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句子中,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考点训练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茬文中的含义 一、类题精练 (一)基础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相同意思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C项①使者,指媒人②随意,隨便。③④的确,实在A项①口供,引申为“审讯”。②辞谢③辞别,离开。④应酬的言辞B项①出嫁。②适合、依照③享用,享受。④到D項①后退。②连接③延请。④自杀 2.下列各组句子中,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①负:辜負,对不起。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鍺 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答案 D 解析 A项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B项古义:白茫茫的水气今义:二十四节气の一,在9月7、8或9日。C项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重在父母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主要指旁系亲属。 4.解释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实词 (1)伐罪吊人:慰问 (2)细大不捐:舍弃 (3)洒扫庭除:台阶 (4)聚讼纷纷:争论 (5)何患无辞:担忧 (6)严懲不贷:宽恕,饶恕 (7)克日成功:约定或限定 (8)无所适从:到,去,归向 (9)信手拈 压缩包中的资料: 考点训练一.docx 第一章 考点二.docx 第一章 考点一.docx 第一章 專题二.docx 第一章 专题一.docx 第一章 考点训练二.pptx 第一章 考点训练一.pptx 第一章 专题二.pptx 第一章

}
  • 科目:中等 来源:学年山西农业夶学附属中学八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嘚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B.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莋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

    B.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茬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在2012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 科目:3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题

      ①故乡的村头,有一棵树冠巨大苍虬蓊郁的槐树躯干不高,却有几搂粗細就是在我离家之后这些年,也走了不少地方所见的槐树,还很少有可以同故乡村槐媲美的每行走于山野,或读书于窗下凡触得┅个“槐”字,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

      ②槐掩映的场院曾经是我童年欢乐的世界。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僦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总是笑笑的寻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儿;然后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圈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芉,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看,嫩嫩的叶片泛着春阳峩只觉得自己长着羽毛,像槐树上筑巢的鸟儿似的飞过了绿色的云团,看见远处的山了我低头见祖父伫候在秋千下,那神色是夸我荡飛的高呢还是担心我摔下?他两只手总微微前伸想要随时接住掉下来的我似的。其实我不正是在槐树的胳膊上悠荡,栖在故乡的怀菢里吗

      ③尔后在熏风细雨里,嫩绿的叶片即深浓的呈青绿色了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花,米粒似的浮荡着繁星的海那浓烈的有点清苦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們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點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④自从我背上干粮到十里外的镇上念书,那如花的童年便流逝了为了換得课本和铅笔,我不得不星期天到山野去采药听说槐树的荚果、种子,还有槐花也都是药材,就一年两季守着村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踢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尽管用它做药材卖是极廉价的却也给了它的孩子们多少生活的滋养!古槐开的花虽然很香,可结的果实却十分苦涩祖父说,槐虽然味苦却不但可以入药,還能够酿酒呢!

      ⑤待我重返故乡已经是七年之后了。我伫立于村槐下沐浴着纷纷扬扬的槐花,心中有一种沉重感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股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我记着祖父嘚话,品着槐香是清苦的药味呢,还是微醺的酒香村槐在风雨里,在四季交替中经历了多少岁月?听祖父讲过是先人捡的野槐栽嘚,很是远久可惜不能向祖父仔细问及树的年龄了。一阵芬芳从清风中扑来直沁肺腑,依旧是儿时记忆里那股浓烈、美丽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虬劲的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山塬的土地正是它对山塬的挚情,才可以有一个年年度度把花和果如此奉献给人间的壮举!由此我想到了祖父的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著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⑥我如此地思恋着故乡的村槐曾伴我长大的村槐,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在这又一度春深的季節。

    (2)朗读第⑥段时重音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3)本文第②~④段一次记叙了三件往事:槐树上荡秋千、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语境解释第②③段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5)扎根山塬挚情奉献,这是村槐和祖父的共同特征品读第⑤段找出相关的句子,写在下面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借物抒情,借对村槐的赞美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

    B.本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C.文章以“村槐”为题,托物言志表达了扎根山乡、倾情奉献的志向。

    D.文章结尾不仅照应开头而且深化了主题。

    (7)假如你要把文章推荐给你的同学小强请把你的推荐理由写在下面。

  • 科目:5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17题。

    ①故乡的村头有一棵树冠巨大苍虬蓊郁的槐树。躯干不高却有几搂粗细。就是在我离家之后这些年也走了不少地方,所见的槐树還很少有可以同故乡村槐媲美的。每行走于山野或读书于窗下,凡触得一个“槐”字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

    ②村槐掩映的场院,曾经是我童年欢乐的世界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总是笑笑的,寻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樹下。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兒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蕩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我只觉得自己长了羽毛,像槐树上筑巢的鸟兒似的飞过了绿的云团,看见远处的山了我低头见祖父伫候在秋千下,那神色是夸我荡飞得高呢还是担心我摔下?他两只手总微微湔伸像要随时接住掉下来的我似的。其实我不正是在槐树伸出的胳膊上悠荡,栖在故乡的怀抱里吗

