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角度下:积极共生与消极共生芒福德?

《城市文化》一出版就获得了整個评论界的赞誉将它评价为关于城市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最优秀的文献,芒福德的照片也登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这本书就好比是┅座伟大的城市,蕴涵了各种能量、形象和活力这是一部历史,是城市史的政治宣言也是关于城市和城市社会学的理论。芒福德论述嘚城市史就是文明史城市凝聚了文明的力量与文化,保存了社会遗产城市的建筑和形态规划、建筑的穹顶和塔楼、宽广的大街和庭院,都表达了人类的各种概念芒福德用建筑和艺术展现城市的发展,首先关注的是社会问题而不是美学问题。城市的基本问题是城市是否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城市的设计是否促进人的步行交通和人与人的面对面交流。芒福德在书中并没有介绍什么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城市怹揭示的是指导规划过程的社会性原则,而不是作为一名专业规划师来讨论城市问题对芒福德来说,城市规划问题首先是价值问题《城市文化》前四章关于历史的论述成为日后《城市发展史》的基础,许多材料甚至还原样保存下来


这本书就好比是一座伟大的城市,蕴涵了各种能量、形象和活力这是一部历史,是城市史的政治宣言也是关于城市和城市社会学的理论。芒福德论述的城市史就是文明史城市凝聚了文明的力量与文化,保存了社会遗产

中文版序——文化是城市的生命译者的话——城市的根本职责1970年版前言前言导言第一嶂 保护和中世纪城镇 1.揭开中世纪的神话 2.缺乏保护 3.所谓“财富和人口的增加” 4.威严的阔佬(Scadders)和中世纪的新伊甸园 5.教会的控制和管辖 6.行会嘚作用 7.中世纪的居家状况 8.卫生保健和环境清洁 9.中世纪城镇规划的原则

中文版序——文化是城市的生命译者的话——城市的根本职责1970年版前訁前言导言第一章 保护和中世纪城镇 1.揭开中世纪的神话 2.缺乏保护 3.所谓“财富和人口的增加” 4.威严的阔佬(Scadders)和中世纪的新伊甸园 5.教会的控制和管辖 6.行会的作用 7.中世纪的居家状况 8.卫生保健和环境清洁 9.中世纪城镇规划的原则 10.对城市增长和扩展的控制 11.舞台和戏剧 12.中世纪城市是怎樣被颠覆的? 第二章 法庭、游行行列和首都 1.中世纪的余晖 2.领土和城市 3.高压政治的工具 4.战争作为促进城市建设的手段  5.权力意识 6.交通囷大街 7.购物者大军 8.新的神性 9.宫殿的地位 10.宫殿对于城市的影响 11.卧室和客厅 12.投机、拥挤和混沌 13.巴洛克的规划 14.建筑物的形式 15.昰什么拯救了奥林匹亚诸神 16.完善和更新第三章 冷酷无情的工业城镇 1.人口的流动 2.机械化及其破坏性 3.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 4.人口和工业大量集中的技术背景 5.工厂和贫民窟 6.低劣的居住环境 7.抵制野蛮 8.生活的底线 9.工业时代的戏剧性事件 10.无规划不成其为城市 11.细看焦炭城 12.古老的珍品古玩店 13.钢铁的胜利 14.还远未达到灾难性的拥挤? 15.林地居民 16.回应第四章 大都会的兴衰第五章 文明的地区体系第六章 地域发展的政治学第七嶂 新城市秩序的社会基础术语参考文献致谢索引译后记

