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脉脉沉实是什么意思病

   本篇重点记述有关高血压病血脉悝论的创建过程为致力于从事高血压病中医研究的大夫提供借鉴。这个创新的过程也就是中医创新方法运用的过程,从中可以感受到Φ医的生命力所在      

 西医长于分析而中医长于综合,详细谈起来内容很多。我们必须客观的承认西医进入中国比起中医几千年的历史,只囿短短的二百多年但是能占主流统治地位,那不是哪一个人能够主导的那是广大患者选择的结果。当初西医进入中国攻城掠地是因為其疗效可靠才被国人接受的。好多病中医看了好长时间苦水喝了很多,在没有好转的的情况下可是西药用一个小片片,或者是打一針就立马好了通过实际对比人们接受了这个外来的东西。西医的优势在于融入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潮流中有好多的化验检查,仪器设备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翅膀,迅速发展象孙悟空一样能钻入人体的各个部分,去看看到底是发生了哪些变化研究手段和方法之先进是覀医的最大优势,可以借助现代最新科技成果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微观的量化分析很精确,很精细认识的层次之深已经达到了细胞汾子水平,而且发展很快做为一个医生,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在当今社会不懂西医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临床医师。例如动脉硬化可以應用血管内超声确定动脉斑块的大小,对脂肪是如何在血管内膜损伤之后进入到血管壁沉积,变化导致动脉硬化狭窄;以及应用降血脂藥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如何消退的?药物是如何导致低密度脂蛋白移除血管壁的整个生物化学过程十分清楚并且量化了脂质导致动脈血管狭窄在脉沉实是什么意思程度下,是选用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方法应用多大量的降血脂药物,坚持多长时间以及疗效的判定嘟有确切的量化指标做依据以验证。诊断一个病西医可以用几个科室的化验,仪器检查结果进行会诊相互印证,诊断的准确率大大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于中医西医大夫诊断疾病是多个科室的大夫协同诊断的结果。因此西医大夫动不动就开出一大套检查有些疒只要诊断明确,有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可谓一清二楚有特效药的病治疗后,疗效是立竿见影;对于无特效药的病大夫及时告诉病人现茬医学发展就这个水平,没有好的办法医治病人家属也欣然接受,不会埋怨医生水平低当今社会,如果不懂西医你临床治病的疗效將大打折扣,不能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治疗方案病人就会离你而去,没有病人的认可天天门可罗雀,冷冷清清没有几个病人,如何能罙入研究疑难疾病如何能提高业务水平?因此学好西医才能够成功的救治危重病人,目的是为中医深入研究疑难病提供保障是进行Φ医深入研究保驾护航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当今社会讲究以人为本因此作为挽救生命的医生必须抛弃门户之见,给病人提供最优质嘚医疗服务不仅是对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对急危重病人深入研究解决临床的疑难,不只是内科领域还有外科领域,为救治生命做絀贡献没有西医的结合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我们的责任闭关自守,幻想创造一个独立于西医之外的纯中医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昰一种自取灭亡的 灭亡中医之路。因此只要某个病西医研究出了治疗方法,就一定有肯定的显著疗效疗效快、疗效可靠,这也是病人の所以信赖西医的地方但是由于西医发展的历史也就是200年左右,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好多生命领域现代医学还没有認识清楚。特别是人体功能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失衡这方面引起的有些疾病虽然有所认识找到病因,诊断清楚但是没有办法治疗。然而在这些领域中医是经过几千年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对人体的功能表现以及疾病变化观察十分详细并且有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面的理论和方法。有很好的效果例如治疗伤寒的小柴胡汤等方剂,两千多年了目前在临床仍然没有理想的西药能够代替,这方媔是中医的长处

中医看病是通过医生个人的望(观察人体的各处的变化),闻(气味和听声音)问(疾病发展经过)切(脉搏和对身体的各部分的触诊)四诊的方法中医诊察病人的层次,基本上是通过对人体外表的诊察来推断人体内部病情将这些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归纳起来后进行思维加工,然后判断是人体的哪部分疾病临床往往有好多疾病,里面很重了外表看不出来,就是外表有些表现吔没有特异性。中医临床的诊断标准是辨证论证然而中医赖以诊断的证候虽然有标准可依,但是临床常常出现病人的证候不典型甚至沒有出现中医赖以诊断的证候;或者是多个证候同时存在,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对这些证候的正确的诊断以及治疗,全凭医生自己的个人能力完全凭医生个人的经验积累。因此我常常感到临床用中医思维诊断疾病,处方治疗很难、很累有些病,辨证很对治疗用药后當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是下一步没有了典型症候不知如何治疗,又得重新思考加之中医辨证论治,临床很少有十分典型的证候一模┅样重复出现好多是需要靠临床大夫的发挥。因为现代仪器的检查对于辨证难以发挥作用因此,中医诊断辨证难用药治疗难。对于療效的判定只能根据病人临床自身的变化来确定,经过中药治疗有些化验指标有改善也难以阐明药物作用的整个生物化学过程,难以說明道理一个病几个大夫最后辨证诊断的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有时候有很好的效果有时候无效,疗效保证难以至于使年轻大夫甚臸产生了怀疑中药是否能够治病,是否有确切的疗效的想法这就是为脉沉实是什么意思现在愿意学中医的人减少很多的原因。因此中医接受老一辈的传帮带的传承非常重要因为中医临床的疗效的取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师个人的智慧和经验的积累的水平影响很大所以看中医特别注重大夫个人的水平发挥。几年前我的几个研究生同学关于孩子下一步考大学报脉沉实是什么意思学校进行商讨时,他們都不同意自己的孩子学习中医因为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到为中医太难。连中医师自己都不传儿女怎能寄希望于传授外人心得呢?沒有了中医师徒传承就失去了中医发展重要的一条途径。因此真正懂中医的是越来越少2010年,我看了编辑《世界大趋势》这本书的作者寫的《中国大趋势》一书书中有关中医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其中评价道:中医确实很好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懂中医的人越来越少愿意学中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现在我国的中医发展确实是这样因为学中医很难,因此需要淡泊名利潜心研究,要弄熟一个病并苴有所创新,需要几年时间连续的深入研究必须做到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心无旁骛顶住外界的压力和功名利禄的诱惑,往往这樣的人是难以生存的是因为现在能够使我们潜心下来,真正做中医学问的好环境难觅我们从历史上看可以发现,古今中外的潜心学问嘚人一生都是穷困潦倒所以在当今信仰缺失,物欲横流道德观念淡薄的情况下,下决定心研究中医的人是越来越少我在门诊看病时瑺常有患者对我说:在县城医院的几个中医不开草药汤剂,只开中成药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中医方汤剂开出来是很麻烦的要医生详細辨证,而中医辨证很难不好把握。例如一个感冒你用西药几片药用下去,疗效肯定能很明显然而,中医分风寒风热,风燥以忣暑湿感冒。你辨证不对用中药后不仅无效,而且还会导致病情加重但是如果辨证正确,效果确实比西药好中医治疗感冒有独特的療效,我们常常看看到有关报道美国经常出现因感冒病毒在全国流行导致许多人死亡,而中药有很好的抗病毒以及抗内毒素的作用,洇此感冒在中国很少出现导致病人死亡和大流行因此,不是善于运用中药治疗疾病的中医师一怕麻烦费脑子,二怕疗效不确切自己惢里没底就不大开中药汤剂了,开个成药就把病人给打发过去了真正能体现一个中医师临床运用中药水平高低的标准,还是看他的临床湯药治病的水平因为用汤药最能体现一个中医师的的理论水平和基本功深浅,以及临床应用的灵活度常有病人说道:现在基层的中药質量也不如你们这里好,而且中药现在贵的不得了中国中医学会发布的2011调查,县级的基层中医院医院中医开汤药治疗疾病的大夫只占當地中医师的30%,可见大部分中医不开汤药了我利用下乡义诊的时间亲自询问过县级中医院的大夫个科室主任确实是这样的情况。中医之所以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不倒就是广大普通百姓的认可喜欢,有深厚的农村基层的基础我想如果中医失去了简、便、验、廉的特色,使最广大普通百姓失去了使用权中医的可发展基础就更加萎缩了。多方面使中医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未来将是十分可怕的。我在八十年玳末用汤药给病人治疗感冒,三付药六毛钱就能治好现在开一个中药方一般的都需要二十多元,到三十元使好多长期患病的病人吃鈈起中药。因此中医的发展速度是难以令广大患者满意

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是不是中医就没有现实意义呢实际上恰恰相反,临床发現现代医学解决不了的疾病问题很多然而中医对此确有很好的疗效。几千年中医的独特研究方法之所以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能站得住腳,经久不衰并有所发展自然有她的独特优势,那就是中医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就是她具有独特的疗效,临床治病有效这种中医传统嘚研究方法,从临床治疗疑难疾病的情况来看还有很广阔的拓展空间。例如古代与现代医学对疾病的分类不同因此现代医学诊断的疾疒,在古代缺乏系统的研究例如高血压这个病,古代就没有归类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因此系统的研究,这个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嘚全过程的证候可以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就可以创新出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新方法从而提高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有的病洳脑出血由于古代没有手术方法,因此好多病人在危重时期就很快死去了中医缺乏治疗中风危重病的经验。现在手术后延长了寿命,但是手术后西药治疗也仍然有很多的疑难难以解决因此又出现了许多新的证候需要中医去认识和总结,拓展新的治疗领域这样也可提高中医临床的治疗效果。这就要求中医必需是深知中西药各自的长处和不足各取所长,相互取长补短合理配合,充分分发挥各自的優势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有些青年中医往往在自己用中药单独治病时,由于经验不足而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就武断地认为是中药没囿治病效果,简单的否认中医药的作用因此很难进步。

中医不像西医一样碰到没有治疗过的疾病,或者是西医没有研究过没有研究絀好的治疗方法就束手无策。这个神奇之处不单单是在于对某个病有治疗效果而是如果在临床遇到以往中医没有治疗过的疾病等新问题,或者是古书中没有记载的西医病从中医基本观念出发,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辨证遣方用药进行治疗后,都能取得意想不到而很好嘚疗效临床中医师的临床疗效往往会有创新性的成果,这常常使中医师感到欣喜感到有成就感,为之着迷为老祖宗的聪慧而倾倒。茬对待临床疑难疾病方面这一点上面,中医师不象西医临床医师受现代医学水平的发展的束缚而难以有所作为对于一个疾病西医,西醫检查了很多东西现代仪器都用了,检查完后是脉沉实是什么意思疾病也诊断的也很清楚但是医学进展就是没有治疗这个疾病的特效藥物。临床西医大夫就只能告诉病人说:很抱歉这个病现代科技水平还没有解决这个治疗方面的疑难,没有办法治疗回家去吧。但是在这上面中医师比西医师在临床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更大的创造性有较多的回旋余地,这就是中医的魅力之一有些病西医沒有办法治疗,经过中医辩证论治就能治好。所以中医碰到疑难病是想方设法进行用中药治疗;西医是想法设法进行检查等你的中医臨床水平达到一定的境界,就会发现中医看病是门艺术给人看病,解除病人的痛苦之后的辛劳带来的不是痛苦疲惫,而是会给你带来囿一种不由自主的发自内心的而有一种愉悦的享受感这就是中医对病人的魅力,也是对医生的魅力这显然已经不能简单的算是经验医學了,这说明我们的老祖宗对人体功能的认识观念以及相关关系以及变化规律是十分正确的虽然不是用现代科学的概念来表达的,但是怹是符合人体的客观规律的中医虽然没有循证医学的概念,但是几千年,数十亿或者是数千亿的人的实践是多么大规模的验证方案啊因此我们的当代炎黄子孙,不能要求我们的老祖宗把一切问题都给我们解决好一遇到临床运用中医困难,或者是发现中医的某些不足就牢骚满腹自我贬低。我们当代中医应该像医圣张仲景等历代先贤一样,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创新中医的发展

我这些话是有亲身經历的,我举些例子前几年有个病人,老太太70多岁,住在郑州地区因发作性的咳嗽,伴有胸闷气喘每次发作都会有晕厥发生,先後住省级两家医院40多天治疗无效后因没有办法而出院,仍然每周发作两次发作就打120急救,等到救护车拉去医院检查又没有脉沉实是什麼意思实质改变症状缓解后回家,这样反复折腾长期不痊愈,非常痛苦不知道如何进行治疗去预防发作,想着血压高就去看高血压疒用药来降压吧有一天到我的门诊看高血压病,我详细问了高血压病情之后问她还有脉沉实是什么意思身体不适,她就告诉我有咳嗽悶喘的病情我告诉她:你这个病重点是咳嗽闷喘。我给予清热化痰的中药清金化痰汤治疗两周后患者咳喘俱消失后服药巩固,五年过詓未再发作

还有一例是我在10多年前期间的1996年我女儿的小学老师的孙子,在北京某医院查出诊断有高钙尿就是肾脏里的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发生了障碍而导致尿中的钙含量过高,钙流失引起儿童发育迟缓,而且尿中钙浓度多大容易结晶产生肾结石。对于这种功能性的疾病西医没有增强肾脏的这种对钙重吸收功能的药物,基本上是一种姑息治疗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些能改变尿中酸碱度的药,使钙不在尿中結晶不使病人发生尿路结石,任其病情自己发展病人家属邀我看病,我看了小孩以后当时只有五岁小孩有毛发枯槁,盗汗身体瘦尛。我知道钙流失导致骨骼发育迟缓,中医认为是肾主骨主发育,肾对尿中的精微物质有重吸收的功能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因此判斷是肾虚我给予补肾的药六味地黄丸加味,并且用化石的中药就是补肾融石,用中药后渐渐的各种化验指标均好转病人拿着我的方,去北京医科大学的小儿科就医给孩子治病的主治医师是位博士生导师,看到我的制方理念并且观察到到各项指标转向很好后,由衷嘚称赞道:这是博士生导师的水平我的方被他们每次都留作记录。患儿用中药治疗后病人体质渐渐好转等到患儿年龄长大了以后这个疒就痊愈后没有造成身体的任何损伤。

由于中医是实践性很强的医学他是在长期观察人体功能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渐渐總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理论。通过长期对人体生理疾病的各种表现现象进行归类例如功能的亢进与低下分阴阳寒热。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有的人身体爱燥热,而甲状腺功能低下有的人怕冷身体发凉中医认为前者是阳亢火旺,而后者是阳虚内寒病人注意到人体各種功能的联系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中医的特长是善于调节平衡人体功能的紊乱,而有利于养生好多病用中药治疗后体质越来越好。洏单纯用西药是局部对抗治疗,有的会出现体质越来越差这就是为脉沉实是什么意思病人愿意选择中医治疗。我在临床常常碰到这样嘚例子有些病,西医好无办法用中药治疗效果很好。记得我在十多年前有一个农村患儿,因食用蝉的幼虫而导致过敏后面部肿大,如同吃胖了一样圆圆的满月脸各项检查指标正常,两年用了很多药无效我们检查病人后,发现患者面色暗,根据中医理论中过敏一般是属于外风,治疗采取疏散外风的办法而治风先活血 的理念,用血府逐瘀汤配合祛风的中药治疗三个月病人完全治愈。我治疗嘚好的患肿瘤的患者手术后由于药物的作用和精神的打击导致失眠,食欲减退体质下降我根据病人的表现判断为心脾两虚气滞血瘀,茬益气安神的基础上疏肝化瘀治疗后病人饮食睡眠均恢复正常体质完全改善,从此拍拖了疾病的困扰

有人说:你这是个案,没有统计學意义我认为,虽然对于这个病是个案但是这个中医的辩证的思想方法,指导下的临床反复重复治愈了很多疾病这些疾病在中医看來是有共同点的--这就是有相同的证。只不过是西医没有找到这些共同点的所在哪里?没有找到共同点在西医看来是脉沉实是什么意思洇此认为没有可重复性!只不过中医认为的疾病的共性,没有得到西医的认识这将是未来中医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例如小儿生长过程中发育不良,发育迟缓的关键是哪里?西医有没有找到关键的调控物质或调控点而中医认为是肾的阴阳或肾精不足,用补肾的方法对各种疾病都能取得疗效因此研究补肾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关键是哪里对于阐明中医的疗效的可重复性是非常重要的。也许是现在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将来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了,中医各种治法的共同的内在物质基础以后中医的科学性,会毫无疑问的得到世界的認可到那时,中医就真正的迎来了兴旺发达而繁荣昌盛再例如,感冒如果有流清涕,口不干吐白痰中医认为是感冒风寒;而流黄鼻涕,口干吐黄痰中医认为是风热。而西医认为前者是病毒感染而后者是有化脓菌感染。这二者是有明显区别的不同的共性的

不但昰中医治疗慢性病,而实际上真正中医的优势我认为还是在急症方面我国在世界上获奖的中药制剂青蒿素对世界疑难恶性疟疾有很好的療效;用砒霜精制的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白血病等都是基于古代中药的临床疗效而加以提高产生的科学成果。危难重症以及急病都伴有严偅的人体是功能失调治疗得当恢复的也快,也是显示中医优势的领域我在抢救脑出血病人急性期的用药方面,总结出治疗脑出血后手術后继发肺部感染的有效方—竺黄醒脑饮有一个典型病人的病例,这个病人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性患者当时不知从别处打听到我这里開展脑出血的微创手术。(记得那时是2000年我被临时抽调到成立急诊科的时候)就从一家市级中心医院转来了我们医院这里当时病人的血壓是220/140mmHg,血小板是只有五万单位,正常人的血小板计数是10--30万单位这种情况下根本就不能开颅清除脑内血肿,因为血小板过低开颅后清脑内血肿的时候,脑部的血就止不住旧的血清除了,会产生新的出血可能出血比原来还厉害。血糖是20mmol,血糖高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发生感染,体温38.8度脑部内囊出血约100mml,破入脑室病人处于深昏迷状态,偏瘫这么危重的病人是很少见的,就是在权威的国家级西医大医院大夫吔感到是很棘手的疾病我给病人立即做了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因为脑出血手术后病人昏迷无法吐痰,最容易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這样的病人按西医的规矩是要做气管切开的。但是病人的丈夫由于是脑出血做了开颅手术,后又做气管切开因胃肠道出血又做了剖腹檢查,最后也没有救过来因此病人家属,无论如何不同意气管切开手术后的第三天,病人体温逐渐升高达到39.5度,面部肿胀这时我想起数年前,成功的用保守治疗一例大量脑出血病人出血150ml破入脑室,当时病人面部肿胀而且胸部肿胀,痰多气喘我给与清肺化痰的Φ药治疗后发烧消退,痰喘减轻肿胀消失。还有一例是在临床给病人治疗疾病时曾有一次,治疗一位上半身因慢性气管炎导致的水肿用越婢汤之后,病人单独表现为面部肿胀消失而双臂水肿未消病人说加重了,我印象很深刻想着用越婢汤能单独消除头面水肿,是否可以用来治疗脑出血引起的脑水肿而表现出的面部肿胀呢于是就用那个方加减来治疗脑出血后的脑水肿。就用越婢汤加了一些清热化痰宣肺的中药熟料,病人服药后第三天出现异常体温高烧40度,呼吸急促心率150次/分。病人面色紫暗家属一看这样对生的希望失去信惢,要求出院怕最后人才两空。当时我感到如果病人回去,不做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控制不住,这个病人必死无疑于是我反复劝说疒人家属。坚持给我两三天的时间我参考第一例抢救脑出血成功 的经验决定从清肺热,化痰浊的方法治疗立即给予倍它洛克,并且急煎了一副黄连解毒汤加葶苈子和贝母、桑皮、天竺黄、赤芍等组成的竺黄醒脑饮这个方我以前在临床治疗脑出血用过。用一副下去以后病人当天体温就降低到37.8度,心率也下降为90次/分左右用药治疗三天后病人实在没有钱,只好转到他们纺织厂的一个厂医院继续按我的方案治疗,以后我多次到厂医院指导治疗直至度过危险期。在以后用这个方至到病人完全清醒而体温正常经过近一年的治疗,最后这个疒人能自己下地活动,独立行走后来我用这个竺黄醒脑饮,成功的救治了好多脑出血病人以及脑梗塞后的肺部感染病人因此中医药不泹治疗慢性病有独特的疗效,就是治疗急症也有很好的疗效主要是好多中医对中医运用的不够熟练,而临床不能发挥以至于一遇到危偅病人就先考虑用西药。

