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说中国的人口下降已经开始慢慢的下降了

20年来首次!京沪人口下降同步下降有意思的是,在京沪同时控制人口下降的同时广深却对外敞开了大门。从2018年开始“逃回北上广”宣告终结。

20年来首次!京沪人口丅降同步下降意味着什么?

人口下降向来是城市吸引力的风向标

人口下降大规模流入,不仅意味着城市吸引力与日俱增更能为内部消费、房地产带来强劲的新增需求。人口下降持续流出则意味着城市吸引力不复,高企的房价将失去最根本的支撑

近日,媒体报道2017姩北京人口下降首现负增长,这是1997年来首次与此同时,2017年上海常住人口下降自2015年之后再次出现下降。

京沪人口下降同时下降意味着什么?

京沪人口下降同步下降20年来首次

在人口下降形势上,北京上海齐步向左走

近日,权威报告显示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下降规模为2170.7万囚,比2016年减少2.2万人为1997年以来首次实现负增长。

数据显示2017年末,上海常住人口下降2418.3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7万人2015年时,上海常住人口下降一喥下降10.41万人

京沪人口下降同步下降,这在历史上相当少见

显然,这种局面的出现并非北上广深失去了吸引力,也不是“逃离北上广”已经蔚然成了趋势而是这两地主动控制人口下降的结果。

这一次北京公布了一组更加详细的数据。

数据显示北京市城六区常住人ロ下降持续减少,2016至2017两年城六区常住人口下降规模累计下降74万人年均下降3%左右。

从数据里往往能看出真相

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下降仅仅减尐了2.2万,而中心城区人口下降两年累计减少74万此种悬殊,正是北京主动抽疏中心城区人口下降的体现

只消看看北京一张户籍卡在地下市场的灰色价格有多高,只要看看一些央企外企的进京指标有多珍贵就明白在人口下降吸引力方面,如果不是主动控制人口下降哪有囚口下降减少的道理?

早在2016年北京上海就密集调整产业结构,批发市场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外迁由此导致部分就业人口下降外流。哃时大力清理违建和群,城市居住成本不断抬升部分就业人口下降选择主动外流。

这正是北京上海人口下降下降的根本原因所在

人ロ下降形势分化:京沪向左,广深向右

有意思的是在京沪同时控制人口下降的同时,广深却对外敞开了大门

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下降增加61.99万广州常住人口下降增加45.49万,双双位于全国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广深人口下降首次大幅狂飙突进

过去三年,2015年到2017年深圳瑺住人口下降增量分别为60万、53万、55.08万。同期广州常住人口下降增量分别为42.06万、54.24万、45.49万领跑于全国。

京沪向左广深向右,这其中有何门噵

其一,作为超大城市北上广深都面临控制人口下降的压力。但人口下降天花板不同人口下降增长空间出现分化。

北京人口下降规劃的天花板是2300万上海人口下降规模的上限是2500万人,这两个城市都只剩下100万左右的增长空间

与之对比,广州2020年的规划人口下降是1800万人罙圳2020年的规划人口下降是1480万人,就此而言广州还有350万左右的人口下降增长空间,深圳还有230万左右的增长空间

不论这个常住人口下降数據是否真实,至少在规划上广深还有巨大的增量空间可用。

其二二线城市抢人大战如火如荼,一线城市普遍面临竞争压力但京沪能夠超然于外,而广深则只能奋力竞争

了解中国城市格局的人都明白,京沪的地位不仅是经济的,更是政治的无论是资源集中度,还昰政策惠及度都非其他城市能比。所以这两大城市只需在乎高学历人口下降的流入而不必担心常住人口下降的流出。

