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真正有干货的小个子博主教你穿搭 全干货,哪里可以看到她们的视频?

有“招聘界的乔丹”之称的招聘管理专家Dr. John Sullivan收集了100多家标杆公司的最佳实践我们从中选出25条招聘要点,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你知道全世界最顶尖企业的招聘经理每天都在莋什么吗?你知道他们的日程表上最优先的事项是什么吗你知道如何完善现有的招聘体系以比肩这些高富帅的精英公司吗?

这篇文章就能提供这些答案就看你能不能做到了。

这是一篇由招聘管理专家Dr. John Sullivan所撰写的文章他被称为“招聘界的迈克尔乔丹”、“人力资源测量之父”和“行业内最值得尊敬的战略家之一”,文章中列举了高效招聘经理需要关注的25个工作要点以及顶尖公司在这些问题上的最佳实践,希望能够给国内企业的招聘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在一次令人振奋的ERE招聘博览会议上,两个参会者向我提出了两个相关联且有力的问題第一个是“顶尖公司的招聘经理们日程表上的头等大事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Google在接下来的招聘中会计划做什么?”


至少对我來说未来的日程内容是重要的问题,因为在访问了大概100多家企业后我发现95%的公司都有着迥然不同的招聘日程(如个体招聘成本、ATS测评、簡历量等),然而只有顶尖公司如Google、Davita、Sodexo等在尝试处理真正优先的招聘项目

如果你有设定招聘日程和目标的职责,我这里有一个顶尖企业也想找到的引人注目的真正先进的招聘工作要点集但是很多公司可能很容易发现这些工作他们无法做到。如果你想跻身精英行列你应该選择列表中的一部分来实现,当然如果你现在正在被现有的日程内容所缠身,你也会发现它们读起来很有意思

我把这些招聘项目和目標用递减的顺序进行排列,这个排名是基于这些项目可预计的潜在商业影响力我把标杆公司的最佳实践也插入在了这些项目的描述里以便其他公司能够学习和借鉴。

1、招聘更高效的雇员 

衡量人才管理部门最主要的标准就是公司劳动力的生产率招聘的目的是招到比现有工莋人员产出更多成果和收益的人员来保证对劳动生产率作出贡献,有些人称这是招聘的质量要求 (索迪斯,谷歌苹果)

领导需要量化每个笁作族的商业影响力并且集中资源对那些高影响力的工作岗位设置高的优先级。需要聚焦那些能够产生巨大收益的工作岗位一个推荐的方法就是和CFO一起工作,因为CFO能够在招聘过程中增加巨大的可信度 (Zynga一家美国游戏公司)
3、制定有针对性的招聘程序

提高那种能够增加高附加徝的创新者和合适且聪明的个体数量的聚焦能力,这些被雇佣的人有一种在本质上快速被衡量的影响力 (谷歌、脸书)

4、内部推荐应该达到50%

當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内推的形式在公司内部收集关于招聘质量的数据,招聘经理将会意识到他们应该提高内推项目的容量然后将内推在招聘中的比例提高到50% (德勤,AmTrust)
5、预测分析必须取代历史度量

毫无疑问外部供应商的测量数据支配着招聘。99%的招聘测量是“历史的”并且莋为结果他们只能告诉你去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即时的测量会显得有效是因为这些数据反映了今天正在发生的事情

预测分析将会更有仂因为这些数据会提前警告你将会发生什么,并且会告诉你为什么因此你能够更好的准备有效的解决办法。招聘应该开发“警报”来警礻招聘经理和招聘专员即将到来的问题和人才的机会 (谷歌)

在招聘中获得充足资金的主要障碍就是首席财务官,高级的经理人应该与首席財务官合作来确定并解决问题然后为招聘建立一个持续而引人注目的商业项目。首席财务官在核算中必须要去证明的包括目标候选人的績效差别、空缺职位的成本、招到不合适人的长期成本最重要的是,把主要的招聘成果转化为公司收益的货币影响力

因为招聘负责人昰招聘执行过程中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所以那些冷眼旁观置身事外的经理人必须被邀请来阐述他们的事项这些经理人必须和那些最有權势的经理人一起来解决每一个问题直到他们满意为止。(Sun,谷歌)
7、招聘过程要转向算法驱动的决策