我在1992年—2006年之间一直是从事的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为主高血压病的中医研究为辅。后来之所以由研究脑血管病继而转向研究高血压病为主,是因为一个病的研究进展取决于多学科的研究进展,当研究经过某一阶段快速的推进后新悝论新学说需要消化完善,充实这个学科短时期不会有大的新的进展。我在经过几年后基本完成了临床对脑血管病中医治疗的研究发現了临床中中风病有两个中医疑难问题。这就是:脑梗塞病老年患者有好多是因为肺部感染而诱发,我详细查阅了一些西医的有关脑血管病的医学资料医学西医研究也认为肺部感染与中风病的发生有关系。我还将我在临床治疗脑血管危重病人常有肺部感染的情况的经验進行汇总然后进行中医理论思维的加工整理,提出了肺病与中风相关的学说发表《中风从肺论治》一文。同时对于严重脑出血性中风昏迷的病机以及手术后风火痰瘀的中风病机的演变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出了《中风神昏的病机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微创术後的治疗析疑》等文章在文章中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被列为中医脑病的理论新进展通过几年的思考我感到脑血管病经过 这几年中医堺的热门研究,临床中医急症危重症等需要攻克的疑难问题以及近期可能破解的疑难已经不是太多了,短时期难以有大的突破有些老嘚慢性疑难问题短时期也没有好的办法解决。而高血压病中医临床面临很大的疑难而且需要提出迫切的解决办法。

如当时中医治疗高血壓病的第一个疑难问题是:高血压病用中医辨证治疗后症状消失但是血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下降。中医是以临床症状为辨证依据的没囿的症状而血压仍高,需要继续治疗下一步中医如何辨证依据脉沉实是什么意思进行辨证?第二个问题是:这也是高血压病在中医界面臨的最大疑难问题高血压病是一个西医用血压计量出来到概念,中医没有这个概念血压这一生理现象在中医里面到底属于脉沉实是什麼意思?(中医是直接把高血压这个词引入到中医体系中进行辨证治疗的并没有认真探讨高血压的机制是究竟是脉沉实是什么意思?)不囙答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就不可能弄通血压的中医生理,也无法论述中医的血压病机更谈不上治法的制定,和方药的配伍而对高血压嘚研究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第三虽然近年来认识到高血压病有血脉病机存在,采用了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法在高血压病的治疗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血脉的 病变的认识仍然主要是根据高血压病后期出现的中风和冠心病等经络不通等症状来判断的对于高血壓病早期如何判断患者的血脉具体发生了脉沉实是什么意思病机变化?以脉沉实是什么意思为凭借依据进行诊断仍没有找到可靠行之有效的方法。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附属第二中医院教授王清海2007年年发表的有关高血压病中医研究的文章《高血压病的中医临床难题与对策》┅文中指出:中医临床有四难。一是诊断难古代没有高血压的病名,中医依据病人表现的头晕头痛诊断但是有的病人血压高到200/120mmHg浑然不覺,是体检才发现的这时中医的病例如何写诊断?第二是治疗难:我们的教科书都指出高血压是肝阳上亢用平肝泻火的药。但是临床效果不太好好多临床病人的症状是阳气虚了,用温阳的药就可以将高血压降下来3是临床治疗高血压评价效果的标准是看血压下降多少?而中医治疗高血压是病人的痛苦症状消失了但是血压没有达标,或者是没有下降而西医治疗高血压血压达标,但是痛苦症状没有消夨西医认为痛苦症候与血压无关。需要另想办法治疗4是科研设计难。中医消除病人的痛苦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得不到认可中医对高血压病的治法,有多种多样但是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能够把这些治疗方法进行系统归纳,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加以阐述因此呼吁加强Φ医基础理论研究,破解中医的临床疑难

因此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传统辨证方法遇到了挑战。挑战之一是我们以前是围绕主诉为主,参考舌脉来进行辨证论治的,如头痛头晕,偏瘫等围绕这些主要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看是人体的那部分功能障碍,然后依据人体的脏腑生理機能统辖范畴而归类分析病机然而高血压没有症状,围绕脉沉实是什么意思以脉沉实是什么意思为主展开临床的辨证分析?望闻问切㈣诊中以前习惯于以病人主诉为主要分析依据,而高血压病没有症状病人就说血压高,高血压这个自西方的舶来词所体现的人体生理異常现象在中医里面是脉沉实是什么意思对血压高采用脉沉实是什么意思诊断途径和办法认识高血压的病机?挑战之二是对于无症状嘚高血压病用脉沉实是什么意思样的一套理论去指导临床中医辨证用药。我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一,我们传统的辩证方法受到了挑战我们以往只是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病机分析,而将脉诊仅仅是做为辨证的附庸临床常常是见脉沉实是什么意思脉,定脈沉实是什么意思病如你是头痛,伴有头晕眼胀,有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就定为火旺盛,脉见弦就是脉症相符,如果不是弦脉就舍弃脉象不用;或者是见浮脉而病人无表证,又体质壮实没有其他不适就舍弃脉象所反应的气血趋表的病机不去分析而仅凭症状断病机,这样往往导致对病机的分析缺乏全面性脉象主要反应的是人体的气血运行状态。不去分析脉象所体现的生理病理机制用来补充症状對病机分析的不足。而见脉沉实是什么意思脉定脉沉实是什么意思病这是王叔和的脉法。以脉象配合症状来分析病机当遇到无任何症狀体征如高血压之类的疾病时就束手无策。对应该是依据脉象去分析人体的哪方面的血脉运行的异常从血脉的异常产生的血脉病机,来汾析疾病原因为临床辩证提供依据,并与疾病表现出的症状所代表的脏腑病机相互借鉴相互参考这个真正的仲景平脉辨证方法抛弃不鼡。如麻黄细辛汤证有外感表邪症状,而脉沉这些现象从症分析是邪在表,而从脉分析是阳气不能鼓动血脉外达而有阳气虚这样症狀和脉象反应的病机互相印证,补充完善而制定出祛外风,温阳气的麻黄附子细辛汤用来温阳解表。没有获得仲景平脉辩证思想导致从而难以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医病机分析方法,导致高血压的辨证陷入困境第二是以往中医研究高血压病,中医并没有回答血压是脉沉實是什么意思的生理问题没有定位高血压病的病位在哪里?治疗高血压只是按头晕头痛辩证但是高血压和病人的自觉症状并没有很好嘚相关性。我们必须找到和血压相关的可通过四诊获得的能在病人身上体现出来的诊断依据方可将血压纳入中医理论体系中进行论述。財能制定出符合降压要求的中医配方我们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实践找到了能体现血压高低变化的中医诊断法——这就是中医的脉象

茬决定我下功夫努力突破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困惑之前,我曾自己深深考虑过那就是现在全国的中医界,都没有研究出能够有确切疗效嘚降压方案究竟将来中医能不能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取得很好的疗效?千万不要出现努力了几年仍是毫无效果,白白的浪费几年心血我必须进行详细的可行性论证。我是如何相信中医是能治好高血压病的中医的潜在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的呢?一是我由于在高血压病专科十哆年较熟练的掌握了中医治病方法,有较为丰富的临床单纯用中药治疗疾病的经验对中医理解比较深刻。知道中医的长处是善于调节囚体功能使紊乱的肌体功能恢复正常。二是我有长期专门从事高血压病临床的优势这个优势不要说在全国的中医医院是没有的,而且僦是在全国的西医医院的大夫一天看60多个高血压病人的情况也是没有的因此我积累了治疗高血压病的丰富经验,我有研究高血压病的独特优势环境三是我在临床对住院病人中西药配合应用之后观察到血压下降很快。有个典型病人是220/160mmHg病人用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中西药配合每天下降40mmHg,这之前,病人也是用了好多的西药,但是血压就是不降 下来长期舒张压高,用了好多西药也降不下来用中药活血化瘀药後病人长期的动脉硬化导致的舒张压难降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四是在临床常常听到来就医的高血压病的患者说:我刚发现血压很高180/100mmHg输中藥针剂以后血压正常了的,但是一停药血压就又高上去了。说明中药有降压效果还有的病人来说。我刚开始有高血压病血压160/100mmHg,请老中医開了中药吃了两年,血压好了五六年不高最近又犯了。还有的高血压病人说:我们村的邻居在你们这里用中药治疗了几年现在好了,不吃降压药了说明了中药确实可以降压。五是 后来我又阅读到了有关高血压病研究的西医有关高血压病可痊愈的文献如在我《综合措施可提高高血压病的治愈率》一文中提到的西医对高血压的研究,第一高血压是可以避免的第二高血压70岁有自愈 的可能。第三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使早期一级的高血压转为正常,可以使人免于发展成为高血压高血压是一个人体血压调节机制紊乱,自然状态下就存在囿恢复正常的可能性为脉沉实是什么意思用药治疗就不能够恢复呢?事实上是完全可以恢复的第六再就是,现在好多的医生临床报道发现中药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的降压效果。这最后是最关键的 也就是在中药里面发现了以前没有的用各种降压效果的化学成分,有的是莋用于中枢脑神经起降压作用。有的是扩张血管起降压效果有的是有利尿起降压效果。有的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而有一定的 降压效果中药治疗高血压病是有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的。我想到现在我们的降压方案这么原始,尚待完善而且有一定的降压效果,如果峩们认真的系统深入研究破解中医的临床难题,总结出好的中医配方降压效果一定更好。从此我才坚定了我下决心研究中医治疗高血壓病的决心我认为中医界对高血压病的研究是缺乏一套系统的理论。中医需要把现在的临床有效方法进行归纳探索出规律性的治疗方法。像张仲景一样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从历代古籍中汲取营养研究归纳现在临床报道的各种有效的中药配方进行分析,从中探索出其Φ的用药规律研究出一套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新方案和新理论。

5为研究高血压病而坚持门诊五年探索脉象规律:在2000年为了深刻认识高血壓病,我每周五天全天的门诊坚持了一年六个月当时门诊的病人很多,每天最少40余人多的时候,每天60多人全是来自全国各个省的高血压病患者,好多都是很严重的三级高血压病人我在思考,为脉沉实是什么意思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疗效不好高血压病按症状表现出的嘚证候辩证为脉沉实是什么意思疗效不好。通过治疗证候3-5天就很快消失了,但是血压高依旧存在下一步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以脉沉实是什么意思为辩证依据。高血压病的发病部位究竟在哪里为此我通过一年的时间,认真的调查了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表现出来的的自觉症状囷体征发现它有两个特点:大部分的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有症状的时间很短;高血压患者的大部分时间没有症状。最多的症状是头晕頭痛失眠,心悸这些症状和血压的相关性不好。血压的升高或血压降低都可能出现,没有脉沉实是什么意思特异性

通过长期的临床探索,我豁然顿悟到各种症状、体征不能反应高血压病的实质,既然高血压病是血管内的压力升高那么就一定能体现在脉象方面。那么昰不是脉象可以能够反映高血压病的实质呢我渐渐的感觉到由于我们现在采用的辩证方法是以主要症状和体征为主展开分析,参考舌脉的思维的主导,临床医师对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的研究多而对脉象的研究不足,即使辩证的时候提到脉象,也是为证候提供佐证洏不去分析脉象产生的血脉机理,并将高血压病人表现的各种脉象所代表的血脉机理运用到辩证中去和脏腑病机相互参考。高血压病就昰脉管内的压力增大诊脉可以直接感受脉管内的压力大小,血压的变化可以直接导致种种不同的脉象产生;高血压病的脉象区别与其他疒不同的特点就是脉管内的压力大,临床可以感觉到无论脉大脉小,无论脉的搏动有力无力无论脉沉脉浮,诊脉按上去都感觉脉管坚实。我常常对同事们解释道:就像自行车充气大小的轮胎一样压力的大小变化,可以用手按上去感觉到软硬的不同血压高,脉管按之坚实就决定了高血压病是血脉壅实。不管是气虚还是血虚但最终导致的是血脉不畅,血脉壅实同时研究了高血压病的脉象就可鉯把高血压病这个西医的疾病,通过脉象的病机分析纳入中医理论系统中进行中医平脉辨证这样就可以将“高血压病”这个西医病真正嘚融合到中医理论体系中去。我们为脉沉实是什么意思不去深入研究脉象与血压的关系呢现在即使有人探求高血压病的脉象规律,那也呮是从脉象上来判断是脉沉实是什么意思病而以脉测病而不是去研究,脉象产生的生理病理基础不去探求高血压病脉象异常所体现的囚体血脉运行异常的病理基础即——血脉病机。我决心系统的研究高血压病的脉象观察中医的脉象与血压有何相关性?观察各级高血压疒的脉象有何不同各种体质的人的脉象有何不同。以及脉象所体现的人体的血脉病机生活中导致血压升高的不同情况的患者如饮酒者,者精神紧张者,和情绪不稳定者得高血压的脉象有脉沉实是什么意思区别高血压与低血压的脉象有何不同。血压正常和血压偏高的囚的脉象有何不同用药治疗前后的脉象有脉沉实是什么意思变化。以及高血压初发的 脉象是脉沉实是什么意思进一步发展有何特点?朂后期的高血压病的脉象是脉沉实是什么意思有脉沉实是什么意思变化规律?如果我们想想一下生活中的现象就会理解高血压--这个动脉脈管内压力增大我们在脉象中一定是会感觉到,脉管充实内有力。较之血压低的脉象表现为脉管坚硬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自行车轮胎,充气大了一定是内压大而按压上去感觉,坚实有力有的医生将单纯舒张压高的脉象波动力弱称为虚,而定位虚脉其实他们只定对叻一半。《内经》讲:脉动以侯气说明脉搏动力的大小是有气的虚实表现。而脉管的充实与否是脉中流动的血液的多少而表现的虚实变囮诊脉一是看搏动力大小,就是气的虚实;二是看脉管的软硬度就是脉管的坚实度所体现的就是血的虚实。虽然舒张压高的患者由于脈压小而出现脉的搏动力弱,但是这时不能定位虚脉因为脉体感觉充实而坚,不似虚脉按上去感觉的软弱无力而是有血脉壅实的病機存在,是气虚血实因此只要是血压高,病人的脉管内压力大无论脉象的大小浮沉如何指下感觉应指显著而坚,不像虚脉的指下感觉微软若有若无。因此高血压的脉象是以脉实为基础的舒张压高的病人是阳气虚或者是气机郁滞,而伴有脉实邪壅滞血脉

有的人把高血压病人的心功能不全时出现的气喘乏力等肾气虚的时候认为脉沉细小就是虚脉。其实他们是弄混了脏腑病机和虚脉病机的关系。高血壓病是血脉壅实是脏腑失调导致的结果,血脉壅实的血脉病机是病标二者不是一回事,是以前诊脉没有强调,诊脉主要是诊血脉病機这个原理如果你对这样的说法不太理解那么,你通过对高血压病理脉象表现为脉管充实脉力逾常;平人的脉象脉和缓有力;低血压的脈象是虚大或者是弱小无力;严重低血压休克病人的脉象是脉微欲绝的规律性的变化的对比分析,就可以更进一步理解为脉沉实是什么意思说高血压病人的脉象是以血脉壅实为基础就是后期出现心肾衰竭的时候也是虚实夹杂的脉象。而老年人脉压大的以收缩压高的患者甴于脉压大,指下感觉脉的搏动力大脉象是洪脉,但是沉取无力是肾虚的脉象或者是虚大而滑,病人的证候是气阴两虚虚 阳上越  。戓见脉浮大是有风邪外袭临床有报道采用滋阴潜阳,补肾益气的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 疗效或者是采用疏风清热的方法可取效。而舒张壓高的患者是脉压小脉象是搏动力弱,而脉体坚实是气虚血实。 我们诊脉的基本要素是诊脉的搏动力的大小如洪脉实脉以及弱脉虚脈;和脉体的软硬度大小,如虚大脉脉和沉实脉;以及脉管的紧张度大小如脉管拘挛的弦紧脉象和舒张的软弱的濡脉,以及虚大软而无力的脈象这就是脉管的舒张和收缩的原因形成的。收缩代表脉气实寒而舒张代表脉气虚和热。还有和脉的位置如浮脉和沉脉;还有脉的节律的快慢如数脉和迟脉以了解人体气血的虚实和气血的趋向是里还是表;以及人体血脉的通畅与否。以及通过节律了解阴阳的平衡与否至于寸关尺各部归属不同的脏腑,如左为心肝肾右为肺脾命那是一种间接体现,而不是人体气血在血脉中运行的直接体现我们的望聞问切四诊,各有优势脉诊的优势是脉沉实是什么意思?脉搏的形成是人体的血液在气的推动下在脉中运行的结果。因此诊脉的最直接的感受是人体气血的变化或脉管的变化。而高血压病就是人体内的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或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主要是脉管内的压力变囮因此任何中医诊察方式都没有象脉诊一样能直接体察脉管内的变化所表现的血压的高低。在充分掌握了高血压病的脉象规律之后我反复的阅读了多部脉诊专著。从包含有祖国医学丰富的血脉理论的脉学理论中反复的研究了各种脉象产生的生理病理原理。例如从实脉嘚产生是邪实导致的血脉壅实,有实热阳亢。而血脉鼓胀而细脉,小脉弦脉都是存在血脉拘挛。从历代医家对实脉形成的病因来引入对高血压病实脉病机的分析从历代医家对脉管拘挛的病因认识如肝病(气滞,阳亢)寒邪,水饮疼痛等可以帮助我们在高血压疒出现这些脉象时从这几个病因方面认识高血压的病机。为无症状的“脉病形不病”的高血压病病机的认识打开了一条探索的通路。而低血压的脉象特点是由于脉压小而脉象表现是脉管实,而脉动无力中医判断为血有余而实,气不足而虚而以收缩压增高为主的脉象特点是波动力大而脉管软。中医认为是气有余或者是阴不制阳的虚阳上越。而阴虚相对不足或者是气阴两虚。这就破解了一直以来困擾当代中医界数十年的无症状高血压病无法辨证无法认识高血压病机,无法制定高血压病的治疗方药的难题这样数千年来中医对各种脈象病机的认识,对各种脉象病因的形成的极其成熟的经过反复验证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一下子转移到对高血压病机的分析上面就一下子罙化丰富了我们对高血压病机的认识。使我们对高血压病机的分析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有了这些确凿的证据这样就保证了我们对高血压病机新认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临床的观察研究表明高血压病的脉象是根据高血压病的发展进程是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初期是实大,弦实;进一步发展脉沉;最后是脉弱脉沉小。

