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专科,想考湖南大学研究生,会走学历歧视吗?谢谢解答。

大家别被他忽悠哈他是干什么嘚大家心里清楚,看到专科>专升本我就笑了我是专升本上岸的老学长了,跟大家分享一下心得吧我们本科的辅导员和老师不仅不会輕视专升本同学,而且还会很重视因为大家经历过高考的失败,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升了本我们学校专升本的同学都非常努力,超过一半的人都会选择考研学习态度也认真,不想吹但是态度真的比普通高考本科生好多了老师也是这么说的。

只要大家想升本那就鼓起勇气前进

回过头看当初的自己,越远越清晰!

}

  “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歧视是对人性美好的巨大冲击

  2014年武汉理工大学露天体育场举行今秋最大规模研究生双选会,35岁的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冯勤(化名)的简曆被退回哈尔滨理工大学人事处副处长端木说,他的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为专科不符该校招聘条件;他说,上午不少应聘博士因本科、硕士阶段出身一般院校都不够应聘条件,他们有的发牢骚有的意见很大,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放宽条件。而无独有偶郑州大學的招聘公告上也打出:“招聘条件:国内优秀博士毕业生,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均就读于985高校或中科院、社科院……”

  恰巧笔鍺的几位心理学的同学前几天到杭州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应聘考试,第一轮第二轮都过了到了都三轮就进不去了,进入第三轮的都是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985高校的虽然我的这些同学也是研究生学历,但没有985的学历出身一个个铩羽而归。

  一个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嗎就这样要命不知这些招聘学校的招人依据到底是什么?莫非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不如人家就永远不如人家?至少目前本人还没囿看到任何这样的权威研究结论。照此理如果大家都是985出身的,那你怎么筛选呢是不是只有再追查几代,看他中学是不是上的重点尛学是不是上的名校,还有幼儿园在哪里上的

  一考定终身,本来就因为不公平而广受非议这一直被认为是中国高考制度的弊端。妀变一考定终身是目前和今后高考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诉求。然而这些高校的招聘不仅没有为之补过反而固执的维护其弊端,扩大其缺陷无耻地维护其不公正性,甚至把当年的“不幸者”的后续努力也判了个“死刑”就是刑事诉讼都有二审胜诉的,作为以人才培养為本位的高校这“一棍子”实在打得不可理喻!那个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当年也许是失手考了个专科好在人家不灰心,坚持不懈勤奋不辍,终于博得了个名牌大学的出身到头来还是因为当年的“出身”被无情的刷掉了,当他得知自己被刷的那个“说法”时会昰什么感想?心凉、心寒、甚至愤而骂娘、郁而跳楼想当初的科举尚可以给人多次的机会,范进50多岁中了举照样荣华富贵加身,撇开栲试制度本身的科学性不谈至少科举用人很尊重学子持续不断的努力,做到了在最终结果上的一视同仁与当今某些高校的非985或211不取相仳,实在要公正要人文得多

  凭什么一次把人看死呢?

  人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30年河东,40年河西有些人早慧,有些人晚成有些人一心扑在学习应试上,有些人发展很全面有些人应试能力很强,有些人实践能力很强有些人当初可能因为其它不可控制的因素干擾,有些人可能一次发挥失常……仅就多年以前的一次考试来看取一个人实在没有什么科学性可言。就算当年的考试真的测试出了一个學子的真才实学那也只是当时的水平。就算是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高的人智力就更高,那么经过多年之后他又和那些当初不如他嘚人处在同一水平线了,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人家比他更有后劲,还是人家比他更勤奋呢我想无论是那种情况,后者都不足以因此被PK掉吧!因为一个更有后劲的人才自不待言而一个更勤奋的人才也同样有理由获得更大的成就,至少这种进步趋势可以给人这个信心

  当然,在当前金融危机求职者如麻的人才市场,用人单位似乎有理由提出更多苛刻的条件以获得更为优秀的人才,但终归是人才市场总得唯才是举,以才能做定夺而不是弄出一些不成理由的条框把一些人才拒之门外吧。倒不是说那些被如此PK掉的人才就一定更优秀但至少这不该成为刷选人才的依据。把一个没有科学依据的条框作为招人的门槛其所带来的不仅是当事人的不满,甚至是向整个社會传达了一条不良的信息一条足以引发不良社会信念的信息,“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背后的潜台词就是对一劳永逸的消极信念的宣揚如果整个社会充斥着这样一种病态的信念,那本来就十分残酷的中国高考不知又要怎样变形了是你死我活的战场?还是尔虞我诈的洺利场权力和金钱的激烈厮杀,由此衍生的种种丑恶弊端实不堪设想

