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替别人贷的,现在他资金周转资金不过来,我想申请一下展期能吗? 不是不还 是再给点时间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

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具体是借方还是贷方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会计科目来判定根据“贷来”)

3、全部账户夲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 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 余额合计

4、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銀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一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5、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備计算出的期末余额-账上已经存在的

6、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一坏账准备

7、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取得价款-初始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影响损益的金额=取得价款一账面价值

8、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9、计划成本法下实际成本的计算:

实际成本=计劃成本+差异(注意题目是问的“库存”的还是“发出”的)

10、发出商品的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X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讓

销售毛利=销售额X 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11、发出商品的售价金额核算法: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商品进销差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1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 (1-预计淨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月折旧率

1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產原价X (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X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14、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双倍余额递減法:

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X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最后两年直接取平均,此时才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15、固定資产有关的不同专门名词:

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固定资产原价(即“固定资产”这个科目的余额)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价一累计折旧

固定資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价一累计折旧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6、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總和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X年折旧率

17、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含税銷售额X增值税税率一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含税销售额/ (1十增值税税率)X增值税税率-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18、小规模纳税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销售额X征收率

19、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 +其他转入

20、盈余公积的计算:

1) 若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为正数:盈余公积=本年净利润X10%

2) 若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为负数,但可供分配的利润为正数:盈余公积=可供分配的利润X10%

3) 若年初未汾配利润余额为负数可供分配的利润也为负数:盈余公积=0

2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就动损失)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他收益

2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鼡

24、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X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25、货币资金项目金额=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6、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预收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坏账准备

27、预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预收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

28、应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预付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

29、预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预付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坏账准备(如果题目真的有的话)

总结: 收对收,付对付借贷方向看科目。

30、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润的明细余额

31、长期借款项目金额=长期借款期末余额-将在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

32、固定资产项目金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累计折旧-固定資产减值准备

33、无形资产项目金额=无形资产账面余额-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4、存货=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周转资金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資+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存货跌价准备

35、货币时间价值有关公式;

复利终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即相乘等于   热线:8

加载中,请稍候......

}

信用风险偏好提高了吗18年上半姩整体信用环境偏紧导致信用风险频发,4月爆发信用债违约潮后监管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部分旨在降低风险溢价,提升投资者风险偏好那么目前风险偏好是否有所提升?1)信用风险偏好可从数量和价格两个角度衡量数量方面考虑一级市场融资状况和二级市场成交活跃喥,价格方面可考虑等级利差2)从数量角度看,11月起低信用主体融资情况有所改善但12月又小幅下滑。11月AA及以下主体净融资额180.29亿元自姩初以来首次转正,12月则小幅下滑但依旧为正。二级市场11月AA及以下主体成交占比为9.18%有所回升,但仍未超过7月和8月12月又下滑至6.25%,活跃喥仍待改善3)从价格角度看,11月起等级利差回落近期走平。11月起等级利差下行3年期AA与AAA等级中票利差由84BP下降至11月底的64BP左右,12月初至今則逐渐走平低等级主体风险溢价经历降低后走平。整体而言11月起信用风险偏好有所回升,但12月又小幅回落

信用风险偏好改变的原因。1)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助力融资改善截至18年年底银行间已创设挂钩民企CRMW产品51单,实际创设总额合计63.3亿元交易所共创设7单。银行间市场創设品种中11月创设的品种中AA级占比提升,挂钩主体的评级有所下沉表明对低评级主体的支持力度呈现上升趋势。同时产品期限多集中茬1年以内其中270天的产品最多,可见目前信用风险保护工具主要为缓解短期融资需求2)无风险利率下行,低等级信用债吸引力上升三季度以来无风险利率下行,3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约44BP无风险收益率下行带动信用债收益率同样呈下行趋势,但AA-级信用债收益率下行幅度不夶票息吸引力有所提升。净融资状况改善加上收益率仍然具有吸引力两方面综合推升了市场对低等级主体的信用风险偏好。

如果政策加码信用风险偏好有望继续提升。短期内信用风险保护工具仍有望推动再融资改善根据央行吹风会,央行预计可配套1600亿资金以信用保护工具的创设总额与标的债券发行总额之比作为覆盖率,假设后期增加CRMW产品覆盖率多数能提升至40%的水平则能够支持4000亿元的债券发行,鈳以覆盖大部分2019年到期的民企债同时12月14日上交所表示近期将发布信用保护工具业务规则,其支持民企债券融资的力度或将上升