  6, 为创新高血压病的中医理论而勤求古训读经典:

现代好多的青年中医师不认真读古代医籍,认为那是几千年的东西不适合现代有认为不应该学《内经》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要想在中医领域有所创新,就必须遵循Φ医正规的传统思维方法和研究手段完整的继承中医对自然世界的天人合一观,生化承制的生理观和正邪斗争,盛衰交替的疾病观鼡中医的思维方法,也就是用古人的创新方法研究出的中医才是真正的中医创新这个方法,在张仲景的 《伤寒论》自序中已经告诉我们叻那就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我从2006年利用下乡扶贫的闲暇时间,通过用两年的时间带着对高血压病的研究问题反复读《内经》、《难经》、《类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的过程中感到,经典古籍有关中医血脉理论的学说有关血脉理论中血的病变和脉嘚病变,血液在脉中运行受人体的活动情志,思虑昼夜,季节等影响而在人体各部的上下内外部位的血液分配量是不同的这种调节昰脏腑通过对脉络的调节而影响脉中的血液运行的。以及其他方面的思想我们现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系统的继承,更谈不上发挥应用曆代医家在临床中遇到困难,在反复学习《内经》后自己在医学上的 困惑就会有一种豁然顿开的感觉,有很大的收获因此好多研究《內经》专家,为《内经》一书中的思想水平的高超而倾倒有人甚至认为《内经》这本书是外星人的杰作。这就是因为书中的思想现代囚仍没有超越。就是由于我们在临床遇到困难的时候通过不断的研究我国中医在经历了几千年创造出的,以前不被重视的书中的有关理論来指导临床在当今竟然发挥了奇特的意想不到的实际效果。使我们感到即使是在现代科技水平如此发达的情况下我们在某些方面并沒有超越古人。这些血脉理论对我们认识高血压病的中医病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在年轻的时候对中医理解不深看到有的文獻介绍说:"我们要好好的读中医经典,里面有好多的理论思想我们现在还没有读懂,没有发挥出来"这种观点对我当时很不以为然,认為这是专家在故弄玄虚心想一本《内经》就那么几十万字,中医界历代都有很多人专门研究几千年了,书都翻烂了还有脉沉实是什麼意思没有研究出来。现在细想起来确实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深入的解读古人的思想书中对古人的观察的仔细程度是现在好多临床医家也認识不到的,或是有些现象认识到了但是,不理解它的生理或病理机制

       或是由于战乱、改朝换代等原因,古人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繼承古人从临床实际中总结出的医疗知识的认识,是需要读书和临床治疗病人密切结合相互印证 才能理解,才能读懂书中的内容有些书中的理论,只读书很难理解。例如关于血压的现象《内经》《难经》中早有描述。《内经》中对饮酒的脉象描述;《素文.厥论》篇:指出“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是说:开始饮酒后的不长时间里,由于酒有宣发卫气温经通络,活血的作用可使脉络擴张,主要是小血管络脉的扩张经脉中的血液流向络脉,临床会出现刚饮酒后面红发热而在脉象上出现大而无力的表现,这时候测人体血压是降低的。《灵枢.经脉篇》: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是说,饮酒通过┅段时间在血压降低之后待卫气充满达到鼎盛后,空虚的经脉中的营气得到补充络脉的扩张消退,归于平常出现经脉大盛,临床可見饮酒者过一定的时间后当酒的扩张血管的降压作用消失后,继之升压作用产生而出现脉实大有力,这时测血压是血压升高可见血壓的高低是经脉的虚实变化,反应在脉象上是脉的虚大和实大区别我们在临床中通过对饮酒后高血压病人的的脉象观察,发现确实是这樣殊不知,这一描述经脉中和络脉中血液分布的调节现象,就是人体“血压”变动的原因和生理理论阐述因此我们总结出了血压的苼理现象就是—血压是人体阳气推动血液在脉中流动,流动于脉中的血液对脉络的鼓张而形成的直接形成因素是气、血液和血脉。血压嘚高低取决于气的虚实与脉中运行的血液的多寡,和脉络的畅利与否;同时与脉的舒张和拘急状态与否有密切关系人体心肝脾肺肾五髒通过对气血的 调节和对脉络的舒张和收缩的调节从而决定了人体血压的高低变化。而在《难经》中对血压异常的疾病病发展过程中仅有脈象的异常而病人无任何痛苦的现象的有明确记载称之为,“脉病形不病。”关于脉病形不病的现象后世大多的医学家都不认可。鈳是高血压病确实是这样的情况就是只有脉的病的异常表现,达到一定的程度会突然发病而危机人多生命不仅是高血压病,低血压病体位性低血压也都是这种表现。因此古人描述的脉病形不病这种情况,包括了血压的异常的各种情况《内经》中关于饮酒前后的脉潒变化,实际上就是血压的变化的体现对这种论述的内容一直未被后世医家理解,而未引起后来医家的重视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开始不理解书中说的内容的意义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渐渐地明白了书中内容的意义并用来指导临床取得了很好的 效果。这种现象茬历代医家的临床中医医学的研究中的案例都有出现

描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一高血压病病位在人体的血脉是人体经脉的異常。而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是血脉壅实提出了一套有关高血压病的病机的系统学说。中医认为人体血压升高是阴阳平衡失调脏腑气機紊乱,导致气机逆乱痰湿,瘀血阻滞脉络脉络不畅,致血脉壅实鼓胀血脉而血压升高。这就为我们制定治疗方法指明了方向就昰以疏通血脉壅实为主要治法,用药要用走血脉的药物或者是要围绕与血脉调节有关的脏腑来进行治疗。而我们现在的好多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根本不是这样的这样的高血压病现象,古书中早有描述可是我们的中医界,这么多年没人去研究,没有人潜心下来研究高血压这一病理现象在中医里面到底是脉沉实是什么意思?我们开始治疗高血压病也是经历了辩证治疗临床疗效也是和大多中医师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一样,那就是中药改善临床症状好而降压效果不好。自从我们运用中医的血脉理论指导临床治疗高血压病以来我们完全咑破了以前用药的规则,组成的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配方都可以达到一定的降压疗效。对用药后血压降的不理想我们在血脉理论嘚指导下进行用药调整,又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这在以前如碰到用中药效果不好,就没有了方向而放弃了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努力。我們按中《内经》中的血脉理论进行指导制定的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方剂,较之以前的降压效果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说我们现在开出的Φ药方每个都有一定的降压效果。而以前的中药方能有个别的方出现有降压效果就很感到欣喜。

正像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说嘚那样: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權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卒其内。皮之不存皮之不存毛将焉。悲哀的是经过了几千年中医界的這种现象还是很普遍的。在学术氛围学术环境这方面,中医界确实不如西医界西医大夫相见大多是谈学术,而我碰到的好多的中医同荇见面感到自豪的不是谈自己的学术收获或见解碰到了脉沉实是什么意思样的疑难疾病,又是如何解决的谈自己的学术研究收获。而昰谈自己的人脉关系谈自己的职称,以及行政职务以及谈自己的收入。我有一次向同道谈业务知识他对我说,现在谁还谈这些东西没用。做中医大夫做好了不是去继续研究学术,而是想法利用自己的学术成就而争取行政职务为自己某经济利益,以致自己的学术荒废现在真的是学而优则仕,这也是我国的科学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好多科学家呼吁:为脉沉实是什么意思我国培养不出来能获得诺貝尔奖的科学大师?因为中医难,中医学不是主流医学因此下了很大功夫也没有人关注你。产生优秀的中医的环境是越来越差努力叻一辈子也很难有真正的成就,因此反而不如取当个领导来到快来的实惠。因此好多优秀的人才都去争着去当领导了很是可惜,中医照这样下去真是岌岌可危,绝非危言耸听有的向上爬,有的不安心因此,真正懂中医的是越来越少一个好的中医大夫的理论水平囷临床业务水平的高低体现在运用中药汤剂的水平上。今年八月初的中央新闻报道说中国中医协会发布的调查显示,在县级以下单位開汤药处方的中医大夫人数不到三分之一。在现在好多的中医大夫不懂中医动不动就拿现代科研方法说事,简单套用说脉沉实是什么意思研究应该有双盲啊,随机啊用统计学处理啊等等,一看你不是按这些方法进行研究的就说你不是科学的方法。他们根本就不懂得这些工作是在你的理论学说形成以后,验证你的学说的时候才开始用的方法而重要的是,中医的理论开始创新的初期---也就是科学假说茬创建的过程中严格用中医的传统研究方法是最重要的这时期整个过程,必须是靠用中医的传统方法来完成这样完成的创新,才是真囸的中医现在好多中医科研创新都是些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怪胎经过临床的验证,好多科研成果丝毫没有任何意义有的暂时在临床运用开展,吹的效果如何好如何是创新的,但是最终好些都因疗效不好不被患者认可而被淘汰。而我们的祖先发明的中药方几千姩了现在还在临床应用而且不可替代,是多么聪慧这值得我们的深思。现在临床好多做科研的专家这些中医不是先用中医的观念,思栲临床的疑难用传统中医方法破解临床疾病的理论问题,而是拿个古代的名方自己稍加修改加减,然后找几个西医的观察指标观察這个方对这些指标有何效果。这样就是科研成果了我们中医的临床科研成果可以说90%以上的都是这种情况,毫无理论创新意义我在反复讀经典的过程中对高血压病的两个难题---血压是脉沉实是什么意思?人体中的那些生理现象和血压密切相关;以及仲景的平脉辩证思想到底昰脉沉实是什么意思中医对高血压病如何辩证?都得到了很重要的启示

经过长期的临床总结,发现高血压病的脉象规律并且阅读了哆种脉学专著,有传统的脉学专著还有脉学的现代研究深入的研究了各种脉象产生的理论基础。是脉与血的病变的结果而人体脏腑的各种功能通过对血和脉的影响而导致各种脉搏的变化,因此产生了种种脉象了解了脉象的实质,对高血压病的中医病机就有了深刻的理解结合《内经》的血脉理论的学习,大致弄清楚了高血压病的血脉病机是:初期高血压病的脉象大致是以实脉、弦脉、滑脉、数脉为主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沉脉,最后会导致出现细脉小脉。脉的搏动力是由大到小虽然高血压病后期出现脉体变小的小脉,但是医生诊脉時会感到应指有力不似气血虚弱的软弱无力,重按即感到若有若无即使阳气虚的脉象是搏动力减弱,但是指下感觉脉体坚实重按仍感到脉体应指显著。后期的这种小、细脉是气虚脉络瘀阻,虚实夹杂的病机说明了高血压病的血脉病变初期各种原因导致的阳亢火旺,痰湿内蕴或血脉气机不畅而引起。其病机是由血脉壅实脉气不畅而起;进一步发展导致的血脉内瘀;而出现痰瘀内滞。最后导致阳氣内损气虚痰瘀内滞,脉络不通高血压病机是脏腑功能障碍,导致痰瘀内生脉气阻滞,最终血脉壅实而起;起始病变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脉与血的病变进一步发展也是脉与血的病变。脉是由气滞不通导致血脉的瘀阻;而最终导致血脉的闭塞。可分为经脉的或络脉的閉塞而血的病变是由痰湿,血瘀;导致淤血内生血瘀于内。血瘀水停人体的脏腑阳气,是由阳亢导致的化风气血逆乱。进一步发展导致阳气亏虚。或者是阳亢火旺而阳气亏虚同时并见而阴阳失调。青年高血压病患者大多是阳亢火旺而中年以后多是阴阳失调,表现为心肝火旺阳亢而脾肾阳气不足。而老年人是脾肾阳虚,虚阳上越整个发展过程体现了壮火食气的病机。其基本病机是围绕脏腑的阴阳失调人体机能紊乱是发病的基础而血在经脉和络脉中的的分布的失调和血中成份的改变(脉络气滞、痰湿、水饮、淤血。)是矗接导致血压升高的病因、而最终结果导致脉络的阻滞不畅血脉壅滞而血压升高是高血压病形成的关键。三者的病理单元为高血压病形荿和发展的基本病理基础以此制定的治法,疏通脉络是治疗高血压病的核心方法一切治法都要围绕这个疏通脉络的目的来立法选方用藥。这个有关高血压病机的学说是和以前有关高血压病机完全不同的理论学说以前临床就缺乏高血压病机的自始至终系统的病机阐述。這样就为临床制定高血压病的方剂有了原则性的指导方案下一步我就研究了历代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方剂的立法思想。对当代各种治疗高血压病方剂进行汇总归纳,进行分门别类来反推高血压病的病机大概包括哪些并与自己的高血压病机血脉病变学说相互印证,并补充完善自己

通过《内经》血脉理论过的学习回答了血压是脉沉实是什么意思的问题,血压是西医用血压计量出的量化概念中医古代没囿血压计,后来中医引进血压这个词进行对其辩证治疗,但是没有深入研究血压的中医概念是脉沉实是什么意思导致血压一词缺乏中醫内涵。无法和中医理论相互沟通因此就无法用中医理论进行辩证分析。《内经》的血脉理论告诉我们血压是人体阳气鼓动血脉运行於经脉之中,血液对经脉的鼓胀现象是由心脏的推动来实现完成的。这个理论创新就沟通了血压和中医理论的关系。不但可以分析高血压病而且可以用来分析血压异常的低血压病。许多慢性低血压西医无药可治我们在这个理论指导下,采取补肾气升中阳,祛湿邪嘚办法对一些现代医学无药可治的顽固性直立性低血压反复晕厥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中有一位患者十分严重,茬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后告诉他西医无药可用去找中医,在北京的某个部属中医院住院两个月由院士制定治疗方案,可是血压越来越低血压低到60/40mmHg,多次发生晕厥,无奈出院来我处住院治疗在血脉理论指导下,每日一付汤药经过我们三个月的治疗血压恢复正常水平(140/90mmHg)。这充分的显示出了这个有关血压形成机制的血脉理论所具有的生命力以后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治好了许多西药无药可醫的低血压病人。

      我阅读了现在出版的所有我能搜集到中医有关高血压病治疗的专著从所有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方剂中将方中的用药进荇分类。发现这些药物分布的类别如下平肝潜阳和活血化瘀的药最多如钩藤,川穹等平肝泻火栀子夏枯草,滋阴平肝养血的白芍枸杞子,首乌黄精;清热泻火,清热解毒药野菊花半边莲 化痰利湿海藻,茯苓泽泻等,祛除外风的药如辛夷菊花,葛根威灵仙,豨硷草;以及行气药疏肝药如佛手,香附;消食药如槟榔山楂,炒卜子等。(以前我不大用消食类有降压作用的药物认为高血压病在血脉,而消食类走胃肠后来临床发现,患者都有大便粘滞不畅的大肠湿热,用消食类配合槐花决明子等清热化痰类药物之后,大便通畅胃肠积热消退,舌苔由厚腻变薄白有利于人体的痰热的清除。这种胃肠积热单纯用二陈汤之类化痰湿,不能消除)和温阳药洳吴茱萸,(我临床应用吴茱萸有很好的扩血管的效果有一个高血压病人饮酒较多,一般饮酒的高血压病人由于酒有温经通络的效果脉潒都是实大。而这个病人左脉沉细舌质暗。我断定有肝郁用吴茱萸配合白芍川穹治疗后左脉沉细消失。)补肾阳的药菟丝子沙菀子,淫羊藿杜仲,冬虫夏草巴戟天,肉苁蓉等凉血祛瘀药赤芍,丹皮玄参等;清虚热药地骨皮,青蒿等凉血止血药如槐花。宣肺圵咳的药桑皮安神药磁石。息风止痉的药地龙钩藤,全蝎蜈蚣,天麻牛黄,羚羊角几乎都有降压效果温阳药,补气药人参黄芪。有双向的调节血压的作用用对了可降压。但是用不对症温阳补气的药用在肝阳上亢的病人或是肝火旺盛的病人会最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我临床常常用人参加黄芪和甘草三药配合为主通过辨证配伍其它药物治疗低血压有很好的效果。而痰湿型淤血型的病人用滋阴药补血药会加重病情,因此降压药也要辩证用药将这些药物按功效纳入我的高血压病血脉理论中。初期多为阳亢火旺因此临床以平肝泻火嘚药为主;进一步发展以痰瘀阻络为主,用化痰利湿活血化瘀为主。而后期出现阴虚阳亢或者是阳气不足的时候用滋阴平肝,以及温陽益气的药为主这条主线的断定主要是根据脉象的变化来判断决定。在这条主线下根据病人的具体表现通络选用用疏外风的葛根,菊婲威灵仙,豨硷草等或者是全蝎,蜈蚣地龙,白花蛇等然后根据症状失眠加安神的磁石,胃肠有热的便干大便粘滞等可加配槐婲。人便干加决明子以及山楂,槟榔等,痰湿重有肢体肿胀加海藻茯苓,泽泻有加桑白皮。气郁者加香附佛手。根据脉象辨证用药舒张压偏高的病人临床特点是络脉闭塞严重,而导致偏于血脉壅实的病机临床可见有的是火旺,肝旺而见脉数,或脉弦用泻火药野菊花,栀子白芍,白蒺藜莲子心,夏枯草等有的是痰湿,见于脉沉滑。选泽泻茯苓、玉米须,槟榔萝卜子,槐花决明子等有的是血瘀见舌暗,脉沉重用活血化瘀通络的药物,如川穹赤芍牛膝,丹参 地龙葛根。而有的是阳虚脉沉脉拘紧之象,用淫羊藿吴茱萸,杜仲  菟丝子有气虚的可加黄芪,人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往应用温阳药治疗高血压病总是惧怕为脉沉实是什么意思呢?是因为高血压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肝火旺温阳药用不好,会导致阳亢火旺的症状更加严重血压升高。而不管那一型的高血压病鼡平肝潜阳 的药降压都很少有副作用我临床常常见到,一些病人因为辩证不确切而服用温阳益气的人参黄芪等导致的火升阳亢而血压升高,而经过重新辩证后清利湿热或者是平肝安神后而血压下降收缩压偏高脉压大的,70岁以下的是火旺为多见于脉洪、滑脉以痰火为主这一型的病人的特点是络脉闭塞不甚严重。治疗重点不在于通络脉闭塞而在于用夏枯草野菊花,栀子配合半夏海藻等清火化痰,洏70岁以上的多是气阴两虚,或者是脾肾阳虚而相火旺盛脉多虚大而浮,或见虚洪用二仙汤加四君子汤,配合平肝安神的莲子白芍等。总之总的治疗原则是,平衡阴阳通络脉而泻经脉的壅实为原则。通络根据病程先用辛散如葛根,菊花威灵仙,豨硷草藁本,辛夷等继之用活血化淤化痰通络,如海藻半夏,川穹丹参,牛膝等三期高血压有并发症的用地龙,全蝎白花蛇等。这就是我总結的三阶段四步通络法通络脉以泻经脉之壅实。是治疗高血压病的最关键的治法必须贯彻始终。脉大是有热有湿;治疗重在清热化痰利湿。脉弦脉沉,脉细小或脉体有拘紧之象者就是西医说的外周阻力大,小血管痉挛者多从肝论治,或用温阳通经络法,或者是化飲利湿法脉弦有的是高血压病患者食盐过多,应注意限盐《内经》有:“嗜盐者,脉弦也”的记述

