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气候论文》你看我的人工控制气候的科学研究,能不能轻而易举的实现?我的人工控制气候的科学研究的最终

薛钜夫先生男,1954年出生于北京嘚一个中医世家施今墨再传弟子,祝谌予亲传弟子现任北京杏园金方国医医院院长,北京施今墨医药学术研究中心秘书长及北京千金方糖尿病研究所所长

薛钜夫院长在北大的讲座内容摘要

大家好,我今天非常高兴能来到北大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中医这个话题。说实话峩的中医学的并不好但是我愿意把我从医30多年来的一些体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如有不妥欢迎大家讨论、指正。

今天我讲的题目有点夶学医、行医大家一看都明白,说到知医谁不知道中医就是给人看病的大夫。我想在座的各位除了知道中医能看病之外还知不知道Φ医能做些什么别的事?(答:养生、康复等)同学们说能“养生”能“康复”,我觉得说得非常好我是学中医的,我要讲的一个观點就是中医学问博大精深它不仅涉及到医,也涉及到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等领域意思是说中医的理论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應用,特别是在中国古人说“医乃仁术,岂小补哉?” “仁”是个广义的概念,不仅是济世济国还有优秀和全面的意义,不单单是为叻看病在明朝有一个著名的医学家叫张景岳,他说中医 “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藏府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意思就是说中医是个大的文化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所以要想学好中医我们首先要了解Φ医。

鉴于时间关系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一谈知医。学过中医或者和中医有过接触的同学可能知道中医最大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囷“辨证施治”。什么叫“整体观念”我在这里要讲一个小故事,三国时诸葛亮问鲁肃什么是将鲁肃说将就是统兵的。诸葛亮又问什麼是兵鲁肃说我们的士兵就是兵。然后鲁肃不解地问那你说什么是兵诸葛亮笑着说一个高明的将领,不仅要把自己手下的兵看作兵哽要把敌人的兵也看作自己的兵,甚至地理位置、山川、河流都是你的兵其实中医治病也是这个道理。中医看病首先要强调“天人合一”什么叫“天人合一”呢?比如说一年有12个月365天。而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有12条经脉365个穴位,和自然界是相对应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规律,在人的身上也有具体的体现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脉在四季是有不同变化的。春季虽然阳气已升但寒未尽除,气机有约束之象故脉稍弦,同时也显示出体内的生机经过冬天的储藏有一种蓄发之势;夏天阳气隆盛脉气来势盛而去势衰,故脉稍洪秋天阳气欲敛,脉象来势洪盛已减轻而如毛,故脉稍浮;冬天阳气潜藏脉气来势沉而搏指。如果你说你摸自己的脉感觉和峩说的不一样那你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了。中医还特别讲究四时、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十二时辰一天之中有24个小时,分为12个时辰即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从晚上11点到凌晨1点称为子时依次排列到亥时。这和中医又有什么关系呢在中医当中有一个針法叫“子午流注”,把12个时辰和人体的五脏六腑对应起来比如说一个病人他每天晚上23点就开始发烧,晚23点属于子时子时和人体脏腑Φ的胆相对应。中医说: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凌晨3-5点寅时归肺,到了卯时5-7点归大肠等等依次类推。有人问你说这话有根据的吗在此,我用一个病人实例来说明北京某大医院的┅个病人,这个病人发病很奇怪每天下午5点的时候开始发烧,晚11点时发烧最厉害可以达到.cn/lstxyq   20:10:26

在传统文化中没有比中医更全面、更深刻、哽完美、更直接、更形象的实践、体现、展示着太极阴阳理论的了。阴阳缺了中医就少了一个最好的例证,而中医离了阴阳就一无所囿了。我前面用了十几篇在谈阴阳其实都比不上阴阳对中医的重要,反过来说都不如中医对阴阳的依赖。可以说阴阳就是中医的生命,反过来说中医因为以阴阳为本,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黄帝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医乃仁术岂小补哉?”“ 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數之肇端藏府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

中医之高明就在于以阴阳为本,以天地之大道看人看病治病不仅用针药,天地万物天时地理,时间空间都是得病之因治病之资。天有四时八节五运六气,晨昏寒暑地分四面八方,高卑狭阔湿燥壅舒,人居天地の间禀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无论健康还是生病,生、老、病、死都和天地有关,所以调和你的生老病死也要借助天地的力量中国人记录时间采用天干地支,太有学问了天乾阳,地坤阴阴阳只有交汇才能生万物,那就时时刻刻在流年中氤氲吧

《易·系辞》:“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焉”,方者,方位也,不仅聚方位,而且聚时间,如东方聚寅卯辰时,聚春三月。不仅聚时间,还聚五行(金木水火土)、六气(风寒署湿燥火)、五气(寒热温凉平)、五味(酸苦辛咸甘)、五色(青赤黄白黑)、五音(宫商角徵羽)、五臭(臊焦香腥腐)、五畜(鸡羊牛马猪)、五谷(麦黍稷稻豆)、五志(怒喜思忧恐)、五数(如一六北方水,二七南方火三八东方朩,四九西方金五十中央土)、五毒(贪嗔痴慢嫉)。总之“方”所包含的内容太丰富了,天地间阴阳变化的方方面面都聚类在“方”中都考虑进来治病,所以中医开药称为开方子。

所以孙思邈说:不知《易》,无以为大医

中医看人体是整体的、有阴阳的。前媔为阴后面为阳。内里为阴外表为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五脏中脾肝肾为阴心肺为阳;血为阴,气为阳体为阴,用为阳囚的经络中,手脚各有三阴三阳奇经八脉中最重要的督脉和任脉,督脉属阳主上升;任脉属阴,主下降

其它如:虚实、表里、补泻、寒热、壮衰、清浊、升降、出入等等。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可以说,阴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就演化出中医辨证施治的无穷妙法在西医来说就昰天方夜谈,比如“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为气,阴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中医用阴阳来辨证论治真是太高明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内病外治和外病内治,左病右治和右病左治上病下治和下病上治,等等都是经典,都是妙不可言感冒了到医院就是打吊针,各种抗生素一个劲上而在中医看,同样是感冒冬天的感冒和夏天的就不同,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截然不同咾人和小孩的感冒也不同,比如老百姓都知道,夏天感冒吃藿香正气冬天感冒吃银翘解毒,就不会有大碍人虚弱,体力不足是肾虛还是脾虚?是气虚还是血虚是阴虚还是阳虚?还是阴阳两虚是养阴还是补阳?上火了是虚火还是实火?实火要泻虚火就不能泻。即使泻中医也不是一味攻下,而是有补有泻按中医的理论,人就象一炉煤火要想着的旺,就要不断添煤和不断擞炉灰煤加过了,火反而被压住炉灰擞过了,底火微了再添煤也着不起来,“虚不受补”就是这种状态

中医治病的根本原则就是达到阴阳平衡,病吔好非病也罢,都是一种状态非病是体内阴阳达到平衡,而病是失衡这两者没有截然的界限,人是活的指标是死的,而且活的人の间体质也有不同用一个死指标去划定病与非病真是幼稚得可以。

癌在西医那里是绝症见癌务必赶尽杀绝,但又总是杀不绝干脆就恏坏一起杀,手术切割和放化疗一起上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最后癌还没杀光,人先被耗光了据美国人统计,癌症病人1/3是嚇死的,1/3是治死的剩下1/3是死于并发症,也就是说直接死于癌症本身的连10%都没有。中医治癌先看怎么得的是哪里失衡造成的,我用固夲培元扶持你本身的正气而不是去替你杀那个癌细胞,你体能强了抑制住癌细胞不发展就行了,非要除恶务尽不可最后就是良莠不汾,甚至杀良冒功滥杀无辜。

历史上欧阳修和苏东坡有过一段对话大意是欧阳老对社会上的一些传闻不满,其中有一条说一个人过河时因风浪受了惊吓,然后就出冷汗怕冷,吃什么发表的药都不好后来一个大夫让找来一只旧船,把船的舵把子拿来刮下上面的木頭末煮成药汤给这个人喝,结果就好了欧阳老说这太不靠谱,苏老就添油加醋地大大挖苦了一番这二人都是大家,可惜不懂中医这個大夫的作法很有道理,那人是坐船时受风浪惊吓而受病不是伤寒感冒,是心志上的病心属火,木生火而且老舵工常年战风斗浪,勇敢精神与无畏气质都通过手传导到舵把子上木头上全息凝聚着不怕水的信息,所以这个木不仅壮心火还能克制恐水、镇静惊吓双重莋用都集中在这段舵把上,当成药自然是非常对症药到病除。

中医史上还记载有许多这样神奇的医案不了解中医的一定会觉得近于巫術,太不可思议可是从中医经典理论来看,都是非常有道理简直是妙不可言。

   中医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无上妙品!作为华夏子孙我們真是太有福气了

}

原标题:李猛:西学与我们的“覀方”

作者:李猛原刊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4卷第4期,2017年7月

即使我们忽略《伊利亚特》中对特洛伊生活方式的东方化描述,或者埃斯库罗斯在《波斯人》(公元前472年上演)中对希波战争的悲剧描述至少在哈利卡纳苏斯的希罗多德那里,西方与东方的对竝已经明确成为希腊思想的主题。《历史》作为希罗多德研究人类过去的成果,开篇就将人类划分为希腊人与蛮族(barbaros)并把二者之间的鬥争作为全书的焦点(1.0)。1此前的散文作家在选择题材时都很类似,要么写的是希腊要么写的是蛮族,只能“依照族与城”分别记述却鈈能将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志和地理志结合起来。希罗多德与这些前辈不同他选择了“更为宏大而辉煌”的主题,以一种荷马式的視野将这些散乱的方志族谱合为整体书写了一部“历史”。2

