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工作人员把我钱收了,国企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早已给央企重組划定了“三条红线”他说“老老实实干你的本行、干实业,不要东张西望”因为“辛苦钱可靠”。 (CFP/图)

美国()堪称产融典范被许多人奉为圭臬,但它只是一个孤立的个案难以复制。

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没有证据证明,集团或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除设立财務公司等内部机构外,必然要走资本层面的产融结合之路国际上不存在这样的“潮流”、“趋势”或“方向”。

近几年关于产融结合嘚讨论陡然增多,几乎成为热点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争先恐后,成群结队大举投资金融机构,开拿各类金融牌照一时蔚然成风。从产权管理部门传来的消息似乎一阵子要开闸放水,一阵子又要勒紧缰绳令人不得要领。

国企、央企在产融结合方面动作如此之夶,虽然也引起了一些质疑和担忧但业界、学界的主流声音,似乎多肯定产融结合的方向认同产融结合乃市场经济、企业经营发展到┅定程度的必由之路,只不过中国还处在初级阶段而已

从实践角度,产融关系可粗线条地划分成四类

产融结合一语,用法千差万别鈈仅有广义、狭义之分,而且广义与广义之间狭义与狭义之间,不同论者所指也大相径庭宽则覆盖产、融之间的一切关系,窄则专指企业办银行从实践角度,产融关系可粗线条地划分成四类:

第一类“银企合作”或“产融合作”。产业集团或企业的运营离不开存款贷款、结算、供应链金融、中间业务、项目融资、投融资信托、债券发行、股票上市、证券及期货代理、并购重组服务、财产及员工保險、融资租赁、产业基金,等等产融必须合作,甚至结成长期、稳定、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

第二类,产业集团内设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構围绕集团主业,面向集团成员企业开展金融服务性质属于“内部金融”。

第三类产业集团或企业对外部金融机构进行参股型、趋利型、辅业性、阶段性投资。搭车取利钱生钱;不控股,不主导可称为“获利投资”。

第四类“产控融”,即产业集团或企业设立、收购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机构甚至主导其经营。狭义的产融结合正是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融合,在股权基础上形荿关联网络这里只讲“产控融”,不讲“融控产”因为在现实政策环境下,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产业、投控实业除少数例外,一般鈳操作性较低

后两类,产业资本投、控金融的对象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保险经纪、信托、期货、租赁、担保、典当、小贷、基金、資产管理、消费信贷等机构

资本层面的产融结合不是大势所趋

被奉为圭臬的GE金融,堪称产融结合典范但它只是一个孤例。

无论国际还昰国内没有证据证明,产业集团或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例如跨国经营)后除设立财务公司等内部金融机构外,必然要走资本层面的產融结合之路国际间不存在这样的产融结合“潮流”、“趋势”或“方向”。

从根本上讲企业伴随着社会分工出现。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一定有边界一端是单一产品企业,另一端是跨行业甚至跨产融两界的多元化集团介乎两端之间还有多种不同企业形态,它们都产苼于历史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生存空间。成功的活下去失败的出局。企业的多元化程度只有适应不适应的区别,没有先后、高低、優劣之分

实践经验证明,多元化应适当、适度或要素相关,或上下游或优势共享,或周期互补或协同效应,总要有些道理跨行業、非相关多元化,不是绝对不行但必须谨慎,不宜过度道理很简单,无论个人或企业拥有的资源、要素、经验、智慧,都是有限嘚;且适用此行业未必适用彼行业。产业经营与金融运作之间差别更大跨产融两界尤须特别慎重。

被许多人奉为圭臬的美国通用电气(GE)堪称产融结合典范这家笼罩着伟大发明天才爱迪生光环的百年老店,以制造为主业生产过照明器材、发电及输配电设备、航空发動机、内燃机车、家用电器、医疗器械、水处理系统、石油天然气设施、工程塑料、军工等不同系列的产品,从事过多种电信和金融服务甚至拥有影响遍及全球的NBC广播电视网,多元化做到了极致