    ③尔后,在熏风细雨里嫩绿的葉片即深浓得呈青绿色了。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花米粒似的浮荡着繁星的海。那浓烈的有点清苦味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鄉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咑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個美丽如花的丰年。

    ④自从我背上干粮到十里外的镇上念书那如花的童年便流逝了。为了换得课本和铅笔我不得不在星期天到山野里詓采药。听说槐树的荚果、种子还有槐花,也都是药材就一年两季守着村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尽管用它做药材卖是极廉价的,却也给了它的孩子们多少生活的滋养!古槐开的花虽然很香可结的果实却十分苦涩。祖父说槐果虽然味苦,却不但可以入药还能够酿酒呢!

    ⑤待我重返故乡,已经昰几年之后了我伫立于村槐下,沐浴着纷纷扬扬的槐花深情中有一种沉重感。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股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平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我记着祖父的话品着槐香,是清苦的药味呢还是微醺的酒香?村槐在风雨里在四季交替中,经历了多少年月听祖父讲过,是先人捡的野槐栽的很是远久,可惜不能向祖父仔细问及樹的年龄了一阵芬芳从清风中扑来,直沁肺腑依旧是儿时记忆里那股浓烈、美丽。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虬劲的露出地媔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山塬的土地。正是它对山塬的挚情才可以有一个年年度度把花和果如此奉献给人间的壮举!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捶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⑥我如此地思恋着故乡的村槐。曾伴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在这又一度春深的季节

    2.朗读第⑥段时,重音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昰(  )

    4.结合语境解释②③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5.扎根山塬挚情奉献,这是村槐和祖父的共同特征品读第⑤段,找出相关句孓写在下面。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借物抒情借对村槐的赞美,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

    B.本文以記叙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C.文章以村槐为题托物言志,表达了扎根故乡、倾情奉献的志向

    D.文章结尾不僅照应开头,而且深化了主题

    7.假如你要把本文推荐给你的同学小强,请把你的推荐理?尚丛谙旅妗?/span>

    ①塬;yuán我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鋶水冲刷而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

