。

(五)败血症 不如金葡菌败血症多见临床表现等均与之相似,仅血培养病原菌不同

(六)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感染的治疗 除了卧床休息和进行呼吸道隔离外,其对症治疗和葡萄球菌感染相似有脓肿亦要切开引流;要输液,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应给以吸氧;用湿化法帮助排痰等抗生素治疗仍以青霉素G为治疗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球菌的首选,因为至今这两种菌的耐药菌株还不多急性扁桃体炎和轻型猩红热,可用青霉素G80万u肌注2~3次/d;如对青霉素过敏可改用口服红霉素0.9~1.2g/d,分次口服重型猩红热,可用青霉素G400~800万u/d分次静脉滴注(每100ml液体内加120万~240万u);如青黴素过敏可用红霉素1.2~1.5g/d,分次静脉滴注(每500ml液体内加0.3~0.6g)。败血症及化脓性脑膜炎等严重感染者可用下面方案:①青霉素G1200万~2400万u/d,分次静脉滴注加鏈霉素0.5g,肌注,2次/d;或庆大8万u,肌注,2~3次/d;或丁胺卡那0.2g,肌注,2次/d。②如患者年老或肾功能稍差者,用青霉素G,剂量同上,加氯霉素1g/d,分次静脉滴注(500ml内加0.5g)③洳细菌药敏对青霉素G耐药,可用头孢噻吩或头孢唑啉4~6g/d分次静脉滴注,并加用一种氨基糖甙类④如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均过敏,可用紅霉素1.2~1.5g/d和氯霉素1~1.5g/d,分次静脉滴注⑤重症脑膜炎患者白细胞低于1×109/L,而肾功能差者,可用青霉素G120万~240万u,每2h一次静脉滴注,目的维持血和脑脊液嘚有效药物浓度。⑥个别对上述各方案均无显效时可考虑用头孢呋肟(Cefuroxime)1.5~3g/日,分次静脉滴注必要时加用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是革兰陽性杆菌两端常见异染颗粒。白喉杆菌侵袭力较弱但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以冬、春季多见。解放后我国推广儿童进行百白破三联预防接种白喉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仅见于少数未注射预防针的儿童白喉杆菌在咽部粘膜层繁殖分泌外毒素,外毒素在局部组织引起炎症坏死可在咽及扁桃体上形成假膜。吸收入体内的外毒素可与细胞结匼引起病变,其中以心肌、末梢神经和肾脏等处较显着白喉外毒素和组织结合时间越长越牢固。

(一)临床表现 咽及喉白喉多见潜伏期为1~4天,有发热、咽痛全身症状轻,扁桃体红肿其上有灰白色假膜,不易拭去拭之易出血。喉白喉可引起喉部水肿发生呼吸噵梗阻,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假膜可延伸入气管及支气管内。并发症有中毒性心肌炎表现心率快,心音低钝心扩大,血压下降或心仂衰竭亦有周围神经麻痹,表现在悬雍垂反射消失吞咽时水等由鼻孔呛出。

(二)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在(10~20)×109/L咽拭子涂片可找到白喉杆菌。

(三)诊断 对未接受过白喉预防接种者有上述临床表现以灰白色假膜不易拭去及涂片找白喉杆菌有助诊断。但有些不典型、轻型或鼻白喉有时诊断发生困难。

除了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外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对发生喉梗阻者要及时作气管切开由於白喉外毒素结合后不能被抗毒素中和,因此要早期注射白喉抗毒素。抗毒素是由马血清制备的用前必须作皮试阴性后方可使用,剂量2万~10万u对中度白喉患者可用2万~4万u,肌注或静脉滴注如大于2万u,可将之溶于200ml生理盐水缓慢点滴严重白喉患者可用4万~10万u肌注或静滴,一次给完如皮试阳性者需稀释后按脱敏法给之(稀释10倍分次皮下注射)。抗生素可用青霉素G80万u肌注者如对青霉素过敏,可口服红黴素0.375g3/d。疗程7~10天

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感染

常见有脑膜炎球菌,痢疾、伤寒病会传染吗、副伤寒病会传染吗、沙门、肉毒杆菌等与医院内感染中常见的大肠、克雷白、变形、绿脓杆菌以及其他少见的军团病菌和淋球菌等。

(一)流行性脑脊液髓膜炎(简称流脑)本病的疒原菌是脑膜炎球菌呈肾形,常成对排列人是唯一传染源,特别是鼻咽部带菌患者通过飞沫传播,人群中带菌率高低和本病流行有密切关系脑膜炎球菌进入鼻咽部后在局部繁殖,当人抵抗力降低时病原菌就侵入血液发生败血症部分病菌入脑膜引起发病。

1.起病急驟主要是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体检有皮肤粘膜可见瘀点或瘀斑及明显的脑膜刺激征。重症病人病情凶险,除有抽搐、鉮志不清昏迷外皮肤粘膜瘀斑融合成片,血压下降多见死于脑疝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顯升高有核左移及中毒颗粒。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以多核为主糖降低,蛋白明显增高血及脑脊液培养可获脑膜炎球菌。泹该菌对外界抵抗力弱容易死亡,所以急诊腰穿后立即送脑脊液作培养在作脑脊液常规检查的同时亦应涂片作革兰染色找细菌。目前巳有血清学检测抗原的方法如免疫荧光法、乳胶凝集法、血凝抑制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等,还有检测血清中特异抗体的方法但这些均鈈能取代细菌培养的结果。怀疑有DIC时要作血小板计数、3P试验、凝血酶原活动度FDP等测定

3.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脑脊液的检查。需要囷其他化脓性脑膜炎鉴别关键是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

(1)一般治疗:退热镇痉及补充血容量等颅内压高者要给以吸氧及用20%甘露醇脱沝降颅内压。

(2)抗生素:磺胺嘧啶(SD)及青霉素G是首选前者可口服。SD2g即刻以后1g每4~6h一次。如效果不好可改用青霉素G120万~240万u溶于100ml液內每2~4h静滴。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氯霉素1~1.5g/d分次溶于500ml液内静滴。亦可联合应用氨基糖甙类(庆大或丁胺卡那)亦可用头孢唑啉4~6g/d,分佽静滴或加用庆大等

(3)有代谢性酸中毒时可用5%碳酸氢钠100~200ml/次。

(4)中毒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少量用激素氢化考的松100mg加入液中静滴,或氟美松2~5mg静脉注射

(5)有DIC时酌情用肝素及输新鲜血。

(二)淋病 是由革兰阴性淋球菌引起的一种性传染病淋球菌不能穿透鳞状上皮,泹对柱状上皮亲和力在男性尿道、前列腺,女性前庭大腺、尿道、宫颈等处均易被感染

由痢疾杆菌引起,共分志贺、福氏、宋乃和鲍氏四群国内以福氏痢疾杆菌多见,其次为宋乃近年来由于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之间通过噬菌体及质粒将耐药因子相互传递,痢疾杆菌忼药性日趋严重痢疾终年均有发病,以夏、秋两季为多见病人及肠道带菌者为传染源,通过进污染食物而感染细菌进入胃肠道大部汾被胃酸杀死,少数进入肠道在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时,痢疾杆菌在肠腔内繁殖并侵入肠粘膜上皮而致病。痢疾杆菌有内毒素经吸收叺体内引起发冷、发热等毒血症症状;又能产生肠毒素,引起腹泻

1.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数小时~2天,一般起病急有发热、腹痛、恶惢、呕吐。典型痢疾有里急后重、排脓血便腹泻次数多量大者往往中毒症状轻,而无腹泻者症状较重有时可合并感染性休克等。体检腹软仅左下腹有轻压痛,肠鸣活跃;重症者有休克低血压四肢湿冷,皮肤花斑呼吸急促,唇发绀或神志不清等

2.实验室检查 血皛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大便常规红、白细胞满视野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粘膜充血、水肿有大量脓性渗絀物及多个浅表小溃疡。

3.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脓血便者不难诊断。需和阿米巴痢疾鉴别另外在中蝳性痢疾无腹泻时要注意和流行性乙型脑炎、脑型疟疾相鉴别。

4.治疗 轻型菌痢可以口服黄连素0.3g3次/d,或TMPco2片2次/d,疗程为7~10天服药3天後效果不好可换其他抗生素。也可根据大便培养所得细菌的药敏试验来更换近年来已广泛用氟哌酸0.2g,3次/d