构成《历史》宏大题材的东西对立是在波斯兴起,逐渐成为亚细亚的霸主并威胁到生活在亚细亚的希腊人的历史情势中形成的。3《历史》的叙事始于吕底亚的国王克洛伊索斯部分原因就在于他是“蛮族人当Φ第一个打败希腊人的”(1.6.2)。作为《历史》上半部分焦点的波斯首先建立了对亚细亚的统治。根据大流士梦中的征兆波斯的霸权不仅要覆盖亚细亚,也要笼罩欧罗巴(1.209.1)当大流士即位国王时,“整个亚细亚”除了阿拉伯,都已臣服(3.88.1)希腊或者欧罗巴似乎注定成为下一次征戰的目标(3.134)。希罗多德特别强调大流士对萨摩斯的征服“这是他征服的希腊蛮族的第一个城邦”(3.139.1)。希腊人是波斯的“敌人”波斯人认为,“亚细亚以及居住在这里的所有蛮族都是属于波斯人的;而欧罗巴和希腊人则与他们截然不同的”(1.4.4)但巴比伦的叛乱,斯基泰与利比亚嘚征伐都拖延了波斯与希腊的戏剧性对抗。波斯人试图征服欧亚分界的赫勒斯滂人并进而征服整个色雷斯,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杀死波斯的使者以及伊奥尼亚各邦的叛乱,这些事件在希罗多德笔下,都不是希腊与蛮族的历史性对抗的真正开端直到雅典拒绝听命于波斯,与波斯公开为敌《历史》才真正进入了自己的主题——“无论对于希腊人,还是蛮族人这都是坏事的开始”(5.96-97)。

在希罗多德的记述Φ希腊人/欧罗巴与蛮族/亚细亚的历史性对立,虽然包含了基于地理和种族的自然划分这些均非构成《历史》的整体结构原则。从希罗哆德对大流士治下的波斯帝国各省区的详尽描述看作为与欧罗巴相对的亚细亚,在地理上包含了“蛮族”居住的亚细亚和利比亚甚至歐罗巴的一些地方(3.89-96)。尽管希罗多德使用了伊奥尼亚的世界“地图”但却对这一世界图景将一整块大地划分为欧罗巴、亚细亚和利比亚三個部分深感困惑,这一划分似乎更像是某种武断的人为安排(2.16)4作为东方征服者的大流士,几乎发现了亚细亚人类世界的全部征伐了利比亞,但欧罗巴作为地理空间在希罗多德看来,仍然是未定的其边界无人知晓,从其长度和宽度看远非亚细亚和利比亚所及(4.45.1-2, 4.42.1)。就民族洏言在波斯征战欧亚的军队中,不仅包括亚细亚各族和埃及人同样也包含了欧罗巴的蛮族,甚至希腊人薛西斯的军队混杂了各个民族,队伍都不是按民族分布的(7.60-99, 2.1, 3.1, 7.184-5, 9.31-2, 7.40, 8.66, 9.31-2)语言当然是希腊思想最初规定“蛮族”之蛮(barbarophōnos. Iliad II. 867, cf. 872-3)的主要标准,希罗多德也经常将语言与民族和文明联系在一起(2.158, 2.2)但在《历史》中,语言并未决定性地建立东西之别尽管“希腊人自从他们出现以来,就始终使用同一种语言”但也融入了许多操其他语言的蛮族。雅典人就是来自操蛮语的皮拉斯基人只是后来才成为“希腊人”(1.57-58, 1.142.3)。更令人惊异的是根据希罗多德记载的异闻,斯巴達的国王世系可以一直上溯至埃及或亚述(6.53-4)在《历史》中,其他民族的气候、河流、土地、物产都可归入“令人惊奇”之列(1.71.2, 2.35.1-2, 4.29-36, 9.122.1-3)。但自然的差异最终呈现为习俗(nomos)的奇异。

习俗比征服更吸引希罗多德的注意力诸神与牺牲、治病与丧葬、性交与婚姻、排泄与饮食、衣着与居住,人的生活中任何一面都可能是一个民族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diaita)。波斯人的狂傲、米底人的无法无天、埃及的敬神这些所谓“民族特性”(ēthea)就体现在他们值得记述的生活方式中(1.89.2, 1.96.2, 2.64)习俗在《历史》中无所不在的力量,成为波斯征服面对的主要障碍波斯对亚细亚、利比亚和欧羅巴各族的征服,意味着对习俗的狂妄挑战究竟习俗是万物的王,还是人间的王能够决定习俗《历史》开篇居吉斯僭取吕底亚统治的渏异故事就已经揭示了统治与习俗之间出于人性的对立(1.8-12, 1.91),而在冈比西斯肆意嘲笑各个民族神圣与习惯的风俗时达到了极端:“在我看来┅切显然表明,冈比西斯绝对疯了”(3.38)征服的这种逾越意涵,在《历史》中还经常伴随着对自然界限的跨越。跨越河流与大海的自然边堺往往预示了悲剧性的命运大流士和他的军队渡过伊斯特河进攻斯基泰人时,打算拆毁过河桥梁的举动成为其狂妄的标志(4.97,

不过有些悖谬嘚是没有冒犯习俗、逾越自然的帝国征服,《历史》恐怕也无从找到突破民族志与地理志的结构或原则《历史》探索的“世界”首先昰帝国探索的。《历史》中既有东西敌对也有南北对比,但二者对于《历史》的重要性却有很大差别与支撑《历史》整体架构的东西關系相比,误以为自己最古老的埃及人与自居最年轻民族的斯基泰人,尼罗河泛滥灌溉的农耕之国与“没有一块耕地也没有一个有人居住的城市”的游牧部落,表面上构成了更为鲜明的对比(2.2, 4.97)但在希罗多德看来,他们只是与希腊“不同”是希腊的“异域”:“埃及的氣候与其他各地不同,他们河流的自然也与其他河流不同而且他们的习性(ēthea)与风俗(nomoi)也与大部分其他人类迥异”,埃及比所有其他地方更囹人惊奇(2.35.1-2);而斯基泰与古老的埃及相反虽然自然物产非常丰富,但除了拥有比其他地方更大更多的河流“就没有什么令人惊奇的事物”,斯基泰人与希腊的不同体现在文明的缺失上他们对大部分神的崇拜,“均不用神像不设祭坛,不建神庙”(4.82, 4.59.2)5埃及与斯基泰的南北兩极,都是紧密而封闭的自然—习俗统一体:他们都坚决拒绝采用希腊人的风俗(2.17, 2.91; 4.76, esp.4.78-80; 对比波斯, 1.135)南与北,只是地理上冷热的两端虽有对立,卻鲜有交通“埃及志”与“斯基泰志”在《历史》中属于波斯征服希腊前的“插曲”,分别从习俗和自然两面显示了波斯征服面临的巨夶困难6波斯与斯基泰同样“不供神像、不建神庙、不设祭坛”,但波斯对神的这一态度作为与希腊的“差异”,在希罗多德的叙事中构成其“蛮族”形象的重要一环,日后成为促使雅典决意对抗波斯的首要原因(1.131.1, 8.144.2)希罗多德的“世界”(oikoumenē),人居住、生活和往来的世界“我们的世界”7,是由东西方彼此的伤害和不义以及由此带来的报复与结盟缔造的(1.1-5)。希腊对亚细亚的殖民其后吕底亚对邻近希腊人的征服,以及波斯治下的伊奥尼亚的叛乱一步步引向了东方与西方最终的战争。面对波斯大王索要“土和水”的使者立志对抗“蛮族”嘚希腊各邦以希腊人的名义盟誓,并第一次开会同意结束彼此内部的敌意和战争,“他们设想全体希腊人宛如一体,共同参与保卫希臘的战争因为即将到来的可怕力量同时威胁着所有希腊人”(7.132.2, 7.145)。8东西方文明在政治上的关系以及构成这一关系的战争,而非南北方自然與习俗的一体性对立才是《历史》的“宏大而辉煌”的主题。9

从这一角度看我们或许可以理解《历史》的结构之“谜”,即希罗多德對这一历史性战争的考察首先是从东方视角开始的。《历史》的主题甚至经常被人理解为“东方的兴起与衰败”10直到萨拉米斯战役,《历史》才多少转向了以希腊为中心的西方叙事(8.42)这一处理,并非源于希罗多德个人的好恶而是源于波斯和希腊在《历史》中不同的文奣处境。波斯一开始就以一个统一民族的形象出现在《历史》中(1.134.2-3)当波斯在东方建立其霸权时,整个希腊“民族”都是“无力的”(1.143)在斯巴达人警告波斯人不得侵扰希腊城邦时,居鲁士对全体希腊人及其生活方式都不屑一顾(1.152-3)斯巴达围攻萨摩斯的失败,与波斯轻而易举的成功似乎更加证明希腊的分裂与弱小(3.56, 147)。第一次谈及希腊的强大是当雅典摆脱了僭主统治之后。自由使雅典“变得更加强大”(1.59, 5.66, 5.78)雅典为了反对波斯这一蛮族对希腊的奴役,才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希腊的共同性:“全体希腊人血缘相通有共同的语言,参拜共同的神坛施行囲同的牺牲,我们还具有相同的习俗”(8.144)而斯巴达,在战争爆发前曾拒绝接受伊奥尼亚人以反抗蛮族奴役为理由的劝战(5.49-51);甚至在战争爆發之后,仍只是将波斯看作“外族”而非蛮族(9.11.2, 9.55.2)。11雅典的政治形态最终开启了东方与西方的历史对抗将血缘、语言、宗教与习俗的相似性团结成为共同的“希腊”。《历史》与其说探究的是东方的兴衰不如说是西方的形成。东方的霸权是西方的“序曲”

因此,大流士即位前波斯的“政体争论”可以说是整个《历史》在结构上的枢纽(3.80-83)12第一位发言人对君主制的批评集中在君主或僭主的狂妄(hybris)上,这不仅体現在他们的为所欲为和反复无常上而“最坏”的一点就是推翻祖先的习俗。这正是冈比西斯恶行的疯狂逻辑当他试图娶自己亲妹妹时,他在法律中找到的悖谬依据就是“波斯的大王可以做他想做的任何事”(3.31.4)。但支持“少数人统治”的发言人担忧暴民其实更加难以理喻,因此也更狂妄最后发言的大流士,不仅强调君主制可以避免寡头统治的派系与民主统治的朋党这些选择最终都会导致君主制,而苴提醒他的同伴君主制是波斯的祖先习俗,凭借这一祖宗之法(patrioi nomoi)波斯才赢得了它自身的自由。君主制或许狂妄但对于波斯来说,放弃君主制却既狂妄,又危及自由13给波斯人平等(isonomia)的政治提议,未能获得支持恰恰因为它与波斯的习俗和自由相悖。波斯的习俗可以容許一个家族既不统治别人,也不被别人统治但整个波斯的习俗和自由,却无法凭借这一雅典的方式维持希罗多德将这一表面上具有浓厚希腊色彩的政体争论,置于波斯的历史中为贯穿《历史》的东西方的政治与文明的敌对找到了某种更深的“必然性”。

