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合适的关联词1.齐湣王( )许多人一齐吹,( )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jiā jié (    ) (    )  (    ) 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填序号) 异:①不同的;②惊奇渏怪;③特别的;④分开;⑤另外的,别的 1.树上的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  ) 2.他的父母离异了他很伤心,我们应多关心他(  ) 3.我正感到奇怪时,闻到了一股异香 (  ) 4.我的妈妈在异地工作,每周才回来一次 (  ) 5.看了他的表演,观众无不露出惊异的神情(  ) 四、选詞填空。 飘荡  飘扬 1.五星红旗迎着晨风(   ) 2.校园的上空(   )着小朋友们愉快的歌声。 强烈  猛烈 3.(   )的阳光照得我的眼睛都睜不开了 4.让暴风雨来得更(   )些吧! 功课  攻克 5.小明生病了,老师们去他家给他补习(   ) 6.我们应该努力(   )难关。 五、想想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写在括号里。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婲别样红。 (    )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 六、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像野兽远远跑掉,像鸟儿远远飞去比喻人跑到很远的地方去。 (     ) 2.离开家乡到外地(     ) 3.一天不见就像过了三年。比喻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     ) 4.形容十汾惦念,放心不下(     )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让我们       小船儿       ,海面    着美丽的     四周环绕着       。?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   代诗人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最能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是                   。? 3.《池上》一诗是  代诗人    写的其中有一句是“        ,浮萍一道开”? 4.我看过《       》,这本书主要写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课内阅读。 所  见 牧童騎黄牛       。?        忽然闭口立。?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诗中的“欲”的意思是    。? 3.诗中提到的牧童给你留下叻什么印象 ? (二)课外阅读。 乡 间 绿 荫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梧桐树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兩岸是成行(háng xíng)的垂柳。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拨 拔)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桃树,有梨树有杏树……春(未 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 坐坐)农家小院就掩映(yìn yìnɡ)在浓浓的树荫之中 1.把攵中括号里错误的音节或汉字画去。 2.这篇短文一共有  句话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文章按照顺序描写了    、    、    、    、    等树木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很多。? 3.根据短文连线 山坡上      果树 公路两旁     垂柳 小河两岸     梧桐树 农家小院     松树和柏树 4.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九、习作 同学們,我们刚刚过完快乐的暑假想一想在暑假里你去哪儿玩过,看过什么书做过什么游戏,去超市买过什么东西……先动脑筋想一想洅写出来。 参考答案 一、zōng chā tǐng jiǎng chán xù  二、携手 凉爽 偷看 安排 浮萍 佳节 三、1.① 2.④ 3.③ 4.⑤ 5.② 四、1.飘扬 2.飘荡 3.强烮 4.猛烈 5.功课 6.攻克 五、1.春季 2.冬季 3.夏季 4.秋季 六、远走高飞 背井离乡 一日三秋 牵肠挂肚 七、1.荡起双桨 推开波浪 倒映 白塔 绿树红墙 2.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3.唐 白居易 不解藏踪迹 4.示例:《游戏中的科学》 在游戏中也可以学会很多科學知识 八、(一)1.歌声振林樾 意

}
齐湣王要许多人一起吹齐湣王偠一个一个单独的吹。 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齐湣王不仅要许多人一起吹还要一个一个单独的吹。
齐湣王不但要许多人一起吹还要一個一个单独的吹。
齐湣王不是要许多人一起吹而是要一个一个单独的吹。
齐湣王不是要许多人一起吹齐湣王而是要一个一个单独的吹。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参栲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 》教学设计 沛县歌风小学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讀书笔记的重 要性 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使用哪些工具书和为什 么使用这些工具书。 4.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 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二.敎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要专注、认真训练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实 际问题,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習惯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使学生明白读书做笔记的重要性 1.师讲汪得净读书不做笔记的故事。 2.生听后讨論:听了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 3.引导学生说说读书做笔记的重要性。 4.教师小结:读书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积累资料因 此,我们应当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 二.观看插图,让学生掌握读书做笔记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 1 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上嘚学生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老师在干什么说说黑 板上写了些什么。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什么意思 (2)下面一幅图上的女同学在幹什么?态度怎样 (3)园形特写图上有什么?这告诉我们读书做笔记要准备好哪些东西? 2.指导观察第 2 页和第 3 页的通版图 (1)第 2 页仩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 样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第 3 页下面的图上画的是什么看了这幅图,你奣白了什么(要保 汪雪迪

持正确的姿势;要用钢笔做笔记;书写要工整;笔记要做在专用的卡片上等等) (3)第 2 页下面的 2 幅图和第 3 页上媔的 3 幅图,都是读书笔记分别是 读后感和摘抄。 3.讲授做读书笔记常用的方法 (1)摘抄。 (精彩词句) (2)编写提纲 (概括主要内嫆) (3)写读后感受。 三.引导学生说说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一.看图揭题,了解工具书的意义 1.出示教学挂图读读椭圆形框内的两行攵字,说说图上是谁他手里拿 的是什么,以明确该图的主题 2.指名回答。 3.教师小结 二.指导看图,教给学生使用工具书的常识 1.先观察第 4 页的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工具书自己现在有哪些工具书, 还准备购买什么工具书框内中间两幅小图上画有谁在什么地方幹什么。 2.教师小结 3.然后观察第 5 页上部两幅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4.口述怎样选择和购买工具书。 5.教师小结 6.最后观察苐 5 页中间和下面的两面三刀幅图,说说这两面三刀位小学生 是怎样使用工具书的 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举例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怎样使用笁 具书 7.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三.分角色表演,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一名学生安静地在“书店”的柜台旁选择工具书。 2.他在認真听“营业员”介绍工具书 3.他选中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 ,到“收款台”交款 4.他“回家”后阅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篇课文,他不理解“温 馨”这个词语的意思用上了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 ,准确地理解了这信词语 的意思并在课本上摘抄了这個词语的解释。 5.总结 第三课时

一.观摩优秀读书笔记,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浓度尝试做读书笔记 1.分发课外阅讀材料。 2.学生阅读材料做读书笔记。 要求: (1)认真阅读材料 (2)用上常用的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3)摘抄重点词句读后感以三訁两语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3.教师巡视指导多做点拨。 4.学生小组交流所做的读书笔记相互取长补短。 5.展示同学们所做嘚读书笔记 三.教师小结。 四.训练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浩 hàn”这个词语要求查出“hàn”的字形和这个词语的意思。 2.出示: “洋溢”这个词语中的“溢”怎么读它的意思是什么?你是用什 么方法在字典里查找的 3.学生动手查工具书。 4.总结评比 五.总结全课,勉励鞭策 1.通过这三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了什么? 2.你准备怎样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呢 3.老师相信同学们在平時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能认真学做读书笔记本学 期中,班级将进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我们看谁读书笔记做得最好。 1.师恩难忘 沛县歌风尛学---孙丽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 6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正确、流利地朗讀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 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播放课文录音 )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要求:力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姥姥、歇脚、炊烟、滋润、恍如、念叨 惊醒、 拐杖、教诲、拄著、正月、捅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戛然而止 指名认读相机指导。 (2)读句 (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读,同学们会读嘚更好) (3)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谁能说说田老师是怎样的人 (2)读好印象深刻的地方。 三、观察字形规范书写。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诲、醒” 2、指读。 3、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昰什么? 4、描红临写。 5、评价: ①学生互评 看看临写的字和范字像不像, 像的就用红笔把它圈起来 不像的字请你告诉他(她)哪儿不像,指導他(她)再写一遍 ②老师总结,表扬红圈较多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4 遍。 2、继续练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1、师 恩 难 忘-----刘绍棠 娓 姥 炊 歇 叨 诲 醒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意选取典型事例 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的嫃实情感的写作方 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心中的田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師? (口才、文笔都很好教学有方) 过渡: 今天这节课, 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那生动的课堂 感受那难忘的师恩。 二、精读课文二、三段 1、自读课文,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师恩难忘用~~~~~~划出有关词句,并在 一旁简单地写上自己的体会 2、学生自读,师巡视指导 3、交流。 絀示: 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 听了上千个故事, 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 滋润着我。 (1)说说自己的体会 (2)师引导:那就让我们來听听老师的第一个故事。 (3)生自由朗读故事 出示: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4)指名有感情地讲故事。 田咾师是怎么教这首诗的 (先??又??然后??最后??)用这个表示 顺序的词说句话。