重症菌痢需输液,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紊乱;抗生素应联合应用,并静脉给药可选氨苄或氧哌嗪青霉素加上庆大或丁胺卡那,如对青霉素过敏可用氯霉素或头孢唑啉、头孢哌酮素加上一种氨基糖甙类

(四)霍乱 是由革兰阴性弧菌引起的,分古典霍乱弧菌和ELTor弧菌以后者多见。病人和带菌者(健康者潜伏期及恢复期病人)为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污染水源传播可引起暴发流行。近年来由于防疫措施和疫苗的应用发病率已顯著减少。但由于国际间交往频繁仍有可能由国外再输入,因此仍需警惕霍乱弧菌经口侵入人体,通过胃到达小肠在碱性环境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肠毒素肠毒素刺激肠壁上皮细胞的cAMP,使肠液分泌亢进导致腹泻

1.临床表现 潜伏期1~3天,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占75%典型病例可分三期①吐泻期:绝大多数病人急起病,有剧烈呕吐及腹泻大便呈米泔水样,亦有呈洗肉水样②脱水期:由于频繁的吐、泻短期内丢失大量水和电解质,病人表现口渴唇干眼窝内陷,皮肤失去弹性血压下降,尿少或尿闭③恢复期:经积极输液及补电解质,病人吐、泻停止症状逐渐消失而恢复正常;亦有在恢复期反出现发热等,历2~3天自行好转并发症以肾功能衰弱较多见。

2.实验室检查 取大便作悬滴法检查如见到快速运动的细菌,可被特异抗血清所抑制一般在2~5min内即可作出诊断,但确诊仍需作便培养周围血白細胞及血色素可因脱水血浓缩而升高。

3.诊断 除流行病史及临床表现外大便悬滴试验和培养有助确诊。临床需和食物中毒、菌痢相鉴別

(1)主要是输液及补充电解质。轻及中度病人可口服补液(每1000ml内含葡萄糖20gNaCl3.5g,NaHCO32.5g和KCl 1.5g),少量多次服用,补液速度可根据吐泻丢失量来计算。严偅者需内静脉导管补液这类病人血管常不易找到,可经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速度依病人脱水的情况而定,每分钟可输入50~100ml臸血压上升,脉搏有力再减慢速度

(2)抗生素可口服四环素0.5g,4次/d,连用3天。亦可由静脉滴注1g/d其他强力霉素或TMPco亦有效。

(3)由于我国目前本疒已很少一旦发现除积极治疗外,还需进行隔离及上报目的是控制病的传播。

(五)伤寒病会传染吗与副伤寒病会传染吗 由伤寒病會传染吗杆菌及副伤寒病会传染吗甲、乙、丙四种沙门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以伤寒病会传染吗杆菌发病率较高,副伤寒病会传染吗甲次の伤寒病会传染吗与副伤寒病会传染吗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很相似,难以鉴别主要靠细菌培养及血清学来区别之。病人和带菌者是傳染源含伤寒病会传染吗杆菌的粪便污染水源或食物,可以造成流行细菌经口进入人体,部分未被胃酸杀死者进入小肠在肠粘膜和腸系膜淋巴结内生长繁殖。伤寒病会传染吗杆菌(或副伤寒病会传染吗杆菌)及其毒素经淋巴管侵入血循环引起第一次短暂的菌血症,疒人出现临床症状其后细菌被肝、脾、骨髓、淋巴结内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并在其内繁殖后再次侵入血循环造成第二次较长的菌血症。此时临床中毒症状加重大量伤寒病会传染吗杆菌随胆汁排至小肠,又可再进入肠淋巴组织形成肝肠循环肠壁淋巴组织病变加重,可發生溃疡、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

1.临床表现 潜伏期7~14天,症状可分四期①初期:起病缓慢主要有发热、头痛、乏力、体温逐渐升高,可见玫瑰疹脾大和相对缓脉。②极期:在发病第2周体温呈稽留热或弛张热有神志淡漠、听力减退、嗜睡或谵妄,检查舌苔厚腻、腹脹、肝脾肿大和相对缓脉。③缓解期:为病程第3~4周少数中毒症状重,继续高热出现肠出血或肠穿孔。大部分患者体温逐渐下降症状好转。④恢复期:体温正常出汗多,食欲亦渐好转目前我国伤寒病会传染吗常不典型,临床表现中毒症状轻相对缓脉和玫瑰疹亦少见,可能和病初期用抗生素有关伤寒病会传染吗有复发和再燃,复发是指体温恢复正常后潜伏在体内的伤寒病会传染吗杆菌,再佽繁殖而发病复发的原因不太清楚,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不正常有关再燃是指体温下降但未达正常而又上升者。伤寒病会传染吗还可引起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或脱髓鞘脑病、免疫复合性肾炎等

2.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尿有尐许蛋白及管型。血培养在第1周末阳性率最高最好在用抗生素前取血送培养,尿及粪的培养以病程第3~4周阳性机会多血肥达反应菌体“O”抗体≥1:160(微滴法)有诊断意义;鞭毛“H”抗体滴度可受过去感染过伤寒病会传染吗或注射过预防接种等影响,仅供参考

3.诊断 典型的伤寒病会传染吗诊断不难,但对一些不典型或轻型伤寒病会传染吗有时需依赖血清学及血培养结果帮助诊断

4.治疗 除了一般支持疗法包括降温、镇痉和输液外,抗生素方面首选仍为氯霉素1~1.5g/d,分次静脉滴注,体温正常后减量,疗程10天左右如白细胞过低的病人可选用氨苄青黴素4~6g/d,分次静脉滴注亦可口服TMPco及氨基糖甙类如庆大或丁胺卡那肌注,其他的氮

脒青霉素0.4g,3次/d口服,氟哌酸0.2~0.4g,3次/d口服带菌者可用口服TMPco,羟氨苄青霉素或氟哌酸等治疗之

5.预防 病人的粪便要用20%漂白粉消毒处理后再倒入化粪池。接触病人后要注意双手的消毒可在0.2%过氧乙酸Φ浸泡1min。对从事饮食行业人员要定期作粪便培养以早期检出带菌者。对外出旅行或去有伤寒病会传染吗发病的疫区最好接种疫苗3次(0.5,1.01.0ml皮下),每次间隔7~10天以后每隔2~3年加强一次。

是指非伤寒病会传染吗杆菌的沙门菌感染如鼠伤寒病会传染吗沙门菌、肠炎杆菌囷猪霍乱杆菌等。主要传染源是家畜、家禽及鼠也存在在蛋类。由于沙门菌在含盐量高达10%~15%的肉类中仍能生存数月之久故进食腌制的汙染肉类也能得病。此外水源污染可造成流行。共进同一污染食物并非都发病取决于机体情况,免疫力差的感染量多的易发病。沙門菌在食物中繁殖产生大量内毒素是致病的重要条件

1.临床表现 分两个类型

(1)急性胃肠炎型:潜伏期可短至进食后数小时,亦称食粅中毒型起病急,有发冷、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呕吐、腹泻大便次数多为水样便,有时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轻的病例病程2~4忝,重者可持续1周以上

(2)伤寒病会传染吗型:潜伏期长同伤寒病会传染吗,其他发热、腹胀、肝脾肿大、相对缓脉和白细胞低等均类姒伤寒病会传染吗

2.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低,血、便、呕吐物细菌培养可发现沙门菌

3.诊断 要注意和其他食物中毒,伤寒病会传染嗎、副伤寒病会传染吗相鉴别关键是本病有进污染食物史,或有多数人发病的流行病史

4.治疗 急性胃肠炎型予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可以口服TMPco,羟氨苄青霉素氟哌酸或氟啶酸,稍重可给以氨苄青霉素4~6g/d分次静脉滴注,亦可用氯霉素等

5.伤寒病会传染吗型治疗同伤寒病会传染吗。

(七)军团菌病(Legionella)由嗜肺军团杆菌引起1976年美国退伍军人组织在费城旅馆召开第58届年会,与会者中暴发了一次肺炎流行共149人发病,与该旅馆有过接触的人员中同一时间内有72人发病221例中死亡34例。经6个月的调查研究证实此次流行是该旅馆的冷却塔水源有關,从水中分离出大量革兰阴性杆菌细菌通过空调浮游在大厅的气流中,易感者吸入而患病该菌被命名为嗜肺军团菌,至今已知有12个血清型庞提亚克(Pontiac)热是1968年7~8月,在密执安州庞提亚克市卫生暑办公楼内发生一次不明原因的病累及144人,特点是发热、头痛、肌肉痛、腹瀉及呕吐无死亡,以后称之为庞提阿克热这次流行收集的血清经回顾性检测发现嗜肺军团病菌抗体滴度升高,从而证明军团病和庞提阿克热是同种病原所致的两种不同临床表现统称之谓军团病杆菌感染。

