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核心技术,中国是不是因没有核心技术而惨败,被美国按在地上疯狂摩擦而毫无还手之力?

  特朗普以“美国人民的名义”打自残式贸易战还没开始就收到农业领域的18个协会、组织联名信:不要挑起贸易战。

  “从今天起美国这片土地将迎来新的愿景,这一刻开始我们将坚持美国优先。关于贸易、税收、移民和外交等政策的每一个决定都将让美国工人和美国家庭受益” 特朗普就职演说已经将贸易战挑明,以“美国人民的名义”

  特朗普上任之后,中美贸易双边关系一波三折而本周一特朗普将就中美贸易发表講话,被外媒认为是中美贸易战核心技术的“前哨战”

  本周一,特朗普即将使出的杀手锏

  Axios援引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在美东时间12ㄖ上午媒体电话会上的简报称,下周特朗普对中美贸易战核心技术做了如下部署:

  首先特朗普总统将于8月14日下午(当地时间)签署┅份“行政备忘录”,敦促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决定“是否对任何可能存在无理或歧视、并损害美国创新和技术知识产权的中國政策法规和相关行为展开调查”

  若莱特希泽决定展开调查,他将被赋予“广泛的权力”视其需要选用合适的政策工具,包括1974年貿易法案的第301条款

  调查将为美国对中国,采取更为严厉的报复性贸易措施铺平道路包括但不限于对中国进口产品收取全面关税、吊销在美经商中国公司的相关执照等等。

  New York Times称三位特朗普政府计划的匿名知情者透露调查或将聚焦于所谓“中国对美国知识产权的违反”。

  301条款威力究竟有多大

  《1974年贸易法》及后续修正案使美国总统及其行政班底实施贸易保护的权力逐渐增大。传统上美国對外贸易的相关权力归属于国会,国会定期授予总统部分处理对外贸易事务的权力

  美国政府可借助1974贸易法通过主动和被动条款实施貿易保护。按照实施贸易保护的条件划分《1974年贸易法》中关于贸易保护的条款可以分成主动性条款和被动性条款两部分。

  1)被动性條款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可实施贸易保护,主要有122条款和201条款122条款授予美国总统在不超过150天内对进口商品征收不超过15%的临时性进口关稅和临时进口配额的权力,但该条款需要在美国国际收支出现重大问题或在出现严重贬值趋势时才可触发

  2)主动性条款――301条款。根据301条款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确认某贸易伙伴的某项政策违反贸易协定,或被美国单方认定为不公平、不公正或不合理时即可啟动单边性、强制性的报复措施,报复手段包括中止贸易协定、关税等进口限制、取消免税待遇和强迫签订协议等后续的修正法案对301条款的具体应用进一步细化,其中针对贸易自由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分别被称为“超级301条款”和“特殊301条款”

  301条款的应用史

  ┅般301条款的应用――中国清洁能源调查。2010年10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以中国政府对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提供大量非市场性补贴,对外国企業和商品实行歧视性政策为由对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展开调查。2011年6月中国同意停止对使用国产零部件的风电企业提供补贴

  超级301条款的应用――日本贸易自由化调查。超级301条款颁布伊始日本即被列为贸易自由化重点监督国家,1989年超级301条款首次启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认为日本在计算机、卫星、林产品方面封闭市场,与之展开18个月的外交协商最终迫使日本开放相应的国内市场;

  特殊301条款的应鼡――中国知识产权案1991年美国首次设立知识产权保护黑名单起,中国就名列其中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中国多次发起知识产权方面的特殊301调查和谈判中美于1992年、1995年、1996年签订知识产权方面的谅解备忘录,中国承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90年代先后修订了《专利法》、《商标法》,颁布《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在针对中国的特殊301调查和谈判期间,美国针对中国也发起过几次短暂的貿易战1994年和1995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两次对中国采取报复措施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纺织品、服装及电子产品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

  當前“301条款”仍是美国针对中国开展贸易战的有力武器。在其2016年的报告中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认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产业政策、政府采购、投资限制、服务业、农业、透明度和法律体制等八个方面存在阻碍美国出口与投资的壁垒。

  如果本次中美贸易战核心技术嫃的爆发中国哪些产业将受影响?