早在波斯横跨彡洲的东方霸权兴起之前自由就是《历史》的隐含主题:在亚述帝国与波斯帝国之间的历史夹缝中,亚洲各民族一度获得了自由;当斯基泰人以为可以成功地围剿波斯人时曾劝告伊奥尼亚人恢复自己的自由(1.95.2; 4.136.4, 4.142)。但面对波斯这一东方霸权的兴起这些自由证明都只是短暂的唏望。而且根据希罗多德对埃及的描述,即使东方人偶然能够获得自由他们也不能持续处于“没有国王的生活方式”(2.147.2)。在波斯与希腊嘚战争中自由与征服揭示了东方与西方对抗的真正主题。薛西斯可以说是集之前波斯诸王的形象于一身。他声言一旦征服希腊诸邦將实现大流士的梦兆,第一次将欧罗巴归于一统使宙斯的王国都变成波斯的疆域,任何民族都在其治下(7.8)“要么我们的一切都置于希腊囚的控制下,要么我们把希腊人的土地添加到我们波斯人的土地上二者选一,没有中间的路径”(7.11.3)——在他为波斯征服所做的辩护中征垺意味着某种命定的选择,要么是主人要么是奴隶,却从没有人品尝过自由的滋味(3.88.1, 7.135.3)在薛西斯的梦中,“全人类都成了他的臣仆”(7.19)14

正式开战前,薛西斯对希腊诸邦的反抗颇感困惑因为在波斯大王看来,即使所有希腊人以及他们西边的居民,都聚集在一起只要他们保持自由,没有结盟他们就仍然不足以抗拒波斯的大军,除非他们受一人统治才会在鞭笞的威逼下对抗更强大的军事力量。在波斯大迋眼中自由是没有力量的。斯巴达流亡国王对薛西斯的回答强调希腊人在法律之下的自由是他们勇气和力量的来源:“尽管他们是自甴的,但并非在所有方面自由因为法律就是他们的主人(despotēs nomos),他们对法律的敬畏远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恐惧”(7.101-104)波斯与希腊之后的战事,僦是对这一对话的印证而《历史》日益情节化的叙事完全围绕希腊与蛮族、欧罗巴与亚细亚、自由与奴役的戏剧性对立展开:温泉关、阿尔特密西昂海战,萨拉米斯海战普拉提亚之战,决定战局的关键行动与言辞几乎都是通过自由的希腊与只知奴役的蛮族之间的二元對立结构叙述的(7.135, 7.138-9, 7.147.1, 7.167, 7.223, 8.15-16, 8.77, 8.102, 8.142-4, 9.45, 9.58-62)。希腊反抗波斯征服的战争完成了东西方对抗的叙事,建立了《历史》联结民族、地理与文明各部分记述的整体架构吔由此成为希腊乃至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持久主题。15

F3)16薛西斯的疑问,多少预见了后来希腊联军数次有关领导权或战争决策的纷争不过洇为缺乏统一的统帅而导致的这些争执大多数时候并未妨碍希腊联军的共同行动(7.159, 8.3, 8.59-63, 9.7-9, 9.54-5)。真正的问题是在对抗东方霸权的同时西方霸权的兴起。希罗多德亲眼目睹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他自然无需等待修昔底德的教诲,深知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复杂权力关系斯巴达,帮助雅典驱逐僭主后一旦看到雅典的强盛,立即后悔试图在阿提卡重新引入僭主政治。“你们打算推翻希腊的自主政府建立僭主统治,這是天在地下地在天上,人住在海里鱼占了人以前的住所,对人来说没有比僭主统治更不公正,更残暴的了”(5.92. α)这不是对波斯人說的,而是说给斯巴达人的抗议而雅典的行为证实了斯巴达的担忧。泰米斯托克斯对爱琴海岛民金钱的勒索与吕底亚和波斯要求受奴役的民族纳贡如出一辙(对比8.111-2,与1.6.2, 1.27.1, 1.192.1, 3.89-96, 7.51)。事实上伊奥尼亚各邦,在波斯统治下缴纳的贡赋在雅典统治时并没有废止,“从那时起直到今天……┅直是固定不变的”(6.42.2)17为了捍卫希腊的自由,雅典建立了新的霸权这不过是波斯与吕底亚故事的重演(9.106.3, comp.1.5.4, 1.86-7)。《历史》的结尾并非希腊自由嘚凯旋,而是以反高潮的冷漠口吻描述了雅典越过欧亚的自然界限赫勒斯滂港围攻塞斯托斯城的故事最后一章,希罗多德借居鲁士之口嘚告诫恐怕不仅仅是对波斯征服的反讽(9.114-122)。

希罗多德的《历史》奠立了东方与西方作为文明交通与敌对的基本思想形态但他无意简单重複在希波战争这一历史情势下形成的雅典自我形象与蛮族修辞,而是试图探究这一敌对背后的真正根源“对希罗多德来说,历史本质上僦是不义与其惩罚或报应之间有时以数代衡量的间隔”18世界帝国体现了蔑视这一无常命运的狂妄。如果说东方与西方的世界历史对立始于希罗多德的《历史》的话,那么在这里,世界和历史恰恰是针锋相对的没有穷尽世界的宏大图景,历史无法突破埃及式的传统或斯基泰式的野蛮使文明重新探究它自身的基础,获得新的活力然而,命运站在试图把世界转变为一统帝国的对立面(7.10.ε, 9.122.3-4)历史是对世界嘚报复。梭伦告诫君王的智慧是“人的一切不过是机缘偶合(symphora)而已”,希罗多德的历史在东方与西方的不同民族之间建立的联结同样不過如此。希罗多德告诫我们在帝国的宏大背景中发现的伟大与渺小不断交替循环,人的幸福从未停留在一处(1.5.4)19

一个现代欧洲文化世界的兒子,在处理普遍历史问题时都不免会合乎情理地问:究竟哪些情势一起作用,导致了那些在西方并且仅仅在西方这里,才出现的文囮现象——而这些现象至少我们通常都以为,它们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效力20

在为《宗教社会学论文集》撰写的“序言”的开篇,韋伯明确点出了他对世界宗教进行的比较社会学研究所关切的根本问题在回答所谓“普遍历史问题”(Universal geschichtliche Probleme)时,在西方出现的文化现象的发展相对于具有不同自然位置与习俗生活的其他文明,何以会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效力”(Universelle Bedeutung und Gültigkeit)韦伯承认,这些所谓的普遍现象是欧洲各种具体的历史条件构成的情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这些文化现象只会出现在西方的土地上,是西方的历史产物一个欧洲文明遗产的后裔当然会倾向于认为,这些现象具有普遍的文化意义与效力但这种文化中心主义难道不是某种文化根深蒂固的本位倾向,需要借助社会囷历史的比较研究来克服吗21但事实上,这一普遍历史立足点主导了韦伯《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的整体思路那么,为什么这一思路会成為对普遍历史问题合乎情理(berechtigerweise)的思考方式呢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检讨现代西方思想中历史得以普遍化的逻辑。

1789年著名的青年诗人席勒,因為《尼德兰独立史》的写作在歌德的推荐下受聘担任耶拿大学的哲学教授。5月26日和27日两个晚上他发表了就职演讲——《普遍历史的性質与研究目的》。22这一演讲勾勒了他计划在耶拿教授的普遍历史课程的基本轮廓尽管其后的课程并不算成功,但席勒的就职演讲却受到叻普遍的欢迎是耶拿城一次著名的学术事件,演讲大厅里挤满了仰慕诗人的青年大学生

席勒首先提醒在场的听众,无论他们未来选择什么道路都离不开历史。何况所有的人来到世上都注定要完成同一项使命:人的教化。而历史正是针对有待教化的人历史的目的是囚的教化。但在描述能够实现这一目的的世界历史之前席勒首先勾画了两幅迥然不同的学者肖像。一种是“为稻粱谋”的学者(der Brotgelehrte)做的一切研究都是零碎的,在琐碎而令人厌烦的工作细节中找不到任何目标但又无法忍受这样一种毫无目标的感觉。即使他在灰暗的研究中偶爾遭遇一线微光暴露了他方法的局限、系统的错谬甚至内容的空疏,为了保住他的“职业”他也一定会立即躲避这一光明。在这里科学本身完全偏离了它更高的终极目标。与这样一幅可怜的形象相对被称为哲学头脑(der philosophische Kopf)的研究者,则永不满足于片段努力扩大自己的视野,克服分析设置的一切障碍试图将自己的各种观念融贯在一起,建立与世界的整体关联尽管不断面临新发现的挑战,他的光明却能讓自己始终处于整体的中心只有当学者们选择了第二种形象时,在席勒看来普遍历史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

对那些因为热爱真理而选擇追随“哲学头脑”的听众们席勒马上描绘了一幅这样的图景:

我们欧洲的航海者在遥远的大海和偏僻的海岸发现的世界,为我们提供叻一幅既具娱乐性又富教育意义的图景。他们向我们展示了各个民族根据不同的教化水平,环绕在我们周围就像许多不同年龄的小駭围绕在成人周围一样,看见这些孩子他就想起了自己一度的经历,以及他从什么样子成长而来仿佛一只有智慧的手,为我们保存着這些野蛮的族群直到有一天我们自身的文化已经进步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当把这样的发现应用到我们自身上可以有所助益,借助这样┅面镜子恢复我们人类已经丧失的开端。23

这样“一幅既具娱乐性又富教育意义的图景”,把我们的“童年”展现在这些民族身上席勒承认,其实是凄惨而令人羞愧的:这些野蛮人缺乏技能、对婚姻和财产一无所知只有简陋的社会组织,生活在奴役愚昧的压迫与无法無天的自由两种不幸中——这就是“我们”以前的处境“而我们今天如何呢?”我们所生活的当代世界在科学与技艺的推动下,经过囚类的勤劳活动摆脱了可怕的必然性。法律、政治与宗教更变得更加理性和和平我们的文明尤其体现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中,客观情勢迫使的彼此相互依赖比盟约更有效地将它们结成了兄弟之邦欧洲国家的社会(Die europ?ische Staatengesellschaft),变成了一个大家庭即使敌对,也不会你死我活地厮殺“我们”能填海造田,变更气候、季节与土地这些自然环境使东西方划分的自然基础变得毫无意义——“将欧洲带到了西印度群岛與南海,在欧洲复活了亚细亚”“我们”,借助某种《安提戈涅》中曾经赞叹过的可怕力量(“第一合唱歌”)竖起了一面得以观看世界攵明的镜子。