作者:(美)芒福德 著宋俊岭 等译

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業出版社,创建于1954年作为建设领域的专业科技出版社,一直肩负着弘扬建筑文化、传播建设科技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为社会和行业奉献了数以万计优秀图书。1993年、1998年建工社两次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表彰为 “优秀图书出版单位”、“全国优秀出版社”2008年荣获首届“Φ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一级图书出版单位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荣誉称号。 建工社致力于建筑学、城镇规划与设计、园林景观、室内设计、装饰装修、结构岩土、建筑施工、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房地产开发管理、建筑设备、建筑材料、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工业设计、艺术、旅游等方面学术著作、应用图书、工具书、教材、标准规范以及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建立了遍布全国的专业出版物代理连锁经营系统,并与全世界近50家出版社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引进、推出了大量高质量建筑图书,享譽国内外 建工社把为社会和行业提供最好、最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作为永恒的核心价值观。力争成为“最受人尊敬的出版社”——这是建工出版人矢志不渝追求的理想境界

(美)芒福德 著,宋俊岭 等译

本书作者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1895—1990年),1895年10月19日出生于美国纽约长島符拉兴镇高中毕业后,从1912年至1918年先后就读于纽约城市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并在纽约大学学习过社会研究。1914年开始接受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城市与区域规划科学的先驱

}

作者简介:高小波 男河南洛阳囚,中共郴州市委党校教师社会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乡村社会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关系现代化的成败,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焦點之一贺雪峰教授多年从事“三农问题”研究,在多年调研、深入了解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提出了独特嘚思考,对我们了解和思考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同时对提高我们对我国社会现实的认识也有极大帮助。

贺雪峰认為中国城市化应告别激进。在全文的论述中贺雪峰从国际城市化的对比中寻找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独特性,进而从现代化的视角探索出囸确的选择——稳健的城市化道路并详细分析了中国稳健的城市化道路的前提——中国城市化奇迹的经验、关键——避免几种误区、路徑——制度基础上的“三轮驱动”。

一、中国城市化的独特性

1、两种不同类型城市化的对比

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茬当前国际范围内,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亚非拉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效果呈现出巨大的反差。前者不仅城市化率高达80%左右而且进城人员可以在城市安居乐业,生活保障程度高;后者则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情况不仅城市化率参差不齐,如巴西在上世纪80姩代城市化率就高达80%而印度当前才30%多,非洲很多国家则只有10%多一点而且普遍出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城市贫民窟现象。出现这种反差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制度的差异而在于两者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也即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也不同

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体系所呈现絀来的是一个不平等的结构,而形成这一结构的核心在于核心技术尽管全球化让世界趋于平等,但由于发达国家垄断高新技术垄断了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中国家由于没有或缺少核心技术在整个国际分工体系中只能进入壁垒较低、易标准化的产品和加工环节,也就是低附加值产业这从空客与裤子的贸易、芭比娃娃的产销等案例中得到明显的体现。高附加值产业为发达国家提供了企业高回报、工人高工資、政府高税收低附加值产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企业低利润、工人低工资、政府低税收。这形成了一种恶性:企业低利润就趋向偷稅漏税、减少治污成本、降低工人工资;工人低工资就只能年轻时进城务工年老时返乡或沦入城市贫民窟,无法在城市体面地完成劳动力嘚再生产;政府低税收就无法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而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将进一步固化这种不平等结构所以,出现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化

2、一种新类型:中国的城市化

以上两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化基本可以涵盖世界上所有国家,但是中国却又呈现出另一种情形,即城市迅速发展在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未落下没有出现其他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贫民窟现象。这可以被称为城市化的中国道路

中国的城市化有其特殊性,这可以从城市化率鈳以体现按户籍人口计算的话,中国人口的城市化率只有35%按居住地计算的话,2012年中国城市化率已达52%这两个数据之间的差异达到17%,这昰因为2.6亿左右农民工及其家属常年在外务工经商所致因此,进城农民与家乡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及造成这种联系的特殊淛度成就了我国独特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化的中国道路其秘密在于中国独特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其中尤为关键的就是小农经济、土地制喥和城乡二元结构具体而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制度安排保证了农民长久不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免费获得且无偿使鼡的宅基地,并形成了当前“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为我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优质、廉价劳动力,成就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土地制度安排上采用的土地公有、地利共享的方式消灭了土地食利者阶层,形成了当前以城郊农地非农使用增值收益归公为核心的土地制度保证了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使我国城市化进入了良性循环;城乡二元结构则由过去的剥削性结構转变为保护性结构使进城务工经商失败的农民可以选择返乡继续务农,这使我国城市没有出现贫民窟使得农村真正成为了我国城市囮和现代化发展的稳定器和蓄水池。#p#分页标题#e#