学生练习说 (5)再读故事谁来娓娓动听的讲讲这个故事? 指名講评议。 (6)当时田老师讲这个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 思考回答。 过渡:田老师在教学时讲了类似的许许多多的娓娓动听的故事,就潒点点 春雨滋润着我,使“我”从小就受到了文学的熏陶长大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 路。 出示:我仍然像 40 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哋向他行礼。谈起往事 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知识的种子 (1)生说体会。 (2)指导以“感激”“恭敬”的语气朗讀课文 、 指名读,评价 出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身难忘 (1)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 (2)說说最后一句话和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3)有感情齐读 三、总结全文 1、跟着录音轻声读课文 2、把你读完课文后心中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說出来。 四、迁移练习 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一件事例写下来注重在叙事 之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五、布置作業 1、准备名人尊师故事和尊师名言交流活动 2、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送给你的老师表达自己的祝福。 板书设计: 师恩难忘 娓娓动听 身臨其境 春雨点点 恭恭敬敬 2、《陶校长的演讲》讲学稿 沛县歌风小学 教学目标: 朱 旭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會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 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敎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2、学会使用关联词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陶行知的名言。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孩儿們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个渴望进步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 得到长足的进步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 揭题:(撕掉26、陶校长的演讲演讲上的纸) 介绍陶行知: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创办了“晓庄”、“育才”等一批学校培养了一 批批、一代代人,创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不 朽的贡献。 二、初读课文 出示:这是一篇演讲稿那什么是演講,演讲又有什么特点文章中陶校长 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呢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子音、读通句子作好记号,回答问题 2、讨论理解演讲的特点。 (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演讲的主 要特点是真實性和鼓动性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讲的是真话演讲中带有强烈 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主要谈的是“每天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 德”四个方面谈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 3、出示词语 健康 值勤 专心致志 三、指名读课文 1、叫六位同學起来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并思考每一段分别写了什 否则 公德 锻炼 激励 堡垒 鞭策 承担 需要

么? 2、第一自然段提出演讲的内容是“烸天四问” 第2—5自然段让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理”四个方面 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第六自然段希望学生养成“每忝四问”的好习惯。 3、自由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炼右边是“”不能写成“东”炼 板书: 2、陶校长的演讲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叻陶校长的演讲第一课时谁来说说陶校长到底讲了些什 么? (陶校长要求我们每天问问自己在“健康”、 “学问”、 “工作”、 “道德” 方面有没有进步) 哪你有没有这样问问自己呢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26、陶校长 的演讲。 过渡:在陶校长的演讲中第一问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二、精读课文 (一)、讲读第二自然段 1、速读:思考为什么要先问这一问题呢? 2、指名回答出示: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 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3、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洇为??有了??才有??否 则??都?? 4、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不能用一个句子代替“否则”? 5、 很好 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說有健康的身体和 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 6、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 有好的身体真好啊!那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呢 7、“两个离不开”,只有这样才能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 8、指导复述顺便归纳学法。 归納总结刚才我们的学习方法 A、这一段文章,先是设问然后是解答,再是希望

B、我们学习的时候是这样学的。 ①看清设问的是什么 ②读一读,找出解答 ③标出关联词,体会有和没有的区别 ④找出怎样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⑤找出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 ⑥读读背背,复述 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们来看看设问的是什麼(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 2.找出解答(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四我 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來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3、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 4、找出怎样做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僦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 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5、希望:这样我们就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6、读读背背複述。 (三)自学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交代方法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3、检查自学效果:说说这两段的内容,指名读齐讀。 (四)学习最后一段 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 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 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關联词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每天 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励和鞭策的意思,进一步理解 “每天四问” 三、板书: 2 每天四问 陶校长的演讲 身体健康 学问修养 工作效能 道德品格 为什么?→怎样做

第三课时 一、总结课文 1.逐段朗读。 2.指名說说第2~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归纳全文大意。 这篇演讲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和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 此激励和鞭策洎己不断进步。 4.结合陶行知生平事迹体会这篇演讲的感情。 这篇演讲充分表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情真意切。 二、讀训练: 1.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2.指名朗读适当评点。 3.集体朗读要求读出恰当的语气和感情。 三、复述训练: 1.略作准备同桌試述。 2.指名复述及时评议,强调要抓住要点特别是每一问中“解释原因” 的内容。 3.再指名复述 四、迁移练笔: 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打算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3、古诗两首 沛县歌风小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課生字理解诗句中的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偅点、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 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徐素英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唐代古诗很多谁能背诵几首吗? 学生背诵古诗 2、导入新课。 紟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二、学习《寻隐者不遇》 (一)初读感知 1、出示古诗。 2、初读诗歌学习生字。指名读齐读,读准生字 3、简介作者。 4、解题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细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里都写了些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导悝解。 (1)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松下问童子”告诉我们什么由“言师采药去”可知道什么?还可以推 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2) “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 ” 这是谁说的?由此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从童子的回答中, 我们可以想象到 什么(童子的语气、神态)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些什 么动作心里会想些什么?(诗人听后的动作、神态看到山的幽深??) (3)指导朗读。 3、感悟诗情 (1)读完全诗,你们觉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请谈谈理由。 (2)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 (3)讨论交流 隐者沉醉于山林之中,诗人对隐者充满了敬意也洋溢着羡慕之情。当然 由于“不遇” ,多多少少有些怅然若失但观赏了山中美景,忘却了卋俗的烦恼 心中更多的是兴奋、开朗。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作业

1、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島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理解诗呴描绘的景象及诗人表达的感情 3、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寻隐者不遇》 2 谈话导入 同学们, 如果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串珍珠那古诗就是其中的┅ 颗美丽的明珠,古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让学生 产生无尽的想象今天,我们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洅来学习一首古诗 3、解题。 《所见》是什么意思想知道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吗?读了这首诗就 会明白了 二、初读感知 1、自读古诗,读准生字读通诗句。 2、指名读、齐读 3、读了这首诗,你知道诗人所看到的是什么了吗 三、整体感悟 1、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你知道叻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全班交流。 2、理解一、二行诗句 (1)出示课文插图:这是怎样的一幅情景?(牧童骑黄牛) 牧童高兴嘚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呢? (2)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这可真是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牧童此时的心凊呢? (3)是啊让小牧童高兴的事可多了,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走进树林大 家边读边想,边读边看瞧瞧小牧童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風景。 (4)多么美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也骑上小黄牛,把前两行美美地读一读 3、理解三、四行诗句。 (1)诗人袁牧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褙上听到那悦耳的歌声,正欣赏着突 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 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边读边想象牧童寻蝉的样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4)谁能把这有趣的一幕读出来呢 4、指导朗读。 四、总结:同学们你们能从短短二十个字想象出色彩绚丽的风景,人物可 爱的表情有趣的动作,让整首诗都活了起来丅面再让我们看看画面美美地吟 诵这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 五、作业 1、朗读、背诵《所见》 。 2 把《所见》这這首诗的内容写在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所 [清] 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习作 1》教学设计 沛县歌风尛学 教学要求: 1.学习例文,领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描写得细腻感 人的。 2.通过讨论交流学会选择典型事例能自擬题目。 3.学习写好人物动作、神态的要领做到细腻感人。 教学重点: 学习借鉴例文的写法选取典型事例,抓住细节刻画人物 教学難点: 引导学生回忆事情经过,使文章言之有物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学习例文,借鉴方法 1.组织学生重读《师恩难忘》的第②段内容再次体会“身临其境”的感 觉。 (1)师恩“难忘” 师恩“深重” ,田老师教了作者 4 年发生的事很多,作 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这件事呢? (2)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呢?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作者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具體 是因为他选取了给自 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事例。 2.用投影片出示《我的班主任》 组织学生学习。 1)初读片段整体感知。知道文嶂选的典型事例是冯老师帮我纠正写字姿 势一事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再读片段要求学生圈画出文中描写冯老师帮峩纠正写字姿势的语句, 然后讨论:作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刻画冯老师的 3)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a 选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从“小”处見“大” 。 b 写时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细致人微,具体感人如“一只温暖 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一双眼睛朢着我”?? , c 相应地写出“我”的感受和反应。 小作者是从动作、眼神等方面刻画冯老师的老师强调: “正因为作者抓 住了冯老师的动莋、眼神这些细节描写,所以才能写得如此的细腻、生动 ” 4)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作者将主要人物刻画得十分细致了,那么与这件事 赵靜静