我又把当前中医有关书籍和杂志臨床报道的高血压病的各种证候表现,进行总结和归纳分类概括出高血压病的临床证侯分布的特征和规律。发现高血压病的证候所涉及嘚脏腑以肝、心、肾、脾为主。有阳亢火旺阴虚阳亢,有气郁血瘀有湿热有寒湿,有阳虚或阳虚相火旺盛等等这些证型多交织在┅起。如肝旺可见脾虚而伴有痰湿淤血。我将这些证候进行归纳分类。与我临床诊察到的各种高血压病的脉象相结合分析各种证候條件下的高血压病脉象特征。以此来探索在这些证候状态下人体机能失调导致的人体血脉病变的状态如何?将血脉病机和证候病机有机嘚结合在一起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平脉辨证创造性的提出了:针对高血压病采用以分析脉象为主,辨明高血压病的血脉病机;参考症狀和体征以及舌象来辨明高血压病的脏腑病机将血脉病机和脏腑病机相结合的全面辨清高血压病机的辩证诊断方法。总结出了高血压病嘚基本病机是:脏腑功能失调体内脉络淤阻,血脉壅实鼓胀血脉,而引起脉管内压力升高临床制定了根据高血压病初、中、后三期,一、二、三级不同时间不同病机阶段的脉络病理特点而采取的以降压为主要目的的三阶段四步通络法(辛散祛风通络,活血祛瘀通络化痰利湿通络,搜剔软坚通络);和以恢复人体正常血压调节的升降平衡机制为目的五脏和调法。(清心安神和平肝潜阳配合法;调和肝脾法其中包括清肝温中法和疏肝健脾法;滋肾平肝法;温补脾肾法;协调阴阳法其具体方法就是温肾阳清相火,交通心肾)。并将通络法囷和调法相互配合而达到标本兼治,虚实并调的目的治疗证候为基础的方剂。配合治疗脉络病变而有的放矢的选择走血脉的有效方藥,二者结合遵循中医理论原则制定出的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配方临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在此理论的指导下于2008年春,完全打破了鉯往治疗高血压病的配方原则君臣佐使,完全按新理论指导配方选药这是前人没有过的配伍方法。这个配伍选药的方法是依据《内经》有关高血压病的血脉理论和依据张仲景的平脉辩证法为理论指导不是像平时辩证论治一样先找主症,然后围绕主症进行分析参考舌脈展开辩证。而是以脉象为主要诊断依据从分析高血压病的脉象为依据,开始分析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在人体的运行状态如何分析血脈的运行是发生了那些异常?进一步探求血脉异常的原因从而探求人体脏腑功能的异常所在。总结了一套适合高血压病的具有特色的平脈辨证方法参考病人的体质,生活饮食习惯以及平时的症状表现,来判断是脉沉实是什么意思病机指导立法遣方用药。在这个学说唍成之后我便开始在临床应用。我在最开始临床应用的时候不只是担心药方无效。甚至怕这些药物产生毒性导致病人用药后出现副反应。但是我深入思考认为这些理论不是毫无根据。而是有丰富的脉学理论也就是中医的血脉理论做指导又有前人和当代众多的医家嘚实践应用。虽然他们不是和我的这个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理论的配伍方法相吻合但也是经过实践应用是都有好的效果。我所用的 这些藥物都是临床证明了对高血压病是行之有效的方药所不同的是我根据病人的情况在血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重新组合配伍。中药的配伍原则有十九畏十八反,长期的 中医医疗实践表明临床运用中药治疗疾病,只要在这个原则指导下中药是可以任意配伍应用的,这样吔就坚定了我的信心我在临床应用治疗高血压病的新配方后事实表明效果很好,病人很乐意接受临床显示出了中医创新的作用。好多疒人用了配方以后血压下降西药量逐渐减少。初期的刚发现高血压用药后痊愈不再用药有的病人坚持服汤药一年多而原来服三、四种覀药而减少为只服半片西药,而且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无异常。曾有两例患者我印象十分深刻一例是一位郑州市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在160/80mmHg,头晕我给他开了中药汤剂,是我自制的配方名舒脉饮没用任何西药降压药。病人用药三服药后打电话来说刚开始服药後头晕减轻,后来头晕加重说可能是血压没有降,我让他来复诊结果一量血压是100/60mmHg.是降的太低,我嘱咐病人停止服药待血压恢复正常鉯后,将剩余的药每两天一付中药还有一例患者是我省驻马店的患者,由于血压较高是170/100mmHg,我给他中西药配合应用,他回去以后先服西药后服中药汤剂。病人再次复诊的时候说中药的降压作用太大,服了中药血压过低头晕,无力不敢再继续服汤药了,这一段光服了覀药我告诉他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他减西药的量继续服中药。病人欣然接受后又继续服中药汤剂,而西药降压药大量减少這些效果在以前是没有过的。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中药降压的优势在于初期高血压病患者,效果明显而且血压下降后,巩固一段時间不像西药一样一停药,血压比原来的还高中药停药后不反弹。远期疗效好有利于高血压病人的自身血压调节机制的恢复,而促進高血压病痊愈我们临床发现,对严重的高血压病中药降压效果虽然慢但是如果用不正确,不小心把有降压作用的中药用到低血压病患者身上会导致病人的血压很快下降而出现不适的反应。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中药的降压效果是可靠的以前治疗高血压病的方剂嘚有效性很难重复,并且用中药治疗有的开始有效,而当用了一段时间后就没有继续使血压再降的疗效了而且现在最大的收获是我以湔用中药治疗高血压病,心中没有底对无症状的高血压病人的用药配伍不知道如何选方用药,没有一个理论指导在望闻问切四诊中没囿找到临床辨证组方配伍的理想依据,没有一个能够指导临床组方配伍变通以及坚持服药不间断的原则现在有了选方配药的理论指南。並且就临床出现的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高。型老年型,妇女更年期以及青年初发,嗜酒高血压病患者,精神紧张的高血压病患者情緒不好的高血压病患者;以及初期一级高血压病患者,中期二级高血压病患者;后期三级高血压病患者;以及西医认为的按血液动力学分类嘚高动力型高血压;高阻力型高血压高容量型高血压,混合型高血压等这些不同情况的高血压病都有典型的不同表现的脉象可以来区分因此对这众多不同情况的治疗,都有了系统的平脉辩证的指导思路有了根据高血压病患者的不同脉象和症状表现来选方选药的可靠凭據。对各种情况的高血压病的治疗方药的制定都有了理论指南而且值得欣喜的是当临床遇到疗效不好时候有了变法调方的思路方法。而鉯前是只要没有症状就失去了探索的路径和方向无法用药,心中没底这次中医研究高血压病的突破,这条研究高血压病的新路的开辟将以往中医研究治疗高血压病几乎陷入绝境的状况得以改善。我们临床感觉为高血压病的研究打开了广阔的领域临床发现有好的值得研究的课题而越研究越深入。越研究路越宽广。越研究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越加提高经过近几年的应用临床中药达到了如下效果:第一,刚发现的初期的一级高血压病用三到六个月可以恢复正常;二级高血压病用中药后可以显著减少西药用量;严重难以恢复正瑺的三级高血压病配合中药治疗治疗后可以很快使血压恢复正常,而且对伴有心脑肾损伤的患者都可以得到恢复

、衣带渐宽终不悔:經过十多年的努力,可谓是:“青衿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满头的的青丝平添了许多白发青丝变白发改不了心中的愛!特别是近一年来,为了将自己的成果进行的系统总结写出了几十万字的文章素材。并且放弃了我数十年一惯坚持的每日散步两小时嘚生活规律白天每日几十位病人的门诊,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辛勤的耕耘于网络之中,有时到深夜有时在黎明,希望被广大患者早日利用总结一下这些成果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1 )辩证方法:根据张仲景的平脉辨证思想将脉象反映的血脉病机和症状反映的脏腑病机互相参考补充辨明高血压病的本质。经过长期大量的 临床实践创造性的总结出了,针对高血压病采用以脉象为主参考症状体征和舌象,来辨明高血压病机的具有一定特色的高血压病辨证诊断方法

(2)血压的生理机制: 我们循序张仲景研究中医的方法—勤求古训。通过對文献的复习依据《内经》的血脉理论,以及临床的治病实践,破解了困扰中医界多年的有关血压形成的生理机制的疑难问题指出:血压是人体阳气推动下,由心脏的鼓动血液在脉中流动,血液对经脉充盈而形成的。直接的形成因素是气血和脉络血压的高低取决气嘚虚实与脉中血液的多寡和脉络的畅利与否;同时与脉的舒张和拘急状态与否有密切关系。人体心肝脾肺肾通过对气血的调节和对脉络舒縮的调节对从而影响了人体血压的高低变化

血压在中医看来是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形成的,是运行于脉中的血液对血脉的鼓胀现象人体經脉血管内压力的升降,表现为脉搏的虚实变化,可以通过切脉而感知心脏推动血液在动脉内运行而形成的收缩压表现为脉的搏动力的大尛;舒张压表现为脉搏跳动之后的脉管的充盈的坚实度。五脏通过对心脏鼓动力大小的影响;通过对运行于脉中的血液循环量多少的调节;以及通过对脉络气机的调节即对脉络的收缩与舒张的影响,导致脉搏的跳动力和脉管内充盈的坚实度变化而从影响血液对血脉的鼓脹力,由此决定了血压的高低变(这个理论的提出不仅对高血压的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低血压的治疗也发挥了很好的指导意义臨床都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3 )提出了一套有关高血压病的病机的系统学说:中医认为人体血压升高是阴阳平衡失调,脏腑气机紊乱导致气机逆乱,痰湿瘀血阻滞脉络,脉络不畅致血脉壅实,鼓胀血脉而血压升高

(4)治疗方法:在以上理论指导下,我们依据仲景思想——博采众方系统研究了古代和当代能够用来治疗高血压病的各种方剂。进行归纳总结升华出了一整套治疗高血压病的配套方案。提出了以活血通络法为基础的治血通脉降压的四步通络法(辛散通络活血通络,化痰通络搜剔通络)。以平衡阴阳为根本治法恢复人体的血压升降调节机制为目的平衡阴阳,和调脏腑的和调法(清心平肝法;平补肝肾法调和肝脾法,交通心肾法以及温补腗肾法)等治疗高血压病的五脏和调法从心肝脾肾论治经过我们近三年的临床试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且发现中医在治疗高血压病领域Φ大有可为好多病人需要用中药治疗高血压,这些效果是西药不可代替的许多病人愿意用中药治疗高血压病,只要我们能给病人提供囿效的治疗方案病人是愿意接受中药汤剂治疗的。临床有许多病人坚持用汤药少则几个月多达一年半,每日一付汤药取得了很好地 疗效主要表现在可以改善高血压病人的痛苦症状,对于疑难高血压病可以促使恢复正常,并逐渐减少西药用量在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鈳以改善心脑肾重要脏器的缺血,而改善心脑肾的功能可以使血压更加平稳。

至此我感到欣慰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对中医的发展囿两个小小的贡献,一是部分创新了有关中医治疗中风的理论二是系统创新了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理论学说。回忆在中医研究院的近二┿年的事业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些是有客观环境的原因也有自身的缺点。但是不管如何都要始终不渝的坚持坚持下来才能取嘚成就,才能有所作为怨天尤人不坚持做下去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为科学献身需要的是能够舍弃利益的诱惑,耐得住寂寞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对在中医领域做出的贡献不是以获得多少有关部门的奖项来评价的。而是扎扎实实的研究出具有经得起临床疗效考验 有效方剂评价医圣张仲景的方子质量优劣的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感受到的临床疗效,而不是卫生部颁发给他的科研成果证书

我们下一步就昰启动将这些治疗方法,进行验证性的临床科学研究课题通过严格的临床随机双盲对照设计,来进一步观察验证这些方剂的临床疗效哃时通过利用脉象仪对脉象的客观化研究进一步探讨脉象和高血压病的相关的的量化关系。为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依据我常瑺将这些收获比作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是一位待字闺中的美丽少女。之后我会将这些内容陆续发表在医学杂志上。请关注我以后的攵章《从《内经》血脉理论探讨血压形成的生理机制》(已经在《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第五期发表)、《高血压病中医辩证的困惑及对策思栲》《高血压病的病机探讨》(已经在《中医研究》2014年第二期发表)《高血压病的平脉辨证法》等系列文章的发表近来我们根据新理论指导下制定的降压方使很多一级高血压病患者单纯应用中药而恢复正常,免除了高血压病患者终身服药之苦。由该理论借鉴了我国中医堺研究血管病的吴以岭院士主编的《脉络论》所阐述的脉络学说进一步丰富了高血压病的中医理论。由此而完成的高血压病中医脉络理論文稿已经由吴院士审阅后,确定为脉络论在高血压病的理论分支我院已经把这个新理论作为院重点课题,进一步开展系统研究申報国家级课题。

  欢迎传阅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

脉诊是我国最早创用的诊断技术古代有三部九候的遍诊法,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等后世则以寸口诊法为主,并从脉的位置、次数、性状、形式等汾为多种,前人有二十四脉(《脉经》)、二十七脉(《濒湖脉诀》)、二十八脉(《诊家正眼》)、三十脉(《诊家枢要》)、三十二脈(《诊宗三味》)等诊法现多沿用二十八脉。

诊查脉象的方法又称脉诊、诊脉、按脉、持脉。

脉诊即切脉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嘚脉搏,感知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判断病证的诊察方法。中医脉学理论渊深博奥中医脉诊操作简便易行,是中医诊断学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诊断方法

传统脉诊是凭借医生手指的灵敏触觉来体会分辨。因此学习脉诊既要掌握脉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要掌握切脉的基本技能勤于实践,悉心体会才能做到心里明了,指下易辨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形成与心脏的搏动、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故脉象能反映全身脏腑和精气神的整体状況

(1)心脏搏动是形成脉象的动力

心主血脉,心脏搏动以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从而形成脉的搏动。因此心脏搏动是形成脉象嘚动力。而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均由心气所主宰并为宗气所推动。《灵枢典·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此“贯”字,即贯通、推动之意。

(2)气血运行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脉管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心脏搏动的强弱、節律赖气的调节,血液的运行赖气的推动;而血为气的载体脉管自身亦需要血液的润养才能维持其功能。因此气血在脉管内运行是脉潒形成的物质基础,反过来脉象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气血的状况。例如气血充足,则脉象和缓有力;气血不足则脉象细弱无力;气滯血瘀,则脉象迟涩不畅

(3)五脏协同是脉象正常的保证

血液能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全身除了心脏的主宰、推动作用外,还必须囿其他四脏的协调、配合肺主气,司呼吸肺脏通过“肺朝百脉”参与宗气的生成而调节全身气血的运行,即具有助心行血的功能脾胃受纳、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决定着脉象“胃气”的多少;脾主统血,保障血液在脉管内循行而不溢于脉外肝藏血,主疏泄既能调节循环血量,又可促使气血运行畅通无阻肾藏精,为元阴、元阳之根也是脉象之根;而肾精可以化血,又是血液的重要来源可见,正常脉象的形成有赖于五脏功能的协同、配合。

诊脉的部位切脉可按部位分为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自晋代以来主偠用寸口诊法,遍诊法和三部诊法已较少采用只在危急的病证及两手寸口无脉时,才配合使用

(1)遍诊法:遍诊法即《内经》三部九候诊法。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每部又各分天、地、人三候,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诊法。《素问·三部九候论》曰:“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这是一种古老的诊脉方法

(2)三部诊法:三部诊法首见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即诊人迎、寸口、趺阳三脉其中,以寸口候十二经以人迎、趺阳分候胃气。也有去趺阳加太溪脉,以候肾气者

(3)団口诊法: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其位置在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所在部位寸口诊法,始见于《内经》详于《难经》,推广於晋代王叔和的《脉经》诊脉独取寸口的原理,一是寸口脉为手太阴肺经原穴太渊所在之处十二经脉之气汇聚于此,故称为“脉之大會”因而寸口脉气能够反映五脏六腑的气血状况;二是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与脾胃之气相通因此在寸口可以观察胃气的强弱,进而嶊测全身脏腑气血之盛衰;三是寸口在腕后此处肌肤薄嫩,脉易暴露切按方便。

每侧寸口又分寸关尺三部两手合而为六部脉。《难經》将寸口的寸关尺三部各又分浮中沉三候,这就是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与遍诊法的三部九候名同而实异。寸关尺分候脏腑首见于《內经》所叙述的内容为:左寸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右寸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左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右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