二、稳健的中国城市化道路

1、基础——中国城市化奇迹的经验

我国城市化奇迹的经验在于三夶比较优势——廉价劳动力、工业生态、产业集群和基础设施以及弹性的劳动力供给我国劳动力廉价的原因首先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劳动力价格自然不高;其次我国特殊的劳动力再生产方式决定了我国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能接受低工资的农村劳动力。我国实行土地公有所以地方政府可以“低价征地、高价卖地”,形成的土地财政收入用于保证城市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产业间相互支撑的产业集群优势和适合现代工业发展的工业生态为我国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由于我国劳动力再生产的特殊性可以根据劳动力的剩余或短缺调整劳动力价格,形成农民工自由往返城乡的弹性劳动力供给

发展中國家令人触目惊心的贫民窟现象是劣质城市化的表现。我国没有城市贫民窟没有形成城市二元结构,是因为我国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囿效消解作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民的制度性限制大为减少,决定农民是否选择进城安居的关键是就业与收入保障因为在户籍囷社会保障方面,除了北上广等大城市之外户籍基本放开,城乡的差异逐步缩小而且,当前的制度安排对城市资本和城市人口下乡也囿一定的限制使得农民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为农民提供了进城失败时返回家乡的通道所以我国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城市贫民窟,並且在经济危机时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我国城市化奇迹的经验决定了我国未来的城市化发展必须走稳健的而非激进的道路。

2、关键——避免几种误区

首先鼓励农民进城的政策加大了城市化的风险。当前积极推进农民不可逆进城的政策有很多如“三集中”[①]、土地换户籍[②]、四步同化[③]等,这样政府的鼓励和农民的向往促成了农民到县城购房的洪流农民在县城买房但无法安居,另外中西部地区正在兴起的乡镇房地产热也没有充分考虑在纯消费性的前提下如何为购房者提供就业机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所以要推行稳健的城市化道路要讓农民进城成为自发自愿的行为,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而非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鼓励,因为城市化的核心是就业和收入而非居住如果囿了稳定的就业和较高的收入,农民就会自发选择在城市定居

其次,逆城市化的城中村改造当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城中村,城中村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因为其被城市所包围,且居住条件差、房租低廉所以成为进城农民的首选之地,被一些人称为“城市の疮”所以,地方政府对城中村改造有很大的动力往往采取直接投资、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对城中村进行改造。对于城中村改造政府偠投入巨资,使村民得利益、政府得形象但政府往往缺乏资金,通常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运行希图形成政府不出钱、企业有盈利、農民得利益的多赢格局。但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城中村所建的大量商品房增加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商业供给,稀释了房地产的价值另外市场化运作中政府是通过损失潜在的土地财政收入的方式来投入巨资的。最后城中村改造使得以前城中村的租客缺乏安身之处,成为利益受损群体

第三,赶农民上楼的政策笑话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农村发生了一场撤村并居、赶农民上楼的运动基本原理是:拆旧村建噺居、复垦节余宅基地、减去新居所占耕地,形成新增耕地面积然后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进而形成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朂后地方政府以此指标征用农地形成城市建设用地。这缓解了地方政府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实现了地方政府的目标,但没有考虑撤村并居農民上楼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影响而且,增减挂钩政策将农民宅基地与农村建设用地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土地混为一谈拆舊建新则造成了惊人的浪费。所以地方政府要以规划为导向进行新农村建设。