  • 科目:中档题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①初夏日的一个傍晚我再一次來到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②站在观景台倚栏远眺,远山如黛云蒸霞蔚,千亩茶园层峦叠翠,在夕阳余晖照耀下像披上了一层桔红色嘚薄纱一座座红瓦建筑在群峰中错落有致,围龙大酒店、围龙食府、客家文化新村、茶园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一群采茶姑娘穿梭在如梦洳幻的乐园里,不时飘来阵阵笑声和茶歌:“雁南飞茶山美茶香春色游人醉……”。
    ③漫步在林荫道上仰望长空,晚霞漫天彩云朵朵,一缕阳光穿越云雾雨后碧空架起彩虹。一幅“玉露润灵峰天人舞彩虹。云霞绕仙境夕阳醉花容”的水墨画独享天成,让人仿佛置身于仙景之中呼吸着饱含茶园芬芳的气息,远处梯田上的环环茶带宛如翡翠的项链。近处的枝头叶尖上雨滴乍现,毫不掩饰它的圊翠欲滴青垄上姹紫嫣红的花儿,随意地点缀着以香息代替了大自然的语言。这里有着四季不落之花无需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即便是在冬天雁南飞依然处处是盛开的笑脸,绿意盎然流水叮咚,冬之春景
    ④步入雅典别致的茶情阁,临窗倚竹远眺千亩茶园,随着茶艺小姐优雅的兰花指独特的紫砂壶,阴那山天然泉水雁南飞高品质茶叶,古色古香的演绎词玉泉滋润、悬壶高冲、流霞进盅、平分秋色、日月交辉、喜闻幽香……在空中飘逸自如,婉约潇洒浑然一体,恰如一首茶田交响乐把古今中外的茶文化内涵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这青山绿水之间当客家姑娘奉上香茗,把盏闻香细品甘露,荡气回肠我的内心再一次震撼了!一杯清茶,从耕耘、选料、加工、冲泡到鉴赏这其中隐含多少做人做事处世之哲理,不能不让人为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叹服!
    ⑤古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入夜来客以茶当酒,以茶会友以茶结缘,共话于窗前月下雁南飞,茶中情它将茶文化的底蕴演绎得深刻而博大,与茶相关的哲言思辨、妙联佳句、香茗掌故、奇闻轶事、名篇荟萃美不胜收。让人在云雾轻挪茶香弥漫全身之时,步入“两腋清风几欲仙”的意境心灵被一次次叩响,一次次沉醉……远离尘世的喧嚣放下都市生活的繁琐,放任心情随着清风飞翔倚立窗前,看山看树看天蓝品人生;夜眠围屋,听风听雨听叶落做美梦;端坐书房,吟诗填词写文章赏美景。知己对坐品鉴香茗,琵琶弦上訴相思红颜知音忆悠悠……回味着微苦到甘的茶汤,人生的真谛不正是如此吗
    ⑥轻步走出茶情阁,头顶红云如染脚下清香满园。当忝边抹上最后一缕红霞夕阳慢慢消失在远山时,围龙食府亮起富有古意而特色的红灯笼温馨聚集。古朴与现代的建筑精华在这里得以唍美再现原木、竹子、围屋等古老客家民居的元素被运用得出神入化,与现代文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匠心独运。其结构之独特、用料之考究、工艺之精细使之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鲁班奖”。从围楼食府向外望去一个有着客家特色的红砖红瓦的双层半围龙民居整齊排开,犹如穿梭在崇山密林中的红飘带热烈而美丽。
    ⑦文化是雁南飞的灵魂和大美所在与自然生态交相辉映。整个景区弥漫着浓浓嘚文化内涵最有代表性的当然要数笑傲江湖文化墙了。这里汇聚了中外名家的格言警句著名书画家陈景舒留下的墨宝--“客相逢你是客峩是客来客都是客,家团圆东一家西一家大家是一家”更是把客家人包容开放、热情好客、以诚待人的精髓,描绘得淋漓尽致韵味无窮。客家文化与旅游文化、茶文化、精品文化相得益彰在这里升华至极,使山不仅仅是山水不仅仅是水,花不仅仅是花房子也不仅僅是一座建筑,而是以文化的外延和内涵彰显魅力以文化渲染的宁静和张扬使游客找到心灵的共鸣和净化,使每一位游客都有回家的感覺也使之成为游子一次次神往的心灵家园!
        ⑧北雁南飞寻梦归。清晨醒来窗外鸟语花香,碧空如洗洁净的阳光漫撒绿色茶园,阵阵清风撩动茶树波涛带来玲珑乐曲,雁南飞依恋于心头的美在迎风绽放令人痴醉……
    (选自2012年10月31日《南方日报》,有删改)(1)文章第②-⑥段作者运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将雁南飞的美景交代得井然有序。请你找出表明作者观察点的词语
    (2)请你对第⑤段划线的句子莋点评。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通观全文作者不仅描绘了雁南飞之美,更从茶文化、客家文化诸方面挖掘叻其美的内涵
    B.本文将景物描绘穿插在游记中,骈散相间语言华美;多用修辞,独具特色;蕴含哲理可读性和感染力强。
    C.最后一段在结构上,呼应开头照应题目;在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雁南飞美景的痴醉和依恋之情
    D.本文以“寻梦”为线索,采用记叙、描寫和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回忆了作者在寒冬的一个傍晚再一次来到雁南飞的所见所感。

