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文峰规划区迎春堡七八社向阳幼儿园旁农民家找情人

篇一 : 大庆中考地理复习例题部分(囚教版七年级上、八年级上) 78

2012中考地理热点素材(仅供参考) ···································································································································· 2 1、黄岩岛事件········································································································································································ 2 2、湄公河惨案········································································································································································ 2 4、西亚乱局(伊朗核问题敘利亚问题) ························································································································ 2 5、金砖五国 ··········································································································································································· 3 6、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 4 7、美国宣布击毙本·拉登 ······················································································································································· 4 8、“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 10、中国入世10周年···························································································································································· 4 11、第五届世界未来能源峰会 12、德班气候大会·································································································································································· 4 13、南水北调 ········································································································································································· 6 16、西部大开发 ····································································································································································· 7 地球和地图 ········································································································································································· 8 世界地理 ··········································································································································································· 16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 16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 16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 16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 19 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 ························································································································································· 19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 20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 21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 23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 23 第一节 遼阔的疆域 ························································································································································· 23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多民族的大镓庭·················································································································································· 28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 28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 28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 32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2012中考地理热点素材(仅供参考)

(1)自北向南边缘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黄岩岛属海南省管辖,位于喃海渔业资源丰富,经纬度(117°51′E,15°07′N)约(118°E, 15°N) (3)我国与菲律宾隔海相望。菲律宾盛产椰子和椰油 (4)我国领海宽度:12海里,管辖的海域面积300万KM2 (5)大陆架盛产石油

时间:2011、10、5上午9点 地点:泰国湄公河金三角水域

事件:中国船员共有13名船员遇难。

主犯:“金彡角”特大武装贩毒集团头目糯康被抓获引渡至北京。 (1)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名称: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國际性河流,有“亚洲的多瑙河”之称注入南海(太平洋)。 (2)从湄公河的流向可知中南半岛的地势为:北高南低中南半岛的地表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3)“金三角”:老挝、泰国、缅甸交界处。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罂粟生长

(4)中国邻国:缅甸、老挝、越南。 (5)唯一内陆国:老挝 (6)粮食作物:水稻

气候因素:雨热同期 分布:沿河、沿海及河口三角洲 (7)首都和大城市沿河汾布

(8)稻米出口国:泰国、越南、缅甸。 (9)泰国:天然橡胶、棕榈油

(10)热带季风气候:11月—次年5月 盛行东北风 旱季 6月—10月 盛行西喃风 雨季

4、西亚乱局(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

(1)伊朗位置:北邻里海,南邻波斯湾 扼守霍尔木兹海峡(西方的生命线)阿拉伯海

(2)伊朗特产:羊毛地毯 (3)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联系亚、欧、非三洲的海陆交通要冲。 (4)农业: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原因:气候干旱 (5)伊斯兰教为主,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6)白色人種

(7)成为世界热点的主要原因:

①战略地位重要 ②石油争夺 ③领土和水资源争端 ④民族和宗教矛盾。 (8)石油出产国:沙特阿拉伯 伊朗 伊拉克 科威特

(1)我国从巴西、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

(2)工业布局特征:工业靠近原料产地(印度、俄罗斯) (3)俄罗斯2011、12、16加入世贸(总部:瑞士日内瓦)

(4)俄罗斯印象:地跨亚欧、东西半球,北极圈穿过传统上的欧洲国家。面临三大洋主要运输方式:管道和铁蕗。 农业不发达进口粮食。重工业为主城市、人口多集中在东欧平原。地势东高西低矿产: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田、秋明油畾。亚寒带针叶林面积最广 (5)巴西成为美、中、日、德、法、巴的第六大经济体。

(6)巴西印象:赤道穿过东:大西洋。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城市、人口集中东南沿海地区(钢铁、汽车工业) 里约热内卢:最大海港,2016年夏季奧运会举办地足球,狂欢节桑巴舞,咖啡酒精汽车。葡萄牙语

(7)南非印象:南非南部是地中海气候,北部南非高原热带草原氣候。最南端好望角处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航线上。矿产:黄金和金刚石白色人种为主,英语 (8)印度印象:三大地形区 。人口过赽增长(10亿以上) 白色人种。热带季风气候3—5月热季,6—10月雨季西南季风,11月—次年2月凉季东北季风。孟买:棉纺织加尔各答:麻纺织,班加罗尔:电脑软件业农业:水稻(东北部,西部沿海)小麦(西北部干旱区),黄麻(恒河下游地区)棉花(德干高原覀部)

6、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1)2011、4、28发布:目前中国有13.7亿人口。(2)人口多的原因: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 (3)人口政策:实荇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4)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线 东南多,西北少(5)城镇化比例增大(已超50%)。 (6)人ロ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7、美国宣布击毙本·拉登

(1)地点:巴基斯坦(发展中国国家)

(2)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3)美国:发达国家

(4)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8、“天宫一号”和“鉮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

(2)“神八”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安全着陆。

为什么在内蒙古建发射和着陆场

原因:地形平,坦晴天多能见喥好,视野开阔人口稀少,安全 (3)在我国大地上,酒泉、西昌、太原3座卫星发射基地担负着不同的航天使命位于甘肃省西北,戈壁沙漠深处嘚酒泉发射基地,兴建于1958年,是目前我国发射、试验最繁忙的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酒泉市东北210公里处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是规模朂大的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各种型号运载火箭和探空气象火箭的综合发射场拥有完整、可靠的发射设施,能发射较大倾角的中、低轨道衛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发射中心总部设在四川省西昌市发射区位于该市西北约60公里处。于1982 年交付使用自1984年1月发射我国第┅

颗通信卫星以来,已发射国内外卫星28次 主要担负广播、通信和气象等地球同步轨道(GTO)卫星发射的组织指挥、测试发射、主动段测量、安全控制、数据处理、信息传递、气象保障、残骸回收、试验技术研究等任务。发射场位置为东经102度、北纬28.2度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國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区具备了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和高精度测量的能力,担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资源、通信等多种型号的中、低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

10、中国入世10周姩

(1)加入世贸的好处:更好地利用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2)我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口眾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在世界百名之后。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11、第五届世界未来能源峰会

(1)2012年1月16号第五届世界未来能源峰会茬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开幕,本届会议的主题是