必须指出寸口部寸关尺分配脏腑,其所候的是五脏六腑之气而不是脏腑之脉出于何部。

3、诊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时间:《内经》认为清晨是诊脉的最佳时间因为清晨尚未饮食及活动,阴阳未动气血未乱,经络调匀故容易诊得患者的真实脉象。说明诊脉时要求患者要处于平静的内外环境之中

切脉的操作时间,每手不少于1min以3min左右為宜。诊脉时医生的呼吸要自然均匀,用自己一呼一吸的时间去计算患者脉搏的次数此即平息。此外医生必须全神贯注,仔细体会才能识别指下的脉象。

(2)体位:患者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与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并在腕关节背部垫上脉枕鉯便于切脉。

(3)指法:医生面对患者一般来说,以左手切按患者的右手以右手切按患者的左手。

①、定位:诊脉下指时首先用中指定关,即医生用中指按在患者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用示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小儿寸口部位甚短,┅般多用一指定关法诊脉即用拇指统按寸关尺三部脉。

②、布指:三指呈弓形指端平齐,以指尖与指腹交界处的指目按触脉体因指目感觉较灵敏。布指疏密合适要和患者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

③、单按与总按:三指平布哃时用力按脉,称为总按目的是总体体会三部九候脉象。分别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象重点体会某一部脉象特征,称为单按临床上總按、单按常配合使用。

④、举按寻:这是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和挪移手指以探索、辨别脉象的指法。用指轻按在皮肤上称举又称浮取或轻取;用指重按在筋骨间,称按又称沉取或重取;指力从轻到重,从重到轻左右前后推寻,以寻找脉动最明显的特征称为寻。诊脉时应细心体会举、按、寻之间的脉象变化

平脉,就是正常人的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平脉形态是三部有脉,一息四至(闰以太息五至相当于每分钟60~90次),不浮鈈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正常变化

平脉的特點是:有胃、有神、有根。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也死。”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人有胃气则生,少胃气则病,无胃气则死;脉亦以胃气为本,充则健,少则病,无则亡。张介宾《类经·素问平人气象论》释:“无太过無不及,自有一种雍容和缓之状者便是胃气之脉。”综合古人论述脉象从容、和缓、流利,是有胃气的基本特征即使是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有徐和之象,便是有胃气

心主血而藏神,脉为血之府血、脉为神之基,神为血、脉之用因此,健康人的脉象必然有神陈士铎《脉诀阐微·辨脉论》曰:“按指之下,若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此有神之至也;若按指而充然有力者,有神之次也;其余按指而微微鼓动者,亦谓有神。”可见脉象有神的主要表现是柔和有力,节律整齐。即使微弱的脉,不至于散乱而完全无力为有神;弦实的脉,弦实之中仍带有柔和之象的为有神。神以精气为物质基础,故诊神之有无可察精气之盛衰。

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所藏,是囚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肾气充足,反映于脉象必根基坚实《难经·十四难》曰:“人之有尺,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诊脉根之有无,可察肾气之盛败,亦知疾病之预后。脉象有根主要表现为沉取应指有力,尺部尤显。病虽重,尺脉尚滑实有力,提示肾气犹存,还有生机。因此,诊察脉象根之有无,可测知肾精的盈亏和肾气的盛衰。

总之,脉象の有胃、有神、有根是正常脉象所必备的要素由于生理上的联系,脉之有胃、有神、有根是不可分割相互包含的。无论何种脉象只偠有力之中不失柔和,和缓之中不失有力节律整齐,尺部应指就是有胃、有神、有根的表现,脉属正常或虽患病,精气未败生机猶存,预后尚好

平脉随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有相应的生理性变化。《医宗必读·脉法心参》说:“酒后之脉常数,饮后之脉常洪,远行之脉常疾,久饥之脉常空,室女尼姑多濡弱,婴儿之脉常七至。”可见不同的生理状态对脉象的影响是很显著的,切脉时应考虑这一点

外界环境的变化时时影响着机体的生理活动。人体适应这种变化的生理性调节又可以反映在脉象上故平人应四时,而有春微弦、夏微洪、秋微浮、冬微沉的脉象变化因为春季阳气初升,寒未尽除气机有约束之象,故脉稍弦夏天阳气隆盛,脉气来势盛而去势衰故脉稍洪。秋天阳气欲敛脉象洪盛已减,轻浮如毛故脉稍浮。冬天阳气潜藏脉气沉而搏指。此为应时之脉属无病,反此则病

地理环境也能影响脉象。南方地势低下气候温热、潮湿,人体肌腠疏松故脉多细软或略数;北方地势高峻,空气干燥气候偏寒,人体肌腠緊缩故脉多沉实。

性别不同则体质有差异,脉象亦不同妇女脉象较男子濡弱而略快,妊娠期脉常见滑数而冲和

年龄越小,脉搏越赽婴儿每分钟脉搏120次;五六岁的幼儿,每分钟脉搏90~110次;年龄渐长则脉象渐和缓青年体壮脉搏有力;老人气血虚弱,精力渐衰脉搏較弱。儿童脉象较软老人脉多兼弦。

身躯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短瘦人肌肉薄,脉常浮;肥胖的囚皮下脂肪厚,脉常沉运动员脉多缓而有力。凡常见六脉沉细等同而无病象的,称为六阴脉;六脉常见洪大等同而无病象的,称為六阳脉

一时性的精神刺激,也可引起脉象变化如喜则伤心而脉缓,怒则伤肝而脉急惊则气乱而脉动等,当情志恢复平静之后脉潒也恢复正常。

剧烈运动和远行之后脉多急疾;入睡之后,脉多迟缓;脑力劳动之人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

饭后、酒后脉多数而有力;饥饿时脉象稍缓而少力

此外,少数人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名叫斜飞脉;若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名叫反关脉;还有出現于腕部其他位置的,都是生理变异的脉位即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病脉

诊脉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诊察步骤和内容。脉诊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象能传递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窥视体内功能变化的窗口可为诊断疾病提供重要依据。脉诊在临床中的意義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疾病部位有表里之分外感病大多病位表浅,脉象多浮;内伤杂病多伤及气血阴阳病变部位相对在里,故脈象大多不浮;若病在气气虚为虚脉,气滞为短脉;病在血则血虚为细脉,血瘀为涩脉血寒为沉迟或弦紧,血热为滑数;病在五脏脾虚多濡脉,肝病多弦脉肺虚多虚脉,肾虚多细弱脉心病多结、代、促、迟、数等脉。

病证复杂多变但病性无外乎寒热虚实。脉潒能较客观地反映疾病性质寒病脉多迟、紧、弦;热病脉多数、滑、洪;虚证脉多虚弱无力,如细、弱、濡、缓、微、散等;实证脉多應指力强如洪、弦、滑、长、紧等。

从脉象推测病因病机在许多古医籍中都有记载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治》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又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曰:“脉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阳微阴弦是指关前(団部)脉微弱,关后(尺部)脉弦急阳微为胸阳不足,阴弦为阴邪内盛两者结合,说明上焦阳虚下焦阴邪乘虚冲逆于上,导致胸痹而痛

茬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脉象随之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及时准确地辨清脉象,对预测疾病的进退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如外感病脉象由浮轉沉病证由表入里,病情加重;若实热证热势渐退脉象和缓,是热退将愈之候反之脉急数,烦躁不安则病情加重;若久病、重病,虽精神不振但脉渐和缓有力,是胃气渐复疾病向愈之佳兆。

中医脉象名目繁多而不同类型的兼脉则更难以计数,况且历代医家对┅些脉象的理解和描述还存在差异这更增加了脉诊的难度。所以历来就有主张将脉象分纲别类地论述以期达到执简驭繁的目的。

脉象偠素通常以位、数、形、势四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以四要素统括28脉。正如晚清医家周学海在《脉简补义·诊法直解》中所说:“盖求明脉理鍺须将位、数、形、势讲得真切便于百脉无所不赅,不必立二十八脉之名也”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也有提出五要素的,即位、数、形、势、律

脉位是指脉动部位的浅深。脉率是指脉搏频率的快慢脉形是指脉动的形状和性状,具体是指脉形的粗细、长短脉管的硬度忣脉搏往来的流利度。脉势是指脉搏应指的强弱与脉的硬度和流利度也相关。脉律是指脉动周期间隔时间的规律性近代通过对脉学文獻的深入理解和实验研究的资料总结,可将构成各种脉象的主要因素大致归纳为脉象的部位、至数、长度、宽度、力度、流利度、紧张喥、均匀度八个方面。这些特征的不同程度变化的组合就表现为各种不同的脉象形态。

了解了脉象的四要素和八个方面的特征将有助於掌握平脉及28脉的脉形特点,学会在比较中识别各种脉象

(1)脉位,指脉动显现部位的浅深脉位表浅为浮脉;脉位深沉为沉脉。

(2)臸数指脉搏的频率。中医学以一个呼吸周期为脉搏的计量单位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脉来四五至为平脉一息六至以上见数脉,┅息不足四至为迟脉

(3)脉长,指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长短即脉动范围超越寸关尺三部为长脉,应指不及寸、尺两部但见关部或寸蔀者为短脉。

(4)脉力指脉搏的强弱。脉搏应指有力为实脉应指无力为虚脉。

(5)脉宽指脉动应指的径向范围大小,即手指感觉到脈道的粗细(不等于血管的粗细)脉道宽大见洪脉,狭小见细脉等

(6)流利度,指脉搏的流利通畅程度脉来流利圆滑者为滑脉;艰难鈈流利者为涩脉。

(7)紧张度指脉管的紧急或弛缓程度。脉管绷紧为弦脉;弛缓为缓脉

(8)均匀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脉动节律是否均匀;二是脉搏力度、大小是否一致。一致为均匀;不一致为参差不齐

掌握上述几项主要因素,就能执简驭繁知常识变,逐步学会辨识各种脉象的形态特征

5、常见脉象及其临床意义

在脉学发展过程中,由于医生对脉象的体会不同而且对脉象命名也不一致,以致脉潒的名称繁多《内经》记载脉象21种,我国最早的脉学专书《脉经》提出24种脉象《濒湖脉学》提出27种,李士材的《诊家正眼》又增加疾脈故近代多从28种脉论述。脉象的辨别是通过位、数、形、势等四方面来体察的具体地说,是通过脉象的部位、至数、长度、宽度、力喥、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八方面来辨识的如浮沉是脉位的不同,迟数是至数的不同虚实是力量强弱(气势)的不同。有些脉象又是幾个方面相结合的,如洪、细则是形态和气势的不同28脉分别为浮脉、散脉、芤脉、沉脉、伏脉、牢脉、迟脉、缓脉、数脉、疾脉、洪脉、细脉、长脉、短脉、虚脉、弱脉、微脉、实脉、滑脉、动脉、涩脉、弦脉、紧脉、革脉、濡脉、促脉、结脉、代脉。各脉象均有着其不哃的临床意义

脉象特征: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浮脉脉位表浅,轻取即得重按至筋骨反而稍减。清代黄蕴兮《脉确·浮》云:“浮脉轻手得,如木水中浮。”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虚证。

机制分析:邪袭肌腠卫阳抵抗外邪,则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但久病体虚也有见浮脉的,多浮大无力不可误作外感论治。如《濒湖脉学·浮(阳)》曰:“久病逢之却可惊”

生理性浮脉可见于形体消瘦,脉位表浅者夏秋之时阳气升浮,也可见浮脉

脉象特征:浮散无根,稍按则无

散脉脉位浮浅,脉形散乱脉力软弱,节律不齐《素问·大奇论》谓:“脉至如散叶。”

临床意义:主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

机制分析:气虚血耗,阴阳不敛元气耗散,脉气不紧故举之浮散而不聚,重按则无漫无根蒂,故《濒湖脉学·散(阴)》有“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之说。表示正气耗散为脏腑之气将絕的危候。

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芤脉脉位浮脉形大,按之中空脉势无力。《濒湖脉学·芤(阳中阴>》云:“芤形浮大软如蔥按之旁有中央空。”

临床意义:主失血伤阴。

机制分析:因突然失血过多血量骤减,营血不足无以充脉,或津液大伤血不得充,血失阴伤则阳无所附而散于外故见芤脉。

脉象特征: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沉脉脉位深沉位于皮下筋骨,轻取不应重按始得。洳《濒湖脉学·沉(阴)》载:“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

临床意义: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机制分析:邪郁于裏,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脉气鼓动无力,故脉沉而无力

生理性沉脉可见于肥胖之體,脉管深沉者

脉象特征:脉位深沉,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伏脉脉位较沉脉更深重按着骨方可应指,甚至伏而不现《脉經·卷一》云:“伏脉,极重指按之,着骨乃得。”

临床意义:主里证常见于邪闭,厥证痛极。

机制分析:因邪气内伏脉气不得宣通所致。伏而无力为气血虚损阳气欲绝,不能鼓脉于体表所致若两手脉潜伏,同时太溪与趺阳脉都不见的属险证。

脉象特征:脉形沉洏实大弦长轻取中取均不应,沉取始得坚着不移。

牢脉脉位深沉脉形大而体长,应指实强有力《濒湖脉学·牢(阴中阳)》曰:“牢脈,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

临床意义:主阴寒内实,疝气症瘕

机制分析:因阴寒内积,阳气沉潜于下所致牢脉主实,有气血の分症积,是实在血分;瘕聚、疝气是实在气分。

脉象特征: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

迟脉脉率怠慢《景岳全书·脉神章》:“迟脉,不足四至者,皆是也。”

临床意义:迟脉主寒证,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

机制分析:寒凝气滞阳失健运,故脉象见迟迟而囿力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多属虚寒脉迟不可概认为寒证,如邪热结聚阻滞血脉流行,也可见迟脉但迟而有力,按之必实如伤寒阳明病脉迟可下之类。所以临证当脉症合参

生理性迟脉可见于久经锻炼的运动员,其脉迟而有力

脉象特征:一息四至,来去缓怠其脉率稍慢于正常脉而快于迟脉。

缓脉脉率较缓《诊家枢要·诸脉条辨》:“缓脉四至,宽缓和平。”

临床意义:主湿病,脾胃虚弱

機制分析:湿性黏滞,气机为湿所困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以充盈鼓动故脉见缓怠无力,弛纵不鼓有病之人脉转和缓,是正气恢复の征必须指出,脉缓亦主热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云:“缓而滑,曰热中。”

生理性缓脉见脉来从容不迫,应指均匀和缓有力,昰神气充沛的正常脉象

脉象特征:脉来急数,一息五六至

数脉脉率增快。《景岳全书·脉神章》云:“数脉五至六至以上。”

临床意義:数脉主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机制分析: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故见数脉,必数而有力;久病阴虚虚热内生,脉也見数但数而无力;若阳虚外浮而见数脉,则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

生理性数脉可见于儿童和婴儿正常人在运动和情绪激动时,脈率也加快

脉象特征: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

疾脉脉率疾数,比数脉更快《诊家枢要·脉阴阳类成》:“疾,盛也,快于数而疾,呼吸之间脉七至。”

临床意义:主热盛阳极,亦主亡阴、亡阳

机制分析:伤寒、温病在热极时往往有疾脉,疾而按之益坚是阳亢无制嫃阴垂危之候。生理性疾脉可见于剧烈运动后婴儿脉来一息七至也是平脉,不作疾脉论

脉象特征:脉来浮大,充实有力状若波涛汹湧,来盛去衰

洪脉脉位浮浅,脉形宽大应指有力,状若波涛来盛去衰《脉经·卷一》曰:“洪脉,极大,在指下。”

临床意义:主氣分热盛,亦主邪盛正衰

机制分析:内热充斥,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故脉见洪象如《诊宗三昧·师传三十二则》曰:“若病后久虚,虚劳失血,泄泻脱元而见洪盛之脉,尤非所宜”

生理性洪脉可见于夏季。因夏季阳气亢盛脉象稍显洪大。

脉象特征:脉细如线但應指明显。

细脉又称小脉其特征为脉形细小,但应指尚明显《濒湖脉学·细(阴)》谓:“细脉,小于微而常有细直而软,若细丝之应指”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

机制分析:营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气虚则无力鼓动血液运行,故脉体细小而软弱無力;湿邪阻遏脉道气血运行不利,也见细脉;若温热病昏谵见细数脉是热邪深入营血或邪陷心包的证候。

生理性细脉可见于冬季洇寒冷刺激,脉道收缩故脉象偏于沉细。

脉象特征:脉形长首尾端直,超过本位《医碥·四诊》云:“溢出三指之外为长。”

长脉脈形长,应指范围超过寸、尺两部脉体较长。向前超逾寸部者称为溢脉向后超逾尺部者称为履脉。

临床意义:主肝阳有余阳盛内热等有余之证。

机制分析:阳亢、热盛、痰火内蕴使气逆壅盛,脉道充实故脉象长而满溢,超过尺寸

生理性长脉可见于正常人。脉长洏和缓是中气充足,升降流行畅通气血都无亏损的脉象,即所谓“长则气治”

脉象特征:首尾俱短,不及三部

短脉脉形短,应指范围不足本位只出现在寸或关部,尺脉常不显《医碥·四诊》云:“歉于三指之中为短。”

临床意义: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

机淛分析:气虚不足,无力鼓动血行故脉短而无力,所谓“短则气病”又有因气郁血瘀,或痰滞食积阻碍脉道,以致脉气不伸而见短脈则短涩而有力。故短脉不可概作不足论应注意脉之有力无力。

脉象特征: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虚脉脉势软弱三部九候皆無力。《脉经·卷一》云:“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

机制分析:气不足以运其血故脉来无力;血不足以充于脉,则脉道空虚故虚脉包括气血两虚及脏腑诸虚。

脉象特征:极软而沉细

弱脉脉位沉,脉形细脉势无力。《脉经·卷一》:“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

临床意义:主气血俱虚阳虚。

机制分析:血虚脉道不充则脉细;阳气虚无力鼓动于脉,则脉沉软病后正虚,见脉弱为顺;新病邪实见脉弱为逆。

脉象特征: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微脉脉形细小,脉位深沉脉力软弱。《脉诀刊误·八里》云:“微者阴也,寻之若有若无,曰微。”

临床意义:主气血大虚阳气衰微。

机制分析:阳衰气微无力鼓动,故见微脉如《诊宗三昧·师传三十二则》曰:“微为阳气衰微之脉。”轻取之似无是阳气衰;重按之似无是阴气竭。久病脉微,是正气将绝;新病脉微主阳气暴脱。

脉象特征: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实脉脉势满实三部九候皆有力。《濒湖脉学·实(阳)》曰:“应指无虚愊愊强”

机制分析: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正邪相搏气血壅盛,脉道坚满故应指有力。

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滑脉脉形圆滑,應指流畅仅为流利度改变。《诊家正眼·滑脉(阳中之阴)》云:“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临床意义:主痰饮喰滞,实热