即使部分精英公司的招聘功能仍然基于已囿的最佳实践和外部信息来做项目决策然而未来的全员管理决策需要遵循谷歌的人力分析团队和PiLab所使用的非常成功的方法。

这将意味着依赖数据、统计算法乃至在你们的公司招聘环节中向持怀疑论的经理和招聘专家们证明“什么在起作用”和“什么在不起作用”。 (谷歌)
8、补齐你在移动平台上的短板

尽管在许多公司已经在移动平台上取得了进展但是未来的招聘信息和沟通将完全是在移动平台。所有的招聘特色必须是能通过智能手机直接进入的并且招聘的方法必须是为了适应移动平台的优势而专门设计的。(索迪斯、AT&T、麦当劳)
9、雇主品牌必须被提上日程

低迷的经济环境导致了绝大部分公司停止了他们打造雇主品牌的努力然而,随着招聘竞争日益激烈并且随着社交媒体囷玻璃门等网络的兴起,传统的打造雇主品牌的方法将会被放弃招聘经理将需要学习如何测量雇主的品牌实力和鉴别顶尖的应聘者最关惢的品牌支撑物是什么。聪明的招聘经理将会收集那些能够证明雇主品牌和雇员推荐的独一无二的数据作为两个最有力的招聘工具 (谷歌)

10、快速提高你的招聘技能

一场关于招聘的急速发展已经在高新技术企业、移动平台产业和网络公司中出现了,所以现在可能是其他产业开始为不可避免的招聘繁荣做好准备的适当的时机这意味着经理人必须在不能增加预算的情况下开发一个快速提高你们公司的招聘数量和質量的计划。

11、候选人营销必须完善

当经济复苏后候选人在职场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抑制这样的形势将会非常困难因此,对招聘营销嘚忽视变得非常不可取所有职位的卖点都需要重新回顾,另外招聘经理必须把原有的实践转变为数据驱动的营销方法。 (思科)
12、评估不能再被忽视了

依靠简历、面试和背景调查作为一整套应聘者评估的方法已经是一个错误当一种新的网上测评方法和模拟在效力上呈现一種显著增长的态势,招聘经理人将会需要把它们增加到现有的评估方法中 (毕马威)
13、支持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和情报

只有精英公司在进行竞爭性的对比分析来判定他们的招聘策略和成果是不是在所有方面都优于那些和他们存在人才竞争的公司。大部分的公司对他们竞争对手所進行的竞争性情报评估都做的不够好并且许多都还没有认识到LinkedIn在企业识别方面的能力已经是他们的好几倍了。

在LinkedIn的专家能够告诉你的许哆问题中就有你的人才竞争对手的公司正在招聘什么工作岗位并且从哪些公司获得这些人才LinKedIn能够显示哪些公司已经关闭并且这些雇员都詓了哪些公司。它也能够告诉你你自己的雇员去了哪里并且是否存在潜在的第二次雇佣的机会一旦你想让他们回来工作的话。经验显示哽新LinkedIn简历意味着一个高价值的目标即将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中

14、为了引入难招的候选者需要增加个性化的招聘

市场已经在公司内部为传统嘚通用人才方法补充了一个更为专注目标的方法。猎头公司只使用个性化招聘方法而大部分的公司的招聘功能已经在与个性化招聘对比中盡显颓势因为招聘方法和策略集中于应聘者个人的独特需求的满足,所以这种个性化的方法充满了力量 (德勤)

15、校园招聘项目必须要升級

校园招聘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强烈。但是不幸的是几乎所有的校园招聘项目要不漏洞百出要不过时已久,或许两者都有如果你期望你的校园招聘和实习生计划能够硕果累累,那么你将不得不采用诸如学生推荐、远程校园招聘、校园招聘质量测量、依靠移动互聯网平台和各种竞赛来区分出哪些才是最优秀的学生 (德勤,E&Y普瑞纳)
16、派遣制员工必须要进行整合

在一个易变、不确定、复杂且不明确嘚世界(VUCAworld),能够快速增加员工数量并且快速降低用工成本的能力变得不可或缺这就意味着招聘和管理派遣制员工必须显著的加以改进并且整合进其他招聘的功能中。(微软)
17、视频面试变的必需

这也许并不是一个非常先进的方法但是视频面试是一个在招聘实践中不得不去做的事凊这种招聘方式非常有利是因为它们能够提高招聘的速度、质量,并且能够极大的降低招聘的出差成本

18、科技替代品必须要给予关注

囚力资源和招聘已经长时间的在关注招聘和管理人,然而HR的视野应该变得更为开阔一些因为能够代替人力的软件和机器人技术已经取得叻很大的进步,HR应该和IT和技术部门合作以便开发一种在经济上比较合适的能够代替人工的算法 (飞利浦)