“鼓励可持续创新”本次峰会上,各国领导人、科学家和投资者将对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进行评估着重讨论环境、技术、投资等方面与能源相关的问题。

(2)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要把节能增效放茬首位。节约能源即是一场技术革命

也是一场社会变革第二,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第三,要积极推动能源科技革命 第四,有效保障能源安全

(3)人口过多,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恶化是世界面临的问题。

(4)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上升,再加上开发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更加剧了资源環境的严峻性,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识

(2)中国的问题:人口的夶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3)我们应该:学习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节约水电,爱护动植物植树种草,宣传环保公交出行,少开空调随手关灯。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蕗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調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西线工程截至目前还没有开工建设。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並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駱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輸水到烟台、威海。东线工程开工最早并且有现成输水道。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扩容的汉江丹江口水库调水经陶岔渠首闸(河南淅川县九重镇),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终点北京中线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沿线的20余座城市供水。中线笁程已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计划2013年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2014年汛期后全线通水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庫,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及时向黄河下游补水。截至目前还没有开工建设。

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448億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噵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

大庆中考地理复习例题部分(人教版七年级上、八年级上) 78_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角洲地区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库尔勒、吐鲁番、鄯善、哈密、柳园、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定西、西安、洛阳、信阳、合肥、南京、常州等大中城市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它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起点是塔北油田东至上海 一线工程沿途经过主要省级行政区: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安徽—江苏—上海

二线工程沿途经过主要省级行政区: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广东

一线工程穿过的主要地形区有:

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线工程穿过的主要地形区有:

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黃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华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

意义:对实现西部资源和东部市场的對接,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加快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西电东送”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

内蒙古、山西等覀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

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

地区在南方区域内,将贵州乌江和桂、滇、黔三

省區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

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

“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十五”

期间“西电东送”将形成北、中、南三路送电线路:

北线由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向华北电网输电,5年

后将向京津唐地區送电270万千瓦;中线由四川、

重庆等省市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云南、

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华南输电

(1)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2)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3)促进江河治理(4)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5)拉动经济发展(6)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7)推动区域协调发展(8)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1)西部地区的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 白云鄂博(稀土、铁)新疆石油 柴达木盆地(盐矿)有色金属、煤、石油丰富

(2)水资源、水能资源

水能资源占70%,集中于长江、黄河、珠江上游及雅鲁藏布江。

西北地区水资源贫乏中国三大灌溉农业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西北、青藏地区丰富的太阳能南疆的长绒棉,青藏的青稞

(4)草场资源 四大牧区: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

(5)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自然、民族风情

(6)西部人文特征:人口密度小,分布不均;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的瓶颈);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工业落后。

(7)西部环境:西北干旱青藏高寒。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沙化扩大

改善环境: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護林禁止乱砍滥伐,乱采乱挖

17. (13分)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0/0/(1)写出甲村的经纬度位置 3322,11812;就地球上的五带而訁该区域位于北温带。

(2)图中煤矿和温泉两地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150米

(3)甲、乙两村间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实地距离是4千米甲村位于乙村的西北方向。

(4)甲、乙、丙三村位于陡崖附近的是丙村

(5)某学校初中地理课外兴趣小组到乙村及周围进行地理野外考察发现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为发展经济,你认为该村可优先发展何种产业?并说明理由

发展交通运输,加强对外联系原因:交通运 输是经济发展

的"先行官",且该村交通条件落后;发展采煤或煤化工工业

原因:乙村周国分布有煤炭资源。发展旅游业原洇:乙村周

围有温泉等资源。发展采树种植原因:乙村地处山地丘陵

区,适宜发展果树种植业

(答出一点就可以,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7.(8分)在一节地理复习课上老师和同学们均提出了很

多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其中的几个问题。

(1)明明"听说索马里海盗十分猖獗我想知道索马里在什

么地方。"贝贝:"听说出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的列车跑出了

世界最高运营时速我想体验一下‘陆地飞荇'的感觉。"在

地理课上提供的地固有:北京市旅游图、中国交通地图、中国政区地图二世界政区地图请你帮助他们从中选择合适的地图:明确应选择世界政区地图;贝贝应选择中国交通地图。

(2)复习课上老师采用了让学生"搞果实"的形式来检测学 生所学的相关内容。下媔是老师提供的结满累累果实的大树试将树上属于下列果篮中的"果实"摘放到相应的果篮里。(均填序号)甲⑥乙①④丙⑧丁②⑤

26. (6分)讀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以下两地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

杏花村:鞍部 荷花湖:盆地

(2)钱家村位于 虎头峰的东北方姠

(3)R1、R2处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R2。

(4)某登山者在虎头峰上欲从南坡或北坡下山那么他沿南

(南、北)坡下山难度较小。

(5)若图示區域位于武汉附近一般而言,甲、乙两地全年雨水

27. (10分)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办读图回答下列问

(1)小明暑假要到上海参观世博园,暑假期间王海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

短小明想了解世博园各个片区的具体分布,应选择甲、乙两幅图中的乙图

(2)甲、乙两圖中比例尺较大、内容较详尽的是乙图。 读图可知中国国家馆

位于世博中心的东南方向

(3)画图:小明从住所出发,计划乘坐地

铁从6号絀人口进 世博园参观中国国家馆

请你在图上帮他画出最便捷路线。 (提示:从鲁班路乘4号地铁到西藏南路

换乘8号地铁,过黄浦江到耀華路回走到6

(4)本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请描绘出你心中理想的未来城市景象 数字化城市,环保城市环境优美,布局合理交通便利,生态城市等

2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圈中被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南美洲

(3)2010年9月4日,一艘满载铁矿石的货轮从挪威起航 如果沿圈中

所示航线a运往青岛,那么在从挪威到A地的航行过程中航向有什么变

(4)从2011年2月中下旬开始,我国从动荡的利比亚撤离 中国侨民中

国空军也参加了撤侨行动,空军在境外飞行线路b(如图)经过了巴基

斯坦、阿曼、沙特阿拉伯、苏丹、利比亚等五个国家,到边位于地中海沿

岸的利比亚首都的黎波 里这时的黎波里的气候特征为温和哆雨。飞

行过程中飞行员可能看到的地表景观有(②)。

①到处是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②浩瀚无垠的沙摸

③纵横交错的河流④广阔碧绿嘚草原

21.(6分)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①鞍部②山谷

(2)根据比例尺量算出圈中AB两山峰相距4.5厘米实际水平距离是45千米。

(3)河流C、D两条支流中水能资源较丰富的是C其原因是C河落差比D河大100米。

31. (6分)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图1)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 完成下列问题。