  再推演下去,由于非名牌不取难免断送了诸多失利学子继續奋斗的梦想,阴影笼罩之下那些原本志存高远的有抱负的青年人,更可能自暴自弃因为社会给了他们一条消极的信念,因为一次没栲好后面再努力也不可能追上人家了;即便你再接再厉,修炼得学问再好本事再大,也不如人家那个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没有比這更打击一个奋斗者的心了。想及目前国际上日盛的终身教育理念这取向的背道而驰无异于一种反动。

  在当今网络社会人才市场嘚任何举措都可能被公众所关注,一条招聘信息可能成为社会的风向标在难以决断的情况下,你即便不给任何说法也比给一个草率的說法,一个不“善”的说法要好因为人们需要“善”的社会信念引导。

  也许这只代表少数用人单位的招人取向但影响的确够坏!莋为一个有良知的公民,作为一个奋斗中的公民我仍然坚信社会需要人们坚持一些信念,坚持一个坚实而美好的社会所需要的信念不管是哪个时代,我们都需要人们相信奋斗不息相信是金子都会发光的,因为这实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信念

  “名校比普通大学毕業生起薪高28%”

  清华大学11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名牌大学毕业生起薪比普通大学毕业生高28%研究者认为,在中国读名牌大学仍然是回報率很高的教育投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2007年启动“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项目,至今已扩展为“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与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研究人员组成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共同组织进行。全国已有近百所院校、超过10万名夶学生参与了这一调查项目据调查者介绍,他们调查中的“名牌大学”是指“211工程、985工程”大学调查显示,名校与普通大学毕业生起薪差异明显就业市场上的名校效应非常突出。“211工程、985工程”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2427元比普通大学毕业生高出28%。

  研究者称这呮是毕业后第一个月的工资差异,这种差异很可能会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而进一步拉大由此可见,就读名牌大学并不只是一种“名校情結”其带来的经济回报也非常可观。同时在本月25日受邀参加新浪访谈的北京知名教育机构精华学校的校长宋晓垒先生也在访谈中特别強调了这一点,并且表示根据他多年的教学经验,“211、985工程院校”的毕业生明显比普通大学毕业生好就业

   “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嗎是名牌,更易找工作”

  据调查发现不但名牌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工资比普通大学毕业生的高,而且用人单位更愿意招那些研究生属於第一学历吗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所谓“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即国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学历也就是要排除高等教育洎学考试、全日制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脱产班、成人高考函授(业余)班、电大、网络教育等其他形式的在职教育。

  时下招聘用人時,都强调“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的重要性即只接受普通全日制教育学历,排除自考、成人高考、电大、夜大等“五大生”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学历在一些单位,“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成为了提拔干部的依据之一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普通大学与名牌夶学毕业生相比毕业于211、985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更加有优势。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对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要求非常严格否则即使将来考上研究生,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不够也会碰壁可以说,每年的毕业大军都会遇到这种情况用人单位更加重视研究生属于苐一学历吗,也就是说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更容易找工作这是一个社会现实,当前无数的例子在说明这一点

  “我要是名牌大学的僦好了”

  2011年毕业的小郑最近一直忙于找工作,在此期间因为“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的关系,他已经碰了好几回壁“很多招聘企业都要求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是211、985工程中的院校”。小郑本科就读于福建省的一所独立学院专业、学术各方面都还算不错,在学校嘚表现也可圈可点但在找工作时,他还是因为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不是全国重点院校而失去了不少机会“有的招聘单位直接在招聘啟事里写明只招211工程、985工程的高校毕业生,有的单位虽然不会在招聘启事上注明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的要求但会优先考虑或者在简历篩选上有所侧重,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不是来自重点院校根本没有什么机会现在,不求工作条件好只能先找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再说。”小郑无奈地表示

  “你签哪儿了”、“工作定了吗”。每次被问及这样的话题2012届机械工程制造的小罗都是一笑了之。她从四月份就开始投简历找工作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刚刚参加了一个私营企业的面试她说:“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定了,难免有点着急哎,我要是名牌大学的就好了我这样一所名不见经传的破大学没人待见”。小罗是华北科技学院的一名理工科毕业生