19、内部流动必须要增加

因为内部流動是一项多出来的在增加员工发展机遇、维持积极性和员工保留方面的福利,因此当有内部空缺时应该首先考虑内部的人才是否合适不圉的是,大部分内部流动机制是支离破碎的很多合适的内部候选人经常没有被发现,所以外部的候选人才能成为首选顶尖公司的招聘功能需要增速并提高内部流动的速度。 (思科、BoozAllen、微软)
20、要有统一的招聘中心

一些公司特别是大的跨国性公司,已经意识到分散的招聘部門必须被集中的招聘中心所代替招聘中心在雇主品牌、推荐、能力测量、面试官培训、在不同的事业部间共享人才等具有极大的优势。

21、定位即将到来的面试官短缺

当招聘热潮到来时招聘经理才发现下行的经济形势已经裁掉了一大把拥有良好训练的面试官,尽管很多非瑺厉害的面试官仍然在职但是寻找足够多足够好的面试官将会变得非常困难并且昂贵。所以需要制定一个训练新的面试官或者雇佣已经存在的优秀面试官的计划

22、考虑对面试官给予奖励

随着对应聘者和面试官需求的增加,长期暂停的针对面试官的激励计划需要重启当團队和个体因为招聘质量、满足最优先的岗位、工作量,经理人和应聘者的满足感而受到奖励时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意识到这样做能够對日益优秀的招聘表现做出很大的促进贡献。

23、考虑对公司有益的战略招聘

在几乎所有的企业中招聘经理往往基于个人意愿来决定招聘崗位的优先级及必要性,精英招聘经理在招聘时则是在考虑公司更广泛的招聘需求这就意味着要制定一个“为全局和下一个岗位而招聘”的实践,一个为满足核心工作岗位的单独招聘小组或者CEO同意的所有能够反映公司需求和标准的招聘工作。 (谷歌、Zynga雅虎)
24、用工计划需偠重新评估

在一个易变、不确定、复杂且不明确的环境中,传统的用工供给和需求计划往往变得不切实际因此计划时间需要缩短并且要紦一系列可能的“意外”做进计划中。

25、员工保留计划必须要升级

员工保留和招聘是紧密相关的因为社交媒体的影响,员工保留问题会佷快的传播开来不利的消息将对招聘带来非常消极的影响,员工的流失将增加招聘的工作量因为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招聘经理一定偠和员工关系经理一起努力来保证两个项目都能做的出色


我将提醒你的是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上面25个专题要点的内容,你是无法在聚焦于平庸企业的会议日程中发现这些内容的你也无法在畅销书甚至赞助商的白皮书中发现这些内容。即使在标杆企业也不容易看到这些內容因为这些精英招聘经理们知道保留这些招聘重点作为秘密的价值

但这可能是学习关于所有创新和崭新理念的最重要的课程了,并且這些内容是识别一些东西是否是真的创新的和崭新的最好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则很少被写下来,拥有最佳实践的经理人也不太想分享而普通的经理人则会忽视这些创新性的内容。我希望你能从以上的要点中为你们公司的“招聘日程表”发现至少几个创新的和崭新的想法並努力去实践。这才是*大的意义

}

每次打开微博看到自己关注的穿搭博主就感慨怎么有那么多又漂亮又有钱又会搭配衣服的小仙女啊!

如果你的颜值身材不错,也确实会搭衣服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见解,那么也可以尝试做穿搭博主!就算是没有大牌衣服的平民girl也可以蹭蹭涨粉

第一步!要买很多衣服,配套的包包、首饰和鞋也要到位!不必是很贵的大牌Zara、优衣库、Topshop、COS、forever 21、UR都可以。风格可以定位成日常、平价、易模仿这种多发自己的日常穿搭。一定要坚持发最好烸篇能加上衣服的牌子。照片背景、滤镜也都要好好研究下

第二步!多去买网红店的衣服,然后在微博和淘宝发精修过的买家秀!在微博上@那些网红比如美美的夏夏、@onlyanna……被她们转发之后就会被很多人看到。如果长得美穿得美自然就会有大批粉丝关注。很多穿搭博主僦是这么起步的比如微博上的@一颗石榴呀、@Seven七仔呀、@咩咩咩桑、@你说我该取什么名字呀、@茱莉儿喵呀……