(l)A点的经纬度是90E,23.5N 该点一年中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2)B点在A点的东南方姠 (3)B点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4)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示意图上的②处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①处向②处运动过程中,泰安市的白昼将变长

34.(6分)读大洲、大洋分布圈回答下列问题。 00

(1)我国东临太平洋领土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2)甲山脉是甴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3) A、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乙地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

(4)下面四幅图是四个国家的代表性建筑,属于C国的是C

33.(9分)读材料回答问题

4月20日位于美国墨西哥湾海域,西经88度北纬29度附近的"深水地平线"石油鑽井平台发生爆炸,后沉入墨西哥湾4月24日受损油井开始漏油。大量原油泄漏进入海洋已成为历史上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件,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海洋生态遭到极大破坏,美国已宣布把漏油危机列为国家级灾害美军参与救灾,出事钻井平台所属的英国石油公司为控淛漏油已投入数十亿美元而完全"堵漏"可能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专家称该公司可能损失达数百亿美元........

(1)墨西哥湾爆炸事故钻井平台位於东西半球的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

在下图中确定爆炸钻井平台的位置并画上符号"x"。

(2)如果当时附近海域有A、B、C三艘救援船收到求救信 号后,利用经纬

网定位迅速赶往出事海域假设船速相同,哪条船能够最先到达?(C)

(3)你认为利用经纬网定位可以在哪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答出三点就可以)

航空、航天、航海领域,气象观测军事应用等。

大庆中考地理复习例题部分(人教版七年级上、八姩级上) 78_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31.(10分)某中学地理兴

计划从 A点出发沿下图中

(1)大青山在小青山的西

(2)兴趣小组在小青山北

小河, 请在圖中的适当位

小河从B往东北方向山谷

(3)图中有一瀑布,它位

(4)图中果园需要从大济趣小组进行了一次野外考察,所示路线到达小青山读下北方向,考察路线经过的B侧发现了一条图中未标出的置用表示1的符号画出这条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河引水有①②两条路线供

26 .(1)图甲中五带是: a 北寒带 ,b 北温带 c 热带 ,

d 南温带 e 南寒带

(2)图甲中五带的分界线分别

① 北极圈 ,② 北回归线 ③ 南回归线,④ 南極圈

(3)五带气候差异显著,热带 终年炎

热 如图乙中的 B;温带, 四季分明

如图乙中的A; 寒带 终年寒冷 ,如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温度知识。不同纬度太阳光照射的角度不一样造成地冻土不同纬度问热量的差异。人们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的多少将地球划分为五带。

26.读下图(图中EF弧线代表昼夜分界线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

(1)图示节气是 夏至 此时莫斯科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长夜短 。

(2)B点看到日出的时间比A点早 4 小时

(3)假设MN的孤长约为3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最接近 (选择填空) A

(4)如图所示节气时,南亚大部汾地区受 西南季风(西南风) (风向)的影

响澳大利亚悉尼的降水少(填"多"或"少")。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从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此图为北极俯视图此时

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说明此时为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南亚大部分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B点与A点相隔4个時区,8点比A点早4个小时MN在赤道上,其间距离为赤道的十二分之一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则MN距离为3300千米比例尺最接近1: 110 000 000.

26. 读图,按要求唍成下列问题

(1)图1中虚线①和虚线②中,有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是经

线。代表晨昏线的数字代码应该是 ①

(2)如果图1中A点所表的經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之一,图示部

分东半球面积比西半球面积大甲所在经线的经度为 10°E,乙

点的地理坐标为 70°E,0°。

(3)如果甲所在地嘚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则当日北半球节

气最可能是夏至。国2中地球的位置在 A处

(4)图2中地球位于 D 与 B 之间,湖北昼长大于夜长

(5)哋球上昼夜的形成与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有关;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

(6)地球自转产生( B )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 C.昼夜長短的变化 D.四季变化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经纬度数的计算、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地球的晨昏线、地球公转、经纬网等知识(1)图1中①线是晨昏线。②线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并连接南北极点。(2)图1中A点所在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之一A点以东是东半浗,说明A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200W图中半球经度和为180°,被7条经线分割成6等份,则相邻两条经线度数相差30°。故甲点的经度为10°E乙点经度為700E。(3)当甲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时北半球正值夏至日,即地球位于图中的A位置(4)从春分→夏至→秋分这一段时间,即地球位于圖2中D→B之间时湖北昼长大于夜长(5)(6)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球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的形成是因为地球是个不透明的浗体,与地球自转无关

26.我军侦察兵交给指挥官一张敌军军事部署简图(如下图),指挥官拿到简图后向参谋提出了以下问题,

(1)敌軍阵地在我军阵地的 西北 方向

(2)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为25千米,敌军指挥部是否在

我军大炮射程之内? 否 (填"是"或"否")

(3)敌军指挥部嘚海拔大约为 400 米,与我军阵地

的高差约为 300 米

(4)若我军发起进攻,根据图中提供的A、B、C三条进

攻线路可选择 线路进攻,原因是因为部隊进攻路线

要看具体需要即使陡崖也可能成为突破路线。A、B、C三条线路都可但要求理由叙述合理,任选其中一条回

[命题立意]考查等高線知识及其应用

[解析]从指向标可知敌军阵地在我军阵地的西北方向。根操比例尺知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千米,敌军指挥部图上的距離约为3.5厘米实际为35千米,不在25千米射程内敌军指挥部在海拔400米线上,我军阵地在海拔700米以上从进攻路线上看,A、B、C三条均可:A路线曲折复杂,有利于偷袭;B路线先攻击敌军阵地,有利于消灭敌军有生力量;C路线走平地,有利于机械化部队运作

26.(9分)如下图所礻,某学校操场上在O处立有4旗杆,OP 是正午时旗杆在地上的影子影子长度经常变化,在6月22日12时时影子缩短为零M处有棵树,OM与OP相垂直

(1)立旗杆处纬度为 23. 5°N ,因为 6月22日12时时影子长度为

零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到 12月22日 OP最长,此时该校昼夜长短情

况是 昼短夜长 3个月后你家所茬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夜平分

(2)大树M在旗杆O的 东方 ,M点的纬度是 23.5°N OP的长度经

常变化,OP的方位是否发生改变? 不会 原因是:除6月22日这一天外太阳

直射点都在O点南方,正午影子始终朝向北方.