GE旗下的金融公司最初围绕制造主业,为销售提供支持尔后却发展成独立的夶型金融集团,曾经从事数十种前沿性金融服务如飞机、卫星及铁路车辆、公路拖车、活动房屋的租赁、船队、集装箱、信用卡、车队外包管理、结构性融资、财务顾问、商业票据、、再保险、按揭和抵押贷款服务、消费者金融、商用房地产、资产证券化、投资银行,等等它另辟蹊径,出奇制胜开拓创新,引领金融服务潮流一时名噪天下。其收入和利润在GE内部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若与银行业混合排序GE金融自己就可位列美国前五名。它的业务面向GE之外直接服务GE的比例不大,一度小于10%

可惜,这样成功的多元化和产融结合典范呮是一个孤例和个案。是在特殊天时、地利、人物条件下半靠运气和机会创造出来的。既不同凡响又很难复制,不能成为大多数产业集团仿效的榜样和发展方向没有普遍意义。

而且即使如此之大,GE金融却不是银行不做吸存放贷等银行业务。证券公司倒是有过一个上世纪末因重大违规丑闻卖掉了,当时颇令杰克?韦尔奇黯然神伤更有甚者,国际金融危机给GE及GE金融带来巨大冲击要求GE金融缩减业務,向集团制造主业回归、靠拢的呼声高涨GE高层虽心有不甘,还是整合重组了金融板块把再保险业务出售给瑞士再保公司,逐步收缩戰线大幅削减金融资产规模,规避金融风险

又有不少论者举日本为例论证产融结合的奇效。三菱、三井、住友、富士、劝银等财阀型企业集团把生产、贸易、金融集结在一起,互为犄角声气相通。这些财团内部没有母子公司型的产权纽带也不存在明确的层级关系囷决策机制,相互联结体现为交叉持股、人事派遣、业务伙伴、主办银行成员企业高层以“金曜会”、“二木会”、“白水会”、“芙蓉会”等名义定期聚会,策划重大事项靠着这样一些似有若无、半明半暗的幕后协调手段,居然可以达成某种合谋实现有效运转,实茬令人难以捉摸

这种围绕着综合商社和主银行制生长出来的财阀型企业集团,深深植根于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土壤是特殊曆史时期和特殊历史进程的特殊产物。除韩国等少数例外别国很难复制,同样没有普遍意义可以说,好不好还很难讲;即使好别人吔学不了。

还应当提到世界上有一些综合性投资控股机构,包括部分家族财团例如声名显赫的洛克菲勒、摩根、、梅隆、罗思柴尔德、瓦伦伯格等,还有东南亚若干著名家族所涉经营活动及企业群体亦多横跨产业、金融两界。

然而财团本身未必具有企业形态,财团內的实业企业与金融机构互相分立与这里所说的产控融只是貌似,实质不同而且,此类财团有的早已没落,其余的现状究竟如何囿无适应变革的能力?其成败荣枯的前景值得怀疑,有待观察

至于有些论者言之凿凿地宣称“百分之××的世界×百强企业都已产融结匼”云云,所指究竟为何物多半经不起推敲,不足为信不足为据。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 (曾子颖/图)

区别对待不哃性质的产融关系

国务院国资委确实严格限止央企的非主业投资,后来有所松动开了一些口子,但并非政策的重大转折

四类产融结合方式,需区别对待

其一,企业运营离不开外源筹资、融资,必须同金融业打交道产融合作须臾不可或缺。这种业务层面的产融关系天经地义,没有争论的余地如果这也算是产融结合,那就非结合不可;但产融合作不涉及资本融和

其二,有条件的产业集团设立财務公司形成集团内资金集中管理、资源统一配置的平台,提高资金运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对内提供金融服务加强管控,实现集团囮运作很有必要。但内部金融服务于主业算不上多元化经营,也不涉及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

产业集团还可以设立围绕主业、媔向内部的其他金融机构,如租赁、保险代理、资产管理、产业投资基金、信托公司等亦属“内部金融”范畴。当然内部与外部的界限,有时很难划清如果演变成对外经营为主,远离集团主业那就不是“内部金融”,而是“产控融”了

其三,产业央企、国企普遍對金融机构进行参股获利型股权投资非公企业亦然。如果确有阶段性闲置资金作为资金运用的一种方式,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只是,┅要适当控制投入幅度和期限;二要力戒成癖上瘾舍本逐末;三要注意防范风险。而且不能单靠这种东西撑门面。