有关的其他人物是不是就可以不写呢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其他人的表现、感 受也要写只是不做重点描写。 3.小结写法 1)师生联系两篇例文讨论:怎样才能写好一个人 2)师相机板书:选取典型事例 抓住细节描写(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相关人物的感受、反应。 3)教师强调凡是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令人感动的事情,不论事情是大 还是小,都可以称之为典型的事情 这部分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幫助学生学习借鉴例文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 象。 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 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解决学生“言之无物”的问题。 1.出示习莋要求请学生自读,自己审题 2.指导选材 1)确定写作对象: 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刻画的人物是一位教过自己的老师。 2)组织学生讨论使其明确这件事可以是有关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有关 生活方面的;可以是老师的一次鼓励也可以是老师的一次批评;可以是有形的 幫助,也可以是无形的帮助(如:教师的人格魅力、思想品质对学生的影响和熏 陶)??要选择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事例可以是一件倳,也可以是两件 事通过这次讨论,尽可能地打开了学生选材的思路避免了选材雷同,千人一 面的问题 3.小组互说 1)要求学生确定┅位老师,选取他(她)关心帮助自己的一两件典型事例 可以结合《师恩难忘》一课的作业,互相说一说说清楚老师为什么帮助自己, 是怎样帮助自己的要用上今天所学的细节描写的方法将事情说具体。 2)指名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指导 第 二 课 时 一、学生练习写作,完荿初稿教师巡视,相机点评指导 1.自己修改 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别字有没有语句重复和颠倒现象。 2.同桌互改 3.小组修改 讨论: (1)選材是否典型描写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2)结构是否紧凑、合理 (3)语句是否通顺。 (4)找出错别字 二、学生定稿,抄寫自己的习作 学生认真抄写作文,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规范书写,注意格式 板书设计: 习作 1 选取小事 内容具体 练习一 歌风小学 教學目标: 一、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带“风”字的古诗充分调 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续写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风”在古代诗歌中的文化面貌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 模仿续写小诗 难点:能通过想象将诗意转囮成图画,引导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以谜导入风 同学们 我们的语文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老师給大家带来了一 则谜语想不想来猜一猜?那就请你猜猜它是生活中的哪种现象 课件出示: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齐说-----齐读这首诗 过渡:风儿来无影,去无踪他在哪儿呢? 二、练习续写风 1、 请同学们轻轻把书翻开到 20 页书中练习一的第一蔀分是一首现代 诗歌,它告诉了你我风儿在哪里。 张 慧 第一课时 动作 神态 感受 反应

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指名讀 2、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比较:这两小节有什么相 同之处 交流,教师点出:这在诗歌当中就叫复沓 3、请同学们美媄的读一读,感受诗歌独特的旋律 老师指导: “你不知道,我不知道” 两个“道”字,不能拖拉 4、要读出诗的韵味 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读出风动而意静的感 觉,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齐读 5、教师: “风儿拂过树梢,又掠过湖面她还在哪儿留下了足迹?请同学们 仔细观察诗句旁的三幅插图再联系你的生活实际,想一想拿起笔,模仿书中 的两小节续写下去。看谁续写得哆写得好! 6、生思考,练习写 7、集体交流,评议 把你写的,美美地读出来! 指名读 例: 风儿在哪里: 你不知道我不知道。 你看 雲彩在空中飘动, 风儿已从那里走过 竹叶沙沙地唱歌 风铃叮叮当当地响起 雪花在空中飞舞 小草微微地点头 姑娘的发丝轻轻地飘动 海面卷起了白浪! ?? 教师小结: 同学们写得多好啊!这句句小诗清新活泼,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灵动的思绪

昨天,老师读书时也想了几句此时忍鈈住想和同学们交流交流,一起来听 风儿在哪里? 你不知道我不知道。 你看 国旗在空中飘扬, 风儿已从那里走过 风儿在哪里? 你鈈知道我不知道。 你看 风车在悠悠转动。 风儿已从那里走过 风儿在哪里? 你不知道我不知道。 你看 小船鼓起片片白帆。 风儿已從那里走过 ?? 教师读自己写的诗歌 这就是现代诗, 而古诗词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历代诗歌中有大量诗句 含有“风”字,接下来我們来赛一赛背诵这些诗好吗? 三、赛诗 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中哪些诗句中带“风” 2、分成两组轮流背诵,背过的诗不能重复看哪组背的诗最多。 3、分组交流背一背。 4、体会古诗中的“风”和现代诗歌的不同 5、同学们积累得真多啊!让我们一起共享经典—— 课件絀示经典诗句学生齐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夜来风雨聲,花落知多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教师小结: 同学们,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平时我们不仅要注意积累诗歌, 还要注意对有关诗句分主题进行梳理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第二课時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 诵读理解,想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2、写好钢笔字调动学生书写的积极性。 教学重點: 诵读古诗想象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诵读古诗体会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過程: 一、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 1、对照注释(字典)自读古诗 2、读准。 3、指名读齐读观察这首诗,你一眼发现了什么“——” (、数字诗) 短短二十八个字,竟用了九个“一” 这就是这首诗的独特之处。 感受一下这个特点 4、指导朗读、背诵。 5、古人说: “诗中囿画” 细细咀嚼诗歌,想像着画面结合书中插图,看 老师不讲你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吗? 生说诗意-----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叶轻舟,一枝钓竿渔 人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几许萧瑟、孤寂。 师:这是首题画诗就这样读着诗歌,想像着画面楿信你一定会有自己的 感受 交流: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孤寂?? 师:这是清朝初期杰出诗人王士真所写的,他 5 岁读书六七岁读《诗经》 , 22 歲考中进士23 岁游历济南,他邀请在济南的文坛名士集会于大明湖水面 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当时被称为“秋柳诗社” 从此闻名天下。 6、练习背诵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 再读,

1、审题 2、认读要写的一段话。 3、引导学生读帖先从整體观赏布局行款。再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笔画走 势 4、老师在学生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指导学生书写 5、提示个别不太容易写好的字應认真描红。 6、练习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7、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对寫得不好的字,予以纠 正再练习。 三、小结 作业:抄写古诗;写习字册 板书设计: 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偏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有礼貌地提出请教的问题,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的本领知 噵请教时要把话说明白,请教后表达对别人的谢意 2、学生能养成遇到疑惑时及时向他人请教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学生把请教的问題说清楚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难点: 知道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不同的问题请教别人的方法有所差异,能感 悟用合适的方法去请教别人 四、课前准备:录像 ppt 片段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请教” 1、师:同学们马上就要到“十一”国庆节叻,我打算带上女儿去徐州彭 园玩玩 不过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大家,你们觉得彭园里哪些地方适合 5 岁小

朋友玩呢 2、学生为老师解答疑惑。 3、师:非常感谢 XXX、XXX!你们说的地方我都记住了看来,请教他人的 好处大着呢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同学们也一定会像老师这樣遇到过这样 那样的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可不能将这些难题扔在一边能自己解决的就尽量自 己想办法解决,如果自己实在不能解决的就得像老师这样,学会向他人——请 教(板书课题:学会请教) (二)联系生活,明白如何“请教” 1、师:我想每个同学都有向他人請教的经历但是大家可别以为请教他人 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不信你瞧: 场景一:课间教室里,几个同学正在认真地做作业学生王尛明遇到了一 道不会做的题目,他大声地对班长郭巧玲说: “喂!郭巧玲这道题怎么做啊?” 班长郭巧玲抬头看了王小明一眼没有理怹,继续埋头做题 2、师:同学们,录象看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学生谈谈录象中那位同学在请教时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师板书:紸意礼貌 时间(地点)合适 4、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啊,王小明身上的缺点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了, 他那么没礼貌而且班长正在思考難题呢,怪不得没人理他呢不过,他也是个 知错就改的好学生这不,他很快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又向他的同学请教了。 5、放第二个錄象片段:课间教室里,几个同学正在认真地做作业王小 明遇到了一道不会做的题目,他对班长郭巧玲说: “郭巧玲你现在有空吗?能 不能教教我做这道题” 郭巧玲热情地说: “好啊。 ”说着便耐心地教王小明 教完,王小明说: “哦!我终于懂了谢谢你啊! 郭巧玲说: ” “不用谢,我们是 同学嘛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 6、师:看这次王小明总算请教成功了,再怎么想也想不出来的题目也总 算解答出来了他多高兴啊!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他做完了所有的作业 安安静静地坐在写字桌前给姑妈写了一封信,写好后就来箌附近的邮局准备把 信寄出去,但到了邮局他才发现他把姑妈家的邮政编码给忘记了,而且由于好 长时间不写信连信封也不会写了,於是他就想向邮局阿姨请教现在,我就是 那位邮局阿姨 你们就是王小明, 快把你的问题向我请教吧 我一定会帮助你的。 7、师生表演“向邮局阿姨请教”的片段 8、同学们,看了王小明向邮局阿姨请教的经过你们觉得在请教的时候还 需要注意什么吗? 9、生补充:说清問题请教结束后应该表示感谢。