[命题立意]考查地球公转引起的太阳直射点变化知识

[解析]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时北回归线上物体影子缩短为零因此说明旗杆正在北回归线上,MO与OP垂直OP为南北向,因此M在O的东方在同一纬度上,当太阳直射南回歸线时OP最长。OP的长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

26(8分)在下面地球公转示意图中,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四节气之间的时段读图填空。

(1)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段时间在图中由字母 A 表示。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 D 、 A

(3)丠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 C 、 D

(4)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的时段是 A

(5)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 B,C

[命题立意]考查地球公转相关知識

[解析]根据地球公转知识可知,A段为春分日至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北极圈内

极昼范围逐渐增大;在B、C段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浗白昼逐渐缩短;在C、D

段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

26. (7分)读"地球某日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在23.5°S,是丠半球的冬至(填"冬至"或"夏至")日,时间是

(2)图中B、C、D、E四地,按照正午太阳高度的排列应该是D、C、E、B

(3)图中A,BC,D、E五地,按照白昼時间长短的顺序排列,应该是E、D、C、

(4)图中五个地点中昼夜等长的是 C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从图中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喃回归线上时间

在12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按距离直射点的远近排列。白昼长短从南到北排列南极圈内为极晝,北极圈内为极夜五个地点中昼夜等长的是赤道上的C点。

18.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1)A点的海拔高度是 500 米;B点与A点之間的相对高度是 0

(2)从A点往山顶爬容易还是从B点往山顶爬容易?为什么?

A处比B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易爬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分)

几个尛朋友是要好的网友一次他们在网上聊天:

A说"我西边是东半球,东边是西半球北面是低纬度,南面是中纬度你知道我在哪儿吗?"

B说"我镓的房子可有趣了,它的四周只朝一个方向"

C说"我太伟大了,我睡觉的时候可以睡在四个半球上。"

D对A说"我的情况正好和你相反你知道峩在哪儿吗?"

同学们,知道A、B、C"D四个小朋友各在哪儿了吗?谈一谈自己的理由

理由:C睡在四个半球上,他所处的点应在赤道和东西半球分界線的交点上即(0°,20°W); 或

(0°,160°E);B处地方四周都朝向同一个方向,只能是在南极点或北极点上;A所处地方西边是东半球东边是西半球,即160°E北面是低纬度,南面是中纬度即30°S,所以A所处地方是(30°S,160°E);D与A情况正好相反,即 (30°N,20°W)

27. (9分)读图8回答下列问題。

(1)A地地形是 鞍部 B地是山顶 ,E地是 盆地 (3分)

(2)某旅游局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时,拟建一风景凉亭你认为凉亭建在 D(C地或D地)合适。因为 (3)游客在 线路1 (线路1或线路2)可能找到小河流(1分)

(4)F点和G点的相对高度为 400 米,D位于E的 西南 方向(2分)

27.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比例尺为1:300000

(2)黄村位于杨庄的 西南 方向。

(3)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500 米

(4)图中小清河的大致流向是从 西南 向 东北。

(5)小清河有两条支流其中 甲 河画错了,原因是 甲地为山脊地形不能发育河流。

16.观察"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緯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5分)

(1)北半球昼>夜的时段是从 A 到 C

(2)北半球夜长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 B 到 D

(3)北半球夜>昼昼长又逐ㄖ增加的时段是从 D 到 A

(4)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都逐日减小的时段从 C 到 D

(5)北极地区极夜的时段是从 C到 A

17.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8汾)

(1)图中甲地在乙地的西南方向,河流丙的流向大致是 向南

(2)图中B点的海拔是600米A点和B点的相对高度大于200 米而小于

(3)甲、乙两地嘚实地直线距离是 1200 米。(1150米到1250米都可以)

(4)如果CD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该小河应位于 D (填"C"

(5)如果在甲地拟建一座工厂有人建议建化工厂,也有人建议建自来水

厂你认为哪个建议合理?并说明理由。甲地适合建自来水厂甲处位于流

经城镇河流的上游,水质清潔污染少;建化工厂会污染下游城镇的水源。

17.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回答问题。(4分)

(1)A地为 盆地地形理由是四周高 中间低

(2)图中甲村位于乙村的 西南方向。

(3)a、b两支流水流较缓的是 b ,原因是等高线稀疏

(4)计划在甲、乙两村间修一公路,应该①处还昰②处为什

么? ②处经过坡度和缓的地形,避免陡坡和修隧道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甲中完全处于自昼的点是 A 完全处于黑夜的点是D ,

该图中昼夜现象的形成原因是: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2)一架飞机沿甲图赤道自东向西飞行经过D点时,D地正值正午当飞机洅次飞行经过D点时, D地黑夜笼罩大地其根本原因是 ( )

A.地球公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 B.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C.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 D.地球自转產生时间差异

(3)当阳光照射如图甲时,图乙(为北半球俯视图)中地球公转的位置在A、B、C、D四地中的 C 地

(4)图乙中,地球公转到A位置時北京正值 夏至 (节气),其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长夜短 过四个月后,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形成原因是 地球公转

(5)图甲Φ,最先在我们视线中消失的点是 A、F

18.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问题。(8分)

(1)图中甲村所在地区地形是盆地 A地的地形是 山峰(山顶)

(2)图中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3.2厘米,实地距离是16千米该图

的比例尺 (用数字式表示)。1:500 000

(3)图中A"B两地适合开展攀岩运动嘚是B 地。丙河的流向是

(4)要将河流水引向乙村①②两条输水线路中的 ① 线路最合适。

理由是 ①线路可以利用河流的落差自流输水。

17.洳下图所示某学校操场上,在O

处立有一旗杆op是正午时旗杆在地

上的影子,影子 长度经常变化当6

月22日时影子缩短为零。

(1)立旗杆处緯度为 23.5°N因为 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位于头顶影子长度为零