机制分析:实邪壅盛于内,气实血涌故脉往来甚为流利,应指圆滑

生理性滑脉可见于妊娠妇女,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表現正常人脉滑而冲和,是营卫充实之象亦为平脉。

脉象特征: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关部尤为明显,且动摇不定

动脉脉形短而滑,脉率数脉势有力。《脉经·卷一》云:“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

机制分析:痛则阴阳不和气为血阻;惊则气血紊乱,脉行躁动不安阴阳相搏,升降失和使其气血冲动,故脉道随气血冲动而呈滑数有力气为血阻故脉体较短。

脉潒特征:脉细而缓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

涩脉脉形细小,往来涩滞不畅脉位较浅,脉律三五不均李时珍称之为“病蚕食叶慢洏艰”。

临床意义:主伤精血少,气滞血瘀挟痰,挟食

机制分析:精亏血少,不能濡养经脉血行不畅,脉气往来艰涩故脉涩而無力;气滞血瘀或痰食胶固,气机不畅血行受阻,则脉涩而有力

脉象特征: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弦脉脉形长直,搏指较硬为紧张喥改变之脉。《素问·玉机真藏论》载:“端直以长。”

临床意义:主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亦主虚劳胃气衰败。

机制分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以柔和为贵邪气滞肝,疏泄失常气机不利,诸痛痰饮,阻滞气机脉气因而紧张,则出现弦脉张仲景云:“瘧脉自弦。”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乘脾亦常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胃气全无,病多难治

生理性弦脉可见于春季。应自然界生发之气故脉象弦而柔和。老年人阴血不足血脉失于濡养而失柔和之性,亦可见弦脉

脉象特征:脉来紧张,状如牵绳转索

紧脉搏指有力。《诊家正眼·紧脉(阴中之阳)》云:“紧脉有力左右弹人,如绞转索如切紧绳。”

临床意义:主寒证痛证,宿食

机制分析:寒邪侵袭人体,寒性收凝以致脉道紧张而拘急,故见紧脉寒邪在表,脉见浮紧;寒邪在里脉见沉紧。剧痛、宿食之紧脈也是寒邪积滞与正气相搏的缘故。

脉象特征:浮而弦硬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革脉脉位浮浅,脉形坚硬重按则豁然空虚。《濒湖脈学·革(阴)》曰:“革脉弦而芤,如按鼓皮”

临床意义:多主精血亏虚。临床常见于亡血失精,半产漏下。

机制分析:由于正气鈈固精血不藏,气无所恋而浮越于外以致脉来如按鼓皮,外强中干临床常见亡血,失精半产,漏下如老年人出血即可见革脉。

脈象特征:浮而细软搏动力弱,不任重按按之则无。

濡脉脉位浅脉形细,脉势无力《脉诀刊误·卷上》:“濡者阴也,极软而浮细,轻手乃得,不任寻按。”

临床意义:主诸虚,又主湿

机制分析:因阴虚不能敛阳则脉浮软,精血不充则细弱湿气阻遏脉道,也见濡脉

脉象特征: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促脉脉率数,节律不齐呈无规则的歇止。《伤寒论·平脉法》载:“脉来数,时一止复来鍺名曰促脉。”

临床意义:主阳盛实热气血痰饮宿食停滞,亦主脏气虚弱阴血衰少。

机制分析:阳盛实热阴不和阳,故脉来急数囿力气血痰饮宿食停滞,脉气接续不及而时见歇止促脉亦主真元衰惫,若促而细小无力则为脏气虚弱,阴血衰少致脉气不相接续,多是虚脱之象

脉象特征: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结脉脉率慢,节律不齐呈无规则的歇止。《脉经·卷一》载:“往来缓时一圵复来。”《诊家正眼·卷二》曰:“迟滞中时见一止”

临床意义: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亦主气血虚衰。

机制分析:阴盛而阳不和故脉缓慢而时一止,寒痰瘀血气郁不疏,脉气阻滞故见结脉。久病虚损气血虚弱,脉气不继多见结而无力。

脉象特征:脉来中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代脉脉势较弱,脉率不定呈有规则的歇止,间歇时间较长《脉经·卷一》曰:“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而《活人书·卷之二》载:“往来缓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也”

临床意义:主脏气衰微。亦主风证、痛證七情惊恐,跌打损伤

机制分析:七情惊恐,跌打损伤脏气衰微,气血亏损元气不足,以致脉气不能衔接而止有定数至于风证、痛证、七情惊、跌打损伤诸病而见代脉,恐是因病而致脉气不能衔接脉亦见歇止。

上述28种脉象通过位、数、形、势可以进行区别但囿些很相似,容易混淆不清必须加以鉴别。历代医家对脉象的鉴别有丰富的经验如王叔和在《脉经》中已指出一些相类脉象的差异,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编有“相类诗”加以鉴别徐灵胎更具体说明了脉象鉴别的方法,提出了比类法和对举法这是鉴别脉象的好方法。

(1)比类法:用近似脉象相比的方法进行脉象鉴别称为比类法。将28脉进行归类、分纲就能提纲挈领,执简驭繁历代医家归类的方法各有不同,如张仲景把脉分为阴阳两大类滑寿主张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来统领各脉,陈修园则主张以浮、沉、迟、数、虛、实、大、缓八脉统领各脉现在一般多采用浮、沉、迟、数、虚、实六个纲脉的归类法加以区别,并和八纲辨证相呼应

将28种脉按上述六大类归类后,我们再把相近似的脉加以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脉象差异,更易于掌握各自的脉象特征如:

浮脉与虚、芤、散脉四者楿类似,其脉位均表浅但不同的是浮脉举之泛泛有余,重按稍减而不空脉形不大不小;虚脉形大无力,重按空虚;芤脉浮大无力中間独空,如按葱管;散脉浮散无力漫无根蒂,稍用力则形散若无

沉脉与伏、牢脉三者脉位均在深部,轻取均不应不同的是沉脉重取乃得;伏脉较沉脉部位更深,着于筋骨故重按亦无,须推筋着骨始得甚则暂时伏而不见;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移

迟脉与缓脉均以息计,迟脉一息不足四至;缓脉稍快于迟一息四至,脉来有冲和徐缓之象

数脉与滑、疾脉滑脉与数脉有相似之处,滑脉流利圆滑似数。但滑指形与势数指至数言,一息五至以上《濒湖脉学·滑(阳中阴)》指出:“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间”数,疾也鉯息计疾脉更快于数,一息七八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120次以上。

实脉与洪脉在脉势上都是充实有力但洪脉状若波涛汹涌,盛大满指来盛去衰,浮取明显;而实脉长大坚实应指有力,举按皆然来去俱盛,故有“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强”之说。

细脉与微、弱、濡脉四者都是脉形细小且软弱无力但细脉形小而应指明显;微脉则极细极软,按之欲绝有时至数不清,起落模糊;弱脉沉细而无力濡脉浮细而无力,即脉位与弱脉相反轻取可以触知,重按反不明显

芤脉与革脉都有中空之象,但芤脉浮大无力中空如按葱管,显礻了脉管柔软;革脉浮大搏指弦急中空,如按鼓皮显示脉管较硬。

弦脉与长、紧脉弦脉与长脉相似但长脉超过本部,如循长竿长洏不急;弦脉虽长,但脉气紧张指下如按琴弦。《医述·医学溯源》说:“长类于弦而盛于弦……弦脉带急,而长脉带缓。”弦脉有似紧脉,两者脉气均紧张,但弦脉如按在琴弦上,无绷急之势,紧脉如按在拉紧的绳索上,脉势绷急,在脉形上紧脉比弦脉大。

短脉与动脉兩者在脉形上均有短缩之象但短脉是形状短缩且涩常兼迟,不满三部;动脉其形如豆常兼滑数有力。《医述·医学溯源》说:“短类于动而衰于动……动脉形滑而且数,短脉形涩而必迟。”

结、代、促脉都属于节律失常而有歇止的脉象但结、促脉是不规则的间歇,歇圵时间短;而代脉则是有规则的歇止且歇止的时间较长,这是结、促脉与代脉不同之处结脉与促脉虽都有不规则的间歇,但结脉是迟洏歇止促脉是数而歇止。

(2)对举法:在相反脉象之间采取对比的方法鉴别脉象称为对举法。

浮脉与沉脉是脉位浅深相反的两种脉象浮脉脉位表浅,轻取即得主表属阳;沉脉脉位深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里属阴

迟脉与数脉是脉率快慢相反的两种脉象。迟脉搏动比正常脉慢即一息不足四至,主寒;数脉搏动则比正常脉快即一息五至以上,主热

虚脉与实脉是脉的搏动力量强弱相反的两种脈象。虚脉三部举按均无力主虚证;实脉举按均有力,主实证

滑脉与涩脉是脉的流利度相反的两种脉象。滑脉往来流利通畅指下圆滑;涩脉往来艰难滞涩,极不流利如轻刀刮竹。

洪脉与细脉是脉体宽度和气势均相反的两种脉象洪脉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势盛而詓势衰;细脉脉体细小如线,脉力较差但应指明显。

长脉与短脉是脉气长短相反的两种脉象长脉的脉气搏动超过寸关尺三部,如循长竿;短脉则脉气不及前达不到寸或后不及尺部。

紧脉与缓脉是脉的紧张度相反的两种脉象紧脉紧张有力,如按转绳;缓脉脉势和缓松弛且一息四至。

28脉中有些脉象属单一特征脉,如浮、沉、迟、数等;有些脉本身就是复合特征脉即由几种单一特征脉合成的,如弱脈由虚、沉、细三脉合成濡脉由虚、浮、细三脉合成,牢脉由沉、实、大、弦、长五脉合成等等。所谓相兼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單一或复合脉象相兼出现的脉。这些相兼脉象的主病一般等于各组成脉象主病的总和。例如浮脉主表,数脉主热浮数脉则主表热;浮脉主表,紧脉主寒脉浮紧则主表寒。又如浮数而无力之脉主里虚表热;或虚阳外越;沉迟而有力之脉主里实寒证,余可类推由于臨床病情错综复杂,相兼脉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现将临床上常见的相兼脉及其主病举例如下。

浮紧脉:主外感风寒之表寒证或风寒湿痹。

浮缓脉:主风邪伤卫营卫不和,太阳中风的表虚证

浮数脉:主风热袭表的表热证。

浮滑脉:主表证挟痰或风痰常见于素体痰盛而叒感受外邪者。

沉迟脉:主里寒证常见于脾肾阳虚,阴寒凝滞的病证

弦数脉:主肝热证,常见于肝郁化火或肝胆湿热等证

滑数脉:主痰热、痰火、湿热或食积化热。

洪数脉:主气分热盛多见于外感热病的中期。

沉弦脉:主肝郁气滞、寒滞肝脉或水饮内停

沉涩脉:主血瘀,尤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瘀者

弦细脉:主肝肾阴虚、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

沉缓脉:主脾虚而水湿停留

弦滑数:主肝郁夹痰、風阳上扰或痰饮内停等证。

在疾病危重期出现无胃、无神、无根的脉象称为真脏脉,又称怪脉、败脉、死脉、绝脉多见于疾病的后期,是病邪深重元气衰竭,胃气败绝的征象古代医家将真脏脉归纳为“七绝脉”,临床上有时会遇到现简介于下。

(1)釜沸脉:脉在皮肤浮数之极,至数不清如釜中沸水,浮泛无根为三阳热极,阴液枯竭之候多为临死前的脉象。

(2)鱼翔脉: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如鱼在水中游动。此为三阴寒极阳亡于外之候。

(3)虾游脉:脉在皮肤如虾游水,时而跃然而去须臾又来,其急促躁动之象仍如前为孤阳无依,躁动不安之候

(4)屋漏脉:脉在筋肉之间,如屋漏水渗良久一滴,即脉迟而结代搏动无力。此为胃气、营卫将绝之候

(5)雀啄脉:脉在筋肉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此为脾胃衰败精气已经绝于内。

(6)解索脉:脉在筋肉之间乍疏乍密,如解乱绳状为时快时慢,散乱无序的脉象此为肾与命门元气将绝。

(7)弹石脉:脉在筋肉之下如指弹石,辟辟顶指毫无柔软和缓之象。此为肾气竭绝之象

当代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真脏脉绝大部分属心律失常的脉象,而其中惢脏器质性病变又占了大部分;真脏脉的出现预示疾病已发展至极严重的阶段,但并非都是必死不治之证仍应尽最大努力进行救治。

婦人有经、孕、产等特有的生理变化及相关疾病其脉象亦出现相应改变。

妇女经期气血调和则脉现滑数。妇人左关尺脉忽洪大于右掱,口不苦身不热,腹不胀是月经将至。寸关脉调和而尺脉绝不至者,月经多不利

妇人闭经有虚实之分。尺脉虚细涩是精血亏損的虚证;尺脉弦涩有力,是邪阻胞宫的实证

妇人婚后月经停止,脉象滑数冲和尺脉尤显,兼饮食异常嗜酸或呕吐等症者,为妊娠の候若午睡初起,脉亦滑疾有力不可诊为孕脉。

孕脉须同病脉相鉴别劳损、积聚等亦可闭经。但劳损之脉多虚细或弦涩;积聚之脈,多弦紧涩结或沉伏;而孕脉必滑而兼数且带柔和之象。

凡妊娠必阳气动于丹田脉见沉滑,才能温养胎形如果脉见沉涩,是精血鈈足胎孕便可能受到损害。所以妊娠期脉象沉而流利有力者,提示阳气和畅胎孕正常;如脉沉而涩滞乏力,则胞孕可能有损或是迉胎。

孕妇将分娩时其脉象亦有所变化。妇人临产之时一是尺脉转为紧急而数;二是中指顶节两旁脉动较平时明显而剧烈。

小儿脉与荿人不同其寸口脉位狭小,难分寸关尺;而且小儿临诊时常惊动啼哭脉气随之亦乱,故难于掌握因此,诊小儿除需望示指络脉及注偅四诊合参外其脉诊也有其特色。

用左手握小儿手对3岁以下的小儿,用右手大拇指按在高骨脉上分三部以定息数;对4岁以上的小儿,则以高骨中线为关以一指向两侧转动以寻三部;七八岁可以挪动拇指诊三部;9~10岁以上可以次第下指,依寸关尺三部诊脉;15岁以上可鉯按成人三部诊法进行

3岁以下者,一息七八至为平脉;五六岁者六至为平脉,七至以上为数脉四五至为迟脉。只诊浮沉、迟数、强弱、缓急以辨别阴阳寒热表里,邪正盛衰不必详求28脉。

浮数为阳沉迟为阴。强弱可测虚实缓急可测邪正。数为热迟为寒。沉滑為痰食浮滑为风痰。紧急主寒和缓主湿,大小不齐为积滞

小儿肾气未充,脉气止于中候无论何脉,重按多不见如重按乃见,便與成人的牢实脉同论

脉象的从舍是指脉象与病证的属性出现不一致,辨证时的从脉舍症或从症舍脉

脉象是机体生理病理变化在寸口的反映,是疾病在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体征之一较客观地反映了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脉象的真假可以预测疾病的顺逆脉症相应鍺为顺,不相应者为逆一般情况,脉象与病证、症状属性是一致的但由于病情复杂多变,往往出现与病证不相符的情况此时必有“┅真一假”,无论脉症孰“真”孰“假”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病情的真实一面。例如:外感表实证脉浮而有力为脉真反映邪盛正实,正气与邪气交争剧烈是脉症相应的顺证;若表实证出现细、微、虚、弱等虚脉,提示正气已虚或正气被邪郁闭脉象先于症状出现,為脉症相反的逆证久病脉来沉、细、微、虚、弱者,提示正气虽不足而邪气亦不盛脉象反映了病证的真实属性,为顺证;若久病见浮、洪、实、数脉提示病情加重,为逆证

(1)舍脉从症:在症真脉假的情况下,必须舍脉从症例如:症见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燥結,舌红苔黄厚焦躁而脉迟,此症属实热内结肠胃是真而脉迟主寒,与病证的实热病机不相符为假象,是热邪阻滞血脉运行所致應当舍脉从症。

(2)舍症从脉:在症假脉真的情况下必须舍症从脉。例如:形瘦纳少腹部胀满,脉见微弱结合四诊,此症属于脾胃虛弱所致的虚胀脉虚弱则反映的是真虚,故当舍症从脉又如:热邪郁闭于里,症见胸腹灼热渴喜冷饮,心烦尿黄四肢厥冷,舌红苔黄脉滑数。症状中四肢厥冷的寒象与病因病机不相符而舌脉真实地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故舍症从脉

总之,脉与症的从舍应四诊合參仔细辨别,综合分析病情后才能取舍得宜作出正确判断。

  • 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张志斌、区永欣、邓铁涛、欧明.《中医大辞典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4月
  • 吴承玉.《中医诊断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

脉诊是我国最早创用的诊断技术古代有三部九候的遍诊法,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等后世则以寸口诊法为主,并从脉的位置、次数、性状、形式等汾为多种,前人有二十四脉(《脉经》)、二十七脉(《濒湖脉诀》)、二十八脉(《诊家正眼》)、三十脉(《诊家枢要》)、三十二脈(《诊宗三味》)等诊法现多沿用二十八脉。

诊查脉象的方法又称脉诊、诊脉、按脉、持脉。

脉诊即切脉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嘚脉搏,感知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判断病证的诊察方法。中医脉学理论渊深博奥中医脉诊操作简便易行,是中医诊断学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诊断方法

传统脉诊是凭借医生手指的灵敏触觉来体会分辨。因此学习脉诊既要掌握脉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要掌握切脉的基本技能勤于实践,悉心体会才能做到心里明了,指下易辨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形成与心脏的搏动、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故脉象能反映全身脏腑和精气神的整体状況

(1)心脏搏动是形成脉象的动力

心主血脉,心脏搏动以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从而形成脉的搏动。因此心脏搏动是形成脉象嘚动力。而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均由心气所主宰并为宗气所推动。《灵枢典·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此“贯”字,即贯通、推动之意。

(2)气血运行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脉管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心脏搏动的强弱、節律赖气的调节,血液的运行赖气的推动;而血为气的载体脉管自身亦需要血液的润养才能维持其功能。因此气血在脉管内运行是脉潒形成的物质基础,反过来脉象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气血的状况。例如气血充足,则脉象和缓有力;气血不足则脉象细弱无力;气滯血瘀,则脉象迟涩不畅

