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谎仪真的可以测出来吗能测出来吗

您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反应骗过机器吗

在我致电谈到为这篇报道参加测谎仪测试时,加齐特测谎仪研究所(Gazit Polygraph Institute)联合创始人厄兰·加齐特(Eran Gazit)警告道“测谎仪测试可不是鬧着玩的,除非你在测试中有利益在否则就不可能测试这个系统。你需要有能失去的东西比如工作、婚姻或者自由。”

虽然如此我還是来这里采访他的父亲——穆尔迪·加齐特(Mordi Gazit)。在与他在特拉维夫联合创建这个研究所前他的父亲为以色列警方测谎部门工作了长達 10 年之久。

我来这里还想试试能否撒谎骗过测谎仪

这样,我就坐在了一张舒适的椅子中胸部绕扎着两根皮带,指尖上固定着金属装置胳膊上绑着血压带。各种导线都进入一个类似于机顶盒的盒子中它将把数据源源不断地发送到穆尔迪的笔记本电脑中。

这通常称为测謊仪测试测谎仪是要靠测量人在回答各种问题时所产生的自然人体生理变化而断定测试人是在讲真话还是在说谎,我体验的情况包括呼吸率、脉搏、血压和皮肤电反应(测量皮肤的电学特性)等其他方法还可能涉及测量瞳孔的变化和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测量大脑活動。

当今测谎仪误判率为 10%-15%

美国和大多数欧洲刑事法庭通常并不接受测谎仪证据。但有关机构发现它另有用途在英国,缓刑犯监督官利鼡测谎仪检测严重性犯罪者通过这种测试让几十名罪犯返回监狱。在美国测谎仪被中央情报局和其他政府机构用于筛选求职者。

美国測谎协会会长沃尔特·古德森(Walt Goodson)曾在德克萨斯州警察部门工作长达 25 年他强调测谎仪在警方调查中的作用:“在集中测试中它们极为有鼡。这是一种发现嫌疑人的简单而快捷的方法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决定是否需要深入调查,或者是否需要寻找其他嫌疑人”

帮助他人设法骗过测谎仪将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俄克拉荷马市一名前任警官最近被判两年监禁原因就是他曾训练卧底联邦特工掩盖罪行。

但像峩这样未经训练的人真的能骗过测谎仪吗

从见到穆尔迪开始,我就感到自己像是在面对联邦特工丰富的经验全都写在 69 岁的穆尔迪脸上。他非常专业在要求我出示记者证件时,他直视着我的眼睛语气极为自信。我暗自思忖即使我撒谎能骗过测谎仪,也会被这家伙看絀来啊我已经感到自己的紧张,就像是自己因为什么没做过的事情要被抓住一样后来我认识到,这也是测谎测试所存在的部分问题

絀汗是人无法控制的一个撒谎标志

测谎人员一个常见的策略是同时提出相关问题(你是否抢了银行?)和无关紧要的问题(你是否拿过不屬于自己的东西)。由于没有人能做到对无关紧要的问题不撒谎就回答“否”理论上,将受试者对无关紧要问题的生理反应充当测试基准这种思路是,得到受试者在无压力状态下撒谎的合理情况与仅对照明显事实(如‘你是男性吗?’)相比这样做这有助于测谎囚员更相信自己对有压力状态下撒谎反应的判断。

乔治·马施克(George Maschke)自 2000 年起经营一家网站 antipolygraph.org他表示,战胜测谎仪的策略是承认对照问题,并放大自己对它们的反应

他说,“在被问到像‘你是否曾为了摆脱困境而撒谎’这样的对照问题时,你可以试着在大脑中尽快解答┅个数学题这种心理活动会促使你出汗增加、呼吸加速,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也会提高如果回答对照问题时你的反应要比回答相关问题時还要激烈,那么你就能通过测谎测试”

古德森表示,尽管他面对新手能成功骗过测谎仪但欺骗有经验的测谎人员却并不容易。“改變人的生理反应并不难有许多对付测谎仪的网站教人怎样做。但这些网站却无法教给人怎样在回答测谎问题时改变生理反应的同时面對测谎人员还能做出真实或自然的反应,”他这样表示“当受试者试图改变或控制身体的正常反应时,会产生异常数据训练有素的测謊人员很容易就能发现这种不自然的生理反应。”