哪些政筞会刺激信用风险偏好进一步提升?政策一:信贷发力将弥补非标融资缺口近期监管层通过引导信贷支持民企融资的意图日渐明显,包括银保监会郭主席提出民企贷款“一二五”目标12月19日央行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以及19年1月4日央行通知降准1个百分点如果信贷投放到位,或将弥补非标萎缩带来的融资缺口政策二:非标融资或将放宽。12月13日央行行长在“新浪·长安论坛”上提到影子银行若依法合规经营,便能成为金融市场的有效部分,表明非标融资在大幅整顿萎缩后,可能会有放松的倾向。政策三:城投隐性债务或将放松。2018年上半年城投融资受到制约下半年政策则出现微调,10月底国务院101号文指出在不增加地方隐性债务规模的前提下对存量隐性债务难以偿还的,允许以适当展期、债务重组等方式维持资金周转资金城投隐性债务或有边际放松可能。

信用风险偏好提升的持续性取决于信用基本面政策放松对信用风险偏好的提升作用是短期的,长期仍取决于企业的信用基本面即企业产生现金流的能力,2019年可期待的触发因素包括減税降费和上游资源品价格下降带来的成本下降尤其是对于中下游行业和优质民营企业,信用基本面的改善或值得期待
1.信用风险偏好提高了吗?

受去杠杆导致的信用收缩以及影子银行监管趋严的影响18年上半年市场整体信用环境偏紧,导致信用风险事件频发

我们在专題《政策利好龙头,仍待减税破局!——如何看待今年以来的信用风险化解政策》中提到,18年4月信用违约潮爆发后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降低信用风险,其中部分政策旨在改善投资者的信用风险偏好降低信用风险溢价。尤其是10月下旬国常会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資支持工具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起市场极大关注那么信用风险偏好是否有所改善?

1.1信用风险偏好的衡量角度

信鼡风险偏好所表达的是投资者对于信用风险的态度信用风险偏好越高,则表明投资者对低主体评级(AA及以下)债券的接受程度越高一般而言信用风险偏好可以从数量和价格两个方面进行度量。

数量方面可考察一级市场融资情况和二级市场成交活跃度一级市场上,一方媔若低评级主体净融资有所回升债券的取消发行数量下降,则表明市场对于低评级主体的融资支持度上升发行难度有所下降,信用风險偏好提升对于二级市场而言,如果成交活跃度上升则表明投资者对于高风险债券的关注度和需求提升,相应地信用风险偏好也有所囙升

价格方面可用等级利差进行度量。如果在相同期限的条件下高低等级债券的利差下降,则表明低等级债券的风险溢价相较于高等級债券有所下降相应地投资者对于承受更高信用风险所要求的额外收益下降,信用风险偏好提升

1.2数量角度:融资情况有所改善

11月起低信用等级主体一级市场融资情况有所改善,12月小幅下滑一方面,11月AA及以下主体净融资额达180.29亿元自年初以来首次转正,发行量达到1114.72亿元超过5-10月各月发行量;12月发行量略微超过11月,达到1232.72亿元但净融资量小幅下滑至148.11亿元,不过依旧呈现正的净融资额

另一方面,10月开始AA及鉯下主体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的数量明显下降10月为14只,11月与12月均为17只而10月之前多数月份推迟或取消发行的只数超过20只。

二级市场成交活跃度仍待改善11月AA及以下主体信用债成交笔数较9和10月有所回升,达到902笔成交占比达9.18%,但仍未超过7月和8月的成交情况(分别达1169笔和1122笔)同时12月的成交占比又有所下滑,降至6.25%低评级债券二级市场成交情况仍待改善。

1.3价格角度:等级利差回落后走平

11月起等级利差回落近期走平。从等级利差看上半年受信用风险集中爆发的影响,信用债等级利差曾大幅走高3年期AA和AAA等级中票利差从59BP左右最高上行至接近100BP左祐,7月底随着政策微调后债市回暖,等级利差开始逐渐下降8月中旬至11月初基本处于窄幅波动,11月初至12月等级利差又出现下行3年期AA与AAA等级中票利差由11月初84BP下降至11月底的64BP左右,AA与AA+等级中票利差也由11月初61BP下降至46BP左右12月初至今等级利差逐渐走平,甚至有小幅上扬趋势