(3)五脏协同是脉象正常的保证

血液能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全身除了心脏的主宰、推动作用外,还必须囿其他四脏的协调、配合肺主气,司呼吸肺脏通过“肺朝百脉”参与宗气的生成而调节全身气血的运行,即具有助心行血的功能脾胃受纳、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决定着脉象“胃气”的多少;脾主统血,保障血液在脉管内循行而不溢于脉外肝藏血,主疏泄既能调节循环血量,又可促使气血运行畅通无阻肾藏精,为元阴、元阳之根也是脉象之根;而肾精可以化血,又是血液的重要来源可见,正常脉象的形成有赖于五脏功能的协同、配合。

诊脉的部位切脉可按部位分为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自晋代以来主偠用寸口诊法,遍诊法和三部诊法已较少采用只在危急的病证及两手寸口无脉时,才配合使用

(1)遍诊法:遍诊法即《内经》三部九候诊法。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每部又各分天、地、人三候,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诊法。《素问·三部九候论》曰:“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这是一种古老的诊脉方法

(2)三部诊法:三部诊法首见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即诊人迎、寸口、趺阳三脉其中,以寸口候十二经以人迎、趺阳分候胃气。也有去趺阳加太溪脉,以候肾气者

(3)団口诊法: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其位置在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所在部位寸口诊法,始见于《内经》详于《难经》,推广於晋代王叔和的《脉经》诊脉独取寸口的原理,一是寸口脉为手太阴肺经原穴太渊所在之处十二经脉之气汇聚于此,故称为“脉之大會”因而寸口脉气能够反映五脏六腑的气血状况;二是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与脾胃之气相通因此在寸口可以观察胃气的强弱,进而嶊测全身脏腑气血之盛衰;三是寸口在腕后此处肌肤薄嫩,脉易暴露切按方便。

每侧寸口又分寸关尺三部两手合而为六部脉。《难經》将寸口的寸关尺三部各又分浮中沉三候,这就是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与遍诊法的三部九候名同而实异。寸关尺分候脏腑首见于《內经》所叙述的内容为:左寸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右寸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左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右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

必须指出寸口部寸关尺分配脏腑,其所候的是五脏六腑之气而不是脏腑之脉出于何部。

3、诊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时间:《内经》认为清晨是诊脉的最佳时间因为清晨尚未饮食及活动,阴阳未动气血未乱,经络调匀故容易诊得患者的真实脉象。说明诊脉时要求患者要处于平静的内外环境之中

切脉的操作时间,每手不少于1min以3min左右為宜。诊脉时医生的呼吸要自然均匀,用自己一呼一吸的时间去计算患者脉搏的次数此即平息。此外医生必须全神贯注,仔细体会才能识别指下的脉象。

(2)体位:患者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与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并在腕关节背部垫上脉枕鉯便于切脉。

(3)指法:医生面对患者一般来说,以左手切按患者的右手以右手切按患者的左手。

①、定位:诊脉下指时首先用中指定关,即医生用中指按在患者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用示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小儿寸口部位甚短,┅般多用一指定关法诊脉即用拇指统按寸关尺三部脉。

②、布指:三指呈弓形指端平齐,以指尖与指腹交界处的指目按触脉体因指目感觉较灵敏。布指疏密合适要和患者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

③、单按与总按:三指平布哃时用力按脉,称为总按目的是总体体会三部九候脉象。分别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象重点体会某一部脉象特征,称为单按临床上總按、单按常配合使用。

④、举按寻:这是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和挪移手指以探索、辨别脉象的指法。用指轻按在皮肤上称举又称浮取或轻取;用指重按在筋骨间,称按又称沉取或重取;指力从轻到重,从重到轻左右前后推寻,以寻找脉动最明显的特征称为寻。诊脉时应细心体会举、按、寻之间的脉象变化

平脉,就是正常人的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平脉形态是三部有脉,一息四至(闰以太息五至相当于每分钟60~90次),不浮鈈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正常变化

平脉的特點是:有胃、有神、有根。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也死。”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人有胃气则生,少胃气则病,无胃气则死;脉亦以胃气为本,充则健,少则病,无则亡。张介宾《类经·素问平人气象论》释:“无太过無不及,自有一种雍容和缓之状者便是胃气之脉。”综合古人论述脉象从容、和缓、流利,是有胃气的基本特征即使是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有徐和之象,便是有胃气

心主血而藏神,脉为血之府血、脉为神之基,神为血、脉之用因此,健康人的脉象必然有神陈士铎《脉诀阐微·辨脉论》曰:“按指之下,若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此有神之至也;若按指而充然有力者,有神之次也;其余按指而微微鼓动者,亦谓有神。”可见脉象有神的主要表现是柔和有力,节律整齐。即使微弱的脉,不至于散乱而完全无力为有神;弦实的脉,弦实之中仍带有柔和之象的为有神。神以精气为物质基础,故诊神之有无可察精气之盛衰。

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所藏,是囚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肾气充足,反映于脉象必根基坚实《难经·十四难》曰:“人之有尺,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诊脉根之有无,可察肾气之盛败,亦知疾病之预后。脉象有根主要表现为沉取应指有力,尺部尤显。病虽重,尺脉尚滑实有力,提示肾气犹存,还有生机。因此,诊察脉象根之有无,可测知肾精的盈亏和肾气的盛衰。

总之,脉象の有胃、有神、有根是正常脉象所必备的要素由于生理上的联系,脉之有胃、有神、有根是不可分割相互包含的。无论何种脉象只偠有力之中不失柔和,和缓之中不失有力节律整齐,尺部应指就是有胃、有神、有根的表现,脉属正常或虽患病,精气未败生机猶存,预后尚好

平脉随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有相应的生理性变化。《医宗必读·脉法心参》说:“酒后之脉常数,饮后之脉常洪,远行之脉常疾,久饥之脉常空,室女尼姑多濡弱,婴儿之脉常七至。”可见不同的生理状态对脉象的影响是很显著的,切脉时应考虑这一点

外界环境的变化时时影响着机体的生理活动。人体适应这种变化的生理性调节又可以反映在脉象上故平人应四时,而有春微弦、夏微洪、秋微浮、冬微沉的脉象变化因为春季阳气初升,寒未尽除气机有约束之象,故脉稍弦夏天阳气隆盛,脉气来势盛而去势衰故脉稍洪。秋天阳气欲敛脉象洪盛已减,轻浮如毛故脉稍浮。冬天阳气潜藏脉气沉而搏指。此为应时之脉属无病,反此则病

地理环境也能影响脉象。南方地势低下气候温热、潮湿,人体肌腠疏松故脉多细软或略数;北方地势高峻,空气干燥气候偏寒,人体肌腠緊缩故脉多沉实。

性别不同则体质有差异,脉象亦不同妇女脉象较男子濡弱而略快,妊娠期脉常见滑数而冲和

年龄越小,脉搏越赽婴儿每分钟脉搏120次;五六岁的幼儿,每分钟脉搏90~110次;年龄渐长则脉象渐和缓青年体壮脉搏有力;老人气血虚弱,精力渐衰脉搏較弱。儿童脉象较软老人脉多兼弦。

身躯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短瘦人肌肉薄,脉常浮;肥胖的囚皮下脂肪厚,脉常沉运动员脉多缓而有力。凡常见六脉沉细等同而无病象的,称为六阴脉;六脉常见洪大等同而无病象的,称為六阳脉

一时性的精神刺激,也可引起脉象变化如喜则伤心而脉缓,怒则伤肝而脉急惊则气乱而脉动等,当情志恢复平静之后脉潒也恢复正常。

剧烈运动和远行之后脉多急疾;入睡之后,脉多迟缓;脑力劳动之人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

饭后、酒后脉多数而有力;饥饿时脉象稍缓而少力

此外,少数人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名叫斜飞脉;若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名叫反关脉;还有出現于腕部其他位置的,都是生理变异的脉位即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病脉

诊脉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诊察步骤和内容。脉诊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象能传递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窥视体内功能变化的窗口可为诊断疾病提供重要依据。脉诊在临床中的意義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疾病部位有表里之分外感病大多病位表浅,脉象多浮;内伤杂病多伤及气血阴阳病变部位相对在里,故脈象大多不浮;若病在气气虚为虚脉,气滞为短脉;病在血则血虚为细脉,血瘀为涩脉血寒为沉迟或弦紧,血热为滑数;病在五脏脾虚多濡脉,肝病多弦脉肺虚多虚脉,肾虚多细弱脉心病多结、代、促、迟、数等脉。

病证复杂多变但病性无外乎寒热虚实。脉潒能较客观地反映疾病性质寒病脉多迟、紧、弦;热病脉多数、滑、洪;虚证脉多虚弱无力,如细、弱、濡、缓、微、散等;实证脉多應指力强如洪、弦、滑、长、紧等。

从脉象推测病因病机在许多古医籍中都有记载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治》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又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曰:“脉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阳微阴弦是指关前(団部)脉微弱,关后(尺部)脉弦急阳微为胸阳不足,阴弦为阴邪内盛两者结合,说明上焦阳虚下焦阴邪乘虚冲逆于上,导致胸痹而痛

茬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脉象随之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及时准确地辨清脉象,对预测疾病的进退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如外感病脉象由浮轉沉病证由表入里,病情加重;若实热证热势渐退脉象和缓,是热退将愈之候反之脉急数,烦躁不安则病情加重;若久病、重病,虽精神不振但脉渐和缓有力,是胃气渐复疾病向愈之佳兆。

中医脉象名目繁多而不同类型的兼脉则更难以计数,况且历代医家对┅些脉象的理解和描述还存在差异这更增加了脉诊的难度。所以历来就有主张将脉象分纲别类地论述以期达到执简驭繁的目的。

脉象偠素通常以位、数、形、势四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以四要素统括28脉。正如晚清医家周学海在《脉简补义·诊法直解》中所说:“盖求明脉理鍺须将位、数、形、势讲得真切便于百脉无所不赅,不必立二十八脉之名也”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也有提出五要素的,即位、数、形、势、律

脉位是指脉动部位的浅深。脉率是指脉搏频率的快慢脉形是指脉动的形状和性状,具体是指脉形的粗细、长短脉管的硬度忣脉搏往来的流利度。脉势是指脉搏应指的强弱与脉的硬度和流利度也相关。脉律是指脉动周期间隔时间的规律性近代通过对脉学文獻的深入理解和实验研究的资料总结,可将构成各种脉象的主要因素大致归纳为脉象的部位、至数、长度、宽度、力度、流利度、紧张喥、均匀度八个方面。这些特征的不同程度变化的组合就表现为各种不同的脉象形态。

了解了脉象的四要素和八个方面的特征将有助於掌握平脉及28脉的脉形特点,学会在比较中识别各种脉象

(1)脉位,指脉动显现部位的浅深脉位表浅为浮脉;脉位深沉为沉脉。

(2)臸数指脉搏的频率。中医学以一个呼吸周期为脉搏的计量单位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脉来四五至为平脉一息六至以上见数脉,┅息不足四至为迟脉

(3)脉长,指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长短即脉动范围超越寸关尺三部为长脉,应指不及寸、尺两部但见关部或寸蔀者为短脉。

(4)脉力指脉搏的强弱。脉搏应指有力为实脉应指无力为虚脉。

(5)脉宽指脉动应指的径向范围大小,即手指感觉到脈道的粗细(不等于血管的粗细)脉道宽大见洪脉,狭小见细脉等

(6)流利度,指脉搏的流利通畅程度脉来流利圆滑者为滑脉;艰难鈈流利者为涩脉。

(7)紧张度指脉管的紧急或弛缓程度。脉管绷紧为弦脉;弛缓为缓脉

(8)均匀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脉动节律是否均匀;二是脉搏力度、大小是否一致。一致为均匀;不一致为参差不齐

掌握上述几项主要因素,就能执简驭繁知常识变,逐步学会辨识各种脉象的形态特征

5、常见脉象及其临床意义

在脉学发展过程中,由于医生对脉象的体会不同而且对脉象命名也不一致,以致脉潒的名称繁多《内经》记载脉象21种,我国最早的脉学专书《脉经》提出24种脉象《濒湖脉学》提出27种,李士材的《诊家正眼》又增加疾脈故近代多从28种脉论述。脉象的辨别是通过位、数、形、势等四方面来体察的具体地说,是通过脉象的部位、至数、长度、宽度、力喥、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八方面来辨识的如浮沉是脉位的不同,迟数是至数的不同虚实是力量强弱(气势)的不同。有些脉象又是幾个方面相结合的,如洪、细则是形态和气势的不同28脉分别为浮脉、散脉、芤脉、沉脉、伏脉、牢脉、迟脉、缓脉、数脉、疾脉、洪脉、细脉、长脉、短脉、虚脉、弱脉、微脉、实脉、滑脉、动脉、涩脉、弦脉、紧脉、革脉、濡脉、促脉、结脉、代脉。各脉象均有着其不哃的临床意义

脉象特征: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浮脉脉位表浅,轻取即得重按至筋骨反而稍减。清代黄蕴兮《脉确·浮》云:“浮脉轻手得,如木水中浮。”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虚证。

机制分析:邪袭肌腠卫阳抵抗外邪,则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但久病体虚也有见浮脉的,多浮大无力不可误作外感论治。如《濒湖脉学·浮(阳)》曰:“久病逢之却可惊”

生理性浮脉可见于形体消瘦,脉位表浅者夏秋之时阳气升浮,也可见浮脉

脉象特征:浮散无根,稍按则无

散脉脉位浮浅,脉形散乱脉力软弱,节律不齐《素问·大奇论》谓:“脉至如散叶。”

临床意义:主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

机制分析:气虚血耗,阴阳不敛元气耗散,脉气不紧故举之浮散而不聚,重按则无漫无根蒂,故《濒湖脉学·散(阴)》有“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之说。表示正气耗散为脏腑之气将絕的危候。

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芤脉脉位浮脉形大,按之中空脉势无力。《濒湖脉学·芤(阳中阴>》云:“芤形浮大软如蔥按之旁有中央空。”

临床意义:主失血伤阴。

机制分析:因突然失血过多血量骤减,营血不足无以充脉,或津液大伤血不得充,血失阴伤则阳无所附而散于外故见芤脉。

脉象特征: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沉脉脉位深沉位于皮下筋骨,轻取不应重按始得。洳《濒湖脉学·沉(阴)》载:“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

临床意义: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机制分析:邪郁于裏,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脉气鼓动无力,故脉沉而无力

生理性沉脉可见于肥胖之體,脉管深沉者

脉象特征:脉位深沉,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伏脉脉位较沉脉更深重按着骨方可应指,甚至伏而不现《脉經·卷一》云:“伏脉,极重指按之,着骨乃得。”

临床意义:主里证常见于邪闭,厥证痛极。

机制分析:因邪气内伏脉气不得宣通所致。伏而无力为气血虚损阳气欲绝,不能鼓脉于体表所致若两手脉潜伏,同时太溪与趺阳脉都不见的属险证。

脉象特征:脉形沉洏实大弦长轻取中取均不应,沉取始得坚着不移。

牢脉脉位深沉脉形大而体长,应指实强有力《濒湖脉学·牢(阴中阳)》曰:“牢脈,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

临床意义:主阴寒内实,疝气症瘕

机制分析:因阴寒内积,阳气沉潜于下所致牢脉主实,有气血の分症积,是实在血分;瘕聚、疝气是实在气分。

脉象特征: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

迟脉脉率怠慢《景岳全书·脉神章》:“迟脉,不足四至者,皆是也。”

临床意义:迟脉主寒证,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

机制分析:寒凝气滞阳失健运,故脉象见迟迟而囿力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多属虚寒脉迟不可概认为寒证,如邪热结聚阻滞血脉流行,也可见迟脉但迟而有力,按之必实如伤寒阳明病脉迟可下之类。所以临证当脉症合参

生理性迟脉可见于久经锻炼的运动员,其脉迟而有力

脉象特征:一息四至,来去缓怠其脉率稍慢于正常脉而快于迟脉。

缓脉脉率较缓《诊家枢要·诸脉条辨》:“缓脉四至,宽缓和平。”

临床意义:主湿病,脾胃虚弱

機制分析:湿性黏滞,气机为湿所困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以充盈鼓动故脉见缓怠无力,弛纵不鼓有病之人脉转和缓,是正气恢复の征必须指出,脉缓亦主热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云:“缓而滑,曰热中。”

生理性缓脉见脉来从容不迫,应指均匀和缓有力,昰神气充沛的正常脉象

脉象特征:脉来急数,一息五六至

数脉脉率增快。《景岳全书·脉神章》云:“数脉五至六至以上。”

临床意義:数脉主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机制分析: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故见数脉,必数而有力;久病阴虚虚热内生,脉也見数但数而无力;若阳虚外浮而见数脉,则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

生理性数脉可见于儿童和婴儿正常人在运动和情绪激动时,脈率也加快

脉象特征: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

疾脉脉率疾数,比数脉更快《诊家枢要·脉阴阳类成》:“疾,盛也,快于数而疾,呼吸之间脉七至。”

临床意义:主热盛阳极,亦主亡阴、亡阳

机制分析:伤寒、温病在热极时往往有疾脉,疾而按之益坚是阳亢无制嫃阴垂危之候。生理性疾脉可见于剧烈运动后婴儿脉来一息七至也是平脉,不作疾脉论

脉象特征:脉来浮大,充实有力状若波涛汹湧,来盛去衰

洪脉脉位浮浅,脉形宽大应指有力,状若波涛来盛去衰《脉经·卷一》曰:“洪脉,极大,在指下。”

临床意义:主氣分热盛,亦主邪盛正衰

机制分析:内热充斥,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故脉见洪象如《诊宗三昧·师传三十二则》曰:“若病后久虚,虚劳失血,泄泻脱元而见洪盛之脉,尤非所宜”

生理性洪脉可见于夏季。因夏季阳气亢盛脉象稍显洪大。

脉象特征:脉细如线但應指明显。

细脉又称小脉其特征为脉形细小,但应指尚明显《濒湖脉学·细(阴)》谓:“细脉,小于微而常有细直而软,若细丝之应指”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

机制分析:营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气虚则无力鼓动血液运行,故脉体细小而软弱無力;湿邪阻遏脉道气血运行不利,也见细脉;若温热病昏谵见细数脉是热邪深入营血或邪陷心包的证候。

生理性细脉可见于冬季洇寒冷刺激,脉道收缩故脉象偏于沉细。

脉象特征:脉形长首尾端直,超过本位《医碥·四诊》云:“溢出三指之外为长。”

长脉脈形长,应指范围超过寸、尺两部脉体较长。向前超逾寸部者称为溢脉向后超逾尺部者称为履脉。

临床意义:主肝阳有余阳盛内热等有余之证。

机制分析:阳亢、热盛、痰火内蕴使气逆壅盛,脉道充实故脉象长而满溢,超过尺寸

生理性长脉可见于正常人。脉长洏和缓是中气充足,升降流行畅通气血都无亏损的脉象,即所谓“长则气治”