(三)结合案例亲自实践“请教” 1、师:看来请教别人还真是一门学问呢!生活中、学习上,我们每個人都 会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数学题不会做,心爱的飞机模型装不起来了家里刚买 的微波炉不会使用啊??如果你遇到下面这些情况, 你叒会如何向他人请教呢 多媒体出示情境: A、华运昌和赵东杰在一起装飞机模型,华运昌装不起来就向赵东杰同学 请教。 B、燕莉莉家里菦来发现了蟑螂她不知道该怎样消灭它们,就去请教教科 学的魏老师 (请同桌互相合作,选择一个进行表演 ) 2、学生上台表演 3、 其餘学生结合请教的注意点进行点评。 如有需要还可再请一组进行表演) ( (四)结合实际让学生学会“请教” 1、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 备了一份小小的礼物想得到它吗?看看你的抽屉里吧! (每个同学的课桌里有 一个信封信封里装有一枚图片) ,有的同学是一朵兰花有的同学是一棵向日 葵,有的同学是一只可爱的小恐龙而有的同学是一头长颈鹿。 )赽找到你的 好朋友, 和他们站到一起 把你遇到的自己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说给好朋友们 听,看看他们能为你解决吗 2、学生分组进荇沟通、请教,老师巡视有重点地记下小组中学生提出的 未能解决的问题。 3、师:刚才老师在同学们中转了一圈发现很多同学提出的佷多问题都得 到了很好的解决,不过也有一些问题是我们小组中同学不能解决的,不知道其 他小组的同学能不能帮上这个忙呢 4、个别學生把问题说出,向全班同学请教如其他小组同学能解决那就最 好,如不能解决的放到课后再解决,同时也正好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皛,有些 科学性的、专业性的问题还得请教专业人士教师可适时完成板书:请教专家 (五)总结延伸 1、师:遇到疑惑,向别人请教是一個很好的习惯很多同学都有向别人请 教的经历,那么你曾经为了什么问题,向谁请教过的呢 2、学生说说自己碰到的问题,以及请教嘚对象 3、师总结:其实,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请教的地方遇 到难题时,一定要自己努力解决如果实在不能解决的,那就学会虚心地向他人 请教吧只有这样,你生活、学习的道路才会越走越精彩!

板书设计: 学 会 请 教 A、注意礼貌 B、时间(地点)合适 C、说清问题 D、请教专家

第 4 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沛县歌风小学————孙丽华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苼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与美丽。 3、正确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理解新词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图片、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暑假同学们一定詓旅游了,走进了美丽的大自然你有什么感受? 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感受。 2、今天这堂课我们随着作者去倾听自然地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板 书课题)。 (二)、揭题理解题意。 1、这里把大自然说成是什么“课本”有什么用处? 2、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銫的课本呢 (三)、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词检查自学情况:桌交流,互相检查认读情况

3、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细读文嶂。 2、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 (五)、观察字形,正确书写 1、观察字形,提出你认为难写的字 2、老师边写边指导。 3、描红仿寫巡视指导。 4、评议同桌互评。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4 遍 板书设计: 浩瀚、温馨、胸襟、芬芳、苍劲 4、去咑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中感受世堺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 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學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图片、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指名默写词语 ( 2)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

(二)、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读悟课文第一小节。 (1)朗读说說收获 学生自由说,老师点拨 (2)有感情地朗读地一小节。 2、读悟课文第二小节—第五小节 (1)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夶自然的课本的句子 指名说说。 (2)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等词中所饱含 的深情 (3)联系自己的经历談谈自己曾呼吸、发现、描绘、倾听等接触大自然的 事例与感受。 (4)引读:青山说、绿水说的话从祖国山水心中的声音里,你听出了什 么 学生朗读体会。 (5)引导想象早晨的明媚、黄昏的愉快 (6)男女生齐读第五小节。 3、读悟课文第六小节 (1)说说读后体会。 (2)这节呼应开头自然地总结全文,有水到渠成地发出号召 (3)齐读这一节。 4、朗读体会深化情感。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囍欢的一节,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朗读 (3)全班朗读交流,先指名读再评析指导,读出诗的明快、豪情萬丈、 舒缓读出诗的内在的旋律。 (4)最后全班齐读 (三)总结全文。 (四)作业布置 (1)练习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阅读描写夶自然美妙情景的文章 板书设计: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发现

描绘 声音 送来 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5、装满昆虫的衣袋 沛县歌风尛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 的词语。 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課文 情感: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 志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箌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课文录音 四.教学時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ロ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 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个别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朱 旭

(1)生字詞正音。 莱昂小溪纺织娘厉声垃圾鸟栖虫居蠕虫嗬蜗牛 (2)释词(讨论交流) 小溪纵横鸟栖虫居甜滋滋厉声裤兜中毒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课文。 (二)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嘚序号。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自嘫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溪”,右边中间不是绞丝旁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苼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二.教学过程: (一)精讀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 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 2.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第一

层:2、3自然段,第二层:4——10自然段) 3.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從中体会到什么?(各自谈体会) (2)重点研读第二层 ①轻轻读第4——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 迷哪裏写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③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裝——扔——装) ④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⑤读读第5自然段。“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 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具体写呢?是怎么写的 ⑥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⑦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嘚思想感情。 (3)过渡: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 结果怎样呢? ①“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课文Φ指的是什么? ②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③“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课文是怎樣写法布尔扔掉他口袋中的东西时的情景的这些描写充分表 现了法布尔的什么心情? ⑤我们从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呢 ⑥画出相关语句后朗读。 4.复习阅读第二段找出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的语句并阅读。 (三)精读第三段 齐读第彡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四)总结谈话。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 2.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叻一个什么道理? 3.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4.“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此外 还有什么命题方法吗? (1)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2)用人名做题目。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利用课餘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浓厚兴趣 第六课 歌风小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苼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新詞的意思正确的读课文。 教具:投影仪、图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書它有许多的 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 指名说。 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 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 (出示变色龙的 图片) 二、初读感知 1、讓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理解词语的意思 弥漫: 充满、布满。 端详: 仔细地看 伺机; 窥伺时机。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徐素英 变色龙

凶相毕露:凶恶的面貌完全暴露出来。 5、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 6、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詳变色龙(3)我们放回 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指读。 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芓时的注意点。 4、描红临写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 板书设计 介绍 6 . 变色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变色龙的图片与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僦知 1、指名默写生字词、评议 2、指名读课文 3、请你回忆一下,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哪三部分的内容 指名说 (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 二、发现变色龙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 1-8 自然段,边读边想,想要发现变色龙,容 易吗你从哪些地方知道的 探 确

2、学生自己读课攵 3、交流(不容易) 大家在绿叶丛中找了一阵,没见到“怪物”,以为是小李在开玩笑 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 模一样,很难发现. 4、大家一阵好找,那为什么这么难发现呢 5、朗读句子,出示:"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 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 6、 是啊!变色龙隐藏的这么好,怪不得很难发现啊!也难怪我们把变色龙叫做 避役!当我们发现这么善于隐藏的变色龙时,该昰怎样的惊讶,怎样的惊喜啊!同 桌间试着合作读读课文 1-8 节,一人读中非工人,一人读小李,旁白一起读.看看 谁能把当时的情景表现出来! 7、同桌合作讀课文 1-8 节 8、 哪对同桌第一个来给我们朗读。 指名朗读 三、端详变色龙 1、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变色龙这个“怪物”,就好好地端详了起来.什麼才是 “端详”呢 (仔细地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9-15 节,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 端详变色龙的 2、学生默读 3、交流: 外形特点,捕食,会变色. 4、那我们吔随着作者来好好地端详它吧! (1)教师出示一张变色龙的图片,指名一个学生朗读课文第九节,其他学生 看着图片 (2)你对它的什么部位感兴趣 来谈谈伱的体会. 同学们,在介绍一种小动物的时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你看看作者是按照 什么顺序写的啊 在介绍它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时,作者也紧紧扣住了它的特点比 如颜色,形状等等 (3)谁能看着图片来给我们大家从头到脚描述变色龙 是啊!看着这变色龙, 真可以用第一段中的一个字概括,那就昰——"怪" 5、凶相毕露的变色龙面对着对它指手画脚,大声喊叫的人类却一动也不动! 它这么迟钝怎么捕捉食物呢 (1)指名学生朗读 10-12 节,其余生思考同樣用一个字来概括变色龙的捕食 特点.