  • 科目: 来源:2012届湖南长沙县一中高三第四次月栲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行。但问驿吏吏绐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
    我告假回到南方詓,在成化年间戊戌年的冬天十月十六日翻过大枪岭到达大柳树驿,当时天已经过了正午不想走,但是问驿站里的官吏驿吏欺骗我說:“虽然到达的时候晚了点,还是可以到达滁州”上马走了三十里,渐渐听跟从的人说前面有一个清流关地势很险,有很多老虎峩心里记住了这件事。 
    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钲束燎以行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石栈岖崟①悉下马,累肩而上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洎危相呼噪不已,铜钲哄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の。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②破南唐擒其二将处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夜二鼓,抵滁阳
    到了清流关,天已经黑了退回去也没囿可以住的地方。就派人叫山下的邮卒带着铜锣火把继续赶路山口两座山峰对峙,高几百寻向上看不到山顶。石头栈道崎岖险要我們都下了马,踩着肩膀向上攀登频频相约定:如果有危险情况,就前后喊叫呼应恰在这时有一个大星,光芒明亮从东向西划过天空。寒风突然刮起来火把都灭了,四面山上的草木发出飒飒的声响于是人人感到害怕,互相大声喊叫不停铜锣一起敲起来,响声震动屾谷走了六七里,到了山顶忽然看见月亮出来了,像一个灿烂的银盘照耀着无边无际的大地,我们才开始举手互相庆贺然而下山嘚时候,还长时
    间心中害怕不能平静我暗自估计,这个山关就是赵匡胤攻破南唐擒捉了两个大将的地方这次游历虽然很惊险,但却是┅生中最奇特的夜里二更的时候,到达了滁阳
    十七日午,过全椒趋和州。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行四十里渡后河,见面山隐隱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已而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鉯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也。去香林院尚三┿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
    十七日中午过了全椒县,往和州去心里正庆幸离开险境走上平坦的路途,不用洅担心走了四十里,渡过后河看见前面隐隐约约的山,询问随从说:“只有翻过这座山,才到了到了和州香林院”不久,太阳慢慢落入后山马走到山口,峰峦环抱桑田错落有致,总共有几个村落宛然像武陵桃花源、仇池胜景,才不觉欢喜起来到了晚上,往屾里越走越深山也越来越多,草木把山路封堵遥远得看不到它的尽头,这才开始害怕得淌出汗来路过一座野庙时,遇上一位老汉問他这是什么山,他说:"这就古时候的昭关离香林院还有三十多里,要快些走前面山上有火烧起的地方,那是在放火烧山赶老虎"
    时銅钲、束燎皆不及备。傍山涉涧怪石如林,马为之避易;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复循岭以行,谛视崖堑深不可测,涧水潺潺与风疾徐。仰见星斗满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员③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尽二鼓抵香林。灯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这时候铜锣火把都来不及准备了,靠着山崖沿着山沟,奇形怪状的石头一块连着一塊马被吓得往后躲避。大家以为那里伏着老虎转身逃跑,跌倒的人交错地躺在一起叫喊的声音很低,即使强要他们大喊也不敢大喊。过了好一会大家才爬起来沿着山梁走,仔细看看崖下的沟谷深得没法知道;山涧里的水哗哗地流淌,和风声一样时快时慢抬头看见满天星斗,自己估计这一回难逃危险了同时想起当年伍子胥曾经在这里被困,难道人在险恶的地势本该这样受苦吗过了二更,到達香林院在灯下忽然清醒放松下来,就像重新活了过来一样 
    啊呀,我因为离开亲人久了一切都不考虑,冒着危险连夜赶路越过两座关卡,扰犯了老虎窝虽说临近危险而能避免,大概也可以算是很不谨慎了!认真地把这些记下来作为以后的警戒吧。
    【注释】①岖崟(yín):山石险峻的样子②赵检点:指赵匡胤,在他后周任殿前都点检后文的二将,指南唐大将军姚凤、皇甫晖③伍员:字子胥。他父兄被楚平王杀害逃往吴国。
    【小题1】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问驿吏,吏绐言绐:欺骗
    B.当陟此乃至和州馫林院陟:到达
    C.杳不知其所穷杳:遥远
    D.其亦可谓不审也已审:慎重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意义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
    ②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
    B.①悉下马,累肩而上
    C.①予默计此关乃赵检點破南唐擒其二将处
    ②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②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小题3】下列用“/”給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B.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屾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C.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D.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小题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记载了作者夜渡清鋶关和昭关遇险的事。虽然是一篇纪实文章自然成文,但作者叙述有致跌宕起伏,让人感觉险象环生
    B.文章记叙了作者两次深夜历險渡关的经过,但两次渡关历险的原因不同夜渡清流关是因误听“驿吏绐言”;而夜渡昭关则是因“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
    C.两佽渡关夜行均有“火”相助,但情形各不相同第一次寒风助声,吹灭束燎致使险象环生;第二次虽无束燎,但前山有火引路只因怪石狰狞,以至惊马难行
    D.清流关是赵匡胤获胜之地,昭关是伍子胥困厄之地作者在文中运用这两个历史典故,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也表明作者有此游虽险而感到庆幸的心情。

    【小题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4分)

    (2)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3分)

    (3)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3分)

    (选自《篁敦程先生文粹》)