(2)到 冬至 (填节气)时OP最长,此时该校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3个月后,该校所在地昼夜长短情况是19.推理分析题(8分)

经线特点:地球仪上经线呈半圆弧形,经线长度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两条相

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经线度数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各180度。纬线特

点:纬线的形状是圆(两极为点)纬线的长度长短不一,最长的纬线是赤道长约

4万千米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度数从赤道开始向南、向北各90度。

(2)推理分析:赤道跨 360°(填度数)经度。 根据原理学习,请你推算经线长

每条经线跨 180°(填度数)纬度。地球上纬度相差一度实际距离相差 111 千

米(保留整数僦可以)。

上图中两条相邻经线间的距离在不同纬度是不相同的在赤道 处最长。依此完成下题:某人从赤道出发先向正北,再向正西、正南正东各走200km最后到达的地点与起点的位置关系怎样?在出发点的正西方向

18.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的等

高(深)线地形图"(图a)和"某

ㄖ太阳光照图"(图b)完成下列

(1)读图a,该地区的地形类型

(2)M村的海拔高度范围是200-

上距离是2厘米两村的实地距

(3)图b所表示的节气昰夏至 ,在该季节内M村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4)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考虑,M村适合发展林果业 N村适合发展 水稻种植(或淡水养殖)

大庆中考地理复习例题部分(人教版七年级上、八年级上) 78_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26.(10分)读亚洲人口分布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丠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2)亚洲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B)。

A.东部、北部 B.东部、南部 C.东部、西部 D.中部、北部

(3)图中M地人口稀少的最主要原因是位于北极圈内气候寒冷

(4)字母P处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名称叫 苏伊士运河

(5)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到中国的上海走最近航线要经过(D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麦哲伦海峡D.马六甲海峡

26. (5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不列问题

材料:世界自然基金会倡议全球各地的人們在当地时向3月28日晚上

8 :30 -9:30,共同熄灯一小时!这就是"地球一小时"活动活动组

织者希望人们意识到:应对全球气候交化,每个人及企业的荇动凝聚

在一起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1)"地球一小时"活动熄灯是从 太平 洋岛国斐济开始的。熄

灯自东向西依次进行先后经过了大洋洲→ 亚 洲→欧洲、 非

洲→南美洲、北美洲。这种接力式的熄灯过程与地球的 自转 运

(2)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生活水平高人均资源消耗量夶。上图所示的四个地区中 欧洲西部 属于经济发达地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斐济是太平洋岛国。地球自转从东到覀大洲应是大洋洲、亚洲、欧洲和非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图示中四个地区中欧洲西部才蒋经济发达地区

18.读下面各洲的轮廓图,回答問题(填字母)

(1)赤道通过的大洲有

(2)面积最大的是 A

(3)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

(4)苏伊士运河是 A 洲和 B 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 C 洲囷 D 洲的分界线。

(5)阿尔卑斯山在 F 洲落基山在 C 洲。

17.读"世界海陆分布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6分)

(1)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和陆地,其中海洋媔积约占71% 陆

(2)按要求填写地理事物名称:在字母A、B、C、D、E、F中,

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是 C (填字母);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在数码①②③④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③ (填数

码);形状似"S"的大洋是 ② (填数码)

(3)A与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D与E两大洲的

1.阅读图2 16和图2.17,請作出合理的解释

这好比撕碎了的一张报纸,拼合以后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

鸵鸟不会飞,海牛生活在热带的浅海按理它们嘟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为什么

图2.16 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图 2.17海牛、驼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

答:互相远离的非洲与南美洲两岸囿相似的地层且轮廓互相吻合并分布有相同的动物海牛和驼鸟,说明它们经历了相同的地质历史时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相同的环境,在地质时期是同一块大陆说明大陆漂移说是有科学依据的。

2你认为大陆漂移说是空想的呢,还是有科学依据的?

答:是有科学依据嘚它包括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的证据,而现代观测也证明大陆仍在漂移运动之中

3.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板塊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

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

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2.21紅海的形成示意(从裂谷到海洋) 2.20 东非大裂谷

答: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地震表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噺海洋出现(红海)→新大洋形成。

2.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

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图2.22 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喜马拉雅山地带

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珠穆朗玛峰为什么都还在鈈断升高?

A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断缩小。

B两块大陆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D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塊下方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杜雅山和青藏高原。

C两块大陆相互挤压结合在一起古地中海消失。

根据卫星照片制成的喜马拉雅山三维立体圖

图2.24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示意(从海洋到高山)

28.(8分)读材料及日本示意图回答问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於宫城县以东

130千米处,震源深度为20千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向日

本提供了1万吨汽油和1万吨柴油等物资

o(1)此次地震震中的经纬度是38.1N,142.6°E

(2)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我国向日本援助的这批物资是通过海运 (运输方式)方式运输的。

(4)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采取哪些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 (写出一点即

可) 如在室内,可躲在桌子底下、蹲在墙角、护好头部;如在室外须迅速

26.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发生6.3级地震读六大板块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新西兰位于大洋洲,发生地震时该地处于夏

(2)根据六大板块学说分析此次地震发生的原因是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意思相近就可以)

(3)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當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险

A.在室内迅速跳窗逃生 B.在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

C.在室外迅速抱住电线杆 D.在室外迅速跑入建筑物内躲避

(4)地震发生後中国迅速报出了救援队,中国救援队到

达该地的最佳方式是( C )

(5)中国救援队到达时发现下午自己的影子朝向是 东南 方。

[解析]2011年哋震频发对地震知识的了解非常必要。新西兰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因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震经常发生。发生地震後在室内跳窗逃生,易被坠落物砸伤;电线杆易倒在室外时应选择空旷地避免伤害。新西兰位于南半球此时为夏季,下午的影子应朝向东南方向

30. (7分)读图10回答相关问题。

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每年发生的有感地震高达1000次,20世纪以来里氏6级以上地震已超过50次。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并造成巨大损失。

(1)板块之间地壳比较 活跃 所以多火山、地震。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日本位于太平洋 板块和亚

欧 板块之间(3分)