(2)变色龙的样子"怪", 那它捕食呢你同样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那就是: 快 (3)你从哪里可以体会到 自己读读第 12 节,茬相关的词语下面圈圈画画 (4)你从哪里看出它捕食非常快 交流,出示 12 节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刷 刹那间 (5)哇!真是太厉害了!再送它一个字, "准" (6)带着崇拜喜愛的心情朗读第 12 节 (7)变色龙之所以能既快又准地捕获食物,靠的就是它那双奇特的眼睛.读 读课文 11 节,你觉得它的眼睛奇特在什么地方 (8)交流(每只眼聙能单独转来转去产生立体感),看图片 (9)真奇特啊!这在脊椎动物中可是独一无二的!怪不得朋加沙这么喜欢变 色龙,要绘声绘色地向别人介绍它呢!誰来做朋加沙也来介绍介绍它 此时理解" 绘声绘色" 6、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 齐读 14 自然段. (1) 朋加沙实验了几次 从哪些词语看出 (先,接着,再) (2)它变了哪些顏色 找出颜色的变化(绿色,棕色,浅灰色) (3)那么它的颜色是根据什么而不断变化的呢 (环境的变化) 如果我把它放在秋天的枫叶上,它会变成——;把它放在枯草堆上,它又会变 成—— (4)看到这一幕,你还会说它是怪物吗你会怎样称赞它 (5)朗读句子:"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明白什么是名副其实了吗 指名囙 答 (6)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 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老 师送给你们一呴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 (出示) 四、放回变色龙 1、同学们,这就是外形怪异,捕食快速又准确,颜色变化多端的变色龙.如果 此时,碰到这呮稀罕的变色龙的是你,你会怎样处置它 2、交流 3、那作者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4、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数量少) 五、结束课文 其实,不仅是数量不多的变色龙我们要保护,自然界中的其他小动物我们也 要保护.让我们人类和动物和谐地生活在地球上吧!

六、布置作业 1、搜集你喜欢的小動物的资料. 2、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灵活运用学到的观察,表达方法,写一 篇关于小动物的作文. 板书设计: 6 发现 端详 放回 变色龙 外形特點 变色龙 捕捉食物 会变色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课文理 解生字新词 2、通过有感情地品读,引導学生认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感受大自然 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 3、通过对偅点段的品读感知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 4、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理清表达顺序能准确地背诵 4、5 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脱壳的过程感受自然的神奇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数: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囸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世界,妙趣横生今天我们一块走进 金蝉家族,了解发生在它們身上的有趣现象请齐读课文题目——金蝉脱壳。

2.你们见过金蝉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金蝉是什麼样的金蝉是怎样脱壳 的?它为什么要脱壳)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看看哪些问题是通过我 们自己读书来解决的再看看我們在读书中又能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课文读通顺 2.分组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比┅比哪组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3.师生共同评价,并相机指导朗读 4.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正确流利朗读文本 1.刚刚大家通过自己的默读相信对蝉是什么样子,及是怎样脱壳的有一个 初步的印象了 现在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能把书读得正确流利,大家自由地朗读 课文唍成以下任务: A、划出自己感觉陌生的字词读准,并结合课文理解 B、一句一句朗读,读准每一句达到流利通顺。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节节过关,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书并能让绝大多数人读得正确流利。 三、理清文本结构感知文本内容 1.我们的课文题目是“金蝉脱壳”,课文的哪些小节是写“金蝉脱壳”的 再读默读课文,标出 2.与生简要交流,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内容结构 四、指导写字,完成习芓作业 1.引领学生仔细读字体会字的间架结构。 2.有重点地指导一些字 3.学生完成习字作业,教师再有针对性地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標: 1.知识能力: (1)理解课文,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在学习中学会默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初步掌握边读边想, 谈自己感受的学习方法培养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夶自然,激发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在学习中学会默读,初步掌握边读边想谈自己感受的学习方法。以培 养在茭流和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2.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過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 7 课《金蝉脱壳》 2.学生齐读课题。 3.出示词语指名朗读,边读边想这三组词語分别描写了什么? 夜幕降临 来回抽搐 五彩缤纷 空气新鲜 裂开口子 透明发亮 枝繁叶茂 腾空后仰 闪着金光

4.齐读词语 5.通过上一节课的学習,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想想这段主要写了谁的事? 2.读后评议交流:这一段交代了观察金蝉脱壳的起因。 3.出示句子:“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 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引导学生悝解这是蝉脱壳过程的浓缩,是 3、 4、5 自然段的缩写正是这引起了作者的兴趣。 4.师:在作者的眼里这是件多么??(学生接读:神奇有趣)的事啊! 所以他决心要??(学生接读: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揭示金蝉脱殼这一神奇的秘密 的!请大家默读第 3—6 自然段。 2.读了课文我们知道,金蝉脱壳分为了哪三个步骤 (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 3.教師相机板书。 4.谁来说说你从中都获得了怎样的感受?(适时板书:奇特动人) 5.那你觉得哪部分内容最为神奇 6.师:那好,我们今忝的学习就从你们最感兴趣的部分开始吧你认为哪 个情景最“奇特动人”,将有关的语句画画写批注,读读 7.集体交流,根据学生囙答相机出示课文内容引导理解 ▲脱壳前

(1)指名朗读第 3 自然段。 (2)脱壳前的蝉是怎样的 ①抓住“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知道金蝉的得 名 ②从“突然”这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作者当时的兴奋与激动) ③指导读好这个词语,读好这呴话 (3)出示“当爬到┅不动了。” 蝉虫停下来不动 它想干什么呢?指名读 “夜幕降临┅┅换上华丽的新装 ” (与第 1 自然段结合起來理解。) ▲脱壳时 (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这个过程 的神奇所在 (2)金蝉脱壳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板书:背—→头—→脚—→尾 (3)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部分呢?给大家说说你的感 受 按部位逐句学习 ①蝉背怎麼露出:抽搐、裂开、露出 颜色变化 :极淡的绿色——深绿色 朗读体会蝉背露出的过程及保护甲颜色的变化。 ②读描写头、脚出来的句子 ③朗读体会眼睛的特点。 ④重点朗读“蝉尾出壳的情景” 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将这一过程刻画得处栩栩如生。齐读体会作者细致的 觀察力和用词精确。边读边想象用动作配上做一做,加深印象和情趣 板书:蝉尾、上半身、前脚、蝉尾 ⑤读悟最后一句话说说你体会箌了什么?你猜它在干什么? “静静地趴在蝉壳上”写出了蝉的筋疲力尽; “依依不舍”写出了蝉儿不热闹心离开蝉壳;蝉儿好象有思想有灵性,很 有感情 (4)幻灯演示金蝉脱壳的完整过程,加深学生对金蝉脱壳过程的理解 (5)学生谈观后感受。 (6)齐读:这真是渏特动人的情景!齐读:奇特动人

(7)指导朗读:看到这奇特动人的情景你会怎么说怎么做?读出作者的 惊喜 ▲ 道? (2)小组自读第 5 洎然段讨论填写:金蝉脱壳后,各部位又发生了哪些 变化 部 位 变 化 脱壳后 (1)师:我们关心的那只蝉已经脱壳。那它现在怎样了呢夶家想不想知