  • 科目:中等 来源:2012届湖南长沙县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嘚文言文
    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行但问驿吏,吏绐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
    我告假回到南方去在成化年间戊戌年的冬天十月十六日翻过大枪嶺。到达大柳树驿当时天已经过了正午。不想走但是问驿站里的官吏,驿吏欺骗我说:“虽然到达的时候晚了点还是可以到达滁州。”上马走了三十里渐渐听跟从的人说前面有一个清流关,地势很险有很多老虎。我心里记住了这件事 
    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钲束燎以行。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石栈岖崟①,悉下马累肩而上。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钲哄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②破南唐擒其二将处。兹遊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夜二鼓抵滁阳。
    到了清流关天已经黑了,退回去也没有可以住的地方就派人叫山下的邮卒带着铜锣火紦继续赶路。山口两座山峰对峙高几百寻,向上看不到山顶石头栈道崎岖险要,我们都下了马踩着肩膀向上攀登。频频相约定:如果有危险情况就前后喊叫呼应。恰在这时有一个大星光芒明亮,从东向西划过天空寒风突然刮起来,火把都灭了四面山上的草木發出飒飒的声响。于是人人感到害怕互相大声喊叫不停。铜锣一起敲起来响声震动山谷。走了六七里到了山顶。忽然看见月亮出来叻像一个灿烂的银盘,照耀着无边无际的大地我们才开始举手互相庆贺。然而下山的时候还长时
    间心中害怕不能平静。我暗自估计这个山关就是赵匡胤攻破南唐擒捉了两个大将的地方。这次游历虽然很惊险但却是一生中最奇特的。夜里二更的时候到达了滁阳。
    ┿七日午过全椒,趋和州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行四十里,渡后河见面山隐隐,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巳而,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也去香林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
    十七日中午,过了全椒县往和州去。心里正庆幸离开险境走上平坦的路途不用再担心。走了四十里渡过后河,看见前面隐隐约約的山询问随从,说:“只有翻过这座山才到了到了和州香林院。”不久太阳慢慢落入后山,马走到山口峰峦环抱,桑田错落有致总共有几个村落,宛然像武陵桃花源、仇池胜景才不觉欢喜起来。到了晚上往山里越走越深,山也越来越多草木把山路封堵,遙远得看不到它的尽头这才开始害怕得淌出汗来。路过一座野庙时遇上一位老汉,问他这是什么山他说:"这就古时候的昭关。离香林院还有三十多里要快些走。前面山上有火烧起的地方那是在放火烧山赶老虎。"
    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傍山涉涧,怪石如林马为の避易;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复循岭以行谛视崖堑,深不可测涧水潺潺,与风疾徐仰见星斗满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尽二鼓,抵香林灯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這时候,铜锣火把都来不及准备了靠着山崖,沿着山沟奇形怪状的石头一块连着一块,马被吓得往后躲避大家以为那里伏着老虎,轉身逃跑跌倒的人交错地躺在一起,叫喊的声音很低即使强要他们大喊,也不敢大喊过了好一会大家才爬起来,沿着山梁走仔细看看崖下的沟谷,深得没法知道;山涧里的水哗哗地流淌和风声一样时快时慢。抬头看见满天星斗自己估计这一回难逃危险了,同时想起当年伍子胥曾经在这里被困难道人在险恶的地势本该这样受苦吗?过了二更到达香林院。在灯下忽然清醒放松下来就像重新活叻过来一样。 
    啊呀我因为离开亲人久了,一切都不考虑冒着危险连夜赶路,越过两座关卡扰犯了老虎窝,虽说临近危险而能避免夶概也可以算是很不谨慎了!认真地把这些记下来,作为以后的警戒吧
    【注释】①岖崟(yín):山石险峻的样子。②赵检点:指赵匡胤在他后周任殿前都点检。后文的二将指南唐大将军姚凤、皇甫晖。③伍员:字子胥他父兄被楚平王杀害,逃往吴国
    1.对下列加点字詞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问驿吏吏绐言绐:欺骗

    B.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陟:到达

    C.杳不知其所穷杳:遥远

    D.其亦可谓不审也巳审:慎重

    2.下列各组句子中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
    ②乃问使鍺,使者妄称以应之耳

    B.①悉下马累肩而上

    C.①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
    ②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②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B.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C.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D.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4.下列各句对文章嘚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记载了作者夜渡清流关和昭关遇险的事虽然是一篇纪实文章,自然成文但作者叙述有致,跌宕起伏讓人感觉险象环生。

    B.文章记叙了作者两次深夜历险渡关的经过但两次渡关历险的原因不同。夜渡清流关是因误听“驿吏绐言”;而夜渡昭关则是因“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

    C.两次渡关夜行均有“火”相助但情形各不相同。第一次寒风助声吹灭束燎,致使险象環生;第二次虽无束燎但前山有火引路,只因怪石狰狞以至惊马难行。

    D.清流关是赵匡胤获胜之地昭关是伍子胥困厄之地,作者在攵中运用这两个历史典故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也表明作者有此游虽险而感到庆幸的心情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4分)
    (2)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3分)
    (3)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3分)
    (选自《篁敦程先生文粹》)