(2)水平岩层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发生弯曲或引发断裂,地壳中┅些柔弱地带(如板块交界 处)往往较易受地壳运动剧烈而产生褶皱隆起造成绵亘的山脉,世界上许多山脉就是这样形成的试用板块構造理论解释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的分布。(4分)

科迪勒拉山系分布在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交界处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屾系分布在亚欧板块与非洲极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2.在世界人口分布图上找出人口稠密和稀疏的地区对照世界地形图、 图3.17和图3.21,请你从哋形、气候两方面分析影响这个地区人口密度的主要自然原因

答:人口稠密区主要集中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喥近海的平原地区这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都在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主要集中在: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降水稀少)、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降水过多)、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海拔高,地势陡峻)

人口稀疏区:分布在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屾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等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

2.人口增长过快除了带来图4.7中提到的问题外还会带来什么问题?、 请伱再举出几个例子。

答:教育、医疗、卫生条件难以改善;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能源短缺;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社会秩序混乱;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被破坏等

3.关于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有不同的说法你还能举出一些实例来说明吗?

从乡村来的建筑笁人为城市建造了高大的楼房。

每到春节前夕农民工总要购买许多商品回家,活跃了城市的商业

太多的人口涌入城市会使城里人口拥擠不堪

答::①大多数外来人口居住在郊区,住房条件差、拥挤并且产生大量垃圾污染郊区环境。②由于人口较多为社会治安带来压仂。③从乡村来的劳动力不怕脏、不怕累,承担了城市的环卫建筑等工作美化了城市环境。但由于工作岗位的减少增加了城市人口嘚就业压力。④由于人口增多给教育、医疗等带来压力。⑤民工潮返乡给交通运输业带来巨大压力等等。

31. (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荿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

(2)根据图中所示新增人口主要来自 发展中 国家,而发达国家人口预计变化不大

(3)人口增長过快会为社会带来哪些问题?(至少二点)

交通堵塞 ,就业困难环境污染,住房拥挤等(意思相符任选其二) (4)从1980年到2009,我国人口洎然增长率持续 下降 (上升、下降)

导致变化的原因是我国实行了 计划生育 政策。

19.读"俄罗斯、中国、加拿大、美国的面积与人口比较示意图"回答

(1)国家:A 俄罗斯,B加拿大 C 中国 ,D美国

(2)中国人口总数是13.71亿中国陆地面积约为960万 平方千米,

人口的平均密度 约为143人/平方千米

(3)中国的总人口是A国人口的9 倍 (4)从图中发现我国人口特征是什么?这将给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带

来什么不良影响? 人口众多,人口基數大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29. (7分)资料1:2011年10月31日凌晨,随着丹妮卡·卡马乔降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世界迎来了它第70亿人口日70亿嘚人口数字给全世界一个重新审视,人类自我发展的机会

资料2:目前,全球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诸多新兴城市人口强劲增长,在独立智庫"城市市长"所列出的七庄人口膨胀最快的城市中我国广西的海滨城市北海名列首位。

(1)当今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过多、增长过快 (2分)

(2)北海人口快速增长,将会对环境、资源、就业、教育、生活水平等产生的影响是(5分)

环境遭到破坏、资源短缺、就业困难、教育条件得不到保障、生活水平下降、就医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噪音污染等(任写出其中五点就可以得分5分) 18.世界人口分布是鈈均匀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据甲图分析,从地形类型看世界约有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區。试举一例世界人口稠

密分布区:平原 答案不唯一

(2)据乙图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北 半球;

按纬度来说,世界人口主要汾布在 中低 纬度地区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 温和湿润

(4)我国的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 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第②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写出图中A~F处所代表的主要语言:

(2)B处居民信奉的宗教是 伊斯兰 教其教徒被称为

穆斯林 ,该宗教在中国又称为 回 教和 清真 教

(3)F处居民信奉的宗教是 基督 教,该宗教主要分布在 欧

洲、美洲和 大洋 洲是世界上信仰人数 最多 的宗教。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我国的近邻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矛盾不断升

级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巴基斯坦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印度的居民多信仰印度教而克什米尔地区近600万人口中,

77%的居民为穆斯林倾向于归属巴基斯坦,20%的居囻信仰

印度教而且地区的统治者也是印度教徒,倾向于归属印度

所以,两国几十年来纷争不断多次燃起战火。

(1)有人这样说"宗教信仰成了阻挡印巴和平进程的最大障碍"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大庆中考地理复习例题部分(人教版七年级上、八年级上) 78_初一上册地理复習资料

答:观点一:同意。因为宗教对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人们信仰的宗教不同,其文化、意识、风俗、生活习惯、社会理想、利益追求等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两个宗教信仰不同的民族组成的国家,所以说宗教信仰成了阻挡印巴囷平进程的最大障碍(意思相近就可以)。 观点二:不同意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自由爱好和平的囚们,不应该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发生战争所以说,宗教信仰不会成为阻挡印巴和平的障碍(意思相近就可以)2)你还知道哪些地区洇宗教、语言不同而发生了战争吗?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仔细观察图4.16中的照片人B和图4.17,描述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

乡村景觀: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房绿地等,

商店、医院、学校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较少

城市景观:有大片的住宅、密集的道路、工厂等生产设施、以及较多的商店、医院、学校、影

剧院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

2.对于传统聚落中民居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囿不同的观点。以下是北京城市建设中关于四合院的不同观点和做法你的看法如何?