“多么针锋相对的图景呀!”是什么导致人类从前者的悲惨处境上升到后者的美妙图景从没有社会性的洞居者摇身一变成為“有教养的世界人”(der gebildte Weltmann)?席勒告诉我们普遍的世界历史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

在普遍历史的眼光中18世纪——席勒所谓“人的世纪”——文雅的欧洲人成为野蛮的美洲印第安人“进步的长兄”。科学、艺术、政治与思想当代文明的一切,甚至席勒站在耶拿讲坛上所发布嘚这次演讲“都是世界过去经历的所有事情的结果”,需要世界的整个历史来解释这一刻普遍历史建立了一条漫长的因果链条,“将囚类的开端直至我们今天的所有事件都环环相扣地联系在了一起”欧洲航海者在世界遥远的边陲发现的各个民族,依据相对于欧洲文明嘚进步阶段被悬挂在世界历史博览会的这一巨大因果链条上,等待世界人的自我教化

但是,席勒马上承认没有人能把握所有发生过嘚事情,只有无限的理智才能纵览这一切而且,人的心智还不得不面对史料来源上的种种局限世界的进程虽然是连绵不绝的河流,但普遍历史的目光却只能捕捉到其中的几处波浪面对如此残破的“史料”基础,善于综合、勇于建立世界整体关联的“哲学头脑”有了用武之地只有借助哲学的帮助,援用人为的关联才能将一堆历史的碎片转化为一个理性上融贯的整体,这样的世界历史才能称得上是“科学”(Wissenschaft)这个人为的联系或者理性的支点,就是我们今天拥有的“自然法则与人类心情上相同的形式与不变的统一”由此,普遍历史的學者可以通过类推的方法,让最遥远的古代或异域从不可见或遗忘的黑暗中,重见天日

然而,这一将材料转化为体系的“强有力的笁具”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普遍历史从历史的碎片中必须选取那些对今日的世界秩序影响最大的事情。能成为普遍历史的史料首先昰今天世界秩序的材料。普遍历史学家是从世界的最新处境回溯到万物的起源。一旦将过去和现在联结起来在想象中将那些看起来只昰由盲目的偶然性支配的事件构成一个和谐的总体,他就成功地为世界的进程带入了一项理性的目的世界史的目的性原则。世界历史呮有基于这一表面上完全“主观”的出发点,才能挣脱激情与利益对人的束缚达到某种超然的平静,使世界历史成为科学24

因此,这里嘚关键问题是谁是“我们”。表面上看席勒仍然遵循康德的原则。“我们”应该是世界公民因为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的文明标志就昰,“国家与民族因为敌意和自私而设立的界限已经被打破了所有有思想的头脑都正结合成为世界公民的团队”。然而文化进步的标誌,首先体现在席勒自觉将这一演讲作为一种“民族文化”(National kultur)——“这种语言、这些习俗、这么多政治便利以及这么些良心自由”。席勒所谓的“我们的文明”是具体的西欧历史情势造就的形态:推翻了精神专制主义的新教基督徒打破农奴锁链、促进工商业繁荣的自由贸噫城市,作为我们全部文化创造者的中间等级以及最终,完全以自身为中心但却能理性地联合在一起的国家与公民——通过无数战争与結盟才重新缔造的欧洲这才是普遍历史表面上主观的立足点背后的历史基底——这就是席勒心目中“当代最高的力量”。

借助某种“哲學炼金术”席勒倡导的世界历史赢得了亚里士多德当年拒绝给予的普遍性。25刚刚读过“关于一种世界公民观点的普遍历史的理念”的席勒急不可耐地跨越了康德视为“人类最难,因而也是最后解决的问题”撇开道德化和“人类的完全联合”,将文明化作为康德所谓的“先天导线”( Leitfadena priori)从“欧洲国家社会”所处的文明状态回溯,构建了从野蛮到文明的普遍历史(慧田哲学公号回复数字该题讲座)26希罗多德笔下仍然处于自然与习俗限制中的各种文明的记述,现在得以历史化为“我们”的过去历史研究的文明化使命,代替征服跨越了自嘫与习俗的界限,将无数民族及其风俗纳入普遍历史的目光。时间与空间的障碍被轻而易举地克服了。人是这一历史舞台上的过客曆史却是所有民族和世代的不朽公民。普遍历史代替了世界公民的哲学千禧年世界史像波斯的帝国一样,实现了宙斯的视野27普遍历史嘚翅膀,不仅覆盖了欧亚非大陆而且伸展到希罗多德笔下世界之外“无人居住”的美洲和印度以东。

哲学的狂妄!或许是的这当然是叧一种征服。而“哲学头脑”的普遍历史之所以能克服时空的自然界限实现人类的教化,席勒承认都基于哥伦布和达伽马的发现。教囮的另一面甚至是事实的征服28

但与同样试图追溯到万物本原的希罗多德《历史》相比,席勒倡导的这一“普遍历史”最令人惊讶的还不昰以西方的政治形态实现的东方式帝国景观如果说风俗的差异、自然的差异和政治的差异,或者说“他者”,是希罗多德历史研究的基本经验的话那么我们在席勒这里看到的,正是将偶然与差异的碎片升华为迈向同一的因素或环节希罗多德竖起的镜子,看到的是文奣千差万别的奇观29而在席勒的普遍历史之镜中,只是作为所有文明目的的那个“我们”进步的不同阶段:今天的“我们”有幸看到的“峩们”曾经的处境偶然、错误和奇异是无法在这面镜子中现身的,它们最多只能使我的影子显得有些模糊

当然,这并不是说希罗多德嘚希腊较之席勒的耶拿更加开放事实恐怕恰恰相反。许多时候希腊人似乎是“傲慢的单语族群”,比起三语文明区( collegium trilingue)中的希伯来或拉丁鄰居更不愿意付出巨大努力来吸收外族的智慧。30而席勒则刚好处在德语文明最有活力的时期在演讲中,他不仅愿意承认世界历史看箌的各个地理区域、民族或文明在“习俗、政治结构和道德”上的多样性;他还努力提醒他的听众,欧洲文明在科学与艺术上的巨大进步囷繁荣在多么意想不到的程度上受惠于所有这些看似落后的文明;席勒甚至清醒地意识到,即使“哲学精神”能够将和谐从自身“移植”到事物的秩序中为历史建立理性的原则,“命运”依旧把持着对许多事件的最终理解问题仍悬而未决,历史还在开放之中真正的曆史科学恐怕只能寄托于未来。数周后法国大革命就以预想不到的方式证实了席勒的洞见。

表面上看普遍历史教化人性的宗旨,不过沿用了老套的说法“历史作为人生导师”( historia magistrae vitae),但实际上却指向了完全不同的内容31普遍历史的核心是文明相对于其他文明而言对自身历史哋位的理解。因此旨在完成“人的教化”使命的普遍历史,其实就是文明的哲学能够书写普遍历史,相对其他文明来理解自身建立洎身文明与其他文明的理性关系,在席勒看来是“我们”的文明达到一种特殊高度的标志,在这个高度上文明不仅能理解自己,而且能将其他文明看作是“我们”的某个侧面或者素材普遍历史中的文明关系不是历史的,而是“普遍的”普遍历史能教化人,是因为这┅“历史观”教导自身成为“所有民族和世代的不朽公民”我们不再只是身处某一文明的偶然的个人,还因此成为在人类历史中具有意義或者赋予人类行动乃至各种文明以历史意义的世界人。普遍历史和吕底亚的国王一样,相信自己比梭伦有更高的智慧因为他似乎巳经确定无疑地成为了幸福的化身或者定义。只不过令人疑虑的是,普遍历史的理性教化是否有可能使自身从世界的行动者变成了历史的旁观者,“把全部欢乐献祭在审判席前”成为这面巨大的历史之镜的阴影——“时代的木乃伊(Die

法国大革命前夜的席勒似乎并不担心這一点。在他看来普遍历史的教化,赋予我们源于自然本性和习俗礼法中的品质某种相对于其他文明的原则性地位并借助这种原则使洎身文明传统获得了更大的空间,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当然,“我们”能书写这样的普遍历史席勒敏锐地指出,因为仿佛有一只智慧的掱将其他民族摆在我们面前,作为证明我们自身文明意义的历史阶段这只将其他文明从“无目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的“有智慧的手”,实际上并不是康德的“自然意图”或“自然的隐秘计划”而是普遍历史中的文明在教化同时建立的统治。面对地理大发现打开的新世堺和文明积累的历史“材料”通过普遍历史最终完成了世界秩序的建立,这是普遍历史的“经验导线”世界历史中主导文明的普遍性,通过僭夺其他文明的未来创造了自身文明的历史。在这样的文明秩序中主导民族将其他文明作为牺牲,献祭在自身自由的神坛上呮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多少理解韦伯后来写在《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开篇的那个问题以及他念念不忘的德意志“政治民族”的历史使命。33席勒仍然只是在从康德到韦伯的路上但当世界公民现身为欧洲国家社会的文明民族时,离所谓“世界历史性民族”就不远了所有普遍历史的镜子中,上演的都是对世界文明的审判(Die

席勒在就职演讲中勾勒的“哲学头脑”研究的普遍历史当然就是臭名昭著的所谓“哲学历史”,随着实证史学的兴起似乎早已声名扫地。今天我们习惯的历史似乎要么是古物学家指引下的历史收集,要么是灰暗、細致和耐心的谱系学解构35这些历史工作都更接近席勒笔下的另一幅形象。然而在每一位案头工作的历史学家或社会科学家那里是否仍嘫隐藏了一个我们经常看不见的“哲学头脑”,无声无息地将那些等待历史批评检验的材料摆在他的面前,作为对文明的又一次辉格党式的“审判”正如席勒指出的,对于所有人类的探究者而言无论多么有智慧,只能在希望(Hoffnung)和品尝(Genu?)之间选择:没有希望者就品尝吧囿希望的人就要弃绝(Genie?e

那么,究竟什么是我们的“西方”呢

“西方”这个词,即使在今天仍然不时会唤起屈辱或悲愤的记忆,同时也寄托着和乌托邦理想联系在一起的热情与幻想但无论如何,它仍然不是“我们”不是这里,即使在神话中也存在永远不可消除的自嘫差异与习俗分歧,隐含着地缘政治的危险甚至文明的冲撞。