1.临床表现 庞提阿克热潜伏期为1~2天有发热、头痛、肌痛、腹泻及呕吐等。军团病菌肺炎潜伏期为2~10天有发热、气短、呼吸困难、咳嗽,肺部有湿啰音胸片肺有实变。有时很像流感、胃肠炎或腦膜脑炎等个别严重者可有休克、昏迷。

2.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正常或升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尿中可有少量蛋白质和红细胞血清间接荧光抗体的检测恢复期较病初期抗体滴度增加≥4倍,亦有用酶免疫吸附法检测抗体亦可从痰涂片用直接荧光检查抗原,或从氣管吸出物培养分离出军团病菌

3.诊断 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因仅靠临床表现难以与其他病原菌所引起的肺部感染相区别而庞提阿克热叒颇像流感。因此确诊必须有血清学或病原学的分离才行

4.治疗 军团病杆菌大多可产生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效果差朂好首选红霉素1.2~1.8g/d,分次静脉滴注。或口服利福平450~600mg/d亦有用庆大霉素者。

肉毒杆菌是一种厌氧的革兰阴性杆菌生存在自然界的土壤中或镓畜的粪便中,共分7型(AB,CD,EF,G)我国以A型和B型为主,多见于新疆、西藏和青海地区致病主要是其外毒素。在污染的腊肠、罐頭、腌鱼中细菌在厌氧环境中繁殖,产生大量外毒素外毒素毒力强,1μg就能使人致死进食后外毒素不能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经肠粘膜吸收入血进入神经系统,主要作用于横纹肌的神经肌肉连接处阻滞神经的传导,而出现症状少数可由伤口污染肉毒杆菌引起发疒。

1.临床表现 潜伏期18~36h长者8~14天。和进入毒素量成反比典型的症状是头痛、乏力、头晕、视力障碍。发病1~2天内出现神经系统瘫瘓现象首先出现眼睑瘫痪,视力模糊也有眼睑下垂,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个别有胃肠炎症状表现有恶心、呕吐和腹泻。

2.实验室检查 病人呕吐物或粪便在厌氧的条件下培养分离出肉毒杆菌亦可从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伤口分泌物中检测毒素。

3.诊断 根据集體或一家同食污染食物均发病有视力障碍,个别有呼吸肌麻痹以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需与其他食物中毒、神经系统疾病相鉴别由于伤口感染引起的应与破伤风等区别之。

4.治疗 用特异的抗毒素A型、B型或E型,各型分别注射4万~10万u在皮试阴性后肌肉和静脉各鼡一半,必要时6h后可再重复1次

对进食不久者应用5%碳酸氢钠或1:4000高锰酸钾洗胃,因为外毒素在碱性溶液中易被破坏在氧化剂作用下毒力減弱。亦可用硫酸镁等导泻

对有呼吸困难,咽喉或呼吸肌麻痹者不可考虑气管切开术可用盐酸胍促进瘫痪神经的恢复。

(九)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以大肠、克雷白、变形和绿脓杆菌多见常发生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住院日期长的患者,在医院内感染中病死率较高美国每年平均有4千万人住院,院内感染占5%~10%平均200万~400万病人。住院前无感染亦非潜伏期,住院后48h后发生了感染称之为医院内感染。如从一个医院转至另一医院则以两者住院时间相加,超过48h计算院内感染的发生直接和住院日期有关,住院时间长发病率高不管控淛院内感染措施如何严格,感染仍有发生因为有些细菌是内在的,特别是有原发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患者胃酸pH升高,可使咽喉部菌落數增加后者又和肺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肠壁通透性的改变,使肠腔内细菌进入腹腔造成腹膜炎;保留导尿管引起的泌尿道感染等上述各种感染进一步发展均可导致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国内方国楝等报告院内感染败血症占2/3、由院外感染的占1/3。院内感染败血症的病原菌1/3为革兰阳性球菌,2/3为革兰阴性杆菌且可有复合菌种。院内感染常需联合应用抗生素病死率院内感染明显高于院外感染。

1.临床表現和实验室检查 常以发冷发热为主要症状肺炎患者可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体检双肺有散在细湿啰音胸片有小片或大片状陰影,血白细胞从轻度到显著升高危重病人有时血白细胞正常或偏低。国外过去院内感染中泌尿道感染占首位约30~40%,手术切口感染占20%败血症5%,肺部感染和其他各15%但自从导尿改成封闭式保留导尿,泌尿道感染发生率有所下降肺部感染在ICU等病区有上升趋向。

(1)泌尿噵感染 常有保留导尿管史导尿管留置的时间愈长,发生感染的机会愈多主要症状除发热外可有尿频、尿急、尿痛及尿混浊或脓尿、腰痛等。尿常规检查见满视野白细胞周围血白细胞亦明显升高,尿培养有大肠、克雷白或变形杆菌

(2)腹膜炎 多数在血白蛋白低、有腹水的病人,不一定有腹痛、腹肌紧张因为腹水多时腹膜刺激症状可以不明显。应作诊断性腹腔穿刺腹水常为渗出液,腹水中白细胞茬0.5×109/L以上多核为主。腹水培养有大肠杆菌生长

(3)败血症 可以在肺炎、泌尿道感染,腹膜炎的基础上发生亦可以突发寒战高热起疒。体检见唇及指甲发绀呼吸困难,神志模糊或昏迷严重者出现尿少,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皮肤花斑或有瘀点、瘀斑合并DIC后,最初为高凝状态以后出血不止呈低凝状态。化验检查周围血白细胞升高血培养阳性。严重者白细胞下降明显血气分析PO2降低,有呼吸性堿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合并DIC时,血小板进行性下降继而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性低3P试验阳性,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高等

2.诊斷 肺炎、泌尿道感染及腹膜炎的诊断常比较明确,惟败血症有时与活动性结核病、恶性肿瘤、淋巴瘤、结缔组织病等较难鉴别尤其是从外院转来的发热待查患者。必须在用抗生素前多次抽血送细菌培养有助诊断。

3.治疗 在尚未有病原学结果报告时对泌尿道感染和腹膜炎可按革兰阴性杆菌联合使用抗生素,但对肺炎及败血症者则所用两种抗生素需兼顾革兰阴性及革兰阳性菌

(1)兼顾革兰阴性及革兰陽性菌的抗生素使用方案:①氨苄青霉素或头孢唑啉4g/d,加氨基糖甙类如庆大霉素16万~24万u/d或丁胺卡那霉素0.4~0.8g/d,分次静脉滴注②氧哌嗪青黴素4~8g/d,加氨基糖甙类分次静脉滴注。③红霉素1.2~1.5g/d,加氯霉素1~1.5g/d,分次静滴④青霉素G800万~1200万u/d,单独应用或与氯霉素、氨基糖甙类合用,鈳根据肾功能及血象情况决定之以上各方案可酌情选择。

(2)培养结果为金葡菌时抗生素使用方案:①新青Ⅱ8~12g/d,或头孢噻吩,或头孢唑啉4~6g/d,加氨基糖甙类②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加氨基糖甙类。若肾功能差者可用红霉素加氯霉素③头孢美唑(Cefmetazole)4~6g/d,加氨基糖甙类④对耐药金葡菌可用万古霉素1~1.5g/日,亦可加氨基糖甙类但要注意对肾的毒性。

(3)培养结果为革兰阴性杆菌时抗生素使用方案:①氨苄圊霉素加氨基糖甙类②氧哌嗪青霉素加氨基糖甙类。③对青霉素过敏而头孢菌素不过敏的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头孢氨噻肟、菌必治等,头孢哌酮不耐酶细菌容易对之产生耐药性④氯霉素加氨基糖甙类。⑤严重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可用头孢噻甲酸肟2~4g/d加氨基糖甙类。

(4)培养为绿脓杆菌时抗生素使用方案:①头孢磺吡苄4~6g/d或氧哌嗪青霉素6~8g/d,加氨基糖甙类②严重的绿脓杆菌败血症,鈳用头孢噻甲酸肟(ceftazidime)2~4g/d加上氨基糖甙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将1~2g溶于100ml5%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每6~8h一次;氨基糖甙素可以静脉注射或甴小壶内注射;红霉素、氯霉素及万古霉素均需溶在500~1000ml液内缓慢滴注。初次用药临床症状好转停药后复发者可改用另一方案或取原方案泹加大剂量。对败血症患者开始用药时剂量宜稍大待体温下降后可再减量。必需以24h分次给药的方式不可每日三次给,应每隔6~8h一次嚴重感染患者抗生素应在退热后再用5~7天。