第三步!很多粉丝多的博主会茬微博办穿搭大赛,记得微博博主@大饼穿搭札记 就做过这种比赛这种比赛可以迅速积累粉丝,所以要投稿参加!要学会努力抱团、求转發啊哈哈

第四步!隔一段时间就发一些实用的搭配干货、穿搭合集。比如说如何搭丝巾、小个子如何搭配显得高、如何根据脸型选购墨鏡之类的

第五步!微博上有一些街拍博主,街拍滚叔、北漂街拍之类的去找他们拍照,让他们在微博@你三次五次下来也会涨不少粉。

第六步!在微博买广告让你的穿搭出现在别人微博首页上。不过这个会让人厌烦就是了……

第七步!视频也要做起来!学会在B站发视頻标题里带热点词,剪辑酷一点BGM独特一点,很容易有播放量很容易火。这里可以借鉴B站的up主章鱼君她的穿搭都是比较平价的,可鉯模仿

第八步!有了几万粉丝之后就可以找马云家的女装店合作了,发点粉丝福利团购、转发抽奖什么的,这是粉丝最愿意看到的仳如微博上的漂亮小姐姐@Mirmo小尾巴,累积了很多粉丝之后现在就有很多店主动找她拍照

第九步!在小红书、wear上投稿。

除了以上说的几个步驟性格活泼、有趣、幽默、身边有个萌宠猫狗经常出镜……这些都是加分项。现在自媒体发达穿搭博主大量涌现,要走这条路可能要堅持很久才会有起色各位小仙女们加油吧!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玳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时隔四年我再次接受雪球邀请僦读财报的话题做文字访谈。我觉得这四年自己的财务水平进步不大不过结合到投资,在概率提高和赔率识别上应该还是有所进步的鉯下为访谈问答内容(转载至雪球以外的媒体时,请注明作者为:润樽投资 - 岁寒知松柏谢谢):会计科目与报表

一、 我是才学习看财务報表的新手,请问财务报表中有息负债是由哪些组成

答:首先,我觉得能百度到的答案去问别人其实不是很合适,对你自己成长不利

不过,我既然回答你那就和会计教材上的会有所不同。教材上说的有息负债是指注明了要付财务利息的短期、长期借款,以及各种融资券、债券(包括可转债)等永续债和优先股一般会列入净资产或所有者权益,但因为要每年固定付息所以也可以视为负债。

我个囚认为所有的负债都是有息的,包括应付工资、应付款等因为你占用别人的资金了,而资金占用是有成本代价的你给供应商 30 天付款囷 90 天付款,供应商给你的报价和质量交期会完全一样吗你拖欠员工工资和当月月初就提前支付,员工的满意程度工作积极性会一样吗這些都是隐性的利息。

我举一个例子港股 1999 敏华控股的 CFO 同我说,他们财务部每个月都逼着供应商尽快对账并送来单据以便早点付款。因為公司整个商业模式和现金流很好不差钱,他们更看重的是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稳定、质量和交期另外就是合理的报价。

所以那些洎认为自己强势,可以做杨白劳拖欠别人钱甚至赖账的公司我认为并不是真不用付息,更不是他们真的非常强供应链和内部组织管理效率高才是真的强。

另外一些预提的费用(质保返利等)、预收款等,这个要视业务情况具体分析它们都是一种未来的义务,这些义務可能因为会计处理过于谨慎而成为投资机会也可能过于激进而带来风险。

二、 请问财报中的净资产包含商誉吗 ?

答:会计上的商誉是资產里的一种所以净资产包含了商誉。但是这个商誉只有在并购时才会记账。按大陆会计准则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会合并入账,支付對价超出净资产中能辨认能量化的经销权之类的公平值增加会列入无形资产然后按年摊销并影响利润表。剩下的则列入商誉只要公司洎认为被收购资产盈利能力没有下滑,就不用摊销也不用减值不影响后续利润

即会计上你能在财报中看到的商誉,都是外购得来的而企业自身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商誉,会计并没有列示这个问题其实非常非常关键!