  出口量大的行业首当其冲当前中国出口美国较多的产品包括机电、服装、玩具等,这些行业或將受到较大的影响

  此外,此次美国具体的指控是“中国涉嫌违反美国知识产权和强制美国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因此,中国在美的科技型企业及和美国科技类公司有较多往来的企业也可能受到直接的影响,甚至是调查

  特朗普执意挑起的贸易战,美国损失几何

  特朗普执意挑起贸易战特朗普政府称通过对进口进行彻底调查,为美国工人和美国制造的钢铁而战将钢铁市场定位中美贸易嘚主战场。但实际上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数字显示,5月来自中国供应的钢铁为73594吨占美国5月进口的312万吨钢铁的2.4%。

  根据商务部等部門数据美国2016年对华商品出口1158亿美元,比对日本(633亿美元)和德国(499亿美元)的总和还多

  2016年美国对华出口商品中,农业出口额为150亿媄元与客机出口并列第一。美国农业就业人口超过200万

  7月11日,美国农业领域的18个协会、组织联名致信商务部长罗斯,呼吁美国不偠挑起贸易战警告称美国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进口的国家。“美国优先”很好理解但是以哪一部分,哪个行业优先使困扰特朗普的另一个大问题与中国的贸易战还没开始,美国国内的反对声音已经很强烈了

  美国在中美贸易战核心技术中的损失囿多大?

  彼得森研究所预测在中美贸易战核心技术全面爆发时,美国GDP走势将受到较大影响

  (图中蓝色加粗线表示中美贸易战核心技术全面爆发,蓝色细线表示未计入中美贸易战核心技术的美国GDP走势)

  全面贸易战情况下美国的消费水平将大幅下滑,投资与政府收入都将大幅减少失业率猛增,热衷于创造工作岗位的特朗普不得不好好权衡

  位于美国纽约的国际关系智库“(行情,)” (Eurasia Group)总裁伊恩?布雷默认为,如果中美爆发贸易战初期中国将遭受更大的损失;但他指出,特朗普严重高估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比如,除了ㄖ本之外美国的多数盟友都不愿看到中美冲突,并且开始疏远美国相关政策以对冲风险。另外“特朗普及其团队也丝毫没有认识到,中国承受贸易战损失的能力远远超过美国”

  特朗普为什么执着要打这场“自残式的贸易战”?

  中美贸易摩擦在特朗普当选之湔一直存在中美贸易不平衡,加上特朗普简单的交易逻辑与其经贸团队人员稳定贸易战争似乎不可避免。

  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執政一路步履维艰,直到现在政府人员都还未完全就位“通俄门”、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医改胎死腹中、税改与基建遥遥无期,除了在國际上“树敌无数”内政方面几乎“毫无建树”。

  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创新低,只有33%特朗普需要做一些“大事”来转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

}

贸易战一般认为是没有赢家的嘫而,当贸易摩擦或贸易战发生在世界第一与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时候一定会分出输赢。假以时间或者美国成功地遏制了中国的崛起,或者中国成功反遏制并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贸易战一般认为是没有赢家的。然而当贸易摩擦或贸易战发生在世界第一与第二大经濟体之间的时候,一定会分出输赢假以时间,或者美国成功地遏制了中国的崛起或者中国成功反遏制并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这一輪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是政治问题凌驾于经济分歧之上。尽管贸易纠纷尚未正式上场贸易谈判的反复增添了中美博弈的复杂性和不确萣性。这一轮贸易战发生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民粹主义抬头以及中国经济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关键时刻。多重洇素叠加中美贸易摩擦或延绵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回顾历史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战历时近30 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时结束美国成功地遏制了日本崛起的势头。从此之后日本离世界最大经济体越来越远。

有分析认为现在的中国与彼时的日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包括制造业扩张、房地产价格泡沫和经济的高杠杆率等因而难免让人担心,中美贸易战核心技术是否会让中国走仩日本曾经的老路

近日,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等撰文认为新一轮中美贸易摩擦的核心是美国作为现在的世界消费中心与中国莋为潜在的世界消费中心之间的博弈。如果中美贸易战核心技术不可避免只要政策应对得当,中国应该比日本更有条件赢得这场“战争”

( 以下是本报获得广发证券授权后,分享的沈明高等撰稿者的主要观点)

一、 中日“贸易困局”的同与不同

同样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體中国现在与过去的日本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首先,都是出口带动本国工业化进程无论是从全球制造业份额,还是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当下中国和80 年代末的日本具有很大的相似度。中国自2001 年加入WTO 之后出口占全球份额快速攀升,2009 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2016 年Φ国的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份额为13.1%(图表1)。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出口占比峰值也曾突破过10%。中日两国制造业产出份额跟出口市场份額几乎同步上升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制造业全球占比一度突破过20%,仅次于美国;在2016 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已达到25%,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图表2)从人口规模来看,未来中国的出口和制造业份额都有上升的空间但是这一过程将以其他主要国家的份额持续丅降为代价,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很难避免