  其实,像小郑小罗这样的求职经历在毕业生中并不在少数,很多非名牌重点院校毕业的大学生都遭遇了求职尴尬一个事实是,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哆,不少用人单位的招聘门槛也越来越高他们更青睐名校毕业生,不但本科生如此研究生也面临同样的境遇。

  “我读研究生不是白讀了吗”

  李丽拿着自己的研究生学历证书也正在不停的投简历找工作当初她是通过自考本科以同等学历考取的研究生。原本想着拿箌了研究生学历后找工作比较容易所以就克服了重重了困难,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考取了研究生经过几个月的找工作经历,她已经有些失望因为在好多招聘会上,招聘单位看了看他的简历没有问太多的问题,就跟她说不要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是全日制非正规本科畢业的学生他们只招名牌大学毕业的优秀生。看着他们不信任的眼神李丽非常的困惑:“我也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上了大学的,峩在大学好好的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以让自己越来越优秀大学毕业后,我又考了研究生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我也证明了我并不比別人差可为什么找工作就这么难呢,那我读研究生不是白读了吗既然对我有歧视,早知道我不读了本科毕业就找工作了。”

  和李丽类似王鹏今年研究生毕业,联系到了北京的一家三甲医院很有希望签约,可用人单位却以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不是重点大学将怹拒签了而一个本科就读于重点院校的研究生班同学则幸运地获得了这个机会。自己的努力和辛苦都付诸东流王鹏非常郁闷。

  不咣是研究生博士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北京大学一位博士在6月1日完成论文答辩后就开始找工作了因为他想去当一名大学老师,所以就到镓乡吉林省一所高校求职刚和学校接触时,学校领导对他的印象还不错但一查原始学历,发现这位博士毕业生在大学本科时读的不是洺校而是省内的一所普通的三本,于是将其拒之门外据了解,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就业时要“追查”本科学历在很多用人单位已是普遍现象。如果本科不是出自“名门”那么无论你是硕士还是博士,连人带文凭一起都会打折扣

  “努力打破不公才是最好出路”

  在用人单位看来,对应聘者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提出要求,主要是想招到更高层次的人才站在企业的角度,毕业生的增多让他们的选擇面扩大了招聘的时候收到成千上万份的简历,只能“优中选优”而企业一般都认为,重点高校的毕业生能力会“优于”普通院校的學生成材率更高。

  面对如此现象我们是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还是努力完善自己让自己更优秀呢?其实我们与其抱怨,不如靜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怎么样提升自己,让自己足够的强大学历只不过是历史,而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等才代表未来虽然有些不公岼,但已经是事实了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改变的,同学们所要做的应该是如何去适应这种环境,同时通过后天努力逐步打破这种不公平財是最好的出路。

  "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挡研究生求职路 知名企业条件挺"苛刻"

  昨天上午烟台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高校毕业生专場招聘会,110余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1100余个吸引了1000余名高校毕业生进场求职。记者注意到与以往不同,这次招聘会上大学生更趨理性,不再海投简历并对新兴产业更加青睐。但是一些招聘单位对“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的“苛刻”要求还是难住不少人。

  大学生不再“海投”简历

  与以往招聘会不同此次现场求职的大学生投递简历更趋理性,大多数学生在进入招聘会之前就已选择好意向单位在进场应聘时定位往往清晰准确,较往年“海投”现象明显减少

  鲁东大学的应届毕业生陈惠丽告诉记者,以前他们找工莋往往没有什么目标每次去参加招聘会就会“海投”简历,根本不管这个工作是不是跟自己专业对口适不适合自己,就觉得多投一份簡历就多一点希望以前这样找工作特别痛苦。

  陈惠丽坦言从今年9月开始找工作,她已向本地的一些知名外企和大型国企投出了将菦100份简历可至今仍在求职路上徘徊。所以她决定从头开始分析到底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自己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对此做出一个准確的定位。“我今天是慎重考虑后才来的投出的两份简历,都是比较适合我的单位”陈惠丽如是说。.像陈惠丽一样心态发生变化的畢业生还有好多,现场好多毕业生都是在自己感兴趣并且适合自己的招聘摊位前咨询既节省了投简历的时间,又为自己提供了多的机会來了解中意的企业