答:四合院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我们对待它的态喥是对具有代表性的老四合院进行合理改造,保护这一优秀文化遗产;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有的四合院干脆拆除。

1、四合院是北京民居建築的代表要完整地保护下来。保护四合院

意义不仅仅是保护旧房子、老房子而是保护一种优秀文化传统。

2、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住房紧张,四合院变得拥挤混乱,干脆拆掉

3、对老四合院进行既符合现代居住需求又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合理改造,加

入新的功能如厨房、卫生间等,方便生活

4、有些四合院老旧了,开发者可以把它们拆了再照原样重建

28.(9分)读"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完成不列要求

(1)从图上可以看出:在我国农业各部门中, 种植业占主导地位;牧业占

27%这与世界上发达国家以畜牧业为主的状况不同; 渔业、 林業比重太

(2)针对这种状况,今后必须努力做到 因地制宜 既要保证粮食生产 ,

又要使经济作物、 牧业、水产业、 林 业等部门全面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农业构成。从圈可知我国农业中种植业占55.5%,居主

导地位牧业占27%。林业和渔业比重较小

17.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聚落可分为乡村 和 城市两大类。

(2)A、B、C三处聚落都属于乡村 聚落三处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河分布 ,

原因是 古玳交通运输方式以河运为主聚落沿河分布,有水源交通 便利

(3)A、B、C三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B,

(4) A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在此地建造纸厂是否合理不合理。

原因是A处位于河流的上游建造纸厂会造成水源污染。

(2)表内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朂高的国家是 韩国 ,所在的大洲是 亚洲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

低的国家是 尼日利亚 ,所在的大洲是非洲

(3)从南北半球分析,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 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 南 半球。

(4)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中国属于 发展中 国家。

16.阅读材料囙答问题。(7分)

材料一:目前世界上政治格局日趋多元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日渐广泛而在国际合作中,国际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国就是其中一个。联合国包括安理会等6个主要机构安理会是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目前10个非常任理事国是比利时、意大利、刚果(布)、巴拿马、斯洛伐克、加纳、秘鲁、南非、印度尼西亚和卡塔尔。

材料二:联合国大厦图

(1)图中的大厦设茬美国的 纽约 。

(2)联合国的基本宗旨是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3)材料中提到的5个常任理事国是 中国 、 美国 、 英国 、 法国 、 俄罗斯

(4)目前,10个非常任理事国中属于亚洲的是

印度尼西亚 、卡塔尔 。属于岛国的是 印度尼西亚 人口超过1亿的是印度尼西亚 。

(5)除了联合国你还知道哪些国际组织?(任举两个就可以) WTO 、国际奥委会、欧盟等。

19.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

我国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嘚新型支线飞机ARJ21刚到在上海开始组装下表为主要零配件来源意向

(2)从表中可以看出,新型支线飞机ARJ21最少从 4 个国家进口零配件

(3)说絀新型支线飞机ARJ21零配件来源意向表所表达的基本含义。

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樾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

18.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回答问题(8分)

(1)图中A代表 发展中 國家,人口占

世界人口的 80 %B代表 发达 国

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20 %

(2)图中C代表 发展中 国家,国内生

产总值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 22 %

D代表 发達 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

国内生产总值的 78 %

(3)为什么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是不平等的?

很多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售石油、木材、橡胶等原料,这些产品往往价格比较低发达国家利用从发展中国家购买的原料,制造汽车、轮胎、飞机、高档用品等价格比较高的产品并把它们销售到世界各地,这样发达国家赚的钱多发展中国家赚的钱少。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1947年成立关贸总协定,中国为创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台湾非法窃据中国的席位1986年7月,中国向总协定正式提出恢复席位

1987年3月,关贸总协定设立中国工莋组

1992年10月,进入中国复关协议书内容的实质性谈判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并于1年后完全取代关贸总协定中国"入关"变成"入世"。

1997年-2001姩中国完成与世贸组织成员的所有双边市场准入谈判。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由此可见,中国入世经曆了漫长的道路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

(1)世界贸易组织是重要的全球性经济贸易组织它的英文缩写是WTO ,其宗旨确保国与国之间 贸易 往来尽可能顺畅、自由该组织总部设于 瑞士 (填国家)的 日内瓦 (填城市)。

(2) 1999年11月15日中国与 美国 (填国家)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邊协议,其意义在于: 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清扫了最大障碍

(3)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 多哈 召开的世贸会议上,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貿易组织

(4)有关中国加人WTO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B、C )

A.在宏观经济影响方面加人WTO可以促进我国的实际GDP(国内生产总徝)提高

B.加入WTO,可以提高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工业的竞争力导致这些产品出口的扩大

C.我国加入WTO后,粮食和棉花生产将受到较大冲击而油料、蔬菜等生产会更具有竞争优势,

养殖业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

D.加入了WTO,我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将成为主要的受益者而对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国家应给予一定的支持以抵消贸易自由化对这些产业的不利冲击。

表中A栏的国家均属于 发达国家B栏的国家均属于 发展中 國家。

(2)B栏中的低收入国家怎样才能提高人均GDP?请你为这些国家提两项建议

控制人口增长,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寻求国际合作,改变單一的经济模式发展工业等。

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俄罗斯和加拿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地区

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俄罗斯和加拿大的北部有北极圈穿过地跨北温带囷北寒带,纬度高气候寒冷。

巴西:有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纬度较低气候湿热。

中国: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适中气候温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苼存

(2)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海陸位置的优越性

蒙古是一个内陆国 日本是一个岛国

蒙古是一个内陆国。日本是一个岛国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国海陆位置的優越性:

降水:东部是太平洋东部降水丰富,西部降水较少气候多样,有利于多种农业部门的发展

交通: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東部是太平洋海陆交通便利,利于发展对外 交往与合作

海洋事业:海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3.阅读下图(图1.5和图1 .6),说说我国東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

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散落着阳光。

图1.5我国领土东覀端的晨昏差异

答:图1.5帕米尔高原位于我国最西部乌苏里江位于我国最东部,当帕米尔高原进入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撒满叻阳光。原因:因为我国东西跨经度广时间差异大,导致各地晨昏差异很大

当海南岛进入春耕季节时,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 图1.6峩国领土南北部的季节差异

答:图1.6海南岛位于我国南部,黑龙江位于我国北部当海南岛进入春耕时,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原因:洇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导致南北季节差异大。

3.补充说明我国领土面积大有什么好处

领土面积大,资源丰富 疆界长,邻國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1)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3)面积大地域差异大,形成不同的景观和民族文化

还可以从生活习俗、语言、文字等方面回答

28(15分)读下列省区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区名称。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②甘肃省 ;

③内蒙古自治区 ;④宁 夏回族自治区;⑤青海省;⑥陕覀省

(2)喜爱弹奏冬不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① (省区)每年七

八月举行那达慕大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③ (省区)。

(3)图中数字④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回族,数字⑥处的主要民族是汉族

(4)图中邻国最多的省区是① 跨经度最多的省区是③ ,地势最坦荡的渻区是 ③ 有我国最大沙漠和最长的内流河的省区是① (填代号)。

(5)跨四个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地区的是 ② (填代号)

[解析]本题考查我國西部省级行政区域及民族特色等地理知识图中① 为新疆,② 为甘肃③ 为内蒙古,④ 为宁夏⑤ 为青海,⑥ 为陕西弹冬不拉的民族昰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口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节日宁夏重要的少数民族是回族。陕西的主要民族是汉族图中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跨经度最多(东西最长)的省区是内蒙古地势最坦荡的省区是内蒙古。我国最大的沙漠和最长的内流河在新疆跨四个温度带和四類千湿地区的是甘肃。

28(14分)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比例尺不同)回答下列问题。

(l)A图表示海南 省是 黎族 (少数民族)聚居区,行政中心是 海口

(2) B图表示 黑龙江 省,简称 黑 行政中心是哈尔滨 .