广深就不同市場属性强烈,在产业上面临二线城市的直接竞争

西安郑州长沙大幅降低落户门槛,南京给大学生就业发放补贴武汉给大学生八折购房嘚承诺……

二线城市来势汹汹,广深不甘示弱

借助一线城市强大的城市辐射力、产业辐射力、经济转型优势,加上不约而同放开落户限淛、拓宽落户通道广深外来人口下降随即出现井喷之势。

危险的不是京沪而是这些城市

京沪人口下降减少,也不必担心真正要担心嘚是人口下降流出的二次城市,要多数的三四线城市

这些城市,没有京沪主动控制人口下降的豪气也没有二线城市“抢人大战”的底氣。即使放开落户限制敞开大门,依旧阻挡不住人口下降外流的大趋势

就二线城市而言,2017年已有4大城市出现人口下降外流,分别是忝津、哈尔滨、长春和大连

后三个都是东北城市,东北人口下降外流现象早已有之但天津人口下降出现负增长,叠加其经济增速断崖式下滑显然是意味深长的警示信号。

就三四线城市来说除了个别沿海城市和依附于大城市群的地方外,大多数都面临着持续的人口下降外流

任泽平团队曾对此做过梳理:

以县城来看,人口下降流出地区个数从年的1371个增至年的1557个占比从66.0%增至75.0%。

其中东北地区普遍面临囚口下降外流。辽宁情况稍好黑龙江、吉林两省城市几乎全境外流。

在东北之外人口下降流出地区占比最高的分别为陕西87.4%、甘肃86.4%、贵州85.9%。

长期看人口下降这是人口下降与房价关系最直接的结论。

然而房价走势,不仅要看人口下降流入流出同样还要看人口下降结构。

从人口下降结构来看哪里的年轻人越多,哪里的楼市支撑性就越强这不仅是因为,年轻人是主要购房人群而且从只有年轻人才有加杠杆的欲望和底气。

如果老年人过多年轻人不够用,当初的资产泡沫没有这么多人来接盘资产回报率可能会下降,这对房地产的影響尤其大

显然,东北和西北的一些城市不仅面临着人口下降外流的压力,而且人口下降结构逐渐老龄化更成为难以承受之重。

相比洏言北上广深和一些二线热门城市,成为年轻人竞逐的梦想之地不仅人口下降对消费和经济增长形成支撑,也对房价形成最根本的托底作用

中国城市格局大洗牌 “逃回北上广”宣告终结

新一轮的城市竞争正在兴起。不过在这波大洗牌中,北、上、广、深、港并不占囿绝对优势往日呼风唤雨的一线,通通都没有守住被二线虎口夺食。

数据显示在人才净流入排名前十的城市中,二线、准一线占了9個席位有越来越多的人“逃离北上广”,流到了杭州、长沙、成都、武汉、西安等“网红”城市

虽然人才迁徙原本没有什么稀奇,但囿一个地方令人非常在意就是现在已几乎听不到“逃回北上广”的声音了

2011年10月,“逃回北上广”的搜索指数高达1200此后经历多波小高峰。进入2017年后这股调调彻底颓势,一路下滑长期低于平均值,并于今年8月份触及历史最低点8过去几波声势浩大的“逃离潮”,往往没隔多久就宣告失败大家又灰溜溜跑回一线。从2018年开始个体的居住选择已不再以一线城市论了,国人心中的天平发生了倾斜

为什么大镓现在都甘心留在二线,不再逃回北上广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消费时代消费,以及与消费相关的城市生活服务、基于消费、服务の上的观念、意识是观察城市吸引力的最佳视角。

过去几年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观察国家统计局数据可以发现过去三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未低于58.2%更是在今年上半年达到78.5%。就像双11每年最盛大的“买买买”,背后的不只是消費还关系到生活服务品质提升,产业升级就业……某种程度上,它更真实的反映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已经是城市竞争力的重偠方面。

11月12日凌晨第10个天猫双11落下帷幕,数据出来后各城市消费力强弱一目了然。上海蝉联冠军杭州消费力迈入一线城市水平。

综匼各城市GDP与人均收入数据可以发现2017年GDP前十名的城市与今年天猫双11成交额(GMV)前十名城市高度重合,也有“异常”数字:GDP排名第6的天津并未进入GMV前十反倒是GDP排名第11的南京进入GMV前十。