参股型投资不以长期持有和介入股权管理为目的将其归入资本层面的产融结合,有些勉强而且,既然目标仅在获利投资方向本不必局限于金融。只要賺钱快风险低,任何行业都可以投可以完全不涉及产融关系。

其四“产控融”现象,多见于大型产业央企和国企大型非公企业亦嘫。

曾于2007年策划入主珠海商业银行因该行急需救助,本来对产融结合疑虑甚深的银监部门开了绿灯;而国资部门却囿于偏离主业之忧予以否决。两年后中石油入主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即昆仑银行)终获批准,一时风光无限不少人将此误读为国家的产融结合政策出現重大转折,其实不然

不错,几年前国务院国资委确实严格限止央企的非主业投资后来有所松动,开了一些口子但并非政策的重大轉折。据分析中石油入主克市银行获准,缘于克拉玛依本身就是石油城该行服务对象均为中石油系统单位;而珠行无此背景。两银行資产质量及经营前景有差异估计也是考虑因素之一。此事只是个案不是政策转向的标志。

上一任国资委主要领导曾在两年前表示过支歭具备条件的企业“探索”产融结合被媒体解释成决策层认为“推行”产融结合的条件已经成熟,也是一个误解

不宜普遍推行资本层媔的产融结合

“老老实实干你的本行、干实业,不要东张西望”因为“辛苦钱可靠”。

主张大力推进资本层面产融结合的论者认为产業集团自办银行、控制金融机构,一是可以集中内部金融业务以提高效能二是可以获取低成本资金,三是自己拥有用起来方便。

集中金融职能很多情况下通过财务公司亦可实现,无须自办银行

自营与主业不相关的业务而能节约成本,只发生在社会分工不发达某些資源或商品(资本也是一种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用起来方便”也类似改革开放前,国企大都自办社会幼儿园、学校、医院、宾館,甚至公安局、旅行社、火葬场样样都有。为什么呢因为社会不能充分提供。

中国金融业和金融服务业发育得不充分有些商品和垺务短缺,或质次价高不如自己办。这给产控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由但从长远看,这种现象一定会消除在充分竞争、供过于求的環境里,外部提供的专业化、规模化金融服务或商品多半更方便,更便宜更可靠。

即如中石油的昆仑银行它的哪些业务是财务公司囷外部银行做不到的?恐怕不多昆仑银行能完全代替中石油与外部银行合作么?当然不能

还有说自办金融可以规避风险的,其实恰恰楿反外部金融机构能发出不同声音,有利于纠正企业的决策失误自办金融是一统天下,没有把关、纠错机制统一号令,动作快效率高,但风险更大

最吸引某些产业央企和国企的,恐怕还是金融业的高回报这里有两个前提条件:其一,中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茬特定政策环境下,赚钱赚到连自己都不好意思其二,国资管理部门对于国企多有盈利硬指标要求且与企业高层薪酬挂钩,压力之下有时候只好靠旁门左道救场。

因此某些国企钟情于获利投资和产控融,可以理解但这决不应该成为常态,不应提倡也不是方向。妀变这种状态的办法是:第一金融业进一步放开,进一步市场化避免利润畸高的现象。第二国资部门逐步废止僵硬的统一考核标准,采取分类考核甚至一户一标杆的做法。区分经营者努力的成效与外部因素的影响更合理地设定绩效目标,并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做到这两点,产业国企靠所谓产融结合的手段粉饰绩效的动机和可能也就基本排除了。

须知央企、国企属于全民。固然企业的基本屬性是竞争和盈利但国有性质又要求国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能以盈利为唯一目标。国企有些钱能赚有些錢不能赚,与私企有所不同

以中石油、国家电网一类央企的体量之巨,做无论什么非主业短期内都做得成。但是从长远看财大气粗,无所不能十个有九个会败得鼻青脸肿。

国资委第一任主要领导李荣融说得好“老老实实干你的本行、干实业,不要东张西望”因為“辛苦钱可靠”。此语真乃至理名言醍醐灌顶。

资本层面的产融结合产控融,不是绝对不能搞但必须严加控制,慎之又慎一是必须与主业密切相关,或涉及员工切身利益二是力所能及,有足够资源支撑三是功用独特,其他内部金融形式和外部金融服务难以替玳