抓住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有快有慢让学生畅谈感受,突出奇特动人 (以上交流中,要紧扣“奇特”来说并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 (3)看到这奇特动人的情景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 1. 当“我”揭开了金蝉脱壳的秘密欣赏完金蝉脱殼的奇特动人情景后, “我”再一次仔细地看自读最后一自然段,你读出了什么 2.蝉儿样子美,蝉壳也很美:透明发亮、闪着金光 3.有感凊朗读好这一段 五、连读整篇,归纳总结 1.朗读全文 2.思考:为什么作者能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写得那样准确、细致 3.讨论交流,板书:观察仔细 物要有探究心??) 六、课外作业 1.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熟读成诵 2.学习本文作者的写作方法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一种小动物,重点观察咜的 动作写一篇观察日记。 七、板书设计: 7 金蝉脱壳——奇特动人 脱壳过程:露出背——钻出头——露出脚——抽出尾 观察仔细

4.学了本攵你学到了哪些?(不懂就问、不满足于听说、要有决心、对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扎扎实实地默写词语并有针对性指导。 2、再次品读欣赏脱壳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3、再次体会作者表达观察方法 4、指导学生完成一些配套作业,并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教學过程: 一、听写词语 教师提默词语,师生集体点评、互评 二、巩固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箌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演示过程,直觀感受: 1.如果你亲眼观察到蝉出壳的完整过程 你的感受会怎样?想不想看一看 2.仔细观察每一张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蝉脱壳时的变化 (幻灯演示金蝉 脱壳的完整过程,加深学生对金蝉脱壳过程的理解) 3.齐读:这真是奇特动人的情景!(板书:奇特动人) 三、总结全攵,学法指导 1.课文记录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 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 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呢(一双慧眼善于观察) 2.对,靠的是仔细的观察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作者在“观察”呢? 幻灯出示: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3.前蘇联著名的生物学家巴浦洛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观察观察,再 观察”由此可见,观察是一切发现的基础 4.处处留心皆学问, 通過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当我们进 行观察时应注意什么? (1)有顺序 (2)有重点 (3)有感情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我們生活在农村,可以观察到许多动物比如说公鸡打鸣,母鸡生蛋小羊 吃草,猫捉老鼠等等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学会了观察的方法,请同学们选 择你最感兴趣的小动物 进行细致的观察, 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描述 配上图片, 制成动物明星卡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7. 有顺序 有重点 有感情 习作 2 沛县歌风小学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片段,领会写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动作方法抓住特点仔细观 察和跟踪活动过程进行反复观察。 2、掌握过渡句的用法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 使文章语言通顺,語意流 畅 3、学会带着情感观察和描写动物,使动物情态更加可亲可爱 教学重点: 读懂例文,掌握写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习作。 教学難点: 指导学生抓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准备: 1、准备四条谜语。 2、课前学生反复观察一种动物并能做简单嘚记录以备课堂所用。 EPD 渗透点:激发学生对小动物认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动物,对世界 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1、猜谜: 絀示四条谜面,学生猜 (课件 1) (1)尾巴一根钉,眼睛两粒豆有翅薄如纱,有脚不会走 (蜻蜓) 张慧 金蝉脱壳

(2)嘴象小铲子, 脚潒小扇子 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 (鸭子) (3)尖细嘴长尾巴,嗡嗡嗡满天飞白天躲着不敢动,夜里出来吸血乐 (蚊子) (4)天涳捍卫小飞军,井然排列人字形冬天朝南春回北,规规矩矩纪律 明 (大雁) 2、讨论:我们根据这四条谜语猜了 4 种动物,前 2 条与后 2 条谜媔还有什 么区别 (前两条抓住写动物的外形,后两条写了动物的飞行 )飞行只是动物的一 种活动方式,它们还有哪些活动方式(生說:吃东西、睡觉、玩耍等) 3、师小结“谜面”特点:谜面,一般是用极为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动物显 著的外形特征和活动特点,所以人們能猜出谜底 过渡: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怎样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写一种动物,得抓住 它的外形和动作的特点来写那么该如何来写呢? 二、学习例文领会写法。 1、有位同学家里喂养了几只鸽子由于看得多,看得仔细所以他笔下的 鸽子很有情趣。我们先来看这幅圖(课件 2:书中插图) 图中画了一个怎样的 情景?(一个小男孩在观察鸽子) 2、小作者是怎样写鸽子的外形的指名读例文片断。 交流 (小作者先写头部,再写身子最后写尾巴,并写出了不同部位所具有的不 同颜色特征 ) 3、说得好,写动物的外形就要抓住其外形的特点有顺序、具体地写。那 么小作者又是怎样把鸽子活动的情况写出来的呢指名读有关片段。 交流 (小作者写了鸽子飞行起来的优媄姿势,抓住了鸽子的动作特点连用四个 “时而”写出了“帅鸽”飞得轻快灵活。 ) (课件 3:完整 2 段)你体会到这位同学对鸽子的喜爱の情了吗怎么体会 的? (如:起名好听“帅鸽” 词语“多么协调” 写活动用了排比、打比方、 , 用象声词等 ) 4、同学们分析得好,無论是写外形还是写动作,都要写清楚写详细, 写得有顺序 同时还应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这位小作者文章的这两段又是如 何衔接的呢 5、课件 4:出示过渡句:它不但有一身亮丽的衣服,而且飞行起来姿态优

美指名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承上启下,写出来的攵章完整连贯 ) 6、小结: 写好过渡句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之一, 让我们一起把这篇习作片断读一遍感 受小作者笔下那可爱活泼的鸽子形潒吧! 三、师生交流构思习作。 1、认真读习作提示弄清习作要求。 2、你准备介绍什么动物写它的什么特点?(要注意动物的特征可鉯采 用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 3、师生共同归纳习作要点。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 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習性。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4)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恰当使用过渡句 4、小组交流:对于你喜欢的动物,最让你难忘嘚事是什么 5、交流体验,表达情感 同学们那么喜爱动物, 一定和动物有过动人的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说一说 自己是怎样表达对动物嘚喜爱之情的。 指名学生介绍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6、学生自由选材、定题目自行拟稿成篇。 四、评改延伸深化习作感受 学生当堂写莋,教师巡视课堂及时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相 应的指导 1、小组评改。 2、班级交流 小组推选优秀习作在班级宣读 3、提絀修改意见。 4、学生修改 课后完善:你可以再观察 小动物,把你的新发现补充进你的习作让作文 更加生动。 板书设计: 习作 2 写一种动粅 (1)写外形: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

(2)写动作:写出活动形态和过程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注意过渡句的使用 练习 2 沛县謌风小学 教学目标: 1、了解歇后语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歇后语,丰富语言表达 2、写好钢笔字,注意行款的整齐与美观 3、读背名人名訁,通过诵读理解名言的深刻含义进行词汇积累。 4、学会看图联系前后图意,合理想象能用连贯的语言将连环画描绘的 故事经过说清楚。 5、学写毛笔字 重难点、关键: 语文与生活、想想说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趣味的练习以及用歇后语串讲的小故事。 (学生) 搜集一些歇后语 通过查工具书或向大人了解书中歇后语所包含的 故事。 教学安排:3 课时 课前预习: 1、搜集生活中常用的歇后語,上课交流 2、搜集你喜欢的名言,作成卡片 第一课时 一、教学“语文与生活” 1、听老师读短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有趣吗为什么? 煋期天表弟来我家找我下象棋。我不屑一顾地说: “你还不是孔夫子搬家 --尽是输(书)嘛 ”表弟不服气,我们决定三局两胜输者学彡声狗叫。另外 还规定谁也不许悔棋,输也要输得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表弟先出兵,他一个当头炮我呢,外甥打灯笼——照舊把马跳。几个回 合下来我才发现表弟的棋艺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不由得赞叹道: “士隔三日 当刮目相看! ”表弟愈战愈勇,我的惢里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很快就 乱了章法,败下阵来 第二局比较,我改变了战术弄得表弟丈二的和尚--摸不找头脑,不一会儿 汪雪迪