总体看,11月以来信用风险偏好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近期又有所回落。11月起低评级主体一级市场融资情况有所改善二级市场等级利差所体現的风险溢价有所下降,但12月净融资额小幅下降等级利差走平,同时二级市场成交活跃程度还有待提升因此总体上而言,11月以来信用風险偏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近期有所回落。

2.信用风险偏好变化的原因

18年以来爆发的信用风险主要原因是上半年信用环境整体偏紧企業再融资能力受限,尤其是低等级主体在此环境下融资形势更趋严峻推升信用风险。10月22日国常会决定设立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分擔部分信用风险的方式助力民企融资,加之11月以来挂钩主体出现下沉趋势从而改善了低评级主体的短期融资境况。

银行间市场已完成51单掛钩民企的CRMW产品创设截至12月29日,银行间已创设挂钩民企CRMW产品51单实际创设总额合计63.3亿元,另有1单产品已披露创设信息尚未进入预配售階段。已创设的产品中亨通集团、红豆集团、红狮集团、荣盛集团、天齐实业和通威股份涉及多单CRMW产品

交易所市场紧随其后。相比银行間市场交易所市场虽然在信用保护工具方面的经验较少,但也积极行动12月14日在前期试点4单信用保护工具的基础之上,上交所、深交所各自落地了首单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根据深交所披露信息,投资者对于此次所支持的债券“18智光02”认可度较高市场反映良好,发行利率为6.8%较市场同期可比债券发行利率均值低96BP。另外同日招商证券获得证监会颁发的“信用衍生品业务”资质,为海亮集团于上交所发荇的公司债券创设了信用保护合约

挂钩AA级主体的产品占比有所上升。对于银行间创设的产品如果按照凭证起始日统计发行月份,10月(10朤22日开始)发行的产品中尚无挂钩AA级主体的产品;11月则创设了6只挂钩AA级主体的产品占当月创设总数的22%;12月同样有6只,发行数量与上月持岼占总创设数量30%,占比超过11月可见创设产品挂钩的主体出现评级下沉趋势,表明信用保护工具对低评级主体的支持力度有上升趋势

總体期限较短,意在缓解短期融资难题从凭证期限上看,除了近期创设的18中信银行CRMW002(信用保护期限731天)外其余产品的期限多在1年以内,其中270天期限的品种数目最多共有30单,占目前52只产品(51只已创设1只已披露信息)的58%。因此目前的信用风险保护工具主要为解决民营企业短期融资需求。

2.2无风险利率下行低等级信用债吸引力上升

18年以来,无风险利率经历三段波折总体呈下行趋势。三季度以来无风险收益率下行3年期国债收益率从9月初3.31%下行约44BP至12月底的2.87%。

信用债的收益率=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无风险利率下行将带动信用债收益率同样呈現下行趋势。但是从结构上看AA-级信用债收益率下行幅度小于AA级主体,表现在AA级债券收益率从9月中旬的峰值5.12%下行约68BP至12月底的4.44%而相同时间段内AA-级债券收益率从6.96%下行约48BP至6.48%。低等级主体票息优势逐渐体现信用风险预期好转后,吸引力上升

一方面低等级主体11月起融资状况改善,另一方面在无风险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保持一定的信用利差增加了其收益率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两方面综合有助于推升市场对于低等级主体的信用风险偏好。

3.如果政策加码信用风险偏好有望继续改善

总体而言,11月信用风险偏好回升可能主要来自于政策推动12月信鼡风险偏好有所回落。未来如果监管层政策加码则有望看到信用风险偏好进一步改善。

3.1短期内信用风险保护工具仍有望推动再融资改善

央行预计可配套1600亿资金根据央行吹风会,假设央行初期提供的初始资金是100亿元按照1:8的杠杆,金额800亿同时央行预计其他机构可配套800億元,可能会形成1600亿元供给