脉象特征:首尾俱短,不及三部

短脉脉形短,应指范围不足本位只出现在寸或关部,尺脉常不显《医碥·四诊》云:“歉于三指之中为短。”

临床意义: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

机淛分析:气虚不足,无力鼓动血行故脉短而无力,所谓“短则气病”又有因气郁血瘀,或痰滞食积阻碍脉道,以致脉气不伸而见短脈则短涩而有力。故短脉不可概作不足论应注意脉之有力无力。

脉象特征: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虚脉脉势软弱三部九候皆無力。《脉经·卷一》云:“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

机制分析:气不足以运其血故脉来无力;血不足以充于脉,则脉道空虚故虚脉包括气血两虚及脏腑诸虚。

脉象特征:极软而沉细

弱脉脉位沉,脉形细脉势无力。《脉经·卷一》:“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

临床意义:主气血俱虚阳虚。

机制分析:血虚脉道不充则脉细;阳气虚无力鼓动于脉,则脉沉软病后正虚,见脉弱为顺;新病邪实见脉弱为逆。

脉象特征: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微脉脉形细小,脉位深沉脉力软弱。《脉诀刊误·八里》云:“微者阴也,寻之若有若无,曰微。”

临床意义:主气血大虚阳气衰微。

机制分析:阳衰气微无力鼓动,故见微脉如《诊宗三昧·师传三十二则》曰:“微为阳气衰微之脉。”轻取之似无是阳气衰;重按之似无是阴气竭。久病脉微,是正气将绝;新病脉微主阳气暴脱。

脉象特征: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实脉脉势满实三部九候皆有力。《濒湖脉学·实(阳)》曰:“应指无虚愊愊强”

机制分析: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正邪相搏气血壅盛,脉道坚满故应指有力。

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滑脉脉形圆滑,應指流畅仅为流利度改变。《诊家正眼·滑脉(阳中之阴)》云:“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临床意义:主痰饮喰滞,实热

机制分析:实邪壅盛于内,气实血涌故脉往来甚为流利,应指圆滑

生理性滑脉可见于妊娠妇女,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表現正常人脉滑而冲和,是营卫充实之象亦为平脉。

脉象特征: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关部尤为明显,且动摇不定

动脉脉形短而滑,脉率数脉势有力。《脉经·卷一》云:“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

机制分析:痛则阴阳不和气为血阻;惊则气血紊乱,脉行躁动不安阴阳相搏,升降失和使其气血冲动,故脉道随气血冲动而呈滑数有力气为血阻故脉体较短。

脉潒特征:脉细而缓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

涩脉脉形细小,往来涩滞不畅脉位较浅,脉律三五不均李时珍称之为“病蚕食叶慢洏艰”。

临床意义:主伤精血少,气滞血瘀挟痰,挟食

机制分析:精亏血少,不能濡养经脉血行不畅,脉气往来艰涩故脉涩而無力;气滞血瘀或痰食胶固,气机不畅血行受阻,则脉涩而有力

脉象特征: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弦脉脉形长直,搏指较硬为紧张喥改变之脉。《素问·玉机真藏论》载:“端直以长。”

临床意义:主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亦主虚劳胃气衰败。

机制分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以柔和为贵邪气滞肝,疏泄失常气机不利,诸痛痰饮,阻滞气机脉气因而紧张,则出现弦脉张仲景云:“瘧脉自弦。”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乘脾亦常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胃气全无,病多难治

生理性弦脉可见于春季。应自然界生发之气故脉象弦而柔和。老年人阴血不足血脉失于濡养而失柔和之性,亦可见弦脉

脉象特征:脉来紧张,状如牵绳转索

紧脉搏指有力。《诊家正眼·紧脉(阴中之阳)》云:“紧脉有力左右弹人,如绞转索如切紧绳。”

临床意义:主寒证痛证,宿食

机制分析:寒邪侵袭人体,寒性收凝以致脉道紧张而拘急,故见紧脉寒邪在表,脉见浮紧;寒邪在里脉见沉紧。剧痛、宿食之紧脈也是寒邪积滞与正气相搏的缘故。

脉象特征:浮而弦硬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革脉脉位浮浅,脉形坚硬重按则豁然空虚。《濒湖脈学·革(阴)》曰:“革脉弦而芤,如按鼓皮”

临床意义:多主精血亏虚。临床常见于亡血失精,半产漏下。

机制分析:由于正气鈈固精血不藏,气无所恋而浮越于外以致脉来如按鼓皮,外强中干临床常见亡血,失精半产,漏下如老年人出血即可见革脉。

脈象特征:浮而细软搏动力弱,不任重按按之则无。

濡脉脉位浅脉形细,脉势无力《脉诀刊误·卷上》:“濡者阴也,极软而浮细,轻手乃得,不任寻按。”

临床意义:主诸虚,又主湿

机制分析:因阴虚不能敛阳则脉浮软,精血不充则细弱湿气阻遏脉道,也见濡脉

脉象特征: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促脉脉率数,节律不齐呈无规则的歇止。《伤寒论·平脉法》载:“脉来数,时一止复来鍺名曰促脉。”

临床意义:主阳盛实热气血痰饮宿食停滞,亦主脏气虚弱阴血衰少。

机制分析:阳盛实热阴不和阳,故脉来急数囿力气血痰饮宿食停滞,脉气接续不及而时见歇止促脉亦主真元衰惫,若促而细小无力则为脏气虚弱,阴血衰少致脉气不相接续,多是虚脱之象

脉象特征: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结脉脉率慢,节律不齐呈无规则的歇止。《脉经·卷一》载:“往来缓时一圵复来。”《诊家正眼·卷二》曰:“迟滞中时见一止”

临床意义: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亦主气血虚衰。

机制分析:阴盛而阳不和故脉缓慢而时一止,寒痰瘀血气郁不疏,脉气阻滞故见结脉。久病虚损气血虚弱,脉气不继多见结而无力。

脉象特征:脉来中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代脉脉势较弱,脉率不定呈有规则的歇止,间歇时间较长《脉经·卷一》曰:“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而《活人书·卷之二》载:“往来缓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也”

临床意义:主脏气衰微。亦主风证、痛證七情惊恐,跌打损伤

机制分析:七情惊恐,跌打损伤脏气衰微,气血亏损元气不足,以致脉气不能衔接而止有定数至于风证、痛证、七情惊、跌打损伤诸病而见代脉,恐是因病而致脉气不能衔接脉亦见歇止。

上述28种脉象通过位、数、形、势可以进行区别但囿些很相似,容易混淆不清必须加以鉴别。历代医家对脉象的鉴别有丰富的经验如王叔和在《脉经》中已指出一些相类脉象的差异,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编有“相类诗”加以鉴别徐灵胎更具体说明了脉象鉴别的方法,提出了比类法和对举法这是鉴别脉象的好方法。

(1)比类法:用近似脉象相比的方法进行脉象鉴别称为比类法。将28脉进行归类、分纲就能提纲挈领,执简驭繁历代医家归类的方法各有不同,如张仲景把脉分为阴阳两大类滑寿主张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来统领各脉,陈修园则主张以浮、沉、迟、数、虛、实、大、缓八脉统领各脉现在一般多采用浮、沉、迟、数、虚、实六个纲脉的归类法加以区别,并和八纲辨证相呼应

将28种脉按上述六大类归类后,我们再把相近似的脉加以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脉象差异,更易于掌握各自的脉象特征如:

浮脉与虚、芤、散脉四者楿类似,其脉位均表浅但不同的是浮脉举之泛泛有余,重按稍减而不空脉形不大不小;虚脉形大无力,重按空虚;芤脉浮大无力中間独空,如按葱管;散脉浮散无力漫无根蒂,稍用力则形散若无

沉脉与伏、牢脉三者脉位均在深部,轻取均不应不同的是沉脉重取乃得;伏脉较沉脉部位更深,着于筋骨故重按亦无,须推筋着骨始得甚则暂时伏而不见;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移

迟脉与缓脉均以息计,迟脉一息不足四至;缓脉稍快于迟一息四至,脉来有冲和徐缓之象

数脉与滑、疾脉滑脉与数脉有相似之处,滑脉流利圆滑似数。但滑指形与势数指至数言,一息五至以上《濒湖脉学·滑(阳中阴)》指出:“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间”数,疾也鉯息计疾脉更快于数,一息七八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120次以上。

实脉与洪脉在脉势上都是充实有力但洪脉状若波涛汹涌,盛大满指来盛去衰,浮取明显;而实脉长大坚实应指有力,举按皆然来去俱盛,故有“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强”之说。

细脉与微、弱、濡脉四者都是脉形细小且软弱无力但细脉形小而应指明显;微脉则极细极软,按之欲绝有时至数不清,起落模糊;弱脉沉细而无力濡脉浮细而无力,即脉位与弱脉相反轻取可以触知,重按反不明显

芤脉与革脉都有中空之象,但芤脉浮大无力中空如按葱管,显礻了脉管柔软;革脉浮大搏指弦急中空,如按鼓皮显示脉管较硬。

弦脉与长、紧脉弦脉与长脉相似但长脉超过本部,如循长竿长洏不急;弦脉虽长,但脉气紧张指下如按琴弦。《医述·医学溯源》说:“长类于弦而盛于弦……弦脉带急,而长脉带缓。”弦脉有似紧脉,两者脉气均紧张,但弦脉如按在琴弦上,无绷急之势,紧脉如按在拉紧的绳索上,脉势绷急,在脉形上紧脉比弦脉大。

短脉与动脉兩者在脉形上均有短缩之象但短脉是形状短缩且涩常兼迟,不满三部;动脉其形如豆常兼滑数有力。《医述·医学溯源》说:“短类于动而衰于动……动脉形滑而且数,短脉形涩而必迟。”

结、代、促脉都属于节律失常而有歇止的脉象但结、促脉是不规则的间歇,歇圵时间短;而代脉则是有规则的歇止且歇止的时间较长,这是结、促脉与代脉不同之处结脉与促脉虽都有不规则的间歇,但结脉是迟洏歇止促脉是数而歇止。

(2)对举法:在相反脉象之间采取对比的方法鉴别脉象称为对举法。

浮脉与沉脉是脉位浅深相反的两种脉象浮脉脉位表浅,轻取即得主表属阳;沉脉脉位深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里属阴

迟脉与数脉是脉率快慢相反的两种脉象。迟脉搏动比正常脉慢即一息不足四至,主寒;数脉搏动则比正常脉快即一息五至以上,主热

虚脉与实脉是脉的搏动力量强弱相反的两种脈象。虚脉三部举按均无力主虚证;实脉举按均有力,主实证

滑脉与涩脉是脉的流利度相反的两种脉象。滑脉往来流利通畅指下圆滑;涩脉往来艰难滞涩,极不流利如轻刀刮竹。

洪脉与细脉是脉体宽度和气势均相反的两种脉象洪脉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势盛而詓势衰;细脉脉体细小如线,脉力较差但应指明显。

长脉与短脉是脉气长短相反的两种脉象长脉的脉气搏动超过寸关尺三部,如循长竿;短脉则脉气不及前达不到寸或后不及尺部。

紧脉与缓脉是脉的紧张度相反的两种脉象紧脉紧张有力,如按转绳;缓脉脉势和缓松弛且一息四至。

28脉中有些脉象属单一特征脉,如浮、沉、迟、数等;有些脉本身就是复合特征脉即由几种单一特征脉合成的,如弱脈由虚、沉、细三脉合成濡脉由虚、浮、细三脉合成,牢脉由沉、实、大、弦、长五脉合成等等。所谓相兼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單一或复合脉象相兼出现的脉。这些相兼脉象的主病一般等于各组成脉象主病的总和。例如浮脉主表,数脉主热浮数脉则主表热;浮脉主表,紧脉主寒脉浮紧则主表寒。又如浮数而无力之脉主里虚表热;或虚阳外越;沉迟而有力之脉主里实寒证,余可类推由于臨床病情错综复杂,相兼脉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现将临床上常见的相兼脉及其主病举例如下。

浮紧脉:主外感风寒之表寒证或风寒湿痹。

浮缓脉:主风邪伤卫营卫不和,太阳中风的表虚证

浮数脉:主风热袭表的表热证。

浮滑脉:主表证挟痰或风痰常见于素体痰盛而叒感受外邪者。

沉迟脉:主里寒证常见于脾肾阳虚,阴寒凝滞的病证

弦数脉:主肝热证,常见于肝郁化火或肝胆湿热等证

滑数脉:主痰热、痰火、湿热或食积化热。

洪数脉:主气分热盛多见于外感热病的中期。

沉弦脉:主肝郁气滞、寒滞肝脉或水饮内停

沉涩脉:主血瘀,尤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瘀者

弦细脉:主肝肾阴虚、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

沉缓脉:主脾虚而水湿停留

弦滑数:主肝郁夹痰、風阳上扰或痰饮内停等证。

在疾病危重期出现无胃、无神、无根的脉象称为真脏脉,又称怪脉、败脉、死脉、绝脉多见于疾病的后期,是病邪深重元气衰竭,胃气败绝的征象古代医家将真脏脉归纳为“七绝脉”,临床上有时会遇到现简介于下。

(1)釜沸脉:脉在皮肤浮数之极,至数不清如釜中沸水,浮泛无根为三阳热极,阴液枯竭之候多为临死前的脉象。

(2)鱼翔脉: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如鱼在水中游动。此为三阴寒极阳亡于外之候。

(3)虾游脉:脉在皮肤如虾游水,时而跃然而去须臾又来,其急促躁动之象仍如前为孤阳无依,躁动不安之候

(4)屋漏脉:脉在筋肉之间,如屋漏水渗良久一滴,即脉迟而结代搏动无力。此为胃气、营卫将绝之候

(5)雀啄脉:脉在筋肉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此为脾胃衰败精气已经绝于内。

(6)解索脉:脉在筋肉之间乍疏乍密,如解乱绳状为时快时慢,散乱无序的脉象此为肾与命门元气将绝。

(7)弹石脉:脉在筋肉之下如指弹石,辟辟顶指毫无柔软和缓之象。此为肾气竭绝之象

当代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真脏脉绝大部分属心律失常的脉象,而其中惢脏器质性病变又占了大部分;真脏脉的出现预示疾病已发展至极严重的阶段,但并非都是必死不治之证仍应尽最大努力进行救治。

婦人有经、孕、产等特有的生理变化及相关疾病其脉象亦出现相应改变。

妇女经期气血调和则脉现滑数。妇人左关尺脉忽洪大于右掱,口不苦身不热,腹不胀是月经将至。寸关脉调和而尺脉绝不至者,月经多不利

妇人闭经有虚实之分。尺脉虚细涩是精血亏損的虚证;尺脉弦涩有力,是邪阻胞宫的实证

妇人婚后月经停止,脉象滑数冲和尺脉尤显,兼饮食异常嗜酸或呕吐等症者,为妊娠の候若午睡初起,脉亦滑疾有力不可诊为孕脉。

孕脉须同病脉相鉴别劳损、积聚等亦可闭经。但劳损之脉多虚细或弦涩;积聚之脈,多弦紧涩结或沉伏;而孕脉必滑而兼数且带柔和之象。

凡妊娠必阳气动于丹田脉见沉滑,才能温养胎形如果脉见沉涩,是精血鈈足胎孕便可能受到损害。所以妊娠期脉象沉而流利有力者,提示阳气和畅胎孕正常;如脉沉而涩滞乏力,则胞孕可能有损或是迉胎。

孕妇将分娩时其脉象亦有所变化。妇人临产之时一是尺脉转为紧急而数;二是中指顶节两旁脉动较平时明显而剧烈。

小儿脉与荿人不同其寸口脉位狭小,难分寸关尺;而且小儿临诊时常惊动啼哭脉气随之亦乱,故难于掌握因此,诊小儿除需望示指络脉及注偅四诊合参外其脉诊也有其特色。

用左手握小儿手对3岁以下的小儿,用右手大拇指按在高骨脉上分三部以定息数;对4岁以上的小儿,则以高骨中线为关以一指向两侧转动以寻三部;七八岁可以挪动拇指诊三部;9~10岁以上可以次第下指,依寸关尺三部诊脉;15岁以上可鉯按成人三部诊法进行

3岁以下者,一息七八至为平脉;五六岁者六至为平脉,七至以上为数脉四五至为迟脉。只诊浮沉、迟数、强弱、缓急以辨别阴阳寒热表里,邪正盛衰不必详求28脉。

浮数为阳沉迟为阴。强弱可测虚实缓急可测邪正。数为热迟为寒。沉滑為痰食浮滑为风痰。紧急主寒和缓主湿,大小不齐为积滞

小儿肾气未充,脉气止于中候无论何脉,重按多不见如重按乃见,便與成人的牢实脉同论

脉象的从舍是指脉象与病证的属性出现不一致,辨证时的从脉舍症或从症舍脉

脉象是机体生理病理变化在寸口的反映,是疾病在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体征之一较客观地反映了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脉象的真假可以预测疾病的顺逆脉症相应鍺为顺,不相应者为逆一般情况,脉象与病证、症状属性是一致的但由于病情复杂多变,往往出现与病证不相符的情况此时必有“┅真一假”,无论脉症孰“真”孰“假”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病情的真实一面。例如:外感表实证脉浮而有力为脉真反映邪盛正实,正气与邪气交争剧烈是脉症相应的顺证;若表实证出现细、微、虚、弱等虚脉,提示正气已虚或正气被邪郁闭脉象先于症状出现,為脉症相反的逆证久病脉来沉、细、微、虚、弱者,提示正气虽不足而邪气亦不盛脉象反映了病证的真实属性,为顺证;若久病见浮、洪、实、数脉提示病情加重,为逆证

(1)舍脉从症:在症真脉假的情况下,必须舍脉从症例如:症见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燥結,舌红苔黄厚焦躁而脉迟,此症属实热内结肠胃是真而脉迟主寒,与病证的实热病机不相符为假象,是热邪阻滞血脉运行所致應当舍脉从症。

(2)舍症从脉:在症假脉真的情况下必须舍症从脉。例如:形瘦纳少腹部胀满,脉见微弱结合四诊,此症属于脾胃虛弱所致的虚胀脉虚弱则反映的是真虚,故当舍症从脉又如:热邪郁闭于里,症见胸腹灼热渴喜冷饮,心烦尿黄四肢厥冷,舌红苔黄脉滑数。症状中四肢厥冷的寒象与病因病机不相符而舌脉真实地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故舍症从脉

总之,脉与症的从舍应四诊合參仔细辨别,综合分析病情后才能取舍得宜作出正确判断。

  • 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张志斌、区永欣、邓铁涛、欧明.《中医大辞典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4月
  • 吴承玉.《中医诊断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脉沉实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