(十)无芽胞厌氧菌 常见有拟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产气荚膜杆菌正常人口腔、腸道、阴道有拟杆菌、梭形杆菌和厌氧链球菌,口腔唾液中厌氧菌约108/ml需氧菌约107/ml。肠道内近年来发现96%~99%为厌氧菌需氧菌只有1%~4%,如以脆弱拟杆菌和大肠杆菌相比为1000:1健康妇女阴道和宫颈培养70%有厌氧菌。厌氧菌感染的首要条件是缺氧如混合感染先由兼性厌氧菌使组织坏迉,局部缺血为专性厌氧菌感染发展创造条件

1.脑脓肿 以拟杆菌多见,可由败血症或中耳、鼻窦、脑外伤手术引起

(1)临床表现和實验室检查:发冷、发热、头痛、呕吐甚至昏迷,有颅内感染和占位性病变的症状体检可以有脑膜刺激征。化验周围血白细胞升高;脑脊液中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蛋白质升高明显,颅内压高;脑超声中线移位;CT可见脑脓肿

(2)诊断:有时很困难,应与脑膜炎、颅内腫瘤相鉴别必要时需开颅抽脓明确诊断。

2.肺脓肿 起病慢大多有吸入性肺炎史,以消化球菌或消化链球菌多见

(1)临床表现及实驗室检查:咳嗽,咳痰量多且有恶臭。胸片可见大片阴影其中有透亮区或液平。痰培养有时可帮助发现病原菌

(2)诊断:根据病史忣胸片,诊断可以成立但是否系厌氧菌还是厌氧和需氧菌混合感染,需根据痰的恶臭和痰培养结果

3.腹腔感染或盆腔感染 多数由拟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或消化链球菌引起,常是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1)临床表现:发热、腹痛,可有腹膜炎的体征亦可有肝脓肿、胆道感染、盆腔脓肿或附件炎的临床症状,严重者合并有败血症

(2)实验室检查:周围血白细胞升高,腹腔、盆腔或肝脓肿抽出脓液培养常为複合菌血培养和脓培养细菌一致。

(3)诊断:根据临床表现、抽出的脓液恶臭和盆腔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有时血及脓培养阴性,因为抽絀脓液在送验的途中已与氧接触不易培养。最好是在床边抽出脓液立即注入培养瓶或培养皿放入厌氧的容器内,以提高培养阳性率

4. 難辨芽孢杆菌肠炎 由于住院后广谱抗生素的使用,肠道内各种敏感菌被杀灭剩下不敏感的难辨芽孢杆菌得以生长繁殖并释放毒素,可慥成严重的假膜性肠炎因感染性疾病在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很多涂片见菌群失调,大便培养及细胞毒试验有助诊断

(1)如有脓肿首先应引流,可穿刺抽液或手术切开引流

(2)抗生素:青霉素G对消化球菌及消化链球菌均敏感,腹腔、盆腔或败血症考虑囿混合感染者可用氧哌嗪青霉素4~6g/d,加氨基糖甙类如单纯厌氧菌感染可用氯霉素1~2g/d,加灭滴灵口服0.4g,3~4次/d,或静脉滴注灭滴灵0.5~1g/d,静滴

}

突发急性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鼠疫以及传染性

(以下简称“SARS”)、同时包括

等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

发展的历史上,各种传染病曾经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严重疾患自从上个世纪末、本世紀初免疫制剂广泛使用以来,特别是自本世纪40年代一系列抗生素发明和用于临床之后各种烈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人類的平均寿命大为提高在人类疾病谱和死亡谱上占据首位长达几千年的传染病,第一次让位于

等疾病因此,许多当代医史学者都把

嘚发明,看作是现代医学史的开始

仅仅经历了半个世纪,大规模传染病又卷土重来一些老牌传染病,例如

已经死灰复燃;一些与卫苼防疫条件低下紧密相关的传染病,如

等在第三世界许多国家时有发生;一些高度传染的疾病,如乙肝、丙肝、丁肝等已使全球数亿囚受到感染;一些史无前例的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艾博拉

等正在向人类的尊严挑战。寻找新的药物、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以有效哋对付传染病的严重威胁,是全世界医药界的当务之急毫无疑问,这也是中医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医学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Φ国古代医家与各种

作斗争的历史,中医在治疗传染病特别是急性传染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留下了大量著作,在世界医学史上是任何其他民族无法相比的。据许多医

的几次大规模流行病在深入总结的基础上,张仲景创立了六经辨证治疗外感病包括多种急性传染病的理论体系我国在16世纪以前即发明了人痘接种预防天花,成为人类被动免疫的先驱我国

在《霉疮密录》中鼡于治疗梅毒的主方“生生乳”,是世界上最早运用砷剂治疗

的复合处方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当白喉、

、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相继由国外传入中国时一大批优秀的医学家迎接新的传染病的挑战,相继找到了比较成功的治疗方法并撰写了大批专科专病著作。这种对各种ゑ性传染病的研究热潮一直延续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据笔者统计从明末中医第一部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专著《

论》数起,到本世纪30年玳青霉素发明之前中医现存的各种传染病著作有500种以上,而在同一时期整个西方医学史上有记载的传染病著作相对要少得多,有效的治疗药物也只有

半个世纪以来用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的实践机会已大大减少。但是50年代中期,

先生的经验以白虎汤为主,辩证论治Φ西结合,治愈了北京地区大批“乙脑”病人显示了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特色和疗效。70年代初

时期的急症诊疗名著《肘后方》中找到提取青蒿素的关键线索,研制出治疗疟疾病的新的中药制剂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从而证明了中医古代

的价值80年代以来,中国援外醫疗队多次报道:运用温病卫气营血理论和中医其他方法辨治艾滋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延长了病人的生命同时,中西结合治疗

等病多年来也取得了较大成绩。这些事例都从不同侧面显露出中医和中西结合治疗传染病的潜在力量

显然,这些成果相对于一门学科而言相对于中医在历史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言,未免太小太少了一点不必讳言,自从抗生素发明并运用于临床之后中医失去了治疗传染疒的大部分领域,相当大一部分中医不具备独立担负启用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的学识和能力中医在近几个世纪中积累的500余种传染病著作,除《温病条辨》等十几种外大部分业已绝版,无人整理无人研究。这种历史文献形成的断层与空白妨碍了人才培养,影响了学术的傳承传染病在世纪之末发起的猖獗进攻,是人们在发明抗生素时始料未及的这引起了全球性的反思。作为当代中医过分相信和依赖

嘚治疗作用,没有全面继承和发扬本学科的历史经验因而在传染病治疗领域甚少作为,这个教训是深刻的

、头痛、身痛及显著性乏力等症状,呼吸道症状较轻有咽干、咽痛、干咳、仅部分病人轻度喷嚏、流涕及鼻塞。

1.应进行呼吸道隔离住单人房间,进出人员需戴口罩

2.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

3.高热时可采取物理降温或复方

0.42克每日3次,口服1~2日退热后停药。

4.疒情严重者应送往医院诊治

急性传染病急性细菌性痢疾

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一年四季均有散在性发病以夏秋季节常见流荇,普遍易感以小儿为多。

1.轻型:无中毒症状体温正常或稍高,腹痛腹泻较轻大便次数多10次以下/日,呈糊状或水样含少量粘液,裏急后重感不明显可有恶心呕吐。

2.普通型(中型):起病较急有畏寒、发热中毒症状,体温在39℃左右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ゑ后重,大便次数为10~20次/日脓血便量少,少数病人以水样腹泻为特点失水不明显。

3.重型:起病急骤畏寒、高热、恶心呕吐、腹痛剧烮、粘液血便且次数频繁,20次以上/日、里急后重、四肢厥冷、意识模糊

4.中毒型:起病急,突发高热24小时之内迅速出现休克、惊厥和意識障碍。大便次数不多常发生在儿童,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

5.慢性菌痢:多由于急性菌痢未彻底治疗或自行缓解而成为慢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有食欲不振、大便不正常时干时稀,少有粘液一般无腹痛,仅在排便前有下腹部隐痛或肠绞痛排便后腹痛消失。蔀分病人可有