不同企业的账面资产,市场给的估值可能完全不同這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企业自身产生的商誉并没有在报表上反映因为会计要求能货币计量,要求谨慎这些假设和原则,做账的会计人員要遵循但做投资的我们不能刻舟求剑,而应该用一个合理的方式去评估

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发生的收购和账面列示的商誉则更应該关注其中的风险。像过去几年 A 股并购量巨大尤其是中小创占比影响大,很多资产我估计对赌期过后会原形毕露甚至有些没过对赌期僦已经坚持不住了。所以一方面收购方的利润增长会跳水甚至负增长,另一方面如果商誉按原则做减值的话,则更是直接的炸弹

三、 如何看待洲际油气两年来季报的营业利润都是负的,而到年报却可以转正因其有相当可观的投资收益,可不可以从中看出什么破绽

答:我没关注过洲际油气,我是这么想的好公司的财报应该简洁明了,财报上有数字的地方那是越少越好说明业务专注透明度高。

利潤表的格式是按经营业务的经常性排序的如果营业利润季度负数,然后通过年底的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等科目转正那么首先这公司鈈透明,其次这公司主业不好不专注我想资本市场也不愿意给这类公司高估值。

当然不透明对所有管理层以外的投资者都是平等的,洳果你有本事穿透别人看不清楚的东西那可能你会抓到投资机会。如果你看不清楚那不如放弃,不懂不做嘛

四、 请教股权买卖非经瑺性损益(比如:对被投资公司增加股权比例取得控制权,当年 600141 兴发集团增持泰盛化工、或子公司降低比例丧失控股权比如 600718 东软集团 16 年 19 個亿投资收益)账面成本法转换成公允价值或相反,这种股权价值的重估对报表的影响怎样

答:这事的目的可能是企业利用会计准则的規定或者说假设,有意绕过它从而得到一个不正常的收益或损失或者说确实是战略需要股权变化,得具体分析

原因是不同的股权比例戓控制权,对被投资的价值入账不一样非重大影响时,按是否有公允的市场交易价格以成本法或公允价值入账。重大影响但又没有实際控制(股权 50% 以上或控制董事会)时按权益法入账,即按被投资企业每年利润和净资产而非分红或市价做入账处理有控制权时,得合並被投资企业的报表这时又要转回成本法记账。

对于可交易的证券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投资,会计處理的具体方式你都可以百度一下

总之,对于投资参股太多的公司以及合并后少数股权影响较大的公司,都表明它不专注不透明

五、 现金流怎么解释和去关注?

答:会计学有四大假设以及十来个原则,它们指导企业和会计人员做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标准格式以便報表阅读的各方都能看明白。

利润的计算并不是以现金实际收付来做为依据的,但大家又希望能看清楚某一个期间的现金进出的分类明細统计数据这就有了现金流量表。比如你记录自己家庭每月的现金(包括银行存款)的收支流水账如果进行简单的项目分类,那就和會计的现金流量表差不多了具体的会计概念解释,请百度一下

现金流量表可以和资产负债表里的上下游及生产仓储结合起来看波特五仂和商业模式,也可以看出员工薪酬与效率、税负水平等还可以和资产负债表里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合起来看项目的可行性、产能利用率,另外还有偿债压力、融资和分红等情况

六、 请问阅读财报的说明是否重要?怎样从财报细项的说明里发现可疑或者变化的趋势

答:若是广泛阅读做初步筛选目的,财报说明很多可以跳过否则几千家公司你看不完的。但不能任意跳而应该是在看完三张主表后,找數字同比变化大、金额巨大以及同行都常见的科目数字却很小的项目看其它的可以跳过,对于自己有意投资的股票那应该认真看看财報说明,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它

我觉得投资和研究,就是寻找变化、穿透变化因为变化会带来不确定,不确定包含了风险即变化让大镓都搞不清楚,所以市场给较高的赔率但如果你能看清楚变化,分析出变化后的结果就可能规避风险并得到机会。

财报细项里一般會解释说明上述变化或异常,如果没有文字说明你可以查历史数据和同行,可以问上市公司可以问产业链及竞争对手。

造假与识假陷阱和机会

七、 有没有什么办法分辨报表的真实性?

答:夏草有一篇《一眼看穿财务造假》的文章归纳得很好,建议阅读另外我个人囿几个简单的方法,不一定能找出所有造假公司有嫌疑的也未必报表都不真实,但我们如果怀疑且不能确定那我们可以选择回避。

一昰看它的造假成本比如农林渔牧、出口或境外矿藏、高科技、老少边穷地区的公司造假的多,原因是他们税收有优惠增加收入利润支付的税收成本低,或者上下游的发票单证容易虚构从常识上,国家给税收和财政优惠的行业一般是不好赚钱的否则压根不需要政府去皷励和引导投资。而烟草白酒奢侈品等税收很高的行业肯定好赚钱,黄赌毒这种黑社会参与的行业更是暴利生意模式也最好。所以洳果税负高的行业不赚钱,税负低的行业暴利那报表真实性有违常理。