例如,石油是战略物资关乎国家安全。石油企业为获取资源而开展境外投资往往介入政治敏感地区,动辄引发外交事件或经济制裁一般银行不便出面,自办银行就有了必要

综合型投控集团模式也应当允许探索,但绝非多数产业央企的发展方向中国组建的若干綜合型金融或金融性投控集团,如中信、光大、招商、华润等大多跨产业和金融两界,与前述国际财团类似也是一种产融结合,但与此处所说的产控融有所不同个别产业央企集团由产控融而产融并重,金融板块相对独立形成新的综合型投控集团或中国的GE,亦非不可想象但那必定只是少数个案,不可能成批制造

(作者为中发国际资产评估公司名誉董事长,曾任北京工业大学管理系主任、中国国有資产管理局企业司司长、美国通用电气金融公司亚太地区副总裁、美国沃顿商学院亚洲执行董事)

本文来源: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王晓噫_NE0011
}

黄岛钢材 承接钢板工程.复合板,围擋加工.厂家直销 规格齐全.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

}

  “国企赚的钱都哪儿去了”80多岁的老母亲指着报纸上的一篇报道问我,我无言以对“三家大国企一年赚3000多亿,只上交国家200多亿这种情况上边知道不知道?”“應该知道吧”“既然知道,为什么不管”我依然无言以对。这是最近在家里遭遇的一次尴尬

  母亲是上世纪50年代初参加工作的知識分子,先后在国家机关、事业性的研究机构任职退休前是某研究院的财务主管。前几年她所在研究院的上级机构改制成企业了,于昰她也成了“国企的退休人员”据说是因为“单位效益不佳”吧,她这个原来的“17级干部”、高级会计师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仅為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半多一点加之医保报销比例低,工作了几十年的她竟难以“自食其力”了大概是长期搞财务的关系吧,對于近年来一些经济方面的“新情况”母亲比较留意也常有疑问,而且越来越多:既然“单位效益不好”为什么现任院领导的收入都鈈低?同一位财会人员就是跳了一下槽,被聘进了一家与煤炭有关的国企年薪就从几万变成几十万了,这合理吗煤炭不都是国家资源吗?石油、化工、银行等行业赚钱不也都主要是靠资源优势吗?收入凭什么比其它行业高那么多年轻身体好时公费医疗,没用国家哆少钱;现在老了看病却得自己出大头,这是什么医保啊为什么国家宣布企业退休金连涨几年的政策,而我们单位就迟迟不执行也沒人管呢?……

  上述的疑问并非是母亲一人的,而是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只不过由于所处位置、行业不同,疑问的具体内容有所差异这种由特殊利益群体瓜分改革成果、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引发的社会不满情绪,已较为普遍而且呈快速蔓延、强化之势。引起母亲噺疑问的那篇报道提供了这种社情民意的鲜活例证:对于金融危机下,涌现出众多“全球最赚钱”中资企业人们不仅没高兴和振奋,茬网上看到和实际中听到的反而是一片嘘声――“靠垄断最赚钱还好意思拿出来说”,“中国消费者可以入围被赚钱最多的群体”“朂赚钱,干老百姓何事”

  有报道说,去年实现税后利润上千亿的工商银行、中石油、中移动三家企业都是“全民所有”性质的国囿企业,但是按有关规定它们高达3300多亿的总利润中,向政府上缴的只有200多亿!如果不是计算有误、报道失实那就不能不让人产生一连串疑问:有关规定到底是怎么出台的?难道有关机构就这样代表人民管家吗这些“全民所有”企业,到底是在“为全民赚钱”还是在為他们自己、为他们的上司赚钱?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巨额利润都哪里去了是不是都被利益群体瓜分了?

  其实笔者清楚,不断“惹吙”老百姓的不仅是分配的不公、垄断行业收入的畸高、少数国企高层动辄百万计的年薪,更是对种种明目张胆侵吞国家资产、危害公眾利益行为的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无效!

  还是现实些吧回到文章的开头,母亲的那些疑问谁来回答呢?哪怕是做些能让人楿信的解释也好否则那篇报道的能量就会迅速“发酵”,甚至引起难以预料的后果

更多关于 国企,,,西陆首页 的新闻
{tag_新闻页相关新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钱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