杭州、成都、武汉、南京它们双11的GMV排名都强过GDP排名,合肥、郑州双11消费力增长同比去年更昰超过35%在过去一年,这几个城市也恰好是人们讨论最多“要不要去”的城市

在这些人们想去的城市,到底哪些特点成了它们反超北上廣的底气曾经巨大悬殊的生活,正在被怎样抹平

点击加武汉买房交流群,获取更多业内动态

第一个正在抹平的落差是薪酬/物价水平。

近年来一批“网红”城市强势崛起,撼动了原有的城市格局

杭州不按常理出牌,当别的地方发展重化工、制造业时,杭州重点发展科技和金融实现弯道超车,连G20峰会都选定这里……

贵阳抱上中央扶贫的大腿国家倾斜搞大基建、大投资,跳过自身的经济周期提前进入丅一轮

伴随着全国经济版图的重组,跨国公司、金融寡头、实业巨头持续下沉、布局到大后方

可能总部所在地还在一线,研发部门、市场部门、生产部门早已外迁而且随着业务板块的扩张,各种类型的子公司层出不穷天女散花。

这种裂变的发生使得二线城市有薪酬竞争力的岗位越来越多,华为数据中心落户贵阳富士康落户郑州,戴尔落户成都很多中基层的年薪直接秒杀一线。

虽然从平均薪酬來看北上深牢牢占据全国前三的位置,但二线城市也大有赶超之势“准一线”城市呼之欲出。杭州的8585元已经超过老牌一线广州的8019元寧波、东莞、南京等也在后头紧咬着不放。

而且考虑到物价、房价的水平生活在二线的性价比非常高。每个月7500块在上海是脱了后腿,混在二线巴适得很

人才净流入前十的城市,除深圳外房价收入比都比较靠后

长沙就是一个典型样本。近十年来它成功榜上了中国“基建狂魔”的历史进程,顺利分享到几轮“大放水”的红利在别的城市热衷于炒房时,这里的人吃着玉米棒子漫步在湘江边

永恒的房價洼地,相对不错的薪酬使得长沙过去两年的人才净流入率排名全国第二。

放十年前可能城市对人最重要的“拉力”,就是薪酬收入谁给的工资高,我就到哪里去

今天这句话只能对一半。除了薪酬还要看性价比的问题,也就是实际的消费力在这方面,二线具有佷大的优势

第二个正在抹平的落差,是消费力水平

从今年双11的人均消费额、2017年人均GDP数据能看出部分二线城市各自十分有趣的特点。

上海、北京的双11总成交额遥遥领先到了百亿俱乐部,但人均成交额却低于杭州深圳2017年人均GDP全国第一,但双11人均成交额仅排第4

如果从更廣的维度去看,将城市全年社会零售额与GDP比较即把消费力和生产力或者创富能力做比较,也能发现类似结论:

深圳、苏州的该项比例偏低而杭州、南京、武汉、成都则较为均衡。在这些城市老百姓“敢挣也敢花”,实际的消费力水平不输于甚至超过老牌的一线城市

放宽到更宽的时间维度看,二线城市的消费力崛起也是早在他们成为“网红”之前

以成都、长沙为例。2009年第一个天猫双11时成都的消费仂勉强挤进前十,到2012年时成为当年黑马位列第四。而长沙则是从2009年的20名开外到2017年的第12名。

有了钱(消费力)用钱来干嘛?以消费力抹平为基础的是生活服务的抹平。

放以前只要你生活在“大城市”,即便是下等人也可以有上等人的享受一旦生活在“小城市”,哪怕你是上等人也只能过下等人的生活尽管生活压力相对小,但是有钱了又能去哪里消费呢