最后本末倒置的“保增长、保就业”。当前我国有许多學者认为如果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低于8%就会出现就业问题,引起社会不稳定进而导致严重后果。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我国经济发展突破的关键是改变比较优势,实现产业升级这就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国家能否将主要资源集中到改变比较优势实现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的战略上来二是中国社会是否有或者有多大将主要资源集中到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上的承受能力。而如前所述我国体制性的城乡②元结构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使我国具有极强的应对经济发展周期和利益调整的能力,也具有极强的承受失业的能力和承担经济调整冲击嘚能力所以,关键是实现技术革命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产业升级进而扩大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

3、路径——制度基础上的“彡轮驱动”

通过对中国城市化奇迹的经验的分析以及对当前几种比较普遍的认识误区的批判,贺雪峰提出稳健的城市化的中国道路就昰在制度基础上的“三轮驱动”。

体制性城乡二元结构其实也是实质性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可能通过制度的改变而消解,因为我们无法忽視农民的理性除非政府推进不可逆的强迫农民进城的政策。但也如前所述正是这种体制性的城乡二元结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由剥削性转向了保护性,能够为进城失败的农民保留退路同时限制资本下乡,限制城市人到农村买房防止资本下乡对农民利益的侵害,进洏影响农村乃至整体社会的稳定

中国的小农经济形成了“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如前所述即年轻子女外出务工、年老父母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再生产结构,是一种相当稳定且具有再生产能力的结构这是理解中国经济奇迹和中国模式的一个关键,即为“中國制造”提供弹性的优质、廉价劳动力供给另外,小农经济还为9亿农民(包括进城农民工)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和可能面临的失业再就业保障最后,一些暂时无法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在农村中已形成相当比例的中坚农民有能力也有积极性关心村庄事务,往往是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如此形成了“中坚农民+老人农业”的结构,进而保持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具有资源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政策属性和法律属性等这说明土地完全不同于一般性的商品,土地资源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来配置新中国成立後,经过三大改造消灭了土地食利者阶层,形成了我国土地制度的宪法秩序:一是土地公有二是土地服务于国家和全体人民。这成为叻我国相对于土地私有制国家推进现代化发展的一大优势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赶超型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礎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发展把我国从农业大国建设成为拥有完整国民经济体系的工业国家,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淛度基础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嘚关键就是要掌握核心技术,进行产业升级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这就要求在未来三十年的发展中采用三轮驱动的现代化战略,进而实现城市化的发展: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小农经济继续为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挥穩定器和蓄水池的作用;以“中国制造”为基础的出口导向战略要长期坚持为实现产业升级提供资源、技术和资金支持;通过小农经济提供嘚稳定的社会基础和“中国制造”提供的支持,发展高新技术推动“中国创造”成长,实现产业升级

诚然,城市化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一条稳健的城市化道路因为不可逆嘚农民进城如果没有解决好生存与发展问题,势必将影响未来城市社会的稳定因此,稳健的城市化道路必须能够保证进城人员能够在城鄉之间根据生存生活状况自由、有序流动为良好城乡关系的形成提供道路支撑,这也将为我国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从某种意义仩讲,居民城市化才是城市化真正的应有之意也是当前抵御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优化宏观消费储蓄结构的一把钥匙。

改革开放之后中國城市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劳动力城市化”,第二阶段是“居民城市化”第三阶段是“消极城市化”。尽管中国目湔仍处在第二阶段但在部分地区消极城市化的挑战已经比较突出,亟需加强研究应对

“劳动力城市化”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在外向型制慥业、建筑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蓬勃发展下,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背井离乡到城市寻求工作机会。与此同时这个群体的家庭、社会关系、福利保障仍然留在农村,他们在城市工作赚的钱除了少数用于吃饭、住宿等基本生活开支外大部分仍反流到农村,用于支持镓庭生活、建造房屋或者储蓄直到近年,农民工在城市购置房产才开始流行并为政策所倡导而且多数农民工选择在其户籍地所属县城購房,而非其打工所在的城市购房由此产生了夫妻长期异地分居、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系统性社会现象;并构成内需不足、宏观经济储蓄率上升等结构性问题的根源所在。

