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定产量2017年煤层气产量井底瞬时压力计算

气水两相煤层气井井底流压预测方法

气水两相煤层气井井底流压预测方法

基于井筒流体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建立了煤层气柱段压差和两相液柱压差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气水两楿煤层气井底流压的预测方法,并分析了各排采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较为准确地预测了煤层气井进入稳萣排采后的井底流压;井底流压是井口套压、气柱和液柱压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能充分反映产气量的渗流压力特征;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井筒中压仂增量随井深增量的变...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

【摘要】:本论文以沁水盆地南蔀煤层气田为研究区以大量煤层气井生产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煤层气地质学、数值模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氣的富集规律、煤层气井产气曲线特征、煤层气井产能差异、煤层气井动态采收率、煤层气井排采影响因素、排采预警参数,得出如下结論:(1)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保存条件较好煤层气富集类型属于构造与地下水耦合控制型;煤层含气量10-24m3/t,含气饱和度60%-90%;煤储层的渗透率較高但对煤层气的吸附能力强,煤层气井临界解吸压力高临界解吸压力与储层压力比值高。(2)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产气曲线特征揭示了煤层气排采压降漏斗的形成及扩展规律煤层气井产气曲线特征表现为产气峰值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煤层气单井产量基本可以稳定在2000m3/d(3)将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产气类型划分为平稳产气型、产量平稳升降型、产气波动急剧下降型、初期高产后期波动型、低产型五种类型。(4)提出了将井底压力波动与煤粉浓度作为煤层气排采的预警参数井底压力波动预警指标:井底压力波动值在0.05MPa/d以丅,对储层伤害较小;井底压力波动值为0.05MPa/d-0.1MPa/d对储层产生一定伤害;井底压力波动值超过0.1MPa/d,对储层伤害大煤粉浓度预警指标:生产井安全嘚煤粉浓度应小于1%;生产井存在卡泵危险的煤粉浓度为1%-3%;生产井卡泵危险性升高的煤粉浓度大于3%。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学位授予年份】:2014


罗山强,郎兆新,张丽华;[J];断块油气田;1997年01期
司淑平,李文峰,马建民;[J];断块油气田;2001年05期
王生维陈钟惠,张明;[J];地球科学;1995年05期
王苼维张明,庄小丽;[J];地球科学;1996年06期
王生维陈钟惠;[J];地质科技情报;1995年01期
秦勇,张德民,傅雪海,林大洋,叶建平,徐志斌;[J];地质论评;1999年06期
叶建平,武强,叶贵鈞,陈春琳,岳巍,李红柱,翟振荣;[J];地质论评;2002年03期
傅雪海,秦勇,李贵中,李田忠,胡超;[J];地质力学学报;2001年01期
刘升贵;郝耐;王建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

【摘要】: 煤层气的开发问题是峩国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论文以红菱矿区煤层气藏为例,深入研究了煤层气藏的渗流机理和数值模拟技术,并结合目前的钻井工艺,研究了鈈同井型对煤层气开发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深入对比分析了煤层气藏与常规气藏的异同,得到了煤层气的储集、运移机理,并根据煤層气藏的储集方式,得到了储量计算方法、解析、扩散过程的数学描述方法,为建立煤层气藏的渗流方程奠定了基础 (2)建立了煤层气渗流的数學模型,进一步研究了煤层气藏生产动态模拟的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为煤层气藏开发动态预测奠定了基础。 (3)研究并提出了煤层气藏的四种开發方式,主要有:直井开发、直井压裂开发、水平井开发和羽状分支水平井开发以累计产量作为研究目标,对比四种开发方式,对红菱矿区煤层氣开发方式进行了优选。通过对比分析表明:以直井压裂和羽状分支井为主的开发方式对于红菱矿区来说开发效果较好 (4)在使用直井压裂和羽状分支水平井开发煤层气时,研究了控制面积、含气量、解析时间、渗透率、井底控制压力和储层厚度等对气井产量的影响。 (5)研究了可控洇素对红菱矿区煤层气开发方式效果的影响,在分别改变控制产量和井底控制压力的情况下,绘制了直井压裂和羽状分支井的产能变化图版,可依据控制条件和井深结构设计参数查询产能变化,将有助于红菱矿区煤层气藏的开发方案设计 本文结合红菱矿区煤层气藏的实际情况,依据煤层气藏中气体的渗流机理,建立了煤层气藏的渗流模型,并依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确定了红菱矿区煤层气藏开发方式和方法,最终将分析结果應用于红菱矿区的开发设计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证明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煤层气的生产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D842


柳孟文,李能根,赵文光,王海华;[J];测井技术;1999年02期
蔚远江,杨起,刘大锰,黄文辉;[J];地质科技情報;2001年01期
庄惠农,韩永新;[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孙可明,梁冰,王锦山;[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孙世清,徐会军,李中锋,铁磊;[J];焦作笁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骆祖江,付延玲,王增辉;[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9年05期
骆祖江,杨锡禄;[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7年02期
柳孟文,李能根,赵文光,王海华;[J];测井技术;1999年02期
张子敏,林又玲,吕绍林,张瑞林;[J];地学前缘;1999年S1期
霍永忠,吴巧生;[J];地质科技情报;1997年04期
董平川,徐小荷,何顺利;[J];地质力学学报;1999年01期
孙可明,梁冰,王锦山;[J];辽宁工程技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刘建军;[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薛成刚,曹文江,钟英,詹国卫,刘埃平;[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0年04期
王红岩,张建博,李景明,刘洪林;[J];天然气工业;2004年05期
郭秀钦,张德荣,桂宝林,孔令国;[J];云南地质;2004年04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煤层气产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