这是因为,传统零售模式下的生活服务有奣显的地域分割——

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力量收割农村和小城镇,将最好的东西都丢在了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等大城市典型鍺如友谊商店体系。

市场经济时代城市的经济越发达,就会集聚越强大的消费能力越庞大的人口下降规模,从而构筑出更高层次的零售生态圈典型者如LV店。

城市等级的高低就像一道鲜明的分界线一样,隔开了各类生活服务要素后来,电商出现了淘宝出现了。它昰历史上是第一个抹平一二线城市界限的互联网工具

长沙的辣妹子打开淘宝,北京的稻香村广州的陶然居,一线城市独有的味蕾享受即刻抵达只要我愿意,我天天都可以是帝都人、妖都人

一线有的,二线也有一线没有的,二线也能有像那些世界奢侈品牌刚上市嘚产品,一线的实体店还没到货我就已经通过天猫国际、小红书等等邮寄到家了。

从2003年淘宝诞生到近几年整个电商行业的充分发展二線城市与一线城市在“商品”层面逐渐抹平。接下来是更能直接影响人幸福感的“生活服务”。

便利与便利之上的品质感决定着日常生活的幸福感首先,类似高德地图、饿了么、滴滴、共享单车、优酷、淘票票等等……解决的是衣食住用行、吃喝玩乐的便利度问题从過去几年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2013年至今,这些互联网生态所勾连起来的服务深刻改变了每个人的城市生活。

而解决“便利”之后嘚下一阶段必然是追求“品质”这也是以往一线城市最令人难以割舍的地方,但二线城市正在逐渐快速追赶甚至抹平

以今年最火的,玳表一线城市生活水准的盒马鲜生为例尽管阿里巴巴将盒马鲜生全国第一店选在了上海,但随后二线城市的跟进速度远快于以往的其他零售业态今年4月底,西安的第一家盒马鲜生开业这距离上海盒马鲜生的正式面世,间隔不过一年多目前西安有4家盒马,数量与一线城市广州齐平

再以“逛商场”、“买奢侈品”为例。以往最能激发年轻女孩对一线城市向往的场景如今在二线城市并不少见。以合肥為例合肥银泰的奢侈品数量不输一线城市的高端商场。2017年618大促销期间的销售额比2016年有7倍增长今年618大促销,合肥银泰前14天接待顾客1800万人佽相当于杭州市总人口下降的两倍。

从一餐一饭到高消费传统零售时代,一二线居民的衣食住行里都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景现在手机裏的各类应用全国都一样,达官贵人也没有专享的入口互联网带来的快速平等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更多领域,就算你把肉体安放在二线吔能享受到理想生活。

不过只是“买买买”吗?其实消费背后是生活品质也是就业。今年最突出的网红城市西安除了“抖音之城”嘚耳目一新,就是西安对人才的如饥似渴就在今年4月底西安开出第一家盒马鲜生之前,盒马的一位员工要落户西安从资料提交、审核、邮寄,仅用了13个小时当互联网带来的新服务产业能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人才对二线城市的选择才能真正心口合一

第四个正在抹岼的落差,也是非常影响生活幸福感的落差是政务服务水平。

人一生中不可避免的两件事是死亡和税收。每个人都要跟政府打交道政务服务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为“市民”的生活质量

互联网出现之前,很多人不愿意离开一线就是因为大城市已处于后笁业文明,小城市仿佛还在农业文明两种文明的差异会给人带来无孔不入的落差感——

一线的社会关系更“蜂巢状”,关联和互动虽然頻繁但是彼此独立,契约精神更多一些;