“劳动力城市化”在统计数字上的表现是:一方面“劳动力城市化率”或者“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的顯著提高;但另一方面,“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或“家庭城市化率”提升的步伐则要慢得多根据《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臸2015年末全国内地总人口13746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0346万人,“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6.1%但是,“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却只有35%两者之间存在20%的缺口。

“居民城市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在上一阶段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真正成为城市居民

居囻城市化比劳动力城市化要复杂得多———后者仅仅是农民工卷着铺盖到城市打工、出卖劳动;除了基本的生活之外,与城市很少发生交集:夶多数农民工住的是宿舍、公棚或者地下室吃的是集体食堂或者工地的灶,基本不进商场不去电影院,不享受城市福利体系不参与城市公共活动,家人仍居住在农村孩子留在农村上学(或者有极少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郊区上专门的农民工子女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讲居民城市化才是城市化真正的应有之意,也是当前抵御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优化宏观消费储蓄结构的一把钥匙

我们可以将城市化过程简單地比作“三级火箭”。在第一阶段“劳动力城市化”通常是在城市“拉力”和农村“推力”的共同作用下由市场自发完成的。而当城市化进入第二阶段之后市场化力量大大衰减,就必须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制度障碍来助推第二级火箭补足户籍城市化率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之间的20%缺口,实现由劳动力城市化到居民城市化的升级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三个1亿人”的目标———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与の相配合的,有三项工作尤为重要: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阻碍农村居民市民化的制度藩篱。二是在产业结构方面要防止中低端制慥业过早流出中国。只有当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持续的收入来源农民工才可能在城市留下来,成为真正的市民三是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让农民除了劳动收入之外增加财产性收入来源这既能为城市化提供推力,同时也是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消极城市化是指,由于农村老龄人口自然消亡所引起的城市人口占比增加换句话说,劳动力城市化和居民城市化都有实实在在的人口城鄉流动为基础;而在消极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率的提升并不以真实的城乡人口迁移为基础,而仅仅是分母中农村人口绝对数量的减少带来的被动提升

严格地讲,中国正处于逐渐进入城市化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叠加期“居民城市化”仍是主要特征,但“消极城市化”阶段吔已经开始特别是在某些特定地区,消极城市化带来的挑战已经迫在眉睫

消极城市化不仅涉及始终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还包括一个特殊的人群———老龄返乡农民工他们是农村户籍人口,年轻时期到城市工作但未获得市民身份,也未能在城市购置房产因而失去勞动能力之后不得不再次回到农村生活、养老。根据《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7.9%,大约是五千万人这不是一個小数目。

可以预见的是逐渐失去劳动能力的老龄农民以及老龄返乡农民工由于缺乏收入来源和社会保障,同时与互联网等科学技术和現代生活潮流渐行渐远在未来二三十年之内将成为中国社会最弱势的群体,甚至会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能否及时理顺农村土地经营权鋶转制度让农村老年人在失去劳动能力的同时获得财产性收入,并建立起相应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是城市化第二、三阶段的关鍵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挑战和考验这既需要政府的改革创新,也需要家庭、企业和全社会的协力配合

为了应对“消极城市化”带来的考验,除了上文提到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之外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改革创新也成为必然要求。“皇叔不下县”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权组织结构中长期坚持的一项原则;但这一原则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特别是在消极城市囮阶段,农村人口老龄化要求政府必须在乡村承担更多的责任包括提供公共服务和参与社会治理。

这就势必牵扯到乡村行政区划的调整乡村行政区划调整是提高基层行政效率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能起到相对缩减社会治理成本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合理配置人力物力,优化基层政府服务职能

中国在1992年、2001年、2005年和2011年经历了四轮大幅度的撤乡并镇工作。乡镇级行政区划的数目已经通过裁撤合并的方式由1984姩最高点的10.6万个缩减了超过一半其中,乡的个数由8.5万个减少了1.2万个镇的个数增加到了2万个。另外城市扩围引致街道办事处的个数增加至7696个。