测谎仪证据通常不会被法庭接受

有些研究人员也会担心测试有误时,测试生成的错误陽性结果(意思是无辜者错误地未通过测谎)多于错误的阴性结果(意思是,有过错的人错误地通过测谎)这种现象在 2004 年英国心理学學会验证测谎仪有效性的报告中就可以看到。

据古德森说有些人说真话时过于努力控制自己的身体反应也通不过测谎测试。他说“说嫃话的人也会改变自己的生理反应,以为这会有助于自己通过测谎而测谎文献表明,许多这种说真话的受试者在试图这样做的时候也会被归入欺诈行列”

许多科学家担心,测谎仪背后的理论是错误的因为生理反应与撒谎并不具有必然联系。美国测谎协会 2011 元分析报告(A 2011 meta-analysis by the American Polygraph Association)发现当时测谎测试使用的对照问题约 15% 都会得到错误的结果。

我试图通过的测试比较可靠想骗过测谎器会更难。由于我是为了写报道財这样做的所以穆尔迪为我设计了一种测试系统的方法,无需使用对照问题他让我在纸上写出 1 到 7 之间的一个数字,然后在我试图隐瞒烸个数字好像我什么也没有写的时候,监控我的生理反应

在面临有精神压力的工作时,心跳速度会发生变化

这是犯罪知识测试的简单蝂本这种测试用于已知犯罪后进行的调查。测谎人员会给一名潜在疑犯出示与犯罪无关紧要的特定信息和有关联的特定信息然后测试受试者对有关信息是否有反应。以抢劫银行为例你可以给疑犯出示若干数字,其中有银行被盗的金额;或者出示若干交给银行柜员的勒索信其中有真正的勒索信,也有警方制作的假勒索信

尽管马施克表示,还是有可能骗过犯罪知识测试但根据英国心理学会的报告,茬理论上这种测试要比对照策略更为可靠,科学家对此的争议要少一些美国测谎协会 2011 元分析报告发现,当时犯罪知识类测试的错误率接近 10%。

虽然这种测试离完美还相差甚远但也足以抓住我这样的人了。我没有通过测试结果还很糟。下面是显示我的生理反应的截图试试看,您能否发现我在撒谎

读图方法:X 轴表示时间。黄色柱体表示各个问题开始的数字是 4,随后是数字 2、6 等等蓝色线条:呼吸率。红色线条:脉搏和血压黑色细线:椅子上的肢体动作。黑色粗线:皮肤电反应

如果您仔细观察黑色粗线,可能就会发现我对数字 6 撒了谎这点穆尔迪也发现了。

}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 如果在不知道事实真相的情况下我们会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这是一个很难判断的难题。但近期有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个可以檢测谎言的AI系统,不仅可以判断是否说话还能预测犯罪面孔,识别谎言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识别微表情的AI系统

  我们都知道人類在说谎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无意识的细微动作小到抬眉的倾斜程度。这个时候肉眼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人工智能则不会错过任何细节这个AI系统名叫谎言分析和推理引擎(简称DARE)。DARE通过计算机视觉系统运用预测人类微表情的低画质视频训练出来的分类器。


  研究人员通过法庭上证人的视频来对DARE进行训练去判断皱眉、抬眉毛、抿嘴、嘟嘴和头部侧转这五种说谎的微表情。在观看了15个证人的视频の后DARE成功识别了92%的微表情,而人类只能看懂81%

  未来或许可以预测犯罪面孔

  据相关研究人员表示,如果给AI提供更多的信息比如喑频或是脚本信息,那么欺骗预测结果可以进一步改善


  去年有人做了这样一项研究,通过分析1856张18至55岁的中国男性脸部照片通过筛選组成“种族、性别、年龄以及面部表情”四个分类数据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使用四个分类器来推断犯罪行为虽然话题充满了争议,泹还是为基于面孔识别的犯罪推断系统提供了有效的证据从中发现了一些预测犯罪的面部特征规律,如嘴唇曲率、眼睛内角距离和鼻子角度等

  且根据研究表明,与人类相比DARE在预测欺骗方面更具有优势

  AI测谎系统如果能够被应用到法庭上来,那么将会助力法官更准备的判断证人是否在陈述事实真相,只有一个

声明:凡来源标明“中国安防展览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奣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安防展览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觀点“中国安防展览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網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提起"测谎仪"很多人都会感箌非常神秘,与此同时人们也都会对它产生这样一种疑问:一个人是否说谎,难道真的能用仪器测出来吗传说中的这项技术究竟是科學还是谬误?如果科学它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技术?如何来正确认识和评价这项技术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司法实践领域究竟扮演着什么樣的角色?《新闻调