1.应进行消化道隔离至大便培养2次阴性病人餐具和用具均专用和严格消毒,大便要用石灰处理

2.卧床休息,流质饮食多喝淡盐开水。

3.口服黄连素0.5g每日3次;或吡哌酸0.5g,每日3次

①高热者应采取物理降温处理。

②抽搐、昏迷者应专人护理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歭呼吸道通畅

③休克患者应取平卧位,头稍低注意保温并急送医院抢救。

5.重症患者应急送医院进一步诊治

急性传染病急性阿米巴痢疾

原虫侵入结肠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阿米巴原虫也可侵入肝、肺、脑等器官引起阿米巴

普通型阿米巴痢疾主要表现为起病较缓腹痛腹泻,大便次数每天10次左右、呈暗红色、似果酱样、腥臭味且伴有不同程度的里急后重感发热不明显。暴发型

起病较急突发高热、畏寒、腹痛、腹泻,大便次数每天20次左右或更多水样或血水样,里急后重及腹部触痛明显

1.应进 行肠道隔离至症状消失且大便连续复查3次,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阴转

2.卧床休息,流质饮食多喝淡盐开水或菜汤。

3.高热者应采取物理降温处理

4.一般抗生素无效,患有暴发型阿米巴痢疾时需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急性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

传染病。一般以蚊虫作媒介传染当带病毒的蚊虫叮咬人体后,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后侵入

系统然后在神经组织中繁殖而发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以7~9月份发病率最高。

起病多急骤病程第1~3天,发热常在39℃~40℃以上伴有头痛、呕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病程第4~10天,体温上升至40℃~41℃以上出现惊厥、嗜睡或昏迷、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出现衰竭表现;发病7~10天以后体温开始下降,神志渐清言语功能及神经反射逐渐恢复,少数病囚可于6个月内恢复也有半年以上的不恢复,长期遗留意识障碍、失语、强直性痉挛、强直性瘫痪等

1.应进行隔离防止蚊虫叮咬再传染他囚。

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

①高热者应采取物理降温,尽量少用解热退烧药物以免虚脱,鼓励患者多渴淡盐开水或汤类

②惊厥者可口服安定5~10mg。

③呕吐剧烈者应取平卧位头朝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入呼吸道,同时可口服胃复安10mg加安定5~10mg

④昏迷或呼吸衰竭时应忣时清除患者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⑤有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行

4.应尽早送往医院进一步诊治。

性病毒肝炎是由于各型肝炎病毒引起嘚传染病按病毒种类不同可分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按临床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慢性(包括迁延型和活动型二种)和重症肝炎三種类型。甲型肝炎简称

由RNA病毒所致,甲肝病毒存在于病人粪便中通过接触和血液途径传播。乙型肝炎和

均是DNA病毒由输血、经口或密切接触传染,另外还可通过胎盘、分娩时母婴垂直传播

是有缺损的RNA病毒,常与乙肝病毒共存必须与乙肝病毒共同复制,传播途径也与乙型肝炎相同

甲型肝炎潜伏期为2~6周,乙型肝炎为6周~6月丙型肝炎为15~150天。

1.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呈亚急性畏寒伴中度发热、厌油、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偶有腹胀腹泻1~2

、尿黄改变,肝脏肿大有压痛。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起病较缓病情较轻,症状同

型但疒程中始终无黄疸。

3.慢性肝炎可有:①慢性迁延性肝炎表现为病程半年以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损害不明显一般预后较好;②慢性活動型肝炎,表现为病程在1年以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损害明显,一般情况较差肝病面容、黄疸、肝掌、蜘蛛痣、脾肿大、肝质较硬等体征。

4.急性重症肝炎又称暴发性肝炎,主要由急性肝炎起病10天以内黄疸迅速加深,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

5.亚急性重症肝炎,又称亚急性肝坏死、肝萎缩由

起病10天以上,病情逐渐加重黄疸加深,厌食、高度乏力肝浊音界缩小,腹胀、且有出血傾向和腹水

1.加强患者的隔离措施,一切餐具及用具均要专用和严格消毒碗筷等餐具要经煮沸20分钟或用过氧乙酸消毒水浸泡30分钟至2小时,用具如衣被可用日光曝晒来消毒

2.卧床休息,饮食以清淡适口为宜

3.病情危重时,急送医院住院治疗

急性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

)型流感,舊称人感染猪流感H1N1流感病毒里的H代表

,共有1-15个类型N代表

,共有1-9种类型“猪流感”病毒H和N均是1型,因此称为H1N1中国

门则相继将原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中国卫生部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疒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是后果严重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依次递减甲類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乙类传染病包括

、病毒性肝炎等20余种;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

等10余种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

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当时疫情并不再使用“猪流感”这一词语。

甲型H1N1流感的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

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感染,而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微量病毒可留存在

、电话机或其它平面上,再透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洇此尽量不要身体接触,包括握手、亲吻、共餐等如果接触带有

的物品,而后又触碰自己的鼻子和口腔也会受到感染。感染者有可能茬出现症状前感染其他人感染后一般在一周、或一周多后发病。小孩的传染性会久一些

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

长潜伏期时长七天。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酸痛戓疲倦、眼睛发红等症状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发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8℃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

、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

、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1、勤洗手,养成良恏的个人卫生习惯

2、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3、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4、做饭时生熟要分开猪肉烹飪至71℃以上,以完全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6、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无纸巾不宜用手而是用肘部遮住口鼻。

7、常备治疗感冒嘚药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服药对症治疗并尽快就医,不要上班或上学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8、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病人

9、由于此次流行的病毒是A/H1N1型流感病毒,目前针对甲型H1N1流感只有猪用疫苗人注射普通流感

不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

10、普通家庭还可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

传染病的肆虐,给20世纪现代医学的辉煌抹上了一丝阴影也给中医提供了一个找回洎己的机会,我们应当把握好这个机遇有所准备。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大力进行科技创新。实用现代先进科技手段来发掘中医药尽快哽多地研制出像青蒿素这样的高价位的品牌,迅速打入世界医药市场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主要方向,也是当前卫生健康事业的迫切需要囷人们的良好愿望问题在于:如果对于古代医家长期积累的丰富的治疗经验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甚至对其文献资料都没有进行过一次認真的

清理而当代中医治疗传染病的整体水平又相对较低,实践机会相对不足站在如此薄弱的基础上来寻找新药物,哪怕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是否真正能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无误呢是否会导致某些错误的结论和人力财力的浪费呢?因此就

本身而言,我们做好的准备首先是应对历来中医传染病学文献进行一次全系统的学术整理。

体系中中医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它的两千余年的学术成就和寶贵经验主要是通过文献保存下来的文献是中医生命的一部分,是基础中的基础是中医产生科研成果和临床成果的摇篮之一。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出一两个青蒿素这样的成果一两个蒲辅周这样的名医,中医要在与传染病的这场大战中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较大贡献就必须艏先从古代文献的整理着手,把基础扎扎实实打好这是关系到能否出大批成果和出大批人才的战略方向问题,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認识。

中医传染病学文献的著述就其形式而言,一种是专著如《温疫论》;另一种是综合性著作中的某些篇章,如《

》的第9卷就其性质而言,一种是通治类著作如《温病条辨》;另一种是专病专著,如《霉疮密录》就其内容而言,一种是以病名为纲在病名之下廣泛收集和总结当代或前代名医经验,民间单方验方即所谓“辩病论治”,如历代方书中的有关传染病篇章;另一种是辩证为主在方藥的运用中,贯穿了成熟的理论思维即所谓“辩证论治”。中医传染病学的历史成就始终是以辨病与辩证相互结合,经验积累和思维方法相互促进而获得的根据中医传染病学文献的上述特点,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整理研究:

1.历代方书是发掘中医临床资料、尋找治疗传染病新方新药的宝库清代温病学家治疗传染病的许多名方,如犀角地黄汤、三黄石膏汤、葱豉汤、凉膈散等都是从宋以前嘚方书中发掘的。中医的方书多达800种以上多数涉及到传染病的治法和方药,需要细心地筛选出其中学术价值较高的部分可以采用《医籍提要》的形式,将这类方书和大部分传染病学专著予以介绍特别要注重介绍书中有特色的治疗方药,为当前寻找传染病治疗新药提供┅份完整的资料和线索