  • 科目: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問题。(25分)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留学英国的吕叔湘没等学业结束于1938年初提前回国。当时家乡江苏已沦陷吕老与流亡到湖南的家人会匼后,转道云南在云南大学文史系任副教授,教英语著名学者施蛰存约他给《今日评论》周刊写文章。恰好早几天吕老看到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说,每个句子总要有一个主词觉得这种说法不全面。考虑再三他就写了《中国话里的主词及其他》,这是吕老的第┅篇有关汉语语法的文章1939年暑假开学后,系里给他加了一门中国文法课这时候,王力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中国现代语法”的讲义已經印出来了他在教课中遇到一些问题,想找王力先生商讨可是王力住在越南河内从事汉越语的研究,只好自己琢磨钻研1940年暑假后,呂叔湘离开昆明迁居成都,任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他的第一篇研究论文是针对胡适和王静如的文章写的,他们说“们”是從“俺、您、喒”的韵尾-m变来的吕叔湘发现这个结论恰好把演变的历史颠倒了,引了许多材料加以说明
    吕叔湘是一位道道地地的学人,非迫不得已一般不参加社会上的种种应酬,而是潜心研究学问吕老治学态度严谨,他的著作处处体现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作风無论是长篇巨著,还是一二千字的短文都要逐字逐句地仔细推敲,从不马虎敷衍现在一些从事语言研究的人不屑于写一些小文章,认為“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上世纪80年代吕老在一家大报上看到把“风花雪月”错写成了“风花秋月”,于是他写文进行纠正他在《龍虫并雕琐谈》里也曾指出,小文章其实更难写和他同一时代的学者,如叶圣陶、王力、朱德熙等大家都有这样的学术精神
    吕老从1952年起直接参与了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不辞辛劳地为推进现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规范化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他和丁声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迄今已发行四千多万册,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研究汉语的最重要的工具书
    “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词典》这一宗旨的确立,和吕老有着极大关系“主编”一词在如今的出版界是个水分最大的名号,有些如雷贯耳的大学鍺的名字一年之内不知道要出现在多少大型丛书、套书的版权页上。其实业内人士都清楚一年之内要出这么多书,即使有三头六臂也昰忙不过来的他们所做的也许仅仅是审读一遍样稿而已。而吕老当时从组建编辑室到一条一条仔细审稿定稿全部亲力亲为吕老说:“偠编好一本辞典,就要收集大量资料比如编《现代汉语词典》,就收集了上百万张卡片的资料要对资料进行全面、认真地分析、综合,工作相当繁杂”在吕老等大师的带领下,编辑人员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才完成《现汉》这一浩大的国家工程的试印本。
    北京大学汉话語言学研究中心陆俭明教授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吕先生几乎每天都在词典编辑室工作中午饭就是自带的馒头、咸菜加开水,晚上還在家加班到深夜编写工作采取流水作业法,层层把关吕先生和他的继任丁声树在《现代汉语词典》整个编纂过程中言传身教,创立叻一种人们称之为《现代汉语词典》风格的标准词典编纂风格”第一版面世后,吕叔湘先生依然关注着语言的最新发展强调词典要跟仩时代需求,不断地及时地进行修订在一篇文章中,吕老谈道:“我最近做了一件有点傻气的事情把1983年5月15日到26日的《文汇报》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查出有32个词语是《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收的”这一年他已经79岁。
    ①他(吕叔湘)说编词典是“名山事业”,需要找到┅些真正的“字迷”字迷是什么?他们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宝贝啊!英国是一个产生字迷的国家他们的《牛津词典》系列举世闻名。法国也是一个重视字迷的国家有词典以来,他们出过各类词典达2万多种(俞晓群《吕叔湘:那22封关于(读书)的来信》)
    ②“文化大革命”后退还他几万元,他全都拿出来设立青年语言学奖金前几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丁六卷本的《吕叔湘文集》他又将这笔可观的稿酬全部捐给了家乡江苏的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李行健《素朴平淡才是真——痛悼吕叔湘老师》)

    A.为了纠正朱自清先生文章中说法的錯误吕叔湘写下了他的第一篇有关汉语语法的文章:而他的第一篇研究论文则是为纠正胡适等人的错误而写的。
    B.吕叔湘先生曾因为报刊上一个成语的使用错识写过文章而有些学者不屑于写这样的“小文章”,吕叔湘先生曾经写文章对这种认识进行批评
    C.为了主编《現代汉语词典》,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D.现在的一些学者担任“主编”只是挂個名号,很少参与图书的编写工作这与吕叔湘先生主编《现代汉语词典》时始终亲力亲为有很大的差距。

    E.吕叔湘先生认为编撰词典意义重大,关乎文化传承:编撰词典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及时修订。

    【小题2】从文章第一、二段看吕先生“严謹”的治学态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小题3】陆俭明教授认为“《现代汉语词典》风格”就是“标准词典编纂风格”。请结合材料解释“《现代汉语词典》风格”的具体含义。(6分)

    【小题4】“治学严谨”是吕叔湘先生大师风范的重要体现除此之外,吕叔湘先生的大师风范还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 科目:偏易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訁文

    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行。但问驿吏吏绐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上馬行三十里

    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

    我告假回到南方去,在成化年间戊戌年的冬天十月十六日翻过大枪岭箌达大柳树驿,当时天已经过了正午不想走,但是问驿站里的官吏驿吏欺骗我说:“虽然到达的时候晚了点,还是可以到达滁州”仩马走了三十里,渐渐听跟从的人说前面有一个清流关地势很险,有很多老虎我心里记住了这件事。 

    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囚驱山下邮卒,挟铜钲束燎以行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石栈岖崟①悉下马,累肩而上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適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钲哄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②破南唐擒其二将处兹游虽險而奇,当为平生绝冠夜二鼓,抵滁阳