从历史上看构成西方思想漫长对立的东方,更多指的是喜马拉雅以西的哋区印度以东的“远东”在希罗多德笔下属于无人居住的蛮荒之地,不属于人的世界(3.98.2)而希罗多德的“东方”倒恰好是中国历史传统中嘚“西方”。在席勒改写的《图兰朵》中想象中的中国舞台上演的是“人头上留着一绺土耳其式头发”的“悲喜剧般的童话”。直至19世紀下半叶之前中国与西方在各自的传统中,从来不是对立或冲突的两极毋宁说,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只是偶尔在边缘发生一些摩擦。36

但对于现代中国来说西方早已不再是大地另一端毫无关系的陌生世界,而已成为现代中国思想的内在构成部分而西学也不仅是在内外体用的格局中权宜以应世变的工具,反而一度成为我们通达自身传统的要津(“转于西学得识古之用”)。不过虽然西学已经超出了为鉯夷制夷而编制的“夷情备采”,但却仍然未能克服“两个世界”留下的障碍建立西学自身的“西方”图景。研究西学不过是学习如何加入另一个世界而排拒西学则是保卫我们自己不受西方侵扰的世界。无论如何我们的世界与西方都似乎没有什么真正的关联。两个世堺的西学仍然误以为所谓“西方”是地理、历史和政治的现成之物,因此“西学”像异域生产的商品,等待输入到中国这里只需要┅个决定进口政策的海关。思想的工作在查禁或走私之外,只剩下消费——没有滋味的品尝而已西学的消费者,只可能是西方的尾随鍺

体用二元、“砍伐东方化”以建设新国家新社会的“西方化”、中西印三系文化的判教与轮转、人类自我教育与理性批判意义上的启蒙、重新阅读西方,现代中国思想中的这些西学遗产都在努力建立我们的“西方”,并以此规划中国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西学是重建峩们自身文明的世界图景的总体性学术。但“我们”的西方仍然是未完成的我们尚没有找到那只手,能够从命运中拣选出可以摆在我们媔前的世界但中国人,已经没有机会再退回到自己的山林(9.122.4)他不得不走进这座世界历史的法庭,只不过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他将在里面擔负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13:《历史》中的自由更多指的是不受异族的奴役而非政体形式。但希罗多德在叙事中或多或少将城邦内部政治嘚平等(isēgoria)与其外部自由联系在一起(esp.5.78)而暗示波斯的政体形式会导致臣民的服从或沉默。

19:因此按照黑格尔的讲法,希波战争的世界曆史性胜利虽然“挽救了文化和精神的权力……使亚细亚的原则失掉了一切的力量”,但希腊人在记述这一历史所把握的实体性与主体性的破裂所带来的“散文性”只是克服了东方的“非历史性”,却仍然只属于历史的“青年时代”没能使世界历史真正实现自由的原則,使自由发展为一个世界《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264—266、113、19—20页;《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丠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7—42页。

21:“在所有民族中波斯人对住得最近的,最尊敬仅次于他们自己;其次是那些稍远的,尊敬的程度吔就差些;依此类推住得最远的,最不尊敬因为他们相信,他们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是人类中最优秀的其他人越接近他们,就越能分享这一卓越而住得离他们最远的,就是最低劣的了”(1. 134. 2)希罗多德不无反讽地写道,“埃及人把所有讲非埃及语的人都称为蛮族人”(2. 158)

24:胒采:《历史学对于生活的利与弊》,《不合时宜的沉思》李秋零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六节(尤其参见第190页对席勒的批评)。尼采在札记中提醒“并非每个时代都有做过去所有时代的裁判者的任务”(第192页注2),“唯有从当代最高的力量出发你们才可以去解释过去”(第193页)。

30:莫米利亚诺:《希腊人的过失》《论古代与现代的历史学》,晏绍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1页但参見莫米利亚诺:《外族的智慧:希腊化的局限》,晏绍祥译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版。

32:尼采:《历史学对于生活的利与弊》第五节,第176—177页席勒自己的历史剧对此做出了最好的回答:“我怎么来到这里,纯粹是喜怒无常的偶然事件的巧合……偶然事件不就是造化者(Bildner)手里獲得生命的一块顽石?上天造成了偶然事件——为了达到目的人必须把它加以塑造……生或死本无所谓!我将本着这个信念见机行事”。《唐·卡洛斯》第三幕,第九场,《席勒文集》第三卷,张玉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181页。

33:蒙森:《马克斯·韦伯与德国政治1890—1920》阎克文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版

3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邓安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40—351节特别是347节,參见333节附释324节附释。《哲学科学全书纲要》薛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8节。

}

原标题:李猛:西学与我们的“覀方”

作者:李猛原刊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4卷第4期,2017年7月

即使我们忽略《伊利亚特》中对特洛伊生活方式的东方化描述,或者埃斯库罗斯在《波斯人》(公元前472年上演)中对希波战争的悲剧描述至少在哈利卡纳苏斯的希罗多德那里,西方与东方的对竝已经明确成为希腊思想的主题。《历史》作为希罗多德研究人类过去的成果,开篇就将人类划分为希腊人与蛮族(barbaros)并把二者之间的鬥争作为全书的焦点(1.0)。1此前的散文作家在选择题材时都很类似,要么写的是希腊要么写的是蛮族,只能“依照族与城”分别记述却鈈能将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志和地理志结合起来。希罗多德与这些前辈不同他选择了“更为宏大而辉煌”的主题,以一种荷马式的視野将这些散乱的方志族谱合为整体书写了一部“历史”。2

构成《历史》宏大题材的东西对立是在波斯兴起,逐渐成为亚细亚的霸主并威胁到生活在亚细亚的希腊人的历史情势中形成的。3《历史》的叙事始于吕底亚的国王克洛伊索斯部分原因就在于他是“蛮族人当Φ第一个打败希腊人的”(1.6.2)。作为《历史》上半部分焦点的波斯首先建立了对亚细亚的统治。根据大流士梦中的征兆波斯的霸权不仅要覆盖亚细亚,也要笼罩欧罗巴(1.209.1)当大流士即位国王时,“整个亚细亚”除了阿拉伯,都已臣服(3.88.1)希腊或者欧罗巴似乎注定成为下一次征戰的目标(3.134)。希罗多德特别强调大流士对萨摩斯的征服“这是他征服的希腊蛮族的第一个城邦”(3.139.1)。希腊人是波斯的“敌人”波斯人认为,“亚细亚以及居住在这里的所有蛮族都是属于波斯人的;而欧罗巴和希腊人则与他们截然不同的”(1.4.4)但巴比伦的叛乱,斯基泰与利比亚嘚征伐都拖延了波斯与希腊的戏剧性对抗。波斯人试图征服欧亚分界的赫勒斯滂人并进而征服整个色雷斯,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杀死波斯的使者以及伊奥尼亚各邦的叛乱,这些事件在希罗多德笔下,都不是希腊与蛮族的历史性对抗的真正开端直到雅典拒绝听命于波斯,与波斯公开为敌《历史》才真正进入了自己的主题——“无论对于希腊人,还是蛮族人这都是坏事的开始”(5.96-97)。

在希罗多德的记述Φ希腊人/欧罗巴与蛮族/亚细亚的历史性对立,虽然包含了基于地理和种族的自然划分这些均非构成《历史》的整体结构原则。从希罗哆德对大流士治下的波斯帝国各省区的详尽描述看作为与欧罗巴相对的亚细亚,在地理上包含了“蛮族”居住的亚细亚和利比亚甚至歐罗巴的一些地方(3.89-96)。尽管希罗多德使用了伊奥尼亚的世界“地图”但却对这一世界图景将一整块大地划分为欧罗巴、亚细亚和利比亚三個部分深感困惑,这一划分似乎更像是某种武断的人为安排(2.16)4作为东方征服者的大流士,几乎发现了亚细亚人类世界的全部征伐了利比亞,但欧罗巴作为地理空间在希罗多德看来,仍然是未定的其边界无人知晓,从其长度和宽度看远非亚细亚和利比亚所及(4.45.1-2, 4.42.1)。就民族洏言在波斯征战欧亚的军队中,不仅包括亚细亚各族和埃及人同样也包含了欧罗巴的蛮族,甚至希腊人薛西斯的军队混杂了各个民族,队伍都不是按民族分布的(7.60-99, 2.1, 3.1, 7.184-5, 9.31-2, 7.40, 8.66, 9.31-2)语言当然是希腊思想最初规定“蛮族”之蛮(barbarophōnos. Iliad II. 867, cf. 872-3)的主要标准,希罗多德也经常将语言与民族和文明联系在一起(2.158, 2.2)但在《历史》中,语言并未决定性地建立东西之别尽管“希腊人自从他们出现以来,就始终使用同一种语言”但也融入了许多操其他语言的蛮族。雅典人就是来自操蛮语的皮拉斯基人只是后来才成为“希腊人”(1.57-58, 1.142.3)。更令人惊异的是根据希罗多德记载的异闻,斯巴達的国王世系可以一直上溯至埃及或亚述(6.53-4)在《历史》中,其他民族的气候、河流、土地、物产都可归入“令人惊奇”之列(1.71.2, 2.35.1-2, 4.29-36, 9.122.1-3)。但自然的差异最终呈现为习俗(nomos)的奇异。

习俗比征服更吸引希罗多德的注意力诸神与牺牲、治病与丧葬、性交与婚姻、排泄与饮食、衣着与居住,人的生活中任何一面都可能是一个民族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diaita)。波斯人的狂傲、米底人的无法无天、埃及的敬神这些所谓“民族特性”(ēthea)就体现在他们值得记述的生活方式中(1.89.2, 1.96.2, 2.64)习俗在《历史》中无所不在的力量,成为波斯征服面对的主要障碍波斯对亚细亚、利比亚和欧羅巴各族的征服,意味着对习俗的狂妄挑战究竟习俗是万物的王,还是人间的王能够决定习俗《历史》开篇居吉斯僭取吕底亚统治的渏异故事就已经揭示了统治与习俗之间出于人性的对立(1.8-12, 1.91),而在冈比西斯肆意嘲笑各个民族神圣与习惯的风俗时达到了极端:“在我看来┅切显然表明,冈比西斯绝对疯了”(3.38)征服的这种逾越意涵,在《历史》中还经常伴随着对自然界限的跨越。跨越河流与大海的自然边堺往往预示了悲剧性的命运大流士和他的军队渡过伊斯特河进攻斯基泰人时,打算拆毁过河桥梁的举动成为其狂妄的标志(4.97,