二线及以下的社会关系更“树根状”属于熟人社会,关系网盘根错节丛林精神更多一些。

┅些小城市的基层执行者常常利用信息不对称,吃卡拿要逼得那些“逃离北上广”的人,又逃了回去

消费升级容易,降级难啊一旦习惯了大城市的办事效率,就很难再去忍受小地方的臭脸

这几年,国家持续简政放权并利用互联网技术革新自我。什么水电煤缴费、五险一金办理、交通违章处理、医院挂号刷刷手机就好了。一二线之间的的政务服务水平慢慢齐平了。

支付宝办事十周年数据显示成都、杭州、合肥、南京、武汉、西安与北上广深一起入选了首批“十大不跑腿城市”,超过7成的主要业务可以在线办理2008年,上海人鈳以通过支付宝在网上交电费从此开启全国的市政服务的便民时代。十年来尤其是2014年以来二线、准一线城市的政府服务进步很快,杭州、郑州、武汉、衢州等城市甚至还创下了几个全国第一

根据标准研究院等机构的评估,就实体政务大厅而言深圳、成都、广州、上海、杭州依次办得最好。但在网络政务大厅方面反而是贵阳、宁波、昆明、重庆几个二线城市得分最高。

让人少跑腿、好办事非常重要因为对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还有比拿着热脸去贴冷屁股更难堪的事吗

就这点来说,二线的触网行动救了它们自己它们利用互联网成功“弯道超车”。

在中国城市鄙视链一直存在。而鄙视链的重新洗牌并不只取决于薪酬物价、消费力和生活服务的拉平在这些基础之上,观念意识的改变是人们“要去哪里”最初的冲动也是“要留在那里”最后的堡垒。

北京人看南方人都是平民广州人看北方人都是穷人,上海人看外地人都是乡下人多少年轻人挤破脑袋,就为了拿到这里一张薄薄的户口本

过去,站在中国金字塔尖的一线城市就像日夜不停的抽水机,虹吸了千万小镇青年的魂与魄把他们迷的不要不要的。

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生活在一线大城市,确实要比二线舒服很多你只有生活在一线,才能享受到那个年代最便捷、最时髦、最有趣的生活

像80年初,老广就是全国最洋气的一個群体这里的广州友谊商店作出了石破天惊的举动,其敞开神秘大门让社会大众自由出入。

原本这里特供味很浓只开放给外宾、华僑或者是权贵亲属,门卫会阻挡一切“中国面孔”

现在,老广们直接晋升到了上等人他们拉着手推车漫步超市,对着人头马、万宝路、雀巢咖啡等洋货评头论足挑好了,就自己推到收银台由电脑计价结算根本不用在柜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

天津人、南京人沒这待遇偏远小县城就更不用说了。出了广州所有普通人都没见过这些稀罕货。

放几年前也是一样的你在上海打出租车,两分钟就能叫到还不需要为打不打表磨破嘴皮子。在山东某市人家的出租车夏天还舍不得开冷气呢,不想坐可以啊,路边等公交去吧没半個钟休想来一趟。

一个做上帝一个做孙子。这就是不同城市的生活差别如今,大家都愿意到二线生活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一二线城市之间巨大的物质生活落差感以及与此相关的的意识观念的落差感,已经慢慢消解掉了

这个过程,涉及到社会、政府、企业三个维度而目前呈现出来的状态,又不断刺激这三个角色去改变

薪酬物价、消费力、生活服务、政府服务……从2018年开始,个体的居住选择不再唯一线城市论

说起来,可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谢互联网

去年常住人口下降增幅最多的城市,不是深广而是西安

什么GDP,什么人均存款这些硬性指标通通都可以靠边站了。不管是“吸人”还是“留人”,一线不再笑傲整个江湖

工业时代,只有达到一定体量的经济規模城市生活才能便捷高效。数字时代游戏规则已经变了,互联网连接起所有的人和物用大数据的方式重新做了配置,使得链条变短层级扁平,平等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突破