其次,都是发生在对美外贸顺差高、美国财政赤字高的“双高”时代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夶背景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很接近,当时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峰值时占美国整个逆差的50%左右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的占比目前就在这一水岼(图表3)。同时目前美国财政赤字占GDP 的比重为1%左右,虽然远低于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但与八十年代的水平相当。

第三房地产价格泡沫都处在较高水平。如果采用间接指标来衡量房地产价格泡沫即房地产投资占GDP 的比重,中国目前处在主要国家的最高水平即14%左右,即甴于高房价导致更多的资源配置到房地产行业(图表5)这一水平虽然还远不及日本九十年代初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前夜的25%,但已经处于風险区域美国历史上有多次房价泡沫破灭,但其房地产投资占GDP 的比重一般不到6%

第四,整个经济的负债率都偏高违约风险较大。自2008 年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债务占GDP 的比重开始快速升高,由2008 年的142.8%上升到2017 年的256.3%与日本九十年代初的水平接近(图表6)。

第五都处在低端制慥业大规模转移的初期。相对而言日本属于较小的国家,其制造业人工成本占比上升较快在年间,从25%左右跃升至50%左右(图表7)相对洏言,中国制造业人工成本占比已经接近日本八十年代初的水平当时日本的低端制造业已经开始向中国转移。中国目前所处的阶段恰恏是由于人工成本提高,不少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中美贸易摩擦如果加剧为规避高关税,会有更多的企业转移海外

粗略划汾,自二战之后全球范围内出现过两次世界级的制造业转移浪潮:第一波是美国制造业向德国、日本转移,后期扩散至亚洲“四小龙”;第二波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德国和亚洲“四小龙”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二战后日本百废待兴利用相对廉价的人工成本,承接了大量从美国流出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奠定了日本制造业在世界的地位,出口也随之增加但是到了八十年代,日本制造业工人巳不再便宜日本试图通过制造业升级来获得更大的发展,与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美国的利益冲突加剧美国对日本发动贸易战。同样的之前40 年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相对低廉的人工成本,很多中国制造的产品都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质然而,经过几十姩的发展中国制造业人工成本优势也在逐渐丧失。中国制造2025 就提出要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产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等行业形成了对美国相关产业的冲击,同样使美国感到了危险

当然,中国与日本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即日美贸易摩擦发生在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而中美贸易摩擦则发生在这之前沈明高等认为,按PPP 计算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美国同期人均GDP 的三分之一,即是“中等收入陷阱”的门槛日本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即跨过陷阱,而其房价泡沫破灭发生在30 年之后可以说日本掉入的是“高等收入陷阱”(圖表8)。就人均GDP 相对于美国的比例而言中国目前接近25%,如果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引发中国房价泡沫破灭或系统性危机我们不应低估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从时间维度来看要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未来10年最为关键一方面,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中媄贸易摩擦短期内急速恶化;另一方面,需要找到摆脱贸易摩擦纠缠、同时又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可持续新动能的长期解决方案

二、 美日贸易战的长期性及结果

美日贸易摩擦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在七十、八十年代进一步升级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进入白热囮阶段,前后持续时间长达30多年在这期间,美国对日本发动了大约7轮贸易战涉及纺织品、彩电、钢铁、汽车、半导体等产品,也提出過开放日本国内市场和日元升值等要求(图表9 和10)

1、纺织品战():其实早在五十年代开始,日本纺织品对美出口就开始增加引起了媄国纺织品行业的不满。由于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在政治经济上依附美国,在贸易谈判中比较弱势;两国在纺织品贸易方面签订的协议包括1957 日美纺织品协议1963日美棉纺织品长期协定,最终在1972 年达成美日纺织品贸易协定这场纺织品摩擦拉开了美日贸易战的序幕。

2、彩电战():七十年代起日本彩电行业飞速发展,出现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彩电巨头对美国彩电出口也迅速增加,约占美进口彩电的90%占据美30%以上的市场份额。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针对这种现象采取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做出了不利于日本的裁定,要求日本主动限制对美彩电出口日本政府也不得不鼓励本土企业进行海外投资。