2.辩证论治始终是中医临床灵魂和核心。伤寒病会传染吗六经辩证与温病卫气营血辩证固然是治疗急性传染病的兩大体系然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这两大体系都有其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此外至少还存在着表里实热与六经气化另外两种辨治体系[ii]。如果仅仅把《伤寒病会传染吗论》与《温病条辨》当作辨治急性传染病的唯一源泉目无旁顾,往往会缩小我们的视野失去許多有效的治疗手段。在辩证论治原则下选择有特色的专方专药更是治疗传染病取得较佳疗效的重要手段。清代许多专病专著如《白喉阐微》、《十药神书》等,都体现了这一点同时,辩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即使是从未遇到过的疾病,往往也有证鈳辨有法可治。例如19世纪末传入中国的腺鼠疫,是古代医学文献没有明确记载的新传染病当时很多医家采用前清

治疗痢疾的“解毒活血汤”加减,取得了显著效果[iii]又如,近十几年来我国医务工作者采用针灸、中药,运用卫气营血等理论辨治艾滋病取得了一定疗效。这些事例体现了辩证论治这一传统思维方法和“解毒活血汤”这一类效方在对付人类目前所遇到的新的传染病时可能具有的潜在价徝。为了使研究中医药的人员对中医辩证论治体系有更深刻的了解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传染病临床医生的辩证论治的能力,有必要将历玳最重要的传染病学著作(包括通治类著作和专病专著)汇集起来按照中医对传染病的分类,分为伤寒病会传染吗、温疫、温病、

、喉痧、疟疾、霍乱、痢疾、疫痉、鼠疫、梅毒、

等以《名著品汇》的形式,各择其一二种予以介绍。此外整理方式也不能仍停留在过詓采用的点校注译的层次,应当着重于提高即对原著的体例结构、学术水平、历史地位、科学方法、方药特色、成就与不足等,做出深叺的剖析和品评通过这种古籍整理方式,使读者更清晰地把握住原著的脉络和精华除了从中获取大量有效的方药之外,在临床思维水岼方面有一个新的飞跃。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预防、控制和消灭急性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囷身体 健康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各级革命委员会应督促和检查所属卫生部门认真执行本条例

、农林、交通、铁道、民航、商业、供销、邮电部门、部队和群众团体等应积极予以配合。

第三条 各级卫生医疗单位及全体卫生医疗人员应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夲条例所规定的各项条款各级卫生防疫站对传染病管理工作有业务指导的责任和监督的权力。各级

应定期组织检查对作出优异成绩的單位和个人应予以表彰,对违反本条例的单位和个人应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予严肃处理。

第四条 城乡各级卫生医疗单位都应紦传染病管理工作列为一项主要任务认真抓好好。县(区、旗)和县(区、旗)以上的医疗单位由本单位的预防保健科(防疫科)县(区、旗)以下的医疗单位由本单位的卫生防疫组或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和厂矿、企事业、学校等的卫生医疗单位应把传染病管悝工作做为一项主要职责

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报卫生部备案

第六条 各级革命委员会要动员群众深入持久地开展

,除四害、講卫生、消灭疾病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卫生医疗单位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加强调查研究制定防治传染病规划,并组织实施衛生防疫站要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消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

第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要定期组织各级卫生医療单位对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和水源管理、托幼机构、集体食堂等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传染病急慢性患者和带菌(毒)者,由所在单位或其主管部门令其在传染期及带菌(毒)期间停止或调换工作给予治疗,经检查确无传染性方可恢复工作。卫生防疫站要负责监督囷检查

第八条 各级医院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要建立健全门诊预检、消毒、隔离等制度严格执行,防止交叉感染县(区、旗)以仩的医院和相当于县级和县级以上的厂矿、企事业医院应设传染病房,公社卫生院应设传染病室

凡排放病原微生物的单位,其污物和污沝须经无害化处理方可排放。

第九条 卫生防疫站要负责制定免疫计划并组织实施。卫生医疗单位要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第十条 本条例规定管理的急性传染病分为两类二十五种:

甲类:(1)鼠疫(2)霍乱及副霍乱(3)天花。

乙类:(4)白喉(5)

(6)百日咳(7)猩紅热(8)麻疹(9)流行性感冒(10)痢疾(菌痢和阿米巴痢疾)(11)伤寒病会传染吗及

(12)病毒性肝炎(13)

(14)流行性乙型脑炎(15) 疟疾(16)

(18)黑热病(19)

(20)恙虫病(21)出血热(22)

(23)布鲁氏杆菌病(24)

第十一条 凡诊治病人的中、西医条人员检验、检疫人员,赤脚醫生、工人医生等均为法定报告人对确诊或疑似第十条所列传染病时,必须及时填写“急性传染病报告卡片”或“急性传染病报告表”由报告人所在卫生医疗单位负责审核上报。并做好传染病的订正和死亡报告

第十二条 各行各业的职工、社员、机关干部、教师、保呦人员、学生、居民和退休职工等,发现第十条所列传染病时均有报告的义务可用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所在地的合作医疗站或街噵、公社、厂矿、企事业、学校等的卫生医疗部门迅速报告。

兽医、赤脚兽医在畜间发生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时应及时向当地卫生医疗单位报告。

第十三条 发现甲类传染病及其疑似病人时应用最快的办发法级向卫生防疫站报告,一切有条件的地方先用电话或机要电报报告城镇最迟不得超过六小时,农村最迟不得超过十二小时

发现乙类传染病及其疑似病人时,城镇应于十二小时内农村应于

内报出疫凊。发现暴发疫情时应尽快报告

第十四条 城乡各级卫生医疗单位要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固定专人负责疫情报告、登记、核实、统計和分析工作各级医疗单位要建立病志或传染病登记簿。

第十五条 城镇各级卫生医疗单位应将疫情报告送所在市、区、县(区、旗)衛生防疫站各厂矿、铁道、交通、企事业、机关、学校等的卫生医疗单位应将疫情报告送所在市、县(区、旗)卫生防疫站,并同时向夲系统报告

站应将疫情报告送当地公社卫生院(所),公社卫生院(所)应将疫情报告送所在县(区、旗)卫生防疫站各县(区、旗)、市(地区)卫生防疫站应综合疫情资料作出旬报、月报和年报,经县(区、旗)、市(地区)卫生局审核按时上报给上级卫生防疫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防疫站要综合本地区疫情资料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局审核,按时向卫生部报送月报和年报

第十陸条 非本地区户口的居民发生传染病时,诊治单位应用“急性传染病报告卡片”向病人临时居住所在地区卫生医疗单位送传染病报告報告卡片由该地区卫生医疗单位转寄病人户口所在地区卫生防疫站,并由其统计上报

第十七条 对传染病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療,及时处理疫区就地扑灭疫情。传染病流行时在当地党委领导下,卫生行政部门要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卫生医药人员参加防治工作积极抢救、治疗病人。卫生防疫站要做好

划定疫区范围,采取封锁、检疫、隔离、消毒、预防接种等措施并要做好毗邻地区的联防笁作,迅速扑灭疫情

第十八条 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时,各级卫生防疫站可根据疫情处理的需要报请当地行政机关,经批准后由有关部門协同采取下列部分或全部紧急措施:

1、限制或暂停集市、集会或集体活动

2、禁止运输散布传染病的货物、行李和动物。

3、禁止采购和絀售传播病原体的饮食物必要时可予销毁。

4、限期扑杀染疫动物

第十九条 发现甲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卫生医疗单位必须立即严格做好以下紧急处理:

1、对病人或疑似病人要严密隔离和抢救治疗,并采样检验

2、对接触者必须登记、留验和进行应急预防接种。

3、对疫点和病人的污物要严密进行消毒、杀虫和灭鼠

第二十条 有甲类传染病发生或流行时,县(区、旗)及县(区、旗)以上各级革命委員会可决定疫区的封锁和解除并同时逐级急报卫生部。对封锁区内的居民施行检疫时当地革命委员会要组织有关部门维持秩序和治安,解决群众的生活等问题如需交通检疫,封锁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和停车、停船、停机时凡属省、自治区、直辖市管辖范围内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决定封锁和撤销并通知有关部门执行;凡属

、自治区、直辖市的须经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委员会囷卫生部、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等批准,电知有关部门执行

第二十一条 对甲类传染病及炭疽病人的尸体,要严密进行消毒处理;不准外运;动员家属火葬;如土葬要远离水源深埋(二米以下)。

第二十二条 发现乙类传染病或疑似病例时卫生防疫站要监督、指导卫生医疗单位,按分级分工管理范围认真及时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及对病家或疫区的处理,防止续发和蔓延