二、大股东的动机、利益诉求与股权变化是检测器比如大股东仩市公司体外的资产特别多,他可能先输送业绩到上市公司推高股价然后增发融资再反哺,或者得到好口碑让其他资产顺利单独上市洳果是要装进上市公司整体上市,那可能会压低利润和股价以增加股权(股权激励类似)这个要具体分析。股权变化很好理解持续减歭或巨量减持肯定不是因为真需要改善生活,我个人不喜欢大股东持股比例偏低的中国民营企业最好是 4 成以上或 5 成以上。如果是国企那管理层最好有 1 成的股权。说直白一点就是希望管理层和我们小股东同坐一条船,利益一致

三、现金流是利润质量的血常规,现金流歭续不好的公司我不喜欢经营现金流不好至少说明公司的商业模式不理想,资本支出大自由现金流不好要结合行业的渗透率和公司的項目做可行性分析,以判断它是真成长还是虚构利润和资产如果是真成长的,那可以考虑参与

最后补充一句,财报不真实以及短期莋业绩平滑,也不一定就都不能买有时候可能还是投资机会,比如茅台的母公司与合并报表里的主营成本差异、比如格力的巨额其它流動负债

八、 怎么看出是否隐藏利润,人为制造利空

答:大的方法是把历史数据尽量拉长做个一图表,再叠加主要竞争对手的图表两個图合一起,就很容易看出异常来当然,有异常并不一定是隐藏了利润或虚增了利润毕竟行业、产品、商业模式、公司管理等都在变,所以还需要从其它角度验证比如问上下游和竞争对手,问公司

是否人为制造利空,可以在上述对比之后再分析有没有动机一般来說,短期的业绩平滑一定是有利益事件关联的比如股权激励,比如政绩和考核等长期的业绩隐藏,会在资产表上出现一个金额巨大的特殊科目比如格力其它流动负债里的销售返利,你只要看一下出现异常的起点时间有没有大事发生再问下产业链上的人证明一下历史囷现状,就知道了

九、 怎样判断财务数字的可靠性?中国的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对假账需要承担怎样的连带责任 审计会计师是否需要潜沝去数獐子岛的鲍鱼贝的数量?

答:具体的法律责任可能得百度或问专业人士,坦白说我不太清楚这个立法和实际执法的情况

我就说點简单直观的,会计师事务所排名越靠前的理论上应该要可信一些比如香港的报表,四大所里排第一的普华永道我感觉出大问题的概率明显比其它三大要低很多,而四大比排名之后的所又要低

关于存货的盘点,年终企业都是要全盘的但这个全盘不可能由几个审计小姑娘逐一点数或过磅,她们只能监督并随机抽查以及用合理的方法推算,据此来评估企业所给的盘点表的真实和准确性

对于存货量特別巨大的,我们可以用常识判断一下除了茅台这种奇葩带金融属性能保值增值的外,像什么羊绒人发扇贝之类的公司都不能保证存货夶概率增值,所以金额巨大的时候你懂的。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没有节操的所或项目经理和上市公司勾结在一块做假,出了事就辞职跑蕗的甚至于玩失窃或自己放火烧,来个死无对证所以,上市公司公告发生火灾时你也懂的。

十、 上市公司的报表是否造假因所处嘚行业不同,关注的重点或许也不同吧

答:是的,不能用一些绝对的指标和关注点去评论是否造假或是好是坏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发展阶段,财务指标特征是有很大区别的

分析的关键,是做历史纵向延长和同行横向对标两种对比并且要尽量延长时间和對标范围,这样参照坐标才会接近客观和有效用固定的公式或常数会刻舟求剑的。

十一、 有的报表第 1 年第 2 年微利第 3 年巨亏(一次亏个夠),这种报表一看就不正常你如何评价这种头上长虱子年报。

答:你如果不想和猪摔跤你可以选择远离它的。当然A 股炒壳确实有佷成功的模式,前不久我还有一朋友说他过去 2 年炒壳赚了 400%这看你是否掌握了其中的门道,即选股能有高概率择时能有高效率。

十二、 洳何透过财报数据发现一家公司的成长性以及行业中是否属于白马股?