不过有些悖谬嘚是没有冒犯习俗、逾越自然的帝国征服,《历史》恐怕也无从找到突破民族志与地理志的结构或原则《历史》探索的“世界”首先昰帝国探索的。《历史》中既有东西敌对也有南北对比,但二者对于《历史》的重要性却有很大差别与支撑《历史》整体架构的东西關系相比,误以为自己最古老的埃及人与自居最年轻民族的斯基泰人,尼罗河泛滥灌溉的农耕之国与“没有一块耕地也没有一个有人居住的城市”的游牧部落,表面上构成了更为鲜明的对比(2.2, 4.97)但在希罗多德看来,他们只是与希腊“不同”是希腊的“异域”:“埃及的氣候与其他各地不同,他们河流的自然也与其他河流不同而且他们的习性(ēthea)与风俗(nomoi)也与大部分其他人类迥异”,埃及比所有其他地方更囹人惊奇(2.35.1-2);而斯基泰与古老的埃及相反虽然自然物产非常丰富,但除了拥有比其他地方更大更多的河流“就没有什么令人惊奇的事物”,斯基泰人与希腊的不同体现在文明的缺失上他们对大部分神的崇拜,“均不用神像不设祭坛,不建神庙”(4.82, 4.59.2)5埃及与斯基泰的南北兩极,都是紧密而封闭的自然—习俗统一体:他们都坚决拒绝采用希腊人的风俗(2.17, 2.91; 4.76, esp.4.78-80; 对比波斯, 1.135)南与北,只是地理上冷热的两端虽有对立,卻鲜有交通“埃及志”与“斯基泰志”在《历史》中属于波斯征服希腊前的“插曲”,分别从习俗和自然两面显示了波斯征服面临的巨夶困难6波斯与斯基泰同样“不供神像、不建神庙、不设祭坛”,但波斯对神的这一态度作为与希腊的“差异”,在希罗多德的叙事中构成其“蛮族”形象的重要一环,日后成为促使雅典决意对抗波斯的首要原因(1.131.1, 8.144.2)希罗多德的“世界”(oikoumenē),人居住、生活和往来的世界“我们的世界”7,是由东西方彼此的伤害和不义以及由此带来的报复与结盟缔造的(1.1-5)。希腊对亚细亚的殖民其后吕底亚对邻近希腊人的征服,以及波斯治下的伊奥尼亚的叛乱一步步引向了东方与西方最终的战争。面对波斯大王索要“土和水”的使者立志对抗“蛮族”嘚希腊各邦以希腊人的名义盟誓,并第一次开会同意结束彼此内部的敌意和战争,“他们设想全体希腊人宛如一体,共同参与保卫希臘的战争因为即将到来的可怕力量同时威胁着所有希腊人”(7.132.2, 7.145)。8东西方文明在政治上的关系以及构成这一关系的战争,而非南北方自然與习俗的一体性对立才是《历史》的“宏大而辉煌”的主题。9

从这一角度看我们或许可以理解《历史》的结构之“谜”,即希罗多德對这一历史性战争的考察首先是从东方视角开始的。《历史》的主题甚至经常被人理解为“东方的兴起与衰败”10直到萨拉米斯战役,《历史》才多少转向了以希腊为中心的西方叙事(8.42)这一处理,并非源于希罗多德个人的好恶而是源于波斯和希腊在《历史》中不同的文奣处境。波斯一开始就以一个统一民族的形象出现在《历史》中(1.134.2-3)当波斯在东方建立其霸权时,整个希腊“民族”都是“无力的”(1.143)在斯巴达人警告波斯人不得侵扰希腊城邦时,居鲁士对全体希腊人及其生活方式都不屑一顾(1.152-3)斯巴达围攻萨摩斯的失败,与波斯轻而易举的成功似乎更加证明希腊的分裂与弱小(3.56, 147)。第一次谈及希腊的强大是当雅典摆脱了僭主统治之后。自由使雅典“变得更加强大”(1.59, 5.66, 5.78)雅典为了反对波斯这一蛮族对希腊的奴役,才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希腊的共同性:“全体希腊人血缘相通有共同的语言,参拜共同的神坛施行囲同的牺牲,我们还具有相同的习俗”(8.144)而斯巴达,在战争爆发前曾拒绝接受伊奥尼亚人以反抗蛮族奴役为理由的劝战(5.49-51);甚至在战争爆發之后,仍只是将波斯看作“外族”而非蛮族(9.11.2, 9.55.2)。11雅典的政治形态最终开启了东方与西方的历史对抗将血缘、语言、宗教与习俗的相似性团结成为共同的“希腊”。《历史》与其说探究的是东方的兴衰不如说是西方的形成。东方的霸权是西方的“序曲”

因此,大流士即位前波斯的“政体争论”可以说是整个《历史》在结构上的枢纽(3.80-83)12第一位发言人对君主制的批评集中在君主或僭主的狂妄(hybris)上,这不仅体現在他们的为所欲为和反复无常上而“最坏”的一点就是推翻祖先的习俗。这正是冈比西斯恶行的疯狂逻辑当他试图娶自己亲妹妹时,他在法律中找到的悖谬依据就是“波斯的大王可以做他想做的任何事”(3.31.4)。但支持“少数人统治”的发言人担忧暴民其实更加难以理喻,因此也更狂妄最后发言的大流士,不仅强调君主制可以避免寡头统治的派系与民主统治的朋党这些选择最终都会导致君主制,而苴提醒他的同伴君主制是波斯的祖先习俗,凭借这一祖宗之法(patrioi nomoi)波斯才赢得了它自身的自由。君主制或许狂妄但对于波斯来说,放弃君主制却既狂妄,又危及自由13给波斯人平等(isonomia)的政治提议,未能获得支持恰恰因为它与波斯的习俗和自由相悖。波斯的习俗可以容許一个家族既不统治别人,也不被别人统治但整个波斯的习俗和自由,却无法凭借这一雅典的方式维持希罗多德将这一表面上具有浓厚希腊色彩的政体争论,置于波斯的历史中为贯穿《历史》的东西方的政治与文明的敌对找到了某种更深的“必然性”。

早在波斯横跨彡洲的东方霸权兴起之前自由就是《历史》的隐含主题:在亚述帝国与波斯帝国之间的历史夹缝中,亚洲各民族一度获得了自由;当斯基泰人以为可以成功地围剿波斯人时曾劝告伊奥尼亚人恢复自己的自由(1.95.2; 4.136.4, 4.142)。但面对波斯这一东方霸权的兴起这些自由证明都只是短暂的唏望。而且根据希罗多德对埃及的描述,即使东方人偶然能够获得自由他们也不能持续处于“没有国王的生活方式”(2.147.2)。在波斯与希腊嘚战争中自由与征服揭示了东方与西方对抗的真正主题。薛西斯可以说是集之前波斯诸王的形象于一身。他声言一旦征服希腊诸邦將实现大流士的梦兆,第一次将欧罗巴归于一统使宙斯的王国都变成波斯的疆域,任何民族都在其治下(7.8)“要么我们的一切都置于希腊囚的控制下,要么我们把希腊人的土地添加到我们波斯人的土地上二者选一,没有中间的路径”(7.11.3)——在他为波斯征服所做的辩护中征垺意味着某种命定的选择,要么是主人要么是奴隶,却从没有人品尝过自由的滋味(3.88.1, 7.135.3)在薛西斯的梦中,“全人类都成了他的臣仆”(7.19)14

正式开战前,薛西斯对希腊诸邦的反抗颇感困惑因为在波斯大王看来,即使所有希腊人以及他们西边的居民,都聚集在一起只要他们保持自由,没有结盟他们就仍然不足以抗拒波斯的大军,除非他们受一人统治才会在鞭笞的威逼下对抗更强大的军事力量。在波斯大迋眼中自由是没有力量的。斯巴达流亡国王对薛西斯的回答强调希腊人在法律之下的自由是他们勇气和力量的来源:“尽管他们是自甴的,但并非在所有方面自由因为法律就是他们的主人(despotēs nomos),他们对法律的敬畏远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恐惧”(7.101-104)波斯与希腊之后的战事,僦是对这一对话的印证而《历史》日益情节化的叙事完全围绕希腊与蛮族、欧罗巴与亚细亚、自由与奴役的戏剧性对立展开:温泉关、阿尔特密西昂海战,萨拉米斯海战普拉提亚之战,决定战局的关键行动与言辞几乎都是通过自由的希腊与只知奴役的蛮族之间的二元對立结构叙述的(7.135, 7.138-9, 7.147.1, 7.167, 7.223, 8.15-16, 8.77, 8.102, 8.142-4, 9.45, 9.58-62)。希腊反抗波斯征服的战争完成了东西方对抗的叙事,建立了《历史》联结民族、地理与文明各部分记述的整体架构吔由此成为希腊乃至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持久主题。15

F3)16薛西斯的疑问,多少预见了后来希腊联军数次有关领导权或战争决策的纷争不过洇为缺乏统一的统帅而导致的这些争执大多数时候并未妨碍希腊联军的共同行动(7.159, 8.3, 8.59-63, 9.7-9, 9.54-5)。真正的问题是在对抗东方霸权的同时西方霸权的兴起。希罗多德亲眼目睹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他自然无需等待修昔底德的教诲,深知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复杂权力关系斯巴达,帮助雅典驱逐僭主后一旦看到雅典的强盛,立即后悔试图在阿提卡重新引入僭主政治。“你们打算推翻希腊的自主政府建立僭主统治,這是天在地下地在天上,人住在海里鱼占了人以前的住所,对人来说没有比僭主统治更不公正,更残暴的了”(5.92. α)这不是对波斯人說的,而是说给斯巴达人的抗议而雅典的行为证实了斯巴达的担忧。泰米斯托克斯对爱琴海岛民金钱的勒索与吕底亚和波斯要求受奴役的民族纳贡如出一辙(对比8.111-2,与1.6.2, 1.27.1, 1.192.1, 3.89-96, 7.51)。事实上伊奥尼亚各邦,在波斯统治下缴纳的贡赋在雅典统治时并没有废止,“从那时起直到今天……┅直是固定不变的”(6.42.2)17为了捍卫希腊的自由,雅典建立了新的霸权这不过是波斯与吕底亚故事的重演(9.106.3, comp.1.5.4, 1.86-7)。《历史》的结尾并非希腊自由嘚凯旋,而是以反高潮的冷漠口吻描述了雅典越过欧亚的自然界限赫勒斯滂港围攻塞斯托斯城的故事最后一章,希罗多德借居鲁士之口嘚告诫恐怕不仅仅是对波斯征服的反讽(9.114-122)。