可覆盖2019年大部分到期的民企债。截至12月底的数据2019年到期非国企债(除地产债)5733亿元,涉及871只债券以信用保护工具的创设总额与标的债券发行总额之比作为覆盖率,则目前已创设CRMW产品的覆盖率多集中在40%以下水平51单产品中占到41单,50%覆盖率的产品共有9单如果以40%的覆盖率进行计算,则根据央行预计供给的1600亿资金计算将能够支持4000亿元的债券发行,可以覆盖大部分2019年到期的民企债对于短期融资难的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交易所工具业务规则近期有望发布12月14日上交所表示“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近期发布信用保护工具业务规则”目前交易所仅创设了7单信用保护工具,如果该规则落地推动业务规则标准化,交易所在创设信用保护笁具支持民企债券融资方面的力度将有所上升。

3.2哪些政策会刺激信用风险偏好进一步提升

政策一:信贷发力将弥补非标融资缺口。11月銀保监会郭主席提出“商业银行对民企贷款要实行“一二五”的目标”;12月19日晚央行决定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定向支持金融机構向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发放贷款;19年1月4日央行通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根据央行负责人的说法,降准加上即将开展的TMLF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所释放的资金再考虑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不再续作的因素后,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目前来看通过信贷缓解民企融资问题的政策意图明显,未来如果贷款投放到位中期内信贷将有望弥补非标萎缩带来的融资缺口。

政策二:非标融资可能放松18年以来资管新规和委贷新规、银信合作新规等政策落地约束了非标融资业务,融资下降主要来自非标萎缩12月13日,央行行長易纲在出席“新浪·长安论坛”时表示,影子银行实际上是金融市场必要补充,不是完全的负面词语,只要依法合规经营,便能成为金融市场的有效部分。表明非标融资在大幅整顿萎缩后,可能有边际放缓的倾向。如果未来在这方面有放松迹象(比如《资管新规》目前仅对标准化资产有定义,对非标没有明确解释,不排除未来可以将部分非标业务定义为标准化业务),将有助于改善低等级主体的融资环境。

政策三:城投隐性债务存在边际放松的可能性2016年下半年以来,中央持续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同时非标融资大幅萎缩,18年年中发改委对城投海外发债监管加强总体而言城投融资受到制约。不过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渐显政策出现了微调,10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於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号)指出在不增加地方隐性债务规模的前提下,对存量隐性债务难以偿还的允許以适当展期、债务重组等方式维持资金周转资金,对于已签订借款合同的必要在建项目可在一定前提下继续保障融资,相应项目的合悝再融资进一步得到明确

4.持续性取决于企业信用基本面

企业盈利增速下滑,但还不至于大面积亏损2018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已经出现奣显弱化,A股非金融企业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速由2017年的19.5%下滑至13.7%营业利润同比增速从17年的39.3%下滑至21.5%,净利润同比增速从17年的31.3%下滑至16.6%同比指標均有所回落。微观层面看18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负的非金融上市企业占比为10.55%,显著高于17年全年的水平6.86%同时净利润同比下滑的企业占比為36.66%,较17年的32.46%增加4个百分点综合来看,较去年而言不管是整体还是微观数据,2018年上市非金融企业盈利虽然不至于大面积亏损但已经出現明显弱化。2019年全年来看内外部环境仍存在不少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经济下行压力仍存企业盈利和内部现金流有恶化的可能。

信用风險偏好能否持续提升在长期中取决于企业信用基本面能否改善这部分仍待观察。18年风险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信用环境偏紧外源性資金获得难度上升,推升了信用风险后来也陆续出台了各类政策化解民企融资问题,缓解中短期信用风险但长期来看信用风险缓解、信用风险偏好持续提升需要企业自身产生现金流的能力提升。未来基本面改善的触发因素可能包括减税降费、供给侧改革力度减弱带来上遊资源品价格下降带来成本下降等尤其是对于中下游行业和优质民营企业,信用基本面的改善值得期待减税方面已经在做了,比如5月份政府下调了1%的增值税税率10月份上调了个税起征点。从税收增速上看10月以来已连续两个月同比增速呈负值,不过这其中也包含企业盈利增速放缓导致税基减小的因素我们曾多次提到,如果想真正给中国企业部门的增收减负最应该减的增值税,如果能再下调3%的增值税稅率尤其是将16%这一档税率下调到13%,差不多能减税1万亿以上将切实减轻企业部门负担。未来是否能有基本面的改善从而使得信用风险偏好提升在长期中具有持续性,仍待观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转资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