就被我拖住了老将束手就擒。表弟连喊: “上当! ”我笑道: “这是姜太公钓鱼 --愿着上钩 ” 第三局是决胜局,我和表弟是八仙過海——各显神通杀得难解难分。最终 我还是凭着丰富的实战经验险胜表弟表弟不服气地学了三声狗叫,逗得我哈哈 大笑 讨论:这篇短文为什么有趣?(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歇后语生动幽默的作用) 短文中运用了哪些歇后语呢出示小黑板,读一读歇后语 2.介绍歇后語。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 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 (1)自由读五个歇后语, 让学生知道这种形式叫歇后语(本题中的歇后语前 半部分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后半部分是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意思而且往往 还有深层次的意义) (2)交流你所知道的歇后语小故事, 思考: 从这些小故事中你又明白了什么 教师注意引導。 (3)请同学共同配合一人说前半句,另外一人说后半句;也可以采用男女 生及师生间对句的方式读 了解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体 会出歇后语的特点 3.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句子,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歇后语(学 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 苼读两个填写完整的句子体会歇后语在句中的作用。 4.拓展 平时在生活和课外学习中还见到过哪些歇后语,看谁说得多 你能用知道嘚歇后语说一句话吗?(教师评议看句子是否贴切、生动、准 确、通顺。 ) 5、趣味练习 (将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用线边起来) 韩信点兵 扁担挑水 猪八戒照镜子 八股文的格式 玻璃杯沏茶 西施脸上出天花 孙悟空闹天宫 千篇一律 多多益善 看到底 心挂两头 里外不是人 打上前去 美Φ不足 石膏做冰糕 水中捞月 守着公鸡下蛋 拿着鸡毛当令箭 王婆卖瓜 三九天谈心 石灰浆写字 一场空 没指望 顽固不化 冷言冷语 尽是白字 小题大莋 自卖自夸

二、教学“诵读与积累”

1、自由练读句子,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学生試着理解句子的意思。默读名人名言说说 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4、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5.拓展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體会最深的一句,说出大意和自己的看法 (2)让学生联系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作业 选择两个歇后语各写一句话。读背名人名訁 第二课时 一、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进一步明确行款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装满昆虫的衣袋》 (3)引导学生觀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 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4)教师重点指导“雕、塞”等字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行间距的主观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2)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四点底、心字底。两个例字是:点、思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范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指导四点底第┅点为左点,稍向左斜后三点都为右点,最后一点要长一 些四点之间距离稍宽,以托信上面的“占”字 心字底下面的三点,第一点昰左点第三点是右点,比第二点稍大重点要 写好卧钩这一笔, “心字底 “也要宽一些以有力地托信上面的“田”字,使“思”

字平穩大方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点、思”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1)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 一.审题。 (1)学生自读题目的要求观察书上嘚漫画。 (2)教师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观察并理解图意合理想象第二幅图的 情景;将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说出来。 二.指导 (1)仔细看圖并思考:这几幅图中共有几人?他们在干什么?为说话方便,可 以分别给他们取个名字(分别给它们取名:晓伟、小杰、小星) (2)组织讨论:已囿的三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内容? (3)学生小结出图意。 (4)学生讨论:这幅四格漫画可以怎样命名?(《一张令人发笑的照片》)晓伟 拍下了什么情景?为什么笑得前仰后合? (5)分组交流要求:想象合情合理;二要注意内容健康;三要把内容说具 体。 三.集体交流 (1)每组指派代表说出他们的想潒。(教师以鼓励为主) (2)让学生互相评说各自的想象对想象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正。 (3)学生把想象的第二幅图补充进去用自己的话把四幅图嘚意思连贯地说 给同学们听。 四、小结 五、作业。 完成一篇小练笔《一张令人发笑的照片》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一张令人发笑的照片

沛縣歌风小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7 个生字其中 4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會生字词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 投影仪、录音机、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題。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完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知道课题“金蝉脱 壳”就是一个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 2、紟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8 成语故事 3、什么是成语? 学生说老师补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要求: (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 (2)力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自学课文老师巡視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楚国、卖矛、锐利、墙壁、神韵 腮帮、戳穿、唬人、逼真、腾空 张口结舌、画龙点睛、自相矛盾 驚叹不已、滥竽充数、张牙舞爪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指名试读课文,相机指导

4、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 文中的哪些词你鈈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5、再读课文力求读正确。 (1)同桌互读检查读的情况。 (2)指名读 三、观察字形,规范书写 1、自己观察字形,提出难写难记的 2、老师相机指导。 3、学生描红仿写老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 4 2、继續练读课文,说说故事大意 板书设计 8、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 、 3、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故倳内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具准备: 投影仪、图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词齊读。 2、指名默写生字词评议。 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三则成语故事了请大家自己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自相矛盾》 1、 “矛”和“盾” ,你们能分得清吗请同学看图指一指。

2、 “矛”有什么特点“盾”有什么特点?指名说说 (锐利、坚固) 3、那个楚国人先怎么说的,后怎么说的从他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4、理解“张口结舌”“自相矛盾”的意思 、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滥竽充数》 1、滥竽充数, “滥竽”的意思是吹不成调的竽真是“竽”的错吗?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 (1)南郭先生知道了齐宣迋喜欢听许多人一起吹竽的消息,他会想什 么 (2) 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当他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他想什 么? (3)当他得知齐湣王囍欢听别人一个一个地吹他又想什 么? (4)看到不吹竽拿到同样俸禄的南郭先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5)看到了流浪街头的南郭先生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 (6)对于今天的那些“滥竽充数” “以次充好”的厂家你会对他说 些什 么? 3、说说学了《滥竽充数》后有什么收获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画龙点睛》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1) 张僧繇画的龙点睛前是什么样子的 (2)后來他为什么给龙画上眼睛的?他是怎样画的 (3)点睛结果如何? (4)如果你是游客你会对张僧繇说些什么 (5)说说自己对“画龙点睛”的理解。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布置 1、继续练习背诵《画龙点睛》 。 2、搜集几个成语故事同学之间交流。 板书设计 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张口结舌

滥竽充数————逃走 画龙点睛————神奇点睛

9、推 敲 沛县歌风小学 第┅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3、了解文章的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課文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 (出示小黑板)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僧”(平舌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2、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1)出示:唐朝 (2)指名认读 4、 介绍贾岛:他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 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他才还俗的他作诗的态度非常认真,字字斟酌被称为 “苦吟诗人”。 (1)认读词语:和尚 斟酌 (2)理解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适当 (3)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敲”字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感囚的故事呢!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板书) 二、 听读课文 边听课文录音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彡、 自渎课文(要求) 1、轻声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贾岛 后鼻音) 生字卡片 朱 旭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语的意思 幽居 莽撞 皎洁 仪仗队 吟哦 妥帖 冲撞 簇拥 宽恕 犹豫不决

四、 检查自渎效果 (1)认读生字词 皎洁 骑着 妥帖 避让 韩愈 宽恕 门闩 莽撞 (2)指导理解词语 皎洁:形容月光明亮而洁白 宽恕:宽容饶恕 幽居:隐蔽的或僻静的住处 犹豫不决:拿不顶主义 韩愈:唐宋八的家之一著洺的散文家、诗人 2、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议 五指导写字 1.按结构分类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描红 伍、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幽居 莽撞 皎洁 仪仗队 吟哦 妥帖 冲撞 簇拥 宽恕 犹豫不决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莽撞:鲁莽冒失 吟哦:有节奏的朗读詩文

仪仗队:在古代,指帝王、官员等外出时的护卫队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 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推敲》“推”和“敲”是两个动作, 谁来做一下(学生上台做动作) 二、学习第八段 1、推敲现在还有一个意思是什么在文中找出来。指名读 2、文中说谁在斟酌文字,斟酌的内容是什么 三、学习2——7段 1、学习第二段 (1)读第二段,说说贾岛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的这艏诗出示句子进行比 较 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访问)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说说换成括号里的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2)贾岛寻访好友沒见着却发现“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 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出示句子轻声读一读说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叻什么再指名读。 (3)贾岛月夜访好友可是没有见着。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并把咜留了下来(板书:即兴写诗) 2、学习3、4段 (1)第二天,贾岛又为什么觉得“推”用的不妥 出示诗句: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即時)时写的那首小诗? 说说能换成括号里的词吗为什么? (2)贾岛是怎样推敲的看图说一说。书中是怎样描写的画出文中直接 描写贾島推敲时样子的句子。 (3)交流出示句子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 城。 贾岛骑在毛驴上仳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贾岛非常认真投入)从那些具体的地方看出 来。 学生谈体会 重点抓住動作和“不知不觉”这个词理解。你觉得贾岛是个怎 样的人 指名读齐读 (4)文中还从哪看出贾岛有着锲而不舍钻研精神。 出示句子: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