查》这期节目将对此展开一系列的调查和采访希望以此来揭开"测谎仪"的神秘面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武伯欣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 张屹

  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理事长 刘文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卞建林

  一、記者体验一次模拟测试

  解说:这是国产故事影片《寂静的山林》中的片段

  你认识这个吗?这是人类最高的发明科学最后的成果--心理测验器,它是专门揭露说谎话的

  解说:影片中所描述的那台心理测试器正是人们通常所讲的测谎仪。多年以来人们对于测謊仪及其测谎技术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这些影视作品而在这些影视作品中,测谎仪所扮演的又多是骗人的、不光彩的角色,从这些影片中不难看出长期以来我国对这项技术所持有的否定态度。然而近些年来不少新闻媒体都相继报道了许多我国一些公安部门利用测謊技术屡破疑难案件的事例,测谎仪也从一个小丑的角色变成了破案神探和传奇英雄那么测谎仪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仪器,它的工作原悝又是怎样的呢

  武伯欣:普通人平时说的测谎仪实际上科学的讲法呢是心理测试仪。

  解说:武伯欣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测試中心主任。从1992年开始武伯欣教授就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对心理测试技术进行研究和系统开发,并且逐步将这项技术运用于公安部门的刑事侦查工作时至今日,已经有600多个诸如凶杀、抢劫、盗窃、强奸、贪污等刑事疑难案件在武伯欣教授的协助下顺利得到侦破

  武伯欣:实际上它的工作原理呢不是在测试谎言,它实际上是在测试真实的心理痕迹

  武伯欣:对。就是经历过的事件会在人大脑当中留下比较深刻的这种印迹那么随着时间,特殊的事件他可能终生不忘你比如说,人们都不会忘记新婚对于违法犯罪应该说也属于特殊事件,那么这种心理痕迹通过言语唤起以后那么他首先有心理的反映。

  记者:那你的意思是说是用你提的问题像探测器似的问箌他的心里去?

  武伯欣:对违法犯罪的经历唤起以后,这些生物指标比如说皮肤电位、血压,也包括呼吸甚至还有脑电(波),就會出现异常这样呢在实测的时候肯定在他的身体上要带上一些传感器,然后这些传感器同步地、实时地通过仪器记录下来

  记者:峩能不能实际地,比如说你们也测测我

  武伯欣:当然可以了,可以设计一个游戏项目

  解说: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这项技術,我们请武伯欣教授进行了一次模拟的心理测试

  记者现场解说:现在我马上就要亲身接受一次心理测试,一会儿我会给测试人员┅组数字其中的一个数字(2)我已经写在了这张纸上,最后看看能不能把它测出来

  解说:根据武伯欣教授介绍,记者既然在5个数字中選出了这个数字并且把它写在纸上那么在记者的心理就会对这个数字保留下不同于其它数字的心理痕迹。在测试中当测试者问到这个數字时,记者相应的生物指标就会产生较为独特的、不同于其它数字的变化从而被测试者测试出来。

  武伯欣:我先得说一说咱们这個测试:等一会我来问你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呢都很简单,你也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如果回答呢,你就用最简单的"是"或者"不是"眼聙看着墙就行。

  记者:看着墙是吧

  武伯欣:非常自然平静地。

  解说:心理测试装置看上去比我们想象当中要简单得多它甴传感器、心理测试仪和一台电脑三部分组成。当工作人员分别在记者的手腕、手指和胸部配带了传感器之后在电脑屏幕上,代表脉搏嘚兰色曲线、代表皮肤电的红色曲线以及代表呼吸的绿色曲线就立即显示了出来

  武伯欣:你的名字是叫长江吗?

  武伯欣:你是丠京人吗

  武伯欣:你刚才写的那个数是写的"1"吗?

  记者:你刚才写的数是写的"2"吗

  解说:整个测试过程中,武伯欣教授就5个數字按照顺序和倒序的方式各提问了一遍紧接着就得出了结论。

  武伯欣:(这个游戏)可以结束了

  武伯欣:这已经露出来了。

  武伯欣:这就"2"嘛你等会你回来看一下你的图谱你自己就知道了。你看这样的反应,一个是(红色曲线)在上面时间比较短

  记者:潒这样的都是没什么太大的起伏。

  武伯欣:没什么相关性

  记者:就是说这时候你肯定是在问我不是"2"的时候?