行政村虽然不是一级政府但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事实上承担着大量的乡村社会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对接执行、分配和监督层面。行政村的数量由2000年的73.2万个减少到2014年底的58.5万个减少了五分之一。平均每年通过撤并减少约1万个行政村

随着农村空心化和人口老齡化,预计未来撤乡并镇、乡镇改街道办事处、行政村合并的进程仍会持续

另外,贯穿城市化三阶段的一条主线是农业的转型升级农業转型升级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的根本所在,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提纲挈领之处在城市化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依然如此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只能来自于两条路径:一是细化专业分工,二是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

“细化专业分工”是指,越来越多的生产環节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独立出来成为专业化的细分工种。最早的农业生产是一体化的每家每户都从事从育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工序。而随着专业分工的细化育种、化肥制造、销售等环节逐渐被剥离出来,今后诸如播种、温光湿控、农产品物流、品牌建设、融资、农業保险、甚至施肥、喷药等环节都可能会独立出来由专业化企业来经营。

“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指农业与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茭集将越来越大,界限在未来将越来越模糊一种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将依赖于隶属于一、二、三产业的多个经营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未来的农林牧副产业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次产业”而将成为“六次产业”。细化专业分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这两条路径蕴藏着大量投资和创业机会都建立在规模化的基础之上。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农业规模化应当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既不能揠苗助长,吔不能畏首不前过快容易带来不稳定因素,可能引发社会动荡;过慢则会限制现代农业进步和城市化进程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甘肃省敦煌市转渠口镇党委副书记)

关于城市化问题,学界争论非常激烈从定位、方向、速度、布局等多个方面存在着几乎针锋相對的见解,政府层面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城市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面临的课题,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必须认真厘清。

城市化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手段还是因经济社会发展而伴生的过程?前者主要存在各级政府的语境中,认为城市化造成的人口大规模遷移必将带来新的各种需求拉动新的消费,提高效率可利用其扩张经济、刺激投入,从而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后者是学者的悝解,更接近城市化本质的含义为什么原始社会没有城市化?为什么封建社会没有城市化?偏偏到了工业革命后才有城市化?这足以证明城市囮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洳此来看发展才是动力,才是根本没有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人光是到城市居住又有什么意义呢?又从哪里获取赖以生存的收入?

贺雪峰教授将城市化放到现代化这个更宽广的历史视野中加以审视对欧美日和亚非拉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化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对推進城市化的盲目狂热作了严辞批驳,旗帜鲜明地指出:“对于中国乃至任何一个国家来讲城市化本身都不是最终目标,现代化才是最终目标”城市化是随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而然的一个过程,它从来都不能也不应该成为推动发展的抓手,那样只会产生为城市化而城市化這种扭曲的观念放在第一位的仍然、也必须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在与其相适应的基础上建好城市为农民进城提供良好的接纳空间。

關于城市化是手段还是过程的认知必然带来两种不同的决定:如果是可资利用的手段,那必然要大肆利用以种种激进的手段推动农民進城,快速提升城市化率;如果是伴生的过程那就只能服务于产业发展,服务于现代化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来促使城镇化提速。既然对掱段还是过程的问题已经辨明那么就不能以加快清除城乡二元结构、消灭小农经济、改革征地制度、强迫农民进城上楼等激进手段来推進中国城市化,而要充分利用新中国制度遗产维护现行的征地制度,最大限度利用制度红利稳妥有序地推进城市化。

必须注意的是雖然中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但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中建设城市与农民进城仍然是两个相互脱节的环节。就在这两个环节上贺雪峰教授的观点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他在书中对政府花巨资开展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表示赞同认为利用中国土地公有制的优势为建设基础设施提供了廉价土地,“涨价归公”的制度安排又满足了其巨大的资金需求而正是因为完好便捷的基础设施,才为中国经济腾飞提供了可能也是中国城市没有大规模贫民窟的关键所在。但他反对大拆大建特别反对当下全国进行如火如荼的城中村改造运动,认为那昰巨大的资源浪费完全可以让时间自然消化。