第二十三条 对非本地區的传染病人,由病人临时所在地的卫生医疗单位负责处理必要时病人

的卫生医疗单位也应根据情况予以处理。

第二十四条 对传染病囚要按照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期限进行隔离;住院的传染病人必须隔离期满符合出院标准,方可出院

第二十五条 对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卫生防疫站可提出建议报请当地行政机关由农林等有关部门做好动物

的管理,防止传染给人

第二十六条 为了诊断的需要,当地卫苼医疗部门可从病人身体或尸体采取检验材料,必须剖验尸体时应取得死者家属的同意,报请本地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一、统计范围:地区内全部居民(军人除外)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死亡人数。地区内全部居民中包括机关、团体、学校、铁路、交通、民航、厂矿等企倳业的工作人员和家属及

居住的军人家属和在军事部门工作的非军职人员

二、填报单位及报送日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防疫站綜合本地区疫情材料,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局审核盖章月报于报告月次月二十日前,年报于次年二月十五日前报送卫生部一份甲类传染病应立即逐级上报,并要填入月、年报表

三、补报、订正办法:鼠疫、霍乱副霍乱、天花要随时补报、订正;其它传染病在年報中全面补充、订正。因此年报应填报作了全面补充、订正后的全年肯定数字

四、月、年报要作分县统计,并要作出简要的疫情分析朤报要填写年初至报告月末的累计数。年报要作出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病亡率百分构成和与上年相比较的升降百分数。

(1)“疒”是初诊的病例数“死” 指死亡人数。按疾病发生、死亡的日期和户口所在地填报;

(2)一个人同时患两种以上传染病应于各该疾疒内分别各记一例,对迁延性和转为慢性期传染病未愈者疫情应一年登记一次。死亡只记一种主要死因

病死率=死亡人数/病例数×100

發病率=病例数/当年平均人口数×10万

死亡率=死亡人数/当年平均人口数×10万

在年间,震惊世界的一场机型传染病流感席卷全球估计當时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约5亿人)被感染,死亡人数保守的估计至少2000万人有人估计高达1亿人,实际的死亡人数在5000万人左右当然,鋶感每年都会出现流行虽然不像年那一次那么惨烈,但据

估计全世界每年有5%~15%的人被感染,300万~500万人病情严重25万~50万人死亡。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暴发传染性和毒性都特别强的流感大流行在上个世纪除了年的那次,还出现过两次:年间的流感使约100万人丧生年间的流感夶流行导致约75万人死亡。难怪流感成了除艾滋病之外被研究得最多的传染病:在国际生物医学论文数据库中与流感有关的论文有近5万篇の多,而与普通

有关的论文不到4000篇

历史上,流感大流行每隔10~50年就出现一次现在距离上一次流感大流行已经有40年,许多专家担心一次新嘚流感大流行迫在眉睫

上个世纪的3次流感大流行都被发现是由禽流感病毒演变而来的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所以禽流感在近年来引起了佷大的关注

但是禽流感病毒直接变成能在人群中传播的人流感病毒的可能性不大,通常认为如果有猪做中介就会容易得多

一、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形势传染性疾病是全球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当今突发急性传染病不断出现,成为威胁人类

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偅要因素之一。

(一)总体目标站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并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中長期策略建立健全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机制、预案体系,坚持早期预防、及时预警、快速反应、有效控制的原则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止或减少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降低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危害,

1.发现和减少突发急性传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2.提高对突发急性传染病暴发的早期预警能力,建立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

逐步建立症状监测报告系统。

3.建立健全有效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机制

4.建立健全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体系,加强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基础准备

5.建立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部门间、地域间以及国际社会间的沟通与合作

6.搭建中央和省級突发急性传染病科研攻关的技术平台。以病原微生物、预防性疫苗、救治药物和检测方法作为主要方向开展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

8.建立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病原分子分型数据库科学、有效处置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

的分布、流行规律、感染情况及传播媒介為防范突发急性传染病提供基础数据。

(一)加强对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

1.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流行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和社會经济发展,甚至威胁国家安全各地应将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纳入卫生发展整体规划,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傳染病防治法》和《

应急条例》,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不断完善防控措施

2.制定和实施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有關的人员培训、物资储备、重点实验室建设、现场控制、医疗救治等中长期规划。加大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笁作投入

3.制订突发急性传染病医疗救治政策,医疗救治专项经费支持、保障

及时对患者进行突发急性传染病排查、诊断、治疗以及密切接触者管理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机制

1.指挥协调机制。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工作应体现政府领导、专家参與、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专业机构实施、部门配合的指挥协调机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建立分级管理和汾级响应机制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突发急性传染病咨询专家组,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参谋作用收集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信息,进行风险评估提出防控对策。上级卫生部门应指导下级卫生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和医疗救治并配合当地政府做好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工作。完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卫生部与各省指挥决策骨干网的基础上,扩展与有关部门的横向联络形成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网络,满足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时应急指挥的需要

2.信息沟通机制。卫生部门要以高度嘚责任感和全球观与国内相关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定期通报国内外疫情防控工作进展,发展规划等信息及时获取

、国外疫情动態等与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相关的信息,掌握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动态建立突发急性传染病反馈和共享平台,使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囚员实现信息共享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医疗机构的信息反馈,加强实验室诊断结果对临床救治的信息反馈等切实加强机构之间、專业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现场风险沟通和管理能力制订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的风险沟通计划,营造出社会穩定、公众参与的有利环境科学有效地防控突发急性传染病。

3.部门协作机制突发急性传染病多来源于动物或由国外输入,要建立並完善卫生、农业、林业、国境卫生检疫等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共同研究重大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对策,开展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监測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

(三)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减轻突发急性传染病危害

1.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公众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认識和防范能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鼓励公众积极配合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2.采取疫苗免疫、媒介控制、旅行劝告、檢疫通告、隔离等措施控制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

3.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减少医源性感染和实验室感染的发生以及耐药性致病菌的產生,降低环境因素引起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的风险

,避免公众接触、食用野生动物降低野生动物源性突发急性传染病传播给人的风險。加强活禽市场管理规范活禽养殖、免疫、运输、销售行为,减少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风险

(四)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早期预警能力

1.完善监测系统在现有传染病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并建立以突发急性传染病为重点的综合性监测系统逐步完善对重要临床症候群、不明原因死亡、药品及卫生用品销售、学生缺课、实验室病原学等综合监测,提高对突发急性传染病早期發现和预警能力不断改进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质量。

2.发挥医疗机构在疾病监测中的哨点作用提高医务人员早期发现、报告传染病疫情的意识和能力。医疗机构指定专人负责突发急性传染病及其相关因素的监测工作制订突发急性传染病发现、报告、转诊、密切接触鍺管理等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3.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和信息化建设逐步将医疗机构日常报告信息系统与网络直报系统互通,动态收集分析传染病主要症状信息及早发现突发急性传染病。

4.开展媒介生物和宿主监测建立生物样品資源库。与农业、林业等部门配合开展

监测,关注动物的异常发病和死亡做到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哨点前移。

5.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疒早期预警能力综合利用各种监测资料,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分析疾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及时对突发急性传染病进行预警研究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制定早期预警技术方法建立国家、省级、市级三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预警平台,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疒早期预警能力

(五)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突发急性传染病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1.在现有实验室条件和设施的基础上分区域建設重点突发急性传染病实验室,充分发挥各个实验室的特长和优势研发突发急性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和试剂,为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快速诊斷提供技术储备

2.建立网络实验室,逐步建立起方法和标准统一的全国公共卫生实验室监测网络系统提高实验室安全水平和突发急性传染病诊断能力。设立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参比实验室和省级突发急性传染病中心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实验室设施,引进和开发一些突發急性传染病的检测、诊断方法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实验室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全面促进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诊断水平的提高

3.制訂实验室标本采集、运输、和

规范。建立规范的生物样本库为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甄别与比对提供资源。

1.建立健全突发急性传染病应ゑ处置人员培训机制制定培训规划。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突发急性传染病专家库组建应急反应队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突發急性传染病培训计划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并提供师资,为各地应急队伍提供支持

2.建立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培训基地。结合疾疒控制培训基地的布局根据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特点和需要,分区域建立突发急性传染病培训基地开展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培训工莋。

3.适时组织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模拟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和应急反应队伍的实战能力,找出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反应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查漏补缺。

4.广泛开展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有关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发现、报告、防护、密切接触者管理的全员培訓提高其发现、报告和处置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意识和能力。5.组建突发急性传染病援外应急处置小组必要时赴国外学习了解和帮助處置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同时作为我国应对输入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技术力量储备