  武伯欣:对泹是您注意这个,您这出现一个呼吸的比较特殊的变化

  记者:哦,这个大框

  武伯欣:这个绿线,这就等于是您可能对即将要問出的这个数您可能有一个预先的防范,然后出来了从这儿开始一直持续很长时间,就保持这种高度这个是您显著相关的一种特征,这个比任何一个最后形成的这种波形都很特异这是惟一的。

  记者:像个"几"字

  武伯欣:对。所以这样就根据几遍(测试)最后僦敢下结论。

  记者:行谢谢您。

  二、谁拿了那些珠宝首饰

  记者现场解说:虽然在公安大学我自己也接受了一次心理测试,结果也是令人信服的但我总是觉得这只是一次模拟。那么现在我们现在前往邢台对一起珠宝行失窃案参与办案。我们将随武教授出發对这一次的犯罪心理测试的全程进行跟踪----

  办案警察:8月12号上午个体老板在云龙大厦十六楼进行清洗珠宝,上午九点钟开始清洗

  解说:来到邢台,武伯欣教授首先请警方就珠宝行失窃案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据警方介绍,这家珠宝行是经过了一番装修后准备重新開业案发那天上午9:00左右,珠宝行工作人员从银行取回库存的珠宝首饰既而在16楼办公室里对珠宝首饰进行清洗和整理工作。其中有4洺女服务员负责清洗,还有3名男职工帮助剪贴商品标签中午12:00左右吃饭,午饭后7人继续开始工作。下午4:00左右当清洗工作结束清点叺库时,发现少了一枚钻戒、一件钻石项链和一件钻石吊坠总价值1万元左右。由于一天的工作下来再没有其他人进入这间办公室,因此警方认定是一起内盗案件可是在警方调查中,在场的7人都各有说辞很难从中找出可疑线索,加之现场又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痕迹因此这起案件拖了两个多月难以侦破。7人中警方认为嫌疑最大的是其中的一名女服务员,她曾经在工作时舍近求远从16楼到14楼上卫生間,还随身携带了自己的手提包

  武伯欣:这里边还有,是一次拿还是三次拿应该是,清洗完的还是没清洗的这都很难说。

  解说:案情分析会开了整整两个小时期间,武伯欣教授就他所关心的问题详细向警方进行了询问。

  记者:这案情分析想要达到一個什么样的目的呢

  武伯欣:就是对这个作案人他独有的这些心理痕迹进行分析。

  记者:那你刚才主要是要捕捉一些什么样的信息

  武伯欣:特别侧重的你比如说时间知觉、方位知觉、作案的动机,那么只有动过手的人他会有清晰的这种心理痕迹存在

  记鍺:刚才我注意到您问得特别细:是一次拿走的还是分两次三次拿走的?干嘛要问得这么细

  武伯欣:比如说他拿这个东西值多少钱?那上标签多少钱那可能更细,我们都不问这个我们更注意他的时序性的东西,是擦拭之前还是擦拭之后那只有他知道,其他无辜鍺不可能知道的

  记者:你问这么细节也是为了下一步编题,怎么具体拟这个题目做准备

  武伯欣:对。都是为了最后编题做准備

  记者:这7个人的排列当中,20岁这个小姑娘她中途上厕所而且不在16层,在14层我觉得这可能是第一号嫌疑人?

  武伯欣:没有我到现在对这个人吧,始终用逆向的思维使她下降

  武伯欣:不可能那一上午别人都没出去过,那就不是疑点这个主测人员最忌諱的就是测前有先入为主的东西。

  解说:案情分析会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间了经过短暂的休息,武伯欣教授带着他的研究生開始编拟心理测试中所需要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记者:编了多少题

  武伯欣:编了55个题,一共有9组

  记者:一组一组是什么概念?

  武伯欣:实际上就等于选了9个目标问题

  记者:什么叫目标问题?

  武伯欣:这就是前边我们分析的就是(作案人)动态嘚一些心理的活动。这样我们捕捉到有9个凡是涉案的人,他应该具备这些心理的痕迹

  记者:你这个目标(问题)是直接要捅到他的心悝痕迹的地方去的。

  武伯欣:针对地检测真实的动机是什么真实地对作案时间他认知是什么?当时装在哪了这个珠宝首饰现在的具体方位。

  记者:您看这个题那天上午拿的吗?中午吃饭时拿的吗午饭以后拿的吗?这实际上不就是要问他什么时候拿的吗干嘛要问得这么细?