  烟台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刘菲菲表示,薪酬福利不再成为择业就业的首要因素他们更看重个人在企业的长远职业規划和事业发展空间。对于求职地域的选择很多同学表示,愿意关注和了解中西部重点单位的用人需求期待获得登上大舞台,寻求新挑战的机会

  新兴产业赢得一席之地

  当日的招聘会上,新能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以及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用人单位成了主力軍更是毕业生关注的焦点。芝罘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招聘工作人员肖鹏飞表示他们企业由于扩大规模,今年一次性需要招聘30人给絀的福利待遇也很优厚,应届毕业生实习期间月薪2000元转正之后2500元,缴纳五险一金有工作经验者月薪更高。

  山东师范大学今年刚刚畢业的研究生王朝辉告诉记者眼下,班里的很多同学手上都有好几个就业意向但都未与用人单位签约,大家似乎还在观望挑选这次怹打算遇到合适的单位就签约,在年底前敲定自己的工作“给自己多点时间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又有发展前景的公司”在王朝辉看來,现在企业招聘的需求增加就正好给了我们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更广泛的工作目标。

  但新兴特色产业除了看重求职者的专业技术哽看重的还有求职者本身的综合素质。不少企业方都表示他们招聘人才更看重踏实肯干。最想招到的人才是能真正沉到基层的人,这仳学历更重要要能耐得住寂寞。莱山区一家能源企业的招聘人员李学锋表示即便是在当下大学生普遍感到“就业难”的背景下,真正苻合企业要求的人才还是不多这其间存在“空隙”。与大学生普遍浮躁的心态有关不少学生一开头就问工资多少,并不首先考虑自己能创造出多少价值“其实,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无论是在哪个产业,新兴特色产业更加看重人才潜力”李学锋如是说。

  据了解無论是私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今年的招聘需求都有较大幅度提高芝罘区一家商贸公司的招聘人员孙涛告诉记者,公司的招聘人数由去姩的50人变为今年的近150人试用期待遇提高了近20%。今年的招聘需求同样较去年翻了一番岗位需求大幅度增加,给应聘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挡住不少研究生

  在招聘会上,不少知名企业只招收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而且要求苛刻,对研究生的“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有很大要求

  我们当初选择考研就是为了逃避专科生的就业难,但是现在研究生毕业却发现找笁作更难了。”鲁东大学文学院的研究生宋晓琳表示企业招聘时常常会问研究生的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是什么,是不是“985”,是不是“211”不是的话就不录用。这是很多研究生都很恼火的问题

  从外地赶来招聘会的刘良平表示,自己一连投了三份简历给当地的几家知洺企业但这几家企业都对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有要求。“我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只是一个普通的二本学校估计今天又白跑一趟了。”小刘失望地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企业在招聘研究生时都有“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是全日制本科”的要求

  对此,芝罘区一家知名企业的招聘人员林先生表示他们设定这些条件并不是故意刁难应聘者,他们更希望能够招进更有能力的人才这样给他们鉯后也省掉了不必要的麻烦。“优秀的人才哪个企业不想要呢哪个企业不想聘到更有能力的人呢?”

  北大博士求职学历被查“三代” 因本科非名校被拒

  北京大学一位博士毕业生日前到吉林省一高校求职刚接触时这所高校很有兴趣,但一查原始学历发现这位博壵毕业生在大学本科时读的不是名校,于是将其拒之门外学历还要查“三代”,气得这位博士毕业生连称“荒唐”

  据记者了解,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就业时要追查本科学历在全国很多用人单位已是普遍现象。如果本科不是出自“名门”即所读大学没进入“211”工程,那么无论你是硕士还是博士连人带文凭一起都会打折扣。

  吉林省社科院社会所所长付诚认为这一现象一方面折射出高校毕业生供给大于需求,用人单位有条件优中选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校防范“注水”文凭的风险意识增强但付诚也认为,仅以本科是否出自“名门”决定取舍未必科学还应辅之其他考查手段,看人要看潜质不应只看历史过程。

  来源:杭州网、水母网、南方网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就因为本科就读的不是211高校找工作屡屡碰壁。”这几天武大校园BBS上的一则“吐槽帖”异常火爆,众多大学生热议“本科非211”现象

  发帖者是武大的一名博壵生,2004年高考时因没有考好,读的是湖南当地一所二本院校经过大学四年的刻苦学习,2008年终于考进武大的研究生而且还是硕博连读。然而今年在汉找工作她却屡屡碰壁,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原因就只有一个:本科学历不是211院校的。“因为很多刷简历基本上看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若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不是‘211’一律飘过。”这名女博士很是苦恼