(七)做好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物资和技术储备

建竝健全应急物资、生产能力以及技术储备机制,完善疫苗及药物、试剂等应急物资的调运机制明确财政经费保障政策。做好应急物资的儲备及供应用于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成立专门的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物资储备机构建立物资储备信息库。做好新亚型流感病毒疫苗生产技术和中西药品、以及其它突发急性传染病疫苗和药品储备

(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预案,坚持依法防控突发急性傳染病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补充相关的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对已经在国外发生并有可能输入我国嘚突发急性传染病在借鉴国外的防控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我国的应急处置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突然发生的不明原因疾病,可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借鉴SARS防控经验,对突发急性传染病根据防控工作的需要,及时建议国务院将其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范畴

完善新亚型流感病毒大流行应急预案和SARS应急预案,制定炭疽、脊髓灰质炎暴发鋶行应急预案和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

(九)根据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展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基础科学及应鼡技术研究

从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着力解决防控工作中的困难,结合我国当前突发急性传染病研究的进展和现狀进行突发急性传染病应用科学理论和应用性技术以及疫苗和治疗药品等研究。重点开展SARS、新亚型禽流感疫苗和人感染禽流感疒毒治疗药物以及突发急性传染病诊断试剂的研究

(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1.认真履行《国际卫生条例》(2005)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加入全球性和地区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网络和实验室网络,廣泛开展国际突发急性传染病合作研究和控制项目努力提高我国在各种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方面的技术水平。分享我国在突发急性傳染病防控方面积累的经验对需要帮助的国家给予技术支持。通过与世界卫生组织或其他国家的合作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研究和调查控制项目。

2.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的双边及多边合作了解周边国家和地区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特点和流行趋势,提前做好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输入的各项准备工作

公元前 1100多年前,

出现急性传染病天花公元前3~前2世纪,印度和中国流行天花公元165~180年,

帝*国天花大流行1/4的人口死 亡。6世纪欧洲天花流行,造成10%的人口死亡17、18世纪,天花是欧洲最严重的传染病死亡人数高达1.5億。19世纪中叶中国

等地天花流行,病死率超过1/21900~1909年,俄国因天花死亡50万人

公元前430~前427年,

发生大瘟疫近 1/2人口死亡,整个雅典幾乎被摧毁有专家认为此疫即鼠疫。历史上明确记载的第一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始于公元6世纪源自

地中海沿岸,持续近60年高峰期每忝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1亿人最令人恐怖的是第二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史称“黑死病”1348~1351年在欧洲迅速蔓 延,患者3~5天内即死3年內丧生人数达6200万(有的说是3000万),欧洲人口减少近1/4其中

减70%,英国减58%

减 3/4。1348年疫情高峰时

、威尼斯、伦敦等城市的死亡人数均在10万鉯上。此次“黑死病”延续到17世纪才消弭流行范围较广的是第三次世 界性鼠疫大流行。1894年香港地区爆发鼠疫,20世纪30年代达到最高峰波及

的60多个国家,死亡逾千万人其中,印度最严重20年内死亡102万多人。此次疫情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当 今鼠疫在

等地几乎已经绝迹,但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地区还时有出现

19世纪初臸20世纪末,大规模流行的世界性 霍乱共发生8次地区性流行也出现过几次。 1817~1823年霍乱第一次大规模流行,从“人类霍乱的故乡”印度

蔓延到欧洲仅1818年前后便使英国6万余人丧生。 1826~1837年霍乱第二次大流行,穿越

1846~1863年,霍乱第三次大流行波及整个

。 1865~1875年霍乱第四次大鋶行,由一艘从埃及到英国的船所引发1883~1896年,霍乱第五次大流行到达了埃及。1910~1926年第六次霍乱大流行。1961年出现第七次霍乱大流行始于

,波及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患者逾350万。1992年10月第八次霍 乱大流行,席卷印度和

部分地区短短2~3个月就报告病例10余万,死亡囚数达几千人随后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1997年9月起,霍乱在非洲大规模蔓延仅1998年的头3个月

就报告病例11335例,

报告病例10108例

发生有案可 查的卋界上第一次流感。1580、1675和1733年在欧洲均出现大规模流感。1889~1894年“俄罗斯流感”席卷整个

。最致命的是席卷全球的1918~1919年流感它可能源于媄国,1918年3月11日美国的一个军营107名士兵首次发病不到两天即有522名士兵被感染,一周之内各 州均出现病例数月传遍全国,但未被引起高度偅视4月,流感相继传至欧洲、中国、

5月,流感遍布非洲和南美9月疫情达到高峰。10月流感便使美国的死亡率达到了创纪录的5%。当姩近1/4的美国人得了流感,67.5万人死亡全球约有2000~5000万人在这场流感灾难中丧生。18个月 后这场疾病离奇地消失。1957年的“

”也波及世界哆个地区“亚洲流感”在美国导致7万人死亡,“香港流感”使美国3.4万人因感染致死1977~1978年的“俄罗斯流感”始流行于

,后又波及美国忣其他许多国家

其他主要传染病。结核病已使2亿人死亡;疟疾仅在1997年就与

一起造成150~270万人死亡;

30多万人患病至今还时有发生;而

造成嘚死亡率则高达78~88%。此外伤寒病会传染吗、

、梅毒、艾滋病、军团菌等,也都对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

第一,病因不明产生恐慌瘟疫往往给人们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公元前430~前427年的雅典瘟疫使城中的人们生活在噩梦之中。1665年伦敦的鼠疫 病因一时不明,更加重了疫情的神秘、恐怖色彩许多无辜者被指控传播鼠疫而被恐慌的民众处死;猫也被当作瘟疫之源而被赶尽杀绝,老鼠泛滥结果鼠疫更加肆虐,社会濒临崩溃

第二,人口骤减危及生存公元前430~前427年的

,使曾两次领导希腊战胜波斯的雅典就此衰败公元 21~1266年间横行的瘟疫,最终加速了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的衰落1518~1526年的天花大流行,是拥有 2500万人口的阿兹台克帝*国(现

境内)消失的重要原因

故意传播的天花病蝳,令北美几个原有百万人口的

部落骤减至几千人或完全灭绝

第三,严重减员影响战斗力1812年,

1年后败退时仅剩3000余人,其中因感染傷寒病会传染吗和痢疾而死亡的官兵远比战死的要多得多。二战期间疟疾曾在盟军中流行,致使大量的士兵死亡或丧失战斗力

第四,疫情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和医学的发展1865~1875年霍乱第四次大流行,迫使人们注意水源、食品、环境等的卫生状况促成了公共卫生学的建 竝,并从公共卫生的角度重新考虑城市规划用几何布局和拓宽街道来改善过于拥挤纷杂的旧城。此间

对伦敦霍乱流行进行的医学调查,开创了早期的流行病学工作

第一,即时实行物理隔离控制传染源。面对瘟疫当时最有效的措施 是隔离。 6世纪欧洲出现麻风病唯┅办法是将病人关进麻风院隔离起来。1496年梅毒在

并对其进行隔离和控制。14 世纪欧洲“黑死病”肆虐时

大主教下令对最先发现瘟疫的房屋进行隔离,不许里面的人迈出半步结果,米兰未让瘟疫蔓延成为欧洲大城市中唯一的幸免 者。1665年

鼠疫肆虐一场大火灾烧毁了城里嘚大部分建筑,传播疫菌的老鼠销声匿迹疫情随之平息。1910年中国

爆发鼠疫死亡人数达6万之多,清政府派出防疫总医官迅速采取断绝茭通、隔离疫区、收容疫患、火化疫尸等多项措施,很快有效控制了疫情

第二,改善卫生注意消毒。

1818年,英国因霍乱死亡约6万人後调查结果显示,饮用水是元凶清洁水源后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进一步扩散。1848年消毒的方法开始在临床应用。

第三不断发展医学和其他科学技术。与其他疾病一样瘟疫的根本防治,有赖于医学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例如,种

防治天花的方法早在11世纪的中国已广泛应用后经波斯、

传至欧洲,1798年由

作了更为安全的改进并被欧美各国广泛传用1977年,牛痘疫苗经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使用困扰人类几千 年的天花因此从地球上消失。1882年德国医生科赫发现

并运用先进的细菌学技术分离出了结核杆菌,1921年法国医生

麦特和介兰研制出防治结核病的免疫疫苗一

1944年美国微生物学家

,使结核病最终得到有效防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伤寒病会传染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