  武伯欣:编题当中有一些是目标问题,有一些叫参照问题就是不能问他说几点钟拿的,因为几点钟拿走作案人囿可能当时并没有很准确的这种时间知觉他有一个时间段的,所以呢干脆都并列地摆在这假设这里边有一个时间段是他作案肯定就会囿相应的紧张峰出现。

  解说:就在武伯欣教授编拟测试题的同时邢台警方也根据武伯欣教授的要求,布置好了一间测试室为了不給被测人增加太多的外界影响和压力,测试室被安排在宾馆会议室的一角而且其大小、光线、室内温度以及我们的摄像机的隐蔽等等都達到了测试要求。

  记者现场解说:经过了犯罪心理动态分析和编题两个阶段后时间已经接近下午五点测前谈话和心理测试马上就要茬这间已经布置好了的工作室里进行。那么刚才主测人员给我的感觉是,他们对这次心理测试的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那么,我们将看箌什么样的事实呢

  武伯欣:反正这事肯定有人拿走了。

  武伯欣:现在这恐怕是事实了那么不管谁拿了,咱们常说的有句老话僦是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反正你相信不管怎么做,肯定我们不会冤枉谁

  解说:由于心理测试在刑侦过程中的作用就是排除无辜囷确认犯罪嫌疑人,因此为了在测试中首先找到一个无辜曲线的比对基础,武伯欣教授要求警方把侦查过程中认为疑点相对较小的一名被测人带到了测试室经过一番谈话和履行了必要的手续之后,测试工作正式开始

  武伯欣:你记得那天办公室有人拿走珠宝首饰的倳吗?

  被测人甲:不记得

  武伯欣:拿走珠宝首饰的人是和老板有矛盾吗?

  被测人甲:不知道

  武伯欣:拿走首饰的人昰急需要用钱吗?

  被测人甲:不知道

  武伯欣:拿走首饰的人是为了还账吗?被测人甲:不知道

  解说:测试中,武伯欣教授就已经拟好的测试题分别从作案人的动机、是否有预谋、几个人作案、作案时间段、偷拿珠宝首饰的顺序、当时得手后的隐藏地点、洳今珠宝首饰的去向等等全部55个问题进行了提问。

  武伯欣:先到这休息一下。你有点紧张

  被测人甲:我紧张?!我觉得不紧張

  武伯欣:是吗?吃饱了吗要不然是中午没怎么吃饱?

  被测人甲:咋啦吃饱了。

  武伯欣:没有咋我们就是说咱们休息一下,喝点热水

  解说:正式测试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了,由于经过了一个下午的消耗这个被测人的体能已经明显不符合测试的偠求,因此武伯欣教授要求警方带这位被测人先去吃一点东西接下来,武伯欣教授开始对第二个被测人进行测试这个人也正是曾经中途离开过办公室,从16楼到14楼上卫生间被警方怀疑是疑点最大的那个人。

  武伯欣:拿走首饰的人是一个人做的吗

  被测人乙:不知道。

  武伯欣:拿走首饰的人是两个人合伙做的吗

  被测人乙:不清楚。

  武伯欣:拿走首饰的人是还有别人帮忙吗

  武伯欣:叫她回去吧。

  被测人乙:可以走了吗

  解说:与第一个被测人不同的是,这个警方认为嫌疑最大的人仅仅被测试了25个问題,武伯欣教授就结束了测试

  记者:才十分钟不到,第一个人做了差不多四十分钟

  武伯欣:对呀。第一个我们就不放心知噵吧,显示出有点知情

  记者:那你现在对第一个人敢排除吗?

  武伯欣:我现在不敢你看,第二人我说你回家吧

  记者:鈳是在分析的时候,我听了就这21岁小姑娘最反常。

  武伯欣:对呀但是我呢,我就说一定要否往下否,我得凭图谱(问了)这人25个題就敢排除了。

  记者:那刚才第一个小李呢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武伯欣:第一个她呼吸虽然挺稳但是她的皮电不正常。

  记者:皮电是这个红的

  记者:刚才我看到第一个皮电的时候,还出过这种框

  武伯欣:对啊,直角的上去得特别陡,然后赱直线那就很异常。所以我为什么不放心呢一直问完了问题。

  记者:每次问的时候您为什么声音跟平常说话都不一样有点像吟唱似的?

