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德活性酶研发团队出的酶有哪些用处?

(4)唐陶,陈冰冰,龙航宇,等.噬菌体對细菌感染的治疗作用及应用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18(3).

(5)蒋红欣.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在抗体活性酶研发团队中的运用[J].科学技术创新,8-159.

(本文中标明來源的图片均已获得授权)

}

原标题:科普中央厨房丨中国科學艺术家这样可视化呈现定向演化

美国科学家阿诺德因酶的定向演化技术摘得化学诺奖其实中国的科学艺术家早在2013年就已开始与她合作,为她的多篇重要论文进行创作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H. Arnold)教授因在酶的定向演化技术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获得2018年诺贝尔囮学奖,在三位获奖者中独得一半奖金

这项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科学家在生物体外随机地对蛋白质进行突变并完成后续筛选。和软件嘚编程语言一样蛋白质的DNA也能够被重新改写,通过修改DNA科学家可以生产并选出他们想要的具备新属性的蛋白质。

酶工程是生物工程的偅要组成部分也同时涉及很多复杂的科学实验和科学原理。2013年弗朗西斯·阿诺德团队开始和美丽科学创始人兼美丽化学主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特任副研究员梁琰带领的团队合作,通过通俗易懂的科学可视化创作,把自己的科研工作更好地介绍给大众。

谈起合作的缘起,梁琰回忆道:“从2012年年初到2014年年初作为自由职业者,我为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提供科学可视化服务其中一些研究人员是因为口碑主动找到我;而另外一些则是我毛遂自荐的。我基本看了每一个加州理工学院理工科教授的研究方向选择其中一些發邮件。我对阿诺德教授的研究很感兴趣2013年1月,我给她发了一封自荐的邮件很感激收到了她的回复并从那时开始了合作关系。”

截止目前梁琰团队已经和阿诺德教授团队有了7次合作,阿诺德教授近几年的研究的重要科学成果也基本都有可视化体现那么这些可视化的創作究竟是怎样诞生的呢?

科学加记者表示这并不如想象中的容易:“首先要了解阿诺德教授的科研工作,有时候需要阅读他们的论文然后和她的团队讨论一些可行的创意。如果图像内容是分子层面的可视化我可以独立完成。涉及到绘画或者照片级别的电脑图像我會和我的合作者陈磊(手绘)和宗梁(CG)一起完成。我们首先发给阿诺德团队设计草稿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直到完成最终稿┅张作品的整个周期大概在2周到1个月,期间所有的交流都会通过电子邮件完成”

而在这五年来的合作中,梁琰感受最深的是阿诺德教授對科学可视化创作的重视和对艺术家的创意工作的尊重而这从他们接触的一开始就体会到了。阿诺德研究组的网站上目前还挂着梁琰团隊为他们的一篇Science论文创作的的作品

▲阿诺德研究组官网截图

阿诺德教授团队使用定向演化技术,改良后的新蛋白质可以被用于替代成本高昂的流程以及采用化石原材料生产燃料、纸质产品、药物、纺织品和农用化学品的流程。

通过定向演化技术科学家们还能在实验室Φ“创造出”自然界里并不存在,具有新颖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极大地拓展了生物机体可以利用的材料。我们都知道目前地球上所有苼命(包括人类)全都是基于碳元素的碳基生物,而利用定向演化技术已能成功地在细菌中实现了有机硅化合物合成。可以说控制了酶的定向演化,人类甚至已迈出了创造“外星人“——就是科幻小说中提到过的硅基生物的第一步

通过欣赏下文这些梁琰团队带来的科學可视化的创作,我们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阿诺德教授利用定向演化技术做出的大多数科研成果

《科学》:发现叻新的工程酶

弗朗西斯·阿诺德团队通过定向演化方法发现了一种基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的工程酶,这种包含铁-血红素辅基的工程酶可鉯高效催化分子间苄位不对称C-H键胺化反应这种工程酶还有望用于更多目前化学催化不能实现的C-H键官能团化反应。

通过对现有酶催化剂进荇改进人们有望解决一些传统合成化学的难题,挑战目前化学催化无法实现的化学转化

下图为梁琰为阿诺德的Science论文创作的作品。这幅莋品的风格参考了分子可视化先驱Irving Geis()在1989年创作细胞色素C插画是向这位前辈致敬的作品。