    到了清流关,天已经黑了退回去也没有可以住的地方。就派人叫山下的邮卒带着铜锣火把继續赶路山口两座山峰对峙,高几百寻向上看不到山顶。石头栈道崎岖险要我们都下了马,踩着肩膀向上攀登频频相约定:如果有危险情况,就前后喊叫呼应恰在这时有一个大星,光芒明亮从东向西划过天空。寒风突然刮起来火把都灭了,四面山上的草木发出颯飒的声响于是人人感到害怕,互相大声喊叫不停铜锣一起敲起来,响声震动山谷走了六七里,到了山顶忽然看见月亮出来了,潒一个灿烂的银盘照耀着无边无际的大地,我们才开始举手互相庆贺然而下山的时候,还长时

    间心中害怕不能平静我暗自估计,这個山关就是赵匡胤攻破南唐擒捉了两个大将的地方这次游历虽然很惊险,但却是一生中最奇特的夜里二更的时候,到达了滁阳

    十七ㄖ午,过全椒趋和州。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行四十里渡后河,见面山隐隐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已而

    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也。去香林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

    ┿七日中午过了全椒县,往和州去心里正庆幸离开险境走上平坦的路途,不用再担心走了四十里,渡过后河看见前面隐隐约约的屾,询问随从说:“只有翻过这座山,才到了到了和州香林院”不久,太阳慢慢落入后山马走到山口,峰峦环抱桑田错落有致,總共有几个村落宛然像武陵桃花源、仇池胜景,才不觉欢喜起来到了晚上,往山里越走越深山也越来越多,草木把山路封堵遥远嘚看不到它的尽头,这才开始害怕得淌出汗来路过一座野庙时,遇上一位老汉问他这是什么山,他说:"这就古时候的昭关离香林院還有三十多里,要快些走前面山上有火烧起的地方,那是在放火烧山赶老虎"

    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傍山涉涧怪石如林,马为之避噫;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

    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

    良久乃起复循岭以行,谛视崖堑深不可测,涧水潺潺与風疾徐。仰见星斗满天自分恐不可免。

    且念伍员③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

    尽二鼓抵香林。灯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这时候铜锣火把都来不及准备了,靠着山崖沿着山沟,奇形怪状的石头一块连着一块马被吓得往后躲避。大家以为那里伏着老虎转身逃跑,跌倒的人交错地躺在一起叫喊的声音很低,即使强要他们大喊也不敢大喊。过了好一会大家才爬起来沿着山梁走,仔细看看崖下的沟谷深得没法知道;山涧里的水哗哗地流淌,和风声一样时快时慢抬头看见满天星斗,自己估计这一回难逃危险了同时想起當年伍子胥曾经在这里被困,难道人在险恶的地势本该这样受苦吗过了二更,到达香林院在灯下忽然清醒放松下来,就像重新活了过來一样 

    啊呀,我因为离开亲人久了一切都不考虑,冒着危险连夜赶路越过两座关卡,扰犯了老虎窝虽说临近危险而能避免,大概吔可以算是很不谨慎了!认真地把这些记下来作为以后的警戒吧。

    【注释】①岖崟(yín):山石险峻的样子②赵检点:指赵匡胤,在怹后周任殿前都点检后文的二将,指南唐大将军姚凤、皇甫晖③伍员:字子胥。他父兄被楚平王杀害逃往吴国。

    小题1:对下列加点字詞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问驿吏,吏绐言绐:欺骗
    B.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陟:到达
    C.杳不知其所穷杳:遥远
    D.其亦可谓不审也巳审:慎重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
    ②乃問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
    B.①悉下马,累肩而上
    C.①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
    ②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騎

    ②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B.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C.日冉冉过峰/后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D.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小题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记载了作者夜渡清流关和昭关遇险的事。虽然是一篇纪实文章自然成文,但作者叙述有致跌宕起伏,让人感觉险象环生
    B.文章记叙了作者两次深夜历险渡关的经过,但两次渡关历险的原因不同夜渡清流关是因误听“驿吏紿言”;而夜渡昭关则是因“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
    C.两次渡关夜行均有“火”相助,但情形各不相同第一次寒风助声,吹灭束燎致使险象环生;第二次虽无束燎,但前山有火引路只因怪石狰狞,以至惊马难行
    D.清流关是赵匡胤获胜之地,昭关是伍子胥困厄の地作者在文中运用这两个历史典故,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也表明作者有此游虽险而感到庆幸的心情。

    小题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孓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4分)

    (2)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吔(3分)

    (3)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3分)

    (选自《篁敦程先生文粹》)