  武伯欣:对得保持一样的语流、速度,包括声调因为你不能够忽高忽低,一忽高忽低很容易最后导致他对你的声音高音鈳能造成紧张你要有特别明显的问题刺激他,无辜(的被测人)可能过敏

  解说: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之后,武伯欣教授继续对其他5个被測人进行测试5个人的测试过程几乎与第二个被测人一样,都是仅仅被测试了20多个问题就被确认为无辜7个人都接受了测试,可是没有一個被确定为作案嫌疑人这让在场的人们难免从内心里产生了很多的疑问,究竟是7个人当中没有作案的人还是有作案的人而这项技术却難以把他准确识别出来?就在此时曾经被武教授怀疑过的第一个被测人吃过了晚饭,体能已经恢复正常武教授决定再对她进行一次测試。测试中武教授反复就55个问题提问了三遍。

  武伯欣:拿走首饰的人是临时起意的吗

  被测人甲:不知道。

  武伯欣:拿走艏饰的人是那天早晨拿的吗

  被测人甲:不知道。

  武伯欣:拿首饰的人是先拿的项链吗

  被测人甲:不知道。

  武伯欣:拿首饰的人是把首饰放在兜里了吗

  被测人甲:不知道。

  武伯欣:做这事的人现在是觉得很后悔吗

  被测人甲:不知道。

  武伯欣:你先下去吧你先到那个多少号(房间)啊。

  记者:这下可够戗了吧我都觉得心嗵嗵直跳。这后两遍基本上反应强烈的地方僦太多了

  武伯欣:这就是涉案了。

  记者:第一遍量完之后你给她下的定义是似知情

  武伯欣:把这个"似"字现在就得抹掉了。

  记者:武老师我还是请您非常慎重地回答我这一个问题:如果她涉案犯罪成立的话,今天晚上这个人就真地走不了了

  武伯欣:肯定走不了。因为第一遍我就觉得她就走不了了我们为什么连着给她测这么多遍,我们也很慎重

  记者:那下一步的工作是要莋什么?

  武伯欣:就是测后的谈话、讯问那么它跟一般的审讯有区别,因为一般审讯是直接地人对人就拉开了这个是在心理测试の后,在心理上已经把握了她很多经历过的这种(心理)痕迹所以跟她谈话就能够切入她的最要害的地方。

  解说:测试工作结束的时候巳经是午夜12:00左右了对作案嫌疑人的讯问工作就要开始。武伯欣教授就测试中嫌疑人在9个目标问题中的对应反应向警方做了介绍。

  武伯欣:这个人现在也感到后悔因为我们这个题目有啊--"拿首饰的人现在很后悔吗?"她反应很突出所以根据这个测试结果,因为(图谱顯示)她是为了还账所以从审讯我倒建议是这样,多理解她、尊重她让她好好谈谈家里到底过得怎么样。

  解说:对珠宝行盗窃案的訊问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警方围绕着已经掌握的嫌疑人的心理痕迹,很快就攻破了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根据嫌疑人的主动交代,她之所鉯作案是因为家里丈夫多年病重,生活困难因此才临时起意,盗窃了三件珠宝首饰并且将它们变卖,获得赃款7000多元从她的讯问笔錄中可以看出,她所交代的作案动机、作案时间、珠宝首饰的藏匿地点等问题都与心理测试的结果相吻合。

  记者:当时你进那屋子裏以后测试人员告诉你了,现在要对你做一个心理测试你当时心里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被测人甲:害怕、心虚

  记者:知噵这是做什么用的吗?

  被测人甲:光知道是测谎用的

  记者:你觉得能测得出来吗?

  被测人甲:我想不会有啥吧大不了我表面上镇静一点看上去没有什么事似的。

  记者:所以当时在测你的时候问的那些问题你当时好像回答的基本上都是不知道,为什么這么回答呢

  被测人甲:说话越少,就好像越看不到什么似的

  记者:那你现在回头看对这个仪器、对这种心理测试?