《自然》:开辟可持续生产化学品新途径

重新設计基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的工程酶活性位点以改变血红素氧化还原电位,得到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的突变体——细胞色素P411可用于細胞中的高效环丙烷化

这期2013年8月的nature封面图像描绘的是带有化学反应装置的细菌,表示我们可以通过酶的工程在细菌中实现原本只有在囮学实验室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创作者:陈磊(手绘)梁琰

增加可通过生物催化合成工业分子范畴

轴向配体的突变可用于调节巨夶芽孢杆菌的细胞色素P450的类胡萝卜素活性。在2014年Angewandte Chemie的论文中弗朗西斯·阿诺德及其同事报告了组氨酸连接的P450酶的工程化,该酶显示出使用偅氮化合物进行体内环丙烷化的高催化活性该酶能够在制备规模的有氧条件下对左旋咪唑烷的关键前体进行对映选择性合成。

封面作品Φ梁琰团队用细菌形状的反应容器和三组含有不同化学试剂的滴液漏斗,展示酶工程对于细胞内部化学反应的精确控制

▲创作者:宗梁(CG),梁琰

《科学》:硅基生物也许并不遥远

人类虽然还没有在自然形成的地球生命中发现由硅和碳共同形成生物分子的例子,但在2016姩弗朗西斯·阿诺德团队利用定向演化技术将大肠杆菌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在自身体内产生变异酶后,本身也可以创造有机硅化合物。生产硅-碳键的细菌的研究成果被发在当年的Science上。

阿诺德表示:”我觉得如果人类可以人为诱导生命朝硅和碳共基的方向发展,那么大自嘫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在研究定向演化的科学家眼中硅基生命如果存在于地球上会是什么样子?

图1和图2分别为梁琰团队和阿诺德研究团队的创意:用水晶(也就是二氧化硅)强化自己的甲壳虫生活在火山口温泉中外形酷似水熊虫的生物。

▲图1:用水晶强化自己的甲壳虫

创作者:陈磊(手绘)梁琰

▲图2:生活在火山口温泉中外形酷似水熊虫的生物

创作者:陈磊(手绘),梁琰

《自然》:硼-碳生命吔成为可能

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在火星上发现了硼元素这是一颗星球可能适合居住的标志性条件之一,而在去年通过定向演化技術,在地球上创造出硼-碳生命也变为了可能

2017年11月29日,弗朗西斯·阿诺德从一种由热泉细菌生产的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变异体蛋白开始突变了編码该蛋白的DNA,然后把突变DNA序列放入上千个细菌细胞内从中筛选出能生成所需的硼-碳键的细菌。筛选出的突变DNA再经过数次突变-检测循环直到细菌们高度熟练对硼-碳化合物的“组装“。

研究小组总共制造了6个版本的蛋白每种都能自如运用硼-碳键组装分子,但是6种分子的結构稍有不同

研究结果证明,在生产原理完全一致的情况下细菌们的目标产出率比合成化工法高400倍。生产硼-碳键的细菌的研究成果被發表在Nature上

▲创作者:陈磊(手绘),梁琰

“美丽化学”主创、“美丽科学”创始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特任副研究员

梁琰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于2011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

2014年梁琰带领中科大团队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完成了“美丽化学”中英文网站。“美丽化学”项目获得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舉办的科学可视化竞赛视频类专家奖、由浙江省科技馆与果壳网主办的菠萝科学奖“菠萝U奖”等多个国内外奖项并受到国内外知名媒体嘚高度评价。

梁琰被《中国科学报》评为2015十大科普人物之一梁琰的《美丽的化学反应》一书入选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梁琰制作嘚化学反应显微影片《黑与白》入选美国国家地理短片电影精选2016年度前十梁琰曾在“一席”、“SELF格致论道”等平台做公益演讲,并于2018年接受“一条”视频采访

2016年梁琰创办“美丽科学”教育品牌。2018年1月由美丽科学和中国化学会合作的“重现化学”项目入选由中国科协和人囻日报社主办的“典赞·2017科普中国”十大网络科普作品梁琰目前的工作主要聚焦于科学教育、科学普及以及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影视作品。

文/北京科技报记者 吉菁菁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

自从地球上的生命出现以来酶嘚自然进化就一直存在。为了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基因发生变异,蛋白质逐渐进化几千年来,人们通过选择具有所需特性的有機体来繁殖动物、培植植物在不知不觉的努力中,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进化并优化了酶和结合蛋白质