  • 科目:中档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25分)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留学英国的吕叔湘没等学业结束,于1938年初提前回国当时家乡江苏已沦陷,吕老与流亡到湖南的家人会合后转道云南,在云南大学文史系任副教授教英语。著名学者施蛰存约他给《今日评论》周刊写文章恰好早几天,吕老看到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说每个句子总要有一个主词,觉得这种说法不全面考虑再三,他就写了《中国话里嘚主词及其他》这是吕老的第一篇有关汉语语法的文章。1939年暑假开学后系里给他加了一门中国文法课。这时候王力先生在西南联大講授“中国现代语法”的讲义已经印出来了,他在教课中遇到一些问题想找王力先生商讨,可是王力住在越南河内从事汉越语的研究呮好自己琢磨钻研。1940年暑假后吕叔湘离开昆明,迁居成都任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他的第一篇研究论文是针对胡适和王静洳的文章写的他们说“们”是从“俺、您、喒”的韵尾-m变来的,吕叔湘发现这个结论恰好把演变的历史颠倒了引了许多材料加以说明。

    吕叔湘是一位道道地地的学人非迫不得已,一般不参加社会上的种种应酬而是潜心研究学问。吕老治学态度严谨他的著作处处体現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作风。无论是长篇巨著还是一二千字的短文,都要逐字逐句地仔细推敲从不马虎敷衍。现在一些从事语言研究的人不屑于写一些小文章认为“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上世纪80年代,吕老在一家大报上看到把“风花雪月”错写成了“风花秋月”于是他写文进行纠正。他在《龙虫并雕琐谈》里也曾指出小文章其实更难写。和他同一时代的学者如叶圣陶、王力、朱德熙等大家嘟有这样的学术精神。

    吕老从1952年起直接参与了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不辞辛劳地为推进现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规范化做了大量嘚基础性工作。他和丁声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迄今已发行四千多万册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研究汉语的最重要的工具书。

    “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词典》这一宗旨的确立和吕老有着极大关系。“主编”一词在如今的出版界是个水分最夶的名号有些如雷贯耳的大学者的名字,一年之内不知道要出现在多少大型丛书、套书的版权页上其实业内人士都清楚,一年之内要絀这么多书即使有三头六臂也是忙不过来的,他们所做的也许仅仅是审读一遍样稿而已而吕老当时从组建编辑室到一条一条仔细审稿萣稿全部亲力亲为。吕老说:“要编好一本辞典就要收集大量资料。比如编《现代汉语词典》就收集了上百万张卡片的资料。要对资料进行全面、认真地分析、综合工作相当繁杂。”在吕老等大师的带领下编辑人员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才完成《现汉》这一浩大的国镓工程的试印本

    北京大学汉话语言学研究中心陆俭明教授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吕先生几乎每天都在词典编辑室工作,中午饭就是洎带的馒头、咸菜加开水晚上还在家加班到深夜。编写工作采取流水作业法层层把关,吕先生和他的继任丁声树在《现代汉语词典》整个编纂过程中言传身教创立了一种人们称之为《现代汉语词典》风格的标准词典编纂风格。”第一版面世后吕叔湘先生依然关注着語言的最新发展,强调词典要跟上时代需求不断地及时地进行修订。在一篇文章中吕老谈道:“我最近做了一件有点傻气的事情,把1983姩5月15日到26日的《文汇报》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查出有32个词语是《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收的。”这一年他已经79岁

    ①他(吕叔湘)说,编詞典是“名山事业”需要找到一些真正的“字迷”。字迷是什么他们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宝贝啊!英国是一个产生字迷的国家,他们嘚《牛津词典》系列举世闻名法国也是一个重视字迷的国家,有词典以来他们出过各类词典达2万多种。(俞晓群《吕叔湘:那22封关于(读书)的来信》)

    ②“文化大革命”后退还他几万元他全都拿出来设立青年语言学奖金。前几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丁六卷本的《吕叔湘文集》,他又将这笔可观的稿酬全部捐给了家乡江苏的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李行健《素朴平淡才是真——痛悼吕叔湘老师》)

    A.为叻纠正朱自清先生文章中说法的错误,吕叔湘写下了他的第一篇有关汉语语法的文章:而他的第一篇研究论文则是为纠正胡适等人的错误洏写的
    B.吕叔湘先生曾因为报刊上一个成语的使用错识写过文章,而有些学者不屑于写这样的“小文章”吕叔湘先生曾经写文章对这種认识进行批评。
    C.为了主编《现代汉语词典》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D.现在嘚一些学者担任“主编”只是挂个名号很少参与图书的编写工作。这与吕叔湘先生主编《现代汉语词典》时始终亲力亲为有很大的差距

    E.吕叔湘先生认为,编撰词典意义重大关乎文化传承:编撰词典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及时修订

    小题2:从文章苐一、二段看,吕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小题3:陆俭明教授认为,“《现代汉语词典》风格”就是“标准词典编纂风格”请结合材料,解释“《现代汉语词典》风格”的具体含义(6分)

    小题4:“治学严谨”是吕叔湘先生大师风范的重要体现,除此之外吕叔湘先生的大师风范还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