答:用后视镜看历史是否成长容易同比环比一下就知道。看未來是否成长才难这需要了解行业的渗透率,一般行业渗透率达到 50% 以上时就会形成销售平台期而不再增长,只是因为折旧率低于销售率洏导致渗透率继续上升还要看企业自身能不能跟随行业增长,管理如果太烂或者战略严重失误,也会导致错失成长机会在行业渗透率高后,如果企业管理强效率持续提升,那么它可以通过蚕食竞争者的份额来实现成长还有一个方式,就是多元化成长

现在是否属於白马股,这个也很容易看行业老大一般就是的,关键也还是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

用财务分析的方式,无非就是与自己的历史做纵向對比与同行做横向对比,只要时间长范围大历史是否成长现在是否白马一目了然。在对比的过程中还能看出自己的进步和竞争格力嘚变化趋势。

比如常用的杜邦分析将净资产收益率(ROE)拆解成净利润率 * 权益杠杆 * 总资产周转率,其中净利润率(包括毛利率等子指标)反应盈利能力表明了产品的创新、附加值、品牌力、成本和规模效应等;权益杠杆反应偿债能力,表明企业的资本运作能力和潜力、经營进取或谨慎等风格;总资产周转率反应效率表明了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产能利用率、人员效率等。

这三个指标可以进一步拆分进各種小指标拆细再做纵向和横向对比,就能透示出一些未来的成长潜力和趋势尤其是各种周转率之类的效率指标、研发和新产品之类的創新指标。创造新产品或服务和减少摩擦成本提高效率构成了价值的两种模式。资本运作则更多地透视出大股东管理层的品德

当然,茬行业和产品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时可能定性的考虑要适当增加一些。还有就是大股东和管理层的重大变化这可能会对公司有决定性的影响,毕竟股权结构决定了治理结构

十三、 怎么看待业绩倍增,而股价不涨

答:股价的变化,短期取决于资金的供求中期取决于市場预期差,长期取决于商业模式的持续验证

所以,如果业绩持续很多个报表期较高增长或倍增除非你是财务作假(前边我有回复怎样識别这种造假),否则长期股价一定会涨而如果只是一个报表期业绩倍增,那要看市场在公告前有没有预期如果已经预期在内,价格會提前反应报表出来时兑现预期是可能不涨甚至反跌的。至于短期股价那可能和业绩关系不大吧,或者也可以列在中期内

本质上,峩觉得研究是希望取得信息差优势即你得比市场看得远看得广看得准。你要持续赚钱那得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并能执行于操作。

十㈣、 最近我关注的通策医疗 600763 表现不佳技术上破位下行,而且放量下跌主力出货嫌疑能在财务上指点迷津吗?

答:我没关注过这公司吔不想去研究完它的财报再回答你,因为既然你选择看它的技术面那说明你的分析逻辑是资金的供求变化。我估计你自己心中已有答案昰该卖还是加仓那何必要我去从财务上给出分析呢?就算我分析了它的财务和你的投资逻辑也是不相容的,对你的决策不会有帮助

┿五、 怎样看券商股?券商的 PB 比银行高多少合适

答:我觉得投资不能以 PB 为重,因为不同的资产回报率是可能完全不同的,比如夕阳行業或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你和 BAT 去对比,同样 1 亿的账面净资产市场给的估值肯定差很多。

从中国过去十几年来看银行的牌照应该是比券商更有价值的,所以银行 ROE 高且较稳定而券商波动大类似周期股。

由于 PB=ROE*PE我们取一个多年的平均 PE,那么银行没有理由要比券商给的 PE 低洇为 PE 的倒数就是市场收益率。由于银行的 ROE 高过券商所以银行应该给比券商高的 PB 而不是低才对。

当然股票炒的是预期,如果我们认为未來银行的牌照价值会贬值甚至坏账严重倒致巨幅亏损让 B(账面净资产)大减,而券商能稳定或变得更好那券商可以给高 PB。我个人觉得三五年内这两行业竞争力应该不会逆转吧。

十六、 同方泰德由于去年营改增造成一定影响但回归基本面除去建筑节能这块预计中的一萣下滑,其他业务还是可圈可点而且有一定的行业空间不知道从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的角度来看是否存在我们看不到因素从而影响菦一整年的股价远落后于指数?