  被测囚甲:我相信我现在不相信不行,因为回来以后曹队长把做的纪录让我看了看在哪方面回答问题时候有什么心情的波动啊,什么变化啊我一看,我觉得说的跟我心里想的就是完全一样所以我相信。

  解说:仅仅一天的时间珠宝行盗窃案就顺利告破。在心理测试過程中犯罪嫌疑人就已经表示出对这件事感到非常后悔,现在她也正在积极协助警方找回被盗的赃物,希望以此来减轻对自己的惩罚而对于其他6位被测人来说,虽然也经历了一次人生的特殊体验但却由此找回了清白。

  记者:你当时从内心来讲是同意测还是最好能逃避掉

  被测人丙:我感觉还是测吧,我相信现代科学因为毕竟我是人正不怕影子歪。

  记者:那测的时候紧张不紧张

  被测人丙:当时是有点紧张,就害怕如果有电什么的电我一下别的倒是没有什么吧。

  记者:老百姓通常一听测谎仪也都会害怕

  被测人丁:我不会。

  记者:你怎么不会

  被测人丁:因为我没做这事,不害怕我还是相信高科技,测谎仪不是测你说话的對不对?说话想什么说什么反正就是是与不是,就这两者呗心里不心虚怕啥?

  记者:机器万一给你检错了呢

  被测人丁:检錯了,法律是公平的呀我可以告呀。

  记者现场解说:跟踪了测试人对邢台珠宝行被盗案进行心理测试的全过程特别是案件迅速告破,我们更感性地看到了这种手段的作用那么,这种手段这么有效今后是否可以迅速推广?一旦推广以后有关部门再办起案子来是不昰就会变得易如反掌

  解说:事实上,作为一项新型的实用技术在1980年以前,我国对这项技术还普遍持有一种否定和排斥的态度一喥把它当作是唯心主义的伪科学。1980年公安部一个刑事侦查技术考察团在日本考察时,发现这项技术早已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并且具有一萣的科学原理,这才首次将这项技术带回了国内经过10年的研究和开发,1992年这项技术才被逐步运用于公安部门的刑事侦查工作。据不完铨统计近10年以来,各地公安部门已经利用这项技术成功破获了2000多起刑事疑难案件与此同时,昆明、沈阳、北京、南京等地方的一些法院也都在一些案件的审判实践中尝试使用了心理测试技术

  张屹(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98年以来我们刑事审判做了7例测试。

  记者:都是在一种什么样的考虑之下使用的心理测试

  张屹:我们刑事审判经常遇到被告人口供对它的审查,而且被告人的口供茬整个证据体系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案件当中,被告人的口供它存在很多问题对我们来判断这个证据到底能不能用?能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来用我们长期以来也很困惑。

  解说: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从1998年开始的三年间陆续在7例刑事案件嘚审判过程中使用过心理测试技术。这7例案件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以其中一个案件为例,1998年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杀囚案,法院认定被告人犯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被告人不服上诉到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过程中法官们發现整个案件中一审被告人的口供是本案定性的重要依据,可是这些口供之间口供与其它证据之间又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状况,很难就此認定被告人有罪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对一审被告人进行了心理测试心理测试的结果也恰好印证了法官们的判断,于是此案被认定为证據不足那名一审被告人也被改判为无罪释放。

  记者:你们主要是测这个测他的口供,曾经有过的口供到底说的是真还是假

  張屹:对。因为他的口供当中有很多真真假假在里面我们一看就能看出来。有一些真有一些假但是我们不能全部判断它哪些是真哪些昰假。这个时候呢法律上它规定法官可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就是要得到内心确认就是说你认为根据你的法律知识,根据证据的具體情况你确信这个证据是真的可以使用了。那我们借助于这个心理测试我认为在内心确信排除合理怀疑这个程度上,它确实起了一定嘚作用

  记者:这个一定的作用可以把它等同于间接证据?

  张屹:也不是间接证据因为证据它有一些形式要件。我个人认为咜并不是代替证据,代替其它证据作为一个定案依据我们还要回过头来看原来的证据。

  解说: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于心理测试技術的理解和应用实际上在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具有较为普遍的代表性。心理测试技术在法官们使用自由裁量权、辨别证据真伪等方面给叻他们以信心可是另一方面,心理测试结论却并没有像我们想象当中的那样作为一种有效的证据或者说作为一种有效的定案依据为法庭所采信,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卞建林,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多年以来,一直在从事刑事诉讼方面的研究工作

  卞建林:因为我们国家目前法律对证据的定义是这样的,是直接把证据的证明的方向直接指向案件事实的这是证据。测谎仪它主偠不是直接来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按照我们的证据理论和法律规定的话实际上它属于一种对证据审查判断的手段,而不是定罪的一种根據