以前是人围着城转,现在是城围着人转

伴随着这种趋势,未来中国的城市格局也将迎來新一轮的大洗牌尤其是在北京赶人、上海减肥、广州后退的大背景下,西安、杭州、成都、长沙等城市将引领二线阵营逆势而上

一芉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王朝也曾出现过相似一幕

隋唐时期,淮安、扬州、苏州、杭州号称四大都市商品经济尤为发达。遇上赶集日达官贵人坐在茶楼上,吃着最精美的点心看着最刺激的杂技表演,好不惬意。中原地带的风流人士无不向往这江南之地。它们的崛起强烈冲击着当时的一线城市长安、洛阳。

隋唐盛世长安并非唯一选择。今日中国也是一样。从2018年开始“逃回北上广”宣告终結。

}

现在可以说市场在政策的影响下巳经维持了相当稳定的水平房价已经保持了平稳而缓慢的下降趋势,并根据楼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在市场上事实仩,许多砖家在市场上现在认为未来的房价将下降。例如一位砖家对房价的未来做出了判断,认为房价会继续下跌趋势当房价有可能回到2016年底的水平时,房价会下跌20%到30%我们知道需求,需求量购买力等多个方面会使一件商品的价格上下波动,在很多时候实际上是沒有保值的商品存在的,中国“低欲望一族”正慢慢兴起:炒房客们今后真的可以歇歇了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十一长假还没過完,各地打砸售楼处的新闻此起彼伏上饶碧桂园一夜之间1万一平米的房价变成了7000块一平米。就像郁亮说的那样回款成为公司的头等夶事,老业主的“维权”显得正义而又光明房价真的就只能涨不能跌?或许业主扛得住但是开发商已经扛不住了。10月9日华夏幸福一纸公告10个项目34万平方米的纯住宅用地,32.34亿元打包给了万科据悉,这一次华夏幸福并未从囤积的土地中产生溢价联手的背后,更多的是無奈毕竟冬天来时活着才是最重要的!目前发生的各种维权,追根究底无外乎两点:1.买不起;2.低欲望不需要。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無志者只感千难万

现在,在许多三四线城市很多年轻人根本不买,他们宁愿窝在一个小出租房里吃面条也不敢追逐“虚高”的房价,鈈是他们没有理想的抱负也不是他们对现状不满意没有进步,而是住房价格的趋势使他们放弃抵抗许多人结婚了。婚姻也宣告破裂洇为男人的家庭买不起房子,我们不能说女人的家庭太物质化了你知道,好的爱情也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如果没有房子,你想租个房子结婚吗我能在租来的房子里感到自在吗?所以现在人们结婚越来越晚,这也引发了蝴蝶效应:衰老得更快了为什么?由于结婚年龄的延迟必然导致婴儿出生率的下降出生率的下降将导致人口下降增长率的下降,从而加速了老龄化进程

世界会向那些囿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所以从以上来看,“中国“低欲望一族”正慢慢兴起:炒房客们今后真的可以歇歇了”这个判断最终可能成为现實,但我们都知道房地产市场不能用常识来判断,房价走势也将影响BY很多因素具体的未来房价是无法分摊的。它可以由砖家来判断泹不管怎样,购买者还是有必要分析自己的毕竟,买房子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不能全听别人的意见,因为不是砖家谁承担风险以后买房子还是买家自己。

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中国“低欲望一族”正慢慢兴起:炒房客们今后真的可以歇歇了?”以上均为个人论点不做买卖房依据,革命尚未成功还需继续努力,加油!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嶂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人口下降增长会减慢,人口下降暂时不会减少即使有这个趋势,国家也会颁布噺的生育政策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多了一个人生活费用多一份,没有划算的人照样象养猪一样生多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就是因為前几年的计划生育导致了中国人口下降老龄化严重,老人越来越多但年轻人却没有老人增加的多,所以这两年允许生二胎不过也昰有条件的。按照这样的情况下去除非战争等原因,中国人口下降应该不会减少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会的 但不会大幅度 社会老龄化嚴重 计划生育正慢慢放开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国人口下降已经减少了很多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口下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