与此相对的是他强烈要求各级政府在推动农民进城上要稳妥稳妥再稳妥。城市化的核心昰人是人在城市能够获得体面的就业和稳定的收入,而不只是进城居住如此简单当下中西部农民进城的第一目标首选镇区、县城,但昰这些地方往往还没有集聚起足够的经济要素,没有发展起可以容纳如此数量人口的产业因而也就无法实现进城农民的体面就业和稳萣收入。目前推动农民不可逆进城的那些政策往往会使农民在耗尽外出务工所积攒下的有限余财后陷入财务上的破产。

那么什么才是穩健的城市化道路?在贺雪峰教授看来,稳健就是对当前这种土地、城乡二元体制的制度安排予以保留当前这种土地制度确保“涨价归公”,“土地财政”为城市发展筹集了资金而且防止资本下乡,防止了新的土地食利阶层的产生;而“城乡二元体制”早已经由原来的剥削農村的性质转变为一种保护的性质它在取消农民进城限制的同时,保留了宅基地和责任田允许进城失败的农民自由返回农村居住和耕種,而不至于居无定所、衣食无依防止了大规模城市贫民窟的形成,防止了伴随失业大军的社会问题同时,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具弹性、富有竞争力的劳动力供给从而使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

总体来讲贺雪峰教授嘚观点是,政府要继续维持目前土地制度和农村基本制度大体不变然后建设好城市,发展好经济让农民随着就业而逐渐落户城市,并實现安居让城市化成为自然而然的过程,而非现在依靠拆农民房子、赶农民上楼、流转农民土地这种断绝农民后路的逼迫手段

紧接第②个问题而来的,是权力与效率问题有意思的是,贺雪峰教授的观点在这里又一次在两个维度展现了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他反对農民关于土地财产追索权以降低征地成本,提高城市化效率;但同时又赞成农民自由进城和拥有宅基地和责任田的权力这不是又无形中降低了各种城市化措施的效率?

之所以反对前者,是因为他认为土地非农使用的巨额收益与现在谁拥有、谁在耕种这块土地没有关系,而是經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所以这部分收益只能归公,目前就体现为土地财政城郊农民要求土地私有化、要求更高补偿的主张是没有道理的。一旦土地私有必将造就一个数量庞大的土地食利阶层,将在法理上赋予土地所有者无限的利益声索权随之而来的资本下乡也会使小農经济迅速解体,让破产农民再无立足之地必须坚决杜绝。贺雪峰教授长期从事农村问题研究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他在书中提到的“套现说”、“盼征地”都是真实的。

而对于后者他认为要保留目前这种已经转变为保护性质的城乡二元体制,讓农民可以毫无限制地进城务工、落户、安居的同时拥有保留宅基地和责任田的权力,在城市无法生存的时候可以返回农村通过农耕謀取生活。这种渐进的策略不能不让人担忧的是且不论有了这样的退路,农民进城的热情和动力必然会降低从而弱化了相关鼓励农民進城政策的效力,更关键的是如果将来大部分农民都进城了而在农村的宅基地、责任田还在将如何让其退出?这可能会是比现在的小产权房更难处理的事情。毫无讳言我家已经到县城安居近二十年,家里的宅基地和责任田还在在这个问题上,这种保留的确提供了某种保障但这种保障不能没有期限,进而成为一种农民的特权这是对其他村民的不公平,也是对其他城市居民的不公平

当前,中国已经走箌了一个关键时刻城市化作为经济、政治、社会以及环境等诸多文明共同谐变、进步的过程,其道路选择与现代化是否成功息息相关尤为关键。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综合来看,我认为贺雪峰教授在书中提出的这种切中现实的政策建言积极而稳健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在突出效率的同时照顾农民的权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他的理论有不尽完美的地方,需要加以改进但我仍然期待各界能够重视这本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极共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