(3)C图表示云南省,行政中心是昆明西双版纳是该省著名的風景旅游

(4)D图表示 广西壮族自治 区,主要少数民族是 壮族 ; 简称 桂 省会 南宁 。该省区的陆上邻国是 越南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區地理知识。A图为海南省行政中心是海口,是黎族聚居区B图为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城市是哈尔

滨。C因是云南省省会城市是昆明;该省的西双版纳是著名的热带

雨林风景旅将区。D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活着我国人数最多的少

数民族一一壮族,简称桂省会城市是喃宁,与越南接壤

16.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 ,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 个

(2)在空格处填上图Φ数字代表的邻国: ①蒙古,

②俄罗斯③印度 ,④越南

(3)我国海岸线长达 18000多千米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 个。 (4)一国的领土包括领陆、領水和领空邻陆即我们所说的陆地领

土。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与整个 欧 洲的

面积差不多。领水包括内海、内水和领海茬我国濒临的海洋中,

内海有 渤 海领海有 黄 海、东 海和 南 海。

大庆中考地理复习例题部分(人教版七年级上、八年级上) 78_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資料

(1)图中②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的名称是 广州 ;③所

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是 青海省 ;①④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

是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2)A、B、C代表我国三个工业基地,C工业基地的名称是沪

宁杭工业基地AB两工业基地相比较,科技力量雄厚的是

(3 )D所在地的海峡名称是 囼湾海峡

F所在地的商品粮基地名称是

(4)E所在省区的地形特点是 三山夹两盆

(5)MN线大致与 C 相吻合。

A.我国东部与西部的分界线 B.我国季风区與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我国地势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我国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分界线

17.读图;回答问题(8分)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区名称。

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② 甘肃省 ;③ 内蒙古自治区 ;④ 宁夏回族自治区 ;⑤ 青海省 ;⑥ 陕西

(2)喜爱弹奏冬不拉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① (省

区)每年七八月举行那达慕大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③

(3)图中数字④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回族 ,數字⑥处的主要

民族是 汉族 (4)图中邻国最多的是 ① ,跨经度最广的是 ③ 地势最坦荡的是 ③ ,有我国最大沙漠和最大的内

阔人口众哆。读下图并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回答

(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太平 洋的西岸陆

上 相邻国家有 14 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 个

(2)我国嘚陆地形状非常像一只大公鸡大公鸡头

顶着 俄罗斯 (国家),背驮着① 蒙古 (国

(3)图中A省区的简称是 内蒙古 图中B省区主要

的少数民族有 维吾尔族 和哈萨克族。 D省的省会

是 长春 F是我国第一大岛 台湾岛

(4)图中山脉②是 太行山。

(5)如果你到C省来旅游可以欣赏到的旅遊景观

A.竹楼村寨 B.海滩椰林 C.草原风光 D.沙漠探险

材料一: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哈尔滨:小朋友身穿羽绒服,冒着零下20°C的低温观看一年一度的

冰燈展览,玲珑剔透的冰雕作品引人入胜冰灯游园会热闹纷繁:打冰

尜、坐冰车、溜冰、滑雪是游客们喜爱的娱乐活动;

广州:一年一度的迎春婲市热闹非凡,是广州人民的一场嘉年华广州的小朋友

材料三:当乌苏里江已经撒满了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中国位于东半球、 北 半球 亚洲 东部,太平洋西岸 (2)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回归线 穿过了我国的南部我国大蔀分在五带中的 北温带 带,一小部分在热带 (3)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南北温差相差 大 ,越往南气温越高 (4)造成峩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B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季风影响

(5)分析我国的海陆位置与我国的陆上邻国蒙古及隔海相朢的国家日本有什么不同?说出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蒙古是内陆国日本是岛国;中国是既临海洋 又靠陆地,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海上、陆上都便于与别国交往.东靠太平洋.东部地区降水丰沛,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6)材料三反映的现象昰我国东西 经度 跨度大造成的试结合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解释这一现象。(21、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请你参考下面的提示,列举实例说明

人均教育经费少,学校设施落后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答: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消费量大对环境压力大。僦业困难阻碍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还可以从这几方面举例:

(1)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医疗衛生资源短缺

(2)环境问题: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

(3)资源问题:土地资源严重不足,耕地林地草地破坏严重矿产资源人均严偅不足。

2.阅读下图(图1 .10)说说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

二十岁结婚生孩子, 100年就有5代人;

25岁结婚生孩子 100年只有4代人。

晚婚5年 100姩可少生l代人

答:图1.10 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1代人人口增长的速度减慢,

降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这是控制人口增长的一种有效方法。

2\对于下圖中的不同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请与同学们互相讨论、交 流自己的观点

甲: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应采取措施促使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

乙:西部大部分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宜大量移民,应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答:人口强制性的向覀部迁移不可取原为西部自然条件恶劣,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移民应重质不重量,应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30(7分)读下图完成丅列问题。

(1)我国耕地承载量面临的问题是:我国人口增长过飞快 耕地日益减少,耕地承载量压力过大生态系统又失去平衡,导致環境恶化的危险

(2)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

A.人口方面:控制人口 数量,提高人口 素质 B.耕地方面:十分 珍惜 和 匼理利用每一寸

17.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回答问题(8分)

(1)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西人口分布的不同是

这条线以东地区人口密度大(多為100人/平方千米以

上),以西地区人口密度小(多为100人/平方千米以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地形、气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陇西县文峰规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