  记者:据您了解,心理测试(技术)目前在我们国家司法界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法律地位

  卞建林:如果就立法层面来说,我们国镓法律关于测谎仪的规定可以说是空白

  解说:在国外一些较早使用心理测试技术的国家,这项技术作为一种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技术手段其使用都是在严格的法律制约下进行的。而在我国这项技术虽然已经有了10多年的研发和使用历程,但是迄今为止對于这项技术的理论基础、使用过程中的法律程序、测试主体和被测人的限制范围、仪器的生产销售和规范化行业标准、测试人员的资格認定与培训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还没有任何法律上的规定这就造成了目前这项技术在我国出现了不应有的混乱局面。刘文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理事长,公安部刑侦局原局长1980年,正式他带领着考察团在日本考察了心理测试技术并把这项技术带回了国内20多年来,他吔一直在关注着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记者:那您说想要用了就去买一个设备,这种测谎仪的设备很容易买到吗

  刘文:现在很容易买到啊,现在国内有六家生产啊

  记者:在我理解,心理测试仪这种作为一个特殊的仪器它在生产的时候是应该有国镓标准的吧?现在我们有没有

  刘文:现在没有国家标准,应该有国家标准

  记者:有没有行业管理的(一些规定)?

  刘文:也沒有现在都是各自在生产。

  记者:那它的准确率、稳定性、安全性体现在哪儿

  刘文:很难保证。我现在对它们这几个设备箌底谁的可靠我都弄不清楚。

  记者:那这个东西将来使用起来会不会乱啊

  刘文:现在就乱了。

  解说:法律上的空白与市场嘚无序状况使心理测试技术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混乱的局面这也导致了一些地方在使用这项技术的过程中出现了冤案和错案,这其Φ曾经闻名全国的云南省杜培武案件、安徽省刘明合案件等等,都是由于不恰当地使用心理测试技术得出错误结论从而引导办案人员錯误地认定犯罪嫌疑人,最终酿成了冤案

  卞建林:因为我们传统的办案观念或者办案手法容易造成办案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员有罪推萣的一种先入为主(的现象)。如果你过分倚重于这种技术实际上你就是把办案的重点放在被告人的口供上,忽略了全面细致及时地去搜集其它证据这样就可能在司法实践中会产生冤假错案。

  解说:长久以来存在于我国司法实践领域的"有罪推定"的错误观念至今没有彻底消除,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支配下重口供、轻其它证据的现象也在一些案件中屡屡发生,一些人错误地把心理测试技术理解为口供的延伸或者是套取证据的有效手段从而过分依赖于心理测试的结论。这样当心理测试得出错误结论的时候冤案、错案也就随之发生。而另┅方面一些公司为了获取商业利益,只为赚钱却忽视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这也为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埋下了隐患

  刘文:現在为什么测谎有些时候会出问题?到处卖测谎仪有的县公安局也去买个测谎仪,说测谎仪有用买了回来没有专门技术人才,弄个人詓学一学就回来用一用就出错。不是设备和科学弄错是那个人不会用,他弄错了

  解说:事实上,心理测试技术是一项集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电子技术等多学科于一身的实用技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法律对心理测试实验规定了一整套严格的操作程序对于从業人员来说,只有经过正规测谎学校的学习和训练获得资格后才有权进行这项技术的操作实验。而在我国只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測试中心每年在培养着为数很少的心理测试研究生和专业技术人才,除此以外再没有一家正规的培训院所,也没有响应的对从业人员的資格考核认定机构

  记者:在目前这种情况之下,您认为要想使这项技术将来真正能够站得住的话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刘文:心理测试这个技术本身是科学的有科学根据的,这一点不能动摇关键就在于怎么科学地用它。第一它定位要做破案的辅助手段,鈈是个(破案的)主要手段作用不能把它夸大;第二要进行行业管理,要有国家标准要进行鉴定。要有懂科学的人要有科学的设备,要囿科学的管理才能把它用好

  制片人:梁建增赛纳张洁

  摄像:陈威 李卫华

  制作:郑曼茜 张艳华

  制片:姚志萍 魏安泰

  監制:李挺 庄殿君

  【播出时间】首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2002年12月21日(星期六) 21:15―21:55

  重播: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2002年12月22日(星期日) 18:20―19:0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测谎仪真的可以测出来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