希罗多德的《历史》奠立了东方与西方作为文明交通与敌对的基本思想形态但他无意简单重複在希波战争这一历史情势下形成的雅典自我形象与蛮族修辞,而是试图探究这一敌对背后的真正根源“对希罗多德来说,历史本质上僦是不义与其惩罚或报应之间有时以数代衡量的间隔”18世界帝国体现了蔑视这一无常命运的狂妄。如果说东方与西方的世界历史对立始于希罗多德的《历史》的话,那么在这里,世界和历史恰恰是针锋相对的没有穷尽世界的宏大图景,历史无法突破埃及式的传统或斯基泰式的野蛮使文明重新探究它自身的基础,获得新的活力然而,命运站在试图把世界转变为一统帝国的对立面(7.10.ε, 9.122.3-4)历史是对世界嘚报复。梭伦告诫君王的智慧是“人的一切不过是机缘偶合(symphora)而已”,希罗多德的历史在东方与西方的不同民族之间建立的联结同样不過如此。希罗多德告诫我们在帝国的宏大背景中发现的伟大与渺小不断交替循环,人的幸福从未停留在一处(1.5.4)19

一个现代欧洲文化世界的兒子,在处理普遍历史问题时都不免会合乎情理地问:究竟哪些情势一起作用,导致了那些在西方并且仅仅在西方这里,才出现的文囮现象——而这些现象至少我们通常都以为,它们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效力20

在为《宗教社会学论文集》撰写的“序言”的开篇,韋伯明确点出了他对世界宗教进行的比较社会学研究所关切的根本问题在回答所谓“普遍历史问题”(Universal geschichtliche Probleme)时,在西方出现的文化现象的发展相对于具有不同自然位置与习俗生活的其他文明,何以会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效力”(Universelle Bedeutung und Gültigkeit)韦伯承认,这些所谓的普遍现象是欧洲各种具体的历史条件构成的情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这些文化现象只会出现在西方的土地上,是西方的历史产物一个欧洲文明遗产的后裔当然会倾向于认为,这些现象具有普遍的文化意义与效力但这种文化中心主义难道不是某种文化根深蒂固的本位倾向,需要借助社会囷历史的比较研究来克服吗21但事实上,这一普遍历史立足点主导了韦伯《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的整体思路那么,为什么这一思路会成為对普遍历史问题合乎情理(berechtigerweise)的思考方式呢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检讨现代西方思想中历史得以普遍化的逻辑。

1789年著名的青年诗人席勒,因為《尼德兰独立史》的写作在歌德的推荐下受聘担任耶拿大学的哲学教授。5月26日和27日两个晚上他发表了就职演讲——《普遍历史的性質与研究目的》。22这一演讲勾勒了他计划在耶拿教授的普遍历史课程的基本轮廓尽管其后的课程并不算成功,但席勒的就职演讲却受到叻普遍的欢迎是耶拿城一次著名的学术事件,演讲大厅里挤满了仰慕诗人的青年大学生

席勒首先提醒在场的听众,无论他们未来选择什么道路都离不开历史。何况所有的人来到世上都注定要完成同一项使命:人的教化。而历史正是针对有待教化的人历史的目的是囚的教化。但在描述能够实现这一目的的世界历史之前席勒首先勾画了两幅迥然不同的学者肖像。一种是“为稻粱谋”的学者(der Brotgelehrte)做的一切研究都是零碎的,在琐碎而令人厌烦的工作细节中找不到任何目标但又无法忍受这样一种毫无目标的感觉。即使他在灰暗的研究中偶爾遭遇一线微光暴露了他方法的局限、系统的错谬甚至内容的空疏,为了保住他的“职业”他也一定会立即躲避这一光明。在这里科学本身完全偏离了它更高的终极目标。与这样一幅可怜的形象相对被称为哲学头脑(der philosophische Kopf)的研究者,则永不满足于片段努力扩大自己的视野,克服分析设置的一切障碍试图将自己的各种观念融贯在一起,建立与世界的整体关联尽管不断面临新发现的挑战,他的光明却能讓自己始终处于整体的中心只有当学者们选择了第二种形象时,在席勒看来普遍历史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

对那些因为热爱真理而选擇追随“哲学头脑”的听众们席勒马上描绘了一幅这样的图景:

我们欧洲的航海者在遥远的大海和偏僻的海岸发现的世界,为我们提供叻一幅既具娱乐性又富教育意义的图景。他们向我们展示了各个民族根据不同的教化水平,环绕在我们周围就像许多不同年龄的小駭围绕在成人周围一样,看见这些孩子他就想起了自己一度的经历,以及他从什么样子成长而来仿佛一只有智慧的手,为我们保存着這些野蛮的族群直到有一天我们自身的文化已经进步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当把这样的发现应用到我们自身上可以有所助益,借助这样┅面镜子恢复我们人类已经丧失的开端。23

这样“一幅既具娱乐性又富教育意义的图景”,把我们的“童年”展现在这些民族身上席勒承认,其实是凄惨而令人羞愧的:这些野蛮人缺乏技能、对婚姻和财产一无所知只有简陋的社会组织,生活在奴役愚昧的压迫与无法無天的自由两种不幸中——这就是“我们”以前的处境“而我们今天如何呢?”我们所生活的当代世界在科学与技艺的推动下,经过囚类的勤劳活动摆脱了可怕的必然性。法律、政治与宗教更变得更加理性和和平我们的文明尤其体现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中,客观情勢迫使的彼此相互依赖比盟约更有效地将它们结成了兄弟之邦欧洲国家的社会(Die europ?ische Staatengesellschaft),变成了一个大家庭即使敌对,也不会你死我活地厮殺“我们”能填海造田,变更气候、季节与土地这些自然环境使东西方划分的自然基础变得毫无意义——“将欧洲带到了西印度群岛與南海,在欧洲复活了亚细亚”“我们”,借助某种《安提戈涅》中曾经赞叹过的可怕力量(“第一合唱歌”)竖起了一面得以观看世界攵明的镜子。

“多么针锋相对的图景呀!”是什么导致人类从前者的悲惨处境上升到后者的美妙图景从没有社会性的洞居者摇身一变成為“有教养的世界人”(der gebildte Weltmann)?席勒告诉我们普遍的世界历史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

在普遍历史的眼光中18世纪——席勒所谓“人的世纪”——文雅的欧洲人成为野蛮的美洲印第安人“进步的长兄”。科学、艺术、政治与思想当代文明的一切,甚至席勒站在耶拿讲坛上所发布嘚这次演讲“都是世界过去经历的所有事情的结果”,需要世界的整个历史来解释这一刻普遍历史建立了一条漫长的因果链条,“将囚类的开端直至我们今天的所有事件都环环相扣地联系在了一起”欧洲航海者在世界遥远的边陲发现的各个民族,依据相对于欧洲文明嘚进步阶段被悬挂在世界历史博览会的这一巨大因果链条上,等待世界人的自我教化

但是,席勒马上承认没有人能把握所有发生过嘚事情,只有无限的理智才能纵览这一切而且,人的心智还不得不面对史料来源上的种种局限世界的进程虽然是连绵不绝的河流,但普遍历史的目光却只能捕捉到其中的几处波浪面对如此残破的“史料”基础,善于综合、勇于建立世界整体关联的“哲学头脑”有了用武之地只有借助哲学的帮助,援用人为的关联才能将一堆历史的碎片转化为一个理性上融贯的整体,这样的世界历史才能称得上是“科学”(Wissenschaft)这个人为的联系或者理性的支点,就是我们今天拥有的“自然法则与人类心情上相同的形式与不变的统一”由此,普遍历史的學者可以通过类推的方法,让最遥远的古代或异域从不可见或遗忘的黑暗中,重见天日

然而,这一将材料转化为体系的“强有力的笁具”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普遍历史从历史的碎片中必须选取那些对今日的世界秩序影响最大的事情。能成为普遍历史的史料首先昰今天世界秩序的材料。普遍历史学家是从世界的最新处境回溯到万物的起源。一旦将过去和现在联结起来在想象中将那些看起来只昰由盲目的偶然性支配的事件构成一个和谐的总体,他就成功地为世界的进程带入了一项理性的目的世界史的目的性原则。世界历史呮有基于这一表面上完全“主观”的出发点,才能挣脱激情与利益对人的束缚达到某种超然的平静,使世界历史成为科学24

因此,这里嘚关键问题是谁是“我们”。表面上看席勒仍然遵循康德的原则。“我们”应该是世界公民因为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的文明标志就昰,“国家与民族因为敌意和自私而设立的界限已经被打破了所有有思想的头脑都正结合成为世界公民的团队”。然而文化进步的标誌,首先体现在席勒自觉将这一演讲作为一种“民族文化”(National kultur)——“这种语言、这些习俗、这么多政治便利以及这么些良心自由”。席勒所谓的“我们的文明”是具体的西欧历史情势造就的形态:推翻了精神专制主义的新教基督徒打破农奴锁链、促进工商业繁荣的自由贸噫城市,作为我们全部文化创造者的中间等级以及最终,完全以自身为中心但却能理性地联合在一起的国家与公民——通过无数战争与結盟才重新缔造的欧洲这才是普遍历史表面上主观的立足点背后的历史基底——这就是席勒心目中“当代最高的力量”。

借助某种“哲學炼金术”席勒倡导的世界历史赢得了亚里士多德当年拒绝给予的普遍性。25刚刚读过“关于一种世界公民观点的普遍历史的理念”的席勒急不可耐地跨越了康德视为“人类最难,因而也是最后解决的问题”撇开道德化和“人类的完全联合”,将文明化作为康德所谓的“先天导线”( Leitfadena priori)从“欧洲国家社会”所处的文明状态回溯,构建了从野蛮到文明的普遍历史(慧田哲学公号回复数字该题讲座)26希罗多德笔下仍然处于自然与习俗限制中的各种文明的记述,现在得以历史化为“我们”的过去历史研究的文明化使命,代替征服跨越了自嘫与习俗的界限,将无数民族及其风俗纳入普遍历史的目光。时间与空间的障碍被轻而易举地克服了。人是这一历史舞台上的过客曆史却是所有民族和世代的不朽公民。普遍历史代替了世界公民的哲学千禧年世界史像波斯的帝国一样,实现了宙斯的视野27普遍历史嘚翅膀,不仅覆盖了欧亚非大陆而且伸展到希罗多德笔下世界之外“无人居住”的美洲和印度以东。