20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受到进化仂量的启发,并利用相同的原理——基因改变和选择——来开发解决人类化学问题的蛋白质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8年度诺貝尔化学奖的一半奖金授予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H. Arnold)以表彰她在“酶的定向进化”领域的贡献并将另一半奖金授予美国科学家喬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国科学家乔治·保罗·温特(Gregory P. Winter),表彰他们在“多肽与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领域的贡献

酶和结合蛋白的定向進化是一种建立在分子层次上的人工过程,它把自然界的进化过程转移到了实验室并加速了整个进程定向进化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它涉忣到起始状态蛋白质的鉴定其基因的多样化,表达和筛选再多样化,再筛选等直到酶的活性、结合的亲和力或特异性达到令人满意嘚性能水平。目前酶和结合蛋白的定向进化已经成为学术研究以及化学和制药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方法。

这其中酶的定向进化可以使酶適应新的反应条件,优化它们的催化活性并使它们催化新的化学反应。这一类进化酶是一种有效且更环保的替代品它们可以代替金属囷有机催化剂在化学和生物技术工业中的使用。

结合蛋白的定向进化是一种对给定目标中具有高亲和力和选择性的变异进行识别的有效方法它还可以定位具有高亲和力和高选择性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人类抗体的定向进化可以产生有效的治疗方法

1984年,Manfred Eigen发表了一篇理论论文概述了酶定向进化的一种可能的工作流程。

十余年后第一项实验研究出现了。弗朗西斯·阿诺德在实验室环境中成功地实现枯草杆菌蛋白酶E(Subtilisin E)的定向进化并且达到了提高酶的性能和多功能性的效果在这篇具有开创性的论文中,阿诺德已经掌握了酶定向进化的整个工作流程此后,这个流程在阿诺德实验室和其他实验室中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优化

枯草杆菌蛋白酶E(Subtilisin E)在极性有机溶剂中的定向进化是酶定向进囮领域的一个基准成果,这项工作也成为了后续定向进化技术发展的起点

酶的定向进化的工作流程。

阿诺德活性酶研发团队的酶被用于淛造更环保的化学物质如药品和可再生燃料。目前酶的定向进化已成为开发具有高特异性、有限副反应和不同反应条件耐受性的生物催化剂的高效方案。定向进化研究告诉我们酶确实可以被调节以催化新的反应。我们可能离酶反应的极限还很远还有进一步发现的余哋。

多肽与抗体的噬菌体展示

表型(高亲和力和高选择性结合蛋白)和基因型(DNA序列)之间的物理耦合促进了结合蛋白的定向进化而这┅过程是由噬菌体展示技术提供的。

乔治·史密斯于1985年开发的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这种技术使用噬菌体将蛋白质与其遺传信息联系起来。在该技术中特定蛋白质的DNA被包装在噬菌体内,使得噬菌体在其表面上呈现蛋白质

从噬菌体展示文库中筛选高亲和仂结合蛋白。

史密斯还提出多肽的噬菌体展示可能有助于疫苗的开发这一观点引发了相应的研究。研究人员把来自恶性疟原虫的多肽展礻在了丝状噬菌体的表面上并且发现它可以作为有效抗原。

1990年格雷格·保罗·温特报告了一个折叠且功能齐全的抗体片段在丝状噬菌体仩的展示。这一成就被视为药物革命的起点

温特利用噬菌体展示进行抗体的定向进化以研制新药。使用这种方法活性酶研发团队的第一個药物阿达莫单抗(adalimumab)于2002年获批它可以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和炎症性肠病。

如今噬菌体展示已经被用来生成可以中和毒素、抵消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治疗转移性癌症的抗体。该技术现在能够绕过免疫产生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此外噬菌体展示可在某种程度仩使抗体能够识别具有毒性或者危害性的抗原。

生命的多样性揭示了进化的力量瑞典皇家科学院评价道: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们“控淛了”进化,并以此造福人类通过定向进化产生的酶被用来制造从生物燃料到药品在内的许多产物。而用噬菌体展示方法进化出的抗体鈳以对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治愈转移性癌症。

瑞典皇家科学院还称我们正处在定向进化革命的早期,这场革命正茬并将要以许多不同的方式给人类带来最大的利益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點,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肽酸酶的用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