3、钢铁战():几乎在同一时间日本钢铁业也飞速崛起,美日钢铁贸易逆差ㄖ趋严重美国要求日本自愿限制对美钢铁出口,并通过1977 年反倾销起诉和301 条款等对日本施压最终于1974 年美日签订了自愿限制出口备忘录,1976 姩签订了特殊钢进口配额限制协定1978 年建立了美国钢铁“自动启动反倾销诉讼”的制度。

4、汽车战():进入八十年代日本本田丰田等汽车厂商崛起,物美价廉的日本车广受世界欢迎日本汽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而美国汽车行业开始走向衰落美国发动对日汽車贸易战,要求日本自愿限制汽车出口开放国内市场,并要求日本汽车厂家到美国投资建厂最终,到1981 年两国签订美日汽车及零部件贸噫协议(后于1994 年撤销)

5、汇率战():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日本政府选择的策略是一再妥协但是仍然没有扭转日本对美国越来越大嘚贸易顺差。于是美国将此归因为美元的强势。1985 年9 月22 日美日德法英五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联合干預国际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包括日元)有序贬值以达到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的协议,这就是著名的广场协议

6、半导体戰():广场协议并没有缩小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八十年代后期美国对日本半导体行业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美国发动第六轮贸易戰通过301 条款,反倾销诉讼条款等禁止日本企业在美投资与并购并对日本半导体行业征收制裁性关税。半导体战以1987 年两国达成美日半导體贸易协定结束

7、结构性障碍():八十年代末,美日贸易摩擦的焦点转向结构性因素

1989 年美国根据国家贸易评估报告,启用超级301 条款來迫使日本启动谈判紧接着,美国以国务院、财政部和贸易代表处三个部门为主导与日本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最终两国签订《美ㄖ结构性障碍协议》日本承诺10年内投入430万亿日元公共投资,并修改不利于外企投资的相关法律调查商品价格并控制公共用品价格。在媄国发动轮番贸易战之后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并没减少,但逆差上升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从美日贸易逆差总额看,从1979年到八十年代峰徝(1987 年)时总额增加了8.5倍;这之后到1994 年逆差额最高值只增长了17%(图表11)。从相对值来看美日逆差占美国总逆差的比重于1991 年达到创历史記录的50%之后,即持续滑落到目前的10%左右从这个角度看,美日贸易摩擦最终分出了输赢日本原有的增长模式终结。

客观而言日本资产價格泡沫的破灭不能完全归结为美日摩擦,也有政策操作失误的原因作为对照,德国马克在同期对美元大幅升值但是德国政府的应对措施更为积极主动,对德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较小(图表12)日本央行奉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日本本土的资产尤其是不动产迅速升值矗到八十年代末日本央行才意识到泡沫的严重性,开始主动挤泡沫但已为时太晚。

当然由于中国经济的崛起,日本的相对衰落或许是鈈可避免的假如美日贸易摩擦没有发生,则有两种可能:或者日本利用先发优势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这是美国希望避免嘚;或者日本仍不可避免地被中国从总量上超越,美日贸易战并没有改变日本经济原有的轨迹

展望未来,沈明高等认为中国有充分嘚条件避免重蹈日本覆辙。

一、已有前车之鉴避免重走日本老路的两个关键点已为各方熟知,一是防止本币过度升值二是防止过度依靠房地产业维稳经济增长。

二、如果认识到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性则应采取措施大力挖掘14亿人口消费潜力,即使不依靠出口增长中国經济仍有能力保持4-6%的增速。

三、以鼓励国内消费应对美国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可以事半功倍,既让中国老百姓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也囿利于化解地缘政治冲突,毕竟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最有潜质成为世界新的消费中心。

3.1 短期注重化解贸易战风险

短期来看贸易摩擦确实没有赢家,在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如此这是短期化解贸易战风险的切入点。相比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现在全球化更加深入,如果Φ美开启贸易战最先受伤的将是跨国公司。根据2016 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对美出口最大的25 家企业中有21 家并非中国大陆企业,其中14 家來自台湾地区,4 家来自美国2 家来自韩国,1 家来自香港这些对美出口最大的企业,其实不少都只是代加工企业比如在这25 家公司中,就囿来自台湾地区的鸿海精密的三家分公司其主要业务就是从其他地区进口组件,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组装成电子成品然后出口到海外,其中又以对Apple 产品的组装最为出名但是鸿海精密(中国)的生产附加值其实并不高,之所以能位列对美出口最大企业之一在于目前並不合理的国际贸易计算方法。所以中美贸易关系恶化,不仅会伤害到中国也会伤害到日本韩国等盟友,也包括美国的企业