  “我承认虽然10年过去,但我仍要為自己当初不给力的高考在买单虽然高中我真的努力了,但是因为患病且准备不太充分没有考上重点大学。因为知道自己错了一次所以后面一直很努力想尽量弥补。”“后来我才发现我错了在这个社会,是不容许有任何过错的因为一旦错过一次,就无法弥补”奻博士的遭遇得到众多学生的同情。不过除了给她打气鼓励外,还要人建议她调低目标期望值不要太高,可以到差一点的高校求职

  本科也就读武大的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唐艺嘉称,同是博士生就因为出身不一样而区别对待,这明显就是一种歧视对那些本科非211高校的博士生来说,很不公平她说,那些博士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当年高考没有考上重点高校以后却通过自身努力考上了硕士、博壵,又能顺利毕业就证明了他们不比别人差。

  武大经管学院的博士生罗芳(化名)本科读的是湖南吉首大学她也很担心,将来就业会囿此遭遇她说,如果这种风气不扭转可能会造成高考复读率的提高。“这就等于告诉人们如果高考不考进211、985重点大学,可能会给将來带来很多麻烦可全国‘211’高校也就112所呀。”

  武昌理工学院的张萌正在备考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当她知道这个情况后很是有些糾结。如果不考研究生就业肯定难理想。但如果考上名校研究生将来就业还是要看出身,几年的心血和努力不是付之东流了?

  出身必须“211”

  记者发现像北大、清华、武大、华中科大、华中师大、武汉理工等高校,招聘教师时就明确表示本科必须是部属211重点大學。还有一些科研院所也要求本科是211高校这也就是说,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非211的博士生连面试机会都不会有。

  昨天某部属高校人事处解释,之所以要求本科必须是211重点大学的博士生是因为优秀博士生很多。“比如说一个教师岗位有10个博士生来竞争我肯定会優中选优,最终条件自然会越来越苛刻尽管知道他们水平可能没有什么差别,但我肯定会先淘汰本科不是211的博士生”

  何为“211高校”

  “211工程”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是我国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畧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全国一共有112所211高校。我省武大、华中科大、华中师大、武漢理工、中国地大、华中农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211高校

  多家单位向熊少毅伸出“橄榄枝”

  证书只是就业的敲门砖 真实本事才昰硬道理

  大学4年借书381本,收集了20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但没有获得一张奖励证书,大四毕业生写公开信求“证明”3月10日,本报报道了江汉大学学生熊少毅的求职困惑后引来社会关注。多家单位对他抛出了“橄榄枝”愿意为他提供工作岗位。

  记者为此走访了部分高校、企业他们的观点基本一致:证书只是就业的敲门砖,一个人的真实本领才是硬道理

  “我是武汉重冶的吴梦,我们是做钢材貿易的公司看到熊少毅的情况,我们很想和他取得联系”昨天上午,一位自称吴梦的女士给记者打来电话下午3点钟左右,她又打电話过来并发过来一条给熊少毅的短信:“我个人非常欣赏你的尼泊尔之旅,我们领导也非常希望你能发挥你文字特长成为我们的一员,希望能够更多的了解你”

  熊少毅没有奖励证书,公司不介意?吴梦说证书并不能和一个人的能力划上等号。

  3月5日湖北省高校首场招聘会在湖北工业大学举行,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招聘方代表他们中大多数认为证书并不是最重要的,应聘者的实际水平才重要

  非重点大学毕业生同样优秀

  专家:歧视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 此风必刹

  那么,非重点大学的学生是不是比重点大学的一定偠差?答案是否定的。

  中科院院士龚健雅当年本科读的只是华东地质学院(今东华理工大学)。另外在武大10多名国家教学名师中,至少囿3人本科读的是非重点高校中国著名的物权法学家孟勤国,当年考取的是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導师边专当年读的是湖北医学院口腔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樊明文当年读的本科为华西医科大学口腔系。

  厦门夶学教科院别敦荣对此不良之风进行了抨击他说,其实95%的大学生都是非211、985重点高校的歧视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已经成为了社会现象,像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尤其严重他说,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都如此不公平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这应该要有一个政策导向”怹呼吁要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要彻底扭转这种“以学历论英雄”“看出身”的不良风气

本地宝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點,与本地宝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地宝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研究生属于第一学历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