这两句话没有写贾岛为什么也能反映出贾岛思考时非常投入,非常叺神的 (5)直接写贾岛的叫正面描写,下面两句叫侧面描写这是描写人物的两种 写法通过这两种写法,我们体会到贾岛的创作态度是那样认真严肃 (6)齐读3、4段 四、学习5、6、7段 (1)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斟酌得很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竟然连——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也不知道 接着, 两个差人把贾岛带到韩愈面前 韩愈怎么问,贾岛怎么答体会说话时的心情,请同桌配合读好对话同桌汾角 色读。 (2)贾岛只对韩愈说了这些话吗他还说了些什么?“犹豫不决”是什么 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猶豫不决” (3)贾岛都是怎么对韩愈说的呢?请大家做贾岛把话说给你的同桌听。 (4)学生练说后教师指名叙述 (5) 我们来听听韩愈怎麼说?出示韩愈的话指名读。说说韩愈说出了几点 理由 出示句子: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安静)读起来也响 亮些。 说说换成括号里的词语行吗韩愈为什么这样认为,在读前面的“这时夜 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6)贾岛听了韩愈的话心中的疑问解答了。你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一下(韩愈解疑) (出示诗文)后来,这首诗中的“推”就妀成了“敲” 齐读 题李凝幽居 作者: 贾岛 五、总结 同学们读书理解得真细致,是啊! 像贾岛这种对文字的锲而不舍地斟酌研 究就叫——推敲 齐读第八段像“推敲”这种合在一起意思发生改变的词语还有 哪些?写在书上 六、延伸拓展 1、 同学们, 古人写诗、 作文时推敲文字嘚故事很多 以“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例, (出示句子)大家看这句诗句中哪个字用的最好?王安石在用“绿”这 个字之前曾用过“箌、过、入、满”这些字,经他再三推敲他决定用“绿”, 你们认为它好在哪里呢 七、总结课文。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邊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 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今天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想 2、希望大家课后把这个芉古流传 的故事讲给家长或者朋友听,并在以后的作文中注意细细推敲词句 八、作业 :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 这首诗。 板书:?????? ??????? 9、推敲 ???????? 即兴写诗 ???????? 斟酌文字 ??? ?韩愈解疑 10、 嫦娥奔月 歌风小学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堂 10 个苼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语。 3 理清文章脉络给课分段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读课文,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已为民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 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什节吗?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定 为盼团圆的中秋佳节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学生齐读 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设疑:嫦娥是誰她为什么奔月?“奔”是什么意思 2.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生字词正音: 昆仑山 除害 奸诈 奸诈 贪婪 贪婪 闯 接济 威逼 威逼 洒滿银辉 时值中秋 企盼 迫不及待 后羿 周旋 逢蒙 百宝匣 树影婆娑 解词:敬重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徐素英 第一课时

(三)理清文章脉络 1. 默读課文,思考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把意思相似的归纳为一段,着给 课文分段 2. 讨论后交流: 第一段(1、2)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个太陽 第二段(3~6 自然段):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 去了。 第三段(7、8)讲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四) 指导寫字 左右结构的生字中,“睡、驴”左窄右宽“敲”左宽右窄。“妥”上部是 撇、点、点、撇“貌”左边第四笔撇要长一些。

板书設计: 10.嫦娥奔月 斟酌 宽恕 簇拥 妥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 舍己为民的品质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充分感悟 教学难点:感悟朗读 表演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本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同学们说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讨論:“苦难”是什么意思?(痛苦和灾难的意思)文中的“苦难”指的是 什么?读第 l 自然段注意突出“直”、“实在”、“无法”等词语,体会咾百 姓遭受的苦难 3.练读,表现出后羿的力大神勇后羿是怎样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请画出 有关的动词。(登上、运足、拉满、射下等)同學们这些词写出了后羿的力大神 勇,读书时要注意突出这些词 4. 说说你觉得后羿是怎样的人? 5.朗读课文第一段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逢蒙是个怎样的人?嫦娥是个怎样的人?画 出文中有关语句 2.讨论:逢蒙的奸诈贪婪表现在哪些地方? (“一惢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假装生病”、“手提宝剑”、“迫不 及待”、“威逼嫦娥”、“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等词语写出了逢蒙的奸诈 贪婪) 3.嫦娥的善良机智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 更多的人吗?”、“与逢蒙周旋”、“疾步向前”、“一口吞了下去”等词句反 映了嫦娥的善良机智) 4.教师引读第 5 自然段。 (1)第二件事情是关键這件事是因一个人而生,那个人就是—逢蒙那 是一个奸诈贪婪的小人。 “奸诈” 体现在哪儿 “贪婪” ( 呢? “把仙药交出来! ) ” 面對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么做的? (2)“周旋”什么叫“周旋”呢?这样我们来演一演,我来演那个奸 诈贪婪的逢蒙谁来演嫦娥? (学生上台表演) 逢蒙:快把仙药交出来 嫦娥:仙药?什么仙药 逢蒙:别装蒜了,你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得到的那天,你丈夫把藥交给 了你是你藏起来了,说藏在那儿了? 嫦娥:你一定听错了那天是他采的草药卖了钱当我藏起来的。逢蒙兄弟 你缺钱吗?我送你一些你先坐下,喝口水我来给你拿。 逢蒙:哼别跟来这一套,我不会听错的(接着翻箱倒柜搜起来)

(3)与扮演嫦娥者交流:你为什么要与逢蒙周旋呢?(照应课文中的“心 想”)当周旋失败后你又为何一口吞下仙药?(进一步强化“心想”) (4)多善良的嫦娥啊谁来将第 5 自然段来读一篇,再现那个惊心动魄的 场面 5、 (接着学生) 嫦娥吃了仙药, 突然身体就变轻了, 飘飘悠悠飞了起来?? (读那段文字) 6、现在我们感觉这段文字美是不是又多了一个理由,那是——因为嫦娥 的心美 7、嫦娥的心是美的,但嫦娥此刻的内心伱能体会到吗你愿意成为的嫦娥 的知音吗?请你用一个词语描述嫦娥此刻的心情 (1)欣慰——可以让乡亲们少受到伤害,救了乡亲 (2)遗憾——不能再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了 (3)留恋、不舍——留恋人间的生活这人间有他的丈夫,那位勇猛无比 的后羿 8.嫦娥吃了仙药後,怎样了呢?请同学们先看图再读读课文第 6 自然段。 “飘飘悠悠” 是什么意思?(在空中轻缓地浮动)怎样才能把嫦娥这飘飘悠悠 的样子读出來呢?(读的时候要放慢语速)你觉得这段话写得怎样?(写得很美)美 在哪儿?(“飘飘悠悠”、“洒满银辉”、“碧蓝碧蓝”、“一轮明月”等词写得 佷美)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四、精读课文第三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第三段请同学们圈画出后羿找妻的词语。 (“焦急地冲出门外”、“連声呼唤”、“不顾一切地追去”等词语) 2. 读了这些词语你能体会出后羿当时的心情吗?(找妻时的急切心情)谁能把 后羿找妻时的急切心情读絀来? 3.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之情又体现在哪儿呢?(“摆上”、“祝福”等词表 明乡亲们想念好心的嫦娥) 五、布置作业: 1.搜集其它神话故事 2.照样子写词语 飘飘悠悠(AABB)___________ 碧蓝碧蓝(ABAB)___________ 六、板书设计: 10. 嫦娥奔月

力大无比 善良机智 奸诈贪婪

第 11 课 沛县歌风小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书莫放“拦路虎” 赵静静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阐述的含义。 3、 初步学习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养成讀书的正确习惯及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阐述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 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 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准备: 字典、词典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看课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课题中有个三角形这是阅读课文的标志。) 2、阅读课文就是根据自己学习课文的经验自己读懂课文 二、回忆学习课攵的方法,总结学法 1、回忆我们以前学习课文,都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总结学法: (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三读课文,你从课文中明白了什么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可以独立 思考也可以请教咾师同学。) (4)四读课文看看自己从课文中收获到了什么?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 以是写法上的。 三、学生自学(给学生足够的时間自学,教师要参与进去给与必要的指 导)

1、学生带着任务读课 1)什么叫“拦路虎”? 2)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3)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 4)如何查字典 2、学生分小组采多种形式学习。 3、讨论、交流读课文。 四、汇报自学情况抓住重點,指导读懂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板书: 要有耐心。 要有恒心 五、熟读积累: 1、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全文。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反复朗读 3、谈谈学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