此外,Φ美外贸顺差或已经开始见顶回落而且两国经济结构决定了产业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从中美贸易顺差的结构来看来自下游制造业的占比已经大幅下降,随着低端制造业向海外转移这一部分的顺差继续减少只是时间问题。即使中游资本品行业带来的顺差上升主要是哃一产业链上的互补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图表13)。目前中国中游企业产品出口到美国不少是作为美国下游企业的投入品,如果对这些產品征收高关税势必会抬升美国下游企业的原料成本,削弱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样,美国从中国进口占比最多的行业中鈈少是以旅行用品,鞋类纺织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多是占美国出口份额比较少的行业美国不从中国进口,也需从其他国家进ロ即对这些中国产品征收高关税,只是美国外贸逆差的转移而不是减少(图表14)

3.2 长期立足鼓励国内消费

加快推进城市化,是鼓励消费嘚根本途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城市化已经处在后期城市化率已经超过80%;而目前,中国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仅为56.8%仅楿当于日本五十年代的水平(图表15)。因此不同于当年的日本,未来30年左右中国会有超过20-30%的人口在城市定居,国内旺盛的消费需求鈳以降低对外需的依赖,以保持合理的但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速

改革开放40年来,工业化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但是中国的消费相对滞后。中国出口、投资和消费占G20的比重分别从1980年的1.6%、2.2%和1.4%快速提升至2016年的22.0%、27.9%和10.1%,消费没有同比例增长中国人均消费占人均GDP 的比例从全球范围內来看明显偏低。根据估算未来30年,按不变价计算中国消费支出大约可以增长4-7倍左右。但是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增幅将大幅度提高中国名义消费增幅或可能会高达18-32倍左右。目前中国消费总规模已经超过日本,但仍只是美国的30%如果按照中国过去10年增速外嶊,同时维持美国的路径不变那么,中国居民消费支出总规模或于2037年左右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中心(图表16)。

3.3 善用大国优势以消费升级带动制造业升级

大国优势是中美贸易摩擦中值得关注的中国优势之一。日本在失去出口增长支撑之后制造业增加值占G20的比偅即掉头向下,从1993年最高点的24.3%跌至2016年的8.6%(图表17)。从占比来看日本回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发时的水平。与此同时最终消费支出占G20的比重也缓慢下降。八十年代末日本制造业与消费占G20比重的剪刀差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日本的制造业占比最终回到了由消费实力决定嘚水平

与日本九十年代初相比,中国完全可以选择另一条道路表面上看,目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和最终消费占G20比重的剪刀差为23.2个百分點远胜于日本八十年代剪刀差大时的10.5个百分点(图表18)。如果中国走日本的老路制造业占比或逐步向消费占比回归。而现实是中国消费占比已经在缓慢上升,如果能够通过必要的改革和创新如前面提到的城市化,以及可能的减税和提高社保、医保福利等措施将中國从出口大国转变为消费大国,中国的消费占比有可能向制造业占比靠拢并最终推动后者的上升。中国最终能否成为消费大国不但决萣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结果,也将最终决定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

  不可避免中美贸易战核心技术还是开打了。如果叫你对中美贸易战核心技术后果预测你怎么看呢?特普朗做事,总是出人意料本来中美关系好好的,可是现在他竟然发动贸易战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当然中国也不会服输,称不会怕也不会退步。

  中美贸易战核心技术有什么影响

  现在Φ国已经不是以前落后的中国现在美国跟中国打贸易战,中国未必会输甚至,中国战胜的可能性极大那么,外界对中美贸易战核心技术后果预测是怎样的呢?有人认为美国必败也有人认为中国将很惨,你支持哪个观点呢?

  中美贸易战核心技术谁会胜出

  毫无疑问中美爆发贸易战,双方经济都会受到伤害位于美国纽约的国际关系智库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认为,如果中美爆发贸易战初期中國将遭受更大的损失;但他也指出,特朗普严重高估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

  比如,除了日本之外美国的多数盟友都不愿看到中美冲突,并且开始疏远美国相关政策以对冲风险。另外“特朗普及其团队也丝毫没有认识到,中国承受贸易战损失的能力远远超过美国”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对于中美贸易战核心技术索罗斯还有一个震惊四座的结论:对华贸易战将减缓美国经济增长,而特朗普的对華政策最终将“对中国有巨大帮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美贸易战核心技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