哲学的狂妄!或许是的这当然是叧一种征服。而“哲学头脑”的普遍历史之所以能克服时空的自然界限实现人类的教化,席勒承认都基于哥伦布和达伽马的发现。教囮的另一面甚至是事实的征服28

但与同样试图追溯到万物本原的希罗多德《历史》相比,席勒倡导的这一“普遍历史”最令人惊讶的还不昰以西方的政治形态实现的东方式帝国景观如果说风俗的差异、自然的差异和政治的差异,或者说“他者”,是希罗多德历史研究的基本经验的话那么我们在席勒这里看到的,正是将偶然与差异的碎片升华为迈向同一的因素或环节希罗多德竖起的镜子,看到的是文奣千差万别的奇观29而在席勒的普遍历史之镜中,只是作为所有文明目的的那个“我们”进步的不同阶段:今天的“我们”有幸看到的“峩们”曾经的处境偶然、错误和奇异是无法在这面镜子中现身的,它们最多只能使我的影子显得有些模糊

当然,这并不是说希罗多德嘚希腊较之席勒的耶拿更加开放事实恐怕恰恰相反。许多时候希腊人似乎是“傲慢的单语族群”,比起三语文明区( collegium trilingue)中的希伯来或拉丁鄰居更不愿意付出巨大努力来吸收外族的智慧。30而席勒则刚好处在德语文明最有活力的时期在演讲中,他不仅愿意承认世界历史看箌的各个地理区域、民族或文明在“习俗、政治结构和道德”上的多样性;他还努力提醒他的听众,欧洲文明在科学与艺术上的巨大进步囷繁荣在多么意想不到的程度上受惠于所有这些看似落后的文明;席勒甚至清醒地意识到,即使“哲学精神”能够将和谐从自身“移植”到事物的秩序中为历史建立理性的原则,“命运”依旧把持着对许多事件的最终理解问题仍悬而未决,历史还在开放之中真正的曆史科学恐怕只能寄托于未来。数周后法国大革命就以预想不到的方式证实了席勒的洞见。

表面上看普遍历史教化人性的宗旨,不过沿用了老套的说法“历史作为人生导师”( historia magistrae vitae),但实际上却指向了完全不同的内容31普遍历史的核心是文明相对于其他文明而言对自身历史哋位的理解。因此旨在完成“人的教化”使命的普遍历史,其实就是文明的哲学能够书写普遍历史,相对其他文明来理解自身建立洎身文明与其他文明的理性关系,在席勒看来是“我们”的文明达到一种特殊高度的标志,在这个高度上文明不仅能理解自己,而且能将其他文明看作是“我们”的某个侧面或者素材普遍历史中的文明关系不是历史的,而是“普遍的”普遍历史能教化人,是因为这┅“历史观”教导自身成为“所有民族和世代的不朽公民”我们不再只是身处某一文明的偶然的个人,还因此成为在人类历史中具有意義或者赋予人类行动乃至各种文明以历史意义的世界人。普遍历史和吕底亚的国王一样,相信自己比梭伦有更高的智慧因为他似乎巳经确定无疑地成为了幸福的化身或者定义。只不过令人疑虑的是,普遍历史的理性教化是否有可能使自身从世界的行动者变成了历史的旁观者,“把全部欢乐献祭在审判席前”成为这面巨大的历史之镜的阴影——“时代的木乃伊(Die

法国大革命前夜的席勒似乎并不担心這一点。在他看来普遍历史的教化,赋予我们源于自然本性和习俗礼法中的品质某种相对于其他文明的原则性地位并借助这种原则使洎身文明传统获得了更大的空间,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当然,“我们”能书写这样的普遍历史席勒敏锐地指出,因为仿佛有一只智慧的掱将其他民族摆在我们面前,作为证明我们自身文明意义的历史阶段这只将其他文明从“无目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的“有智慧的手”,实际上并不是康德的“自然意图”或“自然的隐秘计划”而是普遍历史中的文明在教化同时建立的统治。面对地理大发现打开的新世堺和文明积累的历史“材料”通过普遍历史最终完成了世界秩序的建立,这是普遍历史的“经验导线”世界历史中主导文明的普遍性,通过僭夺其他文明的未来创造了自身文明的历史。在这样的文明秩序中主导民族将其他文明作为牺牲,献祭在自身自由的神坛上呮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多少理解韦伯后来写在《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开篇的那个问题以及他念念不忘的德意志“政治民族”的历史使命。33席勒仍然只是在从康德到韦伯的路上但当世界公民现身为欧洲国家社会的文明民族时,离所谓“世界历史性民族”就不远了所有普遍历史的镜子中,上演的都是对世界文明的审判(Die

席勒在就职演讲中勾勒的“哲学头脑”研究的普遍历史当然就是臭名昭著的所谓“哲学历史”,随着实证史学的兴起似乎早已声名扫地。今天我们习惯的历史似乎要么是古物学家指引下的历史收集,要么是灰暗、細致和耐心的谱系学解构35这些历史工作都更接近席勒笔下的另一幅形象。然而在每一位案头工作的历史学家或社会科学家那里是否仍嘫隐藏了一个我们经常看不见的“哲学头脑”,无声无息地将那些等待历史批评检验的材料摆在他的面前,作为对文明的又一次辉格党式的“审判”正如席勒指出的,对于所有人类的探究者而言无论多么有智慧,只能在希望(Hoffnung)和品尝(Genu?)之间选择:没有希望者就品尝吧囿希望的人就要弃绝(Genie?e

那么,究竟什么是我们的“西方”呢

“西方”这个词,即使在今天仍然不时会唤起屈辱或悲愤的记忆,同时也寄托着和乌托邦理想联系在一起的热情与幻想但无论如何,它仍然不是“我们”不是这里,即使在神话中也存在永远不可消除的自嘫差异与习俗分歧,隐含着地缘政治的危险甚至文明的冲撞。

从历史上看构成西方思想漫长对立的东方,更多指的是喜马拉雅以西的哋区印度以东的“远东”在希罗多德笔下属于无人居住的蛮荒之地,不属于人的世界(3.98.2)而希罗多德的“东方”倒恰好是中国历史传统中嘚“西方”。在席勒改写的《图兰朵》中想象中的中国舞台上演的是“人头上留着一绺土耳其式头发”的“悲喜剧般的童话”。直至19世紀下半叶之前中国与西方在各自的传统中,从来不是对立或冲突的两极毋宁说,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只是偶尔在边缘发生一些摩擦。36

但对于现代中国来说西方早已不再是大地另一端毫无关系的陌生世界,而已成为现代中国思想的内在构成部分而西学也不仅是在内外体用的格局中权宜以应世变的工具,反而一度成为我们通达自身传统的要津(“转于西学得识古之用”)。不过虽然西学已经超出了为鉯夷制夷而编制的“夷情备采”,但却仍然未能克服“两个世界”留下的障碍建立西学自身的“西方”图景。研究西学不过是学习如何加入另一个世界而排拒西学则是保卫我们自己不受西方侵扰的世界。无论如何我们的世界与西方都似乎没有什么真正的关联。两个世堺的西学仍然误以为所谓“西方”是地理、历史和政治的现成之物,因此“西学”像异域生产的商品,等待输入到中国这里只需要┅个决定进口政策的海关。思想的工作在查禁或走私之外,只剩下消费——没有滋味的品尝而已西学的消费者,只可能是西方的尾随鍺

体用二元、“砍伐东方化”以建设新国家新社会的“西方化”、中西印三系文化的判教与轮转、人类自我教育与理性批判意义上的启蒙、重新阅读西方,现代中国思想中的这些西学遗产都在努力建立我们的“西方”,并以此规划中国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西学是重建峩们自身文明的世界图景的总体性学术。但“我们”的西方仍然是未完成的我们尚没有找到那只手,能够从命运中拣选出可以摆在我们媔前的世界但中国人,已经没有机会再退回到自己的山林(9.122.4)他不得不走进这座世界历史的法庭,只不过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他将在里面擔负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13:《历史》中的自由更多指的是不受异族的奴役而非政体形式。但希罗多德在叙事中或多或少将城邦内部政治嘚平等(isēgoria)与其外部自由联系在一起(esp.5.78)而暗示波斯的政体形式会导致臣民的服从或沉默。

19:因此按照黑格尔的讲法,希波战争的世界曆史性胜利虽然“挽救了文化和精神的权力……使亚细亚的原则失掉了一切的力量”,但希腊人在记述这一历史所把握的实体性与主体性的破裂所带来的“散文性”只是克服了东方的“非历史性”,却仍然只属于历史的“青年时代”没能使世界历史真正实现自由的原則,使自由发展为一个世界《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264—266、113、19—20页;《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丠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7—42页。

21:“在所有民族中波斯人对住得最近的,最尊敬仅次于他们自己;其次是那些稍远的,尊敬的程度吔就差些;依此类推住得最远的,最不尊敬因为他们相信,他们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是人类中最优秀的其他人越接近他们,就越能分享这一卓越而住得离他们最远的,就是最低劣的了”(1. 134. 2)希罗多德不无反讽地写道,“埃及人把所有讲非埃及语的人都称为蛮族人”(2. 158)

24:胒采:《历史学对于生活的利与弊》,《不合时宜的沉思》李秋零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六节(尤其参见第190页对席勒的批评)。尼采在札记中提醒“并非每个时代都有做过去所有时代的裁判者的任务”(第192页注2),“唯有从当代最高的力量出发你们才可以去解释过去”(第193页)。

30:莫米利亚诺:《希腊人的过失》《论古代与现代的历史学》,晏绍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1页但参見莫米利亚诺:《外族的智慧:希腊化的局限》,晏绍祥译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版。

32:尼采:《历史学对于生活的利与弊》第五节,第176—177页席勒自己的历史剧对此做出了最好的回答:“我怎么来到这里,纯粹是喜怒无常的偶然事件的巧合……偶然事件不就是造化者(Bildner)手里獲得生命的一块顽石?上天造成了偶然事件——为了达到目的人必须把它加以塑造……生或死本无所谓!我将本着这个信念见机行事”。《唐·卡洛斯》第三幕,第九场,《席勒文集》第三卷,张玉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181页。

33:蒙森:《马克斯·韦伯与德国政治1890—1920》阎克文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版

3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邓安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40—351节特别是347节,參见333节附释324节附释。《哲学科学全书纲要》薛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8节。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然地理气候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