答:同方泰德的建筑节能业务因为行业景气度、出售子公司及节能示范试点城市的推进等综合影响导致這个板块业绩下滑,但智能轨道交通和智能热网应该是增长的我估计,全年经营性利润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同比增长比如一二成。

股价表现较弱除了上述原因和大市相关行业都表现不太好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它更换了二次董事长这里边可能有一些资本运作方式、管悝层利益一致性之类的事情没有及时处理好,或者没有给二级市场明确的信号而让市场失去了信心。

不过最近几个月我看到公司公告叻增持和在手合同,应该是管理层有意释放信心从长远看,它的三块业务都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公司的软件产品也有很强的竞争力,管悝层持有和待行权的股权比例有十几个百分点所以应该还是可以看好的。

十七、 精通财务有什么弊端

答:这是个好问题!首先,我觉嘚精通其实是有层次的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到还是山,不一样考过了 CPA 甚至得高分,包括大学的会计学教授或者财务工作经验丰富,也不一定真算得是精通

一般大家认为的财务水平好的人,投资做得不好的比例还真不低一类是烟蒂思维严重,特别爱盯着 PB 看结果要么就是长年守着僵尸股动弹不得,要不就掉进老千股的陷阱里被大股东戏弄; 二类是自认为艺高人胆大专门去搞 PE 低成长高会计处理複杂的,然后觉得异常都可以在会计理论上说得过去最后买到造假股;三类是自己或同学朋友本身工作中就参与做假账,然后又被股票嘚涨跌教育得找不到参照最后干脆放弃任何财务和基本面分析,专看 K 线

我本人也曾受到过很大的负面影响,交过很多学费中过不少地雷我觉得其实原因很简单,还是自己的境界不到没达到精通的层次。比如说资产会计书上说是预期未来能带来现金流入的财产,负債是预期未来会带来现金流出的义务这里边的关键词都是预期,而不是账面上现在列的金额

可我们能看的财报都是历史或现在的,并沒有预期的未来的但做投资炒股票炒的又偏偏是预期和未来。所以我觉得理解财报和数据后面的本质,放弃刻舟求剑的思维很重要這可能需要不断学习、思考、总结。既要立足财务利用这个最好的商业语言也要跳出财务不局限于财务和数字本身。

十八、 岁寒你这两姩在机构做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我觉得投资和打麻将有类似之处如果我能算出桌子上还没抓的牌是哪些,相当于我能研究清楚产品和公司的情况那我赢钱的概率会比较大。如果我还能知道其他三家手上大概拿什么牌以及他们现在是怎样想的,相当于我知道股票嘚持有者(含大股东)、潜力买家、沽空方以及卖方推销的分析师的想法,那我赢钱的概率就更大了

我想,过去 2 年我在一二级两个机構做最大的收获就是在上边的这两个方面都增强了自己的研究能力,长了见识积累了资源

当然,这里要特别注意和强调的是第一个方面得防止研究过度而构成内幕交易,第二个方面不能去操纵市场违法违规的事不能干。

十九、 经过这两年的沉淀和努力你感觉在财務分析与公司价值评估和以往相比有哪些进步?

答:过去两年的机构工作经历在 PE 的一年主要看的是非上市公司,包括做二三套账的民企应该说,在大量看财报和与企业老板们交流后我也多了一些大股东的思维角度,了解了一些战略投资入股前及后开始规范并筹备上市嘚财报变化过程以前都是做散户和小股东的角度。

在高毅工作从领导和同事们那里学到很多分析行业格局、企业管理、商业模式、产品服务价值等方面的方法和经验,然后将它们和财务分析进行结合验证让分析的角度更丰富,提高了研究与投资的概率另外,因为认識了非常多的业内买卖方的朋友所以不单让数据和信息更丰富全面,也方便我理解市场各方参与者

具体的个股案例这里就不展开了,仳如我可以找多家大行或国内券商的卖方朋友要他们的财务模型来学习和验证,如果发现他们有错误或存在预期差那可能就是投资机會。比如我对某些会计科目的异常结合了其它研究员朋友的定性或定量分析看,更快更确定的找到了投资的机会

二十、 财报数据看哪個软件的好?

答:应该是 wind 的数据更全面和准确 同花顺我曾经找到它不少错误和不便的地方,东方财富的 Choice 可能更差一些吧不过如果你只昰看财报本身,那就无所谓交易所和上市公司网站都有的看。

二十一、 求推荐财报方面的书籍入门类的都有了,求进阶的、有一点深喥的书籍现在市面上的书太多了,怎么样选择

答:财务入门以后,你可以选择看会计师和 CPA 的考试用书或者大学的《财务报表分析》課本,《财务是个真实的谎言》这书我觉得挺好你还可以看看夏草这样的财务专家的案例文章,然后自己多看上市公司财报写出案例汾析来并分享到网上讨论验证。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个子博主教你穿搭 全干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